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26 13:4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第1篇

1.1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活动是由质量监督员来实施完成的。质量监督人员的职责是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某些重点环节和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及转岗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当发现检测工作出现偏离,可能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质量监督员应中止正在进行的检测工作。只有熟悉检测目的、方法和程序,并能对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在职人员才能担任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

1.2质量监督员的权利

质量监督员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任命,应赋予其足够的监督权利: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制止和纠正,责令被监督人员改正;发现有问题的报告可以扣发;若出现不符合工作,对采取的纠正、纠正措施或结果不满意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应保证监督员有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的渠道。

1.3质量监督员的数量

为了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实验室质量监督人员的数量应保持恰当的比例(一般为员工数量的10%左右),质量监督员的设置应覆盖本实验室所有的专业、所有的领域。

2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2.1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作为实验室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手段,质量监督工作必须提前策划,并形成计划,然后依据计划开展监督活动。一般建议归口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监督工作,收集、汇总、分析监督结果并形成监督报告。

2.2确定质量监督对象

从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相关条款可以看出,质量监督的对象是实验室人员,包括检测人员、合同制人员、关键支持人员、被投诉人员,尤其要注意针对新进人员、在培人员和转岗人员的监督。

2.3选择质量监督时机

准确把握好质量监督时机是实验室做好监督工作的关键所在,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质量监督员应考虑及时介入开展监督工作:方法出现偏离时;开展首次分包时;新标准、新方法(包括标准变更后)开始实施时;检测难度大的样品、参数时;新设备或修复后的设备初期投入使用时;新项目开展检测时;出现临界值时;质量仲裁或鉴定时;发生顾客申诉或投诉时。

2.4明确质量监督方式和内容

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检查被监督人员的原始记录和结果报告,另一种是目击现场过程,即由质量监督员在检测工作现场看着被监督人员操作,相对而言,后一种方式更为重要。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有:人员持证资格及资格保持;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检验规程或规范的符合性;设备操作情况;环境、设施的符合性;样品标识情况;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数据处理及判定;不确定度评审情况;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2.5做好质量监督记录

和实验室其它工作的要求一样,质量监督也应做到当时予以记录。质量监督记录包括被监督人员、监督的内容或范围、相应的依据、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结果评价等,其格式以固定表格与文字报告相结合的形式为宜,来源于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是受控的。监督过程中也可以出具不符合项报告或预防改进措施报告。若需要采取纠正,必须要求被监督人员现场纠正,并对纠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若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必须出具不符合项报告,相关责任部门督促被监督人员分析不符合原因,制订纠正措施计划,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完成后由质量监督员实施跟踪验证,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若纠正措施得当,实施有效,则关闭不符合项,同时做好记录;若纠正措施不当,实施无效,则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分析不符合原因,再次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关闭不符合项。

2.6形成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⑴概述本年度监督工作实际完成的情况;⑵总结监督工作成效,如人员能力的提高,实验室数据和结果质量的提高等;⑶总结质量监督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措施及整改的效果;⑷对下一年度质量监督工作提出建议,如人员培训计划的侧重点、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重点对象等。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质量监督工作无计划

质量监督计划是实验室年初需要制定的若干工作计划的其中之一,目前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往往忽视了质量监督计划,监督工作有应付检查之嫌疑,没有落到实处,这种情况下,想要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往往无从谈起,必须认识到质量监督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通过所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定监督的频次,明确监督对象,于每年年初做好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3.2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能划分、质量监督员的选择不得当

有些环境监测实验室但凡看到“质量”两个字就认为该项工作应划入质量负责人的职责范围,事实上实验室的质量监督针对的是人员的能力,监督的对象是检测人员,应该属于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之一,因此质量监督工作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开展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应由资深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来担任质量监督员,保证由高一层次的人员,至少是同一层次的人员来实施监督。部分实验室监督员数量不够,不能覆盖所有技术领域,个别实验室甚至任命了尚未转正的实习生、部分行政或财务管理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是非常不合适的,无法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3.3质量监督对象、监督时机概念模糊

实验室质量监督是为了保证实验室人员自始至终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质量监督的时机,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监督工作概念不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建议每年年初根据监测工作要点,切实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3.4质量监督记录、质量监督报告不规范

“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于记录的基本要求,少数环境监测实验室存在着事后补记或检查前临时突击补记的现象,质量监督报告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建议各部门质量监督员应严格按照监督计划开展监督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分析所有监督记录,编制质量监督报告,作为实验室管理评审的输入和日常改进的重要手段。

4结语

第2篇

纤维制品监督检查工作的现状

一是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力量比较薄弱。纤维制品监督对象点多面广,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生产企业公司、售卖商家和网络商家等其他组织。而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力量和监管资源相对不足,专职人员较少,业务素质有限,制约了纤维制品质量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w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开展不平衡。虽然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但各地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仍不平衡,监管理念、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工作进展等参差不齐。

三是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基础工作不规范。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基础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例如,未制定检查工作方案,或方案不完备且检查内容相对简单;下达检查通知书内容不全;检查工作流程编制设计不规范;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报告格式不规范等。

四是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揭示问题不到位。对所检查生产企业及商家的数量、质量和规模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存在随意性。检查方法停留在目测感官阶段,检查反馈对企业纤维制品的相关信息质量评价不深入、不全面。检查处理的力度较轻,处理缺乏威慑力,导致生产企业违规成本再次降低。

提高纤维制品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的措施

一是高位思考争取重视。领导重视是推动纤检质量监督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线纤检监督工作者要高位思考,跳出纤维制品质量监督范畴,从全局的高度把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做细做实,发挥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的预警纠偏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依据,从而使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得到领导更高的重视。而中纤局领导对纤检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视,体现在检查目标的确定、检查对象的落实、检查工作的布置到检查结果的处理等各个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二是充分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细致的检查前准备是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制定完备的检查方案和工作计划,与企业主管业务科室沟通、座谈,全面了解被检查企业的核心业务、职能职责、实际运营等情况。这样既可取得被检查企业的理解支持,又可增强检查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在开展检查的前期调研中,全面收集相关检查资料,落实检查人员,集中时间组织检查前业务培训。检查前的充分准备,能有效地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工作质量。

三是创新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在检查方式上按照“全体大监督”理念,采取内外结合、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等方式开展检查,整合监督资源,建设以中纤局监督机构自身力量为主、以抽调相关科室业务骨干和分局监督联络员为辅、以聘用社会中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为补充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队伍,合理分工、严明纪律,确保检查团队充满活力和动力;在检查方法上,做到详查、抽查、调查、定量与定性检查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同时使用纤检检查软件开展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内容上,做到全方位、综合化。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创新,既能有效解决检查力量不足,提高检查工作效率和质量,又能达到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学习、提高实际检查工作能力的效果。

四是严格程序规范检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首先要严格抓住检查节点,包括制定检查实施方案、检查选点、查前公示查后公告、下达检查通知书、进点现场检查、编制检查工作底稿、拟写检查报告、征求意见的反馈、反馈意见的沟通和认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审理复核、下达检查结论、落实整改等节点,确保检查程序规范且执行到位。其次要严格抓住检查质量。突出“严”就是要高度重视纤维制品质量监管的每项检查,精心组织,认真工作,查深、查透违法违规问题,加大检查和处理力度;突出“细”就是要全面了解被检查企业或单位的基本情况,仔细检测每一批抽查样品,详细记录工作底稿,认真填写检查汇总报告,完善检查资料和手续;突出检测结果“准”就是要注重检查证据的收集和工作底稿的填制,经被检查企业和单位签署意见、检查人员签字后,由检查组长进行复核,确保检查结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定性准确。

