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电话论文

网络电话论文

时间:2023-02-16 04:3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电话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电话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电话通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技术,目前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话通信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比如信号的稳定性,通话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都使得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话通信技术的效果,促进了电话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点算计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电话终端进行探究,指出了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设计思路以及电话终端实现方法。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革新和延续,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较传统电话通信来说,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数据量传输量更大。网络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空间,目前,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

    1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信号信号传播模式。通过USB接口,将电话电话终端与网络设备相连接,并在电话终端连接上用户电话,实现网络语音及数据的接收和传播,最终实现网络电话通信功能。一般来说,电话终端设备由脉冲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实现,所谓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就是一种能够模拟通信信号的数字化变化方式,相较于其他信号通信技术而言,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信道利用率更高、数据损失更小、通信效果也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制技术。

    为实现电话终端的PCM码流,往往需要借助USB数据接口,能够有效将计算机设备同电话终端进行连接,实现通话信号的告诉传输,从而快速传递到计算机节点当中。USB接口的有效利用,实现了计算机外设同计算机设备的有效连接,实现了将计算机外的数据信息有效的导入计算机网络当中,从而解决了传输问题,确保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USB技术同PCM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有效实现。

    1.1电话终端的硬件实现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需要电话终端硬件来实现最后的数据解码和通话活动,电话终端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单片机控制电路

    单片机控制电路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中电话终端硬件的一部分,是电话终端设备的电路核心,主要由存储电路、CPU、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电路四部分组成,单片机控制电路实现了对电话信号控制音的发生,实现电话信号的输送,并能够对DTMF的双音多频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电路的接受,并能够有效控制USB接口,读取用户在电路中的通话状态,以及对系统参数的读取。

    1.3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是一种厚膜集成电路,由MITEL工作研制,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的26mA恒流馈电,用以验证网络电话用户的电话使用状态、电话的拨号脉冲等等数据,从而确保网络电话的正常使用效果。用户电路是确保网络电话终端通过效果的重要组成单元,目前能够有效支持2-4线的交换,属于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的基础模拟接口。

    1.4编解码电路

    编解码电路也是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PCM编解码电路是该电路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单元,该系统主要组成单元有数据接收滤波器、数据发送滤波器、基准电压源、输入电路、输出电路、逻辑控制单元以及PCM编解码电路等等,用以对数据信号的编解码,确保网络通信信号的有效性。

    1.5电话终端的软件实现

    电话终端数据通信的实现,不光需要硬件的支持,同样需要软件的支持,终端软件功能的实现,才能够使终端硬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达到信息的传输、信号的编解码,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

    2终端主程序

    网络电话终端的出程序,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计算机电话通信系统的初始化,包括了单片机定时器、时钟。USB等设备的复位即初始化,对于网络电话终端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网络电话主程序软件应用过程中,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即在程序中设置队列性任务表,按照先后顺序履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电话终端主程序其实一种无限循环的数据查询系统,不断更新和制定查询任务表内容,并获知需要处理的相关任务,并以此进行相关任务的实现。在主程序运行过程中检测到了需要执行的相关任务,就会根据程序中已经安排好的子程序序列,进行任务工作的处理和解决,逐一进行任务标准的处理。主程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的工作原理,如果任务的子程序到最后的工作单元,并实行重复循环。

    2.1中断服务程序

    中断服务程序,就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开启和关闭,一般采用的是计数的形式,其定时器由0开始,最大值为65535,并且以16.384Mhz的脉冲进行计数,持续时间约为4ms,如果电话终端设备采用AMBE芯片,则每个接收即发送数据包的周期更变为20ms;当终端服务程序的计数达到5120次之后,就能够实现20ms的数据终端,完成数据包的接收机发送工作。

    2.2任务子程序

    任务子程序,主要负责对电话终端设备的摘机及断机实现判断,根据用户的主叫和被叫等不同信号接收形式,完成相应的操作及工作的执行。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主叫摘机状态时,电话终端设备将会向AMBE程序发送拨号音控制数据;当电话终端设备处于摘机状态时,子程序将会向USB接口发送被叫的应答信号,从而判断电话终端的相关状态。

    2.3电话终端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通话数据传输到电话终端设备时,用户做出摘机动作,然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传输摘机信号,同时,计算机电话通信网络就会向主叫发送拨号音,并做出信息传输反应,使用户电话重点设备接收数据信号并进行语音通话。当网络电话系统呼叫本电话终端的相关用户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会直接做出内部处理,接通被叫用户;如果呼叫的是其他其他电话终端的用户,则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就会直接栓送被叫用户号码,并等待对方的应答。当USB接口发回信息表明用户电话终端被叫忙信号时,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机会发送语音提示信息告知用户被叫用户繁忙并发送忙音。

    如果是外部用户对本网络电话终端用户进行呼叫时,USB接口接收到被叫信号后就会进行数据解码,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如果用户繁忙,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向呼叫用户反馈机主繁忙的信息,并发出电话忙音。如果机主处于离开状态,即用户闲时,USB接口就会向向用户发出相关提示信息,以及用户振铃提示,以提示用户进行电话信息的接收。当被叫用户听到振铃并做出摘机反应后,USB接口就会向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并随机开展数据信息的传送,网络电话终端就会开启语音传送功能。

    3总结

    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应用,是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的一种革新和延续,能够有效提高电话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传输速度,使电话通讯信号更加清晰,是未来电话通信技术的发展发展方向。在计算机哦电话通信系统当中,电话终端无需购买其他电话网络设备,经过USB接口同计算机设备向连接,很有效避免了繁琐的电话线路,使电话通信技术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优化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效益的增长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电话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先进的网络电话通信技术来逐渐替代传统电话通信技术,确保电话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磊.论网络电话类证据.中国政法大学, 2011

    郭峰江.网络电话服务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1

    李正贤.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邓勇全. PC-PC的IP电话(网络电话)设计.华中师范大学,2009

第2篇

关键词:网络社交工具;大学生;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2016年8月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从《报告》中,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从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一支主力军。

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生使用相对较多的网络社交工具为:QQ、微博、微信。由《报告》统计显示,这三者也是名列网民常用的六大典型社交应用的前茅。

(一)QQ

Q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

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在与人聊天的同时还能关注其动态。腾讯QQ给广大网民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是一款安全稳定,使用简易,功能强大的社交软件。

(二)微信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比传统的手机短信和彩信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使用多种社交插件和服务插件。

微信朋友圈是以微信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是社交元素与即时通信工具的融合。截至2016年6月,网民中有78.7%的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原本是基于微信联系人形成的熟人社交平台,随着用户规模的拓展、产品功能的丰富,弱关系社交也逐渐渗入,在产品内部形成多个相互平行、自成体系的圈子。

(三)微博

微博(Wei bo),即微型博客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微博基于社交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16年6月,微博用户数量为2.42亿,使用率为34%,与2015年底相比略有上涨。微博主打陌生人社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被关注”网络来传播信息。

微博具有便捷性,技术门槛要求较低,只要有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消息,向粉丝分享自己的动态;微博具有原创性,用户通过输入简短的文字,插入图片来动态,微博的到来,也促使了许多自媒体的兴起;微博具有草根性,不同于博客,文章篇幅较长,逻辑性要求较强。微博只要用140个字,简短的描述事件,抒写心情。

二、网络社交工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交换,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网络社交工具的前卫性,便捷性,平等性,赢得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网络社交工具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高效,快捷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

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在渴望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渴望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社团等组织现在基本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社团成员可以及时沟通,这样一来,个人的社交圈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可以拓展到一个校园,甚至一座城市。网络社交工具也可以和远距离的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沟通感情。网路社交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缩减了大学生的社交成本[1]

远隔千里,若没有网络,则要通过电话或是书信进行交流,耗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作为还未步入社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如果是仅仅是通过电话交流那么通讯费用将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书信交流耗费的时间长,而网络社交正是可以缩减大学生社交所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就能轻易实现。并且,现在QQ,微信有了网络电话,有了Wi-Fi学生便可以免费视频语音聊天。

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心理压力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且由于与家长的代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主动和家人沟通,更多的是选择把负面情绪埋藏在心底。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匿名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与网友倾诉等多种渠道,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和负面情绪,释放自己的情感,是心里疏导的一条新渠道。

(二)消极影响

1、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障碍

许多人会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无话可说,气氛尴尬,网上朋友很多,在现实中却愈发的孤独。并且现在屡次出现的大学生残忍谋杀室友的案件,正是因为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矛盾慢慢累积,最后爆发所致。虽然网络有各种的图片,视频,可以承载很多信息,但还是没有现实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来得实在,温暖。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信任危机[2]

如今,网上也有许多爆料,网恋几年,约出来见面竟然发现对方是个男的,这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致,你甚至都无法准确地判断网络那一端和你聊天网友的性别。许多人网上相亲盗用别人照片,一见面另相亲对象大失所望,这样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减少了网民在责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约束,更加的随心所欲,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虽然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推行实名制,但是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导致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宽带通信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视讯通信业务面向公众广泛运营已经准备好技术条件。结合当前通信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出现的技术,对如何实现远程视频通信进行研究。

随着人们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追求远距离的视音频的同步交互成为新的时尚。近些年来,依托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条件的发展,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互联网进行各方面通讯,缩短了时区和地域的距离。

