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

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

时间:2023-01-18 14:0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工程专业论文

第1篇

一、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高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等,但仍然会存在相应的弊端,如:计算机工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需要工程师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我们认为,计算机工程技术想要得到合理、深刻的运用必须要将其弊端充分地展示出来,让所有使用者对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与不少工程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工程的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意识和责任感,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我们必须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让工程师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与实践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例如:专业的工程师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上会了解该工程的每一项细节,如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及原理等,再者,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进行准确性计算和设计,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最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判断计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还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到它的真实性能。 

二、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 

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及计算问题,使得工程师和相关工程审核人员的观念及思维都处在了一个高科技水平的阶段之中,有的人会认为,不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与现今时代脱离的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致使部分工程师自身对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缺乏了应有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以建筑工程为例子,大部分的工程师都会借助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对建筑面积范围进行计算,然后再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其中就包括了所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等等,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都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实行,手工的操作逐渐减少,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得到保障。完全地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而不参与手工预算,对于建筑的安全会形成一定的威胁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师应该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实践中找出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整合和修改,最大程度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如: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角度上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设计出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传统的手工分析,提出多样化工程设计方案,最后,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再将设计好的思路整合,运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设计出最终的程序。 

三、合理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计算机工程技术虽然存在弊端,但其实用性极强,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也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地运用它来开展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以一些适合的自动化工作内容经过高科技转化来进行,对于工程安全性及威胁性问题则要求工程师手工进行预算,控制工程整体设计方案中的偏差,确保工程具备足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如:在实际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规范、数学的原理等知识,假设工程师因为缺乏这类知识将使得其难以判断工程技术是否适用于工程,为此,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要有选择性,才能够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四、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理运用和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相应的各类项目管理软件也相继而生。各类项目管理软件的出现,最大的特征就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功能。上述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程进度,其次是工程质量,再次是工程投资控制,财务,资源采购以及合同管理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大型的综合性项目管理软件,综合性强的项目管理软件的实践,目前已经达到最大完善,并且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发挥了自己该有的作用。上述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促使项目管理计划以及控制进一步简便,不仅如此措施,加工项目管理中大量信息的保存以及处理更加方便,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进一步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使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传递及共享进一步完善。在传统形式下,使用的信息传递方法会导致信息资源滞后,使用不正确的信息资源,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对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难以正确的控制把握。如果使用现代化信息量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从事工程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实际情况,做好防御措施。例如:局域网、电子信息通信系统、广域网、企业数据库系统以及项目管理系统等。如果是选择局域网,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多用户操作技术。在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先进的电子通讯工具,那么就可以促使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地域限制问题进一步减少。例如,E-MAIL的高速快捷促使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日后将逐渐为我国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很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日后的必要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建筑行业改造以及建筑行业能力提升等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冲击性,但是却是解开枷锁最好的方法,实质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少使用是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作业方式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促使自身水平逐渐提高,实现跟国际水平接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针对该实际情况,对更多的更专业的技术人员行培养,促使他们在该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0; 2.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济南 250100)

摘要:针对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信息过载问题,构建了个性化农业信息推荐模型,重点研究了用户类别兴趣向量、用户特征词喜好向量和文档特征向量,建立了农业专业词典和中英文停用词典;采用遗忘函数按时间对特征词的权重进行更新,并对用户类别兴趣进行更新,实现用户模型的更新;采用余弦相似度进行推荐度计算,提出了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通过对推荐信息的URL参数统计获知推荐效果,进一步对个性化推荐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根据用户兴趣制定推荐,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内容过滤;个性化服务;农业信息;信息推荐

中图分类号:S126;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4052-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57

收稿日期:2014-09-29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2012CX90204)

作者简介:张启宇(1978-),男,山东荣成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电话)15063801204(电子信箱)rcraingo@163.com;

通信作者,王 磊(1973-),男,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电子信箱)nkywl@126.com。

随着互联网和农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网站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大量的农业技术、供求信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和农业新闻等信息资源分布在农业网站中,然而由于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信息异质、异构、分散、重复现象严重的特点,缺少统一的形式化表达,形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很难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1]。对农民而言,不会使用搜索引擎,不知道使用什么

关键词 进行搜索。为此,打造了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农业服务信息搜索引擎系统(针对涉农科技信息、市场行情、市场供求等信息进行定时、定向地自动获取、清洗和分类)、信息展示系统(搜索引擎获取的信息分类显示)、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论坛系统(用户提出各种农业问题,由农业专家或其他用户回答,支持短信智能问答)、个性化服务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进行信息主动推荐)等。随着信息的不断增长,用户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当中[2],因此个性化服务系统是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取及分析用户个性信息,根据用户兴趣制定推荐,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3]。

个性化服务系统根据其所采用的推荐技术可分为基于规则的系统和信息过滤系统。信息过滤系统又可分为基于内容过滤的系统和协作过滤系统[4]。目前对于基于内容过滤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的研究主要在搜索引擎[5]、数字图书馆[6-8]、虚拟研究环境[9]、博物馆[10]等领域,对农业领域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对基于内容过滤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可更新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

1 用户兴趣模型

1.1 用户兴趣的获取

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建立的第一步是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建立用户兴趣模型首先要获取用户兴趣,用户模型中兴趣的获取主要有用户显式反馈和用户隐式反馈两种[4]。用户显式反馈是指用户回答系统提出的问题,直接参与建模过程,一般通过填表的方式来完成,其优点是获取的信息比较具体、全面、客观,可靠性较高,缺点是灵活性差,浪费用户的时间;用户隐式反馈是指系统在观察用户行为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来获取用户兴趣知识,可以减少用户不必要的负担。

根据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特点,用户兴趣获取的信息包括用户注册时的兴趣爱好、浏览的信息页面、信息查询的

关键词 、论坛中及回复的帖子、短信提问的问题。

1.2 用户兴趣模型的表示

杨艳等[5]提出的将兴趣粒度表示法和向量空间模型表示法结合起来的显隐式结合用户模型,在用户兴趣爱好固定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用户的兴趣爱好不是一成不变的,本研究借鉴了该模型的思想,根据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特点,构造可更新用户兴趣类别的用户兴趣模型。

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中的信息是分类显示的,因此把用户的兴趣爱好表现在信息的类别上。把用户的每一个感兴趣的类别和对该类别感兴趣的程度用一个向量表示,称为类别兴趣向量,定义为CI=<(C1,W1),(C2,W2),…,(Cm,Wm)>其中m为用户感兴趣的类别个数,Cj为第j个类别,Wj为

2 用户兴趣模型的实现

目前,在信息处理方向上,文本的表示主要采用向量空间模型[11]。用空间向量模型表示文本,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分词,进行特征选择和权重计算,最后形成一个N维空间向量[12]。

2.1 特征词权重的计算

权重的计算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布尔函数、频度函数、开根号函数、对数函数、熵函数及TF*IDF函数等,TF*IDF函数因其算法相对简单、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一直受到相关研究人员和众多应用领域的青睐[13]。Salton在1973年提出的TF*IDF启发式权重算法计算公式[14]为:

W(fi,d)=TF(fi,d)×DIF(fi)=N(fid)×log(N(fi)/N)(1)

其中,W(fi,d)是特征词fi在文本d中的权重,N(fi)是出现特征词fi的文本数,N是总文本数,N(fid)是文本d中出现fi的次数。

施聪莺等[12]对“考虑类间类内差异的TF*IDF”、“TF*IWF*IWF”、“引入方差的TF*IWF*IWF”及“TF*IDF频率”算法进行测试,“引入方差的TF*IWF*IWF”无论是在开放测试还是在封闭测试中,F1测试值都非常高,反映了方差在抑制干扰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陈克利等[13]提出的“引入方差的TF*IWF*IWF”权重算法进行计算。

特征词在类别中的权重计算公式: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遗忘,当环境或场合的改变使得记忆中的某些信息长期不被利用时,这些信息会逐渐被遗忘。根据心理学的记忆遗忘理论,可以认为用户兴趣的改变就是一种记忆遗忘现象[16]。目前对遗忘机制的研究是把时间对兴趣的影响通过遗忘函数或遗忘因子来表示出来,并更新用户的兴趣。遗忘函数或遗忘因子有着不同的公式表示,有指数函数[16-21]、线性函数[22-26]、菲波拉契数列[27]、幂函数[28]、对数函数[29]、分段函数[30]、非线性函数[31-33]等。于洪等[28]用ZGrapher工具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符合遗忘曲线的数学函数:

