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8 12:48:23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认知错误;教育资源;恰当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45-2

数学课堂中形成的教学资源是多方面的。课堂中的许多错误其实都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碰撞出大大小小的思维冲突的火花。

一、珍视剖析,让学生的思维线索在“错误”中凸显

冯·格拉塞斯费尔说:学生的认知错误其实是了解学生思维的重要线索,是学生思维暴露的最好机会。教师不仅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而且外部的表述也会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而反省正是观念更新一个必要条件。

《江苏教育研究》上介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中,其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有举“√”的,有举“×”的。面对着孩子的错误,老师显得异常珍视,她没有进行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经过商量准备,正方代表举起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半个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反方答道:“是的。”反方虽口称:“是,是”,却胸有成竹。只见反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片上撕下一块,大声质问道:“这是分成两份吗?这份小的是圆的二分之一吗?”“不是”正方显然底气不足了。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你为什么要说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呢?”真理面前正方不得不服,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告一段落,“平均分”的概念却在正误对话间悄然内化。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去看,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以上课例中,教师让学生自由的对话剖析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已有观念的不足之处,对新观念达成了一种本能的内化。

二、悉心梳理,让学生的真知灼见在“错误”中绽放

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很多反映的是学生的真知灼见,是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方法。然而由于学生表达或其他原因一时不为大家所接受,而被误认为错误。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不应一带而过,应让学生静下心来,理清思路,表达清楚,或而交给学生,充分讨论,达到认识的深化。

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的《测量》时,就很好地处理了一个所谓的“错误”。学生学完了厘米之后,教师让学生用尺去量橡皮的长度。学生量完以后,老师请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却引起了一片哗然,大家都说他量错了,原来这位同学的尺断了一截,他就把尺倒过来量用20厘米处作零刻度了。很显然这位同学的方法与大家截然不同,书上也没有这样的量法,那么他到底错了吗?没有!老师意识到这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的方法。于是请大家静下来听一听这位同学量的结果。这个学生说:“老师我的尺断了,我用20厘米的地方作起点量,量到橡皮另一头到15厘米,中间隔了5厘米,我就知道橡皮是5厘米长了。”这时老师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一下其他同学,其他同学都示意这样的方法原来是对的。

我们看到老师在处理这个所谓的“错误”时表现得多么睿智,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平衡不同,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敏感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观念上的冲突,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并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达到了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让学生的真知灼见在孩子的心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三、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思维在辨析“错误”中深化

当我们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后,就应该对其合理利用,因势利导,让“错误”去点燃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而不是让其从眼前溜走,失去一个让学生思维深化的机会。

笔者在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时,一位教师就很好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因势利导:

老师以大家熟悉的篮球明星姚明导入,接着电脑出示三位同学练球的画面和多人争执的对话:

小华:我投得准,我投了25球,进了18球。

小军:我投得准,我投了20球,进了14球。

小兵:我投得准,我投了50球,进了42球。

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谁投得准吗?说说理由!

生1:看三人谁投进的球最多,小兵进了42球,所以他最准!

生2:不对!我们不能光看进球数,因为每人投球总数不同。如果给小军投100次的话,那么他进的球就可能超过小兵。

(学生已经意识到不能光看进球数来判断,然而“错误”仍在继续)

生3:我认为只要看谁的失球数最少就行了,小华7球没进,小军6球没进,而8球没进,所以小军投得最准!

师:从反面来考虑问题好像很道理!只要看谁的失球数少就行了,那么这个观点能不能成立呢?

生4:我觉得只看失球数也有问题,因为如果一个同学的投的总数少的话,那它的失球数肯定也小。

师:你说的这一点我赞成,如果老师只投一球,没进,那么我的失球数是1,但并不能证明老师投得最准。(众生笑着同意)看来只考虑进球数或者失球数都是片面的,你觉得它们都与谁有关系?

生5:我知道了,它们都与投球的总数有关系!投球的总数越多进球的次数也就越多。(众生恍然)

师:那么我们到底凭什么来判断谁投得准呢?

生6:我觉得应该看进球数占总数的比率。谁占的比率大谁就最准。

生7:对!应该看命中率,也就是进球数占总数的比率。

以上片段中,学生通过错误再错误再,最终得出正确的认识,理解了“比率”的意义与作用。

四、巧设陷阱,让学生在探索反思“错误”中建构

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常常会形成思维定势,思维惰性。当其面临新问题时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去解决问题,从而常常形成错误的认识,发生认知的矛盾、冲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故设陷阱,让学生在“错误”的泥潭里摸、爬、滚、打,在反思中形成正确的认识,提升反思的能力,思维的水平。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学生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选一个最有把握的,说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

第2篇

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体育教学除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外,自己还要身体力行,教学时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的效果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要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的方法,做到灵活施教,巧妙调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只有积极、主动地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以下是自己对几类体育教学课的反思,希望对同行们有借鉴作用。

