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21:1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耕作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黑土地,大豆,栽培模式,探究
我国黑土地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大豆的种植以黑龙江省为主,素有北大仓之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夏季较短,作物一年一熟,土地成分及气候都适宜大豆的栽培,但是栽培的技术和栽培模式对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占决定因素的三分之一多,因此重视栽培模式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环节。黑土地上也要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需要有不同的栽培模式。栽培措施主要包括耕作制、轮作制、施肥制的各种栽培技术,贯穿从播期、密度、播种方式、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灌水、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整个生产环节。大豆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粮食的双重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因此,近年来对于大豆的高产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多方法得不到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研究,将各种模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把大豆栽培这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农业学科充分发挥它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免费论文。以下就分析了几种不同栽培模式及在各阶段的技术重点:
1.三垄栽培模式
(1)三垄栽培比较适合低洼、易受涝的潮湿区域,是根据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地区的土耕地层较薄,无法深层施肥的特点而采取的一项栽培模式。当地由于作物分布不均匀,植株不连贯而断垄的现象较多导致大豆的产量底下。三垄栽培提出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研制的耕播机械,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实施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在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二是栽培方式为垄作;三是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四是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五是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技术要点。选种决定产量的有一个三分之一因素,因此在这种易受涝的潮湿区域要选用
秆径有力、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同时种子的成熟期稳定,以保证品种的优质高产。免费论文。耕地时要将土壤耕细、整平、深松起垄,垄向垂直,等距垄宽,同时深入施加底肥。根据黑龙江的气候特点,一般在五月中上旬开始播种,采取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 cm为宜,播种、 镇压连续作业。施肥利用大型耕播机垄底分层深施。
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根据黑龙江省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夏干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特点,推行了适合大豆主产区的大豆行间覆膜技术,这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抗击低温、干旱是的综合性高产技术。具体可以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
(2)技术要点。平播行间覆在选种时以中晚熟选择成熟期较晚、秆强、抗倒伏、有分枝、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地膜要以拉力较强的厚膜为佳,避免地膜透气性差带来的洪涝。大豆行间覆膜播种机工作效率低,同时对除草剂的有严格的要求。大垄行间覆膜宜应该选择在低湿地区且需要选地势平整,排水较好的地方。
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在研究国外同一技术基础上吸取三垄栽培技术点而创新形成的优质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以矮秆品种技术介入,包括“平播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的三种栽培模式。通过调整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改善大豆植株分布结构,利用合理空间增加绿色面积。免费论文。增加植株中下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水、肥、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可以达到增产20%。
(2)技术要点。要选用抗倒伏、主茎结荚为主的矮秆种子。耕作深松为主,播种时间要有一定的把握,小垄适宜早播,大垄和平播的播种密度在45万~50万株/hm2左右,施肥要实行深层施入,使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来进行除草和调控。
4.保护性栽培模式
(1)它又称大豆少耕免耕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栽培模式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
(2)技术要点。深松技术要切实贯彻,包括土地的局部深松和全部深松,增加水对土壤的渗入,减少蒸发量。在保护性模式中可采取秸秆的粉碎性和整体性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播种技术;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技术,对作物实施干预,人为保护。
5.结论
以上简要概括了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术要点。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模式进行操作。将科学的方法整合配套,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形成不同区域的优势组合,大大提高黑土地上的大豆产量,更好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大豆通报,2008(3)
[2]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
[3]张代平,杨朝辉,宋晓慧.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通讯,2008(8)
[4]孙义春,苑方武,郭有泉.高寒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研究[J].物杂志,2006(2)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论文摘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探索出了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新的耕作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位于北纬26°55′~27°26′。东经119°55′~120°4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8.5℃,年平均最低气温8.6℃,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兼作其他经济作物的农业市(县),近年来。福鼎市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探索出了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新的耕作模式,该模式明显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体现了新耕作模式的种植活力,其耕作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搭配,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收入,而且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了地力,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耕地复种指数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三是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素质,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激发对新技术接受的能力,通过对季节的科学安排,对农作物精心管理,种植效益显著提高、现将这些典型耕作模式整理总结如下
