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时间:2022-02-07 12:44:43

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第1篇

虽然国家经济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中,可是还是有很多的贫困家庭存在着供不起学生上学的情况,这些都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顺利的结束自己的课程,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业有成,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学业,这是一个极为有功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好这一工作。根据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的具体要求,我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为深入细致地做好资助贫困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我班特殊困难学生多,资助贫困生工作比别的班级任务重,必须高度重视,而且由于学校的调整,我班得到“两免一补”学生比以前有所减少,同时要对班内进行个别调整,要在原来基础上全面掌握情况,做好被调整的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日常工作:**班资助贫困生工作总结

二、我班成立资助贫困生管理小组,加强对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具体指导;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具体要求的学习和理解,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把握贫困生的界定标准。

三、根据我班学生的家庭分布的特殊情况,要求各班干部及时准确摸清班内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支出的状况,以便更好的展开工作。

根据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生具体要求,我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了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

一,班内进行公示。我班受“两免一补”形式资助的有**人。其中免国标课本费的**人,资助金额为**元;免杂费的有**人,资助金额为***元。

二,由班主任任组长、班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干部为成员的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加强对资助贫困生工作的指导,班内资助贫困生管理小组责成班长负责资助贫困生各项工作。

三,班级资助贫困生工作小组认真学习有关资助贫困生的规定,正确全面理解领会规定精神,准确把握贫困生界定的标准,保证贫困生能得到资助。

四,各班干部根据学校资助贫困生实施办法,由特困学生如实写出要求资助申请,班主任和班级资助小组初审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议确定本班受资助的学生,确定后上报学校。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按照学校具体要求,我班在广泛宣传,认真扎实有效工作基础上,现圆满完成本季度的资助贫困生的各项工作。 贫困生往往有着比常人更渴望上学的思想,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会极为努力,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的班级的前几名同学,家庭情况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他们能够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以成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

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兵团十四师,坚持“首善标准”和科学、全面、真情援疆原则,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2.9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56个。引入京企39家,实际完成投资24亿元,30多个产业援建项目相继投产,带动近万人就业致富。开垦3.1万亩沙漠戈壁荒滩建成洛浦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促成和田特色农产品进京展销。援建《人民日报》南疆分印点。北京市30多个单位与受援地相关单位结对帮扶。完成受援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免费婚检、妇女“两癌筛查”等额外援助项目使数万名群众受益。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2.4亿元。

天津市

天津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策勒、于田、民丰三县,坚持“高起步、高标准、高效益”,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3.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77个。实施的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使超千户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实施的手工编织和地毯织架援助项目,促进5万多名妇女就业,上万家庭增收。引进产业援疆项目68个,其中2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实际到位资金50.7亿元。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6000余万元。

河北省

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和兵团二师,突出抓好援疆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合作,强化干部人才智力支撑。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9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9个。与受援地签订重大产业合作协议63项,已开工建设项目20个,1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援疆干部人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涌现出了“最美援疆医生”余文丽等一批先进典型。完成了三批受援地迫切需要办理的“10件实事”。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6000多万元。

山西省

山西省对口支援昌吉州阜康市和兵团六师,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山西特色,全面开展对口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3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9个。积极搭建平台,吸引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阜康。两年多来,山西籍企业仅在阜康市的投资就达95亿元。立足文化优势,举办了专题文化讲座和书画展示,促进交流交往交融。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近千万元。

辽宁省

辽宁省对口支援塔城地区及兵团八师、九师。坚持围绕“产业合作、规划实施和智力援疆”三条主线开展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92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16个。依托巴克图口岸,打造产业援疆平台――辽塔新区,组织“辽宁塔城月”等招商引资活动,促成签约项目114个;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万余人次,柔性引才400多人,涌现出“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丹东援疆医生李兆奎,辽宁省党代表、营口畜牧专家孙书等优秀援疆干部典型。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4000多万元。

吉林省

吉林省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坚持“民生民利、科技‘造血’、生态主线”的援疆理念,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亿元,实施援助项目83个。实施“长白计划”培训三批971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613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实施“灯塔计划”支持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心建设。支持受援地发展生态农牧业,建设现代农牧业引育科技示范基地,将哈萨克医药产业纳入《吉林省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给予积极支持。积极推动喀纳斯与长白山生态旅游互动发展。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近5000万元。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富蕴县、福海县及兵团十师,坚持“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开展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2.6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71个。超额完成自治区确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计划”、县乡村三级干部轮训、“科技英才培养计划”等培训任务,组织开展了“传帮带、共提高”活动和柔性引才工作,为受援地培训干部人才超过1.6万人次。注重实效,认真做好产业援疆工作,工业园区实现全覆盖“一对一”结对,一批产业项目和科技项目落地实施。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7亿元。

上海市

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巴楚县,按照“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支撑”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8亿元,实施援助项目204个。支持54万农牧民改善了住房条件;全面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援疆工作,加大设备与技术支持。协调21所上海高校定向在喀什招生,在沪学习、培训的新疆学员超过1万人。累计培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县乡村三级干部等2.3万余人次。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开展,累计30万人次两地市民观看演出和展览。促成上海企业与受援地签订经济合作项目162个。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4亿元。

江苏省

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直和兵团四师、七师工作按照“科学援疆、真情援疆、持续援疆”的要求扎实推进。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20.6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405个。组织实施172个干部人才培训项目,为伊犁州直培训干部人才16万余人次;组织3389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江苏培养。实施“百企千亿”产业援疆活动,共签约和对接在谈项目219个,已开工项目154个。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一区三园城市发展规划和合作中心产业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已有69个项目与开发区签订入驻协议,其中15个项目已入驻,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1.3亿元。

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州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合奇县工作以“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为目标,积极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7.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1个。为克州培训干部人才70批近万人次,柔性引才269人。进一步完善“合作共建”工作机制,搭建产业合作平台,签约项目30多个,已落地建设项目8个。实施的创业引导工程类项目征集创业项目26个,43人获得创业专题培训证书。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5000多万元。

浙江省

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地区及兵团一师阿拉尔市,按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亮点、以促进受援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落脚点”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3.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56个。浙江企业与受援地签约产业合作项目98个,已到位资金84.2亿元。推动中国浙江省分行、浦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宁波分行等金融机构与受援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计授信350亿元。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2.8万余人。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8亿元。

安徽省

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皮山县,坚持“紧扣一个目标、围绕两大任务、实施五大工程、实现五个翻番”的工作目标和思路,扎实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5.4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0个。已累计建成安居富民和牧民定居房1万多户,解决高山地区1万多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产业援疆签约项目累计超过50个,已有30多家安徽籍企业入驻皮山开发区,改造建设了1万多亩高效节水示范农业、沙漠治理、生态林及制种基地建设。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2000万元。

