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

时间:2022-11-17 11:0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线路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职高 电子线路 教学 能力培养

电子线路是学习电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如果教师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听,会使不少学生把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老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会越来越差,学生学完了相关课程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无从着手。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在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适应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要求。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动机的培养贯穿始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应用等方面入手,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明白其所学专业的内容。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与多种技能培训和考取技能合格证书,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为社区修理电子产品,组织多种模拟实践等,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技术,反过来会鼓励他们把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好。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实践能力“黑板加粉笔,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与根本优势就在于培养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历,比较过硬的操作能力。单单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形成职高类学生有利的就业能力的。

因此在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一)加强实验室师资建设

目前我校的实验室状况是: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只负责实验器材准备工作,而真正带学生实验实训的却只是一线教师。笔者不仅要完成平均一周14 课时的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有限的时间与个人精力,让本人很难对课程实验内容精益求精。

此外各班级学生人数一般在30 人上下,每次实验时的工作量很大,加上实验元器件易受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导致调试问题较多,很难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导致笔者在实验课上往往疲于为学生解决调试问题,而无法顾及平时实验考核。

针对这一现象,如果让实验室管理人员适当参与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课的管理与指导等实践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的提高,也能让一线任课老师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完善实验内容,增强实验效果本着“实验联系理论,实验巩固理论”的目的,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各个实验项目。如在开展第一次实验《单管放大器实验》前,先安排一次有关示波器使用的预备实验,使得后续实验能够顺利开展。为培养学生自主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精心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验实训内容,每次实验课先简要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实验。

三、将汽车电子线路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之中(一)提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总结出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的电子线路会存在哪些问题,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再由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汽车电子线路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 元件击穿。击穿包括过电压击穿或过流、过热引起的热击穿等。击穿有时表现为短路形式,有时表现为断路形式。由于电路故障引起的过压、过流击穿常常是不可恢复的。b. 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这包括许多方面,如电容器的容量减小、绝缘电阻下降、晶体管的漏电增加、电阻的阻值变化、可调电阻的阻值不能连续变化、继电器触点烧蚀等。像继电器这类元件,往往还存在由于绝缘老化、线圈烧断、匝间短路、触点抖动,甚至无法调整初始动作电流的故障。c. 线路故障。这类故障包括接线松脱、接触不良、潮湿、腐蚀等导致的绝缘不良、短路、旁路等。这类故障一般与元器件无关。

这些问题的提出更有利于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思考,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是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汽车电子线路故障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最后由教师来补充可能会被学生所遗漏的方式。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上面的问题来提出科学的检修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a. 要分析电路原理、弄清总体电路及联系。一旦碰到不熟悉的车型和线路,常常要自己动手,分析电路原理,甚至测绘必要的电路图。b. 先外后内逐一排除,最后确定其技术状况。汽车上许多电子电路,出于性能要求和技术保护等多种原因,往往采用不可拆卸封装,如厚膜封装调节器、固封点火电路等。c. 注意元件替代的可行性。

如一些进口汽车上的电子电路,虽然可以拆卸,但往往缺少同型号分立元件代换,故往往需要设法以国产或其它进口元件替代。这涉及到元件替换的可行性问题。d. 不允许采用“试火”的办法判明故障部位与原因。在检修方法上,传统汽车电器故障,往往可用“试火”的办法逐一判明故障部位与原因。尽管这种方法并不是十分的安全可靠,且对蓄电池有一定的危害,但在传统检修方法还是可行的。在装有电子线路的进口汽车上,则不允许使用这种方法。e. 防止电流过载。不允许使用欧姆表及万用表的Rx100 以下低阻欧姆档检测小功率晶体管,以免使之电流过载而损坏。

f. 当心静电击穿三极管。更换三极管时,应首先接入基极;拆卸时,则应最后拆卸基极。

对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则应当心静电击穿。焊接时,应从电源上拔下烙铁插头。防止烙铁烫坏元件。拆卸和安装元件时,应切断电源。如无特殊说明,元件引脚距焊点应在10mm 以上,以免烙铁烫坏元件,应使用恒温或功率小于75W 的电烙铁。

相信以这样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知识的积累会更有帮助,同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会得到同步的提高。

总结

对职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应用性,讨论的汽车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我校汽车电子线路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获得了较好的反馈,学生对汽车电子线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了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制作;教学;电子线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85-02

一、引言

《模拟电子线路》作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内容比较烦琐、知识点抽象等特点令初学《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高职学生总是感觉到了无头绪、难以理解、兴趣索然;而传统的重完整理论体系、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尤为重要。而高职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对这一教学目标,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必须对《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践证明将项目制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助于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创新能力和通过多方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制作项目的选取

制作的电子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其任务是整合课程,学生通过完成实际电子项目的制作从而完成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选取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首先选取的项目要适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即以“必须、够用”为度;其次选取的项目必须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且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项目,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1]。基于以上项目选用原则,笔者与本课程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将课程中所有必需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分解、重组、整合到教学项目中去,最终采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并能典型代表电子线路知识结构的电子产品“直流稳压电源”和“低频功率放大器”来承载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每个项目下又包含了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制作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如表1所示[2,3]。

三、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大致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

1.理论讲解阶段。教师先在课堂对将要制作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有关内容。本阶段主要采用多媒体及仿真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2.项目验证及安装和调试阶段:在本阶段,学生需对教师下发的制作任务进行仿真检验,验证无误后即可到校内实训基地领取项目所需的元器件与制作工具,在万用板上组装焊接实际电路并进行调试,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参数,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本阶段主要采用现场演示、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重点训练学生识图、焊接、常见电子仪器使用及分析排除故障等职业技能。

3.检查评估阶段。恰当的评价不仅是项目制作教学成功的保障,同时还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由于项目完成主要包含元器件检测、焊接电路、测量及调试、安全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等几个方面,在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内容有:学生完成电路制作的情况;学生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实施效果总结

实践表明,项目制作式教学法可令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实践技能也获得了有效的训练。学生通过真正的项目制作,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锻炼了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职业能力,令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获得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玉芳.“项目实训式”教学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1,(11):79-80.

