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07 12:4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资助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第1篇

为了更加有序地完成学校资助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现制定2018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年度主要任务

(一)日常工作

1、核对每月助学金享受名单及金额,制作每月助学金发放表,并配合财务完成每月助学金发放,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2、资助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做好每个月免学费及助学金(包括9+3)网上名单核对及审核工作。

3、完成每月的助学金公示。

4、与学籍、考勤对接,做到每月一比对,尽量保证三方数据的一致性。

(二)新学期工作

1、完成新学期助学金申请、审核工作,并协助助学金申请同学完成资助卡的办理。

2、做好建档立卡宣传工作、协助学生申请、并完成审核工作。

3、按教育局的要求整理历史资料,重新装订、分装到档案盒。

4、完成学校和教育局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分月任务

1月-2月:完成每月日常工作,督促协助还未办卡的同学办好资助卡,及时将20届助学金发放到位;

3月:做好开学助学金申请、审核工作,完成每月日常工作。

4月-5月:历史资料整理、装订、分装到档案盒,完成每月日常工作。

6月:完成每月日常工作,准备迎接上级部门检查。

7月:完成每月日常工作及期末总结工作。

9月:新生入校助学金的宣传;

助学金审核申请资料;

建档立卡宣传,协助学生完成申请;

新生助学金及免学费信息上传资助网。

做好20届学生助学金重新申请及发放工作。

10月:新生办卡资料收集整理,并交与银行;完成每月日常工作。

11月:配合银行完成办卡工作,并协助学生完成资助卡激活。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13-04

五年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资金逐年增加,受惠学生人群不断扩大,投入资助资金从2007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亿元,资助学生从2007年的37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43万人次。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办学灵活、学生流动频繁的特点,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线长面广、发放环节复杂的问题。如何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助资金有效及时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成为学生资助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广西努力探索和完善中职学生资助资金监管模式,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银行统发、直接到人、准时足额”的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管理模式,并首先在南宁市试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广西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助学金发放模式常态

国家助学金常规发放模式基本流程为:中央资金预算各地学生资助资金需经过各级财政、教育、人社部门层层分解配套同级中等职业学校为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经由银行将资助金到学生的银行储蓄卡中。

(二)国家助学金常态发放模式的困难及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复杂”,资助资金监管难度大。“复杂”主要体现为办学的灵活性和管理的多元并存。首先,中职学校普遍采取免试注册入学,从而造成学生频繁更换就读学校行为的普遍发生,使学校受助学生名单和人数呈大幅度变动状态,加大了资助金准确发放的难度。其次,中职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较多,除教育部门外,部分学校还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管辖,这些学校既提供中职学历教育服务,又提供技工培训服务,容易造成同一学生分别通过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双渠道申报助学金。

2.财政资金流转“不畅”,造成助学金发放效度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采取中央和地方分担机制,每次预算都要经过各级财政、教育、人社部门进行分解配套后,才能下达到同级中等职业学校。资金周转环节多,拨付时间长,学校往往因不能及时收到财政资金而造成助学金发放延误。

3.学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构成资金安全隐患。首先,由于少数中职学校存在对学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发放流程规范程度不高等问题,容易导致直接发放现金,或代管学生助学金银行卡直接抵扣学费,甚至代领助学金的现象发生。其次,少数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或经常更换财务人员,难以按规定设置账簿、会计核算不完整或账务处理不正确,导致助学金结余资金无法执行专项结转核算而在下个会计年度不按规定用途使用,对资金安全构成隐患。

(三)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充分借鉴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托银行系统发达的储蓄网络,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财政资金预算下达市县级财政、教育部门后,资金不再拨付到学校,而是由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根据学校上报的受助学生名单,通过指定银行集中统一发放,直接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至学生资助银行卡内。整个模式可以概括为“资金集中、管理集中、申报集中、发放集中”。

(四)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预期目标

通过助学金发放主体由学校上移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时引入绩效管理的考核制度,通过精简程序环节、整合有利资源、降低潜在风险,力求在制度上杜绝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助学资金被截留和挪作他用,可实现资金管理高效率、高安全、高效益的目标。

二、南宁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集中申报,归口管理

集中申报,即学生集中时间申请国家助学金,集中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申报助学金用款计划,财政部门集中将助学金预算指标下达并拨付到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从而最后完成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1.率先成立机构,健全工作网络。2007年9月,南宁市在全区率先成立市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即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为直属南宁市教育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备财务单独核算的法人资格。随后,明确要求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成立学生资助部门,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健全的机构编制和工作网络为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归口统一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奠定了基础。

2.集中申报,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南宁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各行业办学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报、发放等环节都需通过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一审核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助学金统发工作归口管理。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为受助学生统一办理建设银行储蓄卡,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建设银行给予免收年费、工本费等优惠政策。将每月银行助学金发生的手续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部门预算,在项目支出中单独列支。2010年秋季学期,南宁市根据相关规定,推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中职学生资助卡”制度。

3.启动协调机制,明确职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管理涉及多部门及机构的协调而系统的运作,是一项跨系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为了有效监管并利用该项资金,南宁市启动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具体分工如下:

市教育局:为实施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助学金的统筹、分配和审批,安排专项督导检查,落实助学金绩效考评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本级财政配套补助经费,审批、核拨和使用监督助学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审批,汇总后向教育部门报送相关报表,以及资助政策的宣传。

市卫生局:负责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审批,汇总后向教育部门报送相关报表,以及资助政策的宣传。

市监察局、审计局:负责全程监督国家助学金依法依规拨付和使用的情况,依法开展专项资金监察和审计工作。

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负责实施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卫生学校国家助学金的集中发放工作,审核学校申报数据,向银行传达助学金发放指令,做好助学金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助学金绩效考评的材料报送工作及资助政策宣传。

中职学校:负责受理学生申报材料和初审,办理和发放银行卡,助学金集中统发基础数据维护,助学金档案管理,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资助政策。

银行:负责助学金、发放数据汇总、违规支取预警,向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成功和失败清单,助学金银行卡使用宣传。

(二)集中发放,信息化管理

根据国家助学金实行归口管理原则,南宁市将市属职业学校助学金的发放管理权限集中在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授权银行集中发放。为提高工作效能,南宁市借助现代化办公手段,开发“南宁市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与国家和银行的管理系统成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

1.实行专门账户管理。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根据上级和本级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以中职学校助学金发放(月份)汇总表列示的人数和金额为依据,统一提出用款计划申请,市财政局审批后,将助学金用款额度拨入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零余额银行账户,再划入银行专设账户,实行专账管理。

2.实现集中发放的基本路径。一是明确集中发放时间,各中职学校于每月28日前将次月的《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明细表》报送到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汇总后于次月5日前送达银行,银行于每月8日前将当月助学金划入学生银行储蓄卡内。二是对受助学生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学生补录和流失的问题,南宁市实行月报制度,要求学校于每月28日前将本校受助学生人数的增减变动情况以明细报表的方式报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以此为下个月发放助学金的主要依据。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向银行发出划款指令,在确认银行已经将助学金划入学生银行卡后,马上通知学校,由学校即刻将划款信息反馈给学生。