福建省

福建省对口支援昌吉州昌吉市、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突出民生建设、产业对接、智力援助三大重点,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9.1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01个。引进产业援疆项目92个,已到位资金111.8亿元,项目履约率100%。培训受援地干部人才6000余人,援疆医生累计诊疗受援地群众超过20万人次,开展手术超过2.5万台,帮助昌吉州24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福建省20多个单位与昌吉州相关单位建立结对共建关系。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7000万元。

江西省

江西省对口支援克州阿克陶县,按照“民生为本、产业为重、就业为先、规划为纲、人才为要”的思路,做到“三超前三突出三明显”,积极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6亿元,实施援助项目26个。完成县城总规、控规、近期规划、7个专项规划、55个村级规划、8个两居示范点规划编制。引进产业援疆项目22个,已到位资金34.5亿元。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6000多人。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1000多万元。

山东省

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疏勒县、岳普湖县、英吉沙县,贯彻“以政府资金保民生、以社会资金促产业”的援疆理念,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9.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64个。推动落地产业援疆项目240个,已投产项目133个,完成投资101亿元,新增就业1万多人。从山东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72人次,组织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3200多人次到山东考察和培训,结对培训受援地急需人才2600多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7700多万元。

河南省

河南省对口支援哈密地区及兵团十三师,坚持“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务实援疆”的理念,扎实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1.2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120个。促成产业援疆项目62个。协调中行河南分行与哈密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100亿元。全面推进“市―县―乡”、“市―团”全覆盖对口帮扶机制。开展“中原院士专家哈密行”活动,成立“中原院士专家哈密工作站”。组织开展“河南万人游哈密”活动,开行旅游援疆专列6列、旅游援疆专厢210个,3.3万余名游客赴新疆旅游。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3600多万元。

湖北省

湖北省对口支援博州及兵团五师,全力推进“双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互动共赢”的援疆机制和模式,形成“省对州(师)、市对县(团)、县(区)对乡镇(连队、街道)、园区对园区、部门对部门、学校对学校、医院对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对口支援格局。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1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55个。引进产业合作项目36个,已投产6个,试产3个,开工建设8个,注册9个。组织培训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近万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2.6亿元。

湖南省

湖南省对口支援吐鲁番地区,秉承“科学援疆、务实援疆、真情援疆”的理念,全面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6.5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9个。提前完成县乡村干部轮训任务,为受援地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5万多人次。文化援疆亮点纷呈,推动衡阳“湘水明珠”讲坛落户鄯善县,积极动员湖南省属高校面向吐鲁番地区对口招生。促成湖南企业与受援地签约产业项目56个。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超过1.1亿元。

广东省

广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及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构建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以产业援疆、智力援疆为两翼的“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疆工作新格局。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14.7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95个。引荐800多家企业到受援地考察,签约项目262个,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带动就业9.8万人。通过多种方式在疆外和喀什培养当地干部和人才总数达2万多人次。计划外援助受援地资金、物资8300多万元。

深圳市

第3篇

1、严格预算经费拨款。对本月文财口部分预算单位提交的预算内经费拨款进行审核拨付,同时对经领导审批拨付的预算内经费、政府抄告追加资金及预算外资金的单位支出计划进行审核纠正了一些单位违规支出计划,并进行平台录入用款计划工作。

2、审核拨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根据已审核的今年春季学期学生人数,按小学150元/生,初中200元/生,特教1500元标准,编制春季学期第一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计划并拨付资金1566.175万元。

3、做好2013年春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根据省财政厅赣财教指[2012]140号,按照《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规定,与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上报名单审核工作,通过乡财局“一卡通”发放春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982人,发放总金额141.9万元。

4、审核单位要求拨付上级专款计划。对单位要求拨付的各类专项资金,认真对照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规定用途,按工程进度拨付。拨付教育方面校安校建工程款等资金87万元,文化体育专项资金16万。拨付苏维埃代表会议史料陈列馆建设资金500万元。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资金622.727万元。

5、做好学前教育资助金发放相关上报审核工作。根据国家政策,从2012年开始将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纳入学生资助体系。为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四月十日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安排本月重点做好各乡镇学前教育资助对象审核工作。主要包括是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是否城乡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民办),是否符合入园年龄的,在籍在园就读,是否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条件。

6、及时审核调查单位追加经费报告。对文财口18个单位要求追加经费报告按照客观、真实、合规的原则进行了审核,特别是3.23重大接待相关项目经费、赣南百万群众清明祭典()主祭经费进行调查审核确认,并及时提出审核意见。

7、开展了2013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教学点进行抽查学校学生数审核工作。针对新学期学生流动情况,特别对2013年春季学期义务教育教学点学生情况,我科对本学期教育主管报送的教学点学生数深入到部分学校进行核实,在还未拨公用经费前确定实有学生数,从源头上防止学校虚报学生数骗取公用经费。

8、做好“三送”工作。根据全局统一安排,及时做好我科相关人员全覆盖工作。

二、2013年5月份工作安排

1、编报5月份预算经费拨款计划,完成文财口单位预算经费、政府抄告追加资金及非税收入资金的使用计划审核及平台录入用款计划工作。

2、做好学前教育资助金发放工作。根据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通知》。根据各乡镇学前教育资助对象上报审核对象本月重点做好发放工作。及时将资助金通过银行转帐直接将资助金发放至儿童监护人帐号。

3、做好2012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发放工作。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省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意见》(赣财教[2013]2号)文件精神,做好2012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金发放工作。

4、对单位经费报告及时调查核实,提出科室意见。

5、及时审核拨付各类专项资金。对教育校安校建工程资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资金、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政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及时进行审核拨付。

第4篇

一、基本情况

我市自**年开始实施“春蕾计划”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取得了一定的关爱成效。截止20*年底,全市共募集资金65万余元,资助“春蕾女童”1707名。

1、“春蕾女童”的大体分布

我市实施“春蕾计划”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城乡小学阶段的贫困女童。20*年以前,以农村失学、贫困的女童为主要资助对象,从20*年开始资助对象逐步向城市拓展。据统计显示,受资助的1707名“春蕾女童”,她们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农村1328名,占77.8%、城镇379名,占22.2%;建立了“春蕾女童”档案,全市建档人数1628名,建档率为95.4%,其中当涂县839名、花山区247名、雨山区403名、金家庄区139名。

2、“春蕾女童”受教育状况

据调查,登记在册的1628名“春蕾女童”中,有405名已毕业,占受资助总数的24.9%,其中小学毕业的37名,占已毕业总数的9.2%、初中毕业的298名,占已毕业总数的73.6%、高毕业的54名,占已毕业总数的13.4%、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的13名,占已毕业总数的3.3%、大学毕业的2名,占已毕业总数的0.5%;目前仍有1223名“春蕾女童”还在学习,占受资助总数的75.1%,其中读小学的533名,占在读人数的44%、读初中的553名,占在读人数的45.1%、读高中的101名,占在读人数的8.1%、读职高(技校、中专)的32名,占在读人数的2.5%、读大学的4名,占在读人数的0.3%。据走访和座谈了解,1996年以前资助的春蕾女童大多数已到婚嫁的年龄,有的已成家,生儿育女,正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对继续学习无要求。

