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听课总结

教学听课总结

时间:2022-10-08 19:17:03

教学听课总结

第1篇

通过听课交流教研,总体有以下几个亮点:

1、教师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转变,课堂设计新颖,学生容易接受,能按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选取的教学问题具有典型性、有效性、注意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适用教学手段。

3、创设情境及时,呈现的问题具有探索与思考的价值,教师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并能组织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法与思考,及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4、练习容量适当,有针对性、开放性,反馈及时。

5、学习活动方面,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探索和创新意识。教师能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采用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充分。

6、课堂气氛方面,教师教态自然,能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学习进程张弛有度,课堂活跃有序,师生、生生间能平等交流。

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方法上不够科学。

2、讨论问题时有的老师给学生留的时间过少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学习。

3、有的教师新旧知识联系不太紧密,设计教学不能考虑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以及前后知识的衔接。课堂缺乏深度和广度。

4、有的教师过渡语衔接不自然,思维不清晰,教学层次安排不合理。重难点把握不准确。

5、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时间安排欠合理,没有给学生留作业时间。

建议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贯穿于每一个年级,对于每一个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达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要在激发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教师要多方面挖掘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并注意改进教学理念,年轻教师要注重锻炼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和科学处理教材的能力。

3、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有待于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多摸索总结。

4、教师要有积极创新的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课堂能力。语言要精炼,表达要准确。

5、、练习题的设计选取要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事物,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篇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六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六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六年级学生要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六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六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重视 学习 过程

一、数学学习中的“读”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然是会“读”,包括:

1.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读书刊。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课堂内外》、《数学的奇妙》、《中学生数学》等。这些课外读物不仅能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本知识,还能生动有趣地展示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数学学习中的“听”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课堂学生的听课环节,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1.听老师上课。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听好重难点的剖析、创造性的思路、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简明扼要的板演,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2.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从中不但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自己激发思考、开阔思路、理清思维、建构思路、引起反思。

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数学学习中的“讲”

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和有力途径,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

1.讲体会。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讲课、听发言后,再让学生讲“读”和“听”的体会,可以加深学生对“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教材内容,特别是对教材中“阅读材料”内容的体会,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

2.讲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学生的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通道,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完整过程,是不全面的。通过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四、数学学习中的“写”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上述“读、听、讲”,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读”、“听”的检验,是对“讲”的深化。除通常要完成的书面作业外,还应包括写读后感、写总结、写小论文等。

1.写读后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的有关内容,要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文字表达能力。

2.写总结。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多,要想熟练、系统地掌握它,就需要常总结。学完一个单元,就及时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学完一个专题,就把这个专题的常见类型、常用解法总结出来。这样不仅能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也能从整体上把握题型求解,便于综合训练。

五、数学学习中的“用”

第4篇

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现实基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而目前农村中学,尤其是初级中学在常规教研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 校内常规教研流于形式。

①开课质量仍有待提高。就石湫中学而言,每学期都有自己的教研活动安排,

要求是每人至少一到两节校级公开课。从开展情况看,一些教师把教研活动当作是应付检查,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从2001~2004年,通过“说、听、评”市级课题2~3年的落实和研究,校内开课的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教师素质有了明显加强。但还未达到我校原先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课题研究层次性、学科特色还不够明显,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有效教研模式和策略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对“说、听、评”课题做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同时提升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更能规范教师的教研行为,更能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②评析不到位。各教研组虽按学校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开课,但评析时,有的教师三言两语,有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大谈特谈,评析不到位或评不到点子上,无形中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另外,教研组对教师们的评析意见未能及时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开课教师,不能让开课教师扬长避短。

2.校际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自95年南京市倡导“课堂教学年”,狠抓教研活动起至今近10年,10年来,“课堂教学年”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县狠抓“理论学习与备课年”活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从我校对参加教研活动反馈信息所作的分析看,校际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当前的教研活动尚未形成经验或模式,其理论缺乏指导性,其实验性

尚欠缺。

目前的常规教研局限于“听”,很少注重于“评”,常常忽略了“说”。同时各校开展常规教研模式不同,要求不一,这样就很难保证各校教研活动同时进步,同步提高。

(二)理论依据

1. 有效教学的需要。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效益。(模式的目的)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对每节课自己进行反思或者通过别人帮助反思。(课后评课)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注重说课)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模式,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走科研兴校之路,特提出本研究课题。

2. 校本研究理论的指导。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本教研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学校培植一种学术探讨与学术批评的文化;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学校教研、科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形成,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此,我校提出“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就是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二、课题的界定

“说、听、评”是学校常规教研内容之一,即“说课、听课、评课”,而我校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旨在通过“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学生的发展,构建学习型农村学校。其重点是如何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①“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指说课。即开课教师将自己的上课意图、教学设计写成说课稿,面对所有听课教师解释和说明。“说课”的过程,是以教师对新课标、对教材的刻苦钻研为基础,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并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等进行全面阐述的过程,是一项把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隐性思维显现化并趋于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

②“听”指参与者听课、开课者上课。即开课教师要按照自己的说课思路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变化上课思路,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听课教师则从学生课堂中的四种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

③“评”指评课。即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对该课给予评价,评价时评课教师必须按评课反馈表进行书面评定。其重点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

