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5:2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推门听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总结学校工作不如盘点学校工作亮点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总结的形式,强调书面总结,把总结作为硬性任务,这样就容易形成被动应付、照搬照抄、网上下载等现象,损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失去了总结的应有效果。我校近年来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总结形式,在全校开展了盘点学校十件大事、评选感动人物的活动,把枯燥的文字总结变成了生动的活动再现过程。其具体做法是,在每年年终时我们都要在精心策划、组织座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师生发出通知,公开征评学校一年来的亮点工作、关键事件、创新成果、特色活动、发展变化等。为了避免无依据的盲目海选,防止评价标准的偏失,我们专门按照要求罗列出评选范围,一般控制在40件以上,具体根据月份实际工作确定。把排列出的重要事件连同统一设计的选票印发给每一名师生,同时也向学生家长发放,请家长积极参与评选。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设立专门征评学校工作亮点的栏目,进行网上投票。这样,就把评选过程变成了大家共同参与、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增强了集体责任感。为保证评选公开、公正、透明,学校专门成立了评选小组,由学校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对所有选票进行统计,最终按得票数确定学校年度十件大事,作为学校的亮点工作。同时,对参与评选而获奖的师生、家长进行表彰鼓励。十件大事的评选,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尊重民意、共谋发展的原则,因而评选结果令人信服,认同度高,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和普遍欢迎。这既总结了学校一年来的工作,又激励了大家,评选活动成为大家津津乐道、人人关心的大事。
学校领导推门听课,本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平日里真实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指导教师,促进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很多教师是不欢迎的。原因有三:一是校长、教师长期在一起,对哪个教师的教学情况都了解,用不着搞“突然袭击”。如果学校领导要坚持搞“突然袭击”,教师不明白或不理解学校领导听课的目的,误认为是自己又存在什么问题,学校领导在找理由或机会想批评,这种听课评课带有惩罚性质;二是教师自己信心不足,担心自己上不好课,怕亮相出丑;三是搞“突然袭击”,教师适应不了,学生也适应不了,推门听课打断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所以,面对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很多教师临时调整课型,本应该是教学课改为作业课或自习课,或干脆拿出试卷考试,这无疑是对学校领导推门听课的不满。这样,校长推门听课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作为学校的领导,应该明白教师的心态,如果要强行听课,教师可能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待,课后学校领导的评课、建议,可能也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教师认为我上课的水平就这样,学校领导也听了,你批评也好,建议也好,我还是原来的我。难怪有些学校领导批评教师说:“一次听课是这样,两次听课还是这样,怎么没有变化呀?”
总之,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从教师的心态上来说普遍是不欢迎的;从听课的效果上来说,起不到促进的作用。与其这样,不如改为预约听课。预约听课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一是充分尊重对方,给对方留有空间。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教学主题教师可以自己确定,课型教师可以自己选择,并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教学等。二是激励教师。预约听课说明校长对教师的重视,学校领导都重视了,难道当教师的还不努力,因而更能激励教师钻研教学。教师对此一定会认真准备,并主动请教,主动交流,为上好课作准备。三是双方都有准备。学校领导可以提前进教室听课,不存在打扰学生的学习,教师也可以从容上课。这样,管理效应就放大了,学校领导既通过听课掌握了教师的真实情况,又激励了教师的教学,还加强了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沟通,修复了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断层,彼此关系更加和谐。
三、 轮岗不如交流
村校教师紧缺仍然是制约村校发展的瓶颈。目前,许多学校解决的方法是采取轮岗,其具体做法是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师考核意见,对考核成绩排名后几名的教师,轮岗到村校工作。这样一来,凭借一次学生考试成绩或教师一次上课情况,就让教师轮岗到村校工作,他们认为不科学,也不愿去。而村校所在地的干部和群众则认为本来村校条件就差,安排来的教师又是学区考核较差的教师,村校发展已无希望。于是村级干部和部分村民责问学校:“安排考核较差的教师到村校工作,合理吗?”这样轮岗,双方都不满意,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这样的轮岗,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有效推动村校发展?如何让教师成为村校发展的主体?在大量调研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变轮岗为交流的做法,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心校与村校的教师交流。村校教师基本上由“民转公”和“代转公”教师组成,其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手段老化(仍然采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三个一”办法)、课改意识淡薄,对艺术、科学、综合实践、外语等学科教学不能胜任等。针对这种现状,有选择性地将中心校和村校的教师交流任用,中心校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年轻教师实行“走教制”,到村校去承担艺术、科学、综合实践、外语等学科的教学任务。村校教师在集中精力抓好语文、数学的同时实行集中培训制,到中心校参加艺术、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培训学习,并承担一定的校本课程教学任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有效地解决了村校艺体等教学薄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校的发展。
村校之间的教师交流。在我国现行用人制度和财政体制下,办学相对封闭,教师基本处于静态状况,学校办学空间受限。村校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既不与现行人事制度相冲突,又能激活教师的热情,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1)学科交流。再优秀的学校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再差的学校也有它的优势方面。村校之间对等交换学科教师,以“多余”换取所需,以特长换取特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良好局面。这样,既能填补彼此间的空白,又因新生力量的介入和专业力量的增加而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办学活力。(2)科研交流。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要保持办学活力,就必须有新鲜的因素不断地渗透到学校中来。校际间有选择性地进行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交流享用,不失为解决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填补校际间的教研空白,还能为交流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实验平台,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和技术支撑。(3)管理交流。“管理不在于规范而在于发现”,所以现代的管理应该是开放的、在交流中实现的管理。校际间有针对性地交流管理人员,不但能带给学校新的办学理念、新的管理策略、新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还能有效地激活管理资源,放大管理绩效,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争取学区外的教师交流。争取学区外的教师交流,探索以强带弱的教育管理模式,是缩小村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拉动村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行动。在这方面,校长要突破学区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学区外优秀学校的支持,做好协调安排工作,并在学校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1)领导交流。邀请优秀学校中层领导到村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选派村校主任到优秀学校挂职学习,提高管理能力。(2)教师交流。邀请优秀学校教师到村校支教并给予支教补助,选派村校教师到优秀学校锻炼学习。(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还应该主动派出教师到工厂、社区、商场等去丰富教学内涵,去发掘课程资源,去拓展办学空间,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学校还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聘请当地名人为校外辅导员等。这样,教育资源就更加丰富,教师资源就更加鲜活,课程的实施空间就更为广阔。