[2]陈俊安.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9):270-271.

第3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 电子线路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79-02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多、理论复杂、实践性强,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新的教学途径。

一、信息化教学及其特征

信息化教学,指将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以及文字等多媒体信息,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手段。除在教室展示外,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可以到学校内网或者互联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载体有PPT课件、教学资源网站。信息化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把复杂的、抽象的、不易表述的知识和技能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和传统教学相配合将极大丰富教学手段。此外,一些制作精良的小动画、小游戏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没有太多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更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二、电子线路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习积极性受挫,很大程度上存在厌学心理;而且中职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高中比较匮乏,解决核心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对推动整个教学进程及缓解师资压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电子线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包括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部分内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作为物理电学的延伸,课程又存在理论抽象复杂的特点,较为枯燥和抽象,如果教师仍然像对待高中生那样以成绩为主导上课,则教与学都易陷入僵局。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复杂的、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的、生动的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本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大,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三、广西物资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

信息化教学建设,分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信息化资源库提供素材支持,信息化资源库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而制作。

1.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各种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信息化教学设计突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的使用,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有信息工具的使用、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等。

整门课程采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设计方法,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恰好能为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的各种“独立”提供帮助。

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法,把教学环节分为教师任务、学生收集信息、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实施计划、学生成果分享、评价等五个阶段。下面以电子线路中的“单管放大电路”章节为例对这五个阶段进行说明。

(1)教师任务

教师把《单管放大电路》任务书到校内网站,学生使用电脑下载。这一环节使用任务驱动法,确定任务要求,聚焦于学习者现有的主要学习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2)学生制定工作计划

任务是按照电路图,制作出一块电路板,并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点和原理。根据任务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搜集需要的各种信息材料,并制定工作计划。

这一环节使用小组学习法,激发并连接学生原有经验,小组自行组织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行动和经历中进行学习。

(3)学生实施计划

这是重点环节,在这环节中将使用大量信息手段解决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需要进行搜集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进行元件布局、焊接、电路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其中一个步骤遇到困难,整个任务将无法完成。针对学生搜集元件、布局和焊接的问题,制作flash小游戏,只有用鼠标拖动元件放到正确的地方,元件才会固定下来,否则会发出警告声及错误提示,在玩游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元件的外观、参数和位置。电路调试的演示过程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多次反复观看。对于调试中的数据,还提供电路仿真软件,方便进行理论和实际对比,达到理论实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目的。使用信息化教学,教师从忙碌的讲解和演示工作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引导者。

(4)学生成果分享

学生制作简单PPT,展示自己的作品及成果,对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课后教师把这些PPT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信息化资源的一部分内容。

该环节展示学习成果,以具体的产品来展现学习成果,深入讨论工作产品以及完成学习的过程。

(5)评价

通过信息化评价系统,在电脑上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包括评语和评分两部分。评分分额比例由教师进行设置,系统自动算出综合得分,还可以查看每次成绩、期末自动算出期评成绩,具有使用方便、实效性强等特点。

这个环节是反思学习过程,借助产品评价学习结果,检查并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重新组合,形成行动能力。

2.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资源库包括传统的教学文本文件,如教案、授课课件、实训指导书,还有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制作出高品质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建立信息化教学配套资源库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1)制作教学视频

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视频,元件的位置、参数和符号、电路板的走线才会清晰,视频才真正有指导作用。电路调试视频采用画中画效果,可同时显示仪器仪表显示屏以及电路测试点,这样能够实时显示数据,不错漏任何细节。视频带有字幕以及配音,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2)制作教学动画和游戏

使用flash或3D MAX制作游戏和动画。小游戏的作用是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减轻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游戏和动画,可以和计算机动漫专业的老师进行合作共同开发。

(3)仿真软件录屏

充分使用各种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l、proteus、matlab等。Multisim多用于模拟电路仿真,proteus在数字电路仿真方面则更好。在进行实验课程时,让学生了解电路或者电气元件变化时所带来的电路性能变化,再动手进行实操,有助于提高实训课程的效率。一些复杂的电路仿真学生不易掌握,要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屏,录屏后,给视频添加字幕和配音。

(4)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

网站是资源库的载体,教师把教学资源到网站,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现在大部分网站都支持上传图片、动画、视频,教师不需要自己另外制作网站,只需要在学校的官网或者教学网站开设相应的栏目,并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即可。如果占用空间过大,可以把占空间较大的高清视频放在学校内网,其他资源放在外网。

课程信息化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把课程每个章节进行分解,建立计划,给每位教师分配任务,经过每个学期的积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不断完善,最终将形成信息化教学所需信息资源库。

3.信息化教学的成效

使用信息化教学后,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2012年参加广西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三等奖,2014年广西创新杯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从2009年至今,学生参加全区中职技能大赛也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每年都有所斩获,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阶段性成果的体现。

四、电子线路课程信息化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1.仿真机房、信息化课程等信息化资源有限

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由于经费和师资等问题仍然达不到教学要求,只能是一部分课程或某些课程中的某些项目和课题可以进行信息化教学。电子线路课程属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知识量大,而课时安排往往比较紧,若全安排信息化教学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2.教师的观念及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教育理论,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例如使用何种设计软件、如何使用该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部分老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将制约信息化教学的推进,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管理层大力推进。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学校在电子线路课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然后将经验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推广,使其他课程能够全部或部分内容信息化,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刚.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7(05)

[2]陆红波.《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3]刘阿玲.基于数字钟的信息化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09)

第4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在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借此推进电子线路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很有成效。

