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学结合论文

工学结合论文

时间:2022-09-28 14:3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学结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学结合论文

第1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也正式提出了教育要向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的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不不落后于时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信息化 网络培训

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纲要中,针对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推进网络环境下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模式,将网络短期培训向长效机制转变,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继续教育网络化发展的优势

1.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是某个时间去固定的地点开展培训工作。如果遇到受训人员工作繁忙的时候,往往会舍弃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培训成本高、工学矛盾突出。而网络教育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设好网络教育平台,将课程内容上传网络后,受训者即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得学习更加轻松、自由、方便。不仅降低了培训成本,也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

2.有效整合全国优秀资源

传统的继续教育工作中,师资主要来自当地的教育机构,在师资素质和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当地讲课成本又太高。教学资源的不足对于开拓受训者视野,提升受训效果具有很消极的影响。而网络培训的优势就在于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的授课内容整合进来,然后结合本地专家教育资源。既能够拓宽受训者的视野,还能够学习当地专家的授课内容,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传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课程设置和内容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培训内容大而且广泛,无法根据学员素质、能力的不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而网络培训的优势之一,就是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平台上选择培训内容。对于自己已经熟悉和掌握的课程,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自己未能完全掌握的课程。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不仅使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能够有效提高培训质量。

二、目前继续教育网络化存在的不足

继续教育的网络化发展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但是仍然存在需要问题。例如自主学习问题,表现形式和缺乏沟通等。

1.自主学习和培训考核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都有正式的工作岗位,进行网络教育大多是在工作的闲暇之余。繁重的工作,时间的不足或者计算机应用基础不牢,有时会导致学员存在应付学习、弄虚作假的情况。例如为了完成规定学时,下载课件而不学习,甚至代挂网、代考试的情况。学员自主学习情况不良,加上网络培训考核机制的缺乏,直接影响了网络培训质量。

2.教师与受训者缺乏沟通

在技术人员进行网络学习时,一般是通过网络在线观看专家教授的讲课视频和课件进行。由于视频和课件大多都是事前录制好上传到网络。因此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凭个人理解和专家的讲解进行。缺乏传统培训模式中的交流、沟通环节。受训者无法实时的与专家沟通,影响了培训效果。

3.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

网络培训的教学内容一般是通过录制的视频和PPT 表现出来,由学生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进行自主学习。录制视频讲解教学内容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类似,很少加入FLAS 演示等内容,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影响了学员学习兴趣。

三、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1.合理设置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网络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网络培训设置课程时,首先要考虑到课程的针对性,即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受训者的技能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受训者学习的兴趣。然后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即课程设置必须紧贴社会发展潮流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习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不至于让受训者感觉到学习内容脱离于时代,难以学以致用。其次则是政府推动的网络培训的“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制定网络培训课程时,要结合终身教育的理念,内容丰富设置合理,全面提升受训者的素质。最后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应该适合受训者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以受训者需求为导向,强化网络培训的个性化、针对性的特点。真正将远程网络培训平台打造成为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平台,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将枯燥的学习过程融入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针对网络培训受训者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沟通问题。必须在网络培训平台上,构建完善交流平台建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建设交流平台,一是依靠培训平台,在网站上单独开辟一个BBS交流版块,所有受训者都可以在上面所感所想,甚至对网络培训体系的建议等。二是由培训平台主导,依靠受训者常用的网络通讯方式,例如建立QQ 交流群等进行学术交流。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建设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渠道。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提升培训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创新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

网络培训存在的不足之一则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而科学的评估机制不仅能够对教学效果及时的反馈,还能够起到监督学员学习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网络培训效果的评估,学员只要满足学时要求,教学质量只能依赖网上答题或撰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方法较少,也未脱离传统方式。因此创新网络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势在必行。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可以讲“网络答辩”这一方式应用到教学效果的评估上,学员首先提交毕业论文,然后采用网络视频或者语音的方式与答辩老师虚拟的面对面。由老师提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作答,最后由老师根据答辩情况,结合论文情况给予评分。既避免仅凭论文或者考试定成绩单一的考核方式,也全面考核了学员的综合能力。