④“说、听、评”模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课”是基础,是为“上课”“听课”服务和准备的,“说课”是为了交代上课的理论依据,交代上课者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的理由,给听者即评者指明听课的方向。“上课”则是为了体现说课思路,共同发现教学中的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评”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总结,是教师之间的反思、互动与交流。

由此可见,“说、听、评” 这个循环过程,不只是直线式的低层次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师教研行为自主化。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2.提高农村中学常规教研实效。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常规教研实效,全面提升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3.促使教研、科研一体化。我们认为,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学校教研、科研有效整合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内容

1. 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各种有效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帮助教师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及制度上的激励和保障。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教师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途径,教师发展是根本,共同发展是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完善“说、听、评”的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文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建设。

2.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

通过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使常规教研规范

化、标准化、科学化。

“说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3)对教材的处理

(二)目标的设定。(1)目标的科学性(2)目标的分类、分层(3)重点、难点确立及依据

(三)教法选择。(1)教学结构及教学基本思路(2)重、难点突破方法(3)导入和过渡的设计(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5)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四)学法指导。(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2)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3)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应采用的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1)作业设计目标(2)难易梯度和针对性

“上课”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2)教学目标具有可达成性

(二)教学内容。(1)贯彻说课思路(2)按新课标、考纲要求处理教材(3)学科导向科学、准确(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教学方法。(1)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得当(3)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4)容量得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

(四)教学功底。(1)教学结构安排合理、严谨(2)语言准确、规范

(3)能够驾御课堂

(五)教学效果。(1)双基训练有效、得到巩固(2)学生思维活跃、认知到位

“评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学科导向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

(三)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四)知识点传授方法和技巧

(五)学法指导及学生参与

(六)教辅手段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

(八)教学效果

3.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平台,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主动追求进步。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同伴互助。为教师搭建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和教学反思交流平台,培植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持久开展,带动校本教研规范有序的发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和教师培训,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把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立体的、相济并蓄的校本教研体系,把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以“课题促进研究,评价促进教学”为指导,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

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获得充分的过程体验;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5. 探讨新课改理念下各学科教研实践模式。

以“说、听、评”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促使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多方合作参与,有效构建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教研实践模式。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形成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师研讨和教师学习活动。探讨学科整体发展的课堂应用模式。确立专题研究项目和备课组子课题;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对“说、听、评”教研活动进行研究。

(一)、调查法:调查法将作为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将通过教师访谈、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师生对“说、听、评”常规教研活动的意见与感受,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观察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课题组成员仔细观察参与活动的教师对“说、听、评”活动的投入程度,(如表情、热情等)并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观察学生活动状态、教师教学实践,以此来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把握“说、听、评”教研活动的实效,以便及时找出利弊、优劣,进而加以改进、完善。

(三)、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组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参与“说、听、评”活动写出自己的体会、提出意见,各教研组要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在下学期写出符合本教研组实际的“说、听、评”标准,在总结、归纳、分析教师个人、教研组及其它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更加贴近我校实际的“说、听、评”标准。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立项、申报阶段:

1、2004、7~9月,为课题立项、准备阶段。

2、2004、9~11月,为课题申报阶段。

在立项材料准备就绪之后,由教导处写出课题立项申请,报县教科室审批,教导处再根据县教科室审批意见修改立项报告,完善之后上报市教科所申请为省级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计划为2年,(2004、12~2006、12)具体步骤如下:

1、2004、12~2005、2为课题校内试验、求证阶段。步骤为:

①、2004、12,学习和认识阶段。

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市级课题“说、听、评”的有关成果和理论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省级课题立项申请,领会其中的要义和操作要求。

②、2005、1~2,选科试验阶段。

在部分学科如数学、语文学科中按照新的评价标准进行试验,在可行的前提下,再组织其他教研组按新的“说、听、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实践。

③、2005、1~2,分析、求证、总结阶段。

在经过各组试验和实践之后,教导处根据各教研组提供的材料和反馈意见,对“说、听、评”课题的立项申请中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对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做进一步的分析、求证,在修改后再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2、2005、3~2006、3,为课题完善、校内推广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3~4,专家指导阶段。

一是学校按照“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程序开公开课演示,让县教研室领导观摩、评点;二是邀请教科室领导对“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审核。

②、2005、3~6,对外开放演示阶段。

部分教研组按“说、听、评”模式承担县级教研活动,向兄弟学校展

示“说、听、评”三环一体的教研模式,征求兄弟学校的看法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③、2005、3~6,校内赛课阶段。

为了进一步演练“说、听、评”三环一体教研模式,主要学科按“说、听、评”模式在校内开课,同时赛课一节,以便达到熟练掌握“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④、2005、3~6,深化阶段。

各教研组在开展“说、听、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酝酿本组“说、听、评”的标准,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细化。

3、2005、9~2006、3为课题总结、提高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7~8,总结、提高阶段。

各教研组拟出本组“说、听、评”活动的新标准试行稿,按试行稿组织教研活动。

②、2005、10~2006、1,新标准实施阶段。

各组按新标准组织实施。

③、2006、1~3,阶段性成果总结阶段。

学校对“说、听、评”模式进一步总结、完善,形成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4、2006、4~2006、12,为课题结题、推广阶段。