百度百科的“遗忘曲线”词条[34]给出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一般规律,得出初次记忆后经过了X小时,记忆率Y近似地满足:

对公式(6)~(8)进行运算,公式(7)最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但公式(7)缺少31 d以后的表示。31 d以后的记忆趋于稳定,所以把31 d以后设置为固定值0.211,修改后的公式为公式(9):

其中,t为正整数。

采用公式(10)对特征词在类别和文档中的权重进行动态更新。特征词的权重按照公式(2)和(3)进行特征词加权修订后和公式(10)之乘积进行计算。文档中的权重也要计算,因为文档越新,对用户的价值越大,公式(10)对类别和文档进行计算时,t可以取不同的值。

2.2 特征向量的构造

特征向量的构造过程如下:

1)分析服务器日志,去掉与日志无关的信息,如请求失败信息、页面图片请求等等,把用户有效的访问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4]。

2)获取用户浏览的新闻资讯页面、论坛中及回复的帖子、便民服务的

关键词 、短信提问的问题,进行中文分词,去除停用词。对于中文分词采用IK Analyzer 2012。IK Analyzer是一个开源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轻量级中文分词工具包。在2012版本中,支持通过配置IK Analyzer.cfg.xml文件来扩充专有词典和停止词典,词典的格式为无BOM的UTF-8编码的中文文本文件[35]。农业专业词典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词库构建,搜狗输入法[36]、百度输入法[37]、QQ输入法[38]等输入法提供了众多的词库供用户下载使用。从“农林牧渔”类挑选词库,整理农业专业词典。停止词典在文献[39]和[40]的基础上构建。

3)对每一个类别计算特征词在类别和文档中的权重,构造用户特征词喜好向量Tk和文档特征向量Dh。Tk=(w1k,w2k,…,wnk),k∈[1,m],m为用户感兴趣的类别个数,n为类别征词的个数;Dh=(w1h,w2h,…,wsh),h∈[1,b],b为该类别下的文档个数,s为文档征词的个数。

特征向量的构造如图1所示。

2.3 用户类别喜好向量的更新

当用户访问系统一段时间后,用户兴趣发生变化时,再使用用户注册时的初始用户类别喜好向量进行计算就会出现偏差,因此要进行用户类别喜好向量更新。更新策略为:统计用户点击不同类别文档的点击次数,按照公式(8)进行衰减,计算出最终的点击值。利用不同类别的点击值,重新构造喜好向量i=(i1,i2,…,im),m为现在用户感兴趣的类别个数。对向量进行规范化处理:

,得到新的类别喜好权重。

2.4 相似度的计算

用户特征词喜好和文档特征表示采用向量方式,因此可以把资源对用户的推荐度计算转换为向量间的余弦相似度的计算[10]。由于余弦相似度的计算要求两个向量维数相同,因此向量Tk和Dh要进行维数的统一,即存在于Tk而不存在于Dh的特征词补充到Dh中,其权重为0;存在于Dh而不存在于Tk的特征词补充到Tk中,其权重为0。即Tk=(w1k,w2k,…,wSk),Dh=(w1h,w2h,…,wSh),S为维数统一后的特征词个数,满足max(n,s)Sm+n。余弦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3 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及反馈

3.1 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

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3.2 反馈

为了判断用户是否浏览推荐的信息,对推荐信息的URL添加一个参数,设置为用户注册的用户名。当用户点击推荐的信息,服务器会进行统计。通过统计信息,可以获知每一次推荐的效果。

4 小结

对基于内容过滤的个性化服务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农业信息个性化推荐模型,采用用户显式反馈和用户隐式反馈两种方法相结合获得用户兴趣。利用特征词权重和构造特征向量将文本分词,为了让个性化推荐更准确,采用遗忘函数按时间对特征词的权重进行更新,并对用户类别兴趣进行更新。通过对推荐信息的URL参数统计获知推荐效果,进一步对个性化推荐模型进行修正,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这个反馈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宜敏.农业垂直搜索引擎语义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2] 潘拓宇,朱珍民.一种改进的基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推荐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管控一体化),2010,26(12-3):228-229,121.

[3] 李 宁,王子磊,吴 刚,等.个性化影片推荐系统中用户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12):51-54.

[4] 曾 春,邢春晓,周立柱.个性化服务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02,13(10):1952-1961.

[5] 杨 艳,邱艳丽.新的基于日志分析的用户个性化模型[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2,6(4):333-342.

[6] 余 侠,朱 林.根据用户反馈建立和更新数字图书馆用户兴趣模型[J].情报杂志,2004(11):21-22.

[7] 张 帆,杨炳儒.基于文本过滤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31):206-208.

[8] 赵银春,付关友,朱征宇.基于Web浏览内容和行为相结合的用户兴趣挖掘[J].计算机工程,2005,31(12):93-94,198.

[9] 李 永,徐德智,张 勇,等.VRE中基于内容过滤的论文推荐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9):58-60,89.

[10] 周珊丹,周兴社,王海鹏,等.智能博物馆环境下的个性化推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19):224-226.

[11] 赵丰年,刘 林,商建云.基于概念的文本过滤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4):186-188.

[12] 施聪莺,徐朝军,杨晓江.TFIDF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2009,29(6):167-170,180.

[13] 陈克利,宗成庆,王 霞.基于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平衡语料分析与文本分类方法[A].孙茂松,陈群秀.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 刘 华,张 普.面向词典编纂的词汇聚类研究[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5] 颜端武.面向知识服务的智能推荐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16] 蒋 萍,崔志明.智能搜索引擎中用户兴趣模型分析与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21(11):24-26.

[17] ZHANG Y C, LIU Y Z.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time period partition[A].In: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informatics[C].USA:IEEE,2010.

[18] 张红卫.基于科技文献的时序主题链构建方法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19] 邓 娟,陈西曲.基于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3,32(4):48-51.

[20] 邓 攀,钟 将.基于推荐的抗攻击电子商务信任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3,33(12):3490-3493,3502.

[21] 李克潮,梁正友.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指数遗忘协同过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3):154-156.

[22] 石 晶,龚震宇,裘杭萍,等.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技术与实现[J].情报学报,2003,22(3):282-286.

[23] 宋丽哲,牛振东,余正涛,等.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用户兴趣漂移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32(1):4-6,89.

[24] 李 宁,王子磊,吴 刚,等.个性化影片推荐系统中用户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12):51-53.

[25] 邢春晓,高凤荣,战思南,等.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2):296-301.

[26] 郑充林.协同过滤的服装推荐算法的改进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27] 张守志,许 彦.一个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12):2155-2158.

[28] 于 洪,李转运.基于遗忘曲线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0,46(5):520-527.

[29] 朱 祎,和 莉,王小军.基于关联反馈技术的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与自适应更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27(4):35-39.

[30] 南智敏.基于网页兴趣度的用户兴趣模型体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31] 申倩倩.基于本体和情境感知的信息个性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1.

[32] 李志浩,聂文汇,成 鹏,等.基于分页缓存模型的用户兴趣跟踪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34(10):32-37.

[33] 郑先荣,汤泽滢,曹先彬.适应用户兴趣变化的非线性逐步遗忘协同过滤算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16(2):69-73.

[34] 遗忘曲线[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3FKH3Uhy

yA_I4qK7-cgYuoy7-Rsy_y1PwE1_CXFLFeBcArJ3StBEgSh9Ezg

Bqr9,2014-03-04/2014-04-20.

[35] IKAnalyzer中文分词器V2012使用手册[EB/OL].http://code.google.com/p/ik-analyzer/downloads/detail name AD%E6%96%87%E5%88%86%E8%AF%8D%E5%99%A8V2012%E4%BD%BF%E7%94%A8%E6%89%8B%E5%86%8C.pdf&can=2&q=,2012-03-07/2014-04-20.

