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09:0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大量懂经营、会管理、知农事,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前预测与计划、产中组织、协调与控制、产后营销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高职涉农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农业生产经营流程,能够合理地运用和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地力等农业生产要素资源,能够进行农业生产项目的综合管理,为毕业走向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目标需要准确的方法保驾护航,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的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典型案例为教学材料,以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是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企业管理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中。作为企业管理课程的一个分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到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境中,分析并处理各种现实问题,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逐步学会农业生产的产前策划、产中管理和产后营销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实践应用能力,拉近了课堂与企业的距离,为毕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开展案例教学需要有完善的课程案例库资源作为基础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企业管理相关课程的案例库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通过查找比较与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方面的案例库资源非常有限,即使有也大多使用其他行业的案例,未能突出农业企业的行业特色,案例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有些案例存在难度较大,不适宜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和认知特点等问题。因此开发一个取材于涉农类行业和企业,适宜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特点,数量够用、质量可靠,能够广泛推广使用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按照农业企业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与产后营销管理流程特点选辑与优化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可以为实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目标提供有利支撑。二是案例教学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与问题分析内化进课堂,提高学生农业企业管理问题分析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受益面广,可以为广大社会学员提供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服务于“三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自我提升提供帮助,促进现代农业劳动力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案例库的建设目标与思路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的建设以案例选材具有针对性易于建立、内容丰富具有实用性便于推广,师生易用具有操作性便于互动为目的,借鉴农业生产经营的流程化理念和要素使用的复合化理念来构架案例资源,通过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和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建设高水平的案例库。
(一)建设目标
一是分阶段建成前沿集成、内容丰富的复合交叉式课程案例库。二是形成内容完善、实用性强、便于使用查阅的案例集和网络共享平台。三是创新案例库建设更新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手段。
(二)建设思路
广义农业包涵农、林、牧、副、渔五种产业形式,涉及企业类型多、数目广,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才能形成系统性、逻辑性、实用性较强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1.符合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一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需求依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流程整合案例资源,按照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三大流程设计三大案例系统,进一步衍生出创业计划、企业设立、战略与成本、生产与质量、营销与服务、品牌与文化六大模块案例集,将农业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管理案例集作为支撑库贯穿到每个流程中,形成复合交叉式案例库(简称“三大系统、六大模块、一个支撑”),如图1所示。采用复合案例库辅助教学,可对学生农业生产的过程管理和要素管理两大专业技能进行充分训练。2.集国家、行业、企业前沿资料于一体,确保案例库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管理类课程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境的模拟,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对接行业、企业与岗位真实工作过程的案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需要大量企业与行业一线素材,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模式,营建基础案例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共享资源,最大化地完善案例库。3.通过PDCA循环管理程序引导出动态发展、阶梯式上升的案例库建设路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程序是管理学界公认的一套科学工作程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管理活动中。PDCA四个过程不是仅运行一次,而是周而复始向前推动工作登上新的台阶。依据PDCA工作程序开展案例库的建设,需要准确理解PDCA的含义,明确四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正确实施每一阶段,不断向前推进案例库进程,从方法上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建设路线
案例库的建设路线经历调查研究、总体规划与设计、素材制作、实践应用、反馈调整等五大阶段。
1.调查研究阶段
针对专业学生、创业农民、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及学习内容展开调研,了解学生、农民和社会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明确案例对应的知识点和案例选取原则。
2.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基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学习,以及简单、易懂、够用的总体思路,对案例库的基本架构、选取原则、表现形式、系统性与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规划与设计。
3.素材制作阶段
依据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行校联合等途径开展案例素材的开发制作。按照筛选案例素材、进行写作构思、撰写案例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等步骤完成案例内容的编制;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案例内容的表现形式进行加工,形成种类丰富的案例素材。
4.实践应用阶段
根据学生、农户、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按农业生产流程和农业要素利用两大方面整合案例素材,形成“教学案例库”和“三农服务库”两大案例库,在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加以应用。
5.反馈调整阶段
案例库的建设坚持边建边用,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原则,根据师生、农户、社会用户等反馈的信息,对案例内容进行及时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案例内容进行定期更新。
三、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是依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标准,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际要求,针对专业学生、创业农民、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及学习需要,制订案例库建设的调研提纲、完成调研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二是制订案例库开发设计方案和案例撰写标准,形成案例资源建设指导手册和模板。三是完成案例素材的选择和案例内容的编制,初步形成涵盖“三大系统、六大模块和一个支撑”的教学案例集,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和完善。
四、案例库的应用前景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建成后,将极大地解决涉农专业管理类教学案例不足的问题,为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供有力保证;同时,也可以为广大社会学员提供学习参考资料,为服务“三农”、建立新型农业与农村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4S”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农业企业化经营;问题;建议
中国农村的改革是以的推行为开端的。这一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我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中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加入WTO,国内市场被纳入国际贸易组织统一框架内等市场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以分散农户为主,小规模生产、兼业化经营,粗放、低效率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农业企业化是要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生产方式运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生产适应大市场的需求。通过农业企业化经营,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能力,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农业生产者的挑战,最终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企业化经营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适应当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最好的农业经营形式,是从根本上消除和克服家庭经营局限性的一项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大量存在为前提。目前,中国已形成农业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农业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专业户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民独资联合经营的微观经济组织约6.6万个。这些组织逐渐成了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的农业企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实践中农业企业的规模太小,资金来源渠道不畅,产品流通不畅,经营管理者能力有限,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制约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一、当前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企业资金来源问题