一、视频通信概述

视频通信实质上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为不同地域的人们提供了类似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为身处异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讨论问题并可协同工作的环境,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二、视频通信的组成

(一)组成

一个视频通信系统包括节点机和通信网络两部分。典型的会议节点机主要由音/视频获取设备、回放设备、媒体编解码器、通信接口卡和会议功能模块构成。网络部分主要指支持实时多点传输的网关和信道。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的逻辑结构模型由六大模块构成:(1)人际交互模块,即视频会议系统的人机界面。(2)会议文档部件,包括会议文档的自动生成、管理和查询等功能模块以及与数据库的接口模块。(3)媒体处理部件,包括音、视频信息的获取、编码、回放等处理模块。(4)共享空间部件,包括共享空间管理模块、电子白板及应用过程共享功能模块。(5)会议管理部件,包括会议的发起、与会人员的管理(加入/退出)、会话建立以及会议结束等处理模块。

(二)软硬件与网络条件

要进行网络视频通信,需要一定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作为支撑。

1.所需硬件环境。

要使用网络视频会议,除了要有一台较高性能的多媒体计算机或显示屏外,还需要配备摄像头、麦克风、音箱或耳机等外部设备,其中最主要的设备为摄像头,它是用来进行视频获取的一个重要硬件,摄像头分为模拟摄像头和数字摄像头两大类,前者捕获的为模拟视频信号,需要将其输入到视频捕捉设备进行数字化后方可转换到计算机中使用。而数字摄像头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过串、并口或者USB接口传到计算机里。

2.所需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软件: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络视频会议软件都支持Windows98/Me/2000/XP/2003系统,另外也可有一些视频会议软件支持在Linux等非Windows系统中运行。

(2)网络视频软件:要进行网络视频会议,必须借助于网络视频会议软件。网络视频会议软件支持点到多点的视频会议应用,即可以在用户之间,也可以实现多个用户进行联机视频会议。

(3)其他软件:音频连接模块、网络交换机、多媒体加速软件、多媒体编码/解码软件等。

3.承载网络。

要在网络视频通信系统中使用视频,用户必须具有可供视频流畅传输的网络链路,也就是说用户必须具有足够带宽的局域网环境和宽带接入Internet的网络环境。

三、视频通信系统的实现

NetMeeting作为一款免费网络电话与协作办公工具,它除了支持视频、音频的实时交流外,还提供了文档与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和远程桌面共享等多种功能,是一款用于网络视频通信的优秀软件,使用它我们可以轻松的进行网上视频通信。

(一)安装视频软件

首先,检查需要进行视频通信的系统中是否安装了视频软件,如果没有安装,可以通过填加组件的形式进行安装。

(二)连接信息设置

确认NetMeeting已经安装在系统后,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信”>“NetMeeting”命令,启动程序。首次运行NetMeeting,软件会出现一个向导,要求用户信息进行简单的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个人信息。接下来,向导要求用户设置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连接情况选择ADSL、局域网等。单击“下一步”按钮跳过NetMeeting服务器设置,此时向导会要求对计算机声卡和麦克风进行测试。单击“下一步”按钮完成向导之后,即可进入NetMeeting主界面。

(三)开始视频通信

1.新建视频通信。单击“呼叫”“主持会议”命令新建一个视频会议,在弹出的“主持会议”对话框中设置会议名称(不能使用中文名)和密码,然后,将“会议工具”中的“共享”、“聊天”、“白板”、“文件传送”四个复选框全选上,单击“确定”按钮。

2.呼叫主机。建立会议后,与会的计算机即可呼叫主持会议的主机,方法是单击“呼叫”“新呼叫”命令,或单击NetMeeting面板中的“呼叫”按钮,打开发出“呼叫”的对话框,输入IP地址,并单击“呼叫”按钮即可对主机进行呼叫。3.接入验证。此时,被呼叫方的计算机中会出现是否应接呼叫的对话框,单击“接受”按钮。然后,拨入方计算机即可登录会议,如果在“主持会议”对话框中设置了会议密码,此时还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用户提交验证密码。

4.进行视频通信。各个不同地方的参与视频通信的人员,只需要单击主界面中的“开始视频”按钮,即可发送视频流。将发言请求发送到中心站的服务器上,由主会场主持人来确定允许还是否定发言请求,一旦确定可以发言,即可实现通话。

(四)其他功能

NetMeeting界面下方有四个按钮,分别对应了“共享”、“聊天”、“白板”和“文件传送”四项主要功能(这四项功能需要在会议属性中启用,否则在非会议中处于不可用状态):

1.“共享”功能。通过共享功能可以便于同其他会议参加者在获得授权后控制本地主机上的应用软件进行演示与操作。

2.“聊天”功能。单击“聊天”按钮,NetMeeting会弹出一个聊天对话框,可以对所有或某一与会者发送聊天信息。

3.电子白板。系统提供多块白板,与会人员都可通过白板进行绘制矢量图,可以进行文字输入、粘贴图片等。在主控模式,主持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白板。

4.传送文件。“传送文件”功能用来在与会者之间传送与接收文件。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只需单击“文件传送”按钮并选择需要传送的文件即可。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视频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视频通信技术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利用到工作及生活中,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根据自身对网络质量需求的不同,自由选择传输方式及终端设备,更多的行业、企业、个人都将享受到视频通信所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新词语缩略词仿照词外来词字母词网络词一、新词语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新词语,汉语语言学界的说法并不一致。如:朱安义在《新词新语浅论》中提出:“所谓新词新语,一般认为是指:最近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短语或语句,或旧词的新含义,分别称作词汇性新词和词义性新词。从时间看,一般指1949年建国以后出现的词语。”赵克勤在《论新词语》一文中认为“新词语是指解放以后产生的,也包括解放以前各解放区或根据地产生的新词语,以及全国解放后港、澳、台使用的新词语。”

在我们收集并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新词语的界定,绝大多数学者都赞同以改革开放作为汉语新词语的起点。如:徐波在《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中认为:“新词新语指在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词语。”陈建民《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对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作了如下界定:“指近十年来在上述三种口语体中流行的新词语新用法,它区别于书面上新造的科技术语和特殊用法。”而如从形式和意义上说,新词语是表新义、新创造、新概念等。代表这个观点的学者有:王铁琨《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1991)、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1996)等。王铁琨(1991)指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赐予。这里的‘新’是个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限性在起作用。其中‘新创造的’既包括代表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或短语,也包括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的新构成。”我们赞同王铁琨的观点。

汉语新词的出现非常复杂,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汉语新词都收在研究之列。因此,对所要研究的汉语新词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文选取了风君《网络新新词典》和中国教育部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为研究语料。

二、新词语的特点

(一)以名词为主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汉语实词的主要类别,也是语言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三类词。其中名词最多,出现得也最早。现代汉语新词语的出现形势也不例外。在《网络新新词典》和《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词汇是名词性的,而只有少数词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动词(冲浪、贴、灌水、挖坟、打铁、挖坑、刷屏、扫楼、翻墙、博斗、血拼、偷菜、给力、hold住、萌、替、攻受等;形容词(雷、汗、、羡慕嫉妒恨、悲催、傻空、幼齿等);名词(网站、门户、电邮、论坛、博客、贴吧、账号、月经贴、大虾、美眉、青蛙、红楼体、、三手症、硬盘人、同人、、超女、群组、闪婚、小资、穷忙族、没女、简单方便女、剩女、房奴、孩奴、晒客等)等。

(二)多音节词的数量不断增加

在《2006年汉语新词语的选目》中,多音节的新词较多,只有一个英语的缩略词,而没有单音节词。统计结果如下:

表1:《2006年汉语新词选目》词长分布表

词长 新词数量 占据比例%

单音节 0 0

双音节 56 32.75%

三音节 54 31.58%

四音节 45 26.32%

多音节 15 8.77%

缩略语 1 0.58%

数字 0 0

在《网络新新词典》中,新词语除了多音节为主以外,还出现了单音节的新词语,缩略语也逐渐增加,数字的表达萌芽出现。统计结果如下:

表2:《网络新新词典》词长分布表

词长 新词数量 占据比例%

单音节 8 1.81%

双音节 185 41.76%

三音节 156 35.21%

四音节 41 9.26%

多音节 39 8.80%

缩略语 12 2.71%

数字 2 0.45%

从上面两表可看出,汉语新词语以多音节为主。在《2006年汉语新词选目》表当中,绝大多数是多音节,占99.42%,只有一个缩略语,占5.48%。在《网络新新词典》中,虽然多音节还是较多,占95.03%,但已出现了8个单音节新词语,占1.81%。同时,缩略语和数字也出现,总供占3.16%。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单音节、缩略语以及数字化的表达方式也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以符合社会的需求。上面两表中汉语新词语的双音节的数量还是最多,说明中国人很喜欢并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人的心理文化特点在语言观上的反映。

(三)数量增大,涉及领域广

据统计,汉语每年大量出现新词语,涵盖经济、信息、科技、政治、生活等领域,如:2006年的新词语为171条,2007年为254条,2008年为359条,2009年为396条,2010年为500条。

