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4 09:0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广播电视新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
在科技不断进步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对于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逐渐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拥有巨大的覆盖范围,并且速度极快,受众面广泛,因此会对县级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时,需要紧跟时展潮流,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高效融合,促进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一、新媒体对于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发展水平本就相对较低,服务范围也相对较小,而在新媒体冲击下,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还在受到进一步的冲击。电视在传统媒介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将声音与画面有效结合并传递给受众,以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即使是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年长一些受众依然更倾向于通过电视获取新闻资讯[1]。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已经对电视媒体产生了严重影响,新媒体传播新闻具有速度上的优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这都是传统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新媒体对于实现与受众的互动而言,更加方便简单,但电视媒体却难以做到。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只要电视媒体准确把握机会,合理利用新媒体,就能够将挑战转变为机遇。
二、新媒体在县级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重视推进新闻本土化建设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每位观众都能够通过新闻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资讯,通过多种多样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人们能够随时将所见所闻及时出去,从而增加了新闻的实效性,这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主要的传播形式之一。根据中央电视台每五年一次的全国观众普查,2012年提供的数据,受众收视偏好的分布如下:了解新闻资讯为主要目的的电视观众占72.72%,66.55%休闲娱乐,增长见识54.81%,获取生活服务信息49.80%。新闻资讯名列首位,占了受众需求的七成以上。而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如何把重大的新闻资讯和本地相结合,是一个吸引受众,拓阔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借助这一形势,快速推送新闻信息,但在之前,需要精心选取新闻资源。县级新闻节目的受众相对固定,并且范围较小,因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本地新闻事件和文化为核心,重视新闻的本土化,有效加强同观众的联系,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价值。
(二)重视推进新闻故事性发展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而快速,因此传统的直叙形式的新闻事件传播方式已经很难再引起受众的兴趣,即使新闻本身具有较高价值或看点,还是会对新闻的传播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具有趣味性的故事阐述新闻内容,从而吸引观众收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应更多的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想水平提升,除了新媒体工具之外,新媒体思维也具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通过更多地应用网络流行语,能够使新闻形式更加亲民、更接地气;而节目主持人也可以在主持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带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和延伸,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认可程度[2]。新媒体的兴起对于卫视新闻节目和县级新闻节目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注重故事性建设,充分融合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理念优化自身的新闻传播水平,就有助于其自身发展。
(三)重视加强新闻传播影响力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以及所属广播电视台需要重视品牌效应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思考并落实构建并完善自身品牌。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有效利用品牌效应的方式,充分调动大量资源,有效拓展新闻的渠道,增加新闻节目的传播广度和深度[3]。另外,县级广播电视台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电视台,借助网络传播其新闻节目,使更多的受众,能够更方便、随时随地收看新闻节目。而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自己的客户端,使自己能够更加灵活、更加丰富地传播自己的新闻内容,进一步扩大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县级广播电视台还应借助微信和微博平台进行客户端推广应用的铺垫工作,借助社交平台推广自己的品牌价值及理念,吸引受众观看,这也是加强新闻传播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束语
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新媒体正快速成为当前主流的新闻传播形势,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怎样促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二者的相互融合,是目前很多新闻工作者都非常重视的研究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充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实现与时俱进,促进其自身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金华.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学术版),2014,(3):127-128.
[2]雷张豪.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347-347.
[3]王灿.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4.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关键问题。文章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讨论了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当前,在社会大环境和媒介大环境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大众传媒业正承受着激烈的内外竞争压力。作为当代大众传媒业的主导形式之一,广播电视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其内容生产的层面上讲,广播电视节目与其他许多商品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缺乏个性和深度的同质化趋向。为了使之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就成为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中的关键词之一。因此,本文从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等三方面,谈谈当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如何进行创新的相关问题。
一、整合信息资源充实节目内容
任何一种媒介传播都必须以一定的信息资源要素为传播内容,广播电视媒介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成员传播各种相关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次需求。可以说,包含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事实和观点,其内容质量高低和优劣乃是决定一个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在信息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掘、整合、优化、利用,使广播电视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信息需要。
1.建立科学、民主、透明的信息反应机制,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的平衡传播,减少社会各阶层的信息贫富差距。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政策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开放,同时,媒介技术进步也为广播电视传播创造了许多新的技术可能性。与以往相比,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既给整个广播电视传媒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传播学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与其有效信息量的拥有密切相关,从而决定了他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位置。有学者为此提出,过大的信息落差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潜在冲击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安全构成隐患,而减小信息落差的办法,就是要逐步加大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内容生产的层面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应当从人民群众需要和关心的角度,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范围,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促使信息资源的整个升值和增值。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针对性,就是要按照大众媒介传播的规律,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类处理,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有指向性的传播,以减少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对信息资源进行高质量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比如央视新闻频道的《媒体广场》和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在信息内容上利用报刊媒体的资源,但并不是报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翻版,而是集报摘和书评于一体,不仅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而且实现了即报即评、资讯与言论的并重,使报刊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扩展。另一方面,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要求我们把单一的信息事实置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置于其背景性信息、前景性信息和相关性信息之中,透过阐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让观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30分》对组合式报道的探索是值得赞赏的。
3.电视新闻节目应当从单纯的报道新闻走向深度的解读新闻,为公众意见、集团观点和社会舆论构筑一个自由传播的合法空间和平台。大众媒介传播从诞生开始既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生活中意见、观点和舆论自由流动的集贸市场。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类节目必将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不断升温的谈话节目热、访谈节目热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证明。在西方国家中,谈话节目已经成为占有总量一半以上的主要节目样式。在我国,央视的《实话实说》、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这类节目大都以人物的交谈为形式,以意见、观点的碰撞为核心,以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为旨归。谈话节目的另一种形式是以时事分析、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如央视的《央视论坛》、凤凰台的《时事开讲》等。这两类节目的流行表明,广播电视节目已不再是单纯的表层信息传播,而是更加注重于对信息内容的深层次阐释和解读。
二、发挥语言特性回归人际传播
任何媒介传播总是借助一定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可以相互传译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这种符号系统就是媒介传播的语言方式,其语言方式特性是大众媒介传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播电视语言乃是一种感性化的符号系统,它以某一特定时空中连续存在的视听素材为基本单位,在电子技术机械复制功能的支持下,广播电视传播对现实生活的承载,与其真实存在的时空结构相对应和同步,具象的声音和画面保留着人际信息的完整性,它通过直接诉诸于媒介受众的视听知觉器官,进而在人们心理结构上产生出一种震撼性的场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介的语言特性,使之回归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其节目生产和创新的一个重要面向。
1.进一步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生动、鲜活的表现形态。麦克卢汉认为,广播电视首先是人类触觉的延伸,它是整体的、通感的,涉及所有感官的最大限度的相互作用。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全息性的时空结构,包括节目内容、表现形态和传播方式等诸方面。其重要意义在于,借助于其语言方式的感性特征,广播电视传播打破了印刷媒介对人类自身视听感知天性的束缚和隔离,进而重新回归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本真交流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对广播电视语言感性化、全息性特征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以致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许多广播电视节目显得单调呆板、暮气沉沉,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在过去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往往把报道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坚持报道的真实性,就一定会产生报道的真实感。实际上,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概念,所谓真实性是指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信息内容的保真度,真实感则是媒介传播对受众产生的真切贴近的心理体验。因此,充分发挥其语言方式的感性化特征,使媒介传播达到真实性与真实感的统一,必然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其感性化的语言特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力。首先,要充分发挥现场同期声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对现实生活的完整记录的同步传播。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场实时报道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主要叙述元素之一,事件报道纪实化、现场报道普遍化和现场直播常态化则已成为广播电视传播最有力的媒介竞争手段。要在传播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开掘广播电视传播的媒介潜能,不断提高我们运用现场同期声像的质量和水平,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场景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听)众面前。其次,必须加强媒介传播的互动性,努力增强广播电视传播的过程化意识。所谓过程化是由于广播电视传播擅长于对事件过程的展示,而不是单纯地表达事件发展结果和结局,因此,应当根据其传播过程特点来组织和开展大众媒介传播活动。应当注意的是,所谓传播过程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线性过程结构,而是一种以互动性、悬念感、不确定性为核心的非线性过程结构。可以说,传播过程化是由广播电视语言特性所带来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传播方式特征。
3.进一步完善媒介传播的话语方式,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谓话语本身是一个含义简单的概念,即各种互相联系的书写和演讲的言语段落。但是,在社会实践中,话语往往涉及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效果等问题,并始终与权力的分配相互关联。广播电视传播是一门模拟传、受双方面对面人际交流的艺术,传播者——记者和主持人不是用书写的文字符号而是运用声音和形体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其时空结构是以时间性为主导的存在形态,受众必须持续保持注意力集中才能进行有效的视听,因而对媒介话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感性化要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进一步完善其话语方式应当从平民化、亲和力、审美感和公信力等几方面人手。孙玉胜指出:央视近10年的新闻改革是从改变电视叙述的语态开始的,使电视传播的“表达和叙述的态度变得更真诚、平和,表达和叙述的内容变得真实、鲜活,表达和叙述的手段变得更遵循电视的规律”。实际上,进一步完善媒介话语方式,是促使广播电视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在内容上体现一种鲜明的平民主义立场,饱含着一种真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在形式上努力增强媒介传播的感性特征和审美效应,提高媒介传播的亲切感、贴近性。
