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6:4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任职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价
做好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工作的重点是要结合任职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培养能力为首要目的,其关键在于构建适合于任职教育的创新型教学评价体系,为锻造良好的任职教育心理素质作好准备。
1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原则
任职教育是围绕某一岗位的任职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开展的教育。任职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心理学评价有其独特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则:1.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帮助培训对象提升任职教育心理学理论水平,而且重点是帮助培训对象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任职教育中涉及的实际心理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主线,是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核心。2.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内容重点在于对学员普通经验的升华。任职教育下的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把那些比较零碎的学员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为此,在教学评价中应把培训对象对普通经验的总结、提炼、升华能力作为重点内容突显出来。3.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内容突出工作创新能力。借知识更新进行工作创新的能力是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评价中,要鼓励创新和独到的见解,不必强求一个答案。有些学员的观点即使不够成熟,但只要有真知灼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当鼓励支持。
2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内容
1.平时评价
平时评价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的.它具有直观、方便、组织实施简单、评价的结果受外界干扰较小的特点,能帮助教员及时掌握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任职教育心理学实际技能的熟练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及产生原因,为改进教学,有针对地指导学员学习提供第一手材料。包括:(1)口头提问:这是教员在教学中,用问答的形式,来了解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这种形式使教学双方处于直接对话的状态,便于教员观察学员的思维活动,查明他们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吸引学员的注意力。(2)检查作业:是教员通过批改、评定学员的作业,了解他们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批改作用通常可采取全部批改、部分批改、抽查批改等。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批改,批改后教员应进行作用分析,分析共同存在的问题或典型性问题。(3)模拟演示和操作:让学员在预设的任职教育场景中当众进行自我调节演示和安抚其他成员心理的操作。这是考核学员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便于教员把评价与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当场对学员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4)日常观察: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教员通过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员学习活动而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观察是在教员与学员直接接触中进行的,不仅可以获得直观的而又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而且可以及时指导学员的学习活动,于检查指导于教学之中。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或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完毕进行的全面性的检查。总结性评价主要采取考试的方法进行。考试是对学员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总结性检查、衡量和评价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分类。依考试的方式,可分为口试、笔试,操作考试,撰写论文。上述各种考试功能各异,用途不同,应注意克服考试方法单一的弊病,力求灵活多样,综合应用。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以闭卷笔试为主,口试为辅,考察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督促学员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任职教育心理实操能力考核,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测试,考察学员在情景中开展心理工作的情况。在考核时间上,应采取课终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实行综合评分,尽量避免一次课终考试便“一锤定音”,以“一次得分论英雄”的局面。
3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途径
1.学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员作为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对象,而应是自我评价的主人.在学习评价中,应充分调动每一个学员参加评价工作的积极性,让学员自己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对自己学习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效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事实求实的评价。在学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能激发学员的责任感,提高学员评价水平,又促使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
2.教员评价
任课教员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学习态度、对任职教育心理技能掌握程度的观察了解,根据平时测验与考试的结果,对学员学习做出客观评价
4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 心理健康 活动课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延(1963- ),女,河北冀县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北京 10001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35-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面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高职生的现状,开设心理健康课已成为实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心理健康课都采用以心理健康知识来结构内容的大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也有学校采用以大课堂中的理论讲授为主、体验式互动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然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并不应该是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标,现代教育也早已摒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活动课教学模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活动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观众,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应针对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都应以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切实提高为目标。
2.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互动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充分浸泡于课堂教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彼此分享、相互启发,教师总结、提升,学生在情感层面、理性层面都能够有所收获。
3.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团体心理咨询是面向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群体开展的心理咨询,一般人数在10~15人,采用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等形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促使群体成员相互影响,获得感悟和心理成长。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内容
心理健康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跨越职业的素质和能力,目标是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获得自我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二十人左右小班为教学单位,以专用教室为教学环境,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引导、促动,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获得体验、感悟和成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活动课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教师促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建立关系,布置活动环境, 宣布活动规则,按需要安排热身活动等,目标是营造活动气氛,将学生带入活动情境,指引活动方向。其中布置活动环境是指教师对活动桌椅、教室灯光、舞台、幕布、音乐、活动道具、教学用具、教学设备等的布置。(2)学生活动体验: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心理健康课的活动是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自我体验活动、自我探索活动、相互影响活动等。其中自我体验活动有小拓展、角色扮演、快乐芯等,主要帮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感悟;自我探索活动有绘画、纸笔活动等,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相互影响活动有头脑风暴、课堂讨论与分享等,帮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获得成长。(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帮助学生在分享中获得启发与释放。(4)教师总结提升:是指教师对学生分享的感受、感悟进行总结和深化,引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使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把自己的体验、感受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生活。(5)课外延伸: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课外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扩展阅读、看心理电影、完成作业、课外思考与实践等,促进心理健康课向日常生活的延伸。
高职心理健康课作为必修课,适合安排在学生刚进入高职的第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30学时。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