[关键词]EDA技术;电子实训;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之具备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重视职业岗位和实践教学,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应用性和针对性,教学中应注意讲练结合,增强学生的应用和综合能力。教育学家黄炎培曾说过:“职业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原则,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的缩写,EDA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仿真和模拟软件(Multisim、Protel99等)进行原理设计和验证,利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软件(如Protel99)进行电路板设计,还包括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设计软件(如Lattice公司的ispDesign EXPERT)进行编程器件的设计。其中Multisim和Protel99SE是较为流行、适于电子线路教学的EDA软件。它在计算机上虚拟出一个元件种类齐备、先进的电子工作台。用它进行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克服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可以针对不同目的(验证、测试、设计、纠错和创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与传统的实验方式相比,采用EDA进行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突出了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 不仅实验效率得到了提高,还能训练学生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的使用仪器。仿真实验几乎可以完成在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电路的实验,并切和实际,实验情况非常贴切,选用的元器件和仪器也和实际情况非常相近,一般会使用常规仪器的读者,都能很快掌握软件提供的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具有部分EDA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

一、EDA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线路教学中,有与课程同步的实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有限的实验远不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学生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而且在教师规定的模式下实验,虽说有成功率高、元器件损耗率低的优点,但实验中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地重复,没有一点创造性可言,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只得到了一些实验数据,而对为什么会这样却不会去思考,实验效果可想而知。有时因为设备条件的限制,一些实验还不能开设。因此,加强EDA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利用EDA软件提供的虚拟实验平台和多种虚拟仪器来测试电路特性,既可节省多种测试仪器,节约经费开支,同时又可以充分发挥EDA精确分析、直观显示、全频带工作的优良特性。Multisim就是一个类似于电子实验室的电路仿真软件,元器件种类齐全,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功能和虚拟仪器,适于作为电子实验室实现形象化的电子教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实验效率、深度和广度,可以使学生不受规定实验项目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设定实验中的电路参数的调整范围,减少学生的失误。

二、EDA在电路设计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已迈进EDA时代。要缩短校企之间的距离,使毕业生能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生产实践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需要,查找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印制板、元器件筛选、焊接装配、调试、维修和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等形式,使学生获得高职技术人员必须的电子技术工艺和实践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培养解决电子技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从选题、方案论证、性能指标确定、装调电路、修改、定型参数直到批量生产,是一个复杂而又费时的过程。该过程的任一环节,都对产品性能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传统的电路装配、调试过程,一般均采用面包板或专门的焊接板,通过手工连线装配,检查无误后,进行电路测量,最后评估电路性能。若性能与设计值不符时,需调换参数并重新调试测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为止。但是,当电路非常复杂时,采用插接板或焊接板组装电路时所产生的连线错误、器件损坏等人为错误,常会造成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及错误的性能评估。尤其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器件在插接板上就无法组合成像集成电路内部那样紧密复杂的电子电路,装配板上的寄生参数与集成环境中的完全不同。因此,在装配板测试的特性将无法准确地描述集成电路的真实特性。所以,电子电路的传统设计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这就要借助计算机完成电子电路的辅助设计。 EDA包括电子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用Multisim软件来完成电路图绘制和仿真分析,进行方案论证,完善设计方案,少走弯路,能更快捷地检验设计者的构想,提高设计效率。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可以将设计结果从Multisim软件中导出到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99 PCB SE中进行电路板走线,从而设计出合格的电路板图,作出美观、规范的电路板。

EDA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树立工程意识。我们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限于书本的内容,只能进行理论计算或近似计算,其结果与实际结果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工程意识,了解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异同,学会处理工程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实践应用能力。Multisim软件中的元件用数学模型表示,仿真运行时通过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得出非常接近于实际结果的数据和各种波形。

高职高专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状况,特别是学生专业技能,近几年在双证书制度的国家方针政策引导下,传统的技能实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作为发展迅猛的信息技术,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我们实训教师更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带头实践,加强交流和自身学习,才能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编辑/刘佳)

第5篇

关键词:电子CAD 课程改革教学法

电子线路CAD课程主要是应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完成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它对培养学生设计理念、方法的初步形成,以及对学生利用现代设计工具进行创造性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均有着重大影响。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还远未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在课程改革中探析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电子CAD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方向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目前仍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单一,过于注重理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现实工作中应用困难等弊端。目前输出应用型人才已经逐渐成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转变课程教学现状。

因此,电子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兴趣。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模式,即在CAD的课堂上,学生遇到电路图时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具体怎样操作”,而不只是单纯的运用该软件去画电路图,这种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前打好实践基础。

二、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作用

项目式教学法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美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MBA)把项目式教学法描述为:它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法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这是一种自主决定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减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各方面的项目知识和技巧,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经验。

三、项目式教学法在CAD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过程

电子CAD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PCB板的设计能力,通过训练,能根据实际需求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PCB板的布局与布线。

1、电子CAD课程项目设计

由职业岗位确定教学项目和教学方法。首先,进行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需求。电子CAD技术主要面向电子绘图员、PCB板设计等工作岗位,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使用一种或多种电子CAD软件,能够按技术规范完成电路图的绘制,完成单面、双面或多层PCB板的设计。其次,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能力要求。通过企业调研,总结得到电子绘图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再次,行动能力归纳,确定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为指导思想,以“技能的渐进和适度循环反复”为原则,以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为依据,对每个课题的具体内容进行反复调研、讨论,电子CAD课程最后形成课题。最后,教学项目分析,确定教学方法。根据中职学生的现状和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首先明确工作任务,制定项目完成计划,项目的实施,最后进行项目评价。项目完成过程中实现了“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再发现再解决”的正迁移思路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一,针对企业实际应用,选择PROTEL DXP作为课程教学软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PROTEL DXP软件更易于学生操作,其强大的软件功能使学生容易学习、容易使用。

第二,针对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选择了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由易到繁的实训项目开展教学。