第3篇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开展校服的质量监督要抱着对学生身心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此项工作,这是该项工作是否能持续开展和有效管理的条件。所以需要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各负其责,积极配合。首先生产企业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义务,保证和提高学生校服的质量水平;各学校凭合格检验报告发放给学生使用,杜绝不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就发放使用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和企业自律及学校的严格把关等措施的落实,实现从原料到成品、从企业到学校、从学校到学生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达到“监督企业全覆盖,检验范围全包括,检验报告全普及,检验产品全囊括” 的目标,才能全面保障学生用校服的质量安全,同时也需要政府在经费保障方面提供支持,才能扎实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校服质量监督需要探讨新的方法和措施

校服质量监督应按照“认真负责、积极配合、保证质量、合格发放”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管理,但无论怎样都离不开基本工作方式,主要以“企业把关为基础,学校报验为补充,质监检查为保证”来进行,将面料检验、学校报验和监督抽验等各类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有效性,减少重复性,杜绝盲目性,相互配合来完成辖区内校服的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校服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环节的准备:

(一)前期准备工作的必要性。首先,需要建立企业、学校等相关单位的名目和档案,完成基本情况的收集和整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清楚辖区内有多少生产企业、有多少学校、各个学校有多少学生、统一发放的学生校服的学校有多少等情况。该方面信息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同时要分析检验的批次和检验量的情况,承担抽样、检验任务的能力状况和应对策略。另外考虑相同面料给不同学校制作校服的情况,如何抽样,如何检验和监督。其次,要求各企业和学校应做好合同上报备案工作。各个企业应及时将生产供应计划、合同报送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自治区纤检局,以方便安排整体监督工作计划。做到提前计划,及时安排,快捷完成。

(二)各部门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校服质量监督工作单靠质监部门单打独斗是很难全面完成的,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有效支持。目前,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各地质监、工商和药监等部门都在整合,有的已经整合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如何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协作和配合,需要认真研究,因为这些机构对校服等纺织产品的知识和要求不很熟悉,培训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理论上介绍,还需要实践操作指导;同时也要将管理办法积极宣贯,明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有对校服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责。这是提高其积极性和有力配合的条件。

校服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纤检部门在学校开学前后加大检查力度,根据企业生产合同和学校报验申请及时安排抽检工作,一般抽检应以各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主要考虑地域和时效等方面的要求,抽样可在企业和学校内,以学校为单位,每批次样品数量应根据批量确定,但不少于5套,用相同面料制作而供应不同学校的校服可在抽样单中注明,以便检验报告能分门别类地出具给不同学校,保证学校收到的都是正式的报告而非复印件。特别强调的是生产企业应执行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标准,虽然是推荐性标准,但四部委以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下发执行,各企业应按要求执行。检验项目包括:标识、成分、接缝强力和其他物理及化学指标。为了快捷完成抽样、送样等工作,可以与各市场监管协商抽样、各学校和企业等单位的送样,可采取集中送样或邮寄送样方式进行,并注明相关事项:生产单位、送样单位、送样数量、检验项目、抽样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纤检部门提高效率,及时安排检验,检验周期也需要明确要求,正常情况是多少天,特殊情况是几日以及加急样品的时限要求等。

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在宣传管理办法和加强对学校招投标管理方面宏观控制,纤检部门要及时与其沟通,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企业应将所有面料送纤检部门检验,纤检部门可根据企业要求和用途安排检验,对于拟生产校服的面料,检测项目以GB 18401标准规定的甲醛、pH值、偶氮、色牢度、异味等安全指标为主,同时探讨建立面料的电子质量档案,及时滚动更新,并在监督抽查时结合档案情况安排面料抽查工作,保证面料质量检测无遗漏。

在年度工作结束前,为保证目标的实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纤检部门在完成每一批产品监督检验的同时,由市场监管部门适时集中对辖区内的学校使用校服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出有多少学校的校服是检验合格发放使用的,有多少是没有检验的,有多少是检验不合格而发放使用的。

(三)质量问题处理的严肃性。检查和检验等发现的质量问题一定要求落实质量责任,要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否则管理难以收到实效。市场监管部门和纤检部门要对在质量检查和集中巡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认真及时的处理,对一般性问题责令企业和学校及时改正,对严重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应依法对校服的供应企业进行处罚,对不履行质量把关义务的学校给予处罚,并通报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同时纤检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做好统计工作,全面分析全区校服质量检查、学校送检和企业面料检验等情况,整理成综合分析报告,并报相关部门。一方面是工作的整体总结,另一方面是报告相关部门的质量状况,是工作的积累和汇总。这样能够做到有头有尾,前后呼应。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是持续管理的关键

第4篇

本文针对新修订《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整合国内监督抽查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对此规定的理解和意见。

关键词:质量问题;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开展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是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纤维制品内在质量的基本要求。那么该如何提高纤维制品监督检查工作,笔者就纺织品监督抽查制度谈谈看法。

纤维制品监督检查工作的现状概况

(一)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相对薄弱。纤维制品的监督涉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线上网络商家以及其他组织普遍点多面广,但监督检查力度以及监管资源不足,专业性人员较少,专业素质相对有限,从这几方面制约了纤维制品质量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基础工作的不到位、不规范。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基础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例如:未指定检查工作方案,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报告格式不规范等等。

(三)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揭示问题不到位。对于所检查生产企业及商家的数量、质量和规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检查方法仅仅通过目测感官来反馈对企业纤维制品的合格与否,评价不深入不全面不系统,且检查力度较轻,不易让违规生产企业受到重视。

依据《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做好纤维制品监督管理工作

《办法》楦好地开展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提供了行为准则,对纤维质量监督机构也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一)按规定开展纤维制品质量检验工作,保证所出具的检验书公正、真实、客观。

(二)按照规定的场所,内容以及方式开展实施质量监督检查。

(三)按规定建立受理举报的制度,设置并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有关纤维制品质量违法行为的举报。

(四)从事纤维制品质量监督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性,必须按规定取得相关执法资格和执法证件。

(五)开展质量行政执法办案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确保所办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凡因主观过错,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导致行政处罚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执法过错责任。

加强信息化管理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能有效地帮助监督抽查管理机构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建立集中式的广域算机网。通过合理投入,建立起以国家质检总局主机为中心,覆盖全国省、市质量监督局的计算机网络。所有样品通过质量监督抽查管理系统中心主机统一管理、集中管理。

(二)建立高性能硬件基础平台。主机系统要形成联机数据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有机统一的高性能硬件基平台。

(三)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监督抽查数据的自动抽取、复制、加工和报表生成。

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反应机制

(一)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和防止有质量不足的产品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我国建立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反应机制,以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及时性及反应能力,对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有质量不足的产品查处速度。