本文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的实施为例,谈谈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
针对学生刚刚进入高职新的学习环境,心理健康课安排了“融入新环境”的内容,课堂活动是这样实施的,首先由教师按上课人数将座椅摆成一个大的圆圈,每个座椅放上温馨的靠垫,学生入座,课程开始,由任意4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叫出同学的名字,据此全班分为4组,接着教师宣布活动规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破冰活动“同舟共济”,小组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成员要协商策略,并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这就促进了小组内部的熟悉程度和相容性,推动了学生融入新环境的进程,通过给小组命名、在小组活动规范上签字,使学生建立归属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进入大学,你的心情还好吗”,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由各组派1名代表在全班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学生分享了迅速融入新环境的方法,也表达了不少失落与不适应,各种情绪得到释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面对失落与不适应的对策,大家的分享起到了相互启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出适应的定义与适应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适应的核心“调整自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只有主动积极地调整自己,才能让自己的需求在环境中得到满足。最后,教师留作业,学生课下完成心理适应力测试,进一步评估自己的适应力,并主动结识一个人,或主动认识一个新地点,下次课交流。这样,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即能够找到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觉察进入高职后在适应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积极适应新环境,并学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不断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发展自己。
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活动,获得体验和感悟,又在此基础上得到知识、理论的提升与指导。与直接灌输知识理论的课程模式比较,活动课能够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对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探索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变以知识结构教学为以活动贯穿教学;变标准班教学为二十人左右小班教学;变教师传授知识为教师引导、促动、总结、提升;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程考核注重过程化、全面性;教学环境实现专业化、整体性,通过实施活动课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需要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情绪调控等各方面获得心理的成长;作为青年初期的人,他们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引导与交流;作为高职生群体中的成员,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这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抹掉的痕迹;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使高职生比本科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自信力的危机。因此,高职学生会面临更大、更多的心理冲突,他们更需要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更需要学会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学生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了有关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等内容。
2.课程教学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知识来结构内容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往往从概念讲起,讲授理论,列举实例,较少安排课堂活动,学生课堂参与较少。活动课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为例,整体设计以“我与环境”为主题与线索,分为初始课、主题活动课、回顾课和结束课四个模块。初始课用于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用于帮助学生融入高职生活,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约定课程活动规范,并提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了解学生、评估课程效果,并由“融入高职生活”引出“我与环境”的主题。主题活动课是心理健康课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环境中的我”,二是“我面对环境”。“环境中的我”部分帮助学生觉察自我、提升自信,分为四个任务,即自我面面观、我是独特的、我可以更好、生命的意义。“我面对环境”部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积极情绪,学会应对压力,分为四个任务,即交往有方法、感恩与宽容、积极与乐观、压力我应对。回顾课用于解决学生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促进心理健康课向生活的延伸。结束课主要用于效能评估,学生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提取课程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资料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要完成任务、实现每个模块的目标,都是通过进行每次课1~3个活动来实现的。
3.活动课教学全过程师生、生生之间充分互动。不是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就健康,心理健康课需要学习者直接参与活动,获得体验、感悟,直接接受教师的引导、反馈和对教学内容总结、提升,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理论,更能够获得情感体验,真正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
4.课程教学以二十人左右的小班为教学单位。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是采取大班教学的形式,以100~200人为教学单位,看似效率很高,效益很好,但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做自己的事,或者学生只是作为看客,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并无效率与效益可言。
二十人左右的小班教学看似成本较高,但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能够较为全面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了学生活动参与度,以及活动的覆盖面,实际教学效益远高于大班教学,学生的相关素质与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真正的核心,并且随着生源的逐渐萎缩,小班教学是可能实现的。
5.以专用教室为教学实施环境。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对教学环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教学环境要能够营造活动气氛;第二,教学环境要能够方便活动实施;第三,教学环境能够提供活动道具;第四,教学环境要能够提供专业支持。这就对专用教室的色彩、灯光、桌椅、舞台、环境布置、教学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以过程化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情况,学生的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心理情景剧表演、学结报告等所体现的对相关困惑、问题的思考、心理成长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过程化考核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参与课程。
五、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在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学生的课业成果能够反映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较好的理解;学生喜欢活动课,愿意参加课堂活动,对专用教学环境满意,认为参加活动课学习收获更大。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活动课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与先进性,对于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程,切实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普遍意义,特别适用于素质教育和通用能力课程。
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强调:要提升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除了加强师范院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外,加强在职教师队伍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实践后,再学习再提升,成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体系中,组织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方法共同决定了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其中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培训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水平与质量,在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不接地气、拼盘凑数、交叉重复、操作性不强、反馈不到位等问题。反映出课程设计的实质性问题是: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存在学员主观能动性不足、教学方式多样性不够,课程安排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不强等问题,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究其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三:其一,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项目负责人应付凑数,学院审核机构审核不严等情况;其二,课程设计者教育学专业知识深度不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缺乏研究,导致不能很好地应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其三,课程设计者知识广度不够,在设计中还需应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不够扎实。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应用心理效应的原理来探讨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对策。