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时间:2023-02-18 03:16: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第1篇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不仅理论多,而且实验也多,涉及很多知识点.虽然很多只是初中化学的延伸,但内容实践性很强.学好高中化学,不仅因为化学是高中课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而且因为高中化学很多理论与实验都运用在生活中.学好高中化学,就可以对生活中很多问题做出解答,便于在生活中对化学用品的选择.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伸,比初中化学对学生要求更高.高中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高中化学中的很多概念,在初中都有提及但教师并未做出解释,所以学生对它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高一学生对化学学习,感觉很难,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高一学生面临很多困难,不仅是学习方法的改变,而且是学习态度的转变.下面简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虽然高中化学重点都比较明显,但知识点还是比较多而杂的.所以,学生在面对这么多知识点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高中要学的学科很多,所以面对化学,很多学生觉得学习任务重.高中化学很多知识点连接性很大,所以学生必须记清知识点,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因此,学生要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弄清高中化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到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必须了解课本内容,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了解一下就行的.教师上课可以不带教材,但一定要按照顺序来讲课,最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知识点讲清楚,并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教师可以把知识点完整地呈现出来,并且把重点知识讲清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了解化学的学习特点.

2.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相比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完全是一个新领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无机推断为主,其他也有涉猎,但很少深入讲解.初中化学无机推断题一般就几个常用的化学元素,学生只要经常练,还是有规可寻的.但高中化学不一样,它需要记得的知识点多,一个知识点不停地变化,就可以生出很多题.所以,学生必须灵活应对.显然,初中化学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化学的学习.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学生都需要很多方面的改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教师应对教学难题的方法.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备课.比如,化学课程实验较多,很多还会涉及硫酸等危险物品.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安全,还要借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注意讲解重点,不要让学生只是知道实验现象,却不知道这个实验的重点.此外,还要让学生多做练习题,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这样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细致讲题,分析总结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高中化学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离子平衡、原子、无机推断、实验和元素周期表等.在学习高中化学时,学生要学会精读,归纳,巧记,勤练.比如,精读.课本是知识的载体,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学生必须认真细读其概念,掌握其内容,理解其实质.把课本读熟了,一些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就不会漏掉.例如,“烃”是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的总称.这样,当遇到甲醇时,就能准确判断出它不属于烃,自然也就没有烃的性质.比如,归纳.有些学生不喜欢化学,原因就是化学知识点繁、难、乱,很难花更少的时间来学好这门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做归纳,用任何可以标记的性质做总结.例如,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密切相关,可以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学生要依据物质的特点,把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比如,巧记.在很多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但同样的器材用在不同的实验,目的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把它们总结起来,然后巧妙记忆.比如,勤练.化学知识点多而杂,实验性很强,理解要求很高.所以,学生不能以背书的方法记下来,那样是起不了作用的.学生要在练习题里记住知识点.在勤练中,学好知识,学会化学做题技巧.

总之,高中化学知识点很多.学好高中化学,以后在大学就能选择很多化学方面的专业,而且化学应用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对生活帮助比较大.因此,高中化学不仅在高中阶段很重要,在大学乃至以后的日子里,也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第2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方法衔接

执行新课程标准后的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和设置发生很大的改变,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加上初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是每个担任高一化学教学的教师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认真解读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通过研读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对知识层次要求低,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知识层次要求较高,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详细研究化学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的差异

通过详细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也进行很好的衔接,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有很好的衔接过渡。但是也存在一些盲点区,如部分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酸性、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

三、调查了解教与学的障碍,制定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一 )做好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化学的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难心理。

2. 应对策略:复习初中知识,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常采用的复习方法有: (1)集中复习: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2-3周的时间复习化学中的重要 “ 双基 ” 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盲点”)。

(2)专题复习: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根据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的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化学计算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等。

(3)穿插复习: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 “ 铺垫 ” 去获取新知识。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复习:化合价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

(二)做好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和实物直观教学为主,高中教学注重方法的点拔,以启发式、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的灵活应用。

2. 应对策略: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三)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

1. 衔接障碍: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和简单模仿,学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

2.应对策略。首先在上高中化学课开始时,结合高中教材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等,要求学生要改变初中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其次,介绍学习高中化学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

总之,只有明确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 ,准确把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差异,制定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才能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转

[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第3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99-01

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做才能使初高中的化学知识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呢?我根据教学上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初、高中化学知识有效衔接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初高中化学教材及教学要求的差别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而高中教材与之相比,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也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等,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则要研究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为什么要进行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初高中知识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一个醒,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也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所以利用复习时间向学生传授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复习