(二)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产品特定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完成不合格产品认定、报告、查处通报等有关工作,以减少和防止有质量不足的产品给社会造成的损害。

(三)建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反应机制检验机构对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有关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检验项目,实现好的检验案例。样品送达检验机构后,立即按检验案例检验程序进行。在检验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检验机构须在12小时内做出书面抽查报告。职能部门应立即到达企业的生产现场,责令企业停止生产不合格产品,对销售的不合格产品采取必要的查封或扣押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并依法对企业及责任人员处罚。

(四)各部门要联合执法,不要各自行动,导致重复执法,甚至给企业可乘之机。

提高纤维制品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的措施与改善方法

(一)争取高层重视。领导重视是推动纤检质量监督工作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线纤检监督工作者要高位思考,跳出纤维制品质量监督范畴,从全局的高度把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做细做实,发挥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的预警纠偏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依据,从而使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得到领导更高的重视。

(二)充分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检查前的充分准备,能有效地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工作质量。细致的检查前准备是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制订完备的工作计划与检查方案,与主管沟通、面谈,全面了解被检查企业的核心业务、职能职责等实际情况。这样既可取得被检查企业的理解支持,又可增强检查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在开展检查的前期调研中,全面收集相关检查资料,落实检查人员,集中时间组织检查前业务培训。

(三)严格程序规范检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首先要严格抓住检查节点,包括制定检查实施方案、检查选点、查前公示查后公告、下达检查通知书、进点现场检查、编制检查工作底稿、拟写检查报告、征求意见的反馈、反馈意见的沟通和认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审理复核、下达检查结论、落实整改等节点,确保检查程序规范且执行到位。其次要严格抓住检查质量。突出“严”就是要高度重视纤维制品质量监管的每项检查,精心组织,认真工作,查深、查透违法违规问题,加大检查和处理力度;突出“细”就是要全面了解被检查企业或单位的基本情况,仔细检测每一批抽查样品,详细记录工作底稿,认真填写检查汇总报告,完善检查资料和手续;突出检测结果“准”就是要注重检查证据的收集和工作底稿的填制,经被检查企业和单位签署意见、检查人员签字后,由检查组长进行复核,确保检查结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定性准确。

(四)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在省、市规定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内容和材料报送基础上,建议进一步细化对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流程的考核,包括检查选点、制订检查实施方案、选配人员、查前培训、印发检查通知及送达、编制检查工作底稿、形成检查报告、反馈意见及认定、处理处罚等环节,强化对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考核,推进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燕宾,朱晓慧.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11(49):120.

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验收;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验收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程序,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管理监督的范围,水利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是质量监督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质量监督机构在验收阶段的工作只作了概括性规定,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质量监督条例、竣工验收实行方式、工程质量监管方法、改变方式等相关问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质量监督应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到工作到位又不越位,质量监督人员难以把握,对于施工图纸、隐蔽工程的结构安全检查、抽查形式等监督工作中的要点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下面根据国家和水利部的有关规定及一些工作经验,谈谈验收阶段质量监督的重点工作。

水利工程验收阶段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2.1、水利工程验收程序

为了保障水利工程在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效益,必须根据《水利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要求,落实参建单位的义务责任,在强制性监督的过程中,让工程根据竣工验收符合标准,保障设计质量。施工方、监理、业主以及用户要参与评价过程。在工程的验收和组织实施中,验收人员的资质必须满足工程监督的要求,进而保证验收的方法、内容能够达到工程建设各个条文的标准。

2.2、水利工程验收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督是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在工程不同的验收阶段,质量监督工作的内容不同。

在水利工程的验收阶段,要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汇总资料、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检查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机电产品及工程实体的质量检验资料是否齐全,统计分析方法是否准确,是否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还要检查被验收工程是否发生过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是否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如何,是否已有明确结论,并依据SL176—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等规程、规范的规定, 评价被验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核备、核定,编写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2.3、水利工程验收阶段的监督执法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很多建设单位不能遵照相关建设程序进行建设活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都采取后买票先上车的做法,因此常常出现规划、环保等手续不齐全的状况,从而导致竣工验收工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因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款支付,容易出现责任混乱的情况。根据上述现象,要及时对违反质量要求的行为进行查处,对各个细节加大监督管理的进程,在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中,要根据建设标准,对违反建设标准的项目进行处罚,并在网上将违反质量要求的行为和个人进行公布。

水利工程验收阶段质量监督工作的改善措施

3.1、完善水利工程验收质量监督体系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验收质量监督机构实行的制度为水利部监督总站,省区和市监督站三级制度,对于质量监督权限的划分,一般是大中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权在上级监督站,基层监督站负责小型工程,这样就形成了主要职能工作在上面的“倒金字塔”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有限,上级监督站的监督范围太大,所以不能顾全,这种机制就造成了“上级监督太远,基层监督太浅”的局面,鞭长莫及。监督滞后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此外,监督力度不够,内容粗浅状况的长期存在,也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更难以消除质量隐患。

根据以上问题,应该将质量监督体系建成“金字塔”结构,加强基层监督站建设,并对其委以重任,让其负责辖区内各个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上级监督站对其督查指导作用,只对重要水利工程或重大问题进行督查和处理,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组建项目站,由上级监督站带领基层站,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基层监督站监管优势,利用其辖区内项目少、监管范围小、工作相对集中的特点,将人力、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对项目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监督管理。针对有些项目站监督人员不足的情况,聘请质量监督员,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杜绝工作中损公利己,询私舞弊的现象,走加强监督体系自身建设之路。

3.2、加强水利工程监督站的内部设置

质量监督站要同时对项目建设过程和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监督,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质量等级核定。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原则,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核定,首先要以工程原材料、设备、构配件、中间产品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为依据进行督察,其次要依据质监站抽查、抽检的情况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核查。质量监督部门配置的质量检测系统应该符合相应资质,要配置必要的现场检测设备,此外,检测机构、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必须自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为工程质量评定建立可靠的检测数据和资料。

3.3、合理开展水利工程验收质量监管工作

我国水利系统的质量监督机制起步较晚,缺乏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监督管理的范围、参建单位的认可、监督工作的深度等发展较为滞后,同监督职能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监督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提高参建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有关领导的质量意识,是保证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前提;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和机制是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此外,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这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管理程序,对于基本建设程序、施工管理程序、检查验收程序和质量控制程序等,要按照程序去管理,不走过场,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把好各个关口,消除质量缺陷和隐患,建成优良工程和放心的水利工程。

结束语

水利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是保障工程质量以及居民使用安全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及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工程质量监督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发挥其重要作用,在质量验收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能有效防止建设范围的腐败行为,还能改善建设部门工作松散、不专业、随意等不良作风,保障工程质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的监督工作计划,明确项目质量责任,不但能核实工程现场建设主体行为,还能让水利工程档案更加准确、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剑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

[2]王世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3.

[3]尹群利.由工程竣工验收形式的改变论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变化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7.

