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12:38: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科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刍议 关于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研究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的数学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体系探讨 日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 电大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目标的任务型课程模块教学探索 对我国知识产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 美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 本科院校文化产业课程的教学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王光文.数字化学术期刊知识生态系统及其进化动因[J].现代情报,2012,(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EB/OL].[2012-09-14]..
[9]陈鸿.论MBA学位论文的撰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
[10]陈曼,张秀梅.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建构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5).
[11]孙宁,孙晨.基于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媒体环境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7).
[12]李志雄.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2,(5).
[13]杨振冰.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方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13).
[14]许金梅.泛在学习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检索教学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
[15]Randy L,Smetana.Simplifying Inquiry Instruction[J].The Science Teacher,2005,(10).
收稿日期:2014-01-15
关键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人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66-0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政法类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三是以专门院校里的法学院系,如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通常政法类院校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专门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即要培养出专门、专业法律人才。本文仅就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谈本人之粗浅看法。
一、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人才为数众多,但高层次、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短缺却尤为严重,培养法学专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纲要》还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是当务之需。
(二)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合理配置法学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650余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5大专业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专门院校法学专业如果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只能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负担。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年都能接触到来自专门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建筑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医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懂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竟搞不清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可想而知专门院校法学教育的失败。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税收案件中法官、律师不懂增值税发票;建筑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医疗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医疗常识……社会急需专门、专业化的法律人才。而专门院校对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扬长避短,走专门化特色化的法律专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只有这样专门院校的法律专业才有生存的空间与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二、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门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社会对专门、专业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少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开设没有专业特点,基本上是人家开什么可我们就开什么课程。没有对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致使已开设的课程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与法学专业的融合与衔接。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为例,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搬、照操政法类、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课程体系,其结果,专门院校培养的学生法学不仅基本功底不及其他政法类及综合大学,专门、专业法学知识也没有凸显出来。一方面,造成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学分或课时的比重明显偏轻。要做到专门院校法学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以财经院校为例,要打造特色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基础课程应该纳入学科基础课程当中。比如,财经院校应当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范围之内。设想在没有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或在所开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学生开设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课程,只能使学生掌握的法律规范与经济学理论相脱节。
(三)专门院校专业法学课程严重缺失。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本专业的法学课程作为开课的重点,开全专业法学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凸显专业特长,又可使法学专业符合本专门院校的特点,满足于本专业的法律需求。但在实际上,各专门院校对本行业的法律课程重视不够。以财经院校为例,目前财经院校中,体现财经法学特色的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财经类法学课程类别划分。各院校虽都开设财经类法学课程,但课程类别各不相同,有的为必修课、有的为选修或任意选修课,还有的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同时财经类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财经类核心法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大部分学校在第三学期才开始安排此类课程。财经类课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法学课程开设。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本专门院校的专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需专门院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一是学校类型定位。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法学专业特点
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适合本校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使课程结构既科学、合理、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应细化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重新整合专业方向课,以突出财经类法学的优势。将限制性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的学校,应增加其总的学分和学时,在总量上提升财经类法学专业方向课的比重。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开课时间
为了培养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应当有别于专门法律院校。笔者认为,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又按照重要程度分成选修课、必修课等,开课的次序、时间应当本着先一般通识课、后法学基础课、最后到专业法学课程这样的程序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分院校、专业,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等。对法学专业而言,为了给后续的法学教学打下基础,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也应当列入通识课程范畴。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这些通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都可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法学基础理论、外语等则应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对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除外语、计算机课可在以后学期根据需要继续开设外,其他全部通识课程均应当在大学一年级修完。
2.法学学科基础课
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除了要开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4科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司法文书、外国法制史、律师法、法官与检察官法等课程。这些法学学科基础课也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将法学专业的14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全部法学基础课程应当在大二全学年修完。
3.专业法学课程
如果说专业院校中通识课程和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没有差异的,那专业法学课程将是打造法学专才的核心与关键。各专门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对本行业、部门法学人才的需要,设置法学专业专门化的课程体系。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开设并强化财经特色,以经济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作为课程开设的重点。可将经济法律规范划分为经济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法、经济管理法、社会保障法等。作为经济组织法内容包括公司法、各种企业法等。作为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预算法、税法、价格法、金融法等。作为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作为经济管理法包括会计法、合同法等。作为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每一部分又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再做细分。比如,金融法,内容可含银行法、票据与结算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这些课程也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授课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及大四第一学期。其他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法学的实际需要选课、开课。