3.实行信息化管理。南宁市设计开发了“南宁市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与银行助学金统发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对接,三者的数据可以通过报表之间的平衡、钩稽关系进行自动校验,起到对学校申报材料的自动审核和纠错作用。同时,还实现了银行发放信息的自动汇总,做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了数据统计汇总所需时间,提高了数据准确性。

(三)强化监管,标准化管理

通过例行检查、专项检查和处理举报(投诉)检查,以及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使助学金管理工作日趋规范。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管理,使助学金管理工作效能日益提高。

1.明确工作计划和流程。制定年度助学金工作计划,明确月份、半年和全年工作任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制定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流程,设计工作进度表,标明各工作环节完工时间节点。

2.制定统一的工作报表和操作标准。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助学金申请表、受助学生汇总表、助学金统况表及助学金统况汇总表等工作报表,规定各个报表的填报标准,确保报表报送数据真实、有效。

3.助学工作力求公开透明。南宁市向所有受助学生发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温馨提示”,提醒学生不能将助学金银行卡交给学校或他人代管,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助学金银行卡。中职学校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做到“三公开,一公示”,即:公开管理办法、公开申请流程、公开投诉渠道和公示受助名单,以公示无异议名单作为本学期学校初审基数。

4.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实施助学金绩效考评制度,重在设置科学合理、易于量化评议的考核指标。南宁市通过细化操作标准,对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科学评定,按照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的难易程度赋予分值,实现量化考核。

5.做好台账整理和归档工作。台账是助学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材料,也是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印发了统一的助学金项目管理参考目录,将助学金项目材料按文件依据、发放流程、财务材料及宣传材料等分类归档,指导学校建立助学金工作台账,并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

6.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助学金检查工作的目的在于防止套取财政资金,其重点在于核实受助学生的身份和在校情况,及学生助学金银行卡的管理情况,防范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截留学生的银行卡和密码。因此,助学金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查看档案和实地查访,清点在校学生人数和了解流失学生动向。

(四)集中培训,提高专职人员素质

学生资助机构是新成立的单位或部门,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是崭新的业务,从事学生资助机构业务的是一支新上岗的工作队伍。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关系到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推行。南宁市非常重视学生资助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各级学生资助部门必须完成的常规工作,借以提高专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整支队伍的工作能力。

1.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每年均将业务培训经费列入项目支出,编进部门预算,并得到通过,此外,还从中央奖补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培训经费,人均培训经费超过1000元。

2.编写培训教材。在充分理解国家、自治区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制定的政策,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组织力量编写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包括文件汇编、政策解读、讲座教案和宣传资料,等等。

3.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批量大,年均开展培训活动20余次,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培训形式多样化,有专项资助政策培训、工作布置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全国学生资助业务高端培训等。

4.成立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市县学生资助机构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他们熟悉政策、业务娴熟、责任心强,承担本市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题培训授课任务。此外,讲师团的个别成员还受邀到国家和自治区级的培训班授课,介绍助学金集中发放管理经验和政策解读。

三、南宁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的比较优势

南宁市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发放模式,简化并优化了各环节和整体过程,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被学校截留、挪用和套取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更有利于学生资助机构对助学金的统一管理及助学金发放情况的信息收集,发挥了助学金的资金效益,保证了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实践证明,自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银行统发模式以来,南宁市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归口管理,预防重复申报

如图1所示,虽然2007年助学金政策已经实行,但中职学校仍由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学籍管理,且部分学校同时提供中职学历教育服务和技工培训服务,这种管理现状,无疑使得助学金发放模式复杂化,不利于资金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如图2所示,由于“归口管理”模式的积极运作,双重学籍学生分别通过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进行助学金申报的学生数量少,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能够杜绝多渠道申报助学金,或者是校方多申领助学金,而实际并未发放给学生的现象发生。此外,由于进行专账管理,因学生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所结余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集中在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机构,保证结余资金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用于补充下一年度的助学金预算指标,节约了财政资金,确保了中央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缩减环节,提高了助学金的使用效率

如表1所示,助学金统发模式,其财政资金拨付过程减少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等环节,大大提高了资金发放的时效性。助学金银行统发的优点还在于助学金结余资金以及未用完的预算指标由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统筹安排,在上级资金不能按时下达时,依然能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及时发放。银行在银行卡办理、发放等环节对相关环节和材料进行审核,提高了发放环节和材料的准确性。此外,由于集中办理银行卡呈现的规模效应,学生办理银行卡免除了办卡工本费、年费和手续费,使学生受益。

(三)资金到位率高,“问题”投诉率低

根据与银行签订的协议,在实行统发过程中,如出现助学金发放不成功的现象,银行会及时将具体名单反馈至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每月助学金的发放信息通过“银行—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学校—学生—学校—市学生资助管理办—银行”的反馈路径进行核实及归因,并及时补发。2007年~2011年,南宁市通过统发方式为28.44万人次发放助学金,发放金额2.07亿元,资金到位率(即发放到学生手中的成功率)为100%,因技术问题导致助学金发放不到位或不及时的投诉率为0(见图3)。

(四)程序统一,节约管理成本

南宁市自行开发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全国中职系统助学金受助信息和银行统发系统发放信息的自动校验,解决了资助工作人员人工核对数据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同时实现了银行发放情况的自动汇总,节省了数据统计时间,提高了发放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见图4)。统一的发放流程、表格和档案则为发放工作的监督检查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数据的提取,节约了工作的管理成本。

(五)凸显专员优势,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使中职学校享受到的财政资金比重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银行集中发放模式的要求则对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和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集中发放模式对资助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促使学校聘用专职工作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而促进了学校资助、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专职财务人员的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见图5),确保了资金的规范使用和安全。

注:2008~2009年聘用人员学校数出现大幅下降是因为有部分民办中职学校停办,全市中职学校数减少。

四、小结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贫困学生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体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承载了国家对教育、人及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度洞察和敏锐关切,是一项关切贫困学生发展与就业的重大战略和方针。

实践证明,南宁市“集中发放模式”是防范并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工作中各种突出问题的有效尝试。它更利于学生资助机构对助学金的统一管理,更利于对助学金发放情况的信息收集,更利于发挥助学金的资金效益,进而更大限度地保证了助学金的真正意义的实现,即帮助或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难上学,就业难、难就业”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市和75个县(市)中,已有11个地市和74个县(市)采用了中职国家助学金由同级财政或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进行集中发放的模式,学生资助政策执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效果显著。这也为全国各地开展助学金发放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和价值参考。(作者系广西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课题: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监管机制完善研究

