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8 06:5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主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扩大我省药械安全性监测学术交流,加强监测理论研究,提高分析评价和预警预测能力,促进全省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决定举办2011年全省药械安全性监测征文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比赛主题
本次征文的主题是“加强评价预警,维护公众健康”。
二、参赛对象
药械安全性监测管理部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械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药械安全性监测或研究的人员。
三、征文时间
征文截止至2011年11月底。
四、征文内容和要求
1.征文内容
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析评价研究;药械安全性监测信息分析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治疗;国内外药械安全性监测技术新进展;药械安全性监测在临床安全用药用械的作用及其应用;典型案例及突发事件的分析评价及处置;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思路、经验和体会;其他与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有关的内容。
2.征文要求
(1)参赛论文应为参赛者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参赛者不得抄袭他人文章;
(2)已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已投稿的论文不参与征文活动;
(3)研究性论文不超过6000字,经验介绍、工作体会类论文不超过3000字;
(4)参赛论文要包括中文摘要(150字左右)、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编、所在单位等)。
五、征文评比
本次征文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若干,对获奖作者,将给予一定奖励。
六、工作安排
1.各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做好辖区内论文征集的宣传、组织工作,并于11月25日前汇总本市征文,将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联系电话:。
地球云教育
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的考生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古诗词、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甚至领导讲话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本文主要围绕名言警句法做以详细说明,给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一、名言警句法的作用
在申论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画龙点睛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等作用。
二、名言警句法的实例
案例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案例二:围绕“城市摊贩管理”为主题的议论文。
马路摊点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案例三: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是关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则是这个大问题中的关键一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案例四:围绕“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议论文。
伟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使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阅读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阅读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有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案例五:围绕“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议论文。
高中生写作方向多以议论文为主,但是材料中一般没有明确的话题或题目,需要学生在阅读归纳的基础上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找准恰当的角度以后,再选择典型、新颖的材料作为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陈述出自己的观点。议论文的写作最难的是审题立意,审题要准,立意要新,才能决胜考场。高中学生作文失分最多的地方就是立意方面的失误。老师要求学生求新,结果是跑题偏题现象严重。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把审题立意训练当成最重要的一项,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的技巧,才可以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一、正面中心立意
正面立意是最保守的行文立意,这种方式比较安全,一般情况下不会离题万里。但是正面立意一般情况下也得不了最高分。根据调查显示,高考考场上有超过58%的作文是从正面立意,所以能在大多数文章中脱颖而出,难度是很大的。当然也有的材料中必须要提取正面主题,传播正能量,这样的文章必须从正面去写。
如材料作文:北京地铁站口有一位为了环保捡报纸的“四惠老人”,他对每一位送上报纸的陌生人都会双手接过报纸,深切地说声“谢谢!”他为了感谢平日里帮助他的旅客,亲手制作了一些“感恩卡片”。卡片上写的都是比较温暖的语言:“再怎么着急,也别忘了吃早饭。”“大家每天给我报纸,感谢您”……“四惠老人”在地铁站捡报纸,一是为自己找点事做,二是为环保做贡献。对这则材料,立意的时候,就应该是正面的,宣传的是正能量。像感恩即感人,四惠老人是捡报纸的,对别人递过来的报纸都要感激不尽,回馈路人的是温暖的话语。行文到最后,与当今社会的“冷漠”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主题。第二个角度是感恩可以传染,创造和谐社会。“四惠老人”的善举在传递中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激发和谐因子。对于这种材料,学生在立意的时候一定不能求巧、求奇,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二、反面主题立意
反面立意需要学生对写作有一定的驾驭能力,熟悉驳论文的材料安排。从反面立意可以收到“反弹琵琶”的效果,通常是以原材料为中心提取出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对立面,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有理有据,就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像“近墨者未必黑”、“弄斧就要到‘班门’”等。老师在平时的写作指导中要启发学生发挥逆向思维,多引导学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在解读材料的时候,要从中心的对立面去思考。