3、资助资金的来源

实施“春蕾计划”是一项帮助贫困女童重返校园,提高未来妇女素质的社会公益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资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广泛宣传,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参与。十多年来,从单位到个人,从市级机关到企业、基层,从市领导到普通百姓,从国家公务员到下岗职工,都踊跃加入资助“春蕾女童”的行列,如十七冶离休高级工程师胡世英老人一次性捐款1.67万元,当涂东门医院院长王祥多次捐款达1.89万元。“春蕾计划”已成为我市“三大”资助的品牌之一。

4、资助方式及金额

资助“春蕾女童”方式由初始的“一对一”资助,不断拓展为“一对一”资助和开设“春蕾女童班”并存。“一对一”的一次性资助也不断延伸为“一对一”长期资助。20*年以前我市基本上采取的是一次性资助,即资助方一次性捐款400—500元资助1名“春蕾女童”完成小学学业;20*年以后,采取了分期资助保证“春蕾女童”读完小学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即受资助的“春蕾女童”每人每学期受到80-120元的资助,直至“春蕾女童”小学毕业。随着“春蕾计划”实施的深入,单位或个人捐款数额日益增多,我们对“春蕾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创新,实施了“规模”资助。即在某个学校贫困女童相对集中的某个年级设立“春蕾女童班”并挂牌,每名“春蕾女童”每学期得到100元的资助,直到小学毕业。到20*年为止,我市已开设14个“春蕾女童班”。

5、资助对象的教育和经费的管理

实施“春蕾计划”的工作重点,要加强“春蕾女童”的教育和资助款的管理和使用。一是做好“春蕾计划”的基础工作。建立贫困女童调查摸底制度,“春蕾女童”建立档案及学习情况信息反馈制度等,对资助工作进行正确引导,使资助方了解相关信息,有选择资助针对性的对象,也使得妇联能够合理配置资助资源,资助人员不重复,实现资助的最大化。二是做好“春蕾女童”的教育。通过举办“春蕾女童”演讲汇报和表彰优秀“春蕾女童”活动,教育她们珍惜学习机会,通过资助单位将“春蕾女童”接到城里,参观学习,激励她们好好学习,勉励她们要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将来回报社会。三是加强资助经费的管理。我们建立了资助经费管理制度,资助款发放制度,收到的资助款单独建帐,受资助的女童签字领款,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借用或挪用资金经费,真正使每一分资助款都用于“春蕾女童”。

二、面临问题

1、“春蕾女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春蕾女童”都有极其相同的经历——家庭贫困、父母单方或双方多病或死亡,家中还有读书的弟妹等。一方面,资助款对于她们是有限的帮助,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她们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被迫辍学参与劳动,过早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另一方面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她们对追求高层次的学习,攫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没有迫切需求。

2、资金筹集有一定难度

“春蕾计划”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从实施情况看,它既没有专项基金,也没有相对稳定的捐助单位,捐助队伍不大,再加社会上的各种名目的捐款也不少。实施“春蕾计划”全靠妇联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的零散捐款,募集的资金非常有限,使“春蕾计划”缺乏力度和后劲,有待社会各界继续共襄善举,使这一“品牌”得以延续和发展。

3、“春蕾女童”创业技能培训亟待加强

据调查分析,“春蕾女童”的文化素质不高,小学或或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得到因人而异的劳动技能培训。因此,她们在走上社会以后,缺乏科技致富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就业和创业存在困难。另外,倡导对“春蕾女童”“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缺乏手段、渠道和资金。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实施“春蕾计划”已经十多个春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逐步扎根于社会。但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施“春蕾计划”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各阶层宣传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社会美德,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宣传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春蕾计划”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使全社会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春蕾女童”资助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2、整合资源,建立基金

自实施“春蕾计划”以来,虽然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爱心助学,只解决部分女童的困难,还有一部分贫困女童因资金筹集有限得不到资助。“春蕾计划”是以帮助贫困失、辍学女童重返校园为宗旨的一项德政工程,需要积极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有效机制。政府部门要把扶助贫困女童作为扩大公共服务的一项主要内容,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加大扶持力度,应通过财政扶持、社会募集等途径,逐步建立“春蕾计划”救助基金,为顺利实施“春蕾计划”提供资金保障。

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研究决定,从20**年起,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8月19-21日在哈尔滨专门召开了特别扶助制度培训会,8月27-28日又在上海举办了特别扶助信息管理培训班,对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有关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我省必须在9月底之前完成今年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录入上报个案信息和统计数据等项工作。为此,省人口计生委研究决定,立即启动全面实施特别扶助制度有关工作。今天召开这个培训会,既是培训也是动员,目的就是使大家尽快熟悉特别扶助制度,掌握实施方案、信息管理规范、政策界定口径,以及资格确认的方法、步骤、程序和有关要求,回去后立即行动起来,按时完成今年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确保此项制度在我省的顺利实施,推动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结合学习特别扶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口计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转变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的思路和方法,围绕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主题、目标和要求,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推动,实行综合施治,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对于这些家庭存在的特殊困难,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总书记和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20**年,根据国务院工作安排,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在10个省(市)开展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20**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被确定为国务院重点工作。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继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一具体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重要举措,是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第一,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情感寄托和养老的重要责任主体,独生子女一旦遭遇死亡或严重伤病残等意外事件,而母亲不能再生育,这些家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实际困难,成为最困难、抵御风险能力最低、最需要政府帮助的群体。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就是要通过稳定的制度保障为这些家庭提供物质上的救助、精神上的慰藉,使其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二,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就是要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帮助、经济上有实惠,从而有利于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思想。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已经出台的奖励扶助制度,有效缓解了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困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专门解决这部分人群的特殊困难,就是要进一步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特别扶助制度作为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做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新的途径,赋予了人口计生工作新的内涵,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载体。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这项制度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此项制度在我省的全面落实。

二、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政策内涵、主要内容和有关要求

一是要明确制度内涵和特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是为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所做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这项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从政策对象看,这项制度主要针对遭受意外风险的独生子女家庭,实质和目的是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的家庭进行特殊扶助,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政策性质看,它既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和补偿性,也兼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多重特征;从政策范围看,不仅包括农村也包括城市,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城乡一体化;从政策力度看,女方年满49周岁即开始领取扶助金,而且扶助金标准总体上高于奖励扶助对象,体现了对更需要特别扶助家庭的倾斜;从政策保障看,它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特别扶助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财政资金是主渠道,同时借助奖励扶助制度管理平台和机制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二是要明确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和确认程序。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女方年满49周岁;(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关于特别扶助条件的具体政策口径,省人口计生委专门制定了政策性解释。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的具体程序是:本人申请、村(居)评议、乡镇(街道)审核、县(市、区)审批并以适当的方式公示。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

