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总结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总结

时间:2022-08-15 07:26:0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状况分析

当前各国越来越体会到农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农业人才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都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期望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职业农民,进而培育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强本国的农业实力。

从国外发达国家现有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来看,有法国“证书制模式”,美国的“三位一体模式”,德国的“3年正规职业教育+3年学徒期模式”,日本的“农业者大学校+政府推广模式”。这些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立法支持农民培训,鼓励农业企业或农牧场主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注重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我国的农民培训模式,是以中央有关部门为主导,政府上下联合推动农民培训;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民总体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培训及创新创业的意愿、培训认识尚不到位、对农民培训理论研究尚显薄弱、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效果不佳、农民培训方式与农民的学习特性结合不紧密、农民的需求与培训方式之间不对等、注重技术培训而忽视非技术培训。

国外研究农民培训研究来看,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为代表“培训投资论”比较流行。他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所以,“农民学会如何最好地使用现代要素,这既需要新知识又需要新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在本质上是向农民的一种投资”。社会学家在秘鲁库斯科(Cuzco)的个案研究发现,人口流动还促进了教育的兴起。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教育培训使流动人口稳固在一个职业上,使一个产业拥有更高素质的人员,推动产业发展。

国内研究农民培训来看,研究内容比较多,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培训的基础研究:赵正洲《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2005)认为农民培训模式是一个有机系统,它集中体现了农民培训的目的规划、方式选择、计划实施、过程运行、内容设置、效益评价等一整套方法体系。培训需求研究: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2005)研究认为农民参加培训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农民参加培训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培训机制研究:易仁森在《农民培训机制探讨与研究》(2006)认为农民培训机制是农民培训系统的内在功能及其作用方式的总和,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动力机制、运行管理机制、调节机制、保障机制等是解决我国政府主导型农民培训问题的基本对策。培训模式研究:张亮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书中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培训目标进行选择。韦云凤在《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2006)从不同角度将新型农民培训的模式概括为订单式、基地式、讲座式、精英式、参与式、示范式、自选式、“公司+培训班+学员”、“专业协会+农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校企联办、综合教育、农民创业培植、绿色证书教育等模式。培训农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周应恒在《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2012)提出农民培训内容要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扩展到涵盖产前产后的相关领域,如农产品销售及服务,食品加工,农场管理等,以及从技术培训拓展到创业经营和就业技能培训。曹军在《农业高职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05)提出重视培养农业高职学生经营管理能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张桃林在《走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道路》(2012)提出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作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周一波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探索》(2012)提出分层次开设职业农民培训班、采取招标、议标等手段,邀请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共同参与职业农民培训。

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国外不同,我国是地大人多,农业基础差,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很大不同,因此,西方学者的实践模式与研究成果只能作为研究上的参考,不能完全照搬。

国内农民培训国内的研究比较多,研究成绩突出,理论性与指导性比较强,但针对性不强。本课题站在这些学者巨人肩膀上,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入手,针对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对应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课题组预测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研究的趋势主要怎样运用新技术进行经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新型职业农民的观念,改变农业生产经营观念,进而改变人民的消费方式,形成低碳消费观念。

2.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培养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因此要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

2012年11月8日,在党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归根到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在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理念与能力。

农民培训是农业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职业培训,培训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与运用的同时,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确实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而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和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农民,其生产经营效益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但是,在农民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有效地发挥投资和技术的作用,农民还有必要学习一点经营管理知识。1963年美国的职业教育法案规定,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包括生产技术培训之外的其他内容,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运销等。多数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训教育都将内容技术培训拓展到创业、经营和就业技能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决策和规避风险,如何掌握财金分析理论和商业操作技巧。因此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的经验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3.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的思路

从分析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状况与能力现状入手,调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需求与期望,归纳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特点及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对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贡献作用进行分析,完善现有的培训模式以及提出发展一(下转第55页)(上接第53页)些新的培训模式,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对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

(1)理清概念

根据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概念和其他文件内容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理清以下概念: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2)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3)新型职业农民范围与对象。

(2)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需求与期望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通过调查表调查清楚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状况、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分析总结现行的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与能力情况,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另外课题组也可以通过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归纳总结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一些需求与期望。通过现状与需求,提炼出培训的内容,进而也验证现行培训内容的改革。

(3)分析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

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分析总结现行的培训模式。现行的培训模式有:“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能人培育型培训模式”、“农民讲习所”培训模式、“核心农户”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培训模式”、“手把手”培训模式、“现场传导型培训模式”、“自选式培训模式”、“订单式培训模式”、“讲座式培训模式”这些模式。分析这些典型模式的优缺点,如培训时间、培训的地点、培训效果等;分析他们的运行机制,培训模式中谁来参加培训、谁来组织、谁来培训、谁来投资、谁来监督。分析这些模式的培训师资队伍的特点,比如培训老师的聘任条件、培训老师的组成,培训老师进修。通过比较法,分析不同培训模式的特点。

(4)完善现行的培训模式与发展新的培训模式

根据以上的现行培训模式特点,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的需求与期望,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提高培训模式效果。准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一些新的培训模式。

(5)新型职业农民对应选择培训模式

根据培训内容的层次与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培训模式的特点,相对应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与期望和培训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培训效果更好,培训能够持续,培训效益好,是本课题重要研究的内容。

最后总结,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事业提出对策与建议。

4.小结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从长远来看,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抓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积极营造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氛围。抓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也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农民要真正迈向职业化,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在我国建立职业农民的职业准入制度,也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相对传统农民而言,职业农民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实施职业准入并不是覆盖所有传统农民;农业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建立职业农民的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地位,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抓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通过法规、政策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素质报告——新型农民素质调查评估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11.

[2]郜艳丽,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和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4-835.

[3]孟凡.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

[4]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农业现代化需要职业农民去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去实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关键一环,同时怀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怀化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及现状

1.1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有利条件

一是,“一极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怀化的农业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就给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三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怀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并行公办学校与民办教育机构协作的农民和农村后备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积累丰富的经验。

1.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阶段,2013年洪江市作为湖南的10个试点县之一参与试点,2014年麻阳、靖州加入试点行列。2015年后,又有通道等县市区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2015年全市完成培训4450人,2016年培训总任务3700人。总体而言,各县发展不平衡,有些县市区重视,有些不重视,有些政府扶持,有些不扶持。做得比较好的,如通道等县市区在组织机构、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培训课题选择、培训目标、培训质量等方面都是做的比较好的,深得上级部门的认可。

2 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

根据怀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相关政策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状等,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2.1 怀化现有职业农民数量不多、素质不高、基础不牢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在家务农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保守,平时只顾低头种地,不闻外界时事,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缺乏参训热情。

2.2 考核监管不到位

一是,过去的绩效考核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部分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为了追求“高效”、“数量”,往往采用蜻蜓点水般浅层次的培训,培训质量没有保障。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上有待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标准不统一、欠科学。

2.3 农民培训师资队伍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需求

一是,农民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农口专业的教师大多年龄老化,且多数人已退休或接近退休,能授课的青年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出现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课件制作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实训教师严重不足。

2.4 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一是,现有涉农教育资源分散在农广校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党校系统、电大系统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不同教育机构之中,彼此分离,缺少沟通,没有共享,未形成合力。二是,实训基地不足,而且存在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等问题。

2.5 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一是,培养理念上,将职业农民培养等同于技能教育、等同于农民工培训。二是,培养内容上,重技能训练轻技术教育,重技能培养轻技术创新。三是,授课方式落后,目前农民培训仍以面传口授为主,培训手段科学技术含量不高。

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怀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管理规范。

3.1 优化激励机制

一是,优化激励政策,加大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力度,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后备人才数量。二是,设立政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奖励与扶持基金,对于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者,提供一定创业扶持资金,对创业取得一定成绩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C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3.2 加强考核管理

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中央对省、省对县、县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分层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培育任务完成、学员满意度、学员库和师资库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绩效考评结果要作为下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因素。鼓励各地探索由第三方进行培养效果评价的模式。二是,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利用问卷调查、学员座谈、实地查验等形式,围绕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教材、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学员满意度测评。做好培训总结和宣传,按照农业主管部门要求,按时上报总结等相关材料,并配合做好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以避免培训监管机制不到位,短视等现象。三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以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支持扶持政策;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3.3 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按照统一建设、分级使用的原则,建立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每县要根据需要遴选一批优秀师资纳入师资库,对入库师资要严格把关。各地要分级建立师资库使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考核管理机制,原则上选派入库师资开展教学培训工作,并对入库师资实行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合格师资。鼓励优秀师资在全市范围内授课,发挥好入库师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大力培养、选聘优秀实训教师。借鉴铜仁的经验,拓宽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职业学校可在不突破核定编制的前提下,招聘高等学校毕业生或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并可暂缓教师资格的限制。在参加人事、教育部门组织的公开招聘考试中,考试考核合格的即予以聘用,被聘用者三年内应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不予聘用教师岗位或予以解聘。鼓励企事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对兼职人员在同行业职称评聘中优先评聘,其任教情况作为工作业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与普通高校合作,通过委托培养等方式,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师资。

3.4 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整合职业教育、农民素质教育、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等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衔接,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沟通,构建多层次、多向度职业农民培养的立交桥。这方面通道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县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仍举全县之力,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1亿元用于职校新校区建设,将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三校建在一起,实现教学和生活设施公用,师资共享,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二是整合各县市区实训教学资源,建立市、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训基地不足、实践教学弱化的问题。目前,怀化市已有三十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每个县市至少都有2-3个,但各自独立,没有共享,这样,既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又不能满足更多的专业实训。三是鼓励企业或其他社会力量创办开放性公共实训教学基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提供实训教学。

