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景区工作报告

景区工作报告

时间:2022-04-18 07:4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景区工作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景区工作报告

第1篇

【政府工作报告】

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解读】

有报告显示,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目前已经超过5亿人。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崭新模式,运用技术力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能源消耗,正在迅速渗透到许多领域和细分市场。分享经济可以让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社会协同合作更有效率,从而降低大众创业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活力。

相机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

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解读】

“相机调控”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所以说相机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预调、微调”。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产业,政府出台的政策应该是有差别的。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解读】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后,通过数据共享和线上传输,能够将一部分的公共服务需求在线上解决。急速膨胀的公共服务需求与相对紧张的线下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够在运用“互联网+”改造政府办事流程后得以缓解,全程的线上公开也有助于阳光政府的建设。

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解读】

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指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

海外仓

【政府工作报告】

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出口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

【解读】

这种新的跨国物流形式有利于解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种种痛点,鼓励电商企业走出去。客户下单后,出口企业通过海外仓直接本地发货,大大缩短配送时间,也降低了清关障碍;货物批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客户收到货物后能轻松实现退换货,也改善了购物体验。

“人地钱”挂钩

【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解读】

“人地钱”挂钩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是调动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的政策机制。

大众旅游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解读】

第2篇

[关键词]宁夏;全域旅游;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宁夏作为全国第二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全域旅游发展目前进入了快车道。2016年,宁夏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进出境人数首次突破20万人次,这三个首次突破的实现,无疑得益于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2016年,宁夏开工建设旅游项目172个;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宁夏智慧旅游运行监测管理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一批金牌旅游小吃、创意旅游商品、旅游演艺项目和特色农家乐走进游客视线,单纯依靠景区吸引游客,带动增收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2016年,宁夏国内游客接待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1%和30.2%,成为全国旅游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五个省市之一;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比值达到6.73%,游客人均消费近972元;出入境人数20.7万人次,同比增长97%[1]。2017年,全区将进一步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3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区。

二、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关系

(一)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驱动力

宁夏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其全,共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达830个,其中在旅游资源种类方面,以建筑与设施类居首,有389个单体,占总数的46.86%[2]。总体而言,宁夏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突出,旅游资源中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可以说文化类旅游资源占据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半壁江山,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从来宁游客的旅游资源偏好来看,据宁夏旅游政务网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2012-2016年),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上升为游客最感兴趣旅游资源的前两位,说明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和休闲意识的增强,在旅游消费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希望通过外出旅游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和更多的精神享受。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比例为40%[3]。当一种新的旅游需求产生后,需要新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同时消费需要和消费水平还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因此,在当前文化旅游需求量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业逐渐开始向体验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并且愈加重视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性因素[4]。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无疑顺应了旅游产业的这一发展趋势。任何旅游产品,剥开其外衣看,核心都是文化[5]。宁夏作为全国第二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在创建过程中,就是要围绕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并且将其放大,使它渗透到全域旅游的各个方面。换而言之,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是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力推进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宁夏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

(二)全域旅游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2017年3月5日,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被列为2017年重点任务之一。这意味着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以往的辅产业提升到战略性支柱产业,从位居台后的生活型服务业提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前台行业[6]。对宁夏而言,2017年是宁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为此,宁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17年全区旅游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全区旅游行业落地生根,其中一条就是要推动观光、休闲和度假与人文旅游产品并重发展,做精做深人文旅游。此外还提出了2017年的六大主要工作任务,其中明确要支持各地大力发展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要全面打通串联全区所有博物馆的精品旅游线路。而在自治区政府即将的《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要求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养文”,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具体而言,意见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和科技馆,培育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挖掘和整合我区历史、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和弘扬黄河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和回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和文化创意,最终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上述利好政策,无疑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宁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注重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目前,宁夏旅游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较短,这个问题已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3月30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交的《关于宁夏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指出,宁夏旅游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产品单一,产业链条较短,旅游收入基本依靠“门票经济”,游客“进得来,留不住,消费少”[7]。为此,宁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在《2017年全区旅游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推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全面发力、景区建设与旅游配套体系并重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和旅游购物消费,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在延伸宁夏旅游产业链方面,文化旅游产业在以下两方面大有可为:1.精心打造旅游演艺精品目前,自2007年首演的宁夏第一部旅游演艺产品《月上贺兰》,由于演出场地改造及后续资金问题,已于2014年底停演。在演的《西夏盛典》、《回乡婚礼》、《西夏之恋》和《多彩吴忠》等产品,市场反应不一,后期发展不容乐观。由中华回乡文化园2015年开始斥资2亿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实景剧《梦回•一千零一夜》,目前仍处于筹备阶段。2016年,宁夏演艺集团推出大型旅游秀《千寻宁夏》,但仅9月份在当年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活动中上演一场后就再无下文。因此,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宁夏急需精心打造一部能体现宁夏特色并能够长期上演的旅游演艺精品,形成品牌,经久不衰。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宁夏旅游演艺市场,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延伸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链。具体而言,旅游演艺产品的编排和制作要与游客的需求无缝对接,既不能曲高和寡,又不能粗制滥造。同时,政府还应制订行之有效的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扶持政策,譬如可以用活用足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提供专项资金,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2.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占比,欧美国家高达50%-60%,亚洲发达国家为40%,中国为28%,宁夏仅为14.8%。为实现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宁夏计划到2018年将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到20%。从游客的角度而言,他们希望在宁夏除了枸杞还能买点其它的特色旅游商品,但当前游客在宁夏各大景区看到的是大同小异的旅游商品,缺乏文化创意和内涵,激发不起购买欲望,最终导致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举步维艰。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印发了宁夏旅游购物指南《宁夏特色旅游商品名录》,推荐了五大类110种特色旅游商品,但要真正能让游客主动掏腰包,还需在提升文化内涵上做足功夫。旅游商品是区域文化(地方特色、人文历史)、主体文化(景区、酒店、餐厅等经营主体)和创意文化(艺术、创意、工艺和材质)三者的结合体,同时,旅游商品只有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精心设计的销售空间里,才能被游客更好地发现和认同,最终产生消费。目前,分别位于银川文化城的宁夏特色物产馆和银川大阅城观光夜市的漾•空间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未来,全区所有3A级以上文化旅游景点都将有文化创意产品展销区域,文化旅游商品必将在延伸宁夏文化旅游产业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二)积极创建文化旅游综合体

第3篇

【关键词】 旅游 历史文化 品牌塑造

一、前言

在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转型浪潮的推动下,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所占比重日益加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旅游经济出现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旅游产业出现井喷,如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5亿人次,同比增长40.9%;旅游收入2105亿元,同比增长44.4%。随着中国各地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挖掘,使得以文化为特点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虽然全国旅游产业整体状况令人欣喜,但是,中国各地区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其中虽然有西安市、曲阜市、成都市等一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的优秀旅游城市,但中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中部地区普遍存在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作支撑,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不相符的问题。近年来,这种现象也引起了不少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如张慧霞、刘斯文(2006)发现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郑淑婧(2007)阐述中部地区品牌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力较好,但是开发条件相对落后,开发效益也不够理想,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投资力度,改善交通条件,完善旅游接待服务状况。汪永太(2010)认为中部六省国际、国内旅游增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产业平均增长水平,但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现状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不协调。由于中部各地区文化背景、文化特点的差异,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市场拓展、品牌开发的程度参差不齐,中部地区不同的地域也有其不同的特点。襄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三国文化,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山东曲阜、陕西西安等优秀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很大的差距,鉴于此本文将以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为出发点进行研究。