[36] 搜狗细胞词库_词库下载_词典_输入法字典[EB/OL].http://pinyin.sogou.com/dict/.

[37] 百度输入法-词库首页[EB/OL].http://shurufa.baidu.com/dict-list.html.

[38] QQ输入法分类词库[EB/OL].http://dict.py.qq.com/.

第3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归宿,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又不断为应用提供日益先进的方法、设备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探讨如何将先进的国际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引入到我们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我们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介绍国际先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然后介绍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接着介绍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国际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最后给出我们的建议。

1国际先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国际先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 强调做中学,通过实践悟出“道理”、发展理论;

(2) 强调实践与社会应用需求相结合;

(3) 强调实践与个人研究兴趣相结合;

(4) 强调实践综合与探索相结合;

(5) 强调实践与论文相结合。

国际先进的计算机实践教学基本模式是:“理论―实践―新理论―再实践”和“强化实践”。

英国和德国采用“理论―实践―新理论―再实践”模式。英国普遍实行“学习―企业实习―学习”三段制教育体制 ,即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 ,一段时间到信息类企业实习,工读交替进行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在所选择的典型信息类企业环境中学习。它不仅给学生提供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使学生在做好就业准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创造力。德国大学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习题课、讨论课、实践课占较大比例;学生要到企业实习 6个月,毕业设计必须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来自企业的真实课题。除了强调在企业的实习和见习外,采用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及练习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单独或以小组形式解决复杂问题;考察方法――参观企业,了解实际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案例方法。实践教学特色是“政府支持、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企业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

美国采用“强化实践”模式。美国许多大学将计算机课程实验单独设课,甚至列为核心课程。对于软件类实践课程,重视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而且关注项目训练环节的辅导工作;开课形式是项目驱动,助教指导;实践教学特点是助教人员配备充分,教师指导有成效。对于硬件类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实验教学,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方法;开课形式是保证基础,兴趣驱动;教学特点是实验教学为主。另外,鼓励开设个性化的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践内容由学生自己与老师商定;教学特点是教师指导为主。

2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实践育人是东南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实践教学不断线,将实践育人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东南大学教育特色。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结合国际IEEE/ACM CC2005和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科特色及优势形成了具有三个层次、三条线的开放式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三个层次分别是:

(1) 课内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该类实验主要涉及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并掌握课内所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

(2) 综合实验实践与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与开发型实验实践,该类实验实践以“任务”或“课题”形式提出实验要求和具体的实验成果,要求学生通过有关课程或自学方式,掌握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通过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涉及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开发等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可涉及软件工具与环境的使用、高级语言编程、编译程序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及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3) 课外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该类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验室可设定研究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题目;该类实验可以没有最终结果,但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分析与研究报告,写出有见解的心得体会。

三条线分别是:

(1) 软件,从程序设计基础到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软件类科研实践、软件类课题毕业设计;

(2) 硬件,从电子实践初步到硬件与接口实验、硬件类科研实践、硬件类课题毕业设计;

(3) 软硬综合,从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到软硬综合类科研实践、软硬综合类课题毕业设计;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以编译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硬件实验和微型机与接口技术实验为基础;通过软硬综合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计算机系统认识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实际计算机应用问题求解的能力。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软件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示意图

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硬件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硬件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示意图

对于科研实践,主要是由四层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支撑,具有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四个级别、以学生自主研究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为主体。共有六种实现途径:

(1) 学生自主立项进行科研项目研究;

(2) 参加学科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足球机器人大赛等);

(3) 提交研学作品(设计、论文、报告、软件等)及相关资料;

(4) (含参加国际、国内各级学术活动提交论文并收入论文集或被邀请作报告);

(5) 听科技、学术报告并撰写与报告相关的研学材料,如文献综述、评论等;

(6) 其他研学活动。校级、院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计划的基础支撑和主体,国家级、省级和部分校级重点项目是优秀学生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的延伸舞台。

经过努力,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日趋完善,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3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国际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东南大学主要在引入国际化实践教学思路与内容、实践过程模式和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1) 引入国际化实践教学思路和内容

根据 “强化基础、软硬结合、立足系统、面向应用、加强实践”的教学理念,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引入国际著名大学的课外研学实践模式和面向计算机系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对于课外研学模式,主要有:“软件环境自学实践”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对于面向计算机系统的课程设计模式,主要有:“以Lex和YACC为核心的编译程序构造课程设计”、“以构建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为核心的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以操作系统内核设计为核心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以CPU设计和BIOS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2) 引入国际化实践过程模式

根据“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引入“开放和自主”实践过程模式。对于“开放”,主要是采用“开放的实践环境、开放的设计方式、开放的目标要求和开放的评价体系”,以使学生敢于探索。对于“自主”,主要是强调“以老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不限定学生设计的系统总体结构、不限定学生具体实施设计的步骤、不限定最终的目标和验证方式、不限定学生实施设计自己设计的时间和地点,以能充分体现“个性化”。

(3) 引入国际化实践环节综合考核模式

对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的实践项目,采用组间考核和组内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全程跟踪、加强验收管理,不仅要提交实际可运行或可演示的系统、而且要撰写相关论文。对于组间考核,主要依据是小组答辩、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评价以及教师对该小组的评价。组间考核得分作为小组成员最高得分。对于组内考核,主要依据是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教师抽查面试。

(4) 加强与信息类企业的合作

主要包括:邀请企业工程师担任部分课程案例内容讲解、安排实训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结合企业课题。

对于“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参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思路。该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基于系统优化应用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思路和方法是: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鼓励自主创新,经过团队合作,设计一个小型的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其中包括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该课程的前期实践基础是:以微程序控制和复杂的模型计算机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实验”、以Lex和YACC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编译程序构造课程设计”、以微内核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该课程的硬件设计内容有:一个可运行31条MIPS指令、采用哈佛结构的RISC型MPIS32微处理器,串口、键盘和LED显示控制器,看门狗(可选)等。该课程的软件设计内容有:含有编辑功能的MIPS32汇编程序、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硬件各部件测试程序、MiniC编译器(可选)、应用程序范例(可选)等。通过“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学生的感受是“让我们对计算机系统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而且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引入国际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4思考与建议

(1) 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若实践教学采用全程跟踪、强化交互式实践考核方式,更需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

(2) 贯彻“讲一、练二、训三”的基本思想和“少而精”的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更多地采用引而不发和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关键技术,把主动给学生。多指定一些参考书,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选择资料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讲课时间缩短,实际训练加长。

(3) 超脱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课题完成过程,学会总结与归纳,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会思索、对比、概括、提高,从怕出问题到主动找问题,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寻找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知识得到升华、提高。从而,掌握作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可自主研究一些新的问题。

(4) 通过国际计算机工程认证制度推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国际化

将国际计算机工程实践规范引入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5结束语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我国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国际潮流,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多元化要求,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借鉴计算机专业国际化实践教学模式,特别是国际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形成能够适应中国教育环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当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能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清华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化[N].科学时报,2004,(8).

[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3] 陈宝泉,杨晨光. 如何培养好“未来的工程师”[N].中国教育报,2007,(10).

[4] 甘岚,曾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Vol23. No.12, 2006,(12).