三、依托媒介技术丰富节目形态
当前,随着光电模拟技术向着数字光纤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进步为广播电视和人本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广播电视传播中,技术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导致节目体裁样式和表现形态的变革和创新,未来的广播电视将依托电子技术的优势,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并在信息采集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两方面实现节目形态的创新。
1.在信息采集加工方式上,当代媒介技术进步将使广播电视传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灵活,从而带来其媒介产品形态的巨大变化。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采集手段种类更加齐全,时效更快捷,性能更优越,广播电视节目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也正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如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不断完善,由演播室加(现场)视窗的电话连线节目以及由非职业传播者拍摄的纪实性节目,已经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传播中两种崭新的节目形态。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上看,电视连线节目由于其信息采集方式的灵活性,可以使电视新闻报道更进一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的目标;公众自拍节目既扩充了媒介专业机构的采制能力,又大增强了观众参与媒介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电视节目制作从过去的线性剪辑转变为非线性剪辑后,电视媒介传播既实现了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自由复制、加工,同时,又使节目形态包装的手段更丰富,并大大提高了新型节目形态开发的可能性。
【论文摘 要】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一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本文对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如今,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一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改变以前的新闻节目播放模式,逐渐尝试使节目具有更佳的现场性的新型模式。对于传统的新闻学,大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有如下几种: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可以使人们感兴趣的生活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最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一系列报道。这些定义,虽然在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时间概念上,都了忽略了“正在进行”这一电视新闻的不可或缺的特点。根据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的要求的越来越高,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同步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当代社会,电视新闻已由预制式向直播式的方向发展。在电视新闻编辑中,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逐渐代取简单的组合型时代。一般,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成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两部分,所以就有了前期和后期的区别。以“前期”和“后期”来划分记者编辑职能范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编辑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发挥不佳。
一、前期拍摄
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生活现状就是新闻事实,新闻得以形成的基础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而形成新闻,新闻随着客观事实的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但要使反映更多的事实的过程,而且要以现实的细节体现出客观事实,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给观众,有利于观众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仅要抓拍好现场,还要运用好现场声,新闻的现场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同期声,电视新闻能合理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在新闻事件现场,记者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与此同时,还要和环境声互不干扰、使其突出主题。由记者出镜作报道,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这是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记者要做到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应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增强。
在采访时,记者要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新闻现场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进行感觉,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慢慢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以简单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深刻而多彩的内容,由集中且易于理解的,形势,让预想的意义更好地传达。
转贴于
二、后期编辑
电视制片人不仅要仔细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要严肃认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要用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追求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确保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比较声画两者之间的难度,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可以判定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所以,增强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策划应进行强化,让编辑依照记者选择的题目,明确报道选题,记者主要任务是进行采访素材,写解说词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报道包装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还可以使整体编辑力度得到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落实,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强化。目前,电视特技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性机会。例如,以前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比较多。但是现在有所不同,我们能够利用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意外的境界,对画面进行分割,将两路以上的信息同时传递;运用特技与字幕,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是编辑部。一个时间段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策划新闻视角,把握好舆论方向。
编辑与记者不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期的编辑、制作。它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文字的编辑,即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一定要依照自己所负责时段的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加工,有些重要的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的话,配合发表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写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传播到全国各地。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符合播出的要求,至少有以下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保持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的一致;在在适当的位置上展现字幕;画面需要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辑来完成,出现一个编辑单独完成的较少。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有利于各道环节的衔接。若遇到插播消息,就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精确的运算,否则可能会造成混乱。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活跃、拓宽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是以一个知识、科技为主导的社会,电视新闻行业的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如今,只有进行培训、完善和创新电视新闻队伍,才能与激烈的新闻竞争相适应,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程立民,《电视新闻的改革创新》[J].《华章》,2011(22)
②吴延鹏,《电视新闻的导语》[J].《青年记者》,2011(20)
③王庆,《从美学视角看电视新闻及其编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7)
关键词:县级台 节目 创新 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317-01
许多县级台都把创作出精品节目当作树立形象、彰显实力、扩大影响、检验宣传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但作为县级台能够让节目走出去,并在各地的优秀节目评选中获得好的奖次却是十分困难的事。因此,探讨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精品节目创优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结合我局多年经验和您谈谈县级台如何抓节目创优。
一、树立精品意识
作为县级台,在传媒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 特别是各省电视节目上星后,荧屏竞争日益激烈。各地台站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努力提高本台节目的收视率,新闻节目自然是各县级台收视的热点,那么如何树立精品意识办好自己的节目呢?
首先,要转变视角,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的平民意识。要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的眼前事、身边事,多报道一些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事。
1.少做程式化的会议报道;
2.少做灌输型的硬性宣传;
3.少一些空话套话;
4.少做无谓的长篇大论。
第二,改变播报方式,求新求快。不要把过去的、日前的、前不久的等等内容包揽过来整合一下就当做新闻了。要把新发生的新闻做及时、快速、现场报道,不要做时过境迁的无味报道。提倡写短新闻、短消息,目前大多数县级广播电视台都是一档新闻只有几条会议消息,甚至一期新闻只播一条会议消息,这样既达不到宣传效果,也无法提高收视率,更谈不上树立精品意识了。
第三,练就新闻眼睛,练好笔下功。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新闻素材,只要你时刻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好新闻就会被你发现。发现了好的新闻素材就一定要为之心动,反复推敲寻找适合这条新闻的播报方式,比如可以做成现场报道,可以以小见大交代出支持报道的新闻背景,也就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或者是采用连续报道等其他手法深入报道。在动笔写新闻时一定要精心写好导语、反复推敲标题,这样在每次采访过程中就会用后期写作的思维去指导采访了,也就能够达到采访、写作相得益彰的目的。
以上这些是搞好宣传、办好县级台新闻节目的基础,做到了这些不仅是提高我们新闻质量办好新闻节目的前提,更是生产出精品节目的必要条件。
二、抓住特色选题
1.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往往处于创优题目较少的劣势,面对众多媒体,很难拿出独家的报道,即使是发现了好的报道线索,经常会有其它媒体进行报道,这样如果你觉得这条线索有出好新闻的价值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发挥你距离新闻现场近的优势进行跟踪采访,深入挖掘,从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报道。小城镇四合村是我市赴俄罗斯打工的专业村,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而我们的记者靠着地域的优势,跟踪三年关注着这一新闻事件,先后采写了录音通讯《农民吕维新》和广播、电视长消息《四合农民跨国经商的三次飞跃》三篇新闻作品均获得吉林省优秀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一等奖。《两公斤饭费欠条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台记者在闲谈中听说的饭费欠条可以用称称,出于好奇记者挖出了这里面的玄机,写出了广播评论,节目播出后反响较大。该节目也获得了中国广播奖二等奖。
2.县级台由于地域原因,记者很难跻身于重大新闻事件中,并在这些重大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具有重大选题的创优节目很难遇到,更谈不上获奖了。这就要求记者要做到独具慧眼,挖掘有地方特色的资源素材,形成独家占有、以小见大的优势。县级台最接近生活,对本地的情况也较熟悉,这就决定了县级台要立足于熟悉的地方做文章,要善于抓住机会,做深、做透、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章来。舒兰是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较为敏感的问题,我在负责农口采访的时候,经常深入到最基层,也就经常和农民有密切接触,了解了很多农民生产生活、思维方式、渴望渴求,让我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更熟悉农村的情况,在几年来的创优中,我抓住农村特点,做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文章,成了我们几年来创优成功的秘诀。《谈谈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新技术》、《不能把风险都留给农民》、《和农民朋友谈谈村官》、《合同为啥不合同》等节目在几年来的创优当中分别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县级台能够连续几年在全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创优当中获奖,这样的成绩被我省的创优专家们誉为“舒兰特色”。
三、发挥团队精神
县级台在树立精品意识,精办栏目节目,抓住具有地方特色选题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发挥团队精神。在日常采访中,如果记者具有一定的新闻意识,就会发现很好的新闻线索,但由于精品节目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反映,一些记者由于工作经历、业务水平、专业知识等原因很容易把具有较好新闻价值的新闻给“写瞎喽”。这就需要一些资深记者,土专家们发挥才智,指导或帮助记者完成节目创作,甚至需要资深记者深入采访完成作品创作。近几年我台的创优获奖作品《谈谈绿色食品水稻的栽培新技术》、《不能把风险都留给农民》、《风云变幻看合成》、《让内销蜂蜜也“甜”起来》等一些优秀作品就是在团队力量的作用下获得了好的奖次。
四、建立奖励机制
近年来,我们台在抓新闻管理和精品生产中,十分重视奖励机制的建立。并建成一个有效地奖励和认同机制,建立了完善的奖励办法,主要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奖励,现金的和非现金的奖励,并公布奖励制度,并且让大家都知道谁获得了奖励,这一点十分必要和重要。同时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注重树立以人为本,通过强化政治教育、建章立制,提高新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建立和更新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敬业创造精神;通过外出学习、在岗培训、节目研讨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县级台办好广播电视精品节目是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各家电视台对节目创优的重视,县级电视台节目创优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把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做精、做细、做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县级台精心办好当地的新闻类节目是做好电视宣传的关键环节,也是精品创优的源地。
县级电视台在创优中可以说并不占优势的,视野窄,限制着记者们的眼界。站位低,限制着他们的选题,设备陈旧,影响着节目质量。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使得节目达不到预期。但只要发挥县级台的自身优势,有组织有计划的坚持不懈的以出精品为目的,创作出有影响有时代感的优秀作品来不仅是大有可能还具备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刘佳.县级广播新闻节目如何创新创优之我见[J].科技传播,2014,09:38+45.