三是要明确扶助标准和资金管理要求。根据国家统一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给予每人每月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依据省政府奖励扶助民生工程政策,我省拟对只生育一个独生女死亡、且现无子女的对象,扶助金标准按照“就高”的原则,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10元(每年1320元)。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发放的特别扶助金,由中央财政负担50%,地方财政负担50%,我省提标经费由省财政全额负担。为减轻市、县两级资金配套压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争取省政府同意,力争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由省财政全额负担。特别扶助资金管理和发放的具体要求,参照我省《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是要明确与奖励扶助制度的关系和衔接办法。特别扶助制度与奖励扶助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特别是对象上有交叉,机制上有重叠,我们要认真研究,通盘考虑,做好政策解释和工作衔接,使这两项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通过实施奖励扶助制度,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积累了实施新政策的宝贵经验,并锻炼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特别扶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实施条件。作为奖励扶助制度的延伸和扩展,特别扶助制度的实施必将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奖励扶助制度取得的成效。两项制度的衔接办法是:对于目前已经享受奖励扶助制度、且同时符合特别扶助制度资格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特别扶助制度范围,20**年起不再确认为奖励扶助对象;对于符合特别扶助制度资格条件的农村对象,年龄达到60周岁以后,仍然继续执行特别扶助制度,不再重复享受奖励扶助制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规范管理,确保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我省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宣传工作作为一项关系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环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把政策真正交给基层和群众。只有通过宣传,才能使更多的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怀,感受到特别扶助制度的温暖。各地在进行资格确认的同时,要采取发放宣传品、入户宣讲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让群众充分了解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及政策内容、资格条件、申请方式等,为群众申报和监督评议奠定基础。在这次资格确认过程中,特别扶助制度宣传材料要张贴到村组、社区,并发放到户。同时,要注意把握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不宜过多宣传扶助对象个案情况。

二是严肃认真抓好资格确认。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由各市、县(区)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各级人口计生委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的资格确认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明确职责,密切协作。要积极协调财政、残联、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做好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特别是残疾对象的甄别、核残和鉴定工作。今年的资格确认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本次会议后,各市、县(区)人口计生委要立即着手安排部署,迅速抽调人员,及时组织培训,明确政策口径和方法步骤,认真做好资格确认调查审核工作。各市人口计生委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要把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作为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高度重视,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及时、准确上报数据和个案信息。各地要坚持严格细致、不漏不冒的原则,准确把握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政策范围。对因组织领导不力、不负责任、等影响资格确认质量,造成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问题严重的将责令停止实施此项制度。

三是严谨细致强化规范管理。为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我省的全面落实和健康发展,根据国家要求,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制定了我省《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和《特别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试行)》。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认真制定实施细则,切实做好特别扶助制度的各项管理工作。要注重对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特别扶助制度作为一项有益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民生政策,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要纳入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

四是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体系,由各级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各级人口计生委要明确专门人员和职能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监督评估“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人口计生部门要主动沟通,加强部门协调,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第6篇

妇联“春蕾计划”工作总结

真情献春蕾

“春蕾计划”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94年开始实施的,是集社会之力,济贫助学,帮助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失学的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进入新世纪后,晋中市妇版权所有!联在省妇联的直接领导下,加大了“春蕾计划”工作力度,特别是2004年以来,加快了工作步伐,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全市已接受中国儿童基金会捐助的资金30万元,修建春蕾学校两所;接受社会各界捐助43万余元,资助2479名贫困女童重返校园,继续完成学业。

为确保“春蕾计划”的有效实施,市妇联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失学女童档案。在此基础上,挑选出一批学习优秀、家庭困难、家长又特别支持孩子上学的女童作为资助对象,并向上级妇联推荐,各级妇联积极充分的准备工作使这项爱儿童、得民心的工作很快在全市铺开。

2004年“六一”期间,由晋中市妇联、市妇儿办、晋中日报社联合,通过新闻媒体,架设爱心桥,开展了“春蕾行动在线”活动,号召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献出一份爱心,帮助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失学的女童重返校园,完成中小学学业。与此同时,市妇联在举行了晋中市实施“春蕾计划”资助结对仪式,活动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媒体的大力宣传也使该活动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市人大副主任、市妇联主席郝秀珍,市妇联副主席赵凯琴、郑改兰、王晓丽等领导带头捐款资助。家住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8号中粮广场c座5层、在《时尚》杂志社工作的原晓娟同志,在晋中日报春蕾行动在线栏目中,看到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左权粟城乡原庄村原晓娟、原丽娟姐妹俩(姐上初二、妹上初一),因父亲瘫痪,母亲改嫁,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而面临辍学时,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决定资助姐妹俩完成初高中阶段的学业。新学年开学前,原女士已将姐妹俩当年学费400元,通过市、县妇联转到学校。太谷商界七位女士共同商定资助30名面临失学的女童完成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全部学费,太谷金谷碳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素兰代表七姐妹在发言中说,我们这些昔日围着锅台的家庭妇女能走出厨房,加入到经济建设中,取得较好成果,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好过了,但不能忘了还有不少孩子因贫困上不起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她们完成学业。榆次区工商局邱兴文局长得知孩子们因家境贫寒而无力上学的情况时,立即在全局发起了捐资助学活动,全局25名职工纷纷解囊,一次捐款4000余元,资助什贴镇25名贫困女童上学,他们还一致表示,对于特殊困难家庭的女孩要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祁县政府机要员渠建彪,作为一名工薪阶层人员,妻子下岗后在一家纸箱厂做临时工,自己也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家庭月收入不足千元,但在得知县妇联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后,亲自跑到县妇联要求资助贫困女童,他说,我虽不富裕,甚至生活只够温饱,但我只要平时节约些就可使一名儿童完成一年学业,我感到这样做值得。祁县乔家大院普通员工刘海峰、范培贵、程国峰、边学峰通过电视得知“春蕾计划”活动,4个小伙子一起来到县妇联,在确定受助对象后,亲自跑到学校了解看望了受助女童,当县妇联提出请他们参加捐助仪式时,他们说,做这些事,我们并不是要出名,我们只是感到有责任帮助这些贫困孩子圆她们的读书梦。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代表了许许多多关注春蕾女童热心人士的心声,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激励“春蕾计划”工作者不懈努力。

2005年“六一”前夕,市妇联联合有关单位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发起“春蕾行动在版权所有!线”活动。同时,为表彰在全市实施“春蕾计划”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晋中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妇儿办联合在晋中电视台举办了“晋中市庆‘六一’暨实施‘春蕾计划’颁奖文艺晚会”。李永宏、黄进明、焦丙英、李儒敏等市领导以及600多名观众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演出。晚会同时表彰了11名“优秀春蕾女童”、20名“春蕾计划爱心大使”、11名“实施‘春蕾计划’先进工作者”和6个“春蕾计划先进集体”。