一、对投掷课的教学反思

投掷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比赛中田赛的重要项目,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我校高二体育课安排了三节课进行投掷教学。在课堂上,我首先把重点放在动作的结构方式的设计上,即:教会学生各种方式的投掷动作,如投准、投远等。在课堂的结构方式上,我做了精心的规划、设计,具备很强的阶段性,就是把整堂投掷课设为激发兴趣、身心准备─培养兴趣、自创投掷─积极实践、提炼真知─活跃情趣、渗透教学─验收评价、创导合作─均衡发展、身心放松六个有效阶段,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对跳绳课的教学反思

跳绳和呼啦圈运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后来却烟消云散了。新世纪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因为不少学校如今正在举行大课间操活动,时候不长,只有约20分钟,由于不好安排大型球类活动,跳绳和转呼啦圈运动便成为首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从事大课间操活动,我在体育课中安排了一节课的跳绳和呼啦圈教学,而且我一反常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比如跳小绳活动组织单摇跳到双摇跳,前后带人跳。呼啦圈从一人一圈到一人两圈、三圈甚至更多。跳大绳从集体单节奏跳到口令指挥下的转圈蹲下等跳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对接力课的教学反思

接力跑的教学很令人头疼,平时自己认为教得不错,但在比赛时,学生总是出问题,不是掉棒,就是起跑慢,或是冲刺不力。后来找到原因,就是自己管得太多,给学生自由决策的太少,造成心理上的不成熟。最后权力下放,让学生自主决策,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50米接力跑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由谁起跑,谁最后冲刺,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等,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尽情发挥,夺得了比赛的胜利。

四、对篮球课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授一项体育运动时,不能单调地进行,可以穿插一些适当的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篮球课教学中,我适时穿插运球接力游戏,要求学生一次搬三个球,至于学生怎样搬,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并且在游戏开始前,让学生分小组研究,发挥干部的组织带头作用和集体的力量去探索。游戏开始后,我看到有的学生把两球夹在腋下用脚踢着一个球跑的,还有一下抱起三个球的,还有三个球一个一个往前滚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此种种方法把想象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创造,去想象发挥学生的那一份纯真的天性,使本来单调枯燥的篮球课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总之,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要教出与一般文化课教师不同的教学特色。体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三点,即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交流,师生共同努力,促进教与学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会变得更精彩,更令人回味和留恋。

第3篇

【关键词】逆向思维 数学教学 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要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是一个有效的捷径。中学数学教材中的“逆运算” “逆否命题 ” “反证法 ”“分析法”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特殊的意义。

俗话说的好:“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在逆境中如何求生存,这就要去思考,而创造性思维往往来自逆向思维,有时候则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达到摆脱困境的目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枚不胜举。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砸缸”救起了小伙伴,就是运用了“破缸留人”的逆向思维。古罗马的阿基米德利用水的浮力和物体的排水量来鉴定国王的金冠。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逆向思维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多途径思考问题的习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应充分进行逆向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以以下两类为例:

一、顺推不行则逆推

有些数学题,直接从已知条件入手来解,会得到多个结论,导致中途迷失方向,使得解题无法进行下去。此时若运用分析法,从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往回逆推,往往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题途径。例如:

例1 已知a,b是 不相等的正数,求证:a3+ b3> a2b+ ab2要使 结 论 成立: a3 + b3> a2b+ ab2,只须知(a+b)(a2-ab+b2)> a2b+ab2,因为a+b>0,要使(a+b) (a2-ab+b2) >a2b+ab2成立只须知道a2 -ab +b2>ab,要使a2 -ab +b2 > ab成立只须知道a2-2ab+ b2> 0,要使a2-ab+b2> 0成立只须知道(a-b)2>0。显然由题设a≠b,(a -b)2>0是成立的。

例2 某文具店第一次把乒乓球卖出一半后,补充1000个,以后每次卖出一半后,都补充1000个,到第十次,卖出一半后恰好剩下了1000个,文具店原有多少个乒乓球?

分析 :若直接设文具店原有x个乒乓球,则第一次卖出一半后剩下x的一半个.第二次卖出一半后剩下(x的一半加1000)的一半,依次下去做…这就太复杂了,现采用分析法解答。

解:设第十次卖出前有x个乒乓球,则x÷2= 2000,得x=2000这也是第九次卖出一半再补充1000个后的乒乓的球数,又设第九次卖出前有y个乒乓球1000,得y=2000,这也是第九次卖出一半再补充1000个乒乓球数。因每次卖出和补充乒乓球数的规律相同,可知文具店原来有乒乓球2000个。

二、正面不行用反面

这里的反面指的是用反证法,是初中阶段两大间接证发中的一种,另一种是同一法。

例1 设 二实数a和b,若a2+b2=0,则a和b必须同时为零。

证明 :设 a,b至少有一个不为0,则有扩、少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则有a2+b2>0,与已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式成立。