1.商业经济领域

股票、婚贷、洋房贷、纸黄金、负股价、经济、二奶专家、垄奴等。

2.社会生活领域

白奴、奔奔族、车奴、啃老族、拼客、擒人节、换客、急婚族、半糖夫妻、婚嫁大年等。

3.信息领域

电子商务、爱虫、下载、域名、站点、电子飞蛾等。

4.政治领域

社情、、、国八条、国六条、国十条、十五细则、一国两制、土腐败、洋腐败等。

5.网络科技领域

老鸟、美眉、PP(漂漂)、BF(男朋友)、灌水、抱抱装、动能车、草根网民等。

6.文化教育领域

裸考、托业、考霸、MBA、灰色技能、笔替、高薪跳蚤等。

7.体育娱乐和卫生环保领域

跑酷、入球、文替、三手病、手机幻听症等。

8.其他领域

剩女、掘客、白银书、冻容、断背、压洲等。

(四)缩略词、仿造词、外来词大量出现

“缩略”就是把本来较长的词或短语简略、压缩成一个较短的但仍表示相同信息量的语言符号简略、压缩而来的词语叫缩略语。新事物、新概念的层出不穷,人们对于经常使用的较长称谓或联用词组觉得耗时间,会想办法去简缩,从而方便交际。加上市场经济的运作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更简洁、高效的要求,如: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ID(Identity)、PK(Player Killer)、NPC(Non Player Character)、网恋(网络恋爱)、小白(小)、网购(网上购物)、脑残(NC)等。

“仿造词”是指在原有词语的对比下,通过其中语系的意义更换和谐音造出的新词语。汉语新词的仿造词一般是附加方式结构进行类推。附加方式结构有两种:

1.前缀+词根

新明星学者、新中间阶层

2.词根+后缀

奴:白奴、车奴、房奴、节奴、垄奴、墓奴、证奴

族:奔奔族、试药族、网络晒衣族、洋漂族、装嫩族、赖校族、乐活族、慢活族、急婚族

客:黑客、红客、闪客、晒客、威客、试客、播客、拍客、淘客

党:标题党、家具党、寂寞党、该图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相关的外来词语也越发增多。这其中既有音译词,如:晒(Share)、威客(Witkey)、世宗(Sejong)、跑酷(Parkour)、秦(chin gu)等;也有意译词,如:盗版党、断背、众包、冻容、乐活族、装嫩族等。另外还有字母词,如:MBA、ID、OT、H、PK等

(五)字母化、数字化倾向明显

汉语词语中的字母化现象早己出现,如鲁迅小说中的阿Q,只是现在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P2P(“Peer- to- Peer”或“Point- to- Point”)、ID(Identity)、ACG(Animation Cartoon Game)、OT(Over Time)、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NPC(Non Player Character)、GG(哥哥)、MM(妹妹)、B超、IP电话、IC卡等。而数字化在网上更流行,如我们常看到的是:886(拜拜哄)、1314(一生一世)、520(我爱你)、94(就是)、419(、 “For One Night” 是 “Four One Nine”的谐音)等。

(六)汉语新词语的构词与基本汉语词汇一致

从构词特点上看,汉语新词语与基本词汇相同,以双音节词为例。

定中结构:脑残、单男、单女

状中结构:闪离、裸考、血拼、下载

动宾结构:冲浪、入世、洗血、选帅、冻容、打铁

补充结构:剥离、酷毙

联合结构:动漫、上佳

主谓结构:地落

附加准词缀结构:火星帖、自爆贴、租奴、卡奴、白奴、车奴、房奴、节奴、文替、饭替、笔替、裸替、快闪族、网课族、月光族、装嫩族、穷忙族、海蒂族、蚁族、啃老族、毕婚族等。

三、新词语的来源与产生途径

近些年来,汉语新词新义大量涌现出来,网络新词和字母、数字化不断增加。本文将汉语新词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八类:

(一)新造词语

社会生活的每一变化,都会从词汇上反映出来。在日常生活和网络媒体中,我们不难看到新造词,如:网恋、剩女、垃圾邮件、垃圾食品等,这是当前人们耳熟能详的新词。

(二)旧词新用

人们通过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或者语用色彩发生变化,意义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新词语。如:“充电”原指把电源接到蓄电池等设备上,使电池重新获得放电的能力,现在比喻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等;“透明度”原指光线可以透过并让人看得清楚的程度,现在比喻事物的公开程度;“白奴”本意是身为白色人种的奴隶,而在今天,却引申为“作为白领的奴隶”等。

(三)吸收、借鉴外来词语

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这不可避免地出现语言的交融。

1.直接借用,如:WTO、CT、IT、CPU、CEO、MBA、Email等,几乎是不经改造直接借用。

2.纯音译类,如博客(blog),谷歌(google),亲(chin gu)等。

3.音译加意译,如:吧(bar)、巧克力(Chocolate)、可口可乐(Coca-cola)、拷贝(Copy)、托福(TOEFL)、卡哇伊(かわいい)等。

4.意译,如:汽水(Soda)、蓝牙技术(Blue Toothtechnology)、 威客(witkey)等。

5.音译、意译融合类,如:血拼(shopping)、跑酷(park-our)、晒(share、 闪(shun)等。

(四)吸收方言词汇

一些方言词语的使用范围扩大,渐渐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如:抓狂(闽南话)、给力(北方方言)、装蜜蜂(北方方言)、山寨(香港)、福社(台湾)、炒鱿鱼、靓丽、爆冷门、发傻(粤方言词)等。

(五)缩略词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言语交际更讲究效率,人们常用减少语言符号的手段创造新词,以求省时、省力、简洁。因而由简称、合称或短语缩略而形成的新词语与日俱增,如:小白(小)、愤青(愤怒青年)、超女(超级女声)、网文(网络文学)等。

(六)因修辞用法稳定下来而构成的新词

汉语新词语造词的修辞用法常见的是比喻造词法,如:网虫,垃圾食品,流氓软件等。

(七)字母词

汉语字母词指的是汉语中使用的部分或全部由字母构成的词,字母词中的字母部分源于外来语和汉语拼音的缩写,如:源于外来语的字母词:OUT(过时)、YEAH()、IT(电子信息领域)、SPA(新式休闲美容)、SOHO(小型家庭办公室)、VIP(贵宾)、IBM(工商管理硕士)IC 卡(网络电话卡)、IP 电话(通过因特网传输的电话)等;源于汉语拼音缩写的字母词:B超、卡拉0K、维他命C、阿Q等。

(八)网络词语

网络词语是一种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兴起的新兴语言表达形式,通常是通过某些特定方式对现有词汇加以借用和改造,使得其词义改变、感彩转移,并创造出许多新词,来满足网络上人际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需求。如:杯具(悲剧)、斑竹(版主)、94(就是)、BS(鄙视)、灰常(非常)、筒子(同志)、稀饭(喜欢)、小三儿(第三者)等。

四、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社会因素对新词语的涌现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新词语的出现和变化与社会因素是分不开的,它是反映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变化,词汇也随之反映出来。

与此同时,词汇系统里面的词汇化、语法化也促进新词语的出现与发展,以代替旧词的意义或用法。汉语的词汇不是处于静态的状态,而是处于时时刻刻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中。新词语是一个集体,处于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联系中,在这种种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词汇语发展,致使新词语出现符合社会的需求。

(二)主观原因

新词语的产生是因为人类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新词语出现的主观因素。求新、求简、求快、求雅,是人们的心理需求。

新词语的产生是语言系统内部的推动,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维、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新词语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对汉语新词语进行规范,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语言的发展,这是每一位语言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建民.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J].语文建设,1991,

(9).

[2]风君.网络新新词典(第1版)[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3]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3).

[4]教育部.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06)[R].教育部官方网站,2007.

[5]王铁琨.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J].语文建设,1991,(4).

[6]佘国秀.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新词语研究[D].乌鲁

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徐波.新词新语的文化心理透视[J].丹山师专学报,1997,

(4).

[8]徐幼军.新词语新用法与社会心理[J].语文建设,1998,(3).

[9]于鲲.新词语探析[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赵克勤.论新词语[J].语文研究,1998,(2).

第5篇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 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

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 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

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

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 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图片和建筑结构图、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下载了山水画图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 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 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

如下图模式: (略)

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网络技术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资源库,为高中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是高中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后盾,为我们所有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那么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结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优化网络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作为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师,我现在正在学习网络技术,准备建立自己的网页,内容涵盖高中美术欣赏各课,针对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欣赏图片库、编写自己的欣赏性文字、链接其他优秀的美术专业网站、建立网络留言板,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教学思想和个性。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但极具意义的工程,但我愿意在新时代美术教学中对教学模式作新的探索,我们已经把眼光放眼到计算机远程教育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internet环境下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第6篇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福建省2010—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日之一l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具体承担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体系构建和实施运作,创造了多体相互协作的模式,与福建省农业、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福建农林大学、广电局、J一播影视集、长威公刊等密切配合,资源共享,实现农村实片J技术远程培训教学与管理的最优化。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培训结合农时农事,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利用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培训系统、瑞福特远程会议系统和电视直播,每川10l_{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远程培训的主会场大规模地传播农、林、牧、副、渔、加一[和农村政策等相关课,授课的内容f富、课件栩栩如生、图文并茂、图像和质清晰,授课专家f『J与农民面对面地传授实用技术矢¨、时解答技术难题。企省涉及市、县、乡近1400个视频分会场、15331个行政村的农民及丛层农技人员,通过络、电视、视频传送同‘时间异地多•收看。火规模的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使干家万户的农依靠科技增收敛富”。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大规模地培养新型农民探索出一条新途,并为进一步研究农业科技远程培洲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策略提供了实例与启示。