表彰奖励活动把“春蕾计划”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社会各界爱潮涌动。平遥县公安局党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向全体公安民警发出倡议,号召人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失学的贫困女童,与县妇联联合举行了百名民警与百名贫困女童资助结对仪式。榆社县妇联一班人对东升小学王莎等10名贫困女童每人资助150元。介休市妇联深入各乡镇了解贫困儿童的情况,将需要帮扶儿童的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开,目前已收到10余名热心人士的电话资助。榆次区妇联继续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助春蕾”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春蕾女童的档案管理,将300余名贫困女童重新建档,在保留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有关女童成绩、学校评语等方面的内容。

“春蕾计划”工作虽开展多年,但在我市还处在起步阶段。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春蕾计划”工作的力度,将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做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学习和借鉴兄弟市开展“春蕾计划”工作的经验。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在“春蕾计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先进人物,宣传受助女童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以宣传引导活动,以活动推动宣传,进一步扩大“春蕾计划”活动的影响。三是要拓宽“春蕾计划”捐资渠道。首先要寻找“春蕾计划”活动的切入点,策划新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扩大吸引力。其次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公益平台,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并参与“春蕾计划”,不断壮大捐资者队伍。让“撑起一片绿阴,奉献一份爱心,捐助一名女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人们的自觉行为,让“春蕾计划”这项公益活动越做越好。

第7篇

__县从1997年开展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试点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之中,把“相结合”工作作为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帮助和引导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广大群众转变婚育观念,早日走上了“少生快富”道路,同时,也加快了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和思路的转变,促进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回顾和总结近年来我县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的实践,主要是坚持“两个到位”,建立“三个机制”,落实“八个结合”。

“两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上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计生、扶贫、民政、劳动、教育、妇联、团委等17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县、乡人口计生部门设立了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办公室,同时建立政府目标责任和部门目标责任“双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干部包村包对象责任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切实靠实各级干部的工作责任,确保帮扶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是宣传动员到位。在推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思想宣传工作摆在首位。县宣传、计生、广电、文化、教育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举行奖励扶助政策兑现仪式、开展慰问救助活动、开办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刷写宣传标语,创作演出歌舞、话剧、快板等文艺节目,对相结合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0__年,县上创作了一部反映全县计生扶贫工作的文艺节目《计生扶贫谱新篇》,在全县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同时,县上每年对相结合工作中涌现出的群体和个体典型进行及时总结和宣传报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农民群众看到实行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和好处,自觉地参与到“相结合”工作中来,从而减小了计划生育工作难度。通过大力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是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希望之路,必由之路。

“三个机制”

一是政策推动机制。20__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实行奖励优待的规定》,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对农村自觉按期落实绝育措施的二女户一次性奖励现金3000元的规定。20__年以来,紧抓国家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机遇,扎实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工作和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活动,先后对600名国家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励扶助金62.94万元,为150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16.2万元。同时,积极加快与国家奖扶政策的对接,进一步拓展完善配套政策,20__年9月,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实行奖励优待政策的实施办法》和《__县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实施方案》,从“奖励、优惠、优先、扶持、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加大政策落实和引导力度,规定对农村自愿只生育一个女孩后主动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夫妇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只生育二个女孩后自觉按期落实绝育措施的夫妇一次性奖励3000-5000元,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在县内初中升高中时加20分,在考入高等院校时,一次性资助学费20__元等有利于计划生育家

庭的奖励优待政策。为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县上动员财政供给的干部职工每人每年捐助60元,在县财政建立计划生育奖励救助基金。20__年以来,全县共帮扶计划生育户1338户,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60多万元,其中对134户主动落实绝育措施的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兑现奖励优待资金35.8万元,为792对二女结扎夫妇办理了各1000元的养老储蓄或保险,为664名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子女减免学杂费2.1万元,免教科书费4.2万元,为马河镇王淑红等3名考入大学的二女结扎户子女先后资助学费11500元。有48名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子女在升高中和高考时得到加分照顾。二是综合治理机制。我们把“相结合”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坚持把“相结合”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扶贫攻坚总体规划,把农村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同计划生育政策更好地衔接起来。各部门、各乡镇在开展各项农村工作中都制定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户的倾斜政策和优惠措施,在工作中坚持“两个导向”:即对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给优待、给帮助、给好处,对超生违育户在尚未交清社会抚养费之前,扶贫、民政等部门暂不扶持,暂不救助。县上每年年初结合年度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__县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帮扶目标任务、部门职责和具体优惠政策措施。以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为帮扶主体,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名单,做到帮扶责任到人,任务到人。20__年,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综合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各部门在 “相结合”工作中的具体职责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从20__年起,县上坚持每个帮扶部门每年定村定点帮扶5户独生子女户或二女结扎户,每户帮扶资金不少于500元的结对帮扶制度,一帮到底,直至脱贫。两年来,通过部门结对帮扶计划生育户595户,无偿提供帮扶资金28万元。

三是考核奖惩机制。县上坚持实行人口控制与扶贫开发工作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统一奖惩。县政府每年年初与县扶贫、农业、教育等28个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分别签订“相结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把部门职责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并制定了具体的平时督查和年度综合考核评估办法,对各部门、各乡镇“相结合”工作的进展情况实行双月督查、季度汇报、年终全面考核评估,严格兑现奖惩。

“八个结合”

在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工作中,县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在总结推行党政领导联系,专业技能帮扶、庭院和荒山开发、致富能人带动、支柱产业带动、乡镇企业帮带、专业市场带动、劳务输出帮扶等八种帮扶形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全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点,不断调整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创新拓展 “八个结合”的帮扶思路,积极开展对农村计划生育户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帮扶。一是帮扶工作与参与式扶贫开发相结合。在福星镇红岘村、巩昌镇五一村等15个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村中,优先扶持156户计划生育户发展种草养羊项目,户均投放小尾寒羊5只,帮助建成标准化圈舍1座,并采取投一还一,滚动发展的形式,使项目村的所有计划生育户普遍受益,实现了整村推进,整村发展。二是帮扶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围绕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菌材基地,洋芋种植基地和牧业基地建设,引导计划生育家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中药材、洋芋、菌菜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依托全县主导产业的优势增加收入。三是帮扶工作与劳动技能培训相结合。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计生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加强对计划生育户的劳动技能培训和输转,使他们掌握致富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帮扶工作与农村项目建设相结合。去年以来,在巩昌、首阳、云田三个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乡镇优先扶持61户农村计划生育户建成节能沼气池,每户投放帮扶资金1200元。在灾民建房项目实施中,优先帮助52户二女结扎户和独生子女户进行宜地搬迁和新建住房,每户投入建房资金3000元。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县上明确规定对农村独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夫妇及子女个人承担的合作医疗费全部免收。20__年,共为2021户农村独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减免合作医疗基金7.8万元。五是帮扶工作与农村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依托全县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方式,先后在首阳镇新华村、福星镇红岘村、高塄村、井沟村等20多个村建立了种草养羊、药材和洋芋种植、加工贩运、务工经商等十多个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帮扶示范基地,培育了巩昌镇靛坪村许顺全、首阳镇新华村张元义等240多户计划生育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的典型户。六是帮扶工作与"少生快富"工程相结合。从去年开始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施"少生快富"项目工程试点,安排投入扶持资金44.8万元,扶持计划生育户149户,户均投入帮扶资金3000多元,发展种草养羊项目户102户,养牛项目户47户。七是帮扶工作与"双培双带"工程相结合。积极吸纳计划生育户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双培双带"工程,通过典型培养和示范带动,把农村计划生育户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计划生育户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民中培养一批思想观念新、综合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致富能手和先进党员。八是帮扶工作与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结合。积极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的作用,按照"协会+基地+计生户"的模式,帮助计生户发展

