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时间:2023-02-14 22:5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转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转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转型经济渐进式演化激进式变革制度变迁

一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懂得,比较经典与广泛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含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含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懂得基础上还包含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懂得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懂得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合适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懂得,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方案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方法的历史事实。

三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含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方案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懂得,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鸣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鸣: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给量,实行高利率;保存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宏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持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汲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本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鼓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杂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效、战略功效等,在满足这些功效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效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响。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宏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础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懂得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法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供给把持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方案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响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响更迅速。

四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法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宏大反差: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法。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供给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响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第2篇

1何为“管治”

管治是西方近来兴起的概念。通常我们认为西方国家是所谓的“市场经济”,这种认识忽略了其国家机器的强大管理功能。这种功能是在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凯恩斯主义式的上层建筑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全球化和向“后福特主义”转型引起了国家治理的危机(Jessop,1998)。

国家由此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式(如与私营部门合作),以整合其管治能力。即出现了所谓的“由政府向管治的转变”。

管治概念中国古来有之。《资治通鉴》集成了帝国管治的精华。寻求天下大治,无非是掌握天时地利人和,明察各种关系,以达到整治的目的。整治的方式当然不尽相同。

因此,管治实为一种视野,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西方的具体管治形式。

2社会主义管治的基础

资本主义力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危害了边缘民族国家的利益。社会主义由此而生,是对这种势头的扼止,由此即形成了东西对峙。唯有国家才可承担此重任。感叹封建和半殖民的旧中国是“一盘散沙”。这种无组织状态是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对资源调动和社会整合的迫切需求必然促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消费方式的集体化。比如,住房的单位分配即为一例。社会主义管治的基础产生于对无序社会的管治的迫切性,因而造就了强有力的国家机器。其合法性不仅建筑在人民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而且源泉于民族的危机。

3管治基础的改变

市场经济改革转变了原有的基础。在国家内部,为了建立激励机制和转移中央压力,实行财政放权。放权形成了计划外资本循环和地方主义。在地方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管治能力。这在实行分税制后有所改变,但出现了复杂的中央与地方的博奕关系。当地方政府对其可控资源的收益有稳定的预期,便有可能形成所谓的“企业式经营政府”的行为(Walder,1995)。在体制外,市场使体制外要素的出现成为可能。传统上,单位关系是划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主要标准。但当内外差别弱化时,此区分便失去了意义。

人力资源:随着城市私有企业出现,私营、外资企业的职员们脱离了他们与国家单位系统的联系。私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单位体系之外的诸多工作。在高收入的吸引下,国有企业的职工们也开始放掉“铁饭碗”,“下海经商”。通过“一家两制”,诸多私营企业职员也可保持与单位系统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成员继续在国有单位工作,以享有住房、医疗补贴及工作的稳定等种种待遇,而另一成员在合资公司或私有企业“挣大钱”。尽管如此,对体制外者的管理和控制弱化了。

而且,单位本身的变化也在弱化职工和工作地之间的联系。随着单位社会功能的减少,城市从业者开始“走出单位成为社会人”,例如房改的重大影响。除了去私有企业工作,工人在国企重构中也有可能变为剩余劳动力。同时,伴随大量下岗者,还存在与日俱增的离退休人员。因此,政府意图切断住房、就业和再分配之间的联系,将责任转嫁给城市社区。

而最大的转变则是城市中大量的农村移民。这一运动具有自发性,未经规划,但与家庭纽带或老乡关系相关。移民一般难以溶入社区生活,因此他们保有“外来者”的特征。同时,户口制度仍固执地将他们排斥于城市服务之外。由于民工高度的变动性,对他们的管理成为政府的严重挑战。

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市场经济改革通过放松对一定生产资料的控制引入市场化。在1990年代中期,计划分配的原材料份额大为下降,由此为终结多数工业原材料的计划分配铺平了道路(Lardy,1998)。政府最终采用了一种特别的“划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理论建立了土地租赁体系(YehandWu,1996)。这一新系统的采用最终促成了国家在城市土地管理职能上的放权。而在正规土地利用体系外则还存在不断膨胀的“黑市”。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使用中也引入了市场机制。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地方政府的负担,除了专款支持的大型项目,基础设施的发展或多或少地与单位相联系。而在改革时代,在土地租赁系统建立后,基础设施投资开始发挥出刺激经济增长、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等的巨大作用。

资本:改革开放政策将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起来。外资的流动性引发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外资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资本构成的贡献,更在于它对非国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启动资金。而民营的非国有企业也存在极大之活力,由此亦成为就业的重要资源。

空间:由房地产市场建立而起,内城变化开始加剧。户口对于市民的控制性作用开始减弱。购得商品房的居民可以重新落户,或者施行所谓“人户分离”。另一方面,自发的土地开发也在冲击单一的单位空间。事实上,土地利用不再由单位的特征所决定。由于对单位的放权,国家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也弱化了。由此,对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的需求增加了。国家通过增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加强由单位开发的,但游离于法规控制外的内城空间的“地域化”。而在单位系统无法触及的城市空间,非正式空间出现了,例如“浙江村”。

总体上,社会复杂性增加了,这减弱了国家的管治能力。迫使国家需要将各种要素联系以整合为可管理的社会。

4管治的地域化:地方权力得到巩固

与等级式的单位系统相比,地方政府(市政府,区、县,街道办、城镇、乡,居委会、村)属于“地方”组织。随着单位体系外要素的增加,“地方”组织开始承担更多的管理功能。例如,对于放弃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工作,到私营企业去的人员,他们的人事档案将由市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确证其身份。由此看来,国企工作是一种事实上的“身份证明”,包括“单位证明”,居住地则以户口加以确证。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从属于正式的单位,因此地方和社区服务就变得重要起来。

市政府:与中央在经济发展中的转变相适应,城市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开始被确认。市政府开始在地方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角色从辅助国家项目转向更积极的地方发展战略制订者。

城区:1960年代曾有过将属于不同系统的单位整合进同一地方公社的尝试,但流于失败。1990年代后,这一尝试重新出现。上海市政府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结构,谓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其中开始强调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街道办:严格地说,街道办事处并不是政府层次而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市政府以前在城市管理上的补充性作用一样,街道办扮演着边缘角色,承担管理国家单位外人员的作用。