企业几乎都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农业企业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工农的不平衡发展,农业企业的特殊身份,使其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农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为农村部门服务的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利益,多数贷款只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棉油主要农产品收购。农业企业想要从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得到贷款,常常需要通过非正规途径、暗箱操作解决,而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贷款也容易变成银行的呆账、坏账。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农业企业经营信贷中的重要来源。然而,民间的借贷数量少且不及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存款总额为27785亿元,贷款总额为19545亿元,存款总额相当于贷款总额的142%,资金净流出达到8240亿元;其中农户储蓄存款额为20766.17亿元,占存款总额的75%;然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总额和农户联保贷款总额为204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4.5%,只占农户储蓄额的10%;乡镇企业贷款额为1786.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9.1%。这反映了现行的农村信用社不能“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民”,农村金融组织及其服务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农产品市场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但对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储运加工系统的改革和完善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企业在农产品储运加工和销售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使农业企业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难以分享作为企业应得的平均利润。
农产品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制度尤其是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滞后,不能保证参与交易农产品的质量,质量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鲜、储藏设施不配套,导致参加农产品质量下降;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地区封锁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受到农产品市场发展不健全的影响,大多数农业企业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不能对农产品的需求模式已经由温饱型转变为营养型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企业产品供给不能从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存安全的角度出发,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希望得到低残留、低污染、食用安全、自然生产、营养丰富、口感好的高质量绿色农产品。另外,农业企业还忽视了对产品品牌的树立和形象维护,使得企业产品进入市场没有明显的标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别。
(三)农业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来源问题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样现代农业、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一最关键因素。农业企业化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具有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战略眼光的新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培育和发展农业企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绝大多数农业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企业家的学历和素质都不高。这类企业很难得到且也不易留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其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农业最基础、农村最穷、农民收入最低,农业院校毕业生远离了农村和农业,使得农业院校这条产生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主渠道出现“有渠无水”的尴尬。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农业企业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相互制约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农业企业化发展速度受制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我国农村劳动力多,土地资源少,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为5.14亿,就业人数为4.2亿人,即有0.84亿的剩余劳动力。过去,大约有一亿以上的农民离开他们成长的家乡并居住和工作在他乡或者城里。然而近几年由于经济体制的继续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中存在大量失业和待业人员,这些人员同进城的农民在就业上出现了冲突,农民在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能继续适应市场需求,乡镇企业的数量由1994年的2494.74万个降低到2004年的2213.22万个,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导致农村就业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对策及建议
(一)充分考虑农民和农户家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企业组织的创设和发展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力军,农户家庭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最为重要的基层组织资源,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和农户家庭的主体及基础作用,有效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及农户家庭积极创建和发展经营农业的专业经营组织,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组织逐步转化、演变成为一种农业企业组织。
(二)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并积极培育、引导和发展各类农村金融组织
首先,农村金融组织应平等对待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不应在贷款方面歧视农业企业。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开列农业企业专项资金项目,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发展。如主动支持城郊型农业、资源开发型农业以及高科技、外向型农业企业等高效农业;积极支持“菜篮子”企业的改造、扩建和联合,催化基础较好、辐射较广、带动能力强的食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等。其次,积极发展农村各类金融组织,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信托机构,进一步开放小额信贷机构市场,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组织,着重解决那些缺乏抵押又难以找到担保却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农业企业和采取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另外,建立一个以政策性保险与金融保险相结合,以商业保险为主体的农业保险机制,以降低农业企业的自然风险。通过促进各类金融组织发展,重塑和强化农业投融资机制,优化投融资环境,调动社会资金,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增加农业企业投入,实现农业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企业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
首先,政府要对各种中介组织、市场管理者(企业)及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并为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制度。政府在农产品集散地、大城市和大宗产区建立包括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且使不同的市场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功能互补,及时各市场的供需信息,协调联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其次,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从源头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农业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消费需求变化,根据农产品中长期需求的变化趋势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及配套策略。第一,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规定和标准化的要求生产,把农业科技成果大量应用到企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技术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第二,通过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绿色食品标示认证,组织各种促销宣传活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打造名牌农产品,使其明显区别于同类产品。例如蒙牛奶制品品牌形象的成功树立。
(四)多形式、多渠道培养农业企业管理人才,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
首先,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吸引各种人才加入农业企业。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经贸类毕业生加入农业企业;鼓励社会各界有企业经营能力的人士承包或创办农业企业,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领办或创办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奖励为农业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如安徽省正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是值得借鉴的例子。其次,通过构建农业企业管理高级人才信息传递机制,有效降低企业与高级管理人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既可以充分展示高级管理人才的能力,便于高级管理人才在市场交易中实现较为理想的工资报酬,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将选择人才不当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农业企业应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进入壁垒。由于农业企业的人才选择余地相对有限,而且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是经过长期竞争,优胜劣汰后涌现的,所以在选择这些人才的时候要降低进入门槛,给更多人展示能力的机会。
(五)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以促进中、小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为主导思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进城就业等多种形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改变产业趋同、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状况,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次,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回乡开办农业企业,特别是开办农业加工、流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再次,政府应让农民工在住房、教育、健康和其他服务方面享受与城市人同等待遇。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把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为其提供能够租得起的低成本住房,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提供经济适用房,营造一个鼓励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法律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2、熊健.海峡两岸农业企业化经营和管理[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受支持领域和服务对象限制,农发行面临的信贷风险点日趋多样性和复杂化。本文拟通过分析农业政策性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就如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农发行信贷工作中存在的四大风险点
