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时间:2022-05-20 17:02:12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第1篇

出发点,以上学期取得的成绩为基础,扬长避短,逐步推广养成教育,力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生活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目标,坚持不懈

我校本学期依然以《中小学养成教育管理细则》为养成教育培养内容,在全面推广各种习惯的同时,确定重点内容,我校

按照局重点工作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培养目标的同时,把学生的听课习惯和作业习惯也作为本学期的主要培养

内容。

开学初我校要求各位教师针对自已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计划,在学期中并针对学生听课的具体情况,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

好的听课习惯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业务校长和教导处深入班级听课,了解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

二、具体习惯的培养

1.作业习惯的培养jsgzzj/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我校在作业习惯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开学初制定作业要求,要求班主任按时留

作业,作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生的字迹要工整,本面要整洁,班主任批阅要及时,避免错批。教导处和业务校

长每月对各班作业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和班主任交流,不断整改,同时把检查情况按等级评定,与教师期

末考核挂钩。本学期学生的作业效果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2.听课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并不是一夕培养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业务校长深入班级听课,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并

和任课教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展开论坛,针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状况,业务校长利用业务学习对教师进行教

学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上课的教学能力,力求通过教师丰富的课堂内容、诚挚的关心和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多方面吸收

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3.写字习惯的培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校把每天下午1:00到1:15这段时间设为写字时间,同时把科任教师分配到各个班当副

班任,一同深入学生当中从坐姿、握笔姿势、字的基本笔画等细节处指导学生写字。业务校长和教导处每天深入班级监督

写字教学的完成情况。

同时在教师中间开展师生齐练活动,教师每天坚持练习粉笔字和钢笔字,在不断提高自身写字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起表率作

用。

通过这一学期的全面努力,我校师生的写字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4.读记习惯的培养

教育工作德育为先,为了更好地从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我校本学期把《弟子规》引入学校,每名学生人手一本新版《

弟子规》。每天早上7:30到7:45这段时间我校设为诵读时间,班主任逐句讲解后,要求学生诵读《弟子规》,让

学生在中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校把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也定为阅读时间,为了全面鼓励学生走进书的乐园,学校为各个年级买了大量的课处图书供学

生阅读,还为每一名学生订制了一本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同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

5.计算习惯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我校开学初统一帮学生购买了口算题卡,班主任每天利用早自习或上课前一分钟,领学生进

行速算练习,从基础抓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具体活动

(一)三月份:

1.林义鸿、李书平、姜彩霞等11人参加《弟子规》培训。

2.3月28日在我校邀请权淑芳、吴虹到校召开《弟子规》讲座。我校部分家长和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

深刻地洗礼。

(二)四月份

1.4月13日组织了三——五年级阅读成果比赛。三年组刘筱宇、四年组吴狄,五年组王金海获得一等奖,栾璐伶、开薪茹、

隋明瑶等同学获二等奖,姚明轩、杨琬琳、刘全双等同学获得三等奖。

2.4月15日下午进行全校诵读展示。全校50人参加了展示活动。一——五年级学生齐聚一堂,这个充实而又紧张的下午,让

学生受益颇多。

(三)五月份

1.5月20日我校写字教师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写字培训。我校专业写字教师少,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全面推动了我校写字教学

的开展。

2.5月24日组织全校演讲比赛。三年级的栾璐伶、开薪茹等同学成绩突出。

3.在我校写字竞赛中,王金迪、林鹭、代雨杭、曹旭荧和王金海获校级一等奖;李端文、纪丽、高德等获二等奖;钟志国

、姚名轩、付凯军等获三等奖。

4.在5月末我校评选养成习惯优秀少年:梁旭桐、钟治国、柴钜晨等被评为“小小书法家”;姜厚洋、王金迪、肖以旭等被

评为“好习惯好少年”;丁铭禹、叶加宝、现梓阳等被评为“文明小公民”;王星晨、马佳华、隋明瑶等被评为“乐学少

年”;王超、崔美玲、何生恩等被评为“阅读小能手”。

5.5月31日我校学生参加了区组织的写字竞赛,在比赛中我校成绩较理想。

(四)六月份

1.6月4日王金海参加市写字竞赛。

四、具体落实

1.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工作之后,教导处加大检查力度,对每一项工作都及时检查落实情况。

第2篇

出发点,以上学期取得的成绩为基础,扬长避短,逐步推广养成教育,力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生活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目标,坚持不懈

我校本学期依然以《中小学养成教育管理细则》为养成教育培养内容,在全面推广各种习惯的同时,确定重点内容,我校

按照局重点工作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培养目标的同时,把学生的听课习惯和作业习惯也作为本学期的主要培养

内容。

开学初我校要求各位教师针对自已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计划,在学期中并针对学生听课的具体情况,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

好的听课习惯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业务校长和教导处深入班级听课,了解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

二、具体习惯的培养

1.作业习惯的培养jsgzzj/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我校在作业习惯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开学初制定作业要求,要求班主任按时留

作业,作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生的字迹要工整,本面要整洁,班主任批阅要及时,避免错批。教导处和业务校

长每月对各班作业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和班主任交流,不断整改,同时把检查情况按等级评定,与教师期

末考核挂钩。本学期学生的作业效果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2.听课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并不是一夕培养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业务校长深入班级听课,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并

和任课教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展开论坛,针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状况,业务校长利用业务学习对教师进行教

学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上课的教学能力,力求通过教师丰富的课堂内容、诚挚的关心和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多方面吸收

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3.写字习惯的培养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校把每天下午1:00到1:15这段时间设为写字时间,同时把科任教师分配到各个班当副

班任,一同深入学生当中从坐姿、握笔姿势、字的基本笔画等细节处指导学生写字。业务校长和教导处每天深入班级监督

写字教学的完成情况。

同时在教师中间开展师生齐练活动,教师每天坚持练习粉笔字和钢笔字,在不断提高自身写字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起表率作

用。

通过这一学期的全面努力,我校师生的写字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4.读记习惯的培养

教育工作德育为先,为了更好地从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我校本学期把《弟子规》引入学校,每名学生人手一本新版《