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材料:一位大学生在学校花销紧张的时候,写信给乡下的父亲要钱,只有三个字“爸:钱。儿”。根据这个材料提示,很多同学都会从谴责儿子的冷漠无情切入。或者是从行孝和感恩的角度来写,倡醒我们要感恩父母。而有的同学则从父子关系切入,从父亲对儿子的教育说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子变得如此冷漠,根源是什么?三字书,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也说明父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太少,父亲也是有责任的。父亲在“三字书”的舆论中本来是让人同情的形象,但是如果从教育成效上来立意,父亲就成了反面形象。很少有学生会这么立意,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写,有理有据,效果一定很好。
三、变换角度立意
变换角度立意的难点更大,需要学生具备发散思维,不说材料中的中心问题,而是从材料提供的其他信息入手,找一个崭新的角度。避免就事论事,透过事情本身去说理。这种立意方式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风险比较大,一旦选不准就会造成偏题离题。老师在这种立意的训练中重点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全面把握材料的方法。在训练中,老师要带领学生对材料进行多方解读。
如材料:一条渤海口的鱼逆流而上,经历了重重险阻,终于游到了壶口瀑布,当它越过山涧,游上高原的那一刻,还没来得及发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上了。若干年以后,被一群登山者发现,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险阻,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死而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是一条可怜的鱼,有勇无谋,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极端的追求,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面对这个材料,很明显要从两个人的观点出发,或支持其中之一,或融合两个人的观点。却忘掉了主人公“鱼”,鱼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但是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奋斗过程,而且千年辉煌,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从“鱼”的角度去立意,可谓独辟蹊径,令人眼前一亮。
[关键词]经济学与商学论文;计量分析;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研究力量分布
1文献计量分析在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文献计量学是借助于统计学和数学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来评估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1]。运用文献计量法可对总量达13万多的经济学与商学文献进行精细分析,实现对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态势的全面了解,也可实现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近距离细致分析。关于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经济学研究状况的我国已经有文献报道,万珊珊对2005-2014年期间ESI数据库中经济学与商学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分析[2],罗润东以CSSCI经济学期刊为数据源计量分析了2015年我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了十大研究热点领域[3],顾海兵基于中国知网对1995-2017年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安全研究的文献特征和结构特征[4]。但国内对于经济学与商学全部国际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还很少,将基于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SCI、SSCI数据库中近五年经济学与商学国际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挖掘出世界范围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机构、学者和刊物,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密度和发展轨迹。
2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平台检索近五年数据库核心合集SCI、SSCI数据库中的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具体方法是在高级检索中检索全部经济学与商学相关大类即Economics;Business;BusinessFinance;AgriculturalEconomicPolicy等四大类中的全部文献,文献类型包括ARTICLE、REVIEW、LETTER,时间跨度为2014年至2018年,共得到文献133318篇,其中中国论文有11913篇,下载全部133318篇国家经济学与商学论文题录信息,并借助Excel对全部论文的所属作者、机构、国家地区、来源期刊、资助基金、学科方向、关键词等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和统计分析,并采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和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
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论文现状分析
3.1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力量分布
为考察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的研究力量分布,对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的高产国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第一作者地址对全部机构进行甄别、合并和统计。按发文数来讲,2014年至2018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46387篇,占世界经济学与商学论文总数的35%;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分别为17046篇和12186篇,占总数的12.79%和9.14%。中国经济学与商学研究成果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为11913篇,占总数的9%。就发文数量而言,美国一枝独秀,发文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是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金融领域研究成果的最大产出国;英国、德国和中国发文量位居第二梯队均为1万多篇,是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所在国度;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六国位居第三梯队,发文量在5000~10000篇之间,在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力量格局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第一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发现,国际产出经济学与商学论文量前10名的机构依次是伦敦大学(3400篇)、加利福尼亚大学(3993篇)、国家经济研究局(2637篇)、弗洛里达州立大学(1687篇)、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567篇)、美国联邦储备局(1546篇)、格鲁吉亚大学(1500篇)、哈佛大学(1498篇)、德州大学(1407篇)、伦敦政治经济学与商学院(1404篇),详见图2。产量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英国的有2个,说明美国和英国的拥有研究力量强大的研究机构,并且许多研究机构内形成了实力雄厚的研究团队,其中英国的伦敦大学是世界产出量最大的研究机构,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紧随其后。我国经济学与商学国际研究论文发文总量排名世界第四,产量可观,但中国没有研究机构进入前50强,说明在经济学与商学领域,中国研究力量比较分散,未形成较集中的强势研究团体。另外,伦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国家经济研究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联邦储备等高校或研究机构排位靠前,可以作为我国学者访学和取经的首选单位,同时也可以作为我国学者合作研究的优选单位。