二、襄阳市古隆中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在襄阳市委市政府对襄阳市旅游业的支持及推动下,襄阳市古隆中景区的游客量及旅游门票收入逐年攀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表现在旅游人数、游客来源、年龄层分布等方面。

1、襄阳市古隆中游客数量变化

虽然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近几年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但是与著名景点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如曲阜“三孔”2010年共接待中外游客383.5万人次,门票收入1.65亿元。且襄阳市古隆中近年来客流量增速放缓,在游客来源地域分布、游客年龄阶层分布等方面变化并不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襄阳市古隆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品牌效应的问题。

2、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游客来源地域分布

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近年所接待的游客数量虽然逐年攀升,表现出快速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根据我们实际实践调查回收的200份有效问卷清晰地发现,襄阳古隆中的游客群来源地呈现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襄阳及襄阳的周边城市。其中前往襄阳古隆中旅游的游客有64%的游客均是来自于湖北省内,其中更是有多达30%的游客来自于襄阳本地,省外游客只占总游客量的36%(详见图2)。而且外省游客主要又集中在广东一带,其他省份的游客更是寥寥无几。

3、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游客年龄阶层分布

襄阳市古隆中在游客来源地及年龄分布上都存在明显的分块现象。由年龄分布集中化现象可以看出,收入效应对游客的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中青年游客与青少年及老年游客相比,其收入水平明显较高,致使其消费能力及消费欲望上升,从而产生消费行为,表现为相对集中化的年龄分布趋势。

三、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襄阳古隆中风景区每天都有上千人前往游玩,旅游旺季可达万人。2011年襄城区共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产值18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三孔”接待中外游客425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0.4亿元。对比襄阳古隆中和曲阜孔庙的门票价格可知,襄阳古隆中景区门票虽然比曲阜孔庙低27元,但所接待的游客人数却远不及曲阜孔庙。襄阳市旅游业今年所接待的游客人数虽然逐年递增,但相比于其他优秀的文化景点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品牌塑造等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古隆中风景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环境破乱、自然景观无特色等问题。相对比之下,孔庙沿街座落着晚晴风味轩、晚晴茗轩等一批知名餐饮娱乐企业,内部设施一流,将现代文明的成果融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1)交通方式单一。从交通上讲,通往襄阳古隆中的只有3条公交路线,这无疑加重了低收入游客群的旅游负担。由于襄阳古隆中无专线客运,所以51.5%的游客选择乘坐公交的方式前往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在乘坐公交车前往景区的游客中,不少游客表示无专线车,很多时候不知道应该乘坐哪路公交车,这给他们前往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带来了不便。且在其景区附近并未为自驾游爱好者提供相应的停车位,这又给自驾游爱好者造成困扰。而通往孔庙的路线可达29种之多,且有公交、游览车、地铁3种方式加以选择。

2、相关产业发展不具多样性

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周边的相关产业,仅仅在数量上能够适应景区目前的发展态势,但从质量和种类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1)住宿结构简单。从住宿上讲,调查发现,襄阳古隆中周边小于1公里范围内90%以上住所都是由当地居民利用自家房屋开设的低档宾馆,且总数小于10,1—10公里范围内,仅有1家四星级酒店。10—20公里内,有三星级酒店11家,四星级酒店4家,五星级酒店3家,经济型酒店8家。曲阜孔庙周围,小于1公里范围内,经济型酒店11家,家庭型酒店3家,舒适型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2家。1—10公里范围内,经济型酒店5家,家庭型酒店1家,舒适型酒店6家,高档型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4家。

(2)饮食品类单一。从饮食上讲,襄阳市古隆中周围均是大同小异的小餐馆,其内装修较为简易,菜肴不具地方特色,且小餐馆分布零零散散,而且卫生条件较差,不成体系。景区周围也并无具有新、奇特征的各色小吃店,既不能迎合游客多样性的饮食需求,也不能吸引游客驻足品尝。而相反,孔庙附近供应传统的食品和风味小吃,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目前风味小吃已达200多个品种,为了迎合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又引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档,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档共存的餐饮新格局。

3、品牌塑造不明确及宣传不到位

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打的是文化牌,借的是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人人都知道诸葛亮,但前来诸葛亮故居旅游的大部分是周边城市的居民,这也反映出了,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区在省外的影响力存在严重不足。

(3)景区经营管理不善。从管理上讲,襄阳古隆中景区内外,摊点散布,交通工具简陋,形成恶性竞争。且在文化项目上也只是偶尔打出一个活动,造出一段声势,过后一切又像往常一样,整个规划不成体系。不能给人以一个整体全面的品牌形象。而孔庙内外的商铺摊点成街,成群,服务内容丰富全面。曲阜新区以孔子文化为主线,利用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建成了孔子六艺城、孔子研究院、论语碑苑、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孔子博物馆、孔子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项目。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襄阳市古隆中近几年表现出显著快速发展,但在襄阳古隆中景区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鉴于此,本文从基础设施,品牌宣传与维护,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1)周边产业统一规划。古隆中风景区管理者可在景区附近修建铺面,统一设计,使其与以古隆中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内涵相符。实行统一管理,部分服务(如交通服务)可实行统一定价原则,对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景区周围服务的质量。

(2)丰富交通方式。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应增加前往襄阳古隆中风景区的公交路线,扩展前往襄阳古隆中景区的交通方式,甚至,在火车站、汽车站等设立襄阳古隆中风景区旅游专线车,为游客前往古隆中风景区提供便捷的服务。

(3)加强日常维护。古隆中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增加路标的修设,并对路标加以设计,使路标也能成为襄阳古隆中风景区的一大亮点。景区应该定期派专人上山检查,对景区内受自然、人为因素破坏的景点进行维护、修补。景区内可采用挂牌、语音、视频、人工相结合的形式,尽量全面、完整地介绍景区内各景点的历史意义。

2、整体提高相关产业质量

(1)改善食宿条件。景区相关管理者应根据当地地形、居民收入等情况,在适当统一规范周边旅社住宿环境、条件的同时,及时招商引资,建立具有高中低档酒店、旅社,以适应不同收入层次的游客的基本需求。景区相关管理者应定期不定期对周边餐馆的环境卫生进行抽查,确保给游客带来一个干净、舒适、安心、放心的进食环境。

(2)突出纪念品特色。景区应根据襄阳古隆中的历史文化开发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实用性、时尚性、特征性产品,使其具有浓厚的襄阳古隆中地方特色,将三国文化与襄阳古文化相结合,成为集应用、馈赠、收藏纪念于一体的佳品。

3、逐步强化品牌宣传与维护

在品牌宣传与维护方面,要始终明确以三国文化为中心,以诸葛亮大智慧为亮点,以襄阳文化为辅助的方向,扩展视野,打造国际品牌。

一方面,三国文化历史悠久,诸葛亮的智谋通晓天下,襄阳古隆中风景区不能仅仅依托于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来守住景区的知名度,更应该主动出击,通过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创办历史剧等方式,来将襄阳古隆中的名气越推越远,使襄阳古隆中风景区的游客不仅仅局限于省内,要走出湖北,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襄阳古隆中风景区作为襄阳境内的旅游景点要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襄阳有诸如襄阳大头菜、牛油面、金刚酥等当地特色产品。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完全可以修建一条美食街,透着三国的气息,现代化舒适的装修,经营着襄阳本地的特色,使游客游在隆中,食在襄阳,产生再次光临诸葛亮隐居之地的意愿和念想。

【参考文献】

[1] 张慧霞、刘斯文: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J].经济地理,2006,

26(4).

