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工程工作经验总结

建筑工程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2-07-24 20:4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工程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工程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预决算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建筑工程的预决算工作是以货币形式来衡量筑工程价值的,其反映了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的产品生产和生产耗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代表了该时期的建筑产品生产机械化、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的发展水平。为了适应建筑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预决算应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保证所编制的预决算具有合理性、准确性。提高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对于搞好基本建设计划和投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推行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制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不断重视,许多研究者都进行了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认为,影响工程预决算编制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设计质量、实物量与人工价格、现场资料及现场签证等。要准确、合理地编制工程预决算,必须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增强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合理性。

二、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定额项目出现错套。

施工单位在套定额时往往存在就高不就低、低工程套高价定额子目等错套现象,一定情况地影响了预决算工作的准确性。如特定设备的安装,定额项目可分为组装型和成套型。由于组装型的定额基价比成套型的定额基价高,因此施工单位往往按组装型定价。

(二)合同条款不够完善。

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明确条款,从而使施工单位的多算、冒算存在操作空间。尤其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由于合同签订时没有对包干范围、调整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其结果往往导致包干项目出现超标并按实际工程量结算。

(三)材料价格管理混乱。

在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构成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额的60%~70%。近年来,受建筑行业整体影响,各类建筑材料价格浮动较大,而我国目前对于建筑市场中材料价格的管理不够完善,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的开展。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合理套用工程定额。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及子目附注,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

(二)完善工程合同细节。

双方应最大限度地完善建筑施工工程合同,明确各施工细节及人员职责权限,确保工程质量。签证单叙述表达要求准确,隐蔽工程签证要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时间长、场面大、工序多,建设单位应制定措施加强工程管理以及监督。

(三)加强材料价格管理。

项目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可行措施控制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提高建设投资效益。业主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建筑市场各种材料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并尽量杜绝施工现场严重浪费的情况。

四、未来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中的要点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和管理涉及到行政机关、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诸多部门,为了进一步完善工程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指导工作,做好预算定额、取费标准、设备及材料价格的管理工作,定期关于预算编制的各种信息,举办工程概预算培训班,从而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二)不断提升预算编制水平。

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实施控制和管理,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报价,并按照设计和施工合同认真组织施工,力争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预算编制人员应深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资料,并熟练掌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有关规定、费用标准,从而不断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

(三)尽量规范工程决算。

规范工程决算审定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简单和明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从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体系、提高计算工程造价的准确度和准确计算施工期的人数数量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从而不断提升预算编制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是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一定情况下直接影响工程的后续工作。本次研究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文章认为,合理套用工程定额、完善工程合同细节、加强材料价格管理,是解决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工作问题的有效措施。相关部门应对工程施工预决算审核进行科学管理,并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水平,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才能使工程预决算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集团)公司科员,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淑芹,试析建筑工程预决算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华章,2012(08):315.

第2篇

摘要: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的,主要的对当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做出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 监理工作

1、目前监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1.1监理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

从目前建筑监理工作发展的趋势上看,监理工作的责任越来越大。其中主要的表现为:一部分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的业务将责任推卸到监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比较多;施工企业的改制和转型,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向着承包管理的方向发展,而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到建筑施工现场,使得建筑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的下降;建设主管部门也有推卸监理责任的现象。

1.2监理地位尴尬

长期以来,建设单位作为投资主体,习惯于掌握工程建设的控制权。即使在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后,建设单位仍然留恋工程建设投资控制权,形成了监理单位对工程没有实际控制权。监理单位成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夹心”,监理单位有责无权,难以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控制管理,地位尴尬。

1.3工程监理招标,引发恶性竞争

从行业发展的前景来看,引入竞争机制是对的,但是在工程监理招投标时,价格竞争似乎成了最重要的手段,工程监理费的收取普遍低于收费标准。很多项目仍然采用旧的收费标准,过低的费用只能造成到场的监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工程监理效果,影响了整个监理行业的形象。

1.4监理队伍素质有下滑趋势

监理取费偏低、监理地位的尴尬,使得监理行业成了“鸡肋”,高智能人才不愿进监理公司或者不愿从事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收入在注册工程师中处于垫底位置,几乎只有其他注册工程师的一半,这就决定了真正从事监理工作的只有两类人:老工程师、技师和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既有注册证书,又有工作能力的人往往选择挂靠证书,从事其他职业。

1.5行业管理还有待改革

目前,监理行业管理者仍然是政府,实行行业准入制度、企业资质和个人资质捆绑制度,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监理制度。政府管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企业监管责任的承担者是谁、监理人才的流动性差、东西部地区监理人才数量的显著差异及西部地区工程监理的到位率不足等问题。

2、加强建筑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注重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举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服务性行业尤其如此。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不忘内部人员的挖掘,这也是一种资源,要充分利用,为企业创造效益。技术知识是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从事监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也应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智能化施工等新兴的技术发展,要有充足的学习准备和扎实的监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对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做到监理到位把好质量关。思想道德培训是为督促员工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识而设立的培训内容,它包括建筑法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几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培训,使员工在市场竞争中合理的使用竞争手段,避免做出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不仅是对员工自身一个必要的修养,也关系到企业文化中员工的精神面貌。

2.2加强建筑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风范

建筑监理应当自觉遵守宪法和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及规范。始终维护建筑监理事业的荣誉、尊严和地位,为顾客提供精心勤勉的建筑工程监理服务。在从业过程中应当掌握和了解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金融、保险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监理服务项目熟练运用,能果敢地处理问题、并协调组织和综合判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实向委托方申明自已所具有的执业能力,不对自己执业能力和执业经验进行夸张、虚假和误导性宣传,并且不承接不能胜任的业务:充分发挥应有的技能,增强竞争、创新、时效、保密等意识;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坚持深入实际追求真理的职业精神,公正地提供专业建议、判断或决定等建筑工程监理服务内容: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咨询原则,不出具含有虚假、严重不实、有偏见的或具有误导性的分析或结论的监理报告等资料;不应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和借用任何不适当的钱物或参加商务活动,不接受任何有碍独立判断的酬谢:遵守基本的行业惯例,不擅自离岗位或擅自接受其他监理任务。监理人员只有具备高尚的

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2.3正确处理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的所面临的几个关系

由于涉及的单位较多,监理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施工等单位对监理认识的肤浅,监理队伍参差不齐等原因,在监理工作中总会出现监理与业主、监理与设计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尤以监理与业主的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更大。如解决不好,必然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与业主的关系本质上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是合同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监理委托合同一旦签订,其监理工程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就确定了。监理合同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的解除和撤销。在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利时,应具有独立性、业主或施工单位均无权干预。工程监理制已经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应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继续深化对监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监理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摆脱监理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使建设监理事业健康发展。

总之,建筑工程中的监理工推动了我国建设水平的发展,同时也要深刻了解到,其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故也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妨碍了其发展。目前,加强监理工作必须要提高人员素质,通过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业不断进步跨越。

参考文献:

[1]张华.对当前我国建筑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2]胡剑青.对当前监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及对策[J].

[3]李毓采.关于工程监理工作一些问题的思考[J].

[4]魏志学,马宏涛,姚民安.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监理工作[J].