实践证明,交流分享教师,教师热情高,学生反响好,学校受益多,适应当前村校发展趋势,有利于村校的发展。
四、 “报时”不如“造钟”
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在局、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区教育局年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按计划完成了年的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一年来,全体教师继续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勤奋耕耘,立足于三尺讲台,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推门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教师的合理使用打好基础。
今年月份,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学校副职的分管工作也作了调整,我由原来的教研、后勤工作变为小学教学,这就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全面了解小学部的教学情况,详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门听课是了解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也最能反映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推门听课使我掌握了小学部的教学情况,对小学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自己得到了提高。按照计划,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完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的课,共计34节。通过听课,我认为,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是过硬的,绝大部分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精神饱满,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良好。在听课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课前准备不够,课堂上慌乱,教学环节衔接不好,过渡不自然;个别教师基本功不过关,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板书设计不合理、普通话不标准、粉笔字不规范等。不怕有问题,就怕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听完每一节课,我都把听课意见当面反馈给任课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或者写出简要的评课材料发给校长,第二天就出现在校长的博客中,任课教师就能看到。通过大面积推门听课,与教师广泛交流,切磋教法学法,共同提高,实现了互利双赢。
(二)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是备课,“课中”是上课,“课后”是作业,教学检查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推门听课检查上课情况,通过检查教案和作业掌握教师的课前准备和课后作业处理情况。在教案和作业检查上,我们继续坚持“月检查”制度,每月由教导处牵头对教案和作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考核的依据。教案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安排;二是教案备写的环节是否齐全,以《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中规定的教案书写环节为准,同时,特别要求教师在教案中要突出“学情”分析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在以前的备课中经常被忽视,是一个薄弱环节;三是教学反思和单元后记的书写质量,要求教师要养成书写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要及时记录课堂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只有认真的反思总结,才能形成有效的“二次备课”;四是教案书写的整齐情况,要求用规范字书写工整的教案。对作业的检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按照《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要求,检查批阅符号是否规范;二是根据《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段各科作业设置及批阅要求》,检查作业批阅的次数;三是检查作业中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四是检查教师书写的作业评语,要求教师养成作业中加注评语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评语书写中,要经常书写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五是检查作业的书写情况,要求教师督促学生写规范字,作业要工整。
为了督促教师更好的搞好教学工作,在常规检查的同时,对某些年级或学科的教案和作业进行抽查。月份和月份,分别抽查了六年级和三年级的教案和作业。常规检查的量比较大,有些问题不易发现;抽查的量相对要小一些,检查的更细致一些,有时还可以“解剖麻雀”,进行案例分析。抽查一般具有针对性,是对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二者要有机结合。
月份,由教导处牵头、各部门配合,搞了一次教案和作业展评。展评的目的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检查中,有些老师往往对教导处的检查结果不认同,有些老师总以为自己的教案写的最好,通过展评,让老师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评价教案,这比平时提要求更有效。有些学生的作业一直写不好,“乱”字当头,老师想了各种办法,收效甚微。通过作业展评,让学生自己去看,“为什么别人的作业那么整齐?”这比老师平时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
(三)在月日和月日召开了两次六年级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探讨六年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毕业班的教学成绩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源和声誉。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毕业班选配得力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评先选优和职称晋升方面向毕业班教师倾斜,对毕业班的各项工作优先支持。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把毕业班教学工作列为一个专项工作进行督察。每学期召开专题教学分析会和学生家长会。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毕业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日常化、人性化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校长必须亲自建立起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为了使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倡导成立以名师、骨干教师为龙头的教科研中心。
坚持校本教研常态化,将校本教研融入教学全过程,渗透在教学、教研、科研工作的每个细节中,使学校处处是研究之地,教师时时是研究之人。