1“单季稻一田蘑菇”1年2熟水旱轮作模式
这种模式近年呈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前岐、秦屿、店下、硖门、山前等乡镇(街道办事处)。田蘑菇只需搭盖简易的菇棚,生产管理较方便,技术易掌握,2006年冬季全市种植面积达250万hm2。4~9月种单季稻每公顷产稻谷7500kg,产值约1.35万元,成本7200元。收入6300元。10月至次年4月种田蘑菇,每公顷种菇5.7万~6万m2,产菇0.8~1kg/m2,产值27.36万元,成本9.495万元,收入可达17.865万元。稻菇相加每公顷年收入达18.495万元。
2“单季稻-草莓”1年2熟水旱轮作模式
该模式于4~9月种植单季稻,10月至次年4月种植草莓,每公顷产草莓1.2万~1.5万kg,产值12万元,成本4.5万元,收入1.5万元,加上单季稻每公顷收入5700元,合计每公顷年收入达8.07万元,是一项高效益水旱轮作模式。
3“生姜-晚稻-槟榔芋”2年3熟水旱轮作模式
桐城办事处三门里村36hm2多水田多年运用这种模式,效益最著,4~7月种植生姜,每公顷产生姜14250kg,母姜4500kg,产值6.465万元,成本2.79万元,收入3.675万元8~10月。上旬种晚稻,每公顷产7500kg,姜田肥沃,种稻用肥少,每公顷每季仅施尿素225kg,且虫害轻,每公顷成本仅3900元,收入达6750元。第2年3~11月上旬种植槟榔芋,每公顷产母芋1.875万kg、子芋7500kg,产值8.25万元,成本3.9万元,收入4.35万元。这种模式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2年仅种1季水稻。
4“西瓜-晚稻-马铃薯”1年3熟水旱轮作模式
4~7月中旬种植西瓜,每公顷产6.3万kg,产值6万元,成本2.25万元,收入3.75万元。7月中旬至11月上旬种植晚稻,因前作肥料残留多,瓜叶、茎回田使耕层有机质提高,施肥相对减少,且晚季提前插植,增产明显,每公顷产7500kg,产值1.35万多元,收入6900元。11月中旬至次年3月种马铃薯,每公顷产量1.125万kg,产值1.8万元,收入1.2万元。每公顷年产值达9.15万元,收入5.64万元。
5“单季稻-脱毒马铃薯”1年2熟水旱轮作模式
该模式适合积温较少的单季稻区推广,可在5~10月种水稻,每公顷产7500~8250kg,产值1.5万元,收入7500元。12月至次年4月种“紫花851”和“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每公顷产4.8万kg,产值2.25万元,收入1.35万元,全年产值6.15万元,收入3万元,比单独种水稻收入增加3倍。
6“茭白-稻-稻”2年3熟水生作物轮作模式
当年3~10月种植茭白,次年茭白根、茎、叶间田,提高水田有机质含量,第2年种双季稻,每年每公顷产1.2万kg,较稻连作田增产10%,少施化肥750kg,每年每公顷增收节支3000元。
论文摘要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状况,对其定义及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归纳了保护性耕作的判定和实施要点,以期推广这一新型耕作技术。
1保护性耕作发展概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等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目前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基本采用了以机械化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沿袭传统的以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由于实行深耕细耙,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也加剧了沙尘暴的肆虐。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经过近9年的连续试验研究,初步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结果显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大风扬沙60%;同时可以增加休闲期土壤储水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作业工序,增加农作物产量。近年来,农业部在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通过重点建设核心项目区,并结合国家实施的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措施,使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2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及内容
对保护性耕作国际上通用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 其第一句话“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中,有两个关键词,即“覆盖”和“大量”。
关于“覆盖”,保护性耕作强调的是将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其首要目的是加强对地表的防护,而常规的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秸秆残茬的处理则主要是“翻埋入土”,其目的是培肥地力。二者的形式和目的都不同,这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的秸秆还田的主要区别所在,不能混淆。至于保护性耕作的“覆盖” 形式,可以是秸秆粉碎铺放地表,也可以是留高茬及秸秆直立或压倒覆盖等。但无论何种覆盖形式,都必须保证地表的覆盖度不低于30%,覆盖度过低就不足以发挥对土壤的防护作用了。
关于“大量”,国外有2种说法:一是“尽可能多”。这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种植模式等条件进行判断,水肥气热条件好,有利于秸秆腐烂分解,可多留些秸秆根茬;土壤养分消耗大、补充少的田块和土壤侵蚀严重的区域,也应加大秸秆覆盖还田量,以加强地力培肥和田面防护。二是“地表的覆盖和覆盖量不低于30%(美国)。”我国借鉴国外的定义,要求“秸秆覆盖量不低于秸秆总量的30%,留茬覆盖的高度不低于秸秆高度的1/3”(见农业部颁发的《保护性耕作实施要点》)。综上所述,“覆盖量30%”、“覆盖度30%”和“l/3秆高留茬”是国际国内对保护性耕作“覆盖”的最低要求,低于这3项指标就不能算是保护性耕作了。其第二句话“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应尽可能地减少除播种以外的耕作,减少耕作对土壤的破坏,减少机具对土壤的压实,即便是播种也要尽可能地降低对土壤的扰动。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自然状态,保护土壤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平衡的能力。这是保护性耕作理念的核心,代表了人类通过对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反思所形成的现代农耕观,也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农业耕作习惯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搞保护性耕作就必须实行免耕和少耕。
免耕,就是完全取消铧式犁耕翻,并且不进行其他土壤作业,国外称之为“免耕法”。目前美国已基本取消了铧式犁翻耕作业,澳大利亚也已全面取消了铧式犁翻耕,实行免耕法的农场使用的农业机械仅有3种,即播种机、喷雾植保机械和联合收割机,这种“免耕法”是保护性耕作的最高形式。
少耕,就是在取消犁耕的基础上,为保证播种和疏松土壤、除草等农事而保留少量土壤作业(国外称之为“少耕法”),其要点是减少耕作次数和强度。这种“少耕法”是传统耕作向“免耕法”转化的过渡型保护性耕作形式。少耕主要包括深松、浅松及浅旋、浅耙等播前表土整备耕作等。
深松,即使用各式专用机疏松深层土壤,破除犁底层,加大土壤中气体和水分上下流通孔隙,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对深松的要求是尽可能减少对土壤上下层结构的翻动,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深松的深度不必太深,只要深度大于耕层厚度、能破除犁底层即可,过深其实是一种浪费。另外,深松不必每年进行,提倡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第1年进行普遍深松,其后因不再进行犁耕,不会形成新的犁底层,就不必年年深松。关于深松的间隔年数“隔3~5年进行1次”的说法比较含糊,没有讲清“间隔”的道理和如何确定“年数”。根据国外资料和国内实践研究有关介绍,深松间隔年数应主要根据田间机械作业的多寡和土壤紧实程度而定,作业多、机具设备对土壤压实明显,致使土壤过于密实时(容重大于1.4~1.5g/cm3),可进行1次深松或浅松,其后再视情况而定。深松过频与深松过深一样,也是一种浪费。 转贴于