①、2006、4~6,教师自行总结阶段。

全体教师结合自身体会,写成有关理论文章。

②、2006、7~10,准备结题阶段。

教导处准备结题材料,提供课题成果。

③、2006、11~12,结题阶段。

学校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搞好结题工作,迎接市、县教科室结题。

七、课题研究对象

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是石湫中学所有任课教师。

八、课题研究成果显示

(一)形成更规范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

(二)建立可行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农村中学“说、听、评”三环一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②、产出校内名师。③、提高市县校级公开课质量。

2、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3、力求学生在各类竞赛屡获佳绩。

(四)、提供典型课例。

(五)、形成可推广的课题结题报告或研究性报告。

九、课题研究条件

1、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肯定

本课题在先期的两、三实践中得到了市教科所、县教科室、县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通过市级课题结题给予该课题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踏踏实实,是一个关注校本、关注过程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同时表示给予该课题大力宣传和智力支持。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本课题在通过市级课题结题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今后的转型、发展、深化十分关注,要求教导处总结经验,拟定立项申请,申报省级课题,进一步深化课题,巩固课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扩大课题的影响力,使课题真正被推广。

3、基础厚实、经验丰富

本课题经过2~3年的研究全校上下对“说、听、评”的操作程序和标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解和研究,课题组成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课题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课题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对课题做进一步研究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4、课题组成员素质强。

本课题研究成员13人,就年龄而言,平均35岁左右,精力旺盛,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就业务而言,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理论比较强,本科率达50%以上,其余的正在函授本科或自学本科,是学校的教研组长或分管领导,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1人是县学科带头人,多人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十、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

学校拟投入1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大致用途如下:

1、形成理性材料及资料汇编约1000元。

2、课题组研究经费约5000元。

3、对教研组及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奖2000元。

4、有关资料的编写、印刷、装订费用约1500元。

5、其他费用约500元。

附:课题研究成员

组 长:洪福

副组长:赵 文 陈欣耘 张志君

成 员:虞海青 王小国 俞同良 周跃宝 端义进

刘春香 张东华 江克文 孙招凯

第5篇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势必会取得进步,进而又能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数学学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应经常安排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可出示阅读提纲,也可安排学生阅读例题的解答步骤,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及掌握解题的规范格式,还可安排在课后总结前阅读,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的方法。

预习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不搞预习,或者预习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教师应告诉学生预习的重要性,指导预习方法。首先粗读,即粗略浏览教材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概貌。其次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对疑难问题作好记号,带着问题进课堂。最后检验,通过选做适当练习检验预习的效果。教师也可适当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能有的放矢,课堂上再通过适当方式检查预习效果。

提升课堂学习力。课堂学习力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的听、思、说、写。听的指导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预习的疑点,听例题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课后总结,听同学发言,思的指导要求: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说前先思;深思:追根溯源思考,善于大胆提问;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推理。说的指导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讨论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写的指导要求:勤动笔做练习题,大胆上台板演自己的算法;会记笔记,掌握记笔记的时机,如记重点,记疑点,记解题思路与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提升课堂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有时学生会对提出的问题本身不理解而存有疑问;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后,或教师对所提问作出解答后,一些学生仍会对答案本身存在疑问。学生自己有了疑问并想解决疑问。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想到的全部问题。教师更应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或引导学生自己回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听起来幼稚可笑,教师都不要讽刺挖苦或不予理睬,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勇气、精神和能力。对于那些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

加强总结归纳和复习指导。结合复习,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每一节、每一章内容加以综合归纳,按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写出简明小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首先由教师示范总结,之后由学生尝试总结,教师予以指导。通过小结,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疏理知识的方法,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养成总结的习惯。

培养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教师应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适时地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把注意力集中到应注意的对象上,从而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6篇

听课人:

被听课人:

听课日期:

3.2

听课记录: 7B U3 Integrated skills

教学目标:

①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

②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

教学内容:

Leading:

1. There will be a school trip,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Pre-Listening:

1. Free talk: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Palace Museum?

2.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Palace Museum?

3. Here is a map about the Palace Museum, I’ll show you around it.

4. Look at the poster in Part A1, and try to fill in the form.

While-Listening: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rest part of the form.

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your answers.

3. Try to listen and repeat sentence by sentence.

4. Finish the note on the book.

5. Listen to the tape again and complete the notice.

Post-Listening:

1. Read the passage aloud.

2. Finish T or F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3. Explain the language points.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1. 流程完整,重突出;

2. 本课时既重视听力也重视口语,在做每一遍听力时可对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

听课记录二

听课人:

被听课人:

观摩

听课日期:

3.11

听课记录: 7B U4 Integrated skills

教学目标:

(1) Learn some words about showing the way.

(2)Practise listening skills by listening to a text.

(3) Be able to make a dialogue to invite sb to your home better.

教学内容:

Step1: Revision

1.Translate some sentences to review the usage of a, an and the.

2.Review the prepositions of place.

Step2:Presentation

1.Show some pictures and know the signs.

2.Present the new words.

3.Read aloud these new words。

Step3:Describe the pictures

Listen to Mr Wu’s instructions, choose the correct picture

Step4:Listening

1.Listen to the instructions and complete part A2.

2.Listen again and draw the route on the map.

Step5:Speak up

1. Millie is giving Daniel directions to Sunny Garden. Listen to the dialogue , and try to fill in the table.

2.Read aloud the conversation then Work in pairs to ask and answer the way. Use the conversation as a model

3.Draw the route.