二、通过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有“四环节”模式,即“发现问题――学习研讨――实践检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教师或组织者发现教育现场的问题;学习研讨:组织相关的教师就发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不仅为参与的教师所有,也和学校的其他教师共享;实践检验:教师将研讨的成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在教学中研究办法的可行性;总结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最终形成文字资料。
(二)主题沙龙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不定期开展沙龙活动,学校的教科研中心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成为沙龙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每次研讨的主题,或是近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研讨的途径是话题研究与文本研究相结合。以“沙龙”的形式开展主题研究,使教师有一种轻松感、自主感,更会有反思的内涵、观念的碰撞、行为的研究、思想的交流,从而形成共识。
(三)“诊断”课堂活动
“诊断”课堂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多层面的听课调研来实施,形式有随堂听课、同年级听课、跨年级跨学科听课等。
1. 随堂听课,也叫推门听课。接受随堂听课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采用的模式可以是“听、议、进、落”,即听课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课后反思,针对该教师的教学特点、某个教学细节进行分析。对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教师可以由教科研中心指定一位成员对其进行传、帮、带。学校教科研中心也可以在推门听课中找到校本教研的落脚点,建立校本教研的问题库,充分开辟校本教研的“对话场”,搭建起校本教研的“互联网”。
2. 年级听课。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评出优质课。此类听课目的在于给每位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也从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自我。
3. 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教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尤其是跨学科听课,促使教师从其它学科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实现知识的整合,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多形式研讨
通过多形式研讨实现同伴互助,加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具备与新课程标准相符的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如:座谈式研讨,即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提出问题,群策群力;互动式研讨,即教师提问,请上课的教师或教科研中心的成员解答,讨论通常不带有评价色彩,更多的是充分的交流切磋,使听课教师从观众变为主角,气氛民主、和谐,学习效果明显;集体学习研讨,即观看优秀课例,集体讨论;点评式研讨,即由教科研中心就某个问题做点评;自查研讨,即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查、反思。
各校数学科组根据自己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与专业发展规划方向,提高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质量,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启动广州市第三届优秀科组的创建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参考。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以和谐教育为目标,以学科发展为根本,以理论学习引领教学研究,借教学研究、教材研读促使教学改进,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1、以参加区的教材分析及教研活动为契机,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有效试用《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试点学校探讨《标准》的有效使用及为市进一步完善《标准》提出建议。
2、以“常态练习课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为重点,组织开展练习课课型特点和基本模式的实践研讨活动,提高常态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各校至少组织一次练习课有效策略(或模式)的实践研讨活动)。
3、以推门听课为手段,对学校进行推门听课,推动江高镇“有效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各校认真组织学习与实践《白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结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有所突破。
4、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广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鼓励学校、教师个人参与实践研究,指导教师关注数学练习(课)个案研究,及时积累相关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及时将研究的成果形成论文和案例,参加市、区在本学期进行优秀“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作品及成果的征集和评选活动。
5、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专家培训等方式开展学习,加强对新教材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并开展有效作业的实践研究(各年级备课组进行一次课外作业有效研讨活动)。
6、各校数学科组根据自己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与专业发展规划方向,提高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质量,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启动广州市第三届优秀科组的创建工作。
7、各学校数学科组以及教师个人根据不同的层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整理,形成论文,参加白云区第十届教学论文年会的评选。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
校领导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和关心,在行政会上将此次开放月活动做了专题研究,要求教务处统一作出安排,备课组具体落实,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安排。
二、人人参与,积极性高。
这次听课月的听课评课活动,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课堂观摩,一是观摩教师的教学模式,二是观摩学生的合作情况。在课后评课时,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让执教老师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领导参与,交流经验。
这次开放月活动,每个校领导都参与其中,随堂听课,和各备课组教师课后一起探讨、交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当面及时解决,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使了教师新课堂的实践从被动要求到主动自觉的转变。教师把握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个别教师思想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希望通过这次开放月活动,在校领导推门听课的督促下,重视教学效果,更新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校园开放月活动总结(2)为期一个月的家长开放月活动正在落下帷幕。总结这次的活动,效果与我的设想还存有很大的差距,先将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1. 家长的参与度不高。截止到上周,三个多星期的时间里我班仅来了四位家长,虽然这周又来了24位家长,但那是在我反复的强调和动员甚至“恐吓”的基础上才增加的。通过这组数据让我不禁在问:这些学生的家长整天都在忙些什么?难道他们真的连半天的空都抽不出来吗?在他们的眼中,工作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吗?