当然,专门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法学人才,对策及措施还有很多,比如,论文写作和实习环节。论文写作应要求写本专门院校相关行业法律论文,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就可以围绕医疗法,而建筑大学的法学专业则可以建筑法为方面来确定选题撰写论文。毕业实习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到医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习……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不仅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需要既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悟真,张西道.财经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关键词:“去档案化”;中国档案学;学科发展
学科是以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分类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吴宝康在建设档案学科初期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对象与任务。任何科学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对象与任务,那么,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1]中国档案学也不例外。胡鸿杰教授认为:“我们所研究的学科是中国档案学,这个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不论研究者有怎样的研究视角,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与‘档案学’这两个最基本的立足点。”[2]然而,进入后保管模式以来,中国档案学研究出现“冷热不均”。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信息化等进入“井喷期”,而档案保护技术、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事业管理等档案学传统理论则成为“研究冰点”,导致中国档案学的“档案”元素不断褪色。
所谓“去档案化”,是指档案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引进西学理论和移植、嫁接其他学科科研成果而使中国档案学科渐渐失去档案“元素”的一种趋势。“去档案化”源于我们对中国档案学缺乏“界定”,是中国档案学理论与“外来”理论博弈的产物。其出现又一次暴露我国档案学“家底”薄,原创理论少,难以扭转目前学界出现“档案泛化”危机。同时,也说明部分档案学者做科研时存在浮躁心理,过于追求“功利”,对整个档案学科的发展缺乏责任感。
1. “去档案化”的表现
1.1 档案学本科课程设置分析。档案学本科教育是中国档案学教育的主体,直接反映档案学科的发展状况。作为档案学专业教育,理应以档案学的课程为主。然而,据笔者对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五所高校档案学本科专业课程中含有“档案”二字的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如表一)发现,档案学专业课程中含“档案”的,分别占25%、25%、30%、61.5%、11.1%。其中,南京大学只有科技档案概论、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三门,却有四门属于信息类、计算机类学科,即信息分析、Internet实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虽然,只凭对部分高校课程的调查和对含“档案”二字课程的统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课程出现“去档案化”倾向。
表一 本科课程设置统计表
1.2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分析。研究生(含硕士和博士)教育是中国档案学教育中真正意义“精英教育”。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直接反映档案学学生继续接受深造的基本素质要求,然而,通过笔者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cn)2011年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可报考的24所院校(如表二)和5所博士研究生院校的初试科目进行统计(如表三)发现,有13所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一门档案学类、一门非档案学类,即约占57%,而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所学校则完全不考档案学课程,“去档案化”明显;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总体来说,比较重视对档案学理论和实践的考查,但从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发展趋势来看,也出现“去档案化”。
1.3 档案学博士毕业论文主题分析。档案学博士是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力军,其毕业论文主题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档案学研究发展的方向。随着档案学理论宽度、深度的变化,考虑到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相对难以出成果、所受资助也少,越来越多的博士研究生选择易出成果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作为研究方向,更甚者,直接在毕业论文上抛弃“档案”。根据《2005年~2009年中国档案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主题分布统计量》,电子文件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分别占29.03%和24.19%,而档案保护技术(4.83%)、历史文献与档案编撰(12.9%)、档案学研究(3.22%)加起来也只占20.95%,博士论文题目不见“档案”二字趋势明显。[3]
1.4 学术研究关键词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档案学研究热点在不断发生转移。研究热点变化是适应时代需要,然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化、电子文件等方面,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缓慢。据笔者对2006年~2010年《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论文的主题分析(如表四和图所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15%)、电子文件(11%)、档案法规与标准(9%)、档案管理(10%)、档案史志与文献编纂(11%)上,而对档案学科、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理论、档案事业管理进行研究得较少,加起来也只占16%。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年来,对电子文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法规与标准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占据主流;对档案保护与技术、档案史志与文献编纂的研究比较平稳;对档案学理论、档案教育的研究热度明显下降,并逐渐被边缘化。
2“去档案化”出现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写作及版式要求
一、论文构成部分
论文一般由论文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以及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
(
1
)论文题目,是论文的眉目。论文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但都要以全部
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论文的主旨。
论文题目中的文字数不得多于
20
个字。
(
2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诠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文字要简练、
明确,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
200
字。
学年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目之后,
论文
正文之前。
(
3
)关键词,是能够代表或概括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语,通常都是题目、主
题、摘要里含有的重要专业字眼或是在论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专业词语。另外,
关键词的个数一般在
3
—
5
个左右。
(
4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作者对问题的提出、
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
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
要求这一部分内
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
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
脉络清晰,
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
即所谓逻辑段,
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
(分
标题或小标题)
。
(
5
)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新的)文献。参考文献是
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
据,
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
查找方便,
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统一列在全文后部,采用顺序编码制。
二、学年论文版式的基本要求
1
、纸型:
A4
页边距:上
2.5
下
2.5
左
2.8
右
2.8
装订:左侧装订
页码:底端居中
2
、论文题目,字体:黑体,字号:小二号,居中。
3
、中文摘要,
“摘要:
”是中文摘要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首行缩进
2
个
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
2
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
距:多倍行距
1.25
。
4
、关键词,
“关键词:
”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与摘要之
间空一行。
关键词一行缩进
2
个汉字;
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
2
个汉字,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3-5
个,黑体,小四。
5
、正文
(
1
)正文标题
正文标题数字应用:一级标题:一、
(黑体、三号,缩进
2
个汉字)
,二级标
题:
(一)
(黑体、小三号,缩进
2
个汉字)
,三级标题:
1
、
(宋体、小四号,缩
进
2
个汉字)
。
(
2
)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每一段落首行缩进
2
个汉字,行
间距:
1.25
。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是参考文献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其缩进
2
个汉字,宋体、小四号。所引用文献另起一行,左顶格以引用顺序列明。具体示
例如下:
(
1
)专着
[
序号
]
作者
.
专着名
.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
(
2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
序号
]
作者
.
题(篇)名
.
刊名
.
出版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
.
(
3
)会议论文
[
序号
]
作者
.
篇名
.
会议名
.
会址
.
开会年
.
(
4
)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
序号
]
作者
.
篇名
.
见:文集的编者
.
文集名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
(
5
)学位论文
[
序号
]
作者
.
题名:
(博
(硕)
士学位论文)
.
授学位地:
授学位单位,
授学位年
.
