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8 16:1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秋天的图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心中,秋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黄黄的树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
秋天到了,水果成熟了。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苹果红红的、还有像水晶似的白葡萄和红葡萄。
秋天到了,稻田里的稻子丰收了。秋天的稻田已不是春天时候那绿油油的景象了,而是金黄金黄的了。农民伯伯看到今年秋天又迎来了一次大丰收,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了。
在我心中秋天就是这么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图画吧!
东铺头中心小学二年级:林雪音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蹈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农民伯伯的功劳我们吃饭要注意
不要乱撒米和汤!!!
二年级:16945
一、图片导入,形象直观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低年级的一些课文采用直观的图片导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课的导入,我出示一张张美丽的秋景图:红红的苹果像灯笼似的高挂枝头,五彩缤纷的在阳光下傲然怒放,金黄的稻田像铺了一地金子,漫山遍野的红枫像燃烧的火焰……一张张形象生动的画面让秋天很快走进了学生的心田,然后我又问:“孩子们,秋天美吗?你们喜欢秋天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非常喜欢。”借助画面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秋天的美,同时提出疑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顺利地将新知识植入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音乐导入,情感共鸣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荡涤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用音乐导入新课,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情愉悦。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课文《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悠长。课前,我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悦耳的旋律,优美的歌词,让学生看到了“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高大的身影映在窗上,辛勤的园丁呕心沥血在写教材……”,显然,音乐已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从扇扇窗口窥视,捕捉到文字里蕴藏的真情实感,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
三、媒体导入,身临其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不仅能对学生的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课文中文字给予的抽象、空洞的印象,至于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场面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所以,课前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申奥的资料及申奥成功的视频,欢乐的场面,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看着视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北京申奥成功历史瞬间定格在学生的心里。可见,在课的起始阶段,运用多媒体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二年级是写作的起始,写作兴趣的激发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能在这一阶段激发出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对于他们今后作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兴趣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首先,要利用好课本上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辅导,培养他们乐于创造和乐于表达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性强、人物鲜明、对话语言生动的课文,像《坐井观天》、《白头翁的故事》等。又如经典的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集中表现的就是狐狸的奸诈狡猾和乌鸦的爱慕虚荣、爱听好话的特点。上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一幅美丽的森林风景图,又精心制作了狐狸和乌鸦的头饰,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表演课本剧。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踊跃举手参加。他们除了再能完整课本剧内容的基础上,我又加以指导,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编一编狐狸从乌鸦手里骗到肉以后发生的故事,还有“过了几天,乌鸦和狐狸有相遇了,狐狸是否还能从乌鸦嘴里骗到肉呢?”等等,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还能自己配上对话,自己表演,扩展他们的思维想象空间,也就是学习为作文写作所应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了能展示各方面能力的“小舞台”,有了不受约束、活跃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对于各类故事、儿歌和散文的延伸或创编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无形中,使他们对于文学的创作浓厚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对“说话写话”课的兴趣
首先,注重“说话写话”训练与课外观察能力训练相结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地自觉地参与。说话写话《找秋天》一文,与第五课《秋天到》及第六课《落叶》之间紧密相连。学生可在学了课文的基础上用最高的审美情思去观察秋天。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秋天,把你们找到的成果记下来,带到学校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都很兴奋,回家后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第二天,硕果累累,把观察到的结果写的都很丰富,有的还带来了实物,金色的谷穗、红红的大高粱、甜甜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儿、紫色的葡萄等等摆满了讲桌。我将这些实物一一贴挂于黑板上,并用彩色的图画加以修饰,黑板上赫然出现了一副秋物实景图,学生们看着这幅带有立体感的图画,兴趣盎然。因为,图画中的每一个小部件都有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里面。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练习“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低到高”或“由植物到动物”等各种顺序来进行叙述。让他们将自己写好的作文再加以修饰。这样,不少同学的作文都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情景相融,有的还颇有点抒情散文的味道。由此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激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
其次,注意“说话写话”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二年级作文教学中,有写留言条的要求,留言条作为应用文,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最大。因此,要让学生能写、会写,并且写作格式正确、语句通顺。于是,除了按教学要求写留言条之外,我还让学生了解书信、贺词、入队申请书等其他应用文的写法,格式大致都相同,只不过在表达方式、内容不同罢了。于是恰逢重阳节或新年之际,我便鼓励学生试着在贺卡上写贺词;在加入少先队时,我又知道他们写入队申请书,从而举一反三,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应用文的书写表达也更准确了。