[2]谭真理.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类创优节目[J].西部广播电视,2014,14:168+174.
关键词:新媒体;广电专业;实验教学
2012 年10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正式将 “广播电视新闻学”调整为 “广播电视学”,这一调整,显示出当前对广播电视学科的认识突破了新闻学的传统框架,逐渐与广播电视业界的发展相契合。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在音视频节目生产、传播上都发生着急速的变革,作为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的实验教学,如何回应现实的需求与挑战,值得深入思考。
一、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并不是传统广电灭亡的唱衰格调,而将是互联网+广电的新生。未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革新及助推。广电行业将会出现以下几点趋势。
趋势一:电视业的互联网化。随着固网带宽的不断提升和普及,还有4G乃至5G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将成为电视最主要的传收渠道。传统的电视收看渠道,比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电视等将会出现边缘化现象。
趋势二:电视的社交化。传统电视单向传播的时代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交网络和视频的结合,用户边看边评、边看边转、看后在社交圈讨论的情景将成为常态。
趋势三:电视业的开放化。传统广电的生产传播属于资源集中型,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电视台、人人广播台的景象已经出现,UGC和PGC已经成为互联网音视频的重要产出方。开放云计算平台下的移动视频将是未来视频业务的重中之重。
二、面向未来的广电人才标准
传媒市场的变化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未来,广电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树立“大传播”意识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大传播”意识要求从事广播电视专业的人才站在传媒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在传媒产品开发、传播手段使用、传播渠道利用等方面,善于创新思维,实现传播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新媒体时代,传媒市场对广播电视节目产品需求加大,营销渠道和平台多样,媒介产品之间的竞争加大,只有具备优秀视听节目生产能力的机构或个人才有机会胜出。因此,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将成为广电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广播电视人才参与传媒市场竞争的致胜法宝。在业务界限被打破后,各媒体之前独享的平台和技术优势都不复存在,谁能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节目内容,创造全新的传播方式、运营模式将更能赢得受众获得市场。
(四)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
融媒时代各媒体平台均具有较强的实时交互性,受众的主体性增强,产品生产、业务开发和传播模式选择主要围绕受众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广播电视人才参与融媒时代的市场竞争,创作创新广播电视产品及业务,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运营能力,即充分了解受众和市场,能够对市场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对媒体战略进行策划和决策。
(五)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根据目前成功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团队或项目组的方式是高效的。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保证项目实施并取得预想成果的保证。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视听内容生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中,需要一支支高效运转的团队。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
实验教学在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知识和实践相互转化,相互提升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广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广电专业技术类实验课程主要涉及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
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的开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不仅要完成知识信息的传授,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优化教学内容。依据“三步走”的实验教学计划,分基础实验、进阶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第一步,开展基础性实验,主要有摄影、摄像、广电节目制作三门课程,培养和规范学生对于本专业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第二步,开展专业技能的进阶实验。这一阶段,主要开展摄影、摄像、调色等高级实验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当然,这部分的课程,需要有更专业、更齐全的影视设备的支撑。前期拍摄设备需要有专业摄影机、移动硬盘录音机、指向性麦克风、录音挑杆、滑轨、摇臂、斯坦尼康稳定器/三轴手持稳定器、聚光灯、柔光灯、旗板等,后期剪辑和调色设备需要有高配置的影视工作站,能运行达芬奇、AE、PR等专业软件。
第三步,开展综合型实验,主要有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电视专题与纪录片创作等课程。该阶段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是以“前两步”基础性实验和进阶实验为依托,进一步升华,鼓励培养学生进行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
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要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行业需求,二是面向影视类赛事。通过教学内容、形式等环节的相互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的专业素质。这一步对于学生能否在日后取得更高、更远的发展尤为重要,是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和工作岗位前,积累影视创作经验,积累优秀作品,赢得成绩荣誉的关键期。
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以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广电专业为例,我们已经开展了初具成效的实践,广播电视节目编辑课程,教师围绕公益广告这一方向,引入项目制实验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中央电视台以及重庆市举办的公益广告大赛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分组策划完成专业标准要求的公益广告影视作品并参赛。实现了项目制、实战式的教学与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奖励。
最后,面向未来的广电传媒发展,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三大特征突显,从近一两年以《罗辑思维》、《一千零一夜》、《偶的歌神啊》、《奇葩说》、《一条》等众多优秀网络视频节目涌现可以看出,网络视频PGC已经成为风口,网络大电影、网络剧正成为影视传媒机构加紧布局的阵地。高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应敏锐捕捉这一关键信息,找准方向,在实验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视频节目的生产研发,将教学与实战紧密集合,不断碰撞火花,不断创作佳品,必将能为优秀广电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月亮,陈长松.地方高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传播学教学中的项目制方法探析.新闻知识[J].2013,12.
[2]姚劲松,黄蒙水,吴大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广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高教论坛[J].2012,5.
【关键词】电视节目 节目形态 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1年之前甚至没有节目形态这种说法。收录在《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第1期,张卓的学术论文《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可以算是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开始。该文以我国2001年之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为切人点,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探讨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和文化根基。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未仔细探究节目形态的概念,将节目形态与节目分类混为一谈。
真正可以算作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开端的是朱羽君、殷乐在《现代传播》从2001年第1期到第6期连续发表的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也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朱羽君、殷乐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展望。这一系列论文包括:《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声音的汇聚:电视评论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五》;《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这一系列文章对当时我国国内存在的每一种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算是对电视节目形态最系统的研究。
2001年之后国内学者才正式开始关注电视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也才逐渐展开。不过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节目形态的研究力度远不及其他的研究领域。在CNKI数据库中以“节目形态”为关键字搜索,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19条记录,2005年到2010年之间有43条记录,2011年有7条记录。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见诸有关著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①
这种观点主要出现在节目形态研究的早期,将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混为一谈,如张卓:《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李杰:《台湾综艺节目形态》等。
2、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组合形式
这方面的研究如:程德安在他的论文《媒介知识产权》中认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吴国跃、钱毅君在论文《节目形态与创新》中提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框架形式,或者说就是节目构成要素的组合规律”;杨莉在她的硕士论文《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3、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设计模板
这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不同的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
孙宝国在其论文《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 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陈芳的论文《论近年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特征》,认为“各种综艺元素有机融合、巧妙混搭,其形态和功能日趋多元丰富”。
刘娟的论文《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延续了陈宝国的观点,并认为,“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②。张建敏、邹定宾在《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认为,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样式,它是一个诸多元素的综合体。③
近年来关于节目形态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种或某个特定节目的形态的研究;另一种多是对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
对特定节目的形态研究是近年来节目形态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是以某一个性鲜明的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元素的分析,归纳出这一类节目的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林丽婷、蔡泽标:《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形态分析》;刘琳:《论“真实电视”的节目形态》等等。