(一)来自农业企业自身的风险。一是受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制约明显。因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企业往往组织程度不高,规模较小,应付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对洪涝、干旱、飓风、冰雹、霜冻等特大自然灾害更是无法抵御。二是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人员数量少、水平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土法生产。三是资金存在较大的趋利性特征。农业企业平均利润相对较低,投资风险大于非农业企业投资风险,易使一些经营者将资金转向平均利润较高的行业。(二)来自经营者素质的风险。一是部分农业企业信息相对闭塞,市场反应相对迟缓,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农业企业多为私营企业,家族特色明显,企业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意识,部分企业没有自己持久的生产品牌,只能在低层次运行。四是对企业经营运作和市场变化缺乏必要的基本素质和市场磨练。(三)来自社会法律监管缺失的风险。一是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如对信贷资产保全没有形成社会联合机制,银行识别系统和手段比较单一。二是在资产处置方面,目前法律在对银行担保资产的处置上,没有特殊法律救助规定。靠法律渠道收回贷款不仅耗时费钱,更是存在“抵押财产难变现”、“赢了官司不赢钱”的难堪局面。三是由于现行的土地管理模式,对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存在较大的阻力。(四)来自银行管理缺失的风险。一是有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农发行相对商业银行进人渠道单一,部分机构平均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二是对介入对象缺乏“精挑细选”。个别行客户营销中对企业状况和背景缺乏全面了解,一味的强求搞营销、上规模。三是业务发展不平衡,人员素质和数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部分基层机构人员兼职多,因“超负荷、超水平、超能力”发放贷款,使监管流于形式。四是办贷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下而上层层审批、造成个别贷款时间点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
二、防范信贷风险的四点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农业投入和保障体系。一是构建政府宏观农业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强化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减轻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二是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偿机制,设立农业风险基金。政府可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专项资金作为农业风险补偿基金。三是设立更多农业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种类和覆盖面,提高农业灾害损失补偿率。对开办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等风险大的险种业务的商业性保险公司给予适当补贴。四是大力倡导“金融生态区”建设。从培育信用文化、构筑信用基础、创建信用区域、树立信用典型、设立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积极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二)支持和培养一批高起点农业企业。一是针对农业企业特点,进行现代经营管理、风险管理、法律等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业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农业企业。三是加强对农业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支持,提高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四是实施名牌战略,发挥名牌效应。
(三)建立高质量的信用防范和法律体系。一是在法律法规政策上,设立贷款法律救助系统,对支持高风险的农业产业作为对象的更要在法律救助上予以区别。二是落实直接执行机制。建议按照我国有关法律和规定,简化诉讼程序,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三是对以地方政府提供土地为抵押对象的贷款,法律上应赋予银行土地处置权和优先偿还权。四是对恶意拖欠、欺骗、逃废银行贷款者要实行严厉制裁,肃整社会信用风气。
(四)提高银行自身监管水平,建立一支精干的适合新业务发展的信贷队伍。一是严把进人关。适当扩大对农林技术、企业经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估等学科毕业生的比例。二是适时对区域信贷队伍进行整合,把业务量少,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信贷员调整到业务量大的基层机构去,将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及时补充到信贷队伍中来。三是加大信贷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信贷人员调查评估能力,不断提升信贷调查评估质量的识别系统,提高贷款项目调查分析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四是增强员工防范意识,重视贷前调查工作,严把贷款准入关。五是加强贷款项目风险分析,客观反映项目存在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或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六是不断提高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奖罚制度,做到权责同步、奖罚同步,充分调动信贷人员合理发放信贷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业科研院属企业对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带头和推动作用,在弥补所在科研院财政收人不足、提高科研人员收人和促进科技成果转达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l)投资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投资收益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弱;2)投资主体单一,大多为国有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3)经营管理者多数为兼职的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高层次专职的经济管理人才匾乏,对本领域的技术了解较多,但对经营管理、财务成本核算等知识相对不足。
2农业科研院属企业潜在风险
2.1农业科研院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我国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要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监督制约,尤其是董事会要能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科技开发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并没有按规范进行运作,还没有真正形成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
2.2产权归属不清,连带责任风险大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在“非转经”的过程中,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投资方和经营方往往为实际的同一主体,科研院属企业法人代表,总经理基本由投资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兼任,致使实际出资人虚位,投资监管责任不明,对资产的经营行为缺乏监督约束,造成了虽然有人经营使用国有资产,而无人向经营者追索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弊端。
2.3关联交易复杂,成本核算不准确科研院属企业投资方和技术依托单位往往都是同一单位,利润和投资收益混淆,企业保值增值责任主体不清。一方面应该由企业承担的相关费用没有正常纳人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一些与企业取得收人无关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支出,企业的经营利润以各种不同的关联交易形式返回给其投资单位或主管单位。
3农业科研院属企业潜在风险原因分析
3.1认识上的误区农业科研院属企业基本属于国家投资,科研单位产权管理意识和成本效益观念比较淡薄。
3.2体制上的障碍多头监管但监管部门职责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监管不力。名义上,农业科研院属企业监管部门很多,外部有国资委、财政和税务审计等部门,内部还有主管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内审等,但实际上,每个部门的监管职责并不明确,责任意识淡薄造成了监管乏力。
3.3内控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足(理解偏差),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或财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的把内控制度等同于内部管理制度,强调了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整体协调。
4加强对农业科研企业院属企业监管的途径和方法
4.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其关键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而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之上的,当前,我国国有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应着眼于解决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将政府职能从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剥离出去,将资产委托给能完全以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机构来运营。所以最根本的是真正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和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
4.2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加强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应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根据生产经营规模科学、合理测算各项目标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建立目标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建章立制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生产岗位。
4.3强化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将企业负责人的年度目标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兼顾,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任免相挂钩。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确保“六五”普法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局成立了“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42个。在全县进一步落实了县、乡镇、村三级普法组织网络体系。各乡镇农技站普遍调整充实了普法工作专职人员,各村以村委办公室为阵地,设有宣传专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六五”普法工作组织体系。
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六五”期间的普法经费由原来的“五五”普法期间的人均0.1元上调为0.2元。积极征订各种普法教材,目前共计征订300余本。还拿出普法经费0.2万余元,编辑印刷了《“六五”普法宣传提纲》等10余种法制宣传资料,免费向群众发放。深化主题,创新载体,广泛营造浓郁的普法氛围突出重点,广泛开展集中宣传活动。认真按照“每月一法”的活动安排,紧紧围绕“12.4”全国法制日等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突出抓好平安XX宣传月、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月活动。两年来,共组织开展大型集中法制宣20多场次,发放各种法制宣传材料1.5万份,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6400人次。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特点,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在XX县政府门户网站农业局网页开设了法制宣传教育网页。与网络运营商协调,开辟了《农情信息平台》,定期向广大的手机用户发送有关涉农法律知识。目前,网页更新普法宣传内容50余次,发送各种法律信息1000多条。