3.5 创新培养模式

一是,更新培养理念,不但要培养农业实用技术,更要注重培养职业农民的技术素养,不仅让职业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还要让职业农民具备对某种技术的举一反三和改进创新的能力,还要注重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二是,实行“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分段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育工作,探索农民接受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管理考核等方式,提高培养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四是,采取“走出去,进来”的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让农民能站在现代农业至高点上看世界,思考和制定自身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又好又快地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效与农民的增收。走出去是把农民送到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去学习别人好的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理念。“请进来”是把声誉较好、规模较大、发展的潜力较强的涉农企业请进来,把优质的产品、先进模式及超凡智力引入怀化,使怀化的农民在发展自身农业产业的同时与大型的涉农企业的发展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大企业带动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产业的大进步、大发展。继而走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而打破“小农意识”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限制。五是,推行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由先前注重培训数量变注重培训质量。农民田间学校将以农民为中心,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田间学校将按不同的专业设置培训课时,结合农时生产,以节为单位,1节含有3-4个课时,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设置为1:2或1:3,围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由学员提出,培训中心的老师负责指导或集中培训。培训中心的老师解决不了的,还可以请教上级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努力做到课题围绕生产设、教师围绕学员转、理论围绕实践走。

3.6 推行精准培育

通道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养的经验,值得怀化的其他县市区学习与借鉴。一是,精选培训课题。每年年初,各涉农部门及各乡镇入村到户开展调研,确定各类培训课题,选定各种培训师资,安排相关培训装备和培训资料,授课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师重点指导和学员实践操作相结合,解决学员在学习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践问题和困难。二是,精准培训方向。优先将具有当地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作为培训方向,培训效果和市场反应非常好。如2015年举办的三期培训,第一期的人头果培训,现在俗称“黑老虎”的人头果市场新宠;第二期的兰花培训,目前货源远远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第三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目前已有猕猴桃、人头果等多项侗乡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全国,走向世界。三是,精准培训对象。将参训农民培养成发家致富的领头者和引领农村社会风气的示范户,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精准培训质量。充分利用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专家咨询库,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来上专业课,大力推广参与式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主题讨论和基地实训等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确保专业课培训效果。

第3篇

一、“5D+3C+2S”模式内涵

(一)“5D”的内涵

“5D”,就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5个重要环节:

Discovery:发掘。这里的“发掘”指通过一定标准和条件,以寻找或发掘农民主动创业、兴业意愿和潜力为突破口,遴选培育的主体对象。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职业年限、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领域、创业意愿、收入情况及资金投入来源等主要6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询问、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综合汇总后进行评估,将有一定收入,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且有意愿去创业或扩大农业产业规模的新型农业主体、农业科技示范户、退伍军人、回乡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遴选出来,进行系统培育。这一环节重要有三点:一是制定具体的对象选育遴选标准;二是有创业兴业的意愿;三是愿意接受农业部门的培育引导。

东西湖区遴选培育对象的标准及步骤如下:

1. 职业、产业或收入规模界定。遴选的对象必须拥有一定资本或土地资源,且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并以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且年收入或创造经济价值在15万元以上的农业从业者均可作为认定对象。

2. 年龄和文化层次界定。年龄在18~55岁之间,其中男性不超过55岁,女性不超过45岁;初中以上学历,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及书写能力。

3. 从事农业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界定。必须是热爱农业,肯扎根农村(农企),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终身理想信念,遵纪守法、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新型农民。

4. 培育倾向性界定。即愿意接受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服务,并将指导和服务意见付之实施。

Drawing in:引入。这里的“引入”指通过对选育对象实施开放性、引导性培训,提升其主动参训的积极性,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和自发求变的理念,引导普通农民传统意识向现代新型农民的思想转变。即完全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和农事季节周期规律,把握住农民参训需求和学习时段,在科学运用成人教育学原理基础上,将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引导式等引入培训之中,并在培训之中大力运用分组研讨、模拟经营、案例分析、观摩体验、总结辅导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将“听”、“议”、“动”、“习”四个环节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过程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从而将枯燥的培训变为快乐培训、享受培训、趣味培训、主动培训的积极过程。实施这一环节,关键是打破传统“教与学”间的冰层,建立师生间的桥梁和纽带,达到“赏研相教、教辅叠加、动景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培训实施更有序、更有效、更有活力。

Development:拓展。这里的“拓展”指拓展思维、拓展领域、实践培育等。即将培育对象的职业能力培养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直接挂钩,密切结合产业需求育人才,密切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训,依托产业基地锤炼本领,依托实践拓展实力,让新型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掌握知识,在产业链中成长,使其再为产业发展扩张和更新升级源源不断“造血”。这一环节,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总结出了四种拓展模式:一是标准引进式。结合学员产业技术需求,以农业现代化、标准化、精细化为切入点,组织学员进基地、入园区,复制和引进生产经营模式。二是聚合链路式。对职业农民中有创业愿景的,与实习见习联系点对接,到生产经营一线进行中长期培训,让联系点感悟学员,萌发创业意识,学会创业知识本领。三是职业更新式。让有改善生产经营想法的学员,走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现场考察、车间见习、交流思想等方式,提升学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四是群体孵化式。让有志创业的回乡青年、农二代、大学生和有一定社会资源的有志投身农业的学员抱团,进农业产业园区学习,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集体孵化一批企业原料核心供给商。

据统计,东西湖区创立的这四种拓展模式,已为该区培养出了196位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成功帮扶32名种养殖大户成为了该区农业产业园区企业的核心原料供应商,2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每年每户产生规模以上效益达6.8万元以上,并带动36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扭亏为盈。

Discussion:研讨。这里的“研讨”,是让学员自我总结,自我提升的过程。即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空间大的优势(办班规模一般不超50人),参训学员围成圆圈,或排成U型,或三五成群,自由组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并在学员自我思考、研讨交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发展产业、优化结构、提档升级等主题自选一个课题,撰写论文、培训心得体会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上台讲、专家评、学员议”等散发式的过程,实现对培训全程的自我总结、自我评定和自我升华。这一环节,是评判培训全过程能否取得质效的关键。

Design:设计。这里的“设计”是对上一环节经验、思路的综合运用。即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参训需求,由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建立完备的企划解决方案,并制定出具体时间路线图。

(二)“3C”的内涵

Condition:条件。即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学员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条件。武汉市东西湖区通过统筹利用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展示园区等各类农业科教资源,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使之在区农广校的配备统筹下,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直接载体和培育基地。实践证明,这些基地都是土生土长的,非常适合职业农民实训。

Chance:机会。即提供充分而便利的培训学习机会。政府要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而培训机构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

Conduct:引导。就是培训教师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成功地进行“5D”的培养,有效的引导是关键。高质量的培训教学就是高水平的教师对参训学员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是做好师资的选配,而另一方面是做好培训教学与实训、管理与服务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同时还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制度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制度体系节点间的“无缝对接”。

东西湖区选配师资与其他地方是有不同的,具体标准如下:①师资必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且长期从事涉农生产经营管理相关行业工作,能将培训教学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②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能力,能教会演敢带;③必须是本专业的领军型人物;④至少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学历不限;⑤综合沟通协调能力强(包括协调,沟通,整合,推介,引导,推动,介入等能力),能独立完成涉农创业项目的企划与实施。目前,该区已从全省农民培训师资库中遴选出优秀教师72名,组建了一支新型职业农民精品师资团队。共涉及21个行业、36个专业,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83%,常年在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院士和知名专家10人,国家级创业培训师7人,国家级职业经营师、创业咨询师和工程咨询师各2人,省市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6人。

(三)“2S”的内涵

Support:支持。是指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拿出一定的项目和资金,建立长效、可持续性的培养机制。一是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力度,以多种形式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的先进事迹,激励农业领军人才、有一定资源的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有志投资农业的企业家投向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大力倡导新型职业农民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人才支点,在舆论氛围上让他们感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个光荣的职业。二是出台政策提升认知感和认同度。东西湖区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政策一视同仁,优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予更多的支持。一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享受到最优减免政策;另一方面,在其社保医保、子女教育、升学择校、应聘就业等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再是将“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优先纳入。这些重要举措,明显提升了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感和认同度,增进了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光荣感。三是拿出项目和资金进行重点扶持支持。2012年东西湖区政府出台了《东西湖区政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东政发〔2012〕51号),明确提出建立长效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及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 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东西湖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资格证书作用,政府对取得证书的职业农民提供金融担保,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授信额度,保障新型职业农民融资一路“绿灯”。

2. 提升信用风险。采取信誉反担保的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无抵押担保。

3. 增加信贷扶持。利用区就业创业小额贷款资金、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息贷款资金,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创新、实施的新项目研发,再次创业给予5万~7万元、2年期无息贷款支持。对吸纳新型职业农民达3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400万元以内的2年无息贷款。同时,对取得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合格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凭证书可申请10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4. 建立贷款补偿。2013年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该区按照《武汉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武人社发〔2013〕89号)文件,明确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员和创业培训学员纳入武汉市小额担保范畴,并在原有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可再享受贷款总金额10%的农业创业者基金担保贷款补偿。

5. 配套工作经费。2013年东西湖区已从财政列支专项工作经费70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4年又将专项工作经费提升至110万元,并纳入支农资金中统一安排。

6. 安排专项支持。2013年东西湖区财政80%的支农资金、农发资金和强农项目均投向了新型职业农民,并在此基础上,新增投资2亿多元打造了区设施蔬菜创业产业孵化园。截至目前,已有罗旺红、王志等20余位新型职业农民获得该园区1.5万亩设施蔬菜大棚建设承包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

7. 拓展培育机制。东西湖区政府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对学历层次偏低,缺少系统性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中职教育深造计划,建立后续中长期培养支撑体系。