编号:2012AA012

第3篇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转型,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并由此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城市扶贫政策。我县严格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依法办学: 1.“两免”: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可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杂费政策。享受标准:免费提供教科书(不包含教辅资料)、免收杂费。  2.“一补”: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优先享受)。享受标准:小学每天补助4元,初中生每天补助5元,全年按250天计算,小学生每生1000元/年,初中生每生1250元/年。在政府的带领下,我们龚店镇余营小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怡菲,就享受到了这样的好政策。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平顶山市xxxxx村,全校12位老师,200多名学生。我是2017年特岗考入本校,任教于本校二年级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来到这个学校看到这群朴实的孩子们,心情很复杂。我们班张怡菲,一个爱笑,可爱的女孩,就是这么一个漂亮,惹人爱的孩子,她却承受着与她年龄不相符的事情。

二、我不怕

在孩子们还在妈妈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张怡菲已经开始自己穿衣、吃饭、帮家里的爷爷奶奶干活了,妈妈在她小的时候生病去世了,都说没伞的孩子下雨的时候只能拼命跑,张怡菲就是这样的。在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向上,奋发图强,遵纪守法;在家里帮助家人,生活简朴,听话懂事。人人都喜欢。命运又一次的捉弄了这可爱的孩子,在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体检,张怡菲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个消息沉重的打击了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爸爸外出打工,奶奶有病在家,家庭经济本就困难。后来,学校老师告诉他们,像这样的情况国家会有一定的补助,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2017年暑假张怡菲去了郑州医院动了手术,病情得到了控制。在老师询问动手术的时候害怕吗?张怡菲:“我不怕,我还要回来上学。”老师真为你骄傲。

三、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急需

我们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从2017年开始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达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困难,大风大雨天气,路上难行,我们依然坚持去看望,严寒酷暑的周六,周日我们不怕,依然去张怡菲家中为她补习功课,遇到和家长意见分歧,我们努力化解,什么事情都不怕麻烦,每次领款均要学生、家长、班主任在场、有学生签字,家长领款,并且给学生领款留照存档,做到工作细致扎实,让贫困户家人放心。

四、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他们心里的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发放资助金时都给予贫困户鼓励、教育,让他们心理上不要有负担。又一次去给张怡菲辅导功课,她不想学习,感觉自己拉下太多功课,心情很暴躁。我就耐心给她讲解,让她感到学习的快乐,让她感觉自己可以追上大家,重新有学习的动力,从那以后她学习更加用功,很快成绩就上来了。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真正扶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精神,根据县扶贫办的精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人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二是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做好“两免一补”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也不让一个家庭因学生入学而贫困。

第4篇

一 、基本情况

根据XX年的调查统计,自筹资金,推出“青联委员爱心助成长”、“温暖童心——关爱残疾儿童”项目,同时,通过“希望之星(1+1)奖学金、爱心基金、学子阳光、金龙鱼农民工子女助学金、明德奖学金等项目,共为我区437名各类困难家庭青少年发放助学金共计239,201元。

二、主要做法

加强工作力量。团区委内部分工明确、责任道人,进行专门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同时,每年工作站都要对街道、社区、学校相关工作负责人进行此项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数据整理。目前,我区工作站、各街道团组织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区弱势青少年数据库,定期对其进行充实完善。按照不同的资助项目,对受助学生实行分类管理,并不断加强信息工作。

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的工作要求和各资助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各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把关,确保每笔款项及时、准确地发放到位,及时督促受助学生,通过感谢信、电话等形式与捐方保持良好的联系,不断提高续捐率,对于续捐学生认真做好核查工作。同时,通过回收签字表、电话回访、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加大后期跟踪和监督力度。

三、存在问题

第一,筹资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变被动受捐为主动募捐,为服务更多的弱势青少年群体奠定基础。

第二,资助项目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弱势青少年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涉及经济、心理、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在加大对他们经济资助的同时,还应该多推出一些其他方面的公益项目。

第三,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网络维护待捐助、受捐助人人员信息已经成为主要工作手段,为加强数据的日常维护和精确管理,需不断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宣武区工作站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加大对希望工程工作站的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网站、团刊等形式,加强包装和策划的精度。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抓住XX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配合中心工作,加强对公益事业的宣传。引导这些受助学生参与到奥运会志愿者当中来,增强受助学生的回报社会的意识。

二、创新思路、拓宽渠道。

进一步创新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筹集资金。加强与青联委员、区属重点企业、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非公经济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人群的联系,多渠道争取支持,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公益平台。

三、加强调研、满足需求。

定期充实完善区工作站弱势青少年数据库,确保资料的准确、翔实,不断为申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加强对申请资助青少年困难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按需分类,不断将管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根据实际情况,拓展和丰富资助项目,重点是在法律、心理扶助方面,全方位、多角度、更加有效地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5篇

关键词:辅导员;模式;精准化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在现实工作中面临着工作量大,工作涉及面广,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的困境。因此需要我们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采取专业协同化、任务模块化、工作精准化,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激发工作活力,推进学生工作精准化。

一、学院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专职辅导员8人;中级职称4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背景4人,工科背景2人,管理学科背景1,文科背景1人。学院有本科生、研究生近3000人。学校面临着新校区即将建成三校区办学的情况,工作任务持续加重,辅导员带班学生数量激增,学院辅导员岗位严重缺编。

二、辅导员队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辅导员待遇低、发展空间小、工作繁杂、责任重大,致使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2015年学院达到辅导员转岗任职年限的3名辅导员全部转岗,2016年1人转岗。)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任务多而重,责任大而广,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又要落实好学生资助工作;既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又要指导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等,容易陷入日常事务泥潭。长期处在这一工作状态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公布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日益严重。这一现象在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辅导员中越发明显(学院有6名辅导员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

三、构建专业协同化、任务模块化、工作精准化的辅导员工作新模式

1、专业协同化。利用各辅导员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优势,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学生管理具体实践中。注重不同专业辅导员的合理分工,加强彼此之间有效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化工作效率。

2、任务模块化。依据模块化管理把辅导员日常工作细化,辅导员工作可以大致分为党建、创新创业、资助工作、党团工作、安全工作、医保与学年总评等几个模块,凝练各辅导员专业优势,让辅导员主抓与所学专业最为相近的相关模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辅导员的工作模块不再受到其他模块的影响,每一位辅导员在自己的兴趣或专长中得以深入发展与提升,以最大程度地推进辅导员工作的实效化、长效化、精准化。

3、工作精准化。将学校、学院每个年度的工作计划进行系统分析、分解细化,编制工作手册,使辅导员工作具有计划性、前瞻性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辅导员对整个工作流程明晰化、精准化。

4、具体实施方案

工作任务模块化分工如图1所示:

四、新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学院通过专业协同化、任务模块化、工作精细化工作模式,最大程度的增强了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和价值感,进一步提高了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辅导员工作的简便化雏形业已显现,形成“术业有专攻、管理有章法、服务精细化”的良好局面,为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学生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学院先后有五名辅导员被评为校“十佳辅导员”;在学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我院辅导员1人获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5人获三等奖;学院辅导员办公室被评为“校青年先进科室”;

