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邮政银行个人工作总结

邮政银行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24 18:18:22

邮政银行个人工作总结

第1篇

转眼间,2009年即然结束,下面我将xxx年工作总结:

为了实现“用户满意第一”,我除保证每天提前做好班前准备工作,做到准点开门、满点服务之外,还时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到单位上办理各类业务,主动向客户营销我行产品,如基金,国债,保险等;并做到解释简明扼要,浅显易懂,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我行产品,接受我行产品。对优质客户,我基本使用的是“站立式服务”,且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此外,我还耐心细致地向客户讲解个人储蓄业务、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电子银行等个金业务,受到客户好评。今年以来,就曾受到客户口头表扬20余次,未接到过一次客户投诉,多次受到单位领导褒奖。

我始终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认真执行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以“创新服务,持久服务”的服务理念鞭策、完善自已,以用户满意为宗旨,努力为储户提供规范化和优质的服务。在铜元局分理处注重对员工素质培养的今天,我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认真主动地学习新业务,尤其钻研个金业务。在工作中他总能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给客户最满意的服务。全年来,我办理业务快速、准确,业务量一直处于全所前列,月平均业务量4500笔,如:在二季度,开理财金一户,金额一百万元,组织他行存款八十余万元。从xxxx年至今一直担任业务主管,在储蓄所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主动为所领导分忧,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放弃休息到所里加班,在工作中正确地起到了主管的模范作用。

本着为用户负责的服务理念,经过一年来的刻苦工作、学习和实践, 我在今年二季度两次在南岸支行获得“最佳主管”荣誉称号、两次在分行评为“最佳核算质量”奖、二季度差错在全市排名第三。这些荣誉与成绩的取得,与分理处、储蓄所领导的培养和广大同事的关心是分不开的。

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业务技能的同时,我还注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金融现代化的需要。我在工作之余进行自我充电,努力自学计算机技能。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使我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也锻炼得更加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吸取他人之所长、克已之短,一如既往地为本所的发展敬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我工作口号是:“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优质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第2篇

关键词:邮储银行;改革;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0-0083-03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挂牌运营以来,经营较好,在系统内居全国前列,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初显成效。但其信贷业务总量小,资金运用以上存为主,经营机制不够灵活、业务品种单一、业务拓展尚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经营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总体情况

2008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苏省分行结束了“只存不贷”的经营模式,逐步推进各级机构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目前,基本搭建了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完成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初步任务,发展呈以下特点:

1.经营模式为“自营+”,机构网点遍布城乡。截至2013年3月末,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下辖13家二级分行、51家一级支行,全辖共有一类网点423个、二类网点745个、邮政网点1339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比超过70%。

2.资金运用以上存资金为主,公司类信贷业务逐步开办。截至2013年3月末,分行总资产中存放联行款项占65.74%,各项贷款占15.59%。2012年,该分行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公司信贷业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2.61%。零售贷款和贴现及买断式转贴分别占各项贷款的86%、0.57%。

3.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信贷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2013年1-3月份,分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6.1%,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43%。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呈现“双升”,2013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上升了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分别为242.99%、2.11%。

二、贷款投放的优势、劣势及对地方经济的支持

(一)优势

一是资金优势明显。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起步较晚,整体存贷比较低、资金充裕,在贷款投放方面具有相对的资金优势。截止2013年4月末,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存贷比17.22%,大量资金上存联行和同业。如果不是受制于总行规模限制,有大量资金可以用来发放贷款。二是具有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全省邮储银行拥有各类支行和邮政网点2507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网点占比超过70%,是全省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数量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三是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邮储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和“三农”,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纵深推进,为邮储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带来新的市场机会[1]。

(二)劣势

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起步较晚,在业务品种、人员素质等方面和国有、股份制银行仍有较大差距。一是信贷业务品种和授信方式较为单一,在针对区域特色市场需求方面,额度、利率、担保等要素设定不够灵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质量。二是信贷队伍能力待提升,全分行信贷人员从事信贷工作平均年限为2.17年,总体经验较少,队伍稳定性不强。三是由于各地邮储银行存贷比较低,所在地政府认为邮储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因而给予邮储银行的各项政策支持较少[2]。此外,由于邮储银行资本金不足,按照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要求,邮储银行总行给江苏邮储银行贷款规模也极其有限,信贷业务发展困难较大。

(三)对地方经济支持的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以小额贷款为抓手,重点做好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3月末,共发放个人类贷款88.69万笔、1310.69亿元,小企业贷款7674笔、187.4亿元。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阳光信贷”、“送贷款下乡”、“送金融知识下乡”、“信用村”建设等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活动,有力支持了农民致富,帮助小微企业创业。在小额贷款方面,南京、镇江、苏州分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盐城淡水养殖行业小额贷款创新、徐州农机设备小额贷款创新等一系列产品,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二是尝试开展公司信贷业务,积极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江苏邮储银行在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之前,共协助总行签订99笔批发类贷款合同,合同金额424.03亿元。在2012年获得公司信贷自主经营权之后,共签订37笔公司信贷合同,合同金额共计133.9亿元。主要投放对象是江苏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先后与徐工集团、江苏沙钢集团、江苏交通控股、连云港港口集团、江苏悦达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在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银邮关系复杂,经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当前,邮储银行机构体系中涵盖三种不同隶属关系的机构管理模式,邮储银行控制一类网点,邮政公司控制二、三类网点,邮政公司既靠投资控股,也靠控制二类网点的人、财、物来获取收益。在这样的体制基础下,邮储银行难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金融企业内部风险控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难以对网点进行有效管理,网点合规意识欠缺,安全防范措施存在隐患,同时网点多头管理,增加管理成本,削弱了管理效率。基层邮储银行既要服从上级行的纵向管理,又要照顾地方邮政公司的横向关系,协调事务多,内耗大,效能差。