Step6:Practice

1.Describe the route from Ms. Sheep’s home to Mr. Wolf ’s home.

2. Please draw the route, and describe it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会使用指示语中的关键信息, 并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特定顺序。听指令并画出路线图,培养精听技能。授课老师对课堂流程把握到位,师生互动好。

听课记录三

听课人:

被听课人:

观摩

听课日期:

3.15

听课记录: 圆锥体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圆锥圆柱体积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

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4 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5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6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授课老师对课堂流程把握到位,师生互动好。

学生在动手中,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听课记录四

听课人:

被听课人:

观摩

听课日期:

4.15

听课记录: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特征

2 学会判断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探讨的是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情况,两边夹角、两对对应边。

1老师让学生思考书本中的“探究3”

2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出一个C'B'A',使得A'A,C'A'AC,B'A'A。并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会全等

3老师提出问题,要如何作出C'B'A',先作角,还是先作边。

学生有的回答先作角,有的回答先作边。对于这种情况,老师没有直接给出判断,而是都尝

试了学生所说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正确的作法。

4同时让学生口述作图步骤,师生一起完成作图,再由老师准确叙述作法:

1作AEDA';

2在射线DA'上截取ABB'A'

在射线EA'上截取ACC'A'

3连接B'C'。C'B'A'即为所作的三角形。

5 接下来老师用课前准备好的ABC和C'B'A'来演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从中学生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又一个判定方法: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简写为“SAS”。

老师用数学语言表述“SAS”的内容,要求学生规范证明的书写格式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1教学目的明确要求恰当从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始终围绕目的要求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安排恰当讲授正确,课堂结构合理,教学重点突出,巧妙突破难点课堂容量适度。

3能够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课件制作良好,注意启发、反馈、调节,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

4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晰,板书条理性强,字迹清楚,仪表端庄,操作规范。

5课堂教学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纪律好,学生出勤率高,学生能正确掌握教学内容。

听课记录五

听课人:

被听课人:

听课日期:

2021.04.06

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1 definition of demand

2 The use of demand curve diagram to show:

changes in price causing movements along a demand curve

教学内容:

1、短视频引入什么是需求

2、结合现实举例:提供产品(一支笔)并询问谁愿意以低价购买,然后提高价格。记录每个价格对产品的需求数量

3、引出“需求定律”是什么,并在坐标轴中画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

4、总结:需求定义,需求定律的定义,需求图像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重点内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

学生表现:参与度强

教学目标:完整到位

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听课记录六

听课人:

被听课人:

听课日期:

2021.04.13

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知道市场均衡价格怎么被决定的

2.什么是额外的供给、需求

3.怎么计算额外的供给、需求

教学内容:

1、复习回顾怎么画 demand、supply 图像,并让同学上黑板画出两个图像

2、引导学生探索他们认为这个市场的最终发展方向,强调市场平衡的重要性

3、黑板板书讲解:取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P,结合黑板上的图像来分析,当P大于PE时,所对应的需求量及供给量分别是多少,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QS 多于QD,也就是说明此时有多余的供应。我们称之为excess supply;分别给此时的QS QD赋予数值,计算excess supply。

4、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时候会有excess demand,并请代表上黑板讲解,excess demand什么时候出现,怎么计算。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重点内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

学生表现:参与度强

教学目标:完整到位

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听课记录七

听课人:

被听课人:

听课日期:

2021.06.01

听课记录:第三次

教学目标:1 MNCs的定义和特征

2 FDI的定义

教学内容:

1. 以复习的形式进行课堂引入。请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全球化中MNC的概念。请1-2位同学起来复习

2. 黑板上给出MNCs的定义,讲解并举例,给学生1分钟时间当堂课记住,再请2-3位同学起来复述MNCs的概念。

3. 请2位同学起来举例,身边有哪些品牌属于MNCs。等学生讲完,我将自己举得一些MNCs的例子放到黑板上。

4. 提问:在你们刚刚举得MNCs例子中间,来尝试总结MNCs的特点。学生总结完,我进行综述性的总结,将知识单点放到电脑上。讲解并举例分析,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3 如何根据不同K线预判股票走势

5. 我们还要来学一个与MNCs有些相似但是又存在差别的经济学专有名词,较FDI,请同学告诉我,FDI的中文叫什么,然后引出FDI的概念,翻译并进行讲解,然后举例加深理解,再给学生1分钟时间当堂课背诵记忆。

6. 给学生看一个FDI的典型案例视频,最后在加深理解。

7. 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出FDI与MNCs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我来进行最后的总结。

8. 进行一个简单的MNCs与FDI的游戏。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张老师对课堂流程把控很好,重点内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

学生表现:参与度强

教学目标:完整到位

教学内容:清晰明了

教学环节设计:过渡自然,衔接不错。

听课记录八

听课人:

被听课人:

听课日期:

2021.06.02

听课记录:第四次

教学目标:

1 MNC和FDI出现的原因

2 MNC和FDI的优点

教学内容:

1. 以复习的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复习MNCs和FDI的定义。

2. 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会在国际上出现MNCs和FDI呢?或者说他们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请1-2位同学进行回答。

3. 总结,将4大原因放到电脑上,先综述,在一个一个原因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配合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4.学习他们给世界和国家带来的优缺点。