[2] 郑淑婧:我国中部地区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 汪永太:中部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与中部城市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3).

[4] 熊星星、程芙蓉:我省旅游主要指标创新高[N].湖北日报,2012-02-17.

[5] 全国假日办: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R].2012.

第4篇

【关键词】咸宁市;旅游业;房地产业;影响

2012年在全国旅游业出现井喷的大环境下,旅游房地产的投资热潮也在不断升温。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进入旅游房地产的资金高达2600亿元,而1-4月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为15835亿元,旅游房地产占近1/5。预计全年旅游房地产投资额将超万亿元。

咸宁市旅游业也保持着强劲的活力。2012年,咸宁市GDP增速已连续几年保持在20%以上;与此同时,咸宁跻身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同年旅游接待人数已达2100万人次以上,总收入达107亿,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幅度在30%以上。

政府通过开发旅游业,不仅能够实现财政收入和GDP的提升,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旅游项目逐步成熟后,还会产生持续的税收收入,带动当地消费,可谓一举多得。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概念的房地产项目也随之热了起来。

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建设发展

旅游业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极大的拉动了GDP的增长,全国各地有旅游资源的城市纷纷推出精品旅游品牌,以三亚、大连、青岛等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为例,当地房价可追赶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岛”的概念下,三亚的房价更是一路飙升。

作为三线城市的咸宁,2012年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总值比重的14%,这一数值近年来逐步增大,而且连续5年增速超过全市GDP增速。从2006年起,旅游综合收益逐年递增约50%,旅游产业排名从全省第13位升至第5位。由于持续对温泉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全市规模以上的旅游景点有40多个,咸宁市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注,今年咸宁也跻身于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咸宁房地产投资中相当一部分也转向旅游房地产概念。在咸宁旅游行业发展中,从早期的“单日游”发展到“三日游”,从单一的泡温泉衍生出线路景点游,这要求旅游的配套设施完善。而旅游增加产值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是1:1.2(即消费1元钱,配套消费1.2元),“单日游”和“三日游”的区别将是增加产值4.4元。以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10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107亿元,可得每人次均消费509元。以509元计算,如果在旅游地留宿2夜将增加产值1018元,收入将增加214亿元。如何能留住游客,便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休闲环境,游客不想留在旅游地,也就无法产生旅游的增加值。这就需要建设更多的旅游配套项目,由此应运而生了旅游房地产相关的项目。

咸宁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温泉谷二期建设、百盟欢乐大世界等一批旅游休闲概念的房地产项目建设。而在不断配套的房地产项目中,也直接提高了咸宁住房的品质和档次,在咸宁市旅游区域和几条商业街附近的房价与非旅游区域地段的房价形成了明显的差别。越靠近相应区域,房价相对越高,且新房销售速度越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直接的影响到了房价的提升。

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加大了对房地产的需求

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为促进当地人员就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除温泉旅游景点之外,大量人员也可以从事其附属产业的岗位中去,根据相关测算标准,旅游行业的就业带动比为1:3.5,景区接待量的不断增加,必然会促进直接服务人员的增加,而其配套的相关行业人员也将逐步增加。据2011统计,全市旅行社近41家,全市景点中工农业示范点10余家、A级景区近20家、星级农庄31家;旅游星级酒店42家。全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运输公司等直接从业人员在20000人以上,推算出相关从业人员可达70000人,接近全市常住人口的4%。

旅游旺季,咸宁市区酒店一房难求,市区内的星级酒店入住率达99%以上;景区周边的摊点,有增无减;餐厅食客云集,包间难求;KTV、酒吧等场所亦是爆满;马路上也经常出现了交通拥堵现象。

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必然促进地方就业率的不断提升。良好的就业环境,也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前来咸宁就业,人口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大对咸宁当地房地产的需求量。

三、旅游业促进税收增加,税收增加反哺旅游开发

基于前面两点,直接的效应是促进了地方税收的增加。以2012年旅游收入107亿计算,服务业税率平均为5%,应上缴利税额达5.35亿元,约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0%。

我国税收本质是“取之与民,用之与民”,在取得相应的利税同时,将税收资金与财政资金投入到建设当中去。为了更好使用旅游资源及其它,全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市政投入:如将城区内主要干道刷黑,将路灯和沿河景观灯带进行统一调配布置,对淦河两岸进行了一期、二期综合治理,连续4届举办国际温泉旅游节,开发、修建了一批大型景观、景点等。不断完善交通、亮化、广告宣传等工作,使税收资金投入开发建设中,为旅游经济发展铺平道路,而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反哺地方经济建设,由此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在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容市貌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投资环境得到了显著提高,一大批旅游房地产概念项目也纷纷动工上马,形成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潮。

四、几点问题的思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问题:

1、旅游投资热将增加企业资金压力

旅游项目的初期投入时,地方政府往往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随着旅游资源及配套资源的不断完善、成熟,政策扶持力度将会适当减弱,转而多往财政收入等方面考虑。而由于前期开发的旅游资源已经进入到了稳定阶段,其周边的地区会形成依托旅游资源的原居民区和店铺,如果需要进一步开发投资,有可能会涉及到拆迁补偿问题,这将进一步推高投资成本。如果投资后,旅游客源无明显增加,投资回收周期也将向后推延,这将加大投资企业的资金压力。

2、外来从业人员归属感不强

旅游城市的活力在于有充沛的服务从业人员,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出宾至如归的温暖和舒适。近年来旅游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但相应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从业人员归属感没有明显增强。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其流动性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对企业和行业的认同,没有归属感,职业道德也就无法得以提升,从而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品质稳定。进一步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口碑和质量,对城市的旅游环境和行业评价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从目前的市政配套建设来看,基础建设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虽然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但最主要的还是在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上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作为旅游开发的进阶阶段应以旅游综合体的整体开发为主,这里涵盖度假酒店集群、休闲房地产社区、综合休闲项目建设等。只有通过滚动式的开发、不断完善旅游综合体建设,提高旅游业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以旅游业促进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升值,从而进入到不断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旅游房地产业的继续开发,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旅游房地产业开发依赖于旅游业的整体品质和质量,使旅游房地产业保持较高的投入为旅游业树立品牌和质量,并挽留人才;否则,旅游房地产的投入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周转,会加大旅游房地产业的资金压力,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升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绪.海南旅游业与海南房地产共生性成长[J].中国房地信息,2008(10).

[2]苏晶.旅游地产:画饼充饥?[N].经济观察报,2012-08-13.

[3]张喆.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与调控政策研究[J].吉首大学,2012-06-01.

[4]2013年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R].

[5]2012年咸宁市政府工作报告[R].