心理效应是普遍作用于每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是某种人的行为或事的作用力影响了其人或事导致发生相应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如破窗效应、鲢鱼效应、蝴蝶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对人的行为和意识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据培训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应用好心理效应,可以使课程设计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三、五种心理效应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计的初始安排,注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初次接触时根据有关信息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首因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会对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虽然这种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强烈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如何安排培训班开班式尤为重要。学员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互不熟悉,如何迅速俘获人心?我们在课程设计初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如何让学员对此次的培训班充满信心、充满期待;二是能够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融入班级,充分激发每位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新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通过初次接触,观察每位学员的特点,为后期的班级管理与学员信息反馈打下基础。因此,初期的课程安排应以活跃气氛、凝聚团队为主,可设置团队拓展训练或破冰训练等。同时,首课教师与课程的选择尤为重要。首课教师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资历较深的优秀教师,让学员对本次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运用首因效应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或难以改变的。我们应当在第一时间凝聚人心后,进一步做好后续的工作,避免有始无终。(二)课程设计的中间安排,注重反馈效应。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学习者通过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对后续的学习起到控制和强化作用。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客观的反馈,以强化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偏离学习目标或浪费时间。即论语中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除了进行自我反思外,要重视别人对自己作出的客观评价,扬长避短,从而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反馈效应告诉我们,在课程设计的中间环节要帮助学员建立良好的反馈平台,设立有效的反馈方式,使学员在一段的学习过后能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和交流,为强化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在课前设置学员分享环节,课后留部分时间让学员自由提问,举办学习沙龙或者小论坛。老师要在学员的交流与分享中了解学员的需求与不足,学员也要在交流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明确目标。反馈效应还启示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前后课程的顺序安排。避免出现前后课程交叉重复,先难后易,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确保课程能围绕培训主题,达到培训预期目标。(三)课程设计的后期安排,注重迁移效应。所谓迁移效应是指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学习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对解决后期问题的影响。根据造成的不同影响分为正效应、负效应和零效应。在课程设计的后期中,要适时安排特定环节及时总结梳理本次培训班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安排片段教学、听课评课、参观考察、课题研讨等环节,把前期的课堂理论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挖掘其原理相通之处,触类旁通运用到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中。有条件的培训院校还可以在培训班后期安排部分选修课,让学员在前一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学校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使前期的学习有的放矢,避免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为培训期间的学习时间总是有限的,在后期的课程设计中还要注意帮助学员归纳总结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方式与方法,使学员回到学校后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同时要防止学习与实践中的思维定势,不考虑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照搬照抄。同时,事先让学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学习过程中让学员带着课题听课,带着课题研讨,这都是培养学员科研能力的好做法。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软肋”,针对性地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引导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能很好地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四)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注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长时间的刺激或过度、过强的作用导致研究对象产生心理不耐受甚至逆反的心理现象。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过犹不及”。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体的疲劳周期因素,科学安排课程的数量、时长、性质、时间点及排列顺序。科学家对脑科学规律分析研究显示:大脑的每个功能区都有一定的工作时限,超过时限脑细胞就会因疲劳而逐渐停止工作。同时,左右脑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大脑在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时只有一个半球的参与,因次单一的教育和训练会使大脑的另外半球受到抑制。所以,要科学控制不同课程的时长,建议不同性质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时间长度不宜连续安排同一性质的课程。另外,根据人体的生物学规律:人体在早晨记忆力呈最佳状态,适合安排理论性强,逻辑思维强的课程;14点脑力体力最低,不宜安排理论课;15∼18点体能活跃,可安排操作课、实践课;21点出现第二次高峰,可安排学习沙龙、文艺汇演等。(五)课程设计的价值安排,注重指挥棒效应。指挥棒效应是指上层或管理者的目的与意志对下属的行为所起的导向与驱动作用,导致了自身行为失去自主性、客观性和系统性。表现在:一味听从权威专家的意见,不敢质疑,更不敢有反对意见;一味迎合政策的需求,喜欢捕捉热点,随大流且功利性强。职称考试辅导培训、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培训、学历与学位考试培训等培训市场生意兴隆。因此,课程设计中不要一味聘请权威专家,或碍于领导专家的面子“凑课”,要关注一线教师的基层经验的分享。许多专家只是从事理论研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理论引领固然需要,但是基层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对学员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帮助和启发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弥足珍贵的。从政策层面来讲:不要只盯着学校升学率压力或满足自身评职称的需求,更要注重“立德”之根本。缺乏道德素养的老师,教学知识与能力再强,也就像没有设置安全网的高楼,楼盖得越高就越危险。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是要内外兼修的。不能因为培训时间短暂,牺牲师德师风教育来换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丢失了学习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建议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比例可以根据培训班的时间长短来合理控制。从教师培养整个周期来看,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尤为重要。要开设师德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教育四个领域的课程。如果是阶段性的主题式培训,培训时间较短的,其课程设计也可以不面面俱到,只要能围绕主题即可,但从整个培养周期来看,课程的系统性尤为重要。
四、心理效应应用于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建议
首先,在培训班开始阶段建议注重首因效应,提高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快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其次,在培训班中间阶段建议注重反馈效应,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反馈平台,促进学员的有效学习,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其三,在培训的后期建议注重迁移效应,通过对培训知识的归纳、梳理及方法方式的规律性总结,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为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提供指导;其四,在课程设计的整体安排上要注重超限效应,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科学安排课程的长度、频度、时间点及顺序,提升课程安排的科学性;最后,在把握课程设计的价值上建议注重指挥棒效应。注重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符合教师培训的整体目标,合理安排不同价值领域的课程,使师德教育、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均能实现。
作者:陈娜娜 单位:福建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的意义和思路[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
[2]廖艳华.例谈心理效应在短期培训班管理中的应用——以宁波大榭开发区短期培训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09).
[3]高兴贵.陕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培训模式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课程。吴增强和蒋薇美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并且要体现活动性、主体性、发展性等原则。为了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使用大量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团体动力的形成,而这些活动和形式主要以教学游戏为主。
(一)游戏与游戏教学
游戏这一概念,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有不同的理解,但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认为,游戏就是一种活动,它具有由内部动机控制、重过程轻结果、模拟和假装、快乐等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游戏理解为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发展智力,获得成长。传统、狭义的游戏概念将游戏的对象局限于儿童,并且认为游戏是自发的,而广义的游戏概念有所扩展,游戏的步骤、形式、规则简便易学,如能仔细挖掘游戏的思想内涵,可将之运用于教学当中,为教学服务。
游戏教学是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在游戏教学中,游戏不完全是自发的,而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将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在愉快的玩耍和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促使游戏发挥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游戏教学不是将教学和游戏进行简单的嫁接,而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象征性游戏的内涵
