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生消费情况

中学生消费情况

时间:2022-09-29 08:4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消费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生消费情况

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们中学生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消费也越来越高,大手大脚的消费似乎成为一种习惯

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也越来越多。导致一些家境不好的同学变得自卑,和为了所谓的攀比,去做一些不理智的事。作为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所用的都是父母所勤劳赚来的血汗钱,因此本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情况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的理财、消费情况,以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研究内容:调查中学生的零花钱用途、来源、数量

研究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了解

研究对象:临高二中高一年级学生

二、 调查问题及结果

问题一:你每个月零用钱是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结果 :A、40% B、25% C、20% D、15%

问题二:你每个月零花钱的来源

A、父母给的 B、勤工俭学 C、新年的储蓄款 D、亲戚的资助

结果 :A、50% B、25% C、10% D、15%

问题三:零用钱的用途

A、购买学习用品 B、去游戏厅 C、存储起来 D、其他

结果 :A、45% B、30% C、5% D、20%

问题四:当你购买一件商品时,你最关心的是

A、实用性 B、外观包装 C、是否符合潮流 D、价格

结果 :A、20% B、40% C、30% D、10%

三、 调查分析:

根据问卷的整理,了解到中学生大多都是父母给的,还有中学生的消费很高,大部分中学生的用处是购买学习用品,但也有不少的中学生把零用钱用在不恰当的地方。当代的中学生的依赖性还是较强,大部分都是依赖父母,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自赚零用钱,但即使如此,中学仍是高消费人群。中学生的消费意识还是很淡薄,不懂得赚前的幸苦。

提倡:中学生应去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以增强中学生的简朴的生活观念,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xx二中高一(1)班

    活动内容

xx一日行

  活动目的

  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总结与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感触,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大自然的芳香,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呵护大自然,歌唱大自然让每个角落不再有污染物、废弃物;让大自然永远绽放它的美丽,散发出它独特的芳香,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每一个人都互相有了深入的了解,觉得用学之间并不是那么陌生,而是缺乏互相交流,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组的友谊关系进一步增强,直至最好。

             

xx二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

x年x月x日九位学生的早餐情况:

项目对象

馒头

方便面

海南粉

烧饼

豆浆

鸡蛋

其它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学生9

x年x月x日学生的早餐情况汇总:

      项目对象

馒头

方便面

海南粉

烧饼

豆浆

鸡蛋

其它

  学生

30%

5%

10%

10%

20%

10%

第2篇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第3篇

关键词: 通州市中学生 体育消费现状 对策研究

1.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对学校的冲击,中学生体育活动的经济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消费活动和行为,它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与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是中学生培养素质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了解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中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如何引导和帮助中学生树立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促进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州市在籍初中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社会学、统计学、体育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书籍,并通过上网和资料查询,参阅了与体育消费有关的国内文献资料60多篇。

2.2.2 访谈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同时,笔者同时抽取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当面访谈,访谈的内容大都来自问卷问题。通过访谈,直接获取了部分相关信息,对中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有效率为87%。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得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通州市中学生体育消费态度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通州市中学生有88.51%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有价值的消费形式,只有11.9%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消费,这一悬殊的对比说明通州市中学生总体上对体育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体育消费的观念已普遍被他们所接受,男生较女生更为积极,这可能与男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度、频度及单位运动时间有直接关系。

3.2通州市中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总体现状与分析。

体育消费金额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体育消费水平。从下表2我们可以得出目前通州市中学生在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上还是相对较低的。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我国目前中学生升学仍以应试手段为主,中学生担负的学业任务较重,较少有时间精力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就谈不上在体育方面投入,进行体育消费。二是目前通州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不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子女的体育消费水平。

3.3通州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总体现状与分析。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的各类体育消费在体育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体育资料(包括体育劳务资料)的比例关系,既反映了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了人们体育消费的层次水平和意识水平。调查显示,体育服装是通州市大多数中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内容,分别占所有男生中的35.11%和所有女生中的48.75%,比例最高。在第二大消费项目上男女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男生第二大消费项目为健身运动器材,占所有男生的25.53%,而女生第二大消费项目为体育杂志、图书音像制品,占所有女生的10%,而其余各类消费金额相对于前面这二类则明显减少。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通州市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中,实物型消费的比例远高于观赏型和参与型消费的比例。分析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中学生升学任务的需要,文化课学习所占时间比重较大,较少有余暇时间到健身场馆去健身或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二是广播电视高度发达,对重大体育比赛经常进行现场直播,这也使得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不必去现场观看比赛。三是目前各中学所具有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上都是无偿向中学生提供服务的,不存在支付使用费的问题,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中学生对参与型体育消费的需要。

3.4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差异性。

3.4.1不同性别中学生之间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性

调查显示男女生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男生以健身要求为消费动机的人数较多,占97.8%,明显高于女生,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这些特征决定了男、女大学生在需要和行为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男生性格活泼,喜动不喜静,而女生则恰好相反。由于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大,所以男生对本身体质上的要求与期望就比女生要高。而且,男生在长期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明显感到运动后身心的放松,学习的精力更为充沛,效果更加明显。由此可促使他们形成锻炼身体的价值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说,由于男生在整体上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认识比女生高出了一个层次,使他们在进行体育消费时把身心健康的动机考虑得多一些。

3.4.2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之间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性