Service:服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是雨过地皮湿,训后还需要送上马,引一段,扶一程。为此,一是推行“一站式”对接服务。为了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兴业,东西湖区兴建了一个两百平方米“东西湖区新型职业农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由东西湖区农业、发改、财政、工商等19个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机构直接委派,参与服务。为辖区内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证照代办、项目设计、营销策划、信息、法律援助、工程咨询、创业评估、融资介绍、产品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与其对接,为其事业发展及产业规划,提供“一对一”、“多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二是构建了“六个”跟踪服务网络支点。即以“东西湖区新型职业农民综合服务中心”为支点,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事业发展提供全程保姆式的跟踪服务;以 “新型职业农民之家”为支点,通过设置农民沙龙、庄稼医院、农业大学生(创业)蝌蚪合作社、田间学校、农民大讲堂等家庭模块单元,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带得回”的载体;以“专家指导团队建设”为支点,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上门辅导;以设立“‘82668’专家服务热线”为支点,开展24小时无间断咨询服务;以“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东西湖分站”和“湖北农业创业网”等平台为支点,随时随地开展网络远程辅导;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支点,开辟专版,设立专栏,宣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政策。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咨询服务。依托湖北省国家级创业培训师资库和国家级职业实训指导能力培训师库,东西湖区组建了全国首个农业创业咨询服务团队,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诊室、产业问诊室,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次创业,提供专业的创业咨询服务。四是打造交流沟通平台。组织新、老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培训教师开展“回校园,促交流,共发展”联谊活动,促进准新型职业农民与成功典型间、学员与培训教师间、学员团队间的交流,增进感情,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架友谊、同发展、共奋进的桥梁和纽带。

二、 经验与成效

东西湖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经验:一是激活了多元协同的机制,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管理,农广校负责培训,有关农业技术及经营服务组织、社会力量和有关资源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大教育、大培训、大扶持、大服务”的新格局。二是打造了一支职业农民大军。职业农民培训以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以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殖大户为主力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人才大军,成为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时代领军人。三是密切结合产业需求选人才、育人才,密切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训,依托产业基地练本领,让新型职业农民在实训中成长,在产业链中成长,使其再为产业发展和规模扩张提供原动力。四是将扶持与服务始终贯穿于培育的全过程,始终围绕培育出政策,始终围绕人才抓服务,始终营造一个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的优良土壤和舆论环境。

东西湖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两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效,突出的是:

(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明显。2013年东西湖区农业全面增效,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业总产值达23.73亿元,增幅达5.5%;全区全年粮食产量23722吨,比上年增长4.3%;生猪出栏79539头,增长10.5%;家禽出笼83.77万只,增长5.5%;禽蛋产量3922吨,增长7.6%;水产品产量58597吨,增长5.9%。农村居民纯收入13.2万元,较上年增长14.2%,是近几年增幅最大的一年。由此可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提档升级、增益增效发挥了作用。

(二)产业化规模经营和提档升级步伐加快。2013年东西湖区设施农业用地总计2957公顷,其中投资4.17亿元新建设施蔬菜基地1033公顷,改扩建水产养殖面积267公顷。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覆盖率已达78.4%,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的土地流转面积8533公顷。乡村休闲游景区景点档次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222万人次,实现效益1.9亿元,较2012年度有了大幅提升,达31%。

第4篇

一、主要成效

招远市是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批试点县区之一。招远市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招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招政办发〔2013〕8号)文件,确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提出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办法和支持扶持政策的意见建议。

招远市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明确管理的内容、方式和职责,建立退出机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

通过分析和研究,招远市确定以果业为主要产业,首批选拔410名种植规模10亩以上、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果农为重点培育对象;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组织人员编写了培训教材,同时确定由学校8名专职教师和外聘19名兼职教师组成培训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工作。

招远市经过各项考核合格,首批认定了40名新型职业农民,并于2013年5月24日正式颁发了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二、培育措施

招远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种有效培育措施:

1. “农学结合”分段培训。招远市对希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没有系统专业知识的农民采用“农学结合”分段培训模式,按关键环节确定培训时间,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

2. 典型代表现场讲解。招远市让致富典型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解本人或本村创业经历和发展现状,增强了学员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观念。

3. 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组织学员到蓬莱市等地优秀果园参观学习,开阔了学员的视野,树立了科技致富、奋发向上的信心。这些培训形式同步实施,保证了培训效果。

4. 成立跟踪服务团队。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成效,招远市农广校成立了由农技人员组成的跟踪服务团队,对培训的学员进行跟踪服务。服务团队与移民村建立“点对点”长期互动关系,根据农村的生产实际以及生产中出现的难题,及时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实地调查、专家会商、对症开方等方法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

5. 打造信息交流平台。招远市利用互联网络,打造学员交流平台。招远农广校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QQ群,跟踪服务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经常就各种问题在网上进行交流,对鼓舞学员的发展信心,传播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6. 严格考试考核制度。考试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和学员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招远市农广校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生产经营水平实地考察等评价方式,确定学员的最后成绩,成绩合格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三、存在问题

1. 年龄结构问题。目前选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均为适龄劳动力,但多数学员年龄都在48周岁以上,甚至有一小部分即将达到上限,当前和今后学员的选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部分人培训结束后已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政策扶持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 观念问题。部分农民重经济效益、轻教育培训。目前,农民通过经营土地、外出打工等方式,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从事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粗放式经营的项目。这些项目收入虽然可观,但缺乏发展后劲。农民自身没有建立起终身教育的理念,小富即安,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培训,即便参加了,也希望立竿见影,马上见到效益。这种思想大大阻碍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 培训教育能力不足,机制不完善。由于教育培训压力大,涉及面广,师资不足,加上农业产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农民培训大多集中在冬春农闲季节,在夏秋管理季节里,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培训,使培训工作在有些村庄缺乏常久性,造成培训主体和客体的脱节,影响了培训效果。

4. 基础条件建设缺位。专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农广校现有的培训场所和设施等大多是建校之初建设的,多年来缺乏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硬件条件、教学手段亟待改善。

四、思考建议

1. 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对已获得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招远市政府将在贷款、税收减免、技术培训等诸多方面给予扶持,将给予初级职业农民每年300元、中级职业农民每年400元、高级职业农民每年500元的补贴。对新型职业农民新建以红富士品种为主的苹果矮砧培植基地,成方连片面积达100亩以上,苗木健壮,支架栽培,且成活率超过90%的,每建成一处将给予10万元的奖补资金;建设“金都红”等苹果新品种推广与苗木繁育基地,成方连片面积达50亩以上,且对苹果品种更新换代起到重要作用的,每建成一处将获得10万元的奖补资金;新型职业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致富能起到引领作用的,也将择优进行奖补。同时,优先安排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0户的村建设沼气设施,鼓励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对职业农民创办的企业,税务部门将根据有关政策减免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农民专业合作社税费等有关税费,金融部门则优先向职业农民提供贷款,贷款额度一般在10万元以内,农业部门免费向职业农民提供先进的农科技术和培训。

2. 加强对已认定学员的管理。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对其开展后续的培育和服务,招远市将按照《招远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选拔优秀职业农民进行培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认定为高一级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不再适宜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给予退出新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的处理。对表现优异、符合相应级别条件的,可破格认定为相应级别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5篇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锐减,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空心村、留守妇女和老人,“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转型的现实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即要求培育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市场竞争意识,能够经营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现实背景和政府文件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成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本研究从终身教育的理论视角出发,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多样化需求及政策转型建议作了深入分析。

一、终身教育理论及其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

终身教育最早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提出,它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2]。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终身教育部部长E?捷尔比进一步丰富了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3]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4]。可见,终身教育过程中,不同类型学习者在其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需要,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通过向不同教育者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获得人力资本提升。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他们对教育者、教育方式和内容、教育时间和场所等各方面的需求都是多元的。通过这种多样化和持续性的终身学习,学习者努力谋求自身的职业进步和人生发展。同时,学习者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从事职业和产业的相应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和转型。

终身教育理论同样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终身教育的理论视角看,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是成人阶段超越正规教育的继续教育[5]。从本质上来说,其是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其能克服传统农民固有的教育背景较差、生产技能较低的先天劣势,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继续教育,获得自主生产、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的新技能,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多样化的需求。在培育过程中,农民受到自身职业身份、教育背景、经济水平、居住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职业培训提出多样化的需求。这不仅是终身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又一重要体现,也是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其政策转型的必要依据。

二、太白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背景

太白县位于陕西西部、宝鸡市东南,地处秦岭腹地,全县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辖7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2014年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71079万元[6]。县内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高山气候交汇的特征,使得太白县以蔬菜种植、旅游业为特色产业。2013-2014年,太白县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状况,推进“培养职业农民,着力增产增收”的政策实施,举办“千名职业农民” 大培训活动,相继开展了农资经营户培训,农家乐经营户培训班,并开办中式烹饪培训班等培训活动。

然而,太白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仍存在预期培训对象与实际相差较大、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无法满足培训者需求等问题。例如,以种植无公害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太白县塘口村为例,有相当部分的农户、打工者等群体没有纳入培训主体范围。同时,培训内容也比较单一,仅限于农业技能,缺乏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这导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户很难做出及时、正确的经营决策。因此,如何根据农户的多样化需求,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转型路径,在现实中显得极为迫切。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中、高的寺院村、塘口村和梅湾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230份问卷,回收213份,回收率为92.6%。调查对象中18岁以下占总样本的1.0%,18~30岁占19.9%,31~55岁占70.0%,55岁以上占8.5%。从职业类型看,农民占70.0%,打工占23.2%,经商占5.8%,村干部占1%。从调查对象的经济背景来看,家庭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为12.3%,5001~15000元为30.3%,15001~30000元占29.7%,30000元以上占27.7%。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多样化特征

(一)培训主体多样化

城镇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超越传统农民的更广义概念,其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新时期城乡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者[7]。因此,基于其广义涵义,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多样化是必然的,他们在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学历背景、年龄层次、经济背景等方面均存在多样性特征。首先,从职业类型来看,愿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比例分别是:务农者占61.6%,打工者占19.7%,经商占4.9%,村干部和教师分别占1%和1.5%,其他职业占2.0%,见图1。其次,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样本群体更愿意参加职业培训,占到总样本的41.3%;中职中专或高中样本群体占26.0%;而小学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样本群体分别占到19.9%和4.6%,见图2。第三,从年龄来看,18岁以下、18~30岁、31~55岁、55岁以上愿意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比例分别占到总样本的1.00%、17.8%、65.0%和 7.6%,见图3。第四,年收入5000元以下、5001~15000元、15001~30000元和30001元及以上的人群愿意参加培训的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9.8%、27.3%、27.9%和27.8%,见图4。可见,总体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是多样化的,其中,务农者、初中学历群体、18~30岁群体、收入较高群体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更强。