1、摸清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制定复习目标

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的学习成绩,摸清其初中化学学习情况,再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

2、改变衔接复习的模式,以练为主

复习时教师不要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 应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练习题中,选题时要参考近几年中考题或高中高考涉及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知识点是初中的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明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我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使复习课做到事半功倍。

3、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出现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钙却没有酸式盐的概念及性质;复习中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的, 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结构理论方面的知识,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而高一化学则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难度加深;再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的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从初中知识的延伸、扩展和完善。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进行学法指导,大幅度提高化学成绩。

第4篇

【关键词】差异衔接协调性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71-02

初中按义务教育的要求,化学是启蒙学科,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素质;而高中化学教学既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的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高中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差异,致使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学习台阶高、难度大。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的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过早出现学习成绩倒退、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高一化学(必修)在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下面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明确找准初高中之间的差异,做到心中衔接有数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识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初中要求较低,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为“知道认识理解”,理解层面只包括“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而高中在“认知目标”要求上增加了更高层次的“应用”,同时“理解”的层面也多于并高于初中,包括了“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和概述”等,即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初中要求多为“认识”、“了解”、“感受”、“体验”、“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具体化。例如,要求“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对过程方法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高中化学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化学实践方面,初中只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等,这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认真调查摸清情况,掌握初、高中化学教学中认识不协调

(1)教师对课改理念认识的不协调性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惟一方式,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标准。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程改革,忽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追求表面性的“花架子”,将“放手”变为“放任”,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和诸多家长抱怨,由此对课程改革也产生了困惑。由于缺乏对课改精神的深刻领会和教学方法的深入探究,部分高中教师对化学课程改革持消极和被动的态度。

(2)学生对初、高中两学段的化学学习的不适应性

①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 ,对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虽仍为基础化学,但其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特别是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高中教师一旦在难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比如基本概念部分,初中的要求主要是识记和例题理解体会,而高中的要求是理解和应用,更明显的是化学基本理论以及化学计算方面。在教学难度要求方面,初中仅仅是会分辨即可,而高中则必须要能应用和扩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高中明显要比初中高很多。不同的要求使得教师的教学出现了断层的感觉。许多高中教师谈到教学感受时,无一例外都发出感慨:现在的高中很难教,对学生来说教材的要求在降低,而考试对教学要求很高,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②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尽相同,一般局限于传授知识和适应性之间;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不足或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

③学习方法的不适应。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教师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

④学习心理的不适应。初中化学学习相对简单、轻松,高中生面临紧张的学习和竞争,生活节奏更快,若教师不进行积极的疏导,极易造成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学生之间的差别较大,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尽如人意。若不及时加以解决,随着化学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情况将更趋明显。

二、新课改理念下掌握学情,让衔接教学在实践中循序渐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几个重大转变,即:教育目的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教育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坚持以对话、活动为场景的合作观;教育模式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坚持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教育手段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坚持以学习用具为重点的开发观。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不要望而生畏,让学生从心理上作好准备,让学生想学,我认为这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高一新生在生理上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特殊阶段,教师要抓住其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帮助学生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建立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经常地跟学生心理交流,对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并扮演好角色。

2.知识内容的衔接

初中很多知识都是高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的基础。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上以物质的分类为主干,即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而高中化学知识则以物质结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的理论为主干,在教学中从学生初中所学到的知识“点”开始,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由知识“点”串成“线”,进而发展形成一个知识层“面”,进一步注重于知识面的应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知识“网”。 在高一教学中理想的做法是不一定要集中一段时间对初中知识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而是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把各知识点分散到化学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理。由鉴于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

3.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五个一级主题内容来看,“科学探究”主题无疑是最具核心的内容,是一种既符合科学知识产生规律又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学习内容,因而也是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对已经熟悉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学生来说,在高中阶段能否将这种学习方法贯穿于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将直接影响并制约其终身的发展。因此,大力开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化学教学活动,坚持用探究的方法教、教探究的方法,切实做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衔接工作,这是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关注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来说,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既整体规划又统筹安排,使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落实在学生平时的学习。教师要抓住“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的个性化,学生在学习,探究,创新,交流过程中必然有许多难解和疑惑,这时教师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4.学习方法的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的内容是基础性的,识记性的知识比较多,因此有不少学生存在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方法。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教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教学的首要任务。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进行学法指导,可以在高中化学伊始讲解初、高中化学内容的区别,阐明学习方法的差异。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应渗透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如课前做好预习、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正确的学法是良好教法的基础。只要师与生、教与学都遵循认识论与方法论,符合现代教育的建构主义教学规律,师生在教改实践中互促共进,教学质量就能够稳步提高。