2.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到底是家长的确抽不出时间还是有些孩子根本就没有告诉家长?在孩子的眼中是不是这仅仅是一场“秀”?
3. 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太差。面对数名家长坐在后排,竟然还有部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把课堂当做自己的书房一般的随意,这真的是九年级的孩子吗?这真是我反复强调的结果吗?
半年以来,我校在县教育局、东陈学区的直接领导下,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实验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课堂教学衔接”和“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上课题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课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校长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落实年段日常互听课制度。要求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每位教师最少听6节本年段教师的常态课,增强互动交流,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抓特长生培养,推进教研成效
学生的特长方面的发展,是展示教研成果的一个重要渠道。我校紧抓特长生培养,开设了“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数学思维兴趣小组”等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气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特长生的培养,浓厚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推进了学校的教研成效。:
梁开明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充实而忙碌的一学年要结束了,本学年,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引领和市教研中心的指导下,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扎实落实“打基础、养习惯、善积累、激兴趣、勤实践、提能力 ”的学生成长要求,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及“弘师德、重师范、勤教研、善拓展、活方法、提效率”的教师立身要求,以“严、细、实、恒、新”的要求抓常规管理,以“亮、赛、晒”为引擎扎实开展“四个研究”,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的得到提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创新教研方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年,学校仍然实行周三大教研日制度,仍然分学科设置科组集中活动时间,以保证科组集体备课、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单周进行备课组活动,双周进行教研组活动。教研组实行问题驱动式主题教研活动,以提高教研实效。本学年我们共开展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复习、新授、讲评课中的应用研究。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了市教研中心各类指导性文件,龙山中学、桃都中学、实验中学等先进单位的课堂教学流程解读,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刊物,采取自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学习;集中观看了专家执教的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联系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寻找改进的办法。
(3)集体备课,落实“四个研究”。四个年级备课组长,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困惑、得失。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学法、习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撰写每一堂课的教案,做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后”。
(4)课堂研究,扎实有效。我们教研组继续推行和完善了“人人讲公开课”的教研常规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本学年,我们运用同课异构方式先后开展了“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类课型应用的课堂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革。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本学年我们共组织了20节研讨课,每一节课都经历了自备课、集体备课、试教、再备课、公开研讨等一系列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围绕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评价,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落实互帮互学的带教机制,促进教师早日成长
学年初,我们通过听课调研,确定帮带对子,安排部分新入职或转岗教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采取“一帮一”,以“老”带“新”的办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来培养新调入教师。带教的教师从课堂常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材解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传、帮、带。要求帮带教师给徒弟上示范课,徒弟给师傅上汇报课,每学期师徒互听课不少于6节。带教机制的确定, 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开展互听课活动中,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学校也多方创设条件,为她们提供学习、展示机会:给每对“对子”订阅杂志一份,安排外出学习、听课等,或把新入职或转岗教师推上第一线上公开课,让她们在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成长。本学年,新入职或转岗的三位教师在帮带老师指导下,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证明,互帮互学的机制,锻炼了青年教师,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教改教研的,为我生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年,学科组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框架内,有效规范和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方面,把教学常规检查作抓手,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监督,坚决杜绝随意调课、误课、无案上课现象,采用“集中抽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抽查备课本、作业本等形式,有目的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教学检查、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狠抓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求教师坚持“五个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反思总结),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明确课改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有活力、有价值;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重视双基教学。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作业批改用字要规范。
4.开展学科素养竞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本学年,生物组每位教师带一个生物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积极踊跃,报名人数经过筛选限制。基本是每周一节,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七年级三名同学自己设计的《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作业模拟实验》代表我校生物学科参加了全市生物学科素养展示活动。
5.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质效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科的生命线,我们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诊断和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力求科学地组织好考试工作。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教研成果渗透到试卷中,提高命题质量。教研组对各年级阶段测评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测评情况,对存在不平衡的年级,及时与相关科任教师共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寻求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同级教学成绩相对均衡。期中、期末质检,我们认真组织,做到统一监考、阅卷,统一反馈,从严从实对本学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分析考试得失,提出改进教学意见,为今后修正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努力完善评价制度,例如将作业评价、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学科素养竞赛等纳入学生评价,坚持用多元评价的策略综合评价学生,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6.自觉抓好减负工作