第8篇

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力。新加坡为了提高建筑业生产力,设立了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基金在促进人力资源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强企业能力培育等方面的举措,并结合中国国情,给出了提高中国建筑业生产力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2304

近年来,随着新加坡政府经济转型和外籍劳工收紧政策的推行,建筑业的生产力增长相对于整体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为了提高建筑业生产力,新加坡政府在2010年设立了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以协助建筑公司采用高科技机械取代以人力为主的建筑生产、员工技能培训模式。在该基金的发展和推动下,新加坡建筑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提升。

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传统建造方式为主导的建筑业面临劳动力短缺、资源耗能、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政策和措施,提出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1- 2]。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的设立和发展经验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发展历程

新加坡政府在2010年推出第一个建筑生产力发展计划,设立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CPCF),基金总额为2.5亿新币,采纳了3M框架,即通过人力(Manpower)、机器(Machine)和方法(Methods)来提高建筑产业的生产力。为倡导全国提高生产力,新加坡政府在2010初设立了全国生产力与延续教育理事会 (NPCEC),主要通过视察、督促个别领域和企业以此提高生产力。

2015年3月,政府推出第二个建筑生产力发展计划,投资4.5亿新币用于第二轮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CPCF)建设。在未来三年里,将通过提高工厂生产预制构件的能力和从业人员的技能来提高建筑业的生产力。为了支持私人企业从事预制构件领域相关工作,在第二个建筑生产力发展蓝图中,除3M之外,采用预制构件设计施工一体化(DFMA),DFMA需要企业在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并在工地完成组装。

另外,政府也将致力于提高建筑业科研能力、工程与设计能力,鼓励企业在公司内部培养跨功能团队,使之队伍更加稳定,熟练员工和专业人士的占比更加突出。此外,新加坡政府与建筑企业合作,提高本地建筑工人的起薪,并为他们规划更加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以吸引更多本地人进入该领域。目前,新入行的新加坡本地建筑工人,如电工、水管工和起重机操作员的基本起薪1500~1700新元。从事建筑业技术工作的本地人,起薪有望提高300~500新元,职业发展也会进一步提升。在该基金的不断推动下,新加坡建筑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开始稳步发展。

二、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特点

作为建筑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有其自身特点,该基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一)人力资源建设

1.工人培训计划

该培训计划用于资助建筑工人进行课程学习和技能水平认证,以提升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水平。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同,课程体系按要求分为a、b、c、d四类。

a类适用于职业技能考试;b类适用于经建设局批准的职业从业人员培训与认证,以便在管理层中获得更高的职位;c类适用于第二阶段的SEC(K)认证所需进行的培训和技能评估,经过SEC(K)认证有资格参加多技能训练;d类是指与提高建筑业生产力有着直接关系的课程,包含专业管理类和技术类课程。参加a、b、c三类课程的人员可以获得高达80%的资助,d类课程的资助对参与者有额外要求,本地人可获得高达70%的资助,外地人可以获得40%的资助。

2.大学生奖学金、助学金支助计划

为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新加坡政府和企业设立了奖学金和赞助计划,主要用于奖励修读土木工程系的大学生,但是奖学金获得者需要与企业签订毕业服务协议。例如,新加坡建筑商工会捐出40万新元给南洋理工大学设立建筑商工会奖学金基金,主要用于奖励修读土木工程的大学生。基金也获得政府1∶1.5的配套资助,总额为100万新元。

3.专科生奖学金、助学金支助计划

为给专科文凭毕业生和在职PME提供提升技能的机会,吸引本地人才投身建筑行业。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了专科生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主要用于赞助有意向修读部分大学课程的本地职员、专科文凭生或者从事建筑业少于三年的有意向修读大学课程的本地员工。该计划预计每年提供150个大学奖学金和赞助名额,并且计划会逐步增加专业文凭奖学金和赞助名额。

4.学徒计划

新加坡建设局的“学徒计划”,起薪配套可提高至每月2000新元。建设局为该学徒计划招揽约十名学徒,组成一个班级,学生和公司职员都可参加。学徒计划在2011年推出,目的是让本地人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接受赞助半工半读地完成学业,最终考取技术文凭。

政府还鼓励建筑从业人员积极提升本地工人的技能,报名“建筑业技工注册计划”(Core Trade)。工人学成后,成为合格的建筑业技工(Tradesman),每月可赚取2400~2500新元的薪金。日后他们还可晋升为合格的建筑业技工工头(Foreman),赚取约3000新元的月薪。此外,2012年4月起,建设局还引进了更高级的督工(Supervisor)制度,为经验丰富的工头创造额外的晋升机会。据知,一般有经验的督工每月可赚取3000~5000新元。

此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新入行工人、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以及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技工参加,为新加坡培养一批500人的本地建筑技工队伍。

(二)对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进行补贴

1.建筑机械化补助

为提高施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新加坡实行建筑机械化补助政策,该部分基金用于支付企业在项目中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生产力所消耗的费用。购买或租赁相关设备均可获得相应资助,每个公司奖励上限为25万新币(现金购买设备补贴20万,租赁模式补贴5万)。此外,凡是给小的分包商介绍使用先进设备的承包商将会获得2万新币的额外奖励,新加坡本地或合资承包商、专业承包商或分包商均可申请资助。

2.生产力创新计划

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承包商和预制构件商进行创新,增强竞争力,提高现场生产力水平。基金用于奖励个人或者团体,建造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人都可以申请,但必须是在新加坡登记、经营的承包商、预制商和其他创新人员。对于企业每项申请可资助创新支出的50%,封顶10万新币;预制商资助50%,封顶50万新币;对于一些私营企业最高资助70%,封顶100万新币。

3.BIM基金

为了更好地融合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程序,优化生产力提升。政府也将加强BIM基金,鼓励建筑商多采用BIM软件和硬件。该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咨询费以及软硬件费用,帮助建筑从业者熟悉虚拟设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公司级别申请每次最多可补助2万新币,项目级别申请每次最多补助21万新币。

