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产工作方案

保产工作方案

时间:2022-08-24 10:2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产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产工作方案

第1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生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切实保障白酒质量安全。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严格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白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白酒企业大检查,各食品相关科、所、队要根据食品安全“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对辖区内白酒企业开展专项检查。

(一)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白酒生产企业应主要围绕原料、添加剂、出厂检验、白酒标签、质量控制等方面组织开展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专项监督检查的重点是:白酒中塑化剂的污染控制工作;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白酒;严禁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白酒;严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特别是不得违法违规使用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等食品添加剂;严格白酒出厂检验,确保甲醇、氰化物等安全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规范白酒标签,不准将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标注为固态法白酒;不准虚假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和配料表等强制标注内容,不准生产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的白酒,不准生产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的白酒。督促企业建立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或授权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全权负责白酒质量安全,并以书面形式授权其对白酒质量安全负责,承担白酒原辅材料使用、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产品出厂签字放行责任,确保白酒质量安全。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审核白酒生产企业的资质,规范企业的许可和变更行为,进一步完善白酒生产许可退出机制。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建立和完善白酒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专项检查中,应对企业的原辅料采储、生产环境条件、生产记录、出厂检验、销售记录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监督企业持续满足生产许可条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将专项检查与监督抽检相结合,发现白酒中重要安全指标不合格的,要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召回产品,彻查原因,依法处理。同时,要充分运用监督抽检结果,有重点地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三)加大白酒小作坊的查处力度

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有各乡镇协助对白酒小作坊进行排查摸底,在此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整治,配合各乡镇政府对无证白酒小作坊予以取缔。

三、工作步骤

1、制定方案,排查摸底(2014年1月)

要认真做好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动员部署工作,依据“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模式,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确保各项专项检查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2、实施检查,严肃查处(2014年2月-4月)

严格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置。

3、巩固成果,总结提高(2014年5月-6月)

认真总结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查找薄弱环节,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迎接市省市局对专项开展情况的督查,对专项检查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市局食品处。

第2篇

最新农业局土肥站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全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20XX年度土肥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开创了土肥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农业环境管理。保护基本农田是国策,农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抱着对社会、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意识

针对我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们利用标语、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树立社会全员参与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真调查研究

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茶恩青坪国土整理项目耕作层被破坏,经实地调查,我们写出“国土整理应重视耕地质量”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中所制定的改造方案进行整治好。河口三联整理区渗水漏肥问题,在调查后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积极参与规划修编

今年是基本农田中长期规划修编年,我们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工作,同时收集过去未收集到的耕地利用现状图和耕地利用规划图。

4、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从农业投入品着手,设定柳桥村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村,该村全面推广复混肥和肥。

二、搞好肥料生产管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肥料市场的纯净,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重点抓源头—肥料生产管理,协作执法大队搞好肥料市场管理。

1、抓肥料生产管理

对我县境内有规模的3家肥料生产企业,一是督促办理各种法定手续;二是不定期检查生产记录,促使各企业规划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公布肥料信息

春播期间,经肥料生产企业调查和肥料市场调查,发放了一期肥料信息。

三、积极推广土肥新技术

1、开展技术培训

上半年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县232个重点村开设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份。

2、设立土肥试验

早稻在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不同肥料对比和不同施肥量试验两个。

四、实施好两个项目

(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本项目去年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工作,今年重点抓好工程扫尾、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

1、工程扫尾

田间工程扫尾工作4个标段都在2月份完成,土化室建设经请教多方专家,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2、验收

经市水利质监站主持,邀请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其中c2、c3标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3、工程结算

田间工程结算书全部进行了初审,目前已送县财政局内审。

4、资料整理

4个标段资料全部搜集齐全,基本整理完善好,只差工程验收书盖章手续。

(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该项目3月份申报,被农业部、省农业厅立项后,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好早稻测土配方施肥

早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万亩,使用配方肥万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万份,设立示范片22个,连片面积万亩,培训技术骨干44人,培训农民近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