本学年,我们坚决贯彻教育部和省市在“五项管理”中关于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合理负担下的高质量教育之路。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师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而且要把“减负”的意识贯彻到备课中。要求教师备课时加强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研究,在落实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学法指导:不仅要从整体上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注意分层备课、分类指导,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同时,严格控制练习题的选用,除了使用全市通用的同步练习外一律不得印发其它练习题,防止过滥或使用不当蓝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亮点工作
1.问题驱动式开展主题研讨活动。本学年,我们改变了过去依靠学校统一安排的无目标性被动式的教研方式。在学期初,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广泛征集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设定了三到四个研究专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例如,我们先后开展了“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新授课、讲评课中的研究”、“2021年泰安市学业考试生物学试题的研究”等专题教研活动。专题研究避免了过去走过场、说空话、假研究、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一学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促进了我校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我校生物学教学质量。
2.青蓝结对坚持不懈。今年我校生物组有一名新入职教师,两名转岗教师(体育、数学转生物),另三名是生物学科的老教师,为此,我们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制,生物组每位新入职或转岗教师都有了固定的师傅,除周三教研日外,他们师徒随时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相互帮扶、自主研讨已成为生物组的优良传统。
3.重视学科素养,开展第二课堂。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在知识教学上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太与平衡观”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物学知识,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凡课标上要求的分组实验必做,鼓励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每个老师都建立了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节假日,每名学生至少要完成一项创新性实践作业。这些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四个研究”的常规材料,包括备课、作业、教学日志、单元检测、试题分析报告、教学案例分析等,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每月检查一次。二是开展围绕“四个研究”的“亮赛晒”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教师个人及备课组两层面的“思维导图设计与讲解”比赛、“课堂观察量表设计”比赛、“期末考试预测题”比赛、“教育技术应用”比赛,以及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员上公开课、“青年或转岗教师”赛课等活动,各种检查与比赛活动均量化记入教师个人教学业绩。
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四个研究”还有待深入。部分教师还存在凭经验教学,对“四个研究”不够重视,缺少静下心来搞研究的忍劲。
改进措施:
(1)继续推行教学设计全覆盖制度,落实“四个研究”。学校严格落实教研中心提出的“三关注两提高”备课要求,备课采取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借鉴改进——课堂实践——反思完善方式进行,在个人备课中提出了充分体现“四个研究”的具体要求。
(2)继续推行主题教研活动制度,细化“四个研究”。新学期,教研组紧紧围绕“四个研究”中的具体问题确定研究主题,每个主题从问题提出的现状分析、理论学习、课堂观察、课后会议等路径开展研究活动,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
(3)推行教师业绩考核制度,评价“四个研究”。为促进教师开展“四个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四个研究”评价方案,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教学业绩考核。
(4)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促进“四个研究”。将“四个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成为常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所有课堂一律开放,学校领导干部、兼职教研员无须事先打招呼,随时进入课堂听课,制定了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评价办法,当天听课当天反馈,即发现优点,又指出不足。用这项制度倒逼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认真准备,上好每一堂课,将“四个研究”内化为自觉行动。
2.推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的力度还不够。本学年虽然围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开展了系列研究,但仍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没有较好地落实,教师满堂讲的现象依然存在。
改进措施:
(1)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四个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研究”探寻学生“讲”的内容。“讲”的形式,“讲”的方法,通过“四个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讲的自身业务素养.
(2)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小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专任教师人人申报小课题,把“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研究的个性特点。在教师教学实践和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将“让学生讲的更精彩”与“大听课、大教研”结合起来。新学期,将运用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形式,开展“让学生讲的更精彩”在各种课型中应用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研究“讲”的形式,“讲”的方法。
一、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1.研究新教材,做好整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初中语文全面更换新教材,保留了原教材2/3的课文,且在保留课文的教学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设想。我们备课组认真研读整册教材,明确本学期教学应达到的效果,结合学校行事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指导教学工作。
2.本学期,备课组成员能积极参加每周一和周四的教研活动。大家能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确定好单元教学的进度及目标,研究重点难点的分布及处理,这大大提高了单元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对重点篇目进行具体讨论,特别是新增添篇目多次进行具体详细的讨论,这大大改变了班级之间较大差距的现象。
3.继续开展了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们初一语文组积极听课,而且是推门听课,且听完课后还会认真评课,分析课堂优点和不足。
4.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帮扶年青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彼此开展了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业务指导。
二、做好常规工作,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1、布置好每课预习任务。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所以我们备课组非常重视课前预习环节。上一课前一天会布置预习,而学生必须完成预习必做的三件事:一是读课文两次并标上段号;二是抄写课后词1次;三是完成《全品》听课手册中的“课前预习”部分。
2、重视课内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文言文知识比较零碎,需要平时积累,所以每上完一课文言文,我们都会布置学生整理文章翻译和文言知识。然后利用早读时间默写文章、听写重点字词意思、翻译文章重点句子。
3、继续开展专题训练。这学期我们继续针对连词成段、病句、附加题等专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利用专题本分散到每周作业中去,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这类题型。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正措施:
1、较少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有所欠缺。我觉得学生的课外知识是比较缺乏的,而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重视知识拓展的同时,基础知识没能更好地兼顾。这一届学生的语文基础是较差的,前半学期我们根据往届经验,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和名著阅读能力的培养,可是与此同时,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缺乏强化训练,期中考试暴露出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后半学期,我们备课组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如寻求更有效的方法落实课后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等等,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我们的科学老师,长得非常有特点,那黝黑黝黑的眼珠,很有神,那高高的鼻梁挺立着,也很漂亮,每天不变的阿迪达斯上衣,一条蓝色的牛仔裤,看起来很健康、很阳光。
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是他教我们科学了。他有个口头禅,每节课都说不下四五十遍,那就是:“对吧!”这个问题讲完,一声:“对吧!”那个知识读完了,“对吧!”总结完了,又是一声——“对吧!”