(三)企业能力培育

该基金还用于培育具有能够建设复杂或大型工程能力的承包商,比如隧道、地铁、超高层、狭窄场地深基础建筑、复杂钢结构以及水处理厂等,鼓励采用先进建造技术,比如有预制模块化结构(预制体卫生间、厨房、预制庇护间等)、新型建筑材料―交叉层叠胶合木材等。申请资助的承包商需到建设局(BCA)进行注册备案。

三、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发展经验对中国建筑产业的启示

(一)政府行业政策导向

新加坡建筑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设立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得以实现和发展。该基金主要通过协助建筑公司大幅度采用高科技机械以取代人力、加强劳工培训、提升建筑技能等措施来提高建筑业生产力。从该基金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该基金得到了政府的强大财政支持,有效解决了在政策推行中成本的问题,使得该基金顺利发展。

从新加坡建筑业发展来看,国家主导和制定政策体系,对于建筑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也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目前中国已有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奖励政策,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设立类似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用于提升建筑业生产力,基金包含内容可根据国情不断完善。

(二)提高建筑行业从业者水平

新加坡政府实行的主要针对本地工人的培训计划、奖学金助学金计划以及学徒计划,不但提高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自身的水平,还吸引了大量本地人投身建筑业。与2010年相比,建筑行业雇佣外来劳工人数明显减少,新加坡外劳配额减少了45%(截至2013年统计),政府收紧外籍劳工政策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建筑从业者多为农民工,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单靠简单的体力劳动从事建筑业活动,尚未形成产业工人。产业化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严重缺乏制约着中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根据目前情况,各省可以利用其住建厅直属的建设培训学院、省属高校、专科学校等资源,建立高校建筑产业现代化培训基地,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从业者水平。

(三)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力度

先进技术是提高建筑业生产力的根本保障。新加坡在先进技术推广方面,主要将基金用于建筑机械化补助。生产力创新计划和BIM基金方面,通过补助、扶持等政策实现先进技术的顺利推广。建设局在2012年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以来,已被80%的较大型咨询公司和60%的较大型承包商采纳,BIM的使用实现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此外,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大批建筑公司开始提高建设的机械化水平,采用新的施工方法提高生产力,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例如,武吉班让Tree House共管公寓的绿墙采用新的施工方法,为工程团队省下近50%的人力和180个工时。由于部件在工厂预制,现场的工业废料和事故风险也大幅减少。

近年来,虽然中国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状况有所改善,设备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在数量和科技含量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现代信息化组织管理技术(如BIM技术)也尚未得到有效推广应用,还停留在传统粗放式的组织管理水平上,管理手段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为了加快建筑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当结合国情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奖励。

(四)加强企业能力培育

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发展一直很重视建筑企业能力的培育,在该基金推动下,建筑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产业化转型升级,产业化的建筑企业在建筑产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目前新加坡有10%~25%的私宅和50%~70%的政府组屋采用了预制建筑部件,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满足大量建筑工程的需求,还可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为应对本地劳工成本上涨和对外籍劳工的限制,许多建筑公司在本地和邻国开设预制厂或枢纽会。预计未来几年,这种预制厂或枢纽会将达到12余个,届时将会很好地推动新加坡建筑业转型升级。由此可见,中国也应当鼓励、扶持传统大型企业转型升级,如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且增长较快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型企业,引进国外建筑产业现代化优势企业,吸收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相关建筑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保障计划生育经费。一是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运作程序,单独建帐,独立核算,做好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并按程序及时拨付计划生育专项资金,有效保证了计生机关正常运转,确保了我市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经费按照要求及时将计生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并保证及时拨付。今年,我局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共76万元,其中落实计生专干补助工资15万元、节育措施奖励资金45万元、避孕药具业务经费16万元。三是做好奖扶资金的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政策,为把这项政策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们主动配合计生部门开展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对计划生育生育奖励扶助资金建立个人帐户,实行专帐核算和财政直接支付,及时足额兑现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保障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积极做好本局的计生工作。

一是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局领导非常重视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的工作机制。强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识,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局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了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并针对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年初,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明确了一把手及相关责任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权、利。做到了一级抓一级,科科抓落实。

三、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以转变全局人员的观念为出发点,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一是利用局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计划生育条例》,通过学习,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央《决定》的精神。二是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服从街道办事处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积极配合辖区办事处、居委会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参加办事处、居委会组织的专题会议和业务培训,按时向办事处、居委会报送妇检材料和计生工作小结。

四、抓好日常管理,落实规范措施。到目前为止,全局共有已婚育龄妇女14人;全部采取了各种节育措施,综合节育率100%。认真做好妇检工作,坚持每季度组织本局育龄妇女到指定的部门进行妇检,今年已组织妇检三次,妇检率100%。加强计生工作督查,通过核查,掌握全局人口与计划生育情况,并及时上报计生信息报告单,使月报表反映了真实的数据,确保统计帐卡、报表与实际相吻合。

五、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开展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系列活动:征求对局计生工作的意见,组织干部职工联系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对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理顺了单位和个人的工作职责,明确了责任,并作出公开承诺,完善了考勤制度及计生内部相关制度,通过上述系列活动,使我局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一年来,全局没有发生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

第10篇

实施“五大工程”是深化和拓展计生“三结合”工作,强化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我乡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物制定本实施方案。

目标任务

1、致富工程。以“找项目、教技术、给资金、供信息、寻门路、助经商、帮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扶持帮扶计生户发展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走少生快富奔小康之路。一是实行“小额贴息、直接到户、滚动动作、劳动致富”的帮扶摸式。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持农村计划生育“二女户”及独生子女发展生产贷款实行财政贴息的实施方案》

要求,继续做好扶持二女户及独生子女发展生产贴息贷款工作。二是继续抓好幸福工程项目的落实。从困难家庭的实际出发,采取政策、科技、项目、资金、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落实幸福工程项目,农村着重做好劳动力转移。

2、安居工程。要协助党委、政府对各村(社区)进行全面了解,想方设法帮助居住困难的计生户改善住房条件,使其能够安居乐业,帮助计生住房困难户建房或修缮房屋,对台风等自然灾害受灾每户不少于4000元。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对自觉实行独女领主户申请建房,用地面积按家庭人口增加一人的标准计算;国土、规划部门在办理农村用地审批手续时,对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二女扎户,各种收费减免30%。

3、成才工程。采取免费入学、升学加分、奖励助学、资助上学、重点辅导等方法,全面实行“一对一”结对子、“手拉手”重点帮教等活动,通过采取学杂费减免、结对帮扶、农村报考高中录取分数照顾分数等措施,确保“二女户”及“一女领证户”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能成才。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二女扎户的家庭子女,初中升高中考试,总分增加10分。在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和“春蕾计划”资助中,优先为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家村二女扎户发放救助资金。

