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妈祖文化考察报告

妈祖文化考察报告

时间:2023-01-16 13:5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妈祖文化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妈祖文化考察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开发 特色 文化旅游 产品 发展 福建

一、福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福建持续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福建旅游产业将进入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全国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凸显了在未来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地区的重要作用。福建省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作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福建省文化旅游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提供支撑。”

根据《福建年鉴2009年版》统计,2008年全省接待游客8855.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93.19万人次,增长9.1%,外汇收入约23.93亿美元,增长10.3%;旅游总收入约1014.55亿元,增长1.1%。全省现有655家旅行社,其中,国际社60家,进入全国百强的5家;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由2006年排名28位跃居至第20位。全省现有星级饭店433家,其中五星级14家,四星级76家。截至年底,全省共评定绿色旅游饭店58家,其中,获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的26家,获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2家。2009年全省共接待台湾同胞98.47万人次,增长22.9%;旅游外汇收入23.93亿美元,增长10.3%。2010年7月15日福建省旅游局公布全省旅游上半年经济分析数据,1至6月,全省累计接待旅游者534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2.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和16.5%。借助动车、世博的“双轮驱动”,赴台游、乡村游、自驾游全面发力,海峡旅游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据悉,上半年,全省景区接待国内游客519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1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其中接待台湾同胞49.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1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7.42亿元,同比增长16.4%,外汇收入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8%。

从2005年开始,福建省每年举办一届海峡旅游博览会,至2010年,共举办了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海峡旅游博览会是两岸四地旅游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已成为对台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秉承海峡旅游合作共赢的主题,推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此来造福于两岸的民众。

二、福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从战略层面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进行挖掘,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进行设计,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我省文化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在旅游项目建设中,对产品的独特性、文化性、主题性、原生性等有利于提升产品品位的因素考虑不足,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和高端产品不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我省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抽样调查显示,最吸引游客的仍是山水风光,文化旅游产品欠缺。

1、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但总体实力不强。总体上看,我省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用一个产业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我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2、产业发展的均衡性及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问题。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类型单一,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态。旅游开发水平低,缺乏大手笔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满足不了现代游客的多种需求。旅游企业结构不合理,小、散、弱、差的现象突出。各地文化旅游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不适应市场需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市场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能力差。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文化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福建省仍处在文化体制的改革阶段,原来的体制中所采用的行政管理方式,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文化管理缺乏活力与生命力;在建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意识较为薄弱,缺乏自我创新、自我生存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奇缺。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福建文化系统和社会上的文化经营人才极度缺乏,文化生产者的水平也普遍不高,文化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足。由于人类的无知,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化资源、文化宝藏呈现于人们面前时,却无人知晓,尚未意识到其中的稀缺性与珍贵性,被人们无情地践踏,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而对于一些民间文化、传统工艺等,却缺乏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投入上的重视,导致了这些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造成了极大的遗憾。福州民间的一些竹编手工艺,如竹编摇篮、藤椅、竹躺椅这些工艺品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儿时的回忆,远不如现代家居的产品时髦、美观,自然鲜有人问津。竹编店在店租高涨的时代,在闹市里渐渐隐去。由于赚不到钱难以维持,年轻人不喜欢学传的竹编手艺,久而久之面临失传。

5、涉台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足。涉台文化遗产是台胞寻根谒祖、朝圣观光和吊唁先人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海峡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开展涉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深入发掘、展示和宣传涉台文物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救保护相关文化遗产,推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级、省级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但是更多的涉台文化遗产零散地分布在福建省各地。目前涉台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而市县级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靠地方财政投入,管理人员、经费不足,导致有些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二是基层文物由于是依靠民间集资抢救、维修,没有足够资金请专业古建筑维修人员,没能有效地还原历史风貌,有些文物的保护维修甚至是破坏性的,降低了文物的价值。三是一些涉台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被分配给单位或个人用于办公或居住,按照生活办公需要进行随意装修,而没有按照文物的要求进行保养维修,建筑破坏严重,没有政府出面很难让这些单位或个人搬迁以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

6、政府引导力度仍然不够。政府要着重对文化旅游行业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建立行业的诚信。同时要注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树立和宣传,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如何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福建文化旅游产业