第6篇

湖北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规范监督检查行为,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科学性, 促进公路质量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xx〕第279号)、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令20xx年第4号)、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交质监发〔20xx〕52号)、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公路工程质量督查办法》(质监公字〔20xx〕5号)等法规文件,结合我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独立特大桥梁(隧道)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其它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细则所指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 监督检查的目的:

掌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工作情况,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质量缺陷或隐患,评价建设工程质量状况。

第五条 监督检查的依据:

(一)公路建设的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

(二)有关行业强制性技术标准;

(三)项目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

第六条 工程质量监督期是指自申请办理监督手续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完成之日为止,为工程质量监督期。

第七条 监督检查实行项目检查人负责制。项目检查人须自觉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保证监督检查结果的真实、准确、客观。

第八条 检查人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和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测、检查、拍照、录像;

(三)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缺陷,可以责令其改正;

(四)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有关情况,并取得证明材料。

第二章 监督检查程序

第九条 建设单位在完成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应当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三十日,向质监机构提交如下材料(格式见附件1)办理公路项目质量监督手续:

(一)《湖北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

(二) 公路工程项目审批文件;

(三) 公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合同文件副本;

(四) 公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的资质证明材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主要人员的资质、执业证明材料;

(五) 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条 质监机构自收到质量监督申请资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对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公路工程项目,成立项目监督工程师办公室,下达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格式见附件2),明确监督检查负责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对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的项目,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质量监督申请并告知原因,同时向本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公路工程项目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后,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提出工程质量监督申请。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质监机构应以书面形式责令限期补办,并上报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工程开工前,施工、监理单位建立的工地试验室,应向质监机构提出能力核验申请。施工、监理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向质监机构提出能力核验申请,建设单位在受理申请材料后组织初步审查,通过初步审查后汇总申请材料上报质监机构。质监机构在申报材料通过审查后组织核验,只有通过核验的工地试验室才能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具体按照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xx年第12号令)、《湖北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鄂交质监〔20xx〕23号)及《湖北省公路重点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暂行办法》(鄂交质监〔20xx〕19号)执行。

第十三条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前,质监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意见。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前,质监机构应对工程质量进行质量鉴定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具体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交公路发〔20xx〕446号)、《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xx年第3号令)、《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部办公厅质监字〔20xx〕16号)和我省有关实施细则、办法及试验检测标准、规范、规程执行。

第三章 监督检查方式

第十四条 监督检查分为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和巡视检查三种方式,可采取现场查看、询问核实、查阅资料、对工程实体及原材料抽检等方式进行。

第十五条 综合检查是为掌握项目整体质量状况,对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的全面检查。综合检查时,对质量管理行为的全部内容进行检查,对施工工艺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查时,应结合工程进度确定检查内容。综合检查宜提前通知项目建设单位。

第十六条 专项检查是为深入掌握建设项目的特定环节、关键工序、重要部位质量状况,以及调查质量举报采取的有针对性检查。

第十七条 巡视检查是为及时了解工程质量动态,对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工艺、工程实体外观质量等进行的随机检查。

第十八条 质监机构应针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每个在建公路建设项目综合性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专项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巡视检查视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安排。

第四章 监督检查内容

第十九条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质量三个方面,具体检查内容分别见附件3、附件4、附件5。

第二十条 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检查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及防治质量通病的情况,隐蔽工程或在竣(交)工验收时难以检测的项目。

第五章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第二十一条 检查人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质量性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较大质量问题,向有关单位下达《湖北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格式见附件7),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限期反馈;对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时,下达《停工通知书》(格式见附件8)。检查完成后质监机构应向有关单位发送书面检查通报。

第二十二条 质监机构应对检查问题和检查通报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核查。对于下达了《停工通知书》的,经复查合格,应填发《复工通知书》(格式见附件9)。

第二十三条 工程实体质量抽查项目按单点合格率计算,每次抽查完成后按照建设项目分别填写《项目检查数据汇总表》(格式见附件6)。

第二十四条 对检查过程中的抽查数据应汇总、分析和归档,评估总体质量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指导意见。对质量管理行为存在违规、工程质量存在严重缺陷或重大隐患的责任单位,质监机构应全省通报,并上报同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质监机构应按工程项目建立监督检查档案,所有监督检查资料应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以便有关单位查阅。

监督检查资料包括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检查通报、抽查检测报告、监督检查报告、检查数据汇总表及必要的声像资料等。

第六章 附 则

第7篇

【关键词】核电厂;质量保证;监督

目前,秦山地区共有9台商运核电机组,包括1台30万千瓦、4台60万千瓦、2台百万千瓦压水机组,和2台70万千瓦重水机组,并对应设置4个生产单元进行指挥调度。同时设置安全质量处负责机组的质量保证监督工作。因机组类型不同,对质保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有效履行大修质保监督职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2014年度在以往经验积累的前提下,对群堆模式下大修质保监督模式进行了探索,实施项目制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15年经过2次大修实践,认为该模式运作有效。

1 大修质保项目组织机构

1.1 质保项目组组成

大修质保项目组最迟不应晚于大修前4个月成立。大修质保项目组由质保(QA)经理和项目组成员组成,根据机组特点,为确保监督工作的开展,QA项目组一般由8-10人左右组成,包括抽调的正式员工4-5人(其中1人为QA经理)、聘用人员4-5人,按照厂房布置区域情况划分3-4个监督小组。

项目组成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并授权,QA经理由具备主监查员资格或副科以上人员担任,项目组成员由具备监督员资格及以上人员担任。根据人力资源配置,秦山核电质保人员原则上正式员工每年参加大修质保项目组总次数不少于2次;每人原则上不连续进行两次大修QA监督。

1.2 项目组运作方式

项目成员集中办公,在大修实施前1周完成,办公地点由QA经理协调;大修前4周,QA经理根据大修计划安排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在大修实施周期内,项目组成员受QA经理的领导和管理,原科室应充分支持。机组临界后,人员回归原有科室,大修相关工作和报告原则上应在大修后一周内完成。

2 大修质保监督基本规定

2.1 基本要求

大修质保工作的原则是通过质保监督工作的开展,验证大修相关管理程序在现场的执行情况,同时对现场重点项目的检修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关键重要设备的检修质量满足要求。

QA经理作为大修质保监督执行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大修质保监督工作,包括编制QA监督计划、明确监督项目、组织监督培训、安排监督任务、沟通协调监督问题等。

全体项目组成员应在了解熟悉大修相关管理程序要求的基础上,深入现场,通过观察、检查等方式,对大修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各项工作的规范性等进行监督,验证管理程序在现场的执行情况,反馈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2 人员行为要求

2.2.1 承包商QA人员要求

在大修期间,应根据现场管理整体状况,适时举行QA沟通会,通报现场发生的异常事件,检查承包商QA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传达管理要求。

2.2.2 项目组人员要求

在监督过程中,应采取“先观察、后检查”,以便在对被监督活动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需要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时,应先向工作人员介绍身份,提出检查要求,以获得工作人员的配合;检查工作包时,注意对工作文件的整理和保护,以免造成工作文件的损坏、遗失;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时,应表达清晰、态度诚恳;当发现问题时,应与工作负责人进行沟通确认,不能主观臆断,同时要传递正确的质保要求。对现场发现问题应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或建议,对可以纠正的应要求立即纠正。对需要进一步确认问题应主动进行深入监督;在现场应遵守公司各项现场管理规定,不在非吸烟区吸烟,不在作业区域扎堆聊天。监督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在控制区监督时,尽量避开高辐射作业区。

