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7:1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事半年工作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找文章到第一-diyifanwen.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上半年工作实绩
1、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1—6月全县水上辖区未发生一起水上交通事故和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48小时以上的航道堵塞事件,渡口渡船和水上旅游景点安全措施扎实有效,监督管理到位,水上安全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2、辖区水域航行秩序得到改善。通过开展危险化学品水上运输安全的专项整治,集中开展整治“三无黑船”和假证专项执法行动,深入开展乡镇渡船、渡口安全整治、整顿重点水域船舶停泊、装卸秩序等,辖区船舶航行秩序进一步改善,船舶违章率明显下降。
3、船检质量稳步提高。在市局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下,年初以来,我处严格按照船检法规和船舶检验管理系统的规范要求开展船舶入籍检验工作,加强对船舶修造厂的业务管理与监督,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监督,并对建造船舶逐条登记,确保无一艘船舶逃检、漏检,严把出厂船舶的安全关和质量关,使用权得船舶检验工作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上半年共检验船舶130艘次,11021总吨,3913.69千瓦,21278载重吨,未发生一起船舶检验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4、规费征收完成半年目标任务。上半年完成规费万元,占年计划的;其务费完成万元,占年计划的;船检港监费万元,占年计划的。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5、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处紧贴形势,结合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教活动,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处同志明荣辱,树新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热情,增强了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6、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今年我们的目标是争创淮安市文明单位和继续保持省级文明海事处称号。目前,市级文明单位验收工作已经结束,省级文明海事处的复检申报工作还刚刚开始。
二、具体做法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过细、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举全处之力,继续把水上安全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开展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全面贯彻实施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保证了辖区内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1、开展危险化学品水上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使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我们根据我县特点,制定了《船舶装运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方案》,强化危险货物船舶申报签证关、安全检查关,彻底杜绝不适航、不适装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一是坚持现场签证制度,做到现场监装,现场监卸。二是认真检查油类作业船舶的安全适航状况,即查验消防设备是否配齐有效,洒水降温管系是否正常,船舶是否超载等。三是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水运企业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其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操作规程,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江苏省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我县现有审批渡口15道,登记渡船22艘,年渡运量30万余人。农用自备船只100余艘。我们进一步落实了乡镇政府和渡运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制订了渡口渡船和游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通过严查和督查,切实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非法渡运,对违章运营的鲍集镇新迁渡口渡船进行了动力强制拆除。加强渡运高峰期,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情况下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杜绝违章航行和违章操作,严禁渡船带病或冒险航行,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确保了辖区内的渡运安全。我们正向上级积极争取船型改造政策,计划把主淮河上9道渡口的渡船全部由挂桨机改为座舱机式,以进一步提高渡船的安全性能。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五一”期间全县水上安全无事故。为确保全县“五一”期间渡口渡船及水上旅游景点安全无事故,4月18日至4月30日,我处安全执法人员对全县通航水域、渡口及景区内封闭水域的水上安全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大检查。检查发现,我县水上安全形势总体情况良好,特别是渡口渡船由于我们海事部门监督管理到位,安全状况比较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船舶通航安全。如位于我县境内的油管、公路两用桥淮河大桥,由于主桥孔上方的油管护栏被过桥的空船(上千吨)刮坏,造成部分损坏的护栏摇摇欲坠,威胁过往船舶安全。还有就是检查发现在铁山寺、明祖陵、八仙台旅游景区内从事或拟从事水上旅游业务的船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手续不全的问题。明祖陵景区内拟用于水上游的四座快速艇属于新购,存在人无证船无照的严重隐患。无证从事高风险的水上旅游经营是安全工作的大忌,一旦游客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命财产损失,将给我县持续稳定的水上安全形势带来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隐患,有的当场向责任单位、责任人下达了停止营运和限期整改通知书,有的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向有关单位递交了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我们又以文字形式及时将检查情况通报给县交通局和县安监局。共3页,当前第1页1
省、市领导也非常重视“五一”渡运安全工作。“五一”前夕,省安全监督局副局长符小民、市地方海事局局长张开春等先后来到我县,指导督查渡口安全工作。
4、做好淮河防汛抗旱工作,及时救助遇险搁浅船舶。6月以来,淮河流域干旱少雨,淮河沿线一些低等级汊河航道通航能力大大下降,给行船安全带来不便,船舶搁浅事故时有发生。我处在此期间,加强了防汛防旱值班,做到快速接警,及时救助搁浅船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成功组织施救搁浅船舶20余艘,排档10余次,多次及时疏通航道,解决了船户燃眉之急,缓解了航道压力。
(二)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创建工作,是我处今年重中之重的一项中心工作。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我处开展了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突击月活动。全处人员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全心全力投入创建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
作:
1、环境建设方面。为营造全新的创建氛围,处里安排了专项资金,将整个办公楼内外粉刷一新,并重新制作创建宣传标语。将原先用于出租的一楼大厅收回重新装修,建成更加方便船户、更加快捷、环境更加优美的海事行政服务大厅,以此为窗口,展现我们海事人员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提高我们服务船民、服务水运企业的水平和能力,为构建和谐海事作出新的努力。