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为我国的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末,计算机专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而进行大量的扩招,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依然强盛,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大量毕业生无法就业。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除了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趋同,专业范围宽泛,缺乏专业特色[1],教学内容落后于社会实际需求等培养模式问题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实验环境单一,缺乏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性综合实验,学生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信息技术企业衡量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但目前众多地方高等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均为新办专业,实验环境和实习基地建设落后,学生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实习与实验环境,使学生的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很好的实习实训,实践能力缺乏,工程技术能力差。这对于刚毕业离校的大学生,无疑是就业的一个大障碍。

2) 实习经费紧张、实习基地建设困难。目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最新的知识体系结构、掌握前沿的工程技术工具、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而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是学生数量大,现在的IT公司无法接收大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实习基地建设困难;二是IT企业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其工程项目,改变其工程设备的配置,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三是学校实习经费紧张,学生校外实习负担较重。

3) 师资队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使得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案例教学等更多为纸上谈兵,特别是软件工程类、硬件设计类实验更加如此。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重视理论学习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现在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严重缺失,专业培养表现为面面俱到而没有针对性、专业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所以我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行业特色明显、专业基础厚重、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为了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体教学机制中,突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深度优先的基础上,强化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就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设置、毕业实习与设计以及实践环节的考核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2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2.1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特点

按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改革分类细化的指导思想[1],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多年来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就业面向和学校行业特色,我们确立了计算机工程方向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改革目标。2006年在新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我院提出“坚持把握21世纪工程教育和以社会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突出计算机工程的分析、设计、实现与管理能力的专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多年来学院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控制工程以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3个方面所具有的科研成果及较强的师资优势,在2006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设置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课选修的方式,构建了3个专业选修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模块选择。每一个模块都设置了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领域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了高级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和实验时数,由原来的48学时改变为80学时,以强化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将原来96学时的电路与电子技术拆分为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学时数扩展为160学时,突出电子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我院的培养方案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006培养方案中学生4年的总学时数为2530学时,其中实验和实践教学就占到900学时,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5%以上。本计划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实验时数,增加了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周、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周、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周,将原来的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周提升为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使得4年来课程设计、课程综合实验周、逆向工程案例教学达到12个。

2.2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按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4年中实践能力渐进提高的特点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2],我们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型。将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专业深度发展基础实践能力培养、程序设计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专业广度发展实践能力培养4个阶段(图1)。每个阶段均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年所开设的主要教学实践环节分为5类,第1类为课程类实验教学,该环节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分配上,尽力扩大学生实验时数,通过实践来消化和吸收课堂理论知识。第2类是为了检验学生对同一类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设置的课程设计,需要3周时间以小组团队形式完成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全过程训练,4年主要开设的课程设计有:程序综合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等。第3类是必须在实验室环境下不间断地进行设计和实现的综合实验周,需要完整的一周时间在实验室完成。4年主要开设综合实验周有: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数字系统综合实验。第4类是本专业培养体系中为了扩展学生就业与知识广度而设置的专业模块逆向工程案例教学,在第七学期开设。主要逆向工程案例教学有:逆向网络工程案例教学、逆向控制工程案例教学、逆向信息工程案例教学。第5类为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信息学科专业,其特点是知识体系更新速度快、工程技术发展迅速、工程实践能力要求高[3],所以该专业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环节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满足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我校计算机专业确立了“行业特色明显、专业基础厚重、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特别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讨。

1) 将毕业实习基地引入校园,强化了学生毕业实习环节。

为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毕业实习实训的效果,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实训难、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经费紧张的问题,我们从2006年开始与国内知名信息公司和企业联合,在毕业实习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按照毕业小组实习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校外分类实习,以适应目前实习基地的特点和学生毕业课题研究的特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实验设备和硬件环境,依托企业工程技术人才优势,对学生进行校内毕业实习,近三年来,我们与上海杰普软件技术公司、加拿大达内高端培训集团、青岛软件园以及太原浩博科技进行了有效合作。

这种将毕业实习基地引入校园的实践尝试,解决了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而导致的学生实习内容陈旧、实习单位无法接受大批量学生实习的难题,节约了大量的实习经费,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据统计,近三年来我院学生通过毕业实习企业推荐就业的人数达到60余人。他们大部分在上海高新区、青岛软件园和太原高新区以及北京市就业。

2) 联手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将学生送出去进行毕业设计。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先进技术以及开发环境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当前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师的技术水平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所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当前IT领域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计算机学院与东软集团北京公司和大连公司、上海杰普软件公司、中科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博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进行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三年来,我们推荐近100名优秀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到校外的软件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与实训,整个设计过程采取双导师制的原则进行,毕业课题的选题与研究在软件公司完成,学生培养的规格及要求按照学校规定执行,最后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工作。这种联合培养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模式,使学生所设计的课题更加具有前沿性,所采用的技术更加先进并且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同时由于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表现良好,有近90%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在优良以上。

3) 探索毕业设计提前进入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发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4个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以前每一个课程设计都单独进行题目的选择,没有连贯性,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都不可能深入地进行研究与设计。这些课程设计的知识点都能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体现,所以我们探索了一种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培养机制,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的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就指定毕业指导教师,使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进程,通过递进式的专业培养,在学生毕业设计阶段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课题的背景和需求,掌握系统的开发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提前进入的探索,对于完成优秀的学生,到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就可以留出时间给学生找工作或者到就业单位进行岗前培训。

4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机制的探讨

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制定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所以我们提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教师要强化实验过程的规范操作,弱化对实验结果的评判,在教学中注重实验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传授,注意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工作行为规范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的管理方面,我们开始尝试实验教学课程单列管理方法,具体到每一个实践环节周学时的安排和内容设置由计算机科学实验课程单元分派表和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实验教学以实验单元的形式推进教学,一组实验单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撰写和提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数据翔实,实验结论正确、可靠,报告结构合理,行文简洁、流畅、规范是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实验课程实行单列是重视实验教学的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通过加强实验室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验室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实验室建设良性发展体系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方面,我们倡导强化实验过程的规范操作,弱化对实验结果的评判,意味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发现和发掘学生实践方面的潜能,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实践环节训练中的表现。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相对次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规范地完成实验操作的各项环节,基本掌握实验的方式方法和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实验并从实验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掌握,而完成实验的时间长短,实验操作过程中动作和技能是否娴熟,结果是否美观则相对是次要的,不必苛求学生对实验全过程掌握的熟练程度。

5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不断热招,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许多的问题,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高低,已经成为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评价的核心标准之一。本文针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型,同时提出了毕业设计的提前进入机制。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上,强化实践过程的规范操作,弱化对实验结果的评判。本文的研究,对于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报告2005[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Architecture of Computer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GUO Yin-zhang, XU Yu-bi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第5篇

性别:男

目前所在: 花都区

年 龄: 30

户口所在: 花都区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已婚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70 cm

体 重: 65 kg

我的电话:

我的Email:

求职 意向

人才 类型: 普通 求职

应聘职位: 中学教师,职业技术教师,计算机软件:

工作年限: 6

职 称: 初级

求职 类型: 兼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花都区,花都区,花都区

工作经历

广东省高新技术技工学校 起止年月:2009-08 ~ 2011-03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计算机教师

工作描述: 北大青鸟ACCP启蒙星——网络编程相关课程

离职原因: 在职,周末 兼职

广州加利福职业技术学校 起止年月:2007-09 ~ 2009-07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计算机专业教师

工作描述: 所教科目主要有多媒体技术、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ASP动态网页设计、C语言、电子商务等。在此期间,三次兼任计算机中级证培训教师,所带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6%以上。在之前的教学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高职高专技校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屡受学校好评,也深得学生喜爱!个人上课风格也得到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离职原因: 复杂

广州优唛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7-03 ~ 2007-05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业务员

工作描述: 在广州优唛装饰科技有限公司做业务

离职原因: 不太适合

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起止年月:2004-09 ~ 2007-01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计算机工程系教师

工作描述: 所教科目主要有多媒体技术,网站设计、电子商务、Photoshop、CorelDraw、Flash、Dreamweaver等。在此期间,除了正常的教学外,先后 兼职 指导了两届毕业班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4月,担任学校非计算机教师“双师”培训讲师,培训办公软件应用和幻灯片制作。

离职原因: 想做业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教育学 毕业日期: 2004-07

专 业 一: 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0-09 2004-07 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学 毕业证学士、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 ********

2005-04 2005-04 多媒体CAI立体课程与虚拟现实设计培训班 多媒体CAI 合格证书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① 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诚实守信。有耐心、有自信,自学能力强!