第三,针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特点,主动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按照实际岗位的需要,设计、整合教学内容,确立“项目式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技能的渐进和适度循环反复为原则,初步确定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即能很好的掌握电子CAD技术。学生在实践中参考实际电路板进行绘制,学生学习速度快,效果好。能更快胜任相应工作岗位。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本课程主要包含11个课题,讲授及实验72学时,每个课题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技能要求,通过完成实训任务达到相应教学目标。

4、课程考核

考核模式:电子线路CAD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课程考核以实践为主,一人一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电路图的绘制和电路板的设计。学生成绩评定包括三项: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实训项目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比例为3: 4: 3。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出勤三部分,评价学生出勤情况、训练纪律、回答问题、课程学习等情况。实训项目考核成绩主要是对每个实训项目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各个上机任务情况和技能掌握程度。期末考核设置一个实训项目,考核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总评成绩=平时考核(30%)+实训项目考核(40%) +期末考核(30%)。

总之,在《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对PROTEL DXP软件的体系结构和设计组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有明.什么是项目式教学法[J].教学与管理,2000(8).

[2]王红.《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08:132.

[3]陶双双.项目教学应用中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8: 33-35.

第6篇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 高职教学 实例

《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电子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工程实践性和复杂多变的实际电路结构,这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理论时感到困难,而且在分析实际电路与工程实践时感到茫然和力不从心。与同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高频电子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以后他们所从事的岗位,高频电子教学的开展更多要考虑以面带点的知识传播,将高频中所涉及的原理、组成框图、分类等内容进行逐一讲解和说明,而对于纯粹的数学推导进行适当地精简,由此在增加其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记住更多电子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我院所用教材为《高频电子线路》,由刘彩霞、刘波粒老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第一版。我通过一学期对高职学生的授课及总结,对本门课程的教学颇有心得,为了给自己或同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提供一些经验,对个人所悟进行了梳理,特汇总如下。

一、以系统为主线,用功能作主导

高频电子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无线电收发系统的各部份功能电路展开,主要内容大体包括: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调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率变换电路(变频器)、振幅调制(调幅)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数字调制与解调等章节。高频电子一课各章节所介绍的电路功能独立且有较大差异,如果教师勉强按书进行独立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不但整门课显得系统性不够,而且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特别容易出现各部分功能记忆混淆,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

将所有章节的内容放到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框图中,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好办法。在大部分高频电子书的第一章绪论中,都会出现基本相同的无线通信系统构成框图,如图一。

这个图对于了解收发系统的大致概念和掌握收发电路具有一定的帮助,它是一个简单易记的电路框图,但过于简单明显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是不会有太大作用的,所以部分书中会出现另一个较详细的电路图,发射部分框图如图二,接收部分框图如图三。

高频课程的教学主线可以从图二、图三入手,将所有章节均归入两张图的相应方框内,从讲方框图开始,介绍各章节电路的作用及大致原理,以及各章节之间功能上的联系,并始终围绕这一思想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也便于学生记忆。

二、避开复杂推导,多用图形吸引

高频课程的难更多的是难在用数学公式的推导上,对于本科生来说,良好的高中数学功底再配合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也许不算是件难事,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相对困难要大得多。在高职课程中,数学只有《应用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学习时间是两个学期,内容多而时间紧,故学生掌握的知识欠扎实。在这种情况下,有选择地避开复杂的推导,对于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学习都将是件好事。比如以书上并不算难的串、并联谐振回路中谐振频率为例,与其从电流、电压、阻抗的关系去推导,不如直接告诉学生来得实际。这样不但能考虑到课时,而且能兼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比如选频部分相关的傅里叶级数,在《应用微积分》一书中所涉及部分是可选材料,如果要细讲必然出现巨大的阻碍,换一种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傅里叶级数无非就是将一个特殊的非正弦周期性波形拆分成很多个正弦波进行叠加,用绘图的方式来代替表达,仅需三四个波形就可以看出其明显的变化趋势,如此也能很好地表达傅里叶级数的含义,更能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内容形象化,便于他们理解。用图形或框图表现形式在调制和解调的讲解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如果不看图,只给学生一堆表达式,相信他们记不住任何一个,但如果用了图,再结合表达式,对于理解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对于记忆更有帮助。

三、结合课后习题,提炼教学重点

高职的高频教材与高等院校的教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课时及对象的因素,教材的篇幅长度有限,对于一些问题很难讲解得十分到位。通过一学期高频课程的教学,我发现如果在教学计划中能空出部分时间,对课后的习题逐道讲解,对于学生而言将获益匪浅。比如在讲调角波时,章节中没有出现一个详细的调角波信号表达式,更没有说明每一项数据所代表的参数及含义,但在思考题与习题中的第一个题就有了相当好的反映,在填空、选择、是非题中,这样的例子也举不胜举。如果在全书的复习阶段复习这些习题,前后形成相互呼应,就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如果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仅限于介绍性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技术推陈出新,实例巩固所学

我院各系对于教材的选择是比较慎重的,特别注意教材的更新,这些努力对于拉近所学与所用之间距离是有一定帮助的。只是拉近并不等于同步,当学生的手机进入3G时代后,我们的课本上虽有提及,但只有寥寥数语而已,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对新技术和新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让他们感觉学这门课是有用的,在上第一堂课前我就对此作了大量的补充:3G是第三代通讯,既然要讲到第三代通讯自然应提及第一代,第二代和第四代的方向,更要回答第一代是何种方式的通讯?第二代有什么改进,仍存在什么不足?第三代的优势在哪里?第四代离我们有多远?当我用半节课的时间一一解答这几个问题之后,学生在讲到频率变换电路(变频器)时,我将内容岔开,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他们讲解现代生活中“变频”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它的优势,强调它的环保功效。我就是这样在平常的枯燥教学中,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技术作为补充和调剂,在吸引他们兴趣的同时给他们更多学习的欲望和实用的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清楚地知道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里所谈的实例教学分三种。

