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6-22 03:4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改革途径

前言: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1]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今后很大的可能性是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1.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由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的共同体[2]。经过文献研究综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对专业体育教师素质的认识,笔者认为,所谓体育教师专业化是这样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体育教师个人在正式从事体育教育之前,应该具有较好专业的知识,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其次,作为正式体育教师进入体育教育事业后,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2.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本现状

2.1体育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教育体制与实践脱节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的要求。原有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从而使专业学生毕业从教时“所需的没有”、“所学的没用”,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3]。

2.1.2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全国普通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师资为主,这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2.2体育教师职后培训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学校体育的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反差,严重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即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2.2.2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识的局限和“一次性教育终身受益”[4]的观念致使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层次和质量也有待提高。

2.2.3培训制度不完善

虽然继续教育的问题已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2.3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的问题

首先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他们很少沟通。其次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负责职后培训的体育教师进修机构,主要任务仍是学历补偿教育。

3.体育教师专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通过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任务比较严峻。改革体育教师教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作者从中选出几点进行逻辑分析,如下:

3.1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以教师专业化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连续性原则,打破职前、入职、在职教育分离、割裂的局面,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3.2延长教师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使师范教育逐步实现由现存的三级层次到新的三级层次的转移。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结合,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

3.3优化课程结构,使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实现整合。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具体体现体育师范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特殊性,为他们将来成为体育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打下铺垫。

4.总结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普通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师地位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作为保障健全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体育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体育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有机结合体。

参考文献:

[1]范运祥.注重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能力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522-524.

[2]林陶.张美江, 赵丽萍.中日体育教师专业化课程标准比较[J].体育学刊,2007(7):96-99.

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体育教育观 体育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自2003年以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该纲要作为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又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这对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及其改革具有普遍的重大指导意义。

从教育的一般意义来看,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①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就是要在大学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育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体育能力的最佳发展水平。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大学体育教育的理念。笔者以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大学体育教师的理念更新上。总体而言,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大学体育教育也是如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育实现了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技能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由此可见,这些转变对大学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必然性

教师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大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有其历史必然性。

首先,大学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之政府间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强调教师的专业性质,认为“教学应被视为专业”。由此,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得以兴起,以此来保障教育质量提高。随后,声势浩大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在各国开展了,各国政府不仅在观念上重视,而且明确了政府在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的职责,试图来改进、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口号。也就在这一时期,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基本措施》。英国也对师范教育进行了改革,使师范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向综合大学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还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主题为《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的专业大会,该大会认为把教师职业的专业作为提高教师地位的一项政策和策略。认为提高教师地位,不单单靠物质待遇,而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个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其次,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到2003年大学生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在校大学生人数为1900万,“2005年高等教育在校总人数达到23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②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学说,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毛入学率在15%以下的是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和毛入学率在50%以上的是普及阶段,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马丁・特罗在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时指出,增长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超常规扩大的同时,高校出现了诸多教学质量保障条件欠缺的问题,以及已经显现的不同程度的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③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教学质量。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在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场地器械少等现象严重,这导致了大学体育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改善现在的状况。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其根源在于大学体育教师,所以提高大学体育师资队伍成了当前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即大学体育教师教育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第三,终身教育及其兴起推动了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终身教育的创始人法国著名终身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他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1970年作为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探讨了终身教育问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从此终身教育在国际范围内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当代教育思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更是将终身教育置于社会的中心位置。

在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也有一个历史过程。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第三条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它既包含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包含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的专业性要求。该法第10条的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无疑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提供了条件。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3 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锻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性意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笔者以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体育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体育教师既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塑造人类体魄的工程师。其师德的高下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乃至影响到社会风气。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但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根据目前师资队伍的现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上,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2)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师管理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高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教学来进行,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掌握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掌握现代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又能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取舍教学内容,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参与教学计划、大纲的制定,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活动的专家型教师。

(3)引进高层次人才,注重教师在职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并积极为引进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其学术的带头作用。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强烈时代感,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科学研究需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体育教师再培训需要有高等院校和体育教师双方的动机支持。

(4)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它是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高质量师资的坚强后盾。要以学校建设为载体,加强立项的科研课题和教研室建设,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展露才华的天地,催生出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学科梯队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要摸清自己师资队伍的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优势和潜力优化组合纳入不同的学科群体,争取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层次高、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队伍。

(5)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去研究解决,通过教师的分析判断,发现解决的办法,把它们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予以分析,便称为科研:比如为改进教学,进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摸索出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各理论知识有不同的见解,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以及对各运动项目发展的趋势有预见性的认识等等。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方面,通过科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促使他们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了解新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使体育教学具有新颖性,充满时代气息。

注释

①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74.