例2: 有关于x的三个方程x2 +4mx-4m+3=0; x2 +(m-1) x+m2 =0; x2 +2mx-2m=0.它们中至少一个有实根,求实数m的范围。

分析 “至少一个有实根”包括只有一个有实根;其中两个方程有实根;三个方程都有实根三种情况。但我们考虑问题的反面:m为何实数时,三个方程均无实根。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解: 若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 :

1<0,2<0,3<0

则: -3/2 <m<-1

其补集m≤-3/2 或 m≥ -1 为所求m的取值范围。

第4篇

[关键词]可能性;思想方法;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23

“用分当硎究赡苄缘拇笮 闭庖荒谌菔粲凇巴臣朴敫怕省闭庖恢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往往存在困难。下面我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案例】“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打乒乓球的场景图)

师:打乒乓球时我们可以怎样决定谁先发球?

生1:双方可以先试打一个球,然后由赢的先发球。

师:但试打时又应怎样决定谁先发球呢?

(课堂一片沉默)

师:我们可以采用猜一猜的方法,猜球在左手还是右手。

师: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在左手或右手的可能性都是1/2。

(板书:1/2)

(课件出示两个装有球的袋子:A袋(红球、黄球),B袋(红球、黄球、黄球))

师:从A袋中摸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2:1/2。

师:从B袋中摸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3:1/3。

师:从两个袋子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看来跟球的总数有关。

师:要使从B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4,应该怎么办?

生4:往袋子里装一个黄球。

师:要使从B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5,应该怎么办?

生5:往袋子里装2个黄球。

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两项内容。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试图在教学中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经验。但不难看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尚不到位,教学方法仍存在诸多问题。

【问题一】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乒乓球是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他们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与成人的规则相比,学生的规则或许不够完善,但学生不在乎,他们重视的是过程,规则对他们来说只是保证活动秩序的一种约束。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备课之前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打乒乓球的游戏规则,没有考虑到学生缺乏猜球在左手或右手的活动经验以及难以理解猜中的可能性为什么是1/2,只是想当然地将成人的规则套用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认知困难。

对策:制造机会,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不仅是结果的教学,更是过程的教学。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不妨在课前和学生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和学生一起制定并实施比赛规则,如抛硬币、猜左右手,让学生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体会到事件结果的随机性以及这两种可能性相等的特性,了解如何制定规则才能保证公平,使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问题二】忽视知识间的联系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分数的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抛硬币有两种结果,要么是正面朝上,要么是反面朝上,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都是两种结果中的一种,因此它们出现的概率都是1/2。猜球在左手还是右手也有两种结果:在左手或在右手,猜中在左手或右手均在结果范围内,也可以用1/2来表示。上述片段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说“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在左手或右手的可能性都是1/2”,没有向学生解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分数的意义”的联系,没有关联新旧知识。学生能理解“1/2”这一可能性,但对于1/2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学生却不明白。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对策:溯本求源,架起沟通的桥梁

即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用1/2表示猜中的可能性时,但对于用1/2表示事件概率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追问:“为什么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1/2,出现反面的可能性也是1/2?”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只要是两种可能中的一种情况,就都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从而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概率模型。

【问题三】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暗线)。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么,教学应从怎样的材料出发,应如何概括,最终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体系,学生要领悟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

上述案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红球的数量和球的总数有关,且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是红球的数量占球的总数的几分之几。而教师的自问自答:“从两个袋子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什么不一样呢?看来跟球的总数有关。”削减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剥夺了学生从现象中抽象出知识本质的机会,忽视了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的思维过程。

对策:齐头并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不能通过感性认知激发和积累理性经验,那么他们的数学思维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锻炼与发展。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事件的基础上观察、思考和比较,让学生真正掌握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数学概念。学数学不是浅层次、浮于表面地学习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内化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如此,学生才能理解数学结论的本质特征,明晰数学思想方法的积淀和凝聚过程,丰富数学涵养。

学生在四年级时就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了多种解题策略。我在教学本“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采用了列表法,将各个袋子中的球的数量用表格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

先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红球只有1个时,一共有几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红球的数量一定时,球的总数越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越小。通过给出这样的统计表,易于学生明确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般方法。

第5篇

关键词:反思性 教学

1 反思的内涵及特征

    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反思既是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审视,也是对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的思考与设计,是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同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的合理途径,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过程。

2 反思教学法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1教师教学角度的反思

反思层面的活动要求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理性思考,这是超越具体活动形态的精神活动。课前,教师不仅思考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更主要的是教师将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汇总、提练,并通过课前反思设计好“怎样教”活动预案。从教学设计与导入来讲,其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击球时手臂与地面角度不同可使排球产生不同弧度的运行轨迹这一现象的关注,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究动作要领,去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手臂与地面角度意识,使之学会学习。