第3篇

【关键词】运作质量、项目管理、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以及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方法,其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以及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入手,探讨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相关职责履行不够两方面,首先由于缺乏严格的执行力量,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切实运行,各种奖惩制度以及自检和报监程序不能落实;其次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虽然其大多数的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确定了相关职能部门及人员的主要职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其职责的履行能力较差,并且对于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往往采用自行解决的办法,不进行上报处理。

2.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执行力度差

首先作为最重要的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并没有在相关规定要求下对其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不一致,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项目施工方案及安全方案,产生了一定的施工安全与质量隐患。第三,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及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各项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无法顺利有效执行。

3.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水平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建筑市场的急剧扩增,使得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缺失情况较为严重,以致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岗位上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工作经验不足,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施工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市场利润越来越少。而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材料等固化条件相对是固定不动的,唯一加强企业市场综合竞争能力的途径就是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在科学、系统、全面的施工技术管理基础上,将施工技术优势转变为生产优势,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事故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

2.有利于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施工技术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施工企业当前生存和发挥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构建,带动了各项管理流程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最终提升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三、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应进行的是施工标准制度的制定,其次进行相应的施工设计审核和责任划分工作。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即是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对各个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标准检查工作,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追溯至直接责任人,并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应在对施工设计方案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巡查并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建设初期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来说,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应做好各个部门的责任与权力划分,确保各部门工作的准确落实,从而施工技术标准要求下,使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施工进行阶段

施工进行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首先应注意度具有一定隐蔽性质的工程环节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检查,其次应注意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要与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沟通,避免出现问题。第三,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及设备进行检验和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施工的基础质量。第四,对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计划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在进行不同部门的较差施工作业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工作。

3.施工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首先应做的是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审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符合标准要求。其次应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在公正、合法的前提下对其和个性进行比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求其进行返工处理,确保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最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经验总结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及薄弱技术环节做好记录和分析处理,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四、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全面覆盖的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具有施工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施工过程复杂多样等特点,所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细微环节入手,建立起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工程项目投招标为起点,工程质量验收为重点,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各个管理环节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中都有据可依。

2.强化对各项施工技术标准规范的掌握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技术标准,按照等级不同其主要可以分为国家标准、企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正是由于这些标准的强制性,才更能显现出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意义和权威性。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在对各种技术规范的学习和了解基础上,熟练掌握施工技术管理共组的各项要求以及标准方法。

3.加强施工图纸审查

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重要施工依据,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应从工程施工开展就进行,从而在工程开工前能对工程设计特点及设计意图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对可能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施工技术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在对施工图纸审查完毕后还应进行相应的互审和会审工作,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技术性建议,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技术管理应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应在对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应通过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施工图纸设计、加强对施工技术标准规范的了解和掌握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方法,使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及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计,2010(12):46-47

[2]杨要邦,工程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协调配合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3(4):206-206

[3]吕可爱,浅论新时期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3(2):121-122

第4篇

关键词:工程投资估算 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对比分析

1.前言

投资估算是在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场址方案和工程建设方案等进行研究并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总投资数额及分年资金需要量进行的估算。投资估算是投资决策过程中确定融资方案、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基础。可见投资估算是影响项目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估算偏高可能会造成项目上不了马,最终无法实施;投资估算偏低,则可能造成工程概算超估算,需分析个中原因,并重新上报审批,最终影响工程进度。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因为投资不够影响工期,原本2~3年可以竣工投产的,结果搞了4~5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何能将投资估算编制得准确、合理,已经是很多工程造价咨询人员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编制投资估算的实用方法

建设投资的估算方法有简单估算法和分类估算法,目前电网建设工程采用的是分类估算法。

城市电网建设工程一般包括变电站工程、输电线路工程以及通信工程。如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一份电网建设工程的投资估算,减少重复计算、漏项和工程量计算错误的发生,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有效的的编制方法,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就220kV及以下变电站工程进行详述。

估算的步骤是①分别计算工程所需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②汇总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得出项目建设所需的工程费用;③在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④以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基础估算基本预备费;⑤在确定工程费用分年投资计划的基础上估算涨价预备费(目前电力工程此项一般不计算)和建贷利息;⑥总计求出整个工程总投资。

一、认真解读各设计专业的提资单

各变电设计专业包括系统、变电一次、变电二次、土建、通信专业等,各专业的提资是投资估算编制的基础。提资单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如最基本的工程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各设备的选型及数量、土建工程量等。认真解读,有助于我们准确编制投资估算,可按建设规模参考以往同类工程进行匡算,以该数据和编制出来的投资估算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合理,从而确保最终的成果准确合理。如某110千伏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本期建设规模: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1×5万千伏安,110千伏出线0回,10千伏出线12回,10千伏无功补偿1×2×5010万千乏,同类工程的动态投资一般在1200万至1300万之间,如果编制出来的估算在此范围之外,就要对比分析原因,最后该工程估算是1292万元,说明这个估算是合理的。从我们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二、认真计算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通常是根据行业或专门机构的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估算。

一个220kV新建变电站工程的建筑工程费一般占总投资的20%~25%。其中主辅生产工程费用,只要规模相同,基本上各个工程之间工程费用相差都不会太大,容易通过类似工程对比分析造价合理性;变化较大的是“与站址有关的单项工程”,因为每个变电站的站址条件不同,其费用就会出入较大。如果站址地质条件较好,则费用较低,如果站址地质条件较差,地基处理较复杂,则其费用较高,因此对建筑工程费用的估算需重点关注此项。

一个220kV新建变电站工程的安装工程费一般占总投资的8%~15%,其中户外敞开式变电站的安装工程费一般占总投资的12%~15%,GIS变电站的安装工程费一般占总投资的8%~12%。估算安装工程费比较简单,只要按行业定额、取费标准和有关文件准确计算就可以了。

三、合理估算设备购置费

一个新建变电站工程的设备购置费一般占总投资的30%~50%,户外敞开式变电站的设备购置费一般占30%至40%,GIS变电站的设备购置费一般占40%至50%,因此其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投资是否合理。

设备购置费,包括国内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220kV及以下变电站工程一般不会使用进口设备,多采用国产和合资的设备,因此本文只就国产和合资设备进行叙述。

对于一些常用的设备和材料,各省的电力建设定额站一般都会设备材料综合信息价,并会根据实际的市场价格定期更新。造价人员只需要准确套用就可以了。

而对于综合信息价没有的设备价,我们可以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有近期的类似工程设备合同价可以参考的,我们就参考套用;如果没有的,我们就必须进行厂家询价了,注意有些电气设备由于参数不同价格相差较大,必须专业设计人员提供参数配合进行询价,以免影响价格的准确性。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建设用地费用;第二类是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第三类是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

建设用地费用包括土地征用费、施工场地租用费、迁移补偿费、余物清理费、送电线路走廊赔偿费、通信设施防送电线路干扰措施费。需要注意的是土地征用费,除了为办理土地使用权证向政府部门缴纳的税费应列入土地征用费外,在征地过程中发生的土地补偿金、安置补助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勘测定界费、征地管理费、办证费等也应列入土地征用费项目。现实工作中,土地补偿金容易与迁移补偿费混淆,对所征用土地范围内的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电力线、通信线、铁路、公里、沟渠、管道、坟墓、林木等进行迁移所发生的补偿费用要列入迁移补偿费,而对于弃土占地赔偿则应列入土地征用费。土地征用费一般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和计算标准计算,由于今年物价上涨比较快,地价也涨得很厉害,文件价格与实际价格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有当地近期的征地协议价格,建议参照计列,以免在实施时因为费用不够而影响工期。