调查发现性别使中学生群体在消费结构方面均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从性别来看,男女生在健身运动器材上的花费和观看比赛门票上的花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男生在购买体育器械和体育比赛门票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要高出女生许多。这种差异的造成与男女生之间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和各自所具有的相关体育消费动机有很大关系。本文调查发现,男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以足球、篮球、乒乓球三项居多,女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以健美操、体育舞蹈、羽毛球三项居多。相比之下,男生花费在相应体育器械上的费用当然要高于女生。在消费动机方面,女生在对美的追求方面多注重体型和衣着美,相比之下,男生对运动美的追求则要高出一些。另外,女生对于明星的追求多为演艺界明星,而对于体育明星的狂热程度较之男生相差甚远。所有这些,都使得女生去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支出比例与男生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通州市中学生目前月平均体育消费金额大约有50%以上在30元左右,这与通州市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协调的,说明通州市中学生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尚待提高。

4.1.3通州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中目前仍以实物消费为主体,其中以体育服装所占比重最大,达总比例的36.7%,但已初露向参与型发展的端倪,并且消费方式也将趋于多层次、多样化。

4.1.4不同性别中学生群体,其体育消费动机与消费结构呈现出与各自群体基本一致的态势。男女中学生在体育消费动机、结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4.2建议。

4.2.1应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引导中学生在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基础之上树立体育消费意识和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层次。

4.2.2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深化,加大文化课减负的力度,以便使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实物性的体育消费。

4.2.3各级体育产业部门应根据当前中学生具有各种消费动机的具体和不同情况,去生产与其动机需要相对路的产品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进一步挖掘中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潜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四川 中学体尖生 体育消费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58-01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中学生体育消费是满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活动,它反映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本文意在分析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为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出对策;同时,抓住当今中学体育消费的前沿和主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体育消费理论问题抛砖引玉,为企业经营决策多一点理论参考作铺垫,也从一侧面引导四川省中学体尖生合理体育消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各中学的3000多名参加体育高考的考生为研究对象。由于他们是各个学校的体育尖子,本文称之为“中学体尖生”。四川省21个地市州细分为:经济发达地区:成都、绵阳、德阳、乐山等9个地市。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内江、泸州、南充、自贡等8个地市。经济欠发达地区:甘孜、阿坝、凉山等4个地市州。

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文献比较法。

二、研究结果

1.体育消费水平(见表1)。(1)体育消费额分布。随着四川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体育消费也随之增加。从中学生体育消费的情况可以看出,11.7%的中学生人均年体育消费在1000元以上,这一消费额相当于四川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0。(2)拥有的运动服装品牌分布。从目前四川省中学体尖生拥有的运动服装品牌来看,中学体尖生中,有20%拥有李宁和阿迪达斯,15%拥有耐克和双星,14%拥有361°和安踏,5%拥有美津农,3%拥有锐步,2%拥有匹克,另外还有3%和4%的中学体尖生拥有上述品牌以外的其他国内、国外品牌。可见,目前中学体尖生体育消费较高。

2.体育消费潜力。(1)随着北京奥运会在我国的举行,中学体尖生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通过对高水平体育赛事观看意向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时间允许,假设高水平的综合运动会每单项赛事(含开幕式、闭幕式)最低门票价格为100元,在举办地读书或居住的你会去观看吗?(见表2),绝大部分中学体尖生都愿意购票观看高水平体育赛事。(2)购买网球拍、跑步机的潜在消费。结果显示,目前,自己家庭拥有网球拍、跑步机的比例分别为:11.4%、8.9%;五年内,有网球拍、跑步机需求的学生比例分别为71.2%、56.2%。可见,对高档体育用品的需求较为旺盛。(3)对个人训练的器材、装备的档次也在逐步提高。(4)电子竞技是近两年涌现的网络游戏体育项目,目前只被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部分体尖生了解并参与(见表1)。笔者认为,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电子竞技将成为中学体尖生体育消费潜在的增长空间。

3.体尖生与普通中学生体育消费比较(见表3)。由于区域差异,结果也略有区别。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体育消费体尖生与非体尖生体育消费持平(52.7%),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体尖生体育消费更高的却占到一半(50.0%)。

4.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1)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凡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500-3000元,其中子女81.2%以上年体育消费金额高于800元;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4000元,其中子女62.5%体育消费在1300元以上。(2)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按照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划分,很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人均年收入、可支付消费能力明显比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年体育消费在800元以上的都市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占比65.5%、31.1%、38.1%。(3)性别差异及个人偏好。调查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更酷爱运动服装,并更具有运动服装品牌的明显偏好。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居民的可支付能力决定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四川省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消费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2)四川省中学体尖生体育消费以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实物型消费为主。(3)四川省中学体尖生拥有的运动服装品牌排名前五位的是:李宁(30%)、阿迪达斯(25%)、耐克(20%)、安踏(15%)双星(10%)。(4)中学生是体育消费的主流群体,中学体尖生是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引领者。(5)通过统计发现,四川省中学体尖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家庭经济情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性别差异及个人偏好。

2.建议。(1)教育、管理、经营各结构部门应不断营造体育消费氛围、培养体育消费意识、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培养体育消费市场。并建立以都市发达经济圈为龙头,逐步带动其余两地区体育消费的战略格局。(2)扩大消费、促进内需,应该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深入地宣传、开展,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区域、县乡体育消费。(3)经营机构可针对中学生性别、品牌偏好、消费潜力、区域特色以拓展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逐步开拓更广阔的体育消费市场。(4)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要一味地追求价格与品牌,应更多地着眼于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角度。