三、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1
、第
9
周:确定论文写作小组(每组
5-6
人)
2
、第
10
周:确定论文题目和写作提纲
3
、第
11
周—
13
周:论文写作及修改
4
、第
14
周:定稿
附件:课程论文封皮
本科课程论文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关键词:高校本科;考试方式;改革;数据库
课程考试是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检验学习效果、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而考试方式又是考试技术环节中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本科生的学习状态、考场上的纪律情况、毕业生的就业及工作状况,作为本科教师不得不深思:我们的考试方式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促进适合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并及时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考试方式不当,一方面会助长高校教育中的某些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现行高校本科课程考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本科大多数课程的考试方式采取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闭卷形式。尽管各种开卷、论文、实际操作、大型作业等考试方式越来越多,但所占比例仍不够大,且多限于选修性质的课程。闭卷考试考题比较单一,客观题较多,而论述、分析等主观题较少,理论性知识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难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思维等进行培养和评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目的存在误区
考试是高校检查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成绩和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学完了自己所教的课程,应该给个结论,因而考试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学了某门课程下个结论而已;对于学生来说,考试就是为了得到较高的分数,取得学分,获得奖、助学金、优先入党、谋取文凭与学位。因此没能对课程进行全面分析,尤其缺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形成情况的了解。教师则是在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即认为课程结束,教学任务完成,很少有人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做出评鉴,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则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每天“读死书”。这种墨守成规、不善思考、满足书本、不敢质疑的学习态度与方式,与时代所倡导的创新精神是相背离的。
(二)考试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本科都存在着考试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现行考试习惯于一次性闭卷考试,很少能充分利用多种考试手段。严重存在着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此考试的弊端在于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仅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会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然而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实践性的高级人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更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在很多课程的试题中,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且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做题,很少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考试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划考试范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试卷上很少有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重记忆轻创新,也就是说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死记硬背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形成了“接受-复制性思维”,遏制了“创造-发散性思维”。
(四)重考试结果
现在的考试在很多时候都是“一锤定音”,只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便对其进行评价。这是极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学生的惰性和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
(五)考试分析反馈不够
期末考试面临寒暑假,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出来登录了成绩就算了事,有的教师即使做了试卷分析,也只是按规定统计及格率,排分数段等肤浅应付。真正使教研组的老师能认真坐下来,组织分析研究试卷,确定考试的难易度、灵活度、开放度、学生的掌握度以及对知识的延伸度等很少。这样,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促进功能就发挥不出来。
二、其他先进国家大学考试方式的借鉴
在国外,大学考试的形式至少在二十多种以上,如无人监考考试、论文、开卷考试、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答辩、专题讨论、口头演示、同学评价、图片演示、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自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评价、资料分析、书评、图书馆运用评估项目、课堂表现、作文、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或日记、口试以及闭卷口试等。
美国大学的课程很少统考,多是由专业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进程和要求,自行组织考核。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尤其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澳洲大学的学生考核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平时成绩为主,考试成绩为辅”。这样的考评模式既鼓励学生平时努力,撰写文章,互相交流,积极参与课上讨论等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又避免了抱佛脚、死记硬背等不良学习习惯,值得借鉴。
三、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改革实践
数据库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课程,它作为IT类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开发方法,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教授该门课程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何能让学生从这门课程中感受到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最终能发掘出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体现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才能。我们经过长时间反复思考在对该课程考试方式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法
任何一种单一的考试方法,只能满足某一方面目的的需求。要想通过考试达到测量、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单一的考试方式肯定是欠科学的。
在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所授“数据库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相对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法。首先把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来进行,每个环节上都有不同的考试方式和评价办法。理论教学中的采用笔试考试和课外读书报告方式(通过数据库专题网站进行数据库新技术学习笔记);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操作演示(含口试)及实验报告考试方式;课程设计中的论文和答辩考试方式等。
相应的评价方法分为五个部分,即作业(含读书笔记)、出勤(含课堂问答)、实验成绩、课程设计答辩、期末笔试成绩。
考试方式的选择应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即根据不同学科的区别,根据具体考试内容的性质特点和目的要求,选择考试方式,以对学生进行立体式的、多方位、多层面的测查,尽可能全面地获得有关学生素质水平的信息。
(二)过程考试与集中考试相结合,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中的基本技能的考核通过实验环节采用多次过程化考试方式。该门课程的实验环境采用是:Access+SQL Server,编程语言不限(VB、JAVA、.NET等)。每次实验进行单元能力测试,包括基础模块测试和应用模块的测试。基础模块测试主要考核工具的使用,进行数据库建立、查询及应用等,如Access的使用;应用模块测试主要考核使用SQL命令进行数据库建立、查询及应用(SQL Server)。每次考核若干个技能点,不但要看结果,还要看速度。最后是期末的集中考试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次过程化考核成绩累加起来,算作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读书笔记、出勤、每次实验成绩),学生最后成绩的得出,按照平时成绩50%,期末集中考试成绩50%计算。随着考试条件和手段的进一步改善,可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这种考试方式强调考试过程化,它把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像企业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一样,能够促进学生在平时下功夫,把精力用在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上;有利于及时诊断出教与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与学的努力方向,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基本技能考试和综合技能的考试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手段上采用案例教学,同时要注重实践。
前面提到基本技能的考试是通过课程实验进行的,而数据库系统的综合技能的训练是通过课程设计进行。在开课时就给学生布置一些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应用系统。最后采用答辩和论文报告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学生需要经过认真的选题,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一番精心设计,在调查、设计、编写程序、测试等基础上才能完成。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训练,这种综合训练和考核既包括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也包括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还包括一些和课程相关知识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实践证明课程设计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的就业非常有利。
(四)个体考试与小组考试相结合
数据库基本技能考试与期末集中考试采用的是个体考试方式,而课程设计的综合性考试则采用小组考试方式。教师只对小组评分,小组长将教师的评分进行分配。
由于课程设计采取分组方式,每个小组同一个题目,不同小组的题目不同。因此考试方式是分组答辩方式,每个学生既是答辩人,又是评委。答辩人一边在计算机上演示,一边讲解自己设计的软件的功能,还要讲解增加在软件设计中的“得意之作”以及今后有待改进之处。其他同学再帮他指出设计中的不足,对于答辩人在软件设计中的闪光点,同学们纷纷取经。每组答辩完毕,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出优秀软件。通过答辩,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次互动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
通过对数据库课程的考试改革,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而且在没有降低考试要求的情况下全部通过了考试,并且优良的比例也有较大的提高。
积极改革高校本科课程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探索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相互及自我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考”以致“思”,“考”以“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考试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考试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运舟.对高校考试改革的一点思考[J].河套大学学报,2006(1).