2、宣传方面。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内宣,一手抓外宣。在内宣方面,我们一是出台两个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报道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下达XX年政务信息任务的通知》。通过这两份文件,我们明确了海事宣传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以激励全处干部职工宣传海事、报道海事的热情和提高创作的积极性。二是办好内部信息刊物《**海事》,及时地将我处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新人、新事、新风貌,还有上级指示、最新的海事动向等报给上级领导,传给每位职工。在外宣方面,我们也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挑选专人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在处领导的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宣传报道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通过文字、图片、电视画面等不同报道手段,我们多方位地向社会报道了海事部门在抢险救生、安全管理、廉政行风建设等方面的热点焦点新闻。二是建成**海事处电子政务网站,通过网站这种现代交流手段,提高服务水运企业的水平,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
3、学习和制度建设方面。为适应创建工作需要,根据处领导指示,今年我们将逐步对原来制定的一些办公制度、管理制度等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在征求全体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出台了处考勤制度,对职工上下班、请假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为规范财务审批行为,制定出台了财务支出集中汇批制度。规定一切费用报销行为,非特殊情况下,必须由处长、分管领导、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报销人等于每星期五下午实行集中汇批。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增加了财务支出的透明度,也方便了外单位报销结算。为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我们和每位现场监督人员及车、艇机驾人员签定了XX年安全责任状,规定上航人员必须按处里要求穿戴救生衣,严禁车、艇带病工作。
学习方面。我们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一是要求每位职工牢记“八荣八耻”,时时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海事形象。二是密切联系当前热点工作开展教育活动。
(三)切实开展规范海事执法整顿活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省地方海事局在全省开展了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为确保规范执法整治活动不搞成形式主义的走过场,不搞花架子,我处把完善上航检查制度和控制检查次数,建设安全、高效的通航环境作为整顿工作重点来抓,先后取消了两个水上检查组,建立了现场监督处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轻微海事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的五项规定,积极落实安全诚信船舶免予检查制度。
为把规范执法行为整顿活动引向深入,我处以服务船民办实事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建设船户信息服务平台,以提高海事部门服务水运企业和船民的水平。首先,我们在海事所签证点设立了一块LED可变情报板,为船员提供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海事航道等信息服务。其次,我们建立了**海事网站,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加强与社会各界及船员之间的广泛联系,以此作为建设阳光海事的一个网上交流服务“窗口”,也为建设和创新海事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制定规划,拟在年内建成淮河江苏段航道“电子眼”,进一步提高水上抢险应急能力,有效预防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重视规费征收,科学决策,确保完成上半年规费征收任务。随着船型标准化工程的推进,辖区挂桨机船逐步被拆改,新购和新建舱机船的吨位和功率相对较大,不属于县级管辖,相应的船舶检验、船员管理、船舶登记业务逐渐萎缩,规费征收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处领导审时度势,积极研究对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共3页,当前第2页2
一是签定年度目标责任状,将指标层层分解,按月考核,及时奖惩。
二是调整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加大查征力度。我县扼守淮河要道,为保护淮河江苏段的水上运输安全,我处一向重视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一直以来共有五个小组每天24小时白天黑夜对源头和过往船舶实施安全监管。盱城海事所分为两个组专门负责对过往船舶的安全监管,处机关从各科室抽人分为三个组专门负责对源头船舶的进出港管理。这种分组模式一方面不符合规范海事执法整顿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海事所人员夜班过多,影响身心健康和安全监管;处机关人员身兼两头,顾此失彼,影响工作效率,降低服务质量,船户有意见;消耗过大和机器磨损严重;执法人员偏一线工作,内务管理和机关科室工作不被重视,甚至无人想做,无人愿做,严重影响文明创建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新领导班子通过调研,很快就发现了这些问题,迅速进行了改革,本着以人为本抓管理的思路,推出了管理新模式。将盱城海事所由原来的两班变三班,两组变三组;处机关在留足各科室必须人员的基础上基本保持三组三班制不变,然后和海事所的三个组合并形成三个新的大组,每组6个人,既充实和加强了一线执法征收力量,又有利于一线人员的身心健康。这三个组全部编入盱城海事所管理,承担海事所的全部职责,这样既有利于现场执法和征收,又有利于加强海事所的内务管理。而机关不再上航的同志,特别是科室负责人则把精力放到业务科室,提高了机关服务水运企业、服务船民的水平。由于我们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实现了规费征收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三、下半年打算
1、继续开展全县水域交通整治活动,加大管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一是严厉打击水上各类违章行为,对违章船舶严管重罚。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实船签证,杜绝超载现象。三是运用电子手段加大对重点船舶、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监控,加大巡航力度,提高水上交通安全预防预控能力。四是继续开展危险化学品船安全专项整治。结合辖区水上运输的具体特点,狠抓危险品船舶、码头的监督管理,严格把好装卸关、安全关,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确保危险品船舶运输万无一失。
2、切实抓好渡船管理,全面落实乡镇农船安全的长效管理措施。继续开展创建安
全文明乡镇渡动。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渡口渡船检查制度。二是加大监控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载客、超载、冒险航行等违法行为。
3、积极推动挂桨机船淘汰改造步伐,加大宣传力度,从创优服务入手,引导船民向标准化船型发展。
4、进一步加大海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大软硬件投入,争取早日在淮河江苏**段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5、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规划海事执法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提高执法水平。同时,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不发生行政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案件。
6、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加强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海事所力争年内达到“市地方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标准”,海事处确保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为确保我市安全度汛。2008年4月11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具体安排部署了2008年防汛抗旱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贵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副市长帅文同志代表市政府和各区(市)、县政府签订了2008-2012年度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书,并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办在汛前督促各有关部门层层落实了以防汛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