2、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选送4人参加省农科院化验员培训;二是派出3人参加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训;三是对乡镇土肥专干培训,聘请市有关单位专家培训22个乡镇土肥专干,结合乡镇土肥专干的培训,编写、印发规范性技术资料8篇。

3、宣传发动

X月X日,县人民政府召集各乡镇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土肥专干,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专题研究。各乡镇在县工作会议后,分别召开了宣传会议。

全县出动宣传车22台次,书写宣传横幅22条,永久性标语200多条。

4、编制工作方案

针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量大,细化程度高、专业性较强等特点,制定了工作草案,经局党委集体研究,最后形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第3篇

自开展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以来,我局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食安委的具体指导下,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进展顺利,前阶段工作任务落实,完成较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落实

3月初,我局根据县政府会议精神要求,成立了国家级

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肖胜安同志任组长,副局长李星万同志任副组长,具体分管该项工作,同时,抽出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处理,确保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做。

二、基础工作扎实,措施到位

(一)创建工作方案落实。县局于3月7日下发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要求各企业和机关的相关人员学习并加以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方案所要求的步骤,全面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

(二)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5月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制度》共16项,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信息报告、责任追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我系统共有大米加工企业18家,为营造粮食行业大米加工经营质量安全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大米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县局于5月制定了《大米加工经营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大米加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稻谷和大米加工质量标准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上市质量。

(四)日常监管措施落实。县局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配合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大队定期对各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加工环节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巡查,并作好了检查登记,同时,县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加工经营承诺书,企业具备了各种经营执照、证件,生产场地符合安全、卫生条件。县局设置了大米质量投诉登记簿,检查登记簿,信用等级考评表等,用以加强日常监管,并将监管网络图、应急求援预案、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等在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上墙公布。

第4篇

一、基本工作

1、按照中发[2015]11号文件和吉发[2015]8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标对表延州发[2017]2号文件和各县(市)出台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我社重新梳理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自查。

2、今年组织企业参加第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第三届供销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和州地产品低价(消费券)促销展(第二期)暨第二届农产品博览会,销售商品有大米、蜂蜜、俄罗斯特产等产品,销售额为108.45万元 ,展销会期间向参展商和消费者宣传推广了吉字号商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和虎豹之乡小程序,发放宣传单3000张,通过虎豹之乡小程序销售俄罗斯面粉,化妆品等产品 总销售额为1180元。

3、利用供销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继续做好农资的储备和物流配送工作,做好农药、化肥供应工作,全年销售化肥9000吨、农药  ,确保各乡镇农资全覆盖,为农民生产服务提供保障。

二、重点工作

(一)品牌建设:

“虎豹之乡”是2018年我社注册的商标,体现我市农产品生态,环保,绿色。适用于大米、蜂蜜、中草药材、菌类等5大类52小项商品。商标使用主体为农户,合作社,企业等。现已有8家企业在大米、黑果花楸、木耳等商品上使用。

(二)平台建设:

1、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B2B)共入驻51家企业 ,其中 10家扶贫企业、州内企业8家、湖北省企业2家,为扶贫企业销售大米88000斤,木耳70斤。

2、跨境保税进口B2C业务:12月末可开发完成。

3、市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德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东北亚商品集散中心,面积1400多平米,主要作用于整合本地特色产品及所有扶贫企业产品,通过线下展示零售,线上平台直播带货等销售方式让企业快速实现销售目标。也让更多已经在线上实现销售的企业和网红方便抓货。现已入驻17家企业,121种产品。

4、依托省供销集团积极谋划农产品(海产品)冷连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企业品牌意识不高,定位不准、品质不优,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途径是把“虎豹之乡”打造成我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营造浓厚氛围,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平台建设中存在供货企业意识不高,产品单一,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销售企业存在销售渠道不宽,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解决途径是引进第三方提升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支持其发展壮大,鼓励各企业搭建B2C销售平台,引导群众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创业致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2021年将继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借助农博会等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助推我市农产品销售;

3、完善供应链服务体系。依托综合服务平台,为品牌产品提供物流,金融,商标等服务,强化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尽快丰富平台产品;鼓励各企业入驻B2B销售平台,引导群众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创业致富;