(二)信贷产品品种单一、缺乏比较优势,风控能力薄弱

一是产品开发机制不活,基层机构金融创新难。邮储银行产品开发权限集中在总行,基层机构金融产品单一[3]。现有的产品兼容性和联动性不足,应收账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融资业务地市级邮储银行多数不能办理;配套的结算工具尚不完善,如无锡市邮储银行还未开办本票和汇票等业务,不能给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而融资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无从谈起。二是利率定价机制不活,利率定价过高。基层邮储银行没有利率定价权,小额贷款业务根据总行规定统一执行15.66%的年利率,是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2倍之多。贷款利率过高,负担重,抑制需求,制约了贷款量的扩张和效益的增长,也会助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基层授信审批权限小,审批效率不高。目前,除小额农户贷款外,其他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公司贷款县级支行均没有审批权,地市级邮储银行审批权限也非常有限,公司信贷,地市级邮储银行多数没有审批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机构的信贷业务拓展能力。从审批时间看,邮储银行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公司贷款审批周期分别为1-2周、1个月以上、3-4月以上,审批时间较长。四是风险管理专业性不强,风控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足,风险预防能力偏弱。部分授信业务制度不够完善、部门职责不够清晰,授信业务管理组织架构还不够健全,前中后台未完全分开。风险管理缺乏足够、有效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手段和工具,专业性不强。

(三)收益分配机制不活,基层机构拓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基层邮储银行的收入来源除了可自行运作的一部分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外,主要还是以上存总行资金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为主,上级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也主要依此核定,对基层行压力不大。在收益分配上,基层行员工的收入基本上还是统一标准的行政性分配,与其他商业银行收入存在一定差距,致使基层行在业务营销和拓展上员工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升

邮储银行现有人员绝大部分没有银行工作经历,缺乏银行资产业务工作经验。多数从业人员的金融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高,特别是市、县两级高管人员多数由邮政局管理人员转任,对传统邮政的“官营”理念较重,市场意识不足。加之对银行信贷业务不熟悉,难以有效指导信贷业务开展。基层机构普遍缺乏信贷营销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银行风险意识和金融市场理念,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信贷业务的快速拓展。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邮储银行管理体制

从长期看,邮储银行要真正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明确产权关系,加快推进网点改革,实现邮储银行市场化独立运作。建议国家适当注资邮储银行,同时,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逐步把中国邮储银行改造成非邮政绝对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逐步构建有效的内部治理架构,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更好地全方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赋予基层机构灵活合理的资金运用权限

要给予基层邮储银行机构一定的产品开发权,以便根据地方实际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服务;赋予基层机构适度的利率定价权,使小额贷款利率符合市场供求水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基层机构尤其是县域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减轻基层信贷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修订、完善、补充各类规章制度及流程,构建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要加大对现有员工培训力度,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吸引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金融业务人员,尽快建立起一支水平高、技术精、服务优的员工队伍,努力在短时间内使队伍建设与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以适应邮储银行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对经营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人民银行可通过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信贷导向效果评估等工具,鼓励和引导邮储银行信贷资金向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倾斜,将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真正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在监管标准上,鉴于邮储银行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隶属于邮政部门,再加上贷款占其资产总额较少等原因,与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具有特殊性,建议银行业监管部门适当提高对其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容忍度,对其采取有别于其它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和指标,给予一定年限达标宽限期,增强邮储银行信贷投放和利润转增资本能力。三是地方政府及财税部门要完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财税奖补政策,以及不良贷款的核销政策,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促进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炉.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支持"三农"的调查分析[J].中国金融,2009(23).

第3篇

[关键词]:邮储银行 人力资源 优化 策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是一家国有独资股份银行。该行前身属中国邮政储汇专业局,通过国务院及相关监管部门核准后,于2007年,改制成为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自改制以来,随着邮储银行转型发展,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得到快速攀升。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作为各家银行战略管理的核心部分,亦已日渐成为邮储银行经营发展和管理中的焦点关键问题。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多层级、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严重匮乏。建行之初,员工主要从邮政局分拨而来,80%以上为邮政储蓄从业人员,学历、职称、银行业务专业素养、风险管理理念,均与银行专业人才存在较大差距,造成了邮储银行在人力资源上存在先天不足。近年来,邮储银行持续开展人才补充计划,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不断补充人才,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弥补人才流失的缺口,尤其是由校园招聘培养起来的优秀职工,大部分流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经营管理的一大问题。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邮储银行转型工作不断深入,人力投入也随之加大。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仍难以实现合理配置。一是岗位设置层级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在岗位设置上主要设有5个层级,主要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一级支行和二级支行。其中,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根据业务归口及发展需求,又分设多个职能部门,如总行共设职能部门近40个,一级分行共设职能部门近18个,多层级岗位设置,使得每一项政策执行都需要经过层层传达,最终导致执行效率低。二是人员配比不科学,体现在内部管理人员配比较业务营销人员以及柜面服务人员高,尤其是业务营销人员,缺乏专业的队伍建设。

3.人力资源开发不足。邮储银行建立了以线上培训为主,线下培训为辅的继续教育架构。线上继续教育通过邮政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定期组织开展员工岗位资格教育学习和岗位资格考试。线下主要制定总行-分行-支行三级培训计划,主要以内训的形式开展。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教育培训,都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对提高员工技能、激发员工活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却难以兼顾,导致人力资源的内耗,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能效。

4.员工激励机制不健全。邮储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沿袭传统的人事管理,选人用人制度仍是政企难分。员工的晋升发展通道不畅通,岗位价值不能充分体现,致使员工看不到发展前景。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价值考量和岗位流动性管理,员工的工作业绩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反映和考核运用,难以形成内部竞争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人企关系。

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1.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改革动力。当前,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必然要顺应新形势。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何优化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推动商业银行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必要手段。

2.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及人工成本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内部运营管理亟需进行人力资源优化,如何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做好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核算,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投入和提高产出,将加快推进商业银行转型及提升获利空间。

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外部竞争的需要。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了强烈冲击,人才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利用、发挥人力资源,是保有银行生命活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推进人员结构调整,解决用工需求。一是强化人力资源的统筹配置。从总行层面把控好总量、层次需求,结合邮储银行服务城乡、服务三农的特点,各层级组织好校园招聘,坚持从重点大学招收优秀毕业生,在确保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同时,加大对大学生村官招聘及同业人才引进等工作,突出引进人才的领军作用。大学生村官长期根植于农村,对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方向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与邮储银行战略定位及业务、市场开发拓展有这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引进,可迅速的为邮储银行培育起一批懂市场、知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队伍,有利于对农村市场开发和业务深度拓展。二是持续做好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员工的跟踪培养工作。大学生村官的引进培养,是邮储银行深入践行三农金融服务作出的一次人力资源探索,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服务三农的经历,建立大学生村官“金融+三农”帮扶机制,以专业金融人才帮带大学生村官,提升大学生村官专业素养,不断推进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实现邮储银行战略目标。三是实行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是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实现扁平化管理能够快速提升银行的执行效率,减少层级部门和人员的中间操作,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灵活、敏捷,提升管理效率。精简机构和岗位,建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人员管理架构,破除职能部门管理优先模式,通过降低管理人员配比,加大业务人员人力资源投入,将更多资源流向区域和一线,实现人力资源扁平化管理。