(二)培训目的多样化

培训目的是培训对象对“培训能产生怎样的结果、具有怎样的效用”这一问题的预期估计。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包括务农者、打工者、经商者、村干部和教师等多元群体,他们在培训目的上也呈现多样化特征。调查表明,各类职业群体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收入,分别占到各自样本群体的44.5%、47.1%、52.9%、50%、33.3%和30.0%。其次是“提高技能”,分别占各自样本的36.0%、34.5%、23.5%、50.0%、33.3%和40.0%。而将“获得政府支持或补贴和获得学历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的群体比例很低,见表1。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主要以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为主。

(三)培训内容需求全面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观念也逐步转变,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农业新品种、农业技能、农业市场营销技能和经商技能。上述五类需求占各自群体比例分别为13.9%、14.5%、42.1%、10.3%和19.2%。可见,培训内容需求是全面和多样的。同时,不同职业类型人群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42.6%的务农者最愿意接受农业技能培训;28.3%的打工者最希望获得文化基础知识培训;50.0%的经商者希望获得经商技能培训。可见,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全面性,他们逐渐意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增强,希望通过学习农业技能和经商技能来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四)培训方式需求多样化

新型职业农民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调查显示,样本群体愿意接受定点培训、发放学习资料、观看农民教育专题片、宣传活动和示范园基地参观的比例分别为45.2%、3.5%、9.2%、11.4%和30.7%。此外,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农民、打工者、经商者和村干部更愿意接受以定点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分别占到各自样本总数的51.8%、42.6%、36.4%和50.0%。此外,20.6%的务农者、34.0%的打工者、18.2%的经商人员、50%的村干部希望通过示范园参观的方式进行培训,见表3。可见,由于受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影响,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定点培训方式。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也希望到示范园区进行参观学习,原因在于他们希望通过直接体验、观察来学习新技能和经营管理方式。

(五)培训时间及培训频率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对培训时间以及培训频率的需求是多元的。首先,从培训时间看,调查样本群体更愿意接受一个月以内的培训。数据显示,调查样本愿意接受一周以内、一月以内、一季度以内和一年以内培训比例分别为30.6%、33.0%、26.2%和10.2%。此外,务农者、打工者、经商者和其他职业选择“培训时间为一个月以内”的比例分别占各自样本群体的34.1% 31.3%、41.7%和16.7%。村干部选择培训时间为一周的比例为该样本群体的100%,见图5。另外,从培训频率看,调查群体中40.7%的人群愿意每隔半年接受一次培训,38.1%的人群愿意每隔一季度参加一次培训,而21.1%的人愿意一年参加一次职业培训。务农者、打工者、经商者和村干部选择“培训频率为半年一次”的比值分别占各自样本群体的43.5%、31.1%、50.0%、50.0%,见图6。可见,短期培训可以减少机会成本,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半年一次的短期培训。

(六)培训地点及费用需求多样化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在经济条件、职业类型、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培训地点和费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首先,从培训地点看,新型职业农民更倾向于将培训地点设在自己村庄。数据显示,务农者、打工者、经商者和村干部选择“培训地点设在自己村庄”的比例,分别占到各自样本群体的67.6%、46.8%、58.3%、100%。与村庄相比,乡镇政府和县市一级政府作为培训地点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见图7。其原因在于,在自己村庄组织培训可以节省食宿、交通等成本,更加便利。其次,从培训费用需求看,愿意接受“100~300元”、“300~500元”和“500元以上”分别占到总样本的65.9%、27.3%和6.8%。可见,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更愿意接受成本较低的培训。从不同职业看,务农者、打工者和村干部愿意接受100~300元培训费用的比例均较高,分别占到各自样本群体的71.7%、62.5%、100%,这说明,上述三类群体对于培训成本更加在意,其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另外,在300~500元的培训费用等级中,村干部的选择比例占到100%,说明村干部对培训费用不存在压力,见图8。

五、基于多样化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转型建议

(一)对农民进行筛选分类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农村基层干部、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基于培育主体的多样性,应根据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年龄段、职业背景、培训意愿等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培训。相关研究者也指出,合理筛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是进行培训活动的前提,精准瞄准培训对象,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使有意愿参与培训的人群能够获得所需培训[8]。因此,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之前,应该加强农民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培育对象、并根据其特征和需求进行筛选、分类,以提升培训效果。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应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

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培训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一方面,培训内容应坚持“能用、有用、够用”的原则,突出“易学、实用、度浅、面广”的特色,重视农民科技素质、就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训[9];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应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满足农民终身学习愿望和需求。因此在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条件,挖掘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平台,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

(三)培训时间应以短期,半年一次为宜,地点应遵循就近原则

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多为留守群体,他们同时承担家务劳动。因此,培训直接成本(主要指交通费,食宿费等)和机会成本(因参与培训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从而导致的损失)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短期和地点就近培训,时效性、实用型较强,能最大限度迎合农民的需求。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也指出:“对于正在从事耕作而不能上正规学校的成年人来说,农闲期间的短期训练班、传授新耕作法和家庭技术的示范以及不定期对农民进行教育的会议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10]。因此,培训时间应以集中短期培训为主,半年培训一次为宜。培训地点设置在村或乡里最佳。

(四)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的投资体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政策,本质上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应成为主要资金来源。而目前的问题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国家并未出台专门政策提供专项补助,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而无力承担高额培训成本,从而进一步导致培训资源供给不足,培训形式与内容单一化等。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多元投资体制,允许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金融机构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来,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机制,从而扩大资金来源,改善培训硬件设施,提高培训质量。

第6篇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培训 途径及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98-01

随着农村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村庄凸显了空心化的倾向。村民倾向于老龄,农户常常兼职其他工作,忽略了初始的农业进展。培育知识农户,就应创设新时段内的新型农民,培育出有着职业特性的这类村民。做到“持证上岗”,拥有先进的农业常识,紧跟现有形势[1]。提快培养速率,助推更广范畴的培训及教育,是面对着的凸显难题。

1 现有培训的疑难

很长时段以来,农业都受到注重,被看成侧重点。从宏观视角看,农业领域凸显了新型的这类农民。然而,农业进展的水准仍有着偏大的差异,对比发达国家,仍旧存在差距。详细而言,职业培训现有的疑难涵盖了如下:

1.1 没能重视培训

各层党委、各个层级政府应当更加注重培训。从现状看,政府虽然划拨了足量的款额予以培训,但缺失必备的统筹认知,没能拟定规划。在某些区域内,政府耗费了投入进来的专用款额却没能凸显明晰的培训成效。这是由于重复培训严重,筛选出来的培训主体并没能拥有应有的资质。没能充分注重,仍停留于口头。

1.2 缺失审慎的编排

从现状看,职业农民必备的多样教材都被编排出来,编成各类手册。手册有着便捷的特性,但并不成体系,缺失了宏观架构的总体考量。安排内容时,太过注重技术,忽略了去添加平日常用的细化技能,忽略综合水准。考量现有技能,没能深化去探析,缺失了前瞻性[2]。这种状态之下,很难提升总体范畴的水准,没能符合需求。

1.3 脱离现有的状态

从总体视角看,培训流程都可被坚持。但是,创设出来的新颖途径并没能紧密衔接着三农,与现实相脱离。常见弊病包含:聚集学员以便供应讲座,或把村民集中至某一农场,提供简单调研。这就没能顾及多层级的村民需要,忽略季节变更。缺失了针对性,很难获取满意。

2 摸索培训路径

探析新颖思路,应能考量真实态势下的农民教育。结合农村现实,注重如下的新路径:通过从现在已有的教育方式为出发点,并且主要考虑在对农民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且从实际出发,我们需要从下面具体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农民教育的培训方式。

2.1 树立长期的教育培训模式

根据各地现有的真实情况,设定培训必备的总规划。应该积极调动各个方面的培训积极性,从实际出发,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建立合适的体系,从而获取长远发展。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除了对新型农民在资金方面进行投入外,还应该在政策的层面对农民的培训进行帮助。需要扭转那些有固定工作的农民或青少年不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状况,可以采用资金鼓励、技术指导、销售协助等方式给予他们生产生活的帮助,使他们可以预见未来作为职业农民的发展前景[3]。

2.2 摸索更适宜的新颖流程

根据各地需要,设定人才培育必备的新机制。摸索新颖思路,就要变更落后的培训流程,增强职业化。社会上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应该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并积极同农民进行沟通,从农民培训角度分析,提供学校的相关资源。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也应该从自身的实践出发,让那些参加到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工作的农民可以获得到实惠,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来。通过多层次的共同努力,使得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可以长期发展下去,使得农民从中获得实惠和帮助。

2.3 重设固有的认知框架

预测市场走向,日常培训应当贴近现有的市场需求。针对职业特性的村民培训,应能变更原有的认知架构,重设培训体系。在现存基础上,整合多样的科目,针对于零散布设着的科目更应予以融汇在一起。例如:农技类的常识、农产品售卖必备的若干常识,二者应被融汇。重构固有体系,重设更适宜的平日授课。构建岗位培训,还应考量这一区段内的村民认知构架,让平日培训流程涵盖着生态方面、常见农耕文化、法规及道德等。整合多个层级,布设日常情形下的课程,确认日常培训可获取期待中的成效[4]。

提升师资水准,为日常培训供应优良师资。创设田间学校,借助新颖模式以便提升成效。田间学校把农民设定成中心,依托专业合作社,设定了非正式的、成人教育必备的途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凸显了灵活的特性,启发互动参与,是现有的流行培训模式。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指示,切实根据当地需要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调动一切可能的因素来推动这项工程的进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例如资金、农业发展概况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来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根据各地的需要来制定人才培育制度与发展制度。根据市场的走向与对未来的预测,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以及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与指导,使得其能够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时展的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之路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马万顺.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刍议[J]. 职教论坛,2014(03):54-56.