课后,对自己的教学预案落实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进行回顾和审视,以获得各种信息。同时,对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梳理,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2.2学生学习角度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讲,其关键在于通过反思,使学生主动审视活动的内在价值、运动科学性、合理性。“怎样学”、“为什么”是开发学生心智与潜能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排球学习中既要关注垫球的动作标准和垫球的要求(垫球的准备姿势、击球点、手型、发力等运动生理领域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关注“为什么”,找到合理的学习切入点,对影响垫球的因素在关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性思考。充分考虑球的运行弧度、运行方向、运行速度等因素,进行主动思考并做出判断,并最终发出指令,进而主动加以控制,实现最佳效果,而不是被动、盲目地从事运动。

3 “反思性”教学在排球战术教学体系中的运用 

如果说“反思性”教学是对排球技术动作流程、动作标准、动作要求、动作合理性的有机融合的话。那么,“反思性”战术教学则是通过有效运用技术所采取的有预见、有目的、有组织的行动。

3.1 设计对排球战术反思的预案

排球战术教学是对学生智慧的运用,对于开启学生的智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个人战术发球战术教学中,首先设计不同区域的发球在课堂上进行演示,随后提出问题,在发球前是否想过将球发向什么区域?将球发向不同区域的目的是什么?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主要是让学生联想到针对二传、主攻、防守弱的队员,针对防守队员之间的结合部区域的发球,容易打乱对方的战术布局,为对方的战术进攻带来不变。

3.2 学生主动反思战术运用的合理性

反思强调认识主体自己认知、思考、探究知识的重要性,使之能够主动而非被动接受。

同时,学生通过战术体系的运用与研究反过来还能够对学生的排球技术学习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生新技术的的发展与提高。如果只是将球发过网,不去考虑发球的攻击性,则会使发球的威力大打折扣,如果对发球的区域去进行思考并加以针对性的运用,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结论:

4.1“反思性”教学是排球技术、战术教学最优化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充分合理运用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

4.2“反思性”教学是发挥主体优势,培养学生心智和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最终实现学会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4.3“反思性”教学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进而调控教学过程的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雁飞.体育教师如何进行反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 2005, 28(9):1246-1248.

第6篇

“可能性”在新课程中是学生比较喜欢但又容易出错的一项内容,“可能与一定”是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在满足相应条件后,一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而有些事件则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比如在一个盒子里放入两个红球,任意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白球;如果放入一个白球、一个红球,任意摸一次,则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红球(即可能性)。

在多次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原有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反过来也会干扰对“可能性”的数学化理解。

二、情境描述

我在执教“可能与一定”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一个白球、一个红球,任意摸一次,结果会怎样?

学生的回答是:“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红球。”

为了“确认是这样”,我请一位学生摸一次,结果摸到的是白球。接着,我又请一位学生摸一次,摸之前我请学生们猜一猜这一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是红球了!结果这位学生摸到的还是白球。第三次请学生摸,再猜,这时更多的学生认为一定是红球了。但第三位学生摸到的竟然还是白球!这时,教室里一片惊讶声:“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

第四位学生再摸,白球!

第五位,还是白球!

第六位,依然是白球!

我的额头开始冒汗,心里也暗暗嘀咕:“怎么会这样?”一个念头禁不住从脑海中冒了出来:“这课要上砸了!”

到了第七位,那位胖胖的小男生终于“争气”地摸到了红球。

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教学顺利地转入了下一个环节。

三、课后反思

“可能性”一课我已经上过好多次了,但这样的情形还是第一次发生。连续六次摸到白球,怎么会这样呢?课上,我茫然不知所措,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结果为自己额头冒汗感到羞愧,更为没有抓住教学中生成的好材料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感到汗颜。第一次摸到了白球,第二次摸到的应该是红球;连续两次摸到的都是白球,那么第三次摸到的就一定是红球了。对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作出这样的判断一点儿都不奇怪。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作出这样肯定的判断呢?显然,这是因为学生对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模糊理解。对“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这个随机事件而言,学生的生活经验足够支撑他们作出这样的判断:或者摸到白球,或者摸到红球。而且学生还会直觉地意识到:摸到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但可能性相等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学生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摸两次,那么一次摸到白球,另一次摸到红球。我想,这就是学生作出上述判断的原因所在。

那么,可能性真可以这样理解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数学上,对上述摸球这个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描述有两种办法:一是用数据来刻画(即概率),摸到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各为二分之一;二是用重复摸球的统计结果来描述(即频率),摸一次,可能摸到什么球,这具有随机性(无法事先确定),但如果重复不断地摸,只要摸的次数“足够多”,就可以发现摸到统计结果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摸到白球和摸到红球的次数大致相等。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知道,下一次会摸到什么球,这是无法事先确定的,也就是说,每一次摸球,摸到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都存在。但一个人在作出判断时,往往会有受到自我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当连续多次摸到白球时,就会产生下一次“应该摸到红球了”的心理期望。

第7篇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它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数学王国里寻觅求索的航标。

书画者有云:“关键一笔可点睛。”同样的道理,在数学课堂中“什么时间提问”“提什么问题”是教师提问必须考虑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在提问之前必须寻找一种提问的契机,寻找一个提问的理想切入口,使整个数学课堂变得圆润生动起来。