浅松,指耕层内的松土作业,其松土深度不超过耕层厚度。浅松的作用除疏松耕层土壤外,还可除草(利用浅松机的水平翼铲切断草根),是机械除草的主要形式。有些凿式深松机也可加装单层或双层水平翼刀,除草效果也不错。浅旋、浅耙,属播前表土整备耕作,作用主要是碎土、破茬和除草,其要点是“浅”,是表土作业,耕作深度不宜超过5cm。 过深地翻搅,尤其是深旋,不利于保持土层的稳定,容易杀死蚯蚓,破坏土壤的自然恢复能力,还会降低地表的覆盖度,影响保护性耕作的防护耕作的防护效果。可以说,浅旋、浅耙等播前整地作业有浓厚的传统耕作味道,是为常规播种机顺利作业而采取的不得已做法。随着通过性能好的新式免耕播种机的不断出现,旋、耙等播前表土耕作将会逐渐减少。
对新式免耕播种机的要求,首先是通过性好。能够在秸秆粉碎覆盖、高留茬或整秆立、卧覆盖的地块顺利通过;其次是动土要少,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目前国内开发了一些采用前置带状旋耕装置来破除播种行秸根茬的免耕播种机,使用效果不错,但其带状旋耕的工作宽度和深度差异较大。关于这个宽度,国外有一种说法是“应小于作物行距的1/4”;带状旋耕的深度,应与浅旋5cm以内的要求一致,宜浅不宜深,至于种子的播种深度,可由开沟器保证。
由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土壤耕作的减少,容易滋生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病虫草害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规模普及保护性耕作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其中,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传统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而控制杂草是主要矛盾。
控制杂草的措施有两类:一是化学除草,二是机械除草。采用化学除草,首先要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选择除草药剂,再选择气候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机,以最低的投入达到高效除草的目的。化学除草搞得好,还可以免除或减少中耕除草作业程序。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大范围采用化学除草又会引发出污染问题。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方面是开发或引进新低毒、低残留高效专用除草剂;另一方面是机械除草,利用各种形式的除草机械和表土作业机械切断草根,干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控制或清除杂草的目的。美国通过这种措施,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3,使污染问题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在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合理使用除草剂防治草害,同时重视利用接茬、倒茬等关键时节,利用机械除草手段,抑制和防治草害,降低保护性耕作发生草害的危险。
关键词:新农村,秸秆,新能源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环保农业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村资源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使农作物秸秆资源出现了大量剩余。这些秸秆资源堆积在村头路边、房前屋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妨碍了交通、污染了环境,甚至更容易引发火灾,针对作物秸秆存在的现状,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不仅对农村的环境起到美化、亮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总体来说作物秸秆具有以下用途:
1.积极实施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肥力
(1)农作物秸秆资源除含大量碳素外,还有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作物收获后,秸秆还田可供后季作物做肥料,周而复始,养分循环利用,这样不但降低了农业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土壤肥力。
(2)农作物秸秆资源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为腐殖质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可分解多糖,利于土壤团粒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
(3)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及时向土壤补充新鲜有机质,利于微生物活动,改善腐殖质的形成,提高土壤生物的活性,减少氮素损失。
(4)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保畜水分,平衡土温,增加田间二氧化碳浓度,满足后季作物的生长需要。
(5)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够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畜水保墒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并能抑草促苗,平抑地温,即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又保护了农村周边生态环境。
2.实施青贮氨化技术,转化作物内在机制
利用过腹还田结合“沃土工程”、秸秆养畜等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倡农作物秸秆发酵,把消化率低的农作物秸秆经青贮氨化处理转化为易吸收、营养高、适口性好的饲料。青贮的原料为玉米秸、地瓜秧等,氨化原料为稻秸。利用经青贮氨化,具有柔软、芳香或酸香味,营养成分高的农作物秸秆饲料饲养牲畜过腹排粪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经济价值,形成粮食一秸秆一饲料一牲畜一肥料一粮食的良性循环。
3.开发秸秆基料,发展食用菌栽培技术
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按一定比例配合,加入添加剂,经灭菌、接种生产平菇、金针菇、草菇、猴头、银耳、灵芝等食用菌。1千克秸秆产1千克鲜食用菌,生物转化率达100%以上。
4.实施秸杆气化技术,推广秸秆新能源
农作物秸秆气化是将秸秆粉碎送入气化炉中,在缺氧状态下燃烧,使之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再将可燃气体供农户使用。一般每千克秸秆产气2.5立方米,一个3口之家每天需3立方米-5立方米气可供生活需用。免费论文。
5.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适时补施氮素肥料、粉细深翻、适时镇压浇水、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作物易发生侵染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防止病原体传播。
总之,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宝不能废弃。免费论文。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新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在运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开展并推广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秸秆青贮、加工、保护性耕作、能源转化利用等综合利用技术。免费论文。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之真正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论文摘要 分析了聚土免耕技术的原理,对其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认为在丘岗山地推广这一技术,一方面可以保护土壤免遭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和耕层深度,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另一方面改善了微区生态环境,能节约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峰县地处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丘岗地带,四周山丘崛起,中部岗平起伏,岗丘交错成串,地形起伏平缓,丘岗连绵,区内丘岗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第2次土壤普查的开展,加大了对丘岗山地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果茶桑园和药材基地的发展很快。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农业强省口号的提出,在现有耕地只能满足对粮食需求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了丘岗山地。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方面的原因,我县各乡镇耕作水平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土地贫瘠,有机质含量较少,水土流失较重,雨少则旱情严重,雨多则跑水、跑土、跑肥,侵蚀较重。在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成都土壤室“聚土、垄作、免耕”科研成果获得广泛关注,我县在结合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聚土免耕覆盖栽培一整套技术,把改土、防蚀、抗旱、培肥等多项农耕农艺措施组装配套,形成了一套旱作节水农业综合增产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推广,闯出了一条适应我县丘岗山地生产实际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聚土免耕原理