(二)认真做好防汛安全大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防洪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要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开展水库电站防汛安全检查的通知》、《关于开展汛前安全检查的通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本地区、本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检查,做到不走形式、不留死角、不存隐患,确保检查质量。
(三)及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根据《*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省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的总体框架,修订完善了贵阳市城区防洪应急预案和水库水电站(含在建,下同)及受山洪威胁地区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并拟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成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手册。
(四)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联系会商
为及早了解2008年天气趋势情况,全面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各项工作,防汛、气象、水文部门在3月20日和6月17日召开联系会商会议,运用科学手段共同对今年的雨水情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针对可能出现极端性灾害天气提出了工作思路和防范措施,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我市2008年度防汛物资专储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储存的麻袋、冲锋舟、救生衣、雨衣、水泵、发电机、棉被、帐篷、卡车、挖掘机等物资设备价值约一千万元、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不备”的要求,做到了储备充足、布局合理、调度方便、有备无患。
(六)增加防汛抗旱资金投入。我市2008年度在财政预算中安排防汛抗旱经费300万元,各区、县(市)财政也预备了一定的防汛应急抢险经费,用于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和防汛应急抢险,确保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加强防汛通讯基础建设。我市要求各级政府、防办、水库水电站运行管理单位落实防汛应急通讯设施,投入专项资金确保卫星电话畅通。目前我市有七个区、县(市)防汛指挥部配有海事卫星电话,部分小型水库配有对讲机和移动座机,确保发生汛情、险情时能及时准确传递和报送各类信息。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6月下旬到7月上旬和8月下半月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天气,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二)着力完善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
(三)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的会商联系,提高预测预报精度。
(五)加强汛期巡查和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六)督促抓好城市(镇)防洪排涝工作。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治理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事故隐患,突出全面覆盖、彻底治理、完善制度三个环节,确保排查覆盖面达100%,限期内整改率达100%。基本建成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更加良好的交通运输安全环境。
二、排查治理范围
全区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交通运输行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包括:1.内河水上辖区;2.交通所辖道路基础设施;3.交通所辖航道基础设施;4.公路、水运在建工程;5.客运企业;6.危险品运输企业;7.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雷电、暴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8.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9.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三、排查治理内容及重点
在上半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确定的22项排查治理内容,全面排查治理交通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要特别突出道路客运、危险品运输、交通在建工程、内河水上运输等重点方面,抓好三个层面的深入排查:一是抓好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规范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全员安全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抓好对交通运输工具和施工机械技术状况的排查,要逐车逐船、逐台机械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登记造册,建立专项整改台账,严禁技术状况不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车船机械进入运输市场和施工现场,做到不安全不发车、不行船、不施工;三是抓好对交通从业人员的排查,运管、海事、质监等部门要对辖区客货运输、船舶机驾和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组织全面资质清查,进一步强化上岗资格管理和在岗继续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整体素质。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力度,根据市交通运输系统集中开展“四项排查”行动的统一安排,局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门工作小组。
(一)综合督查组
1.安全生产指导督查组:
组长:
成员:
2.汽运集团、公交公司、出租公司安全生产督查组:
组长:
成员:
3.危货运输安全督查组:
组长:
成员:
安全生产指导督查组负责全系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将客运车队和车站、危险品运输企业、交通大桥和特大桥施工、危桥监护和改造、水上辖区“三客一危”监管、路航重要设施、单位内部消防作为必查方面,采取随机抽查、暗访检查等方式,深入基层、生产一线,进行实地督促检查。汽运集团、公交公司、出租公司安全生产督查组、危货运输安全督查组要对发生过事故的单位或隐患未予整改的单位强化督查和抽查,要采取督查表式,认真逐项进行督查,并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及时报送局安委办。
(二)专项督查组
1.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督查组:由区地方海事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切实履行对危险品船、农用自备船、风景区游览船、超大件运输船等重点船舶和航行密集区的监管职责,继续组织开展内河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船证不符、人证不符、“三无”船舶、超载船舶和超航区、超航线、私渡等违法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通航水域桥梁航行警告警示标志的设置,做好洪水和台风等复杂水情、气候时期的防堵保畅预防预控工作。
2.道路运输企业、内河港口企业安全督查组:由区运输管理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大力推行运输企业每日自查、行业单位每周抽查、主管部门每月督查“三级联动”安全检查机制,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压降道路运输、内河港口安全事故的发生。