居委会: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区别在于居委会是一个“群众自组织”。实际上,居委会已经成为基层政府的左臂右膀,并且经费亦在地方政府预算之内。地方的政府功能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巩固形成了诸多新功能。

空间流重组:地方权利的重新组织造成了资本和信息的空间流重组。政府监督部门和下级单位之间的资本流从垂直转为水平方向。从上至下传达和从下至上报告的传播方式改变了。垂直流是改革前的特征,各级政府有自己的公司和,所以单位依据其管理关系划分等级。当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种关系就为水平联系所削弱。

5管治的企业化

管治企业化的出现是政府对内部能力调整的一种应对。例如管理部门直转变变为公司,房产局接转为房产公司。

建立地方商业合作:从1990年代开始,街道产业已成为上海第二大地方财政收入。在地方层次上,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日益模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经济活动在地方尺度上紧密联系,这为企业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创造地方空间:空间的创造使大量地方性的城市治理成为可能。在明确的地域边界内,使用更具风险性的手段,政策得以试验。同时,很多发展区都通过“土地开发公司”进行开发。例如上海市政府在1990年代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并建立了一个开发公司专门负责外滩的发展开发,在此政府拉力下,目前外滩已成为上海的中央商务区之一。而且,城市景观也开始被大力提升。

6从街道办事处到社区:走向市民社会?

重建城市社区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社区通过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渗透发展起来。国家权力的下放使街道办事处获得了一系列的管理功能。当街道办事处具有了诸多的此类功能,它就变得更为正式并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区别开来。将国家的权力分解到地方化的可管理的尺度无疑将促成一个更富变化和更具应变力的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多或少成了一种政府实体,因此无论如何,在其框架上建构城市,街道办事处仍然有异于社区。

因为基层组织的变化主要在从上至下的方向,是否这些努力将促成市民社会的形成仍然是不定的。有学者曾提出“居委会肩负着管理工作的施行。居委会的存在背离了社区自我治理的目标”(刘,2001)。

7结论

中国城市的管治基础在市场经济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本文的结论着重于正日益变化的城市治理的原因和结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改革造成的管治真空。转型社会的复杂性和转变速度超出了国家单位系统的能力范围。对市场转型和后福特主义转型而言,治理在它们中的出现存在相似性,尽管这一复杂性在不同角度展开。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全球化,而且在于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本身。

规划控制的放松导致了各种尺度上生产要素的变动性,而且造成了维持社会等级组织的巨大困难。在城市尺度上,区政府相互竞争以成为零售和商业中心。地产的租金驱使他们与开发商签订协约(Wu,1999)。通过吸引外资和直接参与,地方政府也积极地参与到本地域中的开发中来(Wu,2000)。

其次,城市管治变化的方向不在于构建新的市民社会。政府管治的真空地带为政府功能在基层组织的扩张而填弃,而非依靠自组织的地方管治。市场化造成了体制外的诸多自发变化,如人口变动性的增加,资本流,“体制外”要素的增加等等。

我们在本文中看到了国家在调整与动员要素关系上的领导角色。例如处理同私有企业主、下岗工人的关系方面。种种努力的背后是强大的行政指令,为的是在边缘群体的服务设施供给、下岗工人再就业和乡村民工潮的巨大压力下,保有一个可管治的社会。另一角度上,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尽管市场化造成了有碍于管治的趋势,它也为国家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契机,而市场转型中的管治企业化亦为消除资源短缺提供了所需资本。

最后,需特别指出的是,为了理解中国城市管治的变化,我们应更多地在微观尺度上进行地域、组织和结构的调查研究。

[1]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1).

[2]刘君德.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创新与思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3]JESSOPB.1998.Theriseofgovernanceandtherisksoffailure:thecaseof

economicdeveloment.InternationalSocialScienceJournal,155,29-45.

[4]LARDYN.1998.China''''sUnfinishedEconomicRevolution.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Institution.

[5]WALDERA.1995.Localgovernmentsasindustrialfirms:anorganizational

analysisofChina''''stransitionaleconomy.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01,263-301.

[6]WUF.1999.The`game''''oflandedpropertyproductionandcapitalcirculationin

China''''stransitionaleconomy,withreferencetoShanghai.EnvironmentandPlanning

A,31,1757-1771.

[7]WUF.2000.Theglobalandlocaldimensionsofplace-making:remakingShanghaiasaworldcity.UrbanStudies,37,1359-1377.

[8]YEHAG.WUF.1996.Thenewlanddevelopmentprocessandurban

第3篇

1强化对企业会计管理职能的认识

会计是人们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产生与发展,既与生产力有关,又与生产关系有关。会计工作的性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科学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方法,要求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传统的会计基本职能只是核算,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管理职能需重新认识。企业转型带来了企业管理结构的调整,会计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变化,会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企业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评估,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向企业的部门领导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管理者做出决策,提升会计管理职能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能。

2提升会计管理职能的对策

2.1强化会计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会计预算管理是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只有切实加强会计预算管理,才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为保障企业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企业会计人员要通过制定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变传统的事后核算为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的新型财务管理,全面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关系,对企业未来时期的供、产、销进行综合平衡。①以资金预算和成本预算为核心,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企业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会计核算,杜绝账外资金循环。通过资金收支预算,盘活资金,加快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②在成本核算方面,推行目标成本与标准成本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注重数字化管理,设立相应的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特别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目标与相关绩效目标的博弈。③加强预算管理,将资本预算与业务预算动态结合,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企业的销售逐级编制预算报表,预算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政策和规则,优化预算编制程序,注重预算的跟踪,将差异分析及时形成管理建议,促进会计管理职能提升。

2.2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细化核算体系信息不对称在企业微观管理方面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信息化管理也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而且要能够将获得的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至相关业务部门,形成有效决策,改善管理环境,提高运营效率。①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拓宽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必须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构建制约机制,完善内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内部核查,全面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强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强化整体风险控制能力,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要求。②实施综合管理,突出事前成本与成本过程控制。综合考虑机会成本与质量成本;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开支,实行限额管理;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控制的顶层设计,强化跟踪和监控力度。③开展清产核资,规范资产明晰管理。建立健全核算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有章可循,做到了各个岗位和操作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各项业务自始至终处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之下,做好项目资金的核算管理工作,有效节约建设成本。④清理债权债务,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对往来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做好往来款项的追踪分析、账龄分析和收现率分析,针对结算账户管理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开展结算账户的清理工作,减少坏账损失。

