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15:1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日常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类号]G203
1 引言
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研究(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s,简称ELIS研究)是图书情报学一个相对较新的用户研究领域。根据Savolainen的定义,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引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解决健康、消费、娱乐和休闲等非职业或工作相关问题而进行的各种信息搜寻和获取行为。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区别于其他方面的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关键在于日常生活这一限定语。日常生活的主要特征是:熟悉的、普通的、常规的和经常重复发生的,表征了生活行为的结构性条件。国外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对象较为广泛,包括了学生、儿童、城市青少年、城市成年人、病人、妇女、低收入人群等等;研究方法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实证的案例研究。反观国内,经笔者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0―2011年),在众多的关注信息行为的文献当中,尚未发现专门探讨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研究。
另一方面,截至2010年,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行为和方式。实践表明,当需要饮食、购物、娱乐、休闲甚至健康等各种日常生活信息时,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首先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分析、判断所找到的信息,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信息。因此,对人们在网络环境下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进行研究,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实践价值上均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搜寻和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时候,主要关注如何搜寻和获取相关的信息,如何甄别和判断信息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有价值。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已有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广州地区的大学生搜集一手资料,解决以下问题:①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如何甄别和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的准确性(correctness)?②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如何甄别和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的有用性(Usefulness)?③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搜寻日常生活信息?
2 研究设计
2.1理论分析框架
许多关注信息搜寻行为的国外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型。Savolainen认为人们会藉由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寻找答案,这些经验同时影响日后信息搜寻与信息使用的态度。由于日常生活信息搜寻会因问题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为了弥补生活中的事情现状与原有情形之间的不一致,以达到日常生活连贯性的感觉(a sense 0f coherence),人们会有目的地去搜寻日常生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找到所需的日常生活信息,以及如何甄别和判断已有信息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
在综合借鉴国外已有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研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的特征,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其中,信息的准确性标准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多渠道验证,比如通过其他网站、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和朋友等人际关系以及其他资料等多种渠道相互验证从网络上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二是权威性验证,是指通过承载生活信息的网站本身的权威性对其准确性作出判断,比如官网、品牌、口碑等。信息的有用性标准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内容关注度,指的是所搜寻到的生活信息与自身的需求的匹配程度;二是技术关注度,指的是获取该生活信息的便捷性和成本高低程度。信息搜寻策略也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复杂机制,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去搜寻和辨别生活信息,并且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整合不同来源渠道,实现信息对日常生活的引导作用;二是匹配机制,指的是只要发现一条或者少数几条与需求相匹配的生活信息便停止进一步的搜寻。信息搜寻策略的使用倾向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人们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以及性格特征。一般而言,采取复杂机制的人对网络信息存储、组织、搜寻和获取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具有较为系统的、高级的信息技能,而且往往表现出较好的耐性;采取匹配机制的人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缺乏较好的耐性。
2.2 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对日常生活信息的准确性的测量,采取了7个项目,其中多渠道验证维度3个项目,如,“我会跟同学或朋友进行讨论,以判断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是否准确”;权威验证维度4个项目,如,“如果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出现在官网或者知名的网站上,我认为它是准确的”。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有用性的测量,采取了9个项目,其中内容关注维度5个项目,如,“如果内容符合我的需求,那么我认为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我是有价值的”;技术关注维度4个项目,如,“如果可以很方便获取,那么我认为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我是有用的”。对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和获取策略的测量,采取了8个项目,其中复杂机制维度5个项目,如,“我经常整合不同网站上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匹配机制维度3个项目,如,“如果我找到第一条匹配我需要的日常生活信息,我就会停止进一步的搜寻”。上述项目均采取5点量表,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反对”,“比较反对”,“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
2.3 研究样本和数据处理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是广州地区的大学本科生。利用师生、朋友等熟人关系将调查问卷通过QQ或者Email的方式面向本科生进行发放,收集时间为2010年8月。共回收问卷27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257份。其中,男性145人,占总样本的56.42%;女性112人,占43.58%。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为60,72,59和66人,分别占总体样本的23.35%,28.02%,22.96%和25.68%。来自农村地区的98人,占总样本的38.13%;来自城市地区的159人,占61.87%。
本文采取SPSSl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状况
为了揭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总体特征,本文将各题项的得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内容关注(均值为5.02),此后依次为复杂机制(均值为4.78)、权威验证(均值为4.65)、多渠道验证(均值为4.38)、技术关注(均值为4.15)和匹配机制(均值为2.78)。结果显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是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对自身是否有用,而且通常是使用较为高级的复杂搜寻策略。
3.2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性别差异
考虑到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比如,男女学生可能对信息的价值及其获取的技术性实现的感知可能不同,采取的信息搜寻策略也可能不一样,所以本部分分析性别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如表2所示:
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内容关注和复杂机制维度上,即所搜寻到的日常生活信息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不同性别的被试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多渠道验证、技术关注和匹配机制这三个维度上,女性大学生明显高于男性大学生,这说明:在网络上搜寻日常生活信息的时候,女性大学生往往不满足少数几条信息的匹配机制,而是更加倾向于从不同的途径和渠道来验证所搜到的信息,并且更加关心是否能够方便得获取这些信息。相反地,在权威验证维度上,男性大学生明显高于女性大学生,这说明男性大学生比较喜欢从所搜寻到的信息来源本身去验证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性大学生对网络的较高信任度。
3.3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年级差异
为了揭示不同年级的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本文将被试分为两个群体:大一和大二的低年级大学生,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大学生;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在复杂机制维度上,高年级的大学生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大学生。这说明,随着生活阅历、网络知识和信息搜寻技能的提高,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较为复杂的策略来搜寻日常生活信息。而在其他五个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并不存在统计学上可以辨认的显著性差异。
3.4 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生源地差异
中国大学生的一个可能较大的差异在于其生源地。为了揭示不同生源地的差异对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模式的影响,本文将被试分为两个类别: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在所有维度上,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地区的大学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信息以及在网络上搜寻这些信息的认知、态度、能力和行为模式均较城市地区的大学生更为审慎。这个结果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4 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包括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策略、日常生活信息的甄别和判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几点讨论:
对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研究日益重要。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尤其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中国3.84亿网民中,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已经接近2亿,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日常生活信息行为与学习、工作或者学术信息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广州地区的实证数据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进行有益的探讨,以期推动信息行为理论的完善和创新。
亟待建立符合中国社会网络环境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国外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模型,比如Savolainen的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模型、McKenzie的持续的信息实践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西方社会网络环境的,它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解释力和使用程度如何有待验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初步尝试构建了自身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包括了两个指标:日常生活信息的搜寻和获取策略、日常生活信息的甄别和判断标准。前者包括两个维度:复杂机制和匹配机制。后者包括两个方面四个维度:多渠道验证、权威验证、内容关注和技术关注。尽管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但是该理论分析框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其建立基础缺乏大量的实证数据支持;二是需要更多的大规模的量化分析进行验证。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修正。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生源地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多个维度上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差异性并不大(仅有复杂机制这一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Savolainen的观点,即人们在寻找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答案时,往往会根据先前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同时影响日后信息搜寻行为与信息使用的态度。这些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其背后的基础性因素是什么?这些结果跟大学生的学习或者学术信息行为是否存在着差异,有什么样的差异?等等。
参考文献:
[1]Savolainen R.省略rmation seeking in the context 0f way of life.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995(17):259―294.