[2]刘阳,胡晶. 新型城镇化中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05):82-85.

[3]常英新. 城镇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71-74.

第7篇

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源,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是农业。因此,农业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阶段,其基础作用都要不断加强,且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是在提高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实现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迈出了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一步。这一群体是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新型职业农民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希望在市场环境中,用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发挥农业新技术的最大力量。首先,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农民的看法总夹带着“贫穷落后”思想,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没有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在生产、深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技能,重视农业生产过程,忽视了对农产品加工、营销技能的培训。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内容中有着丰富的理论,但缺乏支撑理论的实践操作。培训老师和新型农民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同,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民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目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较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得不到根本保障。最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对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导致农产品销售面狭窄,经济利益缩水。

2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构成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方式。传统的人畜劳动被现代技术性能优良的农业机器所取代,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放眼于市场大环境,拥有一定的农产品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由战略规划、战略决策、资源整合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等组合而成。应用于现代农业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战略规划———了解市场、学会分析市场

新型职业农民在以市场为主体的大环境下,明确农业未来发展走向。了解农产品从产到销全过程中市场所起的作用,熟悉流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收集信息,调查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上某一农产品目前的供给状况,合理判断,进行正确的预测,降低农产品上市后出现的各种销售风险。

2.2战略决策——摆脱传统观念,做出正确决策

市场多变环境下,规律的发现与自身的决策能力密不可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要通过不断比较、研究才能发现其本质,从而指导自身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做出正确决策。

2.3资源整合能力———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将生产及人力管理资源不断整合发展

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掌握金融方面知识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生产成本没有一个合理的控制且农业生产计划不明确。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系统学习了解金融知识,学会控制成本。在农业发展规律下,协调生产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从种植、培育、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4研发设计能力——农产品创新培育模式,向高品质、高产量、低风险方向发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农产品市场对产品检验更加严格。农产品的质量从种植到营销中要有全面的质量监控。网络时代,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对农产品的各个环境实行精准监控。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培育模式,为农产品的高品质创造条件。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策略

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针对其培训要讲究策略。地方相关部门首先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要求、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合理开展培训活动。培训计划要事先拟好,内容的选取要根据培训主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在调查中,了解农民对于经营管理培训方面的期望和需求,总结新兴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状况,提出新形势下培训的需求与期望。从实际出发,在符合农民的期望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培训中。培训形式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变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一些新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并负责在课后收集培训主体对培训内容的反馈。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想达到一个新高度,需要集经验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团队,除了具备深厚的经营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多变的教学能力。最后,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意识,国家要同步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在政策支持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给农民一定的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创新。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地方相关部门整合各种农业培训资源,定期检查农业培训机构,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选择的保障因素

4.1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指导方针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体系的发展,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纳入现代农村建设发展的规划中,提出利于农民培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农民培训教育条件,鼓励农民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进行自主创业。

4.2法律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保障

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区域农业经济出台相关法规,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有法可依,用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细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使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

4.3资金投入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会导致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难以开展。资金除了可以运用在农民培训学校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可以对在新型职业农民中评比出学习突出,并具有一定创新技术的先进分子进行奖励,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4制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的标准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邀请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定时进行讲座,同时将考核放入农业部门年度总结工作中,让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更加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成果,用制度的力量提升双方的效率。

5结语

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合理有效的策略讲解,并引入竞争机制,构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平台,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理解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姜安心 周桃英 查虹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1王乐杰,沈蕾.城镇化视阈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模型构建[J].西北人口,2014(3)

2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4)

第8篇

一、认真规划教育培训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河北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实际需求,分类确定培训目标。

(一)生产经营型培训目标

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具有现代农业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技能,能够从事现代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专业技能型培训目标

培训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熟练掌握现代农业产业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要求的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

(三)专业服务型培训目标

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从事岗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

二、建立严格组织管理体系

(一)建立领导组织

各项目县成立由县(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国家级试点县要求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税务、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及时研究落实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协调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二)明确管理机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农业(牧)局,各县科教科(站、股)代表农业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具体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办法、扶持政策的制定,协调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扶持政策落实,监管各培训基地按要求落实培训任务。县(市)财政局负责资金的足额拨付,并监督培训机构和培育部门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三)确定培训基地

按照农业部“一主多元”要求,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全省优选确定培训基地239个,其中农广校102所、农技推广服务机构83个、其他农业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49所、农业高校3所、科研院所2家,从而,健全完善了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化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持续、稳定、专业、规范的培训组织保障,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三、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模式

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河北省开展的“田间学校”“送教下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阳光工程”“农村‘两员’培养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教育培训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要求、农民学习特点、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示范县探索实践情况,总结出以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一)“六精心”模式

定州市从教育培训的源头抓起,将“精心”塑造贯穿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全过程,创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定州六精心”模式。

1. 精心遴选培育对象

根据本地主导产业、规模经营程度,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园区(基地)与企业,选择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专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农村青壮年农民以及有志于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人员为培训对象。

2. 精心组建师资队伍

依托农广校的专职教师,同时,聘请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教授专家,从本地农牧局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等科站中抽调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既有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的技术人员组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3. 精心选建教学课堂

本着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方便农民和贴近农民生产的原则,将培训课堂搬进产业园区、蔬菜大棚、田间地头等生产一线,就地就近下乡进村办班。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将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实训基地,基地做到有牌子、有宣传、有典型、有政策,为培育对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并记录在案。

4. 精心设置课程内容

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确定以主导产业为基点,注重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两条主线培养,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教学培训课程。并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与生产特点、职业农民教育规律与学习特点,选择或编写符合当地实际的针对性强、实用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

5. 精心选择培训形式

一是在农时关键季节或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针对具体产业出现的紧迫问题(如防灾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以解决生产中的突发性或实际问题;二是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和现场示范、观摩活动,以总结宣传和推广典型农民的经验。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员赴本县(市)或外地参观考察,进行专题交流,学习先进的技术技能和成功的管理经验,提高农民自身职业技能和素质。

6. 精心做好学员管理

一是加强学员纪律约束。建立学员参训签到制度,并将出勤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出勤不达标者不能参加培训结业考试。二是加强学员档案管理。严格建立电子、纸质学员信息档案,电子档案包括培育对象的基础信息、创业经营规模与近年收益、参加学习培训实绩与持证等情况,纸质档案包括基本信息与学习情况等。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并及时更新。三是加强动态管理。从培育对象选拔到培育认定为职业农民是一个动态过程,对符合职业农民条件的经规定程序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享受相应的管理和扶持政策。对不符合职业农民资格的经规范审批程序取消其新型职业农民资格,不再享受扶持政策。

(二)“四大课堂”结合模式

围场县深入研究了近年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和做法,重点抓了四大课堂建设,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形成了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受农民欢迎的培训模式。

1. 办好“固定课堂”,增强基础性教学

在“固定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中只讲单一知识技能的呆板教学模式,实现活跃的、有凝聚力的课堂教学。一是设立班委会,组建完整的班集体。让学员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克服散漫的学习思想,增强凝聚力。二是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穿插常规教学元素,随时对学员进行学习目的和道德素质教育,让学员学的明白,学的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三是开展交流互动,促成产业联动。为学员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畅谈产业特色、创业理念、创业梦想、创业成果、产业文化、创业经验等,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形成不同产业联动、相互促进发展的职业农民队伍。

2. 办好“田间课堂”,增强直观性教学

结合固定课堂教学,抓住农时关键环节,把课堂办到田间,采取“田间讲解、示范操作、参观考察”等教学形式,增强培训直观性。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边指导,学员边学习、边操作、边实践,将固定课堂教学内容消化吸收、用于生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 办好“空中课堂”,增强灵活性教学

利用广播、智能手机短信云平台、网络等传媒手段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特点,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知识,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方便快捷。

4. 办好“流动课堂”,增强服务性教学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直通车的作用,办好流动课堂,将教学服务重点下移,把科技光盘、科技图书、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带到农田、农场、牧场、温室、大棚,实现教学服务“三到身边”,即跟踪服务到身边,科技影片到身边,技术指导到身边,让农民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三)“构筑三大平台”模式

平泉县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发展、自主创业、扩大生产和带动周边致富,把培训过程中的平台建设作为基本策略。一是构筑智力平台。充分发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力军作用,构建“1+3+10”培训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智力支撑。“1”即: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3”即:县农广校、农业产业园区、基层技术推广区域站;“10”即围绕“菌菜牧果”等产业的十个重点实训基地。目前,建立了89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形成了以县农广校为中心、以乡镇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村教学班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二是构筑信息平台。为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过程的培训和后续跟踪服务,建立飞信平台,完善京承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发挥农牧信息网络作用,把最新的政策、最实用的技术资料和最准确的市场行情等及时传送给每位培育对象或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从传统培训到信息化培训的突破。三是构筑师徒平台。为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性和质量,平泉县为78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搭建了师徒结对帮扶平台。学员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教师也定期或不定期回访,亲自指导学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台头山乡塔子山村支书魏青霜返乡带头发展设施菜园区,在包村教师、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下,该村流转土地760亩,蔬菜大棚由10多个发展到275个,跃为全县设施蔬菜发展的排头兵。再如K椤树镇K椤树社区金继民等十位农民,是该县农广校培育的首批食用菌产业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他们带动该镇发展食用菌种植230亩,累计265万盘袋,人均增收8000元,同时还安排了300多人就地打工。