第5篇

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部署迎接国务院专项整治验收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刚才,李民同志传达了全国第三次专项整治现场会议精神,华理同志宣读了全省专项整治工作验收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用心把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加倍的努力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做好专项整治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树立**产品良好形象,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全国第二次现场会召开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11月30日,国务院提出的12个100%的目标,我省已实现了7个。即全省大中城市的3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加工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区进点屠宰率为100%,10类消费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出口食品原料基地清查率为100%,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标志加贴率为100%,非法入境货物100%退货处理。通过各级、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我省的小作坊、小餐馆、小食杂店等监管难题有了很大的突破,一些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无证生产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规范化程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人人关心质量安全、人人维护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已初步建立。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得还不平衡,还有5个100%的目标没有实现。这次到广东参加全国第三次现场会我感触很深,广东省的12个100%的指标已完成了10项,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县城以上城市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定点屠宰企业猪肉的比率也都达到了98%以上。相比之下,我们还有较大差距。

吴仪副总理在第三次现场会议上强调,专项整治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和目标,全面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全面启动急需标准制修订工作,全面做好验收工作。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务院检查验收,满打满算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按照吴仪副总理的讲话要求,对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前段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查缺补漏,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善始善终地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目标,确保全面完成专项整治各项任务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概括起来说主要是8大任务,20个工作目标,集中体现为12个100%。从全省来讲,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集中精力实现5个未完成的100%。第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证率要达到100%,目前为96.4%,还差3.6个百分点;第二,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要达到100%,目前分别为86.7%、85.5%、99.6%和91.1%,分别差13.3、14.5、0.4和8.9个百分点;第三,全省乡镇食品经营店、街道食品经营店、社区食品经营店建立进货台帐制度要达到100%,目前分别为94%、94.1%和90.1%,分别差6、5.9和9.1个点;第四,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区餐饮经营单位和食堂建立进货索证制度达到100%,目前为97.4%,还差2.6个百分点;第五,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区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来自定点屠宰企业猪肉要达到100%,目前为97.5%,还差2.5个点。各市都要对号入座,进一步摸清底数,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全力以赴抓落实,努力消除盲区,坚决消灭监管死角,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同时,对已完成的7个100%,要巩固成果,并不断深入推进,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省直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充实加强力量,集中精力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其中,省经贸委负责生猪屠宰环节,省卫生厅负责小餐馆整治,省质监局负责小食杂店、小作坊和食品企业监管,省农业厅负责五种剧毒农药销毁,省工商局负责健全索票索证制度,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药品整治,省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违规广告查处,检验检疫局负责进出口产品监管。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省政府17个督导组要发扬连续作战、不达目标不收兵的精神,继续抓好对各市的督导检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检查,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督导,实事求是地检查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情况,切实掌握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细化方案,全面做好验收工作

国务院将于12月下旬对我省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验收。为做好迎接国务院的验收准备工作,我省拟于近期组成17个验收组,提前分赴各市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刚才,华理同志宣读的全省专项整治工作验收方案,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分工也很具体,目标要求也非常清楚,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现在,关键是各市、各有关部门在下一步的验收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个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全覆盖、不遗漏。各市、各有关部门和验收组的同志,要对照国务院和省专项整治验收方案的各项要求,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梳理,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进行检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进行验收,防止走马观花式地检查,防止以点带面式地验收,防止“以听代查”式的考核。要通过验收,真正掌握哪些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哪些问题还依然存在,哪些地方和环节还比较薄弱,切实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把这次检查验收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来对待,作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具体体现来对待,作为国务院对我们的实际考核来对待。要认真研究国务院和省里的验收方案,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层层落实到每一个市县、每一个单位和个人。在验收过程中,要善于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不能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更不能随意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对于工作应付、不负责任、影响我省验收工作质量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要抓重点、攻难点。各级、各有关部门和验收组的同志,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的同时,要注重把食品药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作为检查的重点和难点,把验收线路上的各个检查点作为检查的重点和难点,把容易出现反弹的地区作为检查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组织强大的力量,逐点逐项地进行检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实现12个100%的目标,只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建立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从前段集中整治转到健全体系、完善制度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关于质量兴省工作各项部署要求,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细致的工作,帮助广大企业和经营者建章立制,养成习惯,形成规范。