[2]Salvolainen R.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In: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8cience.Dekker Encyclopedias f onlinepublication),2004:10.
[3]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Toward a model 0f the everydaylife information needs 0f urban teenagers,part 1:Theoretical mode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0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6,57(10):1394―1403.
[4]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Toward a model 0f everydaylife information needs 0f urban teenagers,part 2:Empirical mode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0r Information Scienee AndTechnology,2006,57(11):1418―1426.
[5]Savolainen R.Health and lifestyle:Icelanders"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behavior.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7,29(1):143―145.
[6]Agost0 D E,Hughes―Hassell s.People,places,and questions:An invesfigation 0f the everyday life infomation―seeking behaviorsof urba“young adults.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5,27(2):141―163.
[7]Spink A,Bray K,Jaeckel M,et a1.Everyday 1.fe information seeking bv 10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households:Wynnewoodhealthy Neighbourhood Project.Exploring The Contexts 0f Informa-tion Behaviour,1999:371―383.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0年4月).[20lO―10―24 ].省略nic.省略.
【摘 要】当我们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系统时,就不能不涉及到要素结构的问题。在国内目前的研究范式中,张耀灿教授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说”,即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是重要的分析视角。本文选取主客体两个视角,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要素 客体要素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67-01
一、主体要素
相对于客体而言,主体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成为日常教育活动的担当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具有鲜明的主体能动特征,在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性、创造性等属性。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随时根据客体对象情况的变化,果断调整工作思路,选择合适的切入方式,力求取得积极的效果。况且“花无一样色,人与人不同”,大多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受到个性特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强化主体引导作用,创造性开展工作,既立足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状,化解认知困惑,疏导心理压力,理顺偏颇情绪,又激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自立自强,塑造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说,主体能动性发挥程度的考量,是衡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用的关键,决定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高低强弱。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高校党委分管的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保卫处、后勤中心等;五大学生管理协调机构,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公寓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这些职能部门负责从全局的高度把握、领导和管理全校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学院党总支、团总支,主要负责组织学院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第四,学生党支部和学生自我管理队伍,比如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它虽然形式上是学生工作的“编制外辅助队伍”,但内容上仍属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述特征,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针对上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四个层次的主体,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主要是指高校中承担、发动、组织、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个人,即个体实施者,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就属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另一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主要指高校中承担、发动、组织、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群体组织,即群体施教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群体又可以分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群体是指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正式批准成立,具有严密组织结构和明确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组织、团体和机构。高校党委分管的职能部门即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保卫处、后勤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公寓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学院党总支、团总支等都属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群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等非组织因素自愿组合成立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履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群体组织。比如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正式群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正式群体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导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正式群体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具有情感性、渗透性和多样性。
二、客体要素
客体是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主体的作用对象。就现实性活动看,大多情况下指大学生个体。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差异性、多变性、反常性、调控性和可塑性。由于客体的个性活动常常在随机和不确定环境下发生,受主体的引导、调控、影响,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有一个过程,从而使得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时候需要主体的耐心、尊重、关爱、体谅,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节入手,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逐渐进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的轨道,带来思想行为所希冀的变化。
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对象客体的大学生,与一般意义的客体更带有日常生活的特殊性、个性。他们青春期身上固有的思想认知、情感意志、心理变化等因素,支配着在接受教育时候,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有着强烈的个体选择倾向。特别是当主体实施的教育贴近自己感触时,他们接纳、配合教育的主动性会随之改变。所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多种途径来缩短与大学生的认知距离,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辩证把握客体的相对性,注意条件变化引起主客体相互转化,是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性环节。
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相似,也可以按对象的不同大致区分为两类:其一是作为个体客体。比如,以个体存在于某年级、班级或宿舍的大学生,并以个体方式开展的学习生活,文体生活,消费生活、环境生活,由此构成日常活动的网络,其间信息传导、交换、控制、反馈所形成的闭合回路上的各个接点实际状态,就可以看成其系统实效性的反映。其二是作为群体客体,比如,以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组成的某年级、班级或宿舍的集合体,其日常性活动往往带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集体意识。除此之外,还包括有群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学习兴趣小组等。特别是作为大学校园文化风景线的学生社团,尽管主要以学生兴趣、特长、爱好作为联结的纽带,组织形式也较为松散多样,但越来越承载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高和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近来,随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三进”,进社团、进网络、进公寓,可以充分证明,今天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不可能将社团、网络、环境排除在视野之外。
关键词: 大学生 养成教育 实践育人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全面l展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讲话中提到大学生要“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并强调要“提升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其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现实,从生活细微处入手,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然而,作为高校系统开展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育人作用的现象仍普遍。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颁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了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使实践育人理念更深入人心。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可以解决认知问题,但无法解决实践中学生的行为养成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割裂、知与行脱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创新、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只有将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才能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养成和行为习惯,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因此,基于实践育人理念,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是促使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迫切要求。
一、养成教育的特点研究
1.规范性――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皮亚杰在《发生的认识论》中提出:“所有道德都是一个规则体系,而且,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求得。”养成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在学会尊重规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是养成教育应遵循的规则,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违反国家、学校法律法规的。明确行为规范,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2.实践性――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的关键。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是必然,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教育效果,而养成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所使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英国教育家劳伦斯・豪尔特在著作中多次肯定行为训练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应积极开展行为训练活动,从实践出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3.长期性――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长期培养,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优秀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使其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反复性――评价反馈是养成教育的调节器。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不断感悟、逐步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反复的行为训练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达到合乎规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评价反馈机制,对已形成的德育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养成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利己主义。二是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勤奋刻苦精神,得过且过者较多,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荒废学业者不在少数。三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卫生差、生活不规律等情况严重。四是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学生不自信、抗挫能力弱、人际交往困难、家庭矛盾等情况日益复杂和严重。
2.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道德教育欠缺,人文素养培养匮乏。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功利化,导致一些家长、学校和社会忽略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的培养,重学业培养轻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尚未真正成熟,一些人缺乏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易受西方文化恶意渗透的影响。