第3篇

一、影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成因

(1)体育教学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目前许多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评价存在歧视和不公平的现象。首先,工作量的计算,存在严重的学科不公平待遇。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还承担早操、大课间活动、运动队的训练、课外活动的组织等工作,这些工作要么不计算在工作量内,要么少量折合课时计入工作量。其次,在评优评先、职务聘任、岗位考核、教育教学成果奖等方面不能与其他考试科目享受同等待遇。

(2)教师的自主意识不高。不能克服困难,自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文化学习还是学校主旋律,很多地方的体育在学校得不到重视。同时存在专业体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机会少等问题,致使体育观落后。

(3)体育教师自身原因。部分刚参加的青年教师以及中年教师,由于自身的惰性、不良的工作习惯、价值观的影响,缺乏对学校体育理论的学习和体育教学的研究,导致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评价不合理等。

(4)学校存在管理原因。有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管理松松垮垮,甚至还有不公正的待遇,体育课随意挤占、体育课“放羊式”、体育教案随意、体育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这些都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5)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近年来,课间操、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经常发生安全事故,涉及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是在体育课堂上出现的,教师都是安全责任第一人,对体育教师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影响。因此,在所有的学校课程中,体育课无疑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的教授者和组织者,在上课、训练期间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对策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从转变教师的思想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入手,加强正规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思想,树立自信,调整心态,通过努力体现自身价值,不做金钱的奴隶。加强教师专业切磋、交流,通过教学实践,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教书匠向科研学者转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引导体育教师努力工作,做出成绩,迅速成长。

(3)体育老师应多进行符合需求的培训。不是形式上的培训,而是扎实的培训,可以是网络的,因为这样便于参与。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独特的风格。体育教师的一个口令,一个示范、一个眼神,无不显示教师的魄力和风采,而这一点一滴无不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特点,加以强化,改进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在课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4)体育教师要有控制课堂,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课上要把他们有序地组织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安排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会思维,要有明确的要求、清晰的指令。一个教学过程结束后,要有准确的评价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控制课堂也包含保证课堂良好秩序,以及课上出现突发事件时机智灵活的处理。

第4篇

【山东临沂·于松峰】:(1)突出重难点的讲解:先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明确技术要领中对学生完成动作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部分。(2)精炼的讲解:对教材要领进行提炼,找出其中的重点字或词,教师再进行顺口溜式的串联。(3)重难点的重复讲解:对重难点加大讲解的声音、放慢讲解的速度等,都是很好的方法。(4)配合简单肢体的讲解:教师最好能边讲边对要领进行描述,并配合肢体的“描述”,这种形象性的讲解能加快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甘肃白银·赵楷桃】:技术要领的讲解:教师的规范示范(多方位的示范)+要领讲解(口诀更妙)。

【浙江温州·项老师】:(1)抓住动作技术的要点做到精讲多练。(2)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做到少讲多看。(3)利用巡视指导的时机做到一针见血。(4)运用示错法的教学法做到直观演示。影响讲解效果的因素:(1)讲解繁琐、话语冗长。(2)杂乱无章、表达欠佳。(3)组织教学能力、分析教材能力、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问题等。

【浙江宁波·陈昌福】:技术要领讲解跟要讲的技术一样,精炼简单、通俗易懂、顺口好记、形象生动……要根据学生的逻辑来讲解,不要根据老师的逻辑去讲解。我们很多人不断地讲服自己,学生却还是听不懂。

【天津·赵以超】: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体育老师需要驾驭语言的能力,更需要用平实的语言把复杂的动作讲解清楚,最好能和示范动作一起进行,边讲解边示范的效果是最好的。

【山东济南·陈明海】:原则:精讲,少讲。要求:边讲边做;有重点的讲。创新:先做后讲。

【江苏南京·李安成】: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体育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讲解礼仪、语速、讲解语调、讲解语法、学困生的情绪、地点场合、自身的讲解策略。如针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选择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下单独讲解策略,并且要结合示范,耐心讲方,解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河南开封·若水轩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语速适中、用时不长、时机恰好。

【甘肃·瞿学维】: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技术要领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讲解时,语言要到位、语速适中,尤其在动作要领的讲解上要精炼规范。(2)注重学生注意力的控制,使学生在教师的目视范围之内。(3)对动作要领要重点说明,做到讲解与示范相结合。(4)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要注重讲清练习方法,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知道如何去做,同时注重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提高学生练习的实效性。(5)讲解应随时进行,在分组练习中,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指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

【江苏南通·李峰】:1.课前充分准备:(1)讲解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充分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讲解要点。(3)根据内容、课次和学生技术储备选择合适的讲解方法。2.在课堂讲解过程中的注意点:(1)注意讲解时机和队形。(2)注意讲解形象和语言。(3)注意讲解内容和层次。3.及时反馈、调整和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练习情况,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找出因为讲解原因而带来的问题,及时补充、调整,再次进行讲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运动技能与动作示范技能有何区别?