3.2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发文量仅仅反映研究产出量,为了从质量或影响力的角度来反映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影响力分布,我们综合了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论文被引百分比、高被引论文数量、h指数、引文影响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为论文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年、同学科、同类型论文被引次数的平均值,通过标准化来减弱不同学科引文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学科间差异,CNCI在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可比性。筛选出排名靠前的20所学术机构详见图1。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伦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系统、牛津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的学术和研究水平在世界上是先进的。综合各国研究产量、质量和影响力等多方面表现来讲,美国在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独占鳌头,英国位列第二,美国远超过其他国家。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产量和影响力均位列前两位,是世界研究力量分布中实力最强的研究机构。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综合影响力前20名中是亚洲地区的领先研究机构。
3.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重要作者
近五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约有10万名作者,产量最多的前50名作者发文量占了文献总量的13.76%。发文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ofPretoria)的RANGANGUPTA(143篇)、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的SHAWKATHAMMOUDEH(85篇)、诺森比亚大学的NICHOLASAPERGIS(70篇)、逢甲大学(FengChiaUniversity)的TSANGYAOCHANG(张仓耀54篇)、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的RUSSELLSMYTH(54篇),他们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
4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热点及前沿
关键词表达了文献的主题内容,通过作者关键词词频统计能够分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采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14~2018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五年整体分析和分年具体分析。首先,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年~2018年五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图6是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的关键词图谱,分析图6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学与商学关于模式(15351)、绩效(10225)、市场(9216)、影响(8148)、行为(6185)、增长(6069)、信息(5947)、风险(5542)、公司(5356)、管理(5023)、政策(4999)、改革(4905)、视角(4549)、价格(4333)、决定因素(3954)、竞争(3906)、工业(3646)、投资(3633)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绩效、市场、模式、行为、工业、增长等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另外,运用VOSviewer对2014~2018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主题密度视图进行逐年分析后发现,近五年核心研究热点为改革创新、经济增长、企业管理,五年中这三个关键词均列前三位,且研究热度持续上升,说明近五年国际经济研究主要围绕改革创新、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展开;另外,年度的次要研究热点是渐进改变的,2014年次要研究热点为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公司治理;2015年次要研究热点为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责任;2016年次要研究热点为教育、人力资本、新兴市场;2017年次要研究热点为社会媒体、不确定性、信任;2018年次要研究热点为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公平性研究。可以说,五年主要研究热点不变,次要研究热点从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企业管理逐渐转移到人力资本、新兴市场、社会媒体、气候变化等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上。
5结语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文,,论文写作
许多化学教学遇到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找不出题目,无从动笔。究其原因是平时读书太少、留心不够,更不注意积累,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联系以下两个方面实际:
1.当前实际。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根据教学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如学生对新课程研究性的学习,家庭实验、安全教育,对新教材有重要建议等都是题材的重要源泉。
2.个人实际。擅长写作的人,可多选教学理论方面的题材;专于实验研究的人,可多选教学中实验研究和改进方面的题材;专于化学计算的人,可多选有关化学计算方面的内容;对化学史有专长研究的人,可多选化学史的论题。无论是哪一方面都要树立两个理念,一是动因理念,目的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更不能抄袭。二是成败理念,心态要正确,写论文不能纯碎为了发表,更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二、化学教学需广集资料