皮亚杰在其游戏理论中提出了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三种类型的游戏,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象征性游戏又称符号游戏,是指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通过模拟和假装,转换情景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象征性游戏中的“象征”过程是一种心理操作,个体通过象征可以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儿童认识到当前的刺激物与不在眼前的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然后形成象征。而年龄更大的个体在进行象征操作时,敏锐地觉察或认识到当前刺激与不在眼前的事物之间的隐喻关系,并渗透感知觉、思维和想象进行重组与改造,使实物的意义大于其本身的意义。经验越丰富,思维越发展,对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的水平就越高,同时,象征性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个体智力、创造力的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游戏教学以及象征性游戏的内涵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来开展;象征性游戏作为游戏教学中常用的类型,最突出的特点是“模拟和假装”,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则需要根据生活中的真实心理事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并参与其中,其本质亦是一种模拟和假装。基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可将象征性游戏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象征性游戏
(一)发展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发展之原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对应着人类三种思维类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是简单的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帮助儿童发展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开始有了抽象概念,能够区分形式与内容,他们通过以现实的物代抽象的物,以现实的人代想象的人的象征性游戏进行转换性思考,促进情感、人际交往、人格等心理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将生命全程分成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尤其重要,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要克服自我同一性的混乱。通过象征性游戏中的模拟和假装,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我,学习换位思考,全面认识自我,看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个体通过游戏才能“成为”和看到“自己以及他人”,实现自我的同一。
(二)游戏课程观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式、体验式学习特点。
游戏课程观将游戏当成课程的一部分,强调游戏的过程而非结果。象征性游戏则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体验式的模式,而非枯燥的说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游戏者,不直接灌输价值,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帮助学生在模拟和假装这一过程之中去认识事物,感受他人及其真实内心世界。此外,游戏课程观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现实生活世界就是“教育”与游戏最本质的联结点。心理健康教育则认为心理问题来源于生活,也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加以解决,象征性游戏当中的物―物、物―人、人―人的象征就是以象征性事物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即是对生活的解读。
(三)社会学的视角
象征性游戏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提高心理素质之课程目标。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步骤,而社会化就是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象征性游戏是对真实生活和人生的模拟,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练习和操作的机会,使之在其中体验与人交往、学会合作、面对挫折、探索成功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象征性游戏的类型
象征性游戏包括以物代物和象征性角色扮演两种游戏形式。
(一)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
以物代物的象征游戏是指用一个物品来代替另一个物品的游戏形式。儿童的象征性游戏是以实物代替实物,如,使用一块积木代替一块饼干或者用一块石头代替一只小狗等。随着个体思维的发展,逐渐过渡到以实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如,用皇冠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用纸飞机代表梦想等。其本质是通过游戏联结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借具体事物深入理解抽象事物。如,一名教师希望学生学会合作,设计了一个传递乒乓球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排成小队,游戏中每个学生用嘴衔着一个纸杯,将一个乒乓球放到排头的同学的纸杯中,在不能用手触碰乒乓球的前提下通力合作将乒乓球传递到小队最后一名同学后面的小桶中,在规定的时间内传递乒乓球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在游戏中,教师以乒乓球游戏象征合作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象征性游戏体验合作,并通过合作―总结经验―再合作,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合作”的知识。
又如,要设计一节以“梦想”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采用象征性游戏的形式加以组织。下面是一个以高中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课例。
[课例]
教学目标:通过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活动,让学生找到达成梦想的途径与方法,自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过程:课前循环播放视频版励志歌曲《青想》。
1.导入:以“梦想”为题导入,并与学生用本课的主题“超越梦想,一起飞”做约定(当教师击掌说到“超越梦想”的时候,全班同学击掌回应“一起飞”,并迅速停下手头的任何事安静下来)。
2.象征性游戏活动:纸飞机
(1)要求学生折一架纸飞机,以座位为发射点、讲台为目的地发射飞机。
(2)与学生一起讨论发射到讲台和没有发射到讲台的飞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将发射飞机比作学生达成梦想的过程,让学生再次思考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让学生再次折一架飞机,可以在任意地点发射,飞到目的地――讲台。
3.总结升华:教师总结,全班合唱励志歌曲《蜗牛》结束课程。
在本课例中,折纸飞机的活动是一个象征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使用象征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快乐并思考人生。如果直接向学生灌输达成梦想的方法,告诉他们经验很重要、努力很重要、应该注意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
折纸飞机是无数学生童年时期难忘的记忆,虽然折过无数次,但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折纸飞机,并从座位发射到讲台,仍有很多飞机无法飞到目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发现:有的学生的飞机结构差(自身基础薄弱)、有的学生离讲台太远(努力不够)、被其他飞机撞落(受到阻挡、被人嘲笑)、发射角度偏差(方法不当)……通过游戏与现实比拟,让学生通过折飞机―总结经验―再折一次的过程,悟出达成梦想的途径。
象征性游戏有效避免了枯燥地传授知识和经验,用一种象征性的游戏形式,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通过自我探索和他人帮助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
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即儿童把自己假装或想象成另一个人,即个体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按照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增进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促进成长和发展,又可称为象征性角色扮演,它的另一种变式是以人代物,即将自己假装成另一个物体的游戏形式。儿童在象征性游戏中试图尽可能准确地再现他们观察到的人类生活活动,如,医生要先看诊,然后开药、打针,打针要先消毒,再注射等;有时儿童也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物体,如一只机器猫或一朵小花。随着个体思维的发展,个体逐渐使自我服从于现实,脱离让外部世界服从于自我的“以人代人”,逐渐过渡到以现实中的人代替想象中的人或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再现的是人们细腻多姿的内心世界。其本质是通过游戏联结想象个人和真实个人,借想象个人深入理解真实个人的内心世界。
下面以一个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例来对以人代物(人)的象征性游戏加以说明。
[课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朋友间产生不良关系的原因。
2.学会一些找朋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导入:以一首儿歌《找朋友》切入,引入“找朋友”这一主题。
2.象征性游戏活动:朋友之间。
(1)让两名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小狐狸的烦恼》1
故事梗概:小猪和小狐狸因为占乒乓球桌的事情,互相不理睬。下课了,小猪想让小狐狸帮忙占乒乓球桌,要是不早点去,就占不到了。小狐狸坚持先去上厕所,小猪生气了,再也不和小狐狸玩。
看完了故事,请学生讨论,故事里出现了哪两只小动物?为什么小猪不喜欢小狐狸,小猪和小狐狸还能做朋友吗?如果让故事重演会怎样?讨论结束后请两名学生进行演绎。
(2)让两名学生饰演心理情景剧《小狐狸的烦恼》2
故事梗概:小狐狸和小猴子因为玩具的事情互不理睬。课间,小狐狸趁小猴子不在,把小猴子的玩具拿去玩,小猴子回到教室后发现玩具不见了非常焦急,这时发现是小狐狸拿走了,非常生气。
看完情景剧,请学生讨论,故事里出现了哪两只小动物?小猴子为什么生气,如果让故事重演会怎样?讨论结束后请两名学生进行演绎。
3.总结升华:教师总结,以儿歌《找朋友》结束课程。
“在平常学习生活中,交朋友真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学们交朋友的时候还遇到过其他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让学生将交到好朋友的方法写下来,然后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友谊树”上。教师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学生分享。最后以儿歌《找朋友》结束课程。
本课运用了象征性游戏中的象征性角色扮演这一形式,由于针对二年级的小学生,采用了小动物的角色,更贴近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富有趣味性。本课例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看似是“以人代物”,实则是一个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游戏。首先通过观看“角色扮演”情景剧,创设情境,小组讨论之后让学生再通过戴上小动物头套扮演情景剧当中的小动物(实为人类个体),再次演绎,重组故事情节。重组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他人的内心状态,换位思考的过程。此时学生扮演的小动物角色已经超越其本身的意义,代表人类个体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象征性的角色扮演还能避免心理健康教育中真实事件的角色扮演所带来的情感困境,如,一节以“赞美与贬低”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让班上的一名学困生在课堂上演绎自己平时被同学贬低的真实事件,希望消除学生群体中贬低同学的现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让该学困生在演绎自身真实事件的过程中屡受伤害。如果采用象征性的角色扮演(演绎他人的事件、借助小动物形象演绎等),就可避免这种困境。