弟子规》。每天早上7:30到7:45这段时间我校设为诵读时间,班主任逐句讲解后,要求学生诵读《弟子规》,让

学生在中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校把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也定为阅读时间,为了全面鼓励学生走进书的乐园,学校为各个年级买了大量的课处图书供学

生阅读,还为每一名学生订制了一本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同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

5.计算习惯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我校开学初统一帮学生购买了口算题卡,班主任每天利用早自习或上课前一分钟,领学生进

行速算练习,从基础抓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具体活动

(一)三月份:

1.林义鸿、李书平、姜彩霞等11人参加《弟子规》培训。

2.3月28日在我校邀请权淑芳、吴虹到校召开《弟子规》讲座。我校部分家长和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

深刻地洗礼。

(二)四月份

1.4月13日组织了三——五年级阅读成果比赛。三年组刘筱宇、四年组吴狄,五年组王金海获得一等奖,栾璐伶、开薪茹、

隋明瑶等同学获二等奖,姚明轩、杨琬琳、刘全双等同学获得三等奖。

2.4月15日下午进行全校诵读展示。全校50人参加了展示活动。一——五年级学生齐聚一堂,这个充实而又紧张的下午,让

学生受益颇多。

(三)五月份

1.5月20日我校写字教师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写字培训。我校专业写字教师少,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全面推动了我校写字教学

的开展。

2.5月24日组织全校演讲比赛。三年级的栾璐伶、开薪茹等同学成绩突出。

3.在我校写字竞赛中,王金迪、林鹭、代雨杭、曹旭荧和王金海获校级一等奖;李端文、纪丽、高德等获二等奖;钟志国

、姚名轩、付凯军等获三等奖。

4.在5月末我校评选养成习惯优秀少年:梁旭桐、钟治国、柴钜晨等被评为“小小书法家”;姜厚洋、王金迪、肖以旭等被

评为“好习惯好少年”;丁铭禹、叶加宝、现梓阳等被评为“文明小公民”;王星晨、马佳华、隋明瑶等被评为“乐学少

年”;王超、崔美玲、何生恩等被评为“阅读小能手”。

5.5月31日我校学生参加了区组织的写字竞赛,在比赛中我校成绩较理想。

(四)六月份

1.6月4日王金海参加市写字竞赛。

四、具体落实

1.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工作之后,教导处加大检查力度,对每一项工作都及时检查落实情况。

2.把各项检查工作与期末考评挂钩,全面督促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共2页,当前第1页1

养成教育工作贵在坚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还是本着“抓住一点,纠正一点;抓好一点,巩固一点;巩固一点,再抓一

第3篇

《市中小学生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各中小学深入研究、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措施方法不得力、各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质量有效提升,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四章第八条,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带给学生什么,这四句话道出了真谛,指明了方向,而其中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根本的目标和归宿,因为它是学习、健体及做人做事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良好习惯作支撑,一切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习惯养成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良好习惯抓起,这是一个有思想的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的。从小处来讲,抓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行,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一味靠题海战和死拼硬擂来强迫学生学习和成绩提高是徒劳无益的,这是一个明智的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和校长应该清楚的。

实施习惯养成教育也正是从教育规律出发,确立的德育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各校对此务必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确实贯彻落实,决不可偏废。为此对学校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出十项要求,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总体思路、做好工作计划、细化活动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开展课题研究、完善规章制度、营造文化氛围、注重阶段小结、保证教育效果。各校校长要围绕上述要求,切实担负责任,亲自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检查,做到一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估,确保十项要求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将对照十项要求对各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结果作为教育质量评价中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方面,并实行一票否决,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取消一切质量评价表彰奖励。

二、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前,各校均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学校提出了数十条甚至上百条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貌似全面科学,实则是不假思索的罗列和堆砌,研究不深,取舍不当,显得繁杂和累赘。各校应从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出发,遵照循序渐进和阶梯式训练的原则,分学年学段提出习惯养成的目标和内容。目标要适中,达到度相对较低,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基本能够实现;内容要具体、精要、简洁,最好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学生易记易诵。

在总结部分学校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十个良好学习习惯和十个良好行为习惯,供各校选择和参考。十个良好学习习惯主要包括: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良好的表达习惯;4、良好的观察习惯;5、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主阅读的习惯;8、总结反思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十个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惜时守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遵守秩序的习惯;8、勤于动手的习惯;9、锻炼身体的习惯;10、讲究卫生的习惯。

各校要对上述十个良好学习习惯和十个良好行为习惯认真研究,合理选用,拟订出最精当的、最有效的、最管用的、最符合实际的、最易让学生接受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能一味说教和灌输,也不能总是提醒或批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形成良好机制认真落实和实施,否则就是盲目和随意的。根据我市目前德育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要求:

一是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目前各校正在深入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研究”的省级课题实验,大力实施德育主题活动,因此,各校要统筹德育主题活动和习惯养成教育两个重点,协调一致抓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和德育活动课程不是途径上的交叉,不是内容上的重复,而是途径和内容的统一。德育主题活动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我市德育工作的一个大的框架,是属于形式范畴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众多德育内容中的一项,是用来填充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是属于内容范畴的。为此我们要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以活动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各校“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安排一定要认真,全学期有总体计划,每个月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效果明显。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活动有氛围,让学生有感应。

二是将习惯养成教育与评价矫正相结合,实行学生不良习惯矫正“周周清”制度。习惯养成教育离不开正面教育,离不开活动引导,也离不开评价、矫正和惩戒。各校要围绕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学生养成教育台账和评价手册,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找准学生得失,以周为单位及时展开矫正,从而切实增强养成教育的过程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评价形式,可尝试建立学生习惯养成卡,通过习惯养成达标活动获得养成教育银卡、金卡和钻石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要在评价中发挥家长的作用,赢得家长的支持,让不良习惯矫正“周周清”落实在家庭,体现在社会,真正使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不让学校教育的成果被家庭社会所淹没。要将习惯养成评价与学校开展的星级学生评价、各类优秀学生表彰相结合,将习惯养成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