3 大修质保监督运作模式

3.1 工作计划

质保工作计划是在考虑大修项目和质保监督人力的基础上对大修质保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质保项目组组成;常规监督项目;专项监督项目;质量计划控制点清单;随机监督区域分工;监督要求等。

大修质保工作计划原则上要求在大修前1个月批准生效,但对于在大修准备阶段进行的如电子包审查,纸质包准备情况监督等工作,可根据本程序提出的原则,随大修电子包准备的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工作,并将工作安排反馈到质保工作计划中。大修质保工作计划由QA经理编制,主管处长批准。

3.2 监督形式

大修质保监督工作按照大修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不同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予以开展,基本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由QA经理根据以往质保监督的反馈,本次大修的项目特点等进行安排。大修监督形式一般包括专项监督、质量控制点见证、随机监督及事件调查。

3.2.1 专项监督

大修期间的专项监督是针对大修相关的特定领域、要素、活动、问题、事件或管理层指定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调查和分析,并做出评价的活动。 对于大修期间长期关注的重要活动,如大修文件包准备、压水堆装卸料相关操作、临界前人员文件及工器具准备、重要容器联合检查监督等项目,可作为质保监督的常规项目予以开展,监督活动应形成相应的监督记录。对于大修重要技改、维修、试验活动开展的专项监督,或为评价某类维修活动或管理流程开展的专项监督,必须编制质保检查单,明确监督目的和监督内容,并完成专项监督报告。另对已有监督细则的项目,不需编制质保检查单。

3.2.2 质量控制点见证

大修期间可通过质量控制点见证的方式对检修项目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监督。QA经理根据大修项目冻结清单,挑选部分项目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上应在大修前3个月完成。见证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在关注关键重要设备的基础上,考虑专业覆盖面。质量控制点的数量根据质保项目组人数确定,原则上按人均10项左右较为合适。当由于专项监督需要而在检修项目质量计划中设置的见证点不计入质量控制点总数中。在见证点工作安排时,要适当考虑见证人员的专业。QA见证活动不同于QC见证,在验证被见证步序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的基础上,应评价该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是否满足程序要求。

3.2.3 随机监督

随机监督是指通过对大修现场进行巡视的方式,观察整个大修现场的管理状况,各项工作执行程序的情况,以对质量保证体系在大修期间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随机监督一般分区域进行,每个区域考虑安排2人,明确各区域的监督责任人。

监督责任人要求做到:了解本区域重要检修项目的进展和质量控制情况;了解本区域的主要承包商及其项目管理情况;了解本区域检修过程中重要QDR处理情况。

对于检修项目的随机监督,应关注如下内容:工作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工作内容与工作票内容的一致性;检修过程质量控制情况;检修区域场地管理情况;检修过程中的物项保护情况;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检修涉及各专业的工作接口情况等。

3.2.4 事件调查

事件调查是为了对现场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事件调查责任人应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通过与相关人员谈话,查找文件记录等方式,确认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事件调查应形成报告。

3.3 监督记录

3.3.1 问题分类

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以便统计分析。根据管理程序框架及以往大修质保监督历史数据,对发现的常见的问题分为8大类并细化到130余项具体问题,大类包括:备件材料和工器具管理,作业现场和防异物管理,工前工后会和风险管理,人员授权及履职,技术文件和工作许可管理,规程执行及记录管理,质量计划执行,质量缺陷报告(QDR)管理。

3.3.2 问题处理方式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如可能造成的后果,或是否已经造成后果来划分问题的处理方式。问题的处理方式分为:停工令、CAR、OBN、现场纠正,同时对各类处理方式制定了启动原则,另针对大修质保监督编制了CAR和OBN详细开启条件清单。但当现场发现问题已构成发停工令、CAR或OBN时,均应在当日协调会日报中进行通报。

3.3.3 日报

每日编制QA日报,以便对每天的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反馈监督发现的异常及良好实践,并根据大修不同阶段特点或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质保要求。QA日报的内容包括:当日发现问题按照单位和类别统计图表;监督发现问题;良好实践;QA提醒等。

3.4 大修QA会议制度

3.4.1 项目组内部会议

大修期间,质保项目组每日召开内部会,对现场发现/发生的异常情况或重点监督项目的检修管理情况进行及时沟通,QA经理及时根据情况对监督注意事项或监督任务进行提醒和安排。

3.4.2 QA沟通会

QA沟通会是指质保项目组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会,可以根据大修进展情况和现场监督情况分阶段进行,包括大修前沟通会和大修后总结会。在大修前,应举行首次QA沟通会,参会人员为主要承包商的项目经理和QA负责人。主要内容为:介绍运行公司质保项目组成员及其在大修中的职责分工;介绍运行公司本次大修质保监督的关注重点;对以往发生的质量事件或异常进行反馈,强调大修工作控制要求;各承包商介绍大修项目情况,准备情况及QA监督工作计划等。

4 关注事项

质保项目组成员必须熟悉管理程序流程,并时刻了解大修项目进展情况;大修质保项目组临聘人员技能水平对监督质量有直接影响,需要对聘用人员资格进行严格把关,每次大修不能大比例更换新人。

5 结束语

2015年度,经过1台60万千瓦机组和1台70万千瓦机组2个大修实践,采用项目制大修质保监督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培养监督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质保监督有效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1.深刻理解法规体系的基础上确定更趋理想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我国建设工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建设工程法律,建设工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就是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基本大法,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其他行政条例与部门规章都是在基本大法的框架范围内制定。而王连昌,张树曦在《行政法学》中将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工程技术法规两大类别也不无道理,总的说来,我国法律法规体系自改革开发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变化和完善。而5号部令的出台,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机构的定位、监督方式、监督内容和程序、监督责任、不良行为的记录管理、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充足的法律依据和基本保障。但要深刻理解该部令的含义,完善监督管理的模式则是我们质量监督改革的重点。

首先要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解部令5号的背景,同时根据目前建筑市场内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带来的约束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的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的体制与机制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式。在创建初步的模式框架后,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改善或完善部令对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与内容。最后,对釆用的新型模式应逐步摸索,善于总结,对实施的效果和长效性应进行实地的验证,不搞形式,不做一刀切,方能是新的模式实施后能客观有效的发挥作用。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髙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它是一种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以上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却又不同,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充分满足顾客要求为基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维护建筑工程市场秩序和保障工程质量为主旨,但其管理的机制与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对参建的各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实施全过程、全方位与全员的质量监督管理即为笔者想阐释的“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应知道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是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利益趋向、项目定位与采购均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如在设计方案的选择、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选择上,就会尽量压低在工程质量控制上的投入,降低工程质量的保障。所以首先对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的控制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对设计质量行为、监理质量行为、施工质量行为等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比如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点上,设计单位应考虑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以有利于工程质量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再者,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也应严格执行国家规范的要求,按设计意图实施其责任行为,加强过程控制,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3.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的程序,明确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强化监督效能

近几年,各级政府均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主线,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从解决影响制约发展环境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积极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突出对部分行政执法监督的机关和部门进行重点监督,防治腐败滋生,促进监管效能。同时幵展行政效能建设,是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完善机关内部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改善机关服务质量,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笔者认为,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的程序,明确质量监督工作的流程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5号部令第六条规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1)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2)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