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包括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大件运输措施费及基本预备费等;与项目运营有关的费用包括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试运费、生产准备费等。上述这些费用一般都是按有关文件规定的费率进行计算,在此就不再细述了。

五、动态费用

动态费用是指对构成工程造价的各要素在建设预算编制年至竣工验收期间,因时间和市场价格变化所引起价格增长和资金成本增加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价差预备费由于政府主管部门近年来没有价格上涨指数,所以该项费用按零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则按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计算。

上述总计,我们可以估算出整个变电站工程的投资。

六、分析对比

估算编制的最后一步就是参考类似工程对比分析,这个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需认真对待。首先对比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找出费用相差较大的,再进一步进行对比。如某变电站工程,经对比发现安装工程费为8907万元,而类似工程为1792万元,两者一对比明显不合理,进一步对比各分部分项工程,发现电缆及接地的费用不合理,经过仔细核对,ZR-VV22-0.6/1-3*4的工程量输入错误,实际长度为1.5公里,误输为1500公里,引起费用增加了几千万。综上所述,要准确编制估算,参考类似工程对比分析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 安全问题 管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基础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先进施工设备的引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面临现在建筑工程出现的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建筑工地发生施工事故的死亡人数达1750人左右,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原料浪费,还会带来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案,不断地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最低程度的减少人员的伤亡。

二、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内建筑市场不断在发展,投资者对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投资费用的降低是他们始终如一追求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要保证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安全,坚持“安全第一”为施工准则,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做好施工工程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防护管理措施,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筑项目的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具体方针,这是国家对建筑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对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重要的经验总结,建筑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这一重要职责落实到位。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体现,我国为了加强企业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观念,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及法规,使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更加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各企业在具体施工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建筑施工经验,完善和强化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足和漏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我国城市建筑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和办公楼采用高层建筑,此外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城市风景的标志物,这就为施工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难度,建筑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平均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总体的专业技术素养不高,安全保护知识比较片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还要加强建筑工人人身安全知识的普及,保证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为了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入正常的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很有必要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讨论和研究。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疏忽安全管理,有的企业甚至压缩专职安全人员,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预防措施以及控制安全问题能力减弱。由于上述的这些原因,近年来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改革和企业制度的全面开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以盈利为目标,面对现今激烈的招标投标,工程质量是工程价格的前提和基础,要使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投资的资金合理使用、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之间关系,降低工程造价也是他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工程质量的优劣,使得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种因素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下是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一)安全管理工作经费紧张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建筑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经费紧张,一些程序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同时建设单位的要求较高,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也随之加大,建立取费是根据传统的标准进行的,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他职工相比较低,目前主要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的控制上,管理者没有一定的经济实权,安全管理动作更加没有力度,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偏低,没有一定的经济实权,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由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的素质培养,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竞争需求,同时农民工出身的建筑施工队伍,缺乏安全消防意识,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同时对安全管理的不重视,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各工程项目安全工作的审核,从而使企业的工程项目工作效率较低,最终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资金严重不足

现阶段,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减少成本,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安全生产的资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直接成本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间接成本。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与安全事故率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目前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竞争严峻,特别是招标市场管理等尚未有明确的规范,建设单位(或业主)压价十分严重,施工单位的过度激烈竞争也相互杀价,导致施工单位难以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成本的投入,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的经济方面原因。

除以上几点问题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存在缺乏安全管理内部监管机制;建筑市场中存在违法现象、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还有待完善等问题。

四、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

安全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施工管理不仅要对施工质量实行管理,而且还要采取旁站、平行检验和巡视等形式,按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进行管理。进行管理以及管理的工作者,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正是安全隐患的外露表现。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要求和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改善,以消除事故隐患。

五、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这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进度,是检验高层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标准和重要手段,只有坚持以安全管理工作为前提,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对建筑施工人员人身健康的威胁,使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杜守军,刘卫然.基于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8.

[2]黄英伟.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科技致富向导》,2010,1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建筑施工技术也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和改善。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而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空间也进行了提升,因此,也更好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在施工中可塑性非常好,能够和钢筋进行非常牢固的结合,而且在整体性能方面非常好,强度非常大,最为重要的是其施工成本非常低,在使用时间方面也非常长,因此,受到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新技术不断出现,混凝土材料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的强化工作非常重要。文章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方法

1.1 基础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的施工会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要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先开始深基础施工,然后进行浅基础施工,这样能够对地基施工周边的建筑物安全进行保障。在地基施工中,对基坑的排水工作以及降水工作要进行格外的重视,这样能够对地基安全进行保证。

1.2 承台施工

依据建筑物的标准高度开展针对性的测量就是承台施工,建筑物承台要以间隔水平分割为主,通常在主楼的基础是以两层楼的施工为主,因此,两层通常都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要以六天为间隔,对两层之间的厚度也要进行严格要求,一般在一米半以上,层与层之间也要采取一定的间隔措施,可以利用抗拉钢筋为间隔工具。在施工中,这种方法不仅仅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降低,同时,也能节省施工成本,对资源进行节约。

1.3 严格遵守混凝土施工顺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一定要按照施工顺序来开展施工,一般都是由远到近的施工,但是,因为施工中会出现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在不平坦的施工地点施工有时无法避免,在这种施工地点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首次浇筑就要成功,然后到另外一边进行施工,最后在顶端进行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一定要由输送泵运输到施工现场,而且,对混凝土的温度也要进行控制,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分析

2.1 混凝土施工的工作要点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检测,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混凝土比例严格符合标准要求。尤其是在搅拌机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及精度计算,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不仅仅如此,还要针对施工中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次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每个环节的混凝土从选取、运输、施工及后期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混凝土的使用,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混凝土检测,防止 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2.2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进行严密的监视,尤其是搅拌过程。在搅拌时要保证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分布的非常均匀,可以利用强制搅拌机,这样能够保证搅拌的均匀程度达到相关的要求。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对施工质量进行提高。在搅拌时间和投放原材料方面也要进行重视,保证在混凝土中的钢纤维不会出现团状现象。

2.3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搅拌运输机来进行输送,在运输时,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运输时间长短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对混凝土的拌制场所以及运输距离和时间都要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在罐内或者是现场进行二次搅拌,保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均匀程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

2.4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在混凝土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对冷缝的问题一定要进行重视。在很多的建筑施工中,冷缝问题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就出现质量问题,一定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很多的施工队伍采用振捣的方式对冷缝问题进行处理,但是,在振捣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机械完成,因此,采用人工振捣方式时一般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应该按照施工要求的时间来进行执行,要以混凝土的不下沉或者是表面出现浮浆为准,这样才能对浇筑的质量进行保证。

3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3.1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都是沿用以前的施工技术,在创新以及科研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投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非常必要,对改善落后的技术以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建筑行业管理部门要对时展要求进行顺应,重视科研项目的开展,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为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供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工作经验也要进行积累和总结,利用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能够更好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能在工作中找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3.2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全面开展以前,技术管理人员要对复杂环节的施工要点进行交流,交流的主要对象就是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在施工钱,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等问题进行掌握,并且结合施工现场的人员素质、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还要对工程的整体进度以及质量提高进行重视,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可以实现。