第4篇

一、强化师德建设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我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不断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昆明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相关规定,学校还制定了《拖布卡镇中心学校关于严禁教师参与赌博的规定》,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其它有违师德事件的发生,在学生、家长、社会面前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开展关爱教职工活动,全力改善校点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引领教师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先后为7所村校点开通了互联网,为在偏僻闭塞环境中工作的老师打通了信息联络的渠道;为5所村校点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了老师的生活条件。关心、关爱生病住院教职工,每遇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工会均抽出时间前往探望,把温暖送到教职工心中。

3、加强沟通,凝心聚力,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党支部主动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尽力做好思想矛盾的疏通化解工作。每年一次的校内工作岗位调整是学校工作的焦点,学校支部对提出调整要求未能给予解决的教职工,都耐心地一一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消除教职工对学校工作调整的误解,密切干群关系,为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抓好共青团工作,通过举行团组织活动,凝聚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二、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教育,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吸收的党组织中来,本学期吸收了两名预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政治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期末还组织了一次主题为“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驱”的党员教育活动。力图通过活动载体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以少先队组织为龙头,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学期主要以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为主,先后组织了“尊老敬老”、“保护环境,为街道美容”等主题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各村校点先后举行了规模不等的文艺活动。通过活动,不仅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平台,还化枯燥空洞的说教为直观、具体可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创设德育氛围,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活动。本学期,各村校点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的作用,创设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清明节中心小学组织全校800余名师生前往拖布卡革命烈士墓扫墓,全校师生为烈士墓敬献了花圈,共同学习、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继续抓好“三生”教育。让“三生”教育进入课堂,教师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并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

4、充分利用好“国旗下讲话”和班会、队会等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用国旗下的讲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等的教育。各班级也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寓德于教”、“全员育人”,加强学科渗透,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结合课程改革,在上好主要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课程的优势,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四、切实抓好常规管理

1、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利于操作的各项德育管理制度,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加强校家联系,共同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让他们感受集体的关爱,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3、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做好班级文化的宣传工作,各班级定期出好主题黑板报,通过黑板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

4、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管理,通过少先队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对班级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五、认真落实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锻炼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的养成教育。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有250余名寄宿制学生,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找到了一套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管理办法,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寄宿学生管理制度和考评标准,通过检查评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多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各校点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周会、班会、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课堂教学和学校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本学期以来,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1)

更多关于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七、认真进行法制教育

加强教职工法制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法律素养,实现学校依法治教,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施教。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学校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实行职代会表决通过,坚持推行民主管理,依法治教。在校园通过法制教育课、法制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的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中心学校主动联系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用生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八、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养成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德育基地缺乏,难以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德育科研工作力度不够,少数教师德育工作意识差。

3、“留守儿童”、“隔带教育”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各种难度。

更多关于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的文章 >>

第5篇

【关键词】大陆 社会工作人才 研究综述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并于2011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自此,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状况。文章梳理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缺陷做了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社会工作人才概念、内涵的界定

雷洁琼提出中国民政工作就是社会工作之后,王思斌对实际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作了区分,他指出,与专业社会工作相比较,实际社会工作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实际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二是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并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系统的专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袁光亮将社会工作人才区分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实际社会工作人才,甑炳亮、王秀江认为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的社会工作者和从事相关社会服务但没有专业性要求的社会工作人员,易钢则认为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人员构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在界定社会工作人才相关概念之后,刘华丽对成功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一个成功的社会工作者对人性持关怀和乐观的态度、对自我具有合理定位且自尊自信、对他人尊重信任接纳友善以及诚实务实有活力。周宏、付尚媛、梁楠从初级、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者三个层次,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交叉建构了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素质,朱雨欣等人还以西部农村为考察对象,也从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的职业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指标体系进行探讨,李林凤还针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社会背景,提出社会工作者向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时应具备的素质除一般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素质外,还应具有掌握案主族群文化和特征、挑战并改变自己对少数族群案主具有的成见以及了解中国民族政策与法规等素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中国社会为什么需要社会工作人才,二是需要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现在已有多少社会工作人才。王思斌、仲祖文、戚欣、徐永祥等学者的研究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王思斌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及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仲祖文认为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戚欣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转型的角度阐述了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性;徐永祥则从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体制建构三个方面,即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和主要承担者、是第三部门发展的促进者和示范者、是公共财政体系的催生者,论述了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需求。

在社工人才需求量及现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以区域为例,如孙中锋、王邦虎以安徽为例,认为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制约,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普遍存在总量偏少、结构分散、身份尴尬、待遇偏低等问题,提出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探寻适合的模式,通过舆论宣传、科学规划、岗位开发、完善体制等路径来推动,进而促进本区域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张小蕾对天津,石方军对河南,彭鑫对上海卢湾区等省市社工人才在年龄、专业化、职业化和服务领域等方面的分布及需求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研究结论大致相同。

另一是以服务领域为例,张时飞通过对广州养老院社工人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三点建议,即率先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单位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率先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入手,推动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把发展社会工作的“核心服务”作为建设社会工作职业权威的重要突破口。周胜和周爱萍通过厦门市救助领域社工人才调研,认为明确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身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总结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院式培养,建立在国际经验借鉴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王德丰、陆士桢、陈树强、孙立亚、张作俭、马凤芝等先后撰文讨论了新加坡、美国、香港、挪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直接指导了20世纪末期大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发展。21世纪以来,周湘斌、李迎生、张朝雄等人在全面考察英国社会工作的资格教育及其专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研究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不悖的二元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大陆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认可、多方参与以及专业教育和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思路。

在经验借鉴基础之上,中国学者也努力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王立红、周光亮认为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周林波认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养与本土实践具有强大的“嵌套”关系,坚持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政府、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学院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顾海霞、罗观翠通过总结中山大学采用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动员、整合资源,以构建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达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崇慧、吕涛、姜敏以云南各高校为例,研究NGO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培训、资料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图总结“双赢”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理想途径和模式。

地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经验总结代表性成果是民政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区(上海市、深圳市、江西万载县和浙江宁波海曙区)以及四个试点单位(北京第一福利院、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和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上海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成立社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管理机构,注重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构建设;江西万载县从三个方面形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格局,一是开发一批社工岗位,二是创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社工、从工(准义工)、义工的两个联动机制,三是培养三只社工队伍,即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本土化社工从业队伍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和未来取向