1.直接的搜集。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是最切实际的研究课题。由亲身经历实践所得,是弥足珍贵的,包括上课、实验、批改作业、听评课、解题等方面的经验。独到的体会,教学中的灵感、顿悟、习题的巧思妙解,知识内容的归纳,课外辅导的典型经验总结等。
2.间接的搜集。充分利用图书、报刊杂志、网络信息获取资料。要多看多记,尽量多地获取新信息,才可以及时了解到教研的动态和相关资料。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尽量多占有资料,可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是撰写化学教学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三、写作技巧
1.定好题目。题目要新颖、得体,引人注目。选定题目是撰写论文的起点、写作的重点。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能让人凝视到文章的中心,揭示到主题。让人读起来很有激情,更会打动读者的心扉。题目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明确点明题意,也可以是仅指出研究的问题范围,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对研究的问题要一目了然,让读者看后有爱不释手之感。
2.拟定提纲。在化学教学论文时,应该根据论文的题目拟出论文提纲。为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并使论文的层次分明,从论点的提出到操作方法、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论据的论证,都要经过缜密的推理。成文后还应再反复修改、润色、定稿。
3.注意问题。化学教学论文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论据充分、叙述清楚、逻辑严谨。一般需用科技文体来写作,特别注意专业术语、写作格式、插图、表格、文字、符号、计量单位,等等。对一些学术价值高的文章,在文章前面应加上摘要、关键词,文章后面附录参考文献,以便索引和更大范围地学术交流。
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对各级领导,包括企业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也更高,考核力度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目标标准时,也要求下属单位领导定期提交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一方面可对照检查其职责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对被检查、被考核者个人而言,则可在回顾、总结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安全工作业务水平。但部份人不知如何写好述职报告,或者不能有效反映实际问题,或者让审阅者不知所云。下面结合企业安全工作特点,谈谈如何写好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 一 ) 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 二 ) 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 “ 扬弃 ” ,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 “ 述职报告 ” 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 “ 述职 ” ,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 “ 报告 ” ,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 “ 主张 ” 、目标,在报告中就是 “ 主题 ” 。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 —— 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 “ 安全 ” 这两个字,其他如 “ 以人为本 ” 、 “ 科学发展 ” 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安全述职报告的一般结合和格式
报告的开头可先自我介绍,简单回顾规定时间内的安全工作总体情况。然后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精神情况,紧接着依照自身职责逐条进行检查报告,汇报任期内安全工作所取得的业绩、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最后是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各今后的工作设想、计划。当然了,想锦上添花时可再表一下决心,表示在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从全面小康的政治高度出发, “ 超级 ” 重视,继续履行职责。
为推动计算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计算力学的发展和工程应用,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2年11月8—11日在重庆召开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2(CCCM 2012).
2 会议主题与征文内容
计算力学的新模型、新理论、新方法和软件开发研究;
大规模复杂结构的数值仿真研究与求解技术;
CFD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应用;
固体流体相互耦合作用的机理、计算方法与工程应用;
多物理场耦合力学问题的数值仿真;
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
材料本构模型的宏、细观研究与数值仿真;
CAE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
计算纳米与生物力学;
有缺陷材料的力学演化规律与数值计算;
冲击动力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岩土结构和流体力学中的反问题研究;
工程随机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
各类非线性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应用;
多体系统复杂动力学问题与动力稳定性的研究;
各类工程中的施工力学、工艺力学问题研究和应用;
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其结构体系的数值方法;
海洋、地下空间和太空开发的力学分析;
路桥计算力学、环境计算力学与灾害计算力学;
模型确认和验证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多尺度理论与模拟研究;
实物实验、测试与控制中的仿真;
其他计算力学问题.
3 注意事项
(1)应征论文应未公开发表.
(2)本次会议直接征集论文全文,篇幅不超过8 000字(含图表).应征论文全文请于2012年8月31日前提交会议秘书处,并提供论文作者的通信地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电话、传真和Email等.
(3)论文经专家评审通过且作者本人到会参加交流后,将分别发表在《固体力学学报》计算力学专辑或《计算力学学报》增刊上,并推荐其中的优秀在《计算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中国科学》和《计算机辅助工程》等期刊的正刊上.投稿时请注明发表意愿,并按所要求的格式排版.
(3)会议拟安排考察参观活动(详细路线将在下一轮通知和网站上给出).
(4)会议最后一轮通知将委托承办单位重庆大学发出.
(5)请通过会议网站投稿,并同时通过Email:ccm2012@cqu.省略或boyan2012@cqu.省略(注明CCCM 2012征文)发送给大会组委会.会议网址:ccm.cqu.省略.