就是这句“对吧”,还引出了一个笑话。
一天,我们知道下节就是科学课了,便都舍去了玩儿的时间,开始看科学书。因为我班同学,也包括我,都非常爱玩,又知道科学老师每节课都会考一些知识,只好在课间来背了。
老师推门进来了,班里的同学马上坐好了。
过了一会儿,终于度过了第一个难关——背知识。一般,老师只会叫学号里个位是四的同学,好像跟他们有仇似的,不过,这和我没关系——本人是51号学员。
老师开始复习知识了,复习到一个地方,便来一声:“对吧!”一般,老师都希望我们回答“对”,可是这次,他却指着一个没连上的电路问我们:“这个电路连上了,对吧?”同学们只要回答:“对!”就错了。所以他就等着同学们答“不对”了。
真的,同学们没一个听老师讲话的,因为我们都不爱听他讲课,一听“对吧!”便都齐声答:“对!”我也不例外。
这次教室里很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一般答对了,老师会继续讲下去,而这次,老师也没说什么。静了一会儿,他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指着那个没连上的电路重重地问:“连上了,对吧?” “不……不对。”同学们这才意识到老师刚才提的是什么问题,齐声说道。
这次竟被老师的计策给捉弄了!
接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听课了,生怕老师再来一次计策,捉弄大家了。
认真学习贯彻《XX年xx市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和《XX年上半年xx市教育教学教研院工作计划》,结合《xx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xx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xx市教育局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xx市教育局XX年工作重点,以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深入开展新学考与高考和“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研究,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重视教学“五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检查督促。
2.加强课改与高考研究,提高教师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分类分层走班机制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各项应用的能力,为迎接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单位验收做准备。
4.以“教师技能提升四个一活动”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三、工作重点
1.规范管理,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1)坚持“教师教学考核制度”、“教研组考核制度”、“集体教研(备课)制度”、“一教师一学期一节公开课制度”、“行政每周推门听课制度”、“每学期教学公开周活动”,“每月学生作业量抽测活动”、“期中教学质量网上调查”和“学生座谈会”,持续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本学期在听课要求上的变化:每位教师公开课听课数应该达到规定听课数量的50%;每位教师在高三听课数应该达到规定听课数量的1/4。
(2)通过量与质上的控制,编印学生的暑假作业并做好相应的微课,提升教师对作业研究的能力。
2.加强教师对新高考的研究,为分层走班奠定基础。
(1)以教研组长为培训为基础,开展辐射式培训。
(2)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对新高考制度的研究,制订教研组切实可行的课程设置和阶段目标,为形成学校分层走班制度奠定基础。
(3)研究20学生三年的课程设置,及时解决新高考改革中出现的师资、管理等新问题,总结相关经验。
(4)借助省培训平台培训,加强对教师开展生涯规划课的技能培训,力争10以上的教师参加相关培训。
3.加强的XX年高考的研究,为创造更佳成绩奠定基础。
(1)建立与兄弟学校的协作联盟,通过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以研究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2)认真组织好高三试卷讲评公开课,提升公开课质量。
(3)加强高三课堂教学调研,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4.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课题,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继续开展以平板教学为手段的“课堂变革”和“信息化教学创新班”的试点工作,加强校本研训,以创新班为基础,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推广平板教学。
(2)继续开展“微格教室公开课面向家长网上直播活动”,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效率。
(3)继续利用22中微课网进行“论语诵读”和“每日一题”的微视频学习活动(继续开展假期作业微视频讲评制度),提高教师微课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做好课后自主学习网络构建的工作,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研究。
5.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契机,努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1)做好对新一轮省培训平台教师培训的梳理、总结工作。
(2)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和校级公开课,利用微格教室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组织好相关竞赛工作。
(3)做好师徒结对的管理工作,通过监督,形成成果,以项目研究促进课题申报和结题。
(4)组织好各类教师技能、论文等竞赛,形成从校级推荐市级的基本模式。
(5)修改和完善“教研组考核条例”,采用“常规”+“项目”式考核推动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引导各教研组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模式”、“听评课”、“自编导学案”、“自编作业本”等学科特色项目。
四、行事历
XX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内容
1
3月2日—3月8日
1.高一、高二段返校考试
2.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会议(课题辅导、新学期教师个人考核条例解读、下发教师教育院、教研院工作计划)
2
3月9日—3月15日
1.xx省教师培训平台报名与审批
2.微课制作培训和实践
3.市高三学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分析会、高三段会
4.教研组长7选3培训
一、优化评价背景