3.道路基础设施安全督查组:由区公路管理站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开展道路、桥梁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加大路政执法力度。对所辖公路实行精细化养护,及时清除路基、路面“病害”,及时抢修受损公路,做到全区干线公路的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排水功能、行车视距、标志标线、安全防护等主要安全技术指标达到优良等级。
4.航道基础设施安全督查组:由区航道管理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着力抓好航道通行环境的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对航道浅滩险段疏浚改造投入。认真查处侵占航产航权的行为,定期组织清障扫床,及时清除网簖、坝埂、沉石等碍航物。
5.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督查组:由区交通工程质监站牵头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深入排查治理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不规范的行为,严格执行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许可证制度,加强交通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监督,制定和落实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预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消防安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高大桥梁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规定承建单位在施工现场和未交付路段设置齐全醒目、耐久性与视认性好的安全标志和安全隔离防护设施,突出抓好对大桥、特大桥、施工便道桥梁的安全监督管理。
6.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督查组: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内部治安“人防、技防、设施防”和消防安全等重点组织实施。
专项督查组的人员组成及督查时间安排由牵头组织实施单位具体落实,督查方案于8月30日前报局安委办。
五、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12年10月底结束,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工作部署阶段(8月31日前)。各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迅速制定本行业、本单位工作方案,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并将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传达到辖区内所有相关单位。
(二)自查自改阶段(9月30日前)。各单位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制定自改计划并落实整改,自查自改情况形成书面自查报告,主要包括自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自查的主要内容、查出的主要隐患和问题等,对暂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自查报告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附件1)于9月25日前报局安委办。
(三)检查督导阶段(10月31日前)。各单位对本系统基层单位部署并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局综合督查组对相关重点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四)总结提升阶段(11月15日前)。11月15日前,各单位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整改验收和“回头看”,工作总结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附件2)于11月10日前报局安委办。局将结合年度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和平安示范点考评验收,由局领导带队对各单位开展督查,督查结果将与年终考核评比一并予以通报。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今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加之下半年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频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领导要认清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今年安全管理的始终,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重要议题,做到与其他工作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各单位也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按照统一部署要求,抓好序时进度,抓好工作节点,做到上下衔接,条块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强势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乐宜高速公路五通段项目,河西片区三个合同段累计完成投资9823万元,占合同价的29%,全力开展路基工程施工,完成挖方176.7万立方米,填方237.2万立方米等;五通岷江大桥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117万元,占合同价的44.8%,完成桩基、承台、系梁、立柱、盖梁等,安装T梁50片;涌澌江三桥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1.57万元,占合同价的42.6%,完成桩基、系梁等,浇筑立柱16根,盖梁7架;五通城南大桥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20万元,完成水下桩基21根,系梁4根、立柱6根,浇注完成东岸桥台。
(二)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通乡公路鲝金路17.6公里改造,已完成前期工可、勘测、设计、预算、立项、财政评审,开始进行施工单位招标,工程预计7月份动工,年底完工。通村公路改造,主动为镇乡村组无偿进行勘测、设计、预算等,目前,已改造成完成23公里,完成市计划的77%。
(三)安全工作有效实施。做到机构、人员、经费、措施四落实,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督查”、“救生衣行动”。认真执行渡过口发航签单制度,严厉打击“三超”作业、“违章揽客载货”、“非法摆渡”行为。加强安全工作检查,上半年共查出安全隐患12处,整改12处。同时将安全和防汛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做到“三定”、“三到位”,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汛情专人监控等多项制度,切实保证好交通安全。
(四)行业管理成效明显。开展国省县道大中修,整治烂路5700平方米,清理塌方2350立方米,强化公路日常管理,保证公路“畅洁绿美”,国省道好路率为60.21%,综合值68.06;县道好路率66.37%,综合值66.24。加强“超限”治理和公路红线控制,车福路超限检测站建设,落实用地3.5亩,正抓紧进行回填。上半年,共检测货运车辆18518辆,测出超限车324辆,卸货972吨,拆除公路违章建筑8处350余平方米。先后开展了机动车维修市场、驾校、客运市场、货运市场、农村客运和电动三轮车违规载客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打黑”工作,努力规范运输市场,上半年,公路运输货运量完成79.43万吨,客运量72.82万人;水上货运量完成5.1万吨,客运量完成1*.11万人。规费征收,上半年,完成征收养路费632万元,货附费62万元,客附费78万元,摩养费170万元,运管费80.6万元,水上规费20万元,路政超限收入56万元。
(五)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一是维护好稳定。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开展地震知识宣传,严格工作纪律,不信谣,不传谣,正确避震,维护好系统稳定。二是生产自救。组织相关人人员,全面收集震情,对地震损坏公路、桥梁、房屋进行清理,鉴定危桥1座50延米,清除公路塌方7处1510立方米,行道树排险1处。拆除危房600平方米,整修房屋1200余平方米。三是增援灾区。组织交通行业干部职工,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共计捐款12余万元。派驻运管所负责人1人长驻成都,负责五通籍车辆调配和后勤工作,安排区内14个运输企业,落实货车73台(365吨位),客运车辆12台(435座),车辆维修人员4人增援灾区人民,帮助运输救灾物质、伤员等,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六)效能建设有序开展。