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析构建此交流平台的原因,并阐述构建其目的、原则,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分类,提出“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以此设计该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
关键词:
网络交流平台教育技术学交流
1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需求分析
1.1专业建设的需要
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基于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两方面能力: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过硬的实践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走向社会后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在这个平台中,会有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各个模块,帮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仍集中体现在以下业务范畴:各级各类学校、电教中心、培训机构、广播电视、相关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从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就业市场来看,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简而言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设计教学系统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和评价教学媒体以及设计和开发媒体资源等能力。而该平台所开设的多个模块都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能力,让其拥有提前步入社会的能力。
2构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目的、原则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交流平台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以网络环境为特定背景,开展的一系列交流活动。而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构建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研讨主题的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构建原则
该平台应保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主题、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动力的原则来进行。其目的是要使学习者越发便利地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遵照以下原则。
2.1.1页面设计简洁
在设计界面的过程中,要在不妨碍其完整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到简练、实用,使学习者越发便捷、直观地得到想要的资料。而如果在网络平台中出现太多无关的信息,则会使学习者无法简明扼要地获得所需资料。
2.1.2交互性
在网络交流平台中应重点设计和实现两种交互方法: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专家之间、学习者与学者之间可进行在线的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进行非在线的交流互动,保证在同时或未同时在线情况下都能够进行真实有效的互动。
2.1.3开放性原则
网络交流平台应体现开放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在时间、空间、内容、方法、样式等方面实现合理的学习与交流,提高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率。同时,也为多媒体视频、课件等提供平台,在这里,也会进行学术交流、主题研讨等,使得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2.1.4模块合理原则
在本网络交流平台中,是通过各个模块向学习者提供内容信息来实现平台的合理运行,所以模块里的资源必须是专业的、合理的。只有保证资源的真实无误、精确有效,才能将网络交流平台合理的使用。设置合理的功能模块,完善各个模块的内容信息,才能建成一个高层次、重前沿、资源共享度高、交流合作性强的一个新型网络交流平台。
2.1.5安全稳定原则
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应安全平稳。若是平台的运行出现问题,那么即便界面再精练、功能设置再有效、学习资源再丰富,都无法达到本平台的目的,那么这个平台就会失去价值。因此,系统和信息安全问题、网络平台平稳运行问题应重点关注。
2.2研究目的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及原因,可了解到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本专业的学生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知识建构、专业发展等方面做一点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有利于在校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锻炼专业技能。(2)促使在校大学生了解并熟知社会的创新以及创业的前沿信息,使其能更好地跟踪市场动态,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3)为部分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遇及考研最新动向等信息,缔造更优质的社会实习环境。(4)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能够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好的认识教育技术学专业。
3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设计阶段
平台对于交互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将各类多媒体组件有机集成起来,实现多方面的交互,可以提高使用者获取资源、参与交流的兴趣。那么,如何将交互性实施到最大化呢?即探究网络交流平台功能模块的设计。
3.1设计模块
对于网络交流平台,本研究将其分为模块,依次为专业介绍、动态导航、知识解析、实践教程、学术论文、专家风采、基础教育资源以及主题论坛。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3.1.1专业介绍
由于一部分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甚少,因此让学生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学科性质与发展过程显得格为重要,引导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也是开设这个模块的目的之一。这个模块包括“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两个子分支,旨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动态导航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考研与就业的相关信息尤为重要,所以这个模块划分了三个分支———“前沿资讯”“考研指导”“就业导航”。“前沿资讯”,在这个模块里会实时更新资讯,包括各国举办的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论坛、讲座、国内外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信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以及社会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前沿资讯,使其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考研指导”,这一模块的目的是让已经准备考研的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近五年的考研学校排名、考研的国家线、各高校的考研初试、复试的科目、考试科目所包含的专业书籍以及相关推荐等,为考研的同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就业导航”,为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在该模块中会详细讲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所能够从事的行业,并且为在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会及时更新一些就业信息,以供毕业生选择。
3.1.3知识解析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由理论方面、技术方面、教学实践方面三个部分构成。该模块主要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理论方面,根据大学课程的修习类型来分,将课程的总体结构分为: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则“知识解析”模块也按这三方面来划分。总结各本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并对一些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透彻地学好各门课程,充分地利用该模块提高专业学习资源的获取效率。
3.1.4实践教程
“实践教程”这个模块则是探讨知识结构中的技术与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是针对软件类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划分为五个分支:精通office、网络编程、摄影天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技术的学习不同于理论,它需要的是学习者不断的操作和练习。因此,整合知识资源,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程体系结构,存在其必要意义。
3.1.5名师答疑
高校学生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仍有对高校可使用的学习资源、需培养的专业能力不够详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知向谁求助等问题。特此开设“名师答疑”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会介绍各位专家、学者以及高校教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一笔隐形的财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3.1.6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模块包括教育技术学论文、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百家观点、英文文献、资源收藏、论文下载七个子分支。由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涉猎广泛,但专业知识在网络上的整合度不够,使得学习者在查找论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难度,这个模块主要是解决此问题,便于学习者的使用和下载。
3.1.7基础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案大全、课件大全、试题大全、素材大全以及其他大全五个学习模块。学习者可以利用模块已有的资源来满足其学习的需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资源是紧随着科技的脚步在变化的,这就要求及时更新专业资源,而且能保证随时下载模块中的自己所需的知识。
3.1.8主题论坛
这一模块主要为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以精选的研讨主题为中心的交流互动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模块留言、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组织各地专家和学者围绕教育技术学的热点话题,在论坛中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可以获得较好的远程即时互动交流效果,也可以通过非实时交流解决学习者的学习困惑。在该平台中,学习者可将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等出来,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并可以为其答疑。
3.2平台设计框架
通过对组成教育技术学专业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分层次”“模块化”的平台设计框架,通过该框架图使得各个模块清晰可见。构建新型的网络交流平台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所需资源的进一步细化,可以使资源、信息等越发清晰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通过对各个模块的访问,能较迅捷地找到所需资源,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的基石。
4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具有实时互动、节省时间等优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好的交流效果。该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为各地教育技术界的朋友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了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业界人士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期为本专业的学习者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该网络交流平台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还存在平台整合度不够,后续交流不够深入、学习资源尚不充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孙佳政 赵艳 于松萍 张奇 李爽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志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
[2]杨文.教育技术学之专业学习环境[D].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3.