再次,注重“说话写话”与情境想象的融会贯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而,给孩子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任他们天马行空,将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写作热情。例如:在《新年老人的礼物》这一课中,我创设了新年老人来到我校的情景,于是,学生的想象的激情被激发了,他们有的说新年老人驾着梅花鹿拉的雪橇来的,有的说那雪橇能飞到世界各个地方,有的说新年老人的礼物有机器猫、水晶球、奥特曼・・・・・・由此可见,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无穷想象的火花。
三、体验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成功会给人带来愉快、喜悦的心理感受。而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不例外,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动力。针对此,我时常把写得好的作文或有进步、有闪光点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让这些受表扬的学生能一直保持并发扬对写作的极大地兴趣。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我则利用雏鹰争章中的“说话章”来激励他们,让他们试着多练多说,在多练多说的基础上,在进一步组织写的训练,这样每个同学都被带动起来了,开始积极的发言、说话,并在写作上体现出了一定的成绩。我还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报刊及其他刊物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打印成铅字时,抑制不住的流露出自豪和兴奋的感情。从而,成功的喜悦促进了他们写作积极性的提高。
给晗璐的一封信
———郭凡
晗璐:
你好!
从幼儿园到二年级,我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可是三年级你转学了,我们已经分别了两年了,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期末到了,你的学习一定很紧张吧?在那所学校海习惯吗?今年春节我想请你到我家乡来做客。
我的家乡非常美!不是我吹牛,这是真的!这里一座座山连绵起伏,山上种满了茶叶。春天,这是最美的季节。天空一碧如洗,太阳又红又骄。遍地开满了野花,有的白如雪,有的粉如霞,有的红如火...... 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散发出一股股迷人的清香,引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和勤劳的蜜蜂,在花间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的家乡特产可多了!真是让人直流口水。春天,果园里有黄澄澄的枇杷;夏天,有圆滚滚的西瓜,甜甜的水蜜桃;秋天,柿子像一个个灯笼挂在树枝上。田野里,稻子笑黄了脸,远远看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秋风的吹拂下,掀起了层层巨浪。玉米举着红缨枪像士兵一样严肃沉默得站着,有时忍不住会笑一笑。
我没吹牛吧?听了我的介绍,你心动了吧?那么,就到我家乡来做客吧!我和家乡会张开双手来迎接你!
祝你学习进步,新年愉快!
你的好朋友 郭凡
2009年1月4日
关键词:学科整合;广度;厚度;高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153-01
正如崔峦老师所说的“理想的教学应打破时空的界限,使课内自主学习与课外自主实践得以沟通,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课堂、校内、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这种大教学观启示:我们教学要拓宽教学时空,要实现资源共享,做到学科整合,更好地在教学中体现品德学科的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探索语文课与品德课的渗透和整合,做了以下尝试
一、恰是未曾着墨处——拓宽学科的广度
《品德与生活》四册第二单元跟语文的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可以说是同步的,这两课的教学目标也大体相同,要求学生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去寻找春天,在春天里有更多的发现。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就把语文课的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整合起来上。教学活动分为四个板块:游戏导入——播放歌曲,想象春天——找春天,话春天——颂春天,写春天。课的开始游戏导入,接着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然后汇报课前各小组以不同的途径寻找春天的结果,说说你在哪里发现了春天?是怎样发现的?你发现的春天有什么特点?最后朗诵春姑娘的诗歌,仿写诗歌或用笔写下你眼中的春天。
这样,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品德学科是和语文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感到陌生,不感到遥远。品德教学主题与语文学科相重合,共同构建广阔而深刻的德育情境创造了条件,并拓宽了品德学科的广度。
二、天光云影入画来——增加学科的厚度
品德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需要自定活动的主题,鼓励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也再三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影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模糊的概念,知道有影子这一现象,但影子如何发生前后左右的变化,由于平时观察不细,仍分辨不清,在课文的基础上,在学生对课文的知识点又感困惑之时,我告诉学生:常识就藏在生活体验中!让我们在游戏中领会其变化的奥妙。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堂活动课《影子和我捉迷藏》。活动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什么地方发现影子,影子怎样和我们捉迷藏;探讨影子形成的条件、如何随着光照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模拟语文情景,再现影子前后左右变化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做各种各样的手影游戏。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在大树下、操场上、庭院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尽情地找影子,和影子一起玩。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为之激荡,惊讶、疑惑、挫败、欣喜,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和影子做游戏时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提升学科的高度
1、链接语文内容,激发兴趣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往往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的《金色的秋天》与语文教材中的一单元《金秋时节》联系更为紧密。一单元有这样三个内容:识字1金秋时节、课文:秋天的图画、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语文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为读者呈现出了秋天迷人的风光。通过教学,让学生感悟秋天丰收的景象和了解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因此在品德教学中,老师导入“小朋友,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一起背背一单元诗句,学生在背诵中回忆并感悟到秋天一派丰收的景象并体会到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有了浓浓的情感铺垫后,为小朋友学习《品德与生活》——“金色的秋天”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一、看图作文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看图作文的水平也并不高,往往是“看图一目了然,下笔依旧茫然”,更不用说低年级的小同学了,甚至只能写出两句干巴巴的句子交差。为什么鲜明的形象展现在面前也写不好呢?除了观察和表达的原因外,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也是难以启动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时,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组相关的图画,展示事情的前因后果,展现更宽广更丰富的场景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低年级中教学看图说话《小鸭子得救了》时,习作要求上只有一幅图画显示浓缩的场景: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清澈的小溪,一只小鸭在坑里的挣扎。猴子手里拿着竹竿,尾巴倒挂在树上,小熊拿着水桶,小象伸着长鼻子。面对这幅画里众多的动物及其不同的神态特点,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不一定能马上看懂它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如何诱导学生将这幅图所浓缩的故事展开述说呢?我设计的课件可以逐步展现这样一组图画:小鸭在草地上找虫吃,一不小心掉进坑里,忙喊救命。小猴想用竹竿把小鸭拉上来,可竿太短,小鸭抓不着。小熊想用水灌在坑里让小鸭浮上来,但坑太深,仍不行。小象想用鼻子把小鸭卷上来。小象想用鼻子把小鸭卷上来小鸭得救了,大家很高兴。学生观察了计算机屏幕上的画面后,马上便判断出所发生的事件:小鸭掉在坑里出不来,小猴、小熊、小象都在想方设法救小鸭。由于教师巧设了这一台阶,学生对“它们各是怎样救的,谁的方法最好”这一重点内容的理解便较容易了。