学院女辅导岗被评为 “淮南市巾帼文明岗位”;辅导员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院学生工作考核2011~2015年连续五次获校院系考核A等;学院连续6年获校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和标兵单位;连续5年获校星级文明宿舍评比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60余项,省部级奖250余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实现了我校“一等奖”零的突破;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这是我省高校首次在此项赛事上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院学生团队再次获一等奖2项;学生获得专利600余项。

我院焦忠同学(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会长、校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评选提名奖(是安徽省唯一获提名的本科生);何涛同学(2011级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焦忠同学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到表彰,这是我校学生首次获此殊荣。2014年我院学生牵头的大学生机器人协会获首批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连续获校团委团学特色工作考核第一名;暑期三下乡活动多次被评为“标兵单位”;学院团委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11级、2012级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稳中有升。

[参考文献]

[1]《以模块化管理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期.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总务工作坚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工作计划, 始终坚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原则,树立“服务育人”的宗旨,以提高后勤职工队伍素质为抓手,强化总务后勤工作的规范管理,确保后勤工作保障有力,服务到位,努力提高后勤服务工作质量,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创造一个和谐校园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在学校校长室、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后勤服务规范化、后勤工作科学化、校产管理制度化取得的管理成果,不断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各项服务的过程管理,努力做好、做优,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不断改善和美化环境,积极努力开源节流,为学校拓宽发展空间添砖加瓦。

三、主要工作

1.做好后勤人员培训工作

借鉴先进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凝心聚力,爱岗敬业,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明确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向,继续发扬“勤快、务实、高效、优质”的工作作风,勤奋踏实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努力争作奉献。

2. 切实抓好后勤常规管理

本学期我们将在原基础上,切实加大校园各班保洁区的管理力度,加强督查,细化各部位保洁的任务和人员分配,确保教学区域全天候整洁。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公物,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在师生中造成爱护公物,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美化校园,亮丽校园的活动,把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学校绿化继续由朱泾村劳务合作社承包负责,每月集中修剪、施肥一次。另外及时补种草坪和草花,确保学校绿化一年四季常绿。双休日安排临时工轮流打扫校园,确保校园时时处处保持整洁。

3. 尽心做好食堂的日常管理工作

学校食堂的食品继续由教育局统一招标的单位配送,食堂负责人继续把好食品的质量检查关,进入食堂的食品都要有索证资料。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生菜、熟菜的留样工作。学校食堂根据配送的食品,尽心烹饪饭菜,让学生吃得健康。同时,督促食堂管理者切实提高学生膳食质量,确保学生饭菜量足质优,并经常组织学生干部、学生家长、教师代表对食堂的膳食质量进行深入检查

4.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工作

规范学校的收费工作,进一步完善购物、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完备购物申请,进出库手续,继续完善校产电子管理程序,数量、价格准确,保管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及时控制不必要开支,严控超预算支付。

5.开展一系列修缮改造工程,优化办学条件。

四、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周次

工作安排

二月份

第一周

1. 开学工作准备,校园环境清理;

2. 分发调剂各类用书、课桌等班级用品;

3. 做好收费工作;

4. 召开后勤工作人员会议,明确各岗位职责;

5. 统计在校用膳人数,安排师生食宿。

6. 做好中午不在校用膳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7. 学生饮用水发放。

8. 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制度。

三月份

第二周

1.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加强常规管理。

2.购置消毒柜等器材。

3.在建工程开工复工。

第三周

1.校园绿化规划及管理;

2.花草树木修剪。

3.完善手续,核对上学期幼儿园维修项目并结账。

第四周

1.对校园内厕所进行清理

2.召开后勤人员工作例会。

第五周

1.加强食堂常规管理工作,对住堂生进行春季传染病预防教育。

2.对宿舍消毒、通风

四月份

第六周

1. 在建工程督促检查

2. 零星工程维修

第七周

1.加强对学生饮用水的教育

第八周

1. 加强食堂常规管理工作。

2. 开展节约用水、电、材料等教育。

第九周

1.召开后勤人员例会

第十周

1.加强食堂常规管理工作,对住堂生进行春季传染病预防教育。

2.对宿舍进行消毒、通风

五月份

第十一周

 1.继续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卫生知识的学习,加强常规管理。

第十二周

1.做好“五一”节、端午节假日值班工作;

第十三周

1.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第十四周

1.做好庆祝“六一”相关后勤工作;

六月份

第十五周

1.教室门窗、课桌等检查维修。

1.加强学生宿舍灭蝇驱蚊工作

第十六周

1. 召开后勤人员会议

2. 花草树木修剪除草

第十七周

1. 文明宿舍评比

2. 做好六年级住宿生离校工作

第十八周

1.服务性收费项目结算及食堂结算;

2.检查各班、各室财产保管使用情

况。

3. 学校新增资产登记。

4. 安排好师生假期生活。

第7篇

下半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依法治校、文化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培养模式,大胆探索面向全体、分层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推进、科研引路、人人成才的内涵式发展路子。

工作总体思路:坚持以办学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突出强化学生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两大中心工作,努力抓好立德树人、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内涵建设三大主题工程,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以特色发展激发办学活力,以办学质量提高学校吸引力,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201_年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和目标:

1.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2.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3.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强化技能训练,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

4.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引导教职工开展具有有效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打造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5.继续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

6.以校企紧密合作为抓手,继续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创新学校发展新模式,突出职教特色,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强数控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7、继续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和数字资源库,拓宽培训渠道,实现全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0人。

8.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做好教学后勤保障工作。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进一步落实校务公开,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尊重师生意愿,提高师生的使命感与主人翁意识,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9.以宣传为抓手,切实做好20_年的招生工作。提高就业质量,以就业质量拉动招生。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挖掘并宣传先进学生典型案例。加强学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我校的办学特色与亮点,营造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广开思路,广结人脉,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参与到招生工作中,完成全年招生800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打造远见卓识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加强学习,开阔眼界,提高领导干部的创造力;要深入教学一线,密切联系教职工,要善于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提高计划执行能力;要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关爱职工;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以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以作风建设凝聚师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培养专业带头人,技能骨干,管理骨干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全体教职员工要自强不息、求实进取、团结协作,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1.狠抓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继续开展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理想信念,激发师生工作学习内在动力。

坚持师德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批形象好,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解决教师在职业道德和履行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

2.加强班主任管理与培训,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研讨会、师德论坛、师德报告会等活动,选树典型,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感受到做老师的光荣、乐趣和作用,真正做到热爱教育、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3、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在选送教师外出培训的同时,制订校内培训计划,围绕学校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中,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4、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强化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为骨干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依托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全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拓宽高层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参加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并使其达到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努力形成一支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5、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带头示范作用,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过程指导与检查。严格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严肃教学纪律。各教研组都要制定教研重点,结合本组实际,重点解决好一到两个突出问题,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德育工作要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为重点;以幸福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为载体,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1、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提高育人水平。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围绕着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组织开展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2、加强学生的管理。在教学上,以适合学生兴趣、性情和接受能力为着眼点,精心组织教学。在管理上,全员管理,服务到位,细节入手,小事着眼,言传身教,杜绝不当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稳定学生专业思想,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尽快适应现阶段学习生活,严防流失。