(四)“三结合”模式

承德县以“围绕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机制新模式。

1. 校园结合,实现“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

为了适应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承德县农广校培训进产业园区,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刘杖子雾灵山千亩香菇产业园位于刘杖子乡金场村,坐落于雾灵山东侧,这里森林覆盖率达86%,不但具有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原材料,适合食用菌栽培。为助推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承德县农广校组织食用菌专业教师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等。将培训贯穿于整个生产环节之中,春季培训棚室建造,菌种制作;夏季培训香菇栽培及病虫害预防方法;秋季培训食用菌采收、市场营销。园区为保证农广校就地开展培训需要,2013年在园区内专门建立一个60m2能容纳50人学习用的教室,安排两个面积600m2的大棚作为学员实践实习基地。2015年,在刘杖子食用菌园区培训农民近500人,其中280人进行了为期两天结合关键技术环节参与式实训,使其掌握食用菌栽培环节中一项专门技术;165人进行为期4天的专项技术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使其掌握食用菌生产全面技术;54名生产经营型人员开展了为期14天的创业培训,根据食用菌的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式安排课程,理论课在早晚和农闲时进行,讲到关键技术环节直接进园区实践,动手操作,使他们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知识等相关内容,实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两促进,学中干、干中学,满足了农民就地就近就需意愿。通过培训农民职业素质得到提高,转变了观念,外出打工者纷纷回村承包大棚,食用菌产业工人租棚当老板,规模小的扩大规模当上了名副其实的职业农民。

2. 校企结合,加快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发展步伐

承德县农广校与县内三融肉鸡公司、仓子三化肉鸡养殖场、富源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丛玉供港蔬菜基地、曼曼食用菌加工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展培训。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整合资源,组织联合讲师团,共同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农广校负责基础课和理论课教学,企业负责实践课教学,对生产工人开展专业技能、政策法规、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自主创业等多方面培训,使他们满足生产需要,同时鼓励有能力的人员进行自主创业,促进了家庭农场发展。其中有13户自己新建了养鸡场,15户自己建起了养猪场,20户发展食用菌栽培,实现了企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同步共赢的大好局面。

3. 校社结合,提升农村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服务水平

承德县农广校通过调查摸底,摸清了全县240个各类合作社的情况,针对合作社现状,与合作社协商合作开展培训,合作社负责学员组织,提供培训场地、实习基地、生产实践基地,农广校负责统筹师资和具体培训。一是针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素质提升培训。重点开展以市场营销和专业合作社管理等为内容的培训,对受训人员提高合作社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作用。二是针对省级重点合作社社员进行系统化教育培训。先后在大营子全保河保丰龙合作社、北圈蔬菜专业合作社、甲山下杖子养猪合作社、上谷养牛合作社开设涉农专业中专班,对社员开展职业道德、创业指导、网络营销、结合产业的种养殖新技术等全面系统的教育。在师资选聘及授课形式上,既请专家学者讲授理论,又吸收本地农业创业成功人士讲授创业经历,并实行学员和教师进行互动式教学、交流式研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学校与合作社合作,不仅解决了参训农民的培训场所、实习和生产实践基地,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入社或领办合作社的热情和干劲,让参训学员亲身感受到科技知识的力量和合作共赢的喜悦。

总之,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具有典型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希望这些教育培训模式能对河北乃至全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探索总结更多、更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会敏 韩晓杰 王彩文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平泉县分校 赵振锋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德县分校 李宏彦

第9篇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公平;陕西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2-0057-05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的关键。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1]为此,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的顶层设计及财政支持力度,将其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村居民,力图通过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却没有完全体现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许多农民受条件限制无法获得培训机会,享受不到同等水平的培训质量,进而无法达到结果公平。从教育公平视角探讨职业农民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延长县、佛坪县、留坝县、太白县、宁强县、宁陕县新型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主要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陕西省选取6个县,在每个县随机抽取若干乡镇,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职业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问卷311份,回收率95.4%。另外,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采用访谈法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了解职业农民的生活状况和职业农民培训的实施情况。

一、教育公平理论框架下职业农民培训的三个维度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有关教育公平的测量维度,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公平有三种涵义:一是个体起点的平等;二是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三是最后目标的平等,即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2]。我国褚宏启教授把教育平等界定为教育起点平等、教育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3]。王迈善教授按照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依次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4]。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公平维度的研究和欧盟教育公平指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育公平问题也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进行分析,见图1,进而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职业农民培训不公平问题突显

(一)职业农民培训起点不公平

1.女性培训机会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中的人都能上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上学,它应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也应践行这一宗旨,为所有农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但是调查结果显示,311位参加过培训的受调查群体中,男性占80.8%,女性仅占19.2%,见图2。可见,男性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机会较多,而女性较少。原因是有些地区在选择培训对象r,偏重男性群体,忽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佛坪县高级职业农民苏沭名谈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加强对女性的培训,我们合作社需要在农忙时雇佣大量的女性来采摘、修剪,但是现有很多农村女性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在技术、管理方面还有些不足。希望职业农民培训可以加大对女性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懂技术、有文化的女性。”

2.学历水平低阻碍部分农户获得培训机会

从“教育公平”的本质来看,所有农民都应有机会通过培训提高其技能,其文化程度不应成为限制条件。但是我国各省的政策都将学历水平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加以限制,陕西省也不例外,如《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初级职业农民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级原则上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高级原则上具备大专或相当于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现有的挑选标准无疑体现了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标准的较高期待,但实际上这一政策要求既违背了教育公平本质要求,也与现实的农户群体特征相悖。调查发现,参与培训群体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占54.1%,初中学历占32.1%,中专或高中占10.8%,大专或本科学历占3%,见图3。因此,如何从教育公平的本质涵义出发,关照农户的真实群体特征,是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的重要议题。

延长县一位农民谈到:“现在参加培训的农民很少有初中毕业的,大多数都是小学毕业,有的初中没有上完,现在留在农村务农的都是40岁左右的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如果那时候上了高中,现在也不在农村种地。所以说,如果政府严格按着选拔标准来选拔,那农村大多数人都不能去参加培训。”

3.产业规模和经济收入的刚性要求损伤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将产业规模和经济收入作为限制条件,导致产业规模、经济收入处于弱势的农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经济收入角度来讲,2015年陕西省的年人均纯收入是24366元,根据《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初级职业农民收入应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0倍”的要求,初级职业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应该达到10万元左右,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万元的农民占97.3%,年均纯收入3~7万元的农民占1.7%,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民仅占1%,见图4。可见,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达不到职业农民培训的要求。此外,48.3%的农民认为产业规模限制了农民参加培训,见图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偏重于产业规模大的农户,小规模农户参加培训的机会少,所以很难保证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

太白县鹦鸽镇一位农民提到:“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是让农民懂技术、会经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农民所需要的。但是,现在职业农民培训的限制条件太多,比如经济收入、产业规模还有学历,这些正是我们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的,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学习的门槛了,这是不合理的。”

4.培训信息获取不公平

在信息时代,信息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同群体在人际关系、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信息获取不公平。调研结果显示,43.7%农民认为限制条件受到农户个人与乡镇政府政策执行者间关系的影响,一些与政策执行者关系密切的农民总能及时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信息,也能利用便利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一些没有优越社会关系的农民无法享受到便利条件。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也影响农民获取培训信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是信息传递的快捷方式。然而82.9%的农民没有使用过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由此可见,如何保证农民及时获得培训信息是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

高寨子镇何家院村一位养殖户谈到:“我现在主要是养鸡,今年5月份左右开始养蜂,我想通过参加培训,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但是村支书没有通知我去参加培训,因为平时和村干部走动较少,有好的政策肯定也不会想到我,去年的职业农民培训,我是在他们培训结束后才知道的消息。”延长县安沟镇一位农民谈到:“我们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完善,村子没有安装网线,村里的农民也不会使用网络,村民的手机也都是非智能手机,很难及时获取培训信息。”

(二)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不公平问题突显

1.培训资源配置不均等

培训资源是开展培训的基础,每位农民都应获得同等质量的培训资源,培训资源配置均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公平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太白县请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而佛坪县只找到临时抽调的工作人员,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参差不齐。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同,太白县使用互联网教学,利用远程教育对农民进行帮扶,而延长县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地区享受到的财政补贴力度也不同,佛坪县每年培训名额仅有50人,政府的财政补贴相对较少,而太白县的政策资金相对较多。资源配置的不均等损害了农民的受教育权,也严重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

2.小规模产业农民无法公平接受培训内容

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必须充分考虑小规模产业农民的需求。但是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存在产业偏向性和课程偏向性,导致小规模产业农民无法公平地接受培训。产业偏向性指培训内容倾向于当地主导产业,忽视了小规模产业农民的需求。例如在太白县,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是蔬菜和种蜂培训,但是当地还有中药材、粮食作物的散户没有参加过培训。课程偏向性是偏重某项课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过多的注重农业技术指导,对农民素养、市场销售、涉农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涉及较少。

太白县梅湾村一位种植粮食作物农民谈到:“太白县的高山蔬菜最有名气、经济效益最好,因此当地政府针对主导产业组织培训、制定培训内容,而且几乎所有种植蔬菜的农民都有机会参加培训。但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很少,所以政府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青木川村菌菇合作社负责人也谈到:“我们这里的培训内容以酒店经营、餐饮业为主,没有菌菇种植的培训,农户的培训需求无法满足。虽然我曾以合作社负责人的身份参加过2~3次的菌菇种植培训,但是合作社刃婺5呐没有参加过菌菇种植的培训,菌菇种植的知识都很欠缺,大家都希望得到相关的培训。”

3.不同地区培训方式差异较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主要有农民田间学校、广播电视教学、互联网教学、固定课堂教学和跟踪指导服务,采用多样性的培训方式目的是满足农民的需要,确保公平。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较贫困的地区无法利用先进的培训方式。调查显示,75.2%的农民没有享受过广播电视教学,82.9%的农民没有享受过互联网教学,74%的农民没有享受过电视教学,见图6。此外,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培训方式也应根据产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固定课堂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地区、所有产业,田间学校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使所有的农业生产群体得到实效。