一、在追问中生成,让数学课堂丰满

[点击现场]

六年级上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起始课。书上有这样一个连线题:

3红一绿 4红一绿 1红3绿

摸绿球可能性是1/5摸绿球可能性是3/4摸绿球可能性是1/4

基本题做完,老师追问了一句:“从哪个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生1: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第二个口袋里红球的个数最多。

生2反驳:不对,比较的应当是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分数。比如第一个口袋里放6个红球和1个绿球,第二个口袋里放7个红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第一个口袋是6/7,第二个口袋是7/10,虽然第一个口袋的红球比第二个口袋里的红球少,但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第二个口袋里的大。(生举例,师板书示意。)

师:看来比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只要比较表示红球可能性大小的分数就可以了。

生1又举手:老师,我觉得只要加一个前提条件,每个袋中绿球的个数相等时,就可以直接比较红球的个数了。

……

[反思归档]

一道简简单单的题目,因为教师深入一步的适时追问,竟然演绎出如此精彩的生成,可谓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节课上的这个环节启示我们,书上的每一道题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思考提出一波三折的问题,从而使题目的可用空间变大。在关键之处,教师适时地深入追问,就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以问题引领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积极地游弋,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满足。让我们不妨在课本练习题这个方面把文章做足,精心创设问题,于平地处掀起惊雷,在数学课堂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二、于无疑处质疑,让数学课堂情浓

[点击现场]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学课。

教师出示题目:公交四路车上有35人,到石屏站点有9人下车,12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通过思考列出综合算式:35-9+12;

又有学生举手回答:12-9+35或35+12-9。

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样列式也是可以的。

师:你们认为这样列式符合生活常理吗?

学生们都愣住了,看着老师两眼茫然。

师:学生们,我们是先让车上的人下去还是先让外面的人上车呢?

生恍然大悟。一生说:我懂了,我们应当先让车上的人下车,然后上车,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反思归档]

如果从数学逻辑上看,后两个算式无可厚非,而且体现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而我们这位老师没有停留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满足上,更关注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教学,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

一句“符合生活常理吗”把学生带入社会秩序,让学生把数学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一问相信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情感获得洗涤,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引领学生提问,让数学课堂灵动

[点击现场]

这是一节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经历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预测猜想――探究创造的过程之后,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

师:根据你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你能出一道判断题来考考大家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思考起来。一分钟之后,学生纷纷给出判断题: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分数的分子除以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除以6。

……

[反思归档]

有人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形成性教学

小学有关数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看起来抽象,实际上是认识现实世界与处理日常生活的一种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同时,从宏观上,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与概率观念,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抽象而又充满吸引力的,但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如:可以动手收集与呈现数据或是做概率游戏等,因为其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一种挑战和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具体地看,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中的“统计与概率”主要有如下一些基本部分构成:①知道数据在描述、分析、预测以及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的价值;②学会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利用的基本的能力;③会解读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④认识一些随机现象,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来预测这些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现在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关“可能性”部分的内容为例来进行分析。

一、导入部分

通过示范游戏让学生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可能的结果。

(1)教师:“从一只装有5个白球,5个黑球的袋中摸出一球,问:摸到白球的概率有多大?摸到黑球的概率有多大?”

学生:(答案各异)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2)让学生在设计如何在一个口袋中装入若干个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球,使得从口袋中摸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1/5。

(3)进行日常活动的关联。如:“我们班同学明天要和邻班的同学进行足球比赛,请预测这两支球队赢的可能性分别有多大?”

活动目的:要求学生想到用统计的方法收集以往比赛中两球队的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算出各球队胜负的比例,最后做出推断。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思考原因,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活动内容一: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反复抛掷一枚硬币,然后通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与观察。

(1)学生得出结论:“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次数这两个数据逐渐接近”。

(2)教师给与肯定:“这两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还包含着一个基本的极限思想的问题,所以教师还需要给与指导,明确指出:“只有当事件的频数(抛掷硬币的次数)趋向无限大时,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机会才是相等的。

活动内容二:

老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 4个白球和1个黑球。

(1)教师:如果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有多大,黑球呢?

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后并组内交流。

(2)学生 1: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是黑球。

(3)学生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4/5 ,因为有5个球,其中4个是白球。

学生此时的反应分为两种:同意和不同意。

(4)教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进行分组摸球,记录摸球的结果,验证一下大家的想法。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4/5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活动内容三:

(1)教师:当你一打开电视机,在10分钟内就会看到广告节目的可能性有多大?”