[3]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以“e-Learning大讲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一、休戚相关发挥社会组织及交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
政府部门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敢于创新交通安全治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发挥社会组织在交通安全方面作用,发动社会群众参与交通安全治理工作。道路交通活动的主体是人,道路交通正常秩序的好与坏,交通安全事故的多与少,通常取决于人们是否正确和自觉地遵循交通法律、法规以及能否养成安全的交通素养。要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宣传中,始终贯穿百姓关注、群众参与的思想,选择切口小、贴近性强的宣传点,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单位,如汽车生产和销售商、保险公司以及车友会、驾驶员协会等群众团体,以资金赞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实践活动,并让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参与到交通安全宣传中来。“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和宣传,终极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的文明交通素质。首先,提高全民的文明意识。随着中国进入汽车时代,提高全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文明礼让意识迫在眉睫。其次,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让全体参与者学习并且掌握交通法律条例、法规和各项交通安全教育知识,逐渐增强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实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目的,自觉地保护好交通正常秩序。第三,增强公民的安全意识。使全体交通参与者尽可能的认识交通安全中违法行为的巨大危害,在出行过程中改变旧的不良的交通习惯,逐渐更新和提升交通安全常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二、舆论关注发挥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
(一)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电视媒体应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推出专题节目,采取嘉宾访谈、分析典型案例、普及安全知识等方式,阐述汽车社会弘扬法治理念,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倡导、呼吁部门依法尽职,人人遵规守法,安全文明出行。重点选题包括:公安机关酒驾整治实践,实现了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环节有机衔接,为法治社会建设带来诸多启示。曝光严重违法行为,如客货车、危化车“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的危害,重大交通事故依法追责等。
(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可以利用平面媒体的优势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刊登系列报道、评论文章。剖析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性、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利用评论文章引起人们思考。要利用汽车杂志的受众定位目标准的特点,通过主题增刊、图文报道、专题文章等形式刊发相关报道,唤起汽车爱好者的关注,让其享受车辆的同时注意交通安全。
(三)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利用新闻门户网站点击率高的特点,在首页醒目位置推出专题页面、专题链接。充分发挥微博公众账号、微信公众平台互动性强的优势,开展“晒”、“评”、“议”等系列在线活动,吸引广大网民参与。除此之外,还可以创新宣传方式,例如协调电影院线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当天播放122主题贴片公益广告;邀请名人制作视频、音频公益广告在网络进行预播和“炒作”,在广播、电视进行播放。
作者:马继飙郑钊铭
关键词:组织内容; 内容安全; 风险识别方法; Web挖掘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021-02
互联网上的文本内容中,一部分信息和内容对组织以及个人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则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例如,某人通过淘宝网购买了一件商品,但是他认为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于是他在商品的评价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认同此评价的个体越来越多的时候,该评价就演变成了热门评价,既而可能会引发个体对该商品的嘲讽、谩骂,最终对商品的销售产生无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如何去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何去评价风险发生之后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去降低对资产所造成的损失?
