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2:41: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体制;服务意识;发展环境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襄阳文化传媒产业研究》(2012JDY019)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71-02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有助于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而且是促使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调整布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开创了新局面。同时也应看到,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依然存在,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体制改革
通过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把增强党的宏观领导能力落实到文化工作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要健全政府管理、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 反应灵敏、 运转有序、 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文化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实现党对文化单位的控制力,把党委对文化单位经营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落到实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方式和方法。
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面对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资产评价体系和领导考核办法。研究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把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体制结合起来,更好地坚持正确导向和经营方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
二、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文化管理工作效能
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依法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放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要将国有资产所有者、行业管理者、行业经营者三种角色集一体的制度,改变为角色分工的制度,,将国有文化资产所有权交给政府,经营职能交给文化产业集团,文化行政部门保留行业管理者和文化产品供给者的身份, 成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
一是文化管理行政部门同文化事业单位分离,文化企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行政部门由过去具体办文化过渡到管理文化,实现社会文化社会办;二是强化政府文化部门的管理职能,收回部分由文化事业单位行使的文化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三是从过去单一靠行政管理转变到依靠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管理。[2]
三、重塑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产业
加快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是否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创新体制,转化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尽快转制为市场主体,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集团。
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改变文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社会化生产、规模经营状况。加快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中小文化骨干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善激励机制,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具有较强创新竞争实力的文化事业单位,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应明确市场化方向,把纯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和公益文化单位中的经营部分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变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
四、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切实贯彻人才兴文战略,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努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高层次的艺术创作、新闻采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人才队伍等。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评估、奖罚考核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为重点,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体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区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通过有吸引力的引进措施,尽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五、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完善投融资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积极争取各界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引导非公资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有政府投资于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且也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支持非公资本发展文化产业。对外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允许境外机构或个人投资文化产业,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允许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与外资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和研究等工作。鼓励企业赞助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公共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3]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或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文化产业。
六、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是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娱乐市场、文物保护和公益文化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章。规范文化产业活动,禁止不正当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依法打击破坏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理顺市场管理体制,严厉打击盗版盗印、非法经营及出版等不法行为,规范文化企业及产品在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审批和管理程序。[4]
抓紧拟定和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及规章,特别是要制定出台市场准入、财税优惠及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着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文化产品及各类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充分竞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小平.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J].江海纵横,2010,(06).
[2]王立.关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8,(02).
[3]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林雄.建设文化强省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N].南方日报,2009-07-27(A07)
2013年度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网络影视评论舆论场研究》课题负责人,先后在《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青年研究》《现代传播》《现代视听》《文化产业导刊》等学术期刊20余篇,论文《近年我国电视广告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度广播电视征文三等奖。多次参与、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关于文化政策、影视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参与著述有《制播体制改革与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中国电视广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中央电视台发展史(1958~2008年)》《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央电视台》《网络经济》《改革中国电视》。其中,《公民文化权益实现对策研究》被评为“北京市第六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三等奖”。目前主要从事传媒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影视艺术的课题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锐意进取,科研不断
采访前,蒋淑媛正在和同事研讨课题,看得出来,她思维敏捷,做事干练。时光回到1996年,蒋淑媛来到北京,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1999年,她秉承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选择留在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那时候的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还没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研究的内容以北京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为主。这其实和研究所的历史渊源有关,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市文化局戏曲编导委员会,1962年改名为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不断扩大艺术研究领域,1989年更名为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从研究所名称的更迭我们就能看出,研究所研究的范围在一点一点地扩大。进入21世纪后,文化在国家实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京作为首都,文化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演艺市场的繁荣、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一系列时代的命题摆在了她的面前。因此,蒋淑媛对北京市文化建设中的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探索,舞台剧目制作人制的研究、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考察、群众文化人才培训需求的调研、电视业制播分离体制的探索、电视广告经营模式的变革、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评估的持续跟踪等一系列课题的完成,促使她对北京市的文化建设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使得她在工作的历练下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也正是研究工作本身的要求,一个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充电和学习。2006年,蒋淑媛继续深造,在传媒大学攻读了博士学位。同时期,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并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随着时间的流逝,2008年12月,蒋淑媛作为学院的骨干,作为北京市组织部第一批“京郊人才行”的专家,被北京市文化局派往门头沟文委挂职锻炼一年,任主任助理。这期间,配合门头沟区文委进行区域文化的课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门头沟戏曲市场的调查和门头沟创意文化产业的报告。2010年,研究所搬进北京戏校,并改名为艺术研究中心。蒋淑媛挂职结束,回来后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科研管理工作。
硕果累累的艺术研究中心
记者:刚开始负责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
蒋淑媛:你提的这个问题特别好。因为我负责研究中心工作时还比较年轻,研究中心的老同志很多,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一来,如何组织、调动起大家很好地相互协作,完成某个研究课题,就成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挑战。
记者:您当时是如何应对这个挑战的?
蒋淑媛:首先态度上得尊重老同志,这是要秉承的。其次,工作的事我还是要求很严格的,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不过,有时候管理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我们有个老同志是研究人类学的,虽然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不同,但他已经研究了很多年,研究成果也很棒,你去强扭他的方向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则会更多地和我一起承担研究中心的研究任务。
记者:请问研究所并入北戏后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蒋淑媛:并入学院以后,学院会给我们一些需要研究的内容,同时研究所传统的研究课题我们还在继续。
这其中包括将学院珍贵的艺术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2012年,我们重点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500多套戏曲出版物进行了扫描和条目录入,大约30万页。同时,我们对1952~1982年我院毕业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整体梳理。
研究中心还有一个项目是制作、出版《北京文化艺术年鉴》和《艺术志》的相关工作。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向各区县文委征集资料,通过召开内部研讨会、审稿会,多次编辑、校对,最终完成了9大部类的编辑、统稿工作。同时,按照北京史志办的要求,完成《艺术志》的撰写工作。
此外,研究中心的另一项工作是关于《传统京剧剧本汇编》的相关工作。这项工作的历史十分久远,远在1952年戏曲编导委员会成立的时候,就组织了专家和工作人员就京剧的手抄剧本进行了整理。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所出版过一套京剧剧本汇编的书籍。近两年,我们又对《传统京剧剧本汇编》进行了再版,并且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施公案》《昭代箫韶》等内容。经过对1300个手抄剧本的选择、录入和编辑,共整理了60多万字的稿件。
另外,研究中心很好地完成了学院系列出版物《博艺》的出版工作。我们按照学院要求,就不同专题的《博艺》专辑推行了项目制管理模式,由原来集体分工合作改为责任编辑统筹,然后由编辑部主任、部门主任、院领导审定的流程。在策划内容上,与学院各部系紧密合作,积极为学院老师提供支持和平台。这一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艺》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多是综合性的专业论文的合辑,同时也有舞蹈专辑、音乐专辑、京剧专辑等分门类的专辑。另外,为了庆祝学院成立60周年,我们也通过《博艺》这个平台,汇集了学院优秀毕业生、行业内专家对于学院建设、教学体会的思考,也很具有纪念意义。