参考文献:

1.孙凤.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李英等.对农村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第5篇

一、中学生的零花钱一般很大程度都是自主开销,尤其能够体现他们的消费意愿和倾向。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零花钱开销结构有三个最为显著的方面∶一是购买书型这是开销最主要的部分(累计占70.2%,排第一位)其中用于购买课外书报的支出大于用于购买学习辅助书籍的支出;二是购买体育娱乐方面高科技产品,如CD音乐磁带电脑软件/电子游戏软件,手机,以及VCD/DVD影带(累计占52%,排第二位);三是购买零食/饮料(累计占48%,排第三位)。

二、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中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中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中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中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三、中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继续使用下去。

四、中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中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五、提出的有关建议

(一) 中学生的消费,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庭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

(二)给学校的有关建议:

(1)加强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2)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中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中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中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中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四)给在校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中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中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加强对大学生消费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消费 调查分析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各种消耗的经济投入和观赏体育表演与竞赛方面的消费支出。狭义的体育消费指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行为。广义的体育消费指包括一切与体育活动有联系(包括直接和间接联系)的个人及家庭的体育消费行为,是作为社会一般消费中以个人及家庭通过支出货币所得到的各种体育效用,即各种体育的(包括物质的、劳务的、精神的)使用价值和效益,包括观赏性消费、参与性消费和实物性消费三大类。研究制约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具体因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必然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意识。本文通过对高邮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树立其科学、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意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高中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40名,高二130名,高三130名,共同组成本文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1.1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制定出学生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在广泛征询体育教师的基础上,对部分问卷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使问卷最后得以定型。

1.2.1.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问卷采取实地发放的形式,对三垛中学的400名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一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共395份,男生227份,女生168份,有效率为98.8。

1.2.2数理统计法。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分析。

1.2.3访谈法。在家长会期间,对部分中学生家长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为中学生的日常体育消费情况。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别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推理分析,论证有关结论,并提出有关对策。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及功能作用的认识与反映。这种意识的形式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是物质基础,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是文化基础,即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心理以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为主要特征,其中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骤然增强是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主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在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中。并且,由过去的被动调节转为主动自我调节。因此,其心理变化是一生中最复杂、波动最大的时期。高中生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无运动意识的人只占小份额。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与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

2.2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原因。笔者在问卷调查时要求每位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直接、强烈的动机。

表1 体育消费动机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高中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非常明显: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学生因学业压力大,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强身健体、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自然成为中学生的首选。但想获取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和想通过体育锻炼进行社会交往的人数却相对较少。

2.3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单位来表示。体育消费经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体育消费水平。

高一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50~70元,高二、高三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150元以上。对于高中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费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消费能力受到家庭的影响。学生在经济来源受限制时,作为发展和享受消费的体育消费只能放在后面考虑。

2.4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经济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它反映出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出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的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消费,在学校,体育服装鞋帽深受大学男女生的喜欢,并且能成为时尚,成为部分中学生衣着的主流。在女生的日常生活中,服饰类开支本来就占较大份额,部分运动服饰,如运动鞋,既是上体育课或其他体育运动时的必需品,又是日常生活中的耐用消费品,此类体育消费一举多得。

表2 体育消费结构调查表

2.5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

表3 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调查表

从表3可以看出,影响高中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为:(1)学习繁忙。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上,这样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减少。(2)体育场所太少。由于在校学生大量增加,学校体育场地有限,场馆数量与学生人数不协调,造成参加体育消费的学生人数减少。(3)缺少经费、体育消费价格太高。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来自于家庭,是靠父母的省吃俭用,所以用在体育消费上的金额自然很小。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中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明显,主要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这表明中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但总体消费水平较低。

3.1.2高中生体育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而观赏性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比较少。由结果表明,工作学习繁忙、体育场地少、体育消费价格及意识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消费活动的最主要因素。

3.1.3高中生“花钱买健康”不仅在意追求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更在意如何通过体育消费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将来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3.2建议

3.2.1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高中生消费水平低,决定了其体育消费水平也偏低,因此要树立其“健康也是一种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做一些成本较低、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买一些价格较低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和服装,摈弃“名牌就是好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种体育消费中的攀比之风。

3.2.2培养中学生有偿体育消费意识,完善学校体育设施。租运动场地要花费,配置运动装备要花费,看比赛表演要花费。因此,树立体育消费意识很关键,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尤其如此。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正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健康体魄的唯一手段,明白众多体育场地有偿服务的道理。其次要向他们讲明优劣运动装备、场地与运动感觉技术水平的关系,以及需花费的体育社交正成为社会时尚。最后要向学生讲明中学体育场地收费的目的、校内外场地费用对比、场地少活动者众之矛盾和场租制定的依据。这样,道理明白了,自然会情愿租场运动、购买必要器械服装,体育消费意识自然容易形成。因此,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体育经费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在现有的条件下科学配置体育资源,努力提高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

3.2.3多给中学生提供一些相互交流的体育平台。学校应多组织一些集体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让中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多办一些体育类的免费或收费较少的学习班,采用快乐体育、选项教学、体育俱乐部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大学生懂得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组织的基础,这有利于教育大学生懂得“做什么像什么”的社会意义,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感受到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在现在的社会里,这一点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均华.论普通高校建立终身体育目标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77-81.

[2]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9-60.

[3]孔祥生.试论体育消费行为的流行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21-1022.

[4]王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157-159.