2.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能。近年来,银行同业简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的日趋壮大,都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内人才的流动。而对于转型中的邮储银行来看,人才流失尤为明显,其中流动到同业占比高达90%,主要为同业新设机构人才需求扩张。造成这一现状,与邮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绩效风险、价值风险、薪酬风险密不可分。要改变不利局面,就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平衡,就要重视化解人力资源规划、开发、绩效管理等环节的风险。首先应建立从人力资源规划到开发到考核管理等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测,做到及早防范、快速反应、及时调整,实现稳定人才队伍,减少企业与员工的风险,切实降低人力资本损失,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的管理决策。其次要建设好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及人力需求管理,梳理各岗位层级人员贡献度,推进管、营两条线考核机制建立,做到行政管理与运营管理差异化考核,有效提升人员创效力。此外,还需重视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灌输,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培训、拓展活动、人才培育轨迹档案建立、人才异地交流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有所值、人尽其才。

3.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邮储银行尚处于转型扩张时期,由总行统一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多层次、多渠道开发人力资源,为邮储银行扩张储备人才。重视员工岗前培训,注重员工在岗的持续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教育,树立“人才内部培养”的全局意识,建立“内部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内训结合外部培训的方式,加强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团队凝聚力,从理论武装到情感渗透,培养符合邮储银行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银行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4.健全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选拔、考核、退出环节,通过有效推进各个环节的实施,发挥人力资源效能。应结合实际,通过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借鉴成熟商业银行的优秀管理经验及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健全符合市场经济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形成干部队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氛围,并通过建立岗位标准和考核机制,实行优胜劣汰,逐步做到人适其岗,使各类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低素质、低技能人员出得去,实现人力资源增值。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和民营资本的冲击,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邮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和激发员工开拓进取,增强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黎焰.从银行转型谈人力资源的再优化[J].中国邮政,2011(9):18-19.

第4篇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管理;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86-1.5

一、我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现状

邮政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邮政金融从事的是零售金融业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城乡居民大众。20年来充分利用邮政遍及城乡的网点、网络优势不断开发新的邮政金融业务,有效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客户的需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稳步上升。由邮政储蓄业务延伸发展出的各种中间业务包括:保险、养老金、工资、国债、代收代付各种资费等业务目前均已开办,业务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目前邮政储蓄的联网网点是全国统一版本,现行的业务品在系统中业已存在,新业务的开发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和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新业务是从国家局到省局,再到市县局,由上到下层层传达,最终到储蓄网点执行;而距离市场最近,最真切感受客户需求的前台工作人员很少有提出开发新业务的机会。有现业的市县局管理部门负责执行新的业务规定,向上级反馈执行情况,省局再向国家局反馈,往往是有回音的时候早已错过了市场需求。

目前邮政储蓄的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原来邮政局的职工,近年来邮政系统也对外招聘了部分专业人员,包括技术类和业务类,在国家局和省局的人员素质较高,在市县局和储蓄网点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根据统计,目前邮政储蓄从业人员当中,日校本科学历人员不足0.3%,日校专科学历人员不足4%,日校中专学历人员不足20%。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在邮政金融系统,最活跃的因素素质低,直接影响了业务发展,对外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低,更是影响了团队的发展速度,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规范行为和基础管理,高层次的营销和拓展很难实现。

邮政储蓄部门作为邮政局的一个科室,人、财、物都是在邮政局体系内统一核算的,邮政储蓄部门只核算从人民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和支付给储户的利息,从未核算邮政储蓄运行的成本,所以至今仍得不到邮政储蓄本身的完全财务意义上的经营成果。目前邮政储蓄的经营管理模式根本没有一点银行的影子,完全和邮政企业结合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可以说是不足,但从另一角度讲,这也是好事,邮政储蓄银行从组建开始,就选择最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利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二、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产权结构。由于邮政储蓄自身的特点,即没有自己的独立核算的财务体系,与邮政企业混业经营,在资产所有权方面是完全归属邮政企业,归属国家的,在组建银行之后,要考虑寻找战略投资者,使投资主体多元化,避免单一产权主体带来的弊端。而邮政企业是国有企业,邮政的资产也属于国有资产,我国的政府部门既是产权主体,又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政府的二重角色一方面追求银行经营活动的收益性与安全性是政府作为产权主体的角色要求,另一方面,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的政府从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又希望放松预算约束,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这会使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就带有政企不分的特征。所以邮政储蓄银行在成立之初就要考虑寻找战略投资者,使得投资主体多元化,当然这要在不影响邮政集团公司的控股的前提下。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要建立完善的、清晰的、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效率。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激励相融的机制,健全和完善防范经营者道德风险的内控机制,推动分配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经营的透明度。要改变邮政储蓄银行按行政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框架,按照经济区域划分分支机构,构建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要努力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所需的外部环境,推动金融改革深化,以放松利率管制,完善金融市场为主线,促进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体系的良性竞争,政府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公司治理结构的合法性、合规性纳入检查。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邮政储蓄目前的“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组织架构与“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竞争趋势不相符合。根据各家银行的经验和国外银行的发展经验,矩阵式,扁平化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主流。邮政储蓄银行要建立以“大总行,小分行,大分行,小支行”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基本思路是,通过矩阵式管理代替多级管理,通过总、分、支三级经营代替一级经营,通过总行的部门核算,产品核算和分、支行的区域核算代替基层一级核算,形成贯穿全行的,以部门的纵向核算和以分支行的横向核算相结合的、立体型的经营管理体系,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构建与日益开放的金融形势相适应的竞争格局。三、现阶段邮政储蓄在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管理对策