过去检查备课,往往是以老师写的数量和书写认真程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结果常常出现备课被评价为“优”的老师,教学成绩不理想;而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可能备课本不太工整,甚至是画改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评价偏差,不仅使管理者尴尬,也给老师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教学常规都是“面子工程”,只要写得多点、认真点,考核得分就不会低,导致备课与上课“两张皮”。因而,备课检查的方法必须改变。
二、优化评价方式
1.分层评价
按教师业务能力与教龄分段的分层次评价方法。比如,我们针对教龄不满三年这一层次的教师,在评价备课时,除了有评价的具体要求,更多的是将评价转化为培训,针对年轻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反馈;再如,针对40-50岁之间的老教师的备课评价,则侧重研讨“怎样备课才能减负增效”。
另外,保留以往的管理者检查、教研组检查、月常规自查、分学科或备课组的抽查等评价形式。
2.听课评价
我们认为,一个老师备课常规做得再好,若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与“花拳绣腿”无异,因此,检查备课最好的方法是进教室上课,随堂听课。我们每学期都会借听课的形式评价每位教师的备课。听课的形式主要包括领导推门听课,备课组听课等。检查的方式则是在听课后查看被听课教师的备课本,结合听课效果,评价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法学法的设计是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多少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教师超前备课,通过充分发挥备课评价的正能量,以“评”促“教”,有效遏止了“备”、“上”两张皮的现象。
三、优化评价内容
学校对教师的备课实行分层要求,提倡“1+X”备课开放式备课。
“1”指对我校话式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包括教学目标、课标依据、学情分析、重难点等),重点体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意图、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意图,评价任务的设计,这样教师的授课就会有明确的方向,知道自己“要把学生领到哪里去”。
“X”指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可以灵活选择的方式,包括:
1.“三层次递进”式备课
一次备课――齐心协力,资源共享;二次备课――彰显个性,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反馈思考,总结提升。
此强调各年级备课组的分工合作,将集备形成的精品教学设计作为共享资源,教师在“共享备课”的基础上,体会备课老师的教学思想,研究借鉴备课老师的方法技巧,进一步发挥个人教学智慧和教学特长,使它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备课。
此备课方式多用于青年教师和校本研修的磨课。
2.“简案+书头案”式备课
即教师在备课本上只需呈现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设计、评价任务设计等环节,不拘泥与授课流程的完整,知识点的呈现、练习的设计等可以呈现在教材上。此备课方式多适用于成熟型教师。
3.“旧案新备”式备课
对于连续教同一个年级、教材无改变的教师,允许其“旧案新备”。对此类备课,我们重点看教师是否能从教材文本“八问”(内容重难点、知识生成点、技能发展点、情趣激发点、思维发散点、问题质疑点和渗透育人点、拓展引申点)处,不断完善、提升。
4.单元备课
倡导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采用此备课方法,一是便于更好地理解课标、把握教材、分析学情,二是有助于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包括单元概述、课标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及知识结构、课时安排等。
5.主题式备课
根据学科特点,倡导骨干教师引领主题式备课。如语文学科,教师可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根据不同的训练点,重新组织单元,进行主题式备课和授课。
6.“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源”的资源包式备课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电子备课、拓展资料等以资源包的形式呈现。此类备课多为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采用。
一、“跑课”的积极作用
1.可以了解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
学校领导只有深入到教师的常态课中,才能真正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授课水平、教学能力。“跑课”听到的是没有作秀的原生态常态课,这与听“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相比,其真实性、自然性均较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有利于领导者了解本校教师的真实教育教学水平和现状,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表现和学习情况,有利于掌握教师的真实情况,对教师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也有利于及时调整学校的管理措施、教学计划。
2.有利于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如今,部分教师的知识陈旧老化,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工作马虎应付,课堂教学得过且过。如有些教师上课采取“放羊式”“满堂灌”的方式、上课接打手机等。“跑课”对端正某些教师的工作态度,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不通知的方式推门听课,会无形中给教师以压力感、威慑力,迫使一些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以“应对”随时“跑课”的领导。很显然,“跑课”在教学督查中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3.有利于对教师实行绩效考核
在一些学校,教师的数量多,绩效考核面广量大,任务繁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这些方面的直接外化和体现。“跑课”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考核教师提供依据。
4.有利于减轻学校领导的管理负担
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大小会议接连不断,各种检查接二连三,评估验收接踵而至,领导们忙得“不亦乐乎”。每学期又要听几十节课,实在是抽不出身来。“跑课”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听几节课或十几节课,既能完成听课任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减轻了学校领导的听课压力和负担。