2.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层要转变观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对企业运营的流程进行全面的规划,而且要从组织层面和战略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由哪些部门制定,修改与实施的程序,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还应当提升财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加强业务培训,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制度意识和新的管理意识。

推进企业转型,实现会计信息化,加速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就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首先,我们不能仅仅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会计的职能,要明确会计人员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设置财务机构和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会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在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税务筹划、资本运作、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良好有效的沟通技巧也是会计人员所必需的。会计人员要善于交流和沟通,能适应不同人的人际交往风格,较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灵活处理工作事务,做到工作的真正有效。会计人员在具有专业技术水平、高尚职业道德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董杰单位: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莱西分公司

第4篇

关键词:邮轮经济;区域转型;研究动态;展望

一、国外研究学术史及动态

(1)微观消费市场与产品开发研究。随着邮轮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对邮轮游客特征研究更加细化,研究者开始采用各种市场细分手段,并设计各种差异化营销策略。李和彼得里克引入社会心理学中投资模型理论,研究游客满意、投资规模和替代品质量因素对游客忠诚的影响。孙晓东等发表在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上的论文从微观角度回顾邮轮产业研究成果,包括一般性市场研究、邮轮收益管理及航线规划问题。也有学者从营销和管理的角度,对邮轮文化与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满意度、产品和品牌进行评估。(2)宏观邮轮旅游业研究。在微观消费市场研究基础上,推动了全球邮轮产业和各地邮轮市场发展状况研究。(3)邮轮旅游政策法规研究。政策完善同产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受到重视,比如,在业界和学界推动下,美国2010年《邮轮安全法案》出台,而靠泊政策、税收政策和地区法规研究也很多见。(4)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西方社会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出现对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研究,包括邮轮产业发展战略和趋势、不同区域比较研究,联结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与区域潜力。

二、国内研究学术史及动态

(1)发展邮轮产业的价值与进展研究。邮轮产业链的发

展,使得高端旅游产业正成为我国航运业、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等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撬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大量研究聚焦邮轮产业选择的意义和价值,关注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的东亚潜力,以及对区域经济转型带来的积极影响。(2)邮轮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以及邮轮产业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研究。发展邮轮产业与国家、地区的政策保障密切相关,从2008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3年国家旅游局将邮轮旅游列入重点培育的旅游新业态,邮轮产业扶持政策在区域规划层面,侧重研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部门合作等。比如,沪港深蓉津厦等都在规划和建设邮轮港口,预见未来在我国沿海城市将会崛起一座座“邮轮城”;专家提出尽快制定《中国邮轮产业总体规划》,科学布局,避免重复建设。(3)区域经济现状对邮轮产业发展的制约、呈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宏观上,郑炜航、王崧、程爵浩、祝静思、赵岩、李悦铮、王昔琴、闻银玲和殷翔宇等专家学者针对邮轮城建设、沪津浙及大连的邮轮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予以针对性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4)沿海港口城市转型中的竞争与合作研究。为避免邮轮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恶性竞争,就必须把握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空间规划,促进有效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形成,相关研究目前并不多。有沈迪、王前锋《基于PETS分析的邮轮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以上海、天津、宁波、烟台四地为例》(《中国经贸》 2012.22)等。(5)沿海港口城市区域转型与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研究。侧重于如何进行政策创新,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如徐光《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促进邮轮经济良性发展》(《港口经济》 2010.3),唐国治《发展邮轮经济必须完善费收政策》(《中国港口》2011.11)。

三、展望:邮轮经济研究与区域转型关系的探讨空间

相关研究往往与各区域邮轮产业发展水平匹配,国外以微观领域研究见长,“区域经济转型”和“邮轮产业发展”二者较少交集,因此只可借鉴。而国内现有研究尚处起始阶段,邮轮产业发展难题与区域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尚未展开,港口型城市发展大型邮轮母港所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尚需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具体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展望未来,可立足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和沿海城市邮轮产业发展现实,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参照国际邮轮城市发展成功个案和实际效应,借鉴国际滨水区经济转型经验,对各地区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发展邮轮产业的状况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各城市拟借助航运服务业驱动区域转型的路径规划和现实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进行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规划与市场发育的联动、邮轮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联动、各沿海城市之间竞合关系的联动进行理性设计,提出具有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探索构建以邮轮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转型升级的机制,以及港口城市之间良性竞合关系。具体拟为:

(一)梳理沿海港口城市区域经济转型进程,以及邮轮产业发展状况。1978-2007年,为中国水上旅游及邮轮旅游产品缓慢引入时期;2007至今,发展邮轮经济时机日益成熟,中国大陆已建成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天津国际邮轮中心、厦门海峡邮轮中心、三亚凤凰岛国际客运中心,中国邮轮产业规模、出入境游客、邮轮消费市场发展都到达新历史阶段。从中国发展邮轮旅游总体情况看,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加快、邮轮旅游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政府利好政策相继出台、邮轮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国际邮轮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各邮轮港口城市,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有不同历史、模式和特点,发展邮轮业有不同资源、禀赋和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促进因地制宜、港城联动、城城竞合,可利于政府引导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

第5篇

[论文摘要]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有重要的驱动效应有其理论基础。企业作为区自主创新主体,其自主创新活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确保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永动力”,并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转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在区域经济转型中必须注重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效应。为此,必须从政府和企业等多层面发挥协同作用。

一、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产生驱动效应的理论基础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美国 经济学 家索洛,斯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批评和修正哈罗德-多马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7年,索洛-斯旺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技术进步因素,并给出一个总量生产函数:

y=akalb (1)

其中,a就是被肯德里克(j.w.kendr ick) 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因子,它是促进生产函数变动的力量。由(1)式可以得出增长方程:

y/y=a/a+ak/k+bl/l (2)