5.能力培养的衔接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学如何用”,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让老师拖着走,不但教师感到心力疲惫,而且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有真才实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要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能力培养方面,初中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记忆型,较少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高中化学教学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既与义务教育衔接,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又为学生的分流打好较高层次的基础。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做到衔接教学有的放矢

1.上好实验探究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中学化学教学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课有利于培养这些能力。现代中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比较强烈,探究实验能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思维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中可以通过实验设计的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假说,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活思维,走向成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欲学。

2.精心备好起始课,尽可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 ,“术”即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备课,力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尽可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的讲授方式要反复推敲,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也得巧作安排。一节课需几课时完成,每课时内容分配,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到什么程度,可很据学生情况而定。教学中要灵活应用教法,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化学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衔接

初中化学是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强调定性分析,更多时候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高中化学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要做到“知其然”,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而且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做到理解后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提升,学会“举一反三”。如果学生还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则会事半功倍。此外,高中教学课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

可见,高中化学不论是在学习方向,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初中化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对刚跨入高中校门的新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做好了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大显身手。为了顺利解决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摸准学生实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该在了解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掌握化学知识的真实水平后,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1.认真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摸底测验,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进一步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灵活选择方法,“集中”“穿插”并举。对初中部分化学基础知识和部分缺失内容进行“集中”复习,如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金属活动顺序、元素化合价、酸碱盐相关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进行系统复习。其他内容“穿插”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补充,使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到新知识框架之中,将旧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作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或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因此,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对抓好高中化学教学十分重要。现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罗列如下。

1.初中教材中出现但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的内容:(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2.需在高一时继续加深和完善的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①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化学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初中化学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化学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化学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化学更为完善、更为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化学计算部分:(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2)“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则不要求学生掌握,在高一化学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通过连续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化学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教材现以实验直观教学为基础,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多而原理少,高中教材则注重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推导过程、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灵活应用,由于知识面的拓宽,有了更多知识迁移机会,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灵活运用,以及知识的总结归纳。

四、根据初、高中化学课程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有效的指导。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与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学生课外学会更多知识所做的铺垫。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教材中的不同内容对学生各种知识的学习给予具体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也才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五、关注学生心理衔接,使其进行健康平稳过渡。

高一新生在生理上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特殊阶段,教师要抓住其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帮助学生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经常地对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尽快进角色。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而且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与能力培养的衔接,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6篇

一、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1.通读教材,把握尺度。化学老师应认真通读、钻初高中全部教材,明确哪些知识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应在初中解决而实际没有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有所了解而要在高中加深和拓展,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初中)―电子式、结构式(高中)(下同),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燃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酸碱盐―电离平衡理论;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散系、胶体、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pH;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方程式计算;实验基础知识―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等。

2.明确方向,做好衔接。只有教师了解了教材的内容,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方向、深度、广度。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学生已经打好基础,高中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作为承前启后的知识,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进行复习或强化。还有一些初中不讲高中课本没出现但高考却要考的知识一定要补充进来,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溶解度的计算,等等。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一的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上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特殊时期,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

1.开学伊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可以搞一次摸底测验,掌握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素质情况。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让学生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改进学习方法,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

2.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也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高一新生正处于不成熟向逐步成熟的过渡阶段。一个实验、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都可激起他们心中的热情。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实验的优势,使学生一开始就“迷”上化学,并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图片、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高一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三、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1.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初中化学内容相对较少,且对知识的要求较低,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简单的记忆、仿照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内容少、简单,有些聪明的学生只靠课堂听课就可以考好成绩,因此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要对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所学化学原理,并且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2.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效果。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解题方法、总结规律技巧,使学生从中领悟到题原来可以这样做,知识原来可以这样记,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注学生心理的转变和衔接

1.了解学生心理,树立学习信心。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跃。二者之间形成的跨度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任务,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甚至焦虑、茫然。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心理上的这个衔接,只是一味地抓学习,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对高中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应帮助他们消除对未来因感觉迷茫而产生的不安心理,引领他们以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体验充实紧张的高中生活。