制定了《*区交通局关于印发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20*年5——12月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组织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大讨论。向区编委行文,请示同意设立了区交通局行政审批股,落实3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局行政审批工作,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再次全面清理,全系统共有行政许可项目23项,其中区运管6项,区路政8项,区海事9项。所有项目按“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全部进政务中心。并按规定进行公示积极工展联网审批工作。制定印发了《*区交通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五项制度》、《*区交通局关于进一步重申有关纪律的通知》等。全面清理和修订汇编完成《*区交通局管理制度》。,并全部上墙公示,实行挂牌上岗。强化行政效能督查工作,接受市区多次督查,受到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一)路网络结构问题。乐宜高速公路、五通岷江大桥、城南大桥等主干公路、桥梁还在建设当中;农村公路总量不足,路网结构尚未全面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公路货运超限问题。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国道213线五通段、乐五路、车福路西坝——石麟段路损严重,通行能力大大减弱。
(三)交通建设负债问题。交通建设前期负债400万元(不含欠财政工程款),其中向农信社贷款200万元,每年要偿还利息26万元,严重影响交通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交通体制遗留问题。区运管、区路政大队职工调资补发工资未纳入预算。航搬运企业职工生活困难,岷江大桥建成后,渡口从业人员将失业,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千亿工程”服务。按照把乐山建成西部交通枢纽重要节点的战略目标,积极配合省市,加快“两航、四铁、八高速、一枢纽”交通千亿工程建设。一是细化方案。对涉及*区项目进行梳理,分别落实挂联领导(局内),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联络员,按照市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二是加强协调。成立*区交通局全市千亿交通工程项目跟进组,下设航电、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枢纽建设等5个工作小组。主动与市级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介入,协调相关事务,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全面跟进。三是突出重点。重点配合市上开展乐山机场、乐山深水港、乐山交通枢纽项目规划、论证、立项等,促使项目早日开工。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按照项目化、目标化、措施化工作思路,完善“六个W”工作机制,对于已开工项目,倒计时,倒排工期,努力加快进度;对于已立项项目,尽早促使动工;对于正在规划论证项目,切实加强前期工作。保证下半年完成城南大桥建设,鲝金路17.6公里改造,30公里通村公路改造;乐宜高速公路、五通岷江大桥建设得到进度要求。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协调规划、国土部门,在五通岷江大桥连接线,涌澌江桥头以北,落实200亩土地,用于发展物流园区,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仓储、办公设施等;实施“四个一”服务,扶持发展2——3个产值上千万货物运输企业;制定和完善货运企业发展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新增企业所得税“免二减三”政策;协调税务部门,实行包税制;对于公路养路费,按上限进行包缴优惠,扶持发展。
2019年在集团公司、青海事业部的领导下,青海东部公司主要围绕合规化经营为目标,以强化制度执行为抓手,规范生产经营管理,打牢企业生存根基。一年来,公司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有了新的进步。
一、2019年度绩效合约完成情况
2019年签订全年经营目标:购销气量1300万立方米,营业收入3465万元,净利润120万元。
2019年实际销气量855.99万立方米,完成营业收入2099.33万元,实现净利润5.67万元,分别完成年初计划的65.85 %、60.58%、4.73%,但与2018年同期相比,销气量增长34.87%、营业收入增长51.36%、净利润增长102.08%。
未实现全年经营目标的主要原因,一是河湟新区重点用气大户青海比亚迪实业公司受行业政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且部分项目正在建设,无法全部达产,无法完成用气计划;二是公司CNG加气站年初试投产结束后,由于燃气经营许可证未办理导致停产;三是区域内个别项目虽已完成了燃气工程施工,但未签订施工合同从而无法确认工程收入,对公司年度净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2019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合规性手续取证
1、河湟新区燃气特许经营权
东部公司发展至今,燃气特许经营权等合规手续的办理已成为严重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2019年,在集团和事业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把特许经营权办理作为首要任务,定时间、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主动上手加大与海东市政府、河湟新区管委会及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工作协调力度。通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沟通,2019年9月,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我公司燃气特许经营范围和经营权提交海东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5日完成海东市平安区和河湟新区燃气经营范围的确定,11月5日成功签署《海东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并获得《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授权书》,12月24日取得《河湟新区燃气经营许可证》、CNG加气站《燃气经营许可证》。
2、其他合规性手续的办理
完成平西输配站和油气合建站《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储气井定期检验报告》、《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气瓶充装许可证》;加油站《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乐都门站《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完成河湟新区、乐都工业园高压、次高压、中压燃气管道《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
(二)市场开发和工程建设
2019年公司开发用户5户,68吨锅炉,签订工程施工合同额424万元,预计增加年销气量300万立方米。已提交接气申请并出具施工预算用户3户,共计24吨锅炉、576台灶、979台壁挂锅炉,工程预算收入607.6万元,预计增加年销气量120万立方米;为了进一步提升销气能力,公司组织实施CNG加气柱安装工程,并于4月下旬投产运营。
本年度工程施工合同额424万元,回款363万元,上年度用户工程结转回款50万元,合计回款413万元。
(三)生产运营及安全管理
1、生产运营管理
截止12月31日,平安输配站安全运行4000天、平西输配站安全运行1801天、乐都门站安全运行2247天,全年各场站均未发生输配气安全事故,平安输配站总购气量857.98万立方米,平西输配站销气量652.92万立方米、CNG加气站销气量28.91万立方米、CNG加气柱销气量170.55万立方米,同比2018年销气量增幅228万立方米,公司整体气损率控制在0.58%。
2019年下半年,在例行设备巡查过程中,公司发现部分用户端流量计与IC卡控制器扣减比率不符,误差气量合计达14万立方米,经与设备厂家协调处理,目前已追缴气量10.3万立方米,剩余气量气款追缴预计于2020年1月全部完成。
2、安全生产管理
2019年公司发生管道第三方挖断事故1起、人身伤害事故1起,事故等级为一般B级事故。针对公司历年来安全生产管理相对薄弱的现状,全年公司从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规范安全行为入手,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年初设立安全生产管理专职部门,充实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成23项安全管理制度、20项管理规定及办法修编和实施;细化公司各岗位47个作业项目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并制定下发相应控制措施,确保作业安全;组织开展各类安全培训20次,参培人数415人次,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全年开展各类型安全检查26次,发现安全隐患117处,隐患整改率96%;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型应急演练4次,消防演练1次,同时对公司现有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求达到全面提高员工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安全隐患整改方面,2019年完成乐都工业园区PE90中压临时管线裸露重点安全隐患1项,场站历史遗留安全隐患4项。根据集团公司安全检查要求完成聘请专业检测机构对乐都门站办公楼房屋整体框架安全性鉴定及房心回填土压实系数进行检测。
