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计算机总结

高中计算机总结

时间:2023-01-09 17:5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计算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计算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措施

一、引言

计算机教学,是素质教育中明确要求的一门课程,也是为了适应当代智能化和信息化社会所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

计算机教学在生活工作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才能够应对当前的社会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高中计算机教学,其地位远没有想象中重要,计算机的教学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

本文结合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地位和在高中教学中的处境这种矛盾,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二、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安排少甚至缺失

素质教育是当前国家重点推行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

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在学习压力极重的高中教学里,对计算机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大多数高中仍然以高考为主要出发点,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其中包括压缩计算机等课程的手段。

学校为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将国家明确规定的计算机课程通过变相调整的手段给削减,将其变为传统的文化课,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学校,直接取消了计算机课程。

(二)上机操作不够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学生很难通过书本理解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上机课的安排明显偏少或者没有开设,其中主要涉及两个原因,第一如上文提到的将其变换为文化课来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二是学校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来完成上机教学。

无论其中的哪一种原因,对于学生的直接影响是不能够将书本上的计算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学是实践脱节,是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主要问题。

(三)教学内容枯燥晦涩

计算机科学,其本质是一种科学性极高的学科,其中大部分内容枯燥晦涩。这一点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极高,其晦涩的内容让教师难以阐述和讲解,也让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

三、促进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推进素质教育增设计算机课程

要促进高中计算机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增设计算机课程,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是国家倡导和要求的,需要各个高中积极履行。

转变高中学校的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将传统应试教育的落后观念清除,从而使学校正确认识增设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与实践结合

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晦涩和枯燥性,这让学生很难从字面上理解相关知识,要促进教学是实践相结合,利用实践的手段促进学生的理解记忆,其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上机课程。

教师可以通过上机与书本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详细讲解后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从而完成教学内容。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除了开设上机课程,在计算机教学中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晦涩枯燥的书本内容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生动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课件的使用,是现代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内容通过使用影视、音乐和背景等方法实现其生动形象化,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营造出趣味性的气氛,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注意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直接载体,教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当前高中的计算机教材,存在一定的深奥性,对原本学习压力极大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负担。要明确高中计算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背景和基础。

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中,首先要考虑其中的教学内容,尽量的浅显易懂,其中涉及的深奥内容可以通过课堂引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次,教材应该注重现实,能够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从生活中的计算机使用方面渗透。

(五)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提升教学质量,最主要针对的应该是教师,将书本的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极高,应该不断的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用各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情景引导、设疑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互联网非常普及的社会,高中生在课余时间对电脑的接触很多,可以根据这个背景,让学生在课外利用课余时间来增强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高中计算机教学不仅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胜任各项工作。

我国当前的高中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较少,同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要提升高中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从学校、教师和教材等多个因素全面考虑,这就需要广大的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交流和探讨得到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高中 计算机教学

一、前言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能认识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缺陷,结合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进行主动的调整,自主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等,相比被动性学习和机械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性学习条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要求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学习态度乐观;第二,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在缺少教师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目标;第三,要求学生在一定压力或特定环境中进行差异性学习,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在个性、爱好、天赋和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大部分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过于重视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学生上机的时间,导致计算机课堂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不高,严重地影响了高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大部分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用粉笔在黑板上做板书的教学方式,并未应用多媒体和投影仪等先进教育手段,教师的教学效率较低。同时,很多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差。

3.考核方式不尽合理

高中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核的内容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对理论的考核过度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核,学生为应付考试,总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第二,部分学校更注重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忽视了实践形式和日常形式的考核,无法发挥计算机课程的实用性。

三、自主性学习视阈下的高中计算机教学策略

1.转变应试教育观念

高中计算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素质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题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把考核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创新教学模式

高中计算机教师必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增加教学手段,使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扭曲和拉伸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利用画图软件绘图,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如何对图形进行扭曲和拉伸。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学习

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如计算机讲座和观摩活动等,教师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把问题分给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键盘功能分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能力和性格各异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使用键盘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让各小组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各小组成员相对独立地进行键盘操作,掌握键位信息,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能力和性格的互补,把粗心、急躁的学生与细心、平稳的学生分成一组,鼓励学生互相指出错误,并进行正确示范。这种形式,既有效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同学获得良好的性格发展,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了键盘功能。