[6]2011年咸宁市旅游局工作报告[R].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咸宁市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2yjd011)。

作者简介:

第5篇

摘 要 本文对孟津旅游资源归类,并指出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孟津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 孟津 旅游资源 现状 策略

近些年来,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县域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各地不断的发掘当地的旅游特色的同时,旅游发展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及时的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实现21世纪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孟津县旅游资源归类

孟津的旅游资源丰富,具体归类如下:

二、孟津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孟津旅游业近年来,充分依托县内丰富的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旅游业的经济规模有待扩大

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栾川自2000年实施“旅游兴县”战略以来,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游客数量连年翻番,旅游收入成倍增长。2004年,全县接待游客249万人次,比2000年翻了3番,旅游总收入6.45亿元,是2000年的13倍,2006年,栾川共接待游客2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6亿元。而孟津2007年全县旅游景点要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

(二)旅游特色不凸显

孟津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别丰富,但是这些东西是“死”的东西,孟津缺乏对已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和文化内涵的纵向挖掘。没有形成自己的旅游特色和旅游品牌。

(三)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合理规划

孟津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目前看来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旅游开发经营处于自发状态,各守领地,随心所欲。很多景点由农民自主开发,很好的资源被破坏,景区环境卫生、文化品位与服务质量都比较差。

(四)营销方式落后,宣传不到位

文化资源是无价之宝,没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市场营销,文化产品也不会变成文化商品,现在孟津与外地经销商联系的方式还是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或个别人员偶尔外出面谈这样的操作方式。在信息时代,这种方式滞后导致了宣传的不到位。

(五)可进入性有待提高

孟津县的地形多是丘陵,道路的建设的确存在一定得困难,但是目前的道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特别是孟津县城到白鹤镇的这个区间内。这段的道路多是土路,尽管有的是柏油路,但是因为年久失修,在车辆过去以后到处都是尘土。在雨雪天气的时候,情况更糟糕。

(六)从业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不能保证优质的服务

孟津现在发展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比较低的,很多工作人员就是当地的群众,他们缺乏专业知识,不具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三、孟津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首先政府应该足够的重视

县委、县政府应该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下一阶段发展目标;还应该专门的拿出经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规划开发;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等。

(二)突出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

孟津要树立自己的龙头品牌。孟津文化底蕴深厚,因此要抓住文化特色对现有资源进行包装,将文化因素融入景点当中,将各种旅游资源用文化的主线穿起来,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三)合理规划旅游资源

虽然早在2007年经过省市旅游、文物、市场开发、城建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规划评审组的认真评审,《孟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但是在合理的规划方面还是需要加强。

(四)增加营销策略

一是开展形式促销:形式促销主要指通过利用新闻媒体、举办节会活动、参加旅游交易会等开展促销活动的一种宣传方式。二是实行政策营销;三是实施情感营销,每年春节前夕,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奔赴各主要客源市场进行答谢慰问。

(五)保证优质服务

首先应该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严把导游、讲解员的进口关,选拔合格的导游、讲解员;其次就是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最后就是加大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六)在旅游机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求突破

一是积极推进景区(点)“两权”分离,理顺景区管理体制;二是明晰产权关系,确立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三是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利用外资或民营资本,积极探索或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6篇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纵观世界工业化国家产业发展的历程,产业结构升级基本沿着“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路径演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几年,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背景,泰州市充分发挥地处苏中的区位优势、新兴城市的扩建优势,抢占先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该市加大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奖励,吸引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市区。目前全市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不少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安方科技公司的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软件获得200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全省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软件产品;泰兴晨光公司的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系统销往欧盟、印度等国;东华测试公司的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软件应用于“神六”、“神七”及世博会场馆建设中。全市还有7 家软件企业获得2010 年度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1180 万元资助;有3 家企业进入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0 年,全市软件业销售收入超15 亿元,在全省地级市中处于中上位置。

该市还出台扶持政策,力促商务服务业发展,鼓励国内外大型商务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区实施行业兼并重组、开展连锁或网络化经营;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鼓励市内外旅行社组织境内外游客来泰旅游,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快步前进,“水天堂·夜游城”的旅游品牌逐步巩固确立,溱湖风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及泰州华侨城等都成为泰州旅游行业响当当的品牌;支持会展、楼宇经济发展,使得楼宇经济初现雏形。

据统计,截至2010 年底,泰州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泰州市服务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与发达地区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服务业占GDP 比重仅为34.2%。

海陵、高港两个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较好,而所属4 县市现代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上,信息咨询、金融、教育培训、综合技术服务、会计、法律服务、文化娱乐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务业仍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二是从产业内企业规模看,泰州现代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支柱企业屈指可数。全市通过国家软件企业认定企业目前不到50 家。其他类型的小规模服务业企业占绝大多数,大型龙头企业比较少,中等规模企业的实力也不足。以物流企业为例,多数是中小企业,其中不乏那些只有“一台车、三个人”的个体物流企业。商务服务业是中间投入少、附加值高的行业,它包含的范围很广,广告策划、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都涵盖在内,虽然这些商务服务业相关企业泰州市基本都有,但一个显着的问题是“块头”小———规模不大、资质不高,找不到一个能代表泰州的龙头企业或知名品牌。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经纬、中信两家在全市规模颇大,但出了泰州就“不上数了”。再比如律师事务所,市区虽有几十家,但真正能走出国门打涉外官司的还没有。还有,旅游创意咨询和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企业泰州几乎还是空白。 转贴于

三是从人才引进、培养、应用、服务等方面看,泰州还缺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服务业人才整体素质的办法还不多。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服务业人才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未来5 年,泰州市可围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突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要通过扩大服务业总量,大力发展服务业新领域,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加快重点企业培育,确保全市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建议重点构建“一核三带”空间布局。

“一核”,即主城区核心商务中心:以西坝口商圈、济川路商业街、医药高新区中央商务区、高港滨江新城等为重点,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区,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7篇

(一)收结案情况:

截止6月底法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401件(含去年旧存18件),共审结各类案件328件,未结73件。在审结的328件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51件,占15.5%,其中上诉2件,均在二审审理中。以调解方式结案的224件,调解率68.3%;撤诉结案41件,撤诉率12.5%,合计调撤率80.8%。裁定驳回6件,移送6件。上半年结案率为83.73%,与去年同期相比,2010年法庭收案数量下降3.28%,结案率下降6.28%,调解率同比增长18.75%,撤诉率下降28.07%,但是总的调撤率同比增长9.81%。

(二)法庭工作特色:

1、人员结构更趋合理

根据办案需要今年3月进行了人员调整,法庭现有审判员5人、书记员(3+1)人,6月份起又增设常驻人民陪审员1人。确保了两个合议庭人员及庭前调解人员一名。人员结构的合理配备,为法庭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

2、调解工作多方参与

一是调动书记员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考虑到书记员的送达、宣判等程序在整个案件的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尤其在送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向当事人释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让当事人息诉服判的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了巡回审判站这一平台,尝试着对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当即委托当事人所在乡镇的人民调委会调解,随后再由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调解协议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当事人的矛盾,又大大节约了司法成本,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创新审判模式,对于某些有给付内容的调解款项,为了督促被告及时履行,我们开始尝试由案外人担保成功调解结案,在提高调解率的同时,也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利。