【河南开封·若水轩主】:如果“把运动技术内化为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就形成了运动技能”,那么,如果有效地把这些运动技能展示给学生的操作程序(或过程、方法、技巧等)就是动作示范技能。运动技能指的是经练习而能熟练完成的动作,而动作示范技能指的是怎样把这些动作展示给学生的方法和技巧。动作示范技能涉及到示范时机、示范位置、示范面、示范方向等诸多要素,熟练掌握这些要素是形成动作示范技能的关键,动作示范技能是一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

【山东临沂·于松峰】:动作示范技能是指教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或在某些场合展示时,表现或呈现出来的动作技能。如果按这样理解,那么教师拥有良好的运动技能是呈现良好动作示范技能的前提,自身不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而在示范时超常发挥是不现实的;教师呈现出良好的动作示范技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生或在大场合中不怯场、不过于紧张,这样才能将自身动作技能正常地呈现出来;教师的动作示范技能会在不断的教学示范中逐步提高,最终接近自身的动作技能水平或与自身的动作技能水平相一致。

【浙江金华·项冠雄】:如果剔除与运动技能相关的身体素质、教学技巧等辅料,那么运动技能与示范技能几乎是等同的。因为,如果一旦双方失去、离开了运动技术这个本质实体,双方就没什么可谈了。所以,双方只是相同事物不同用途而致使的命名悬殊。两者内含本质是相同的、精神价值是一致的,只是用途的不同及由此而产生的细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追求偏差而已。因此,如何细致的区分或比较两种技能的差异,对以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为己任的一线老师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实在意义。

【浙江杭州·南来北往】:“动作示范技能”源于何处?如果是新词汇,是否具有逻辑性意义?教学过程涵盖了教学中的策略与手段,动作示范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方法而已,即便是提升到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也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能力、方法等的综合体现。“动作示范技能”提法值得商榷,两者一起讨论值得期待!

【重庆·陈岳祥】:运动技能是作为教师这种专业技术人员前提的知识储备,示范技能则是教师专业化的专业发展范畴,二者之间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是是否具有交流互动性。运动技能无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示范技能必须考虑与学生的交流效果,否则不能称为示范,充其量是表演或展示。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运动 氛围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44

我国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无论是在普通高中还是中职学校,都比较重视文化课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忽略了体育课程的学习和体育运动氛围的营造。这一现象不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培养综合性健康人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强化体育运动的氛围,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1 中职学校体育运动现状和问题

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开展“阳光体育”的运动,要求保证学生能够保持每天运动一小时。

体育运动作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身心健康。我国中职学校一般重视对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体育课的教学课时安排。一周仅安排1到2个课时的体育课程,临近毕业的时候,甚至还会取消体育课程。这种做法表明学校体育运动意识的淡薄,是对学生身心问题的漠视。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缺乏专业的体育器材或器材老化,体育运动项目单一,教师缺乏对学生运动健康知识的教育,极易发生运动损伤事故,不注重调动男女生共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目前中职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的消沉等。

2 强化中职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的意义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课程教学,强化体育运动的氛围主要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运动可以形成积极的氛围,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能使学生在运动中培养发挥聪明才智,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如:篮球、足球这类团体性质的体育运动,不仅是打球、踢球,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对运动中人员站位和职能分配,在比赛中抓准时机获取得分,同时与队友积极交流,在比赛中达到默契的配合。这种争取得分的态度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锻炼,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显现出来,更有利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体育运动的氛围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发展环境。

2.2 强化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放松身心

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文化课、艺术课成为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中职学校中强化体育运动的氛围,能够引导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女生来讲,她们平时很少参与体育运动,导致身体素质差,经常生病,也容易影响文化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如果在学校开展适当的运动比赛,即使是观看比赛的学生也能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刺激。

2.3 促进我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我国体育教学整体比较薄弱,主要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不重视。体育器材老旧、教学方法落后、体育运动的观念只停留在课堂上,没有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中职学校强化体育运动的氛围,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从课时的安排上,从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上,逐渐改变只注重“德智”,而忽略“体”的局面。

3 强化体育运动氛围的方法策略

“阳光体育”运动是强化中职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的优良契机。体育运动不仅局限于体育教学,还应当开展体育知识讲座、知识竞赛、体育摄影绘画展览等,从各个方面丰富体育运动的内涵。

3.1 中职学校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做好宣传工作

为活跃体育运动的氛围,中职学校应当发挥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包括几个方面:一方面要宣传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扩大学生参与运动提供平台。如:可以在开展体育比赛之前,组织体育知识问答的项目,鼓励女生与男生组成比赛团体,由女生负责体育知识问答项目,男生参与具体的比赛项目,两项综合成绩决定最终成绩。这类方法既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又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了解到,体育运动不能局限在锻炼身体,还应包括头脑的训练和知识的扩展。

3.2 发挥学生社团的职能

中职学校应当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组织社团活动。体育类社团应当充分发挥其开展组织体育运动的职能。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基本课程的基础上,使体育运动成为丰富校园生活的一项重要手段,体育社团应当以组织体育活动为主,以发展学生兴趣和积累知识为方向,为国家“阳光体育”政策的实施添砖加瓦。

3.3 更新体育运动设施,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在中职校园中增加并更新体育运动设施,如增加或更新柔韧型器械、耐力型器械,将一些老旧廉价的篮球、足球、球拍等更新成全新的教学器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从硬件方面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与此同时,在软件设施方面,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做好学生的运动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安全意外。

4 总结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投身社会后的生存之本,但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以牺牲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时间为代价。所以,要不断强化体育运动的氛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

参考文献:

[1]杨智伟.论中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J].职业技术,2010,(3).

[2]徐东.体育运动对中职学校学生人际交往的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