(一)联系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相关事例,在轻松的讲故事中让学生深刻记忆。比如讲解到温度对电路的影响时,我介绍了在雷达研究所的一个经历:科研人员为某一部队装调好雷达后,正常使用不出两小时就有故障,可检修人员一到故障就自动消失,反复多次后被一资深人员查出问题,原来正常使用时门是关的,室内温度会升高,调试、检查时门是开的,室内温度正常,因此造成这一故障。这一故事中的“资深人员”是我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跟的师傅,整个实例真实而典型,对学生的说服力自然大大增加,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

(二)以生活经验为参照,对理论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讲到振荡器精确度的时候,学生对于那一串数字没有太多概念,这时,我要求将该振荡器当成手表中机芯部件,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感受精确度的重要性,当他们得出小数点后第六位差1仍有如此效力时,这串数字才算有了真正的意义。

(三)与其它课程相关联,理顺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在上高频课时,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同时在学习苏州地区无线电调试工中级(实训课)的课程。之前我有过该课程的教学经历,所以在上课时我经常将双方知识进行衍射,使其相互关联,比如讲到数字解调时出现信号间的比较,而在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的脉宽调制器电路中,就是通过二信号比较产生了占空比可变的矩形波,两方知识的相互补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不同课上学习相同的内容,自然印象要深刻很多。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钻研,好的课不但要有好的上课氛围,而且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上的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到书上所没有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在一学期授课的基础上作了以上的总结,也正因为这门课只上了一学期,经验有限,亦有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及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刘波粒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科学出版社.

[2]王卫东主编.高频电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3]高瑜翔主编.高频电子线路.科学出版社.

[4]吴肇基主编.应用微积分.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电子专业;项目教学法;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中高职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理论教学适度,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一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电子类专业《电子线路》课程,如何职高和大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落实“项目教学法”,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一、职高学生的“三会”

职高毕业生主要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电子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这种岗位的需求,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三会”,即“会识图,会焊接安装,会测量调试”。

1.会识图。识读电路图是每一个电子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能借助相关资料正确识读电路图。只有读懂电路原理图,才能去分析、去检测、去维护实际硬件电路。能不能识读电路图直接影响学生应用实际电路的能力。因此,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应多设一些实际应用电路,使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典型器件应用电路的知识。在实验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原理电路图和实际硬件电路对应起来识读。理解系统电路是由哪几部分典型电路构成的,各部分电路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是什么,电路之间的信号的传输处理过程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实际原理电路和具体硬件电路的方法。还要利用专门的时间来讲解电路图的阅读方法,综合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会焊接安装。焊接安装是每一个电子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焊接安装技能,具备一定的焊接工艺知识。能了解良好焊点的形成机理,知道焊接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常用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初步掌握通孔插装焊接技术,表面安装焊接技术等。所以项目中应专门开设焊接安装工艺实训课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指导学生掌握焊接安装技能。

3.会测量。作为生产一线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去检测具体电路参数,并能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应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典型电路参数的测试调整方法。其次,要加强综合实验、实训等实践性环节,可以给定实际电路原理图和具体元器件,让学生自己去搭接电路、选用仪器、测试和调整电路参数。也可以给定一正常或有故障的实际硬件电路让学生去测试调整电路参数或去排除故障,来提高学生测量的实际应用能力。测量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

二、大专学生的“六会”

对于高职类学生应该再加上“三会”:会查资料,会设计制作,会写文档。

1.会查资料。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实际学习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熟悉的、陌生的新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要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并为我所用。所以在理论项目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开始布置思考题,提供参考书,过渡到只布置思考题,不提供参考书,到最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查阅、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会设计制作。初步掌握电子线路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是衡量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今后专业上发展的重要方面。虽然各种成熟的电子电路数不胜数,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实现某种功能应选用哪种电路更好?某种电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改进?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性能要求,查询、收集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研究类似电路性能并进行改进,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设计制作出性能指标达到相应要求的电路。

3.会写文档。在项目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各种报告、文件、论文编写的格式和主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写的总结报告、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各种测试报告、工艺管理文件、毕业设计论文等要严格要求。并要加强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项目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电子专业课都有相应的理论要求和技能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能截然分开进行的,理论教学应为实际应用服务,实践教学应紧密地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不能与实际应用脱节,更不能让实践教学去为验证理论教学服务。实际应用电路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电路,用到多门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要考虑到各门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相互配合,应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全盘优化考虑,克服由于各课程间的系统性、各实践教学环节间独立性所造成的内容重叠和脱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基础训练。主要通过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训,训练学生识别选用元器件、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简单电路、掌握焊接装配工艺等技能。课程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测试电子电路和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测试和对各种电路性能指标测量,巩固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科学地测量电路方法。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电子工艺实训,目的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通过元器件检测、筛选、焊接装配、制作印制电路板、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生产一线实践工作的训练。既学会生产一线所需基本技能,又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模块训练。就是对某一课程进行专项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些专项技能,积累一些实际电路知识和工程知识。通过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为主的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与调试,分阶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做好铺垫。使学生切实学会“识图、设计制作、焊接安装、测量、岗、查资料、写文档”,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3.综合训练。在模块训练的基础上,将模块电路综合成某种系统电路,即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结合起来,能根据所需实现功能,运用EDA软件分析、设计相应原理电路及印制电路板,并进行制作安装、综合调测。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工程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四、实施质量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8篇

关键词:Protel DXP;教学;快速入门;注意事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3-3452-02

1 引言

作为电子线路方面设计的Protel专业软件可以说是电路设计的最优秀软件。它提供了Windows XP风格的浏览平台、友好的用户界面,其操作简单、设计高效。Protel DXP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不仅可以绘制原理图,还可以绘制印制电路板(即PCB)图。该软件在电子、机械及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各高校中广泛开设了这门课程。 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使用该软件的情况,谈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地掌握Protel DXP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如何使学生快速入门