积极营造普法教育氛围,不断强化阵地建设。五年来年投资2.5万元,对单位楼道有关标语、标牌进行了更新补充,共更新“六五”普法宣传标语25块,补充完善村级普法宣传标语260块。在全县广泛营造了浓厚的“六五”普法宣传氛围。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力求“六五”普法取得实效强化机制建设,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效性。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每年达到12次以上;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公务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依托县委党校,组织全县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共计38次,达320人次;对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法律知识培训15次,共计166人次。
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的实用性。坚持以开展“诚信守法企业”为抓手,坚持每年对规模以上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至少进行2次轮训,每年对个体、业主进行学习培训不少于3次,规定企业经营管理者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法律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实现多样化。近年来我局开展了“法进乡村、法律护农”活动,共发放法制宣传资料1.5万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400人次。每年组织农产品投入经营商、涉农企业法人等150余人进行普法考试,参考率达到了90%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普治结合,治建并举,大力推进“法治农业”建设以加强法治机关建设为核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农业局聘请了1名律师常年担任机关法律顾问,多次参与机关重大决策,每年提出各类法律法规建议近十条。在全县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各镇农技站为民服务机构的作用,实行各种项目规范化办理,扎实推进项目审批提速。
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民主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局属各单位认真按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标准,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凡是单位的重大决策事项,单位收入、支出等情况都予以公开,让干部职工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增加单位的透明度。
二、存在的问题
四年多来,我局“六五”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行政执法人员对专业法律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执法活动与法律宣传不够密切;农村法治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资料收集不全,档案建立不规范。
三、下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水平;
关键词:实物管理计划管理;ERP;数据管理
一、农业企业存货管理的意义和特殊性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构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被列为第一号,凸显其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1992年财政部颁布的《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农业企业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农用材料(种子、饲料、肥料、农药)、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幼畜和育肥畜、农产品(产成品)和商品等。
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影响企业财务成果。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特殊性使农业企业存货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 农产品品种繁多且数量庞大,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产量和品质极不稳定,加之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经常会存在复杂的供需矛盾。
2. 种子种类繁多,性状复杂,储存难度大,具有生命力和较强的不可替代性。
3. 肥料是在植物生长时提供的一种或多种矿物质元素总称,可以分为有外购的商品肥料和农业企业自行收集和加工的农家肥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和地域性特色。
4. 农药是指为保障和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药物统称,在使用或禁用规则、安全间隔期等方面具有严格的执行标准。
二、智农农业集团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智农农业集团成立于2012年末,至2015年4月份已经累计投资40多亿元,全面进入种植、养殖、肥料加工、饲料加工、观光体验、全程冷链物流和终端专卖店的农业食品全产业链循环体系。已经筹建或成立全资子公司近40家,陆续建立自有种养殖基地、肥料及饲料加工厂、沿江及内河养殖场等50多个。2015年春节前后陆续在长三角区域开立观光体验店3家,终端生鲜专卖门店(场)近30家,预计2015年年末复制建立生鲜专卖店(场)近百家。随着集团及子公司所辖生产基地、场(厂、店)产供销循环的迅速建立和启动,存货购销调存领等环节的管理矛盾时有发生。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材料占用结构不合理
2015年4月末种植业已有12家子公司(29个基地),出现沉淀存货资金2985.35万元,占期末存货总额9970.83的29.94%。其中:农产品332个品种,合计2190.15万元;种子127个品种,合计242.60万元;肥料24个品种,合计328.20万元;农药71个品种,合计224.40万元。
以A公司为例,该公司辖四个农场,2014年上半年进入生产循环,但是因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需求的匹配性不够,导致种植期末积压种子、肥料和农药46个品种,计64.6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307.62万元的21%。其他公司类似情况不一而足,各种种子、肥料和农药因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不吻合,造成资金严重不合理沉淀情况时有发生。为优化和调整原材料不合理占用,集团内部原材料调拨在承担物流成本的同时,还得承担子公司间采购和销售业务产生的税负。
(二)仓储人员技能和品管人员监管缺位
2014年K公司玉米收成较好,但是进仓前租赁烘干塔事宜决策迟缓,仓储人员操作技术粗糙,将干潮玉米混合烘干造成干玉米烘过火,潮玉米剩余水分大,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且不利于储存。2015年4月降价销售近4000吨,净损失高达360万元。
品管人员检测和监管缺位导致原材料中肥料和农药损失11个品种,计320万元,其中:K公司有机肥因重金属检测标准纠纷,净损失达190.8万元。
(三)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各行其是
上述12个子公司的种子、肥料和农药在建司初期采购由集团事业部、计划管理部和招标采购部负责决策,子公司生产部门在生产农时处于等靠要的状态,上下部门间计划审核、与供应商洽谈和签约、资金拨付、物流、入库检测流程冗长,几乎每个子公司都存在种子、肥料和农药采购入库时,已经耽误了农时不正常现象。
子公司生产部门为避免适量多批次申请难的情况,对采购计划高估冒算,导致肥料、农药及其他原材料严重积压。截止2015年4月末有17个品种,计157万元的物资出现A公司积压,B公司急需的窘态。
(四)销售管理对存货盈利能力的影响
僵化的销售决策导致存货资金沉淀的同时,还会直接产生存货损失。因过于强调内销计划导致农产品采收、加工和仓储应接不暇,其中:A公司瓜果蔬菜在田时间和储存期过长近65个品种,造成净损失220多万元。
三、智农农业集团存货管理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管理架构职责分工有余,协作意识不足
智农农业集团分别建立了种植、陆地养殖(含肥料和饲料加工)、水产养殖、冷链物流及终端生鲜专卖等四个事业部,采用各事业部牵头与集团相关职能部门一起负责对所辖子公司进行对口管理,其中:计划管理部衔接产供销体系的销售计划,招标采购部负责具体采购计划及其业务管理,各事业部依据销售计划分解落实各子公司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和采购计划经过集团职能部门分解和落地,具体情况早已变化,往往会造成销售计划与各子公司的生产计划不匹配,生产计划因销售计划多次变更后,又一次造成采购计划应变困难。
各子公司基地或农场区域分布距离较远,存货采购或采收通常在事业部指导下自行组织,对存货的购进、采收、质检、储存、领用、出库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实际管理,既不能进行内部仓储物流系统资源的整合,更无法进行集团内甚至集团外物流资源的利用,极易造成存货结构性不合理,形成有问题资金的沉淀。
(二)仓储管理设施落后,质量控制体系难以落地
集团成立初期就设立专门部门致力于质量内控体系的建立,依据整体经营计划和质量内控体系的要求,也制订了各子公司具体的管理制度。但因对仓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给存货的品质管理和储存费用控制带来诸多问题。
以K公司为例,因产能发展过快,自有仓库建设周期长,租用储库多为老式拱形仓、单层板型立筒仓、简易罩棚、露天屯及袋装垛形式等,绝大部分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无机械通风散热散潮设备、无检验检测设备等。经过一段时期的储存,部分农产品受潮或被高温,又组织人员人工晾晒,甚至二次烘干,直接导致存货品质下降。以上情况使企业的质量内控体系难以落地,无法满足存货管理的基本需要。
(三)仓储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智农农业集团成立以来,因迅速扩张汇集了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类人员,除少部分来自专业农校外,大部分来自中小型农业企业,有些员工还是非对口专业的学生或者是当地的普通农民,这些人员在企业存货管理上普遍缺乏基础技能,没有种子、肥料和农药基本的储存、堆码和养护知识,更谈不上存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理念,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存货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
(四)未发挥ERP为主的供应链技术管理效能
1. 集团信息部门重视ERP系统应用的顶层设计,没有及时与各子公司经营层互动,并取得他们的支持,甚至部分子公司仓储人员没有有效培训就强行推行;
2. 完善的ERP操作培训和操作考核制度是ERP系统正常运行并提供有效分析性数据资料的制度保证,但因人员培训滞后,导致系统操作不规范,数据录入不及时,无法对存货进行批次管理和过程品质监控;
3. 部分子公司经营层人员意识持续停留在无ERP系统管理的操作层次,这也弱化了ERP对供应链存货管理的效能。
四、智农农业集团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确立子公司为经营业务主体,优化管理流程
在明确集团战略目标的条件下,确立各子公司为经营主体,在集团内建立以IT信息管理系统为载体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平台,日常经营管理的审核审批的职能和责任重心下放在各子公司,集团职能管理部门履行事前计划咨询与备案、事中服务与监督和事后分析与考核的相关职能,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和流程清晰的管理体制。
(二)严格用人标准,重视相关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存货进销存业务进行ERP系统管理是企业致胜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员工素质的高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优劣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成功运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1. 在人员招聘上人事部门应制定合适的用人标准,坚持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能或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的人员进入存货管理或其他相关岗位。
2. 组织专业部门和顾问团队对财务、统计、采购、品管和仓储人员进行ERP系统软件操作技术的全方位培训,并使之常态化。
3. 针对财务、统计、采购、品管和仓储岗位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截图说明或录音录影讲解。组织骨干人员编写操作手册,并在所有岗位进行推广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定期不定期进行总结和考评,以奖促训,逐步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ERP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产供销的大数据分析