2、赵芳枝.以大学考试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S1).
3、胡继民.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
4、李妍.澳洲的大学生活和教育体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4).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本科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已成为国内高校的共识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福建农林大学根据国家、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启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工作,历时一年半开展了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形成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集思广益,科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和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法,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是关系学校本科教学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文件。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务处先后组织教学院长到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十多所兄弟高校进行调研学习,通过集中和分散调研等形式组织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到十多所中学调研,并设立了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等5个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研究课题,各公共基础课课题组向在校大学新生和老生发放调查问卷4420份,对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和侧重点开展了调研,为课程体系调整提供依据。同时校教务处在校内的相关学院和教学单位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沟通与协调、反馈工作,并就全校公共课、基础课课程设置与学时设置方案,尤其是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向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院长、教学院长、各教学单位、督导组多轮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研究与多轮修改完善。教务处组织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审核及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审核论证,并组织学院开展了校外专家(含用人单位)审核论证工作,各学院邀请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组成专家小组开展了论证工作。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二、凝练特色,凸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制定“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
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两个重点,即以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构建突出学校特色、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学生以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二)形成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四个特点”
2011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力争促使人才培养的过程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了“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优化实践,注重个性”过程培养的特点,以达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及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及各自的办学优势、特色,各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分类设计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应设计研究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重点,探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部分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分类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
2.通专结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教育
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保证学生专业基本知识的获取,达到夯实基础,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优化实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和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相应的与理论教学相并行的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
4.注重个性――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
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比例达25%以上,扩充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公共选修课由原全校公共选修课单一种类扩大到含学校举办的金山讲坛系列讲座及各专业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个性和特长。
三、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两个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四项优化”和“七项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四项优化”: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学时、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设
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设立公共基础课教改立项资助课题的研究及中学调研,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前移至高中及与中学相关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删除,既提高了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起点,同时又减少了英语、计算机、体育、物理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时:文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35学时,农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68学时,工科类专业至少减少了172-184学时。腾出的学时用于各专业适当增加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的门数和学分:且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比例由上一轮学校统一确定改由各专业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自行确定,充分尊重学院、专业及教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的自,整个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优化课程开设:一是各专业开设的学科专业选修课同时面向外专业学生开放,扩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学生选课学习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二是开设专业导论课。该门课程是面向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指导课
程(或称专业启蒙课程)。由该学科(专业)带头人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担当课程的主持人,组织本专业教师以讲授等形式授课,或聘请有成就的校友或本专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教学队伍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了解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巩固专业思想,同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推进实验课独立设课。各专业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项目、内容的整合重组、融合、创新,减少实验项目、内容的重复,在保证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或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与论证的制度化,倡导和奖励高质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了实验课程的内涵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二是设置专业综合实践或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加强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原则上不再依附理论课设置实习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时应尽量少安排单门课程的实习,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的固有模式。
――优化学时:1学分由原来的17学时,改为16学时;四年制课内总学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压缩到2400学时,总学分由165-185,改为155-170,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程授课方式(教学模式):除了传统课程授课模式外,开设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程――英语自主听力课程,开设了“团队管理”、“创业指导”等5门网络公选课,建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优化教学模式,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七项措施”:依托项目、联合培养、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奖励学分与专业技能考核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项目:依托学校“创新实验班”项目载体,在具有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的优势学科专业进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分农林生物科学类、工科类、经济管理类三种类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一硕一博贯通培养模式;依托省级教改试点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试点专业:植物保护、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学、园艺),实质性推进农经、农管、工管、农工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联合培养: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充分挖掘我校与台港澳及国外高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校校、校企及与科研机构之间联合培养力度,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拓展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借助各类对外合作办学交流平台,试行推广双校园“3+1”等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创出模式,推出经验,如学校从2003年开始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学校现有的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基础,引进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植物科学专业、环境研究专业的优质课程与教育资源,强化英语训练,实行双校园、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代化高级农业人才。实施校校企、校企联合培养,将学校的理论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行业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质条件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
――构筑实践教学“两个平台”:即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基本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加大投入,建设工科实训中心、文科教学中心、创新实验训练平台、综合性生产实践基地及实质性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形成实践教学共享平台。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按新老专业的不同实验室建设需求,力争“十二五”期间投入1-1.5亿元,按新专业(尚没有毕业生的专业)以完善基本实验条件为主、次新专业(2000-2007年申办的专业)以充实实验设备台套数为主、传统专业(2000年以前申办的专业)以仪器设备改造更新为主的思路,建设能有效服务本科教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教学平台。