(四)财务资产管理
2019年,公司财务资产管理方面除严格按制度做好预算、资金等日常管理的同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配合海东市发改委完成天然气销售定价的成本监审,11月21日取得河湟新区管输天然气销售价格的批复;二是完成了2016—2018年公司销售天然气印花税的补缴工作,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纳税风险,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为公司减少税赋8.3万余元;三是通过事业部协调调配公司部分积压物资,目前已盘活资产79.3万元;四是清理历史遗留应收账款问题,目前已收缴58.74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公司在2019年取得河湟新区燃气特许经营权,但园区转型升级及产城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公司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但从新区已开发建设企业来看,涵盖省级医院、高等院校、房地产开发、养老产业、物流中心等24个项目,预计新增年销气量约750万立方米,上述项目陆续投产均在2020至2023年期间,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市场发展空间会逐年提升。
2、截止至2019年12月,公司资产总额15802.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667.22万元,在建工程投入8588.60万元,无形资产808.53万元;公司负债合计12521.38万元,其中内部银行借款10007.69万元,应付账款1244.18元;所有者权益 3281.29万元,其中实收资本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743.04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借款本金已达到了8748.13 万元,此部分借款每年产生利息支出近500万元,鉴于公司目前情况,恳请集团考虑在降低公司贷款利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
3、为积极推动乐都项目转让,2019年公司多次和海东华润燃气公司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协商,对方明确有积极意向对乐都项目予以收购,会积极推动此事在华润集团内部的进展,在此方面还需要集团公司大力支持,推动此项目转让进程,东部公司也将进一步做好合规性文件准备、设备实施完好、无安全隐患等基础方面的工作。
4、2019年8月,经集团协调,公司将积压的111.6吨L360高压管道运送至江西大余项目使用,但经检测此批管道防腐层已不满足设计要求无法使用,如按报废资产处置将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此部分资产如何处置还需集团给予指示。
5、2019年,东部公司产生“照付不议”气款26.3万元,此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园区青海比亚迪实业公司受行业政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无法完成用气计划。为此,公司积极想办法、寻出路,为避免产生“照付不议”,公司新增加气柱,采用CNG批发的方式疏解了一部分气量;同时压力传导,与比亚迪实业签订“日指定”及结算方式的补充协议,降低“照付不议”风险。
四、2020年工作计划
(一)将市场开发工作做为首要任务,以优质的客户服务为基础,实时对接新区规划建设部门,摸准潜在用户建设规模和生产规律,掌握用气需求,市场开发工作力争做到 “入驻一家,签约一家”。
(二)继续推进乐都门站、平安输配站土地合规手续的办理工作,及时办理平西项目房产证。
(三)按海东市住建局要求,做好与平安森昌天然气公司在河湟新区燃气管道移交工作。
(四)进一步细化各类型用户用气计划,合理测算用气指标,规范测算标准和依据,避免“照付不议”产生。
一、大力推进了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步伐,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高
2004年青岛市在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了机构建设。为了进一步明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今年,我市在原来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使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职能以及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二是大力提高了能力建设。为了保证我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今年,我局在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对已有实验室进行了改造装修,并将实验室建设面积扩大到400多平方米,目前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了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选派了8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人员培训率达57%。
二、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海洋环保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004年青岛市用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费累计达到1043.2万元。其中,奥帆赛区的海洋浮标系统建设投入573.2万元,海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投入350万元,海洋环境监测经费投入120万元。海洋浮标系统主要包括三套浮标系统、一套波流测量系统和一套常规单要素监测系统。监测仪器设备上添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在监测上主要的投入为:海洋环境监测经费38.5万元,渔业环境监测经费11.5万元,奥帆赛区海洋水文、水质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前期经费35万元,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建区监测、调查经费10万元,海洋环境执法检查和巡视以及“白泥”污染治理前期调研的经费5万元,各区(市)海洋及渔业环境监测经费约20万元。
三、我市开展的环保工作
(一)制定了地方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1、进一步完善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护和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我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完善了一系列青岛市地方性海洋环保法制法规。起草并送审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利用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按照市政府的立法工作计划,完成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和草案的编写工作、完成了《青岛市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办法》、《青岛市胶州湾海域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2、以制度和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为了促进我市海洋环保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施行,制定了《海洋与渔业系统实施〈行政许可法〉办法》;结合青岛市海洋环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在青岛市编制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了《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方案》。准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海域环境容量控制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污染物入海总量为手段,进行《青岛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及海洋环境管理的对策研究,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3、制定了标准并做到了严格执行