于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a/a为:

a/a= y/y-ak/k-bl/l

由以上公式可知,如果扣除资本和劳动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ak/k+bl/l),一国的经济没有其它增长率,则该国属于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有其它经济增长率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则该国属于技术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生产周期取决于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命周期,在区域经济中起带动和促进作用的主导产业的发展与衰退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兴衰。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则这个区域经济处于兴旺期,而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衰老期则这个区域经济出现衰退或停滞。因此,区域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必须在现行的主导产业部门出现衰退迹象时,改造原有的传统产业或通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部门,成为第二代主导产业从而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内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产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 投资 和 国际贸易 》一文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产品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会下降,且随着产品技术密集度的变化,产品的生产会发生区间转移,产品在生命周期内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创新阶段,扩展阶段,成熟与成熟后期阶段。

二、企业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的驱动效应

(一)企业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企业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区域 经济 转型的重中之重,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驱动区域经济转型。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主要表现在:由于技术创新,使投入传统产业的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发生变化,如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降低 成本 ,增加产出。可以说,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通过产业间或内部的流动来实现的。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但会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还会通过自主创新增加新产品,提高生产率,这就会在产业内带动其他不部门自主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适应 市场 新需求,以及不同需求层次;同时,也会带动产业链的延长,从而就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新兴部门,进而会产生一些新兴产业。

三、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1.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由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承担巨大的 财务 风险,因此政府应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2.建立健全 法律 保护制度。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技术实行法律保护,健全专利制度并减少 申请 专利手续和费用,使创新者在国家的法律保护下,合法地拥有自己创新成果的权利,以取得应有的利益。

3.搭建产学研平台。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产学研联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强主体创新意识。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式,树立危机意识,认识自己就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 提高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建立创新激励体制。一方面,企业要充分的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 环境 和营造充满创新的氛围。另一方面,从物质上,加大对创新人员的奖励力度,从而激励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3.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都很少。因此,企业应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模式

由于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闻名世界的制造业中心,而且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传统增长模式的矛盾暴露得格外突出。当前,广东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广东要提高地区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重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韩国经历了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美元到现在1.5万美元的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在整个东亚地区,韩国的经济转型无疑是比较成功的案例,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展示了广东转型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与韩国的比较

从地域面积来看,2008年韩国为9.9万平方公里,广东为18.0万平方公里,广东为韩国的1.82倍;从人口来看,韩国为4846万人,广东为9544万人,广东为韩国的1.97倍;从GDP来看,韩国为9470亿美元,广东为5099亿美元,韩国为广东的1.86倍;从人均GDP来看,韩国为19542美元,广东为5369美元,韩国为广东的3.64倍。可见,从地域面积和人口来看,广东远大于、多于韩国,但是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看,广东与韩国的差距仍然很大。

1961年到1973年这12年间,是韩国工业化重新起步的阶段,韩国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类似广东改革开放前期20年走过的道路。在整个东亚地区,韩国的经济转型无疑是比较成功的案例,韩国的工业化进程展示了广东未来自主创新可能的发展路径。以下是广东省和韩国主要自主创新指标的对比:

(一)广东发明专利的数量增长快,但是仍然低于韩国

2004年,在专利申请授权中,广东的发明专利申请只占全部专利的1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5%,更低于韩国的40.1%。2005年广东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和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分别达到18.85%和21.50%。2008年,广东省专利授权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位。专利申请量共103883件,授权62031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8099件,发明专利授权7604件。PCT专利申请量3120件,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占全国PCT申请量的53.35%。然而,广东专利授权数虽然在国内占有较高比重,但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的发明专利仍然占主要比例,广东发明专利很少。

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调查显示,2006年韩国拥有的专利数己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特别是在半导体和通信领域尤其出色。该调查显示,1997年以来,韩国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大幅增加,其中,普通领域专利数达到88574项,增加54%,学界专利达到4706项,增加94%。在同一时期,韩国在援引论文数量方面在亚洲的排名升至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另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06年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基准全球专利申请数目”,韩国向该组织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数为5935件,比2005年增加26.6,排名超过法国和英国上升为世界第四位。2009年专利申请数为8066件。

(二)自主创新人才总量和密度与韩国差距巨大

广东的自主创新人才密度与韩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数,韩国是66人,广东为35人。

(三)R&D人员国际数仍低于韩国

2005年韩国仅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论文数就居世界第14位(共2.3万篇)。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广东省发表国际国内论文总数(国际论文指SCI、EI、ISTP三个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数之和,国内论文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D)收录的论文)、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专利数据来源于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和R&D经费(R&D经费来源于2003、200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投入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三、第二位。

同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出10个数与专利数最多的省市,并分析出其论文数、专利数(含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数)之和与R&D经费的比率。广东、申请专利数产出总量与2003、2004年投入的R&D经费比率为181.6,排在第6位。

(四)R&D占GDP的比率广东低于韩国

据广东省统计公报,2009年广东只有1.6%,远低于同年韩国的3.1%。广东的R&D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2006年广东企业R&D经费占总经费的80%,政府资金只占9.5%,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远低于韩国的25.38%。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广东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韩国政府科研预算逐年增加,从2005年至2006年增加了14.2%,超过了同期总预算5.9%,2006年,韩国的研发总投入和研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进入世界十强。研发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及培养创造型人才,加快地方科学技术更新及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研究。2009年韩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1%,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与芬兰,增长速度全球第一。2006年韩国的研发经费超过60%来自企业,20%来自科研院校,20%来自政府投入。

(五)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广东远低于韩国

2003年,广东省发明专利授权数为953件,占三类专利总数的3.3%;平均百万人口专利授权数为25件,仅为韩国的1/38。2006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数据显示,韩国技术竞争力居世界第6位,科学竞争力居世界第12位。

广东当前正处在类似韩国1980年前后的发展阶段,广东当前仍然落后于韩国,但是,在新兴的绿色技术领域,广东与韩国的差距并不太大,关键是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太强,如果能够尽快解决自主创新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花大气力研究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广东在未来的新兴产业领域是有可能实现弯道赶超的。

二、韩国科技自主创新对广东的启示与借鉴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实践,三类创新方式在国家发展进步的各阶段是同时共存的,但三类创新方式的组合与重点却与一国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体制机制、社会文化、民族精神等等因素的状况以及国际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创新方式的重点也逐步演进。韩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强调自主创新,并采取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方式。