“内容安全”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内容安全是指由信息内容所引发的信息安全事件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引发内容安全事件的风险即是信息内容风险。因为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等相关概念不适用于社会组织,现对相关概念进行扩充,具体如下:“组织内容”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中与组织相关的内容,以及个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这些信息所持有的态度。“组织内容风险”是指与组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对组织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1
本文主要研究组织内容风险的识别方法。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描述了国内外有关信息内容安全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方法体系,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内容分析法,第五部分详细说明了网络计量法,第六部分对本文介绍的识别方法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第七部分运用分析工具对广西师范学院的官方网站进行了外链分析,第八部分比较了不同类型组织的风险差异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了总结。
1组织内容风险识别常用分析方法体系
上文中提到,内容安全是由信息内容所引发的信息安全事件,那么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可以参考情报分析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而形成一套组织内容风险识别分析方法体系,如下图1所示:
1.1链接分析法
链接分析法是根据网站与网站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操作的,无论何种网站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网页组成,而这些网页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相关性是指:1)内容相关性。网络信息从某个方面来讲是聚合的;2)结构相关性。网页与网页之间以某种结构相互关联;3)功能相关性。站点可以通过它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4)附属相关性。网站的主体是内容、结构和功能,而相对于这些主体部分,网站上的广告、网站上的友情链接以及初次之外的其他链接等都暂且归为附属相关性。
网页中存在着大量动态的超链接,它是网页的重要元素,几乎所有的网页都是利用超链接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超链接一方面便于引导用户浏览网页;另一方面,网页链接的创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既超链接时常会指向它们认为想要网站访问者看到的网页,因此这些超链接隐含了大量人为设定的目的信息。所以,对互联网的链接结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将对改善Web信息检索准确度、Web隐式社区的发现等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意义。
1.2文本挖掘法
文本挖掘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
(1)文本预处理:将文本对象转换成文本挖掘工具能够识别的格式。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步骤,既特征抽取和特征选择。
(2)文本挖掘:是指采用数据挖掘以及模式识别等方法获取面向特定应用目标的知识和模式。
(3)模式评估和表示:利用已确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1.3主题聚类法
主题发现也叫主题抽取或者主题识别,其作用是处理和分析大规模信息同时使用户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理解信息内容,探究信息中的主题。当前对于主题发现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只是将从复杂大规模信息源中获取主题并进行表现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统称为主题发现。通过精读一系列相关项目和论文,笔者认为,主题发现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主题发现方式较为灵活,只要是可以发现代表性信息的方法都可以归纳为广义的主题发现。比如,针对文本的主题发现有:从高频被引论文中提取高频词来代表主题领域、基于语义局部性思想来判定主题领域等多种方式。
狭义的主题发现是指从文本中提取关键文字信息,将主题聚焦在某几个词上的方法。此种方法需要发现文档中的关键问题,聚焦关键词并选取适当方式呈现,其也是目前主流的主题发现方法研究模式。本文的主题聚类法主要基于此种定义。
主题发现的目标在于运用一系列语义理解方式,从文本中自动提取关键词或术语,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聚类,从而发现主题,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该方法的关键作用在于利用语料自身的组织和结构来发现语义信息。聚类方法还有另一优势,传统方式是利用基于词的匹配来发现语料中的信息,其没有考虑到语料自身的结构在理解语料时会发挥的作用。所以,更准确地说,主题发现并不是某一项特定的技术,而是很多方面技术的综合运用。
2 链接挖掘工具应用及分析实例
目前,国内外有为数众多的免费链接分析工具。本文选取国内一款名为“站长工具”的外链查询工具进行实例分析。该软件是一款Web页面工具,其界面如下图所示:
该工具有三个文本框,第一个填写分析的域名对象,然后点击右侧“查询”按钮即可得出所需结果;后两个为附加项,可在查询的同时输入需要的外链文本或过滤不需要的域名,亦可对文本进行模糊匹配查询。
现使用该工具对广西师范学院官网进行链接分析,复制广西师范学院官网域名,粘贴到“请输入查询的域名”后面的对话框中,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域名有反链数74个,子域名数3个;点击“子域名”右侧展开按钮,可查看结果中的3个子域名,如下图:
每个子域名后面中括号内的数字显示了其反链数。该工具的排序方式有权重、PR、反链数三种;“只显示nofollow”为附加条件,可选择查看是否带nofollow的域名。网页主体内容显示了本域名所有的反链;每条反链下方的信息从左到右分别表示:该反链的域名、本域名在该反链中的权重、该反链的反链数、链接名称、是否带nofollow。
通过本工具,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如下:
a.本域名有74个反链,3个子域名及其完整域名。
b.所有反链的域名、反链自身的反链数以及该反链是否带nofollow。
c.本域名在各个反链页面中的链接名称。
d.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广西师范学院_广西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图片_新浪院校库_新浪教育”中所占的百度权重最高,下表为百度权重各指数域名数量:
e.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广西师范学院_广西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图片_新浪院校库_新浪教育”的PR(PageRank)值最高,PR值越高说明该网页在google搜索中越重要,下表为PR值各指数域名数量:
f.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123网址之家-教育大学 教育网_中国教育网_教育部_教育论文_远程教育_成人教育_教案_教育培训”所拥有的反链数最多,约为1682个,下表为各反链数区间的域名数量:
[反链数区间\&2000~1501\&1500~1001\&1000~501\&500~1\&0\&域名数量\&2\&0\&1\&41\&29\&]
链接分析是组织内容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其链接类型和链接动机,以便为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提供基础。
3 结论
本文就组织内容安全风险识别对已有方法进行研究综述,列举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和三种基于Web挖掘的法,并对列举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风险识别方法的不足,并给出各个方法的可能改进方向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组织内容风险模型[C].2013.