记者:请谈谈关于学院教研方面,研究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蒋淑媛:研究中心在教研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参与了《中华美德故事》剧本的策划会,并组织人员参与了相关创作工作。
还有,协助院里申报2014年教研课题《李文敏教学研讨文集》和《京剧武生行当教学研讨文集》,积极参与了前期筹备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各院系,完成了《戏曲系列教材》的编辑、审稿工作。
编者按:本论文从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大力发展中介组织,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金融文化产业发展的改进,大型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都具有对文化产业投资意向,政府也定期相关的信息动态。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文化产业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吉林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举措,通过抢抓先机,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培育形成了一大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吉林省金融业加快了介入文化产业的步伐。
创新金融产品
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量身定做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列入支持类,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文化企业设置有别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块,制定版权质押贷款指引和并购贷款指引等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实现担保形式多样化。商业银行应结合文化企业运营方式和特点,弱化财务指标考核,转变以机器设备、厂房有形资产为抵押品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电影制作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扩大抵(质)押范围,丰富融资品种,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三是制定针对文化企业的授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四是加强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部分文化企业正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建立相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来源于/
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
以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为切入点,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文化企业,应做好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培训、辅导和推介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迅速成长。推动文化企业引进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境内外资本以BOT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未来收益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宽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大力发展服务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在文化企业与金融对接中居于桥梁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服务深度。应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权威评估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服务,解决文化企业抵押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等问题,畅通无形资产交易,降低交易费用。出台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指标,规范相关机构的行为。借鉴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成功经验,拓展现有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文化产业纳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服务范围内,发挥担保公司合理分担风险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中介机构,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并通过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引导其实现规模运作。
优化外部环境优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或项目,从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对新增文化产业贷款或担保代偿形成的损失给予补偿,鼓励金融机构放大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份额。设立文化产业引导基金,推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二是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签定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协议,由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需要扶持培育的文化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通过多部门联合举办文化产业银企对接会、洽谈会、推介会等形式,构建文化产业项目融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三是抓紧制定和完善规范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和托管的管理办法,培育流转市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础性制度障碍。同时,在土地、税收、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给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为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信息支持。现在有很多大型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都具有对文化产业投资意向,但并不完全了解文化产业的相关态势。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或相关信息和动态数据等,为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必要条件。
关键词:出版专业;持证上岗;编辑: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43-02
近来我校期刊中心的编辑随同全国出版同仁一起,沉浸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激起的波澜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期刊编辑忧心忡忡。
前年编辑就经历了一场运动:上网登录“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登记注册管理系统”,填报责任编辑注册申请表。大家猜测着即将到来的变革,持证上岗意味着岗少人多,如果编辑人员供不应求就不会要求持证上岗,如果现行的期刊数量也不怕没有岗位,那么调整、减缩期刊数量就是下步的趋势。大家更想着高校编辑铁饭碗要打破了,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企业的做法是走市场,没有了公费医疗走社保,没有了行政级别走岗位津贴,经济危机时会裁员,企业倒闭时要下岗和失业。大家都开始了思考,传统的观念正在转变。
一、体制改革的大气候
面对新世纪出现的种种新的情况、新的挑战,高校出版社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开创新辉煌?业内同仁都在思考和研究新的对策。如从总体来说,高校出版社繁荣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深化改革,把出版社的活动真正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2008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文,提出了高校出版社的改革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校出版体制的转化,即高校出版社的体制以企业体制为主,极少数高校出版社可以保留事业体制。转为企业的出版社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出版多类别、多层次、多媒体教材,满足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出版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让出版社成为独立法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的重要任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扎实推进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 第一批试点的19家高校出版单位改革的成功实践,坚定了深化高校出版体制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到位的出版单位通过改革促进了产业发展,社会影响力增强。前高校出版体制改革已具备相当的基础,转制成本较低。新体制下高校出版社须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度,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出版社须与受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涉及到编辑自身利益和饭碗的就是一般从业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新闻出版职业资格条件。这就是要求编辑将与学校教辅的人不同,要持证上岗,责权利自身承担。文件还提出加强出版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版权贸易等各方面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化出版队伍,为高校出版社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也看出改革也重视编辑个体的利益,培养专业人员,让其在经营中有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出版社也在整合和优化,如同国际上的著名出版公司一样,组成了许多出版集团。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事实上,高校出版社的转企是成功的,有的还上市了,受到大家热捧。
二、学报改革的小气候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窗口”为了反映本校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学报顾及本校各专业、各学科的科研论文,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拼盘的综合模式。这是一种封闭式、内向型的模式,缺乏竞争与活力。绝大多数学报发行量小、读者少、优稿匮乏、学术质量不高、满足不了高品位读者的需求,社会影响不大;有些学报经费短缺,甚至陷入困境[1~2]。
高校学报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体制改革对学报来说是一次破茧重生,生命的更新。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只有改革了,才有希望。高校出版社已在产权制度上探索出一条新路,这为高校学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只有当优秀人才、优质资源和优良环境三者同时具备,才能真正源源不断地产出一批高质量的论文。目前,我校正通过多项配套措施,“多管齐下”,努力创造和谐的科研环境,引导教师和研究生瞄准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显示度,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在深入探讨高校学报改革、发展中,各高校学报应正确定位,根据自身实力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3]。研究性大学学报应该立足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发表学术水平高的文章,强调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去争创国内一流,办出国际水平,进入SCI索引行列[4]。期刊定位需要从确定读者群、刊物的内容与方向、编者与作者群,到确定刊物的编排与印刷级别、价格水平、发行渠道及广告价位,包括了期刊运作的各个层面,是对刊物的一种整体策划和经营[5]。
学报改革的重点应是扩充内涵,解决刊物形式死板、内容单调、信息量小的矛盾,达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另外,学报要实行联合办刊、集团化动作以及专业化、主题化。这在我校进行了尝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地学前缘》,吸引了两校的优秀稿件,而且坚持办主题期刊,其效果较好。
笔者前年就对期刊职业资格申请的发展形势做了预测,学报需要调整结构,像出版社一样转变模式,而且需要集中和整合资源,组成编辑室和发行室,提高效率,最终完成高校学报知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改革。
和众多科技期刊相比,高校学报业内认知度不高,一般无特定专业受众,这不仅影响学报的稿源和质量,还会影响学报的发行量。要想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出版编辑市场分得一杯羹,那确实是很困难的。每一位学报编辑都应树立危机意识,主动走出去,积极面对竞争。要将期刊质量当作自己的生命;同时培养开放的思维,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拓宽视野,那怕是自己垫钱参加;同时也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和交流,及时了解学术前沿,洞察学术趋势,以开放的心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和创造性[5]。实际上自身提高了,不怕没有饭碗。
危机中的转型与改革,付出的成本最小,改革的效果最好,解决的问题最彻底。
为了应对高校编辑部改制的变革趋势,编辑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扩大知识面,深入专业基础,加强自身发展。比如定期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知识模块学习,政策法规学习,无以复加技能的培训,外语编辑和英文摘要审校培训,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学习,以及多拿各种职业证书。每个编辑都尝试着去初审稿件,或者参与组稿,掌握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初审的过程中利用检索工具可以检查出一稿多投的学术造假,在网上审稿系统的运用中对主题相似的文章的重点关注。因此,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编辑技能是办好刊物的关键,我们要以人为本自身发展,迎接即将到来的期刊和出版体制的改革。或许编辑行业也会像教师一样热起来,也有更多的男性加入。
最近的《关于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公布以后,更是涉及到一半以上不具备法人出版单位的学术类期刊,必将引发期刊出版格局的重大变化 [6]。诚见传统出版单位在出版人才方面并不丰富。而一些高层次的出版编辑人员,多数聚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双肩挑于科学研究之中。在中国社会保障双轨制的环境下,企业化的出版单位在人才竞争上并不具备优势。一些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才,也就是取得编辑出版资格人员,多数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尤其是2000年后进入的高学历编辑人员,他们拥有博士学位的较多,而且还拿到了编辑出版资格证,这也在从业积累下来唯一的“打狗棒”,其价值在改革中会突现出来。这些人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选择机遇:在失去事业单位身份的情况下,就会对出版单位进行选择——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出版平台。他们是出版队伍中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人员。也正是这种变局,为他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价值就会更大。
参考文献:
[1] 黄万武.学报专业化是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11-14.
[2] 邓久华,王晶.关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1):52-53.
[3] 陈佳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力推进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6).
