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19 19:4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教育扶贫工作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教育扶贫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主题教育月;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26-03

一、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特殊性

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对于一般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目标具有具体的指向性,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更多的限制线,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长期性。一般来说,他们在入校学习之前或入校之时,均已与当地教育局签署协议,由政府出资免费培养,学生学习期满毕业后,根据协议规定回原籍地农村小学任教。

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与高中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的区别在于学生入学年龄小,心智不成熟,部分学生在选择接受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时候比较盲目,导致入校后呈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另外,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可塑性强。初招的学生入校大多为14、15岁,正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年龄段,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明白以后工作中需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将工作做好,并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学习和演练中培养职业情操,提升职业理念。

二、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情谊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情谊,笔者曾对所工作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1级1318名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还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职业情谊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下几点。

1.学生入学动机多样化,接受免费师范教育成因复杂。我省推行初招起点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旨在通过培养优秀的农村一线小学教师,继而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的更好实现。为了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这一培养模式提出了“免费”、“解决就业”等优惠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决定学生选择接受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主要决定者是学生的父母、亲人,比例占到了51.53%,其次是学生本人,所占比例43.17%。对于吸引学生接受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培养的具体原因,37.86%学生认为免费教育,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4.89%学生认为跃过高中阶段直接读本科不必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只需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且学制缩短一年;21.47%学生认为是因为就业有保障,而仅有15.78%学生是因为立志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而选择接受六年免费师范教育。

2.学生学习自信心不够,自我效能感比较差。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觉知或信念。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对其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著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西蒙和班杜拉纷纷表示,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升学生自己设定和实现学业目标的能力,会影响学生的职业情谊以及他们对于职业的承诺水平。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专业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吗”这一问题,分别有31.49%、55.24%、10.54%和2.73%学生选择“非常赞同”、“赞同”、“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选项。而对于是否能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以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37.41%的学生表示不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目标实现能力方面的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信念。

3.学生对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师范生教育政策理解不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选择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出于经济考虑。这使得有部分学生在心底里滋生了一种自卑情绪,认为“过来读书的都是家里条件差的”“我爸爸妈妈没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要念书,如果家里经济情况好点,我是不会过来的”“本来是成绩很好才能考上,但毕业了必须回乡下教书,到时候别人会笑话我的”……(引号中内容均摘自对部分同学进行补充访谈时获取的信息)。总的来说,将“择优政策”理解为“扶贫政策”,将“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公平服务”理解为“先占政策的便宜,再被迫赶回农村教书”,学生对于政策的不理解,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情谊的发展。

三、以“主题教育月”为阵地,培养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职业认同感

所谓“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相一致。2009年,《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教育部曾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只有18%的教师希望子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有63%的农村教师不希望子女将来也做教师。这从侧面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教师作为一个以教育人、培养人为己任的特殊职业,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甚至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如今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比较低是一个事实,尤其是农村教师。农村教师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其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影响着农村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1.紧扣一条主线,明确指导思想。所谓“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开展,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类型活动。它把学生视为行为的发动者、主动者,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的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每一月份均需围绕主题有侧重地开展相应的学生工作,并做好工作总结,最终构建有重点、有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体系。“主题教育”的主题涉及内容应尽可能广泛而全面。从理想到纪律,从责任到使命,内容体系应该涵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工程要求的各个领域。初招起点农村小学教师免费定向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每月突出主题,年度系统整合,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连续性基本原则;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自己的职业理念。

2.抓好两支队伍,夯实组织基础。“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开展,重在引导,贵在落实,要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大要素,其中,教师中的关键在于学工系统工作人员,学生中的关键在于学生干部。第一,学工系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学院层面学工人员负责全盘把握,系部层面工作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就具体落实而言,系部层面学工系统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工干事、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始,应该向全体学工干事、辅导员和班主任发放学期“主题教育月”活动计划,明确每个月份的学生工作主题,并要求各位老师认真落实。各月主题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规划、有成效,并将“主题教育月”开展情况纳入对各位老师和各班级进行评比和奖惩的考核体系。第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月”各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干部的安排部署和直接参与。根据学院统一部署和系部学生工作实际,一般来说,系部均设立了学生团委和学生会,各班级设立了相应的团支部和班委。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可以考虑由学工队伍中的职业引导和就业管理专干在学生中选拔和培训部分干部,专门负责“主题教育月”活动的相关工作。

3.依托三个载体,增强工作实效。学生工作的开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需要紧密贴近学生生活与身心的实际,更需要抓方式、抓载体,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课堂教学载体。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中,让学生领会月教育主题。第二,课外活动载体。校园课外活动的发起者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组织和班级,通过校园活动的展开,高密度、高强度地宣传月教育主题,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第三,社会实践载体。通过与月教育主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了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了解优秀农村小学教师;走进农村小学、走进农村小学学生。除了充分利用这三大载体,还应当做到:每一个月份都要重温上月主题、主抓本月主题、过渡下月主题,确保思想指导不断线、社会实践不断线、职业引领不断线。

参考文献:

[1]朱俊,石学云,刘芳,王亚宁.公费师范生职业倾向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2]刘屹.公费师范生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优势与不足[J].教育前沿,2009,(3).

[3]路正社.公费师范生就业定向化分析及对策研究―如何使公费师范生走向基层留在基层[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08-112.

[4]白显良,王华敏.加强公费教育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