(一)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借鉴韩国经验,根据广东自主创新的现状,紧紧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体制与机制改革,并通过政策引导,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集中围绕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开发,支持和鼓励更多的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要以“产”字当头,支持和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一些科研院所编入对口企业,使科技力量充实到技术创新的第一线,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同时要鼓励联合研发与创新,完善相关机制,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二)政府和企业都要加大科技开发投入

借鉴韩国经验,要通过完善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一是降低企业的税收和各项社会负担,以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二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幅度,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尽快实现研发费用稍快于GDP增长。三是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以及新技术推广投资税金减免制度等,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大的研发机构建设。四是整合现有的科技发展资金,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对已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资助;要安排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资助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与此同时,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就是要建立功能完备的、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探索并形成各种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机制。例如创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合作,形成风险准备基金等;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或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具创新并运用它们(如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放可转换债券、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进行融资。

(三)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借鉴韩国经验,一是对特殊人才要给予特殊待遇。企业应把80%或70%的奖金提供给20%或30%的技术骨干。此外,实施股权激励政策。二是建议在企业中实施“人才工程”,积极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可以挂职到具有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三是规范人才流动秩序。有的国企科技人员被民营企业挖走,把核心技术、商业秘密也带走了,给原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建议广东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在鼓励人才流动的同时,更要加以规范。四是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工作。重视发展国内的高等教育,为高素质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实行开放的用人制度,在用人范围上要突破单位、部门、区域甚至国籍的限制,面向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市场。同时,还须在合同聘任的基础上,采取长期的、短期的、兼职的、临时的等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为人才投资收益最大化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曹丽燕著.韩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模式[J].北京: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

[2]赫文平著.韩国自主创新典型案例分析[J].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06.

[3]李东华著.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韩国技术跨越的路径分析[J].北京: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

[4]来安方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韩国经验与中国借鉴韩国[J].上海:世界经济研究,2006.

[5]丁力著.韩国转型启示广东:培育本土企业[J].广州:广州日报,2009.

[6]朱克江著.自主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2010.

[7]方显哲著.韩国家竞争力首超日本位居第23..2010.

第7篇

( 一组 王薇 )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里,本人很荣幸地成为了XX中青班的一员。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为了不使52天的学习生活留下缺憾,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以便时刻督促和激励自己。

一、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

通过指定科目的学习、课外读本的阅读和心得体会的撰写,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公文写作、统计知识、历史人文知识、依法行政等多种领导干部必备知识,切实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以外出考察、市情调研为载体,积极撰写考察报告和调研报告,通过交流、讨论、答辩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积极参与课堂主持、课前小故事讲述、大组发言、小组交流、演讲、辩论等,努力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对媒体能力、即兴演讲能力,全方位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时间进度表 时间

内容

第一周

(已完成)

1、 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

2、 接受廉政教育;

3、 拓展训练

第二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课外阅读《科学发展观案例读本》;

3、 完成xx届四种全会精神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角度参加探讨;

第三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完成《科学发展观案例读本》心得体会的撰写;

3、完成城市形象与品牌建设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如何塑造温岭城市形象与品牌”为切入点参加探讨;

4、 明确调研课题的选题(初步拟定温岭市餐饮业环保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

第四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完成温岭经济转型升级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促温岭经济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参加探讨;

3、 调研课题的基础资料收集。

第五周

外出考察(根据安排)

第六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撰写考察心得体会;

3、 完成调研报告初稿。

第七周

1、 自觉参加指定科目的学习(保证到课率90%以上);

2、 结合本周课程,进行面试和演讲技能的自我训练;

3、 调研报告的修改和完工。

第八周

1、 准备论文答辩、研讨;

2、 完成明年十大民生工程的自学和资料搜索,拟选择“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中的一项民生工程”为重点参加探讨;

第8篇

2014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特别是针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变化非常活跃,其中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变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年至2014年,我国曾颁布多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终于在2014年末迎来了实质性突破。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2012年规定的基准利率的1、1倍提升至1、2倍,同时简化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2015年2月28日,央行再次将浮动区间扩大至1、3倍;2015年5月11日,又将1、3倍调整为1、5倍。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进一步扩大,扩宽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促进其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资金价格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形成符合均衡水平和客户意愿的储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此外,2015年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实施《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规定,30万元以上的个人存款,将摆脱目前的存款基准利率和上浮区间的限制,实行市场化定价。该《办法》一方面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培育企业、个人等零售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化定价理念,为继续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探索并积累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预计2015年下半年或2016年初存款利率上限将被彻底取消。

二、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1、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承压。从已公布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来看,各家银行业绩均面临着盈利增速放缓的局面。除平安银行及浦发银行外,其余9家A股上市银行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跌至个位数时代。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要求零售银行改变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创新和风险定价能力。

2、利率市场化下零售贷款业务的机遇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为零售银行强化内部能力,促进差异化竞争,提升服务和创新水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贷款业务转型

在经济转型形势下,贷款企业风险增加;在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完善,银行利润空间也大幅压缩。

银行应以新一代的资产负债经营策略为方法,提高贷款收益,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贷款业务转型。需要建立对各个客群风险调整后的贷款收益和资本消耗,以及不同类型的存款融资成本的洞析,并主动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零售银行资产业务结构,发展高收益零售贷款业务,主要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消费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

(2)个人存款增速放缓,制约银行个人贷款放贷规模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导致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成为银行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银行面临稳定、低成本资金来源的吸储难题。

2014年以来,银行资金紧张局面愈演愈烈,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存贷比逼近75%,其中四大行零售存款占比基本高于45%,但股份制银行平均仅20%。个人存款增速放缓越来越限制个人贷款的放贷规模。

(3)去银行化趋势加剧,零售信贷业务挑战升级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资金成本提升,且财富管理类产品的普及程度和可选范围不断扩宽,个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去存款化过程将延续至未来10年。尽管中国大多数银行只有不到30%的资金来自于零售存款,但毋庸置疑,未来对零售存款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市场实际存款利率已明显上升,这些代价高昂的资金来源带来的实际收益极其有限,零售银行的利润率将会受到持续的冲击。