4.制订合理的考核方式

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加入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的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除了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还应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自主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高中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创新和拓宽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自主学习,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计算机教学方式也要发展改变。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把计算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不进行实际上机操作,获得的是死知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教师要从灌输者的位置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出发,使他们乐学、善学,能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运用学生对上机操作的兴趣来引导他们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探究,使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高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在具备了较高的专业能力以后,教师才能对计算机知识融汇贯通,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计算机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如果教师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得不好,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就受到了影响。所以,高中学校在选拔计算机教师时,要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考核制度,同时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能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以教师为学习的榜样,深入探究计算机知识,获得更高的发展。

三、有效利用计算机的操作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学科是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让学生上机操作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并通过操作来深入理解计算机知识,使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并通过实践来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作用。在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四、更新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备

教学中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最先进的、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够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学校要通过筹备资金来对本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更新,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促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五、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知识,使他们能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宽。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使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六、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多元评价法

高中信息课程标准曾明确规定,要将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信息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传统高中信息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上机操作技术的培养,忽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道德培养。这使得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越来越趋于应试化和功利化,不利于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采用多元评价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并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多元测评的教学方式有重大的意义。

一、多元评价法的概念

多元评价泛指利用多方面的教学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价,其中“多元”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同时,在人物方面,“多元”还涵盖家长、教师及相关的校方管理人员。在评价内容上,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机器操作能力、逻辑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评价方法可以指笔试评价和计算机评价,也可以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身的学习认知,而他人评价是教师、家长等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过程做出的综合评价。多元评价法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考察,再将所得的信息进行反馈和分析,再转化为增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多元评价法注重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作为考察目标,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全面的信息素养。

二、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传统一元评价教学的改革

在传统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单向一元地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其综合性的信息素养却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局限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发展和突破。在高中信息教学中开展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能够改革传统的单向一元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并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二)适应新课标理念

我国高中信息课程的最新标准规定,高中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标准的教学要求。因此,开展多元评价的高中信息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在考核时,教师要侧重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多样化,并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实现师生共评的多向性教学考核和能力测评。

(三)迎合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高校对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是教学重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使得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信息技术潜能,并促进团队能力、交际能力及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多元评价的模式满足了自主探究的学习需求,将有助于学生实现计算机学习的自主化、探究化和创新化。

三、多元评价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评价目标

本文以excel的教学为例,对多元评价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excel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图表的制作。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对excel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和实践,教师则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分析,并对学生所做表格进行评价。

(二)评价的具体方法

对学生图表的评价要根据以下考核内容进行。

1.美术关系,excel图表的色彩、比例是否恰当合理。

2.基础操作,检查字符及数据的录入是否无误。

3.人际关系,团队协作中是否吸取了他人意见,团队合作是否融洽。

4.自我认识,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并提出不足。

5.他人评价,对小组内各成员及课堂教学的评价。

6.家长评价,对学生excel的日常使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

教师可以对这些评价内容采取打分制,并从综合的评分系统中,对学生的核查结果进行有效的归纳和统计。

(三)效果思考

多元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分层次进行,将其划分为课堂性的教学评价和期末性教学总评,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做出总结归纳。另外,还要从评价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及时进行纠正,促进学生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全方面发展。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够对传统信息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提高,使高中计算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101-102.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突出问题;策略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也被逐渐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初中计算机信息课不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与普及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习科目,对中学生计算机素质的提升与进步,以及日后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感悟,我对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自身尚未真正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而这一“应试教育”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围绕着“中考”打转,面临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负担。更有学生认为:“既然计算机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我们学习它还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将计算机这门科目取消,改为自习课,我们也能利用这个时间对我们的薄弱学科进行突击与巩固。”……持有类似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这表明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限制与束缚下,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尚未真正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

2.课堂教学仍以“注入式”教育为主,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应试思想对计算机教育的负面效应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手段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例如,不少初中计算机教师仍习惯将学生视为“储存计算机知识的容器”,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更是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全都一股脑儿地强塞给学生,并丝毫未意识到这种“注入式”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烈冲击以及对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严重削弱。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具体应对性策略