三是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生源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规范理解力,帮助个体实现思想品德的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有的学生表现为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重师长、自我意识过强等,需要通过规范行为,促进其端正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塑造个体良好的道德形象。
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经久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能够敦促学生自我约束,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
3.完善大学生德行人格,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只有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性、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把道德变为自觉的德行人格,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措施研究――创建并完善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工、后勤、教学等多支队伍的联动。
人性化原则。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紧扣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
公正性原则。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方向取决于他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大学生是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高智力群体,对是否受到公正对待特别敏感。在激励与惩罚过程中,要公正对待每一个个体,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科学化原则。处理好标准育人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在理念上、工作过程中及政策制度层面,坚持分类、分层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2.创建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的基本做法。
(1)规范学生道德底线――实施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创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体系,目的是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又力所能及的实践,使学生在行为体验与自我反思中受到教育,并最终促使其“内化践行”,形成良好的品行。
(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设立《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设置相应学分。其考核成绩为每个学生8个学期的行为考核平均分。根据班级考核平均分排名情况评定等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更充分地反映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行为考核挂钩。学生行为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在下一学期内通过志愿者服务进行补考。通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力求将志愿服务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责任感。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
(4)纳入综合测评范畴,与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优评奖体系,配套修改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奖学金评定条件及管理办法、个人荣誉称号评选条件及管理办法和入党推优办法,综合运用约束、引导、干预、激励和惩戒等手段,既体现基本要求,又鼓励个性发展。
(5)队伍形成合力,构建大德育的全员育人格局。在有效整合和利用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资源、思政课教学单位及后勤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资源共享、合力育人的格局。
3.完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措施研究。
探索大学生分类分层的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志愿服务补分体系,突出量化考核的重点,进一步优化考核程序,逐步形成大一、大二以建底线、严规范为主,大三大四以设通道、重个性发展为主的大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衡量德育活动成功与否,判断一个人是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非仅仅以口头语言表达为标准,行为才是个人品德最重要的外显标志。通过实践育人,将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真正贯彻执行,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培养健康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邹春雷.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教育模式初探[J].北方经贸,2012(11).
[2]孙圣勇.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1(3).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7(3).
[4]邢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
【关键词】班主任;创新性;主动性;全面发展
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学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受当前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顺利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在影响自身就业的同时,还对其今后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在此,本文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四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学教学中,班主任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步入大学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一些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约束”下,学习主动性完全丧失,在影响自身学习的同时,缺乏必要的自觉性与主体性。再加上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其认识社会的程度不高,思维模式比较单纯,一旦树立了错误的思想观与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学习外,还应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
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民族的进步,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大学班级管理中,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认识比高中时期成熟了很多,但在社会经历以及社会生活中仍居于薄弱环节,其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班主任结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状况进行培养。与其他年龄段学生不同的是,大学生具备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在从事一项活动时会投入大量的激情。班主任若能结合着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时间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由此就需要班主任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性格特点,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其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指点,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探索。最后,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应坚持自身的立场,确保创新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创新的价值。
三、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除了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外,还应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在取得学生信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素质进行指导,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首先,结合着学生的实际状况及个人的生活模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指导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明确“指导”与“教授”的不同,指导的核心在于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方向,在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为其“指点迷津”;而教授的核心则在于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前者为主动学习,而后者为被动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最后,班主任在对学生指导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及思想认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与之相符的指导模式,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多为传统的“成绩”教育,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考试成绩上。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成绩”理念,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在实践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理解。与此同时,在大学班级管理中,多数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叛逆心理,针对这种状况,需要班主任教师结合着学生的性格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对学生开导,使其在认清事实的基础上,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还能端正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了错误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在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同时,还对其今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能够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结合着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及大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积极的创新班级管理,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提高大学生综合发展素质的同时,还能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巧云.浅谈新时代班主任所具备的优良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
【关键词】支付宝;互联网金融;大学生
支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第三方网上交易支付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它目前在我国第三方支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简单来说,支付宝平台为客户与企业提供了“中间人”角色,这也是支付宝最基本的运行模式,它可以避免网络支付中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
一、现阶段支付宝平台的发展形势
截止到2016年初,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6.6亿,这也大幅度促进了网络消费规模的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万亿元,也就是说,网络购物已经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0。可以预期,随着未来社会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交易量不断攀升,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还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二、基于支付宝所衍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形式
支付宝平台的服务目标就是“简单、快速、安全”,它凭借此优势博得了大部分网民群体的支持。由支付宝平台所衍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形式有许多,他们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
(一)余额宝
余额宝是以支付宝为基础、内嵌支付宝余额增值服务的新业务模式。自2013年余额宝推出以来,它对支付宝用户闲置资金的投资与增值服务就吸引了学生一族,提高了他们对理财的兴趣。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或者说收入极少,如果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余额宝就提出了这种小型金融但高收益率(年均6%~7%)的灵活活期存款模式。再者,余额宝收益是每日可见的,这对大学生群体极具吸引力,符合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当然,余额宝平台也遵循了互联网金融的“二八原则”,他们抓住了这80%大学生用户群体的心理和他们所拥有的20%财富,视大学生群体为社会消费主力,在为大学生提供实惠与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余额宝的快速成长。
(二)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是学生在学校中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之一,它承担着众多职能,比如:考试身份凭证、消费付款、考试缴费、机房上级认证、图书馆借阅证等。支付宝和校园一卡通的合作可谓是双赢,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校园中虽然提供了,人工的现金充值和同银行卡关联的圈存机,但是在人流高峰期,仍然会有很多人排队等候进行充值。利用学生群体大都拥有自己的支付宝账号的基础优势,在支付宝与银行卡关联的同时,利用银行卡将资金转入学生支付宝账户,在由支付宝进行结算后转入学校的支付宝账户,最后充值进入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整个流程无需其他人工操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大大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拥有极大的优势被很多学校采用。以重庆地区为例,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都采用了这种新的充值方法。
从整体上来看,对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以支付宝、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从最开始的网上购物,转账到不断发展的草根理财和校园一卡通充值应用,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其次,也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观念,帮助他们提前接触理财和金融,将日常理财的观念带给了他,让他们对于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当然互联网金融还有一些安全问题和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来说影响是积极而正面的。
三、支付宝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状况及影响实证分析
(一)问题提出
对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进行大学生群体的支付宝使用状况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主要调查问题为大学生每月利用支付宝的频率次数。