培训是必须的,要分几个层次进行培训,首先要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银行业管理培训,这要有银监部门组织进行,包括思想意识,风险管理,业务管理,尤其是资产业务管理,金融市场业务,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等,要进行彻底的洗脑,把原来邮政行业的影子全部洗掉,更新为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思想。其次要对中层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业务运行规律,对金融业的认识与熟悉,对银行的初识和认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业务的经营发展与管理,对前台业务的指导与管理等。还要对前台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除了储蓄业务以外的其他银行业务培训,整体上对银行的认识,金融市场的服务礼仪与规范,对金融市场的敏感度,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金融风险与安全等等。

首先要从理论和意识方面进行灌输,通过持续的,分阶段的,有组织的,有总结和评价的开会宣讲,案例分析,座谈讨论,写心得等方式,使得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执行制度意识得到提升,强化和深入人心,培养一种制度文明。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行为考核,对执行制度的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执行制度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考核,督促从业人员执行制度,而且对执行制度的考核要持之以恒,越来越严格。当然,作为稽查检查人员要强化自身素质,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思想,并能够在制度的执行中,不断的总结,评价,根据业务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完善制度。

长期以来邮政储蓄都以负债类业务为主,近几年开始办理中间业务,2003年以后,国家局和部分省局开始办理种类有限的资产业务。成立邮政储蓄银行以后,在资产业务市场准入问题解决后,要尽快探索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种类,即:巩固负债业务,发展中间业务,拓展资产业务;巩固农村市场,发展城市市场;巩固现有客户,发展高端客户。

邮政储蓄约从1999年起办理各种中间业务,如保险,工资,国债,代收各种费用,如移动话费,网通话费,电业费,税款等。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中间业务发展,以增加客户资源,提高活期比例,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表外业务,增加非利差收入,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后,也要重视发展中间办理资产业务对邮政储蓄来说是一种考验,以前只是从2003年开始国家邮政储汇局办理资产业务,而且仅限于大的批发业务,近年,尝试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各省局都没有资金运作权限,有实业的县市局更是没有权限,而且人员储备严重不足。成立银行后,资产业务的市场准入问题解决了,要拓展资产业务。业务。立足长远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在进行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服务的层次,提供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方案服务等更具特色的服务,向服务要效益,让服务创造价值,深化服务的内涵,使得邮政储蓄这支后起之秀在金融服务行业引领时尚,创造服务新感觉。

[参考文献]

[1]ISSN1671-1238,王松奇等.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J].银行家,2006(4):23-24.

[2]SBN7-5049-4031-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A].2005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第5篇

6月11日,邮储行公告称,行长陶礼明、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中国邮政集团公告列出的被调查名单还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群部主任张志春。

据报道,调查内容涉及到若干笔贷款和银行资金业务。

邮储行上市的时间表尚未公布,如果陶礼明被“”引发高管变动,或许会对上市计划造成影响。

近年来,邮储行风波不断。去年底,《投资者报》曾对邮储行石家庄假币案进行了调查报道;随后又发生了多起储户存款变保单的事件;如今行长又涉嫌违规贷款,种种问题都指向邮储行内部治理的软肋。

成立于2007年3月20日的邮储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为中国邮政集团100%控制的国有独资银行。2011年12月31日邮储行股改方案获批,2012年1月21日正式更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但从工商登记来看,其依然是中国邮政集团100%控股,尚未引入战略投资者。

在商业银行中,邮储行仍是一位相对特殊的成员。虽然目前其资产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成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但其邮政邮储不分家、管理不规范、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让这枝曾经的“温室之花”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尴尬。

行长违规被查

银行业人员违规,总是格外牵动人们的神经,更何况这次牵涉到了一行之长。

陶礼明自2007年3月邮储行正式成立担任行长一职至今,之前任邮政局储汇局局长多年。有关他的公开资料和信息并不多,人们将之归因于他为人低调。但在邮储行的发展历程中,他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制之初,邮储行就确定了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民生的发展思路,陶礼明认为小微企业贷款市场潜力巨大,但针对小微企业行而有效的金融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因此邮储行瞄准“弥补金融空缺”,将小额贷款确定为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

在陶礼明的带领下,邮储行发挥出了网点覆盖广的优势,在小额贷款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员工对他也有颇高的评价。邮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已覆盖内地31个省区市、3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推出了小额贷款、小企业主个人商务贷款及小企业法人贷款等服务小微企业的系列化信贷产品。截至2012年2月末,邮储行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贷款累计投放超过8800亿元,惠及农户、小微企业580多万家。

在邮储行成立五周年之际,陶礼明还曾表示,邮储行的目标是建立有特色的银行机构,中国缺少的不是大型银行而是有特色的银行。从长远来看,邮储行将在社区、“三农”、中小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树立品牌,致力于成为国内资本充足、管理先进、风险可控、品牌卓越、受人尊敬的一流大型现代零售商业银行。

但转眼间物是人非。官方资料显示,陶礼明最近一次露面应是在5月16日。当天,邮储行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陶礼明在签约仪式上致辞。

而6月11日,陶礼明被中纪委“”。有报道称,陶礼明涉案线索有三条:一是非法集资。邮储行以现金流充裕、大量吸收存款著称。陶礼明参与非法集资,说明其个人存在运作账外账的可能,是否牟取私利,尚待调查。二是陶礼明主导了多笔高息贷款,涉嫌违规放贷。高息放贷资金来源于该行批发资金。三是陶礼明有收受贿赂行为。

尽管邮储行公告中称,“本行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不受影响”,但如此关键的人物出现问题,未尝不会带来一系列波澜。

《投资者报》就此事的进展情况及影响对邮储行总行发出采访提纲,但其在截稿前并未予以回复。

今年1月份邮储行完成股改,这也意味着邮储行的上市大幕已经拉开。

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登陆主板的申请在5月已经过会,成为国内快递业务上市第一股,也为邮储行的上市做好了铺垫。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邮储行却遭到当头一击。有邮储行内部人士认为,陶礼明如果最终被证实有问题导致人事更迭,可能对其上市计划产生较大影响。此前有消息称邮储行计划于明年初上市,但其亦没有就上市一事对外界有过公开回应。

管理漏洞频出

行长被“”的事件也让邮储行的内控机制备受质疑。自其商业化转型以来,公司治理不规范的问题就一直相伴而行,并多次被银监会点名。

最近一年来,邮储行的负面新闻屡次见诸报端。

去年11月,石家庄多位退休职工在邮储行网点取退休工资时遭遇假币,《投资者报》也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在采访过程中,邮储行方面不承认从其内部流出假币,但假币究竟从何而来,邮储行未能给出合理解释。至今,邮储行也没有对此事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结果给出明确说法。