[4] 刘玉邦,眭海霞.彷徨与突围:高校学报改革之方略——兼评学报同仁高校学报改革之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
摘 要 报业集团实行宣传经营两分离后,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以保证集团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文就报业集团如何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强化财务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体制改革 财务管理 营运活动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报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化改革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作为报业集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集团发展目标的财务管理活动,其管理模式只有紧跟集团体制改革的新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地规范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公司的经营活动,才能实现最终强化和提升财务在集团化运作中的功能,以适应报业集团经济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的需要,结合报业集团宣传经营“两分离”改革目标及实际情况,本文就报业集团体制改革中财务管理遇到的新情况及如何改进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探讨。
一、报业集团体制改革中财务管理模式的新特点
1.集团财务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逐步向集团财务公司方向发展
改变了原先事业单位核算方式,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与《新闻出版会计核算办法》准确核算各项收入、成本与费用,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并按照集团化管理要求,强化资金控制与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逐步向集团财务公司转型。
2.由离散型向集中型转变,统一预算控制
撤消所属各媒体、各单位财务部门,归并整合,成立财务部负责集团财务核算、人员、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要求通过统一预算管理方式强化财务控制。
3.新闻媒体财务管理呈现新样式
集团所属各媒体实行预算管理、目标考核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据媒体的实际运营状态及成本预测,集团每年下达人员、采编、办公费用等预算,每月财务部根据预算进度与目标考核进度,划拨媒体费用额度,且专设媒体财务处具体负责媒体的成本核算,媒体在额度范围内使用。年终财务部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决算各媒体可使用额度。
4.报业发展公司财务管理主导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报业发展公司是集团新闻与经营两分离的主角,实行传统新闻产业与文化产业、多元产业区分,相对封闭经营运作:一是传统新闻产业为一线,包含各媒体新闻的采编及相关广告、发行、印务、纸张等经营公司,二是文化多元产业为一线,独立拓展文化产业及多元产业。对于新闻产业,广告、发行、印务、纸张等分公司按集团预算及所确定费率保证运转和发展外,收入由集团统一调配,保障媒体与集团基本运作;对于文化产业、多元产业相对独立运作,报业发展公司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二、报业集团改进创新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改进集团财务组织结构并明确职责
集团财务部是对集团整体财务管理及传统新闻产业服务的职能部门,在集团党委领导下,设集团本部、媒体财务处、报业发展公司财务部。作为集团财务管理的责任部门,财务部按传统新闻产业模式开展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监督以及资本经营。其职能为:一是负责集团财务制度建设。二是预、决算管理。三是会计核算管理。四是投、融资管理。五是内部控制与监督。
加强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集团财务部按集团管理层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在岗位、分配、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和定期岗位交流,并按确定岗位定岗定酬,原工资档案保留,实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岗位工资按岗位确定,绩效工资经考核后兑现。
2.加强财务控制和现金流管理与控制
实行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控制:(1)对集团管理层各部门实行部门预算控制。(2)对集团后勤保障部门实行虚拟服务外包方式总控费用,待条件成熟实现服务完全外包。(3)对各媒体由集团下达人员及经费预算,并结合考核进行控制。以传统新闻产业为中心的目标考核与预算控制:传统新闻产业经营的广告、发行、印刷、纸张分公司以集团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为目标,以确定的费率为限度,以经营预算为指导,进行财务总控。以文化产业、多元产业投资为中心的利润与目标控制:(1)报业发展公司文化产业、多元产业的投入与发展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实行企业化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应以资本投入产出率为主要控制指标。(2)财务部对具体项目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掌握投入项目运作情况,对具体项目进行评估,发现经营风险或异常情况及时向集团党委报告。
集团现金流管理与控制。对于现代企业集团来说,现金流是比利润更重要的指标,加强现金流管理,是提高财务运行能力和保障集团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1)由集团财务部总控现金流。(2)各媒体经费按进度及考核划拨费用额度,每月在额度内报资金使用计划,集团按资金使用计划支付现金。
3.强化内部审计制度
为加强集团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集团合法权益,保障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集团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派专人专职对集团本部、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各媒体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审查财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经济合同履行是否规范,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三、集团财务管理技术革新实现“四统一”
1.统一财务核算体系
主要以用友软件和财务框架构建集团化的核算体系,统一科目与权限设置,共用服务器在同一平台操作。
2.统一现金流控制体系
建立集团资金管理系统,对资金计划、资金结算、账户管理、票据管理、投融资、内部存贷、利息计算、资金监控等进行一体化管理。
3.统一经营管理运行体系
引进和提升与管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及经营相关的广告、发行、印刷等专业管理软件,与财务软件相衔接,将管理、经营与财务管理实现即时沟通。
4.统一管理平台体系
在以上各项基础上搭建集团经营管理综合平台,以财务管理、广告管理、发行管理、印务ERP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为支撑,通过数据接口,将需要的数据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整合应用系统,实时监控,全面掌握经营信息。
体制改革促使集团财务管理从事业化管理转变为现代企业集团化管理,管理手段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现代化,使财务数据能实时共享,将财务管理前移至事中监督管理。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得到了提高,优化了人员结构,为报业集团发展提供更有力财务支持,更好地促进了报业集团化、企业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国有文化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找不准定位,它们既留恋政府职能所谓的荣耀,又舍不得市场化的自由”近日,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演集团)副总经理李龙吟在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坦言,“某一区域或城市的国有文化企业最本质工作是潜心研究公众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然后按照艺术规律生产出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并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卖出去,最终和市场达成交换。”
国有文企普遍定位模糊
成立于2009年的京演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国有文化企业,旗下拥有中国杂技集团、北京电影公司及管理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北京京演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公司等15家子公司(单位)。
据其官网资料介绍,京演集团广泛地与地方政府、工业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已形成文化、体育、旅游集聚发展的“大文化”产业布局,打造国有文化企业管理平台、投融资平台及大项目运营平台。成立以来,集团曾荣获“2012年中国演艺机构10强”、“中国文化企业30强”、北京影响力“影响百姓经济生活10大企业”及“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等,已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
从宏观的角度、政府的层面来看今天的京演集团无疑是光鲜亮丽的。不过,和绝大多数各地方政府直属的大型文化企业一样,若纯粹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来详细考量,距离成熟的文化产业企业无疑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李龙吟认为:“京演集团的定位之一是去研究公众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然后按照艺术规律生产出高质量的艺术产品并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卖出去,最终在艺术层面和市场达成交换。”
以驻场演出为例,上海有《时空之旅》、杭州有《宋城千古情》、丽江有《印象刘三姐》,均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品牌。截至目前,京演集团并没有研究出北京市民和外地、外国的旅行者需要什么样的演出。
再来看看国粹京剧,除非是出于某种活动或仪式的需要,现今甚至北京本地的人都不怎么看了。究其原因就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纯正的艺术不能满足每个时代受众的欣赏习惯,故事背景、各种元素过于复杂。
李龙吟认为这是北京演艺界的大问题之一,也正是京演集团对公众、市场的研究不够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集团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在充分关注与了解的前提下,集中优势人才创作出大家需要的、喜欢看的作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玩之余欣赏到诸如巴黎红磨坊、莫斯科芭蕾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等标志性的令^震撼的演出,为整个城市的文化增光添彩。
国有文化企业的另一个定位是做好自己的事,不去涉足政府的职责范围。李龙吟说:“文化是更高层次的东西,艺术作品上升到公众层面、娱乐活动形成公共事件才是文化。文化是政府的事情,京研集团应该去经营艺术。不能既留恋所谓政府职能的荣耀,又舍不得市场化的自由。”
以国有剧院的经营为例,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依赖政府拨款兼具政府文化部门与市场功能的事业性质的“文化企业”。美国国家文化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则是设立专门的基金负责日常运营。基金的收入来自个人、企业等的捐款,捐款者根据数额的不同享受特殊通道、国家艺术奖颁奖之夜与总统同一包厢就坐等待遇。政府财政支持场地等硬件维护,公众是可以免费自由出入的,也就是说场地不收费、进行演出的剧团才去收费。严格来讲,剧院作为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建设并负责硬件维护的公共场所面向公众收取参观门票等费用等也是不应当的。
亟需可信赖的融资体系
“文化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特别需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信赖的融资平台。这个平台的实施方由产业基金、市场化的投资机构等组成。京演集团等大型国企或政府不能直接操作”李龙吟对《融资中国》记者说。
他认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还处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阶段。有创意和才华的人可能没有资金实力,有实力的人有或者没有精力、兴趣或者合适的渠道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现有的投融资体系之下,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也由于其规模小、轻资产等因素面临融资困境、处境艰难。而民营文化企业无疑是撑起文化产业未来大发展的生力军。
国外的很多上了规模甚至成为了巨头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时看起来也是微不足道的,它们正是在独具慧眼的产业基金与VC/PE等各种投资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副总经理,李龙吟并不讳言上海在文化投融资体系构建与具体实施方面远远超过了北京。据李龙吟透漏,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每年上百亿的规模却不怎么投的出去。原因就是市场化不够、需要考虑的市场以外的因素太多。
李龙吟认为,可喜的是国内已经出现过诸如宋城股份、东方星空文化基金等参与投资的杭州《宋城千古情》、张艺谋团队《印象・刘三姐》等文化金融结合的成功案例。未来可期。
去政府化才能真正产业化
文化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京演集团的视频宣传片里明确提出了打造国有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资本运作平台的目标。
不过,现实的状况却有些让人讶异。据李龙吟介绍,外表光鲜且国有银行大力支持的京演集团其实现阶段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运营去养活自己。
因为有政府背书,北京银行曾在没有任何项目支撑的情况下给予了京演集团人民币10亿元规模的授信额度。这部分贷款由政府财政贴息支持,京演集团只需到期返还本金即可。对民营文化企业来讲这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笔贷款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依然静静的躺在银行的账户里。
送上门的鸭子尚且不能煮熟,京演集团搭建投融资平台的工作似乎难度太高了点、目标有些不切实际或仅仅是为了应对“市长”而非市场的需求。
显然,政府财政过于“热情”地支持国有背景的文化企业甚至直接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是有问题的。