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将我的一些感悟与看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从而推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落实与发展。

⒈向学生强调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上面提到,大多数学生片面地认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学而无用”,其实,这是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错误认识与片面理解。

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所有学生的必修科目,更为推动学生高阶段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的计算机知识,他们才有可能懂得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也才能逐渐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计算机学科体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又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积极融入这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

因此,我个人认为,作为初中计算机教师自身首先要对这一科目的前景充满着坚定的信心,更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向学生传递一个理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本质意义在于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而推动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信息化社会,而并非像大家所认为的“学而无用”。

2.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点的更好理解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计算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自觉摒弃以往“注入式”“灌输式”等类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要切实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理念真正融入自身的日常教学中。

例如,针对教材上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直接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做法,转而鼓励学生在自由分组的基础上,对所要学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归纳。这样,不但可以推动学生深化对具体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在其合作探讨的过程中着重锻炼与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日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当今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众多突出问题。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不应该屈服于这些难题与挑战,反而应该迎难而上,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攻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众多困难,有效推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落实与发展,进而为初中学生计算机信息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计算机;教学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 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 已经比较普遍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 少的工具,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 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计算 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学生对相关 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进行掌握,推动 学生朝全面的方向发展。

一、 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式

现代人际关系是靠相互沟通来实现互融。新时代的新学 生具有新思维。只有通过相互沟通交融才能跟学生形成教学之 间师生、生活之中朋友的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在高中计算 机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产生认知度和接受感。但在这种新型关系的基础上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方式。一种好 的全新的教学方式,能使授课对象产生对事物的主动探求欲 望,同时也会让他们养成一种对待问题主动思考,主动去解决 学习中的新问题的能力。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式的 再创新,是授课老师的必备功课。那么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怎 么进行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去进行创 新的:如在教学电子表格Excel内容中,我是采用首先对他们简 述Excel所具备的特性:如实用性、易学性等等特性。再根据具 体的内容通过大屏幕进行对用Excel计算公式所编的程序进行 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感觉这部分内容运算的快捷与方 便,从而先激发他们内心要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兴趣以及内在的 动力。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再进行适当的提示和疏导,让学生在 初步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进行复杂运算问题的解 决,从而使学生接收用函数公式去进运算,从而掌握Exce内容 教学的难点部分,达到使学生在好奇中认识,在兴趣中学习,在 自觉学习中提高,在体验中提升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 因材施教,创新技能训练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最大难点是对学生技能进行提升,这要 求从教者要认真研究课程结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课程的 实践做起,根据教学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和创新,要充分利用好 教学实例和操作训练素材,要做到这些内容既常见又实用。对 于计算机教学的技能训练更要符合实际,循序渐进的进行,要 及时进行督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层次推进,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能动性,加大训练难度,充分发挥他们的 聪明才智。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再将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分解 和细化,使他们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掌握和提高,再进行一而再 的训练和强化,从而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老师在此基础上还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技能操作练习布置,使他们在掌握 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去巩固消化吸收这部分知识,将他们的 知识从感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变得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学生能 够升华理论基础,同时能够将理论升化为操作技能,真正实现 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三、 提高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保证计算机教学工作 的有序开展

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视程 度,将计算机课程教学放在较为合理的位置上,保证计算 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计算机课程虽然不是高考中 的相关考察科目,但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计算机课程的考察力度, 提高对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杜绝主课挤占计算机课的现 象发生,保证计算机课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 方法和教学手段,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有效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一般,可以在计算机课教学过程中,引进 研究性学习法和分组讨论法,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能够有 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对于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促进计 算机教育教学目的的顺利达成。比如,我们在进行“IP 地 址及其管理”一课上,由于 IP地址这类的专业知识对于学 生来说非常陌生,老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难免会产 生解释不明等问题,影响到实际教学质量,导致教学效率 的低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 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教学知识。

第7篇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育领域所要追寻的目标。情感丰富的人才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内心活动的差异性,通过教学者的探索、总结而形成的以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思想、尊重学生信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学习,进而促使学生的情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实现良好的教育风气及社会风气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计算机从教经验,认为高中计算机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情感元素,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以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充分挖掘高中计算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增添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情感;情感教育;途径