关于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多是将“元素”的概念引入其中。通过对元素的重组与创新,创作出更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高红英,李萍,刘伟:《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之思考》;夏琦:《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高晓莉其构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通过各种节目形态来呈现其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国内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也较少。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元素构成问题,在目前电视研究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从节目分类、节目类型、程式模板、元素等多重角度和侧面,众多研究者思考电视及电视节目形态的本质,追究节目形态意义的建立和传达,不同方向和合理性的观点互相争鸣,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和创新实践指出了种种可能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①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南方电视学刊》,2005(4)
②刘娟,《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新闻世界》,2011(8)
③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国电视》,2009(10)
一 加强新时期播音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
广播电视每天播出的节目有四大类:新闻性节目、知识性节目、娱乐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而新闻性节目是广播电视的骨干,是立台之本,发挥着电视——这一现代化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的强大功能:政策宣传、舆论监督和传递信息。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空前的,信息即财富这一观点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播音质量要求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时期,只是它表现得更加多样化,更加细微化而已。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奉上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是每一个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播音理论的研究不仅不应停滞,反而应该在新时期有新的进展。因此,加强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笔者曾经看过一则幽默故事,有一个人,经常作同样一个梦,在梦中,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梦醒之后,却怎么也记不起来那个秘密是什么,终于有一天他从梦中醒来记下了那个天大的秘密,秘密是这样的:香蕉瓤大香蕉皮也大。本人在从事新闻播音工作的十年经历中,总结了一些并不成熟的经验和心得。或许这篇论文也是如此,在各位看来内容并无多大新意,无非是香蕉瓤大香蕉皮也大的陈词滥调,但对于我和我的搭档却并非如此,因为它是我们多年来用心学习的结果。
本人学习新闻播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先觉其易,后觉其难,再觉其美。先觉其易是无知者无畏的必然表现,认为播音只要普通话相对标准就行了,就是照本宣科。这一阶段我与搭档着实在普通话语音、字词、语法方面下了不少工夫,这为我们在语言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我们发现,仅仅语音和字音标准还远远不够。做到这一点,仅仅是成为一名合格播音员最基本的要求而已。因为播音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还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和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第二阶段的我们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产生了怀疑,每次播音之后总是感觉力不从心、顾此失彼、不能尽意,留有很多的遗憾。也许这正是播音艺术的魅力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地学习,我越来越能感受到播音的美感。这中间不仅包含着创作的愉悦,经常的遗憾之后,总激发着新的创作热情,不时带来自豪的享受。这就是发现播音美感的第三阶段。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或许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感受,但这就是现阶段的我。
说到央视新闻的播报,大家首先会想到新闻联播,其播音语言的特点是:语音标准,语法规范、语气庄重大方,富有时代感,是播音的典范。它运用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很多,例如,停连、重音、情景再现、内在语等。在此不再逐一分析,本文只谈谈笔者认为的一些直接影响播音质量的细节,抑或可以说被有些播音员忽视的小问题。
电视节目的播出不同于报纸,线性传播的不可逆性是广播电视媒体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弱点。为了加大单位信息量,新闻播报普遍提速是必然的选择。像一些民生新闻的播报,播音员语速都非常快。但我们应该讲究提速的技巧,否则便会“语”速则不达。当前盲目提速造成新闻播报中有几种弊病:有的播音员平均压缩音节,声韵含混,语音清晰度明显降低;为了提速有的播音员播报新闻时,发音动程减小,发音部位前移形成唇齿间发音的小气音色;还有的过快的速度使语流的自然曲线受损,或蹦字或语流高架,严重地影响着语意的表达;心理和机体的紧张感造成气息的下意识上提和僵化,使整体语气躁动,影响了语言的自如顺畅。
播报提速的“度”是受人的听觉反应、思维反应的客观极限制约的,在其允许范围内讲究快的技巧,使信息量尽可能加大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多的传递信息,提高语速呢?一般来讲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在整体内容的宏观控制和驱动下少停多连,用语气的转折和错落(而不用停顿)来鲜明语意、区分层次是提速的有效方法。再者,调大整体结构和语句内部的疏密对比,也就是说大胆带过次要或重复的部分,而伸展、加强重要部分,也是提速的好方法。
到底我们播报新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速?是快好还是慢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云南新闻》,经过多年的实践,多人的探索,本人认为应该在每分钟280字左右。主要原因:(1)由受众群的特定性所决定。观看《云南新闻》的多为老年朋友和县市的一些基层干部,他们对稿件内容的清晰度要求相对较高。(2)稿件内容决定了云南新闻的播讲速度,云南新闻的内容多为时政新闻,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士气、弘扬主旋律的正面报道为主,故而不宜太快。(3)写作方法决定云南新闻的语速。时政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书面用语多,长句多,术语多,如果语速过快往往使人不知所云。
但如今的时政新闻与以往的又有所不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故而播报云南新闻的速度一定要张弛有度。这一点直接关系着宣传效果好坏。
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不同,我台的《都市条形码》和《民生关注》以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而得到广泛关注,节目的定位和收视群以及内容决定着播报的语速应比时政新闻稍快,应该在每分钟300字以上。
二 语气在时政新闻的播报中地位非常重要
语气的问题曾被多次提起,在专业书籍中也是阐述的重点。在此我们不再赘述。但在工作中最易被忽视被遗忘的就是语气问题。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赵普以其良好的形象和适度的点评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与他多年来从事新闻播报,有着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播音技巧密不可分。这其中语气的运用发自肺腑,真诚而关切,丝毫不做作,使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关怀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相反,以质疑、反映问题深刻见长的白岩松老师,依然故我,那一成不变的带有怀疑色彩的语气使人听了很不舒服,甚至讨厌。柴静平白的陈述、客观冷静的语气使本来非常感人的事迹逊色很多,相信如果换成那些语言功底更深的播音员来做这些节目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语气把握不好轻则使人听了不舒服,重则使人反感或表情达意不充分甚至错误。
三 时政新闻的播报还要注意音高问题
音色、音高、音量、音长是声音的四个物理属性,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有中音音色,也有的人声音整体偏高,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使人听起来更加亲切自然,播音员的音色越来越浑厚,许多播音员为了“贴近群众”,刻意模仿,压低声音,这种做法要不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运用比较自如的声音,做到气通、喉松、声实就行,练声只能美化我们的声音而不可能彻底改变。紧张做作的声音是不存在美感的。声音的高低应顺其自然切忌模仿。在这里还要注意两个人在对播时,一定要与自己搭档的配合,在可控制的声区内尽量与搭档的声音和谐相容,不应为了卖弄自己的声音或不顾不注意搭档的音调,各唱各的,就像音乐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在c大调上另一个在d小调上,这样使人听起来很不和谐。音高的问题虽说很小,但却直接影响我们的播音质量。
四 长口播的播读方法
1.不要紧张,稳定的心态是播好长口播的关键
将长口播分解成片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有一个马拉松冠军说,他从来不去想终点,他只是在想下一个目标,因为比赛前他总是踏勘一遍路线,将比赛分成很多个赛段,跑完一个赛段再跑下一个赛段。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比赛的路程有那么长了。播长口播就像跑马拉松,急躁和求快是出错的根源。
2.自然的气息是播长口播的基础
很多播音员播不好长口播,关键是没调整好气息。任何人说话时无论语速多快内容多少都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关键在于说话时我们不去考虑气息。气息是自然的、流动的。贪一口气念了多少个字和吸气太深,对念好长口播是非常不利的。
3.对稿件的理解是播好的前提
在工作中由于有的同志不理解稿件,或备稿不充分,都会出现断句、重音不正确、语义不清的现象。长口播尤其需要对稿件的理解,否则不出错倒是奇迹了。
摘 要:新闻细节具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细节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新闻细节在新闻中具有信息传播的突现性,单纯性和证实性。所以我们在拍新闻时要抓取关键的细节,真情的细节,有震撼力的细节,让新闻更真实,更感人,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新闻;细节;感染力
2006年春节之后,一位名叫老旗的网友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新闻细节:总理十年间两次来到山东,穿的却是同一件羽绒衣。他将自己的发现以帖子形式发表在大众论坛上。而后他的帖子被一些新闻网站转发,“总理的羽绒衣”由此成为一条新闻,迅速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间传播,成为了当年年初中国新闻的一个热点。这条新闻的热传,一方面表明总理朴素的人格魅力和百姓对总理的爱戴,另一方面也说明新闻细节在叙事上的影响力。
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魅力藏于细节之中。”从“总理的羽绒衣”这则新闻的热传,我们不难看出在新闻写作中生动的细节描写能使新闻作品别具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其在叙事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相对宏大叙事来说,新闻细节独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让接受者在体验中认知和理解新闻。宏大叙事往往着眼于一元的角度和框架展开,强调所叙述的思想情感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而细节在叙事上强调的是个性化的内涵和风格,传递的信息具有复合的特征,能给受众一个多元化的阐释空间,增时了新闻的人情味。所以多元化时代的受众更青睐于这种“小叙述”。从人文角度讲,这也是人文意识在新闻叙事中的体现。
1、具有信息传播的突现性
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突现性,是指新闻所涵载的信息能明确从基底上突现出来,形成信息的易受形态,这一特征可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益。
1997年7月1日凌晨祖国、移交的关键时刻,当英国国旗徐徐下降时,香港本地台一反众电视机构一律用全景镜头记录的常态,他们慢慢将镜头推向肃立的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当镜头推成半胸特写时,只见彭定康垂首失色、满脸悲戚,形象地向观众传达了彭定康此刻“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复杂心情。此时,彭定康作为单个的图形,从会场这个基底上突现出来,这种历史性镜头叫人久久难忘。
2、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
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单纯性,是指新闻涵载信息表现出来的简洁、完善、集中的特征。这一特征可引导观众准确感受信息而不产生歧义。
简洁完美的形象,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高度复杂的式样、人们熟悉的物体或其他能够迅速识别和认识的视觉式样等等,它们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变化性(无规律性)较低。某一完美简洁的形象,知道了某些部分,可以依照完形律(各种完形都遵循一系列的原则)进行组织活动,译解信息变得轻松、简单、经济、省力。形象是一种组织或结构,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确的形象,被称之为“简约合宜”的形象。如前文提及的电视记者对彭定康在中国,政权移交时无奈神态的特写镜头就充分体现了“简约合宜”的原理,及其信息传播的单纯性。
3、具有信息传播的证实性
细节对于信息的证实性,是指新闻所传播的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所产生的见证效应。这种见证效应可以实实在在为受众消除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我们说许多电视机构报道1999年北约集团进犯南联盟第一天的战况不成功,就因为在10分钟上百个镜头的报道中只有3个事实镜头,加上大量人物、事件、时间、地址等新闻基本要素都不清楚的镜头夹杂其中,显然这样的报道是很难证实事实。尽管新闻的文字声音信息也大都是可信的,但人的“眼见为实”的心理欲求,要求电视新闻必须提供佐证新闻事实的典型(即细节)画面。
一条吸引人的新闻,大都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而细节正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拍摄细节呢?