[2] 扬益凡,朱明等.基于链接相似度Web挖掘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
[3] 扬中华,汪勇.程序员技能需求: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分析[J].现代情报,2007.
[4] 王知津,闫永君.网络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
[5] 沙新光.基于主题的聚类检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6] 丁宝琼.网络文本信息采集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信息工程大学,2009.
[7]Edna Reid,Marc Sageman.The Dark Web Portal Project: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ce of Terrorist Groups on the Web: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formatics[M].Springer,Berlin,2005.
[8]Deerweter S,Dunmaisst,Fumasgw.Indexing by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0(6):391-407.
一、引言
科技络发表是网络时代的一个新生事物,是通信网络建设高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爆炸式涌现的结果。但是,网络服务平台质量优劣是科技络发表发展的一个瓶颈,突破这个瓶颈,建立一套可行的网络服务平台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在我国,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体验的服务平台设计理念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并且研究相对浅显且不成系统,相关主题的专著、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服务平台等在数量上亦不丰富。国内学者对服务平台建设问题的研究多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技术解决方案的探讨;二是艺术设计领域倾向于将网页设计视为平面设计的延伸。在所调研的文献中,与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用户心理学、用户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稀少。
综上所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运用网络计量学并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制定科学、可行的科技论文服务平台质量评价体系,对科技络发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科技论文服务平台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了解用户对科技论文服务平台的使用和反馈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对这些平台进行评估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对象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三个网站平台,分别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批评网、教育技术通讯。调查对象主要是经常浏览这些平台的用户,还有一部分就是网站建设方面的人员,分别选取200名调查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方法主要利用问卷调查法、SPSS、AHP、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访谈法。
(一)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调研,本研究以 SERVQUAL量表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知名学者所建立的评估体系,经过综合研究之后设计成调查问卷,共包括5个大项,38个小项[1]。问卷调查主要借助于Internet来发放在线调查问卷。受笔者能力、时间以及被调查者喜好、经验和知识结构等的限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证结果的精确。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问卷回收之后,本文对评估体系各项指标的数据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共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数191份,平均有效率为96.5%。本研究将科技论文服务平台这个总体目标称为一级指标,将上面总结的每个大类称为二级评价指标,每个大类下面的子类称为三级指标,这一系列的指标集就构成了评价体系。
(三)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2]
信度是指根据衡量工具所测出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常用Cronbach’s alpha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检测,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回收数据后,笔者依次将结果录入SPSS17.0的数据库,然后用Analysis–Scale-Reliability命令进行处理,得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是0.858、0.813,三级指标分半系数为0.871,说明本研究制定的评估体系具有良好信度。
2.效度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评估建构效度的常用方法,检验方法主要有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球体检验。本研究对评估体系雏形中的26个三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其KMO统计量和Bartlett’s Test分别为547.97和0.891,因此,通过了Bartlett检验,显著性概率为Sig<0.001,为高度显著。
(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Saaty教授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其步骤一般分为四步[3]:(1)建立阶梯层次结构模型;(2)计算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本研究选用方根法,将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权重向量。(3)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记作CI,随机一致性指标CR分别定义为:
经过计算,一级指标的CR值为0.0074,二级指标的 CR值分别为0.0197、0.0197、0.0511、0.0207、0.0078,其值均小于0.1,这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然后根据组合权重的计算公式求组合权重,最后进行各评估因子的总排序,结果显示CR=0.0534<0.1,说明总排序也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三、应用实例
基于上述分析,科技络发表是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科技论文服务平台,在科技论文质量控制、系统性能、界面设计、用户服务、安全性等方面的得分并不高,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使得科技论文平台应有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不断增强科技论文的学术性和网站的权威性,是保障科技络发表平台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 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
—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
—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