以情感教育为教育的路线方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情感体验,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我国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教育领域的新任务,新挑战。因此,为了能将素质教育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作为教师方面来讲一定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在教学过中去挖掘情感元素,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因子,用自己的心灵感染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教学与情感的共鸣。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会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教师来讲,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人格,每个人都有思想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思想,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也是人的天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通过赞美的方式去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适当的赞美、恰到好处的赞美会增强教师和学生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事实证明,适时而不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虚伪的赞美,会使学生的行为更为规范,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肯定后,增添学习的动力,全力以赴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迈进。因此,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动向,抓住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微小变化,只要是有益于学习的方面,教师都要积极地给予学生赞美和肯定,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给予回答后,应当立即给以相应的评定,通常一句“你回答的不错,很有创意”简单的一句话会让学生内心充满喜悦,学习的情绪一下子就会激情万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其它时间的学习中,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劲头,他们也会在受到鼓舞后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课上上所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就会带动起来。另外,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的答案不是很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作为教师来讲也不能直接性的言语去评定答案,以免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要用委婉的、善意的言语去评定答案,比如可用“你的回答很接近正确答案,再考虑下有没有比这个更准确的答案”,这样一来,既有效地对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给出了评定,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学生不会因为老师的直接否定而感觉丢面子,进而会更为认真地虚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与心理基本上趋向成年人,对问题都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独立性相对比较明显,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学生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而学生只有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汲取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索求知。

二、创设情景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堂设施及学生群体,结合实际生活设置一些有关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场景,这就是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是实施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往往是在比较有诱惑力,比较好奇的情形下形成的。因此,在情景教学场景创设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将教材内容给充分地把握,找出教材中的精华部分,适当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留去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作为情景教学的工具。使每节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融入到教学场景中。例如,在计算机实践课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场景:让学生以一名公司职员的身份去制作WORD或EXCEL表格、让学生以一名程序员的身份去设计QQ的登陆界面等。这样的情景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教学法打破了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融入到了浓郁的自主学习气氛中,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后有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善用评价,激励学生

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没有将人文元素融入到评价过程中,将测试作为唯一的考评形式,重结果,忽视评价的过程。造成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为中心转的现象。造成了学校大量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的现象,使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有趣的学生探知知识的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对学生的身心发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制约和伤害。因此,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不管是正确与否都要积极地给出合理的评价,给予肯定,尤其是对于问题回答错误的学生,对于他的评价方式要尤为注意评价方式,不能直接给予完全否定,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答案错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来既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总之,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本文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仁参与到情感教育研究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课堂教学 实效

计算机知识虽然不难,但要上好这一门课却不容易。要上好这门课,必须充分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式,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并让学生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实效,使学生不仅获得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与创新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这是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特性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笔者认为必须要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出发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到学习者这种本质需要和特点呢?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之类的活动,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活动比较单调。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笔者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其样本,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美观的报纸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知识等;在讲excel表格时,可以让他们制作课程表。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讲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制作他们的主页。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网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还需学会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图片、动画、视音频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结合日常生活,把计算机知识溶入到学生平时的生活,更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同其他学科的这种横向学科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四、情境与任务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课程设置 非智力因素

计算机专业从一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门热门专业,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它。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构成这一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职业高中对应的专业人才方面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不改变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落后很多,我们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如何有效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几点关于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想法,期望能够为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做出一些努力。

一、教材的选择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教材非常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知识基础一般相比较差,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合他们,也不能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热门软件就要求他们必须全部去学,一方面没有做到精,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很多教学资源。我认为针对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时首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难度不大且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进行开展,学校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相关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知识,比如FLASH动画设计,PHOTOSHOP图象处理等相对来说课程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力上也比较容易接受。相比较而言,我们开设的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一个班级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听懂程序,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的思路不明确。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学生们的数学功底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理解和领会,做程序时就无处入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不是必须要掌握一种计算机语言呢?我认为不一定,需视个体而定。个别学生在语言方面有特长的老师要及时予以帮助,其他学生若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及时安排他们学习别的计算机知识,而不要一味要求他们必须去学习计算机语言。