1.抓取关键的细节
一个新闻事件往往有很多细节,但最能表现这个新闻本质的又往往只有一两个。如何抓住这个关键的细节,既要靠记者平时对事物认识的深度,还要求记者在现场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和准确的捕捉能力。
2004年6月6日,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活动中,法国总统希拉克结束演讲后,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与德国总理施罗德热烈拥抱时,两人瞬间的表情复杂而生动,这一难得的细节被眼疾手快的法国记者万桑・凯斯勒拍下。这幅名为《相拥泯恩仇》的摄影作品,准确地记录了这一非常瞬间,让人回味无穷,过目不忘。
这就是摄影的力量和魅力定格了这个决定性的瞬间。就是这幅不凡的作品因作者准确抓取了这一瞬间细节而获得首届“华赛”金奖。
2.抓取真情的细节
新闻要抓取关键的细节,还要看这个细节是否有感染力。能抓到新闻主体真情的流露是再好不过了。
2004年初,国务院总理到陕西铜川慰问陈家山矿难职工,当走进家属屋内,搂着因矿难失去父亲的孩子小牛津时,双唇紧闭,眼睛潮湿,目光愠怒。此时的总理,对遇难矿工的衷悼、对矿工家属的怜爱、对事故责任人的责备,全都写在脸上。这一复杂的表情细节,真的不可多得,但事先又可以预料。敏锐的记者就拍下了这一历史瞬间,用手中的镜头刻画了共和国这位有血有肉、与百姓心连心的“亲民总理”形象。
由此可见,要捕捉到精彩感人的细节,就要求记者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手握武器,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地方,并在恰当的细节瞬间到来时按下快门。
3.抓取有震撼力的细节
事件越大,细节越丰富。这时记者既要在现场真实记录历史,又要有筛选的功夫和独特的判断力。每件大事件后,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往往都是具有震撼力的典型细节。
2004年年底,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无疑是这一年度令世人关注的大事。包括中国摄影记者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摄影师们,拍摄了大量反映这一灾难的新闻照片。堆积如山的尸体、大片倒塌的房屋、流离失所的难民……可拍摄的东西真是太多了。然而,在成千上万的图片中,一幅印度妇女哀悼海啸中遇难亲属的细节照片,却最感动人,并在2004年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
[关键词]高素质;新闻队伍培养;现代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56 — 02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是采用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有效的方式对全国各地的各个单位的新闻工作者进行再一次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教育场地的问题,还节约了为教育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开支费用,对于在岗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进行教育培训,而不会因其在岗就不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且最后证明这种方式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全新、科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想要有效培养出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对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显得至关重要,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科技发展的要求。
一、现代远程教育在新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一)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
新闻工作不同于其它的工作,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一种极为特殊的工作,作为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极高的政治理论,并且自身的综合素质要较强,可以站在一定的角度来观察大千世界事物的特征本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客观真实的反应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准确向人们报道社会的发展方向。新闻工作者除了做到上述这些内容之外,还应该不断创作出“思想深远、艺术高超、制作高明,富有想象力、吸引力,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并且能使人们印象深刻的作品。”与此同时,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新闻事业富有中国的特色,且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都需要新闻工作者来提供精神以及智力上的全力支持,并要努力培育出
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有思想、有素质、有文化的公民义务。
如果新闻工作者的各方面都比较出众,则其新闻作品也一定与众不同,只有出色的人才才能够创作出出色的作品,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这也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近几年来,多数的新闻工作者都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身正气,批判丑恶行为,向人们贯彻积极思想,发扬时代的精神,顺利的完成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宣传任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一些编辑记者不重视学习,所以理论基础较低,并且政策水平也达不到相关的要求,这样就导致舆论的宣传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影响了整个的新闻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发展迅速,新闻队伍也在不断的扩大,正是这些方面发展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增添了许多新生力量,但是在这种情形下,增添的新闻成员中有一部分来自大中专院校,来自这些学校的新闻工作者,当有较为突然的新闻事件袭来时或者要采访的任务时效性极强时,就不能够正确及时的做出反应,这样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作出的报道就显得绝对、片面,毫无吸引人的地方。例如:在近几年诞生的一些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大多都来自社会中的各个行业,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深,并且缺乏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即使有很强的自信但是还是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即使一心想要学习,但是由于每天都有许多的事项需要应付,也不能够进行有效学习。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在新闻的队伍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人,只看重眼前的事业,因此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忙于日常的繁重工作而没有精力与时间进行再“充电”,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有效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明确知识的结构,在满足当前社会要求的情况下来进行宣传工作,这是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个从业者的个人需要。
(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宣传水平
将节目的品味进行提高,创作出知名的品牌节目,这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也是满足社会需求,占有自己的位置而屹立不倒的必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远程教育同样重要。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大量的新事物与设备技术涌现出来,在创作精品栏目的过程中,需要有新技术与新经验作为创建依据。现代远程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国际性与先进性的发展空间。例如:《广播新闻业务》曾经讲到“录音新闻与现场报道”的时候,就以知名记者刘振敏曾经创作的两篇报道为例来进行对比的讲解,这样大家就可以在其中学到许多知识,例如怎样有效采写录音等一些经验技巧。
(三)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社会在快速进步,经济在迅猛发展,人们对事物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欣赏作品的要求也非常高,只有作品没有任何瑕疵才有可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如今在我国有诸多的新闻媒体,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的数量非常多,达到了几千家,这样每天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出现在你的眼前,可是真正可以被观众认可与好评的作品有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反省,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地研究与探讨,创作出能够满足观众认知心理的作品,找到能够被大众认同的报道措施。针对这些情况,现代远程教育也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创建出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课程,具体的说明了新闻评论体裁的自身特点、基本内容以及评论的题目选择、论文立意以及写作与制作等相关的问题,这样就让大家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解决了心中的诸多难题。
综合以上所述内容发现,想要将党与人们交托的舆论工作顺利完成,做好跨世纪挑战的挑战准备,就一定要跟紧当前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强新闻队伍的建设,培养出一支能力强、水平高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闻队伍。现代远程教育就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途径。
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其主要以三种形式来进行相应的教学。第一,利用电视来进行教学;第二,通过教材自学;第三,通过教师辅导教学,然后进行考试。最后经证明,以这种教学形式来进行相应的教学具有非常多的优点,首先能够完整的学习到新闻的理论与工作者的工作义务等相关的知识;其次采用行政的手段来认真监督大家的学习,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水平,最终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然后是不会被周围的环境、场地的选择以及工作的时间所影响;最后是研究出相应的办法来给大家施加适当的压力,这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考试。除此之外,对于教材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内容的编写应该符合科学的特点,并且较为生动,贴近生活,将复杂的内容能够简单化的呈现给大家,进而在学习起来通俗易懂。例如:在学习《新闻理论》这本书时,体会到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全面的新闻理论方面的知识、新闻概念、新闻价值、价值判定、新闻真实以及新闻失真的表现、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也使大家明确新闻事业具有的党性原则与新闻工作者的自身应该遵守的先关准则等,这样大家无论应用上述的那种途径来进行学习都会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义务,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大家也可以在其它的教材中学到更多的关于新闻工作的知识,如怎样来找到新闻的线索、怎样来有效的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哪些事项、如何选择新闻的写作素材以及怎样设计导语与结尾才会提高新闻的看点等诸多的内容,除了应该学习以上的内容之外,新闻工作者还应该知道如何来有效处理录音新闻,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以及如何选择题材进行系列报道等。
全面的教材,活跃的教学方式以及严格的考试制度,这些都使得远程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议
现代远程教育是近几年的新兴事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虽然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与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组织领导
所有事情的最终成功与否,与领导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上级非常重视,则教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闻队伍的培养过程中,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当成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加以关注,最终将培训计划、以及培训的教材教程都落实到了实处,并且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会更加的加以重视,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运营机制来实行现代远程教育
为了使这种教学方式获得显著的效果,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创建一套完整健全的、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机制,最终有效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顺利实施。1、创建合理的工作责任机制,将具体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地拓展工作人员的创造性思维;2、创建完善的策划机制。上级领导应该将有关的人员聚集在一起,最终成立了策划小组,不断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体采取的对策,最终使这项教学与培训活动富有指导性;3、创建质量管理机制,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来具体实行相关的培训制度,保证培训工作可以顺利进行;4、创建奖惩激励制度,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出色的成员给予适当的奖励,而那些责任心与自我意识不强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处罚,最终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完成。
(三)创建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来进行现代远程教育
在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想保证远程教育有效,就一定要创建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规范新闻工作者的培训行为,发挥新闻单位人事教育处的作用来有效提高教学、培训的效果。
(四)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过程中,避免形式主义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而言,其具有分散的特点,每个学生既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还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就不能够保证有充沛的精力与时间,所以管理人员应该采取有利的措施来改变学生应付学习与考试的这种现状,并且新闻工作的单位也应该选出具体的时间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最终在时间上有效保证了学习的效果,培养出了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总结: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全新手段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闻队伍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不仅适应了当前的社会形势,更满足了时展的众多需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明确政治理论与工作性质的前提下,站在时代的高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向人们贯彻积极的思想,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最终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郑艳丽.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 自觉维护新闻真实性〔J〕.新闻传播,2012,(15).