② 计算机和 英语 应用能力较强:懂网络,会电脑硬件故障维护。精通常用软件,能够独立开发中小型单位动态网站。具有良好的 英语 听说读写能力。

③ 爱好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尤其爱好羽毛球和排球运动。

④拥有高中级别的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06-01

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创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高等院校,即社会上俗称的“三本学校”。独立学院的出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的人才有别于公办本科院校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要求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比较短,各方面的经验不是很成熟,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与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征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如何对独立学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尽快使独立学院的教学方法规范化、科学化,是独立学院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作为全校性的网络基础课,存在诸多问题,反映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一些学生在学习过多门网络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网络编程等)之后,才大概明白计算机网络;而一些学生则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些概念,太简单”,但经过实际接触,很多概念含糊不清,动手能力极差,教师在有限时间讲清楚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同时还要兼顾动手实践,并非易事。因而网络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改革应当跟上时展的步伐,把学生培养成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能适应网络上的技术变革,能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能清楚网络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实现与社会接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想

当前,计算机科学及应用正朝网络化、多功能化、多媒体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而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决定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呈现多样化、多规格型的态势。独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计算机网络安装、测试、维护、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员,具有熟练使用国际互联网和各行业系统的网络,实现网络的安装、管理、使用、维护,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具体方法改革与实践

要向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高等学校目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以应试教育和传播灌输教育为特征的教育体系。该方法最大的长处是能很快、大量而又集中地为学生提供新知识,而且便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因而成为教学方法中一种基本的方法。但它存在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局限性。变传统的知识型教育为能力型和素质型教育,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势在必行。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计算机教育和实践环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理论和原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选修课网络设计与应用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1.学生参加实际课题

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包括专题报告、小组讨论、实践作业、模拟环境和情景演示,强化实践环节,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实际课题的开发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指导老师根据科研项目布置课题,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明确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现方案。以实际开发的成果及小论文作为考核依据评定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加上机时数,将部分章节留给学生自学,列举专题和若干知识点,由学生到因特网上查找资料,并作为期末考核,考试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笔试,采取笔试或小论文两种形式,选择写一个专题报告并参加笔试,或者选择一个专题结合实际写篇小论文再免去笔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潜力,起到了较好地效果。

3.采用远程教学手段

同时进行远程教学的试点,在网上进行交互式的教学。包括课件学习、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组、网上提交以及批改作业。

4.改革实验课内容

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讲授该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重点和操作难点,再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布置实验进度。每次实验后,各小组做实验小结,再由教师作整体总结,使学生从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实验技能。

三、总 结

计算机科学与其他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将计算机思想和方法融入实践实验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述不同领域的工作和计算机相结合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大大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又能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计算机网络知识转变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在教学中应跟上当前教改的步伐,大胆探索教改的新思路,引导创新,注重实践。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书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网络实践的思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的知识、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为社会培养出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红、李政.高校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1):35~38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专业素质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8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更需要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我校,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曾说过:“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的教育。”很难想象,在一个新思想、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信息时代,一个缺乏具体专业实践经验的老师能够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引进工程实际内容,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所从事的理论研究或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工作,教师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外,还须具备相当的工程实践能力。

1 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及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计算机学科是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践,而实践教学是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必要教学环节。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帮助下的意义重建过程。只有教师实践能力强,精通所教授的知识,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重建,尤其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教师实践能力的强弱显得更加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计算机学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广泛应用性和工具性。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各行各业在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推动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是推动各种行业现代化的功臣。应该看到,无论是计算机在金融管理、电子商务、现代化仓储管理、现代化物流管理还是在现代汽车制造、工业工程等领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应用都是计算机和相关领域知识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培养面向应用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讲授计算机的同时,还要介绍计算机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方法,对可编程控制器、数据采集、接口技术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参与工程实践,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把计算机和其他领域紧密结合,才能在教学中把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和方法讲透讲好。

从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科学性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对教师的要求是必须对其所讲授的理论基础知识有深度的理解,而这种深度的理解不经过良好的实践经验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或实验能力,这种实践或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室的实验能力,又包括工程应用的实践能力。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课程,比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实践性训练主要在实验室完成,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验实施指导能力,这种实施指导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对计算机本身的结构和原理非常熟悉,而且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编程基础,而只有教师具有充分的工程实践或实验室实验,才能锻炼出所需的实验实施指导能力。

从计算机学科的工程性角度考虑,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工程应用能力和水平,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只有教师参加过实际的工程项目或研究项目,才能对所讲课程的理论基础理解透彻,才能把课讲得精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面向对象技术等课程就是要求具有很强工程应用实践经验才能讲出精彩的课程。例如,在讲授数据库技术课程时,如果教师没有做过真正相关的数据工程项目,很难把如何设计数据库、如何应用存储过程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等技术讲透彻。再比如,在讲授编程技术时,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将多线程编程技术讲透彻。因此,计算机专业的许多课程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根据作者的观察和分析,目前造成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1)专业本身特性所决定。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新技术、新方法、新软件等层出不穷,很多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来提高和学习。

(2)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在许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大学里,它的师生比往往是很小的,与那些研究型大学相比,教师的教学任务要繁重得多。恰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教师,其本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应该是很强的,它应该有时间钻研技术的实现方法,承担或参与一些横向的软件开发或其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但他的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教学或其他的一些事情上了,没有时间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科研项目参与少,工程性的项目甚至都没有接触过。有些教师多年来守着一两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只是进行教学工作,很少了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少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更不去参加工程性实践项目。软件开发的一套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具体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并不知道,当然对学生的教学也是照本宣科,甚至连教材上的错误也发现不了而一并教给了学生。

(4)各种级别的评比与评奖种类繁多,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目前和其他行业相似,某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了某种利益或出于一些不必要的原因,做出很多意义不大的评比与评奖,使许多教师穷于应付。如果有些教师不愿随波逐流而不去参加这些意义不大的评比与评奖,而另外一些教学或科研水平非常一般的教师参加了这些活动,反倒获得了所谓的奖项或名次,这些奖项和名次又会让学校当作是为学校争了光的标志大肆宣传,使得某些业绩本来平平的老师在职称评定与晋升等方面获得好处,而那些本来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由于无暇参加这些无谓的评比与评奖,反倒没有得到所谓的奖励。如果教师为了自己的晋升和名誉,把很多精力投入到这上面去,哪里还有时间去做科学研究、去钻研业务、去参与一些工程项目?教师的很多时间都投入到填写各种表格和各种申请书中,哪里有时间学习和钻研新技术和新方法, 实践能力当然不能得到提高。

3 提高计算机学科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及途径

3,1实现教师队伍来源的多元化和合理的组织机制

按照系统思考模式的思想,组织和系统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的人事制度以及管理措施的导向,对于提高和发展教师的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提出有计划地从计算机企业或科研单位引进高素质的、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尤其是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也可以采用以兼职的方式聘请一些校外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计算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讲座或指导。但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一定要经过学校或学院学术指导委会员会鉴定和考核,看这些人员的水平和资历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目前社会上具有一些专职的承担学校学生实习或毕业设计的指导公司,公司的人员没有任何的工程实践经验,只是赚取学校拨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实践学习费用,如果请这样的人员指导学生,效果会很差的。当然,在改革用人机制的同时,一定要采用某种激励措施,鼓励现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尤其是横向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3,2青年教师应该具有“两种经历”

两种经历即具有与企业、科研机构或国内著名高校的合作研究的经历;应该具有主持或参加服务社会的横向科研项目的经历。横向项目尽管听起来级别不高,但的确是最锻炼人的。有些横向项目真正是硬碰硬的真功夫,绝不像有些纵向项目写几篇论文就能够应付交差的,任何的马虎和大意都完成不了,所以只有参加过真正实践项目的人才对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理论理解得透彻,才能够把课讲得精彩。

3,3减少不必要的评比,让教师休生养息

学校应该抵制或不要太重视和宣传那些意义不大的评比与评奖,这种评比与评奖不但起不到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反倒会引起一些腐败和不公。比如,最近网上披露的全国教学名师的评比,大多数教学名师都是具有一定官衔或职务的人,而真正一线教师很少。再比如很多学校每年都要评比所谓的“三育人”先进分子,各部门随便推荐一下就上去了,但被评为“三育人”先进的某些人,根本看不出先进在那里,这种评选,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榜样作用,反倒起一些消极作用,所以,建议各学校都不要做过多的评比和评奖等,尤其是那些意义不大的评比,让教师休生养息、心平气和的练内功、提水平,做一个真正有水平的教师,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无愧于学生与家长的信任。其实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才是最好的评比与奖项。