2、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教材

职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专长,基本要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技能。如果说计算机教学一定要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毕业后生存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等,让学生基本获得一门生存的技能,让其成为社会人才构成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在选择教材时一方面要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更要顺应市场的需求。OFFICE办公自动化以及打字,可以说是很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和操作,实际应用很广泛,对学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往这方面进行培养;网页设计相对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也比较感兴趣,当前市场的需求也很好。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的只上理论课,忽视上机课,应该给学生留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我们在安排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时不能采取放任式的,而应该采取及时加以引导并给予及时帮助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掌握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只会按照老师做过的方式方法去做,机械的进行模仿操作。老师在进行上机课演示时应将比较难懂的、不宜掌握的操作先操作给学生看,待学会后告诉他们还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学习好得多。我自己在教学时,理论课中讲解的知识点,在试验课上必须让学生去做一次,否则理论知识永远是空架子,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要比英语,数学等更容易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如果在授课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后学生基本就能掌握好这门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时他们才能更主动的去进行学习,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学生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仅学生会很累,不愿去学习,老师的工作压力及思想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让声音和文字更形象化、具体化,吸引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把一些抽象的语言用图像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老师的时间,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中的非智利因素

职业学校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果想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专业人才,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培养就变得很重要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兴趣不易激发,学习兴趣易转移,对非正当事物充满兴趣,意志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迷惑等等,通过自己工作的总结,我认为以下方式是有效的:

1、鼓励式学习

我们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差,被家长和老师忽略,造成了自卑的心理,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我们如果这时候不去鼓励他们,激发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渴望,就不能很好的让我们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让自己成才的信心。我们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特长的一面我们要合理有序的引导他、帮助他进行学习,让他能够及时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鼓励他们去勇敢实现自己的理想。

2、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

一开始很多学生来到我们学校认为每天都应该上计算机课,而且是上机课,这样他们就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结果几周下来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于是他们就开始逃课,旷课。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加以引导,通过各种场合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

对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想教育好、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不能仅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能就可以,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两者相互促进,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目标也应该跟随社会的需求而变化。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和教学方法上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字】:就业;市场需要;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且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不是停留在过去10年的模式,不只是用它来简单的打打字,玩玩儿游戏,聊聊天儿,而是提出更高的应用要求。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论知识深度,我们拼不过大学生,论工作能力,我们拼不过打工仔。那么我们凭什么才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争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如何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我认为,主要在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达到日益变化的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就业为指挥棒,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增强动手能力为手段,才能使职业高中的学生脱颖而出。

一、以就业为目标鼓励学生。

1、鼓励学生就业的原因:学生素质低。

近几年由于大学、普高的扩招,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越来越低、行为规范越来越差。许多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混日子不求上进的学生大有人在。而计算机专业课程不是背一背就能学会的,它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要求较高,这就造成有的学生不敢学计算机,有的学生学了也是以玩儿为主,因此,我认为,鼓励学生就业是最好的方法。

2、激励学生就业的途径:校企合作。

鉴于以上因素,我们必须以就业为激励来鼓励学生学习。近几年,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率比大学生还要高,成了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有很多学生就是奔着就业而来的。我们应当根据企业、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办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形势,审视自身不足,增强竞争意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按市场需要调整课程。

1、调整课程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10年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经历了MS-DOS到WIN98到WINXP的革新,也经历了输入法由五笔字型到智能ABC到搜狗拼音的转变,还有网络方面的局域网到互联网等等,尽管职业高中的课程也在更新,但新旧交替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些矛盾。例如:过去我们逼着学生练习五笔字型输入法,现在有了更为便捷的搜狗拼音输入法,各有优点,那么五笔字型输入法学还是不学呢,老师们进行了多轮的讨论,仍没有定论。因此我认为:结合市场需要来确定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调整课程的策略。

既然如何调整课程必须与市场相结合,因此我们必须要长期面向市场、了解市场、研究市场,综合的掌握当前市场所需人才类型,才能灵活开设所需专业课程。有些老师固执的认为过去的一些经典课程不可舍去,我以为,要改革就要大胆,就要抛弃,舍弃那些纯理论的,目前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课程,舍弃现在或将来不会直接用到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与市场需求同步。