半个月出现51张假币,而且集中发生在退休老人身上,这种大范围出现假币的情况实属罕见,但邮储行在解决问题时却遮遮掩掩,让事件不了了之。

邮储行的问题还不只如此。去年8月,邮储行客户韦兰娇夫妇的存款被盗5.3万元,而银行卡在东莞,存款却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柜员机上被支取。法院判定邮储行未能保障储户安全,应承担70%责任,赔偿客户损失3.76万元。

另外,邮储行员工忽悠储户买保险的情况也不时遭到举报。客户到邮储行存款时,银行销售人员借机让客户在保单上签字,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保险产品,直到取钱时才发现存款变成了保单,不但拿不到利息,还要因为提前退保被扣除手续费,致使本金亏损。

而在2010年,邮储行还被曝出会计挪用44万美元赌博的案件。

一系列的问题,都反映出邮储行的管理漏洞。

据此前媒体报道,审计署对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于2011年底结束。审计署指出,邮政储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结构不完善、行政化管理现象突出、相关决策程序缺乏控制、关联交易管理不健全。

邮储行转型路

邮储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其特殊的性质不无关系。

在从邮政储汇局变身为邮储行的过程中,中国邮政系统改革的方案曾被广泛讨论并引发分歧。一种看法是,邮储行应脱离邮政系统而独立出来,归银监会管理。但反对者认为,邮政邮储彻底分家缺乏现实性,将造成“双输”局面。一方面,依靠邮政储蓄生存的国家邮政局将面临巨额亏损,并可能成为中央财政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依托国家邮政局网点生存的邮政储蓄在独立出来之后,将不能再利用邮政网点,邮储的优势难以为继,这将会相应地增加运营成本,使新成立的邮储行面临亏损。

最终,邮储行成立后仍没有脱离邮政系统,由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控股。

今年2月27日,邮储行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亿元。

成立五年来,邮储行坚持成立之初的定位,致力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整体上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现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额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

截至今年2月底,邮储行拥有本外币账户数超过10亿户,客户数达到5.5亿人,各项存款余额超过4.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近7000亿元;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是银行成立时的两倍多。

在渠道建设方面,邮储行拥有3.8万个营业网点,其中3.1万个在基层邮局,ATM总量已经超过3.5万台,个人网银客户超过2800万人,电话银行累计注册客户超过4000万户。

中国邮政集团尚未2011年报,从2010年年报来看,邮储行存款增长幅度较快,为24.6%,存贷比仅为16.7%,和其他银行相比,其放贷空间很大。但资本充足率较低,2010年末,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37%,未达到银监会10.5%的监管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从目前来看,邮储银行尽管存贷比比较低,但是由于它的资本约束并不意味着它能够马上通过放贷的方式来提高存贷比。我们经常用“小马拉大车”形容邮储银行,相对资产规模来看邮储银行的资本金的确是比较小的,这当然跟邮储行从设立的时候是一家独资性的银行,并没有其它的外部资本注入是有关的。未来如果要有效地服务好中小企业等客户,包括要提高存贷比水平,邮储行恐怕还要有吸引资本注入的渠道。

邮储行的资本补充一直依靠“娘家”中国邮政集团的注资,但这对邮储行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而且中国邮政集团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邮储行急于上市补充资本金的一大原因。

温室之花易折

如今,邮储行已经成为仅次于交通银行(总资产4.88万亿元)的全国第六大商业银行,但其在转型之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和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相比,其业务种类显得较为单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曾表示:“从前的邮政储蓄只能做传统的储蓄、汇兑业务,改制为银行后,邮储银行有了很大发展。”但这在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还远远不够。

邮储行前身邮政储汇局,主要职能就是为人民银行吸收存款,因此其只存不贷,坐拥巨额无风险利差收入。这给邮储行带来了一定的优势,让其没有不良贷款的包袱,但同时习惯了安稳日子的邮储行也不可避免地缺少资金管理和运作的经验。

邮储行就像温室的花朵,如今移栽到室外接受风吹雨淋,其能否适应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还存有疑问。

从定位上看,其服务于基层,一直将重心放在“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上,这和邮储行的历史沿革有关,其网点多分布在基层邮局,确实为其服务基层带来了天然的有利条件。但是,这家规模仅次于工、农、中、建、交的第六大商业银行,不该仅仅满足于小额贷款和社区银行。

近年来,银监会着重强调服务小微企业,而各家银行包括全国性银行业也都十分看重这块业务。如今城商行经过了一轮扩张,纷纷崛起,农商行也蠢蠢欲动,正欲吹响上市的号角。在小微贷款领域,邮储行要应对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而除此之外,邮储行是否还有其他优势?

邮储行的客户中,很大一部分是养老金或工资需要在邮储行领取,被迫成为了其客户,而常有客户抱怨,到邮储行柜台办理业务排队时间长,效率低。另外,虽然邮储行的网点达傲人的3.8万个,但大部分在农村,网点规模小,设备陈旧,而且农村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上也不够严谨,在风险控制上存在较大隐患。

其信用卡业务还在起步阶段。去年年中,邮储行为信用卡发卡量破百万举行了庆祝活动,而不及其规模大的中信银行,2010年末累计发卡量已逾1100万张。邮储行在信用卡收入上更是逊色,2010年仅为4618.3万元,而中信银行当年达到24.55亿元。

第6篇

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金融服务工作,5 月15日至16 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江西南昌召开“ 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银监会四部副主任王艳娟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出席会议,副省长李炳军致欢迎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作工作报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主持会议。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当好‘三农’金融服务生力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规模】

8300亿小贷解800万农户融资难题

当下,“三农”发展迎来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企业发展正在催生更多的金融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待金融支持,农民对结算、贷款、理财的需要进一步激发。

李国华介绍,邮储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三农”金融服务放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拥有3.9万个网点,其中70%分布在县域,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300多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万亿元,有效解决了800多万农户,1200万户小微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截至2013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88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居银行业第一位,连续六年实现增量高于上年。

在翻阅了邮储银行2013年度《普惠金融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听取了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报告后,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邮储银行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工作、小微企业创业、就业等民生领域勇于探索,在用真情和感情推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上义不容辞,两份报告是金灿灿、沉甸甸的。