一一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学校从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启动了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了240多门课程作为考试改革试点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改革试点旨在推动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师生明确考试目的,逐步实现考试内容能力化、考试方式多元化、考试过程全程化,考试管理人本化,改变单一化培养评价方式,突出平时的过程考核,淡化期末一次性的理论考试,使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贯穿于整个动态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以鼓励创新、提升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删除芜杂,保留经典,体现现代,涉及前沿”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注重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内容更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陈旧问题。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和选用机制,积极选用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外原版或引进版教材,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
――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学术型、应用型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院修完本科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也是学员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员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全体本科毕业生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一、 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端正思想,严肃认真对待。从选题、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拟定提纲、写初稿、修改、定稿等全过程,都要独立思考,自己动手,辛勤劳动,坚决反对东拼西凑,若发现抄袭、作弊,三年内不受理该生毕业作业。
2、毕业作业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作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高度,剖析水平,论证整理要有一定的深度。
3、毕业作业中心要突出,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文理通顺。七千字至一万字左右。
4、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内,毕业论文必须是学术论文形式。
5、毕业作业撰写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毕业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未经批准,不按时完成作自动弃权论处。
二、 选题及形式
选题要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自行选定。选题总的要求是:运用二或三年所学的专业理论作指导,选择自己对口熟悉的、当前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或其他内容进行写作。内容要与所学专业一致,应在本专业范围内选题。
题目大小适中,不可贪大求全,要有一定的深度。
三、 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毕业作业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侨光电大毕业论文写作领导小组。
组长:定雄武
副组长:向兰云
组员:张进祥、文燕燕、蔡玉娟、周燕敏、陈华晖、陈宝云、欧海琼、
李小良、张泳贤、陈玉兰、黄雯婷、刘玉葵、刘道大、林静
四、领导小组任务:
1、负责制定毕业作业工作计划,执行市电大关于毕业作业的规定,按质按时完成作业工作。
2、按规格聘请指导老师,并指导和协助指导教师开展工作。
3、组织毕业评审小组,评定毕业作业成绩。
4、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5、解决毕业作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6、总结毕业作业工作。
五、指导教师
聘请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或具有大学学历的学有所长的实际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职责:
1、明确所指导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及毕业作业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毕业工作的认识。
2、指导学生正确选题,能对学生所选论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指导学生拟定毕业作业提纲。
3、指导学生搜集和恰当使用调查材料,解答疑难问题,对学生毕业作业进行分段指导,指导教师对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得少于四次。
4、审阅、面批文稿,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作业签署评语,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
5、对学生作业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如发现学生抄袭他人的作品又拒不纠正者,有权向毕业作业领导小组提出取消该生参加毕业作业资格的建议,并终止指导工作。
六、 具体做法:
1、2008年6月12日前:到班主任处领取选题参考及选题登记表。 2、2008年6月23日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培训会。
3、2008年6月28日前:将选题登记表交回班主任并分组造册。6月30日交学校审查。
4、2008年7月5日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资格培训会。学生回校在指定课室与指导老师见面。
5、按通知,回校与指导老师见面,取回合符要求的选题登记表,并自行开始搜集资料,拟好初稿。
6、2008年9月10日前,学生应将初稿送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初稿。
7、2008年10月25日前:学生定稿完毕,将论文按要求打印出来,并装钉好,送交指导老师评审。(一式三份上交)
8、2008年11月10日前:各指导老师必须将评审好有成绩的论文及成绩登记表送回教务处。
9、2008年11月30日前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具体以答辩通知为准) 10、2009年1月15日之前教务处将成绩报送市电大教务处。毕业论文工作全部完成。
关键词:海外带薪实习;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一直关注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模式研究。张建国(2007)《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提出中国特色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是中国未来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发展的价值取向。吴秀杰(2009)在《澳德加三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提出:要国外体现“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典型模式美国、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MES模式以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研究比较成熟。各有所长,各有特色。高鸿翔(2014)认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值得借鉴。
二、海外带薪实习的界定
目前,海外带薪实习项目有两种形式: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SummerWork&TravelUSA)和专业实习项目(intern-ship)。第一种形式是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SummerWork&TravelUSA)。它在2006年由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引进中国大陆。该项目现在主要由留学培训机构里面运作,或由中介机构介绍到大学里面共同运作,诟病很多。问题一:属于交了钱就能够出去的项目。带薪实习对学生的语言要求其实比较低,但好的公司则要求学生的英语能力非常强。此外,在美国当地,很多大企业并不缺少实习生,想要拼命留下的美国学生也非常多,竞争很激烈。”问题二:实习生所拿的工资低于美国当地工资水平。海外招聘实习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且从事的多是当地人不太愿意干的比较脏累的活。一些工种还注明“要从事比较多的体力劳动”,包括“能搬运50磅(约23公斤)的重物”这样一些条件。问题三:专业性不强。目前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基本都是服务类的工作,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提供的工作岗位比较多,其次就是一些连锁酒店,给海外实习生的工种包括客房服务、厨房工作、前台接待等,专业性不强。
第二种形式是专业实习项目(intern-ship)。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企业带薪实习计划。也叫“全球职业技能实习培训”。专业实习分为两个项目,分别是实习生项目(InternshipProgram)和培训生项目(TraineeProgram)。两个项目的区别在于培训生项目是为那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的人才设置的。而实习生项目则是为在校及刚毕业的学生设置的,没有工作经验要求。此外,培训生项目所能涉及的职业范围也要大于实习生项目。针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本文所依据的“海外带薪实习”指的第二种形式的专业实习项目(internship)。
三、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第一,本科课程设置以理论性知识为主。与其他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一样,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该专业也将其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类课程等,在这里重点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山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早,旅游学科的实力较强,现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同这两所高校的本科生课程设置为分析对象。[1]从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二外及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不是很明显,学生对旅游的每个行业都有接触,但是没有进行深人的学习了解;
第二,课程设置存在与旅游市场职业需求脱钩的问题。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第6学期暑假和第7学期开始,一共有14周时间进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期间学生可以到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度假村、旅游局等旅游相关部门实习;提倡学生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利用假期进行,毕业论文的课程实践时间有10周。但是在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调查中,发现行业对本科生在校实习时间的要求集中在“4-6个月”和“7-12个月”,行业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在校要求的实习时间与高校安排学生专业实习的学时有不小的差距,学校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安排的实习课时不够。
目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但基本上是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实习期半年左右的实习生,解决旅游企业用人难、用懂专业的人更难的问题;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保证其如期毕业。在合作之初,学校提供的学生并不是旅游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生与企业之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不仅提高旅游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这就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所在。[3]与国外同类型的学校相比,课程内容的差异在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只涉及了传统的旅行社、酒店、景区三大模块的内容,而关于旅游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危机处理、旅游产品促销等方面的内容还比较欠缺,课程内容与国际交轨的痕迹也不明显。[4]
四、结束语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现正处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阶段,对面向海外带薪实习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的非常必要。目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全是本土特色的课程,海外带薪实习中需要的外方核心课程完全没有涉及,这对以后学生去国外实习中的知识需求不能满足。为克服这种现象,就要对整个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内容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梳理,经过反复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08).