一是要按照“建立健全两个链条、一个体系、一个网络,核心是可追溯”的总体要求,继续着眼长远,狠抓源头,加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国务院《特别规定》,不断强化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充分调动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和落实好“三方责任”。继续抓好标准化和制度修订,特别是对急需的食品卫生标准、农药残留量标准和生猪屠宰环节相关标准,要抓紧补充完善。继续抓好信息化和科技工作,加大设备投入,提高检测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全面提升监管效能,真正把食品、药品、农产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消费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都纳入监管网络。

二是注意发挥好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开展建设放心县、示范县活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真正把行为整治与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专项整治的制度措施能够收到长远的效果。

第6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特种设备隐患治理。

二、治理重点

1、冶金企业生产使用的起重机械;

2、人员密集场所及住宅使用的电梯;

3、简易升降机;

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过程中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把关责任和特种设备监察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和事故应急体系,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实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标;

2、在20*年开展冶金企业用起重机械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及住宅电梯的使用管理,积极宣传与落实《*市电梯使用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电梯使用、运行管理、维保、检验及注册工作;

4、开展简易升降机使用整治,严禁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简易升降机的使用;

5、加强建筑施工用起重机械制造单位的资格管理,依法查处无证制造行为,严格产品制造的监督检验,确保产品安全质量。

四、组织领导

成立*市*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区质监局领导任组长,区安监、经贸、总工会、建设、房管、教育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患治理专项整治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31日前)。根据工作目标,各镇(开发区、街道)应组织监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做好部署工作,研究制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专项整治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宣传动员,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治理的各项要求。

(二)企业自查自纠阶段(4月1日至6月31日)。特种设备使用和生产单位按照隐患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自查自纠工作完成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开展特种设备隐患专项治理工作总结随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记录表》(附件1)上报所在地整治办公室。

(三)督促检查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对各镇(开发区、街道)及相关企业开展隐患专项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隐患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违规行为要予以严格查处。

(四)整改提高阶段(8月1日至9月15日)

根据前一阶段隐患自查和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各单位、各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督促整改,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协调解决。同时,按照已建立的隐患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要求,消除死角。

(五)“回头看”再检查阶段(9月16日至11月15日)。为巩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工作成果,确保取得实效,各单位、各部门应组织开展“回头看”再检查。主要检查各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是否治理到位,隐患治理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对于专项治理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改进措施。各镇(开发区、街道)应于10月20日前将开展隐患专项治理的总体工作报告及《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汇总表》(附件2)书面上报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办公室,工作报告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和整治情况、自查设备数、自查出的隐患分类汇总情况、出动检查人员数量和检查次数、隐患整改情况、执法检查情况)、开展情况、隐患治理和落实长效机制情况、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11月1日前,区安委会将组织对各镇(开发区、街道)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道、开发区)统一组织领导,成立隐患治理机构,质监部门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督。针对本地区特点,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各单位、各部门要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要把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相结合,全面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第7篇

以全方位监督,完善日常监管机制为目标,强化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督促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确保产品安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检查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国家局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等产品相应生产实施细则。

三、检查对象及时间

(一)、自20__年第一季度起,每季度对重点监控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现场检查达到100%;每年对重点监控医疗器械产品经营企业现场检查一次,并填写《河南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现场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1)。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辖区内的监督检查情况按季度进行分析汇总,填写《河南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季度)汇总表》(附表3)。于季末次月10日前报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__年度省重点监控医疗器械产品目录(见附件4)

(二)、非重点监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自20__年3月起,对非重点监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现场检查率应达到100%。并将现场检查记录、处理、整改情况于12月20日前一并上报省局。