据介绍,邮储银行的总体目标是:未来五年内,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超过3万亿元,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重点】

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配合国家政策和发展导向,邮储银行加快了涉农产品的创新推广,重点推进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指出,“现代农业需要金融支持,金融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重要方面。现代农业规模经营越来越离不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也培育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巨大市场。如何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个巨大的市场,是摆在农业和金融两大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邮储银行的重点支持对象。”

“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金融需求是信贷需求,要根据不同经营主体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吕家进表示,将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推广;重点以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内6000多个家庭农场、农业部确定的66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示范社为重点,逐步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

在开展新业务试点的过程中,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区、800个产粮大县、15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邮储银行重点推进的区域。“这些地方特色农业比较明显,现代农业推进速度较快。邮储银行已将黑龙江、新疆、江西、浙江、广东、北京、河南、四川、福建等9家分行确定为‘三农’贷款创新实验区。”吕家进说。

一年来,邮储银行各试验区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邮储银行家庭农场贷款在山东、江西等地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庭农场贷款放款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元,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贷款结余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农民合作社贷款业务在北京、辽宁、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试点,贷款规模已经达到4亿元。

此外在解决农村融资担保难的问题上邮储银行也做了大量工作。据介绍,去年以来,邮储银行围绕农村金融改革,加大了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开发力度。围绕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抵押,邮储银行开发的新产品已经在多地试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邮储银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北京等地累计放款超过1亿元;林权抵押贷款已经在江西、福建等17个分行开办业务,累计放款超过13亿元;在农房抵押贷款方面,则在参照中央精神,加强研究,审慎探索。

【经营】

践行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作为普惠金融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将坚定不移地做好服务,使普惠金融服务向“取款不出村、贷款送上门、理财送下乡、资金通天下、服务全天候”的目标持续迈进。

“两小”贷款(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是邮储银行的“招牌业务”,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随着“微贷技术”运用的不断成熟,邮储银行正在大力推动“两小”贷款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介绍,2013年以来,邮储银行加大小额贷款产品要素调整和创新力度,支持茶叶、烟草、水产养殖、畜牧业、家禽养殖、农产品收购等区域性特色行业开发;2014年又进一步对分行放权,充分满足分行创新本地化小额贷款产品的需求。小企业贷款则以特色支行为抓手,加大群链开发。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建立了72家涉农类小企业特色支行,研发试了点包括互惠贷、增信贷、流水贷等在内的小微信贷产品55种,全力支持地方特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农民工、农村妇女和自谋职业者等特殊群体,邮储银行也推出了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目前累计放款53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同时,邮储银行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资产规模达到5.57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七位,全行收入、利润实现了连年持续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会场声音】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是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与之相应的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探索金融支农有效落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是当务之急。

邮储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地位,坚持“人嫌细微,我宁烦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服务宗旨,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下沉服务重心,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邮储银行要把握城镇化和发展普惠金融机遇

“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关系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关系到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意义重大。

邮储银行要把握两大机遇:一是要把握当前城镇化的机遇,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走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紧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发挥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探索农村普惠金融新路子。要扎实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有效方式,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让金融活水浇灌“三农”之树

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是发展所需、农民期盼。希望邮储银行等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江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机制,秉承普惠金融理念,把支持和服务“三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让金融这池活水浇灌好“三农”之树、助推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着力完善银地合作保障机制,扎实推动金融机构与地方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共同打通“三农”的金融血脉,形成推动江西农业农村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统筹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邮储银行要提高统筹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即用好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统筹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从服务“三农”的“生力军”逐步发展转变成为“主力军”。

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握好中央推动“三农”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二是把握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重点领域。三是把握好不断增长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邮储银行应主动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对接,大力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带动千家万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影响;措施。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再次强调了上述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 “稳健”,这是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这一政策基调的确定,表明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暂时终结。这一政策的转向对邮政储蓄银行 (以下简称邮储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依据政策进行转型是当前邮储银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 2011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解读。

本轮货币政策的调整周期可以追溯到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采用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了新增人民币贷款管制,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9。59万亿元,创历史天量。为了更好地分析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影响,有必要对2011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进行解读。

1。1 2010年金融运行情况。

2010年以来,央行先后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大型金融机构达到18。5%,中小金融机构达到15%。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2011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管控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在此之前,美国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也将注入5万亿日元货币以刺激经济发展,在国际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的cpi指数达3。3%,我国广义货币 (m2)同比增长19。7%,超出年初制定的17%的增长目标;201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减少1。65万亿元,但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

1。2 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希腊、冰岛、阿联酋等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此外,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透过上述数据和分析不难看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两大主旋律。

2011年2月8日央行再次加息的举措已经显示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通胀的压力使货币紧缩政策和再次加息的形势更加明朗。这些会给邮储银行的经营带来哪些影响,邮储银行又应如何应对,成为当前邮储银行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2稳健货币政策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影响。

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邮储银行必须适应这一政策转向,及时调整战略并细分市场。本文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促使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够为银行业创造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货币环境,有利于邮储银行进行结构调整,尤其是要求邮储银行进行经营收入和客户结构的调整,主动改变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的观念,逐步与先进的国际银行业接轨。邮储银行在理解货币政策转向的同时,要转换思路,调整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转型和经营转型,把商业行为和经营原则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从而构建顺周期盈利模式和逆周期风险管控模式。

2。1。2促使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为解决优质客户的资金来源,邮储银行应在监管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替代型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根据客户需求和监管部门的要求,主动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多研发一些符合客户需求和监管部门要求的替代产品,既解决客户的有效融资需求,又能增加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在2011年银行可放贷额度收缩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应对贷款客户的选择更加谨慎,在优质客户中选择更优者,同时提高邮储银行的议价能力,贷款投向偏向于优质客户。

2。1。3促使主动调整收入结构。

在2011年信贷相对偏紧的环境下,主要靠吃存贷差,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的商业银行将面临一系列考验,单纯依靠信贷扩张实现资产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也将受到挑战。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长不只依赖于贷款的增长,还包括负债种类与规模的拓展、票据贴现规模的扩张、债券投资数量的增加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增长等。因此,邮储银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收入转型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多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深入研究并做好理财产品、信用卡、资金结算等一系列中间业务。

2。2消极影响。

2。2。1对资金组织工作的影响。

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对金融机构最有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迫使银根收紧,直接影响货币增量,降低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存款增幅。