[2]吴秀杰,祝登义,侯燕.澳德加三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D].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3]高鸿翔.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高职机电类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J].科技创业家,2013(10).
关键词:完整知识;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10-0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课程开发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成为各转型试点高校探究的重点任务。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较为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有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课程、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课程、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等。应用型本科在分类上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因此在课程开发上理应采用职业教育一贯的课程开发模式。但目前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上仍存在着某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若要开发出体现“完整知识”的课程,显然目前的课程开发模式不能满足需要。基于“完整知识”概念的应用型本科层次的课程开发,应该在原有课程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探求尝试新的模式,以便解决人才培养的结果既不能使教育界自身满意、也不能得到企业界认可的问题。
一、对现有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的反思
目前,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开发的课程或是注重学科逻辑的学科中心课程,或是注重工作逻辑的MES课程、CBE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如表1所示。
学科中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科本身的分类划分学科,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侧重对概念的记忆,以书面成绩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它忽略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忽视实践在知识与能力转化中的作用。学科中心课程在职业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假使以此模式进行开发,则又会回到课程改革的起点,无法体现出其应用性。尽管学科逻辑课程能够为我们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的教育,逻辑性较强,但显然这种课程的教学结果无法使教育界满意,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在知识层面上则呈现知性与物性的分离以及“命题之知”(Knowing That)与“能力之知”(Knowing How)的分离,在另一种角度上则导致“垂直话语”与“水平话语”的分离,造成所教知识的“不完整”。
MES课程将工作体系分解为以操作步骤为主的模块,把理论知识附着在模块中的具体操作步骤上,在针对具体技能的训练上较有优势。这种课程开发模式在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中的应用不占主流,而在职业培训课程中较为常用。MES课程引进可操作工作步骤,使课程知识向“完整知识”迈进了一步,但其把理论知识附于操作步骤,显然忽略了知识的默会部分,而默会部分恰恰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CBE课程摒弃了MES课程的复杂性,将岗位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技能和态度,采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即教学计划开发)的方法。CBE课程开发模式不考虑工作过程,仅对岗位任务进行能力分析,析出知识、技能和态度,强调能力在工作中的地位和角色,但是其将能力转化为可以用语言充分表达的内容虽彰显了其外显性,但忽视了能力的内隐性,这是DACUM开发技术的局限性。在“完整知识”的向度上,CBE课程与MES课程一样,会导致知识的明言部分与默会部分的分离。但不可否认的是,CBE课程在使知识从“命题之知”转向“能力之知”方面是有所贡献的,即使如此,该课程模式仍不能完全体现“完整知识”的内涵。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使用BAG(Berufliche Arbeitsaufgaben)作为开发工具,更为关注工作过程,以工作情境为基础,析出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具、工作组织和工作要求等工作要素。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采用的BAG技术将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附着在工作要素之中,比CBE课程开发模式更注重能力的内隐性和默会性。但由于其开发结果中工作要素的复杂性,并且此课程开发模式仅较为适用于工作过程稳定、岗位清晰的专业领域,对于工作过程不稳定、岗位不清晰的专业领域适用性较弱,因此并未得到我国本土高校的大范围推广。值得肯定的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在“完整知识”向度上较为重视知识的默会部分,注重将不能明言的默会知识通过工作情境内化于“行动”之中。上述几种课程开发模式在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的统一、“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之间的转化等“完整知识”内涵的体现上均有所进步,但尚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课程对“完整知识”的诉求。
二、基于“完整知识”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
(一)为何选择“完整知识”作为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
从国外引进的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北美的CBE课程、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工作导向性的课程的实施结果均未使教育界、企业界满意,学校教育备受质疑。路宝利在《完整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方向》一文中以教育“一元论”和“现象学”为依据,首次提出了“完整课程”的概念,以期回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向。他认为,传统课程存在“三弊”,即知识不完整、组织不完整和取向不完整。“完整课程”的内容需要“完整知识”来充实,所谓“完整知识”是相对于传统课程在知识的不同维度上遭致的“碎片化”而言,即传统课程把符号知识从生产中抽离,导致知性与物性的分离,以及符合语言逻辑的明言知识与符合前语言、前逻辑的默会知识中的后者在学校课程中的缺失,由此制造了命题转向能力的鸿沟;不是从形式层面而是从组织层面讲解知识的碎片化,则指具有专门性和象征性的学校知识所代表的“垂直话语”与以跟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的生活知识为代表的“水平话语”之间的分离。
那么,如何才能习得“完整知识”呢?我们在课程方面的努力应当致力于消解知识的“碎片化”。路宝利在论文《“完整知识”:职业教育“现象学”向度》中向我们提供了“完整知识”的四种载体,即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
波兰尼在《Personal Knowledge》中说:“通过对师傅的观察,直面他的范例,模仿他的各种努力,徒弟无意识地获得了该技艺的规则,包括那些师傅自己都不太明确了解的规则。”波兰尼的论述隐含着范例之于规则的优先性。无论是波兰尼和库恩关于范例优先性的阐述,还是维特根斯坦针对游戏提出的“家族相似”思想,都能够说明范例不仅提供了人们学习规则的一种方式,且比规则更能应对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应用型本科课程中,范例应当从边缘位置走向中心位置,以使课堂能够承载默会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水平话语”。
知识与行动有何关系呢?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知识作为一种行动,就是考虑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联系,调动我们一部分心理倾向,解决一个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说:“有而且只有行动本身才能产生知识”,这不仅是对于行动的推崇,更表明了内化于行动之中的默会知识对教育和生活意义重大。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晔在《后汉书・第五伦传》中也指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更是强调了行动在教育中的独特内涵。将传统学科结构性的课程转化为行动课程,既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通过“完整知识”构建“完整课程”的必然。
在教学之外的“叙事”是新鲜的,在教学之内的“叙事”是有趣的。寓言、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的叙事在教学中屡见不鲜,叙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形式。但是从理论上通过叙事挖掘其知识价值的研究则较少,在“完整知识”这一理念提出后,“知识”本身成为理解和认知的对象,“描述”即“叙事”成为教授“完整课程”最核心的方法之一,“叙事”方法自然也将成为“完整课程”内容构建的主要形式。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他的专著《The aims of edu-cation》(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经常是支离破碎的、脱离情境的“呆滞思想”,只能为考试做准备,而不能用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试图构建一种工作情境,但从其开发结果来看,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是对于工作情境构建较为成功的一种课程模式,但其与现象学对于情境的“企图”相比尚有差距。无论正在应用于课程和教学中的“情境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还是行为主义,事实是目前的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正在加以运用,唯一不同的是基于现象学的理论将其置于更高的地位。在现象学意义上,情境本身也是知识,这也促使课程的构建朝着“完整知识”的方向。