数百年来,犁铧翻耕是旱作农业生产的基础。耕翻在平坦、潮湿和粘重土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将地面作物收获后的残留物、绿肥和厩肥等混入土壤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地势起伏的丘岗山地,频繁的耕翻加剧了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退化、粮食产量下降。有人说,聚土免耕是持续和效益农业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实际、有效益,且保护土壤、水和环境。所以,免耕农业即是持续农业。
所谓免耕,是相对传统的整地而言,减少耕作次数,降低耕作强度,免去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耕作,是近20年来国内外公认的土壤生态保护技术,但长期的免耕也容易带来僵土、板结、病虫害、杂草等一些弊病。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是一项具有增产、聚水、增肥、防蚀等综合效益的耕作法,它的特点是能造就50cm厚的耕作层,并用较简易的方法把肥料施在离地表35cm以下,既减少肥料的损失,又促进作物的后期生长。它还利用筑垄、季节性免耕、覆盖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对增加系统生产力、加深肥沃土层、增进养分积累活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用工等都有明显的效果,是一种集改土、培肥、抗旱、防蚀、增产于一体的耕作方法,在山丘地区旱坡地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聚土免耕的设置是免耕与深耕体系相结合,大垄横作与垄沟加档相结合。聚土是有效加深耕层、培肥土壤、接纳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库容的有效措施,土层浅薄时,可以有效地增加耕作土层,同时起垄后地表面积增加,接受日光照射的表面积增大,土壤白天增温快,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土壤内温差也大,能促进土壤水分与养分的运动;秸秆覆盖又防止雨水对土表的直接冲击,缓冲侵蚀,还可拦截水分,加强沉积,形成网格式自我保护体系。
2聚土免耕的具体做法
2.1等高耕作、横坡作垄、全土覆盖
等高耕作、横坡作垄,垄、沟与土档配套,建立由垄、沟和土档形成的横坡网格耕作体系。具体方法是:在坡面挖宽1m、深50~80cm的沟,分3层压青埋肥,最底层可埋放小树枝、灌木或玉米和稻麦秸秆等,厚约30cm,踏实,然后回填10cm左右的表土,中层埋放草皮、堆肥、土杂肥之类,覆土;上层埋放猪牛粪或其他农家肥、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施入一定量的无机肥如磷肥、复混肥等优质速效肥,覆土高出沟面30cm,这样形成垄高30cm、沟底宽1m的垄。在沟内,每隔5m设10cm高的土档,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为防止暴雨对土表的直接冲击,减缓表土溅失,要实施全土秸秆覆盖,由此建立垄沟网格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水土保持耕作体系。
2.2多途径培肥土壤,提高生产能力
丘岗山地由于强烈的淋溶作用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般土地贫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不到1%,矿物质和速效养分比较缺乏。因此,培肥土壤是提高生产能力的关键。具体的培肥措施:一是在作垄与深耕时施用有机肥;二是秸秆覆盖,起到蓄积雨水、培肥土壤的目的;三是积极发展黄豆、花生、旱土绿肥,充分发挥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和旱土绿肥的肥田改土效果;四是重视化肥的投入,补充速效养分,并且要注意施用的氮磷钾比例协调,最好的办法是根据土壤的肥力特点和作物的需肥规律配制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五是科学施用免耕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3深耕、免耕
要提高丘岗山地旱土的产量,必须进行深翻耕,使耕层厚度达到30cm以上,以增加土壤的水、肥容量;而适当免耕可防止因频繁的农事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连续种植,减少翻耕次数,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通过开发和推广应用旱地除草剂,实行化学除草,逐步实现免耕。
2.4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种植
我县水热资源丰富,可以发展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旱作农业生产。大力推广间作套种多熟栽培技术,通过合理搭配高秆矮秆、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作物,既提高丘岗山地的综合利用率,又防止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针对丘岗山地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土壤特性以及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可以发展高蛋白、高能量的作物为主,如玉米、大豆、红薯、蚕豆、豌豆等作物,充分利用4~6月的水、热资源,避开季节性干旱,并适当发展烤烟、蔬菜、药材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优越的水热资源,以冬作(绿肥、油菜、大小麦)—玉米/红薯、或玉米+大豆—秋作等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种植制度为主,以提高土壤的复种指数。
3聚土免耕的主要成效
3.1保护土壤免遭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蓄水能力
聚土免耕种植法由于是等高种植、横坡、大垄,人为创造了小地形,汛期可拦蓄雨水;加上是免耕,作物收割后,根茎仍留在土壤中,同时秸秆全土覆盖,因而能储存降水,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全年有效贮水量增加40%~50%,减少径流量44%~46%,对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起着积极的作用。
3.2增加有机质,改善耕层质量,熟化了土壤
由于起垄、深耕、免耕、施用有机肥等综合措施的实施,通常耕层达到30cm以上,而根系活跃层深达50cm。在改良土壤方面,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增加孔隙,提高产量10%~35%。在轮作中如果有豆科作物,则其残留物有助于耕层土壤温度提高,豆科作物绿肥则可形成稠密的地表覆盖面并可增加土壤氮素。经过3~5年的免耕管理,土壤通常会表现出磷和钾在表层富集,其有机质与氮、磷、钾养分,从表土一直到50cm的土层内都有所提高。免耕能使以前受侵蚀地力退化的土壤开始出现生命活力,随耕作搅动减少和土壤有机质增加,蚯蚓数量显著地增加,耕层土壤的块状结构逐渐被良好的团粒状结构代替。经过10年或更多的时间,土壤性状将发生本质的改变,在增高的土壤有机质和活跃的蚯蚓帮助下形成更厚且结构稳定的耕作层。
3.3免耕有利菌根活动,增加磷素的有效性
免耕有助土壤菌根发育生长,菌根可以活化土壤中许多营养元素,特别是磷。
3.4节约劳力,抢时种植
聚土免耕只是在第1年多花一些劳力,以后每年因不垒土,不用翻耕,每公顷可节约劳力约75个工,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因作物播种季节错开,又可缓和因农忙季节劳力紧张,以及既收又种的矛盾。
3.5改善了微区生态环境,有利于立体种植
一方面,垄上土壤疏松,土层变厚,秸秆覆盖增强了土壤抗旱能力,土温稳定;另一方面,免耕后的垄沟相间,又造成了植物不同的立体环境,可使各植物间减少了争光矛盾,使垄上作物与沟内作物各得其所,生长良好,能获得丰收。根据生态位的差异,完全尽可依作物的适应性进行立体种植,如垄上种喜通气好、且需日温差异大的棉花、辣椒、茄子,而沟内种植对水、肥需要较高的玉米、蔬菜等。
4结语