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反思和未来取向主要集中在学院式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文军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脱节”、“职业社工培养中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的错位”等十个挑战分析;王思斌对非协调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阶段、动因、非均衡性的分析,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在数量与速度、人员与素质、专业化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需要在发展中取得平衡。

史柏年总结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四个特点:后生快发、教育先行、师资滞后和拿来即用,并提出社会工作教育在教育目标、道路、管理和人才培养四方面面临的严峻选择。向德平分析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本土化理论和方法缺乏、专业价值观和理念缺乏、专业师资缺乏、培养目标模糊、教学脱离实际、就业渠道狭窄等,提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坚持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知识传送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的取向。

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文献综述来看,学术界对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取得若干共识。第一,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两部分,一是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是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又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人员;第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中国转型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道路;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嵌入到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中,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多方参与形式开展。

此外,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理论研究居多,来自于地方性实践并提升为本土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加强;第二,主要关注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实际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足;第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现有研究涉及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还很少。

第6篇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8、对值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思想意识,提高工作质量,使检查工作有条不紊,公平公正地开展。

9、负责的领导教师必须严格进行检查,做好成绩累计工作排出名次与本周检查的总结、记录一起于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前上交到少先队。少先队将检查记录累加,评选出本周的纪律、卫生、好人好事流动红旗获得者。每月由纪律、卫生流动红旗次数评选出精神文明班级。

10、对检查中的问题及时反馈。

每周五定为例会日,安排养成教育工作阶段性总结,各班主任应明确扣分原因,确定今后努力的重点特别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

11、少先队是小学生的先进组织,充分利用少先队这块阵地,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学雷锋树新风,尊老爱幼等教育,巩固与完善养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将它延伸成为学生的宣誓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使他们更明确自己的现今任务。

第7篇

一、加强管理,引领养成教育

《班级公约》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被很好地执行,才能使养成教育得到落实。所以,检查与督促等管理措施就成为引领养成教育的手段之一。既检查教师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训练,又检查学生养成教育的达成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不同的养成教育训练标准与要求,不同时段也有不同训练达成标准与要求,统一由德育处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值日老师检查:值日老师负责对各班的文明礼仪、纪律卫生、两操集队、中午用餐、集体放学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认真进行汇总,汇总结果张贴到校门口公示栏。德育处不定期巡查:根据各年级段不同月份或不同周次的养成教育重点,德育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发现问题即时反馈,摸清情况,督促整改。学生干部检查:学校开展“五项百分竞赛”,由大队部所有委员分工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文明、卫生、两操、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对检查出发现的问题,由大队委员开出“友情提醒单”至所在班级,责令及时整改。每周对“五项百分竞赛”进行汇总,分年级进行排名评比公示。开展阶段总结:按时间段,每两个月总结一次;按养成教育内容,每一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完成时总结一次。在召开学生座谈会、核实检查及巡查记录、走进班级进行调查了解等基础上,形成年级和学校两个层次的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同时通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确保养成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地进行。

二、开展活动,提升小学生养成教育

结合节日活动开展感恩教育上半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下半年的教师节、敬老节等,都是应当成为开展感恩教育的好契机。感谢长辈的教育活动可以有:帮妈妈洗一次脚;为奶奶捶一次背;向教师送上一句祝福;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唱歌跳舞等。结合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清明节前后,各班以诗歌、故事、网络祭英烈等多种形式表达了对先烈的怀念以及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国庆节期间,各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班级自主设岗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各班拥有自主设岗权,学校不限制名额,按需设岗、按学生特长设岗,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可做,班级事务事事有人管理。如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传统岗位;也有纪律委员、图书委员、升旗委员、用餐委员等事务岗位;还有爱国委员、文明委员、敬老委员、创新委员、进步委员等精神岗位。开展总结表彰评比活动 养成教育实施一学期后,由德育处统一组织总结表彰评比。每学期期末,各班与“班级自主设岗制”相结合,由全班同学投票,得票过半且得到大家认可的同学,申报校级“礼仪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卫生之星”“助人之星”等,由德育处进行表彰,张榜公布,以巩固和激励一学期以来养成教育的成果。

三、家校合力,保障养成教育

要真正使小学生养成教育有明显成效,则需要家校合力,同行同为。在家庭中,年轻的父母大多因为忙于工作,而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过度溺爱,与年轻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让一些机灵的孩子在学校这番表现,到了家里又是另一番表现。甚至有些低年级学生在校表现还不错,双休日一回到老人身边就原形毕露;在学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刚跨出校门老人就递上了“美味”的零食要避免类似这种情形的发生,就得将养成教育的意识延伸到家庭,使家庭和学校形成默契,达到一致。通过开家长会、建家校QQ群、上门家访、电话短信交流等方式,下发《给家长朋友的一封公开信》等,与家长定期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应该改掉什么样的坏习惯,在家要达到怎样的养成教育要求。通过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家长的积极配合,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作者:吴雪明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第8篇

时光在匆匆流失,在不经意间又到了秋叶纷飞,寒风刺骨的季节,在本学期我担任大班级的保育员工作,在这一学期里有欢乐也有汗水,有工作上的困惑也有各方面的进步。同时一学期又将过去了,这里,我也应该整理一下我的思绪,总结过去了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一、不断学习进取,总结工作经验。

认真做好自己的保教工作,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保育员教师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保育员教师。在工作中,我以园内下达的任务及本班的教育为中心,努力做到和各位老师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长处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保育水平,平时遇到园内和班级以及其他班有什么额外任务,尽自己力所能及,会和本班老师一起加班加点,及时完成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做好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参与、探索意识,培养幼儿行为规范、自理生活能力、自我保护、生活卫生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在一日各项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幼儿进餐时,能够做到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使用、收放自己的物品。

2、注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幼儿学习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床上用品。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保教工作中纠正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争抢玩具等,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4、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提高了身体抗病能力。

三、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杜绝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老师们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同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高度的应变能力,开学前,我会对桌椅、床、玩具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及时的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让家长放心。认真做好午检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并作详细记录。有病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有病幼儿的隔离工作,幼儿的被褥定期给家长拿回去清洗。

四、认真学习“保育员工作职责”,明确保育工作目标。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到,在组织活动中,注意观察

幼儿的神态、情绪,发现异常及时询问。

第9篇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1

  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特将本学期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完成基本情况概述。