[5]左新荣,姚丽琴.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4-27.

[6]梁庆刚.浅谈高校体育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08-111.

第7篇

关键词:茶陵县城 体育消费 消费行为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茶陵一中、二中、世纪星、云阳等四所中学抽取研究对象,在各学校分别分别选取1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

2.1.1体育消费意愿

体育消费意愿的调查可以反映出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前景,调查得出茶陵县城的体育消费前景是比较可观的,有40%的中学生会考虑加大体育消费的投资,这里可以得出学生们想锻炼,但只是因为客观原因的不允许,导致现在体育消费的落后。而也有想对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以后愿意花费资金去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依

2.1.2茶陵县城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体育项目的喜好可以给我们的体育课堂带来补充与改善。调查得出喜欢球类的占多数,其次是武术和田径,最后是健美操。可以分析出这种现象跟茶陵县城的经济水平有很大关系,经济条件不好导致学校体育设施较差;健美操课程的开展需要空间特别宽阔的室内场地,但是学校没有这个财力,精力花费在这种体育设施上。调查同样显示乒乓球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女生多于男生,而排第二的是羽毛球,这类也是女生超过男生的比率,所以在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女生更多的是会去选择一些竞赛性的,普遍的,并且攻击性较弱的小球类运动项目。在大球项目上,男生喜欢多于女生,这也符合男生的身体素质,特别像是篮球,这是受众多学生所追捧的运动项目。

2.1.3 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的满意程度

了解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满意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消费。调查看出,有50%的人是对于现在的体育消费不是很满意,所以导致体育消费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所处的学校环境太差,学生本身的零用钱也不多,所以学生的对于自己的体育消费满意度还是可以改善的。2.2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

2.2.1体育消费形式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形式一般比较单一,且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像茶陵经济条件一般,一般比较前卫的体育消费形式还没有引进,像一般的比较大型一点的俱乐部,大型的体育赛事,高端一点的体育收费场地。调查得出,主要的消费形式就是体育用品的购买,像购买运动鞋,体育器材的很多,因为像运动鞋的话,平时也可以穿,所以消费的人群会比较多。而像其他消费形式的话就很少。

2.2.2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支出

体育消费支出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他们愿意花费多少去参加体育锻炼,这也是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体现。体育消费支出分为四个选项,一为50元以下,二为50-100,三是100-150,四是150元以上,调查显示,茶陵县城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学生的零用钱也不是很多,自然在体育消费上花费的也不是很多,只有少许人愿意花费在体育锻炼上。相对于高中生来说,初中生的零用钱较少,体育消费支出也要低于高中生,并且接触的体育消费的价格也要低于高中生,但是因为初中生都是来源于城里的学生,所以相对高中生的城里加乡村的混合来说,初中生的体育消费是大于高中生的。

2.2.3体育消费的频率

中学生的体育消费频率是反映体育消费程度的最直观的体现。在校中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更多的时间是在教室完成的。对于体育锻炼来说,花费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所以直接影响到体育消费的频率。调查显示,每周体育消费频率1-3次占到总人数的75%,10次以上也有20%,说明有喜欢体育运动的愿意对其进行投资,出现两种极端,而处于中立的人数很少。

2.2.4体育消费场所

体育消费场所的调查可以让我们有效地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可以给我们体育课程资源给与一定的建设性的建议。调查显示其他的体育消费场所占到了68%的比例,这反应出学生的心里想法是不只是在我们学校这个范围锻炼身体,更加想要走出我们的学校,去开展我们的户外拓展。

2.3茶陵县城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2.3.1主观因素

体育消费的主观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对体育不感兴趣,周围体育锻炼的氛围不浓,身体不便或有疾病,时间不充裕,其他因素等等。占主要影响因素的就是时间不充裕,学习任务首当其冲,平时的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想锻炼却碍于要学习。其次是身边没有一群经常锻炼的人群影响,有18%的中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其中的因素也包括很多种。

2.3.2客观因素

茶陵县城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主观因素,这跟茶陵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调查中主要设计一下几种客观因素,像学校体育设施缺乏,资金有限,没能力进行体育消费,空闲时间不多,学校体育设施收取费用过高等四种。而前面是三种客观因素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所以客观因素主要是这三方面引起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这单方面着手。

3 结论与建议

3.1茶陵县城中学生大多数对于自己的体育消费程度不是很满意,也有很多学生愿意去花费更多的金钱去投入到体育消费,这对于茶陵县城的体育消费也是一个很乐观的现象。学校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体育设施这一块可以加大力度去实施,提高场馆设施的服务质量,尽可能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使学生有更多的体育健身场所; 增设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的体育消费走上合理化、科学化的道路,优化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3.2茶陵县中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男生喜欢大球类运动项目,女生喜欢小球类运动项目。学校可以顺应趋势,使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有多样性的选择,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适合中学生体育消费的体育市场,引导中学生健康、积极、主动、自发地进行体育消费,使体育产品多样化、体育消费层次化。

3.3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议茶陵县城中学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观看相关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橱窗等,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作用和意义。

3.4茶陵县中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大多学生来自农村,消费金额集中在 50-100元以内,体育消费形式主要是体育用品的购买,像一些运动服,运动器材等等。要想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形式的多样化,学校应重视和引导,要让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让中学生真正地做到体育终身化和体育消费终身化。

3.5 茶陵县城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多,体育消费也很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就是时间不充裕,初中生相对过高中生来说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一是高中生的教学制度比较严,二是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大,其次就是学校要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客观因素有缺乏体育设施,资金有限,空闲时间不多。这直接影响着中学生体育消费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锻炼,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张西平,史兵.张鳃.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供求变动因素研究[J].体育科 学,2001,21(3):23-25.