丘岗山地一直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带之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在目前有些丘岗山地不能梯田化、土壤基础地力低、干旱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要想尽快提高单产,大面积推广“聚土免耕种植技术”是一个有效途径,它具有经济上增产增收,生态上抗逆稳定并有后劲,投入上可引导增加有机投入、减少无机投入,既能培肥地力又能保持水土的省工省劳,是比较高效的农业生态工程,如果其潜力充分发挥后,将为南方旱地农业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聚土免耕这一耕作栽培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千百年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观念。希望各级农技推广部门配合本地实际,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使这一“蓄水、保土、抗旱、高产”效果显著的耕作方法,能够在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实,李同阳,张先婉.聚土免耕垄沟立体种植生态工程的能流物流分析初报[J].土壤通报,1989(6):241-244,251.
[2] 肖小平,袁跃之.宁乡县坡耕旱土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M]//陈震.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用、耕作、种子消毒、播种、施肥、灌溉、防渍、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芝麻种植户提供参考。
芝麻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在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优质高产芝麻,探索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今后芝麻生产发展的方向。现将淮北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新优良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应针对影响当地芝麻高产的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地选用丰产、稳产、抗旱、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稳产作用。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结果,宜在淮北地区选用的品种有:漯芝16、驻芝14和01-2658等。
2精细耕作
芝麻种子小、顶土弱、主根层分布浅。在土壤耕作时要精耕细作、耙碎坷垃、保好墒,使耕层上虚下实,表土平、细、净。
3精选种子,严格消毒
要按照良种对纯度和发芽率的指标要求,在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晒种,严格进行种子药剂处理。一般先后用0.2%福美双和0.1%多菌灵处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并保证出苗后苗齐、苗壮。
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要根据气温条件、土壤墒情与品种特性,确立适播期。适期早播是夏芝麻高产的关键,一般在5月下旬适合播种,最迟也要在夏至前播种结束。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播种方式,一般撒播居多,尽量推广机播,确保合理密度,撒播用种量5.25kg/hm2,条播用种量6kg/hm2,常规一般用种量7.5kg/hm2,留苗密度16万株/hm2,以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5科学施肥
(1)芝麻的施肥特点。芝麻从种子萌发到子叶苗期生长,主要依赖于种子贮藏的养分,以后生长所需养分均来自根系吸收,三要素吸收最多的时期是芝麻的盛花期至终花期。芝麻对氮素和钾素的需求最大,磷素次之。
(2)施肥技术。为达到品种优质,根据不同土壤,一般单产1500kg/hm2左右的地块,要求在施有机肥30t/hm2左右的基础上施磷肥450~525kg/hm2、钾肥60~75kg/hm2(砂姜黑土可不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hm2左右,也可以补施锌肥15kg/hm2、硼肥3.75kg/hm2。另外,为调节芝麻生育,根据芝麻植株叶片宽、茎叶密生茸毛,能较好接收和黏附肥液这一生理特点,可以进行叶面喷施浓度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一般在芝麻始花期至盛花阶段喷肥效果较好,喷肥还可以和农药(乐果、敌百虫)混合使用,达到施肥、治虫2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6灌溉和防渍
一般不干不湿的土壤最适于芝麻生长,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则会受旱,发生萎蔫;水量达90%以上时不利生长;饱和持水量时,发生渍害死苗。
(1)灌溉。在发生伏旱或秋旱情况下,上午10时左右看到芝麻上部叶片萎蔫,当午后高温过后,又可逐渐恢复。出现此现象时,应组织灌水,于早晨和傍晚灌水最适宜,一般采取喷灌为主。
(2)防渍。首先,芝麻生产应选用高燥地块。其次,整地时要有防渍配套措施,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要清沟。最后,要选用耐渍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
7加强田管,防治病虫害
(1)间、定苗。第1次间苗宜在1对真叶时进行,并对缺苗处进行带土移栽;第2次一般在2~3对真叶时进行。3~4对真叶时按照合理密度定苗。
(2)中耕除草。芝麻出苗后,立即开始中耕除草,封行后停止中耕,一般中耕3~4次。中耕除草应做到:下雨前不锄,以免锄后遇雨受渍;地过干过湿不锄,以免伤根;有草必锄;雨后必锄。中耕除草过程还要做到“三忌”:一忌根周围6~7cm深锄伤根,易发病;二忌锄地不平易渍水;三忌锄地不清沟,遇雨排水不畅。
(3)适时打顶。芝麻适时打顶,可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根、茎、叶、蒴的功能期,使植株体内有机养分集中向蕾、花、蒴中运转,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打顶时间,在盛花后7~10d左右,或成熟前25~30d,主要方法是去掉主茎和分枝茎顶端1~2cm生长点即可。
(4)病虫害防治。芝麻病虫害较多,在淮北地区主要发生的有真菌性病害,如:叶枯病、立枯病、角斑病;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而虫害主要有:土蚕、蚜虫、芝麻天蛾等。具体防治方法: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用3911或氯氰菊脂等农药,防治土蚕2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种类和程度对症下药,及时有效防治。
8适时收获
关键词:永佃制度;明清时期;盛行;必然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永佃制”,它从一般的短期土地租佃关系发展而来,是土地租佃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在东南沿海地区比较普遍,而北方地区一般限于旗地和官地使用。
明初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乃招诱逃亡、移徙农民开垦荒地,并给予农民以一定的扶植和免税待遇,于是大量土地被开垦,出现了“无弃土”和“宇内富庶”的局面,封建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明代中叶以后,永佃权已经流行于东南省份的某些地区,并在契约形式上固定下来。
清朝入关以后,恢复明代的“一条鞭法”以征派赋役,并免除一切杂派和“三饷”。直至后来“地丁合一”、“摊丁入亩”,把固定的丁银平均摊入各地田赋银中,一体征收,永不加赋,使得无地少地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
一、从产生条件看其盛行的必然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农业中的永佃权最早产生于北宋淳化年间,到明清时代,盛行于南方各省,在我国的租佃史上,产生过很大的经济影响和作用。下面从其产生的条件来看一下其盛行的必然性。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耕技术的提高。到了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白银大量流通,农耕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使得地主和佃户普遍重视土地的规模收益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经济利益驱使双方加强合作,进而带来了租佃关系内部的变化,同时使地租由分成租向定额租,由实物租向货币租转化。
其次,人地配置关系失衡的压力。永佃制在清朝时遍布22个省地,如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广东、辽宁等。就北方而言,主要是在直隶省,就南方而言,以江苏、江西、福建、广东为普遍。这南方6省和北方直隶省有一个共同原因,即人多地少。