3,4鼓励教师参加工程实际项目,提高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度

工程实践项目是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通过工程实践项目又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课堂讲解的深度和趣味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理论本来是用来指导软件开发的,但没有经过软件开发的教师编写出的教材和讲授的内容将是空洞的一些大道理。只有经过实际项目训练的人,才能够体会到需求分析怎么去做,需求分析报告如何编写。因此,看一些软件公司编写的项目需求报告分析比软件工程教材上所写的要好得多。再比如,在进行实际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都要涉及到数据库设计问题,如果参加过真正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教师讲这样的课,就会以自己的体会对教材所讲解的方法进行举例讲解,深入细致地介绍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如果没有参与过实际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师,可能就只能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读给大家,生动性、感知性都不会很好,学生也就提不起听讲的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

3,5鼓励教师兼学其他学科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除了计算机自身技术的发展与研究之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是其重要的一支。计算机已经和通讯、金融、机械自动化、交通运输等领域紧密联系,可以说,现在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各行各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依赖于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技术和发展。作为培养应用人才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将来很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尤其是面向工业化发展的机电一体化项目,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兼学其他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就能够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方法和系统设计方面作详细讲解,必将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嵌入式软件;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07-0035-03

嵌入式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等众多领域,“嵌入式无处不在”已成为现实。而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嵌入式软硬件工程师成为未来几年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2004年6月,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IEEE-CS)和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公布了“计算教程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简称CC2004)。CC2004对原“计算教程CC2001”四个专业方向进行了修改和扩充,并给出了新的评述,其中在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中将嵌入式系统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可见,国内外将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作为一个重点方向。本文根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体系,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进行探讨。

1 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的可行性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应用在智能化控制领域中,这使计算机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所涉及到的知识有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人才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搞硬件设计,他们大多数在本科阶段学习电子类或通信类专业;另一类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他们大多数在本科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嵌入式产品硬件设计完成后,后期工作主要靠软件技术人员进行开发与设计,不同的软件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软件开发与设计占总工作量的80%左右,所以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

目前,我校从事嵌入式应用方向研究的教师有16人,其中副高以上5人,讲师5人,助教6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8人,在读研究生4人。与嵌入式相关的实验室有计算机组成、接口实验室,以51序列为主的嵌入式实验室,以ARM7为主的嵌入式实验室,正在筹备的以ARM9为核心的嵌入式实验室。

从社会需求、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可得出,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可行的。

2 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2.1 培养目标

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必需的嵌入式软件理论、主流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和嵌入式软件编程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从事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2.2 培养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软件方向)的学制一般为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1)职业素质

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职业化的专业人才,企业选拔、考核人才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德排在首位,因此,职业素质是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的基础。在计算教程CC2004报告中,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中都包含社会和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涉及与计算相关的哲学、历史、社会、职业和道德责任、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计算机犯罪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一个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专业能力

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知识结构比较庞大,为了在本科阶段培养出合格的嵌入式软件专业人才,需要将计算机知识、嵌入式系统知识、相关交叉学科(电子、通信)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领域知识。

(3)实践能力

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要求学生能借助于硬件开发平台进行实际的研究与开发,并且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设计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实践技能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3 课程体系结构

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出发,分析现阶段嵌入式相关产业领域、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合理地安排课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根据培养嵌入式人才的能力构成将所学课程归纳为如下五个模块:

人文社科模块(A模块):在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对社会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可安排政治思想、形势与政策、法律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大学语文、英语、体育、心理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相关的课程也放在该模块中。

基础学科模块(B模块):在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主要安排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专业知识模块(C模块):是体现本专业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核心、涉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学、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概论和学科前沿讲座。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方法学、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实践教学模块(D模块):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主要安排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训、毕业设计、职前培训或案例分析等环节。

专业扩展模块(E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适应能力,该模块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可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DSP软件开发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专业任选课程可安排多种不同要求的选修课,任选课有 Windows 环境与编程、面向对象技术、无线局域网、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安全技术、J2ME、移动通信、家庭网关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WinCE 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传感器概论等。

4 实验室建设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设计技术,必须建立嵌入式软件实验室,在建立嵌入式软件实验实之前,首先要对嵌入式实验课程内容、实验体系、实验室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和规划,以保证嵌入式软件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实验室要配备相应的硬件开发环境和软件。硬件包括开发板、仿真器等必须的硬件设备,最好采用以ARM9为核心的实验开发平台,软件包括常用的Linux、μC/OS、VxWorks、WinCE等常用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实验室要有经验丰富的、具有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进行实验指导。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设置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可行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嵌入式系统将多种学科交织在一起,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知识点,形成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独特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洪兴,王田苗. 软件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研究[C].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IEEE Computer Society/ACM Task Force on Computing Curriculum. Computing Curricula-Computer Enginnering “Iron-Man Draft”. June 8,2004 (/ece/CCCE/).

[3] 康一梅. 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系统化教育探索[C].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2006年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研讨会第一届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 中医药 科研实践 课外兴趣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23

Practicing and Considering of Medical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NIE Bi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Abstract Integrate the school's practical and social needs, in a "student-center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eachers and advocacy rooted in Chinese medicin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practical, appl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t is a feature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from professional guide, teacher construction, training programs,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tra-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interest groups contest, graduation practice to introduce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the extra-curricular interest groups

1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碰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在国内高校本科教育中规模庞大。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特设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规范和质量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工作者和高校面临的课题。对于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伴有更多挑战,但作为具有行业特色和应用背景的学校,又富有难得的机遇。

2 中医药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

2.1专业引导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引导,亲情式关爱。在新生入学时,举办一次师生见面会,专业老师、成功校友、新生及新生家长代表等都积极参与,大家就学生的顾虑与期盼、专业目标、学习方法、大学规划等方面进行友好交流。

每班都配有辅导员和专业班主任,既关爱生活,又注重全程专业引导,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家的温暖和前行指引。

计算机专业还设有课外兴趣小组――社,由学院牵头并提供学习场所,专业老师引导,学生自我组织及管理;分多个兴趣方向小组,本着老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团队协作、校内外专家授课等学习方式,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以提高专业创新和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为练手。

另外,计算机专业还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比如近年来涌现的成功榜样――乔布斯、彼尔盖茨、马云、马化腾等,激励着大学生努力学习,大胆创造,成就未来。

2.2 师资建设

我校计算机学科以服务中医现代化和客观化为主要目标,近年来,计算机学科与中医学科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和广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中医药信息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医药信息学是中医学、中药学与信息科学所形成的交叉学科。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是指在中医药研究各领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处理、分析、控制和输出等诸多方面,以中医药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融合信息学理论、信息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各种工具,研究中医药信息的运动规律,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意义,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与方法学,以提高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与共享能力,解决阻碍中医药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加快信息、知识与智能转化速度,为中医药学发展提供支撑。

教师扎根于中医药及中医药信息学,逐步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医药信息与数据库,医药数据分析挖掘,医学图像处理,医疗嵌入式系统。近年来,在与中医学交叉融合方面,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30多项,经费达200多万元。主要研究集中在中医证―方―剂、病证、图像处理、舌诊脉诊、决策系统和病证推理、治疗仪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项,获科研成果奖1项。在与中药学交叉融合方面,作为主要团队参与了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同时也积极主持或参与了其它级别课题。主要研究集中在中药量―效关系,有效成份分析,中药智能勾兑等。

2.3 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按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国家要求,参阅了国内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信息,并充分结合本校实际和行业需求,充分讨论形成。

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培养目标: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药领域,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医药行业管理水平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于在医药卫生领域、IT行业、行政机关、科研部门、金融机构等各类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应用与开发、科学研究、计算机教学工作,也可从事信息管理及软件系统维护工作。

医药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具备医药信息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医疗科研机构、大型医药企业、医药院校、新闻出版机构从事医药科技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卫生情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在最新版课程设置中,包括中医药类相关课程:概率论与医药统计、现代医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医学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药信息分析与决策、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统计与SAS编程等。

2.4 科研实践

科研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整体显现和实际运用,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其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影响就业竞争力和今后的作为。