4.应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第2篇

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本科教育模式改革试点

姚班历经8年办学,建立起一套“厚基础、深实践、广交叉、探前沿”的创新性课程体系,注重基础及科研创新、国际化培养及全英文教学,学生整体学术素质和科研潜力表现突出,让学生发现最喜欢的方向和最有才能的方向,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整个培养周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本科阶段的学术成果、荣誉竞赛成果及创新科研成果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在国际学科评估中享誉“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领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姚班自创立以来解决的主要教育教学问题包括:突破传统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框架,建成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科研实践相平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统一;建立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统一;建成多层面、全覆盖的学生与导师一对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实习、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国际合作培养手段,实现国内教育和国际培养相统一;通过营造浓厚的国际化学术氛围和打造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实现领跑国际和拔尖创新相统一;建立有效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实现理论知识和价值体现相统一。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新理念

姚班每年招生30人,结合竞赛招生、自主招生、校内二次招生以及校内转系等多元方式进行选拔招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瞄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在生源、师资、氛围、培养模式、条件、制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统筹考虑,深入改革,建立机制,保持优秀学生的“领跑”状态,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1.名师教学、一线互动,阶梯培养,通专并重

姚班课堂倡导名师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师生积极互动,包括姚期智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名师躬亲教学第一线,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姚班充分利用院系学校的平台优势,邀请讲席教授、兼职教授、访问学者讲授课程,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互动。

姚班创新培养模式,前两年以“通才教育”,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以“专才教育”,实施理论与安全、系统和应用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注重提升专业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四全年在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阶梯培养拓展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发现兴趣、加强基础,有利于学科交叉;同时也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力和发展潜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多方位学术空间。

2.强化基础、训练思维

分析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的需求,课程建设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设置独立的核心课程体系,选用适宜的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注重学科基础教育,设置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的全英文教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上更重视数学、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每3年进行国际评估1次。

姚班核心课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著称。在学生眼中,姚班最大的魅力在于提供发现兴趣、激发潜力的模式环境,让学生由内而发对学术研究工作产生热情,而这正是促成创新性学术成果的源动力。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开设“图灵讲座”“素质教育专题讲座”等品牌讲座系列,通过讨论班、学生自学小组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励自主学习。

3.因材施教、深耕精耕

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和个人素质的差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深耕”,就是建立从本科生、研究生、到科研人员的完整培养系统;“精耕”则是对每位学生都因材培养,发挥所长,零距离指导本科生科研。让学生发现最感兴趣、最擅长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施行首席教授、项目主任责任制和1+1导师制,推行预研培养计划,动态调整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考核制度,突出深度、强度和广度。

解放思想,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推行四大长效制度化举措,以彰显上述三项模式特色,包括启动系统性预研计划促科研创新实践,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施行首席教授、项目主任责任制和1+1导师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校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1.施行预研计划,促进科研创新

姚班施行系统性预研计划,贯彻研究型教学、学术无起点、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参与科研项目或自主立项,在项目研究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科研中创新创造的能力,进行个性化培养。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学生的科研论文研究、科研讨论组会、研究型课程、实验平台课程和本科综合论文训练等都依托预研计划取得相当突出的创新科研成果。

2.优势转化,营造国际化学术氛围

姚班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高端国际联合培养基地,制度化支持专项国际交流项目,包括大三集体赴香港冬令营、大四全年科研实践、预研计划交流选拔、顶级国际会议参会资助等。依托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的联合中心平台,以及和伯克利大学共建的Simons研究院,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建立国际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国际化培养、接触科研领域前沿、参与科研实践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收获学术论文成果。