(二)问卷结果分析
在对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的每月开销在1000~2000元左右,这属于正常水平。其中超过50%的大学生每月上网网购次数超过15次,此频率已经相当之高,说明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主流。其中又有69%的大学生选择用支付宝来完成所有网上交易,所以说支付宝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核心组成部分,甚至说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网购消费的一种习惯。
现如今,除淘宝、阿里巴巴网站以外,包括像1号店、苏宁易购、苹果等多个网上购物网站都已经支持支付宝业务。甚至包括某些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热门的线上网络游戏、代购、线下实体店如肯德基、屈臣氏等也都支持支付宝支付服务,这让大学生拿着手机就可以通过支付宝来完成线上线下的各种购物活动,使便捷支付迅速走红整个市场。因此支付宝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之大已经不能仅仅从它的功能来看,它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品味。而从大学生使用支付宝的具体状况来看,对支付宝充值也是目前大学生群体所青睐的一种存款模式,说明支付宝有希望成为现有最好的第三方“网络理财银行”。
[关键词]体育院校;青年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比较复杂的工作,关系到高校的育人质量和育人环境。不同专业大学生有不同的特性,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措施亦千差f别。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具有其针对性,因材施教,而非照搬综合性院校的模式和方法。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等政工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理论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院育人的格局,扎实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一、体育院校及其大学生的独特性
(一)从学生自身来看,体育院校大学生文化成绩较弱、人文素养不高,但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体育院校大学生由于很多没有经过普通高中的学习,通过体校或运动队,由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而来,这部分学生要么自小进入专业体校或运动队训练,身体素质、专业技能等非常高,但文学素养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比较而言,相对较低甚至有较大差距。这就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理论说服和思想灌输有时不起作用,学生由于受到文化素养的制约接受程度较低而难以接受。
(二)从学生行为来看,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团队意识、荣誉意识、集体意识、服从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但个体行为散漫,甚至有组织无纪律,行为容易有过激情况。由于常年的体育训练、赛场比赛,使得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荣誉意识、团队意识等较强,能够在比赛的关键环节中发挥其个人的作用和特长。但也由于常年的训练,使学生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遇事不冷静,容易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个人在日常学习中,由于没有领队的督促,行为散漫,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逃课、缺课等。这就使得通常依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困难重重,而且收效甚微。
(三)从学生心理特性看来,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有崇高的理想,拼搏精神,对新事物新知识具有探知欲且心理健康;但也具有以自我为主,名利思想较重,不关心政治,专项技术最重要其他都无所谓,尤其是文化课更是无关紧要等心理行为,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课考试容易弄虚作假等,这也使得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以时事政治来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从学校特性来看,体育院校师资、经费、管理、图书等都偏重于体育等术科,更多的训练、比赛等氛围;而人文氛围、思想教育显得较为薄弱,而且处于边缘化状态。这就使得被边缘化的人文学科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己无关,专业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训练和比赛,管理者更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事情,自己主抓竟训成绩即可。从而使体育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三不管的尴尬境地,成效不明显。
二、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体育院校大部分师资、经费资源都倾斜到学生训练、竞赛等术科中,校园人文氛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文素质学科教育等相对薄弱,被边缘化。学科及术科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与学生的接触都处于绝对优势。他们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便利的工作条件。这样,在高校中容易形成全院教师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高校优良校风。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青年教师,在人文氛围及文化底子相对较弱的体育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更为渴望和积极,他们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教学、指导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的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青年教师自身的特性如年龄、经历、心理及生理等与大学生具有相似性,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够从自身实践出发,便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也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青年教师都是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太长的大学生,他们曾经经历过与学生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或疑惑,对这些问题或疑惑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容易与学生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再加上高学历和渊博的知识,他们往往会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甚至偶像,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而非排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交流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载体,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训练之余,甚至在理论课上都在运用某些新媒体进行交流、学习等,这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依赖。青年教师作为高校中新鲜、活跃的教师队伍,渊博的学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追求,使得他们比年龄大的老教师对新媒体等网络技术的接受和运用更为积极和成熟。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网络载体开展工作,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因势利导,便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接受,积极发挥新媒体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或降低新媒体等网络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三、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青年教师由于其在学校的地位、身份与辅导员等政工干部不同,他们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也有别于辅导员的灌输说教,更多是隐性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任课过程中、课后的指导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式的影响,由于年龄、话语、经历等与学生的相似,其效果比直接灌输更显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会更突出。
(一)青年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通过良好的教师素养感悟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深造和学习,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及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和吸引学生,成为学生所崇拜的对象,只有如此教师的言行才能够对学生产生实质影响。同时,青年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而非仅仅专注于专业课教学。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青年教师要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德育工作中的灌输方式,而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青年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要具有渗透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融专业学习和政治素养提升为一体。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教师,更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教学,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既新鲜活泼又受学生欢迎,同时还获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如音乐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练红歌、唱红歌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品德素养;专项技术课教师,在学生专项技术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有国家荣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专项技术训练中提升品德修养;中文课教师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论语》、《大学》、《道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中涉及到个人道德修养和修为的经典名篇详细讲解,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也是仁人志士修身养性的准则和座右铭。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例证。其他的如岳飞的词、杜甫的诗歌、的诗词等都是教育学生要胸怀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佐证,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又如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桑提亚哥、《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浮士德》中的浮士德等人物形象的讲解,将这些人物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探索创新和拼搏等精神气概揭示出来,激励大学生在人生的征途中要勇于面对挫折和现实,勇于奋斗。
其次,青年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具体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体育院校本身受制于学校的专科特性,训练、竞赛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旋律,而校园文化氛围较弱,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要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在校园内积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艺术节、戏剧表演、礼仪表演、辩论赛、高雅艺术等,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余,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引导和培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帮扶实践、支教实践、爱国教育等活动,亲身体会和观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
再次,青年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课余之外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疑难。通过日常小事解决和亲身示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
(三)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助于便捷的新媒体技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等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师、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日常训练之余,体能的耗费使更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放松方式之中。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年龄、学识等优势,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更快更容易。故而,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等平台,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同时也可以建立具有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网站,供学生学习、浏览。这样,通过新媒体所提供的技术支撑和平台,青年教师可以在课后、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心理疏通、知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可以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中的优势,引导学生避免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 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和扩招,寝室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寝室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多起恶性校园事件也在提醒我们建设和谐有效的寝室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分析当今高校的寝室管理模式,提出新的寝室管理模式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寝室管理的作用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也就是说,寝室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性格塑造、人格养成有着强烈深远的影响。从学习功能来看,寝室是除课堂外学习活动最频繁的场所,而由于寝室较私人的性质,它对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从生活功能来看,在高校中,寝室扮演着家庭的角色,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寝室是必不可少的一课。从交往功能来看,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大部分交往都在寝室这个环境里实现,特别是一个寝室的室友。学会如何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对于大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今寝室管理模式的缺陷