2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是在科技信息技术断发腱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培训形式,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弥补r传统远程培训的欠缺,网络视频互动功能为参训肖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条件,可以营造教师和参训者面对面交流的虚拟课堂环境。基f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远程培训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大幅度地提高了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范同、时效和参训者的数量。参加农业科技远程培训者大多数是农民,参训农民不受年龄、文化知识水平、号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农民不论智力高低、学习背景、学习动力,都有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机会,解决了农民由于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不能参加课堂面对面授课的问题。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大规模地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为广大的农民提供了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机会,但同时也会出现参训农民在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能力方面,以及在理解和用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的现象,此,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就得尤为必要,后续学习支持服务能给农民提供延伸的学爿质保障。

3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有的概念,也仃学者将此表述为学生支持服务、学生学)J艾持服务。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的戴维•西沃特(DavidSeward)在德刚哈根远程教学大学发表了论著《远程学列系统对学牛的持续关注》,首次提出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即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应该为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持续的关心、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则,学生会遇到种种刚难而影响其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并导致学生的流失。此后,英国学者凯依(KayeA)和鲁姆勃尔(GrevileRumble)主编的《远程高等教育》书,以及戴维•西沃特、爱尔羔学者德斯蒙德•基史(DesmondKeegan)和瑞典学者博瑞•霍姆们格(Hohnberg)3位权威专家主编的《远教育:吲际展望》一书,都开辟号章来论述“学习支持服务”。戴维•西沃特、A•凯依、约翰•A•巴斯、博瑞•霍姆伯格、奥蒙德•辛普森、德斯蒙德•基更等国外学先后对奠定支持服务论基础和理论发展有着问程度的贞献。._fJ闲著名学者丁兴富教授最关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将其引入国内并出版J,相关系列译著、论文。在其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和编著的《远教育学》以及《远程教育研究》中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功能和I特征等做了详细、深入地论述。丁兴富教授认为:“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F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的、资源的、人员的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陋】J’。

4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农业科技远程培训”与“远程教育”有所区别,“远程教育”注重于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而“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则注重于培养参训者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远程教育”强调理论性,“远程培训”强调实践性。“远程教育”的周期长,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才能显现出教育的影响及效果;而“远程培训”则不然,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往往是根据农时农事开展培训的,其周期短,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见到成效。鉴于“农业科技远程培训”与“远程教育”有所区别,农业科技远程培训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也应有所不同,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是在远程培训后为参训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针对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个体差异和远程参训者的特征及需求,从实际出发,明确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哪些方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制定独特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案,从而保证后续学习支持服务能有效运行,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开放性、灵活性和丰富性等特点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可分为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和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4.1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有关认知、智能和知识等方面的后续支持服务,注重咨询、答疑、辅导等,帮助远程培训参训者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农业科学技术。远程培训参训者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由于他们的年龄、学历、经历等的差异,其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时间等都存在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他们的认知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悬殊较大。利用现代网络的先进技术优势,开发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个性化、人本化,以满足远程参训者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性的学习需求,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优质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4.1.1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依据农业科技远程培训参训者的特征,设计开发多功能、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努力为参训者提供完善的咨询、答疑、辅导、沟通等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尽量满足不同参训者的网上学习需求,营造一个有助于远程培训参训者课后仍然还可以自主学习的环境。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超强互动等特征,能够传播海量即时信息。利用平台的特征优势,开辟培训辅导、网络咨询和网络留言专栏,动态呈现当前远程培训的相关信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还应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复习资料,方便参训者在网络上查阅;提供视频下载和上传农民应用新技术时遇到的难题及专家解答,方便参训者在网络上咨询。在每期远程培训后,及时将远程培训的授课内容、PPT课件和互动问题解答录像及相关信息上传到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供远程培训参训者课后复习、学习和实时下载,并将所有课堂授课录像按农时、农事进行分类,供参训者随时点击查询和学习。借助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参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同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远程视频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农村实用技术视频服务中心,建立了3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远程培训网络辅助平台、远程培训电子邮箱辅助平台和手机短信交流辅助平台,为远程参训者农民提供网上答疑、双向视频交互、E—mail、短信等信息服务,对农民的求助信息、咨询信息或反馈信息给予及时、有效的答复,为农民提供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农民在远程培训后或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难题时,都可以通过远程培训这3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与专家联系,实现远程互动咨询。

4.1.2利用农村现代远程培i)4I系统多媒体视频、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应急视频会商系统等媒介可以为实现远程教学行为的重新整合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专家与参训者异地多点即时双向互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具有视频直播、回看、点播、图文资讯浏览、便民资讯收集等功能,可以为不能及时参加现场直播培训的农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时,创造性地应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此系统是依托省电信ITV视讯传输平台,建有乡(镇)远程教育接收站933个、行政村接收点14426个、农户接收点2912个,拓展培训功能,增强培训效果J。系统可以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扩大农村实用技术的辐射范围。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农民群众可以结合当地的农时农事,选择自己想学的农村实用技术,可随时点播收看授课和咨询的录像内容,使农民解除了因农忙而耽误收看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现场直播的后顾之忧。

4.1.3开展区域特色农业远程辅助培训福建省地域广阔,存在各种地貌和多种多样的区域性气候,区域农业种植、养殖业的差异性较大,生产结构呈多元化。福建省在办好面向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同时,考虑到地区性的差异,及时为农民提供区域特色农业远程培训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按福建省自然、地理、气候、农作物生长等条件,将一个省划分为东、南、西、北4个区域,与各区域的科技局或农业局等单位合作,利用当地的远程传播设备、远程应急会商视频系统或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培训视频系统,在各区域联合开展小范围的区域农村实用技术远程辅助培训,使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内容更进一步地与当地的农时农事、生产实际相适应,突出当地特色,帮助当地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难题。

4.1.4提供多层次、多进程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1)田间地头实地诊断。福建省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和区域特色农业远程辅助培训之后,对于农民用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信息平台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那些更加适合于面授的内容,及时组织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深入农户辅导农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对于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技术,根据不同区域农民群众的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利用移动无线转播设备或在设有网络覆盖的田问地头进行现场培训,专家在田间地头实地诊断,进行现场示范演示,帮助农民理解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

(2)个别辅导。发挥当地科技特派员、基层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员的作用,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个性化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参训者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随时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当地专家联系,专家对远程培训参训者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了解参训者的特点与技术弱点,针对远程培训参训者的能力和个体差异,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帮助参训者理解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实现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个别化。让科技特派员、基层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员通过对远程培训参训者进行导学、助学、促学等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成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掌握实用技术的良师益友。

4.2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

非学科性后续学习支持服务主要是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帮助㈣,即在情感和组织学习等方面为参训者提供支持服务,主要是发展参训者的一般性学习技能、培养参训者接受远程培训的能力和获取农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等。

4.2.1培养学习能力此项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的重点是提高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提高参训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同年龄阶段参训者的信息素质是不平衡的,他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对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他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80后的新生代农民,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新媒体接受能力明显较强,对于手机、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工具能够运用自如,但其中一部分农民的信息意识却较弱。信息意识是指农民对信息做出的自觉能动反映,包括信息重要性意识、信息获取意识、接收新信息意识、信息利用意识等。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对农民主动参加远程培训、主动利用现有信息设备获取农业科技知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信息需求的认识与表达。在通过各种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中、老年农民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熟悉并能运用与远程培训相关的信息技术;了解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基本模式和操作方法等,使其具备基本的信息设备的操作技能。加强培养远程培训参训者农民的信息设备操作技能有助于农民能更好地在远程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后续咨询和学习,以便能较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求的农业科技信息。

(2)提高参训者的自控能力。远程培训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如果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当缺乏外部的有效控制机制时,或参训者遇到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时,参训者就很容易会失去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远程培训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对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应及时为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培养和增强参训者的自我控制、自主学习意识。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参训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参训者的内部归因和效能感,使参训者在遇到学习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动力是参训者个体促使其学习的驱动过程,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力和兴趣是属于远程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对远程培训参训者具有引发、维持、导向作用,能够增强参训者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信心与毅力。自我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生理能量的发挥程度,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保证学习成功的必备条件。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参训者在学习中就会提高积极性和自主性,以较强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克服各种困难,增强学习信心,促使其持续长久地学习。心理疏导支持服务应以驱动远程培训参训者自身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因素产生效应,使那些因为各种困难而产生放弃学习念头的远程培训参训者重新振作起来。远程培训参训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控制心理素质,才能在“以参训者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远程培训学习中获得成功。

(3)提高参训者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远程培训集教育、电脑、传播、网络、视频于一体并相互结合,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形式。参训者能否充分利用远程培训的开放性、交互性等优点,与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具有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参训者通过网上交互式学习,相互协作,可以获得了比独自学习更大的学习效果。“独自学习”与“自主学习”是两种概念,“独自学习”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学习,而后者“自主学习”具有沟通与协作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已经成为远程培训参训者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学会沟通与协作可避免完全独立学习而导致的孤独感,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促进远程培训参训者的主动沟通与参与意识,培养参训者能够主动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和协作,当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通过答疑电话、BBS论坛、聊天工具、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双向交流或与专业合作社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彼此鼓励,拓宽思路,激活思维。通过沟通与协作,相互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相互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