1. 采购和仓储人员娴熟的使用ERP系统电子阅读或扫描接收所有存货的数量和价格信息,使存货在计价、记录和识别上变得简单,可以快速发现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存货盘点和清查成本,减轻存货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 ERP信息系统可以对存货的采购、运输、存储、销售、领料、直至退回或售后等环节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实现存货在购销调存领等环节的信息自动化处理。通过对存货动态运动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反映,及时解决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降低或减少存货实物流转中出现的损失和浪费。
3. 利用ERP信息管理技术参与存货成本核算,ERP信息系统可以对所有的存货数量、价格信息进行储存和分析,采用合适的计价方法来计量存货的单位成本、领料或发出成本、期末结存成本等。进行一阶段的数据积累,对存货进出数量、价格走势的周期性分析,可以有效地为生产和销售计划提供分析性数据。
4. 利用ERP数据分析优势对存货集中采购和采收、定向定点销售、集中冷链物流管理、异地库存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适时对供应商准入、合同执行、采购价格、供应商交货和履约、各子公司最佳供应商和最佳采购批量进行分析和监控。
(四)优化和调整农产品销售和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
1. 在产品销售计划上初期应以子公司周边地区销售为主,自有终端门店品牌推广为辅,随着终端门店销售能力增强可以逐步进行比重调整,切实减少成熟农产品在田和在库时间,降低农产品损耗和仓储费用,提高存货销售环节的盈利能力。
2. 建立以各子公司为责任主体生产计划管理体系,经事业部质询和备案后执行,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地域优势,结合各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种植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优农产品。
3. 依据生产计划确定的原材料需求时间、地点,利用ERP信息进行集团内外购销大数据处理。引进供应链体系管理方法,与上游供应商采用共享共赢的原则建立采购网络系统,兼顾购销双方利益,统一制定各子公司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目标。在提高采购效率的基础上,以最优的存货结构为生产经营服务,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丰.试论国有企业集团的存货管理[J].现代商业,2011(12).
[2]王浩清.企业集团统一采购降低外购存货成本[J].天津经济,2004(08).
[3]李瑜玲.种业公司存货内控之要点[J].中国农业会计,2012(04).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德国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参考文献:
[1]Yu,X.andZhao,G.:Chines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30years:aliteraturereview,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2009,4(4):633-648.
[2]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3]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4]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8):89-96.
[5]张露,张越,张俊飚,童庆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历史与前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38.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企业;融资环境;问题;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小农生产经营方式的分散化和低效化,满足了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提高了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或技术风险等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从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场拓展能力不断增强,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诸多深层次因素制约了农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或服务研发,农业企业的持续稳固发展却后劲不足。资金因素是制约农业企业产业链网延伸、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企业深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融资环境对农业企业深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最为显著。本研究阐释了农业企业融资环境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企业融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以优化和完善黑龙江省农业企业融资环境,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融资效率和效果等,实现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企业融资环境的主要内容
(一)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支持体系是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是决定企业融资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可行性、可能性的重要外部环境。市场经济体系是由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决定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经济发展政策、行业监管标准、行业法律法规等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企业融资管理的水平。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将提升企业融资的规范性、持续性和可行性,弱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将使企业缺失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难以有效地开展企业融资活动。
(二)资本支持体系
企业融资必然是借助于特定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成本的估算、融资风险的预测等都是建立的金融工具选择的基础之上的。通常来说,企业融资可选择的适合的金融工具越多,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就越低,企业的融资活动越易于开展。金融机构的决策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而银企信息、信贷利率大小、国家信贷政策变动、金融产品开发创新水平等都会对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资本支持体系是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三)融资担保体系
担保是为了降低相关利益者的风险,在商品交换、货币融通、商业信用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中介性经济活动,是企业融资行为的信用保证。融资担保是指担保机构以一定的财物或资金为基础进行约定或承诺,以促进债务人的义务履行、以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融资担保最早产生的目的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中介性或服务性的活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分级担保、共同受益的融资担保体系是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组成。
(四)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所具备的重要属性,其能够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咨询和服务,能够指导中小企业的战略制定、融资行为、发展规范等,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五)企业信用体系
企业的信用等级决定了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随着企业信息透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合同违约记录、贷款拖欠记录、债务拖欠记录、财务违规记录的企业将难以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和股票发行、信用担保等方式进行融资。企业作用体系的建立,一方面使企业树立信用意识,降低借贷行为中的违约机率;另一方面,也为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的投资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标准和依据。企业信用体系是企业融资环境中最直接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因素。
三、融资环境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
黑龙江省农业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途径开展融资活动,但由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与农业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农业企业融资难以有效、有序开展。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有限,财务信息透明度差,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或可信度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稳定性,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把握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偿贷能力、资信水平、财务状况等,银行等正规性金融机构为避免信贷风险、降低信贷成本,趋向于减少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的资金投入规模。且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数量多、范围广、类型繁杂、产品或服务多元、生产经营情况复杂,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核力度,使交易成本高,风险大。
(二)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缺失
黑龙江省农业企业数量多、发展规模不均衡,且大多数的农业企业生产运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透明度差;加之信用评价标准体系或信用档案的缺失,农业企业普遍存在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维持观念弱化,甚至出现极端地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的不良行为,严重地伤害了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农业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
(三)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意识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贡献,不断提出了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企业税收优惠、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等积极财务政策,但由于国有企业或大型龙头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生产规模、资本总量、市场经济地位等属性,使国家的扶持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流向了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使数量比重最高的中小型农业企业难以公平地、透明地获取政府扶持,使其的融资行为和贷款效率等受到严重束缚。
(四)融资担保体系不到位
从我国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现状来看,融资往往以土地、房产等实物为抵押担保手段,对动产抵押或质押的认可度较低,信用担保更难以发挥其预期的效果;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定位不规范等,难以有效地承担担保机构的功能;政府对融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能力较差,难以控制和分散的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缺乏农业企业融资的信用等级评价机构、专业的机构队伍、规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指导和完善融资担保机构的效率运行,对农业企业融资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
(五)中介服务组织的职能发挥有限