四是法庭设立了常驻人民陪审员,邀请有基层工作经历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常驻法庭。近1个月来,人民陪审员协助送达、参与民事调解共计53件,有效地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较好地实现民事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3、法庭博客互动平台

法庭博客从09年3月份创办至今已有1年多的时间了,内容丰富、定期更新,现在已成为宣传法庭、沟通民意的一个窗口,点击率已达近18000次,作为一种尝试,今年分别在省、市法庭工作会议上作了交流。今年以来,法庭把博客的重点内容与创模结合起来,以博客作为创模的一个网络平台,版块设置更趋合理,博客内容更趋完善,向社会充分展示法庭的风采。

4、假日法庭连接民心

自09年设立假日法庭以来,法庭在节假日及旅游高峰期派遣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驻点办案,负责景区内的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以及其他部门移交的矛盾纠纷的接收处理工作。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引导当事人协商选择景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先行调解,当事人坚持要求向法院,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引导立案。截止目前共接受群众来访200余人次,当场调处矛盾纠纷数50余起,受理景区内诉讼案件20余件,90%以上调解结案,深受群众好评。

5、廉政工作常抓不懈

法庭始终把廉政建设当作首要任务来抓,除了每月一次的庭务会学习会强调以外,还利用多种载体、形式加以巩固、深化,积极响应上级法院的监督。特别是今年来,根据院党组的要求,法庭分别于3月底、6月底二季度召开了第一、二季度廉政事项报告会,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由法庭干警报告了半年个人在工作和业余时间廉洁自律的情况。庭长对此逐一进行了分析点评,要求全庭干警严格遵守“五个严禁”规定、廉洁自律,加强党性修养。同时5月份的法庭廉政教育月中,组织全庭干警共同观看以我县县级机关中层干部犯罪为内容的警示片和刑庭的庭审观摩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全庭干警廉政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从上半年度的审判工作情况来看,共同共有纠纷的案件呈上升态势,来诉讼的这类当事人大多是家庭成员关系,双方之间没有纠纷,请求财产分割无非是为了获取法院的民事调解书,到公安部门进行分户,然后分别申请农村宅基地。仔细分析一下,导致这类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科室对于分户作了这样要求的,一方面要求个人名下有财产、另一方面要求提供有效的法律文书。这里提到的有效法律文书包括了公证文书、裁判文书。其实对于我们法院来说,处理这类案件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2、审判安全工作:近几年来,法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断地为法院的健康发展敲响警钟。最高院就此下发了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法院加强自身安全建设。结合法庭实际情况,上半年有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相互之间发生争执、甚至打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庭的正常办公,下半年将全面做好安保的落实工作,确保法庭安全。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继续抓好各项审判工作,缩短审限,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

第8篇

【关键词】涪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近两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家庭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双休日和“黄金周”的实施,很多居民选择了走出家门,踏上旅程,领略旅途的风光。据统计在整个出游的城市居民人群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在整个全国来讲发展也较晚,到现在为止,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目光聚焦到涪陵,涪陵乡村旅游发展较晚,主要以农家乐和乡村宾馆的出现为标志。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涪陵乡村旅游的住宿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档次分明、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饭店系统,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御泉河、雨台山等景区内,但接待能力相对有限,不能满足大型会展活动的需要;而且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较低,很多的从业人员都是由本地的农民或者一些未从事过旅游业的工作人员构成,均未受过专业培训或者非正规的培训。造成目前的接待质量不高、自主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低下的局面。

(二) 目前存在的旅游景区开发现状。涪陵区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其它旅游业发达城市的乡村旅游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乡村旅游的类型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分布地带呈现出集中散点分布的状态:荔枝大梁山的农家乐发展较早,规模档次都较高;涪陵沿长江一带有一定数量的农家乐,但较分散,规模和档次较低,主要以农家餐饮为主;涪陵后山一带随着大木花谷景区在重庆主城加大宣传后,大木和武陵山片区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马武、青羊、龙潭等坪上一带,农家乐发展滞后,若改善其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划,单体规模较小,资源整合不到位,开发不足,口碑较差,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在重庆市的知名度都比较小;资金投入不够,开发缓慢;观念守旧、难以创新,我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前劲不足,后续无力,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而且存在透支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

(三)乡村旅游的交通状况。目前涪陵区已经形成了以319国道、涪丰公路、渝涪高速、渝怀铁路和涪南、涪利铁路、长江和乌江水路、江北机场为依托,路水空一体化的便捷立体交通网络。而且在本区内开通了到李渡、马鞍、清溪、蒿枝坝等多个乡镇的公交车,方便市民出行。除此之外,从白涛到石夹沟、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从江东到御泉河景区、雨台山景区的公路已全部硬化,全区旅游公路已经达到100多公里,初步解决了长期制约涪陵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但还无法达到说走就走,想来就来的便利状况。受到涪陵区地形的限制,到很多地方的路程较远,交通车班次较少,使很多游客在路上耽误时间,延后旅程安排。

二、 涪陵区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我们提出“村村通”的政策方针,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现阶段涪陵区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落后,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应加强“村村通”政策的落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武陵山到仙女山、武陵山至南天湖、御泉河景区经石门到山窝乡的公路,达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在生活设施方面加强建设,特别是对旅游地卫生、治安等方面更应注意。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对旅游开发地的地理条件、区域特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坚决不能闭上眼睛,盲目开发。一切不以顾客观实际需求为前提和不尊重旅游市场规律的开发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是要消亡的。各乡镇政府应在全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宏伟蓝图下,做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区旅游局应站在全区的总规划的高度上,对各乡镇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三)加大营销力度,打造涪陵旅游品牌。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渠道地不断加大对涪陵区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从而全面打造涪陵旅游的整体形象。除在现有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涪陵区旅游业的宣传。通过在本地区举办“涪陵榨菜民俗文化旅游节”、“巴国文化旅游节”、“易理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提高涪陵旅游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的契机下,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涪陵自己的旅游宣传营销模式:共同叫响一句口――常来涪陵幸福来临;共同塑造一个形象――“两江福地,神奇涪陵”。

(四)培训旅游专业人才。涪陵区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人才很少,80%以上的经营者都是景点附近的农民,缺乏系统的培训。应充分利用涪陵现有的长江师范学院和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以及一所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应积极抓住此教育优势,培养专业的旅游专业人才,为涪陵乡村旅游的发展增砖添瓦。

通过对涪陵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现,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的关键就是要坚持完善基础设施、科学规划、打造品牌、培养人才的原则下,尽快树立起涪陵区乡村旅游鲜明独特的形象,促使涪陵旅游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数量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4)

[2]马涛.经济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3-20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98-404

[4]涪陵区乡镇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调查数据

第9篇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硕士学位。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提出“有文化,无国界”的思想。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4月29日,国家八个部委(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林业局、旅游局、宗教事务局、文物局)联合发出红头文件《关于整顿和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而早在1月23日,、财政部、文化部、文物局就联合下发过《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3月5日,总理在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还谈到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事,全场热烈鼓掌。这些都说明:中国的门票,问题竟然大到了这步田地!

20年涨了近200倍

回顾中国20年来的门票行情,有人统计大致涨了200倍左右。如果国人的收入也增长了200倍,那也就认了,可惜并非如此。30年前我到庐山,进山根本不收门票的。到了1987年,就收1.5元;现在收费180元。1999年黄山门票80元,现在是200元。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凭吊,竟然也要收费80元!