5. 先请学生看一段跨国公司对国家影响的视频,等视频看完之后,请2-3位同学来总结视频中提到的跨国公司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6. 将MNC和FDI的优点综述性的放到黑板上,再将5大方面的优点分别一一进行详细讲解,并配合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程标准的体现、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积极性、上课引导式发问、教学环节是否完整合理、上课拓展、对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培养、教学效果、板书、课件等方面进行评价)

张老师对课堂流程把控很好,重点内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师生互动积极。

学生表现:参与度强

教学目标:完整到位

第7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文科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本人遵守学校各项制度,按时出勤、上课、组织学生晨读,积极参加市里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听课、及时反思,使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分析了文科班学生实际情况:普遍英语底子差,基础薄,学习惰性大。所以针对这个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坚持“夯实基础,狠抓双基,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我做到认真备课。上好一堂课难,但是要备好一堂课更难。在备课之前,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参考相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确定重难点;同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教法;除此之外,更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采用适合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手段,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认真写好教案,对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授课做出反思,总结其中不足。并按照单元将语法知识整理成语法学案,分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后记忆,做到有‘章’可循。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

授课之后,做到精讲精练。针对单词,搜集一些针对性的单词题,课前利用时间做一个单词测试,直接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鉴于学生的基础薄弱,或是没有理解语境,无法补充所缺信息;或是知道是哪个词,不是拼写有误,就是该词的词形不对。所以单词还有待于加强巩固练习。在每单元结束时,会针对该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精简一些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习题或是从调研题选择,抑或是从其它套题或网络上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习题供学生练习。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得以直接体现出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作业,课上利用时间统一详细讲评每个错误;对于学生不该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及时纠正。每周进行两次听写测试,对所学新单词、新短语、好句子进行听写。认真及时地批改听写。并针对学生的听写情况,认真透彻地进行讲评,根据其情况不断改进教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文科班的英语成绩。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多学习,勤反思,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高二英语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203和206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刚接手这两个班时,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觉得背单词和语法很枯燥,背过后不久就忘记了。看到英语文章满眼是生词,本来想好好看的,可是看一会后讲什么内容不明白,就不想看下去,时间久了就讨厌英语了。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结果后来下课一调查,一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反应跟不上,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有的以前从来未学过。于是,我在课后更多的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聊天谈心,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状况.一方面,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203班的同学虽然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结合我的学生实际,把我的教学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布置任务给小组去,讲故事或者演电影,小品,上课时的前10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这些学生真有表演天赋,有时令全班同学捧腹大笑,一个小组一次轮流着来,经过大约2个月的训练,同学们喜欢上了英语。

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口语操练时,我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第二阶段,狠抓词汇,交会学生通过语音,构词法,词性,谐音等方式让学生背单词变轻松,每天背诵至少30个单词,循环复习,配合阅读文章加强理解巩固。现在我的学生不再害怕背单词了。

第三阶段,由于下学期升入高三9月份就要考英语听力,多数学生的听力能力薄弱,听不懂,要求每天晚上7:30-7:50集中进行听力训练,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听力技巧。比如带着问题去听,抓重点,注意not,however,thanks等转折词后才是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在听的过程中适当的对数字等信息做简单的笔记。

第四阶段,精讲多练是我采取的另一个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方法。在课堂上,我少讲精讲,让每位同学做好笔记,掌握知识重点难点,然后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练习加以巩固,课后留有适当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练习,这样通过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同时,我又让每位同学准备一个错题本,在我每次评讲习题的过程中,把他们易错的习题和知识点重点记在错题本上,以便于平时有重点地去记忆和理解。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第五阶段,从20xx年起云南省的会考要记入高考总分,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这2分,我利用15天左右的时间重点训练会考题,使学生对会考加以重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8篇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要读统编教材,因为它基础、规范、易懂,适合课前预习。预习既能为听课服务,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时,要找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读懂了、哪些还没有读懂,把它们统统地记下来,烙在脑海里。二要读参考书,因为它是课堂的延续、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升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至二本很好的参考书,参考书数量不能过多,内容不宜过难,适用就行。读参考书时,对好的思想、好的题型、好的解题方法要认真记笔记,反复思考,仔细琢磨。读书要全神贯注,排除干扰,静心思考。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认真听讲是基础,是先导。学生听课,要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不说与听课无关的话;不被同桌所干扰,不受外界的影响;精力要集中,精神要饱满;不瞌睡,不走神,不偏不离,眼睛平视前方,紧盯黑板。要尊重老师,不偏科,不挑剔,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虚心接受同学的建议。

对教师来说,要让学生认真听你的课,首先你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喜欢你。要发扬民主,平等对话,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组织好教学,当好学生的参谋。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不打击、不讽刺、不挖苦,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准确、精练,条理要清楚,内容要丰富,要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要贴近学生实际,走近学生生活。语言要生动,音调要有高低,语速要恰当。要严格控制讲课的时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写的答案坚决不写。教具要直观,手段要多样;方法要灵活,启发要到位;模式要深入,思想要突出。一个幽默,一个笑话,一个姿态,一句和蔼可亲的语言,一段师生情感的相互交流,都能调节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压力,打动学生心灵,提高听课效益。