4.2.2开发智能型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开发

智能型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建立一个经济适用、功能强大、应用灵活的后续学习支持服务模型,为不同层次的远程培训参训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辅导和个性化服务。智能型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应设有学习资源支持、信息支持、师资支持、导学支持、督学支持、管理支持等栏目;参训者数据库中应设有远程培训参训者的基本信息库,以及参训者的知识结构库、认知能力评价库、学习历史库和学习绩效库。远程培训参训者可以通过浏览器完成个人信息注册,登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进行课程复习和咨洵等。不同层次的远程培训参训者需要的帮助信息是不同的,智能型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参训者的知识结构库、认知能力评价库、学习历史库和学习绩效库,自动分析登录参训者的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参训者呈现出不同的页面,依据参训者的不同认知水平,自动给予区别,提供有效的学习引导;智能辅导答疑子系统会自动评价诊断不同层次的问题信息,白适应地提供深度不同的答案和差别化的反馈信息;智能辅导训练子系统会自动指出参训者的弱势、长处,并给出改进学习的建议,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课件,使不同层次的参训者得到合适的知识与技能训练。通过智能型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不同层次的远程培训参训者都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服务响应。指导教师可以在智能型学习支持服务网络系统中观察了解远程培训参训者的整体学习情况,跟踪参训者的学习过程,通过接口程序与参训者互通信息,及时给出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参训者的学习情况及时更新、调整辅导资料,改进学习支持服务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远程培训参训者个别化自主学习的需要,实现个性化支持服务。

第7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学习共同体;有效应用;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5-0087-03

近几年,国内外教育界都在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的教育方式。经众多学者研究后,网络学习共同体被认为是革新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新的最佳的选择。笔者将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解决策略,以促使W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网络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由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教师、辅导教师共同构成的一个协作学习的团体,借助网络平台,团体中的成员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达到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两种基本功能

(1)社会强化

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展开学习,相对于单独在网络中学习来说,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自尊心和归属感。学习者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不仅增强了自己对共同体的归属感,也增强了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同时对降低远程教育中学习者辍学比率具有特殊的意义。

(2)信息交流

学习者与教师、辅导教师以及其他的学习者交流、合作,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意见,还可以看到其他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打开自己的思路,以更宽的角度理解问题,重新组织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思路。

2.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1)以网络为媒介,可以无限扩展

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交互的限制,共同体内的交互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而且网络具有海量存储能力,只要需要,就可以把交互的所有信息保存下来,保证交互的持续性。由于网络通信的高效和非线性,学习者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多人交互,不断分享、传播和使用共同体中的信息。

(2)内部结构的变化性与多样性

网络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网络平台上构建的学习共同体的内部结构不是简单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而是更加复杂多变的多对多的关系。在共同体的内部,学习者的身份和地位与他们对共同体做出的贡献是成正比的。同一学习共同体内的成员之间分享经历,共建文化,形成互依互惠的关系,与此同时,每个成员也是独立的个体,需要独立思考,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在几个或者更多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内充当不同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兼职”。

(3)成员之间交互方式间接化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的文字语言进行交流,在现代网络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采用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的网络交互工具进行交流,这就使得成员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多样。按时间特性,可以通过聊天软件、网络电话、音视频会议等实时交流工具或者借助电子邮件等异步交流工具来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根据同时在线交流的人数,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或者利用邮件列表、BBS实现一对多的交流,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会议系统实现多对多的交流。

(4)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的资源,共同体成员拥有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且共同体内气氛和谐,是一个良好的多用户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也可以与共同体的中的其他角色(学习者、教师、辅导教师)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所有的学习者都遵守共同的规则,都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员。

网络学习共同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对其应用效果给出了很高的预测,但在应用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习者通过网络共同体学习的效率反而没有采用传统教学的学习效率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共同体内的成员大部分不清楚自己在共同体内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自己对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自己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的知识。这就容易导致在形式上,虽然教师、学习者、辅导教师通过网络构成了一个学习的团体,但彼此间在共同体内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

解决策略

要解决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交流问题。首先要让共同体内的成员搞清楚自己在共同体内的职责、角色;然后再针对所有的成员制订相应的策略。

1.网络学习共同体内的各成员所担当的角色

(1)教师――学习的促进者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甚至是学习者的伙伴、朋友。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热情详细的咨询、丰富全面的资源、合理正确的指导、及时准确的反馈等,这有助于学习者充分地回忆起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使学习者在头脑中更快、更清晰地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习者对旧知识的迁移发散,完成对新知识的同化。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提出与学习者学习需要相适应的开放式主题,并与学习者共同探讨研究提出的主题,同时在讨论中帮助他们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学科人才、作者、项目开发者的角色。

(2)辅导教师――学习的助学者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需要帮助的情况,这个任务就由学习者学习的助学者即辅导教师来完成。辅导教师在帮助学习者的过程中主要扮演管理者、推销员、教育学者这三种角色。辅导教师在学习者学习的前后要组织预习讨论和总结评价,为学习者提供选课材料和相关的选课咨询,并为学习者在共同体内与其他人沟通交流提供相应的技术帮助。

(3)学习者

与教师和辅导教师相比,学习者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最重要的成员。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就是希望借助平台,努力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准,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在网络学习共同体内学习,学习者要有强烈的进取心,这样才能在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短时间内适应共同体学习的节奏。

2.针对各成员提出的学习策略

(1)管理者(辅导教师)策略

管理者要创造良好和谐的沟通h境,方便成员间的交流沟通;提供多种媒体交互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共享学习经验的平台,方便学习者自己思考的内容能呈现出来,以验证自己的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结论;让学习者能自己进行探索、反思,促进自身的成长,让学习者方便地共享学习资源。管理者还需要制订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基本准则。每个想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的人都必须先进行注册,在注册的同时要承诺自己会坚决遵守制订的准则。管理者要为成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谐友好、开放稳定的学习平台,以降低网络给学习者带来的孤独感。

(2)教师策略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与像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不同,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习者的帮手、朋友,他们要帮助学习者学习,要积极地引导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对学习者的问题要及时地予以解决并及时反馈给学习者。教师要努力提高对学习者的指导质量,让学习者满意,这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自己参与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满意程度。针对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多用心观察他们,分析观察结果,然后对症下药,和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另外,教师要鼓励、指导学习者使用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的各种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参与学习活动。

(3)学习者策略

归属感对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归属感有助于维系成员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共同体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同一共同体内的成员彼此之间应相互尊重、信任谅解,学习者和其他学习者分享学习愿景,大家一起分工合作,以建立自己对共同体的归属感。

(4)共同体的凝聚策略

在每一位学习者刚刚加入共同体的时候,教师首先应介绍学习团体,让他们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让其信赖自己参与的共同体、信赖共同体中的教师、辅导教师还有其他学习者,为以后在共同体中积极健康地学习、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共同体的整体凝聚力。另外,可以在网络以外的日常生活中举行聚会,开展学习以外的交流、沟通,学习者面对面的交谈能够增强互动,对增强共同体的整体凝聚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3(8):12-16.

[2]潘洪建.大班额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47-51.

[3]徐婷婷,杨成.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8):37-42.

[4]孟召坤,兰国帅,徐梅丹,等.基于QQ群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运行现状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10):101-111.

[5]杨冠英,李政,野菊苹,等.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交互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2):60-64.

第8篇

【关键词】矿山生产;物联网;技术研究

1引言

物联网是随着生产自己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而别引入到企业的生产作业当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网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组合,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物联网肯定是以互联网络为技术基础而实现的,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管理和调配。第二,所有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都是以物为主要内容,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输来实现网联网的运行。其实在物联网的发展中,还有很多的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引入进来,例如FRID射频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等这些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手段,通过所有技术的整合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定位,跟踪和管理。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当前,物联网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研究和应用,如智能交通、机场监控、太湖水质监控、森林火险监控等。而在煤矿行业中,矿井环境恶劣,各种事故常有发生,因此,在煤矿井下建设物联网系统,对矿井下环境进行实时精密监测,对人员安全与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于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改善工作环境,有重大意义。

2物联网在煤矿安全中应用分析

2.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本应占有优势,但由于我国煤炭储存条件复杂,煤矿自动化水平低,井下用人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功能单一,再加上管理等因素,使得生产成本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2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必要性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在“物联网”时代,瓦斯、CO等各类传感器、电缆、电气机械设备、钢筋混凝土等等,所有这些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基于物联网络可以对煤矿复杂环境下生产系统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更加实时有效的协同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概念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与预警救援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煤矿生产中人员安全环境的感知问题,解决矿山灾害状况的预测预报、减少或避免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解决安全生产的智能控制;矿山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以及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形成产业标准等。这都是物联网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2.3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物联网需求

目前多数矿井装备有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但监测、定位范围小,精度差,无

法了解井下详细信息,在设计煤矿井下物联网系统时,希望煤矿井下物联网能在兼容以上两

套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如下功能:

(1)定位功能,井下人员和车辆向系统发送位置信息,系统上位机可以得知矿工和井下矿车的位置;

(2)环境参数采集功能,井下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会严重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工人工作环境,因此,需要对井下的每个巷道进行环境监测,并把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分析记录;