在教学《动物运动会》这篇看图作文时,习作要求上只有一幅动物比赛的场景图。于是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图。图一:远处是运动场,动物们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场面非常热闹,运动场大门上有一条横幅,“动物运动会”几个字依稀可见。图二:一群动物兴奋地由运动场方向走来,正巧遇上慢慢爬向运动场的小蜗牛。图三:动物们说:“小蜗牛,你怎么才来呀?运动会都快结束了!”图四:小蜗牛说:“唉!我爬得太慢了,今天天没亮我就出发了,可还是没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你们能把运动会的情况说给我听听吗?”课件结束了,学生们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同学们,我们来当这些小动物,把动物运动会的情况说给小蜗牛听,好吗?”天真的孩子们戴上头饰,争先恐后地要把看到的运动会场景说给小蜗牛听。这样,借助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一个模拟的情境中产生联想,一方面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说话”欲望,课上气氛显得轻松愉快,课下学生写作也是得心应手。
二、记实作文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要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
在《找秋天》这篇习作练习中,我请学生来说说自己脑海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因为孩子们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得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这时我播放了电脑课件《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课件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相比较,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比较,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看完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他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黑珍珠……”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贫乏,语言不再干涩,他们用优美的语句、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三、想象作文
通过声音、图像、图片、语言的精心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面对这些材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作文,写作的热情大为提高。半命题、全命题的作文为学生选材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如果教师用课件提供丰富的写作内容,能帮助学生写好作文。例如“我心爱的——”我设计了以下的写作内容:
生活用品——自行车、储蓄罐、台灯、书夹、书桌
学习用品——铅笔、文具盒、地球仪、书包、直尺
玩具——机器猫、遥控汽车、布娃娃、变形金刚
工艺品——帆船、刺绣、贝雕、水晶球
【关键词】教材理解;教学设计;具体操作;检测评估
在教学识字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汉字概念和识字方法,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对于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朗读,要读通顺,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以下仅以义务教材新课标试验版小学语文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体验作如下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义教课标试验版三册语文第一单元由导语、识字(1课)课文(《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山行》《赠刘文景》)和学习园地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就是“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教材搭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体系,呈现秋天的美景,秋天的特点,但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而是要告诉学生,秋天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是值得赞美的。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这一单元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任,凸现了在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体系。有以下特点:注重整合,凸现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时代感;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单元属于二年级的初始阶段,学生刚升入二年级,识字、写字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仍是训练的重点。另外,课文图文并茂,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以上分析,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其中40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特别是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课文中对秋天的景、物和人的喜爱赞美之情。
4、积累描绘秋天的词汇。感受身边秋天的美丽。
其中,学习目标1、2、3是本单元的重点。而每课中难写、难记的的字和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特别是长句却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二、具体操作
教学识字,可将识字与朗读、观察插图有机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汉字概念和识字方法,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发现汉字的象形性、形体美的特点以及形声字构字规律,将充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欣赏、识别和记忆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还可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联想意义,拓展学习空间。当然,还可以利用猜谜语,读儿歌,编口诀,讲故事等方法教会儿童识字,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汉字的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毕竟他们才二年级。写字教学应该留给写字的时间,让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写汉字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
对于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朗读,一要读通顺,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所以要留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多读,多想。教师要有示范性的朗读,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然后要用精心准备好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要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夸一夸,赛一赛等等方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参与学习。总之,按这样的开展环节教学:初读解决字音,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细读读懂课文,品味文章感情;精读感悟文章思想,升华主题,积累语言。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可以按这样的环节进行:
(一)整体感知
1、导读。教师示范读或利用多媒体示范读。
2、提示读。教师提出以下的问题:课文主要介绍了几位植物妈妈?她们各自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在学生明确阅读要求的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朗读思考,然后在小组上交流。
(二)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你们最喜欢哪一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呢?课文容易读懂,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植物的神奇有趣。可采用范读、指名读、分组读、挑战读、表演读等形式达到要求。
2、合作学习其余两节。先在小组内学习。(可按所喜欢小节的人来分组)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三)、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说来听听?教师还可以出示准备的图片或课件,拓展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背诵积累。背诵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方法,但应该在理解欣赏和反复吟诵中内化,自然成诵。
对于语文实践,一定要落到实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动手动脑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就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发掘生活中有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就把课内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课堂,激发学生观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如学习完1课以后,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用自己学会并积累的词语描绘赞美秋天的景色,特别是校园秋景。还可以到野外去捡树叶制作书签,然后在班上进行书签展示。
[摘 要]目前,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存在教师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学生缺乏写话兴趣,表达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坚持“愿说愿写——为‘写’奠基”“爱说爱写——为‘写’铺路”“会说会写——为‘写’提速”这“三部曲”,以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与写话能力。
[关键词]写话教学 低年段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7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是,目前我们的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些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缺少有效的指导方法;学生缺乏写话兴趣,表达不清。怎样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呢?
一、减少束缚,为“写”奠基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无邪,常常会说一些幼稚的话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形式,规定学生要怎样说、怎样写等,导致学生说话有的结结巴巴,有的语无伦次,大大打击了学生说话的自信心。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保护学生说话、写话的积极性,学生才会愿意说、愿意写,为写话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有精美的插图。小小的插图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一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这些形象、直观的插图充满情趣,是激发学生说话和写话的最好原材料。“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课。孩子人生的第一课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是个绝妙的机会。不要规定学生一定要按什么顺序说,只要学生愿意开口、愿意说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二、玩乐结合,为“写”铺路
新课标把低年级习作称为写话,是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的。写话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倾吐所思所想,让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科学地、有步骤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爱说爱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我们能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一变,让它变成孩子们喜欢的、好玩的东西,孩子们便会爱上它。这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在学习以秋天为主题的内容时,可以以秋天为线索,让学生课后到大自然去领略秋天的美丽与神奇。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边玩边找,找出了秋天的颜色、味道……有了真实的体验,就能有感而发。这时再要求他们把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想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师:同学们赶快把你找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1:我看到很多美丽的花,金黄色的是桂花,白色的是九里香,紫色的是蝴蝶兰,我喜欢秋天。
生2:秋天太好了!果园里的苹果红红的,挂在树上,还散发出阵阵香味,看得我直流口水。
……
只要教师能够找到各种话题,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学生说、写的积极性就高。
三、绘写相辅,为“写”提速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在写话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拦路虎”,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厌倦的情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图画来传达意思的。因此,把绘画与写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写话教学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为“写”提速。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产品层出不穷。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外面的新闻有所感知,特别是对新鲜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绘写指导,以绘画来促进学生写话的热情,就能够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
“微博”是最热的网络名词,孩子们常在一起津津乐道地交流着,于是我就设计了“我们班的微博”记录本,把它放在讲台上,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发“微博”。孩子们可以在上面随意地绘画、写话,表达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们开始留心身边的事,观察、思考并写下来。孩子们不是没有生活,而是还没有发掘生活情趣的能力。只要我们能够适切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让孩子们觉得说话、写话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文字游戏,让孩子们在写话的起步阶段感受到快乐和精彩,有了写的兴趣,那说话、写话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能力;培养
一、激发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是写好话的第一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呢?