第7篇

【关键词】化学 衔接教学 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28-01

在从初中课程迈向高中课程的过程中,其知识的难度和广度存在较高的台阶,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感到很难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许多学生觉得高中阶段的课堂容量大,内容难度大,找不到重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初、高中知识没有得以很好地衔接,初中化学教材几乎涉猎了中学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在初中毕业会考和普通高中升学考试中涉及很少,一些甚至从来不考。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因素,致使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相对边缘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只是一带而过。这种教学实际直接导致在初中介绍概念、高中深入学习的知识的教学在起点的初中阶段就已经造成“欠账”的情形,这必将给高中阶段的教学带来障碍。为了使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卓有成效,开展衔接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时下多数学校一般都是给学生配发了衔接教材,但也出现了衔接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为了补救这些不足,就出现了一些学校按照衔接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过一遍,但根据本人在衔接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做法收效甚微,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同时对于衔接教材本身,其质量也不是怎么好,大都是对一些知识点的拼盘式的概括,缺乏对知识之间必要的系统性、规律性的衔接,教材编写时从学生的实用性角度考虑得太少、太浅,对学生在知识准备、方法指导和能力转变上起到的功用微乎其微,感觉只是一本很普通的复习资料而已。

但为了做好由记住“是什么”向弄清“为什么”的转变,由“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向寻找“规律性”理解要点的记忆方法的转变,由“看小说”的阅读方式向“研究型”的阅读方式的转变,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究竟怎样改进衔接的内容和衔接教学的方法才会有较好的衔接效果,实现“无缝”衔接的终极目标呢?以下就本人的实践做一归纳,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 衔接教材对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工具性的知识应给学生以复习的方式做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第一,沿着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类型这条线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这样会对初中所学化学知识有一个很明确的主线,同时把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一些难点重新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明显感受到学生在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方面是有很多问题的,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对化合价的不理解和不熟悉上,所以这部分内容的细化和系统化将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和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沿着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所处的位置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化合价的值这条线进行归纳总结和衔接教学。因为这条知识线是把初中所学的在学生看来是无序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给学生指出一个明确的知识规律,而在衔接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好这条规律线,将会对学生在化学知识的认识上产生系统化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达到熟悉已学基础知识的目的,还为以后学习新的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于在初中教材中只是简单交代了概念,而没有做深入要求的一些知识点,如电子式、有机物的一些通性、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具体情况以及排布规律等知识,应当在编写衔接教材时将这些内容增加进去,同时增加这些内容的使用说明,在使用说明中重点说明该内容在高中教材那些内容的学习中具体使用,相当于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参考资料。而这些内容,在新课程学到相关章节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中以资料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会使其实用性大增。

二 在衔接教学的开展方面也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这样可以提升衔接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在衔接教学中,对于上述第一点前面两部分所述内容在开学初以总复习的方式,由教师组织在课堂上系统详细地学习和归纳一遍,为今后高中三年的化学学习夯实基础,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因为觉得是初中已经学过的,不怎么重视的浮躁现象。另外,教师也应该注意不要只是快速地过一遍就了事地去教学,而要本着从根本上弥补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的不足和欠缺入手,彻底解决制约高中化学学习的瓶颈的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衔接教学。

第二,对于上述第一点第三部分中所述内容,教师在衔接教学时不要让学生纯粹去复习或熟悉,要求学生在涉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再对该内容进行学习前的准备学习,当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再现性学习。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74-02

实行新课改以来,很多高中学校在高一开学初都有开设“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课程,但教学资料及教学方法很多都不完善,致使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那么,如何使初高中化学较好的衔接、使高一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化学,这是课程制定者、学校、一线老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可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状?虽然衔接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实践者的认识。笔者认为初、高中化学衔接应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1.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别

从课程目标角度看,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知识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目标维度方面的发展要求,更加关注化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核心观念的建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学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初、高中教材中知识要求的差别

高中化学比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广的要求。以化学反应为例,初中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知识是非常粗浅的,要求的水平也是比较低的,即便被认为很重要的复分解反应,初中仅定位为“初步认识”的水平,不要求拓展深化。高中化学则在必修课程中就要求学生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内因与外因、化学反应的外部条件和发生环境、内容动因与外部控制、化学反应与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与理解。基于这样的整体性认识,初高中衔接工作就有了方向——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使衔接教学层层分解、逐步递进,做好相关工作。