再次,皇权统治的有限性和土地制度的不合理。在中国古代,皇权和官府的统治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在这样庞大的统治管辖下,一个国家权力不可能所有都能涉及到。所以,除了宗法势力的影响之外,一切都处于自发的演进之中。
复再次,荒地多,而人口少,或资金不足,无力自行进行开垦,只好以分割地权为条件,允许开垦者享有田面权。
最后就是还有各种原因导致其盛行,如有的蒙旗地主向汉族苦工或耪青户借债,无力偿还,最后以土地耕作权抵偿;也有蒙旗贫苦牧民、箭于或“小门台吉”(贵族下层)以土地典卖方式,将耕作权立契给汉族农民,自己只保留收租权,从而形成永佃制。
二、从特征看其盛行的必然性
在阐述其特征前,先让我们看一份有关永佃制契约的内容:
乾隆九年业主黄宗训立典契
立典契黄宗训,自己阄分内有民田壹号,坐产洪厝里地方,土名南山下,受种贰亩零,年载租谷贰百玖拾肆角,合受秋苗壹斗叁合叁勺零,立在本户兆异下,今因别用,托中典在翁处为业,三面言议,得讫制钱玖仟肆拾文,其钱即日交足,其田即会姻翁对佃收租,理纳粮差。此田系己物业,与兄弟无干。俟有力之日,不拘远近照典契面钱文取赎,不得言说,今欲有凭,立典契乙纸为照。
计开佃户黄大通、黄大德佃乙百六十八、二十二角
乾隆九年正月
从上面永佃契约中可以看出,土地被分割为所有权和耕作权,即田面和田底两部分,即土地所有权权能发生了分离。如契约中黄宗训将自己的祖业田产典给姻翁,以租代钱偿还债务。黄宗训的祖业田在典给姻翁之前已设定了永佃权,黄宗训只拥有田底权,只能对佃收租,但黄宗训有处分该田底权的权利。在该田典给姻翁后,原佃户的永佃权并不受影响,仍然由原佃户佃种,佃户改向新主交租。可见,永佃权有如下特征:
一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土地上的权益分为田底和田面两部分:田底权是法律上的所有权,属于地主;田面权是永久地、独立地使用土地的权利(耕作权),属佃农。
二是田底权人有收取地租的权利,有缴纳田赋、保证佃农永久使用土地的义务;而田面权人有在土地上从事劳作、取得作物收益的权利,同时有向地主交租的义务。
三是田底权可以单独转让但不影响佃户的田面权;同样,田面权也可以不经田底权人同意而单独转让、继承,但不影响地主的田底权。可见永佃权已是独立于所有权的物权性质的权利,佃农是具有独立地位和自身利益的生产者。
三、从实施的效果、意义看其盛行的必然性
从其产生的条件、特征来看,它的实施效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永佃权能较好地保障佃农的利益。永佃权已是物权性质的权利,永佃权的取得使地主和佃户之间的租佃关系比较固定,地主不能随意解除租佃关系。
其次,永佃权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永佃权的取得使土地的实际利用和所有权的归属相分离,地主对佃农的生产不再干预。土地使用者可以比较自由地根据需要配置土地或转让其权利,土地的转移受身份的限制越来越少,而更多取决于经济因素。
最后,永佃权拓宽了人们的经营思路。永佃权的出现,使土地所有权不再是人们惟一的目标。佃户发现通过取得永佃权就可以有保障地永久耕作土地,而取得永佃权的代价明了。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永佃制是佃农有权“永久”性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土地被分割为所有权和使用权(耕作权)两部分。永佃制下的佃农有较大的人身自由,生产生活较有保障,地租通常为额租制,租额比较固定,垦荒永佃的地租较轻,有调动佃农积极性,促进土地开垦和农业发展的一面。但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佃农以缴纳佃价或押租而获取永佃权,耗费了生产资金,又有阻碍生产发展的一面。
本文从明清时期探讨了永佃制盛行的必然性,归结为一点,它在封建社会中,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地主与农民的剥削关系,相反,它却蕴藏着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以往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种萌动,故而其必会对以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太济、包伟民.《宋史・食货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论文摘要探讨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双低油菜的优质高产节本的栽培措施。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种植上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实践和油菜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双低、高产、高油和抗(耐)菌核病能力强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1双低油菜保优栽培技术
1.1选择适宜品种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为保证和提高油菜品质打下良好基础。
1.2隔离防杂,集中连片种植油菜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生产上易发生生物混杂(甘蓝型油菜的自然异交率约为10%~30%),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开放种植,当年芥酸平均含量将上升到5%以上,在10hm2的大田里种植,芥酸含量只上升1%。为了保证品质优良,提高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以整乡整村集中连片种植,并严格实行隔离防杂,避免与普通油菜串粉杂交。同时,前茬是普通油菜的地方不能做苗床,不用普通油菜果壳沤制的肥料作基肥,以避免混杂。
1.3建立制种基地,统一供种为保证双低油菜种子的质量,应选择具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地点建立油菜制种基地。对种植双低优质油菜的乡、村,应采取统一供种的方法,以避免与不纯种子及普通油菜种子混杂种植,以及与普通油菜籽混收、混贮和同时加工。
2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深耕整地要求耕作层深20cm左右,耕后带耙;早施基肥,早整地,开好“边、中、腰”三沟,做到能排能灌。
2.2育苗移栽采用育苗移栽技术一般比直播增产30%左右,是油菜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
2.2.1适期早播。根据当地温度条件、品种特性及耕作制度等因素,改迟播或过早播种为适期播种,杜绝迟播或过早播种的现象。一般育苗移栽在9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最迟不超过9月20日。直播地区宜在10月上旬播种。
2.2.2培育壮苗。留足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5,要精细整地,施足肥料。苗床播种1.5kg/hm2,要早间苗,适时定苗,拔除异型苗和弱小苗,要均匀留苗90~100株/m2,3叶期喷施多效唑150ml/hm2,培育壮苗,防止高脚苗。
2.2.3高标准移栽,合理密植。中苗早栽可减少根系损伤,返青成活快,利于油菜早生快发提高单产,相对传统的大苗迟栽有许多优点,应普及推广中苗早栽技术。最佳移栽期是在5~7片叶,苗龄30~35d左右。一般栽植8000株/hm2左右,移栽时做到选用壮苗,进行“三带”(带土、带肥、带药)移栽,栽后立即浇施定根粪水,确保苗齐、苗全。移栽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增减。移栽前施3~5kg/hm2尿素作送嫁肥,并防治1次病虫害。
3科学管理,配方施肥
3.1以产定肥一般在施腐熟有机肥30000kg/hm2左右基础上。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产量1500kg/hm2,需施纯氮150~180kg/hm2,要获得产量3000kg/hm2需要施纯氮210~240kg/hm2,磷(P2O5)、钾(K2O)肥用量可分别按氮肥(N)用量的1/3、1/2施用,缺钾地区钾肥(K2O)用量可按氮肥(N)用量的2/3施用或增施草木灰和有机肥。
3.2配方施肥,增施硼肥针对生产上存在的施肥不合理或施肥不足等问题,按照油菜需肥规律和双低油菜需肥特点,采取“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重施开盘肥、看苗施好蕾薹肥”的施肥方法,同时,应针对双低油菜对硼肥敏感的特点,增施硼肥,防止油菜出现“花而不实”。基肥、腊肥、薹肥比例为5∶3∶2。
缺硼土壤,用7.5~15kg/hm2硼砂作底施,于移栽时施下,也可用5~8kg/hm2硼砂水溶液浇施;在蕾薹期补喷0.2%硼砂水溶液。
3.3田间管理对冬前旺长田块,可采用深锄断根,摘去老叶和适量绿叶,控制旺长;对僵苗、弱苗可适量补施肥料,促进生长。在6~7片真叶时,用15%多效唑粉剂750g/hm2对水750kg/hm2,配成溶液喷施,能有效地增厚叶片,抑制根茎延伸,增强抗冻能力。清沟中耕保墒。春季雨水多,一定要做好田间清沟沥水,雨后晴天要浅锄保墒,抽薹期结合中耕培土,可破坏菌核病的子囊盘和保墒防倒。3.4防治病虫害油菜苗期和冬前主要防蚜虫、初花期和盛花期要加强防治菌核病,用50%多菌灵1.5g/hm2对水750kg/hm2喷雾。农业防治措施可采取合理轮作,培育壮苗,控制氮肥施用量,春季中耕培土,薹花期摘除枯黄老叶、病叶等并辅之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陶侠林.双低杂交油菜皖油27的特征特性和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53-3954.
[2]敖礼林.双低油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07,(1):22.