(3)数据传输功能,若矿井有一处发生矿难,井下矿工需及时知道信息,并规划逃生路线,同时还可与其他矿工和井上人员发送消息,相互交流;

(4)系统需要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便于增添新功能,如网络电话、网络监控摄像头等设备。

根据以上功能对系统的要求,煤矿井下物联网系统需要在井下安装无线设备,无线信号范围覆盖井下大部分区域;每一名矿工均需携带终端,可以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接入系统;矿车、采煤机等大型设备需要装备定位卡;还需一些环境参数采集终端,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传至系统。

与此同时,煤矿井下物联网还有其特殊的性能要求:在煤矿井下环境中,设备数量多,人员多,通信冲突情况时有发生,井下巷道距离长,拓扑结构复杂多变,地热效果明显,温度和湿度值较高,对网络可靠性要求高等。

3物联网在煤矿生产与物流中应用

3.1人员、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人员定位系统

由主要标识卡、读卡器、网络传输系统、上位机与系统软件组成,标识卡由个人佩带,目前国内的煤炭企业大都已经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可以接入到物流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与人员定位与系统相同,共用读卡器、网络传输系统、上位机与系统数据库软件,以标识卡的不同分组来区分人与设备,标识卡悬挂或粘贴在设备上。

3.2机车定位与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机车定位主要以有线通信方式为主,对于有轨机车,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定位继电器+有线通信的方式的实现,由于技术、成本与现场安装环境的限制,定位继电器无法高密度大量安装,所以只能在道岔、车站等少数关键位置实现定位,机车运行途中的精确定位无法实现;近年来有些使用WiFi或Zigbee技术进行定位的尝试,但由于这些定位技术的核心为基于对无线信号场强相对强弱的分析来实现定位,由于煤矿井下的特殊性,定位环境为链型的封闭巷道环境,难以象地面一样通过对多基准点的无线信号场强的测量与计算获得精确的定位,被定位物体在一个地点只能探测到1~2个基准点,现场环境中的遮挡、环境中的移动物体与电磁干扰导致定位精度很差,对移动机车的定位精度非常低。

3.3物流信息化系统平台

物流信息化系统平台通过对物流、人流、车流、危险品过程数据的集成、加工处理,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实时过程控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到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紧密集成。在关系数据库系统基础上,实现各应用系统的集成、管理和信息共享、交互。通过该平台可以将企业分散的物流、人流、危险品等各子系统实现有机的整合,增加监测监控、告警、存储、分发、业务流程管理、协同作业管理、统计报表、数据分析等附加功能,实现多级、分层、实时以及任意位置的监控与管理。

4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是一个新兴技术,其技术应用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将日益完善,特别在我国支柱产业—煤矿中将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震.物联网发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6).

[2]桑媛,王博文,黄世超,姬雨初.物联网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与实现[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

[3]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线[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

第9篇

[关键词]教学工厂;POPBL;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项目工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118-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24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如何在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期间,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在学习考察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TF)”办学理念和丹麦奥尔堡大学(AAU)POP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经历,提出了TF-POPBL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工厂”的环境下实施POPBL的教学模式。

一.VTF-POPBL模式简介

1.NYP“教学工厂”办学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办学理念享誉全球,被业界认为是“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最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是实现“工学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工厂”将真实的工厂环境、文化、项目、技术等模仿到学校教学中,在校内建立起环境逼真的“职场化”教学场所,使学校实践教学不再依赖企业,教师在校内即可实现项目化教学,学生则可以在校内学习中感受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生活。用林晋东的话就是“课堂即工厂,学校即社会,通过‘教学工厂’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教学工厂”模式的精髓集中体现在“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中。一方面,“教学工厂”旨在建立一个灵活、创新又富弹性的“职场化”教学系统(环境);另一方面,“教学工厂”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实施“量身订制”的教学模式,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工厂”模式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职业能力课程(我院电子商务将专业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和职业拓展课”三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想的思路:即利用“教学工厂”理念,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以省级示范建设为契机,改造传统实践教学环境,构建“工厂车间化”教学环境,以满足职业能力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需要。

2.奥尔堡POPBL教学模式

奥尔堡大学POPBL教学模式被众多国家和国际教育评审组织认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典范。教育科研的结果证明,PO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和促进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项目与人员管理、团队沟通与合作、自主学习与创新、业务知识、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和素质的养成方面表现突出。

PO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交融互动的三个方面。

(1)学习方法:尝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学习方法。“问题”即一个具体存在于社会的问题,或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探索;“项目”即一系列综合而复杂的努力过程。

(2)学习内容:鼓励学科交叉。项目工作所需知识范畴要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

(3)学习的社会性:人和环境互动的学习过程。项目工作通常需要相互协作,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PO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教学实践。一方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需要POPBL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POPBL教学模式迎合了电子商务专业跨学科、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3.TF-POPBL高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内涵

依据“教学工厂”办学理念,模拟、模仿及融合企业关键环境要素,创建适合电子商务领域某一方向(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示范建设期间,通过调研,将电子商务专业分为“商务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服务”两个方向)业务运营需要的、先进的“工厂车间化”教学环境,同时将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依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改造,然后在“双师型”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组织”的教学过程是TF-POPBL模式的内涵。TF-POPBL模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二.TF-POPBL模式六要素

理解和应用TF-POPBL模式,关键在于把握TF-POPBL模式的六要素:企业环境、项目化课程、双师型教师、问题情景、项目工作、学生团队。

1.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是对“教学工厂”办学理念的借鉴,体现了TF-POPBL模式对教学环境的要求。项目工作只有在“企业环境”中开展,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项目化课程

“项目化课程”是对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优化改造,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综合体现,是实施TF-POPBL模式的基础。项目化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到TF-POPBL模式的教学效果。

3.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TF-POPBL模式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强调了职业技能、企业工作经历对于一个高职教师的重要性。

4.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以特定的角色置身TF-POPBL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并引导项目的进行。问题情境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且有意义,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5.项目工作

“项目工作”是TF-POPBL模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6.学生团队

“学生团队”是TF-POPBL模式下,项目工作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实际岗位工作方式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团队交流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TF-PoPBL模式的实现途径――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

1.“教学工厂”的建设

借鉴“教学工厂”办学理念关于教学环境建设的思想,并基于电子商务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工厂”本土化建设。

(1)方案的确定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兄弟院校、毕业生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讨论,归纳出与某一职业能力课程相关的企业环境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同时考虑区域产业经济未来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趋势,制定详细的“教学工厂”建设方案。方案应对“教学工厂”的功能与布局、设备采购、运营管理制度、教学和工作情境、企业文化塑造、学生能力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方案设计中,通过充分调研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特点、电子商务发达省份网络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兄弟院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现状、毕业生工作情况等,并邀请杭州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淘宝、全球五金网、北京博导前程等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方案的设计与论证,使得方案在设计上充分适应网络营销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体现了科学性和超前性。

(2)功能与布局

在功能上,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设计应力求满足网络营销领域人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除基本的课程教学和项目工作外,应具备承担行业和系统网络营销人才培训、科研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在布局上,应充分引入企业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等,让学生在角色定位上有“公司员工”的感觉。

具体而言,功能布局上应包括项目工作区、客户接待区、员工休息区、经理办公室、项目展示区、资料存储区、形象展示区等。项目工作区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圆形办公桌,每张办公桌容纳5~6个学生。一张办公桌为一个项目组,项目组配备相应的设备与软件,如电脑、固定电话、网络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等。项目工作区是学生实施项目工作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承担了必要的课堂教学工作。

(3)日常运营管理

网络营销“教学工厂”应在常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网络营销企业运营管理的特点,制定企业级运营管理制度,实施全面的企业化管理。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与企业实时对接,网络营销“教学工厂”的设备应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

(4)多元化、多层次配套环境

在“教学工厂”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还应建立工作室、校办企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实训配套环境,以便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项目化课程的开发

近几年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NYP“教学工厂”和奥尔堡POPBL模式下的项目获取和实施方案在国内较难实现,因此需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案。国内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的调研,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改造,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供教学实践。这一途径的难点在于企业项目的获取。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的开发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现状,需要大量企业案例和项目。如何开展与众多企业的合作是难点。一种创新的方式是“1:1:N”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一个拥有大量企业资源的企业深度合作,以其为桥梁,实现一对多的合作。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就是与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网络营销大会承办方)合作的成果。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从企业网络营销实践的角度出发,构建了9大项目,每个项目由“学习案例、相关知识、实训项目”组成。学习案例即企业真实的案例,由当事人按照项目实施流程进行描述,充分展示了企业实施某一项目的全景,便于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流程和组织管理等内容。“相关知识”融入了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及行业术语。“实训项目”指与学习案例相对应的工作项目,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根据工作流程分步设计,便于项目的实施操作。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实现了“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的高度融合。同时每年中国网络营销大会众多企业鲜活案例的补充,使得课程紧跟行业科技进步,保证了课程的前沿性。

由“学习案例、相关知识、实训项目”三部分内容组成的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为TF-POPBL模式的实施提供了“量身订制”的课程内容。

3.TF-POPBL教学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实施TF-POPBL模式,前期需做好相应的课程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任务单的制定、项目小组的创建、课程网站(或博客)的开通等。