4 结束语

在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也是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技术保障。在建筑项目中,混凝土施工要包含很多的项目,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非常必要。最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个部分,都会推动这项技术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在住房方面的需求,因此,在施工中,对质量一定要进行提高,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对施工技术水平就要进行提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在使用中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军子,郭振权,陈小阳.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A].河南省建筑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第7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渗漏;原因;防治措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在城市建设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房屋建筑的渗漏问题及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房屋建筑渗漏水防治,贯穿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和回访保修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已经交付使用的建筑物,如果出现渗漏现象,不但恶化了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还将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所以,防治渗漏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重点。在房屋建筑工程中, 常见的渗漏现象往往出现在屋面、卫生间管道和外墙、塑钢窗等部位。

1.房屋易出现渗漏原因与部位

引起房屋工程渗漏的原因很多,设计失误、选材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细部做法不认真、交付使用后装修不当、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因素造成。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渗漏现象往往出现在以下部位:①屋面,主要集中在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屋面天沟、檐沟与落水口、变形缝、出屋面的管道边缘、屋面板等;②洗手间管道和地面;③外墙;④地下室。

房屋渗漏的原因分析。

1.1屋面

(1)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的渗漏。山墙、女儿墙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连接泛水部位的裂缝。该裂缝与屋面平行,其渗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材料方面。山墙、女儿墙一般采用的是砖砌体,而屋面板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板。由于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砖砌体和混凝土的变形值不同,致使其连接部位就产生裂缝。该部位防水一旦受到破坏,雨水沿裂缝渗入室内。二是施工方面。山墙、女儿墙与屋面板连接处一般设计要求做泛水,而且防水层都应按泛水节点构造进行施工。但在处理渗漏时,常常发现施工并没按要求进行。

(2)屋面天沟和檐沟和落水口的渗漏。在现场察看时,经常发现屋面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太小,有的甚至有倒坡现象,有的落水口高于沟面,这就使屋面天沟、檐沟排水不畅或积水,因而产生渗水。另外,施工时落水口的短管没有紧贴基层。落水口没有采用密封材料封口,做防水层时又增设附加层,这些都会造成渗水。

(3)变形缝的渗漏最常见发生渗水的是采用铁皮顶盖的变形缝,原因是有的镀锌铁皮顶盖未能按流水方向搭接或接口未加焊,有的顶盖固定不牢。有的因堆放杂物,顶盖被压坏或变形,产生雨水渗漏。也有少数变形缝渗水是防水层卷材未断开被拉裂,有的是变形缝未加干铺卷材封盖或加了而未达到规定要求,有的是未做附加层等原因而产生渗水。

(4)穿过屋面板管道的渗漏。穿过屋面板的渗水经常出现在卫生间的排气管道,保温层排气管和厨房的排烟道。原因是管道周围没填嵌密封材料防水,并且多数用水泥砂浆填缝而且又不饱满。也有的是基层没处理好就做防水及其它构造层,造成构造层与管道壁连接处发生裂缝。

1.2卫生间

卫生间渗水主要是施工与材料的原因或卫生器具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如:大小便器、地漏下水管、上水开关、水龙头等,排水立管未预埋防水套管,“ 毛坯”卫生间在装修时钻洞损坏暗埋管,使用的塑料或铝塑复合管质量差等。

1.3外墙

目前的住宅工程,框架结构中起围护作用的外墙砌体使用的基本上为非承重空心砖,空心砖由于壁薄,中间多为大孔洞,空心率大(最大达 48%),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易产生破损,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外墙施工中用了上述破损砖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砌体进行凿打,人为地造成外墙砖砌体破损,较易在外墙形成渗水处,且一旦有水渗入外墙砌体,空心砖内孔洞又形成积水槽或水的通道,让人们无法正确判断渗水处,一旦发生渗漏,整改起来极其不易,易形成顽症。

塑钢窗下雨时, 雨水沿塑钢窗的框边缝隙流入室内,污染了墙面和下层顶棚。原因是塑钢窗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灌注发泡胶时, 两侧未封死,发泡胶自由流动,导致发泡胶不够密实,雨水沿缝隙渗入室内。

2.防治措施

2.1屋面渗漏的防治

(1)加强屋面构造层施工质量管理屋面构。造施工时必须按工序分层分项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好检查验收的记录并整理归档。要改变以往靠班组自检的做法,在分项验收中应有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并签证。

(2)山墙和女儿墙渗漏对于山墙、 女儿墙部位的渗漏, 建议设计在结构上加强屋面与山墙、女儿墙的拉结,增加拉结钢筋。

(3)天沟和檐沟及变形缝等渗漏渗漏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如坡度太小,收口处不密实而产生渗水。所以建议在天沟、檐沟、变形缝的施工时适当增大其坡度(>2%),在做防水层时都应增设附加层,并采用密封材料嵌填收口处。

(4)屋面穿管漏水。除了按要求做出圆弧和高台外,也应先进行放水检查,再做防水层,注意做好泛水。

2.2卫生间渗漏的防治

首先要把好备品、备件关,即在施工中加强检查样品。为防止地漏管道和大便器渗漏水,下水管穿过楼板的封堵, 应作为一道工序检查签证,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地面施工。对于蹲式下卧安装的大便器,除检查下水管封堵外,尚需通过试水,检查结构是否漏水。一定要在结构和封管处不出现渗漏水时,才允许安装蹲式大便器,这样即使大便器破碎或接口处渗水,也不至于渗入楼下。

2.3外墙使用的砌体砖建议

使用三排孔多孔或其它轻质实体砌块,当使用空心砖或多孔砖砌筑外墙时,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砖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砖,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 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 250mm,砌后浇 C20 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抹灰前应检查墙体孔洞,封堵墙身的各种孔洞,不平整处用 1:3 水泥砂浆找平,如遇太厚处应分层找平或挂钢筋网,对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的拉结杆等在外墙留下的洞口应清洁湿润,用素水泥浆扫充分,再用干硬性混凝土分2次各半封堵,先内后外,充分捣固密实。

2.4塑钢窗渗漏的防治

(1)灌注发泡胶时,两侧要用夹具封死,确保发泡胶受挤压密实。

(2)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确保塞缝密实。发泡胶发泡完毕,取下夹具,用小抹子收边勾缝。

3.结束语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防渗问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房屋渗漏成因复杂,环节众多,而且环环相连,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而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渗漏。因此,房屋渗漏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根据实际操作过程的经验总结和原因分析, 对各种渗漏均应认真研究探讨,抓好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切实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把好关。努力解决房屋的渗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黄庆鹏.房屋外墙渗漏的预防及治理浅论.