3、加强常规管理。完善并落实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完善学生值勤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动态,切实做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确定帮扶对象,加强心理辅导,对需帮扶的学生实行责任到人,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与管理,做到不嫌弃、不放弃。从细节入手,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开好主题班团会、升国旗仪式、纪律卫生、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并对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坚持不懈地开展幸福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诚信、敬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爱国爱校教育,杜绝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5、坚持做好高职预科班学生分流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估量和分析自我,确定人生目标。坚持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定期召开任课教师教学分析会,分析学情与考情,确立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思想,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切实有效的升学复习计划。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省骨干专业特色专业评价标准。使全体教师明确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流程。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目标、过程、评价三要素,夯实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过程科学,效果良好。

2、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民主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学做一体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师评价制度,落实领导听课制度、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教案检查制度、作业检查制度、评教评学制度,实施课堂纪律检查制度,研究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6、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教研组要以专业划分,切实开展活动。要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有研究方案,期末拿出结果。要明确教研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活动,保障教学研究不走过场。把教研活动变成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要评选典型,评选2到3个表现好的教研组进行表彰。

7、健全实训管理机制,加强实训教学改革。建立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设备管理、安全、物资、场地设施等管理制度,建立实训班级考核评价办法,规范实习教学环节,健全实习教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竞赛带动学科的教科研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招生增加亮点,打造学校品牌。

(四)抓好招生就业工作,增强办学活力

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以招生为中心、招生无淡季的思想,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招生途径,对招生模式进行大胆探索。组建招生组,实行全员招生,开发网络招生、电话招生,开辟外县区市场;要认真分析今年的招生市场,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坚定信心,投入全力,确保500人的指标完成;要加强学习有关招生方面的知识,借鉴成功经验,强化意识,改变方法,拓宽渠道,力争招生工作在途径与方法上实现新突破。

2、加强专业建设。深入领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制定并积极实施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加强分类指导,以课程衔接为重点,推进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在着力办好数控、电子、汽修三大骨干专业的同时,积极开发畜牧、旅游专业。

3、探索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合一的办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尝试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完善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开发一批基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案例。做好《数控铣床》、《车工工艺》和《SMT生产线加工》的精品课程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陕西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

4、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继续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和数字资源库。全力打造短期培训工作,积极完成政府制定的项目,并努力寻找适合当地情况和人们需求的新项目,本学期力争有所突破。搞好学生技能鉴定工作。

(五)提高服务意识,促进学校协调发展

工作思路:坚持服务育人的理念,细化工作措施,美化校园环境,优化教学设施,强化管理与维护,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品质。

1、坚持勤俭办学,按照勤俭办学的原则,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确保学校财务运转有序,保障教学经费开支。大力提倡节约,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强化培养师生的节约意识。实习课要对实习材料精打细算,重复利用,杜绝浪费。

2、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教育活动,为师生的能力培养和健康成长创设平台,并积极组织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关注教职工切身利益,认真抓好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群体工作。

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作;校系两级管理

一、充分认识高职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高职校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是主动适应学校二级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发挥各系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特色的需要;是适应学校规模迅速扩张,提高学生管理效率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适应学生工作特点,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有利于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在“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强化学校层面的宏观有效管理能力。也有利于下移管理重心,加大各系管理自,进一步理顺校、系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二、当前学生工作二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许多高职校在表面上非常重视体制改革,但对新形势、新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却研究不力,学生工作也是如此。在校系二级管理中,校级管理职能部门是学生工作处,如何整合管理资源,发挥管理优势,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这是摆在高职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当前,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校级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二是校级管理内容的制定脱离管理实际,有形式主义倾向,落实过程中系部有抵触情绪;三是因缺乏宏观指导,系部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规范以及统一的管理制度;四是由于职责不清,校级管理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五是缺乏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六是学校各处室与系部之间、系部与系部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协调。面对上述问题,我校学生工作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中摸索出新的思路。

三、明确目标与职责,理顺学生工作二级管理关系

1.明确目标

通过实施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突破长期以来的学校层面学生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系拥有责、权、利相一致的关系,改变学校管理过多、过死的现象,把日常管理的权限以及过程管理下放到系部,以增加系部学生工作的权力与活力,形成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充满生机的运行机制,使校级层面的管理模式由全面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使校级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从事务性管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制订规章制度,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并加强质量监控和指导系部开展工作。通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学校整体学生工作的水平,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校级层面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第一,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二,充分重视文明校风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加强班级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对学生有陶冶作用、对社会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第三,突出德育教育的生活性和生成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第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创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明确职责

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措施确定方法等各方面更强调统一管理;系部学生工作主要是如何贯彻落实学校的决策部署,担负着执行的任务。但要体现系部的工作特点,校系之间的管理关系就不能简单沿袭老体制下的校、系关系,应该在保证学校实现宏观控制的前提下,让系部拥有一定自,保持相对独立性。在职责上,校级学生管理工作第一要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政策;第二要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要组织好必要的检查和督查工作;同时应根据各系和广大学生的共同需要建立一系列直接面向全体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机构,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系部学生工作则要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系部学生的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工作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本系部实际的学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应尊重基层,依靠和相信基层,在加强宏观指导的同时,充分下放各种审批权和决定权,切不可事无巨细,干预太多,否则既会影响宏观控制,又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理顺校系二级管理的关系,凡属于学校一级部门的职能不能强加于系部,同时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明确每一级的工作职能、职责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首要前提。

在我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过程中校、系的工作职责就有比较明确的划分:如学校职能部门职责为负责起草学校有关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代表学校履行对各系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指导、协调、监控、评价和服务职能;负责组织对系部学生工作的考核评比,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学生的管理工作,按时向学校党委汇报、向各系部通报检查评比结果;负责学生报到注册、学籍管理、学生证件管理、学生名册统计报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鉴定的组织工作;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统筹安排、全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学生保险理赔工作;负责学校大型学生集体活动的组织部署;负责校级及校级以上学生评优和表彰工作,处理严重违纪学生(留校察看以上)及跨系违纪事件,并对其处分进行审批;负责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工作,对寝室卫生和纪律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并及时向系部反馈;负责组织、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委负责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工作;为系部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并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系部学生工作职责为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本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卫生及文明习惯等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本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系所设专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负责本系学生的报到、缴费、注册、入学教育、日常考核、奖惩、操行评定、毕业鉴定工作,以及本系违纪学生记过及以下处分的审批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预防和处理本系学生各种突发事件并及时上报;负责本系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工作,建立特困生档案,组织本系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负责本系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指导本系团总支和学生会开展工作;负责本系班主任的管理、考核工作;做好本系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实施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与手段