(三)职业农民培训结果不公平

1.不同产业的培训收益差异较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不同产业有不同作用。调研中发现,不同产业经过培训后出现了马太效应,例如,职业农民培训可以帮助从事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的农民及时地调整种植结构和管理技术,更快地增加收益;而农家乐培训对相关农民收益的影响较小,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职业农民培训没有改变传统弱势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事弱势产业的农民在培训中受益甚微,再加上他们获取市场信息的途径单一、时间滞后,导致在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留坝县一位农家乐的老板谈到:“培训教师授课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不切合实际,例如讲师提到筷子的摆放需要距离盘子10cm,这些知识农家乐的服务员都知道,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也都是用手来丈量。可见,对我们这些参加农家乐培训的农民来说,这些培训是不切合实际的,并没有多大意义。”

2.不同等级农民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大,且晋升困难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要确保培训结果公平性,必须保证不同等级的职业农民享有均等的继续发展的机会。但在现实中,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等级的不同,政府的奖励扶持力度是不同的。调查显示,35%的初级职业农民表示没有享受财政补贴。而在访谈中了解到高级职业农民可以免息贷款200万元。可见,不同等级的职业农民享受的政策优惠差异较大。此外,在访谈中了解到初级职业农民晋升到中级职业农民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不能及时获得政策信息,另一方面是政策的刚性要求过多,阻碍了初级职业农民的继续发展。许多优秀的初级职业农民因为限制性条件无法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初级职业农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8.5%,中级、高级职业农民各占2.5%,3.2%,无证书的占15.8%。因此,只有保证占大多数的初级职业农民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才能保证培训结果的公平。

太白县塘口村一位初级职业农民谈到:“我参加完职业农民培训受到了一些启发,想要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却缺乏资金和政府扶持,我是初级职业农民,但初级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少,高级职业农民可以贷款200万元,所以想尽快考取中、高级职业农民证书,但是我不知道怎样考。”

3.部分农民不能公平的获取证书

调研发现,对“农民能公平地获取培训证书”这一问题,15.3%的农民表示不同意,19.8%表示完全不同意,11.2%的农民表示说不好。原因有三点:第一,职业农民培训考核是总结性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农民的学习成果,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通过培训确实在产业发展上受益,但因为没有通过笔试考核而没有获得职业农民培训证书。第二,职业农民考核缺乏监督机制,职业农民对“培训政策执行有监督机制”问题,10.8%的农民表示完全不同意,9.9%的农民表示不同意,25.5%表示说不好。第三,职业农民培训执行过程存在不公平,43.6%的职业农民对“每位农民都能公平的享受职业农民培训政策”质疑,还有42.5%的职业农民表示不能及时获得培训信息。见图8。

三、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一)完善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提升培训对象选拨的公平性

针对职业农民培训起点不公平的问题,无论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政策的落实者,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价值的标准来制定培训对象的选拨条件,放宽农民参加培训的限制条件,扩大职业农民培训对象的范围,给农民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保证职业农民培训起点公平。

(二)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推进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应该尊重差异性,这是因为职业农民培训的对象是认知方式、生活环境和发展路径不同的农民。如果仅是提供无差e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将无法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平性。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克服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将互联网教学应用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运用先进的培训方式,使农民享受到同等质量的培训资源,提升培训的公平性。此外,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应与农民的产业需求、市场信息相匹配,为农民开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满足农民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避免因农民被动学习造成的资源浪费,以提升职业农民培训过程的公平性。

(三)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促进结果公平

职业农民培训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不单以分数作为考核结果,而是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可以通过焦点团体法、参与观察法对培训对象进行多方面的考核评价,使评价不但具有筛选功能,还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其次,如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仅提供无差别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对那些有额外需求的人群是不公平的。因此,政策执行者要为考核合格的农民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为初级职业农民提供晋升的机会,促进培训结果公平。

(四)创新培训模式,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

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种由政府主导,地方农业局或者农广校组织的上传下达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权威性,但是存在过多的条件限制。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将培训资金直接落实到合作社,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这样可以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全覆盖,扩大培训对象,保证培训的起点公平。同时,也可以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地控制培训时间和内容,解决培训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问题,提升职业农民培训过程的公平性。以合作社作为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对农民进行考核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公平、公正。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Z]. 2015-12-31.

[2]托尔斯顿・胡森,张人杰. 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上)[J]. 全球教育展望,1987(2):14-21.

[3]褚宏启,杨海燕.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 教育研究,2008(1):10-16.

第10篇

一、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现状

南阳市现有农村人口500余万人,由于从事农业比较效益低,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普遍较大,导致了农业生产水平的降低。通过调查发现,45~60岁的占80%,45岁以下的占10%~15%,60岁以上的占5%~10%,农村留守妇女在农村劳动力中占有较大比例。农村劳动力短缺,制约了南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

二、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2014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来,南阳市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职业化为导向,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培育机制逐步建立

2016年南阳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南阳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和部门责任,形成了政府牵头,农业、教育、财政、人社、金融等多部门参与的协调推进机制。2016年全市圆满完成2806人的省定培育任务。据统计,2014年以来南阳市共培育8273余人,含生产经营型3591人,专业技能类2307人,专业服务类1675人,新型职业农民骨干培训700人,下发认定文件并发放证书1241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94人,享受扶持政策1460人。

(二)培育主体趋向多元

项目县、区建立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农广校、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学部门、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培育主体,更加注重现场实训,突出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层次搭配合理的种植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师队伍,提升了师资水平。

(三)培育方式更加灵活

从培育实践看,各县、区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培育模式。如:南召县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大县”的战略定位,确立了“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农户发展”的培育模式;内乡县探索出“培训机构+主导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田间模式”和“三贴近”的培训模式;方城县运用“学校授课+基地实习+外出考察学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西峡县积极探索总结“产业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验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些服务模式的开展,不仅巩固了培育效果,更增强了农业科教部门的凝聚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项目监管更加严格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资金使用规范合理,南阳市坚持五项制度,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管。一是南阳市培育办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管,主要采取现场观摩、查看资料、电话抽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二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要求各项目县将培训相关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坚持执行开班第一堂课制度,每个培育班由培育办同志上第一节课,讲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政策,并对照身份证核实参加培育人数;四是坚持学员信息登记制度;五是坚持检查验收制度,对培育工程逐期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培育机构并限时整改。如卧龙区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电话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管,确保培育项目规范实施。

(五)宣传工作逐步到位

近年来,全市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针政策,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的贡献,通过宣传引导,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如内乡县农广校先后在中央校、省校网站,南阳电视台、农业信息网,内乡电视台、亲民网等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卧龙区重视信息宣传报送工作,及时将培育工作简讯、先进典型等宣传信息上报,并充分利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果。

三、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南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一些成绩,但该项工作目前尚处在全省中游,与农业部对示范市的要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农民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部分地方认识没有到位

部分县、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没有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与其他部门没有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造成工作被动。

(二)师资力量尚需加强

培训机构自身教师专业知识更新较慢,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形势发展要求,多采用省级、市级专家与当地实践专家相结合的方式。但有些专家授课理论性较强,不接地气。地方“土专家”实际操作经验丰富,但是往往不善于总结提炼,真正的“土专家”人数偏少,影响培训效果。

(三)培育质量有待提高

有的地方就项目论项目,单纯办班完成培训任务,没有按照“一点两线”全程教育培训内容、“分段式、参与式、菜单式”培育形式执行,造成培育质量不高。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以“培训”替代“培育”的现象。

(四)配套服务没有跟上

一是项目经费设置与项目报账要求不符,经费分配不合理,造成后续工作可支配经费紧张。二是存在“重培训,轻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的现象,J定工作进度较慢,技术跟踪服务与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如部分县区农民居住分散,信息反馈不及时,专家现场指导有一定困难,“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十”的指导目标难以实现,且农民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虽然有效建立了QQ 群、微信群、飞信群信息化交流平台,但效果较差。

(五)培育条件改善缓慢

一些地方培训手段单一,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教学设施简陋,基地建设滞后,师资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

(六)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土地流转难。调查发现,大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反映最突出的困难就是土地流转。以南阳市西峡县为例,交通便利、地力较好地块每年租金需要1200元,然而种一年粮食所得收益也仅1500元左右。二是贷款难。新型职业农民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但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难以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如西峡县虽然出台了一些针对“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的扶持政策,但都是对于规模以上发展的新型主体才能享受,而新型职业农民中一家一户所占比例较多,因此仍需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政策体系。

四、推进南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南阳市将以实施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为契机,创新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强化法治思维,围绕管理链条,突出重点环节,狠抓痕迹管理,推动培育工作不断向政策优化、管理严密、操作规范、绩效提升的方向深化拓展,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一)明确目标任务

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动农民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种得好”向“卖得好”D变,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积极探索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引导农民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将其培养成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主导力量。到2020年实现全市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和培养出一大批现代青年农场主的目标,使新型职业农民总数达到2万人。

(二)加强宣传沟通

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深化部门合作,推动形成部门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解决教育培训经费条件、培训后支持服务等实际问题。二要采取多种举措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事迹,树立农广教育优质品牌和农民职业平等观念,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精准培育

在遴选培育对象环节,扎实做好农业产业和从业人员情况及培训需求调研工作,优先培育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同时针对不同对象分类开展培育。如选择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务农青年、打工返乡户及大中专毕业生开展重点培育,可以和高校合作对此类学员进行深造; 选择文化程度稍微低的“爱农、务农”农户,可围绕产业开展重生产实践技能的培育。总之,应该遵循“数量少、质量高”的原则精准培育。

一要创新培训模式。探索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俱乐部等农民易于接受的培训模式,现场开展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训。适应现代远程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二要健全教师选聘管理制度。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知识更新培训,建立高效精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切实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经营管理、销售融资等各环节的培训需求。同时,可以建立培训学员QQ 群、微信群,以及让农户加入基层推广体系农技宝平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及时解决一对一服务的问题。建议政府主导,整合农业、科技、教育、金融等行业资源,形成合力,从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信贷、技术、信息等困难。