3.导师责任制,激发潜力

课堂外,姚班从新生入学开始即推行1+1导师以及首席教授和项目主任责任制,四个年级施行纵向一体管理,形成教学――科研――思想三位一体的培养思路,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在全程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师由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核心课程的全职教师担任,建立每周定期约谈制度,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意向调整选择更高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研究组和项目组,并从中选拔优秀和特具潜力的学生加入预研计划,开展创新性科研活动。大四全年,所有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提升专业水平。

4.携手实业,重实践,实现人才价值

加强和业界的合作,启动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加强校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贯彻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开设与高科技的科学问题、与工业时间结合的专业课程、技术研究,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研究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让最聪明的头脑去思考计算机科学最有价值的问题。

国际评价: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

姚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国际上树立了品牌。在清华大学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合作中,姚班及其所在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也成为首选单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伯克利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流高校先后与姚班建立起多层次的学生交换项目,达成联合培养、长效交流机制。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博士 发展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75-05

[作者简介]肖凤翔,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卫东,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赵美蓉,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天津

300072)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继1996年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之后,2012年3月8日正式批准设立工程博士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D.Eng)。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其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成立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指导。

一、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的第一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生物技术、农林牧渔产品控制与检测以及农业观光、休闲等行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和环境等工程专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产业方面,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品档次的质量,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对先进制造等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迅猛,渗透力强,应用面广,对应用电子等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我国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趋势,特别要加强对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在结构方面还不平衡。从素质结构看,我国中低级人才比例较大,据统计,我国94%以上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低层次上,高层次人才仅占5.5%,并且在国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科学前沿、作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短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学术型博士进入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的也是凤毛麟角。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6年12年间,我国博士毕业总数达到174 915人,毕业之后约有一半(52.08%)的博士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13.44%进入科研院所的博士和4.22%选择做博士后的博士,总共有70%的博士在毕业后继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的博士约占5.69%,出国继续深造、进入部队及创业的博士生约占7.41%,最终进入企业单位的博士生实际比例只有16.18%。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而我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结构性供给严重失调。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程教育的绝对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从工程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来看,却令人堪忧。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在类型和层次上区分不明显,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在《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四个层次:高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然而,从学位类型上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学术型学位发展相对成熟,应用型专业学位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相比较而言,硕士层次的学位发展相对完善,既有学术型学位又有专业学位,基本朝着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方向发展,而博士层次的学位类型相对单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定位学术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工学博士人才,更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学位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其高校的工科教育基本都集中在工程学院进行,其学位包括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两大类,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在研究生阶段,学术学位包括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和哲学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专业学位包括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和工程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大力发展工程博士教育,是完善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类型和层次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已有的客观条件

(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7.28万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从2006年的16184元提高到40000元,GDP总额也有望提高到60万亿元。如果按照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总额的4%计算,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将达到2.4万亿的规模,将是2011年公共教育经费的1.5倍左右,这样的教育经费支撑为包括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2%,北欧的瑞典和芬兰以及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均超过了3%,而以色列的研发投入比重甚至超过了4%。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2.5%。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到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将达到1.5万亿元,是2006年3003亿元的5倍左右。

工程博士学位教育是成本性很高的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工程博士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满足不同企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制定订单式教学方案;要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满足工程博士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要提供实验室、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等,满足工程博士生科学研究的需要;要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践经费,满足工程博士生实践训练的需要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上近年来我国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工程博士教育运行的健康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工程硕士教育稳步发展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为了培养一批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又具有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984年我国开始了工程类型硕士生招生试点工作。1989年国家教委下达了《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推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工作,缓解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迫切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矛盾。从此,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92年国家成立了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小组,进一步推进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改革工作。199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教委指出:“把硕士生的培养重心逐步调整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统筹规划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硕士生教育的比重。”