1.加强管理

制定全校德育工作计划是校级管理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我校制定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完善“一项制度”,即主题班会制度。主题班会推行“模拟扮演式、专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等形式。(2)启动“四项工程”,即法制、心理、安全教育工程、名班主任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建优秀班级工程。(3)开展“主题月”活动。即3月份为“志愿服务月”、4月份为“革命传统教育月”、5月份为“缤纷红五月”、6月份为“安全教育月”、9月份为“新生教育月”、10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份为“感恩活动月”、12月份为“民族精神教育月”,同时实行大型活动校园化,中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系部化、班级化的活动模式。

另外,要建立并完善系部学生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系部学生管理效果评价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制定并组织落实。评价办法要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随机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具体评价指标是:(1)资料查验,内容包括班级管理、考核的原始资料、结果,德育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各种资料、记录、班主任手册等;(2)违纪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学生管理进行检查,记录违纪次数并评分;(3)卫生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部教室、卫生区、宿舍进行检查、记录、评分;(4)安全责任事故率,记录统计周期内系部所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次数并评分;(5)公物完好率,对系部使用的桌椅、门窗、电教设备、宿舍家具、公共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分;(6)民意测验,组成评议小组,对各系部学生管理状况进行民主测评。

2.加强指导

为使系部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校级管理部门要重点做好三项指导工作:

第一,指导系部建立学生管理网络,统一建立“四线”、“三结合”学生管理网络。“四线”:一是以学生处为主,由校领导、学生处成员组成检查督导管理线;二是以各系部为主,由系主任、支部书记、学管人员、团总支组成的育人管理线;三是以系部为主,由各专业教研室人员、任课教师组成育人渗透管理线;四是以系学生会为主,由学生会成员、班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线。“三结合”: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上各线相互交织,才能构成立体化的校系二级学生管理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为各项学生工作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指导系部建立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班级量化考核办法》由系部组织实施,考核内容由纪律、宿舍卫生、教学楼卫生、早操出勤率、晚自习到课率、第二课堂六项组成。采取日检查记录、周统计分析、月公布总结、期终汇总表彰的工作程序。(1)纪律,由系部专业育人管理线成员、值班人员负责检查、考核,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纪律检查表”,交系部学管人员汇总;(2)宿舍卫生,由公寓管理人员、学生会生活部成员负责检查、考核,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结果当天公布,定期评出优劣宿舍;(3)教学楼卫生,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每天检查一次,检查人员认真填写教学楼卫生检查记录表;(4)早操出勤率,由学生“自我管理线”成员负责检查统计;(5)晚自习到课率,由值班学生进行检查统计;(6)第二课堂,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提供第二课堂活动成绩。这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使管理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

第三,指导系部实行“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如我校实行的德育学分。为全面评价学生在校表现,加强系风、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增强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在校表现综合评价办法”。评价内容分为测评和量化考核两项,由班级管理线成员班主任、班级干部组织实施。每学期依照评价结果排出学生的名次,确定评价等级,综合评价结果分数和等级记入学生管理档案,作为评优、奖学金发放、就业推荐、毕业生档案填写的依据。

3.加强服务

校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协调系部与系部、系部与学校职能处室之间的工作关系。各系部教学任务重,许多工作诸如主题班会课的设计、操作程序等,校级管理部门应帮助提供规范材料样本,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此外,校级学生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管理一线调查研究,帮助系部解决实际困难,设身处地为系部着想,遇困难不推诿、不扯皮,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推动德育工作计划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高职校学生二级管理工作的实效。

总之,做好做实学生工作校系二级管理,对加大系部管理自,增强系部的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系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促进高职校学生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学生工作百花齐放、充满活力的局面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方飞虎.高职院校推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认识与思考

[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 刘锁娣.浅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J].常

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第9篇

是工作,是实践,给我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生命土壤。我衷心地感谢这一切!

一、班级学生情况

我们信息科学学院XX年招收本科生新生近20xxx,这些学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到第二学年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第一学年的学习进展情况来进行专业的选择。因此,20xx学生在第一学年被平均划分为xxxx小班级,我作为班主任主要负责编号为1、2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工作。这两个班级中原先共有6xxxx学生,其中有2位朝鲜国家留学生,还有3位是从XX级转学过来。后来有1位同学转学到数学系,还有1位同学因甲肝休学,所以最后在校班级人数共有66位学生。

二、班主任常规工作

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是跟学校学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作为大一学生工作来说,有别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工作,大一学生有一个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过渡问题,因此班主任要紧密配合学校学生工作的部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能力予以引导、对寝室集体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落实常规的学生学籍评选管理执行工作、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

这些工作的落实,充盈着班主任工作全部,体现在开班会、宿舍走访、跟同学的聊天的这些日常工作行为当中。

三、我的班主任工作

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刚刚开始的时候作为新手教师,我对自己能否胜任班主任工作的那种心情是十分的忐忑不安,不知道作为班主任究竟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十分的担心学生出意外事故。

于是在我被通知担任班主任工作、学生还没有正式报到之前,我就开始从学习做起,从网上查资料、向周围同事询问、阅读班主任工作手册之类的书籍等等,但实际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我就开始注意观察、记录和思考与总结,提炼适合自己、适合大一学生、适合本班学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班主任工作看似琐碎,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只有抓住这些核心要素的处理,才能让我们班主任工作做得更有实效、更专业、更出色。那么对我来说,我的大一班主任的“工作指南”可以概括为“以学习型组织为管理思想,以质的研究方法为研究指南,以信息环境建设为辅助手段,以人文关怀为落脚点”形成大一班主任工作系统,而其灵魂是“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其执行策略是“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的生活习惯”。

1.大一班主任工作的灵魂——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

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这也是二十一世纪赋予大学的新使命,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上要进行极大的转变。可以说,能否很好地转变学习习惯和观念,从短期来说关系到学生大学四年的成长,从长期来说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从小的方面来说关系学生个人的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能否在大一就开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改变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学习成长习惯事关重大。落实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生存能力的学习习惯,就是我说的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

狠抓学习风气,重塑学习化生存的学习习惯,可以作为大一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贯穿到班主任工作的每一项具体的事务中,包括班委会的建立、每一次班会内容的组织、每一次跟同学的聊天等等。

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快速成为终身学习者,促进人才自身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执行和落实在人才培养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应用作用。

2.大一班主任工作的策略——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防微杜渐,铸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关键策略。但是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是建立在跟学生的沟通、了解和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工作中会涉及到非常具体的一些事情,比较典型的有打游戏问题、谈恋爱问题、借钱提前消费问题、寝室同学难以相处问题等等。这一些方方面面的跟学习相关的生活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大学生一个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

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在新生入学时,董琦校长从师大人才培养计划谈到对新生提出十点期望、要求和建议(以下是从我当时的会议笔记中摘出):

(1)志存高远;(随时学习、随时记录,建立社会责任感,敢为人先)

(2)科技精神和人文关怀;(创新、探索、务实、独立、批判、法制)

(3)协作能力;(理解差异、尊重差异、沟通、领导)

(4)思维能力;(对问题有深刻见解、多角度看问题)

(5)科学方法;(事半功倍,用数据说话)