三、培养学生“超前思维”的好习惯

我们如果把学生的思维相对于教师的讲解分为滞后思维、同步思维和超前思维的话,那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超前思维。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一要预测,二要推断,三要评估。听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答案出来之前,推一推、想一想、猜一猜:老师下一步的结论是什么?我能推出来吗?如果我猜的答案与老师的讲解一致,说明我已经想在老师的前面了;如果我猜的答案与老师的讲解不符合,不要气馁,回头是岸,找找原因,想想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陶维林老师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师要把课堂节奏“慢”下来,为学生让路,让学生说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冲在前。要让学生学有所思,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后面,扬鞭策马。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鼓励学生大胆思维,超前思维,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只有善于归纳、善于总结的人才会学习。”总结是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逐渐增多,我们很有必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要总结内容。上完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学生也要认真思考: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儿?难点如何把握?学完一章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知识树、表格或者条理的形式把本章的内容串起来,连成线,结成网。

二要总结方法。⑴解题方法。解完一个题以后,要总结这个题的题型是什么、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能否进行推广、可不可以变形等。⑵学习方法。总结时多问问自己:我认真听讲了吗?认真作业了吗?认真思考了吗?认真复习了吗?认真做笔记了吗?学会反思了吗?学会举一反三了吗?学会劳逸结合了吗?学会自主学习了吗?看课外书了吗?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了吗?

三要总结得失。通过一课、一章、一学期的学习,特别是学期考试的结果,要认真地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教训。对成功,要不骄傲,不自满,再接再厉;对问题,要不含糊,不遮掩,实事求是。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制订可行的改正措施,就一定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教师要指导学生时时反思,天天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不乱,才可以少走弯路。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规律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抓住了它的规律,理清了它的思路,掌握了它的命脉,它就是一门很好学习的学科。

五、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好习惯

课堂上,学生既要认真听讲,又要做好笔记。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要顾此失彼,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要以听讲为主,笔记为辅。课堂笔记不是将教师所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而是选择性地记。教师教学时要提醒学生哪些该记、哪些没有必要记。要记好的思想、好的题型、好的解题方法;要记重点,记难点。切忌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同时,还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把错题工工整整地写上去,认认真真地加以改正。在笔记本或错题本上写写心得,谈谈体会,加深印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六、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的好习惯

问题越辩越清,是非越辩越明。“讨论法”可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讨论前,教师要认真设计讨论的提纲,引领讨论的方向,预测讨论的结果。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组,选定组长,每组推选重点发言人。讨论可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后完成。讨论时,学生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立场,倾听同学的意见;要积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求同存异;要对讨论中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报告。

老师要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所有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讲解。对学生的任何回答都要鼓励表扬,充分肯定,正确评价。

七、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 教学法 角色定位 教学效果

1.引言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010年末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全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与应用能力培养研讨会”,由此可见英语听说的重要性。尽管大学里都设有英语听说课,但是相对于大学英语读写课来说,英语听说课只是配角,位于次要的地位。

2.大学英语听说课的障碍

2.1学生方面。

由于初高中阶段,英语考试只注重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核,听力只占所有英语试卷的很小部分,一般学校根本没有英语口语考试,即便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其比例也只占35%,相对于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来说,学生的英语听力基础更差、能力更弱,更不用说英语会话的能力。进入大学后,面对英语听说课,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听说的信心,害羞怕错开不了口。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听说完全失去了兴趣,在英语听说课丧失了主动性。

2.2教师方面。

教师受到传统听说课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是听力材料的播放者,是课堂练习的布置者和讲解者,学生只是课堂听说练习的接受者。而且英语教师大多没有受过听说教学的特殊训练,缺乏培养学生听说技能的方法,此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本身的英语听说能力有限,甚至不能胜任英语听说课的教学工作。

3.增强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3.1英语听说课和读写课有机结合。

听说课和读写课不可以孤立起来,读写课作为听说课的内容输入和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扩展,以及词汇的积累。由于学生缺乏日常的英语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既包括听力环境、口语环境,又包括阅读环境,读写课恰好就是此处的阅读环境。而且读写课最好设在听说课之前作为听说课铺垫。再者听说课和读写课在内容上一定要相互结合,密不可分,具有传承性、连续性和衔接性。这样在读写课上掌握的语言知识才能在听说课的舞台上得到发挥、输出和巩固,学生才能在听说课上有话可说,避免对听说课的内容不知所措,做到有准备地上课,有了想说的话和熟悉的内容,能够非常容易地融入语境,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学生才有听说的欲望和信心,英语听说课的效率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3.2听说结合,相辅相成。

本来英语听说就是密不可分的,人为地割裂听和说都是有违英语听说发展的自然规律的。

听说课上既不可偏听又不可偏说,而应该听说结合,听和说的内容必须相关,将听的内容融入说的部分,每次都对听到的内容进行总结,用口语的形式进行考察和总结,然后围绕口语的内容,开展必要的口语活动。再者听说兼顾,也可以打破听说课的枯燥和单调,避免了听说课全听和全说的乏味,可以增强听说课的活泼性和趣味性,提高参与听说课的兴趣。

3.3转变教师在听说课堂内的角色。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认知过程,是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建构和理解的过程,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帮助者。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课堂的配角,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完全违背了学习的认知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佳。教师转变在听说课堂内的角色可分为如下三步走:(1)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充当课程的设计者和规划者;教师要认真研究听说课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特点,设计出课堂教学的最佳教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2)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督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力图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好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在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者、课堂教学的改进者。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积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检测学习效果,了解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成效,这样才能及时改进。教师还要布置合适的课后学习任务,方便学生在课后巩固学习效果。