(4)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重点对验收的组织形式、程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5)形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6)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4.进一步加强住宅分户验收工作的管理

住宅产品与一般的工业与农业的商品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生产周期长,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多、使用寿命长、经济投入高、又是一次性产品,建成后不可逆转,不能批量生产,每一栋建筑物都是不可重复的。因此住宅工程一直以来就是各级部门监督管理的重点,以往住宅工程执行的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即验收时以分部分项和检验批为单位进行验收,这种做法存在漏检的可能,住户入住后就会发现这些漏检的问题,住宅是居民购买的最大宗商品,都很重视质量问题,维修、维权的事情经常发生,引起政府对住宅的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视,强调分户验收,变“抽检”为“全检”。分户验收是指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在工程梭工前,依据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每户住宅及公共部位进行专项质量检查验收,并出具分户验收合格的活动。住宅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住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要保证住宅分户验收工作的落实,务必对住宅工程复验工作明确要求,制定措施,加强监管,凡分户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住宅工程,不得进行梭工备案,不得交付使用,同时加大对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执行情况的抽检力度,对在分户验收中弄虚作假、降低质量标准的,将不合格工程按合格工程验收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不良行为记录,情节严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处罚。进一步落实了落实和强化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使住宅分户验收工作不走形式,以切实保障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5.开展创优夺杯活动,全面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一般而言,质量水平高,社会影响面大的优质工程,对区域内整体工程质量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果釆取正面引导、样板引路的管理方法,积极鼓励企业幵展“创优夺杯”活动:一是组织精品工程经验交流和技术观摩活动,学习借鉴外地创优夺杯先进经验;二是引导施工企业釆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施工精细化;三是突出工序质量控制,突出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突出细部亮点。从而全面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加强信息技术的更新和监督人员的技术培训

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日益提升要求监督人员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学习与培训,监督机构也必须注重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以老带新,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认知机会。同时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指导方针,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管理的提升,从抓学习、抓制度入手,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考核,树立监督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技术权威、作风清廉、把关严格”的监督队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质量保证监督、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定义

本文中叙述的“质量保证监督”特指由业主公司安全质量保证部开展的旨在验证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性的一种活动。

质保人员实施的质量保证监督与工程管理归口部门承担的日常工程质量控制监督不同,它着重验证质量保证大纲和程序实施的有效性;而不是验证物项的可接受性。质保监督通过直接观察或审查质量文件或记录进行。对从事工作人员的资格,文件有效性和充分性,设备仪表和材料的合格性,以及客观证据和记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根据检查得到的信息对质量保证大纲和程序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现场质保监督实践及特点

业主公司参照核安全法规、导则要求,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监督制度,编制了《质量保证监督与监查》程序,作为监督监查活动的依据和指导。监督活动的开展依据事先制定好的监督计划,选择和指定合格的人员成立监督小组,编制监督提问单,根据预先编制的监督提问单进行监督活动,现场监督结束后需形成报告并给出监督结果,被监督的单位或部门对监督中所发现的缺陷进行审核和纠正。监督组应采取后续行动,以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开展的质保监督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监督活动的计划性

遵循“策划程序修正卓越”的工作理念,质保监督工作也十分注重事先的策划,公司依据年度的质保工作计划,在上季度末下一季度的质保监督计划,计划是根据施工的进展情况,结合在施工过程和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现场施工工作的重点、系统的考虑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来制定的。随着工程高峰期的到来,监督工作的频次也随之增加。

质量保证监督计划基于以下原则制定:

内部监督:根据HAF003及其相关导则的要求,按照《海阳核电厂一期工程质量保证大纲》(设计和建造阶段)、《质量保证监查与监督》和《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的规定,对公司内部与工程质量相关的部门和活动开展质保监督。

外部监督:根据HAF003及其相关导则或ISO9001的要求,按照《海阳核电厂一期工程质量保证大纲》(设计和建造阶段)、《质量保证监查与监督》的规定,依据公司与相关单位签订的核岛、常规岛主设备供应、核岛工程承包、常规岛和BOP工程委托管理、常规岛和BOP采购服务、总体设计和技术服务、以及常规岛设计等合同的要求,对主要供方开展外部质保监督。

对于有委托管理单位管理的工程项目,将由委托管理单位编制对其委托管理的供方的监督计划并提交公司,公司将根据委托管理单位的监督计划适时派人员参与监督,监督项目不列入季度质保监督计划。

对诸如施工开工条件检查监督、纠正措施跟踪落实监督等例行质保监督,监督项目不列入季度质保监督计划。

对现场巡检工作不列入季度质保监督计划。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现场质量状况适时调整监督计划。

专题监督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已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或潜在质量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或预防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对按照工程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现场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公司总经理部的指示,适时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题质保监督和随机质保监督活动。

监督活动的原则性

质保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公司内的工程管理归口部门和公司外的各个承包商。为了更有效的开展质量保证监督工作,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工程管理部门采取的是“寓监督于服务”的策略。监督偏重于验证质保体系的有效性、分析质量趋势、发现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工程管理部门和安全质保部共同在公司内外倡导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文化,联手加强对承包商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对于质量保证监督中发现的有关承包商的问题,质保部也及时与工程管理部门沟通,尽可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行动。

对各承包商基本上是采取“监督辅之以帮助”的策略,即在监督的同时,帮助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充分发挥承包商自身监督检查功能,提高承包商质量保证工作的有效性,达到双赢的目的。

监督还十分注重质保监督和质量控制结果的结合,充分利用公司工程部质量控制监督的力量,从质量控制的结果中了解承包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确定质量保证监督的重点,提高质保监督的力度和有效性。

3.监督实施的有效性

质量的定义是产品特性符合要求,然而,质量管理却不能理解为仅限于符合HAF003/ISO 9001的要求所做的工作,而应着重关注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效。在质保监督时,监督人员不应将精力着重于在一些不规范的细小问题的纠缠上,监督活动太过关注这些“细小错误”,会使监督人员和被监督单位耗时在琐事上而降低效率。同时,也会毁掉监督人员的资信度,没人愿倾听监督人员只指点琐碎或不重要的事情。当确有重要的问题时,监督人员便不被信任了。

4. 监督准备的充分性

1)监督文件的准备

要开展好一个监督,必须要精心的准备。监督前,监督人员要多方面收集监督活动范围内的质量要求和质量信息,如法规、法规规范要求;技术规格书要求;监督范围内产生的不符合项;外部监管单位监督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近阶段质量趋势情况;相关信函反映的情况;监督范围涉及的质量保证大纲要求及相关管理程序要求等信息,以及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2)监督人员的组织

开展富有成效的质量保证监督工作,离不开合格的人员。质量保证监督以其面向现场活动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对监督人员的资格要求。质量保证监督人员既要接受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要掌握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核电厂的基础知识,此外,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于保证监督工作的效果非常重要。

为了配备和培养合格的质量保证监督人员,主要在以下方面采取了措施:

——重视对质量保证监督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在工程建造阶段,为提高监督人员观察、监视过程或活动的能力,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和工艺过程是必要的。安全质保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内部挖潜等多种方式,除部门内积极组织对相关法律法规、质保实践的讨论学习外,还邀请公司内部一些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给质保监督人员讲课,学习材料、焊接、无损探伤、系统构造等专业知识。例如,为了让质量保证监督人员了解焊接和无损检验的特点,安全质保部邀请公司工程部、采购部焊接和无损检验的专业工程师讲课,并积极参与海阳SPMO组织的相关培训。为监督人员对现场操作实践的了解打下了基础。

——注重内、外部的工作交流。为拓宽质保监督人员的视野,安全质保部注意主动国内同行开展工作交流活动,还多次邀请其他核电厂工程管理专家对海阳项目开展质保监查监督,通过交流、监查监督等活动了解兄弟电站开展质量保证监督工作的良好实践,改进我们的质量保证监查监督工作。

三、总结体会

通过多年现场质量保证监督活动的工程实践,山东核电逐渐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可行的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方法,实践证明,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对海阳项目工程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认识到质量保证监督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为后续质量保证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总结如下:

监督主要涉及重要的、关键的物项和活动,它特别适合于对某特殊领域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过程做出评价和提出报告。与监查相比,监督的目的是要求按照“规定要求”去做,而不是审查“规定要求”的合理性,监督准备的时间较短,实施应更为灵活。

开展质保监督时要积极与工程部等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和合作,在公司内部,应按照职能分工协作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管理与监督的合力,既要避免因对质量问题处理认识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矛盾。又要避免出现管理针空,不缺位,不越位。此外,公司内工程部等职能部门对技术问题和专业标准以及现场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技术方面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质保监督时,可邀请他们参加质量保证监督活动,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质保监督人员也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向工程部等部门及时反馈和通报现场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这些部门加以解决,更好地发挥他们工程管理、质量监督主力军的作用。

对公司内部质保监督活动开展不足,尚需进一步探索对现场施工单位实施有效管理的同时,规范公司内部管理行为。对安全重要活动的覆盖面、监督深度、监督频次等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监督计划,包括合理的监督人员配备计划。

第10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___省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___》和《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盐建建筑〔__〕__号)精神和相关工作要求,巩固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局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___开展了全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现将现阶段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市___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相关要求,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对区内在建工程开展质量安全专项巡查___次,共发出整改通知单___份,停工通知书___份。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规程___监督,着重质量巡查、抽查和人员行为以及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施工过程中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职责的情况跟踪督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工程,及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对竣工工程设置工程永久性责任铭牌的设立督查到位,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总体情况

1、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上,我局把建筑主体实体质量控制和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和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了检查力度,让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2、在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上,我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监督程序。结合本局工作特点,把安全监督工作纳入质量监督管理的程序,实行质量监督与安全达标同步检查验收制度,加强了安全监管的力度,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隐患,从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我局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也逐年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备案严格要求,不进行备案的企业不得进场施工。对分包单位的分包合同及人员上岗证书的检查也十分重视,对违法分包和无证上岗的企业,我站也加大了查处力度。目前我区建筑市场总体良好,建筑生产行为有序地进行。

4、进一步落实了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有效遏制了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___等违法行为多发势头,不断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机制,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不断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有效整治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使我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安全专项整治情况

我局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针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情况进行了检查,一是检查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___专家论证和按论证实施情况。截至目前,登记全区超过一定规模危险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共___项,确保危险性较大工程基本受控。二是强化施工起重机械备管理,截至目前,共大型机械产权备案___项、使用登记备案起重机械___台,人货电梯___部。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施工单位未能落实劳务专业分包制度,仍然将分部分项工程的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劳务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等。

2、部分施工、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不规范。表现在:部分项目部、与中标人员与现场不符,部分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不到岗履职。企业对项目指导和检查力度不够。工程资料不真实、不及时。存在人员代签现象。

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督查检查、处罚力度不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全面督查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自查自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消除质量隐患。对各建设、施工企业的违法发包、转包和___行为查处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严格落实企业主体主任。建立健全各责任主体的信用制度,对未能履职到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不良行为的记录,并给予处罚。严把施工、监理人员从业资质管,杜绝无证上岗;进一步加大假资料的查处力度,杜绝施工和监理单位通同___的现象。

2、加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编制详细的监理细则,进一步加强对工程主体的监督抽测的力度,把质量通病控制在源头,并落实整改,从而提高工程实体质量。此外,大力推进工作质量样板引路管理工作,采取树立典型、采用集中观摩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区建筑工程质量创新创优热情,从而推动全区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稳定上升。

3、大力督促整改安全隐患。结合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落实专项行动的要求,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认真整改,消除隐患。对前一阶段检查过程中下发停工通知书和整改通知书的工程,必须限期整改到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同时,对这些项目的后续工程重点加强监督,防止再次出现新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4、源头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从工程开工就严查总分包合同及相___司人员情况,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从严从重处理,形成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

5、持续推进三年提升行动。要及时总结质量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经验,吸取不足,从落实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打击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___等违法行为,不断创新质量监管模式等方面入手,研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治理长效机制,巩固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取得的成果,推进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

第11篇

2020年,在局班子的领导下,我站深入贯彻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确定全年以“强化工程质量、建筑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工作重点,提出了2个“0”发生(质量安全事故0发生、建筑领域安生生产事故0发生)的目标,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有效发挥政府监督和服务职能的作用,通过全站职工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职责,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截止目前,受监工程27项,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15.78万平方米,总投资4.3个亿,竣工验收3个项目。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10次,开展质量抽查、巡查27次,发出抽查、巡查记录40份,提出质量问题20条,开展质量安全会议3次。11月以年来监管的工程未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1.严格落实强制性标准,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管理。严格要求工程各责任主体单位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严格进行施工检验批和隐蔽工程验收,以及涉及结构安全和功能性的检验试验等质量控制工序,建立健全施工过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重点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以及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查处、纠正,并予以通报。确保监督工作到位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备案报审率,达到100%。2.完善监督手段,有效提升质量监管效能。着重查处工程重点部位及质量控制点,加大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砼质量的抽检力度,严格见证取样制度,加大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工作。对区域内的各项建设项目的质量及通病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安置房工程,进行排摸和治理,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为分户验收垫定了基础。巡查20项工程,发出整改通知书份,停工通知书4份。3.狠抓质量监管,切实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一是强化质量通病治理。主要对门窗工程、防水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专项治理。楼地面工程中面层开裂、空鼓突出,要求水泥砂浆原浆压光,杜绝二次找浆。二是抓实分户验收制度。全面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细化验收内容,明确验收责任。三是加快工程监管方式转变。以抽查、巡查方式为主。我站组织了全县在建工程的15次质量大检查,重点检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大了对在建工程验收前的监理资料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29个项目工程监理资料,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4.加强检测管理,严把原材料质量监管关。加强对检测公司日常监管,督促检测公司及时完成区域内受监工程的检测任务,建立不合格建材台帐,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建材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二)完善措施,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我站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时刻从讲政治、促发展、稳大局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职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督促各工地现场监理、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措施,严查安全隐患,严格安全治理,抓实安全生产,上半年实现建筑领域安生生产事故0发生的目标。一是细化整治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年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整治重点及整治内容,针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情况、施工企业对建筑工地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情况、监理企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检查、整治工作,确保了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二是落实监管责任,抓实安全基础。建立质量安全制度保障体系,做到机构、人员、责任三落实。落实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召开安全生产例会3次,下发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20余份,与施工、监理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58份,要求各工地与班组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人,并形成了一人抓安全,层层抓安全的工作局面。三是抓实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请专家培训1次。传达学习省、州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安排布置安全生产阶段性、重点性事项及检查,切实做好隐患排查、落实整改、值班报告等工作,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做到警钟长呜。四是强化监管力度,抓好隐患排查。在监管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共组织开展了春季复工、“五一”、防汛、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等生产检查共15次,重点针对建筑深基坑(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起重机械设备、悬挑脚手架等重大危险源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现场临边防护、临时用电、消防安全措施等重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共排查各类隐患30余处,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0余份,整改隐患问题20处,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有利的保障了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平稳。五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县住建局“安全生产月”活动检查小组到一线给施工企业免费发放《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宣传册》200册、预防野生食物菌中毒常识150份。(三)强化服务,规范城市燃气管理我站对燃气经营公司进行常态化监管,组织公司开展应急演练1次,排查隐患5处,发出整改通知3份,公司整改完成3项,实现闭环管理。组织站员开展酒店、餐厅、个体户使用燃气情况安全隐患排查行动,排查隐患20余起,检查60余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整改。