第8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民用建筑施工管理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筑施工的每一项工作,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真正做到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要提高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其次,建筑施工管理既要抓好进度,又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降低不合理开支带来的成本预算的增加。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最低要求。在进行建筑工程监管控制时,要以民用建筑的质量管理作为落脚点。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具体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造成的。在施工工艺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房屋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工作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工程建设中总结经验,创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二、民用建筑中常见的施工管理问题

1.缺乏安全隐患意识

一切工作都是以安全为主,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安全更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它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但是,我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安全意识淡薄现象,因为缺乏安全隐患意识而造成的事故频繁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安全警示牌的使用数量过少,安全警示语在施工现场应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的施工队在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放有安全警示牌,但是,警示牌或警示语一般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不是不全面就是位置不恰当,在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如果进行的不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一旦安全得不到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进度都会受到影响。另一种常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安全帽的佩戴问题。安全帽的佩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但是,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佩戴方法不正确,有的甚至不佩戴安全帽,或者使用的安全帽质量不达标,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安全。还有一种现象也较为常见,一般在施工的现场,都有一些孔洞作为防护设施,虽然有这一程序,但是有的施工现场应付了事,根本达不到合格的要求,并且一些警戒不明显,所设的安全网不细致,坏的地方也不能及时修补,甚至在安全网上还有钢筋等材料残余其中,这些都难以确保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所以,不难看出,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时刻存在着,这是制约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因素。

2.施工现场的环境混乱

施工现场的环境不达标是民用建筑施工过程的另一有待解决的问题。安全围墙漏设是其中之一,其次还有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搅拌机因缺乏扬尘等器械的配置,而使设施不合格,造成现场漫天都是灰尘,不仅污染环境,还使建筑人员呼吸这些污染颗粒,直接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状态。除此之外,因为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外加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现场路面不平整,甚至产生积水,有的垃圾不能及时处理,使施工现场更是混乱不堪,严重污染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

3.管理制度的不规范

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管理制度很不规范,比如,对于建筑现场材料的存放管理混乱,不能及时对随便乱放的材料进行管理,或者对器械操作程序管理不当,不能及时地维修出现问题的机器等。这些问题将会造成材料质量下降,也会使施工过程很难找到要使用的材料。尤其是对机器的维修上,若不及时处理,会使机器过早坏掉,既耗资又影响工程进度。

三、施工管理措施

1.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1)增加施工现场安全装置。必须在施工现场增加保护装置,使用屏护方法与手段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离开来。一般来说,施工现场中主要危险部位有“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五邻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经常检查这些地区的防护装置,减少因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建设施工单位的问题造成的无房户或缺少、意识的现象。虽是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

(2)增加施工中器材的机械性强度试验和电器绝缘检验。加强施工器材的预防性机械强度试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别是自行设计组装的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部件均应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必须在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时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有些还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试验,如施工用的钢丝绳、钢材、钢筋、机件及自行设计的吊栏架、外挂架子等,在使用前必须做承载试验。这种试验,是确保施工安全有效措施。同时注意电气绝缘方面的检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可靠,不仅是电业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整个施工现场财产、人员的安危。

2.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和建设的过程,对整个房屋质量构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施工控制环节任务繁多,所以影响房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的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加快建设的工期,管理的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大的原因是和施工过程的控制不利造成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主要包含:质量责任制度、施工技术复核制度、施工现象会议制度、施工控制制度、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制度、工程质量统计制度、工程质量事故上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制度。建筑工程监理部门,要根据承担的监理责任与要求,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派遣相应的监理控制人员,认真的做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各项技术措施,完成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做好工程质量事故的认定、处理以及工程的验收工作。要通过构建集体监督的责任制,保证建筑施工执法监督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高房屋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力度。

3.提高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效果

为了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施工材料上,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一些环保建筑材料,这样既环保,又能加大了对材料的利用率。在建筑施工现场,用机械必然会产生很大噪音,这对周围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合理安排调整时间,避开人们的休息时间,降低噪声污染,营造一个相对安静轻松的环境。在施工现场的安排布置上要合理化,施工材料、机械、办公室的安排布置要科学合理,要做到充分利用、高效生产;为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灰尘等,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适当做一下绿化,经常洒水保持地面的湿润,尽量降低扬尘的污染。

四、总结

总之,民用建筑作为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保障我国民用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家钊.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 2011.05.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测量;常见问题

建筑的智能化建设是当前时期不可逆转的建设趋势,它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的系统与设备,可以充分地推动建筑物实现舒适、健康、多功能、生态化,从而满足当前时期建筑住户的各种需求。但是,智能建筑建设较为复杂,从策划准备到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各方面都具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而且贯穿于建筑建设中的测量工作较为繁琐。而目前的智能化建筑的建设人员往往存在着对细节建设与具体测量等工作的忽视,致使建筑工程存在明显问题,难以达到标准的建设质量,极其不利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建设水平的提升,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建筑智能化以及工程测量二者的常见问题分析

1、建筑智能化问题

智能化作为新时期建筑建设的主流趋势,它是工程整体建设中对先进技术与高素质人才应用最多的环节,体现出对技术、人员素质以及管理工作方面的较高要求。正是鉴于此种状况,建筑的智能化建设成为当前的建筑建设中问题频发的一个环节。本文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智能化建设常见的问题:

1.1 设计工作不足

1)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普遍更加重视对整体建筑结构方面的设计,而忽视了对智能化的系统与设备应用及安装等工作的设计,为此项设计工作投入的人才较少。2)智能化设计的人才缺乏专业的有效区分,致使各项智能化的设计成果只能处于较为浅显的水平,而无法体现出专业深度以及精度,也不能使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实现在整体与部分方面的有机协调。3)我国各个建筑设计单位在开展智能化的设计时,普遍采取境外设计而境内顾问的方式,虽为我国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利于我国智能化设计工作的创新与水平的提升,且容易使设计工作陷入与建筑工程实际状况不相符的境地。4)各参与设计工作的单位及人员,在进行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导致智能化的设计经常出现落后于工程施工进度要求的状况,为建筑施工工作造成了诸多的阻碍。

1.2 技术水平低下

1)当前时期,我国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依然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控制设备,来开展智能化系统的构筑,这种构筑方式在短期内可以满足人们对智能化建筑的需求,但是,从建筑的长远使用利益来看,此种系统必将迅速地落后于时展的要求,对智能化技术的提升刻不容缓。2)我国设计单位在为建筑的智能化的设计选择技术的过程中,普遍是以对未来时期人们的智能化需求发展的预测作为技术方案的设计基础,缺乏对于智能化现状与人们需求的有效调研与分析,致使某些具有创意的高性能的设计方案难以通过设计要求,从而造成了设计方案的低技术水平,难以有效迎合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3)设计人员对建筑中各个方面的智能化设计也处于粗略的估算状态,未能针对冷热负荷、水平平衡、电力供给、消防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计算与设计,致使建筑中各方面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无法满足人们的应用要求。

2、工程测量常见问题

智能化建筑的施工队伍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展开各方面的放样、复测、定策等几项工作,此项工作开展于施工控制网完成建设之后,施工人员以施工图纸为基础,针对智能建筑的场地、形状以及高低等参照,进行实地测量与标注,以作为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依据。但是,目前智能化建筑的测量工作存在众多问题。具体来讲,其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测量人员失误

从目前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来看,它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测量人员普遍缺乏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全面掌握,致使他们在开展测量工作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地依据总施工图纸、细节施工图等各方面的材料,展开精准无误的测量。而且,他们在测量中经常会出现放样方法错误、测量顺序颠倒、测量数据计算方式错误等问题,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实际的施工图纸相差甚远,从而使得测量工作产生了对实际施工的错误引导。

2.2 技术定位偏差

智能化建筑作为高精度的系统化工程,它在水平度、斜行度、平面度、铅直度、曲线度、直线度等方面皆具有较高的精准度要求,这就需要测量人员必须能依据控制点坐标、轴线测量标志等因素,做出对各方面测量的精确放样定位。就目前来看,我国测量人员开展智能化建筑的测量工作普遍采用的是光学准直、光学弦线、激光准直等基准线法以及弦线支距、距离交会几种方法,测量人员在以设备辅助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做到对于设备精度的有效定位,过高定位造成高技术成本耗费,而定位过低则难以达到测量要求。