2.1 理论联系实际,先认识电路图和印制电路板

在学习Protel DXP软件前,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电路图和印制电路板,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校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开设电子实训课,让学生熟悉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规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按流程讲授,使学生有清晰完整的设计理念

在Protel DXP绘制原理图和PCB时,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绘制。所以先要介绍流程,使学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设计理念。

绘制原理图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这里强调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新建原理图之前要先新建一个工程。这样要求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因为在利用Protel DXP设计时,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而不仅仅是画一张电路图。先新建一个工程再新建其他文件便于管理和设计。如果是只画一张原理图而无其他设计,那么只新建原理图也可以。

PCB设计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Protel DXP包含了原理图设计和PCB电路板设计两个板块。在教学时,可以先介绍原理图设计部分,然后介绍PCB设计部分,分块讲授,逐层深入地进行讲解。

3.1 原理图设计部分

在Protel电子电路板设计中,原理图的设计是其他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在原理图设计时,应注意向学生强调以下问题:

1) 放置元件。放置元件前,需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加载元件库和元件搜索。Protel DXP自带了两个元件库,分别是Miscellaneous Devices. IntLib(通用元件库)和Miscellaneous Connectors. IntLib(通用插件库)。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两个元件库就基本够用了。注意,为了方便使用,建议在加载元件库时,选择其文件名后缀为*. IntLib的元件库,这样将来就不用再添加封装库了。加载元件库完成后,搜索元件,以备放置元件。搜索元件有三种方法:① 在原理图绘制窗口中右击,然后选择Find Component…菜单项;② 执行菜单ToolsFind Component…命令;③ 在Libraries面板中,单击Search…按钮。

2) 电气对象和非电气对象要区别开来。在教学过程中,常发现学生在初学时容易犯混淆电气对象和非电气对象的错误,常见的有两种:① Wire(导线)和Line(直线)的混淆。常常在本应是电气连接的地方用Line代替了Wire。Wire是电气对象,用于各个元件及方块电路之间的电气连接,而Line是非电气对象,是一种图形,不起任何电气作用。② Net Label(网络名称)和Text String(注释)的错误使用。Net Label是一种无线的导线,具有实际的电气连接意义,使用它能让导线连接的复杂电路图简化。而Text String仅是注释,是文字,所以二者不可混淆。其他电气对象与非电气对象也应该注意区别。

3.2 PCB设计部分

PCB设计是Protel DXP设计的核心内容。之前的工作多是为PCB设计打基础的。PCB设计包括电路板的规划、放置元件并进行布局、设置布线规则、自动布线和手动布线、放置敷铜与补泪滴、生成报表以及设计规则检查等内容。在学习PCB设计时,应注意重点强调以下问题:

1) 规划电路板。规划电路板指设置Protel DXP的工作层和绘制电路板的物理及电气边界。一个PCB板可以有多个工作层,设置时要注意区分各个层的不同作用。Signal Layers(信号层)主要用于放置元件和导线。Internal Planes(内电层)主要用于放置电信号及接地符号。Mechanical Layers(机械层)用于定义PCB板的物理参数,电路板的物理边界就设置在该层。注意,电气边界在Keep-Out Layer(禁止布线)层绘制。不管是电路板的物理边界还是电气边界,都必须是闭合图形。

2) 放置元件。PCB上元件的放置是指元件封装的放置。放置元件封装有两种方式,自动放置和手动放置。自动放置是指从原理图文件中导入网络及元件封装。手动放置和原理图设计中的元件放置类似。

3) 设置布线规则。在PCB板上进行自动布线时,要先设置一定的布线规则,以便使布线效果达到最佳。在设置布线规则时,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某一图元的属性设置时,忘记考虑之前设置好的布线规则,从而在DRC设计规则检查时,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应对学生强调进行各项设置时要综合考虑。

4 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4.1 实践教学环节要加强

Protel DXP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上应该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实践应用。学校应该创造更好的条件,安排在机房上课,做到一人一机,边学边练。用这种方式代替以往的“多媒体授课+机房练习”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现在我校已经达到这种条件,并安装了教学系统,教师可以一边讲授一边演示,使学生又好又快地接受知识。

4.2 教学考核方式要灵活

教学考核方式不光可以采用统一上机闭卷考试形式,还可以在平时安排测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项任务,并且评定成绩。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相比而言,平时安排测验的教学效果更好一些。因为每一次测验就相当于一次考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高效完成任务。当然,教学考核方式不应拘限于一种形式,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灵活应用。

5 结论

总之,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总结经验和教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亚萍.Protel DXP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0-143.

第9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 专业综合技能 任务驱动 总结评价

中国分类号:G4

信息工程技术相关专业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知识只有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近年来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自身特色,探索出基于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技能课,通过开展“教学做”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知识有用、读书有用,并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践创新活动中得到培育。

一、项目层次化任务驱动操作方法

结合学校的特色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了层次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层次化的概念体现在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层两个方面。

层次化任务驱动法的革新之一在于所选择的项目具有能力递进可划分的结构,细分出的子任务在难度上具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层次化任务驱动法的革新之二在于所选择的项目在每一个纵向层次上可横向划分为硬件、软件等多样化的子任务,学生可以充分结合个人兴趣、个人特长和将来发展方向选择自己适合的任务。

二、项目导向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专业综合技能本着指导教师自行申报、学生自愿选课的原则面向全体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我们设计了多个面向项目的实践方案。下面仅结合其中的“智能小车”项目,介绍基于项目导向的层次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流程。

2.1实施过程

1.构建教学平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究项目化教学实践,形成了在一名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以若干青年教师为骨干、优秀学生为中坚力量,其它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各具特色的项目梯队。