[2]左新荣.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报,2001,(2):16-17.

第8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株洲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对株洲市中学生游泳运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对于丰富株洲市中学生游泳运动开展活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推动株洲市游泳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学生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株洲中学生 参与游泳 现状 影响因素

游泳作为广泛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生活自救技能,同时游泳适应人群比较广、趣味性强,是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途径之一。如何促使游泳这一备受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在株洲市中学生中更好的开展,提高中学生游泳运动技能,培养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游泳的锻炼价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株洲市中学生游泳运动开展情况调查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株洲市游泳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体育课程改革,为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结果与分析

(一)株洲市中学生游泳运动的基本现状

表1可知:株洲市中学生比较喜欢游泳运动,对参与游泳运动的兴趣也比较浓厚;但是会游泳的中学生比较少,游泳锻炼手段比较单一。游泳运动虽然很受株洲市中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游泳运动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它潜在的危险性使一些中学生望而却步,从而产生了“喜欢游泳的人多,会游泳的人少”这一现象。

(二)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动机

由表2可知:当前株洲市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动机丰富多样,参与目的比较明确,以主动参与游泳运动为主。

(三)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途径

游泳参与途径是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前提,中学生选择参与游泳运动的途径无非考虑时间、消费、群体这几个主要因素。学校游泳课是中学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在时间上安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而且大部分中学对上游泳课的同学完全是免费的,所以成为中学生们首选;社会上游泳俱乐部和游泳培训虽然需要中学生相应的消费,但是这两种参与途径为有着共同游泳兴趣、爱好的中学生建立了一个游泳交流的平台,组织日期也大多在双休日或节假日,活动内容丰富、有专人指导。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株洲市中学生喜欢游泳运动,但会游泳的学生少。主要原因是:中学游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课外游泳锻炼无人指导。

株洲市中学生游泳参与率低,参与途径少。主要原因是:游泳场馆缺乏,校外游泳场馆利用率低;学校和社会需进一步提高对游泳运动的重视。

影响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可以全面锻炼身体、塑造健美身材、家人的带动。影响中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消极因素是:学习紧张,没时间、缺乏专业人士指导、游泳课内容单调。

(二)建议

株洲市中学应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或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对游泳赛事、游泳健身、游泳锻炼方法和技能等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游泳参与意识,并运用其指导游泳锻炼行为,使之终身受益。

游泳教师应多为中学生讲解、介绍游泳竞赛规则以及运动特点,使中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游泳竞赛,激发他们对游泳运动的兴趣。

中学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规模、经济状况、课程设置、学生人数、综合利用等方面考虑建设游泳馆。

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游泳技能,还应该掌握和了解游泳卫生、游泳健身、游泳救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满足学生对参与游泳运动多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熊捷,姚宁蓉.议全民健身与游泳运动发展的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25.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人民群众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仍很局限,只是对基本概念的简单了解。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要依靠全民的参与,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全民性的循环经济思想教育。

1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就随着提高。然而中学生消费容易受虚荣、攀比心理的影响,尤其是一部分中学生消费看广告、跟名牌,盲目地攀比,而且许多商品买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和主要消费力量,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是否正确,对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学校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改变中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提高对再生产品的认可度,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必须把循环经济思想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通过学校教育,让“循环经济”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付诸于学生的行动,引导广大学生节约资源,遵守社会公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现状

对中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研究,必须首先了解中学生的循环经济意识。为此,从淄博市临淄中学抽取高二级部12个班做了问卷调查,调查从2015年4月开始,5月结束。共发放问卷613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其中,男生274人,女生311人。调查问卷从循环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中学循环经济理念教育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侧重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状况。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中学生对循环经济理念的认知情况,在取得实际信息的基础上,直面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理念获取渠道方面调查显示,对于循环经济一词有50.9%的学生听说过,有49.1%的学生没有听说过。在这50.9%听过的学生中,又有72.6%学生是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渠道获得了与循环经济有关的信息,有24.2%的学生是从学校其他各门课程中零星获得,仅有3.3%的学生是从专门的有关循环经济的专门课程中获悉。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教育是关键。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下,从课堂上获得的有关循环经济的知识远远不够。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循环经济知识的学习并不系统,只是零星地掌握了一些知识,甚至连循环经济这个词都有一半的人没有听说过,而听说过的人又大部分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等渠道获得的。这说明对于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培养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卷调查显示,淄博市临淄中学学生全部都上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详细地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但在随后对各个班级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规范,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问题,活动课只是根据各种教材中所自带的要求,间接地开展了本课程(各学科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都会提供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活动课题,以供教师及学生探讨);有的把开班会组织学生讨论等活动也看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面对于废旧物品的看法,可以直接反映出目前中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循环经济观念。对于废旧矿泉水瓶的归类问题,有4.1%的学生认为属于垃圾,60%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来兑换一点儿钱,25.1%的学生认为还具有其他的使用价值(如作为饮水瓶或制作工艺品等),10.8%的学生认为可以作为生产原料。由此看出,在实际生活中能把生活现象与循环经济理论联系起来的学生相对较少,观念仍停留在一般的生活习惯中,认为废旧物品只能用来换钱或进行简单的再利用。85.1%的学生虽然知道废旧物品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体现在哪里并不清楚,还没上升到把这些废旧物品作为生产资料再利用的理念上。在垃圾分类方面,83.4%的学生做不到,15.1%的学生偶尔做到,1.5%的学生从来不进行垃圾分类。损坏物品进行维修再利用方面,46.7%的学生能做到,23.5%的学生偶尔为之,29.8%的学生从来不进行维修,都是直接换新的。75.6%的学生会因为写错几个字而撕掉整张纸,20.8%的学生偶尔会这样,仅有3.6%的学生从来不这样。12.3%的学生购物会自带购物袋,30.9%的学生偶尔会,56.8%的学生做不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很难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3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的途径