笔者认为:在高一化学起始阶段,集中3-4个课时并强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从微粒视角看性质和反应”和“应用性质开展实验探究”三个专题的教学衔接是很有必要的。这三个专题的教学,在于弥补高一新生重要知识不清晰、化学观念不明朗、科学探究不深入、知识应用不灵活等高一化学学习的先天缺陷,同时揭示高一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是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教学内容及订出教学计划,使得所教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志向。学生受家长、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数学生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抱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仔细观察学生行为,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学生受环境、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性格迥异,有的学生大胆,活泼开朗,有的学生性格胆小自卑,作为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学生性格特征,针对不同性格学生,给以适当的教育方式,才能因材施教,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我们尽量要求她们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第三,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对脑子灵、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其难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对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教师多放些耐心,给这些学生多讲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授《硫酸》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三、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动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高中化学由于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相对较强,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认识理解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一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制约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化学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针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改进教学策略方法,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促进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1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

(1)对高中化学学科的认识会影响化学学习的效果。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非常多,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有的学生在心理上认为高中化学的学习非常困难,也正是因为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充足的自信,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惰性思维,对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忽略了认真理解、复习和总结,致使高中化学学习效果不佳。

(2)对高中化学学科学习兴趣会影响学习效果。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高中生们容易被动的学习,造成了学习兴趣不高,在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非常喜欢化学课堂,在整个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也就更容易集中精力学习,这对于加深高中生学习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因而有助于改善提高学习效果。

(3)对高中化学学科学习习惯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计划性和学习方式上,如果学生有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制定了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听讲、思考问题,课后复习、巩固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系统性强,而且非常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提高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效果也非常有帮助。

(4)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会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如果高中化学教师单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和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非常喜欢化学课堂,也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

(5)环境因素对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高中生的家庭因素 ,特别是家长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关注情况,有的家长习惯和高中生沟通学习情况,这也是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引导和激励,因而也有助于激发高中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措施研究

(1)引导高中生门正确的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效果的关键,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最首要的工作就是让高中生正确的认识化学学科。特别是要引导同学们充分的认识到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学习乐趣,同时还要端正同学们的理性认识和学习态度,学习化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的是所学习的化学知识都可以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在内心中激发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中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综合采取多种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们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一些化学实验过程和现象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激发高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实验演示更有助于增加学生们的吸引力,学生们在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原理;可以将化学学习过程和生产生活相联系;对于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可以结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同样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作为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自己学习情绪的调节。特别是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烦躁厌学等学习情绪的时候,应该及时的放松情绪,避免各种消极情绪对学习的不利影响。可以综合采取深呼吸调节或者是自我暗示等方法,及时缓解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程序。

(4)为高中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在高中生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鼓励家长多与高中生沟通学习情况,一方面关注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减少压力、增加动力,营造更为宽松理解关爱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高中生在学习上的心理负担,这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结语

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是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关键因素,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围绕这些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的改进高中生的化学教学学习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课程,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郑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新蕾.浅谈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科学学周刊,2015(1):191.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化学是高中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解决实验和计算等问题。因此它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化学也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一、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现状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面对复杂深奥又零散的化学知识,通常会感到高中化学知识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化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任务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教学的手段和思维单一,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是一味地讲授高中化学知识,而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学生只是认真地做记录、做实验,从而得出数据、总结结论。其次,在当前的化学教育中,学生的成败一般由分数的高低来决定,从而造成了学校刻意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机械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容易使学生忽视化学本身的意义,难以做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缺乏互动

高中化学知识对学生而言通常较为深奥且零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就会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很难全面地接受与吸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模式,不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愈发缺乏了解。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所遇到的重点问题,就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向教师积极地反馈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学习的困难程度就会逐渐增加,从而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是空谈。

三、解决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因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积极地思考、探索、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达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化学模型和化学实验,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和化学知识竞赛、制作化学板报、召开化学博览会、参观与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了解,从而难以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教师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做实验和画图表的方法,将复杂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在宽松的学习范围中使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改变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究,教师可提出部分疑问,各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探究,也可以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进而解决问题,既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又能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目前,我国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严重制约着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藏永德,丁海红.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4(11):13.

[2]陈梅.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4(9):82-84.

第11篇

一、通过衔接教育培养“优生”

衔接教育是学生从低一阶段的学习向高一阶段的学习转型时,教师为使学生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实施的前期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做两个工作:一是知识上的衔接,二是方法上的衔接。下面以化学学科教学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从高一新生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在面对高一化学的学习时,有三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值得关注:首先,学生虽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学科上花的时间较少,但在毕业考试中普遍成绩较高,所以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存在严重的轻视心理。其次,是因为初中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性较差,知识点少而零散,中考试题以考查记忆性知识为主,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听一听,课后适当背一背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再加上教师工作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重视知识教学、忽视方法教学、放弃能力养成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样的教学现状必然造成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把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简单地与记忆相联系,明显不利于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第三,高中化学因为内容多、难度大,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出于对高考这一实际情况的考虑,往往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教学难度普遍较高,而起始阶段的高中学生因为学习方法单一,不善于捕捉知识,极易造成输在起跑线上的后果。通过衔接教育,首先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化学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难度上都较初中化学有了很大的提升,要学好高中化学,单凭简单的记忆是根本无法达到目的的;其次,通过衔接教育,可以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做好知识上和方法上的准备,避免单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当然,要做好这一工作,教师还需要在衔接点的选择、衔接方法的选择和衔接时机的选择上进行深入思考和广泛研究。