4、保障工程。实行社会救济时,优先考虑农村困难的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扎户和其他计生户;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优先纳入低保,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扎户补助标准上浮10%。在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计生困难户给予优先办理;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扎户到定点医院就诊,药费减免5%,检查费、住院费减免5%。同时要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独女户家庭的贡献奖励及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使计生困难户真正成为受益者。

5、亲情工程。继续实行“挂一村帮五户”制度,与计生户“攀亲结友”、“结穷亲”结对子,在重要节日开展上门慰问访视活动。发动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联系、亲情牵手活动,为计生困难户排忧解难,把亲情、温暖和关爱送到计划生育家庭。

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施“五大工程”是“三结合”工作的深化和拓展,是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各村、各单位要把“五项工程”摆上重要议程,完善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帮扶水平,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调查研究,全面摸底。在农村要对“二女结扎户”和“独生领证户”家庭的经济状况、住房条件、子女教育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对其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线下的计生困难户进行建卡造册,选好帮扶对象。

3、分类帮扶,力求实效。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互通信息,积极做好帮扶的前期工作,找准帮扶对象,选好帮扶项目,帮助挂钩村抓好帮扶对象、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等情况的落实。必须坚持实际、实干、实效,在帮扶工作中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关键点,带动计生困难户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从根本上帮助计生困难户通过勤劳致富奔小康,真正起到少生快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一手抓扩大队伍规模,一手抓提高队伍素质,选派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发挥才智、建功立业,为“建设后花园,打造魅力新”吸纳储备优秀充足的人才资源,支撑引领全县农村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实施振兴计划公开招聘大学生项目。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每年为我县农村中小学、基层卫生院、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30名,五年共150名到农村基层从事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农技推广、文化建设、法律服务和社会发展工作。

(二)实施在校大学生助学金项目。每年在省内高校医学、师范、涉农专业设立10个助学金名额,对家庭困难、品学兼优、毕业后有志来我县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农的本科以上大学生(特殊专业可放宽到专科生)进行资助,按学制每生每年6000元。获资助的大学生与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持省教育厅办理的派遣手续,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安置。

(三)开展学历教育资助项目。鼓励各镇事业单位35岁以下,不具备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通过成人教育方式提高学历层次,对其所支付学费予以报销。每年资助10名,五年共50名。

(四)开展基层工作大学生培训项目。省、市有关部门每年对振兴计划新招聘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对在服务期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后续培训,保证所有招聘人员在服务期内至少接受一次正规专业培训。每年培训40人次,五年共培训200人次。

三、政策保障

实行基层服务期制度。通过振兴计划公开招聘和享受大学生助学金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人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振兴计划公开招聘大学生和助学金项目资助大学生要与县主管部门和市、县人社部门签订基层服务协议,最低服务期限为师范、涉农专业五年,医学专业六年。在基层服务满三年的,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可以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和县级事业单位工作选调,可以在本县境内乡镇同类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申请读研深造、确因特殊原因需辞职的可逐级向县人社局专题报告,经研究同意的上报市人社局审批并报省人社厅备案。

实行基层就业奖励政策。对通过振兴计划公开招聘到基层工作的研究生和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在服务期内给予每人3万元的奖励,教育类和农技类专业本科生在服务期内给予1万元的奖励,奖励金按照服务年限分年度发放。

实行高学历人才优先政策。对报名参加振兴计划公开招聘的普通统招研究生予以优先,具体优先政策在每年公开招聘简章中公布。

实行工资和职称评审倾斜政策。通过振兴计划招聘到我县农村基层从医从教和从事农技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县财政要确保招聘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在教育、卫生、涉农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时,把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作为评定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优先。

规范基层事业单位进人渠道。县上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核准备案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进人渠道,打造机会公平、过程透明、操作公正、程序规范的进人秩序。今后,农村基层事业单位空缺编制和当年内自然减员出现的缺额,主要用于振兴计划招聘人员。对急需补充紧缺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暂无空缺编制的,经审批后可由县上按实际招聘数量申请使用周转编制。

定期开展表彰奖励。坚持每年在振兴计划招聘大学生中开展优秀标兵评选活动,对爱岗敬业、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广泛吸纳人才和人才投身基层的良好氛围。

四、落实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实施振兴计划是全县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各相关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精心组织实施振兴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支撑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人社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人社、财政、编制、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计生、住建、文化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实施振兴计划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简称县振兴办)。

(三)保证资金投入。县财政要足额保证通过振兴计划招聘到农村基层工作大学生各项奖励支出。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大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审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和有效。

第12篇

3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五届四次全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过去一年,是科学基金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的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题,以全面启动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为主线,积极促进学科发展,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努力营造创新环境,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进行了不懈努力。下面仅就留学人员比较关心的五个主要方面作一介绍。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受理各类申请67800余项,比上年增加11300余项,增幅为20%。安排年度资助经费44.63亿元,批准各类资助项目13700余项。

保护创新热情,推动学科发展。资助面上项目10271项,金额26.8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资助小额探索项目649项,金额5523万元,以鼓励高风险的探索研究,保护科学家的创新热情。在增量经费中继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健康科学领域倾斜经费1亿元,其中8000万元由生命科学部统筹,2000万元用于引导其他科学部支持健康科学交叉问题研究。按照“十一五”优先发展领域的部署,资助重点项目277项,金额4.43亿元。

加强研究集成,促进跨越发展。重大研究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关键领域的研究集成,为某些方向实现重点跨越奠定了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等8个重大研究计划进展良好,资助211项,金额9170万元。组织开展了“十五”第三批重大研究计划的自评估和中期综合评估。落实《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关于综合交叉优先发展领域的部署,批准实施“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和“华北克拉通破坏”两个重大研究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人才。发挥青年科学基金的稳定和育苗功能,按照适度控制强度、稳步扩大规模的思路,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429项,比上年增长25.6%。切实推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58人。新启动创新研究群体22个,对22个实施3年的群体和5个实施6年的群体予以延续资助。支持海外优秀青年学者立足国内从事基础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共资助12人。

拓展合作渠道。深化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稳定发展双边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合申请、国际评审、共同资助、合作研究、成果共享的机制,逐步形成了中、日、韩共同实施的A3前瞻计划、中加健康研究合作计划、中芬神经科学研究计划等若干相对稳定的资助计划。2006年资助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174项,金额1.2亿元。其中,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54项,双边协议项目543项,留学人员专项78项。

完善资助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十一五”规划关于完善保障措施的要求,在改进立项模式、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提高评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完成了第三届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工作,修订印发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顺利完成了第十一届专家评审组和第五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加强评审组织工作。继续完善网上通讯评议工作。稳步推进评审国际化,共邀请111位海外专家参加会议评审。

题图说明: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20周年举办了“展望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图为论坛场景。

(文/玉龙 摄影/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