1.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现今高校中,寝室楼的管理人员往往是一线退休人员或者是社会上招聘的临时工,平均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与学生日常沟通缺乏。而往往造成寝室管理重清洁轻教育,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寝室不仅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居所,更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人员配备的落后必然会导致教育工作的落后。[1]
2.寝室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现今大学生主体都是所谓的“90后”。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导致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出现了不少问题。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约束他们的行为,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但我们注意到,在现今校园里,许多学生只注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寝室杂乱不堪,内务不整理,自私自利,甚至和同寝的室友产生矛盾。这些现象的出现和我们对于寝室文化的忽视有着不可开脱的关系。[2]
3.寝室结构较不合理
现今大学的寝室分配多以学院专业为单位,这样做直接导致相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个寝室生活。相同的专业背景,相同的思维方式,交流的也无非是同一件事。一种好的教育应该是多元的,我们认为现今这种模式并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
三、对于相关问题的主要对策
1.建立社区式寝室
脱离以往寝室“重管理、轻服务”的模式,采取勤工助学的形式,由寝室管理人员和学生共同组织寝室管理委员会,采取民主投票方式制定出《大学生寝室作息制度》、《大学生寝室管理制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寝室楼的日常管理,让寝室管理成为自觉的行动而不是由于外在压力的被动接受,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最终促成良好寝室文化氛围的形成。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对于寝室管理人员,要打破以往的僵化思维,应当认识到寝室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一样,对于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提高人员素质,聘用较高学历较高素质的人员参与寝室管理。同时,可以返聘退休教授,发挥老教授的余热,让他们参与进来。总之,利用人员的素质形成有益的文化氛围,推动寝室管理的深入开展。[3]
3.多元化分配方式
采取学校分配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寝室分配,打破学院、专业的界限,让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可以处于同一个寝室。区别于以前闭塞的寝室分配方式,我们认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思维肯定也不一样,通过这种寝室分配方式,可以让不同的思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有极大的好处。[4]
4.开展寝室文化建设
重视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寝室评比、寝室联谊等活动丰富寝室文化,激发起学生主动维护寝室文明的热情。学生共同努力建设丰富的寝室文化,反之有益的寝室文化也可以给予学生好的影响,从而形成学生与寝室之间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四、新型寝室管理模式的构想
现今,我国高校寝室的管理模式正转向管理服务型模式,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校管理为辅,多元化的选择模式,统筹全局,尊重学生的选择的同时合理进行寝室管理,由以往将学生当作管理对象来看转向认识到学生才是寝室的主体。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动为寝室建设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在平时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既要按既定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又要将心比心,用热心、耐心、责任心对待学生,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于有思想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干预,热心引导。同时组织参与寝室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熟悉学生,了解学生。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寻找新的寝室管理模式,改变管理理念,改善服务内容,健全规章制度,使学生寝室走向人性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学生创造出温馨、安全、文明的寝室环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存生 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构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1)
[2]江华 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论文摘 要: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和完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目前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够有益于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促成育人目的的最终实现。
前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和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大学生的“第二家庭”、大学生的“第三课堂”,其地位也日益突出。但与此同时,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何实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做到及时高效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一、概念界定
(一)学生公寓文化
在学生公寓这一个特定且相对密集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通过他们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在各种客观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学生公寓文化是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综合,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共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反映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特质。
(二)学生公寓文化的构成
1.学生公寓物质文化
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就是指在大学生公寓区内由各种布局设施和物质环境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学生公寓环境的好坏对于公寓成员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认知的形成与发展,都存在着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作用,有学者指出,高校学生公寓物质文化对公寓成员具有感染、导向等方面的功能[1]。
2.学生公寓制度文化
学生公寓制度文化是高校及学生公寓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大学生正常生活秩序及促进高校育人目的而设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2]。它可以分为正式制度文化和非正式制度文化:正式制度文化是由高校和相关管理部门为了维护公寓运转正常、学生安全等所制定的各项条例规章而形成的文化现象;非正式制度文化则是指在高校公寓的运作和学生日常生活、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具有感染力、约束力的一种文化认同现象。
3.学生公寓精神文化
学生公寓精神文化是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深层次表现,是大学生在公寓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诉求,体现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与实质之所在,是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之所在。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成员对公寓文化的认知、价值观念以及对公寓集体的归属感等。
4.学生公寓行为文化
学生公寓行为文化是公寓成员在集体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生生活习惯、精神面貌、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动态体现,是高校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实践的一种方式[3]。随着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条件的日益改善,高校学生公寓行为文化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概括起来主要有:人际交往行为、活动参与行为、道德表现行为、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等。
二、师范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道德明显缺失
高校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后,由学校负责宿舍管理变为物业公司管理,学生的角色转变很快,脱离了道德规范和校规校纪的约束,表现为对物业管理的挑剔,不少学生对深夜在楼道内或房间内打电话、大声喧哗、放音乐所持态度是选择视而不见或无所谓,少部分学生毫无顾忌地抽烟、打架、夜不归寝、破坏公物等,以上表现都说明学生在公寓的道德缺失比较明显。
(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缺乏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场所文化,是由高校学生公寓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及公寓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世界和外在行为构建成的总和。高校都在公寓的硬件设施上作了很大的投入,形成了良好的公寓环境,但是在软件建设方面却仍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如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公寓文化氛围的营造等。即使一些营造公寓文化氛围的活动如开展一些公寓寝室文化节等,也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学生公寓尚未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大都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调查数据显示,一半的学生不愿意在学生公寓中做志愿者一类的服务工作。
三、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优化师范院校育人环境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建立学生组织机构
系统化的管理虽然分工明晰,但要维护系统所分担的职责和发挥它的功能作用,就需要加入组织的建设。学生自我管理也是如此,需要建立学生组织以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比如可以组建学生公寓自我委员会、学生文明先锋号等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公寓自我委员会负责学生公寓的卫生检查、学生星级寝室评比、特色寝室评比等工作。学生文明先锋号负责公寓安全检查和学校公共场所如食堂用餐的秩序维护等工作。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的建立,可以使学生争取做到“学生的问题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心,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设立学生公寓楼层导师制
公寓楼层导师制就是公寓的每个楼层设一名导师,其职能是组建楼层学生组织,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因为学生组织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从楼层导师那得到指导和帮助,此时,楼层导师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他们向公寓管理部门及分院等寻求解决途径。楼层导师一般由分院推荐,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或干部担任。
3.制定学生自我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动机加以激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和保护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在大学生自我管理上,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括:一方面,设立自我管理方面的荣誉奖励,如开展“公寓优秀个人”、“特色寝室”等评选活动。另一方面,可对学生在公寓中的作息制度、学习纪律、保持卫生等各方面赋予学生明确职责,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对各自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互相监督,以实现自我管理的目标。
4.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是指自我反省与监控能力,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自己的自觉和自愿,外界的规章制度才能内化为学生内心的信念,规章制度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从而发挥应有的作用[4]。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对自我约束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他们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在日常管理中及时指出学生自我约束不够的行为并指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1.加强学生公寓文化的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是基础,包括必须的生活环境、必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的生活设施等。以往,高校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高校公寓的文化设施比较缺乏。因此,应加大学生公寓文化硬件设施的投人,例如可以在学生公寓每层楼里设立一个学生活动室,在公寓的大厅和走廊上设立班务公开栏,党建、团建、安全宣传栏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为学生公寓文化的发展和发挥育人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2.加强学生公寓文化软件设施建设
软件主要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观念、方式的转变,学生的组织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的载体及基础都将弱化甚至消失[5]。学校应强化学生公寓的德育和文化功能,使学生工作的重心由班级逐步转为公寓寝室,努力探索在新条件下的学生工作的新方式、方法及途径。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
活动是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有效的载体。学生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公寓文化活动,如学生星级寝室评比活动、特色寝室评比活动、寝室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寝室文化活动营造育人氛围。这些寝室文化活动对于规范学生的寝室行为,强化学生的遵章守纪意识,对于学生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学生群体意识的产生、集体观念的树立、学风的培养,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都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最终使公寓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重要阵地。
结语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家,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课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管理,融入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如.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大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4,(6).