为了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因养殖而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2004年青岛市重点制定了《青岛市无公害食品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青岛市无公害食品菲律宾蛤仔底播增养殖技术规范》等10个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了已有的现行标准。
(二)认真组织落实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信息、海洋工程、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1、建设了海洋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准确提供了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为了保证2008年奥帆赛的顺利举办,满足国际帆联关于奥帆赛对海洋水文的专业需求和对水质的要求,青岛市积极组织开展奥帆赛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了海洋水文数据通信系统改造扩容和“波浪骑士”浮标的电池更新改造工作,初步完成了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改造,进行了通讯试验。自2004年8月1日起每天小麦岛监测站的部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并应奥帆委的要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和残奥会期间同步向奥帆委提供小麦岛监测站逐时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2、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工作全面加强
为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对政府、公众等各方面的服务作用,今年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工作有:为了让公众及时了解海水浴场的海洋环境状况,暑期在新闻媒体、浴场显示屏上每天了海水浴场的现场监测数据;向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部门报送了12篇海洋环保信息;筹建了青岛市海洋与渔业网海洋环保专栏,专栏内将定期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各类信息,目前该网站已投入试运行,市民可以上网查看;在各类报纸上了20多篇青岛市的海洋环保信息;在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了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同开展奥运会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安排等内容的大量海洋环保工作信息。
3、强化了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随着海洋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胶州湾及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实施,青岛对涉海工程项目的管理已逐步完善。今年对7项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初审、审批,对在建涉海工程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查,开展了施工期监测,实施了对涉海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004年,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建立推动了我市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展了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护区海域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各种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保护区的环境和资源。开展对保护区的资源环境调查,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开始选划长吻虫珍稀动物保护区和胶州湾特别保护区。
5、海洋标准计量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方面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公布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三)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1、进一步强化了海洋执法监督和巡查力度
加强了海上执法队伍的建设,加大海上执法的力度,认真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海工程项目实行严格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起了海洋与渔业环境监视举报信息网和联动共管机制,重点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的违法行为。我们今年开展了保护海洋国土“蓝箭专项执法行动”,有效地保护了我市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在“海盾2004”专项执法行动中,查出了多起围填海和海洋污染案件,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开展海域使用、海洋生态保护执法检查,查处沿海一线的乱圈、乱占等违法养殖行为,对与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相抵触和违规破坏海岸自然景观的海水养殖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打击,爆破清理了在青岛前海一线非法筑造的3000余平方米鲍(参)池。通过执法行动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规范了海域使用秩序,树立了海洋执法部门依法管海的权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严厉打击了非法采挖海砂行为,保护了我市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在海砂执法检查中,我们坚持长期检查和阶段性突击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做到常抓不懈,从严打击。自开展示范工作以来,共查处了多起船舶非法采砂行为。
2、强化了海洋赤潮防灾减灾工作
我们开展了赤潮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工作,编制并实施了《青岛市赤潮监控方案》,建立了青岛市赤潮监视信息网,成立了全市海洋赤潮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为避免赤潮对2008年奥帆赛带来不利影响,我市编制并开始实施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赤潮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反应预案等内容。
3、进一步强化了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力度
我市已经建立了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新建了常规、微生物、病毒及生化等实验室,先后开展了近岸海域养殖区的环境监测和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养殖产品药残监测和贝类残毒监控等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机构为奥帆赛区服务的职能。制定并实施《2004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趋势监测,海水浴场泳期环境监测预报、胶州湾底部重点底播养殖功能区等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和小麦岛污水处理厂、青岛碱厂、团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监视性监测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监测,重点加强对奥运帆船赛区的监测,目前,各项监测已按计划要求完成任务。《2004年青岛市近岸重点海域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报告》也已编制完成。
4、如期了青岛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以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监测结果为依据,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完成了2003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编制工作,并进行了,同时将质量公报上报了市政府、国家海洋局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提供了保证。