为贯彻执行学校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和创业型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1门计算机科研实践课程,在第5个学期实施。为此,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包括:计算机专业科研实践课程教学要求、科研实践班教学督导制度、关于成立科研实践教学督导小组的通知、科研实践班学生管理制度、科研实践课程项目(立项)评审办法、科研实践班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科研实践班过程管理办法、科研实践班科研实践进度安排、计算机科研实践期初调查问卷、计算机科研实践期终调查问卷等。

实践内容主要是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的课题,同医药结合的课题优先,由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考核内容包括:参加科研实践期间表现,软件工程概论课程理论考试成绩,文献综述,科研心得,作品,科研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等。这样,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经历了一个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而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了查阅文献、加强了文档撰写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计算机理论联系实际及动手完成作品的能力。

通过6年的科研实践教学,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基于Android的中医证方药系统研究、江中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文献分类与数据库建立、中医舌象胖瘦分析器的研究等,打造了一支优秀队伍,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

2.5 课外兴趣小组与课外竞赛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课外实践是关键一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计算机专业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杨帆社,目标是以专业学习与创造为主,管理上采用社团形式,人员尽量吸收全体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团队以有热情、专业技术强、创意能力强的学生为主,采用老师带学生、老生带新生、团队协作、校内外专家授课等学习方式,以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为练手。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天堰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比赛、江西省创新创业展示活动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如图1。

2.6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检验学生前期学习效果,弥合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动手能力和增强岗位工作能力。学院有选择地安排学生到省属各大医院、医药企业、医药管理单位、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实习,炼就学生的实际工作本领,提升学生竞争力。

3 结语

在今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总结现有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加强计算机专业与中医药融合,注重过程和质量控制,增强学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机制,引入“互联网+”等新思路新概念,加大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上述实践证明,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师生紧密融合中医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可行有效的。今后要不断总结现有成功经验,更新与完善培养体系,为人才培养做出更大努力。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乔布斯创新精神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2012jzjg-35)

参考文献

[1] 倪健,孙胜娟,楚荣珍. 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计算机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1:211-213.

[2] 孔令富. 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J]. 计算机教育,2011,03:3.

[3] 魏怀明. 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1,22:26-28.

[4] 王秋安. 具有医药信息化特色的校企合作大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 河南教育(中旬),2012,04:18-19.

[5] 丁兴红,赵伟春,刘文洪.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J]. 中医教育,2007,05:25-27.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企业员工培训 管理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一方面企业的员工面临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层面来看,伴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深入的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及销售等诸多的环节中。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技术的高低对企业的工作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计算机培训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深入还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的提高,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也可以用来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助企业提高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1.企业计算机培训内容

计算机应用所包含内容较多,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等,有的企业还将计算机应用在自动控制等诸多方面。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内容的来看,主要有计算机入门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计算机专业培训这三个方面。首先,从计算机入门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员工中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的较少的企业基层员工。通过针对这部分员工所进行的计算机入门培训能够让这些员工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其次,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进行处理企业各种任务的管理层员工。举例来说,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计算机对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进行处理,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企业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归档,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完成计算与制图等。除此以外,从计算机专业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企业中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这些企业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些企业员工是作为企业员工日常运作与生产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存在的,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后台支撑。

2.企业培训体系

从企业培训的层面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企业作为组织设计的,其目的是给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培训和开发的目的是让企业的员工能够有对与自身工作联系密切的知识、技能或者实践经验方面能够获得提升的渠道,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从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在人才流失和人才素质提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也缺少对自身员工有效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本身来看,该体系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过程,虽然企业从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出发,不断的研究一些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虽然在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结合在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企业中存在着还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或者建立了员工培训档案的企业中仅仅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手工管理信息的应用,没有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何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除了通过引进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加重对本身企业原有员工的培训。正是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的手工管理员工培训的方式已经限制了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有效性的提升。手工管理信息的方式的弊端是企业员工管理信息无法形成系统化、准确及动态的跟踪管理,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同时工作效率相对来说较低,已经无法适应目前企业竞争的需要。也就是说,企业在培训体系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亟待加强。

三、企业员工培训中计算机应用策略

1.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主要思路

首先,在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中坚持基础性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统一。对于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要关注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从企业应用的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其次,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要坚持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统一。计算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是呈动态变化的,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具体的培训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培训企业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真正的达到计算机应用培训的目的。同时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通过操作系统的应用,或者其他诸多方式要不断的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从而不断的促进企业员工参与计算机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做好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长期计划。这是由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计划。并通过实际不断的完善计划,从而促进企业培训工作工作目标的实现。

2.计算机在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的应用

从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层面来说,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也应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系统化的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从自身员工培训体系的需求入手,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提出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从整体流程到程序结构、数据流程的设计,确定具体的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环境,并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从而确定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及使用界面等。

总之,计算机应用与企业员工培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计算机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少华.浅谈虚拟计算机在计算机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

[2]李娜.沈阳先锋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第11篇

关键词:B/S 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1

一、现状分析

各大高校每年都要组织职称评审、硕博导遴选,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奖,成果鉴定等,都需要教师本人花费大量时间提供支撑材料,同时需要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审核材料,特别是交叉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信息,一般都采取教师个人报送并提交证明材料、学院初审、学校复审等三级管理模式,给教师本人及管理人员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而在成果信息管理工作中也大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人工进行,即在计算机上输入大量的数据,通过Excel、Word等日常办公软件来处理数据,用简单的一些编程技术,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删除、更新和简单的检索功能,这种方式使管理人员工作愈加繁重。第二,数据不规范,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各级管理人员都根据自身习惯来保存数据,如出生日期有的记录为“1983.05”,有的写成“1983.5”,上报数据时必然出现五花八门的格式。第三,数据不及时,大部分成果信息靠管理人员每半年甚至一年统计更新一次。第四,数据传递关系不合理,人事信息找人事部门要,科研成果信息找科研部门要,教学成果信息找教务部门要,相互关联度低,容易出现记录混乱,调用速度慢,甚至造成信息流转失真、传递卡死等现象,无法达到人们对信息的准确、高效与实时的要求。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网站前台设计

本系统采用B/S型(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网站作为登录前台,相对于C/S 型(Client/Server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B/S型不需安装特定软件,直接通过网站页面登录即可使用。网站设计包括教师人事信息管理模块、成果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统计模块、系统设置维护模块,每个模块都设计有增、删、查、改、批量导入导出等功能,每条信息在后台都对应有详细字段。如“人事信息”包括教师工资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邮箱、电话、身份证号、专业、学科方向、在岗情况、硕/博导、特殊/关键岗位、职称变动、学历变动、党团关系、工资档次等等;“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类型、名称、来源、编号、立项时间、周期、完成时间、计划经费、第i年到款、负责人、参与教师、参与学生、摘要、备注、相关成果等;“信息统计”包括基础信息统计(如按系、专业、学科、学历、职称、年龄段等统计教师人数)、成果信息统计(如各类档次项目数、到款经费、各类档次的获奖数、各类档次的论文数,并实现按系、专业、学科方向交叉统计等)。

2.后台数据库设计

因为数据信息量巨大,故选择SQL Serve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不需要其他环境支持)作为调用语言,加密程序采用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MD5加密算法(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以网站功能实现为目的,尽量使数据调用得最快,同时对每条操作信息进行记录,以便管理人员管理。成果信息操作的数据流如图1所示,其他数据流类似。

本系统采用教师工资号作为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的关联字段,虽然工资号和身份证号都是员工的唯一标识,但工资号比身份证号数据短、占位少、易操作和识别。后台数据表的设计也通过工资号(ID)作为关联主键,使得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虽然在一个平台上但却是独立的数据源,可以形成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但通过视图方式又可以相互调用数据。

图1 成果信息操作简易数据流 图2 人事信息与成果信息调用

三、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一个平台两个系统

在“ASP+SQL”的技术平台上实现成果信息管理和人事信息管理两个系统,实现人事信息管理、成果信息管理、信息统计、报表打印、数据导入导出等多重功能,实现功能最大化,同时保持界面友好,适合每个教师操作,简单易行。比如用户在查询教师人事信息的同时也可看到该教师发了多少文章、承担多少项目、获了多少奖等成果信息;查看一个成果信息时也可以看到负责人的职称、学科等信息(如图2所示)。同时实现自定义交叉统计,如“2011年度”+“副教授”发表“EI”论文多少篇,近五年来XX学科到款经费多少万元等。