  小学的学生因土生土长在农村,个个生龙活虎,性格活泼好动,对体育学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各项体育活动很容易组织,各项活动开展的很成功,也很出色。尤其是游戏活动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1、备好了每节课,上好了每节课,严把教学质量关,积极总结好的教学方法。

  2、认真指导了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让他们劳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学生走强身之路。

  3、善于发现特长生,培养精华,开发潜力,大力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4、注重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卫生意识。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学生身体健康档案,做到预防疾病有据可寻。不断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力图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学期我们除开设好健康课之外,还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对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并要求学生对照实行。

  三、取得主要成绩的方法措施:

  1、课堂上注重了对学生的管理,课堂内外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2、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常规工作,严把备课、上课质量关。

  3、切实改进了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松紧适度,适合学生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创造运动的一切有利条件。

  5、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2

  本学期我校体育工作在市教育局和学校的总体布署下,在学校行政的关心支持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学校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现就本学期我校开展的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我组二位专职体育老师能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目标,结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新型、现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

  全组老师在教学中能以现代课堂理念规范自我,平时能认真加强体育新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教科研意识气氛浓厚,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本组老师能认真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学期初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在我校承办的基础课改观摩活动中,邵丽华执教的《原地投掷轻物》受到听课老师一致好评!

  二、常抓不懈,推动“二操一活动”有序开展。

  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资料。一学期来,体育组配合少先队大队部工作,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实施“领操周周换”制度,不断改善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召开了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本学期初及时做好广播操比赛规程的制定和通知工作,督促师生不断改善动作规范性,提高做操质量,积极准备校学生广播操比赛。并于20XX年11月份举行了全校学生参加的广播操比赛,经过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广播操做操的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参战各级各类体育竞赛。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本学期我组全体老师继续不遗余力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二位体育老师分别负责学校田径队和校男女毽球队、排球队的训练工作。一学期来,体育老师利用早晚课余时间,带领运动员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我们组建的校排球队参加XX昆山市小学生女子排球赛,获得了市第三名。我校毽球队、跳绳队利用冬训时间,积极扎实开展训练。我们相信,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喜悦。

  四、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

  根据教育部20XX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的配备,建立了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本学期,为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肺活量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握力计等仪器。并于今年五月对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的测试工作和数据的统计,并作出了全面认真的分析,为今后体育工作的开展供给了有效数据。

  转眼之间,一学期就接近了尾声,新的一学期来临之际,我校的体育工作又将面临一个崭新的开始,所有一切都要求着我组体育老师一如既往地加倍努力,让裕元体育这朵棋葩开得更艳,开得更久。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3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来,我能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自觉的参加学校的各种会议和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青蓝结对及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关爱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平时能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以师德的要求为准则,注重师德的养成,时刻提醒自己,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是义不容辞的,平时的课堂中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主线,认真的学习新课改标准、思想、理念并逐步融贯到课堂教学中去。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前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本身的文化专业知识也要不断的提高,平时阅读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书刊杂志,在网上阅览有关体育方面的教学文章,了解体育教育发展,学习一些外地体育的优良教育教学理念,以充实自己。认真参与学校开展的青蓝结对及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吸取同行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等,结合自身,努力形成一种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自身工作

  1、备课

  本学期,我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青蓝结对及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和同事们的商讨下,认真学习体育新课标。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常规的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情、学情、新课标、教参,虚心向青蓝结对师父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体现新教学理念。

  2、上课

  上好课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要做好课前准备,提前检查和布置好场地、器材,积极做好安全设施,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做好常规教育,做好准备活动,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整个学期下来,无教学事故发生。认真讲课,认真示范,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发扬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本学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授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主,教学目标:

  1、通过广播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运动的积极的参与,热爱的行为与热爱。

  2、使所有的同学熟悉的掌握第九套广播体操3、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活动、愉悦身心、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学生方面: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现代课堂教育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的余地,只有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自信的学生。我相信通过不同的方法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条件、机会,合理的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学校体育工作:

  各行各业都在竞争,要想在学校立稳自己的.脚跟,就得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还有平时工作都要做的好。

  (一)群体工作

  本学期我积极组织和支持学校群体活动,积极协作体育组开展全校性的拔河比赛、冬季阳光体育长跑及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认真地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是否达到标准进行测试。我们体育组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活动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赞扬。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努力使学生的参与的面能够更广些,极大的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为全面的开展群体活动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积极参加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其他工作

  定期的检查体育器械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做好体育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抽空和体育组教师交流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现在总结如下:

  1、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及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多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有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上方法等都比较单一。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如何显性化做的不够到位,新课标的贯彻不到位,今后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加以改进。

  3、课堂上对于以下教学能力还要有所提高: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与掌握,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第10篇

一、实现:“三全管理”做到“四育人”协调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了“三全管理”机制。

1、全员管理,即从校长到教职员工,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建全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岗位德育工作制度,定期了开德育工作会义,研究德育工作,学校把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入了教师量化考核之中,极大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

2、全面管理。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各类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发挥着中间作用,校风、班风、学风,校园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从面保证全面管理的实施。

3、全程管理。即从学生每天上学到放学,以至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三年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十八中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全程活动总表》,把德育全年的工作和学生三年受教育的活动全都包括进去,便于了全程管理的具体实施。“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德育工作春限于党、政、工、团抓的现象,打破了德育工作受轻视的局面,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行“三全管理”,促进“四育人”协调发展。我们实行“三全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促进了“四育人”的协调发展,即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和协调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端正了思想,克服以前那种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管工作,不管育人的局面。在环境育人方面,我校几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校容、校貌,到教育人环境都发生着具大变化,基本做到了“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了“42241”德育管理工程。我校为加强德育工作力度,规范德育工作行为,根据中学德育工,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作特点结合实际制定了“42241”德育管理工程,具体内容如下:

“4”即进行四方面的教育。

1、进行“五自”即“自尊、自爱、自立、自理、自强”和“六有”即“有竞争意识、有做人准则、有学习习惯、有创新精神、有适应能力、有管理能力”教育,以“做人”为切入点,突出怎样做人,做什么人。