四、结语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学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设置,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团体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学、特殊儿童矫正等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实习也非常重要。
一、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的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反映虽然在学习时都掌握了相关理论,考试时分数也很高,但是在实际生活或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用到相关知识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为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系统的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指导。尝试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结合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广泛学习国内外心理咨询方面权威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前几年教学的探索,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并结合近年来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要求的相关内容,自编教学讲义,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目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0%和30%,以后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高实践课时的比例[1]。
2.随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
关注心理咨询领域的发展动态,教学中随时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使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保证教学内容全面而有重点,并联系前沿、联系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际。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实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诸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实战练习等等。
2.实践教学改革
寻求多样的途径和形式来实施。第一,依托本系心理学实验室,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实践,形成相应的基本实践能力。第二,依靠本系的大学生互助之家和与中小学、社区、企业、医院、监狱等实习单位建立的良好关系,向学生提供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可能性,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相应的心理咨询技能。第三,带领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申报相关的大学生科研课题,培养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技能考核所占的比例,目前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0%和40%。理论考核强调基础知识和理论,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基本分析判断能力;根据需要,在考核的形式上采取闭卷或开卷,也可以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性能力,让学生扮演咨询师,自行寻找合适的来访者,在专用的咨询室进行一段正规的心理咨询,对咨询过程进行录像,随后教师对录像进行分析、判定,根据咨询师表现的技能进行评分。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从而准确理解课程基本内容和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实际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打下了基础。案例教学法不是简单地呈现案例,其操作过程一般包括收集与精选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对案例总结和反思三个过程[2]。
1.收集与精选案例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收集整理资料,选择和撰写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在准备案例时,关键是要思考案例中蕴涵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案例内容提出将要讨论的基本问题。对于案例中蕴涵的问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案例中应该尽量多地涉及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来理解和领悟相关知识。二是案例中应该包含模糊的、复杂的、存在争议或有待发展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重新建构知识的目的。
2.组织案例讨论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只是启发者,起带领、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参与讨论的主体,学生的讨论状况决定了他们对问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二是要多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讨论往往会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和答案,教师要表示尊重和肯定,及时给予鼓励,特别是对于一些个别的、奇异的见解,切忌忽视、不回应甚至嘲笑。
3.对案例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要指出学生讨论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澄清一些问题的结论,必要时进行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
(二)模拟练习法
模拟练习法来源于体验式教学法的理念。体验式教学法是创设、创造或引入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某种氛围或具体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获得一些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正确并快速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是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如日本学校咨询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时,就是集讲义、演习研究为一体,特别将体验学习作为掌握心理咨询的重点[3]。在教学改革中,进行模拟练习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讨论法
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比如五到八人一个小组,教师对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个案的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分析与讨论,通过讨论,小组成员集体对个案进行心理诊断,商讨出解决问题的咨询方案。随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出本小组的观点,老师进行点评。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进行系统总结。
2.教师示范与学生观摩
基于学生自愿与共同保密的原则,教师征求学生做来访者,教师做为咨询师,进行个案的咨询示范,其余学生进行观摩并做必要的记录。咨询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咨询的思路、过程、方法与技术及咨询效果,再让作为来访者的学生谈谈自己在整个咨询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特别是一些体验深刻的细节。通过讨论,让大家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的技巧[4]。
3.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别扮演来访者和咨询师,其他学生充当观察者,进行一次真实的咨询过程,从而让学生亲自体验咨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咨询结束后,咨访双方可以互相进行反馈,观察者与他们共同讨论咨询师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最后做出必要的总结和指导。每次演练时间限定在50分钟左右,力求做到与真实场景一致。
(三)实战练习
这是基于服务学习的理念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服务学习是“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中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服务学习强调在实践服务中进行学习、体验,学生不仅直接从课堂中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所参与的服务活动中学习[5]。本着服务学习的原则,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创造进行心理咨询活动的各种机会。如联系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等实习单位,让学生进行实地学习与观摩;联系本系的大学生心灵互助之家,让学生担任兼职心理辅导员,为本校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联系社区、企业、监狱、养老院等实习单位,让学生为有需要的人员做心理辅导,进行实战练习。在进行实战练习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提供合适的平台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方面资源,争取外界的大力支持,充分扩展实践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学搭建充足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要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局限性,及时与学生沟通,提供相应的辅导,保证学生通过努力和学习,能够完成相应的实践工作。
2.促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想办法促进学生主动投入,比如使用一些奖励、竞争策略,使学生对实战练习感兴趣,从而在学习活动中高度自主、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地全身心投入。
3.促进反思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充裕时间,引导他们进行高质量地、深刻地反思,联系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去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作者:孙远 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潘丹,高校心理咨询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14-15.
[2]沈健,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咨询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61-162.
[3]吴桂翎,师专心理咨询课体验教学法之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1(1):100-101.