四、检查内容

生产企业“证、照”是否齐全;产品检验是否规范;执行标准是否严格;生产、检验设施是否齐备;生产条件是否擅自降低标准;采购、检测、生产记录是否齐全;包装、标识是否规范;质量信息反馈记录、不良事件记录、投诉处理记录是否齐全。

五、要求

(一)各省辖市局应在2月底前制定本辖区医疗器械日常监督工作方案,并报省局备案。要明确重点监控企业,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要点,认真组织实施,并做好日常监督检查记录。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认真加以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

(二)各省辖市局要结合河南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不良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医疗器械日常监督工作。对有不良行为和违法违规的企业不仅要求限期整改,依法予以查处,增加监督检查的频次,督促其规范生产,诚信经营。

(三)各省辖市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的领导,建立并落实日常监督责任制,本着责权一致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强化监管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保证日常监管工作到位。

省局将对各省辖市局日常监管工作和重点监控企业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予以通报。

(四)为鼓励企业自律,实施有效监管,二年内未受过行政处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豁免检查或减少检查频次,并写明理由、作好记录,存入企业监管档案。

1当年通过或周期复查通过yy/t0287-20__(即iso13485-20__)认证或质量体系考核的;

2一年内省以上产品质量抽查连续二次合格的;

3上年度监督检查无重大限期整改内容、且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4获得市以上食品药监部门守信企业荣誉的;

第8篇

问: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哪些重大意义?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于拉动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能源资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客观需要。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节能减排工程技术基础和能力,才能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龙头骨干企业,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技术层次,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三是拉动投资消费、扩大有效内需的重要途径。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保欠账多,生态保护任务重,节能环保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可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来出现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以提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加快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吸纳就业的新渠道。节能环保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尤其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发展上升期,市场潜力巨大,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有利于吸纳和解决就业人口。三是转变消费模式的重要方式。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加快了节能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问:《意见》提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既利当前稳增长、又利长远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按照我国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改善民生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具体讲,就是要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需求、以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释放内需潜力、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原则:创新引领,服务提升;需求牵引,工程带动;法规驱动,政策激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问:《意见》提出了近3年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这是基于哪些考虑?

答:《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点突破,装备和产品的质量、性能显著改善,形成一大批拥有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二是国产设备和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我国产品技术水平,促进更广泛应用。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广大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三是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

提出这些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需要。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总体看来,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已初具规模,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业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节能环保市场需求。为此,针对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与相关规划衔接的结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会同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确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决定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模,为节能环保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市场空间。《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文件内容是相衔接的。

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约束激励,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一是健全法规标准。重点是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保障司法、健全标准,使潜在的市场需求得到释放,真正起到扩大有效内需的作用。

二是强化目标责任。主要是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和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的投入力度,解决突出问题。

四是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稳步发展碳汇交易。

五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等政策。加快制定和落实鼓励余热余压余能发电及背压热电、可再生能源的上网和价格政策,逐步扩大峰谷价差,落实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将污泥处理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政策。

六是推行市场化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七是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产业。继续支持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治污保洁工作为载体,以削减污染物为重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环境“三赢”。

二、工作目标

以西江等重点流域水质保护为重点,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年达到50%,2007年达到60%以上。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年达到5万吨,2007年达到10万吨以上。到2010年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70%;到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2007年达到60%以上,2010年达到80%以上。

三、全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市的经济与城市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污水量、垃圾产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市未有污水处理设施,日产污水量约29.6万立方米,全部直接排入河流或农田;全市(不含镇)有垃圾填埋场6个,日处理垃圾577吨,全部是简易填埋处理。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

1、市污水处理厂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年投产运营。

2、市污水处理厂目前进行试运行,要迅速完成设备调试,尽快投产运营。

3、未有进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县要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国家与省有关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促进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把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来抓,尽快开征污水处理费,进行申请立项、设计和申报工作,争取2007年前建成投产。

4、全市13个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纳入镇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尽快立项,进入建设程序。争取2007年底前有4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其余9个中心镇到2010年建成投产。

(二)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进程。

1、市麻鸡坑垃圾填埋场在完成专家对初步方案设计评审后,根据专家的要求,迅速补充完善方案设计工作,尽快完成项目设计;按项目建设要求,协调组织落实项目招投标及工程规划建设申报,同时,尽快落实资金,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年建成投产。