〔2〕罗勇霖.海丰县广播电视台.坚持新闻观 打造高素质新闻队伍〔N〕.汕尾日报,2009,(13).
〔3〕陈鹏.从英国开放大学经验看我国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2006.
〔4〕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5〕赵文娟.试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J〕.滁州师专学报,2000,(15).
〔6〕.对新闻观的新贡献——学习同志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论述〔J〕.采写编,2001,(15).
〔7〕周庆华.关于现代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再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30).
〔8〕 余歙峰.浅析现代远程教育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阻因和必要性〔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0).
在我们电视界,电视传播以画面为主的观念贯穿于80年代,而且一直影响到90年代。“画面为主论”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它源于情节性电影观念。电影艺术大师伊文思说过,“画面是电影的主体,解说词只是加强画面效果”。[1]伊文思这句话,不仅对中国电影学术界,而且对中国电视学术界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电视“画面崇拜”的理论依据。“一幅画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这一称颂画面魅力的名言,成为电视“画面崇拜”的旗帜。1991年初,当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洪民生在第三次全国电视音乐交流会上的讲话重申了电视传播“以画面为主,声音加以配合”的观点,[2]电视“以画面为主论”有了官方的权威的定论。
电视“以画面为主论”,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光烈1990年《对一个定论的异议——电视传播中语言与画面功能的比较研究》,[3]提出电视传播是以语言为主的,1991年中央电视台在舟山召开声画关系研讨会,对朱光烈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批评。1991年,林杰谋发表《厚此薄彼的比较方法不可取——与朱光烈同志商榷》一文,批评朱光烈“厚此薄彼”、“厚语言”、“薄画面”。此后,“主画论”者和“主声论”者各执一端,时有争论。主流电视学术界也以“声画结合”论取代了“画面为主”论。
1997年8月,暨南大学教授黄匡宇《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载《现代传播1997年4期),该文的核心观点是“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不料却引起“声画结合”论者的反驳。1998年4月,《现代传播》第2期发表马莉的《电视声画不再分离——兼与黄匡宇先生商榷》、杨竞的《略论电视新闻中的声画同构》,以“声画结合”观点驳斥黄匡宇的双主体论。1999年,朱光烈在《现代传播》上发表长篇论文《“声画结合”论批判》,从12个方面向“声画结合”论开火,提出“语言是构成电视传播的基础”,“声画结合论不具有普遍意义,不具有理论品格”。2000年1期的《南方电视学刊》刊出凌燕的文章《强化画面意识,实现声画的最优化结合——兼与朱光烈、黄匡宇先生商榷》一文,也以“声画结合”作出回应。
电视声画关系引发的争论,其实是两种电视观念的碰撞,争论的双方各执一端,多陈其理。其中也有“调和论”、“声画结合”即“主画论”者意识到画面的缺陷后推出的调和论,“双主体论”也是“主声论”者推出的调和论。但这两种调和论都未跳出“以谁为主”的思维框架,似乎都不能令争论双方信服,反而引发对方更为激烈的批评,这其中原因到底何在?
应该说,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推动了电视学术研究的进展。“主画论”和“主声论”者都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电视界长期以来存在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的现象,“主声论”者对“主画论”的诘难,打破了这种平衡,却不能解释引发争论的原因。
电视声画关系的争论,说到底是电视叙事艺术符号系统内在机制造成的。从系统论的视点看,电视叙事符号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以自身的内部矛盾为依据,通过与外部环境的适当交流而自发地为自己开辟道路。这就是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在机制,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互斥、互补和整合。它调节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运动,随着时代的衍变,打破元初的和谐,使之经过重新建构,达到新的平衡,沿着“有序——无序——新的有序”的历程前进。
电视是一门晚近诞生的新兴艺术,它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是地地道道的晚辈,显得年轻而稚嫩。电视在构建自己的符号体系过程中,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画面系统还是声音系统,都从其他艺术形式汲取了养料,甚至可以说是从其他艺术形式脱胎而来。它难以割断同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
有一个不容忽视实际情况是,早期的电视人要么是广播界人士,要么是电影界人士,在构建电视符号系统过程中,大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电视与广播的区别,“听广播”、“看电视”,便是这种区别的最直观的显现。广播只能诉诸人们的听觉,而电视不仅诉诸人们的听觉,更重要的是诉诸人们的视觉。看到了这一区别,人们理所当然地作出判断:广播主要依靠有声语言,而电视主要依靠画面语言。人们致力于电视画面符号的研究在情理之中,而电视画面系统的构建完全建立在电影画面的基础上,因为电视同电影区分的只能是物质手段、成像原理、镜头运用的不同而并无本体上的符号的质的区别,它所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电影完全相同。人们以电影画面模式来研究电视,认为屏幕上存在没有声音的画面,却不可能存在不见画面的声音,由此推出“无声的画面,仍然可以成为电视艺术作品,而无画面的声音,则根本与电视绝缘”,“没有了画面,就没有了电视”[4]的结论。这是典型的“主画论”。“主画论”在电视符号系统建立之初以及之后较长的时间,居于主导地位,使得电视符号系统成为一个稳态系统。
由于“主画论”的盛行,电视界较长时期重画面、轻声音,重视觉元素,轻听觉元素。结果是:纪实性的电视艺术作品没有同期声,没有真实的环境音响和真人的原腔原调;电视剧几乎都是后期配音,对口型、补台词。重者,口型对不上;轻者,体型对不上、气质对不上、情感对不上、气氛对不上,百片同调,多剧同腔,移花接木。更有甚者,有人试图以画面取代声音甚至文字语言的功能,美国人施瓦兹尼就曾说,“电视使得人类社会进入脱离文字的时代”,“主画论”走向了“画面崇拜”,暴露出许多问题。
然而,电视符号系统一经建立,便具有了系统的内在机制,电视声音系统的功能画面无论如何取代不了。电视声音系统在电视画面系统侵入自己的功能时,其内在机制便会自发地摄取负熵、排除正熵,以维持系统内部的稳定有序状态。这一维持的机制就是前文提及的“互斥机制”,就是说,电视声音系统与画面系统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相互排斥、互相斗争。这种“互斥”的内在机制在系统外的表现就是“主声论”的崛起。
电视声音符号系统的构建一方面移植了广播艺术声音,另一方面亦受到电影声音的渗透,其运用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广播和电影并无二致。在电视符号系统构建之初,因有广播艺术声音的完整移植,电视声音系统处在有序状态,其互斥的内在机制并未发挥作用。国内电视学术界普遍认为“电视是广播的延伸”,“广播电视”经常并举,可见电视声音系统对广播声音系统的完整移植。然而,当电视画面系统功能不断地侵入声音系统,产生较大范围的互切边缘区域后,电视声音系统的互斥机制便产生了作用,具体表现就是以朱光烈为代表的“主声论”者向“主画论”发起诘难。声画关系的论争,打破了元初的和谐,直接将电视叙事符号系统导入一种无序状态。
必须看到,电视叙事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性,仅仅是其内在机制的一个方面,也不是电视声画关系的实质。声音和画面同属电视叙事符号的两大系统,其相互之间的对立、排斥是电视符号系统内部的矛盾斗争。“主画论”和“主声论”都同样从“以谁为主”的问题出发,具有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偏差,将电视符号系统中声音和画面的互斥机制给予过度强化。电视叙事声画两大系统的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如何配置并发挥电视的声画功能,而不是“以谁为主”,突出或者削弱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因此,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不是声画的互相排斥,而是声画的互相补充。电视叙事符号系统的都存在这种互补的机制。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们把电视符号系统看作是一个恒久不息、变化前进的开放系统,“开放系统被定义为这样一种系统:它通过输入和输出组建和破坏自身物质成分的行为,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5]电视声音和画面系统正是通过与外部环境(指其他艺术形式或声画之间)的物质交流,保持自身的结构,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这种交流的机制,就是互补机制,它指电视声音和画面对外部环境之间同时共存,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各以对方为依存条件,一旦丧失了对方就丧失了自身。
电视叙事声音和画面的互补机制取决于它们各自承担着的不同的电视的功能,它们各自承担的功能的融合才构成电视叙事的符号系统。电视画面和声音各自功能的负载并不意味着它们处于封闭状态,恰恰相反,这两大系统都处于开放状态。一方面,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都从相邻艺术和相关范围汲取营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电视声音和画面符号的构建,独立品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从较低水平的有序向较高水平的有序上升的流转不息、生气勃勃的过程。在这两种有序状态之间,电视声音和画面以其互补机制,通过与外部环境(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联系,刺激与反应、“同化”与“顺应”,打破旧的有序,导问新的无序状态。这是电视声音和画面互补机制表现出来的独具特征的形式。电视叙事艺术晚出,电视画面从电影画面汲取营养,电视声音从广播声音延伸,形成一种元初的有序。随着互补机制的形成,电视声音和画面均需脱离母体,进而建构自己的独立品格。因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人们致力于电视声画两大符号系统的构建,努力寻电视艺术的“个性”,终于为自己争得“第九艺术”的地位。