2、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开展行为规范示范班,示范生评比活动。

3、进行“五爱”教育,实现明理与导行的有机结合。

4、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

“2”是二个健全

1、健全德育工作队伍。

2、健全德育工作网络系统。

“2”是二确定

1、确定年级学期教育活动重点。

2、确定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4”是每天进行四次检查,在检查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1”是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

通过此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克服了德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便德育工作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

三、创建“无悔青春工程”,促进德育工作开展。

“无悔青春工程”是我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其主题是“争做无悔青春人,我们共同去奋斗。”具体内容如下:

1、“讲、守、争”活动,即“讲文明、守纪律、争做合格中学生”活动。重点是通过此项活动来加强班级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同时结合学生的综合操评,把一学期一次的典型评定具体化、过程化,克服了学生综合操行评定中的不足。

2、“联、帮、带”活动。即“联系先进,帮助后进,带动一片”活动。重点是通过手拉手,心联心、一帮一,一助一,结对子等形式,帮助双差生转化,每学期召开表彰会,同三好学生一样来表彰进步学生,每学期都有二十几名进步突出的同学受到表扬。

3、“比、竞、赛”活动,即“比学习、竞学风、赛品德”活动。重点是通过比一比、竞一竞、赛一赛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们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利用间操时间进行学法系列讲座,制定十八中学学习常规,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开展“无悔青春工程”,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文明、守纪、尊师、教学”的班风;“严谨务实、循规善诱”的教风;“勤奋刻苦、从严求的学风;“严格、独立、沉着、守时”的考风已经形成。

四、德育工作教育活动系列化、序列化、科学化体系的建立。

(一)、德育工作教育活动系列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确保德育教育活动、内容的连续性,整体性。

1、爱国主义教育系列。

爱国主义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加强“五爱”教育,责任心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观是我们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我们立足主题班、团队会,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每年元月我们都坚持开展主题为“访贫、问苦、送温暖”的学雷锋活动,每年四月组织团员、青年举行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的清明祭扫活动,每年五月开展主题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的系列教育活动,每年七月,开展“党旗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八月开展主题为“军民共建鱼水情”活动,举行国防教育座谈会,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送慰问品每年都达千余元,每年九月十八日坚持主题为“牢记历史,振兴中华”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屈辱史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每年十月开展“热爱祖国,立志成才”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会,征文,书画展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祖国之情。每年十二月份开展主题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一·二九精神”教育活动,每年寒假,开展“三个一”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青少年增强了爱国热情,培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情感。

2、养成教育系列。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我们长期坚持以“做人”为切入点,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文明、守纪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强化了“自尊、自爱、自主、自理、自强”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做人准则、有自学习惯、有创新意识、有健康体魄、有适应能力,有效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

①坚持日查、周评、月总结的值周工作。值周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基础,德育工作的好坏看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好坏看值周,值周工作的好坏看机制。从九六年起,我校就对值周工作进行了调整,健全了管理机制,实行全员管理,制定了完善了值周评比细则,坚持了日查、周评、月总结工作制,把值周工作同老师量化考核进行挂钩,开展了“双优”班级评选和“行为规范示范班”的评比,从宏观上加大了对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度。

②深化“讲、守、争”活动,从微观上加大养成教育力度。我们制定了班级开展“讲、守、争”活动细则,同文明学生评比,学生评优结合起来,从学生个体思想,行为上加强管理力度。

③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行为规范的专项培养与强化。养成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抓专项,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每学期开学初都开展行为规范强化月活动,每年三月开展主题为“学雷锋、创班风、树校风”活动,九月结合初一军训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认识,促进班风,校风的形成。其它各月则进行专项抓。我们开展“三无竞赛”活动,重点是抓迟到,早退、旷课;开展“文明行走”竞赛活动,重点抓轻声慢步,礼让右行,不跑跳,不打闹,不逗留,不大声喧哗;开展“创建肃静课间”竞赛活动,要求下课后到室外活动,不在室内打闹、说笑、逗留;开展“最佳自习课班级”评比活动,要求学生做到“自习不讲话,保持室内肃静,学习态度专注认真,不看无关的课外书,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开展“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衣着朴实,不穿奇装异服,不攀比,不买零食,不乱华钱,爱护公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今年九月,我们重点进行了奇装异服专项检查,目前,我们学生已经杜绝穿奇装异服;开展“无批评周”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规范》,倡导学生自律、自理,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受教育,开展“文明走廊”竞赛活动,要求学生不玩游戏,不进舞厅,不进录像厅,今年十月、十一月我们重点进行了电子游戏厅专项经常,上课时间抽查,中午、放学必查,体育课、自习课抽查,星期六、星期天、节假日全体班主任集中力量定点抽查。由于我们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注重抓专项,反复抓,抓反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有了明显提高,良好的班风、校风基本形成。

3、素质教育系列。

我们从96年起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把“全面、合格、优质、特长”做为学生素质培养的总目标。开设了各类活动课,成立了各类活动兴趣小组,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集中展示一年来素质教育成果,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六届。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带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在第五届校园艺术节中,全校学生100%参加了活动,在第六届校园艺术节活动中,个人获奖人数、参加活动的人数将要超过第五届校园艺术节。

我校各班都成立了班报和手抄报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80%以上的学生接受了微机的基础教育,都能达到初级操作水平,通过几年来校园艺术节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4、其他系列活动。

我们还形成了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教育,开展宣传周教育,象征性长跑,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等等,形成了体育教育活动系列,每年举办运动会、越野赛,举,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办间操、队列、队形比赛。

(二)、德育工作的序列化。

德育工作序列化是全程管理的具体化,也是德育工作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我们每年都结合实际制定和调整德育工作全程活动总表,把各系列教育活动有机地安排在各个月,并确定每个月教育重点和各系列教育活动重点。同时针对不同学年特点确定不同内容和形式,注重分层次教育,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高质、高效有序进行。

五、办好“一校”,抓好“两办”。

(一)、家长学校。

定期召开学习班,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方法。定期举行家长教子经验交流。出版十八中家长学习交流报,提高了家长家庭教育的理论水平,促进了三结合网络的形成。

(二)、安全文明办。

我校成立了安全文明办,与街道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小区工作,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文明教育,九八年我校被评为市安全文明单位。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成才观;理工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27-02