首先,政府的“热情”与投资是出于公共服务的考虑并不看重直接的经济回报。这种不计回报的投入注定无法形成市场,更遑论文化的产业化。同时,国有文化企业也因为接受了这种“好处”而看似顺其自然地承担起了部分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责。导致企业本职工作没做好,倒成了政府文化部门的“临时工”。还有,市场化运营是需要机遇的,当政府财政的钱在政府内部一系列部门走完程序之后,很多项目恐怕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互联网逻辑下省级党报集团的创新发展,试图分析省级党报集团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寻求有效对策,为省级党报集团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 环境 党报 创新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经过30多年的粗放式高速发展,目前大都遭遇发展瓶颈。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传媒产业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企业的营销方式、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游戏规则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传统纸质党报媒体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喻国明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最大赢家,它们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它们掌握了最大的权力,它们俨然成为新时代的“世界之王”。[1]因此,面对这些危机与挑战,我国报业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壮大整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介融合,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发展新兴媒体中的示范作用,积极实施省级党报集团的全媒体转型。
二、省级党报集团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解读
党的十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用人机制的转换是重点。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础制度。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在单位类别上属于属宣传文化系统,在机构职能性质上属事业单位,省级党报集团的管理体制、用人机制、聘用制度、岗位设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均属于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所包括的内容,见右表。[2]
三、省级党报集团创新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管理、企业化运作”造成体制上的“三不象”——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目前省级党报集团一般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这种双重身份,造成了体制上的“三不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政机关,又不是完全的事业单位,更不是真正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干部管理上,沿袭党政机关管理模式,班子成员中正职干部任用,一般由各级党委任命;副职干部,则一般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任命。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了报业集团的党政机关属性依然存在。我国的省级党报集团可以说是兼有机关、事业、企业特点的复合体,是多法人联合组成的事业性质的报业集团。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省级党报集团将进一步区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构建“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会有相当难度。
(二)“编制内员工与编制外员工同时并存” ——“用工多轨制”带来的困惑。
在省级党报集团内部,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聘用人员同时并存,与正式职工相比,聘用人员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有某种差别。大多数省级党报集团用工形式多样,主要是编制内员工、聘用、人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临时用工等,用工单位不得不面对人员身份“多轨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根据2005年11月原人事部的6号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和2014年7月1日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目前全国一些省级党报集团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少数省级党报集团的领导认为公开招聘弱化了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利于领导自主用人,表现在对公开招聘工作的消极性。极少数省级党报集团认为目前的招聘工作环节过于烦琐,程序规定过于严格,实施过程要求过细,束缚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灵活性。目前我国省级党报集团除正式在编人员外,大多自行招聘用人,没有参与当地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编制外用工大多签订劳动合同,大量其它人员往往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何定义省级党报集团与个人的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将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现行人事管理的规范。
(三)省级党报集团岗位设置中存在的三对矛盾关系。
一是岗位设置刚性结构与人员动态需求增长的关系。按照国家岗位设置要求,专业技术岗位设岗高、中、初三级总体比例为1:3:6,每层级都有不同比例,各行业也有行业设置标准,不能突破。工勤岗位一、二级岗位不能突破10%,同样是刚性要求。但是依据省级党报集团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差别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增长,较高层次人员的需求数量和类别千差万别,如何在省级党报集团层面建立科学、动态的调控机制,是岗位设置管理能够持续推进和规范管理的深层次要求。
二是岗位设置管理与编制管理的关系。按中央要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后,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将实行“备案编制内设岗”。其工作机制和制度、程序,急待研究。目前,省级党报集团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二类,其编制都是上世纪90年代核定的。20多年来,省级党报集团事业快速发展,人员大量增长,编制早已不适应,编外用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目前,在编制部门强调审批控制、要求实行实名制管理的现实状况下,是先设岗位、再报备案,还是先报审备案编制、再设置岗位,需要县级以上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真研究。
三是岗位设置管理与职称评审的关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后,省级党报集团新取得正高、副高、中级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远远超过现有 岗位空缺数,而且,今后还会不断进行评审,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形成了对岗位设置工作的巨大压力。工勤技能岗位也存在相同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实行岗位设置前,职称晋升后就可以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省级党报集团靠职称评定增加工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并得到社会认可。是严格按岗位空缺数参加评审,还是放开评审、严格岗位控制,坚持竞聘上岗,这些岗位设置管理上的问题也需要县级以上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及时研究协调的工作机制,制定统筹解决的办法。
(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核心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省级党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目前国内的省级党报集团对全媒体采编人才、多元产业经营人才、优秀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产品经营、网络客户经营、创意艺术、资本运用、数字娱乐、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战略性人才缺乏。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传媒管理体制在很长时间内,存在重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轻管理才能和经营才的缺陷。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核心人才的紧缺,与报业集团人才激励机制、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机制的运转不够灵活有关,此外,缺乏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企业(传媒集团)中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也原因之一。我国传媒职业经理人难以获得合理授权,目前国内省级党报集团的授权机制多数仍不够透明,产权不够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
(五)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的滞后。
省级党报集团的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是指在互联网逻辑下,省级党报集团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为自身在较长时期内的竞争与发展制定的总体人才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人才实施方案与计划。目前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大多滞后。省级党报集团应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要求,关心互联网人才、爱护互联网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搭建互联网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为其制定一种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充分发挥优秀互联网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省级党报集团新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六)薪酬激励的单一性——新闻从业者价值实现的不充分,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以下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包括: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价值观冲突等。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教师、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新闻工作者、警察等。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省级党报集团用工上的“多轨制”会使得聘用人员往往把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员工的投入和产出相比,如果当他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不相等,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的长期存在会压抑聘用人员的发展,会产生职业倦怠。
四、提升省级党报集团的对策
(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进入突破期,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报刊退出机制相关规定、对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和政策,为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步伐提供了较好的契机。
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鼓励传媒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努力占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实现收传统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打造主流媒体在新闻出版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
在组织结构变迁方面,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后,为应对直线制、特别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带来的组织内部不同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沟通,省级党报集团开始尝试矩阵结构的解决思路,南方报业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全国的先行者。
例1:2012年2月,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物理形态的中央控制台——“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集成中心承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运营,超越传统报纸主导的内容生产系统,将包括采集、分析、传播、营销、服务在内的完整报业组织结构全部模块化、扁平化。[3]
新媒体技术推进当前报业的内容生产部门向平台式的集成模式方向发展,例如“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面对多样化的竞争者闯入传统报业领域,市场的萎缩必将迫使更多诸如南都的中国报业组织开始新一轮的结构重组。
例2: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媒介融合。
尝试并运作成功的虚拟部门,在原有实体部门之外,设立柔性人才组织的平台。不受编制、官僚层级、传统职能等条件的约束。集团现已成立的虚拟部门包括:文化讲坛部、公共企划部、项目拓展部、资源整合部和新媒体部。成立于2005年7月5日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每次邀请3至5位名人,共议一个文化主题。文化讲坛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文化影响力的改造与经营,将文化的思想通过传播的网络引领社会大众,虚拟部门的创新产生了实际效应。
例3: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集团。
2012年1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专门筹备组建新媒体中心,在该集团规划转型中主要起以下作用:规划设计全媒体发展战略;推动人才选拔,培养全媒体型传媒人才;促进集团全媒体品牌建设,从单一媒体、单一产品转型为多媒体、全媒体的新型传媒集团,努力实现报网互动。
(二)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