二、建筑智能化以及工程测量二者问题的解决策略

我国建筑的智能化建设以及其工程测量二者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阻碍了国家智能建筑发展速度。因此,智能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努力结合现有问题,严格做好对于各项问题的应对与解决,以推动智能建筑良好建设的实现。本文下面就具体对二者问题的解决策略加以分析:

1、智能化问题解决策略

1.1 完善设计工作。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作为保障建筑建设质量的首要因素,它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解决智能化的问题,必须要推动设计工作的完善。1)设计人员要加强对于工程实际状况的分析与掌握,以根据其建设目的、内容、规模、施工条件等各项因素,全面协调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目的,开展严谨的设计工作。2)设计单位应当着力依据各自的设计优势,以及建筑的实际设计需求,做好对于所有部门以及人员的有效分工,以保证设计职责与任务的具体明确划分,使各项设计工作实现个人负责与集体协调的良好运行。

1.2 健全建设规范。智能化建筑的优化建设依赖于各项规范制度的保障,以健全的制度与规范为设计、建造等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标准与约束,方能使建筑的建设目标顺利达成。1)建设单位加强对于智能化建筑特点、要求等方面问题的综合分析,在遵循国家建筑整体建设规范的基础上,为智能化建筑设计出更加完善的针对性设计规范。2)智能建筑设计规范要加强对安全性方面问题的侧重,在各项规定中体现出人身安全、机械设备可靠运行等方面的技术指标、工作要求等各项规定,以切实地保证智能化建筑实现安全可靠的设计建设。

2、工程测量问题解决策略

2.1 提升测量人员素质。1)测量人员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测量之前,要着力对相关的智能建筑建设理论、要求、规范与测量经验等进行学习,以达到对于智能建筑测量工作特殊性的有效认识。2)测量人员还要认真分析总体图、细节图等各种图纸,以达到对于各个点与线的用途与二者关系的有效把握,从而依据智能化建筑测量的实际需要展开测量工作。3)测量人员应当努力加强对方向线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等测量方法的学习以及试验,通过工作经验总结从中找到更加适合智能建筑建造的方法。4)测量人员还要努力结合现有的智能建筑测量规范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依据自身实践经验,提出对现有规范的改进建议,以推动测量工作规范的优化完善。

2.2强化测量精度定位。1)测量人员要加大对于智能化建筑各种线度的学习与分析,熟练掌握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直线度、曲线度等各个方面的精度要求,以结合具体的轴线、点之间的关系,做好对于各项测量工作的精准定位,进而为测量工作提供坚实基础。2)测量人员还要认真学习激光准直法、光学弦线法与准直法等方法的应用优势与缺陷,争取达到对于各种方法的有效掌握,在测量工作中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高效的应用,以保证自身的测量工作在良好测量方法的支撑下顺利开展。3)测量人员还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智能建筑测量相关方面的要求,以及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做好对于设备的选择以及调试,将各种准直设备、量距设备的精度定位到科学合理的水平。

三、结语:

当前时期,智能化建筑代表着一国建筑建设整体水平,我国在此方面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中测量环节的重大问题,直接严重地影响了国家建筑建设与国家的接轨,降低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建筑建设人员在新时期要努力加大对于各项建设与测量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以优化我国智能建筑当前的建设状况。

参考文献:

[1]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改善对策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09(09)

第10篇

关键词:进度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进度是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和作业进程速度的综合概念。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根据进度总目标及资源优化配制的原则编制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调整、修改原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科学有效的施工进度控制能够明显地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提高工程质量。另外,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进行控制能对工程进行有效的了解并且监督工程的建设情况,一旦工程出现任何问题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这对工程的工期和企业效益都有利。

一、施工进度管理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施工进度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建设效益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对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笔者通过对施工进度管理的分析及实践工作经验总结认为,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提升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只有两个目标,其一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其二是实现企业效益增长目标。实际上,这两个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施工进度控制则正是让两者实现最大化体现的最佳手段。有效的进度管理能够保证在既定的施工周期内按照建筑工程质量设计标准完成工程项目建设,这就为施工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科学、全面而有效的进度管理,能够在按照建筑工程质量设计标准完成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对施工进度的缩短,这不仅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还有效缩短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所以说科学而有效的进度管理是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方式。

(二)保证按期交付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保证工程项目能够按期竣工并顺利交付是施工企业的最基本施工目标,然而由于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项目难免会出现进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良好的进度管理控制才能够保证按时保质的实现工程交付。为了保证能够按期交付工程,进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施工控制,还要做好预防,防止工期延长而造成经济损失现象的出现。

(三)实现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进度与成本、施工质量都有着直接关系,在施工组织阶段,想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就必须全面、科学的进行施工进度的规划,并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进度的规划来进行施工,才能够实现对施工进度的缩短,从而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当然,此处所说的缩短施工进度是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由建筑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各参建单位共同进行商议、探讨和意见交换而形成的缩短施工进度方案,而并非工程建设企业的可以追赶工期。刻意、片面的追赶工期不仅不会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还极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进而导致工期延长,成本加大等等一系列施工问题。

二、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物资供应因素

物资供应是建筑工程能够高质量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如果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拥有丰富的物资供应,那么就能够较为容易的将建筑工程完成,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完成后的质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目前的规模较大,因此很多时间都无法将物资进行有效的供应。如果供应商无法将物资按照原有的要求进行供应,那么就会势必造成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无法拥有足够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的现象,也就会造成进度控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工期延后的现象。

(二)人员因素

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靠每一位施工工人的能力来完成的。而每一位施工工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管理以及进度控制。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大多数规模较大因此施工人员的数量也十分巨大,每位施工人员的自身情况也就会变得十分复杂,无法很好地进行施工管理与进度控制。而且由于设计人员的理念不同,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上也会出现分歧,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三、提高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水平

(一)充分做好建筑施工进度的管理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是用来确定工程各配套施工期限以及竣工日期,施工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建筑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在限期内完成建设工程并且能够迅速发挥效果。如果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就会导致人力、物力运用不合理,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延误工期。所以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计划,以保证整个建筑项目按时交付使用。施工计划制定出来以后,一定要审核以下几个要点:总进度计划一定要符合施工合同中的开、竣工日期规定;施工顺序要合理,尽量提前建设施工使用的永久性工程,先施工急需和关键的工程;保证施工计划中的项目没有遗漏,符合相关要求;单位施工计划要符合总进度的目标要求;各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要合理;施工划分的程度一定要细致;施工平面各空间要做到合理安排,均衡机械、材料、劳动力的需要量。项目施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场地平整、施工用水等条件的准备工作,请城市规划部门实测定位,准备开工,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控制施工进度,一定要实地检查,尽可能掌握资料信息,并且和计划进度进行对比,保证总计划进度的目标要求,调整进度计划,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计划完成施工。

(二)加强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调查,做好工程进度控制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也受原料供应、能源供应等人文条件影响较大,所以一定要广泛搜集各种信息,认真整理和分析自然和社会条件,做好对项目工程的调查,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目前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工程进度控制中缺乏计划系统观念,形成不了计划系统,不能及时根据状况进行动态调整,所以为了实现进度目标,在注意控制进度的同时,还要对进度的风险影响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各种风险。如:管理风险、合同风险、组织风险、技术风险等。

(三)加强建筑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的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各种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计划和经济激励措施等。资源需求计划可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个时段所需的资源。通过资源需求分析也可以发现进度计划的可行性,并且可以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指关于实现进度目标有利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建筑羡慕中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理念会对工程产生不同的影响。要在充分分析比较工程进度和设计技术 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方案的选用。如果工程进度受阻,就要及时分析是否存在技术问题,及时改进。

结束语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是一项需要各个层面的参与人员密切配合的综合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大力配合,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工程的工期延误。只要各个参建单位能够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在执行已经制定好的进度计划时能够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唐英浩.浅析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经济视角(上),2012,05:60-61.