2.数据库精简设计

由于信息量巨大,所以如何把数据库设计得精简、缩短前台网站用户等待的时间是关键问题。有的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是运行太慢,用户等待时间太长,以致不愿再次使用,得不到推广。

首先给数据库“瘦身”,每个数据表除id外不存储其他重复的信息。其次根据需求分析,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是查询功能,比如用户查看一个科研项目信息时可能不只是需要名称、经费等项目本身信息,可能还需要显示负责人职称、学历、所在学科等信息。查询时采用数据视图方式,根据需要的信息调用各数据表的相应字段。视图具有简单性和安全性,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第三,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数据库授权命令可以使每个用户对数据库的检索限制到特定的数据库对象上,实现管理人员对用户权限的设置管理。

3.特色功能

本系统除了一般信息管理系统通用功能外,还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增加了一些特色功能,如支撑材料的上传、下载。教师有了新的成果,可以自己申请更新并提交材料电子版,如论文所在期刊封面、目录、文章全文、获奖证书扫描件等,管理人员审核后,网站永久保存,之后如有需要直接可以从网站搜索、下载打印,让本系统真正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不只是一个成果信息列表的存放处。

另外系统还增加信息“是否审核”、“审核人”标记,教师每年申报职称、导师材料时都需要有审核人签字认可。如果一个信息今年审核过了,那么明年就不用再提交并核对支撑材料了,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审核效率,缩短教师排队等待时间。

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大量缩减教师在准备各类材料上投入的精力,而且教师本人可以随时维护更新自己的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效率,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晓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07

[2]胡亚平,杜娟.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1:204-206

[3]巫莉莉,张波,李涛.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智能分析模块的分析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1):2641-2644

[4]许申.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第12篇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Photoshop;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9-0100-03

由于在中等专业学校Photoshop课堂教学中存在知识系统性不强、实操性不强等问题,所以笔者根据实操训练经验,介绍了Photoshop界面组成、创建图像窗口以及快捷键的使用,以期能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与操作,牢固掌握这个工具。

Photoshop课堂教学的界面组成

在创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先掌握与理解Photoshop的界面组成。如右图所示,界面顶部的区域是菜单栏,包括色彩调整之类的命令都在此菜单栏中。公共栏主要用来显示工具栏中所选工具的一些选项。选择不同的工具或不同的对象时,公共栏出现的选项也不同。左边的竖长条被称为工具栏,也称为工具箱。对图像的修饰以及绘图等工具,都从这里调用,基本上每种工具都有相应的键盘快捷键。靠右边的部分称为调板区,也可以称为浮动面板或面板,用来放置制作所需的各种常用调板。调板区上方的部分称为调板窗,用来存放不常用的调板。这些调板在其中只显示名称,点击后才出现整个调板,这样能有效利用空间。其余的区域称为工作区,用来显示制作中的图像。Photoshop可以同时打开多幅图像进行制作,图像之间也可以互相传送数据。除了菜单栏的位置不可变动外,其余各部分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界面。调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有自动对齐其他调板的功能,这样也使界面看上去比较整洁。

创建图像窗口

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图形是基础性的技能。图像显示比例,可通过输入数值或按住Ctrl键后左右拖动鼠标来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比例只是图像显示的比例,而不是涉及像素重组那样的更改图像尺寸。另外,有些图像细节在小于100%显示比例的时候也许会看不清楚,甚至看不到,建议在100%显示比例下进行各种操作。状态栏能显示一些相关的状态信息,较常用的为“暂存盘大小”,因为它可以显示出Photoshop的内存占用量,如134M/480M表示Photoshop总共可以使用480M的物理内存,当前已经占用了134M。当占用数量超过可用数量时,Photoshop的反应速度就会降低,这在处理大幅图片时尤为明显。最彻底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内存或使用高速硬盘。

在Photoshop课堂实操教学中,每个调板的右上角、关闭按钮的下方,都有一个三角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会出现调板功能的选项。点击不同的调板后出现的菜单也不一样。双击调板的标题区,可以将调板缩成最小,但其中的功能都不能使用了,除非再次双击按钮展开调板,也可以点击调板的最小化按钮,使其变为简要形式,此时调板功能可能会部分保留,如颜色调板保留了色谱,再次点击将恢复。但并不是所有的调板都有简要形式的,有的调板点击最小化按钮的效果,和双击标题区是一样的。为了腾出更多的屏幕空间来处理图像,我们可以将多个调板进行组合。方法是将一个调板的标签拖动到另一个调板中,组合后几个调板只占用一个调板的空间面积,并且可以一起移动,但不能同时使用,需要切换。因此,在折叠组合调板时,不要将需要同时使用的调板组合在一起,以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需要同时使用多个调板时,可以对其进行上下并列组合。方法是将一个调板标签拖动至另一个调板的底部。不管是调板间的折叠组合还是上下组合,都没有数量的限制,我们可以任意折叠或上下组合多个调板。如果要取消调板组合,拖动标签到调板外面即可。在使用中,按下TAB键可以隐藏除了菜单外所有的内容,这样便于整体观看图像。

快捷键的使用

在Photoshop课堂实操教学中,工具名称后面的字母是该工具的快捷键,只要在键盘上按下相应的字母就可以直接选择这个工具。这样能加快制作速度,让你的操作显得更专业。例如,画笔工具和铅笔工具的快捷键都是字母B,那按下后究竟选择的是哪一个呢?以上一次用过的为准,如果上次使用的是铅笔,那此时按B键选择的就是铅笔;如果上次使用的是铅笔,这次想用画笔,可以按住Shift键再按B键即可在画笔和铅笔之间切换,也可以按住Alt键单击,这样就不用展开工具列表切换工具。除了工具快捷键以外,Photoshop中的一些命令也有相应的操作快捷键,不同的是这些命令快捷键通常需要使用Ctrl、Alt、Shift等键来配合使用。例如,“CtrlD”表示先按住Ctrl键不放,再按下D键,然后先松开D键再松开Ctrl键;“CtrlAltK”表示先按住Ctrl和Alt两键不放,再按下K键,然后先松开K键再松开Ctrl与Alt键。其中Ctrl和Alt键没有先后之分,既可以依次按下,也可以同时按下。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启用了中文输入法,有些快捷键就无效了,此时应关闭中文输入法。

除了预先设定好的通用快捷键,我们也可以自己设置快捷键的分配,还可以对菜单项目进行设置。既可以为常用的菜单标上颜色,以便快速选择,也可以隐藏一些不需要使用的项目,以便缩短菜单长度。设置的方法是“CtrlAltShiftK”和“CtrlAltShiftM”,也可以通过窗口工作区编辑键盘快捷键和菜单。既可以从“组”中选择Photoshop提供的几种键盘和菜单的组合方式,也可以在具体的项目中修改。

在对现有项目进行修改后,组名称会出现“已修改”的提示,此时可以按旁边的按钮存储这个设定。需要注意的是菜单和快捷键中还有子项目,要正确地选择。如果不想覆盖现有的组合,可以按按钮另存为一个新名字组合,新的组合以文件形式存放在Photoshop安装目录下的“预置”目录下的“菜单自定”及“键盘快捷键”子目录中,扩展名为.mnu和.kys。我们可以从相应的目录中取出对应的文件发送给别人,让对方不必重新设置就可以使用相同的组合。

参考文献:

[1]马宁.高校平面设计课程中CorelDraw教学改革探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6).

[2]曾惠燕,陈国栋.空间各向异性肝动脉体纹理合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52(12).

[3]夏晓云,张仁斌,谢瑞,王聪.基于MapReduce的液晶屏缺陷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1).

[4]付昕.探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5(21).

[5]冯聪利.浅谈“计算机绘图-AutoCAD”教学的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6(46).

[6]陈沛,郜鑫磊,汪铭.生理学三维动画的制作技巧及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2).

[7]姜妍.高职院校“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16(48).

[8]郑豪.探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Photoshop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