3.4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众多的学者总结出不少英语教学策略,适用于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如下。

3.4.1生态教学法。所有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都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了单纯的“接受式的学,灌注式的教”的传统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发现学习、研究学习、互动学习,在师生的对话及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3.4.2交际教学法。教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达到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会话,师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3.4.3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竭尽全力减少说话的时间,增加学生在课堂发言的时间,由学生主导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只是配角,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3.4.4任务型教学。教师应在学生每次活动之前,提前给予必要的任务,明确活动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并加强对每次活动的控制。

3.4.5活动型教学法。以一人、两人、一组人和全班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3.4.6全语言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减少使用中文,用简单的英语或手势和动作解释教学内容。

3.4.7情景教学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用声音、图画和图像创造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3.4.8情感教学法。教师应随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减少频繁地更正学生的语法错误的机会。再者,教师应用教学激情和亲切感感染学生。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教师要灵活运用以上教学方法,在英语听说课上充分调动起师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增强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增强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方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才能配合教师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宫志起,尹晓静.大学英语听说课及其改革策略[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一、小升初学生具有的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分析

1.记忆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大量做题,对做过的题加以记忆,在数学考试中依照记忆进行解题.本质上是一种用记忆的机械方式取代思维的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升入初中后,初中数学知识一是内容多,二是难度大,难以有效记忆,具有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学生往往出现成绩下滑,学习困难的现象.

2.模仿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模仿例题及习题的方式,在考试解题中采用模仿类型题的方法.采用这种数学学习习惯的学生在思维上倾向于模仿性,在升入初中后,数学题型更加多样,学生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模仿,数学学习效果不尽理想.

3.思维型.

这种数学学习习惯及思维方法是通过对题目加以思考,总结题目和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做一题,会一类题.采用这种数学思维,能够在数学考试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升入初中后,在数学学习上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既快速适应了初中数学的新特点,又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由此可见,小学升初中后,数学知识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有相应的强化,才能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要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预习、听课、练习及复习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下面对这四个方面加以着重介绍.

二、小升初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发途径

1.预习环节.

不管是小学数学还是初中数学,预习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课的内容及方向有一个大体了解,从而强化听课效果.预习环节,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课本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明晰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在课本阅读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首先,进行粗读.粗读就是对数学教材章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加以了解,明确学习重点及难点;其次,进行细读.细读过程中,着重对概念、性质、公式、原理等加以仔细体会,思考数学知识当中的因果关联.

此外,在做好阅读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划、批、试、分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划就是圈划重点概念及知识点;批就是将自己预习过程中的体会及无法理解的内容,批注于课本空白区域;试就是根据预习情况,简单进行相关的练习;分就是将自己已掌握的和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分类,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就可通过自行预习,把握方程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通过细读课本例题,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在后期课堂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听课环节.

听课环节,也就是课堂学习环节,这一环节在数学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数学学习效果就好,考试成绩也更为理想.在听课中,要摒弃一种错误观念:课上不听,课下恶补,这种观念及做法十分不可取,效果微乎其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改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教师要采用问题引导式或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讲课及听课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步骤,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作为学生来讲,在听课中要做到“三动一专”,即动脑、动口、动手,同时,专心听取教师对例题的剖析,总结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在听的过程中,要用“记”的方式加以强化,对一些教师补充的知识点及解题思路技巧进行记录,便于后期的复习.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解题中,有时为了较为快速地求取答案,教师会提出一种较为便捷的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这种方法课本中涉及不多,学生在听课中可以及时记录,在碰到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解答的函数题时,往往能够绕开复杂的推理,节约解题时间.

3.练习及复习环节.

练习是深化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环节,这里所说的练习,包括课堂的实时练习,也包括了课后的作业练习.在课堂练习中,要注重解题技巧的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在课后作业练习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在制定学生可承受的作业量的前提下,在作业布置中侧重对知识重点及难点进行巩固,提高作业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学生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在保证作业完成真实度的基础上,养成先思考再解答的习惯,领会习题的考查意图,仔细审题,找准关键,避免出现无用计算的状况,提高作业解题的效率,在作业完成后还需加强检查,总结出错点.

在复习环节上,要养成当天功课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方法上,先进行全局浏览,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再对相关内容加以梳理,强化理解,最后巩固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复习的重点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三、小升初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从前面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途径中,我们也能够总结出初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自学与求教相结合.

一方面学生要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数学探究思维,另一方面又要及时获取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实现自学和求教相结合.

2.思考与学习相融合.

初中数学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各项公式、法则、定理要搞清其内在关联,梳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在学习及解题中灵活运用多种解题途径,不拘泥于传统机械的学习方法.

3.注重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理论抽象性相比高中数学要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寻找到较多的应用实例,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具体数学案例,将数学知识及思维与实际相验证,强化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4.扩展知识结构.

课本虽是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也并非是知识唯一来源.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广泛阅读与数学相关的课外读物,一是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二是通过课外资料阅读,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坚定数学攻坚决心.

5.强化练习及复习,及时总结.