[2]闵惊宇.建筑工程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12:122-123.

第11篇

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提升钢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措施,介绍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类别与选用原则,并针对钢结构防火涂料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

钢结构;耐火性能;防火涂料

0引言

钢结构主要由钢柱、钢梁等结构组成,通常采用的是焊缝、柳钢钉、螺栓等结构方式。房屋的骨架结构使用钢材作为建筑材料,其主要性能特点是耐磨耐久、重量比较轻、安全便捷和工期短等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钢结构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比如商务大厦、酒店、图书馆、工业建筑等多功能建筑物。超高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钢结构是必然的,这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太重,会影响到建筑荷载;采用钢结构自身结构较轻,能够托起更多的承重量。

1钢结构建筑耐火性能的分析

钢结构虽然不具备燃烧性能,但是导热性能非常好,自然状态下导热率高达58.2W/(m•K)。如果钢结构遭遇火灾影响,钢构件温度超过200℃后强度开始减弱,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和2/3,到500℃左右,其强度下降到40%~50%,当温度超过700℃时,构件强度要减少90%以上。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5min时间内,火场中的高温会上升到55℃。最典型的就是美国“9•11”事件,导致世贸大楼出现垮塌原因主要是受到高温烘烤而倒塌的。钢结构因为受热变形巨大,而自身重量却较重,就出现了垮塌现象。依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2条规定:针对耐火等级为二级的民用建筑,它们的柱梁以及模板和屋顶承重结构的耐火级别,不能小于2.50h,1.50h,1.00h。当前,我们新建的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建筑耐火等级均要求在二级以上。而试验表明:如果钢结构建设完成后,没有布置任何的防火设施,经过0.25h火烧后,就会出现大面积变形,因此,钢结构的防火性能研究,主要是对于其如何进行防火保护入手,其实际效果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

2提升钢结构耐火性能的主要措施

如果建筑物采用的钢结构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则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防火措施,以保证在高温下性能不被改变。根据国内外大量经验总结得出,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2.1钢结构外表面均匀涂抹混凝土或者耐火砖

钢梁、钢柱的主要防火措施是在其结构的外部缠绕一些钢丝后,再涂抹一层混凝土,钢结构外表面就用混凝土外墙或者使用耐火砖将钢构件完全封闭起来,以对钢结构进行保护。单由于保护层太厚,就会增加建筑的荷载力,因此,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并不是非常广泛。

2.2使用防火板对钢结构进行“包装”

使用一些不燃材料进行包装,比如水泥板、石膏板以及硅酸钙板等。防火板直接置于火灾高温中。但是,在我国当前建筑过程中,防火板的应用处于启始阶段,在应用的过程中该类应用方式运用较少。

2.3水冷却法

水冷却法包含多个方面,其中以水喷淋和疏导两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水喷淋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钢结构顶部设置一些喷淋设施,与市政网络联系起来,一旦发生火情,自动或者手动喷洒水,在钢构件外侧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膜,达到降温的效果。疏导方法指的是将传递到钢结构件上的温度通过一定的方法及时传导出去,保证钢结构件的温度不会达到其极限温度,进而保护其不备损坏。虽然水冷却法从技术上可行性较强,但是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数量非常少。

2.4表面喷涂防火材料

在钢结构外表面涂上一层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从而将钢结构件与外界火源隔离开,避免其受到外部热源的伤害,也就保证其不会出现大面积塌陷现象。上述四种方法比较得出,喷涂防火涂料的方法施工最简便,成本低廉,可以根据构件不同进行工作,使用范围比较广,工程效率也比较高。所以,本文将重点以喷涂防火涂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出最佳的防火方案。

3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运用

3.1防火涂料的类别钢结构

防火涂料的种类非常多,但是可以大致概括为:以无机材料为主的厚型非膨胀涂料、有机材料为主要组成的薄型涂料以及超薄型膨胀涂料等三种。厚型非膨胀涂料的喷涂厚度一般在10mm~40mm,耐火极限可达0.5h,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厚型防火涂料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无机材料,由于其防火性能极佳,且经过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其可靠性较强,但是整体质量较高,涂料的颗粒也比较大,外表面不美观,造成整体建筑物外形不能达到工程要求,所以此种方法通常使用在不暴露在外的表面上。薄型膨胀涂料,其通常情况下的厚度在3mm~10mm之间,该种材料受热后会膨胀,进行在其表面形成一个耐火层,防止钢结构表面温度过高,保护其不被损坏。这种涂料一般使用的是乳胶聚合物再加之阻燃剂和添加剂而成。超薄型涂料主要是指厚度在3mm的涂料,其在受外界热量影响时,会形成一个外表隔热层,是近年来才发明的新技术。其可以选择喷涂、刷涂或者滚涂的施工方式,多用在耐火不超过2h的钢结构上。与其他两种材料相比较来说,其更具有粘度细、使用便捷以及外观非常美观等优点。

3.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品种选用

CECS200∶200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第9.1.3条规定,钢结构应如何选择防火涂料,遵循以下几个条件:

1)高层建筑或者其他隐藏的位置,必须保证耐火极限在1.5h以上,一般使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2)室内或者其他需要装修的部分,可以选择耐火极限在1.5h以内的,多选择膨胀型涂料。

3)如果要求耐火极限必须在1.5h以上时,或者室内的建筑结构,此时不应选择膨胀型防火涂料。

4)露天建筑应根据环境选择防火涂料,并且在施工完成后的一年内,涂料性能不会因为环境的侵蚀受到限制。

5)复层涂料混合使用,底层必须能够与防锈漆搭配使用,增强钢结构的防锈功能。

6)膨胀型防火涂料在开始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耐火试验,确定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应用钢结构和防火涂料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外露结构或者有装饰性要求的结构部分,要选在耐火性能在1.5h或者以下的,通常使用的是薄型防火涂料。

2)室内隐蔽结构、高层建筑或者工业厂房,一般选择耐火极限超过1.5h的防火涂料,一般是厚型涂料。

3)露天结构要选择能够在外部使用的涂料。不管依据什么原则选择防火涂料,都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使用安全,无毒无害;

2)与钢结构部分融合在一起;

3)选择能够达到结构预定的耐火极限;

4)钢结构构件遇火发生变形后,防火涂料还应该保持原有形态,性能不会发生变化;