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设循环经济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创设循环经济教育校园文化环境,让师生置身其中,真切感受、体会,引导师生自觉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合理规划校园的各种设施设备、草坪和水源、宣传栏等,控制校内污染,让校内资源循环起来,保持校内环境的干净、整洁,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增强循环经济教育的效果。学校宣传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传播校园文化的主渠道作用,用多种形式来宣传与推广循环经济理念。设置宣传专栏,展示有关循环经济理念的文章;在校园网站开设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循环经济大讨论。教科书的循环利用学校应鼓励学生循环使用教科书,引导学生保持教科书的整洁,方便学弟学妹重复使用。开设跳蚤市场,引导学生将自己用不到的图书资料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销售”,让其循环利用,发挥最大效用。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又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开展循环经济教育讲座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循环经济教育讲座,主讲人可以是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也可以聘请相关专家,结合本地区践行循环经济的实践,让学生了解当地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绩,对发展循环经济充满信心。同时也要认识到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对策,坚定地走循环经济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铺平道路。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体验教育2011年,我国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正式展开。通过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搭建循环经济的宣传、交流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要广泛开展循环经济教育,扩大公众参与度。只有消费者愿意选择循环经济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为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加强中学生循环经济思想教育,使广大消费者树立资源节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王保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途径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2):1-4.

[3]陆安.德国环保教育引发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0(2):50-52.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习惯;解决对

引言

中国经济的腾飞在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学生的消费行为。高中生作为社会中最有活力的群体,虽然没有收入来源,但面对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商品,却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但由于其还未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出现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过于随便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影响中学生未淼纳活。

因此,探讨高中生消费观念的现状,并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1高中生消费现状研究

1.1攀比、从众心理严重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身体及心理都还不成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往往对事物没有准确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所以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商品消费中,往往会选择大家都有的,选择从众消费。另外一方面,家长的溺爱与顺从也是造成高中生消费攀比、从众的另外一个因素。

1.2重物质消费

高中生中普遍存在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不合理的消费结构。高中生的零用钱大多用于买零食、买服装等活动,虽然有的高中生的零用钱用来买学习用品,但只是局限于买学习参考资料以及文具,学生对文学类书籍等精神投资相对较少[3]。这表明高中生的消费呈现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文化消费的倾向,精神文化的缺失,易造成高中生用物质的消费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让其陷于“物欲”之中,使其在消费中迷失自我,忘却人生的真正意义。

2原因分析

2.1外在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

进入21世纪,旧时的家庭人口结构已经变更,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的溺爱表现在无条件的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上,同时家长某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健康的消费理念潜移 默化的就影响到孩子的消费[2]。

学校部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下,很多学校更多的重视的是升学率,而很少或是没有对学生进行消费观、价值观教育。同时同学之间相互攀比及人情消费等都是不利于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充斥,成人世界的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等消极的消费行为正严重影响着高中生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2内在因素:青春期的特殊性

高中学生处于一个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他们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但对新鲜事物的消费抵抗能力较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极易受外在环境和他人的价值选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选择。这个时期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以观念和生活方式很容易影响到自控力还很差的学生们,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很容易受到引诱,从而引导起各种不良的消费现象[4]。

3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途径

3.1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学校创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加强消费道德教育,以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1]。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高中生的正确费观。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

在社会中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社会舆论导向和新闻媒体要有责任感,对高中生消费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3.2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中的不良消费以及校园的攀比之风,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拒绝成为“啃老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高中生的自主、自强精神[5]。

同时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高中生的自省意识、提高其自控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务实的精神,不要盲目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

4总结

我国学生的消费观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从未成年步入成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中生的正确的消费观要给予肯定及鼓励,错误的消费观要及时制止并找到原因解决。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是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高中生本人共同的努力以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益乐. 普通高中消费教育的对策分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9:42-44+101.

[2]张晓华,纪秋发,肖非,谢立中,刘娟,沈杰,王文宝,朱强. 青少年消费方式与青少年教育[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4:45-49.

[3]张晓华,纪秋发. 首都青少年消费情况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06,09:23-29.