电视艺术地位一经确立,其互补机制便日益强化。电视不断地同其他艺术形式交流,从而打破元初的和谐,导向新的无序状态。在90年代以后,许多艺术形式与电视联姻,交叉渗透,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品、电视舞蹈、电视音乐,等等,莫不反映出电视互补机制的强大作用。正是这种交叉与联系,使得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系统内部发生不平衡状态,尽管其互斥机制可以排除正熵以维持有序,但交叉与联系的广泛使得电视声画外部环境的干扰加强,正熵激增,元初的和谐被打破,电视声画走向了新的无序状态。
另一方面,电视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除电影外)大多的一种符号体系作为要素,电视以声音和画面两大体系构成其符号系统。声音和画面在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是以声画各自负载的功能为交换内容的。交流的结果便是声音和画面在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中间环节的产生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交流的结果。因此,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应该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这是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质。
无论是“主画论”还是“主声论”,看到的都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内部的互斥机制,强调的都是声音和画面的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斗争,以为强化某一方面的叙事功能,必然削弱另一方面的叙事功能,这其实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电视声音和画面各自负载了不同的电视叙事功能,声画之间除了相互对立、排斥之外,其本质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电视声音和画面的交流,使其功能上产生了互切形式,出现了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既非声音在功能上取代了画面,也非画面在功能上取代了声音,而是声音和画面都可以负载或共同负载了某方面的电视功能。就是说,电视声音或画面某一方在某一方面功能的强化,并不能削弱另一方在这方面的功能,而是在这方面出现了边缘区域。由于电视声画互补机制的作用,电视声音和画面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交流的同时,互相之间亦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就出现了两种相切的边缘区域:一是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切的边缘区域,二是电视声音和画面功能上的相切的边缘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的互补机制日益强化,这种边缘区域必然走向扩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试图扭转这一趋势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实际上,“主声论”和“主画论”的努力都是这种努力,双方都试图准确界定以至强化声音或画面的功能,忽视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的趋势。
在电视声画功能互切的边缘区域扩展面前,发挥作用的应是电视声画的内在的整合机制。从系统论动态原则看,由于电视声画的互补机制的作用,引起了声画内部的变化,发生了不平衡状态,这时就有新的行为,将无序导向新的有序,建立新的平衡,同时又向着比受到干扰以前更加稳定的平衡前进。这就是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即对电视声音和画面的基本属性、基本功能和审美观念的调整和规范。电视声画的内在机制并不允许“边缘”区域的无限扩大,因为“艺术越接近到它的或一界限,就会渐次地消失它的一些本质,而获得界限线那边东西的本质”。[6]这时候,电视声画的整合机制就会自我调节,在旧有本质的基础上,整合相切时产生的特质,从而建立起新的本质,完成更高形态的本体建设。实际上,在电视声画关系争论的同时,这种整合就已经发生,“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就是这种整合的表现。或许,“声画结合”、“声画同构”如朱光烈、黄匡宇先生指出的那样,还存在很多理论上的问题和缺陷,但是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台却是电视声画内在机制的要求。
笔者认为:对电视声画关系的整合,不仅涉及电视传播的基础,而且涉及电视的本质。我们以叙事理论审视电视声音和画面,并综合争鸣各方的观点,提出以“声画一体”对电视声画关系进行整合。电视声画关系整合表述为:电视传播的声画关系是以语言为基础,以叙事为本质,主要通过声音叙述和表现、画面描写与再现,声画功能互补的声画一体的关系。
首先,电视传播以语言为基础。语言是以“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资格被归入现象之列的,语言的交际功能显而易见。每一个人都可以体会到在他和其他社会成员接触时,他都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哪怕是极其简单的所谓“寒喧”,也要运用语言来进行。正因为这个缘故,只要有社会生活的存在,只要有人们之间的接触,就要有语言。从人类社会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有语言。人类创造了语言,以语言来进行思维和交流。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在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这一点上,人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然而,人却因其精神的存在可以不死,精神的不死在于语言符号。人肉体消失了,但其精神却被语言符号锁定并流传下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文明,这个文明离不开语言符号。语言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如朱先烈先生分析的那样,文明社会人的交流,他们的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借重于语言进行的,文化、教育、科学都是用语言构成的,人类的一切传播都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电视也不例外。语言不仅是电视传播的基础,也是画面解读和阐释的基础。
其次,电视传播以叙事为本质。电视的本质是什么?张锦力在《解密中国电视》中否定了对电视本质从电视定义方面作出的理解,认为“电视的第一本质是对新闻的传播,而不是什么第九艺术,也不是什么画面纪录”。以新闻传媒作为电视的本质,笔者不能苟同。从传播学观点看,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由于是电子媒介,电视时效性强,保存性、选择性差,这些是电视传播的特点。认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仅仅看到了电视传播时效强的特点,试图以一个方面的特点概括本质,显然是片面的。仅符号学的观点看,电视声音和画面分别包含了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系统。符号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指代性,符号总是代替某一事物,它承载一定的内容(概念、意义),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符号的基本属性是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从电视承载的符号看,怎么也难以得出电视传播的本质是新闻的结论。
那么,电视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其功能切入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电视属大众传播,查尔斯·莱特认为,大众传播的功能共有四个:监视环境、舆论引导、传承文化、娱乐。胡正荣据此概括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7]功能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编排。在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里,浸透的是叙述。那些电视剧、供电视播放的影片、动作系列片、卡通片、新闻、纪录片等等,都是叙述性文本;那些供消遣娱乐却有着描述、教育或论证之类目的的其他电视节目也往往以叙述作为达到目的一种手段。“惟一的一种贯穿始终都避免叙述的电视节目是那种依自身的交替规则结构十分明显的节目:例如游戏节目,体育锻炼节目、记者招待会、访谈节目、音乐节目、体育竞赛等。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叙述也在悄悄发挥作用。比如说,一场足球比赛就可以看成是一个队胜利和另一个队失败的故事,可由体育竞赛播音员来叙述”。[8]因此,叙述不仅是电视中起主导作用的文本类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叙述结构就像是一座大门或一个栅栏,即使是非叙述性电视节目也必须穿其而过。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是由叙事话语规则构成的世界。由此,我们自然得出电视的本质是叙事。
第三,电视主要通过声音叙述表现、画面描写再现。语言基本上是一个听觉系统,语言的模式是一种时间中的系列运动。在运动中,语言符号主要由声音负载。电视声音是一个时间流程,它在时间中运动,是历时性的。叙述是一个过程,是线性的、流动的,也是历时性的,是时间的艺术。这与电视声音的特质是相同的。因此,电视声音主要承担了电视的叙述表现功能,电视亦主要通过声音(语言)叙述表现。当然,电视并不完全依赖声音叙述表现,画面也可以叙述表现,声音亦并不只是承担叙述表现的功能,它也可以描写再现。
电视画面负载了非语言系统的全部具象性符号。它以流动、动态的空间,通过横向的展示,主要承担电视的描写再现功能。再现是描写性的,共时性的,这与电视画面的特质相一致,因此电视画面主要承担了描写再现功能。电视并非仅仅通过画面描写再现,声音也可以描写再现。画面的叙述和声音的再现就是电视声画互切的边缘区域。
第四,电视声画一体,交相扶持。在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叙事艺术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在电视叙事文本中,声音(语言)历时性地提供事件、人物和背景,画面则共时性地展示这一事件、人物和背景。声音和画面,如骨肉难分,相辅相成,交相扶持,相得益彰,一损俱损,一荣皆荣。因此,我们说电视是声画一体的时空复合艺术。
笔者认为:非要在电视声音和画面中分出以谁为主,无异于非要在人之手足中分出以谁为主。声音和画面各自承担着电视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之间可以交叉,但不可能互相替代。强调声画一体,其实就是要充分发挥声音和画面的功能,声画交替扶持,互相补充。有的论者将声画两张皮现象归咎于“声画结合”,“声画同构”,是不够准确的。声画两张皮现象是强调声画互斥机制造成的,无论是以声音为主还是以画面为主,都无法解决两张皮现象,而声画一体,为声音和画面共同完成叙事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更能解决声画两张皮问题。
收稿日期:2001-06-18
【参考文献】
[1]朱光烈.“声画结合”论批判[J].现代传播,1999,(5).