5.有利于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各学校都根据名校经验制定了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模式、“读、讲、议、练”教学模式等,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学习、研究,也进行了示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要求,贯彻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如何,采用“跑课”进行监督是必需的了。
二、“跑课”的弊端
1.打断了师生教与学的思路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师的预设环环相扣地进行的,而精彩的课堂中随着校领导“跑课”的到来,师生此时此刻的注意力和关注点都聚焦到“不速之客”身上,注意力被转移,思绪被打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被暂时“中断”,使原本已入佳境的教学活动被中止,这给师生带来了人为的紧张和思维的走穴。因此,“跑课”容易打乱师生的正常活动,干扰师生的活动节奏,影响了整堂课的精致和精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2.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当课堂教学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突然闯进来若干校领导,他们就自觉不自觉地会成为师生的关注中心,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因此,“跑课”会使课堂神圣的色彩被淡化、随意化。领导们听几分钟后就不辞而别,离开时,仍不忘不动声色地看一眼教师,扫视一下所有学生,然后赶往另一个班级去“推门”,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会对学生传递一种不良信息,使学生认为“原来课堂是可以随便出入的”。他们会效仿这些领导,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相对严肃的课堂仿佛成了“超市”,可以自由出入。因此说,“跑课”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不利于全面了解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综合素质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其中课堂教学是最集中的体现。但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环节、细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智慧、教学艺术。领导要想对一位教师作出较为科学准确的评价,必须通过多方面的考查,多次听课、评课,而不能通过一节课或几分钟的课就对教师贴上“标签”,打上“死结”。
4.是对教师的不信任
作为学校领导,要信任每一个教师,用信任之臂去包容每一位教师。信任每一位教师,就是对他们人生价值的肯定,对他们尊严的维护。“跑课”是监督,是检查,是对教师的“突然袭击”,带有“找茬”“挑剔”和浓重的敌意,实际上就是对教师的不信任。绝大部分教师对“跑课”是反感的,认为这并不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5.不利于纯化教风
课堂是师生心灵碰撞的阵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是师生之间生命对话的舞台,教学是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是教师课前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过程。然而,上课教师面对突然跑进来的领导听课,不得不临时调整教学方案,中止原来的教学流程,被迫“作秀”起来,投其领导所好,使课堂教学走了形,变了味,由常态课急变为表演课,由真实课演变为虚伪课,由为学生而教转变为为领导而教,一切都向领导的心理靠近,向领导的需要看齐。这也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种下带有“病毒”的禾苗,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6.损害了领导的威信
领导管理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威信折射出的影响力发挥作用的过程,领导的威信一旦丧失,其影响力也会随之消失,其管理过程就会苍白无力。“跑课”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不信任,也是为完成听课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投机取巧手段,教师对此较为反感。一些领导听课后,不与授课教师交流,即使交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还有的领导由于被各种难以预料的事务分散了精力,预期的“跑课”也无法坚持,当学期快要结束时,为了应对县教育局领导对听课工作的检查,只能借来他人的听课记录加班补抄,甚至让后勤人员帮着抄。这样的领导不可避免地会失信于教师,陷入管理被动,给教师留下“弄虚作假、言行不一、华而不实、穷于折腾”的印象。这无疑会使领导的威信遭遇“滑铁卢”。
三、对“跑课”领导的建议
1.做好“跑课”前的准备
在实行“跑课”之前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让教师心中有数,让教师明白“跑课”的领导绝非是来“挑刺”“找毛病”的,尽量避免教师抵触情绪的产生,学校领导要组织同学科、备课组的教师一同去听课,以减轻被听课教师的紧张、对立情绪。“跑课”者要事先熟悉教学内容,提高听课的质量,要做好记录,诚心诚意地和授课教师交流,使被“跑课”的教师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2.尽量不打扰学生
“跑课”领导进教室和出教室时要轻手轻脚,不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要制造“人为紧张”气氛,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出教室时,要面带微笑,而不能板着冷峻的面孔,使师生感到紧张。更不能在听课时接打手机。
3.把握好“跑课”督查的内容
听课时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在短时间内了解到最多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班级文化建设、室内卫生、教师上课态度、学生听课状态等,要认真记录,留下客观、公正的资料。要尊重上课教师和听课学生,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听课。听课的时间尽量长些,以便能较为全面地了解更多真实的情况。
4.及时、客观地进行“跑课”后评课
评课可以提高“跑课”的信度和效度,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取教学中失败的教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获取有益的信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跑课”后,一定要与被“跑课”教师交流,评课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要以一颗包容的心看待授课教师,切不可“吹毛求疵”“见瑕不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