2014年初,《人民日报》分别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及“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为题论述了当前形势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一代的精英群体,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直接关乎着“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现状一瞥

以笔者所在的理工科高等院校为例,2013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中文科专业拟录取350人,不到总招生人数3680人的十分之一。理工类学生学体特点为对专业学习十分重视,欠缺人文思考与人文情怀,尤其对于个人“成才观”的养成还处于原始的模糊感知阶段。我项目组成员设计了一组有关学生成才观的调查问卷。选取理工科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其中问卷第6题“你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学生?”的分析中,有72人选择了B选项“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努力”。这充分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及个人价值,没有真实的、可触的认识。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除了院系辅导员及相关负责老师在日常工作交流中的有益灌输和启发外,学生很少能够有参与到关于“成才观”问题的思考中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

问卷第5题“您认为自己价值观的确立,受到什么影响最大?”的答案中,有60人次选择了“家庭教育”,29人次选择了“学校教育”,这说明学生普遍认为,家庭和学校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渠道。理工科高校学生如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进入大学学习后摆脱了高中时期家长的“时时看管”,家庭因素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加之理工科院校学生接触人文思考,尤其是对于“成才观”这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其实是一个未被重视的成才观“培养皿”。高校新生入学两年内都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期总学时最低也在48学时,某些学周较长的学期可达90学时,《大学英语》课程学时总数在理工科学生每学期的总学时数中绝对是“重头戏”。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均使用每单元选取一两篇课文的编辑形式,课文内容一般会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课文选得好,内容贴切,积极向上,发人思考,大学英语课堂就会变成大学生正确成才观有效的培养阵地。

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成才观相关课文的分析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第三版共分四册,每册8个单元,每单元配有Passage A和Passage B共两篇课文。笔者对该套教材课文作了梳理,其总数为64篇,其中课文主题与大学生成才观直接相关的就有20篇,占总四册教材总篇数的31.25%,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些课文材料的内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思考课文内容,总结作者观点,内化蕴含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接收到其中“隐性”的大学生成才观教育,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个人成才观。

四、一些疑问

在讨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持怀疑态度,在理论高度及具体操作层面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大学英语不是主要教语言技巧吗?怎么开始承载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了?这正体现了很多人对英语教育的误读。不可否认,英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知识的讲授。但对于成功的语言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双语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思想观点有深刻认识。上述图表显示了课文与大学生成才观的有机契合。英语教师在分析篇章内容结构时,通常会反复地操练学生的阅读、总结等技巧,当学生完全掌握课文内容时,就会做到一种无意识的成才观培养。

2.一线英语教师们会有这样的学生成才观培养意识吗?目前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确实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方面欠缺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与社会对大学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定性不无关系。随着高等教育及管理的发展,高校各部门职责愈发精细化。公众对于任课教师的工作,一般定义在“传道、授业、解惑”,而“育人”这个职能则似乎责无旁贷地被仅限于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本职工作中。其实,在当今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导者”,甚至“人生的方向标”。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利用理工科学生较为新奇的人文气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社会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3.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成才观的养成能有多大影响?这个领域前人鲜有思考。究竟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对学生成才观有多大的影响,我们确实难以界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固然不能替代原有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但其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长观养成这一问题上的作用可以用之前的“锦上添花”来形容。大学生的成才观养成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个人家庭教育以及学生交际圈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尤其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而言,是他们能够接触到个人成才观思考领域的一个重要辅助途径,是高校学生成才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五、对理工科高校英语课堂的展望

理工科高校学生由于自身专业课程特点,在四年的大学课堂学习中很少接触人文类课程,鲜有机会在课堂中探讨类成才观话题,其本身对于个人成才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有效的引导。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乏与大学生成才观养成相关的文章。这为理工科高校深入开展学生成才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阵地。如果一线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在课下留意积累关于大学生成才观的理论知识,并在自己的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意“安插”相关的思考与讨论,势必可以将我们大学英语教育又赋予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也会为理工科高校学生的未来成才观养成开辟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K].第6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235.

[2]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学旺.关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4):34-37.

[4]赖桂珠.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121-122.

第12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多维路径

作者简介:张广川(1979-),男,山东德州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18-04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特征,是一种“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彰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下同)培养模式应与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既要体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共性,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个性。

目前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视阈下的学生党员教育与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大多定位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而笔者认为,工学结合的党员教育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做法,更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应渗入到学生党员成长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整合和优化学校、社会、企业等方面的学生党员教育资源,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形成党建工作完整的教育链。学生党员教育必须借助于丰富的载体来实现。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笔者认为,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党建工作开拓了新空间。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努力寻求党员教育与工学实践的融合之处,研究适合高职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日常教育、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多维路径,开僻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焕发学生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一、在日常教育中践行工学结合的党员教育培养

(一)日常教育要体现职业化特色

高职院校要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及业余党校系统教育培训中,除了教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融入一些现代职业素质与能力内容。如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让学生感受职业魅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增强自身发展信心;再如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或企业界精英讲授与准职业人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职业情感,增强团结协作等职业意识。如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廉洁校园、清风淮信”教育活动中,传媒艺术系举办廉政书画展,将师生专业素养和廉政意识协同推进。在学校举办的“一院一品工程”项目中,很多院系都把活动开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职业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如汽车系实施的汽车科技文化艺术节、传媒系开展的“学生创意展示一条街”等,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同理,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也应体现职业化、专业化特色。

(二)日常教育要体现地域化特色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地域特色资源对彰显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特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包容天下 崛起江淮”的新时期淮安精神、博大精深的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纪念馆等淮安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作为党员教育素材,利用其亲和力与感召力,发挥其价值引导、精神熏陶、行为规范和传播影响的作用,并以此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丰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学校开展的“班级创建”活动、“品海棠,忆总理”系列活动,新建的淮安历史文化墙都是很好地利用了淮安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三)日常教育要体现短周期特色