中介服务组织是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管理咨询、市场信息分析、技术研发支持、人力资源培训、产品生产导向、战略决策等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但由于黑龙江省、市、县等各级农业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的组织机构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支持不充足、职能发挥有限,难以对农业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决策等提供有效地帮助。
四、黑龙江省农业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策略
(一)优化农业企业融资的宏观经济环境
农业企业要准确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政策变动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了解,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改变企业发展战略和融资策略,拓展融资途径和优化融资结构组合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行为在短期内必然会对部分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革新等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农业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助于农业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等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农业企业建立抵御国内外发展和竞争等风险。因此,农业企业要遵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特征,不断提出动态的、权变的、持续的、有效的适应性策略,使农业企业实现顺利的产业结构转型、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农业企业融资的政府扶持环境
市场经济是由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的,农业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监督管理等。为了促进农业企业融资行为运行和农业企业存续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具有较高特殊性的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优惠补贴建议,建立合理的系统的农业企业融资的政府扶持环境。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政府扶持专项基金、投资基金、直接贷款或信用担保贷款等方式,拓展农业企业的融资渠道,营造公平有序、诚信和谐的融资环境,满足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政府可以建立专业的企业管理和服务部门促进国家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的有效性,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等,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水平。
(三)优化农业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环境
从长期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或其他正规金融机构仍是农业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示范主导作用,推动村镇银行或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生成发展,建立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金融机构要建立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农业企业的信用评级档案,降低农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银行放贷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降低农业企业的信用风险等,使农业企业获取银行商业贷款的途径和过程更顺畅,实现农业企业与银行间的合作双赢。
(四)优化农业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环境
政府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或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不断规范农业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融资过程,不断改善农业企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要修改和完善《担保法》信用担保或抵押担保法律法规,拓展抵押担保物的所属范畴,建立权变浮动的担保制度,增强农业企业的间接融资能力;要规范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对担保机构的行业标准、职能定位、担保资质、担保行为、担保模式、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等进行法律意义上的统一。要修改和完善《证券法》,建立适合于中小农业企业的直接融资途径,充分发挥债券融资和股标融资等渠道的融资优势,建立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模式,切实解决农业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满足农业企业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的资金需要。
(五)优化农业企业融资的社会服务环境
政府要指导成立专业的企业服务中介组织,不断完善非营利性中介服务组织的结构设置、职能定位、管理体制、人员组成和服务水平等,以强化中介服务组织在信息共享、管理咨询、投资参考、融资决策、企业管理、技术革新、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辅导功能,以引导和规范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融资决策和技术创新方向等,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融资环境问题分析,特别是农业企业融资环境问题的评价和优化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提出的黑龙江省融资环境优化策略的合理性、科学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系统地研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黄人杰.对农业企业的发展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09(2)
[2]吕广仁.农业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9(4)
[3]杨孚文,莫鸣.农业企业融资问题调查分析[J].价值分析,2010(32)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培训效果
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同时,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下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要对培训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培训目标不同,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200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主要针对我国大量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而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增加收入;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根据2类培训出台背景分析,两者在培训对象、培训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因此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异,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二、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
(一)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因此,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二)掌握区域农村的劳动力现状
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这群人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三)掌握区域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产业链)、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三、要加强对培训形式的创新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且与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在培训对象和要求上存在着本质差别,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艰巨性,在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基础上,应合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培训经验,实现培训形式的创新。
(一)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
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和北美3种。其中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一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以法、英、德国为代表,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所以,应结合国情和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二)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其中,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产业促进型。所以,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a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四、要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一是培训选时应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便于扩大培训范围。例如,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应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果树幼果期等,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二是要善于利用地利,因地制宜,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应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还可将课堂搬到田头、地头、船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提高培训实效。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因此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四是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百姓。所以,一是要“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要“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三是要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参考文献:
【关键词】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
林业生产既是一种采掘工业,但又不同于一般的采掘工业。它具有亦工亦农的特点。它的劳动对象是森林,而森林不同于其它的矿产资源,它和农作物一样,可以进行人工培育,可是,它和农作物又不完全一样,农作物可以一年一收或一年几收,而林木从采种、育苗、造林、抚育、保护、管理一直到成林、成材,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且要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期内难以得到较大的直接效益。如果说农业生产上的失误一经发现短期内可以纠正过来,那么,林业生产上的失误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大家现在都讲:“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可见,培育森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森林既是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的重要资源、自然生态体系的主体,又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因为森林是林业的命脉,是林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决定了林业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农业企业。
1.林业企业显著特点
1.1林业企业经营上的长期性