(一)加快制定闽台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的开放政策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先行先试首先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是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不同于大陆其他地区对台合作的主要特色,未来闽台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方式,除了发挥海西区与台湾各自比较优势,加强一般性的交流与合作外,重在政策、机制、体制上的创新与探索。国务院支持海西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开拓对台旅游市场,适时扩大大陆居民从福建口岸赴台湾旅游。支持福建试行便利两岸人员往来的管理方法,包括为台湾本岛居民办理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证件等”。福建应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尽早落实,未吃对台文化旅游合作的领先地位。

1、率先开放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目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是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仍有各种限制。随着两岸直航,交通便利大大改善,“自由行”的条件逐渐成熟。特别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对台湾文化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台湾急需扩大旅游客源,因此台湾当局也在考虑进一步开放大陆游客“自由行”的相关政策。福建应主动与台湾当局协商,积极争取中央比照大陆居民赴香港自由行时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做法,尽早开放福建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

2、进一步放宽福建与“金马澎”的旅游政策

争取扩大福建的旅行团组团去金马澎的权限,除了福建居民,还可以组织异地旅游团的外省市居民赴金马澎旅游。特别是针对参加在福建举办的全国性会议或展览的外省市代表,允许其在福建办理相关证件和手续赴金马澎旅游。

3、放宽旅游投资限制

率先允许台商在福建投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港澳台地区的旅游业务。允许台商在闽投资旅游项目,闽台合作提升旅游项目科技含量和服务品质。

(二)注重闽台旅游资源整体规划,打造“海峡文化旅游”品牌

闽台应组织编写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可以邀请内地和台港澳的旅游规划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闽台两地要立足资源优势,整体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整体旅游规划要闽台“一盘棋”,两岸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闽台文化旅游对接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按照《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充分发挥“闽台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共同协商、设计、编排连接四地的适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推动闽台旅游文化的整合与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闽台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尽快与国际接轨,拓展闽台文化旅游业务,鼓励台商在闽旅游投资,协作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闽台文化旅游产品结构。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提升两岸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行业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准,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比如:

1、发挥闽台文化同质性强的优势,以文化传承为方向,加快闽台之间寻根谒祖、宗教朝圣、风俗民情等人文旅游项目建设

(1)向台湾推广“闽南文化寻根游”。比如办好中国闽南文化节、闽南文化论坛、客家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等。闽剧、梨园戏、提线木偶、布袋戏、歌仔戏、芗剧等地方剧中轮番在闽台两岸进行交流展演,促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与台湾关系密切的旅游节、恳亲会等,加强姓氏宗亲社团的联络,通过开展族谱溯源旅游,吸引台湾民众到祖籍地旅游。

(2)组织宗教和民间信仰社团“朝圣游”。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一脉相承,尤其是台湾的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主要是大陆先民从家乡分灵过去、设堂供奉的。开展宗教、民间信仰“朝圣游”,如妈祖朝圣、保生大帝朝圣、南普陀朝圣,吸引台湾游客到福建祖庙旅游。

2、推动闽台个性化深度旅游

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后,要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倡导、推动闽台深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市场向广度、深度发展。培育度假旅游、体验式旅游和各类主题旅游活动项目,增加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力。开发多元化的特色、专项文化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1)将台胞农业科技创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推出“科技农家乐”。如结合地方土特产、工艺品、美食小吃、休闲购物等,开展专项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

(2)整合闽台茶文化资源,推出“闽台茶香游”。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台湾的茶文化主要由福建传入。台湾的茶文化已经逐步产业化,科技水平已经相当高。闽台应联手将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结合,推出“铁观音茶文化游”、“武夷山岩茶――阿里山高山茶文化游”等特色项目。

(3)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现代温泉休闲游。闽台的温泉资源都十分丰富,福建应向台湾学习,把温泉国际卫生标准和先进管理开发经验引进大陆,并把福州作为示范点,推动福建温泉旅游与国际温泉旅游的接轨。

3、增设直航航线,发展海峡邮轮旅游业

利用闽台一水之隔的优势,要大力培育、发展邮轮旅游业,闽台合作组建海峡邮轮旅游公司,开设专门航线,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开辟新的闽台文化旅游线路,提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网,fujian.省略;

(2)《文化与旅游结合 福建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福建日报》2010-9-14;

(3)《台湾旅游业考察报告》,第一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