[2]洪民生.繁荣电视音乐,为屏幕增光彩[J].电视研究,1991,(3).
[3]广播电视业务[M].电视业务,1990,(1).
[4]高鑫.电视艺术学[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贝特朗菲.开放系统模型[J].哲学译丛,1983,(2).
[6]剔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M].
【关键词】新兴的媒体 公交移动电视 传播效果
一、公交移动电视的产生
公交移动电视是在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移动的新型电视。①诚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任何一种媒介的诞生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移动电视的诞生和应用正是由于一种“新的尺度”的产生,从而实现了人们在移动中看电视的愿望,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公交移动电视它变固定接收方式为移动接收方式,是一个重大变革。“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这是公交移动电视最生动的写照。公交移动电视最早出现在新加坡。2001年,新加坡率先在1500辆公交车上使用移动电视,随后迅速普及到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2003年1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开播,作为内地第一个移动电视频道,目前已经在上海市区150余条公交线路、近40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电视机,其中90%的线路贯穿中心城区,日受众达700万人次。自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开播以来,北京、武汉、长春、南京等十多个城市,也相继开始在公交车上开播移动电视。短短几年时间内,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群
与传统媒体不同,公交移动电视的目标受众就是“在城市公交车移动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
首先,公交移动电视受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数量庞大。据统计,杭州公交每天平均接载乘客300多万人次,按现在安装的移动电视机推算,每天约有220多万人次收看移动电视,已形成家居之外不可小视的庞大收视群落。
其次,受众组成成分复杂,一般工薪阶层和中产阶层构成了接收公交移动电视的主力军。从杭州公交车的乘客来看,杭州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为杭州市当地的主流消费人群,多为上班、上学、旅游和购物人群,其中学生、企业公司一般职员以及党政机关普通职员占到了74%。从月收入情况分析,公交人群3000元到5999元中等收入家庭占到27.4%,6000元以上中高收入家庭占17.3%,总体平均家庭月收入为4731元。从学历方面分析,高等学历人群占公交人群的45.6%。而最有价值的是,公交人群是日常消费的主要决策者。其中37%的被访者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者,67%的被访者是日常消费品方面的主要决策者,具有一定的购买力,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也是广告商非常看重的广告投放目标。(以上数据源自CTR市场研究机构和央视索福瑞)
第三,受众被动地接收电视节目。在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中,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者为中心”这一传播理念的转变,可以看出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几个大环节之一,其地位已经日益凸显。过去由于电视频道匮乏,受众基本上处于“你播我看”的被动接收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频道的增多,受众可以拿着遥控器自主选择自己想看的频道和电视节目。然而,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受众又一次成了被动的接收者。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只要置身车内,就一定能接收到播出的声音和图像信息,除非“闭眼不看,堵耳不听”。
三、公交移动电视播放的内容
大众传播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媒体而言,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公交移动电视播出的节目,主要包括新闻、休闲、资讯三大类。如何以丰富的内容、鲜明的风格来吸引移动人群的眼球,是移动电视生存的基本法则。由于其目标受众是“移动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编排就必须考虑其不同于传统电视的特点
(1)公交移动电视的内容应该在电视新闻基础上提炼信息,进行有效传播。在其内容的选择上应以风趣幽默的软新闻为主。同时,受众对市政服务类信息需求量大,作为地域性强的媒体,移动电视可制作向市民提供市政服务方面的内容,如便民服务、文化教育等实用、短小的新闻节目。在资讯类节目的内容选择上,应将受众的心理特点和生活方式作为考虑因素,从受众的兴趣出发制作节目。据日本博报堂综合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人们对资讯的需求依次是趣味资讯、运动资讯和时尚资讯。而在对移动频道节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其频道的节目内容相对单调,在广泛的受众需求和兴趣方面仍有开阔的拓展余地。
(2)公交移动电视的内容适应传播环境。幽默短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短小简洁、易理解、无需画外音解释的内容构成,十分符合在传播环境复杂、受众多元化和媒体接触时间短的移动电视上播放。以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诙谐的表演给观众带去了欢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树立了亲和的媒体形象。
(3)公交移动电视媒体是一种商业性媒体,广告是移动电视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南卫视与联合利华推出的植入式广告的手法可以被公交移动电视所借鉴,在娱乐中向受众潜移默化的灌输品牌信息,最终实现了受众和广告主的双赢。同时,作为与受众一路相随的媒体,应该适时将“机器―人”的传播方式柔化为“人―人”的传播方式,增加公益广告的播出量。②比如在气温变化、或者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临时插播短小温暖的字幕“小贴士”,体现对受众的关怀。同时,作为地域性媒体的移动电视频道应增加播放相关的城市宣传片,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做出贡献。
四、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直接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移动电视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对其传播效果的分析无疑是必要的。
(1)从传播对象看
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将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即“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③。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然后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结果有两种: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改变受众对某一媒体的期待。因此公交乘客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影响到受众对公交移动电视的印象及其今后的传播效果。
受众在乘车时由于无聊自然会对信息、娱乐等信息产生一种需求心理,这种需求心理让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能够有效地吸引乘客的注意,当节目正好符合受众的预期心理需求时,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就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然而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收视需求心理。对于公交移动电视这种免费送上门的服务,尽管有许多乘客在看、在听,想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获得一些新闻资讯,或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乘客,并不想受到移动电视的声音干扰,希望在车上得到安静的空间去看报或休息。由于电视的传播方式是音画共存的,乘客可以选择不看,却不得不听。电视上的这种声音并不同于车辆等的噪声,电视的声音是含有大量信息的,它持续不断地调动着人们的思维,许多乘客的大脑也会因此被动地响应而疲劳不堪,这无疑是一种折磨。这种“被动性地消费”导致公交移动电视呈现“非人性化”的使用效果。这里的“被动”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公交移动电视缺乏互动的弱点,这影响了其信息的传播效果。
(2)从传播环境看
公交移动电视处在一个封闭的收视收听环境中,能够最大化地将电视节目传达到受众群中,实现传播到达的第一步。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说,公交移动电视又是处在一个相对混乱的传播环境中,其收视时间和空间都很局促:一是乘客在公交车上的停留时间短暂、随机性大;二是公交车里拥挤狭小,电视屏幕常常会被站在那里的乘客给遮住,尤其是遇到高峰时段,一些乘客站在移动电视前面,使得后面或坐在远处的乘客看不到电视画面,也无法听清电视声音;三是公交车的传播环境比较嘈杂,各种声音交汇,车厢里的报站声、谈话声、乘客在上下车时的声响,以及公交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等都会影响到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受众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具有家居环境下收看电视的休闲与安逸,往往有烦躁厌倦、紧张戒备等负面情绪。
(3)从传播技术看
公交移动电视能够在时速120公里左右的运动状态下接收并播放出稳定、清晰的电视画面,而且通过数字电视的无线传输方式已经基本消除了模拟电视时代因传输问题产生的屏幕雪花、重影等现象,这些都使公交移动电视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五、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所受的影响
首先,在一个相对比较混乱的环境里,移动电视的“有效到达率”不容乐观。车厢里的报站声、谈话声,乘客在上下车时的声响,以及公交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等都会影响到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而且在拥挤的车厢里,电视屏幕常常会被站在那里的乘客遮住,使得后面或坐在那里的乘客看不到电视,也无法听清楚,而节目内容听不清楚,是影响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最大症结所在。
其次,也许有些乘客在上下班的路上想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及时获得一些新闻资讯,或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但也有一些乘客并不想受到移动电视的声音干扰,希望在车上得到安静的空间,因此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移动电视符合现代文明规范吗?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由于不同的受众具有这样一些复杂的收视心理,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传播的技术方面来看,尽管从理论上说移动电视能够在时速120公里左右的运动状态下接收并做到图像稳定、画面清晰,但实际上目前在经过高层建筑物的时候,接收信号会受到影响,经常会出现信号屏蔽的情况,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今后移动电视进一步扩大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②梁青,《受众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动电视媒体经营研究,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7
③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