随着建筑学、工商管理、教育、法律及临床医学等先后设置学士或硕士专业学位,在多年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生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全符合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学位制度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表明我国工程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已经趋于成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并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学位已经成为涵盖专业较广且招生规模较大的学位类型,为我国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输送了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6年至2006年,全国共授予专业硕士学位188310人,其中,工商管理硕士所占比例达到37.6%,工程硕士所占比例为31.9%,法律硕士所占比例达到11.3%,三者合计80.8%。庞大的专业硕士群体为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生源基础,近20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也为我国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在招生录取、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国外成熟的工程博士教育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工程博士教育是一种相对年轻的专业学位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1965年,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通过一项决议――高校发展工程博士计划。1967年,底特律大学率先实行工程博士计划,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工程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例如,招生录取上,注重对申请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课程学习上,开展工程博士学位教育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一般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发展课程三部分组成,主要培养工程博士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训练上,强调工程博士生必须至少经历一年的“工业实习期”,专门成立实习委员会,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学位论文上,要求在应用科技知识、工程实践等方面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要反映工程博士生从事应用研究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1992年,英国借鉴美国工程博士的经验设立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同年,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被批准联合建立第一个工程博士中心,负责工程博士的培养和交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英国已经有20个工程博士中心。从1992年至2005年,英国工程博士中心共培养了1 280名学生,1997年培养出第一个工程博士,截止目前,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的人数为550人。英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例如,机构设置上,工程博士中心专门负责招收、培养和管理工程博士生,同时它还成为高校、企业和工程博士生互动交流的桥梁;经费保障上,工程博士的培养经费主要来自EPSRC,即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ngineering and Physical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工程博士生还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其学业的顺利进行;课程设置上,英国工程博士生的课程采用模块式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工程类专业模块和商务、管理类等职业发展课程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上,每个工程博士中心均有许多稳定的“赞助企业”,为工程博士生提供实习场所和项目研究基地;导师指导上,“双导师制”可以保证工程博士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质量控制上,工程博士中心全程监控其培养进程,切实保证工程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工程博士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世纪初期,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从经济发展战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抓住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顺利完成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走上成功摆脱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上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条件下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轨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工程博士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也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为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围绕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教育质量问题郑重地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积极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主要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和需求: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工程博士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可见,协同创新战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四、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如何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为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根据研究,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目前正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复合型产业大量产生,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使得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和能源与环保等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目前仅仅只有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制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四个专业,2012年招收的工程博士研究生不足300人,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博士教育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避免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走上盲目扩张与无序发展的歧路,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合理发展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适当调整其专业结构,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二)工程博士的质量如何有效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效提供教育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保障@。工程博士的质量是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核心,其培养质量由试点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博士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质量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生命线。我国工程博士教育主要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专业学位。通过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实施工程技师研究开发的能力,充分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部分试点高校将工程博士教育看作学校创收的途径,只求规模,不讲质量;只讲设置,不重建设;对工程博士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少,条件简陋,管理不力,导致工程博士教育质量缺乏可靠的保障,培养的工程博士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保障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使之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第4篇

二、复杂性概念

  

苗东升(2000)认为,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复杂性应是复杂性科学的首要概念,需要给出它的科学定义。按照传统的理解,简单与复杂是相对的。一个事物在未被认识以前是复杂的,一旦被认识了就简单了。复杂性研究的提出最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建立复杂性科学也有10多年,但复杂性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对象,给出不同的复杂性定义。据郝柏林(1999)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Seth  Lloyd编辑了一份清单,至少有31种不同的复杂性的定义。也许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复杂性定义,至少目前不必追求这种统一定义,多样性、差异性是复杂性固有的内涵,只接受一种意义下的复杂性,就否定了复杂性本身(苗东升,2000)。

  

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复杂性:

  

(1)表现出复杂性的复杂系统一般是有大量的、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网络。每一单元都会受到其他单元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单元的变化。

  

(2)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系统的整体不再为部分之和,部分与整体之间不只是现象上的因果关系,而是“一只活鸡被分成两半就不再是活鸡的两半”的关系。复杂系统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系统对初值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3)复杂性是系统的某种动态行为,往往伴随涨落。复杂性表现在系统是动态的、开放的、远离平衡的;系统是自组织的,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核心。而且复杂性也意味着系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并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与完善;系统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能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