摘要: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提高师范生从业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确保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教师。
关键词: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体现教师教育专业性的一门重要课程。因为师范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要求教师不但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的教学技能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师范生专业化发展提供实践训练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培养者和人生发展的引路人。那些只有专业学科知识,而不懂学生学习与发展心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只能成为“教书匠”,最终也将被淘汰。
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但是,目前为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仅自身无法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全面改革教材体系。
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的体系,主要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心理产生的生理机制。这些内容可以为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但对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而且与他们要从事的教育工作关系不大。另外,师范生将来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他们应该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这就与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合了。因此,高师心理学教材应全面改革教材体系,删减实践意义不大的内容,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压缩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生理基础等内容,以摆脱普通心理学体系的限制;适当增加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心理等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成为健康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心理学教材存在的理论知识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
其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是高师生必须具备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中小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帮助高师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解决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就要有健康的心理。近些年很多相关调查都显示出中小学教师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鉴于此,应对高师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的教学,使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适当、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状态,同时,还能有效对抗由于职业倦怠给教师带来的巨大损耗。
三、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之所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上课时便难以投入其中,以致于学生最后只记住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心理现象的名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此,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应让高师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为其以后的教学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范式。也就是说,除了沿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1.心理实验。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对认知过程的各章内容的学习,应在理论学习后利用心理学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如记忆广度、注意的分配、错觉等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个性心理的内容,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的目的。
2.案例法。首先,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心理学视角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如何解释隐含在案例中的心理现象,如何利用所学的心理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3.教育见习。通过在实习基地的教育见习,不仅是让学生真实体验教学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察每个教师的教学技巧。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言语和肢体语言对教学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非言语信息影响学生等。利用课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技巧进行总结,既可以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4.模拟教学法。这是根据角色扮演的方法,围绕中小学生常见的问题,如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等,设计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再现。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总结。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使高师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
5.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可适当观看一些经典的心理学电影,如《爱德华大夫》、《第六感》、《美丽心灵》等,通过撰写观后感引起学生思考。
6.自我心理分析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有良好的自知能力,即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悦纳自己。自我心理分析就是要求学生更深入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与发展的措施。
总之,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如何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规范下,进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徐英。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100—101.
[2]钟贞,谢龙华。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08,18(2):96—99.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高职
一、引言
消费心理学与营销人员心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设置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掌握消费者基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对消费行为的引导和预测能力,以更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该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必备的消费者心理分析能力和以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和需要为出发点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情商素养,同时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提供心理学支持。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有过多种尝试,笔者也在实践中探索建设一门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解决该课程理论性强与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之间的矛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何增加课程教学直观性、课程成果的应用性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可操作性成为该门课程建设的难点。基于以上问题,在市场营销专业岗位能力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课程设计理念,以消费者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设计该门课程。笔者在课程建设中明确了三方面的改革思路。其一,强调工作需要与学生需求并重。注重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兼顾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其二,简化理论,以够用实用为主,精讲多练,重实际操作,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其三,关注学生学习特点,教学模式切实可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该课程通过设计消费活动各环节和场景,选择典型业务环节,组织消费心理活动知识,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结合营销实务掌握消费心理,提高分析与运用心理规律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以消费者心理规律和需要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件、教材、练习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实训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备基本消费心理分析和运用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改革
采用基于模块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应围绕着市场营销专业岗位技能体系结构确定,坚持理论够用、实用,侧重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选取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针对性强、适用性高,内容设计要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理性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笔者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上,合理划分教学内容模块,使消费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完整,内容结构合理有序。以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心理表现和营销人员对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心理把握为主要脉络,结合营销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序化教学内容。包含了课程导入、消费者心理现象、确定消费群体、设计符合消费心理的产品、营销购物环境、营销人员心理训练六大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周密设计消费活动场景,选择典型业务环节,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分析与运用心理规律的能力。本着“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开展教学内容实施,实施中注重精讲多练。各课程模块在教学实施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上,各有侧重。
四、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实施当中,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笔者在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方法选用上,做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任务驱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上任务与课下任务结合,借助小组学习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课程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下实现了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领学生进入预设教学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成果总结,学生要通过感知情景、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成果展示和小组互评、总结当中获得提升。第二,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课件、教材、练习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实训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具备基本消费心理分析和运用的职业能力。其一,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增强课程学习的参与感,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演示法是按教学项目,以一定的主题及情景为主线,先把模拟市场的情境确定下来,安排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角色演练。强调学生知识的活化,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工作意义的学习结果,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其二,教学小组讨论法提升增强学生协作、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采用学习小组学习模式,设立5-8人为一学习小组,实负责制,组长负责与任务实施挂钩,每次任务选定一位组长整体负责。小组在成立伊始有组员讨论选定具体产品作为本小组主推产品,在课程的教学活动实施中,每个小组都会以选定产品实施活动。这样使得小组团队成员通过密切关注该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售后各个环节,课堂上展示、说明该产品的营销策略与技巧的运用,分析该产品的产品定位、目标顾客群等,强化学生消费者主体的营销理念与分析能力,深化对营销活动的理解,将知识与实际更紧密的结合;其三,实地观察与调查丰富课程学习的感性认识。观察法是使消费心理知识学习显性化最直接的手段,借助于学生的自我观察和销售场所实地观察调查,通过和营业人员交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动机和购买表现,对售卖场景布置、营销策略使用做综合考察。并通过撰写消费日记的方式,强化对知识运用的反思和总结。把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在现场调查、考察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其四,典型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提升课程学习的理性认识。采用案例(视频)教学,把现实的书面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进入被描述的情景现场,进入营销者和消费者角色,以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成败得失,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的新设专业,在国内也属于新兴专业,《普通心理学》是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人在授课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心理学有粗浅、非理性的兴趣,对心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然而接触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形成的对心理学的错误或不切实际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系统传授,而忽视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为心理学充满枯燥理论,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理性的心理学兴趣,了解心理学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同时探索适应学生年龄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目标与对象:教学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明确教学目