第11篇

一、线上教学方面:

1.教学资料准备方面:通过在网上教育平台和多个院校的体育平台收集教学资源进行统计整理归纳总结,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精心制作课程资源,为了保证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学生拍摄上课示范视频,能提高课上的学生学习质量,通过体育部的集体备课、集体学习智慧课堂的使用,集体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课堂教学手段及途径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为开展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

2.课堂教学开展方面:熟练使用智慧课堂和QQ教学群的教学平台,保证了学生出勤、通过实时的答疑讨论,与学生实时互动和学生上传照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的头脑风暴,学生回答问题,能非常好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实时的课堂活动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能掌控学生的在线的情况和状态,学生对课堂反馈情况等方面,总结收获、经验及不足,发现学生缺勤及时和学生联系,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日常听课及教学检查

1.听课情况:开学以来线上听课4次数,通过多次听课,学习到了比较多的教学方式,各位老师的备课都非常的充分认真,在课上与同学互动流畅,每位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智慧课堂的教学系统进行熟练的授课。

2.日常检查开展情况:教研室主任每周都对教学资料,PPT课件,授课教案,授课学案进行详细的检查,每周定期开展体育教研室的会议,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检查情况和听课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对好的教学方法授课模式进行推广。

李 娟

4.22

第12篇

关键词:研究课;教师专业化成长;助推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以理解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关键,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为此,学校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有进校第一年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有35岁以下老师青年教师创新杯赛课,有为备战省市“两课”评比而举行的校两课评比活动,有校际研究课活动,如此形式多样的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教学研究的舞台,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在学校常态化的这四项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校际研究课活动更能达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以学校2013年度校际研究课为例,活动历时一个月,在整个学校营造了浓浓的研究气氛。

从研究课的活动过程和最后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除上课的老师外,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这种全校性的活动,真正达到了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类似这样的教学研究课活动,至少可以达成以下三个共同体:

以授课老师为中心,广泛听课,形成学习共同体

听课是教师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2]。学校研究课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在这个环节,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听2到3节课,认真填写一位老师的评价表,如此,在听课和填写评价表的过程中,老师成了学习者和思考者。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何处学、如何学、向何人学等问题。“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通过听课真正向他人学习,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事先了解教什么内容,这节课的研究点是什么;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我该教什么?如何教?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针对研究点,我可以如何达成研究效果?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听课者通过听、看、想、记主动融入到教学现场,并对各教学环节进行思考。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上的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功夫,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种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帮助。“善教者必善学”,通过学习,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教研组为载体,全员议课,形成研究共同体

教研组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教研组团队文化的滋养。在学校研究课活动中,教研组需全程跟进,将教学研究贯穿到整个活动的始终。

1.研究课的推荐

研究课的第一个阶段要求以专业系或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课的推荐,要求所推荐的课能够体现系或教研组教学改革研究的思想。这个阶段的活动真正发挥出了教研组的功能暨专业性的教学研究组织,借助教师群体“研”的形式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系部、教研组成员的相互切磋,共同研讨,深入理解和领悟,也可以有一些创新的思维火花,使教师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使授课教师在同事、专家的帮助下尝试分析蕴涵在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信念、假设和常被视为当然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3]。教研组为载体形成的研究共同体,可以充分发挥教研组内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带头作用,并通过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示范与指导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就好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从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2.组内评课

评课是研究课活动最浓墨重彩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要求评课组组长组织本听课组核心成员汇总听课意见,并与执教教师及相关系部主任及教研组长进行交流,填写研究课意见反馈表。通过评课,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参与评课的老师都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帮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授课教师教学诊断作用。

通过对授课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应达到的程度指明方向;通过评课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增进教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了解,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就像“临床指导”,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诸方面进行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

(2)对教师的激励启发作用。

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课,可以让所有教师及时获得有关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高效,好的地方得以强化,缺点和不足得以改正,使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提高和优化,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2013年学校研究课汽车技术系的评课活动中,针对公共基础课提出的“315模式”:

3-30分钟做什么?

(听、说、读、练)

教师主体、师生互动

1-10分钟做什么?

(看课件、看视频、搞活动)

教师主导、学生活动

5-5分钟做什么?

(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针对任务引领型专业课的教学设计总结的六点:

①有事可做――任务要具体

②做有兴趣――任务有吸引

③不做不行――任务有要求

④做有结果――任务有评价

⑤做还想做――任务有层次

⑥做有收获――知识的积累

和绝大多数参加评课的老师一样,笔者有第一次听到的兴奋和共鸣,也有接下来在同样的课上该如何做的思考,这样的评课对开阔教师视野、激励教师上进、提高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师间沟通协调作用。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评课活动是人际间的群体活动。它具有协调角色、沟通意见、融洽情感的功能。对教师而言,可借以挖掘潜力、激励进取、培养良好的教学风气;同时,也可促进专家、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校际或校内教师之间的沟通,借助组内评课,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构建和谐环境,教师间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求得共同提高。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4],可以这样说,一节研究课,只要老师们认真去捕捉,都会发现一两个甚至更多的闪光点,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吸纳他人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而让自己得到成长。

以教科室为引领,总结提炼,形成教师成长的共同体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形成的“支架式”的教学思想,运用到教育科研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之中,通过搭建不同层次的“脚手架”,使一线教师沿着“支架”逐步攀升,最终实现教师专业的成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