1.引领学生贴近自然
因为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会刺激人的感官,会激发孩子们强烈的说话欲望。如秋天来了,我带学生到校园里捡树叶,让他们说说树叶像什么?孩子们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争先恐后地说:“像扇子,像手掌,像心……”回到教室,我们动手做起树叶贴画来,“看看把这些树叶可以做成什么?”同学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一边想象创作,一边自由表达,一切都很自然,水到渠成。
2.鼓励学生说身边的事
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很多的事发生,我采用“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方式,利用课间要求孩子分小组说,然后小组推荐一个优秀者,在语文课上说,可以是开心的事,也可以是难过的事,或者是有趣的事。因为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会说,而且说得很好。这样,学生从“不敢说―能说―乐说―会说”,从而为写话打下根基。
二、重视阅读积累
积累对于写作尤为重要。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以口语为主,有些孩子很会说话,但一下笔就全是大白话,会说话不等于会写话,怎样将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呢?对于低年级学生,除了要引导他们去观察自然、关注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之外,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多阅读,拓宽视野,丰富词汇。
1.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之一
具体做法是: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朗读体会句子是否具体、生动,让他们认识哪些是优美句子,哪些词语该记下。如《秋天的图画》中有许多描写秋天的句子,形象生动,“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鼓励学生将这些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争取背会。
2.除了积累课内的优美词句,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坚持二十分钟课外阅读
如阅读少年文摘报、格林童话、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让学生使用课内掌握的方法进行语言积累。每周定期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为日后的写话训练积累素材。
三、加强方法指导
1.填空式训练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说写训练可以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如:要求孩子说拔河比赛的热闹场面。教师的引导可以这样设计:孩子们喜欢拔河吗?你能说说你在拔河比赛中做了什么吗?其他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孩子们说完之后,老师出示:拔河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这时,学生说起来特别容易,再让学生写拔河比赛的场面就水到渠成了。
2.仿写式训练
根据教材的特点还可以多设计一些仿写训练,像二年级上册时,我早自习上为学生提供了一首《月亮和我好》的儿童诗: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引导学生朗诵感悟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的情景,唤回孩子对画面的生活积累,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强化学生对这首诗的语言感悟,从而引导学生仿写出:每一个校园,歇一个月亮,孩子说:月亮和我好。
3.坚持写日记
一年级下学期,我开始鼓励学生写日记。刚开始,只要求写“一句话”日记,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我常把写得好的日记读给大家听。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很快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没有多长时间,有的学生就能写几句话的日记了。
四、科学合理评价
对学生写话评价我多采用鼓励式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例如,我在评语中经常写道:“你会说连贯的几句话了,真了不起!”“你能把积累的好词用上,真棒!”同时,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我有时会画上一张笑脸,或是画上一颗鲜艳的五角星,用这种评价方式来代替评语。这样的评价机制,充满了童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在赏识中写话,享受到写话的乐趣。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学生全部来自农村,而且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但大部分学生聪明伶俐,接受能力也较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本册教材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很长而且全部脱拼音了,对于刚上二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我班学生较多,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是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和课文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3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认识450个常用字,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巩固识字,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3、培养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六、教学措施
(一)教学内容方面。
1、要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认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记认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复习、巩固识字,提倡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进行。如,做组字、组词游戏,一起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互相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及成果。
在识字的要求上,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识字首要的是认识。因为,识了字就能阅读,所以,要求认识的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可以了。但还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
3、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如,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
进行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读书、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只要学生的感受合情合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尽量减少提问的数量,改变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的八个口语交际,内容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些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提前做好准备。教学时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交流。学生交际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语病,要以适当的方式予以纠正,规范口头语言。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使口语交际课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目的、有层次的口语交流的过程。
除专设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6、关于生字的注音问题。
本册教材中的生字一律注本音。有些字与其他字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或变调(如,庄稼的“稼”应读轻声;黄澄澄、红彤彤的后两个字,应变读为一声),教师用书中都作了提示,请老师们在教学中予以注意,即教生字时按本音读,在课文中按轻声或变调来读。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一、班级学情:
(一)基础知识:
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1人跟读。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适应学校生活,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个别孩子上课时还是显得那么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做小动作,不按照老师的指令学习,甚至上课打瞌睡,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学习也处于被动状态。少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兴趣,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进行,孩子能读一些浅显的注音读物,会背儿歌、讲故事,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班内差异较大。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阅读方面:
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书包里每天必带至少一本课外书,能每天自觉看书至少30分钟,看书时能大声朗读或专心阅读,看完后能讲述大意,阅读兴趣浓厚。但也有一些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不爱看书,需要家长时时督促,个别家长对于阅读也并不重视。在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基础上,本学期将继续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尝试推进亲子阅读。
(三)作文: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看图说话的能力较弱,长的句子就表达不清楚,也没能运用优美词语。写话方面,多数学生能把好几句话写清楚,并注意到了开头空两格和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但是有的学生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上,需要在本学期加强说话练习和写话练习。
二、本学期重点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二)识字与写字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阅读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片段。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4、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2、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讲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四十分钟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乐学爱学,认真学好语文。
2、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优补差工作,尤其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人人感到学习的乐趣。
3、加强家校联系,做到家校同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和谐发展。
4、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让好的学生带动中差生,以取得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班级整体成绩得到提高。
5、利用晨会、班队以及课外阅读课,开展读书、讲故事、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促使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6、加强识字教育,创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注意运用,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xx人,男生xx人,女生xx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又如:二年级上册中一片课文《难忘的一天》中的:“邓爷爷来啦!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我连忙敬了个队礼,说:“邓爷爷,您好!”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通过这句话给以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真诚的微笑、慈祥的面容,不仅能缓解紧张的气氛,还能让别人的心中感受到一丝丝温暖;这种温暖是发自内心的,不仅仅是笔者感受到了,同学们在学习和朗读的过程中,也能深深的感受,并且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但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给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
2心理暗示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正是心里暗示的作用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使语文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当然,心理暗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教育方面考虑,心理暗示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2.1语言的暗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感彩的交谈言语,其效果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有助于他们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不但作用于学生的观点,而且更作用于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都是通过说话时的语气,语速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不论是在批改作业还是批评学生的时候,都应该避免直接点名,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从而开始有了厌学的情绪,情绪低落,成绩直线下降,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的“差等生”。
2.2引导性暗示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影响力,具有间接性和含蓄性。它不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而是以一种旁敲侧击、声东击西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知识,从而减少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思想和情感障碍,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学到了知识。例如在学《司马光砸缸》一课,首先教师在教学之前,给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天,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耍,大家正玩得起兴时,突然听见“扑通”一声,“救命啊!”……你的小同伴掉进了水缸里面。当你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是焦急的寻找大人来救呢?还是站在一旁哭泣?还是自己冷静的找寻方法来救你的同伴呢?顿时,同学们就会思考,最终得出:需要冷静的找寻救出同伴的方法:使用砖块砸坏水缸,同伴就会随着缸里面的水流出来。通过课前的引导,不仅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能顺其自然的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引出;促使学生在学习该课文的时候轻松自如。
2.3环境的暗示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某种环境、气氛和氛围来渲染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在上课之前组织学生外出观察秋景或者是通过多媒体等画面去感受秋景的美、实。比如二年级上册的《秋天的图画》(根据实际修改),通过外出的观察或者是课上的媒体感受,让学生深深的感受秋天的美景和丰硕的果实,让他们体会出果实的来之不易。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景的教学情境。利用该课文,可以通过“看一看”“选一选”“分组讨论”等情境来谈感受,让学生描述其感受;最后让学生总结出自己从这篇课文内容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2.4动作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