5)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4钢结构防火涂料使用问题

4.1市场乱象多,不合格产品猖獗

就目前来说,钢结构防火涂料市场非常混乱,存在大量的不合格产品,当这些产品流入到建筑工程中时,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钢结构涂料的验证时间非常长,投入资金比较多,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在工程验收时,通常是进行涂料的厚度检测。因此,当生产、销售企业将样品送到国家防火检测中心检测时,往往与其销售的产品完全不同。市场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对于那些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目前很多地方在工程验收时,都要求其提供具有国家检测资质的防火涂料检测报告,但是因为检测部门利益关系,并没有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检测,无论是检测样品、数量还是种类,都存在较大偏差,有的检测机构还会提供一些虚假报告。

4.2偷工减料,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耐火性能与其喷涂厚度有着很大关系,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喷涂,保证其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防火标准。如果在进行建筑物装修时破坏了防火涂料,必须要进行补救措施,保证其达到预定效果。目前市场上包工包料的涂料价格在20元/m2~60元/m2都有,价格低廉的部分必然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

5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现场验收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钢结构防火涂料使用要求,能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应规定,在实践过程中,除抓好防火涂料的生产,销售源头管控以外,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验收也非常重要,相关单位和部门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保证质量达标。对工程验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5.1薄型防火涂料的具体要求

1)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2)无漏涂、裂缝等现象,如果出现裂缝,宽度必须保证在0.5mm以内。3)涂层应牢固附着在钢结构表面,无鼓包、脱层现象。

4)涂层外观符合要求,表面平整度较高。

5.2厚涂层涂料必须遵循的要求

1)涂层厚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厚度不达标,必须保证达到在规定范围的85%,同时长度范围不能超过1m,间隔5m范围内不能出现相同的地区。

2)涂层接缝部门严密,钢结构部分无。

3)涂层施工完毕后不能有裂缝,如果存在,其宽度应控制在1mm范围内。

4)涂层与内部钢结构结合牢固,无鼓包和松散现象。

5)涂层表面无乳突。有具体外观要求时,应保证外观美观,母线不直度和失圆度必须控制在8mm以内。

6结语

当前,在建筑领域中,钢结构已成为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并且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升高,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为了能够提升公共安全性能,对钢结构的防火性能进行研究,已然成为当前建筑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我们是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生产者、销售者,还是使用方、施工方,尤其是监管和验收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高度安全的态度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CECS200∶200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S].

[3]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S].

第1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岩土勘察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层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也随之飞速发展,许多住宅建筑开始从多层建筑发展到11 层及以上的高层建筑,部分城市的住宅建筑甚至出现了高达 50 层的超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的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1荷载大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远高于多层建筑,为了维系自身的结构刚性与稳定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因此其自身的重量较多层建筑有了高达数十倍的提升。例如,一幢高达 35 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其基底的压力可达 800KPa,荷载的增加,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相应的提高。

1.2基础埋深大

在城市中用地逐渐紧张,住宅小区的兴建多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地下车库,地下室及地下商业等。同时,高层建筑特呈现出了瘦高的特性,其基础必须埋设于地下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其结构设计满足抗震和抵御风荷载的相关要求。一般来说,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设深度一般不小于基建筑有效高度的 1/15,而箱-桩和筏-桩基础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其建筑有效高度的1/18。按 35 层约 110m 的建筑有效高度来计算,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最小也要 20m 以上。高层建筑自身基础的特点就给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须通过对地形地貌、土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特性等做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中重要数据,如岩土分层构造,厚度、深度、承载力强度值等做出准确描述,结合设计人员对基础深度及基础形式的设计,从勘察出的地质情况为其做出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建议,以保证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可靠与稳定。

2 高层建筑基础岩土勘察的要点

2.1 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程勘察前,勘察企业应提前将勘察中所需的资料及符合勘察过程的手续办理妥善,以保证勘察任务的正确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这些资料包括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书和计划书、勘察范围的用地红线和相关的批准文件;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建设单位协助,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布置图和地形图、由设计单位填写的勘察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以及勘察进度要求等。除了收集各种勘察必须的资料和办理勘察工作的合法手续外,勘察单位还应提前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拟勘察场址的位置及特点,提前做好临时道路、水、电的清理与修建工作,组建项目组,为项目配备与之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备齐勘察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条例,勘察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资料,以备勘察工作过程中做到随时查阅,而不是完全凭借个人经验行事。

2.2 建筑工程勘察的目的与任务

建筑工程勘察的目上的是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可行性与合理性的要求,为建筑工程基础的设计、施工、基坑开挖与支护、降水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设计依据,同时为基础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论证和评价服务的。

基于以上的目的,建筑工程基础的勘察任务如下:

(1) 查明建筑场址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查清其成因、分布范围与影响程度,提出治理方案;

(2)查明对工程施工不利的地质问题,如地下暗河、空洞、墓穴等;

(3)查明建筑场址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厚度、深度、年代、结构类型、工程特性以及各土层之间的关系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

(4)查明地基内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基床系数等物理力学指标,论证使用天然地基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与基础的埋藏深度做出评价与建议。对岩质地基还应查明岩石的坚硬程度、岩体和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岩石的风化程度和风化带内的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烘干);

(5)查明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埋藏深度、补给条件、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以及抽水流量等情况,提供未来 50 年内的最高水位,为建筑的抗浮设计及地下水的腐蚀性防护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提供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并针对基坑开挖中需采取的降水控制措施和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

(6) 提供勘察场地范围内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判定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属于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提供场地土类型、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等地震参数;

(7)判别有无液化土层及其等级;

(8) 提供抗浮锚杆与岩土的结合强度特征值;

(9)预测地基下沉、变形和倾斜的特征;

(10) 对可能采取的复合地基的类型、适宜性、持力层提出建议,为施工方案中的可行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问题和建议;

(11)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提出建议,提供基坑各侧边坡的地质模型建议;

(12) 对初步勘察中遗留的问题做出结论。

2.3工程勘察过程的工作重点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勘察现场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重点,另外一方面是数据整理形成勘察报告文件的工作重点。

2.3.1工程现场勘察时,应根据提前制订好的工程勘察工作任务进度及实施纲要,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对于工程勘察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与设备应严格按照仪器与设备操作说明进行,避免出现蛮干的现象,除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外,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与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除了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工作人员还应按要求定时对所用仪器的计量精确度进行校准和审核,在设备进场前应首次校核,在工作过程中也应按使用校核时间间隔要求再次进行校核,始终使仪器与设备在计量许可认证的范围内工作,才能保证勘察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勘察现场产生的各种原始资料的记录过程必须认真填写,按规定的格式与内容来进行,杜绝随意修改与涂抹的现象,填写的内容不可用简称或缩写,相关数据的填定与认可应有校验人员的签字方可生效。同时,项目负责人也应随时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与技术督查,保证勘察现场的工作有序性和准确性。

2.3.2勘察成果的编制与审核是控制勘察工作质量的工作重点。在各级负责人对勘察原始记录资料准确、完整、有效地基础上,应依据工程的类别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工程勘察中产生的资料、图表和报告等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整理和分类。由于岩土勘察成果除了满足查清地层构造与分级的要求外,更要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工程场地的条件,对工程设计、施工条件和地基处理时的开挖、支护及降水等关键技术措施做出具体的要求和评价,为岩土工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决策和指导,提出基础工程、边坡工程的设计准则和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从而为设计与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过程。最后,按照勘察技术成果规范的相应要求和合同中对于勘察成果的要求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层级审核,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各专业负责人和部门技术负责人应在报告上签字,并加盖勘察单位的公章与资质章,形成最终的勘察报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