一方面,目前邮储银行的客户以小企业、商户、农户为多,这些客户对贷款依赖程度较高,如信贷规模受到控制,其资金缺口势必增加,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小企业、商户、农户会寻求新的融资渠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高息向个人或企业举债,与邮储银行争夺储源,从而影响邮储银行吸收存款。另一方面,由于通胀加剧,居民在银行的存款贬值,从而降低了在银行存款的信心,导致居民转移储蓄资金。这样直接加大了邮储银行资金组织工作难度,影响邮储银行的规模扩张和经营效益。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使货币增量出现逐月下降的态势,邮储银行的存款组织工作较往年更为艰难。

2。2。2对信贷投放的影响。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的贷款投放影响显著。由于货币紧缩,央行会加大对贷款规模的控制,缩小新增贷款规模,2010年全国新增贷款投放量为7。95万亿元,同比减少1。65万亿元,但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目标。尽管2011年 “两会”期间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向 《华尔街日报》

表示,2011年新增贷款总量将与2010年持平,实际上由于通胀压力较大,2011年实际新增贷款总量应该在7~7。5万亿元,否则将无法完成广义货币增速为16%的目标。新增贷款规模的缩减会弱化邮储银行的信贷投放力度,信贷资金投放不足的情况已经在2010年邮储银行的经营中显现出来。

2。2。3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稳健货币政策对邮储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市场对邮储银行的影响。由于通胀压力加剧,2011年的部分农产品价格会持续上涨,这其中有成本因素,也有市场因素,还有国际热钱融入的因素。而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要采取措施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同时也会降低老百姓对农产品的消费意愿,使农业产业经营受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邮储银行以 “根植城乡,服务大众”为市场定位,农村经济基础是邮储银行发展的主要根基之一,这也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经营效益。二是居民消费对邮储银行的影响。尽管国务院2011年继续增加政府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但是,由于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会直接缩减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而缩减总需求,同时由于通胀预期,物价上涨,在收入增幅远远低于cpi涨幅的情况下,居民会降低消费意愿,导致消费不足,而消费不足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萎靡同样也会影响邮储银行的经营效益。

3邮政储蓄银行的应对策略。

面对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的新变化,邮储银行必须客观、审慎地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统一认识、果断行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使邮储银行摆脱经营困境,健康快速发展。

3。1抓好资金组织,实现稳步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为确保存款有效增长,一是要充分捕捉信息,增加吸储渠道。当前要特别防范农村土地流转、惠农补贴、征地补偿等款项流入到其他银行,牢牢守住农村储源阵地。二是要加大对公存款力度,提高知名度。加强与党政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对公存款份额,并开展上门服务,努力打造邮储银行品牌,促进各项存款的稳步增长。三是要加强网点建设,健全服务网络。以网点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加大营业环境的费用投入,对营业网点进行重新装修、改造或迁址,为顾客提供更为舒适的服务环境。

四是要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形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缩短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距。对存款多、增储潜力大的重点客户,由专人进行一对一攻关,上门营销,挖掘潜力,从源头抢占市场份额。

3。2把握信贷导向,助推结构调整。

面对当前的形势,在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邮储银行要合理分析、灵活调整经营重心。一是降低对信贷投放获得盈利的依赖程度,把经营重心合理分散,寻求新的空间。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转变邮储银行以存贷款业务为主、收益来源渠道单一的现状,拓展盈利空间,强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强经营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借鉴国内外成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产品种类,努力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盈利水平,重点要在开发结算代理业务、贴现业务、账户服务、现金管理服务等业务上下功夫,利用创新带动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三是进一步做好小额信贷业务,将信贷资金优先用于 “三农”领域,保证足够支农资金的投入,从而赢得地方政府对邮储银行的支持,为发展掌握主动权。

3。3严格信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强调加强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是2011年工作和政策的主基调。首先,邮储银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又要改变片面追求贷款规模,盲目扩张的经营模式。其次,要坚持总量调控和结构相结合,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研究,注意贷款的期限结构,优化贷款投向,避免贷款过度集中,加强对利率定价机制的研究,提升利率管理水平。

3。4争取政府支持,促进良性循环。

邮储银行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取得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采取措施支持邮储银行发展。例如,让政府部门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政策,合理补偿金融运行中因风险过高造成的损失;进一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降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邮储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形成“政府扶助邮储,邮储支持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地方和邮储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另外,与公、检、法等部门进行协调,帮助邮储银行及时清收不良贷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3。5加强风险管理,规避信贷风险。

经过四年的曲折发展,邮储银行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当前面临着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胀加剧带来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这种形势下,邮储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对于受政策影响较大的客户要谨慎选择,同时又要利用好政策,按照政策导向做实业务,夯实发展。在信贷方面对潜存风险的贷款抓紧收回,对一时难以收回的贷款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尽可能规避信贷风险。

3。6强化文化建设,优化信贷队伍。

积极探索适合邮储银行的信贷文化。一是制订和出台有利于服务客户的信贷扶持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信贷结果评价体系,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控制和保全体系,纠正信贷业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确保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二是 “以人为本”,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探索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三是严格考核,加大对信贷员考核力度,对完成目标任务并经过检查验收的信贷员,要按照激励办法兑现薪酬。

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应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因此邮储银行必须抢抓机遇,以“十二五”规划为蓝图,推动自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更快的步伐走出经营困境,提升经营效益。只要合理地把握政策,合理地分析经济规律和市场动向,就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 考 文 献。

1王琼,刘少华。稳健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区域协调性思考。武汉金融,2005,9。

2王曙光。更多信贷资金投向 “三农”急需政策护航。中国农村金融,2011,3。

第8篇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金融;小额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106-03

一、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现状

(一)机构布局初步形成

据调查,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前,共有72个营业网点,分布于市县及各主要乡镇,其中县及县以上网点27个,乡镇网点45个,共有人员1521人,各项存款余额达51.5亿元。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共有14个自营网点,占原邮政储蓄网点的19.4 %,其中县及县以上网点10个,占原网点的37 %,乡镇网点4个,占原网点的8.9 %。在自营网点中,业务人员259人,占原人员的17%,各项存款16亿元,占成立之前各项存款的31 %。营业网点59个,业务人员406人,在体制上仍归邮政局管理。从调查情况看,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后,19 %的机构经营原31%的存款业务,仍有69%的存款由邮政局。