(4)新增信贷规模现结构化差异,粗放循环模式难以持久

第9篇

关键词:工会实践;企业绩效

引言

中国内地对于工会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却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中国工会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工会并不是通过组织罢工、谈判等途径来维护员工经济权益和改善员工工作条件,而是作为党政机构在企业的功能延伸性组织,此时工会自然不会对企业绩效的提高产生实质性影响和作用;但在社会经济转型阶段,中国的工会建设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工会地位不断提高,工会的相关问题如工会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问题已经显露在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中。

一. 工会实践的含义及其职能

工会实践 中国工会的组织形式有别于国外工会,在西方社会,企业的工会组织非常发达,不仅各种大中型企业都设有独立的工会部门,而且不同企业间的工会联合组织也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产业工会力量强大。而在中国,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各地方总工会和各全国产业工会组织的领导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市县(旗)设地方总工会,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和机关等基层单位成立工会基层委员会。2010年6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组建工会。由此,中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工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工会实践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工会职能是工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对于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工会其地位和职能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之前,工会不是通过谈判和罢工等手段来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是作为党政机关在企业的功能延伸性组织,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协助“企业办社会”,工会并无实质性的作用。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大量出现,劳资双方纠纷和冲突不断,中国工会的重建、整顿、转型和维权责任

和职能重新被强调。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工会实践主要是协助企业进行管理,尽管在许多正式文件中规定工会是员工利益的维护者,但事实上工会维权作用只表现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执行;在中国情境下工会具有双重角色,工会既是员工权益的代表,又被视为党和政府职能在企业内部的延伸;中国工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会是否代表员工的利益,是否独立于国家,并得到三个重要研究结论:一是工会没有从国家中独立出来,但是它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国家试图使工会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工会不再是完全统一的,政府工会和企业工会之间存在着矛盾;三是由于独立的工人组织的缺乏,员工为了保护自己,除了依赖国家和工会,没有别的选择;以沃尔玛在华组建工会为例,对中国外资企业工会组建和运行进行研究,发现在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维权职能得到重视,工会地位大幅提升,在外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会的作用不容忽视;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大量涌现,企业与工会之间开始出现制衡、不合作甚至对抗现象,迫使工会职能发生重大转变,在协助政府发展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员工利益的维护。由此,论文认为中国工会实践既包括维护员工权益的维护和教育职能,又包括协助企业发展的参与和建设职能。

二、企业绩效含义及特征

绩效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企业组织中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绩效。绩效是一个多维的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目前学术界对绩效理解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绩效是行为,理应与结果存在差别,因为结果会受系统因素的影响”,他认为 “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并能被观察到。就定义而言,它只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动或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 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第三种观点认为绩效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行为是达到绩效结果的条件之一。“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为了达到目标而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但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无论如何界定绩效,学者们认为为了使绩效这一概念具有意义,应坚持可理解、可测量和可控制的原则。论文研究的是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工会一般是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和缺勤率等实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反映出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于过程与结果之中,所以论文采用第三种观点,认为绩效应包括行为和结果两个方面。

三、工会实践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

工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主要围绕工会集体谈判权等维护员工权益职能的展开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中随机抽取了几家企业,深入调查了在这些企业中工会实践的开展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工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协调资资方与劳方的关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工会在提高员工工资方面没有直接的作用,但其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协调劳资关系,加强了民营企业规范化运作,为员工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在和谐公正的工作环境中员工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工会实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结束语

论文通过对工会职能的分析,探索工会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工会实践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影响,中国情境下,工会的职能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发展历程的不同,中国工会实践虽然强调维护员工利益的职能,但其参与企业管理及教育职能仍然突出,中国工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员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所以在企业绩效的影响上,其参与与教育职能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第10篇

      内容摘要:我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存在着直接与间接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二者间的关联,并提出构建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策略,将有助于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路径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 服务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刺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服务业的主要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能够涵盖餐饮业、仓储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与商品流通相关的活动,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需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融合性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减小,促进了城乡消费的提升。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十分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促进我国流通市场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通过协调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优化与结构升级,最终实现我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进程及现状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出台,我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我国正式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在国家发展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比例从36.22%上升到56.10%,年均增长率为1.24%。但从我国城镇化的内部发展状况来看,则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一些中西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则较为滞后。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一方面与城镇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城市的基础流通业不发达有关。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710多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将近75000万人,约为总人口的55%。1978-2014年间我国城镇常住居民数量从最初的1.7亿上升到7.5亿,城镇化比率从18%上升到55%。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公布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具体包括59个城市地区,并主要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培育与绿色智能城镇发展,以及农民融入城市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一方面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现状 

如表1、圖2所示,我国GDP总量和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均不断攀升,2015年GDP总量是2004年的4.23倍,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增长接近八倍。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增加了66家之多。从增长比例来看,全社会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的增长比,明显优于GDP总量。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 

如表2所示,在城乡商贸流通额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不断攀升,但是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的差距巨大。根据调查了解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发展,我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需要通过不断构建双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才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将有助于改变居民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带来本质改变,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构建。当前居民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需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力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得到释放,进而促使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得到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直接性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透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电器与耐用品等产品消费环节,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品质,这将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将有助于整合商贸流通系统的供应链资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链条及相关产业带来发展动力,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与消费规模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的经营模式将获得创新发展,通过流通业态模式的市场化发展,才更有利于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将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多样化发展,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间接性作用 

第11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片2008年度学术年会于2009年1月9日召开,学术年会由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和犹太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东北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爽主持。参加年会的领导和来宾有:省社科院曲伟院长、朱宇副院长,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教授,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高玉海研究员,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王桂兰研究员,哈尔滨市社科院夏焕新研究员等。

本年度的学术年会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为题,主要探讨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影响以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前景。