国内现有的几十家省级党报集团发展并不均衡。从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态势良好的报业集团对经 营体制实施改革创新,尽可能做到适度集权、合理分权,从而实现有效的集团化管理;同时,注重对采编、经营和管理各项业务统筹兼顾,实现了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的良性互动。实现系统协同下的产业形态的创新,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市场版图与价值资源的重构。
在互联网逻辑和公民社会的背景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整个社会的公民都有成为“公民记者”的可能,经营体制进行差异化改革成为必然。文化创意产业成省级党报集团发展的龙头产业,成为省级党报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例如:201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所属的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园区一期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实现从老印刷厂房到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形象转变。文化活动运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以创意为先导、以文化为内容、以科技为支撑,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人才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省级党报集团从机构属性上分,属宣传文化类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六大类组织之一,也是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之一,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省级党报集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主要承担者,是发展文化、新闻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省级党报集团应有效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一般来说,我国省级党报集团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文化单位,作为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特殊产业,其最主要的资产是品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作为报纸等媒体发展的生命线,在其成长壮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是其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只有建立全面、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集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互联网环境下,省级党报集团应对传媒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改变,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创新变革。转变人力资源发展观念,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真正把人力资源当成资本而非成本。改革和完善薪酬制度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技术职业发展通道,解决技术队伍行政化问题。注重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完善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改善人才结构。
(四)采编业务(报业产品)的创新。
喻国明认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逻辑下的转型升级中最为值得作为的是扮演好两个方面的角色,一是成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生产的供应者,如一个纸媒,不能只靠一个纸介质完成全部内容的传播,终端落地要多样化,实现其内容产品类别的多样化;二是实现分享经济,构建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互联网将重新把人类有价值的资源在更大限度上重新利用和开发,互联互通就是要解决过去闲置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的问题,实现新的组合新的利用。
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在新媒体产品方面,以2014年11月20日统计时点,《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平台粉丝2110938人,该集团《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官方微博的“粉丝”达800多万。2013年8月15日上线的《湖北手机报》,现在有500多万的用户。集团新媒体受众已达3000多万人。2014年7月1日,荆楚网在“新三板”上市,成为省级新闻网站第一股。
(五)发展战略的创新及路径选择。
当前,随着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兴起,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已步入重大转型变革期。就报业组织而言,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研究如下关键问题:第一,进行外部环境和行业趋势分析。第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三,作战略定位分析。第四,作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分析。第五,处理好继续发展和整合的关系。第六,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第七,科学界定主营业务、非主营业务和新兴业务。第八,进行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选择。第九,兼顾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
当前,国内省级党报集团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报业竞争从单一结构、单一区域的单一竞争进入了复合结构、跨区域的竞争,并且从单一形态向多种媒介的融合竞争状态转变,省级党报集团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报业竞争转变为多媒介的竞争,不少报业集团开始尝试实施全媒体发展战略。
(六)以优质企业文化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家[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德鲁克说,在管理中越是利用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则这种管理的成效也就越大。以优质企业文化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以优质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优质企业文化拓展组织员工的创新能力,以优质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理想的工作环境,以优质企业文化提升报业集团的品牌价值。
省级党报集团应思考如何有效实施创新文化战略。通过企业环境、企业精神来加强对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和巩固,对其进行心理需求管理,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引导,通过心理活动和心理指导来管理互联网人才的基本需求,培育互联网人才对省级党报集团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责任感,减少职业倦怠。
注释:
[1]喻国明:《互联网逻辑与传媒产业发展关键》,《南方电视学刊》2014年第3期
[2]曾建雄:《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对报业发展理念和创新实践的审思与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微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2012年10月26日,我荣获了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这一天,我终生难忘。作为20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我就像一个近30年在新闻路上不断跋涉的苦行者,继20年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幸运地又得到了一个最甜美的果实。
回望来时路
铜陵是一座人口只有70多万的江南小城。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铜陵日报》1982年复刊。对于适时风云激荡、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华夏大地,这张地市级党报的复刊,也许只是历史篇章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对于铜陵这座正从沉睡中逐渐苏醒的城市,她的字迹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转眼到了1991年,此时的中华大地,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夜。在举国上下思考未来的中国之路该往哪里去的历史关头,铜陵的经济等各项事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也引起了全市上下众多有识之士的思索:铜陵为什么不能发展更快一些?为什么不能解决别人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问题?这一系列困惑需要答案。我和市里的几位同志一起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作为策划者之一和主要编辑,于当年11月14日在《铜陵日报》刊发了《醒来,铜陵》一文。文章大胆地提出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和观念开刀,再也不能安于现状了。
那一年,我刚满30岁。
《醒来,铜陵》一文的刊发,很快引起铜陵市民的强烈反响,引发了持续的大讨论。
1992年1月4日,该文在《经济日报》头版连续刊登,《经济日报》还以《重新审视自己》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并开辟了“醒来,不只是铜陵”的专栏。自此,一个发自于内陆一隅的“铜陵声音”像阵阵春雷在全国引起了共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文明演进及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指向,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年,《醒来,铜陵》一文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先生更是欣然为铜陵日报社提笔赋诗一首:“一声震九皋,报坛足自豪。志在凌绝顶,池小亦腾蛟”。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可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手捧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奖杯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新闻人是个有使命的群体。作为一个新闻人,唯有不断深入生活,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守望者,才能把个人的努力和国家、人民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而这正是新闻职业的魅力所在。
在最为忙碌的日子里
历史,总是在不断总结中演进、嬗变。《铜陵日报》就像长河源头的一缕小溪,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追随着铜陵的发展,一路潺滠、蓄势、奔突,发展壮大。而我作为一个与之共同成长的参与者、见证者,始终与她风雨同行。2007年,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报社,赴新的岗位任职。时隔一年之后,受市委委派,我再次回到报社,担任党组书记、总编辑。此时的报社账面亏空数百万元,报社在由市民打分的行风评议中名列末尾……这难道就是那张我倾注了几十年心血的报纸吗?那段时间,痛心、焦虑,五味杂陈的心绪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作为一家报社的领头人,我没有别的选择,责任与使命、与这张报纸结缘数十年成就的亲情,让我必须尽快使她重新站立起来。
开源节流、转变运作机制、培养业务骨干、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整顿队伍作风、打造团队精神……这众多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难题,让此后的一年成为我从业以来最为忙碌的岁月。
有目标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在报社全体职工大会上,我大声疾呼,大家携起手来,同甘共苦,奋力拼搏,共同去实现建设一支高效、和谐、竞争的团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报业大楼,打造一个省内一流的新闻网站,出版一份市民喜爱的晚报,建设一个可承接多种业务的印务中心,建立一整套全新经营创收体系的“六个一”工程奋斗目标。随后,又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报社对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扁平臃肿机构,削减中间层级,畅通指挥通道,倍增工作效率,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终将有回报。经过一番洗礼的铜陵日报社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报社的经营及职工收入在两年内实现了倍增,探讨新闻业务的氛围空前浓厚。尤其在2009、2010年连续两届安徽省新闻奖评选中,《铜陵日报》获奖等次和数量都位列全省地市级平面媒体之首。与此同时,“大报品位,大众口味”的办报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日渐浓郁的学习、研讨、创新之风,为铜陵日报社出精品、出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周会、策划会、编前会、“评报专栏”以及各种业务研讨活动,波波相连,浪浪相激。“美文共赏、疑义相析”式的交流,更是激活了“一池舂水”。
新闻永远在路上
站在新的起点上,铜陵日报社这个集体重新树立了信心、燃起了激情。
然而此时的我,在欣喜之余也清醒地认识到,报社的再度崛起没有终点,前行的道路依旧漫长。我无数次和团队共勉:我们是否已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好?面对社会交予的重托,能否做到问心无愧?那些众声热议、有价值的话题,是否已经在公共空间获得回响?那些宏大抑或细小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没有把握机会,去参与、去改变、去推动?我们要有一切归零的心态,牢牢树立基层意识、群众观念这一办报的价值理念,把新闻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层的沃土里,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我们的工作,以更加谦卑的心态接受广大读者的检验。
2009年,铜陵日报社在安徽省新闻界中率先开展了编辑记者下基层蹲点活动,让记者深入一线,让编辑走出报社大门,我本人和所有采编人员每年都要有不少于半个月时间,深入农村、企业等生产生活一线,和广大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劳动。