(6)信息能力;(效率)

(7)外语能力;(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外语学习)

(8)表达能力;(书面表达、思维表达、口头表达)

(9)关注社会、关注国际科技发展

(10)体育锻炼,健康体魄;(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董校长对大学生提出这十点希望、建议和要求,让我很感动,很受益,成为我后来班主任工作中落实对学生铸造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的方向指南。防微杜渐策略的应用主要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学生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而采用的,是在对学生情况审势度势总体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以班会、讲故事读书、聊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甚至通过笑话都可以。

第10篇

大学是人成长社会化的关键一环。随着校园社会化的加快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愈发被重视。其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显突出。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材问题,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而且不能仅限于心理咨询的单向辅导,而是要努力形成一个包括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贫困生本身家庭经济困难,其身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外界的巨大期望,难免在部分贫困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成因进行剖析,对于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帮助的时候,以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确保贫困生安心上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还应给予精神方面的疏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使其积极投入集体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在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生中比较突出的心理特点。这种明显的自卑心理是与强烈的自尊相碰撞而产生的。贫困大学生与当代所有大学生一样,富有理想、渴望成材,有着同样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另一方面,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家庭、社会环境的激励使贫困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进入大学后,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作为在原本中学环境中的佼佼者的这些学生,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导致自我评价偏低。这种自卑心理导致在学习生活中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自信心和荣誉感受到抑制,还会担心受到周围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

2.孤僻心理。由于贫困生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方法过于死板,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知之甚少甚至从未接触过,而且其课余生活中对于别人谈论的流行话题难以插上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强,忙于生活奔波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因此他们选择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流,将自己的交际圈缩小。对学校举办的集体活动不愿参加,甚至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封闭心态。长此以往,他们就失去了很多结交朋友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同时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

3.焦虑心理。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无法挣脱生活的困境,渴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使得这些贫困的学子在抑郁之外又增添了焦虑。而且高校贫困生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基础作保证,缺少可利用的社会支持,不能按时交纳学费,更无法添置学习资料和设备等;同时面对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的压力,使贫困生对自己的生活丧失了信心,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对未来的迷茫及对贫富差距的不公等现象的认识不够,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社会的极度不满后的宣泄和自我沉沦,º部分贫困生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

4.虚荣心理。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不顾现实情况,受虚荣心驱使,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置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贫困生具有等靠要的心理,认为自己贫穷,就应该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甚至有人为获得更多的资助,在家庭困难的描述上尽可能凄惨、感人,以不切实的手段争取资助名额。获得资助后不加以珍惜,更有甚者竟然用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去购买高档衣服、忙于应酬、泡网吧、打游戏、旅游等,误认为这种过度的物质消费是掩饰贫困、挽回面子的方法,这都是高校教育者所不愿看到的情形。

5.消极心理。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出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高校贫困生的内心都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他们这种嫉妒、多疑等消极的心理,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甚至会产生行为。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成因

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首先贫困是最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家庭因素、成长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同学之间的对比情绪、应对的压力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分析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是采取措施予以纠偏、进行有效应对的必然要求。

1.家庭因素

贫困学生的家庭因素不可忽略,不少贫困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有的父母或长期在外工作,有些是单亲家庭,进入大学前心理教育的缺失,使得在入学后问题暴露并有扩大的趋势。

2.成长环境

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小城市以及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等素质课程都不能充分开展,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条件也较差,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0。

3.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但各种社会问题在这个转型期层出不穷。大学周边的商业气息愈发浓厚,不断地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琳琅满目的消费品种在大学周边和大学校园内兴起,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增添了许多烦恼。而信息化在日常生活和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和数码产品的迅速更新,使得贫困生产生与时代脱节的感觉。

4.同学之间对比的影响

大学生为了展现自我,不惜花很多钱包装自己,塑造自己成为所谓的型男型女。部分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衣着一般较为朴素,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和措施,若是操作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学校或政府的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有时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却感觉到自己在同学之中被贴上了标签,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5.社会压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亲友等社会关系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而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地加以面对,去通过自己的努力迎头赶上,反而一切归咎于自己的贫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预防与教育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贫困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群体,一种相对的弱势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要重视其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应对的具体策略,逐渐形成有效的转化机制,纠正贫困生心理偏差,促进贫困生思想、学习、生活全方面健康发展。

1.关心高校贫困生的物质需求,构建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截至2011年中央地方累计资助总金额近900亿元,比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前的2006年增长4.5倍,受助学生达7900万人次。积极探索完善适合各高校的贫困生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0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¼½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集体观念教育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在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善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辅导员应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贫困大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贫困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集体活动可以优化人际关系,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氛围,以此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与他人交往的大门,使之克服与人交往时的敏感心理,不会每听到不顺耳的话,就认为一定是别人瞧不起自己;慢慢地放弃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戒备心理,走出孤独的自我,不再把自己看成另类,渐渐地与更多人交往。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

就业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对高校贫困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学校和辅导员老师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为其就业选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立多种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为其就业所需交通、面试费用提供支持;鼓励贫困学生进行创业。

4.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贫困生很多心理压力是不愿向自己熟悉的同学或者老师诉说的,因此非常需要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高校应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充实心理学师资,开设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高校还应当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将经济助困与心理助困有机结合;切实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工作,从而促进贫困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鼓励心理专业的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学常识,帮助贫困生自我进行心理调节,最终树立起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成熟的心理。

5.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交自信、学习自信的建立以及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任课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需教导高校贫困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克服自卑心理,以坦然豁达的心态在竞争中发展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卑不亢,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学会理解他人、宽容和接纳他人,应以有友善的心态,正确看待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学会人际沟通的方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教育管理;难题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05-02

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合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众多的留守学生,是将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许多留守学生因为失去了父母的约束,学习成绩下降,在不利因素的鼓惑和引诱下,甚至早早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涉及到社会治安问题,还涉及到未成年人成长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对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同时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担负着道德建设主阵地的学校来说,贫困学生、问题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难点所在,抓好了留守学生和问题学生的德育工作,对于学校的育人工作乃至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政治意义。我校位于淮河南岸,留守学生生源辐射淮河两岸,人数多达61人,为了把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五年如一日,每学期开学之初,我校就及时召开留守学生专题会义,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一)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电话、关注留守学生健康心理。

(三)创设“心灵港湾”活动信箱

鼓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哨悄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沟通的有效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四)开展“亲情互动”活动,架设交流、沟通的桥梁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经常让他们能与父母面对面地谈话、交流。并组织留守儿童父母配合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爱心妈妈谈心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让他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感悟真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五)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学生食堂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学生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六)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凡在校的留守学生,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学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其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七)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八)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时常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主阵地的作用,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图书管理借阅制度,抓好课外活动等日常工作,让留守学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学生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对贫困留守学生的资助工作

班级对留守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以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丰富课余生活,创造和谐关爱的成长环境