(四)强化长效机制

第11篇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农村不仅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更缺乏有文化、懂技术、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农业部等部门表示,“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培训百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培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广泛的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地方农业高校,更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情感优势[1][2][3]。职业农民培训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普遍实施,通常的培训模式是以高校作为培训主体,在政府扶持下,组织各地市农民到高校参加时间长短不等的各种培训。现有文献中,对各地已有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模式、培训经验及培训效果都有较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就职业农民培训效应来看,多数文献对培训效应的研究是基于培训期间或培训后的短期效应进行分析[4][5][6]。也有学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配合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培训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认为初期培训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收入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效应呈现明显下降态势,由培训引起的收入增长滞后于其他因素造成的收入增长,培训的收入效应逐步弱化,但并未分析培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等[7]。

就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期效应,尤其是研究高校举办的脱产培训长期效应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在辽宁省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①,针对辽宁省内参加过高校脱产培训的职业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其参加培训的时间分为两组,采用统计和计量模型方法对职业农民参加高校培训的长期效应进行考察。

二、数据来源、概念界定与基本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于两次实地调查。一是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相关人员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对参加农民企业家高级培训班②的两期学员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他们在几年前参加的高校全日制培训的长期效应,学员分别来自于辽宁省大连、丹东、阜新、铁岭、鞍山、营口等各个区县,分布较均衡,调查最终获得115份问卷,有效问卷108份。二是沈阳市科技局联合沈阳农业大学于2013年3月在辽宁全省抽样进行的职业农民培训调查,调查采用各区县配额抽样法,根据培训名单,分别在辽宁省锦州、鞍山、盘锦、葫芦岛、抚顺、辽中、新民等县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问卷294份,其中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89.1%。全部合格样本为370人。

(二)概念界定

职业农民。本文所调查的农民在报名参加高校培训时均有筛选,要求主业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以获利为目的的群体,符合职业农民的概念要求。

高校脱产培训:本文所研究的培训是指要求农民脱离农业农村到高校参加全日制学习,食宿由高校负责,培训课程、师资等由高校相关部门统一安排。而且特指培训时间为三个月以上③(含三个月)的在校脱产培训。

长期效应。指在高校完成培训三年或更长时间后的培训效应。采用三年的时间界定,是因为农业生产是有周期性的,一般种养殖产业的生产周期为0.5~3年,且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模仿和技术采纳也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比较分析,根据经验,参加培训三年后所产生的后果可以看做培训产生的长期效果。本文研究2009年及以前参加的培训对2012年的影响。长期效应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农民自身素质提升效应。

培训组与对照组。要研究培训的长期效应,必然要有对照组样本,以控制因为非培训因素带来的效应。将参加过2009年及以前高校培训的农民作为培训组,将培训发生在2009年以后的样本归为对照组。

(三)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表1为分组别的样本基本情况统计。总体来看,培训组样本数约为对照组样本数的两倍;男性为女性的近两倍,培训组男性比例更高;年龄均值为39.6岁,培训组年龄均值为40.2岁,对照组为38.3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培训组比对照组稍高,大专及以上占比高达37%,不过很多人的学历教育多为工作后再培养;培训组中党员和预备党员占比高于对照组,而且培训组中被访者为科技示范户和合作社带头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村干部比例基本均衡。

另外,对被访者的产业做了统计,从事种植业的人数为242人,养殖业为82人,其他产业(经营农资店或从事零售批发运输业务等)为72人,种植业中从事大田作物、果树和蔬菜种植的占到从事种植业总数的73.1%,养殖业中养猪的人较多,其次是家禽养殖。被访者中有一部分人兼营农资店或农村其他业务,多数人是从种养殖业开始发展,做到一定规模后才将产业链条向上或向下延伸,做农资产品经销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培训组和对照组所从事的产业差异不大。样本总体产业构成符合辽宁省农业产业总体特征。

三、职业农民高校脱产培训长期效应实证分析

(一)经济效应

经济效应一般以产量增加和收入增加指标来反映。表2给出了培训对产量和收入增加的影响。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培训后,其产量和收入都有所增加。就增加比率来看,中长期培训组的产量增加比率高出对照组15个百分点,收入增加比率高出了近100个百分点。可见,农民培训从长期看存在产量和收入增长的经济效应。

方程(1)中,Y为收入增加率;X1为培训长期效应;X2为农户产业类型;X3为培训质量,该变量用学员当时参加培训时的听课比例和对培训的满意程度两个变量来反映;X4为农民个体特征等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身份、是否为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头人。在此,加入2012年农户总收入变量,因为收入增加率是直接询问农户农业收入大概年均增加的比率,如果农户本身的年总收入(包括其他经营收入和打工收入等)很高,增加比率很小,其实际增加量也会比较高,但从增加率上则反映不出来。因此,将2012年总收入取对数,以控制绝对数差异带来的影响。各变量基本含义见表3。

被解释变量收入增加率为连续变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9.00,标准差为3.26。采用OLS对模型进行回归,软件采用STATA11.0,回归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培训的长期效应变量显著,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情况下,培训组的收入增加率比对照组高128.4%。而产业类型变量不显著。就培训质量来看,听课次数变量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变量集中度过高(有75.41%的被访者回答听课次数在80%~100%之间),更有可能是因为被访者虚报听课次数以迎合调查,实际培训情况也表明能坚持听课80%以上的人数远低于该调查结果;而培训满意度变量在10%水平下显著,表明随着农民对培训满意度每下降一个等级,收入增加率则下降35.6%,培训质量对农民收入有一定影响。个体特征等控制变量中,政治面貌变量显著,表明随着党员、预备党员、团员、群众依次降低,收入降低比率为59.8%;村干部变量显著为正,即在控制其他变量情况下,村干部收入增加率比非村干部高出198.7%;2012年总收入变量显著为正,表明2012年的总收入每增加1%,农业收入年均增加率提高119.3%。

(二)社会效应

农民培训的社会效应一般以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度来反映,在不同条件下,对于组织化程度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本文的组织化程度,指在培训前后农民参加合作社或协会等农民组织人数的变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度指培训前后农户参加农民组织的变化率,主要指因培训因素造成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率。计算公式为:

本文按照培训组和对照组分别计算其组织化提高程度,结果见表4。从表4数据可见,培训组整体组织化程度提高度更高,有33.61%的被访者是因为培训原因加入了合作社或协会等组织,比对照组高出20个百分点,表明培训对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农民自身素质提升效应

农民自身素质提升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及能力提升、行为习惯改变。这两个方面的提升不仅会促进职业农民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主动思考和改变,还可以在整体上反映个人素质的变化。

1.知识及能力提升

2.行为习惯改变

行为习惯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一般的农民培训更多注重于农业相关知识技能或认知改变,很少将行为习惯的改变作为培训内容。沈阳农业大学在长期班的职业农民培训中加入了一小部分行为习惯改变方面的课程,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本研究就行为习惯方面仅在问卷中设置了一个题目:“通过培训,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是否有所改变”,并设置了一些简单的行为习惯改变例子,如遇到客人主动问候、刷牙次数增加、家里卫生情况好转等。调查结果发现,77.12%的农民觉得培训后行为习惯有改变,但培训组和对照组无差异。这个比例比前述知识能力提升的比例低很多,表明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训仍然有待加强。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辽宁省参加过高校脱产培训的职业农民抽样调查数据,研究职业农民参加高校脱产培训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高校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期经济效应较为显著,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培训组年收入增加率在5%,显著性水平下高出对照组128.4%,另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率的还有培训满意度、农民政治面貌、是否为村干部等变量。长期社会效应用组织化程度提高度来反映,培训组整体上组织化程度提高度更高,有33.61%的被访者是因为培训原因加入了合作社或协会等组织,比对照组高出20个百分点。自身素质提升效应方面,知识及能力提升方面,培训组与对照组在对农业相关政策法规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略有差异;行为习惯改变方面,培训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第12篇

一、农村人才现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村人才开发步伐加快,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农村人才总量不足,其中有些行业、学科的专门人才缺乏程度更为突出。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并且农村人才质量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具有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现代农民,他们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果断作出决策,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产业化农业、都市农业等都需要创新型农村人才的探索、创新和发展。而我国农村创新型人力资源占总数不足1%,这反映了我国农村高层次人才匮乏程度。我国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较突出.因此,构建合理的农村人才结构是保障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类农村人才,包括实用人才、专业人才等.实用人才如种植、养殖、加工能手,经营创业型、转移输出型、技能推广型、传统工艺型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专业人才涉及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境保护、农业、规划、法律等领域。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数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专业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农业、科技领域,缺乏环境保护、规划、法律方面的人才。我国农村人才结构的不科学与分布不均衡严霞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快高素质农村人才开发与培养是现在职业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义

1.为农村输送大量农村人才。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各类农村人才.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各类农村人才具有前要作用面对农村人才的缺乏.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就需要向农村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雨点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实婀型人才.为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2.提高农村人才资本质量。我国农村人力资本质量较发达国家有一定距离,缺乏对农民实施系统的教育与培训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加快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适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3.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职业教育面向农村服务可以为上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近年来,农业部依托“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旨在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科学种养水平。

三、基于农村人才开发的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强化面向农村的服务意识。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而要将面向“三农”落到实处,化作农村职业教育自觉的行为。就必须不断强化面向农村的服务意识。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要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注重实效。培养大批既掌握基础理论、有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农业中专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力量。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面对大量高素质农村人才开发的需求,职业教育应转变传统落后的人才观念.注重提高农民各项素质.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技能型农村人才。首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既进行农业技能培训,又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切忌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其次。根据农村人才需求灵活设置专业。职业教育应充分认识到专业设置与市场关系的重要性.在专业设置上应主动分析当地的农村人才需求的种类、数量、结构特征等,灵活设置专业。

3.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农业发达国家相当重视对农民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应创造一切条件.切实增强农民主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意识.有效落实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职业教育可以实行弹性学制以避免农民因为时间有限而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问题。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建立培训基地,依托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职业教育应面向与服务农村,实现自身的突破与改革,为农村培养和造就大量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_芰持,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