各种门票还有差别,并具荒谬性,如:北京故宫的门票100元(旺季),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门票90元(上述两处均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瘦西湖也要90元,西塘100元,平遥120元,溪口165元,五台山168元,九华山200元,武夷山250元……这符合价值规律吗?

圈钱的圈套

有些门票眼花缭乱,如分为大门票(未将各个分散点的门票计算在内)、小门票(或叫做“票中票”)、通票(将区域内所有景点合在一起,即“捆绑型销售”)等等。

景点的区域也越来越大了,如:一旦靠岸普陀山岛,就要120元;进入平遥城门,也要120元;过乌镇的东栅西栅,交220元;丽江也好,周庄也好,老远就设立了关口向你要钱了。

一个月前,我刚去了一趟广西看龙脊梯田,离梯田还有10多里,就有人登上长途班车要我交50元钱了。同车的当地农民是不交的,但同车的、从30多公里外县城来的人带了自己的亲友,他们虽与收费者不认识,却也可以不交。这不明着欺负外地人吗!可一路上又没有什么投资的设施呀。

中国有太多这样的地方了,肆意将公共空间划为摇钱的场所。很少有人为这个“空间”说公道话。

最终谁得利?

现在中国的景区,产权及经营权的归属非常复杂:有的是国家或地方所有、国家或地方经营的;但更多的是承包给个人或公司经营。很多景区几百亩、几千亩的国家山林都划为被承包经营,结果有的大肆破坏环境,有的擅自提高票价。发财的是个人或利益集团,受损的是国家的环境和经济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们有权提出一切质疑。

像上述广西龙脊梯田,它靠的是农民世世代代、辛辛苦苦地在山上开垦才有的壮观场面,这50元钱的门票收入最终又有几分钱落在这些农民手上呢?

比较一下

本人也算是跑过欧美亚数十国的人,试举一远一近两个国家的例子: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有40万件顶级展品,门票是:18岁以下、教师、失业者,免费;26岁以下,限时免费;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免费;平时的票价6欧元(约60多元人民币)。法国人月收入约三四万元人民币。

第10篇

一、加快我国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休闲度假旅游业是最具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宣布,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超过了汽车、电子、钢铁和农业等传统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旅游和旅游服务业的总产值已达到34000亿美元,税收达到6550亿美元,提供的就业岗位达2.04亿个,全世界平均每9人中就有1人在从事旅游业,人们用于旅游的开支已占到消费总额的11%[1]。正如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写到: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跨越了3000美元。2009年我国人均GDP为3680美元,“十一五”期末,我国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2]。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已经进入旅游休闲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可见休闲度假旅游业在我国前景非常光明。

(二)休闲度假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

休闲度假旅游消费不仅直接拉动了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食宿等传统产业,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会展博览等新型和现代服务业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有数字显示,我国的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3]。就巢湖市来看,虽然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但对其他产业的贡献还是较为突出的、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带动休闲地产完成投资7.8亿元,全市旅游业(含旅游在建项目)实现税收2.9亿元,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镇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直接解决就业1.5万人,间接吸纳就业近10万人(《巢湖市旅游工作总结(内部资料,2010年)》)。休闲度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尤其在服务业中更是举足轻重。

(三)休闲度假旅游业是实现旅游争先进位、提质增量的优势产业

从全国来说,休闲度假旅游最初是以一些系统、部门和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名胜景区疗养的形式出现的。1992年国务院决定建设大连金石滩、无锡太湖、福建武夷山、广西北海、海南亚龙湾、云南滇池等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02年末,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从当时批复的151平方公里,发展到了237平方公里[4]。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度重视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形成了海南三亚、浙江杭州等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不仅沿海及旅游发达地区竞相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中部省份也开始加快发展,2005年,江西省明确将自己定位做长三角的“后花园”,可以说,新一轮区域休闲度假旅游竞争已经开始,要促进旅游业的争先进位,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势在必行。此外,休闲度假旅游还是实现巢湖旅游产品提质增量的主攻方向。当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一些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始大量增加休闲度假旅游内容,迅速向观光休闲一体型转化。就巢湖来说,要将旅游资源大市转变成旅游经济大市,就必须致力于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

(四)休闲度假旅游业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

目前我国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这样的经济结构,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调整。调整的方法,要么是改造传统的产业,要么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其中之一就是休闲度假旅游业。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较好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人文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尤其是一些革命老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取得了明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休闲度假旅游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见效快、返贫率低、示范性强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已使占贫困地区总人口约1/10的人实现脱贫[5]。而且,通过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旅游者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进了不同人群间的互信,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五)休闲度假旅游是现代人生活方式之一

2008年,国家第一部关于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出台。2011年,全年节假日共115天,全年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处于闲暇时间。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可支配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闲度假旅游,正如马尼拉宣言所说:“它(旅游业)的充分发展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当人们享有积极的休息和假期,在具有深刻人文特征的休闲时光内自由旅行才可以实现。”[6]旅游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Urry所说:“旅游是某种社会身份或生活方式的标志,不出门旅游就像没有一辆车或一座房子一样是令人尴尬的事情。”[7]斯沃布鲁克也曾说:“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们想要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以及希望别人不断增强对自己的认同心理。人们所做出的访问景区的决定,就像人们购买的衣服、开的车和读的报纸一样,都是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8]。

二、巢湖市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巢湖市位于皖中,濒临长江,因湖得名,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巢湖物产富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从现实条件看,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越

巢湖位于皖中旅游区和环巢湖旅游带的中心位置,南面临近以“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北面与省会及安徽省旅游大市合肥连为一体,东面紧邻经济发达、旅游客源市场极其丰富的长三角区域。巢湖是安徽省最富开发价值的滨水地带。所以,将巢湖定位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既可以充分发挥巢湖旅游资源的优势,又可以真正实施环巢湖旅游发展战略。

(二)交通便捷

在皖江示范区“一轴两核两翼”规划中,巢湖既处在皖江六市“轴线”上,又介入合肥芜湖“两核”之间,是“一轴双核”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网络体系快速发展,区内目前已建立起以公路为主导的包括铁路、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的多元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巢湖距合肥、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滁州、安庆、上海、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较近,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可进入性强。特别是巢湖与周边七市(合肥、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滁州、安庆)仅有一至两个小时的车程(《巢湖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规划(内部资料,2006年)》)。

(三)旅游资源丰富

1.山水资源。巢湖自然景观山水兼备、以水见长。一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两山(巢湖湖心姥山岛、长江岸畔西梁山)三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四园(鸡笼山、天井山、太湖山、冶父山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五洞(紫微洞、王乔洞、仙人洞、泊山洞、华阳洞五座天然溶洞)构成了巢湖秀美的自然风光圈。巢湖水资源得天独厚,巢湖市这几年的城市建设与水也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活水靓城工程,将市区内环城河清淤、活水、打通阻碍游船前进的桥洞,最终让水在城中流、舟在河上行、人在画中游,好看好玩、宜居宜游。