为了明确项目工作任务,记录工作过程及便于考核,在教学开展前教师应根据每次项目,制定相应的项目任务单,在项目工作实施前下发给学生。项目任务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项目层面,包括项目简介、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教学组织、项目考核、项目总结等;二是任务层面,包括任务描述、相关资源、任务分配、任务实施、相关知识、任务执行评价、任务拓展等。任务是项目内容的具体化。

在网络营销课程中,项目小组以4~6人为宜,强调小组成员能力特长、性格特点、性别的差异,以充分发挥个人在网络营销中的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学开展,教师需建立课程网站或博客,用于学习素材和拓展任务。项目小组需建立项目团队的博客,用于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

(2)实施过程

TF-POPBL模式的教学实施主要包括4个环节:问题提出、项目工作、成果分享、任务拓展。

第一步:问题提出。教师基于“学习案例”,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任务。一个学习案例即一个综合的问题。由于案例来源于企业真实工作岗位,因此案例的学习、分析也是一个引导学生了解问题性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

第二步:项目工作,即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由教师下发事先准备好的项目任务单,分析讲解任务操作要点。学生依据任务特点进行角色和任务分配。在项目工作中,项目小组在“教学工厂”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以参考“相关知识”和教师下发的相关素材。教师主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起到协助作用,是项目工作的顾问。一个项目下设有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下发。

项目工作的重点在于做什么而非学什么,它是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集中的时间,因此在课时设置上,每个项目根据大小安排8个以上不等的课时,并且4个课时(即半天)连上,同时学生也需要安排课外时间完成大量的项目工作。

第三步:成果分享。在一次项目完成后,项目小组除需提交项目工作报告外,将根据自愿原则在班级进行工作过程和成果的分享,教师也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推荐1~2个小组。在成果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将共同参与作品的点评。通过点评,完善学生对项目工作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认识。

第四步:课外拓展。课外拓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教师将项目所有学习材料上传至课程网站或博客,同时给出一个平行的拓展项目供学生课外实践。二是学生在成果分享、点评之后完善各自的作品,并分享至各项目小组博客。优秀作品还将在“项目展示区”进行展示。学期末,优秀作品统一装订成册放入“资料存储区”资料柜。

4.教学评价环节的创新

TF-POPBL模式创新了教学评价,即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化、考核指标真实化,实现了“教、学、做、评”一体化。

考核过程全程化,指课程考核重视平时各个项目的考核,而不是以期末考试为主。考核主体多元化,指课程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及项目小组自主评价的优势,而不是以教师个人评价为主。考核内容全面化,指课程考核不仅针对项目工作内容,还涉及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养成等。考核指标真实化,指课程考核不仅关注学生过程表现,更注重项目工作的实际效果产出。

由于网络营销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学期末项目小组还将进行学期总结与答辩,为最终的网络营销效果给出一/卜成绩等次(优、良、中、及、不及),并与平时成绩进行加权平均。

四.保障TF-PoPBL模式实施效果的其他因素

1.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现有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职教培训常规化;二是积极引进具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且具有教师潜质的企业员工为教师。其中应以“走出去”为主要途径。

2.管理机制创新

TF-POPBL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原有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其顺利实施必须要求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跟进,给予教师在教学实施中更多的自,以便于教学活动灵活的开展。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应实施积极的双赢政策,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3.建设资金配套

“教学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配套,除了建设初期的资金投入,为了保证教学环境与行业发展同步,还必须配备大量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与日常维护,因此除了合理的建设方案外,学院应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第10篇

关键词:USB;总线结构;CH375芯片;应用常识

中图分类号:TP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624-02

The Technique and the Applied Sense of the USB′S Contact

XU Hui

(Longitude and Latitude Information Technique Limited Company Zhejian,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The USB has already been the computer′s contact to the first choose because of the easy using ,the delivering date rapid and reliable,the cost cheap and so on,It also has been used in the equipment for example,the monitor scanner Digitalcamera and the nrtworktelephone etc.Thetext set forth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USB cont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Key words:USB;The line of total structure;Chip of 375;Applied sense

1 引言

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英文缩写为USB,中文含义即“通用串行总线”。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PC机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PC机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之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近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渐成PC机的标准接口。在主机(host)端,新推出的PC机几乎100%支持USB;在外设(device)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机手柄、图像设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正与日俱增。

USB设备虽被广泛应用,现已发展到了2.0版本,但USB本身是有USB1.1(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2Mb/s)和USB2.0(最高数据传输率为480Mb/s)两个版本的。USB2.0的规范是从USB1.1演变而来,并由康柏、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七家厂商联合制定的接口标准,USB 2.0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比USB 1.1标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的外部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SB 2.0的线路上,还无需担心数据传输时发生瓶颈效应。USB1.1 和USB2.0两者的物理接口完全一致,数据传输率上的差别完全由PC的USB host控制器以及USB设备决定。市面上的某些USB相关产品标注为USB 2.0 Full Speed的实际上是USB 1.1,而标注为USB 2.0 High Speed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USB 2.0。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2 USB总线的主要特点及适用

USB总线因为之所以被大量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特点:

(1)易于使用。USB总线非常通用,一个接口就能满足多种外设的要求。可以热插拔,让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可以在任何时候连接或断开,并且无论主机或是外设是否开机都不会被损坏。另外,USB的协议灵活,很多USB外设厂还为其芯片提供子代码,USB的规范和相关文档可以免费在线获得,Windows98及其更新产品等操作系统都USB支持。

(2)携带方便。USB设备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同样20G的硬盘,USB硬盘比IDE硬盘要轻一半的重量,想要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当然USB硬盘是首要之选。

(3)驱动程序自动配置。USB外设接到系统中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设并载入相应驱动程序,USB外设无需用户选择及设置。

(4)标准统一。过去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和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但自从有了USB串行总线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PC连接,这就有了随之产生的USB硬盘、USB鼠标、USB打印机,等等。

(5)易于连接,可以连多个设备。USB在PC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4个端口的USBHub时,就可再连上4个USB设备。如果外设多,还可用集线器增加USB口,尽可以将所需外设连接下去,最多可连接至127个设备。因USB接口小巧,电缆、集线器又有严格规范,上游端口和下游端口接插件不同,可确保不会接错。

(6)功耗低。USB串行总线供电可分为低功率和高功率两种类型,所有集线器和外设都必须支持暂停模式(即USB外设未被使用时,电源会自动关闭,但又可在需要时被激活),暂停模式下消耗电流不超过500μA。另外,USB接口可供+5V/500μA的直流电源,低功耗或中功耗外设可直接靠USB总线供电。

(7)可靠性高。USB从硬件设计和数据传输协议两方面来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USB驱动器、接收器、电缆的硬件规范,可有效消除大多数可能引起数据传输错误的噪声。USB数据传输协议采用数据错误检测并能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发送方,让其重新发送。而错误检测、通知、再发送均同硬件来完成,不需编制程序。USB串行总线的数据传输也是快速可靠的。

USB适用于各种外设与计算机间的通信。在应用于低速、交互式设备中如键盘、鼠标、摇杆、游戏机、条码机。在音、视频和送受话器类中,如耳机、电话、宽带、扫描仪、显示器、麦克风、PBX电话网络、视频压缩等。在应用于高速视频、存储方面,有视频设备、存储设备、图像MPEG2或MPEG4、DVD、宽带。

3 USB总线的基本结构与传输方式

3.1 总线拓扑结构

USB总线的物理连接是一种层叠的链的星型结构,集线器(hub)是每个星形结构的中心。PC机就是主机和根Hub。用户可以将外设或附加的Hub与之相连,这些附加的Hub可以连接另外的外设以及下层。USB最多支持5个集线器层以及127个外设。每个外设都是通过集线器串接到主机的。

3.2 USB的物理层

USB的物理接口包括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USB通过一个四线电缆来传输信号与电源。其中D+和D-是一对差分数据信号线,而VBus和GND则提供了5V的电源,它可以给一些设备(包括Hub)供电。USB提供了两种数据传输率:一种是12Mb的高速(full speed)模式,另一种是1.5Mb的低速模式。这两种模式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USB系统中,而引入低速模式主要是为了降低要求不高的设备的成本,比如鼠标键盘等等。USB信号线在高速模式下必须使用带有屏蔽的双绞线,而且最长不能超过5m。而在低速模式时中可以使用不带屏蔽或不是双绞的线,但最长不能超过3m。这主要是由于信号衰减的限制,为了提供信号电压保证以及与终端负载相匹配,在电缆的每一端都使用了不平衡的终端负载,这种终端负载也保证了能够检测外设与端口的连接或分离并且可以区分高速与低速设备。所有的设备都有上行的接口。上行和下行的接头是不能互换的,这保证了不会有非法的连接出现。插头与插座有两个系列分别为A和B系列。A用于基本固定的设备,而系列B用于经常拔插的设备。这两个系列是不能互换的。