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留守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每周安排“留守之家”三次开放时间,让留守学生在活动室自由活动,增进彼此感情,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馨。组织书法、乒乓球、跳绳、篮球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由教师进行对留守学生辅导训练。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为亲人写一封信的感恩教育活动,并将书信邮寄给该生在外打工的家长。举办一次留守学生生日聚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举办留守学生元旦联欢会。2011年12月30下午4:00,由我校政教处、团委组织的留守学生联欢会如火如荼地火热进行,一个多小时的联欢活动中,该校25名留守学生参与表演了诗朗诵、小合唱、给爸爸妈妈读信、踩气球、新年许愿等精彩节目,61名留守学生在这里亲身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暖洋洋的家的感觉。

三、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的难题

交通隐患:农村留守学生上学途中大多骑自行车上学,沿途所经过的道路几乎是村村通公路,公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共处其中,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闲暇时间上的隐患:中学农村留守学生由于其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精力不济,双方代沟纵横,使得在放学后的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管理成了空白。相当一部分学生跻身网吧、游戏厅甚至与不良社会成员为伍;尽管学校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尽可能做到防患未然、防微杜渐,但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12篇

一、民政工作:

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城乡低保年度复核动态管理工作,城乡低保在动态管理中实现了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并全面实行了“城乡低保听证制度”,规范低保申报程序。城市低保现保障906户,1817人,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6761245元;全年核销城市低保128户,257人;新增62户109人;农村低保现保障1334户,2729人,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312015元。上半年核销农村低保127户226人、新增农村低保86户200人。

农村五保工作。农村五保对象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现在册分散供养农村五保577人,集中供养农村五保57人,全年核销五保39人,新批准五保26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分散五保包保责任制,577个分散五保供养对象都与村、居、社区“两委”成员签订“包保协议’,包保责任人对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定期走访,基本做到五保对象平时有人管有人问。全年发放分散五保供养金1405550元。积极做好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工作。6月份开展了历时半年五保供养对象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专项清理工作。敬老院的5S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完成了院内绿化建设,安装了监控系统和呼叫器。

困难群众社会救济救助工作。2013年元月及时打卡发放县下拨的2012年“两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经费5万元、2013年“两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经费2万元、2012年冬春救灾经费7万元;2013年春节发放“送温暖”资金25.8万余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及时为城乡大病困难群众申报大病救助,全年累计救助大病对象233人次,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18万元。为因病、就学、突发灾害、其他等原因造成家庭基本生活水平暂时低于本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家庭申报临时救助,上半年申报13人,救助1.5万元。全年累计为五保、城乡低保免费电量兑现约25万元;为城乡低保、五保、孤儿、重点优抚对象及时办理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获参合资助资金39万多元。6月份及时修订了《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时做好特殊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服务网站的信息维护工作。

2013年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57600元;发放退职、上海武警等社会救济对象补贴426450元;发放退休、遗属补贴71048元。及时为我镇生活无着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全年为7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申报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7月份开展六十年代精减下放退职人员信息情况统计工作;6月份始开展社会定救对象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专项清理工作,时间半年。

优抚工作。现享受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382人、“两参”退役人员定期定量补助96人、60周岁以上部分烈士子女定期生活补助11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定期定量补助171人、复员军人定期定量补助36人、三属定期抚恤9人、残疾人员抚恤17人。全年发放优抚定补、定恤金2155786元。2013年春节镇党委政府对军属、复员、三属、伤残及部分困难退役士兵家庭进行慰问,共发放慰问金42800元。截止11月底共为45位2014年年满60周岁退役士兵办理了老年生活补助申报工作。及时为患大病的重点优抚对象申报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补助。6月份完成八一优待对象审定工作;发放八一优待金1382620元。6月份始开展重点优抚对象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专项清理工作,时间半年。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县验收迎检工作。协助县民政局优抚科完成我镇700多名优抚对象电子档案信息录入工作。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入。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村民对村务监管的主体作用,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社会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按分工到村、居、社区定期督查、指导村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备案。各村、居、社区定期及时上报村务公开内容文字材料及村务公开的照片并存档备案。

协助县住保办做好廉租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工作;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核工作。为2179位老人办理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申报工作。完成青春社区包公园小区业主委员会换届工作,积极做好市民生工程9个社区的老少活动家园建设。

二、劳动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和续保缴费工作稳步推进。截至11月1日,系统内正常参保63659人,待遇领取14932人,领取率100%。2013年已缴费人员45991人。已缴费数占县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03.52%。

积极开展2013年度劳动书面年审工作。为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重点对规上企业下达了年审任务,目前上报劳动书面年审材料186家。

认真开展被征地农民领取待遇人员见面认证工作。今年对4992名达到领取年龄的被征地农民逐一见面认证,共核减死亡人员25人,及时终止了养老保障待遇,确保了社保资金的安全运转。

今年首次对纳入属地范围的9783名企退人员,遗属631人首次实施了指纹资格认证工作,指纹认证率达99%。并在城区设立10个认证点和1个流动认证点,极大方便了退休人员,积极协助办理异地退休人员700余人生存认证工作。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全年共接待了农民工维权和“12354”转办投诉案件31起,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近7万余元。

认真开展了企业技能人才和缺工缺岗统计工作。4月份对辖区内缺工缺岗企业进行了统计。及时组织了12家企业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企业专场招聘会活动,缓解了企业招工困难。43000人的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按照要求开展。

残联: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860份。积极协调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组织肢体残疾人参加就业培训。做好扶残项目,精神病服药救助136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住院14人,救助0—6岁脑瘫儿童7人,千元就业50人,贫困残疾家庭大学生救助33人。

加强劳动保障法律宣传工作,解答群众法律咨询,配合县劳动执法部门开展劳动检查。积极开展对辖区企业、用人单位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配合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实施对5216名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申报工作;加强动态管理,做到经费发放和注销及时、有序。

为促进劳动就业,进一步做好基层劳动保障的服务工作,根据需求,配备了18名大学生公益性岗位人员。

三、2014年工作计划:

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继续做好五保工作、困难群众救济救助工作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优抚工作、60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贴、烈士子女生活补贴、两参人员定期生活补助的申请、审核工作;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八一优待、年终慰问工作;及时打卡发放各项定补、定恤资金。

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社会定救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各村、居、社区对核销人员实行月报。加大敬老院的软硬件建设,把“5S管理”纳入常态。

切实做好低保、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申请、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廉租房补贴和配租申请、审核程序,规范好残疾人各项扶助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保障大发展、大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做好“一站式”服务信息采集及录入工作;做好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录入工作。

四、工作目标:

一、突出服务管理,继续做好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工作。

二、突出及时有效,继续做好城乡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

三、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继续严格落实优抚政策。

四、以民主管理为重点,做好村务公开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五、抓住机遇,做好全市第二批标准化社区的建设和第三批标准化社区的申报工作,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

六、以维护权益为重点,切实做好廉租住房工作。

七、以创新的理念继续做好各项残联工作。

八、保障大发展,做好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九、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继续做好各项社会事务工作。

十、扎好民生工程,让城乡社会养老保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