三、以实践为主增强动手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高中培养的学生不可能成为高端人才,我们没必要强迫学生弄懂高深的原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弄得懂。因此,要突出中职学生的长处,就必须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只有具有熟练、强大的动手能力,中职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如何增强动手能力。

计算机课程大多以练习为主,许多老师说,我们一直在让学生动手啊。我这里所说的增强动手能力,不仅仅是让学生上机练练就行那么简单。应该是从我们制作教学计划开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1)任务驱动法: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简化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任务的过程、效果,学生随时能感受到实现目标的喜悦,并有继续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动力,使他们没有时间沉迷于游戏中,整节课都在操作中,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我们应该从课外找一些相关成品案例,边向学生展示边讲解制作过程,抛弃传统的按照书本的步骤一步一步讲解的方法,虽然完全没有文字教案,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却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自主设计法:以FLASH教学为例,当我把所有的知识点及技巧讲完之后,发现一个问题,对于现有的作品,甚至很难的网络动画和广告,学生都能模拟的做出来,但他们却做不出自己的作品。不是他们不会使用FLASH软件,而是没有设计思路,缺乏想象力。因此,我们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给他们时间去设计,去试验,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不应当只停留在前人的成果上而不思进取,自毁前程。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变革,才能将我们的事业发扬光大,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那么,高中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尊重个性发展,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我注重在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理论,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并且愿意学好。在开始本学科学习的第一节课,我就请学生回答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及对计算机学科的态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愿意学好并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为同学们的求知欲所感动,更加确信只要公正地对待学生,他们每一个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创造。同时我还确信:充满爱心和个性化的课堂,是以促进达到最根本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不论学习好坏都受到欢迎。上机实习课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里共同讨论问题,学会尽情地思维、用心地学习,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平时,我则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并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精力充沛地学习,全神贯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二、尊重主体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性

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经常思考:学生的潜能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学会学习了吗?计算机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上机实习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故意不理他们,也不许相邻的学生帮忙,这些想“偷懒”的学生只好自己摸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阶段总结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最大收获!

三、注重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创造才能

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因材施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难以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课程以其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实施。现在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信息技术课,但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也存在。这种不均衡状况,决定了在课堂教学时不能一刀切,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针对这种状况,我在讲课时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要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四、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他们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开发,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对学生的质疑,有时即使是幼稚可笑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而要正确地引导,耐心地解疑。读书无疑者要有疑,有疑者要力求达到无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提出问题,“析疑”——分析问题,“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中,合理的设“疑”,使学生在矛盾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其智慧的火花,引起其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探求、向往,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质疑的途径,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疑虑而提出的设“疑”,二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设“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掌握知识。

五、巧用多媒体,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灌输或“培养”活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这种教学的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交互性和超文本连接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手把手地教,只能让其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操作,去探索,有时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顽强学习的毅力,还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不但在计算机操作实践中遇到这类问题很容易解决,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苦尽甘来”。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创造力

1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检验阶段。关键在顿悟阶段。产生顿悟要有必要的心理环境。如对计算机知识有主动获取的追求,对计算机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对计算机问题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

1.1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1.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意志

2.1尊重个性发展,树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

我注重在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并且愿意学好。在每届新生入学,开始本学科学习的第一节课,我都请学生回答一份问卷,以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的掌握情况及对计算机学科的态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他们愿意学好并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为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感动,更加确信只要公正地对待学生,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创造。同时我还确信:充满爱心和个性化的课堂,是以促进达到最根本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不论学习好坏都受到欢迎。上机实习课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里共同讨论问题,学会尽情地思维、用心地学习,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小组里,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需要团结协作而不只是竞进而感到全班同学、学校乃至国家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决

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进步、成功与否。平时,我则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并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学习,全神贯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出对DOS学习无兴趣,认为这部分内容“不象游戏那样好玩”。我送给他们一句话:“生活中不只有糖和蜜,还有茶和咖啡。”糖和蜜吃得过多,就可能觉不出甜,甚至会感到苦,而茶和咖啡初尝时可能觉得苦,细品后却会体味出甘甜与清香。学习也是这样,贪图安逸舒适,是难以学到真本领的。对此,我要求学生“向追求安逸的思想挑战,增强学习能力。”与此同时,也提醒自己承担起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负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