走近方能贴近,贴心方有感触,基层和群众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因为接了“地气”,记者编辑们采写的稿件更加言之有物,心中有真情,笔下有灼见。《昔日门可罗雀今朝广受欢迎软硬件提升让乡村卫生院焕发生机》《5小时,蔬菜从市场到菜篮——记者体验菜贩的艰辛》等众多稿件的新鲜出炉,不仅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描绘了干事创业氛围,展现了城乡新面貌,传达了民众心声,更体现了记者的本色和担当。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我又带头下基层,深入到安庆铜矿矿井坑道内体验井下采掘工作……在今天的铜陵日报社,走基层已经常态化。
发展永远没有止境。
步入2010年的铜陵日报社再次迎来敢为人先、振翅腾飞的机遇。在我的多方努力下,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将电子阅报栏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我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带领全体员工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经过两年建设,铜陵市目前已经拥有新阅报栏163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对于一个总人口只有7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163个阅报栏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党报影响力,更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道靓丽风景。2012年,铜陵市又将30个大型电子阅报屏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并建成完工投入使用,从而继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阅报栏社区全覆盖后,铜陵又成为全国首个建设电子阅报屏的城市。近日,在第五届中国户外媒体协作大会上,铜陵日报社一举夺得中国户外媒体经营创新奖。而我也因在新闻和报业发展上的许多新思路于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拔尖人才。
在几代报人的躬耕无悔、同沐风雨中,铜陵同报社就像一粒种子,历经30个春秋,如今已长成一棵大树。由《铜陵日报》《铡陵日报·铜部晨刊》、铜陵新闻网、铜陵手机报、电子阅报屏和新式阅报栏等组成的实力方阵,已经集结在铜陵日报社的旗帜下,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时代的检阅。
关键词:科技期刊;品牌意识;编辑素质;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72-02
科技期刊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水平,是开展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也逐渐成为科技论文产出大国,我国每年出版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涵盖各个学科、基本能满足科技人员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体系。尽管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不少,然而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期刊并不多,我国科技期刊的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研究实力极不相称。因此,探索中国品牌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打造中国的品牌科技期刊,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科技界及期刊界的历史责任。
一、树立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
科技期刊是进行知识传播、推广科研成果、探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对期刊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品牌化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树立科技期刊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变革行列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技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强势品牌。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源,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技期刊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了品牌期刊,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打造品牌期刊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好对策,否则,科技期刊就很难在期刊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办刊人员应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吸引并留住作者及读者,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期刊的品牌形象。
二、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
基本概念: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创意策划和特色风格、学术地位和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品牌期刊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被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广泛认可[1~3]。品牌期刊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品牌期刊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实意义: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正成为学术期刊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品牌科技期刊主要表现为整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蕴的先进性、读者群体的专一性、同类科技期刊的统领性和开发经营的增值性。因此,加快实现科技期刊品牌战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期刊的品牌战略
一个科技期刊能否成为品牌期刊是长期以来该期刊的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力、受众认可度等诸多因素凝聚和积累的结果。科技期刊品牌对科技期刊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办刊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期刊的品牌发展,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论述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4-7]。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科技期刊的品牌地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创建先进的期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完善的编辑部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编辑出版程序不仅是创建品牌期刊的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的重要环节。期刊社或编辑部应当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编辑业务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有序的编辑出版管理制度,分工到位、职责明确,保证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井然有序,使科技期刊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在期刊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积极组建一支国际化的期刊编辑委员会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把那些国内外在本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吸引到编辑委员会里来,他们是影响期刊发展和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专家、学者专业知识背景深厚,见多识广,具有敏锐的科学观察能力,他们对期刊办刊宗旨及期刊组稿理念、期刊市场定位及期刊发展战略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例如,《西北地质》编辑部在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中,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及时沟通,补充了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院士及国际编委,同时充分发挥了《西北地质》编辑委员会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西北地质》的学术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
(三)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
期刊品牌的形象是读者、作者对品牌期刊的基本印象和总体感觉,这种感觉能在本领域专家学者中迅速形成期刊识别印记[8]。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总体要具有简洁性和统一性,在视觉上应当简洁生动、易于识别。其次这些视觉形象应当具有统一稳定的特点,期刊品牌形象长期就会在读者、作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心目中形成固定形象识别印记, 从而使期刊得到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科技期刊要成为品牌期刊,人才战略是期刊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期刊管理人才、专题策划人才、编辑出版人才可以使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外界声誉不断提高。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延伸和相互交叉,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编辑业务知识、宽广的科学研究视野、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才能向读者呈现出编排规范标准、具有科学价值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品牌期刊的编辑应当具有一种较强的期刊品牌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终身奋斗的思想品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创建品牌期刊便具备了十分巨大的潜能。
(五)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
提高论文质量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关键,编辑一定要关注行业热点问题。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所撰写的稿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科学价值,他们的稿件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而编辑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选题组稿,聘请某一专业领域权威性的专家撰写稿件,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编辑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
(六)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期刊网络现代化既有利于期刊的广泛传播,充分展示期刊的品牌形象,又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网站可以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完成期刊的基本信息以及目次、摘要、全文等内容的在线,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网站上能够很快地与读者见面;建立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在线编辑;建立读者与作者互动机制,加强编者与读者的网上交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丰富和构建完善的期刊网站,既可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又可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七)注重科技论文的质量审查
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高低与专家审稿环节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讲,编辑部都实行两审制度,同时选两位本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论文进行审查。编辑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编辑的审读将退修意见准确地传达给作者,当作者修改好论文返回编辑部,编辑一定要认真审读,修改不到位的论文退回再行修改。论文审改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只有紧紧抠住审改的每个环节,才能使论文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八)加强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与同行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扩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编辑人员如果不走向各种科研活动的第一线,那么学术思维也就逐渐枯竭,就无法抓住好的稿件。经常到相关的编辑部学习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促进办刊理念。积极主动与专家学者交谈,可以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学认知的敏感度,更有利于创办品牌期刊。
四、结 语
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和编辑人才,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打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将更具活力,中国的科技期刊将会以崭新的品牌形象及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出现在国际出版业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张行勇,李明德,郑柏寿.树立精品期刊意识与形成品牌期刊文化[J].编辑学报,2003(5).
[2]宋咏堂.论科技期刊品牌的内涵[J].编辑学报,2004(2).
[3]文亚.略论学术期刊的品牌与文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6).
[4]王应宽.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3).
[5]马智,赵建逸.科技期刊品牌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4).