(2)学生:只会给出猜测性的答案。

(3)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去统计一小时内广告节目出现的频率,然后依据收集到的数据再做出判断。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次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可能性”进行感知和思索。

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进行理论验证。

(1)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第9题:①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第一,每次抽出的结果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第二,随着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会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体现出了统计与概率的问题了。

(3)第10题:猜一猜①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②简单统计猜测情况。③揭示结果。④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思索,进行下一步教学引导。

(5)第11题: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以。

(6)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做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可能性是均匀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7)第12题: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以及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给出理论验证。

四、教学反思

第9篇

1.学生在课中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少参与,就算不上“主体”了。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应付的。

2.学生在课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养学生友好往来,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中我常用“随机式”的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但由于素质的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的个性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因为他们是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少了个体的差异,因为他们为了这个合作体进行互助,使自己的这个合作小组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在变向运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发现许多变向运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3.学生的目标达成

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无切实掌握动作技术,并将所学的技术纳入自己原有的技术中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关注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投入,是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致力于面向全体的同时,是否能让素质好的“吃得饱”,让慢生“吃得了”。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本节课以“变向”为主线,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变向的脚步动作。然后结合篮球运球追逐,让学生自定目标,在目标的统领下合作学习,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后反思

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学后的评价反思、反馈纠正中得以升华,反思取“好坏”,得“扬弃”,求“纠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过程。

1.成功的经验

它可以是教学设计的奇思妙想,灵机一动;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举;更可以是师生交流的精彩的对话……这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值得以后的借鉴。本课最成功之处就是在运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身体的变向,体验脚步的移动,为延伸到本课的重点、难点伏下美好一笔。

2.失败的教训

再好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有节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没有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没有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上一层楼很困难,只有吸取教训,总结、反思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再接再厉。在变向运球的教学中,一味的讲究“变向”,而忽视了学生带球的变向,所以在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展示时,球是变向了,身体没有及时变向,发现自己没有深入到这一层次的学生中去。因而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达成是不理想的。

3.教学的应变

课堂

共2页,当前第1页1 教学中,随着基本部分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做法”要比自己平时想的高明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4.教案的修正

第10篇

一、实践操作,启发解题思路,实现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转化

动手操作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从直观走向抽象思维。把抽象的概念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能使学生学习时更易于全面、正确地把握全题的数量关系。

例1、学校里栽了60棵榕树,栽榕树的棵数是李树的5倍,栽李树多少棵?

我在教学中贯彻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看到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抓好特征,辨明异同,自己得到观察的结果,从而掌握解题的思维方法,减少学习的难度。我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点,并出示要求:

第一行摆:?第二行摆: 是第一行的3倍

问:第一行摆多少个圆点?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摆弄学具,在实践操作中直观地看到第一行要摆几个圆点,只要知道第二行的个数和倍数,用除法算即可。这样把倍数关系逆向思考的问题,转化成实质一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得出计算方法,我再指导学生从摆圆点过渡到画线段图:

第一行: ;第二行: 。

线段图画好后,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数量关系:第二行摆的个数÷倍数=第一行摆的个数。再分析例1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已经明白了要求李树的棵数就是把榕树平均分成5份,算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算。还能很快地画出线段图,继而找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然后启发学生把这一题与以前学过的倍数关系应用题联系起来,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用李树的棵树×倍数=榕树的棵数的方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学生的思维方法反映在实践中,分析数量关系时老师通过对学生操作时的观察及时得到反馈,能当堂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调控,逐步启发解题思路,化难为易,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动口叙述,对比推演,弄清数量关系,开拓解题思路

思维和语言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解答应用题的错误主要不是出在计算和理解题意上,而是由于未能把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生活情节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式子中的数量关系未能沟通起来。在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边分析,边用正确的语言叙述数量关系,这样做学生的解题思路也就清晰了。例2:

(1)学校有8个足球,24个篮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

(2)学校有8个足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有多少个篮球?

(3)学校有24个篮球,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有多少个足球?

这是题组对比的例题,要分清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算法,一定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数量关系和列式沟通起来。我先让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分清各题的条件和问题,想想它们有什么联系。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分别指名说说各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要这样算?并逐题让学生以准确的语言叙述出解题依据,接着板书数量关系式:

(1)篮球的个数÷足球的个数=倍数

(2)足球的个数×倍数=篮球的个数

(3)篮球的个数÷倍数=足球的个数

我把这三小题联系起来对比启发学生回答:这三道题有何异同之处?学生在老师由简单到复杂的逐个提问引导说理后,都比较容易地概括出:这几道题都是讲篮球和足球个数比较问题的,是倍数关系,但每道题的已知条件都有变化,所以计算方法不同:第一小题用除法算,第二小题用乘法算,第三小题用除法算。学生在边分析,边叙述中弄清了几道题的联系和区别,选择解题方法时就准确无误了。

三、变换关系式,锻炼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复合应用题是由两道或两道以上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我在教学复合应用题时注重从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关系式引入,便于学生明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准确地找出先算的中间问题。

例3、小明家养了10只鸭,养的鸡比鸭多6只,一共养家禽多少只?