[4]谢万华. 中国教育消费研究[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06:16-18.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生;消费观;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在家庭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消费现象,其中,孩子乱花钱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比如,吃、穿、用讲品牌,比价钱,追时髦;过生日请客、比排场;外出比阔气。需要的买,不需要的也买;没有的要买,有的还买;无事闲逛买,孩子哭了“买”笑……总之是一个字“买”——花钱就好。渐渐的,孩子养成了事事花钱,天天花钱,张口闭口花钱的习惯。孰不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以花钱代替满足的一种心理障碍。

一、不良消费观的成因分析

(一)家教误区

1.家庭教育缺乏理性

一次,我在商场玩具柜台前看到几位家长领着孩子在买玩具,一个孩子怀里抱着刚刚买的百变金刚,又指着一辆电动坦克要买,妈妈说:“你有电动卡车……”话音未落,孩子扔掉金刚,躺在地上,又哭又闹,妈妈立即妥协。玩具柜台旁的赛车跑道上,追逐着十几辆造型新颖的小赛车,孩子们争着比谁的漂亮,谁买得多,谁的发动机换了几个,谁的电池花了多少钱,一个个神采飞扬,兴奋不已。试问:哪位“小皇帝”、“小公主”生下来就是如此呢?追其根源在于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要星星家长不敢给月亮,家长的溺爱战胜了理智,也种下了花钱如流水,花钱买快乐的恶果。爱的方式将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教育是一种理,一旦情感占了上风就将失去理智。对孩子教育应该多些理智。

2.家庭教育重智能轻品德

社会知识化,知识产业化,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学习,望子成龙的家长,更为子女求知心切,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在诸多方法中,不少人认为经济奖惩是最有效的方法,考好了孩子要啥买啥,考不好不许花钱。只要是孩子学习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无论作用大小。另外,为让孩子考个好成绩给孩子请家教,甚至花高价“买学上”,加深了孩子凡事花钱的习惯。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学习的目的性变了,主动性没有了,一旦失去外界刺激就开始厌学、逃学,有的造成心理障碍,结果事与愿违,事得其反。

3.花钱代替教育的责任

面对竞争的压力,家长们每天为工作生活奔波,平时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自觉愧疚,单亲家庭父母更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便以花钱作为补偿,让孩子拿着钱随便花,父母从不计较,不够还可以随便要,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一种人家有我也有的从众心理支配下,盲目地满足孩子花钱的要求,使孩子形成想花就花,父母挣钱为我花的心理。还有的家长花钱让孩子寄宿学校,寄宿亲友,或是由自己的长辈代管孩子等,这些都是家长逃避责任的表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教育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畸形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健康的人来。

(二)社会环境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处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体现经济价值,成功人士以高级轿车,高档消费,吃、穿排场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人们口头谈论的活题也是谁买的是名牌,谁用的高档,谁过生日花了多少钱……人们在炫耀的同时,忘却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影响着孩子去比阔气,比高消费。

(三)孩子个性心理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孩子的身体发育竭尽所能地为之补充大量的营养品,期望孩子有一个分健康的体魄,然而却忽视了孩子心理成长也需要“营养”的问题。孩子个性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也会导致花钱现象的产生,如:孩子需要父母关爱,并在生活中得到体验,父母也要在生活中把爱表现出来,但父母往往由于工作紧张,无暇满足孩子的需求,加之独生子女家庭人员少,孩子的生活单调,更多时间以玩具为伴,个人独处。而小孩子好奇心强,看见新鲜的东西就喜欢,就想要,就要买,孩子便开始寻求新奇,于是“买”又开始。另外,孩子的喜新厌旧心理,攀比从众心理,满足自尊心理都是他们导致乱花钱的原因。

二、培养良好消费观的对策

(一)学校正确教育引导

学校要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到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尽管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掉。我们的家庭消费应量力而行,合理消费注意积累,不讲排场摆阔气,花钱有计划,买东西物有所值,不攀比、不浪费。中学生的消费完全要靠父母,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往往不能体味父母挣钱的艰辛。父母维持一个家庭的经济运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学生不应该让自己的超限消费加重他们的负担。尽管一些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中学生在消费时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不能养成随便消费的坏习惯,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同时,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消费要适合自己的正常需要,如身体发育需要的饮食,增长智力需要的书籍,符合学生身份的必要衣着,为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去参加一些文艺和体育训练等。

2.宣传合理的消费常识

现在有很多中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不会合理地消费。有些学生常常拿着钱到商店、书店胡乱地买一通,并不能考虑到所购商品的实用性和价值。这与学生缺乏消费知识有关。学校也要教给学生生活方面的常识,让他们掌握一些消费知识。第一,饮食要注意结构合理。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不能偏食,不能乱吃零食和各种小食品。第二,流行不等于美。中学生的衣着不宜赶时髦,流行的东西一般价格都比较高,但是不一定适合中学生健康、活泼的特点。第三,智力投资不能过于慷慨。中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而不能随心所欲,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把因为消费带来的困惑和烦恼告诉教师,教师及时地帮助他们排除因消费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3.开展丰富的理财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帮助学生理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怎样理财。如开展“班级银行”教学生理财,竞选小行长、小会计、出纳等,办理班级银行小存折等,通过开办“班级银行”让一些孩子改掉乱花钱的毛病。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当家理财我能行”活动、 “知父母劳动不易,做文明理财主人”、“小零花,大计划”等活动,让孩子花好手中的每一分钱,从小养成科学理财的习惯。

三、家庭引导合理消费

1.学会合理拒绝

许多家长一味地娇惯孩子,对他们的消费不加限制,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完全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会形成孩子依赖心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家长应该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消费要求,决不能任由孩子虚荣心的膨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孩子。对孩子花钱上的“节制”,并不等于“克扣”,而且要酌情处理。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满足,而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就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会养成孩子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父母劳动的好习惯。

2.制定消费计划

工薪阶级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收入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消费水准应该是怎样的,从而掌握自己的消费尺度;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与孩子一道制定一个家庭财政计划,要求孩子按消费计划行事,月末进行总结。对于计划执行得好的要给予鼓励,而对于超出计划的消费要给予批评。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有助于他形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习惯。

3.家长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榜样,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家长要求孩子作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家长自己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合理消费, 不奢侈浪费,从而为孩子正确消费观的形成营造的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教育[M].开明出版社,2002.