关键词:生姜,优质生产,农业气象,分析
1 前言
生姜为重要经济作物,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具备药用价值,在国内占有相当大市场,在国外享有极高声誉。
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生姜产品成为种植产业中一项商品利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在农业创汇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毕业论文,分析。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开展对生姜生产过程中与环境因子及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对了解生姜生长发育特性,以至进一步利用农业气象科技优势指导生姜生产,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生姜生物学特性
2.1生姜植物学特征
生姜,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一年生蔬菜栽培。植株形态直立,分枝性强,每株一般可有10多个丛状分枝,主要由根、茎、叶和根茎等器官组成。
2.2生姜生长习性
生姜的根包括纤维根和肉质根两种,为浅根性作物,根的分枝较少,根系不发达,大部分根系分布在土壤上层30cm以内耕作层中,吸收水肥能力差,对肥水条件要求严格。毕业论文,分析。
生姜的茎包括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出苗后,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地上茎每天伸长1~1.5cm,生长速度均匀,到了成熟后期,随着气温下降,株高的伸长受到抑制,生姜由发育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并逐步向发棵和根茎膨大方面转化。随着根茎基部逐步膨大,生成初生姜球,即姜母,在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继续发展二、三、四次姜球,直至收获。
从根茎形成特性分析,姜球是由主茎和各分枝的基部膨大而成。在正常情况下,根茎产量和分枝数有着密切关系,分枝越多、姜球数越多,则姜块越大,产量就越高。毕业论文,分析。
2.3生姜生长规律
幼苗期,由于分枝少,发育生长以茎叶生长为主,随着生姜生长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旺盛生长期以前,以主茎叶生长为主,旺盛生长期开始或以后,主茎叶和第一枝叶同时生长,此后一、二分枝叶面积迅速扩大,对生长后期器官生成和产量的形成及对干物质积累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促进分枝的生成,对提高生姜产量十分重要。毕业论文,分析。毕业论文,分析。
2.4生姜发育周期
生姜为无性繁殖,种子是根茎,无自然休眠期,收获后,遇到适宜环境条件便可发芽。生姜生产过程大致经历了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根茎休眠期四个阶段。
3生姜生产与农业气象条件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既要充分运用优良品种和合理栽培技术,同时要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如光、温、水、土等,控制其生长发育,以便达到高优高效目的。
3.1生姜对温度要求
生姜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尽相同。生姜对温度要求敏感,直接影响为各器官的生长,间接影响为各生理活动。生姜属喜温暖性蔬菜,不耐寒、不耐热,16℃以上便可能由休眠状态开始发芽,17~20℃生长缓慢,22~25℃对幼芽生长较为适宜,30℃以上,发芽虽快,但瘦小细长;幼苗发株期,25~30℃对茎叶生长较为适宜,超过35℃或低于17℃,则光合作用降低,对生长不利;根茎旺盛生长期,对日夜温差要求较高,白天温度保持25℃左右,有利于茎叶光合作用,夜间温度18℃左右,则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当温度降到15℃以下,植株便停止生长。
3.2生姜对光照要求
生姜要求中等强度光照条件,表现耐荫而不耐强光。
在高温强光照射下,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分枝少、长势不旺,同时抑制了枝、叶、茎及干物质的形成及积累,影响生姜的产量。
对光周期要求,生姜根茎形成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很严格,不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或自然光照的条件下,均可生成根茎,自然条件下根茎生长最好,一般白天有8小时光照,最有利于根茎生长。
3.3生姜对水分需求
生姜为浅根性作物,难于充分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因而不耐旱。幼苗期,需水量较少;苗期一般在高温季节,土壤蒸发量大,水分供需常出现失衡,生姜幼苗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其蒸腾作用比后期大,由于苗期消耗水分较多,为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应及时做好水分的科学管理;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也随之增多,因此保持土壤水分,才能促进生姜分枝及根茎膨大。
4生姜在农业生产管理上的要求
4.1生姜对土壤要求
一是土壤深厚,土质松软,有机质丰富,通气而排水性良好;二是酸碱度pH值6~7,土表0~20cm为中性壤土,容重为1.29g/m3,最适宜生姜生长发育。
4.2生姜对营养要求
生姜根系不发达,土壤深层吸收很少,吸肥能力较差,对养分要求较为严格。毕业论文,分析。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对养分吸收量少,该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占全期吸收总量13%;旺盛生长期,各器官生长加快,吸收量也随之增多,此阶段吸收量占总量87%。
生姜各生长期吸收三要素比例相对稳定,从全期吸收配比分析,氮约为38%~42%,磷约为10%~13%,钾约为46%~49%。在施用过程中,营养要求全面,包括钙、镁、锌等微量元素,才能全面促进生姜生长发育。
4.3生姜生长对遮荫要求
遮荫对姜田小气候影响反映在植株生长上,表现株高、茎粗,叶面积、分枝数增加,生长速度加快。适当的遮荫能改善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等小气候条件,满足生长需求,促使产量显著提高。
5结束语
随着生姜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生姜的生长习性、环境条件以及农业技术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对推动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产量,将会起到实际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生姜品质,增强出口竟争力,加大出口贸易,也必将起到很好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坤,康立美.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02)
[2]许杰.生姜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2,(3)
[3]陈浬心.生姜姜瘟病的防治[J].中国农村科技,2000(1)
论文摘要 分析了逊克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的针对性对策,对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业具有积极意义。
逊克县位于黑龙江北部,是国家一类口岸县,也是商品粮基地县,发展蔬菜产业,扩大对俄罗斯蔬菜出口贸易,具有地缘优势。逊克县地型地貌多样,气候适宜,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需求量猛增,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逊克县种植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大豆,调整优化为蔬菜、大豆、小麦,蔬菜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因此,要正确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蔬菜,以提高蔬菜品质,扩大蔬菜品种及种植面积,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1蔬菜产业现状及特点
1.1基地建设日见成效
2008年全县重点扶持的5家蔬菜产业,建立生产基地2 000hm2,带动农户1 000户。全县大力发展蔬菜大棚,连片规模种植,蔬菜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量、质量也随之提高,共建200个蔬菜大棚,种植反时令、无公害、名特优新品种的各类蔬菜、瓜果。兴建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引进种植荷兰辣椒、韩国黑龙长茄、美国西芹等优质高效蔬菜新品种,通过示范园的带动,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区的生产效益,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1.2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全县生产和销售的蔬菜种类达到40多种,常年均衡供应能力增强,基本上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蔬菜品种的日益丰富,蔬菜内部结构日益优化。保健、益智、延寿的野生蔬菜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发,荷兰豆、生菜、绿化菜、紫甘蓝、樱桃番茄等几十种洋菜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居民菜蓝子日益丰富。
1.3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全县各乡镇建立批发市场,培育种菜专业户,为蔬菜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状况,组织村民赴外地学习取经,熟悉市场,了解行情,拓宽蔬菜流通渠道,仅2008年销售蔬菜3.25万吨,年产值达3 250万元。
1.4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力度加大
依靠科学技术、增加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是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种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积极引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二是推广农膜、新型温室、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实用技术,2008年蔬菜农膜覆盖面积133hm2,比上年增加1.55%;三是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建立蔬菜高效示范区,推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四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高科技生物肥料、稀土微肥、有机肥的施用量。
2存在问题
2.1生产经营粗放,产量质量不高
1998~2008年全县蔬菜产量和播种面积分别增长4.51%和4.17%。产值增长5.02%,单位面积的产值年平均增长仅0.2%。全县蔬菜品种不多,但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名优新品种、高档精细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大部分地区以传统耕作为主,管理粗放,产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同时,菜农素质差、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蔬菜产量、质量,降低了商品价值。