这一题与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区别在于第二个条件与问题未有直接关系。我先复习一步应用题:小明家养10只鸭,16只鸡,一共养了多少只家禽?要学生说出这道题的关系式,老师跟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鸭的数量+鸡的数量=家禽的数量。通过一步应用题作为过渡,比较两题的异同之处,并重点运用关系式提问: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算出一共多少只家禽吗?并用关系式表示出中间问题:

鸭的数量+鸡的数量=家禽的数量

鸭的数量+比鸭多的数量

学生根据关系式很快找出先算鸡有多少只的中间问题。学生正确解答例3后,我把例3的第二个条件改变成“养的鸡是鸭的2倍”,变成例4:小明家养了10只鸭,养的鸡是鸭2倍,一共养家禽多少只?

在完成例4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写出关系式后再列式计算,学生的完成情况良好。运用关系式把直接条件不断变化,学生都能清楚理解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求出中间问题(养鸡的只数),这样做就达到了举一反三,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转换思考角度,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发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必须开拓学生的思想,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把思想集中在某一解答或某一方法上。

例5:龙峰电影院的门票每张10元,某校组织39名同学去看电影,带400元钱够不够?

第11篇

在物理教学中也有必要加强语言能力培养,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说计算过程

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让学生说计算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算理加深理解掌握的过程。例如,我在教综合题的计算时,先让学生说计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如何统一单位,然后用那些数据,怎样计算,并演示计算过程。”

二、说解题思路

在物理教学中,解决问题是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在课堂中,学生虽然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没有机会说出来,思路还是凌乱的。只有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解题思路,才可以澄清模糊的认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从而掌握解题的方法。如在教学应用题“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乘10的8次方,在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2.56秒,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提示学生给出时间为往返的总时间,再让学生说解题。这样训练,让学生把解题思路完整地说出来,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发展。

三、说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推导出公式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推导过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计算公式,掌握计算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电功率计算公式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电功公式w=Uit,P=W/t,再让学生说另一个电功率公式。

四、说操作过程

教学中设计分组实验活动。在操作动手之后,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用语言把思维过程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测焦距,在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在点燃蜡烛开始实验。这样动手实践,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学会抽象思维,用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既让学生了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心到、口到、手到的自主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说反思

第12篇

【关键词】高三学生 政治 自主命题 反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要使知识‘活起来’”,那么该如何“活起来”,其解释道:“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我们应当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那么又该如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刻理解和应用发展呢?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认为对于高三学生在政治学科中比较有效的一个途径便是学生自主命题。它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快乐参与,又可以发挥其主体思考问题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知识用“活”。然而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命题能保质保量?笔者以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实践中,本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命题进行指导的:

一、精心准备,环环相扣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直是在做题,很少甚至从未命题,因而他们在自主命题方面显得毫无经验,甚至有时是无从下手。此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精心做好准备,为此,本人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熟读考纲,抓住关键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熟读《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等。其实,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提到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这意思也就是说,如果说材料是血和肉,那么知识点则是筋与骨,没有筋骨的支撑,血肉无法依附。因此,只有当教师指导学生将《考试说明》和《学科指导意见》等中的“筋”与“骨”找出来之后,学生才能更清楚地洞悉考点和考试的重难点。这是命题的基础工程,也是以后在命题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2.收集资料,分类汇总

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特别提醒学生要重点去收集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和样卷,并将其按特点进行分类。毕竟高考真题和样卷是最好的试题,也是最好的命题模板或样板。只有模板或样板好,学生的命题产品才可能有质量,否则就只能是一种幻想。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要多看、多做和多分析近年来的高考真题与样卷,尤其是对近五年的高考真题与样卷都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能从知识范围、设问类型、问题指向、材料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以此让命题更能保证针对性和时效性。

3.考点分析,全面深入

学生对高考的把握往往是片面的、皮毛的,还需要教师对高考考题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自从2009年新课程改革后,全国很多省市高考自主命题,我们浙江省是其中之一,而且浙江省高考政治题非常有水平和特色,最重要的是浙江省高考政治试题的很多特色只有比较和分析,才能把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样的道理,只有知道浙江高考试题的特点,才可能在学生自主命题中保证质量和享受成功。因此,教师需要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告知和让学生体味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特色,包括材料字数、材料间的联系、时政热点、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问题指向、答案组织的特点与要点、评分标准细化、难度系数、试题区分度等,这样学生自主命题才能有的放矢。

二、细化过程,步步为营

精心准备是前提,但精细化的过程设计与管理是学生自主命题的关键。

1.自主命题,循序渐进

开始阶段学生自主命题时,教师要尽量多一些限定,因为学生方向没有、立意没有、材料没有、思路不清,设问可能也不科学、答案组织也可能很不规范。这时,教师可以提供材料或考点,也可以都提供,让学生设计设问的类型与指向,按照设问类型指向与材料考点来组织完整且相对完美的答案。

例:以下为开始阶段在学生自主命题前教师对材料和设问进行圈定:

材料:“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时许,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新闻会,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名称为“玉兔号”。据统计,在公开征名的一个月中,国防科技工业局共收到名称方案19.31万件,经过多轮投票,最终选出“玉兔号”“探索号”等10个名称。有关部门将这10个入围的备选名称进行公示,随后广大网友按照相关程序与规则,积极地参与了月球车名称的投票活动,最终“玉兔号”得票排名第一,并通过终审评审。李本正说:“对征集收到的名称,我们组织了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进行了入围初评和终审评审等工作。”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主命题,要求结合材料,并提供详细的、与材料紧密联系的标准答案。

随着学生自主命题的多次尝试和水平提高,教师可以慢慢地不做任何的限定,直至完全开放,由学生完全自主地找材料、设置设问和组织答案。整个自主命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讨论质疑,民主集中

学生完成自主命题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需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分小组讨论和修改。一般可以这样设计:先由小组其他成员认真答完命题同学的自主命题,再由该同学讲命题思路和答案组织,然后小组成员一起比对答题答案与标准答案、谈想法认识评价、提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命题(以第一小组ZY同学的命题为例):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相关知识,分析“玉兔号”月球车的命名过程(12分)。

答案组织:公民首先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提案,随后网友进行投票(2分),体现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2分),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2分),体现了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小组成员做题后提出质疑:“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知识范围是否科学(教材上没有这一直白表述),设问与答案是否匹配(设问是分析过程,答案是体现了什么原理,两者无法直接对接)等,并由此对ZY同学的设问和答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小组实行民主集中制,一起做出了如下调整与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的知识,分析“玉兔号”月球车的命名过程(12分)。

答案组织:公民首先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提案,随后网友进行投票(2分),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2分),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2分),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

“两人智慧胜一人”,实行民主集中制进行讨论和修改的自主命题,是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产物。它大大增强了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和解答试题的能力。

3.师生合作,换位思考

接下来,教师换位做题,并与小组成员沟通,进行评题析题。教师先完成学生的自主命题,然后聆听小组自主命题的构想,接着教师根据浙江高考试题特色和做题体会,与该小组成员一起对试题进行评价与分析。教师在评价分析时,需要侧重把握的是试题是否偏难怪、是否符合浙江高考试题特点(如材料分析、知识细化具体化、创新性思维等)、题目与答案组织是否严密、表达是否规范、试题是否有新意和一定的区分度等。

还是以经第一小组民主集中后ZY同学的命题为例,教师做出以下修改: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玉兔号”月球车经历多环节命名过程的道理(12分)。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1分)网友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投票(1分),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专家评委会对月球车的命名的各环节进行了评审,对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分析论证(1分),是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其科学性(1分)。

有关部门将入围的备选月球车的名称进行公示(1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1分),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1分)。

广大网友遵守相应的规则与程序参与“玉兔号”的投票活动(1分),是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决策(1分)。

网友、专家等参与月球车命名过程,由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也是公民行使权利的体现(2分)。

这样,整道试题知识更加细化,从“是什么”和“为什么”双角度考虑分析问题,总体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凸显浙江卷特点,基础与能力并重,注重思维的拓展与知识的联系,有创新,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这样的修改让一直参与其中的高三学生立足高远、感悟良多,从而提升命题解题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前期环节的基础上,布置自主命题小组成员对试题进行再修改后定稿,并作自主命题的自我评价。这样,整个学生自主命题的命题环节完成。

三、注重反馈,全面提升

学生完成自主命题并不是最终结果,必须通过检验反馈才能证明其是否具有有效性。那如何做好检验反馈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真题检验,分析评价

教师将学生自主命题印发给其他同学做考试或练习试题。这既是对学生自主命题劳动成果的尊重与重视,也是检验反馈学生自主命题情况的重要手段,更能增强其他同学学习做题的兴趣。教师组织自主命题,学生认真批改这一试题,自主命题的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答题情况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找出知识点、答题规范等方面的正反面典型试卷,指出学生答题的常见或高频问题,并完成相应的分类汇总。

2.交流互动,信息反馈

教师安排自主命题的学生对试题进行讲评与反馈。学生从自主命题的立意、亮点、缺憾、知识、设问、材料、指向等角度进行分析汇报,从答题情况和典型试卷角度来讲解试题。同时,做题学生评价试题,从做题的体会和对试题的认识谈起,可以谈谈试题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更加完善与科学。

3.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教师安排每个命题小组在前期环节完成后,在其他同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再讨论。通过一个阶段的自主命题尝试后,教师布置全体同学在做题过程中对理解立意、完整分析和解答试题、规范组织答案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当然,教师也需要总结经验与反思调整,在学生命题过程中进一步仔细研究高考、调查学情,将经得起推敲、扛得住反馈的好试题收录入题库,将学生练习时存在或暴露问题较多的试题进行再次训练或变式训练。这样既能提高试题资源的利用率和达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又能提升教师自身命题的水平,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命题,这既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命题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命题中的主导地位,又是集师生的智慧于一体,让彼此间出现更多的互动,更多地去换位思考教与学,师生也因此便会出现更多的共同进步,同行不妨一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