2、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要加快建设进度,年建成投产。

3、其余各县(市)要统筹规划辖区内城市和农村的垃圾处理,开征垃圾处理费,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和规模,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到2007年底前建成投产。

4、各县(市)40%中心镇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要在2007年建成投产,其余的要在2010年建成投产。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县(市、区)建设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施治污保洁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加强领导和协调,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二)各县(市)要逐步建立起城镇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建立全监控体系,对一些仍然使用的污水处理应急工程和污水一级处理设施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完善,逐步达到二级排水标准,对生活垃圾简易处理设施要及早关闭或改造,避免治污工程本身成为污染源。对今后尤其是列入计划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要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严格审查初步设计,严把竣工验收备案关。

(三)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顺利进行。各县(市)环保和建设局每季度要将贯彻方案的有关情况(包括工作进度、存在问题、需要协调事项等)书面报市建设局。

(四)制定有利于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政策,实现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现有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运营事业单位,要在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公司法》改制成独立的企业法人。新兴县要尽快开征污水处理费,尚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郁南县、新兴县、云安县必须在污水处理费开征后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

第10篇

省局质量监督管理处: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行动工作方案》(市监质监〔2019〕19号)和省局《关于开展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责任分工通知》(川市监函[2019]514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为扎实有效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下发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明确工作重点,对摸排建档、日常监管、隐患排查治理等行动进行了系统安排。

(一)进一步排查建档。指导各县区局对辖区内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校园跑道原材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经排查,全市有校服生产企业3家,儿童玩具3家、儿童家具1家,无学生文具、校园跑道原材料等生产企业。

(二)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一是开展儿童玩具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的商场、超市、专卖店和经营门市40余家销售的电玩车、童车等儿童玩具进行了检查,主要检查是否经过3C认证、产品及包装上的3C 认证标识标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内容。现场检查各商场超市销售的电玩车、童车等均具有有效的3C认证证书,未发现假冒仿造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证书的行为。

二是开展学生用品专项检查。对集中在校园周边、超市、商场、儿童及学生用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学生文具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水彩笔、蜡笔、油画棒、液体胶、学生白胶等文具。查阅了进货发票、合格证及进货台账等,检查商场、超市、经营户467家。

三是开展校服专项检查。对辖区内服装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全市有学生校服生产企业3家,指导所在县区完善了企业质量信誉台账,建立了专项档案。对企业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原辅材料进货、制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联动监管。克服目前机构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做到了市县(区)联动、科所互动。同时,协调教育、城管等部门,强化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二)突出三大重点。牢牢把握此项工作的三大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领域。以校园周边、商场超市等为重点区域,加大日常检查力度,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向消费群体。二是突出重点产品。针对儿童消费特点,以玩具、文具、儿童服装等为重点品种,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三是突出重点环节。结合实际情况,以销售环节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督促经营者加强质量验收把关。

(三)突出宣传动员。以专项检查为契机,向经营者开展标识标注、产品标准、商品条码、CCC认证知识宣讲活动,督促经营户落实进货验货制度,把好进货关,提升经营者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工作难点

(一)监管面覆盖不到位。儿童和学生用品经营者较多,涉及城区、乡镇和农村地区,在日常监管中难以做到全覆盖监管。

(二)经营者主体意识有差距。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经营者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经营者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等客观因素,进货把关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流动摊贩监管难度大。节假日期间,在公园、游乐场等儿童较多的场所,存在大量流动摊贩售卖儿童和学生用品,此类监管存在盲区。

(四)产品质量抽检较少。一是缺少抽检资金,监督抽查难以落实。质量抽查是质量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市县(区)预算资金十分紧张,缺少必需的抽检资金,市县质检机构对部份产品不具检验资质(比如校园跑道),监督抽查难以落实。