USB接口标准

3.3 USB设备

USB设备包括Hub类(提供附加USB接入点的设备)和功能设备类(为系统实现某些功能的设备,如ISDN适配器、数字游戏杆等),而功能设备又可以细分为定位设备字符设备等等。每一个USB设备在主机看来就是一个端点的集合。主机只能通过端点与设备进行通讯,以使用设备的功能。集线器Hub是USB接口中的关键部件,Hub提供附加的USB接点(即端点),检测每一个下游端口的状态,并可为下游端口提供电源。每个端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一定大小的数据缓冲区,这些端点在设备出厂时就已定义好。在USB系统中每一个端点都有唯一的地址,这是由设备地址和端点号给出的。每个端点都有一定的特性,其中包括传输方式,总线访问频率,带宽端点号,数据包的最大容量等等。端点必须在设备配置后才能生效(端点0除外)。端点0通常为控制端点,用于设备初始化参数等。端点1,2等一般用作数据端点,存放主机与设备间往来的数据。一个USB管道是驱动程序的一个数据缓冲区,与一个外设端点的连接。它代表了一种在两者之间移动数据的能力。一旦设备被配置,就存在了管道。管道又有数据流管道与消息管道两种类型。数据流管其中的数据没有USB定义的结构,消息管道其中的数据必须有USB定义的结构。管道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所有的设备必须支持端点0以作为设备的控制管道。通过控制管道,可以获取完全描述USB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类型,电源管理配置端点描述,等等。只要设备连接到USB上,并且上电,端点0就可以被访问。与之对应的控制管道就存在了。一个USB设备可以分为三个层。最底层是总线接口,用来发送与接收包。中间层处理总线接口与不同的端点之间的数据流。通一个端点是数据最终的使用者或提供者。它可以看作数据的源或接收端。最上层就是USB设备所提供的功能,比如鼠标或键盘等。

3.4 USB的传输方式

针对设备对系统资源需求的不同,USB规范中规定了四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一是等时传输方式(Isochronous):该方式用来联接需要连续传输数据,且对数据的正确性要求不高。等时传输方式以固定的传输速率,连续不断地在主机与USB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传送数据发生错误时,USB并不处理这些错误,而是继续传送新的数据。二是中断传输方式(Interrupt):该方式传送的数据量很小,延迟短,通常用于传输设备反馈回计算机的字符和坐标信息,多用于人机交互设备,如鼠标,键盘、游戏杆等。三是控制传输方式(Control):用于传输控制信息,该方式用来处理主机到USB设备的数据传输,包括设备控制指令、设备状态查询及确认命令。当USB设备收到这些数据和命令后,将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处理到达的数据。四是批(Bulk)传输方式:该方式用来传输要求正确无误的数据。通常打印机、扫描仪 和数字相机以这种方式与主机联接。

4 USB接口器件的类型与控制器结构

(1)USB接口有3种类型。Type A型一般用于PC。Type B型一般用于USB设备。Mini-USB型一般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测量仪器以及移动硬盘等。而USB控制器从速度上讲有低速和高速之分,从结构上讲则分为USB接口的单片机(MCU)和纯粹的USB接口芯片两类。带USB接口的单片又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底层设计专用于USB控制的单片机。如Cypress公司的CY7C63513(低速)、CY7C64013(全速);另一类是带USB接口的通用单片机。纯粹的USB接口芯片只处理USB的通信,而协议处理和数据交换必须同一个外部生微处理器完成。典型的产品有Philips公司的PDIUSBD11(I2C接口)和PDIUSBD12(并行接口)、NS公司的USBN9603/9604、NetChip公司的NET2888等。此类USB接口芯片价格便宜、接口方便、可靠性高,尤其适合产品的改型设计。

(2)USB移动存储设备接口的控制器芯片。在一些需要转存数据的设备、仪器上,使用USB移动存储设备接口的控制器芯片的种类也很多,但基本的结构大同小异。以CH375芯片为例,CH371是沁恒公司推出的USB 总线接口芯片, CH375芯片内部集成了PLL倍频器、主从USB接口SIE、数据缓冲区、被动并行接口、异步串行接口、命令解释器、控制传输的协议处理器、通用的固件程序等。CH375芯片引脚排列如图,在本地端,CH371 可以通过数据总线、读、写信号线、中断请求线方便地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对其访问与并行口相似,设计人员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USB 协议;在计算机系统中,CH371 的配套软件提供了简洁易用的操作接口,只要熟悉 VB 程序设计,就能随心所欲地调用库函数与设备进行USB 通信。

CH375芯片内部具有7个物理端点。端点0是默认端点,支持上传和下传,上传和下传缓冲区各是8B;端点1包括上传端点和下传端点,上传和下传缓冲区各是8B,上传端点的端点号是81H,下传端点的端点号是01H;端点2包括上传端点和下传端点,上传和下传缓冲区各是64B,上传端点的端点号是82H,下传端点的端点号是02H。主机端点包括输出端点和输入端点,输出和输入缓冲区各是64B,主机端点与端点2合用同一组缓冲区,主机端点的输出缓冲区就是端点2的上传缓冲区,主机端点的输入缓冲区就是端点2的下传缓冲区。其中,CH375的端点0、端点1、端点2只用于USB设备方式,在USB主机方式下只需要用到主机端点。

对于USB存储设备的应用,CH375直接提供了数据块的读写接口,以512b的物理扇区为基本读写单位,从而将USB存储设备简化为一种外部数据存储器,单片机可以自由读写USB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也可以自由定义其数据结构。CH375以C语言子程序库提供了USB存储设备的文件级接口,这些应用层接口API包含了常用的文件级操作,可以移植并嵌入到各种常用的单片机程序中。 CH375的U盘文件级子程序库具有以下特性:支持常用的FAT12、FAT16 和FAT32 文件系统,磁盘容量可达100GB以上,支持多级子目录,支持8.3格式的大写字母文件名,支持文件打开、新建、删除、读写以及搜索等。

5 USB接口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中,出问题较多的是移动硬盘。因为移动硬盘所需的电流较大,如果USB接口无法提供足够电流,就可能会出现移动硬盘无响应,或提示无法识别的设备或在运行中无法稳定工作等问题。

为什么会导致设备供电不足,这要从USB接口的供电方式来理解。USB接口所需要的5V电压来自于+5V或+5VSB,前者视不同的电源所能提供不同大小的电流,而后者多为2A,每个接口所能提供的电流通常是500mA,有的主板提供了+5V或+5VSB供电的转换跳线,如果你的USB接口是由+5VSB供电的话,那么关机之后若没有彻底断电,你的带夜视灯的摄像头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将会自动开启辅助灯,因为主板在没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将会保持+5VSB弱电流的输出,这样也可以借助判断你的USB接口的供电方式了。当你的移动设备使用超过500mA的电流时就会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现在有的的移动硬盘连接线提供了两个同时连接电脑USB接口的接头,可以从两个USB接口获得所需要的电流来改善供电不足。但要注意的是,每个接口所能提供的500mA实际上是指一个usb root hub所能提供的电流数,而一个usb root hub一般能够提供两个USB端口,如果你把移动硬盘连接线的两个接头都接在同一个usb root hub的两个端口时,那么所获得的电流数还是不会增大的,只有把两个接头接在不同的usb root hub上的端口才能起到增大电流的作用。另外,前置和后置的USB接口提供电流也会不一样,原因在于连接线线材和接头的质量或是排线方式。较早的机箱的前置USB通常都是遵循USB1.1的标准设计的,所以也可能会因为这个造成兼容问题而影响传输速度。另外,有的主板后置USB接口是直接的+5V,而提供给前置的针脚电源来源方式却是+5VSB,加上前置的接口及连接线线材质量导致的电阻过大等,这也导致前后的USB接口所能提供的电流会不同。

解决移动硬盘遇到供电不足的问题,一是可以尝试由两个不同usb root hub的接口同时获取电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任何的延长线,几乎所有的移动硬盘厂商都建议你最好不要使用前置的USB接口,这也是担心其无法提供足够的电流。二是可通过外电源来供电。很多的移动硬盘都使用了外接电源的做法来保证供电,有的品牌产品会提供一个外置变压器电源。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电压伏数要求,制作一个外置变压器电源来外接供电,或者是找一个自带电源的USB HUB,这样通常能够获得足够的电流。通过这些手段,应该能够解决好移动硬盘供电不足的问题。

至于常用的其它USB设备如U盘、MP3、摄像头等,由于所需电流小,因为供电不足导致的问题是较少见的。如果出现问题,多数应也是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驱动或CMOS设置或设备本身的问题等。如果无法正常工作的话,要先确定USB设备本身无故障,然后才去排除其它方面的因素。如USB设备在前置接口能够正常工作而后置接口不行的话,可能是前后的接口供电来源方式是不同,这时最好查看一下你的主板说明书看看是否有切换USB供电方式(包括是由+5V或+5VSB供电以及跟PS2接口合并或独立供电)的跳线;如果插入USB设备没有反应或传输速度很慢或提示无法识别时,可以先进入CMOS,查看Integrated Peripherals下的OnChip USB Controller和USB 2.0 Controller(如果有的话)以及PNP/PCI CONFIGURATION下的Assign IRQ For USB的设置,如果只是没打开,则设为ENABLED,然后确定。要是接在前置接口不能正常工作,需进一步检查前置接口在主板上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升级操作系统的最新补丁以支持最新的USB接口标准和主板相关的驱动程序,确保不会因为驱动程序而导致设备不可使用的兼容性问题。

6 结束语

USB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USB技术将更趋完美,更能有效解决资源冲突、中断续求和查找数据通道等诸多问题,成为众多电子数码设备的通用外设接口,达到便利高效的与计算机连接。相信这种技术也将会被更多用户所掌握并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文艺.高速串行总线在DSP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9,21.

[2]王爱廉.串行接口器件及应用电路[D].电子报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