2.2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
蔬菜是鲜嫩产品,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产销价格、信息应及时汇总、交流才能实现宏观指导。全县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影响批量外销。不仅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2.3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蔬菜产品仍有污染
在蔬菜生产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过量施用激素、化学肥料及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2.4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放不足
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多数菜地基础设施不配套,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与此同时,蔬菜的科研推广、市场流通、深加工等发展缺乏物质支撑,优惠政策、资金扶持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蔬菜产业发展后劲。
2.5投工投肥少(特别是有机肥),耕作管理粗放
由于种植蔬菜的面积大,有机肥少,化肥用量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的理化性状差,耕作管理粗放,主要表现在整地质量差,不舍得投入,管理跟不上,影响蔬菜的产量。
3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逊克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是:立足资源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争创地方名优特色菜,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3.1依靠科技,实施蔬菜品牌战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一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蔬菜技术推广站,配备1~2名技术员,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二是加快拱棚、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品牌;三是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尽快筛选出逊克县的拳头品种,形成地方特色菜;四是加大贮藏保鲜研究,改进优化贮藏设施,延长贮藏保鲜期,实现市场均衡供应。
3.2增强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
只有加工转化,才能促进蔬菜产品增值。而加工转化一直是逊克县蔬菜产业的薄弱环节,因采后处理跟不上,全县鲜菜综合损耗率高达20%,蔬菜产业综合效益流失巨大。因此,要大力发展龙头蔬菜加工企业,拓宽出口。一是优化蔬菜加工企业,改善蔬菜加工“小、散、粗”的状况,重点突破加工、保鲜、贮运的薄弱环节,促进生产与加工、保鲜、贮运的同步发展;二是走产、学、研与企业联合的路子,创出精品名牌;三是增强名牌意识,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出口优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积造有机肥的积极性大大下降,积肥数量减少。
1. 危害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多数农民觉得有机肥的积肥、运输和施用用工多、体力劳动强度大,不如打工挣钱买化肥。致使麦田有机肥用量减少,土壤肥力难以提高、土壤板结、理化性状不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
2. 应对措施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不仅含有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中微量元素。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增强小麦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倡发展家庭饲养业,鼓励农民群众大积大造有机肥。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有机肥不足的可进行秸秆还田。
二、秸秆还田技术不配套
1. 危害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部分农户还未掌握好这项技术,秸秆还田时常常不增施氮肥,结果出现秸秆腐烂过程中吸收氮素与小麦生长吸收氮素争夺养分的矛盾,造成小麦出现黄苗、弱苗,有的田块不仅起不到增产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当季小麦产量下降。
2. 应对措施
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利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秸秆腐熟。一般每亩增施尿素5~10千克或碳酸氢铵15~30千克,若秸秆还田较晚、粉碎效果不好,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三、大量盲目施用化肥
1. 危害
很多农民群众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巧管不如多上粪”等观念影响,造成了大量盲目施肥的不良局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把每亩地增加几十元的化肥投入不当回事,造成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总以为多施化肥就能提高产量。其实不然,长期大量地盲目施用化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而且还会造成面源污染、土壤板结和营养比例失调。过量施用化肥常常造成小麦无效分蘖过多,后期麦苗拥挤、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引起倒伏。不仅不能提高产量,反而还会造成产量水平下降。
2. 应对措施
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实行配方施肥。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使地力不断培肥、产量不断提高。一是应用配方肥,以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配方肥每亩40~50千克做基肥。二是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合理确定施肥数量。一般亩产300~400千克的中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0~12千克、磷(P2O5)4~6千克、钾(K2O)4~6千克,全部的磷、钾肥和60%氮肥做底肥;亩产400~500千克的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全部的磷、钾肥和50%氮肥做底肥;亩产500~600千克的超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4~16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6~8千克,全部的磷、钾肥和50%~40%氮肥做底肥,翌春再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四、中高产田春季追肥过早
1. 危害
部分中高产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进行追肥,此时正是小麦春季分蘖和基部节间伸长的关键时期,追肥过早,不仅造成基部节间拉长,而且无效分蘖增加过多、麦田群体过大、茎秆细弱。生长中后期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白粉病等病害加重。后期倒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应对措施
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对于中高产田应将追肥时间后移,将追肥时间由返青至起身期,推迟到起身至拔节期。一般中产田在起身期追施,追肥数量应占氮肥总量的40%;高产田在起身期至拔节期追施,追肥数量应占氮肥总量的50%;超高产田应在拔节期追施,追肥数量应占氮肥总量的50%~60%。对于土壤瘠薄干旱低产田,不宜采用氮肥后移技术,可在返青期进行追肥。
五、忽略微量元素肥料施用
1. 危害
微量元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少微量元素会影响小麦生长,严重的造成减产。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消耗也相对增加,不少地方土壤出现缺乏微量元素现象,特别是不施用有机肥或施用量不足的麦田,表现更为明显。
2. 应对措施
补施微肥。在缺锌、缺硼的地区可每亩底施硫酸锌1千克、硼砂0.5千克。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是当前小麦施肥中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特别是有机肥施用不足的麦田。
六、土壤耕层变浅
1. 危害
随着旋耕犁的推广应用,耕作层逐渐变浅,土壤耕作深度由过去的20~25厘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5厘米。耕作层变浅、犁底层上移会影响小麦根系下扎和伸展,小麦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少,抗旱、抗寒、抗倒能力下降,易遭受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危害,后期易倒伏。
2. 应对措施
大力推广土地深耕深翻技术,先用大犁深耕,再用旋耕犁浅旋。耕作层不能一次加深过多,要逐年加深,以免耕作层生土过多,影响小麦和下季作物的生长。一般以每年加深3~5厘米为宜。
七、播种量过大
1. 危害
农民群众仍然存在着“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错误观念。害怕播种量少了,麦苗稀、穗子少,因而盲目加大播种量,在适期播种的范围内,每亩播种量高达15~20千克甚至更多。造成冬前麦苗拥挤,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个体生长细弱,特别是冬前气温高的年份,麦苗徒长,甚至在拔节、越冬时死苗。有的麦田即使越冬时不死苗,但年后麦苗也不旺不壮,小麦生长后期田间密度过大,茎秆细弱,通风透光不良,病害重,易倒伏,不利于小麦高产。
2. 应对措施
大力推广精播和半精播技术,在小麦生产上要根据播种时期、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合理确定播种量。在播种适期内,播种量一般为每亩8~10千克,播种适期过后每晚播1天,播种量可增加0.25~0.5千克,但晚播麦田最大播种量不能超过22.5千克。
八、农药拌种随拌随播
1. 危害
部分农户在地头用农药拌种或种衣剂包衣后随即播种,导致黏在种子上的农药很快被土壤吸附,种子吸收很少,防病治虫的效果差,起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2. 应对措施
播种时要提前拌种,拌种后堆闷1小时,待种子将农药充分吸收后再进行播种。用种衣剂包衣时要提前1天以上(以确保药剂在种子形成药膜),并须晾干后才能播种。
九、田间管理粗放
1. 危害
由于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较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妇女等,他们不仅劳动能力差,而且接受新知识能力慢,主要靠多年的经验从事小麦生产,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落实难度大,农业科学技术到位率低。造成大量盲目施用化肥,技术措施不规范,密度难以控制,病虫草害加重,后期易倒伏等,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2.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