2.结合企业真实产品、创设学习载体

学是与一定的“载体”相联系,因次将“智能小车”设定为一种用于技能学习的载体。从项目公示到分组互动到任务实施,向学生介绍传感器、电子电路、通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技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来说,实现了载体的建构,学习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得到加强,真正体现了项目驱动的优越性。

3.设计课题,明确目标

根据层次化的概念结合指导团队的知识结构,我们划分了项目的方向、子课题及任务如下:1) 节点及通信模块设计:高频电子电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等。2) 电源及传感器设计:模拟/数字电子线路、计算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3) 节点协议栈设计:计算机通信网、操作系统、通信原理等。4) 上位机管理系统设计:vb、vc、LABVIEW等。

子课题包含的任务可以划归为4大类,对应教学目标如下:1) 电子线路设计类:掌握电子电路及其与MCU的接口设计;掌握PCB设计制作。2) 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类:掌握嵌入式系统常用外设的硬件电路。3) 嵌入式软件系统设计类:认识嵌入式操作系统。4) 上位机应用程序设计类:掌握与下位机的串口通信方式,实现图形组态、属性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4.确立分组,划分任务

专业综合实践课前的任务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可视具体情况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阶段任务”,通过细化任务,可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例如任务“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及其接口电路”的标准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子任务。

1) 设计可以测量环境温湿度的传感器电路。可选用数字一体化的温湿度传感器DHT11,时钟芯片DS1302。上述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能简单地采用同步串行的方式进行通信,于是将问题转换为利用MCU对特定的地址进行读写操作。2) 设计一种非接触式测量的超声物位计,经过分析任务又被进一步细化6个子任务。子任务1:设计40kHz的波形发生及放大电路;子任务2:设计波形接受端的三级放大电路;子任务3:设计检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中断触发信号:子任务4:在任务2的基础上,利用定时器和外部中断统计渡越时间内的计数脉冲个数,并将计数值转换为实际时间;子任务5:将DS18B20测得的温度值换算为空气中的声速;子任务6:距离=声速×渡越时间/2,求得水位。

5.实施任务、定期汇报

在小组明确了课题,个人明确了任务后,首先运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阅读、分析资料,将可行的方案进行归总;其次;在小组中讨论个人制定的方案,获得小组成员一致理解;接下来收集素材,包括硬件制作的工具,电子元器件,软件制作的开发平台,测试环境。然后根据前期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任务。为教师了解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学生需要对所完成任务做定期汇报,以讨论课的方式、提问和解答的互动教学过程实现这种汇报。

6.项目验收,总结评价

课题的验收采用成果验收、现场答辩、报告评阅相结合的形式,由提出项目的教师负责总体组织,验收组根据验收结果和每位学生对问题的把握情况评定出学生的该项成绩。完成验收和答辩后,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写成总结报告,并且要提供开发的程序和相关技术文档。在成绩评定中,教师应突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不是学生的实验结果,而是实验过程。

三、实施建议

这种基于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在任务安排中应当及时突出教学的环节,使学生对项目的感性认识拔高一个层次到理性认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由于专业综合实践的难度定位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之间,而且学生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为确保教学效果,合理分组很重要。

基于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是一种灵活、高效、适应面广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开展合作学习,熟悉工作流程,达到教学目标,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和统筹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关于职业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考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议论文集,2006

第10篇

前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基础实践性很强。一直以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黑板+实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厌倦教学,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改变学生这种不良的学习现状,提高课堂的效果。笔者大胆在本校电子09-2班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一、所谓模块化教学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方式是划分小组、确定内容、布置任务、学生实施、评价结果。

二、模块化教学准备

(一)备教材,使教材模块化

本校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子线路》第三版,其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及正弦波振荡器。笔者把这些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如表1:

(二)备学生,使学生小组模块化

本校的电子09-2有在校生33人,笔者通过与该班班主任及各个任课教师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依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性格爱好划分为5个小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

三、模块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以模块一助听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为例子谈谈模块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一)引出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听力障碍者达2700万人,在这些听力障碍者中要借助于助听器才能有像正常人一样的听力。那什么是助听器呢?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有效的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是助听器,从狭义上来讲助听器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助听器的示意图如图2,根据示意图可以画出原理图如图3。

(二)准备知识

要实现这样功能的电路,应该具备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电路元件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其中的二极管、三极管、放大电路是新的内容。

半导体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它只往一个方向传送电流、具有两个引线端子的电子元器件。即具有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使电流流动或不流动的性质。我们需要掌握二极管的特性、应用、工作原理、类型、导电特性、主要参数符号及其意义、如何识别二极管、型号命名方法、测试二极管的好坏等等知识。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简称晶体管。具有三个电极,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与二极管相同,我们需要掌握三极管的特性、应用、工作原理、类型、导电特性、主要参数符号及其意义、如何识别三极管、型号命名方法、测试三极管的好坏等知识。

现代电子系统中,电信号的产生、发送、接收、变换和处理,几乎都以放大电路为基础。应用放大电路实现放大的装置称为放大器。它的核心是电子有源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放大作用的实质是把电源的能量转移给输出信号。输入信号的作用是控制这种转移,使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重复或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

(三)分析工作原理

1、图中VT1为NPN双极晶体管9013,它构成第一级电压放大电路。图中RB1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

2、图中VT2为PNP双极晶体管9012、由它构成第二级电压放大电路。与上述同理,RB2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此外由RF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以上这些环节将稳定静态工作点,并减少失真,从而显著地改善了助听器的声音品质。

3、VT3为NPN双极晶体管9013,VT3构成射极输出器,它实质是一个电流放在环节。(四)学生动手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活动非常强的学科,而且感性认识对理性知识的学习帮助大,在进行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后要动手实验。

1、模拟实验

(1)按助听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接好线;

(2)调节VT1、VT2静态工作点

(3)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的电压波形,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调节电位器,观察其失真程度,并分析原因。