[2]黄培清.广州五山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
[3]郭玲玲.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6,(1).
一、“95后”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1.勇于创新,缺乏专注
“95后”从小受到网络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同成长,他们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最佳实践者。在这种环境下,“95后”勇于拥抱新生事物,善于获取知识,也乐于分享知识。面对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他们能提出富有创意的想法。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他们更敢于实践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正如《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89.8%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但同时,“95后”正慢慢步入社会,容易受到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的影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准备不足,恐惧失败,容易出现盲目心态,缺乏专注。
2.日常生活与网络紧密相关,不善于独立思考
“95后”大学生出生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的时代。正因为如此,“95后”大学生更加熟悉网络,其日常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因此,很多大学生也成了“低头族”“宅男”“宅女”。而且“95后”在日常面对面的交流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如果沟通者不能听懂这些语言,他们就视沟通者为“另类”,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由于过于依赖网络,“95后”大学生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意识,更有甚者人云亦云,颠倒黑白。
3.自信开朗、个性独立,但缺乏团队精神
“95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家人各方面的关爱、肯定和褒奖,为人处世较为自信,个性体现得较为明显,如消费观念、兴趣观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但同时,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面对面沟通较少,“95后”大学生从小就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在大学相对松散的管理中,集体活动参与度较低,团队合作意识较差,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
4.好学上进,但抗压能力弱
“95后”大学生中大多都好学上进,认真努力,或许是因为他们成长在一个竞争意识很强的社会中。但是笔者发现,他们有时候想法太过简单,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恰当,失败便也是常有之事。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没有表现出越战越勇的决心,反倒是有所顾虑,患得患失,面对压力无所适从,甚至有放弃的念头。
二、辅导员工作方式的转变
第一,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答疑释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中明确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肩负立德树人重担,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成为学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保驾护航,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要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也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发挥朋辈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在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中,辅导员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做好独立的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第三,做学生的领航者,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辅导员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做学生的领航者,让学生少走弯路,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一、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关消费者行为,掌握准确的数据,笔者对该校区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消费行为调查。此调查从2014年3月10日至2014年12月31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工具;调查在校年级包括2012级、2013级、2014级,共880人,发放问卷880份,收回有效问卷853份。调查内容包括:该校区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消费选择、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最后,利用EXCEL表格进行调查数据统计。总体调查合理有据,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下面就此调查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一)该校区在校大学生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生源地、家庭收入来源、每月生活费等情况本次调查中,有效调查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有853名,其中男生有258名,女生有595名。被调查的该校区在校大学生中有66.82%来自农村,有10.32%、13.01%分别来自县城、城市,有9.85%来自乡镇。该校区在校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来源情况为:853名在校大学生中有9.73%的个人家庭收入来自固定工作,有29.66%的个人家庭收入来自临时工作,有43.38%的个人家庭收入来自务农,有17.23%的个人家庭收入来自其他收入。
(二)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消费选择的情况,即消费行为表现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日常选择的购物地点有几种类型,主要有校内实体店、市区实体店、市外实体店、网络商城等,具体情况如下:调查853人中,有28.6%的人选择在校园内实体店消费,有38.34%的人选择在市区实体店消费,有1.06%的人选择到市外消费,有23.45%的人喜欢选择网上购物,有8.55%的人选择不固定地点消费。从这调查了解,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更喜欢实体场所消费,网络消费较少。
(三)随着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的需要,该校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相对从简单趋向复杂化笔者调查他们的消费项目包括有伙食、零食、衣服、化妆品、交友、电话、网络、公车、日用品、学习用品、旅游、土特产等。经调查和统计,了解到该校区在校大学生在各项的月均消费有一定的特征,现归纳如下:关于伙食的消费情况,被调查的在校生的伙食支出集中在500元以下,其次是500-1000元之间,超过1000元的伙食支出的人数最少;而对于服饰、日用品、零食、电话方面的消费情况来看,每月消费在1元-300元之间的人数都比较多,尤其是每月消费在51元-100元之间的人数最多,这也反映出了这些消费项目是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总体上花费也不高,51元-100元之间的支出是能承受的;关于学习用品、公交车的消费则集中在1元-50元之间,此消费幅度的人数最多,符合日常学习、出行的正常情况,也反映了在校生这样的消费较少,占总体支出的比例不大;关于上网、交友的消费情况,这两项消费的共同点是消费的人数不多,消费金额较少,集中在1元-100元之间,没有此项消费的情况的人数较多;最后是关于化妆品、旅游、土特产品的消费情况,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消费的人数都比较少,且消费低,消费金额在1元-100元之间居多,而没有消费这些项目的人数是最多的,反映出这些消费的对象不是在校大学生日常所必需的,即使有消费也消费不高,也体现出在这些消费上相对理性。因此,从这消费结构来看,各项消费支出比重层次分明,可清楚了解其需求的层次及价格接受能力,有助于商家很好制定合理的价格、服务策略。
(四)消费心理调查分析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该校区在校大学生选购商品的偏好、消费评价关于选购商品的偏好,调查了几个方面,包括价格、质量、品牌、款式、功能等,偏好价格的有287人,偏好商品质量的有372人,偏好商品品牌的有10人,偏好商品款式的有44人,偏好商品功能的有59人,有81不确定偏好,从这看出该校区在校生购物时相对理性,不盲目偏向品牌,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在乎商品的价格。在对当地物价而言,通过比较其他市区商品水平,他们当中有429人认为物价非常贵,有339人认为物价比较贵,有34人认为一般,有6人认为较便宜,有45人看法不确定。对于校内和校外购物环境而言,从价格、品类、服务及其他方面调查,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是体会比较深的。首先,对于校内环境的而言,有265人认为校内商品价格较贵,有207人认为商品品类较少,有62人认为服务不好,有83人认为各方面都一般,仅有3人认为非常好,有233人评价为其他方面。其次,对于校外购物环境而言,有190人认为物价非常贵,有32人认为商品品类少,有40人认为商家服务比较差,有142人认为一般,有27人认为商家服务好,有422人评价其他看法。从总体调查数据可看出,该校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如下:第一,在校生月均生活费较为稳定,有一定消费能力。第二,月均消费比较集中,各项消费金额集中在300元以下,大于300元的消费较少,且总体消费档次较低。第三,学生日常购物地点以校外市区为主,其次为校园内消费,部分选择网络,极少数选择市外。第四,在校生消费态度相对理性,消费选择时注重商品价格和质量,较少看重品牌和款式。第五,在校生对校内外购物环境的商品价格、品类、服务、环境评价较多,多数人认为价格较贵、品类较少、不便利等。这些消费特征既反映了在校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态度,也反映了现有服务环境的不足,这对于在校生个人、所在校区、当地服务机构等改进服务设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二、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从以上消费特征看,在校生人数庞大,是当地市场的重要消费力量。该校区在校生的消费需求呈现复杂化,需要更多的商品、服务、便利,因此这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家营销计划、学校校园建设具有一定影响。此外,该校区在校生个人生活费来源相对有限,这对于在校大学生个人的消费计划也存在一定影响。所以,基于以上消费行为的影响思考,提出以下几方面应对建议。
(一)在校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树立科学消费观从调查数据了解,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总体较少,除了伙食开支,每月可支配的生活费用更少,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消费,那将会造成生活困难,从而也会影响个人的学习心情,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利。除了要合理安排生活费用的开支,在消费项目上也应合理安排。据调查了解,该校区在校大学生消费的项目比较多,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到校外市区的超市购物,在超市购物中所占花费的比例也比较多,尤其受到折扣、新产品、同学推荐等影响容易非计划购买商品。因此,应立足实际消费需求,结合自身经济条件,量入为出,避免消费浪费,树立合理消费观。