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牛燕平研究员首先发言。她的论文题目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俄罗斯经济形势》,阐述了2008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暴跌的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自10月下半月开始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正在加深,预计2009年俄罗斯经济增速将骤降(全文见本期第5~7页)。李传勋教授对牛燕平的报告作了点评,并谈了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俄经济走势对世界经济影响很大,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陆上邻国,两国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俄经济形势对我省外贸及各方面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肯定,俄经济有它自身的软肋,世界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恐怕还要进一步加深。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和格鲁吉亚的紧张关系、股市撤资、卢布自由兑换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在新的一年里都会对俄经济造成影响。但比照1998年,目前俄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要强得多。俄政局稳定,政府掌控能力较强。经过多年的经济转型,经济结构深层问题有所缓解,重要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都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重要因素是前一阶段俄在石油涨价过程中收入较多,政府财政储备尚充裕,外汇储备也比较多。因此政府有能力对股市、汇市实施干预。因此俄形势还不至于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秀杰作了《从金融危机看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报告,文章阐述了金融危机形势下东北亚国家加强共识,认清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不仅是应对经济衰退的有效手段,也是消除猜疑与对立,加速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重要选择。夏焕新研究员进行了点评。

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凤林报告的题目是《从加强中日“战略互惠”角度谈黑龙江省与日本农业合作》,王桂兰研究员作了点评。

犹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程红泽论文题目是《世界金融危机下的巴以冲突》,该中心石方研究员作了点评。

俄罗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涧南论文的题目是《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人口、文化差异》。他的发言论述了中俄两省区在四个方面的差异:一是人口结构及自然环境的差异;二是经济结构和两国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差异;三是两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如决策方式、人动等;四是文化差异。并指出这些差异对中俄区域合作的深层次影响,以及中方对此应当采取的对策。高玉海研究员进行了点评。

犹太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铁江的论文题目是《哈尔滨犹太人研究与中以关系走向》。曲伟院长作了点评。

俄罗斯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友君论文题目是《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沿边开放战略问题研究》。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找准沿边开放中面临的问题。报告提出了我省沿边开放的“四环战略”和建设五大基地的设想。该所赵立枝研究员作了点评。

最后由曲伟院长作会议总结。他指出这次学术年会主题突出,围绕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经济和我省经济如何应对危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这次会议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及我省的发展问题紧密结合。二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三是院内和院外专家紧密结合。四是资深的学者和年轻的专家紧密结合。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59-03

一、经济转型期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困惑

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的观点,经济转型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1]。从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以来,经济转型进程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高校数量、在校生规模、办学层次和质量水平得以大幅提升,为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但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也愈发突出,高校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和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不能有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凸显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制度设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尴尬现实。综观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分析论证,尽管对此“症状”的解答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经济转型期高校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够,职业奉献敬业精神弱化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而不强”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根本性原因。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教师职业道德领域构成了非常现实和直接的冲击与挑战,“一切向钱看”,“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等不良思想甚嚣尘上,“无私奉献、甘做人梯”的传统师德遭到抛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面临“整体下滑”的尴尬境况。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1.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市场化大潮的冲击,社会氛围的包容开放,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部分高校教师重新思考和定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取向,社会功利主义的大氛围和个人家庭生活的现实压力也驱使这些高校教师无法甘受教师职业的清名高洁,“象牙塔”的神圣光环被市场化的现实所打破。兼职、创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利用职业之便把眼光盯向了自己的学生。这些教师很快在市场化的历练中把自己重新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商人”,“等价交换、市场法则、经济利益为上”等思想观念被奉为圭臬,而忘却了自己的教师职业本分,对本职工作推诿拖延,虚与委蛇、消极应付。本来应该是在充分完成本职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前提基础之上,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专业学识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兼职或自主创业等“第二职业”,实际运作中反而成了以“第二职业”为主业,教师职业反而成了副业与兼职,彻底“本末倒置”,乃至不务正业。

2.职业意识模糊,职责不清。部分高校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职责认识不到位,只重教书不重育人,认为自己只要把院系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好,把课讲好,就算尽职尽责了,平时也大体能尽心努力备课上课,但鉴于高校教师不用坐班,“踩着铃声来,踏着铃声走”,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学生根本见不到老师,缺乏和学生的课外交流和互动,不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精神辅导,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分析研究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不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和规律,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发展问题与需要漠不关心,甚至刻意回避,把“育人”职责完全抛诸脑后。这也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3.职业操守缺失,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出于评优晋职晋级等利益考虑,高校部分教师不是把聪明才智和经费设施等资源用于踏实严谨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探索,而是挖空心思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背弃学术的客观性和学者的独立人格为利益集团代言,摇旗呐喊,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公众和决策者,随意篡改实验数据和资料、学术论文著作公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自我抄袭,甚至出现教师剽窃学生的研究成果等极端行为,学术良心和职业操守彻底沦陷,甚至践踏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底线和法律准绳。同时,高校个别教师出现了“学阀”行为,利用个人的威望和资历垄断或圈占国家和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对不同意见者打击报复,打压排斥,缺乏应有的“学术争鸣、百舸争流”的宽容与气度,以“终极学术裁判”的姿态出现,扼杀了科学研究的活力与精神。

4.缺乏学术理想和执着精神。受现有的高校教师职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职称聘任和工资福利待遇挂钩,而且很多地方高校实行职称聘任终身制的做法,即一旦获聘相应学术职称,无论其后续学术水平和科研发展进步如何,职称只升不降,更不会被剥夺取消,与职称相对应的各种福利待遇也“旱涝保收”,缺乏动态化的管理约束机制,从而导致部分地方高校教师一旦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发展目标,就自认为万事大吉了,在学术研究、科研探索、教学发展等方面偃旗息鼓、休养生息,刀入鞘、鞍入库。放弃了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继续拼搏奋斗的学术追求和理想信念,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劳动奉献相错位的奇怪现象大量存在。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后继乏力的问题也部分源于此。

二、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困惑的成因分析

造成如今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困惑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不同的专家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见仁见智。但总体来讲,之所以形成如今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困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期由于制度规则处于不断调整试错的混沌状态,市场逻辑依靠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而对道德逻辑的侵入和渗透所造成的。具体来说,如下。