(二)基于“完整知识”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
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要解决知识的碎片化问题,必须要在课程中加入诸如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等承载“完整知识”的要素,因此,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此类现象学项目的开发。职业教育中较为常用的课程开发工具为DACUM和BAG,笔者尝试着基于教育哲学中“一元论”思想和现象学中“完整知识”理念将这两种课程开发工具加以融合,构建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其课程开发的具体环节如下。
1.市场需求调研
市场需求调研是进行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的第一步,一般由学校教师和行政部门或第三方来完成,以形成毕业生追踪调研报告的形式为调研结果。通过市场需求调研可以为某专业开设或调整的必要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市场需求调研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预见性。基于市场也意味着基于工作,基于工作逻辑而非学科逻辑的课程恰恰体现了教育在发挥公共服务功能时所要求的实用性特征。同时,杜威所提出的“通过职业而教育”的教育理念将基于工作逻辑的课程的教育带离了功利性的危险境地。市场需求的变化落实在课程中,恰恰体现了教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的根本职能。
2.岗位定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我们常说因事设岗,一个岗位对应一个操作过程,一个岗位对应一件待完成的事情,所以确定岗位也即确定工作任务、确定工作过程。应用型本科层次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从事高科技创新研究的高端人才,也不是在一线车间进行简单技术操作的工人,而是能够进行复杂技术操作应用和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企业专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层次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定岗,整个定岗过程以专家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为了保持教育的高效性,在“工作逻辑”的课程中,并非所有工作任务和操作过程都会被确定为课程内容,只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才有可能成为课程内容。工作任务分析专家通过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分析专家通过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析出为由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组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所析出的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是通过“完整知识”分析手段将真实的工作内容分解成工作模块,以便于课程中“完整课程”项目的开发。
3.基于完整知识的标准编制
无论在何种课程开发模式中,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方案编制都是重点工作。没有标准,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也不知如何学。教学有其总体目标,而不是面向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目标,基于“完整知识”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的编制更是如此。在这一环节中,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将一起进行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的编制。专业教学标准编制要体现“完整知识”,就要在其编制过程中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以实现学习与工作、课程与工作内容的高效率衔接与转换。专业课程标准要体现“完整知识”,就要在其编制过程中参考工作任务的范围与要求。教学方案编制要体现“完整知识”,就要在其编制过程中参考依据工作内容而析出的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这几项标准的编制均是复杂的工作,要使课程呈现出的知识倾向于完整,就要使标准的编制遵从工作逻辑,依据实际工作编制出的标准才是符合“完整知识”要求的课程与教学标准。
4.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项目开发
杜威在论述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时提出了“通过职业而教育”的理念。所以针对岗位的具体工作也能够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典型的工作任务能够为学生提供典型的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通过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现象学要素,使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知识,即“水平话语”。在这一课程开发环节中,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将组成共同体,进行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现象学项目开发。在这一环节中,要将工作中的现象学要素(即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转化成课程中的现象学要素(即可教的范例、行动、叙事和情境)。如何转化呢?将工作中的现象学要素转化成可理解的、能行动的要素,即知识、技能和态度,也就完成了从工作向课程的转化。
5.基于知识建构的学生作业开发
学生在掌握了具体知识以后,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进行“明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这是符合学科逻辑的归纳,这种归纳有助于学生对于新问题的解决。单单掌握“水平话语”而忽略对于“垂直话语”的掌握,必然在完整知识的向度上有所偏颇,为避免这种人为的偏颇,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开发基于学科逻辑的学生作业,通过作业拓展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这种需要通过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作业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补充,更是对学生知识建构的一种有效引导。将非操作性的知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可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基于学科逻辑的学生作业开发是“完整课程”项目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项目过于偏向工作过程要素的重要补充。
6.基于“完整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
“完整课程”是指课程在知识、组织和取向三方面都具有完整性,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要结合知识、组织和取向三个维度。在知识的维度上要避免三种分离,即知性与物性的分离、“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的分离及明言部分与默会部分的分离;在组织的维度上要避免三类碎片,即科目碎片、模块碎片和体系碎片;在取向的维度上要避免三种偏失,即主体性与个人性的偏失、发展性偏失及本土性偏失。学习“完整知识”必然要有“完整课程”,学习“完整课程”须开发“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材、教室、教具以及教学情境等。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完整课程”的讲授呢?很显然,我们无法拥有许多全科教师,只能以组合的方式让教师各显其能;另外,教育领域所提出的对专业课教师“双师型”的要求,确实是一种进步。教材的内容要从理论走向实践,教室的布置要更加贴近车间,教具的选择要直接从生产工具获得启发,此外还要尽可能地抹平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之间的鸿沟,这些都是“完整课程”对于教学资源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为弥补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普遍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的普及必然会给“完整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便利。
7.基于“完整课程”的课程评估
完成“完整课程”的课程项目所需要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真实的工作情境,这时教学项目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工作任务的进行,则结果评估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重视。课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则过程评估的方法理应被用于“完整课程”评估当中。所以,在“完整课程”的评估中应采用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要重视结果的激励性和导向性,还要重视过程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其他课程开发模式相比,笔者提出的基于“完整知识”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整合了DACUM和BAG的方法,弥补了这两种方法对于默会知识的忽略;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真正构建了教学“共同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彻底颠覆了其他课程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顺序;克服了其他课程模式中或偏重学科知识、或偏重工作知识的偏向。
参考文献:
[1]路宝利.完整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8-15.