由于森林生长和更新的自然周期长,所以在考核其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孤立地只看它当年生产木材多少,占用资金多少,实现利润多少,上缴利税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是否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看它采伐后是否及时做到了森林更新与抚育;看它对现有的森林保护、经营、管理得如何;对现有森林采伐利用是否合理,看它的林地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看它的森林覆盖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看它的林木生长量和木材利用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看它能不能逐步做到森林生长量大于森林资源消耗量,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1.2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性
我国现有林业企业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且又多位于大江大河的上游。目前,林业企业经营的森林不仅是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用材林、原料林,同时又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障江河、护卫国土和人民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的天然屏障。因此,在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只看它当年的眼前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必须瞻前顾后,统筹兼顾,全面考核它合理经营、综合利用这些森林资源的情况,看它是否充分发挥了森林的防护效益和综合效益;看它是否因时因地因林制宜地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繁荣林区经济。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它为社会提供的有形产品的价值,而且要全面估价其维系生态平衡的社会效益。
1.3林业企业的社会性
由于现有森林多处偏远地区,因此,开发原始林区、建设林业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全面开发建设林区社会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林业企业的建设不仅要考虑林业生产的需要,而且要同时建成一个完整的林区社会。林业企业既要组织企业内部的生产,又要同时妥善安排林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在考核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就不能单纯从微观角度只看林业企业内部的局部效益;而必须从客观着眼全面考核整个林区的各方面建设是否经济合理。
2.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总地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内部原因,而内部原因是主要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原因可能成为主要因素,但从长远看,外部原因必竟是次要原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本文试就内部原因做一些分析。
从企业内部看,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素质。所谓企业素质是个综合因素。由职工队伍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等构成。
经营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要参数。森工企业线长面广分散作业,这是森工企业区别于院墙企业的明显特点。由于大面积分散作业,形成了管理粗放,管理手段低下,基础工作薄弱的情况,给全面准确的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工作造成了很多不便。当前在各企业实行“一长三师”的经济领导体制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健全各种薄卡表报制度,搞好劳动定额的测定,堵塞各种漏洞,严明企业纪律,全力推广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大幅度地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经济效益对策
多年来,林业企业实行的是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错误方针,结果带来了经济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建设路子越走越窄,林区面貌改变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走出一条适合林区情况的发展林业的道路?这是每个林业职工思考的新任务、新课题。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1认真落实经济责任制
要彻底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做到人人关心增收节支,在生产管理上,要加强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制订木材产品的数量、质量、供销、加工、运输以及原材料、燃料的消耗,职工出勤率,机械设备状态等考核指标,这就要求落实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实行规定质量标准、考核措施、奖惩办法三位一体的岗位责任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要落实到生产工队、班组,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企业对国家,职工对企业都直接负有经济责任。
4.2努力挖掘企业的木材运输潜力
我们的木材专业运输力较低,除充分发挥自治区木运司运力外,各企业都应该进一步加强现有车辆管理,在实现贮木场供材上下功夫,挖掘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是很大的,这是重要措施之一必须抓好。在一般情况下,贮木场供材及时.质量可靠,用户欢迎,而林业企业又可从中得到较大的收益。因此,各单位尽量减少非生产用车,集中运力搞好倒短工作,力争全部实现贮木场供木才。
4.3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林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制订严格的奖罚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如其不然,造成设备责任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都会使企业蒙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总之,我认为我国林业企业在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上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它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也是可以认识的。进一步端正办企业的指导思想,集中主要力量切实抓好现有企业的整顿、调整、改组并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要下决心把企业的各项工作迅速转到以营林为基础、以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做出应有的页献。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涉农中职生;创业能力;培养;重要性;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49-03
1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1.1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跃和综合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过程,是不断磨练和持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中职生的就业能力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1.2拓宽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渠道
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创业意识、精神、能力、方法的培养与实现的主要形式、途径。虽然大部分刚毕业的中职生无法在毕业时走上创业的道路,但接受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对就业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在选择就业岗位和创业行业上会大胆尝试,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勇于拓宽了就业渠道。
1.3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创业能力包括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完善外在素质,创业需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胆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中西部地区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开展培养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有助于消除“轻农思想”,树立“来自农村、扎根农村、发展三农”的自信,为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培养“有技术、有能力、有本领、有思维、有胆略”的创业型、引领型技术人才,能够带动农民创业,有力促进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1.5带动就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涉农专业中职毕业生通过创办企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创办种植养殖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建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6为“三农”发展提供创业型人才
“十二五”期间,国家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农业部对全国农民创业工作作了部署,从国家层面对农民创业给予政策照顾、技术服务和资金的倾斜。农类大中专学校做为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三农”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涉农创业型人才。
2当前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薄弱
一是中职生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在15―20岁之间,由于踏入中职学校门口时还未成年,认知有限,经验欠缺,知识结构不完整,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
二是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形成,中职生创业能力低下。当前中职学校均开设了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创业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学校开展的一些创业教育大部分停留在讲座或创业案例的学习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创业教育载体缺乏。中职学校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存在忽略对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种植养殖企业经营管理、校园模拟创业、创业竞赛活动等偏少,与企业高层交流少,缺乏与创业成功人士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缺乏创业教育载体。
3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实施途径
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创业主体是涉农专业学生,内容是农业养殖种植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业,并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笔者认为涉农中职业创业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3.1调查与分析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空间
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的效果,必须对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创业空间开展调查与研究。学校的就业部门、专业教师等应该结合学校开设的涉农专业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了解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收集各级政府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走访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学校农类专业合作企业以及往届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形成创业空间调查分析报告,为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指导,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方向性参考。