2.古文化资源。有“和县猿人”和“银山智人”遗址为标志的古猿人文化以及被誉为史前文化前奏曲的凌家滩古文化;以古昭关、霸王祠、范增墓、西汉古墓群、周瑜墓等众多文化古迹为典型的秦汉文化;以刘禹锡“陋室”、米芾“宝晋斋”而著称的名居文化;以冯玉祥、张治中和李克农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渔家文化、水乡风情、农家情调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等,如此集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3.温泉资源。巢湖市具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据初步探测,目前共有有开发价值的温泉十多处,除了知名的半汤、汤池、香泉等温泉外,还有笑泉、杏花泉、双泉、笑人泉等分布在全市各个地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其他温泉多采用抽水式,我市的温泉全部是自溢式,且日出水量大,真正全天然,堪称华东一绝。位于郯庐地质断裂带上的汤池、半汤、香泉、昭关四大温泉,水质优良,储量丰富、祛病养生、历史久远。

三、“休闲巢湖”的内涵和建设“休闲巢湖”面临的问题

(一)“休闲巢湖”的内涵

休闲度假旅游,就是旅游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度假旅游活动,以达到放松、体验、娱乐、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为和过程。巢湖市依托“山水、温泉、古文化”资源形成的以休闲为文化内涵的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同时又是巢湖旅游发展的一种定位,更是对巢湖市的旅游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巢湖要做大做强旅游行业,离不开“中国温泉之乡”这个品牌,以“一湖四泉”为重点,打响巢湖牌、做活水文章,形成巢湖的旅游发展战略———即休闲巢湖。

(二)现状分析

当前巢湖市旅游业的发展,纵向比较,进步相当明显,但若横向比较,其差距还是不容乐观的。2010年巢湖市旅游总收入只占全市GDP的5.2%(《巢湖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低于支柱产业(占GDP比重6%)的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占GDP比重达到8.31%)。而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了。太湖之滨的苏州,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10.97%;西湖之畔的杭州,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14.79%;隔江相望的南京,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18.92%[9]。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巢湖的旅游经济总量还属偏低。

(三)存在的问题

巢湖的旅游经济总量和巢湖丰富的资源不相匹配,分析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名度不高。巢湖的游客基本以本地人居多,是知名度不高的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巢湖市对旅游宣传投入不足有关联。巢湖市辖的四县一区,每个县区都有值得一提的景区、景点。在巢湖市委市政府提倡做大旅游的号召下,各个县区直至乡镇都在想方设法做旅游:对原有景区进行修缮、没有景区的花巨资进行新建。结果修缮一新的景区因为人气不旺日渐衰败,新建的景区因为资金供应不上工程进度缓慢。

2.景区管理散漫。巢湖各大景区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景区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不太积极,服务态度不好,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景区内经常能看到垃圾满地,刻字乱涂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没有一个景区配备专门的讲解员。这样的状况对一个力求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的城市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3.旅游产品单一。巢湖现重点推出环巢湖旅游和温泉旅游。因为没有一流的产品群,环湖丰富的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效能和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从旅游产品的结构上看,目前,环湖旅游的形态普遍还都停留在观光游览阶段,缺乏使游客长时间流连消费的措施和设施,这使得环湖旅游消费方式比较单调,这种单一的、低层次的产品结构,单调的消费方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旅游收入主要依赖于门票的销售,一些景点景区的门票价格偏高,使那些中低端游客普遍认为这些旅游产品不能达到物有所值,导致他们望而却步。温泉旅游目前来说发展得还不错,但也缺乏特色,同业间的恶性竞争严重。

4.旅游产业化水平低。巢湖以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产业的一体化网络尚未形成,在旅游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旅游商品,品种丰富的旅游商品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甚至没有即开即食的旅游商品。巢湖特色的小吃有的流传几百年,但大多是传统手工作坊,因制作工艺不现代、包装不精美而逐渐退出市场。

5.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而言,相应基础配套设施应该健全,比如通往各个景点的交通通畅、城市的绿色景观带、步行街等。这些就巢湖目前而言做得并不好:巢湖市区内的道路分岔口较多,路牌指示不清楚,很多外地自驾游客来游玩,常常迷失方向;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卖地收入,市区内盖起高高的楼房,绿色地带覆盖率不高;在巢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有的仅仅只是人民路商业街步行街,位于人民路商业街内一狭窄的小巷,外侧就是人民路,至今车来车往。

四、建设“休闲巢湖”的战略举措

(一)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巢湖旅游人气

经济学在阐释消费心理时常提到从众心理。大家选择旅游景点时也认为人去得多的景点必有其可看之处,景点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规范,景点内的商品小铺应运而生,最终带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因此,提高人气是做好巢湖旅游的第一步。首先,媒体攻关。拍摄风景如画的巢湖景区图象,突出“中国温泉之乡”这个品牌,在巢湖各大媒体、周边城市电视媒体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其次,活动先行。开展有关旅游方面的系列活动,例如旅游商品评优活动,旅游景区消费券的派送活动,举办有影响的旅游节等;再者,学习旅游城市的好经验。比如,在北京,每人每年可以花一百元钱买张年票,在这一年内你随时免费去市内指定的若干家公园晨练、游玩等,不仅丰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提高了旅游景区的人气。截至2009年,巢湖年总人口458万(《巢湖市统计年鉴(2010年)》),如果实行这一举措,仅年票收入就有4.58亿元,又能以较高的人气带动整个旅游业市场的良性循环。

(二)严肃景区管理

定期召集景区工作人员开会,让他们时刻明确自己身上的重任,他们是巢湖旅游形象的窗口,他们工作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心情。加强景区卫生管理,设置外观漂亮的垃圾箱,派专人紧盯刻字乱画现象,一旦发现处以重罚。选择重点景区配备专业讲解员。在全市范围内挑选年轻、漂亮、普通话好的人担任讲解员,此外,有没有文化内涵亦是挑选的重要标准。

(三)引进有创意的旅游产品

结合景区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引进一些别具特色的、体现巢湖风情、风貌的旅游产品,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巢湖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水文化,八百里巢湖、温泉都是宝贵的水资源,随之带来的是有关“陷巢州”、“焦湖圣母”、“孔雀东南飞”等美丽的传说故事,自古以来很多的文人墨客在游历巢湖后留下许多不朽诗篇。要发挥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需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顾客旅游深度体验,提升顾客感知价值,从而激励游客重游和重购,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10]。

(四)推出有巢湖特色的旅游商品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成立有关机构专门负责研制、开发、包装一批游客们“买得起、看得上、带得走、送得出”的有巢湖特色的旅游商品。

(五)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整顿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法行政,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全面整顿,严格监管,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工作目标: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利用1个月时间,集中力量重点对马城镇境内非法采矿进行整治,同时全面整顿和规范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使无证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监管到位,投资环境改善,基本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依法打击非法开采反弹和无证开采。在县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县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公安、电力、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等部门及各有关乡镇,对全县范围内所有生产矿山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区域是:马城镇孝仪境内矿区、涂山风景区禁采区、城关镇荆山禁采区、唐集镇平阿山矿区。对于无证开采的要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处理。对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情节严重、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要通过依法打击,消除非法开采生存的空间。