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阐明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后续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2、把握教学对象
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授课安排是在大一,这阶段的学生普遍还保留有中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被动、死板,缺乏自主学习与研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倡导问题意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向学生展示学科全景,培养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场域
1、进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或是学前教育基础课用书科教(李传银)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这两本书的共有特点是都比较强调心理学的“一般”和“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原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论多、内容抽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虑幼儿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改革,对部分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删减。教材改革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幼儿园管理专业方向的结合;二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的协调;三是普通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的结合。比如,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适当增加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讨论;在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章节,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根据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基本内容、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第二部分为课程教学总体安排,包括学时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要求、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考核方式及内容;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练习、实践教学及相关必要说明。在以往的授课经验中,教学大纲仅仅限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使用,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但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学期一开始就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学习重难点及教学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课程需达到的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课程的内容,方便其进行学习规划,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学习自我考核和评价有了依据;其三学生还可以根据推荐书籍和文献阅读,扩展知识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导向
教学活动的组织从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逐渐转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关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在以下五种意识的主导下展开:
1、课程资源意识
根据精选后的教学基本内容,搜集大量的视频与图画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总结出理论知识点。如对感知觉的规律、视错觉现象等内容采用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知识的应用延展性意识
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便于学生更直观、感性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当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2]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或前沿问题,比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中个案,来讨论说明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
3、问题反思意识
设置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通过“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不一样?”的提问引出人格问题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4、职业意识
在授课中加入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创设职业情景,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针对情绪这一章,可以通过设计“如何缓解应对新入园学前儿童分离焦虑情绪”,让学生组建项目研讨小组开展分析讨论,学生既了解到未来将要进入的职场问题,同时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5、知识的整体性意识
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归纳梳理,并以框架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系统,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为期末复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考核应兼顾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和课堂主动性的培养,将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再根据期末考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占30%,在课堂反馈调查中发现,93%的学生认可并接受此考评方式,同时对开展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期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他们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影响,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四者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与关注度。
作者:田婧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注释:
然而,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常常忽视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多是教师单方面理论教学,学生几乎没有切身体验的机会,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是指亲身经历,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只有我们切身投入到环境中去,我们的大脑才会对经历过的事情进行信息的反馈,给予我们一定的感受。“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案例和视频,设定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之后,通过现实的情境和实际的经历获得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领会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不同,体验式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领会知识的内涵,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的方法,获得内心深层次的感受。中职学校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正是能够发挥主观意识,独立思考的人才,因此体验式教学方式很符合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
二、体验式教学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通过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情境之后获得内心真实感受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更多地锻炼,对于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设定多种现实中学生可能会面对的情境,如学习压力大、求职困难、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减压,重塑心理素质。
2.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很容易被忽视,主讲教师往往将课本的内容枯燥地传输给学生,学生听课效率极低,难以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如果心理健康教师能够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分析相似案例、设置具体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生会很容易将自己想象成情境中的角色,加深内心感受,还可以努力根据课本中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成为学生主体的教学目标,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
1.创设情境
学生想要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就必须能蚯咨硗度氲绞导驶肪持中,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心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创设心理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学生在学习、生活、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心理体验。学生心理感受的具体结果与教师创设的情境紧密相关,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2.互动分享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受相互表达和分享才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将体验表达出来,教师才能掌握到学生具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之后,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的手段,并不是目的,只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足,才能说明学生开展认识到并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希望获得教师的帮助。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引导。
3.课后反思
教师的教学具有普遍性,针对的是全班学生,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所以课后反思这一环节也十分重要。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总结和指导之后,重新思考这一问题,认真分析个人的活动感受,完善自我意识,客观地对于教学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自我心理的素质。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给学生上课,放松了对到课率、课堂秩序的管控,从而导致随着课程的进行课堂秩序混乱、失控。作为基础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疏于课堂管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秩序沉闷,学生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反之有的教师对于课堂管理过于严格,导致课堂花过多的时间进行管理,而且容易导致少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故意产生课堂违纪现象。
二、基础课程教师课堂管理可采取的措施
(一)从自身出发,提高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
教师常用的管理行为有课堂纪律、说服教育、形象感染、感情投入、激励鼓动、表扬肯定、批评否定、重视个体等方面,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的个人形象、素质修养、日常穿着、感情投入等能直接影响学生对一名教师的评价,进而影响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以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基础课程教师对这些方面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教学,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充实内涵,及时对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克服只管给学生上课的懈怠思想,灵活多样的运用各种管理行为,管理好自己的每堂课,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研究表明,学生课堂的违纪行为多数因为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而引发。基础课程中教授的知识应该说多数都是抽象难懂的知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以学生为本,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与生活或工程中的实例相结合,力争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克服基础课程中容易出现的课堂秩序沉闷,学生不听课的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对课堂的问题行为及时发现、分析、调节和矫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沟通,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课程管理跟不上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因此要搭好“沟通”这座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基础课程教师尤其需要注意课堂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多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学生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及逆反心理,从而得到学生的信任和配合,做好课堂管理。对于个别难以直接沟通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代表、班干部或者辅导员进行间接沟通、说服教育,不能放任自流导致影响整体的课堂管理。