  

(4)复杂蕴涵着复杂多样和层次结构。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结构。每一层次均构筑其上一层次的单元,同时也有助于系统某——功能的实现。在系统变化无常的活动背后,呈现出某种捉摸不定的秩序。应当承认区分不同层次上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试图探索掌握不同层次的复杂系统活动背后的东西。

  

(5)复杂性是系统、组织的内在属性而不是个体、单元固有的属性。它来自复杂系统内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组织和适应能力。复杂性表现在系统的状态能被“看到”,也可以理解,但却无法把各要素或单元间的复杂而非简单的相互作用进行一一的还原。在经济系统中尤其如此。经济组织在更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自我构造。如从企业的行为,我们推不出它的成员的行为;了解企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也推不出企业的表现。

  

复杂性的本质、内涵要求我们不能把复杂性全部归结为认识过程的不充分性。我们必须承认存在客观的复杂性,真正的复杂性应当是具备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即使一个复杂问题已被人们认识、找到了解决方法,但它依然是复杂的。也就是说,复杂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属性,不会因为科学的发达而消失(苗东升,2000)。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复杂性问题进行简化的时候必须遵循这样的路线:必须在保留系统产生复杂性之根源前提下进行简化。这同经典科学在面对复杂现象时总是设法把复杂性简化掉,即把复杂性当作简单性处理是明显不同的。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是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进行处理。

  

三、复杂性科学与复杂性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从亚当·斯密算起,已历经200多年,其间虽有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凯恩斯等数次革命,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牛顿经典科学思想在经济学上的移植和应用。他们对于经济现象都习惯地从单一的因果角度对复杂的世界做还原论和确定论的思考,以为经济本质上是一个以线性关系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的对象世界是一个满足线性叠加的世界,那里没有间断、混沌,更没有突变和分叉。他们用最优化、均衡、理性、稳定等概念来解释、分析、预测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其相应的经济模型是线性(或对数线性)方程加上随机项。很明显,这种理论、方法是一定条件下经济系统的良好近似,也取得了不少成功。

  

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一方面经济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济现象常常表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经济问题处理的是人的问题,进一步是人的集合,不是单个的人的问题。作为市场主体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社会的人”,是有思想、欲望、情感、意志等的。与自然的发生不同,人的活动更多的不是“发生”,而是“行为”,即人的意识的外在表现(刘怀德,2001)。因此,经济的真实过程和现象往往是非线性、不可逆演化、远离均衡等,如宏观经济变量的不规则涨落、股价的大幅波动以及某些经济时间序列的高度自相关性等。但传统经济学受到牛顿力学的局限,对于这些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即使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经济学也是如此。如借助数学的集合论和拓朴学方法,以阿罗—德布鲁(Arrow  -  Debreu)模型为代表的公理化体系建立起来的微观经济学的完美数学结构与经济实际也依然缺少联系。在该理论中,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无逆向选择、没有交易成本、没有组织问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和消费者通过价格体系的自发调节实现均衡。这虽符合逻辑美学上的评判标准,但只要看一看周围的世界,我们就知道它所说的并不真实。

  

作为以解释、分析、预测经济现象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们当然不会忽视这些缺陷的存在,他们必然会努力寻找新的方法、理论以更新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更新过程中,从不拒绝从自然科学中汲取“有效成分”(张永安、汪应洛,1997)。经济学家们必然会去关注并吸纳同时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最新成就,应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研究工具去研究经济现象。给自然科学带来巨大科学范式转变的复杂性科学一出现就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当然不会放弃这一发展和更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契机,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经济学,给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自从普里高津证明了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也遵从负熵定律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寻找能够真实描述系统演化形态和处理不确定性因素的基本方程(傅琳,1992)。人们在研究中发现,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朱宏雄、张立洪,1993;戴国强、徐龙柄、陆蓉,1999;刘洪,2000)。因此,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方法对经济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可能的。如在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司徒泽(Michael  J.Stutzer)首先将混沌理论应用于经济学,在哈维尔模经济增长方程中揭示了混沌现象,发表了题为“一个宏观模型中的混沌动力学和分叉”的论文;经济学家德依(Day,R)1982年和1983年分别发表了题为“非规则增长周期”和“经典增长中显现的混沌”的论文则完成了复杂性经济学理论上、试验上的突破,从而使复杂性经济学开始步入主流经济学的阵地。