(五)监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目前市县(区)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人员未完全调整到位,原质监、工商、食药人员大都进行了岗位调整,致使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辨假识假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基层大部分工作人员对CCC认证方面辨假识假技巧知识极度匮乏,有的工作人员甚至对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从未接触过,导致辞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四、意见及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建议国家总局和省局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使用安全知识宣传,可适当制发宣传资料和短视频,增强学生和家长安全意识,引导正确消费。

第11篇

一、突出治污减排,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目标

去年底,经上级考核认定,全年共实现cod净削减量为8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95%,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一;实现so2净削减量为14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40%,超额完成责任目标。在已建成银河、舜河两大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6万吨的基础上,分别扩建二期工程,*镇建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去年共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新建设的4处乡镇污水处理厂,相州、*、舜王已破土动工,*土地调整和地质勘查已到位并完成工程招标。这4处污水处理厂将在今年11月建成运行。密州、龙都、*、皇华4处乡镇(街道)通过铺设排污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金安热电、恒阳热电、润生淀粉、良丰化学、泰盛化工、兴贸玉米、同路、龙光、等8家热电企业全部建成炉后脱硫治理工程,并安装在线监控与省市联网,实现全程监控。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对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800余台锅炉等进行取缔。

二、严格执法,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去年以来,先后组织环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设、畜牧等部门4次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潍河、扶淇河、涓河、铁沟河的53个入河排放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复查,对16个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实了部门整改责任制。去年7月份,组织七部门联合对市区饮用水源地*水库、*水库、莎沟水库、引涓干渠周边的工业企业、养殖户、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了《诸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到乡镇(街办)部门,明确了整改时限。同时全面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测,对潍河的*、九台、古县等断面严密监控,对两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和古县断面的监测,达到每天一次,确保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二是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按照省级环保部门关于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河流监管的“四个办法”的要求,对新星纸业、兴贸玉米、润生淀粉、金安热电、恒阳热电、泰盛化工、良丰化学7家国控、省控企业每月监察不少于4次,对10家潍坊市控企业进行旬查,对全市69家重点企业本着从严从细、不留死角的原则,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大监察频次,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去年以来,共开展环保专项行动8次,对1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罚款79万元,对23家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对土小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在去年排查和取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防止反弹。全年共排查土小企业20家,对死灰复燃的5家小电镀厂采取断电措施予以取缔。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行使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所有项目都进行了现场勘察,去年以来,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48件,环保验收20件。

三是加强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实施的“三级五大网络”要求,在环保局建成了“环境监控中心”,对10家水污染治理设施和7家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控。目前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并入“三级五大网络”,使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联网,实行在线监测、远程控制,环保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抓好综合整治,生态市建设突破实质性进展

一是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工办、环保、发改、农业、林业、规划、市政、城管、卫生、水利、财政、国土、经贸、畜牧、广播电台、统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准,统筹整治农村“脏、乱、差”。按照“三清”(清理粪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定了“村集、乡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在进一步提升城市两大水厂运营质量安全的同时,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扫尾和提升改造,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加强了对全市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二是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创建“生态市”的决定,加强创模工作。目前,在创模考核指标的32大项指标中,已有26项达标,向国家环保部报送创模申请的相关材料已经定稿,正在编制创建规划。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工作。去年以来,皇华镇已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正在实施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6处乡镇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成9个绿色社区、5处绿色学校。

第12篇

就在最近,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对外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受污染的乳制品产品可能被用于婴儿配方奶粉、成长奶粉和运动型饮料的生产,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婴儿奶粉安全再次成为坊间焦点。进口奶粉也靠不住了,国产奶粉能抓住机会么?

为提高奶粉质量安全水平,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工信部鼓励国内乳企进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做大做强。兼并重组,是否真的有利于乳粉业的更好发展?兼并重组后的国内乳企又能否避免整而不合,真正做大做强?