5、开展监测机构计量认证
青岛市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在技术设备上已建立了六个实验室,拥有4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2名技术人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内审员资质,并组织多人参加了培训;我市的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北海监测中心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实行边监测边建设边发展的原则,目前主要工作依托北海分局预报中心和监测中心来开展。与省计量认证委员会签订了计量认证咨询合同,由对方指导进行计量认证申请工作,正在积极申请进行我市海洋环境检测、渔业养殖水质的监(检)测和水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监控能力的计量认证资质,
(四)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全社会海洋与渔业法律意识,保护海洋环境。在“两会”召开之际和“海洋节”开幕前夕,我们通过青岛日报、招商周刊等新闻媒体,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履行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加快渔业现代化进程”等为标题,分别以6个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效果明显。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重大节庆活动和深入基层召开环保知识宣讲现场会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对严重的违规行为予以曝光。我们还多次在开展海洋和渔业环境监测时,邀请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向群众直观、详细地介绍监测的方法、过程,以及环境监测对海水养殖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了全民海洋与渔业生态环保意识。
(五)积极开拓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领域
1、开展了我市首例海洋生态污染损害整治恢复工程项目
根据历年对胶州湾东岸青岛碱业公司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监测结果,在征求我市海洋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治理胶州湾东部海域“白泥”污染的方案》,提出在政府的扶持下,由污染单位进行“白泥”污染治理的建议,力求通过“白泥”污染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的海洋生态恢复的路子。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该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2、建立了我市范围内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自去年开始筹建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局开展了一系列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委托海洋大学编制了《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论证报告》;组织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了评审,并通过了评审;协调了市环保局、市规划局、青岛海事局、部队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获得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市长办公会,并获得了市领导的支持;今年又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省政府批准”的要求,将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提报了省政府及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环保局等相关单位,获得了省政府及有关单位的支持。8月10日青岛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立青岛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面积61.81平方公里。文昌鱼保护区的建立标志着该保护区申报工作的完成,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始,成为我市范围内(包括陆地)建立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四、我市积极开展开创性工作
1、推进了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建设
为做好奥帆赛区海洋环境保障工作,青岛市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积极磋商,于今年7月8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签署了《共同开展奥运帆船赛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安排》。通过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奥帆赛场及附近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督和整治,为使青岛承办一届最出色的奥帆赛,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总体目标将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全国沿海地方政府首次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协议签署后,为保证该项合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又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就合作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地论证,编制并上报了《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区实施方案》,准备在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政府同意后,尽早组织实施。
2、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大面积赤潮的监测、科研及防治项目
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前海海域环境质量,杜绝赤潮的发生,根据青岛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科研单位编制和上报了《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建设方案》,准备在前段赤潮研究和监控的基础上,整合和优化我市赤潮研究、监控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立项。
我们针对目前青岛近海赤潮发生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布设37个站位,进行了大面积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环境指标。据此,我们编制了《青岛奥运帆船赛区及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和《浮山湾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专题报告。
另外,我们还强化了海洋赤潮的日常监督监视工作,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不定期地对奥帆赛区的重点区域实施了不间断的监视和监测,并对近岸海域发生的两起赤潮现象进行了应急跟踪监测监视,对赤潮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3、开展青岛奥帆赛区海洋监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建成我国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
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奥帆赛区的海洋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浮标站建设、高频测流站(地波雷达)建设、移动监测车和监测船定制、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海洋预报中心建设、前期海洋环境基础调查。该系统将成为我国目前近海岸最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