三、总结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优势
1.推动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是电工类、机电一体化类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但理论性抽象的知识较多,传统的教学是先理论后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而采用这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学习内容是从企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任务载体(如车间动力系统安装),并模拟企业现场的工作制度、工作方式来完成任务载体,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显著。2.促进学生提前体验职业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都比较茫然,如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课程实施初始,学生基本都不知道哪些有用,以后能干什么。而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他们能从企业实践提炼出来的任务载体的完成过程,全真体验企业工作中的工作制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帮助他们提前体验企业工作,并确定专业发展方向。3.更客观地考核评价学生区别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横向与纵向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考核主体包含教师、小组、自身;考核内容包含学习过程考核、学习成果考核,能更科学、更客观地考核评价学生。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总结如下。1.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不活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要求在没有教师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以小组成员互相协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但在整个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没有转变过来,没有摆脱被动接受的心理。有的延续传统的学习方式,独立于小组之外,先看理论再去动手;有的将工作页等学材置之不理,一上来就直接动手实践;有的不能真正充当好自己的团队角色,不是滥竽充数,就是应付了之,甚至是其他小组成员干着,自己则看着。2.学生逐渐养成重实践轻理论的心理在工作任务的纵向实施过程中,学生逐渐出现只重视动手实践,而反感甚至忽视理论学习的心理。刚开始学生还能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任务完成后也能查缺补漏,总结得失。但在后来的学习任务中就出现,有的学生只要是动手实践的环节都积极参与,而一旦涉及理论讨论学习环节就很反感甚至放弃。3.学生不能有效利用展示环节进行展示成果展示既是一个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重视并积极参与进来,展示氛围比较沉闷,展示方式单一,展示时比较拘谨,不自信。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反思
为了促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1.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用若发挥不明显,甚至“放羊式”管理,会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好,课堂秩序紊乱。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总结提高并灵活应用“六步教学法”,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进程,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小组成员积极有效地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学习情景的创设要尽可能体现实效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工作环境。因此,要充分借鉴企业生产车间的布置,并根据教学规律的要求进行合理改进,形成集资料区、工作区、仓库区、产品区为一体的学习工作站,从各种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和职业情感。3.组织管理展示环节展示是一体化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创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展示环境,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氛围,唤起学生的自信。也可以在课程实施的第一个任务时,教师先做示范性展示,并在后续任务实施中不断引导、指导,不断解决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漠视甚至反感展示环节的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连宗贾羽男工作单位:河北省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
关键词:自我教育;互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59-03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学科,该课程也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的生理及心理学特性,建立人机系统和人机界面的概念,以人―机―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地利用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优化,研究在艺术设计中如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进行以人为本的艺术设计打下基础。总体说来该课程的内容较多,相关的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并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引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如何只用几十个课时让学生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人机工程学的有关知识?如何在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这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难题。做好《人机工程学》的教学工作,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生源有两类:一类是理工,另一类是艺术。理工类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但艺术表现力较弱,艺术类的学生思想活跃,艺术表现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学科,见图1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这门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在全面仔细地研究了课程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了各个章节讲解的先后顺序,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入手,先从人体自身讲起,讲授的顺序是先讲人的生理特点,包括人体测量、人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再研究人的心理特点,研究人的思维方法和特征,然后讲授机器的结构、功能、操纵等相关理论,接着讲授有关环境的章节,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最后讨论人、机器、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总结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将自我教育法贯穿于整个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该课程,并始终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自己探讨人机工程学有关理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自我教学法。
一、选好教学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教学课程中最先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研究人的外形特征入手,人是大自然最美的艺术作品,在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自己通过看书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男性的体型特征和女性的体形特征上有什么区别。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人体测量的重点和难点讲解清楚。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一组分发一套测量工具,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同学都将自己坐姿和立姿的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填写到表格中并写出实验报告。然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按照1:2.5的比例做出各自的人体模板,见图2、图3、图4人体模板的照片。经过实际测量人体的数据,学生对人体的重要数据的印象非常深刻,对人体数据的应用也有直观的概念。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评论每个人的身材并相互比较。总期待下一次的上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人体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的挂图,讲解人的有关各个系统的结构,进而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人体的生理特点。研究人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学习第四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时,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做游戏,选出一位同学A猜人名,请他(她)背对着黑板面向同学站着,请另一位B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人的名字。当然A同学一定知道这个人。允许A同学提出十八个相关的问题,其他人只回答“是”或“不是”,最后A同学经过分析判断,猜出黑板上的人名。在了解游戏规则后,同学们各个跃跃欲试都想参与游戏,在A同学还没有猜出名字的时候,同学们都替他(她)着急,恨不得将答案直接告诉他,一旦A同学猜到,同学们就十分兴奋。从游戏中了解人类思维的特点。人类思维的基本特点有概括性、间接性、与语言的不可分性。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言语清晰度的概念,在课堂上做言语传输试验。所谓言语的清晰度是人耳对通过它的音语(音节、词或语句)中正确听到和理解的百分数。让学生按座位分成几个小组,教师用纸条写几句话,跟第一位同学讲纸条上写的话,并让他看清楚纸条上写的内容,让该同学将教师的话口头向另一位同学传达,每个同学都依次用口头向另一位同学传达所听到的话,最后请坐在后面的同学说出他所听到的话,结果,每次最后一个同学说出的话与教师跟第一位同学讲的话都有很大的出入。教师跟第一位同学说的话,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每次都令同学们捧腹大笑。这证明在日常的对话中,听者并不能100%理解发言者所讲内容,有时谣言就此产生。而设计言语传示装置,其言语的清晰度必须在75%以上,才能正确传示信息。
二、以案例分析为中心,讲解人的心理特点
人的知觉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等特点,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达利、康定斯基、亨利・摩尔等艺术家的作品,请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在艺术审美中逐渐理解人的知觉特点。
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做出自己的人体模板,这个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摸索出制作人体模板的步骤,首先要有准确、充足的人体数据,然后就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用胶合板、有的用KT板、硬纸板等。接着画出人体的中心线,绘出人体的轮廓线,将人体各个部分裁剪出来,人体各部位的连接也是一道关键工序,同学们开动脑筋,巧妙地用螺钉、螺母连接,让人体模板的各个关节可以任意转动。机器的概念是广义的,在现代生活中,计算机是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工具。人机界面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机器上的仪器仪表就是人机界面的组成部分,为了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必须要设计最佳的仪器仪表。在研究仪器仪表的设计时,要求同学们自行设计轿车的仪表盘,引导同学研究轿车仪表盘的功能、造型,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自己总结出仪表盘设计的要点。包括仪表形式、表盘尺寸、刻度与标数、仪表指针、仪表的色彩、仪表面板形式及其布置。最后,同学们设计出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轿车仪表盘。见图5、图6、图7轿车仪表盘模型。
四、教学互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学习完前面几章有关人、机、环境的内容后,课程学习的重点转移到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由于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只靠教师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面地总结的,必须要学生参与总结。以“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题目,布置作业让每个同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发表演讲。同学们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列举了许多实例生动、翔实地说明了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该学科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教师和同学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五、共同探讨和总结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人机工程学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还有许多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探讨和总结人机工程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总结出以下结论: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机工程学也会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人机工程学必然会向着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可以实现虚拟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学为“以人为本”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自我教育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产品设计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在产品艺术设计中灵活地运用。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2]赵可恒,刑益波.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改革之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12).
[3]汪惠芬,刘婷婷.“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A].中国制作业信息化,2007,(09).
[4]但武刚.教育学案例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5]林俊.《人机工程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导刊,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