[2]《班主任之友》,2007,(8).

第12篇

晓元是个中学生,最近,一个烦恼困扰着他:现在同学们开始对过生日格外重视,大家都买很贵重的礼物给过生日的同学。过生日的同学得花一大笔钱开生日宴会。而家不富裕,父母辛辛苦苦地挣钱供他读书,真不忍心向家里要钱。可一到同学们过生日时,由于拿不出好礼物,他就感到没面子,很自卑……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晓元正为这事烦恼着,又一个同宿舍同学过生日的消息传来,而且,听说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买礼物了。闻听此讯,晓元两天来心神不安,连上课都受到了影响。从同学感情说,彼此不错,不送上一份厚礼怕影响同学关系,可是,眼看生活费不多了,怎么为这事跟家长开口?究竟同学过生日该怎么办呢?

心理把脉:盲目消费方式不值得提倡

晓元的烦恼,也困扰这不少中学生。实质上这是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确实,同学过生日,常常会有人出手大方。但是,这种盲目消费方式不值得提倡。拿父母用汗水换来的钱不当回事,花得多又有什么光彩;花得少又有什么丢面子?

更重要的是,不少同学从心里并不认为,花父母的钱出手大方多光彩。我曾经在住宿生中做过一次调查,让伙食费和零花钱加在一起每月花200元左右的同学举手,同学们哗啦啦几乎全举起了手;再让每月花300元左右的同学举手,同学们面面相觑,最后只有很少几个人举手;我又把钱数提高到每月花400元、500元左右,就更没人举手了。这个调查不在于了解同学们的实际消费水平,而是为了解同学们的消费态度。在当时,作为住宿生,伙食费和零花钱每月共200元左右是偏低的,可以说是一个起点标准,实际上每月花300元、400元乃至500元的都大有人在,个别同学可以高达800多元。可为什么谁也不承认自己花钱多呢?因为大家知道花钱多并不光彩,大把花父母的血汗钱更不算英雄好汉!

而且,中学生还只是消费者,只花钱,不挣钱。一旦互相攀比大手大脚花父母的钱,就会由被动消费变成主动消费,并会逐渐养成消费无度、贪得无厌的心理,养成只愿消费不愿创造的懒散性格,必然会导致品学的全面滑坡,导致心灵畸形,到了极点,就不仅仅是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还会酿成一幕幕令人心痛的悲剧。有些少年犯就是被钱诱入歧途的。

心理处方:积极化解过生日的难题

如此说来,晓元该怎样化解自己面临的难题呢?

我们先说,从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角度看,应该怎样把握消费原则。

首先是坚持适度性消费。

所谓适度,难说统一的标准,但是有两点应该把握:一方面要看自己家庭条件,一方面要看大多数同学的消费水平。前面说过的那个调查中,为什么同学们都举手表示自己每月花费200元左右?因为这个尺度,正是当时大多数家庭条件决定的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消费水平。

其次是重在发展性消费。

消费分为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作为未成年人,中学生在生存性消费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应投向发展性消费方面,如购书,学电脑,参加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等。身为中学生,应该有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消费方式,促进自我的健康发展,应该自己把握自己。

最后是不要盲目性消费。

钱能造福,也能致祸。不管兜里的钱有多少,不管自己是不是需要,就盲目地花钱赶时髦,赶潮流,这就是盲目性消费,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个别同学拿父母的钱来抽烟,喝酒,玩游戏机,这更是应该杜绝的。国外有些大家族的子弟,之所以不管家里有多少钱也能健康成长,就是因为从小杜绝了盲目性消费。

接下来再说,在把握好消费原则的基础上,怎样来积极化解过生日的难题。

首先是正确对待祝贺同学生日的意义。

同学过生日,相互表示祝贺,实质是为了增进人际交往,密切同学关系。既然很多同学并不认可盲目的过度消费,为什么同学过生日还有人出手大方?其实未必完全是为了炫富,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增进人际关系。从这个角度说,倒也无可厚非。同学过生日,相互表示祝贺,也是增进人际关系的机会,也是密切同学感情的方式。所以,不必对此深恶痛绝,应该看到这件事的积极意义。

其次是采取适当方式表达对同学生日的祝福。

虽然对同学过生日表示祝贺有积极意义,但是,对同学过生日表示祝贺,根本并不在礼物有多贵重。同学彼此祝贺生日,还是以情为重,要的是同学情谊,情谊到了才是关键。

这就需要从我做起。自己过生日时可以郑重宣布,只接受同学们真诚的祝福,谢绝任何花钱买来的礼物。这时候,特别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不要为同学过生日热热闹闹而眼热,不要为自己过生日平平静静而失落。自己心理调整到位了,同学过生日时也可以用祝福代替礼物,或自制有意义的纪念品相送。只要认识问题解决了,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合适的选择,既表达了对同学的祝福,又不用大手大脚花钱。

最后是提高人际能力积极增进同学感情。

很多中学生为同学过生日的烦恼,是怕影响同学关系。其实不用这样担心。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重要方面。一个高情商的人,一般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但是,单靠过生日送大礼未必就有好人缘,增进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条件很多,重要的是心理条件,比如,与人为善,诚以待人,开放自己,学会示弱,保持距离,平等互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