二、帮助学生渡过分化期

不论是哪个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和驾驭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决定一个高中学生能够成为“优生”的关键。

就高中化学而言,学生普遍感觉困难较大的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的学习。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集中在高一上半学期和高二下半学期。在这两个学段,学生要完成对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电化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突出特点就是化学概念理论集中、教学难点多而容量大、抽象思维要求高。“优生”虽然具有思维能力强、知识面广、学习方法灵活多样的特点,但他们在面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同样存在困难重重、力不从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困难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困难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做不好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会使部分第一梯队的学生分化到第二梯队,造成“优生”面大幅缩小的后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熟悉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弄清楚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实验、教具、多媒体等手段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象化、枯燥内容趣味化;采用交流、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批判性和深刻性;采用分化难点、循序渐进、以练代讲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消除概念及理论这个拦路虎的目的。

三、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矫正,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地应用于学习过程的一项教学活动。学法指导在本质上属于对学习活动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活动的计划和活动的实施两部分,而活动的实施又包括课内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和实施学习计划的方法(包含听课、笔记等课内学习活动和作业、复习、小结等课外学习活动)。除此之外,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应包括对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类型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思维方法。

四、给“优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

第12篇

1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法主要由进入问题情境、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五个环节构成。本文主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进入情境、搭建脚手架、探索认知和效果评价等环节具体分析支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高中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及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结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乙醇” 教学,探讨该策略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情境进入通过创设趣味情境,结合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具有的本身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从而在活动中完成任务。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如鲜明、有趣的化学实验,生动形象的录像片段,鲜活的实物展示,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等。本环节中播放视频《生活中的有机物——乙醇》, 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兴趣,以设计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构建问题支架的方式为中心来揭示活动主题。在播放视频的同时给学生出有关填词的游戏,比如“钠和乙醇反应”建立的 问题支架。当学生在后面的独立探究或协作学习环节遇到困难时,教师会提出恰当的建议,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顺利进行。当设问句改成陈述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了建议支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系统思考和研究,从而达到理性解决问题。教师在之前的教学中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情境,将学生引入新课,接下来就要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自己独立试着去完成教学任务。而这一环节就恰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独立完成关于乙醇的信息收集工作,并初步了解乙醇的性质、结构、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实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开放性的措施有:(1)让学生思考并提问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2)学生组装球棍模型,在组装过程中能够将微观分子模型化,而且也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3)学生小组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4)汇报总结实验现象及结果,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迁移能力。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合作学习中,主要基本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尤其是小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互相帮助、协调分工以及对实验进行讨论。在这期间也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需要指导小组进行实验,指出不足并进行改正。

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互相交流,最后通过教师对整个团队成果的评价,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有以下活动。(1)对学生分组,每一组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小组之间根据生活常识进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

的协作探究能力。(2)进入到乙醇结构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组装球棍模型并进行课堂展示的方式对乙醇可能的断键位置做出推测。(3)进入到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第三环节所要求的自主探究的实验,与老师、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在线的交流。掌握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典型例题。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是高中化学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新课标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看师生是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如何评价、评价什么、在评价中应注意什么是进行效果评价的关键。因此,在评价时应该依据新课标对高中化学的要求,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在评价时,要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参与讨论、操作过程的程度,合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沟通能力,为小组所做的贡献,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虚心听取他人有价值的建议;(3)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建构起自己对于乙醇学习的知识,通过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后检测、试卷检测等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是否对所学内容有了牢固的掌握。

2 总结

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通过将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进行团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效果评价,取得不错的成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够运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将新知识同化,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本文研究中,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并且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展示了建构主义理论下支架式教学策略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带来的作用。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从而获得更多的操作、体验机会,自主建立并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当然,也不能放弃教师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的地位、作用定位好、发挥好,只有在双方的合作中,教学活动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下去。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介绍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作用,让教师更加了解支架式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更熟练地运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学学习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高校.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8):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