(二)当地商家应结合此消费行为调查结果,分析该校区大学生消费需求,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从调查数据来分析,该校区在校大学生具有稳定的消费能力,但由于现有购物环境存在着价贵、不便、物品少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消费欲望不够强烈,大多数消费集中在吃、穿、用的方面,且消费较少。对此,各商家应该引起重视,持续关注这些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关注他们的消费行为动态,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具体从产品品质、价格、服务、便利、购买渠道等方面制定合适的策略,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满意度。
(三)新创业的商家或个人立足在校大学生的潜在需求,创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市场营销的机会在于人们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由于现有商业条件较不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从吃、穿、用、娱乐、学习、兼职等方面的供应存在不足,单靠现有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还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新的创业者可以通过分析该校区在校大学生的需求提供适宜的产品、服务、便利,尤其需要创新商业的模式,改变传统的创业方式,采用现代便捷的销售模式,具体利用Q群、微信、电话、电子邮件、手机应用软件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通过建立网上商城等方式销售商品,并且在线下提供门对门的配送服务。这样将会满足了该校区在校生的需求,又可以使创业者实现利润,实现双赢。
(四)社会相关服务机构应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尤其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建立配套商业圈该校区距离市区较远,公交班次少,且等待时间长,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在校生随时购物的欲望,减少了在校生出行的频率。而附近又没有配套的购物场所,使得总体在校生消费需求受到限制。这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大大不利。该校区的设立意味着给整个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商机,是城市全面发展的良好机遇。由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校区与闹市区连接的交通路线需要进行调整,合理规划班次和路线;通过对税收、租金等优惠方式对附近区域鼓励商家进驻,尤其是校内要合理引入多家消费品商家,鼓励学生校园创业,促进公平竞争,确保科学定价,保护学生消费权益。
关键词:规范管理;人文关怀;丰富经验
中图分类号:G444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60-01
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辅导员及班主任,辅导员及班主任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及班主任要做到规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法制和育人为本的观念
高校的学生管理具有两重性,既是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特定的秩序;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的目的更在于后者。现在我们国家都在倡导依法行政,对学生的管理活动更应该在法制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大学生首先是国家公民,《宪法》、《民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该得到保障。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也是大学教师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要首先具备法制观念,带头遵法守法,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体现出法律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依法行使工作职权不感情用事,,做出超出法定权限甚至违法的行为,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程序实施管理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辅导员管理的规矩,有这个规矩才能有良好环境的方圆。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管理文件应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的修改、更新管理规范的内容,使之符合时展的精神,符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是高校规范管理的关键。学生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不仅要符合国家法律的精神,遵循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而且要充分征求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在实现科学有序管理的同时,使大学生在被管理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之中。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依照程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管理上的违规行为,学生因为利益争端产生的矛盾,都是没有按照程序管理的结果。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可见,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辅导员及班主任,他的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而一个有经验的辅导员、班主任则会在他作弊的初期就采取果断的措施,对他实施警告、监督,事后再对他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使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管理的过程似乎相同,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可见工作经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执行管理活动的是人,是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因此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规范管理的实施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适时的监督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就能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四、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既要明确管理规范化的指导思想,积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公平有序,又要在管理工作中崇尚人文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功效的高度释放。因此,必须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这一核心理念应放在规范化管理的首位。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以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思维、会思考的发展变化中的人为对象,以不断变化相互碰撞和互相激荡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爱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应当贴近大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剖析他们的思想变化,疏导他们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激励大学生,发展大学生完善大学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需求。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伴随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论知识的增多,社会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判定事物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所发展,意志品质中的自我意识和目的性增强。同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他们普遍追求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主体自身的不完全成熟与强烈追求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外界给予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碰到的问题和随之产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才能帮助他们又好又快地成长与发展。辅导员、班主任需要以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③
参考文献:
[1]廖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实现途径研究[D] 西南大学2008
收入来源。在对主要消费来源的调查题目中,选择主要由家庭供给的占比为91.6%,选择兼职的占比为5.2%,选择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占比为3.2%。同时,在选择兼职的学生中,来自农村或城镇的学生占绝对比例。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学生通过家教、餐厅打工、网上开店等兼职方式获得收入,但大多只能作为辅的收入来源,家庭供给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与大学生在消费结构上所表现出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其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化。
消费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日常购物方式进行调研。在对购物方式调查的题目中,有86.9%的同学同时选择了外出购物和网上购物。并且,调查结果显示,网购商品种类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帽、鞋、袜、饰品、零食到学习用品,甚至各类电子产品。由此可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
90后大学生消费状况评价与存在问题