3.2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能力的第一位因素,没有创业意识就无所谓创业。创业意识树立贯穿于整个中职生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讲授时,要注重对学生灌输创业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业胆识,引导他们树立想创业、敢创业的职业理想。同时,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举办创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就业和创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3.3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自信
据调查,大部分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生来自农村,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认识有偏差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读中职无用,学生对学好技术没有足够的自信,对创业更加缺乏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应该 是培植学生的创业自信。首先,把本校成功创业的案例和本地著名的创业人士的事迹编印成书,作为创业教育辅助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启迪学生的创业思路,激励学生学习典型。其次,定期邀请知名农业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以创业者亲身的活生生例子和面对面的交流,消除学生因自己学历低、没有背景而产生的胆怯、自卑、犹豫的消极心态,引起学生对中职学生也可以成功创业、别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复制的思考,培养创业自信。最后,开辟农民企业家、农业专家、农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专栏,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
3.4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本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修课后,在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书的第四单元介绍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的内容,明确指出了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但是创业教育内容相对比较缺少,而且对涉农专业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
3.4.1课程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应该紧接《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开设,在学生对就业有了一定认识和规划后,进一步深化学习,开展更深、更广层次的就业形式教育,这样更符合学生职业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3.4.2教材开发每个农类中职校不乏优秀毕业生和创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激发学生创业胆识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校应该组织力量收集编写,开发出校本教材,辅助教学。
3.4.3师资培养学校涉农专业教师中具有创业经验的不多,甚至很少或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校外种植养殖专家以及成功农民企业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到校给学生授课,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蹲点锻炼,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3.4.4教学实践利用学校的种植养殖实训基地以及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见习实习场所,从培养一名创业者应具备的因素出发,将现代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现代化养殖种植模式、真实的种植养殖环境与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能力。强化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科技下乡、技术咨询和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圆梦工程等,引导学生既在校学习,又到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把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生产经营技能直接运用到生产经营实际中去,开展初步的创业体验或尝试。校内的创业实践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校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资源,开展公司化经营管理,并以学校畜牧兽医诊所、果园、插花团体等为经济组织,面向市场开展农类科技技术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精神;第二步以企业为依托,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以及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抓住机会促成自主创业。
3.5成立创业指导基地,建立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创业实践的支撑,单靠课堂学习和课外的耳濡目染是不够的。需要成立一个创业指导基地,整合校园、企业、政府等多方面资源,建立专门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内外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基地应该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方式,从创业实践项目、信息提供、资金筹集和资助、技术支持和拓展等方面着手开展指导和服务工作。要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努力帮助条件成熟的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要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和信息追踪制度,与顶岗实习或就业创业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完善基地的建设。
3.6加强教学互通,强化教育效果
创业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与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涉农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学领域除了创业教育课程外,还应涉及到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交流和互通,针对专业特点开展教学,强化创业教育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毕业生。
参考文献:
如今多了“新希望六和集团独立董事”这个新身份,王璞再看交接班这件事,其实是一代和二代经过协商后达成的决定,“二代本来就有意愿接班,或者经过某些谈判二代愿意接班,那就采用一代传二代的模式,否则就选择其他适合的模式解决家族企业接班人问题。”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来不同的接班人,就搭不同的台让他唱戏。
两代人协商的结果
接班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未雨绸缪的安排。和二代的商谈是一个长期过程,先是出生到求学前的阶段,因为长期的耳濡目染,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他们要比常人受到的熏陶和影响大很多。商界世家在这一点上,和政治世家相似。到求学阶段,也是有意识地安排,比如培养国际化视野、进入商科类专业学习。毕业以后的去向协商,同样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止一年两年,才能最后决定。
在毕业到确定职业选择的这个过程中,二代可能进入自己的企业去锻炼,或者到外面的企业去过渡,这是无论接不接班都要经历的。最后选择接班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旦二代确定接班,就要进入企业若干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轮岗,这种安排跟企业自己的运营特点有关系。安排的部门有的是技术、财务,有的是运作部门,但总体上是会尽可能多安排一些重要部门进行轮岗。最后,再根据二代的表现,依据其成熟度制定不同的接班培养策略。
换句话说,是否接班首先是一代和二代之间协商的结果,有的二代很早就有意愿从父母手中接棒,像方太的茅忠群、俏江南的汪小菲,决定接班并没有大费周折。他们接棒之后,还在企业经营舞台上的父辈尽可能地不插手,二代充分享有按照自己的理念发展企业的自由,一代要么完全退居幕后,要么像方太的茅理翔这样偶尔到企业里面讲讲课,做些文化研究。
还有的二代,接班意愿为零或意愿不强,又或者主客观原因都导致不适合接班,不管他们是选择自己去创业,还是从事和家族企业完全不同的行业,一代创始人应该予以尊重,另找其他途径完成企业的接班大计。
选择二代接班是家产延续的有效方法,相对而言,二代的主人翁意识强于职业经理人,安排得好的话,对企业价值观的传承会更到位,但缺点是选择面窄。职业经理人选择面更广,但对企业的忠诚度却没有二代强,好处是能激励更多人为企业奋斗,是一种机会的象征。
“现代”的不一定最适合
从全球来看,职业经理人模式或者是家族接班模式,各国企业都广泛存在。相比较而言,美国企业更多的是职业经理人模式,最典型的是通用电气,但其接班的职业经理人,也需要通过轮岗和长达几十年的考察来选拔、挑选。日韩企业里家族接班模式偏多,欧洲企业没有明显偏重,两种模式的比例相当。
目前公认的公司治理全球最佳实践,是董事会向全体股东负责、经营层向董事会负责的二级机制,其中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规避重大风险,因此采取议会制,即多数票决策制。而经营层的主要职责是提高战略执行的效率,因此一般采取CEO负责的总统制。事实证明,轮换式CEO或双CEO均极为罕见且成功率很低。
无论是华为的轮值CEO制度,还是新希望的联席董事长制,外界都表示尚不能确定会是两家企业接班人的恒定制度,甚至是华为自己,也表示轮值CEO制度是不是好办法需要时间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茅忠群、汪小菲还是刘畅,都不约而同地在面对媒体时透露过,将来会考虑引入职业经理人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让家族企业变身为公众公司。但是欧洲和是日韩的家族企业,思路和他们并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后者的实践表明,代代相传的百年家族企业同样可行。
接班人模式盘点
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制
新希望虽然采取的是二代接班模式,但一代在一段时间内并不全退,并聘任职业经理人团队给新一代“辅政”。2013年5月份,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退任新希望股份公司董事长,继续担任集团董事长,而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集团,则交给自己的女儿刘畅和职业经理人陈春花(同时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共同领导团队管理。
新希望六和新董事会结构取经自全球最大农业企业嘉吉公司(Cargill)。这家家族企业董事会有15人,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和独立董事各占1/3。此前新希望六和董事会成员则多为出资方或创业成员。而新一届董事会的10名董事,包括4名独立董事,2名职业经理人,以及4名家族成员和团队元老。其中,联席董事长陈春花和总裁陶煦均为职业经理人,而4名独立董事均有运营经验,他们不只提供咨询,还会在国际化开发、电子商务等领域提供建议。
王璞解释说:“在具体职责分配上,刘畅带领的团队主要负责海外业务,包括新加坡等海外现有业务的运营管理,以及新的海外投资和业务拓展;陈春花带领的团队会着重负责海外并购、内部管理、模式选择等,原则设计上和刘畅负责部分不重合;刘永好对于新希望六和集团从战略到具体运营,短时间内应该秉承‘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参与,但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久。”
新希望六和的这种交接班模式,也是A股上市公司里首次采用联席董事制度的公司。王璞称,这种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管理稳定、人才的优势互补。一旦班子组合建立起很好的匹配度,就不存在降低决策效率等问题。新希望六合此次选择联席董事长有三个条件:对现代公司治理要理解,对企业有感情,在策略思想上与“实干派”、“黄土派”、“延安派”不一样。
华为:轮值CEO制
从2011年开始实行目前的轮值CEO制,任正非也逐渐开始脱离管理团队,专注于董事会层面的决策管理和做CEO教练。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在岗培养+在岗选拔”的方式,为“后任正非时代”做准备。迄今为止,华为采取的是“能进能出”的候选人机制,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轮值CEO的钦定人选,董事会制定相关轮值制度,并根据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对CEO候选人(EMT成员)进行评估选拔,定期对其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人事调整。
美的:没有“父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