1.社会生存成本的上升强化了人们的经济利益诉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但同时也不断刺激和强化着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梦想和追求。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社会各种商品和消费物价水平也大幅上涨,特别是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在人们支出结构中所占比重愈发突出,甚至被人戏称为“新三座大山”,地方院校教师社会生存成本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地方院校教师社会生存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时,则是受制于地方财政实力薄弱和地方院校旧有的僵化的收入分配体制等因素的束缚,地方院校教师体制内收入水平增长缓慢,根据我们对省内部分地方院校教师收入水平的调查分析,基本处于当地社会城镇职工收入水平中等或偏下的位置,这直接导致地方院校教师收入支出矛盾日趋紧张,社会生存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必然驱动地方院校教师利用一切资源开源节流,以满足更高质量品位生活方式的要求。

2.宽松的社会管理氛围为地方院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最大化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政府对社会公众个人行为的行政管制逐步放松,允许和鼓励公众在法律的框架以内依靠个人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并获得相应的合理回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造福于人民”。党的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社会管制的日渐宽松和公众观念的渐趋宽容,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辉煌成就,也不断刺激和强化着拥有信息、知识和技术等人力资本优势的地方高校教师走出“清贫”的“象牙塔”,融入“繁荣”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全面提升和开发自身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谋求更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

3.既有的教师管理机制与柔性灵活的职业特性也为地方院校教师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尽管在不同的大学理念指导之下,对大学教师的工作职责有不同的理解,但从我国地方高校教师目前的工作职责来看,主要承担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等职责,而且教学作为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责往往位居各项职责之首。从地方院校教师各项工作职责的工作特点来看,都具有创造性、迟效性、复合性的典型特点,这必然要求教师在尽可能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点创造性地履行各项工作职责,从而导致高校教师职业管理制度规范往往以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为主要形式,很难制定出严谨细致的具体规范制度来对教师职业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督考核。宽松的高校教师职业管理机制和柔性灵活的职业特性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创造性地履行工作职责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发展空间和便利条件,但同时也导致教师职业行为约束机制弱化,为部分高校教师背弃职业操守,“挂羊头卖狗肉”等不良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完善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议

面对经济转型期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困境的诸多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出现的原因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既有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漠的个体性原因,也有转型期社会价值规范标准调整博弈过程中经济性标准强势侵入道德规范领域所造成的宏观层面原因,同时也有作为经济动物的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考量。而只有对问题根源有清晰准确地分析理解,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1.应该承认和尊重地方院校教师从事一定社会兼职或自主创业等“课余活动”以谋求其人力资本更高利用效益回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切不可一概否定,严格取缔。但“课余活动”必须要有所规制,有所边界,正如2011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文规定“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只要不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正常履行其教育教学工作,高校教师完全有权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时间精力和专业技能等各种资源条件去从事社会兼职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正如法学上所讲的“法无禁止即许可”。这样一方面确实可以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或成果而获得一定经济收入以提高教师社会劳动收入水平,从而有助于改善教师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地方院校教师通过更多地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观察分析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实践现象和问题,在专业理论技能和社会生产实践相互融合、相互检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推动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同时,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明确提出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伟大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2.要增强地方院校教师职业意识水平。尽管难以量化统计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规范和价值标准成为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中占主导位置的强势力量,反映在高校系统中,突出表现在部分高校教师的择业动机定位于高校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收入有保障、工作自由灵活等现实性利益考量方面,把教师工作仅仅简单地当作一个谋取经济收入来源的职业类别而已,而对高校教师职业在启迪学生心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动科学技术文化的提升等深层次本质性意义与价值方面的认知模糊不清,这种认知上的偏差直接导致部分高校教师行为功利化、短视化情况较为严重,道德失范行为不断。为此,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师职业责任意识建设。一方面,在教师职业准入阶段,要加强和重视候选人员择业动机的考察和鉴别,从源头上减少单纯出于经济动机而缺乏职业奉献精神等动机不纯者进入高校教师行业的风险和概率,教师职业是非常需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缺乏奉献精神而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回报的人是不大适合教师职业岗位的;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教师从业期间职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教师树立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用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等审视、监督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和问题,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身行为,深刻理解自身工作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提高教师忠实履行自身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规范和强化教师职业行为约束机制建设和制度落实。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在具体职业领域的体现,同样具有内化性的特点,即只有在被职业主体认同与接受并将其有机融入自身价值体系之中的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职业主体的行为选择和表现。从职业道德的养成机制来看,单纯依靠行为主体的自觉性培养和自我发展是极其缓慢而曲折的,同时,职业道德规范的“软性约束”特征又非常容易导致行为主体在面临诸多外部诱惑的时候轻易背弃道德规范要求而产生道德失范行为。为此,就有必要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自律的同时建立切实有效的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外部规范约束机制和体系,以确保地方院校教师能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不逾矩。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完善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考核监督管理办法,调整教师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将现行的僵化的“身份等级制”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转变为以业绩考核为依据的动态化绩效工资制度杜绝“大锅饭”“浑水摸鱼”等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发生,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基本收入分配原则要求,从地方院校教师诸多“搭便车”现象的原有分析可以看出,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是其症结关键。其次,要改革和理顺地方高校教师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落实合同化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细致的动态化人才聘用机制,特别要注意构建和落实高校教师退出机制建设,对那些确实无法履行高校教师岗位职责或有严重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教师,要坚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清理出高校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职业意识模糊不清和职业道德观念缺失的教师以有效的威慑力和警示督导作用。再次,在教师日常晋级晋升考核管理方面,地方院校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较为流行的“非升即走”制度设计,即在预先给定的一定时期以内,如果该教师未能达到预期的任务要求从而晋升到更高级别层次的职称或职位,则必须离开。目前国内某些著名高校也在积极借鉴这项制度,当然,鉴于地方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科研能力不强的现实困境,可以考虑结合各地方院校实际,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这项制度设计的目的就在于给教师以现实的压力从而推动和促进高校教师扎实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实践。最后,要构建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救助机制,可以选聘学校内外职业道德素养深厚、职业道德培养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成职业道德顾问或咨询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疑难杂症”进行“望、闻、问、切”,以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当然,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职业化培育体系中的核心与关键要素,其塑造与提升是一项长期而缓慢的渐进式发展过程,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所大力推进的全面而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价值原则、思想观念和利益主张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愈发显性化和尖锐化的复杂形势下,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我国传统师道规范原则的地方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更是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有关各方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正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与出路[J].中国改革,2008(2):9-13.

[2]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5):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