二、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项目点多,服务半径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任务重,压力大。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建筑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责任不落实,未按规定设立项目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到位,特别是监理人员履职不到位。(三)流通环节监管薄弱,原材料把关困难等原因导致质量监管难度加大。(四)质量监督手段单一,无监督检测设备,交通工具保障困难。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技术性强,专业性强,业务性强,要想搞好质量监督工作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是不行的,下半年,我们组织全站人员认真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类技术标准,使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严格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经常深入各个建筑土地,对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巡检,发现违规行为,立即采取得力措施,轻者下发整改通知书,重者下发停工通知书,不良行为告知书,将不行为记录并逐级上报。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管,发现有违背强制性标准的立即返工重做。3.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监督管理。地基基础和主体、竣工验收前该项目必须先提供施工技术资料,严把技术资料审查关,对施工技术资料不齐全,不真实或本工程进度不同步的,杜绝进行验收。4.规范监督档案管理,我站在日常监督巡检工作中,对每个建筑工地的现场情况、实体质量、技术资料,以及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记录,为了真实反映受检工程全貌,针对不同问题,对各个工地分别建立监督档案。5.加强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图审查的监督管理。我站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凡新建工程项目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和未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不准开工建设。6.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继续抓好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实现2个“0”发生的目标。7.继续加强城市燃气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对燃气用户跟踪回访服务,全覆盖开展灶具、燃气管、气瓶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is necessary for human survival, is the first premise of human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basic work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trong support, so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discusse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There is a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以及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要求的重要方法,是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措施。只有取得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的行动,才能使环境监测行之有效。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涵义及内容

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涵义

质量管理就是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全部的管理职能活动。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是指与监测结果有关的各项工作对监测结果质量的保证程度。衡量监测工作质量的指标一般有:质控数据的合格率、监测结果的产出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以及监测事故的出现率、应急监测能力等等。影响监测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员分工明确,在监督工作中每个人都有章可依,管理人员严格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保证监测工作质量的显性的必要因素。同时,影响监测工作质量的还有一些隐性因素,如监测集体的凝聚力,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等。这就要求监测工作的领导者应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搞好显性影响因素的管理工作,更要注重搞好隐性因素的管理工作,使所有参与环境监测的人员能共同努力,积极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工作包括布点、采样、检测、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几个环节,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理工作贯穿从布点到报告报出的整个过程。质量管理要求监测工作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方法的要求,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技术上的规范化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环境监测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职责;二是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职责。具体实施过程又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工作内容。

2.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各级环境监测站在监测仪器设备、实验室工作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得到了迅速改善,监测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比较硬件基础设施进步程度,在质量管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

2.1环境监测质控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地方监测站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而室外的质量控制往往被忽视。一般环境监测站都采取人员考核持证上岗,化验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分析化验时采用平行双样、加标回收试验、绘制质控图等办法来解决室内的质量控制,但却忽视了监测信息的代表性,监测目标的设定,技术路线制定、布点、采样,样品保存与运输,样品交接等各环节的室外质量保证。实际上如果是不具有代表性的监测信息,室内分析的数据再准确也没有价值。

2.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手段有待加强

环境监测实验室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较为完善,主要采取密码样、加标样、平行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方式,但由于环境监测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与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展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和及时,管理工作仍然存在漏洞,阻碍着数据准确性提高。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监测技术的发展相比,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质控技术的发展都表现出滞后和不完备,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3环境监测数据不真实

监测站的职责是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如实提供数据,至于监测数据的高低、环境质量的好坏对监测站来说并无利害关系,所以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应该是绝对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在当前实行环境保护实绩考核、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节能减排考核等形势的推动下,各地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环保政绩,常常出现为了地区考核名次等而随意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情况,应会不同的考核、检查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监测数据。

2.4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法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至今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头,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不管是在工作经验上还是在工作方法上,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比如说,由于投入不足,监测手段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技术储备不足,大部分环境监测仍停留在室外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初层次工作方法等,从而导致在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深入的变化原因分析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规律性的分析归纳整理,从而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建议

3.1思想上提高重视关注度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要引起人们的关注重视,在当前环境下仍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需要环境监测工作者自己不断努力,拿出实际成绩,向社会展示环境方面精确有效的数据,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从外部,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促使相关各界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关注度,从思想上和从行动上,对环境监测工作加大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使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3.2充分发挥质管监督作用

对质量监督员进行考核和竞争上岗,成绩合格者给予任命,优先给予质量监督员更多的专业培训,充分发挥监督员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督促质量监督员关注和监督各项监测工作中的每个技术细节,派遣质量监督员对采样前准备、采样、保存和运输、样品交接、样品前处理、分析化验等监测全过程进行现场质控,跟踪监督,严格把关,达到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效果,确保环境监测每一环节的质量。

3.3优化质量保证体系结构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目标和工作计划。环境监测目标不仅要考虑监测的各个环节的优化内容,还要考虑监测各要素投入与组合的具体方式和比例。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制订要紧紧围绕环境监测总目标的要求开展,最终形成分阶段、分组室、分项目的计划体系。在目标和计划的优化过程中广泛征求全体监测成员的意见,既要考虑人的因素,又要考虑物的因素,同时又要考虑监测技术的因素,从而实现计划和可能的统一,保证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4提高现有人员综合素质

对现有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全面搞好质量管理。加强培训管理,让现有监测工作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掌握监测工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诸如管理学、心理学、计量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积累监测工作经验,改变落后的监测工作方法,是目前全面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最具体有效的举措。

3.5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产品”,其过程包括采样、分析和数据处理等多个环节,是典型的个人活动,即工作者是在指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独立活动。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都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工作的外部监督,既可以促进自我监督,又能够统筹考虑整个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政策、规划,强化分级管理和条块管理体制,全面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4.结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事业的生命线。因此,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最首要、最根本的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代表性、准确性的根本要求。在当前日益变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关注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从而促进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亓学红,朱颜苹.现阶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之我见.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