[6]王窈惠,胡伟.科技期刊品牌及其构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
关键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日
当今社会,文化的意义日益突显,文化不但成为了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经济转型、社会的转型更依赖文化转型。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活跃文化市场、激发产业活力、促进文化创新和增加社会就业、丰富文化供给,而且能够使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多元投入、竞争发展的良性格局,有利于加快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数量巨大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依靠自身灵活而富于创新的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一些发展较好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甚至成了某些文化领域的核心力量,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新浪、腾讯、搜狐等一批娱乐及互联网媒体企业。甚至在有些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已成为主力军。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总体发展仍很滞后,远不能适应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仍处于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的状态。正视当前我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困境与问题,探讨推动他们做实做大做强的路径,已成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阻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分析我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现状与困境,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管理不善的自身问题,也有外部社会环境的约束问题。
(一)体制的障碍依然存在。当前,从整体看,文化产业的优质资源和重要领域主要被国有文化企业所占据,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只能从边缘性产业切入,起步就占劣势。此外,每年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产业奖励扶持基金主要投向仍然是国有大中型文化企业,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能够享有的较少,不平等的政策待遇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虽然陆续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但从实践来看,现有的诸多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支持和服务的有效平台、机制和手段,落实不到位。仍存在包装多但内容少、原则多但细则少、弹性多但刚性少、门槛多但实惠少的问题。
(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存在诸多障碍。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基本上都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以智力投资为主的大多数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其资产主要表现为商誉、知名度、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和轻质资产,而金融机构对于固定资产不多、稳定性不强、现金流不确定、缺少抵押能力、成长周期长的非公有制中小文化企业,从规避风险出发,往往是望而却步。同时,市场上又缺乏能够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提供无形资产抵押物变现的中介服务机构与平台,导致能够真正获得金融支持的中小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少之又少,即便获得贷款,也困难重重,额度较小。
(三)政府对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有待完善。由于当前相关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在文化市场管理中,文化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政策,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等问题,又存在管理缺失的现象。各部门分兵把守、政出多门,造成政策间的相互冲突、缺乏衔接,增加了企业负担,制约了企业发展。
(四)很多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少影响自身发展的问题。一是不少企业对于内部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机制,作坊式经营和“小富即安”心态仍较普遍;二是缺乏人才战略思想和人才培养规划,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储备相对匮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文化创意人才、高中级管理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较缺。加之企业内部培训不足,导致企业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难以跟上时代和市场节奏;三是品牌创新能力不强。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高新技术开发水平不高,引进模仿较多,自主开发少,没有能树立自己的品牌。这些自身的缺陷都成为严重制约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短板。
二、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措施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与繁荣,必须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这需要进一步破除阻碍其发展壮大的体制障碍,制定支持其发展的专项政策,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力度,充分释放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自身正能量。
(一)转变思想,认识到位。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文化行业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众多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他们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能起到杠杆撬动作用。因此,各级政府要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要使国有和非公有文化企业双轮驱动、公平竞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已不再是国有文化企业的拾漏补遗,而是我国文化产业格局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基础力量。应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给予正确的认识,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尊重。
(二)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在政策和规划上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政府虽不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但要为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基础的服务平台。政府对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鼓励不仅要落实在政策和法律上,也应落实在行动中。
一要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政府要给予两者同等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金融环境。各级政府要将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出台扶持它们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加快解决非公有制小微文化企业的税收问题,在税率税制方面做出适合文化企业自身特点的制度安排。要推动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资质认定、项目审批、财政支持、政府服务、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要进一步破除限制中小文化企业市场准入的附加条件,研究制定针对他们的产业激励政策和服务管理机制。要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合资、合作、参股、持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改革进程中来,积极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
二要努力突破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融资瓶颈。第一,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股权上市等手段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可成立由政府主导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帮助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第二,鼓励和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融资所需的中介机构和金融产品。如,建立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权威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与无形资产流转交易平台,金融机构开发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等具有市场适用性的信贷产品等,解决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问题瓶颈;第三,要继续深化和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积极协调财政部专项资金的支持,制定成长型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扶持计划,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推进措施手段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
三要加快推进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品牌建设。各地政府要加大对本地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中成长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品牌的扶持和宣传,激发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发展战略。要完善文化企业品牌保护的政策,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盗冒品牌的行为,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对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扶持,温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温州市根据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初创期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注重“培”,给予直接经济补贴;对于成长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注重“扶”,通过信贷风险补偿等文化金融的模式创新为企业打通融资路径;对于成熟期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注重“推”,对规模较大企业引入资本市场力量进行整合包装并助推上市,这些做法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三)强化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自身能力建设。一要重点完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产业链,强化企业自我品牌建构与营销能力提升。要重视具有品牌效应的原创产品的开发,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要关注延长产业链开发价值,做好潜在市场的拓展和企业产品营销能力的提升;二要灵活运用资本市场规则,提高融资效率。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要尽快熟知资本市场规则,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情况,制定企业最佳融资策略,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把企业投融资行为作为长期战略谋划;三要努力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文化产业本质上是创意产业,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其创新意识和市场灵活性。非公有制文化企业要善于抓住市场需求和信息,打造贴近群众需求的各类服务,培育、推出特色文化企业项目。如打好历史文化牌、生态环境牌、自然景观牌等,依靠地域、自身文化等优势发展企业。
(四)加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人才培育。文化产业以创意为主要特征,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优势是文化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从政府层面来讲,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人才要统一纳入国家和各地的文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文化产业人才数据库,为文化人才提供科学管理基础;要建立统一的文化企业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培训、学习考察等方式,推动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
从企业自身方面来讲,要优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环境,完善、提高相关待遇,实施自己的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计划,通过引进和就地自我培育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五)壮大和优化文化经纪人队伍,搭建文化与财富的互动平台。文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活跃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经纪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出台鼓励措施,积极培养文化经纪人,努力壮大和优化文化经纪人队伍,构建有利于经纪人与被经纪人之间良性互动的社会环境,搭建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互动的平台,促进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少峰.促进非公有制文化内容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2]田宝会,田光.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7.7.
论文摘要:建设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十一五”时期,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和文化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本文立足于广州这一特定区域,对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人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等等。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距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还有相当差距,必须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一、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市场各要素发展不够协调,产业链街接不够强。文化要素市场是由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文化管理、文化人才、文化劳动力等组成,并表现为隐形产品或无形产品的生成要素之间的交换与流通构成的市场。以广州市为例,从已掌握统计数据看,2004年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有10244家,在核心文化产业中,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业高歌猛进,广播、电视、电影、新闻、文化艺术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高级人才亦不足400人,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相对其他产业明显薄弱二‘〕“卜川。同时,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目前存在着“头轻脚重”的现象:即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完善,而由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较大,消费能力强,文化产品的流通体系较为健全,营销能力较强。如广州作为岭南特色文化的发源地,其资源开发利用仍有不足,忽视甚至破坏文物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文化资源的占有意识和创新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行业与产业化开发及市场化运作的联系仍不紧密。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发展,各种文化资源的产品链接和营销整合仍存在障碍,难以完全转化成产业资源优势。
2.城市内部区域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平衡,义祀市场的集约化程度不够高。从广州市来看,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等区,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106个)、天河区(2843个)、海珠区(1685个),分别占全市的31. 19 0 o . 21. 60%和12. 80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5. 59 0 o,而南沙、萝岗、增城、从化4个区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合计不足5%。营业收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25. 80亿元、天河区204. 93亿元、番禺区125. 6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8. 48 0 o . 18. 52%和11. 35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8. 35 0 o,而黄埔、花都、南沙、增城四个区的文化产业营业收人合计不足10000从业人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番禺区11. 10万人、越秀区6. 67万人、白云区4. 36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9. 35写、17. 63%和11. 53,合计占全市总数的58. 51。由此可见各区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也存在差异。其次,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看,全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法人单位占文化产业总数的60. 84 0 o,平均每单位营业收入仅为10. 21万元,从业人员只有7人。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看,从业人员数在10人以下的单位占总体的68. 88%仁’},4s。从广州市文化市场目前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虽然众多,但小规模单位占较大比重,经济效益和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与促进大型企业集团“改制重组”、“做大做强”的社会主流趋势难以协调,资源分散,不易形成合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3.城市郊区文化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镇,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齐全,文化活动开展比较活跃,而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镇、村,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弱甚至没有文化室,极少组织文化活动。部分农民反映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求神拜佛、聚众赌博、无证网吧等现象时有存在,有管理不力、执法不严、查处不死的问题。
4.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文化市场管理权下放到区一级后,新的矛盾开始出现,管理标准逐渐提高,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后续的指导、监督、检查等配套的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执法人员熟悉实体法的运用但不熟悉程序法的执行,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手段落后,经费不足,人手不足,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反应能力、威慑力和执法效果;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仍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仍不完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仍需加强。
二、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文化要素市场。(1)文化资金市场。完善文化资金市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制定有利于文化投资者的各项政策。二是建立文化资金市场的协调性机构,承办和畅通文化市场的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金投入文化市场建设。还可以利用集资入股方式,把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资金吸引到文化资金市场上来。(2)文化劳务、人才市场。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政策和设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机构,逐步建立文化劳动、人才市场,疏通人才渠道,让劳务和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较为合理地分配、流动,建立健全反映文化市场特殊规律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劳动报酬制度,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竞争心,激发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力。(3)文化信息市场。通过一定的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消费者的现状,研究不同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消费方式的差异性,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对文化市场供需变化作出预测和判断,迅速准确地向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文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反馈,为文化市场的生产、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4)文化设施市场。通过文化设施市场的建立,可以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市场机制来推动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文化设施少、旧、差和陈旧化、单一化、功能退化等毛病,高效率地为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2.发展文化中介机构。(1)建设文化经纪体制,逐步、有序、适时地开放文化经纪市场。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在一些较为成熟的市场领域培育和引入文化中介机构。(2)发展专业教育,完善资格评审制度,造就一支现代文化经纪人队伍。(3)建立健全现代文化经纪企业制度,确立文化经纪人保证金制度,规范文化经纪方式,增强文化中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度。(4)由试点到推广,营造一种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互为整合的管理网络体系。(5>建立文化经纪的统计指标体系。
3.强化文化信用体系。(1)进一步加强契约制度建设。采取广播、出墙报、听报告、开现场会、表彰先进、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信用教育,营造诚信环境,强调市场主体必须重合同、守信用,以契约的方式具体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交易主体依法守约、互相信赖,降低交易风险,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2)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建立文化产业、市场从业人员个人信用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从业经历、资信与守法情况等,进行增值与减值记录。进行文化产业企业信用分等、分级,按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激励措施,提升守信企业美誉度。(3)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管理部门应建立信用公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在公共媒体、协会简报、市场公告披露行业组织信用情况,加强社会与舆论监督。管理部门在统筹信用体系建设全局工作的同时,应结合行业规则、协会规章,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构信用责任制。
关键词:唐山市;公共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urvey tangsh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dvances the tangsha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path and strategy.