鉴于高职院校学制只有三年,尤其是半年多的校外顶岗实习导致学生党员在校培养周期较短的实际,要调整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节奏,将“选苗”考察摸底工作前移。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及早安排党的基本知识讲座,引导新生尽早提交入党申请;如邀请二、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等为新生分享其入党体会;如把高年级学生的入党宣誓仪式安排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中以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同时对新生争取积极加入党组织的意愿和付诸实践的行动都是极大的鼓舞和提升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高职院校新生中在中学阶段被党组织培养成积极分子的大约在3‰上下[1],要对他们加强考察和教育,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布任务、压担子,引导和鼓励他们尽快成熟。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发展周期短、节奏快,但是一定要坚持原则,要严格遵照学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四表决四公示五测试六审查”实施要求和程序,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二、在实践服务中践行工学结合的党员教育培养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党建也要服从服务于这一培养特色。而开展志愿服务无疑成为高职院校针对在校学生党员践行“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非常好的选择。

志愿服务要求服务个体为被服务群体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通过智力与体力的付出,达到实践自身、提高自我的目的。而对学生党员而言,志愿服务的实践恰好是对其理论水平及党性修养的一种检验。可以探索建立学生党员服务教育机制,要求党员在各个培养阶段利用课余间无偿参加不少于一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服务。由学生党员所在党组织发放志愿服务卡,记载服务时间、地点、内容、工作量等,为学生党员提供一个培养其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成长平台。学生党员考察时要把其是否争取在校内外各种实践锻炼平台上积极为班级服务、为系部广大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尤其是在该平台上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表现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其主要途径有:

(一)以校内服务为平台,促使学生党员锻炼成长

在工学结合的培养理念下,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接受培养和锻炼。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在一些二级部门设立学生党员“小助理”岗位,汽车系请学生党员负责洗车服务部的运作,后勤部门请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公益劳动课的小组长,很多院系安排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助理班主任,后勤部门邀请学生党员到采购、加工、售卖等食堂服务一线体验,等等。这给学生党员提供了参与工作实践的机会与锻炼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服务好广大学生,使其成为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需要使其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这种学生党员参与校内各类服务锻炼平台的做法,丰富了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形式,扩大了学生党员的影响力,体现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并促进了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深化[2]。

(二)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延伸学生党员教育课堂

红色资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懈追求,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情操,是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活动,使党员教育培养课堂得到延伸。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到(刘老庄82烈士等)烈士陵园、(、苏皖边区政府旧址、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等)纪念馆、(淮安五德教育等)展览馆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瞻仰活动并重温入党誓词;定期邀请红色基地的专家、学者或老党员为学生党员进行现场报告,如邀请纪念馆讲解员在学院海棠园进行伟人品德与故事讲述;如组织学生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调研和研讨,把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如将红色资源有效纳入学生党员专业学习,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红色资源与自身的专业优势有效结合。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党员可联合红色基地开发网上3D虚拟纪念馆,传媒艺术系学生党员可联合红色基地开发红色旅游模型制作或产品包装,等等。这种依托高职院校所在地红色资源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做法,拓展了教育培养的新途径,把红色资源和历史文化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教材,切实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学生党员服务社会

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开拓者,而学生党员恰是学生中的骨干和带头人,是学生队伍的核心灵魂,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宣传者和实践者。所以,在工学结合理念下要充分为其提供社会调研和综合实践的机会,发挥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通过“院系与城市社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选派大学生党员义工进社区,实现学校和城市社区党支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人才共育,社区共建”的双赢目的。同时,学校积极引导鼓励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参加家电修理、知识下乡、义务支教、信息服务等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道德境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其坚定入党信念。这种做法是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是逐步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型过程,学生党员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强了与社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让他们既看到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看到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面,从而增强学生党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激发他们致力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意识。

三、在校企合作中践行工学结合的党员教育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进入顶岗实习时大部分还是预备党员,他们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企业管理的规范环境、企业文化的人文环境、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体验着从学生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换的现实过程。这期间,有人与人之间思维的碰撞,更有各方面利与弊的冲突、取与舍的抉择,所以,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入党考察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由于他们的工作区域广而散,导致这阶段的教育管理存在重技能轻党建等很多问题。

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教育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办法》,要求非常全面,如要求学生党员所在党支部要在其外出实习前安排一次组织生活,对学生党员进行专题教育,增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组织和纪律观念;如设立临时党支部负责协调安排本片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必须定期、不定期地向临时党支部和学校所在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如预备党员转正答辩组要吸收顶岗实习临时党支部成员参加;等等。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有如下几点思考和设想。

(一)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探索党员培养委托模式

在有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中探索学生党员培养委托模式,即学生党组织关系在学校学生党支部,但是委托企业党组织对实习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帮助他们建立党小组,指导他们参加企业党组织活动,感受企业文化,并参与其实习考核[3]。如果企业没有党组织,则可以委托企业人事部门或其他管理部门代替党组织对学生进行实习期间政治学习、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各方面的教育和考核。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部门和企业在有关合作协议、培养方案中增加企业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内容,由学校临时党支部负责对企业党组织或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由企业党组织或者管理部门对实习学生党员进行综合鉴定,使得学生党性素养的提高与技能水平的提升得到有效的融合。

延伸一点思考,我们甚至可以邀请类似麦可思等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调研数据分析时,专门对实习期间实习生党员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组织纪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与普通学生进行对比。这对我们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和学校学生党员培养质量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检验。

(二)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工学结合期间学生离校实习期间较长,教育、考察工作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建立工学结合党员管理党总支,全面负责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工学结合党员管理党总支下设以区域为单位的临时学生党支部。工学结合党员管理党总支负责根据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分散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灵活教育培养形式,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如开辟网上党校、开通工学结合党员管理党总支交流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传媒技术,增强全体党员学生的凝聚力,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促使支部建设走向现代化。

(三)细化定期汇报材料,完善顶岗学生考核管理

将学生党员向临时党支部和学校所在党支部汇报的内容,如《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工作月报表》等统一固化作为日后组织发展时的必备材料。在学生顶岗实习系统中增加“党员专栏”内容,由临时党支部负责指导学生党员定期录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同时请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党组织或人事部门及时录入学生党员在实习单位的工作表现,使学生党员随时能接受党组织和企业的双重教育管理。

总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带来挑战,同时也为之找到了更丰富的土壤。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勇于探索寻求“工学结合”理念下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多维路径,不断完善学生党员管理体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董炯华,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