兼并重组拉开帷幕

为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工信部目前已编制完成《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力争到2018年底,培育形成3-5家年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十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超过80%。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显然过多过散的行业的状况与提高质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生产标准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兼并重组的力度应该说方向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质量能让群众放心的生产企业。”朱宏任表示,兼并重组是为了乳粉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不会导致垄断,优质骨干企业都有发展的机会:“对于兼并重组本身来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在积极的推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是否具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条件,这个标准就是国家对外提出GMP的标准。”

2008年,三鹿的三聚氰胺奶粉被曝出后,婴幼儿奶粉安全一时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后,圣元奶粉陷入“激素门”、南山乳粉黄曲霉素M1超标、光明牌宝宝奶酪违规使用“乳矿物盐”等事件相继发生,逐渐加重了国内消费者的紧张情绪,对国内奶粉的“不信任”感不断膨胀,很多国人宁愿选择国外或是到香港购买高价奶粉。内外交困中,国内乳企也丧失了做大做强、树立品牌的机会。然而,也正是这些安全事件推动了奶粉行业改革的进度。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公布的名单,目前国内拥有婴幼儿奶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28家,若按《方案》中目标,乳企淘汰率将达六成。乳业研究员宋亮表示,“在这场国家鼓励的淘汰赛中,首先将会是行业内乳企们‘自由组合’,比如部分中小企业结成联盟共同发展,或者类似蒙牛收购雅士利,有实力、有资金的乳企先行动手兼并。”

目前,国内有年产5万吨以上的伊利,也有年产几百吨上千吨甚至更少的企业,乳粉企业集中度不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一方面需要按照GMP的标准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一方面需要自控奶源,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未来奶粉行业兼并重组之路困难重重。

乳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消息人士称,《方案》里对“具有兼并重组资格”的要求是:企业净资产不低于被并购企业的所需资本的2倍,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且连续3年盈利。

“不是所有大型企业都有并购的资格,比如完达山就不具备并购的资格,所以算来算去能够有并购的企业并不多。”如果实施兼并重组的乳企连续3年盈利,估计能达到此项标准的只有屈指可数的龙头乳企。

如此看来,龙头乳企将成为最大赢家。

作为被兼并方的中小型奶粉企业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部分小奶粉非常希望被兼并重组,但是由于企业实力不够,工厂车间条件无法满足奶粉生产标准,没有企业愿意收购。一部分中型企业表示有被兼并的兴趣,在他们看来,眼下国内乳企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与其逐一被攻破,不如优势互补,进行整合。而另外一部分在当地有一定市场的中型奶企则不愿意被兼并,在区域内做好,保证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确保当地市场份额就足以,被兼并后则面临着品牌消失的结果。

对于这一轮在国家推动下进行的新整合,有业内人士担心,在婴幼儿奶粉行业将造成新的垄断。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称,重组是为了乳粉行业有更好的发展,“不会导致垄断”,这样的兼并重组的力度和方向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质量、能让群众放心的生产企业。

不可否认,乳企的分散经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产水平不一,奶源、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生产环境、管理以及自我检测、召回等方面都受到了限制,也相应地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如此看来,兼并重组是乳企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种兼并重组是否能够真正优化资源、做大做强呢?蒙牛“致癌门”、光明“过期奶回收门”无一不例外表明,乳制品安全并非只因企业规模和数量,而是源于企业的诚信意识和政府监管部门是否作为。乳企真正视消费者生命健康为生产经营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奶粉质量安全水平,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

乳企兼并重组只是第一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才是最终目的。

6月中旬,蒙牛以124.57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雅士利,这场收购案正式拉开了国内乳企兼并重组的大幕。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分析人士认为,两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兼并重组任重道远

纵观国内多年来推行的行政化行业兼并重组,其主要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试图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企业,实现部分产能退出,从而改善行业的盈利状况。其中,以钢铁、水泥、稀土等行业为主要对象。另一种,是希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不规范企业,让这些行业在环境、卫生、质量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更加安全。这种兼并重组,以食品、药品、煤炭等行业为主要对象。

并不是每一次兼并重组都以完胜告终。况且此次乳粉行业兼并重组,也非企业自愿,而是政府推动。似乎哪个行业出现问题,监管部门都会祭出兼并重组的灵药。但实际上学界商界早有共识,兼并重组不应该是解决行业问题的方法,而是行业问题解决后的自然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