2、电路板装配

(1)印制电路板手工制作

①根据原理图确定敷铜板的尺寸大小;

②在敷铜板的铜箔面上依据原理图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设计出相应的音质图形;

③给印制图形涂保护漆;

④待保护漆干后修整印制图形;

⑤将修整好的敷铜板放三氯化铁溶液中进行腐蚀;

⑥将腐蚀好的电路板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油漆用刀先刮净;

⑦用台钻在焊盘中心打孔。

(2)元件检测

①电阻:用色标法挑选,用万用表检测其好坏;

②电容:用直标法挑选,用万用表检测其好坏;

③三极管:型号9012、9013,用万用表识别管脚并测量其好坏。

(3)装配

①安装焊接元件;

②用斜口钳将多余的元件引脚剪掉;

③通电调试电路板。

(五)实验报告

完成整个电路制作后要书写实验报告,书写实验报告过程是对实验过程的小结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有利于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知识,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实验报告书的格式见表2。

四、总结

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既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够动手操作,从一点都不懂到基本懂。每节课,每个模块都有不少收获,从而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产生了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模块化教学的尝试,笔者收获很多,这种教学方法是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使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课堂效果,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电子线路(第3版).

[2]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创新实训教程.

(作者单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作者简介

第11篇

“印刷电路设计”传统教学一般是讲授原理图的绘制(包括原理图库元件的制作)、PCB图的制作(包括元件封装的制作)、层次电路图,然后多加练习以应对考试。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少接触到企业的工作项目,很少亲自去制作PCB板,因此到了相关企业工作岗位时,一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手工作。这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改革

1.改革目的

“印刷电路设计”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任务,可以加深对本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对Protel电子线路设计、Protues、KeilC等电子设计软件有较深的掌握。同时,通过工作任务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电路设计打好基础。

2.改革内容

(1)课程整体设计。根据企业电路设计助理工程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训练学生的电路图绘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选择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开关稳压电源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并对“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2)以岗位工作任务贯穿整个教学内容。“印刷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电路图绘制仿真、PCB设计、电路板制作的能力,达到企业助理工程师的职业标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应的工作任务来完成。因此,必须对课程进行深入的项目化开发,同时将电路板设计工程师职业资格标准、电子工艺相关内容也引入到课程中,借鉴企业培训员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熟悉今后岗位工作的标准和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项目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精神,以及牢固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今后就业时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并进入工作状态,从而符合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由于本课程以企业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主线,因此考核应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依据。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所做开关稳压电源的质量、原理图与PCB设计、同学之间相互的评价、团结协作的能力、课程总结报告等等。在工作任务的各个阶段及时给予评价,注重过程考核,让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收获。

三、结束语

第12篇

1专业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

1.1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识图和正确绘制电路图;熟悉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汽车电动机与控制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汽车常用电路元器件、变压器及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符号、参数、功能及选用方法;掌握必需的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与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进行基本电路检测的能力;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汽车控制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2)实践操作教学目标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电子元器件能力;掌握使用万用表判别电子元器件的极性与好坏的能力;能正确安装、测量与调试各汽车单元电路;具有电子电路安装、焊接基本技能,及电子线路故障的检测、分析及故障排除;具有查阅资料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整车电路性能的分析判断与维护能力。

1.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通过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调研定位了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从而确定了典型工作领域,归纳出行动领域,最终转化出学习领域并设计学习情境。课程改革设计思路为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工作领域转换为行动领域学生毕业后工作领域通常为: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涂装、汽车商务等。以汽车维修电工工总为例,学生的就业岗位是汽车维修电工,学生毕业后,如想胜任该工作,需要学习的知识(行动领域)包括:汽车动力系统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车身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空调的检测;汽车总线路的识读与连接等。第二个转换: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组与企业专家,通过对行动领域进行剖析,在任务实施时,尽可能营造真实的车间环境,设计出7个学习领域内容分别是:学习领域1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2交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3汽车电机与控制电路,学习领域4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学习领域5汽车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学习领域6数字电路,学习领域7汽车电工测量仪表。第三个转换: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以学习领域1知识为例,设计出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以及学时分配,如表下:单元一直流电路(10课时理论6实训4)教学内容和要求:(1)电路基本概念,要求了解;(2)电阻元件,要求熟悉;(3)电容元件、电感元件,要求熟悉;(4)简单电路的分析,要求熟悉;(5)万用表的使用,要求掌握。训练项目,项目一:直流电路技能训练(4课时)实践内容:(1)使用万用表检查电阻电路的故障(2)使用万用表检测直流电桥电位(3)测量电路中应用KCL、KVL实践目的与要求:(1)牢固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能正确使用万用表,并正确读数(3)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能识读电阻、电容的大小(4)学会按电路图及实验步骤完成接线、调试、观测、分析和记录(5)学会电路中电压、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2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实施

2.1教学条件我院电工综合实训室是为全校开设《电工应用技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而设置的专业技术基础实训室。主要承担电专业(如:电气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电工应用技术项目教学与非电专业(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等专业)的实训及实验教学任务。电工综合实训室有电工综合实训台达到25个,配置了电工工具,各类常用电工仪表等设备,具有实习实训工位50个,可同时进行50人的技能实习或实训。建筑面积应达200平方米。可为电气自动化、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实训及培训。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满足教学要求;实验开出率≥100%,设备完好率≥95%。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和质量,将为我校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训教学将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单,学生依据任务单,资讯,提出问题,教师解惑。教师解惑之后,学生逐渐过渡到通过资料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在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参与教导下,采用项目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抽查两个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进入总结汇报环节。

2.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结合学院的网络教学环境,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了与课程学习情境对应的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校园网进行了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目前教师,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互动式教学。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总之,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取得很大程度的进步。我们,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项目,构建出学习性工作任务是比较成功的。

作者:王慧丽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