受近年来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亦表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从消费结构来看,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以饮食消费为主体,交通通讯、电子消费等消费项目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消费方式来看,电子消费方式深受90后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其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从收入来源来看,仍然以家庭供给为主,与消费结构的多样性相比,其收入来源则相对单一。整体而言,上海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但从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环境来看,其消费水平基本适当。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饮食消费健康意识淡漠。问卷调查显示,饮食消费虽然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占较大的比重,但通过对其饮食消费细目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在饮食消费上随意性较大、健康意识淡漠。
1.1校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饮食安全存在隐患。在对每周校外就餐多少次的调查题目中,选择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32.6%,甚至一些高年级学生经常性地在校外就餐,学校周边的小餐馆、小吃摊生意异常火爆。然而,如上就餐场所在原材料采购、餐具使用卫生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1.2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知识匮乏。调查问卷显示,3成以上的学生不经常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价值不高。在被问及日常饮食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时,76.8%的学生选择的是菜品的口味,而非营养均衡,多数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并且,不少学生喜欢油炸食品和重口味食品,而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量不足。
1.3零食、饮料消费过度。大学生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调查问卷显示,8成以上的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零食消费平均占大学生饮食消费总额的26.9%,这也是大学生平均饮食消费较高的原因之一。并且,部分学生经常以零食代替正餐。另外,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日常饮水量不足,没有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甚至有部分学生经常以饮料代替白开水。
2.电子消费追赶时尚`,娱乐化倾向明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消费作为新兴消费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从随身听、游戏机、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电子消费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开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学生在电子消费中普遍存在如下不良现象:
2.1求新求变心理突出。调查问卷显示,73.5%的大学生在购买电子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时尚和品牌,而非实用性。新外观、新款式、新功能的电子产品通常更受大学生的“青睐”。不少同学坦言,在电子产品消费中喜欢追赶潮流,“更新换代”较为频繁。这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相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消费行为的非理性化倾向。
2.2电子产品娱乐化。当前大学生在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娱乐功能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功能。调查显示,78.6%的学生表示,除了基本的通讯功能外,他们经常用手机玩游戏、上网等。同时,70%以上的受访学生表示,除了毕业写论文和找工作,平时真正用电脑处理文档、查阅资料的时间并不多,远远低于用来玩游戏、看视频等娱乐的时间。甚至一些学生对电子产品有成瘾性依赖症,习惯性地在课堂上玩手机、电脑等,使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
3.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冲动消费、从众消费行为突出。
3.1缺乏财务规划。调查显示,65.4%的大学生对于每月的消费开支没有明确的规划,95.7%的学生没有记、账习惯,7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较差。在对月消费额较高的学生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不少学生持有“有钱就多花,没钱就少花”的消费观念,以至于出现“月初富翁、月底负翁”的境况。虽然月消费额处于中间水平的大学生会对日常生活以外的开支,如去娱乐场所消费、买高档化妆品和服装等有较为理性的节制,但他们也表示,对于每月的开支很少有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大多数学生属于“跟着感觉走”。仅有少部分学生有较为明确的消费计划,特别是月消费额较低的学生,除饮食、通讯费、交通费等必不可少的花销外,额外支出较少,消费相对理性,属于“精打细算”型。
3.2冲动消费、从众消费现象突出。由于缺乏明确的财务规划,大学生的冲动消费现象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78.2%的大学生会受商场的促销、打折等宣传活动影响而购买当时可能并不需要的商品,比如衣服、食品等。由此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消费中的羊群效应。调查显示,无论是衣服、鞋帽、饰品,还是各类电子产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72.9%的大学生表示,其在商品的购买过程中最信任的信息媒介渠道是同学或朋友的经验传授。这一方面与大学生活高度的聚群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从众心理。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其消费行为的趋同性,以保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自我认同感。
引导科学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
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对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其科学的消费行为,加强高校理财文化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引导科学饮食消费行为。
当前不少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健康饮食意识淡漠,饮食消费行为随意。因此,大学生饮食消费干预措施和饮食健康教育亟需“跟进”。
1.1提升学校食堂服务质量,减少学生外出就餐机会。其一,丰富学校食堂菜品种类,增加特色小吃、点心,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需求;其二,深化特色化经营模式,适当增加特色餐厅,以满足学生生日、节日等特殊就餐需求;其四,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缩短采购链条,大力推进平价菜制度,提高学生饮食消费的“性价比”。
1.2普及营养健康常识,培养科学的饮食态度和消费习惯。其一,充分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定期开展营养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普及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基本常识;其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入手,培养其科学的饮食态度,尤其要培养大学生按时吃早餐和科学消费零食的习惯;其三,对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实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大力推广营养餐。
2.引导大学生电子消费行为回归理性。
2.1加强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现实需要购买电子产品,并充分考虑其实用,而不是盲目跟风、攀比或者过分追求时尚和品牌,从而使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趋于理性化。同时,应充分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为电子产品消费开支金额相对较大,通常是由家长“买单”,因此家长应从经济源头上控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度消费。
2.2严格加强高校课堂纪律管理,减少电子产品娱乐化的不良影响。如今,大学课堂上玩手机、玩平板电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电子产品为玩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有些高校对此也出台过一些相应的制度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控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也与课堂纪律管理不严格有关。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使电子产品对大学生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负面影响尽量弱化。
3.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
消费与理财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加强理财教育、建构理财文化必不可少。理财专家指出,大学时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同时,增强其“财商”的培养,在大学校园建构和谐的消费、理财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1培养理财观念。大学阶段是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的形成阶段。然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2.6%的同学认为自己尚未步入社会,除家庭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所以“没财可理”。还有学生认为“财是赚出来的,不是理出来的”、“理财是富人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并且,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不少在校大学生将理财等同于投资,认为理财就是炒股票、买基金等。由此可见,当前在校大学生对理财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误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因此,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3.2学习理财知识。调查显示,82.9%的大学生表示,对理财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万事达卡的“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75%的大陆受访大学生对个人理财培训表示感兴趣,但是受访者中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的占72%。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教育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即便是一些财经类专业开设有理财课程,但常以理论为主,偏重于证券、基金等投资知识的论述,真正贴近大学生实际消费情况和财务状况,能为之所用的理财知识则较少。高校应把理财教育以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积极普及理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