Keywords: tangshan; The public cultur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唐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唐山市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一些文化场馆已经成为文化工程的样板、人文景观的亮点、吸引游人的“磁场”。
改扩建后的唐山博物馆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24451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2000平方米,对唐山市历史进行了系统展示,同时还设立了“冀东三枝花”、“馆藏书画、雕塑艺术品”专题馆,兼有动态临时展厅、儿童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成为唐山市集收藏、研究、宣传、教育、展览及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唐山文化广场(包括唐山市图书馆新馆、唐山市群艺馆新馆、唐山大剧院、唐山书画院等)、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等大型文化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开滦矿山博物馆建成并已正式对外开放。各县(市)区相继投资大笔资金维修建设了剧团、图书馆、艺术馆、文管所、电影院等各种公益性文化设施。目前,全市共有县乡两级文化广场44个,其中迁安人民广场、乐亭青春广场被评为国家级特色文化广场。丰南、迁安、古冶新建成的文化馆、图书馆2011年上半年已投入使用。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唐山陶瓷文化创意公园开工兴建,能提升滨水空间的景观品质,填补城市东部地区无休闲场所的空白。
(2)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
全市现有10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近年来,每个县剧团每年平均演出都在300场以上。丰润、玉田评剧团每年演出都在500场以上。唐山已有国家级文化先进县4个(丰南、滦县、滦南、乐亭)。唐山的评剧艺术节已成为唐山文化名城建设的靓丽品牌。截至目前,唐山市已有戏剧、歌曲、理论文章、广播剧等4个门类6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40余部作品入选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连续9届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组织工作奖,每年有100余件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积极挖掘唐山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独具唐山特色及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牌。电影《唐山大地震》公映后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反响。同时,借助央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围绕人文唐山的主题,成功举办了《欢乐中国行·魅力唐山大型文艺演出》、《中华情·黄金宝地曹妃甸大型文艺晚会》、《激情广场——“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文艺演出》、《新唐山抒怀——纪念唐山抗震34周年文艺演出》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唐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度和美誉度。
(3)公共文化活动调查
唐山博物馆每年都组织十余项展览活动,平均每年接待观众十多万人次。此外,还进行馆际交流,将好的展览引进来;同时组织专题展览到县、乡、镇以及中小学校巡回展出,扩大宣传教育面,使博物馆更多地对社会性文化经济活动进行参与。唐山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40余万人次。每年寒暑假、五一、十一、服务周、读书节等节日,举办文化、健康讲座,放映各类电影,读者可以在这里免费欣赏到优秀的电影作品和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在全市开展了“优秀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以此来营造“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良好社会风尚。“唐山文化周——走进清华”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有更多的清华师生了解唐山、喜爱唐山、支持唐山,在丰富的展示活动中受到一次精彩的文化教育。去年10月,首届唐山市群众文化艺术节暨2011年“健康唐山,幸福人民”系列文化活动、唐山市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在会展广场落下帷幕,唐山市的近3000名社区群众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累计进行了6大系列、19项文化活动,惠及广大群众30多万人(次),演出100多场。活动过程中,注重挖掘冀东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剪纸等民间艺术,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
2.问题与不足分析
(1)政策法规不完善
唐山与国内大多城市一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制定并形成一系列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政策法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还很欠缺。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决策缺少稳定的依据,在项目具体运作时在缺少依据。
(2)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唐山的公共文化设施存在数量少、层次低、规模小的问题。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明显不合理。以图书馆为例,公共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县级城镇或更高一级的城市,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很少有像样的公共图书馆。唐山市只一个大的公共图书馆,许多社区没有图书馆,少数社区有图书馆或者称为读书室,但不成规模,难以发挥作用。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高标准、多功能、综合性、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3)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虽然政府在不断丰富农村的文化活动和设施,但大多数都是命令式或任务式的,甚至大多数都是在城乡接合处这样的地方举办的,这些地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一般农村的生活水平。唐山的农村除少数富裕县外,大部分地方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相关调研显示,农村群众对当前精神文化生活“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15%,不满意的原因方面,有32%的被访者认为“适合农民生活的娱乐活动太少”,有12%的被访者认为“没有影院、书店或太少”,农民最希望得到的文化服务是看戏和看电影,分别占52%和38%,而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电影片源有限,存在已久的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4)文化事业单位活力需要加强,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还处于试点阶段,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还没有普及,大多数公益文化单位还没有建立起较完善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人才结构不合理成为影响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体制改革难以深入推进,在唐山,目前唐剧、评剧、皮影、京剧均聘用一批艺校毕业生,剧团需支付演职人员的部分待遇和临时人员的工资,给剧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此外,城乡文化人才分布不均衡,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文化服务工作人员,这些也严重影响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3.唐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策略: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立法依然不完善,经常会遇到的投资、税收、招标缺乏法律的保障,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时常常无法可依,只能靠政府临时进行行政干预。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建立上起宪法、基本法中所包含的法律法规,下到部门规章等一系列科学合理、层次分明,以保障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唐山要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在国家法规的框架内,加紧制定、修订相关地方法规,形成较为完备的地方公共文化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我国现阶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任务,唐山市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完善、均衡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中,应重视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各类文化馆(站)、博物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区和乡村文化资源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各级各类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相互配合,发挥最大效用。
(3)公共文化产品既保量,又求精
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品工程”建设,多出产品、多出精品,促进创作繁荣,争取不断有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不断有剧目在全国重大比赛中获奖。此外,精品文化也有其不同的服务对象。例如我市的评剧,在城乡均有其观众群体,其爱好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具有唐山特色的皮影在广大农村,以及城市的少年儿童中有其市场。精品文化建设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的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挖掘与重点扶持,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象舞蹈《俏夕阳》,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是唐山优秀文化产品的代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充实唐山文艺骨干队伍,鼓励民间成立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团队。要加强文化系统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培训, 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业余人员培训,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 对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进行培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能力。在人才管理上要明确奖励措施, 激发文化人才从业的积极性,对在精品生产上有重大建树的个人,实行重奖并积极争取政府的奖励,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唐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5)建立公共文化评价监督机制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监管责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估、绩效考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开展绩效管理,规范考核的规则和考核行为。定期不定期地通过抽样的形式进行民意调查,考察公民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意度和公民文化需求的变化等内容。科学界定公共文化服务的考核标准。组织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论证,规范指标范围、收集方式、审核评估等工作。鼓励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鼓励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等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的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唐山强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hebei.省略/article/20110728/1801546.htm,2011.7.
[2]张洁云.试论文化民生与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关系.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