(二)全面查处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行为。对越层越界开采的,责令其退回本矿区范围,依法进行处理;对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的,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对擅自变更采矿权主体,非法转让采矿权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处理;对逾期仍不改正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对没有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环境整治方案的,未按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环境整治方案开采、整治的,限期停产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关闭。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和自拆阶段(。深入宣传《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及国家、省、市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部署,强化依法采矿意识。动员非法开采企业自行拆除机械设备及附属设施。

(二)阶段。

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自行拆除的,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进行依法强拆,做到“三不留一清除”(不留人员、不留场地、不留机械设备,彻底清除供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对阻挠执法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将移送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三)检查验收阶段。

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于未按标准拆除或拆除不彻底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时做好此项工作的总结。

四、职责分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要求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

马城镇、城关镇、唐集镇、涂山风景区等乡镇(区)对辖区专项整治工作负总责,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本区域内非法开采企业的设备、厂房及附属设施的拆除工作。

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综合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清理矿业权审批情况,依法颁发、注销或吊销采矿许可证。

县公安部门负责监管矿山企业民用爆炸物品,查处无证矿山火工材料的来源,查办矿产资源开发中涉及的治安及刑事案件。

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清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工作,依法颁发、注销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县林业部门负责因非法采矿毁坏林地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县监察部门负责查处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行为;对专项整治工作不力、渎职、失职行为实施问责。

县工商部门负责清理矿山企业登记工作,查处无照经营行为,依法颁发、变更、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

县供电部门负责对无证和关闭矿山采取停电措施。

五、工作要求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同时,触及到矿产资源开发业主的利益,难度比较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把专项整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是当前工作的一件大事,必须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县政府已经成立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抽调精干力量,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整顿和规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抓好落实。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主要任务、整顿措施、有关要求向社会公开,并设立举报电话,充分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举报电话:0552—8010075)。同时,强化对矿业权人的培训,提高矿业权人依法探、采矿意识。要通过新闻媒体对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对群众举报的案件要从快核实、认真查处,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乡镇要认真建立工作报告制度,遇有重大问题要随时报告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12篇

区政协常委会、专委会(办公室)、活动组20__年工作活动安排,已经区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现发给你们。希望全体政协委员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政协的调研、考察、视察等活动,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与全区各族各界人民一道,为把__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区而奋斗。

一、常委会工作要点

1、第一季度召开区政协六届四次全会,完成会议各项任务;协商决定区政协20__年常委会、专委会、委员活动组的工作安排。(1月)

2、第二季度组织常委视察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3、第三季度组织常委视察__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9月)

4、第四季度召开常委会,听取区政府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通报;讨论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审议通过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有关事宜。(12月)

5、召开区经济形势通报会,组织常委、委员听取管委会领导通报我区上半年经济形势。(7月)

二、专委会(办公室)工作要点:

提案委员会工作要点

1、搞好区政协六届四次全会以来提案的整理、交办和督办工作。筛选重点提案,处理好没有立案的提案。

2、配合__新区“两委办”搞一次承办单位领导和专干培训会。

3、搞好三次提案督办活动。会同__新区“两委办”督查处召开一次部分提案承办单位汇报会,搞一次重点提案办理视察活动,开展一次对“b”类提案(列入计划拟解决的提案)进行督办的活动。

4、对我区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6月)

5、做好六届五次全会的提案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

6、协调__新区“两委办”督查处搞好20__年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的准备工作。

7、年底做好优秀提案评选工作和提案工作报告、优秀提案选编等会议材料的撰写工作。

8、进一步充实网上提交提案的各项功能,为政协委员提出提案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9、做好新一轮政协民主监督员的选聘工作,选择两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

10、完成《社情民意》的编写任务。

经济科技委员会工作要点

1、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针对新区提出的“一产精、二产强、三产优”的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上半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优化新区产业结构,促进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6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视察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活动,9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4、组织部分委员视察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7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坚持走访委员活动,加强与委员的联系与交流。年内对新委员进行一次普遍走访。

6、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7、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工作。

文教法制委员会工作要点

1、负责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__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9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关于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活动。

4、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__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情况开展专题视察活动,8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与交流,走访所负责指导、联系的活动组的__协委员。

6、在教师节前夕,组织召开政协委员中教师委员座谈会。

7、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 “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8、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

办公室工作要点

1、牵头办好《政协简报》。认真做好区政协简报内容的采编和印发工作,使广大政协委员及时地掌握区政协工作动态,推动各委员活动组的工作。

2、做好《社情民意》专刊的牵头和服务工作。按主席办公会议的意见,《社情民意》继续由各专委会轮流承办,办公室在负责做好编辑、印送工作的同时,完成编写任务。

3、做好区政协信息反映工作,及时宣传我区政协工作情况。

4、负责《__年鉴》(20__卷)“人民”的编撰上报。

5、完成“关于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于10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6、做好政协机关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政协工作的协调、正常运行。

三、各委员活动组活动计划

工业一组:

1、视察__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调研新区石化产业发展状况。(3月)

2、参观__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现场、视察东芝__有限公司,了解外资

企业管理及发展情况。(5月)

3、视察金港集团,了解湾里街道经济发展情况。(7月) 工业二组:

1、定期走访本组委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形成全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对新区重点项目进行视察,了解和掌握新区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情况。(4、8月)

3、赴外地对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9月)

农业组:

1、视察凯富隆蘑菇生产基地、__迪辉农业生态园,了解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状况。(5月)

2、考察新区及周边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8月)

3、赴先进地区考察休闲农业、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情况。(9月)

科技组:

1、赴外地考察生态园林城区建设情况。(4月)

2、定期视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3、对新区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调研。(8月)

服务业一组:

1、赴外地考察旅游服务业发展情况。(2月)

2、视察新区旅游景区休闲旅游规划建设情况。(6月)

3、视察新区现代服务业区发展情况。(10月)

服务业二组:

1、举办服务业相关知识培训。(3月)

2、视察新区服务业先进典型企业。(5、7、9月)

3、考察服务业发达地区发展情况。(10月)

城建一组:

1、春节前走访贫困户,开展扶贫帮困活动。(1月)

2、视察金石滩规划建设、杏树渔港建设情况。(6月)

3、赴外地考察民营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9月)

城建二组:

1、对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进行视察(5月)

2、对新区房地产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视察调研。(7月)

3、考察外地城市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9月)

教育组:

1、视察__新区__枫叶学校、__模特艺术学校办学情况。(4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8月)

3、调研__新区学校特色建设情况。(10月)

文化组:

1、视察__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文化产业的国学保护情况。(7月)

3、调研__新区网吧经营管理情况。(10月)

医药卫生组:

1、赴外地考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先进经验。(5月)

2、视察__新区相关医疗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情况。(7月)

3、调研__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8月)

政法组:

1、赴外地学习考察综合治理先进经验。(4月)

2、视察__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活动开展情况。(8月)

3、调研__新区部分街道中小企业对提供法律法规援助的需求情况。(9月)

机关群团组:

1、赴外地考察残疾人事业建设情况。(4月)

2、“助残日”前夕对新区残疾人工作进行视察(5月)。

3、视察__新区园区与街道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情况。(8月)

4、调研__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情况。(10月)

民族宗教组

1、赴外地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3月)

2、赴鞍山市考察宗教场所管理情况。(5月)

3、视察__新区宗教场所及活动情况。(6月)

4、调研__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9月)

派组

1、视察__新区金石国际运动中心区建设情况。(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