[2]路宝利.“完整知识”:职业教育“现象学”向度[J].职教论坛,2015(28):5-11.
[3]范博,盛子强,周琪.BAG与DACUM课程开发技术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5-87.
[4]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
[5]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CDIO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个领域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每个领域的人才都具有很好的实践基础和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各类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和推动高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推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创立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工程教育理念,并已在国际上众多工程教育改革中进行了逐步推广。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及处理实际工程问题。本研究自立项以来,以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挑选部分本科学生,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中。
2 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1解决了本科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学习的问题
以往教学中,学生不愿动脑,思维能力受到了束缚,被动式学习效果不佳。通过在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阶段构思(Conceive)平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提出很多新颖的构思和理念。
2.2解决本科教学中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目前学生在实验课中大多使用教师编写好的实验讲义,实验员准备好的试剂和仪器,普遍存在“照方抓药”的现象。导致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通过设计(Design)平台解决该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实验室工作经验,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的转变。
2.3解决了本科教学中实践课时紧张,实践训练不充分的问题
本项目通过实现(Implement)平台解决这一关键性问题,学生可充分利用学院的硬件资源平台进行方案的实施,将项目由设计阶段发展到实现阶段,主要包括关键技术的探索与实施、工艺分析综合提高项目所在学院的本科生实践能力,为学生工作和考研助力。
2.4解决教学中本科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薄弱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虽然掌握了知识,却无法流利表达的问题,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在表达时心里紧张等不利心理因素。这给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带来障碍,导致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运作(Operate)平台培养训练,让学生能在学校立项申请报告,学校中期进度检查答辩,学校终期答辩等各个环节,得到充分锻炼个人表达和演讲能力的机会。
3 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
3.1优秀本科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明显提高
基于大创项目以CDIO模式培养的2010级三名本科生顺利通过答辩毕业,期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论文,学生因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被科研单位录用。培养的2011级三名本科生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项目验收结题,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通过项目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在创新思维,文献检索,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科技论文写作,演讲与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依次对应其相关本科课程《创新能力与创新方法》,《科技文献检索》,《专业实验》,《数理统计和数值分析》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式学习,学生对上述课程学习的效果无形中得到提升,通过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为其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和论文答辩提前打好了坚实基础。
3.2促进本科实验课新内容的制定与优化
某些传统的实验课程内容陈旧,已经无法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以创新训练取得的研究成果,经过优化,筛选和完善,制定出新的实验内容,面向全专业学生开展。区别以往传统的实验部分,对于突出专业特色和培养专业人材与时俱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电催化氧化方法处理染料废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项目组集体优化、论证和预实验,面向专业全体本科生成功的开展实验《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实验》,使传统实验课内容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一、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一般要学习如下课程: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生理、生物化学、药理、心理、病理生理、病理、预防医学、微生物、免疫、诊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神经病、精神病、统计学等。基本上分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基本课程包括解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医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后两年以临床课程为主,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最后1年以临床实习为主。
二、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
这种课程设置方法确有很多的优点,实践证明足以把学生培养成材。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的学生多数都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缺点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课程设置方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一些学生针对课程设置在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值得我们重视。
下面仅对学生吐槽最多的一点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改革尤其需要注意进行优化的地方。
学生反映最多的是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戏言,这可以使得他们掌握的知识点非常扎实、牢靠,比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学习更为深入。
下面以基础课程里的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其中人体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其任务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要求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
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构成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掌握和利用这些机制、规律,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使医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
在以上三门课程里,均讲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其中知识点显而易见有所重复。一旦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不畅,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出现重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的情绪。
三、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从教材选择,教师要求等方面着手,既能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不出现各种重复的知识点学习,从而提高效率,加强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国内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在本科四年的一些专业课设置方法我们也可以进行借鉴。
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实行八年一贯制的教学安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临床通科实习、临床二级学科实习、科研训练、论文答辩等。各个院校对各阶段的学习时间安排均有所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八年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系统整合、基础实验、临床医学等。其中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包括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遗传等课程。第三学年主要开设系统整合,基础实验等课程,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课程。第四学年主要开设临床医学等,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
这种专业设置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各科间知识点重复的问题。使学生更能高效率的系统深入的学习医学知识,非常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