  

我们将这种经济学与复杂性科学相结合的经济学称之为复杂性经济学。复杂性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复杂经济系统规律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复杂性经济学旨在揭示经济系统中复杂现象的产生、演化和发展规律,以指导经济实践。复杂性经济学已不再把经济现象看成是市场稳定和供求均衡的结果,而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个体在不稳定的状况下保持不断调整关系的结果。每个个体都会根据它对未来的预测及其他个体的反应来采取行动,并且在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由此会突现出新的经济结构和模式,而组成经济的结构、行为及技术等因素也会不断地形成和重组。与过去的传统经济学强调的“稳定”、“均衡”、“合理性行为”不同的是复杂性经济学要强调的是“不稳定性”、“结构变化”、“时空尺度”等。当然,稳定、均衡、合理性等也应给予适当考虑。正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对于经典力学一样,复杂性经济学并不否认传统经济学,而是普适性更高的研究经济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作为复杂性科学研究原则的反映、结合我们对于复杂性的理解及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成思危,1999),我们认为复杂性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定性判断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定性判断建立经济系统总体及各子系统的概念模型,并尽可能将它们转化为数学模型,经求解或模拟后得出定量的结论,再对这些结论进行定性归纳,以取得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解决经济问题的建议。

  

2.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整体统摄局部,局部支撑整体,局部行为受整体的约束、支配。因此,描述经济系统包括描述整体和描述局部两方面,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在经济系统的整体观对照下建立对局部的描述,综合所有局部描述以建立关于经济系统整体的描述。

  

3.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微观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经济系统的组织单元及其层次结构,而宏观综合的目的则是了解经济系统的功能及其形成过程。

  

4.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还原论强调从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中寻求对宏观现象的说明,例如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说明生物现象,这显然是片面的。而整体论则强调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决定着系统的宏观性质,但如果没有对经济系统局部机制和微观结构的深刻了解,对宏观经济现象整体的把握也难以具体化。

  

5.确定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相结合。系统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种类,如随机性、模糊性、信息不完全性、歧义性等。从牛顿以来,科学逐步发展了两种并行的分析框架体系。一种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确定性分析,另一种是由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概率论分析。经济学的发展也如此,要么是只使用确定性分析,要么是只使用概率论分析,没有将二者很好地沟通起来。但在复杂性经济学的研究中,应努力有意识地将确定论框架体系和概率论框架体系沟通起来,从这两种分析体系根深蒂固的人为对立中解脱出来。

  

6.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辩相结合。经济学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并经过一定实践检验的概念系统,经济学家表述经济学理论时总是力求达到符号化和形式化,使之成为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但是如同科学的发展一样往往证明任何理论都不是天衣无缝的,总有一些“反常”的现象和事件出现。这时就必须运用哲学思辩的力量,从个别和一般、必然性和偶然性等范畴以及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规律来加以解释。

  

四、结束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世界。对自然、社会和经济中的复杂性研究已成为人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复杂性科学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贴近现实的、真实的世界,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为人们建设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它表明了“稳定、均衡、线性的模式”在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世界中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按照复杂性科学,经济系统具有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它的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再是单一的和线性的,而是耦合的与相互非线性作用的。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是科学范式的又一次大转变,把复杂性科学引入经济学产生的复杂性经济学将突破经济学原有的还原论的思维模式,为我们更贴近社会变化规律开辟了新的视野。我国经济学界应关注复杂性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努力应用复杂性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去研究经济中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复杂性经济学的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