(二)各项业务发展迅速

一是储蓄存款余额和份额进一步扩大。2009年6月末,晋城辖区邮政储蓄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61.3亿元,较成立之前增加9.8亿元,增长19 %。市场占有率达11.8%,较成立之前增加了1.5个百分点。二是绿卡发放量平稳发展。邮储银行成立以来共发放绿卡12.3万张,月均发卡量1万多张,月均发卡量与成立前基本持平。三是贷款业务增势较快。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共发放小额质押贷款5225万元,月增长额为348万元,是以前月份增加额的3倍以上。止2009年6月末,共发放小额贷款15956.8万元,其中支持商户13787.9万元,支持农户2168.9万元,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流资不足以及农户的种养业发展需要。四是公司业务逐步起步。2009年6月末,共开立公司业务账户578户,账户存款余额达33017万元,其中基本户118户,余额569万元;一般户408户,余额12654万元;临时户22户,余额4748万元。

(三)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在73个网点全部实现了通存通兑,其中有60%以上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已成为晋城连接城乡的最大金融网,邮政储蓄提供的基础服务已经深入人心,享有“绿色银行”的美誉。一是在晋城辖区农村拥有覆盖面最广的网点,且网点的信息化水平最高;二是经过一年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时间长,服务的范围广,在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是农民进行存、贷款和汇款的唯一选择;三是连接城乡的金融结算纽带,最快也最安全。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已经全面接入中国银联网络,可以为农民在异地提供比较可靠、方便的结算服务。如邮政绿卡不收办卡费和年费,实行最高手续费封顶,低廉的价格,深受农民工的欢迎。据调查,至2009年6月末,晋城所辖4个县(市)共有外出农民工10万余人,其中,近三分之一选择邮政汇兑和绿卡业务。

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准,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国家贯彻落实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亦是进一步弥补农村金融市场和社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重要举措,更是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最有效途径。但调查中发现,部分县(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机构网点少,人员不足,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与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背道而驰。如陵川县邮政储蓄各类网点共10个,其中农村邮政储蓄网点5个,划入邮政储蓄银行的1个,仅占农村网点的20%。邮政储蓄员工74人,其中农村邮政储蓄员工41人,划入邮政储蓄银行农村网点的只有6人,仅占农村邮政储蓄员工的15%,农村机构及人员配置与支持新农村建设明显不匹配。

(二)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明确

晋城市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在体制管理上,采取邮储银行自营网点和邮政局网点并存的模式,业务工作关系比未分设前更为复杂,风险责任不清,影响了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一是资产管理使用不统一。目前邮储银行对现有的资产只有使用权,无支配权,全部资产仍归邮政局所有。如现有的14家自营网点的产权、交通工具、库房、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均属于邮政局所有,这在管理上对其资产没有支配权,权责不统一,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二是业务与人员管理不统一。目前,邮政银行只对其自营网点有全部业务的管理权,对网点只负责业务管理和指导,对营业员业务能力的强弱好坏不能直接予以奖惩,对人员的调配也只能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封闭流动。银行对从业人员管理权的丧失,大大削弱了业务管理的力度,影响了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三是成本与收益不对等,影响工作积极性。以陵川县邮政储蓄银行为例:支行有管理人员15人,负责全辖邮政储蓄机构的业务管理和检查指导。全县10家营业机构只有2家收益归银行,另外8家的收益归邮政局,如果按机构数来匹配支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只有20%能为银行带来收益,其余80%没有收益。劳动力成本与收益的巨大反差,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成为制约邮政金融业务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产品设计存在缺陷,限制贷款业务发展

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邮储资金回流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而设计的,从制度设计和运作来看属于低风险业务。但调查发现,此项业务运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客观上阻碍了邮储资金回流的步伐。一是小额贷款设计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晋城辖区邮储银行开办了个体商户联保贷款、个体商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信用贷款4种小额贷款业务,与其他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显得贷款品种太少,不能满足农户和微小企业的需求。同时个体工商户最高贷款限额为10万元,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就个体经济发展现状,上述条件限制将影响贷款需求,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周期较长、资金需求较大的的个体户资金周转需要。二是结息方式不灵活。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在贷款管理上实行等额本息和阶段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法要求贷户在贷款的当月除了归还利息外,还要按比例归还本金,阶段性等额本息法也要求贷户在贷款当月就要归还贷款利息,几个月以后按月归还贷款本息。执行等额本息法贷款方式的农户,不得不留一定的贷款用于归还当月甚至数月的贷款本息,这样就增加了农户的贷款成本,与农村季节性收入存在矛盾。三是存单质押物范围狭小,客户资源受到限制。目前该业务的质押品只能是本县(市)邮政储蓄开户的整存整取定期存单,不允许以他行、他地的存单等作为质押品,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客户贷款的应急性和操作性,使得客户办理该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或根本无法参加此项业务。如陵川县邮政银行6月末小额质押贷款余额只有67万元,最多贷款月份余额也只有126万元。四是小额贷款利率过高,借款人难以承受。目前邮储银行对小额贷款不分期限档次统一执行13.5%的利率,高于1年期基准利率8.2个百分点,高于农村信用社同档次平均利率3.9个百分点,高于农户之间民间借贷平均利率1个百分点,较高的利率水平,没有发挥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

(四)人员素质不高,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邮政金融业务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发展事物,由于组成人员复杂,目前熟悉和胜任工作的人员还很少。以陵川邮政储蓄银行为例,在管理人员中,股级以上人员有本科学历的仅1人,占17%,有83%的管理人员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从管理人员的从业情况看,6名管理人员仅有1名从事过银行工作,其余5名仅从事邮政储蓄业务,均没有银行管理经验,更没有银行基层网点管理经验和工作经历,其管理能力、政策水平和金融业务知识水平不高。从职工队伍素质看,绝大部分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仍未转变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仍停留在过去只存不贷、一味追求扩大存款规模,缺乏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对如何经营管理资产业务较少思考的状态。从职工业务技能上看,绝大部分从业人员金融知识和技术技能比较缺乏,较少对金融业务进行系统学习,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相对偏低,经济金融及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特别是从事信贷业务经验的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

三、多措并举促进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一)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的金融覆盖面,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在确定邮政储蓄银行的机构定位时,必须把握好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优势,特别是利用其在农村地区的网络优势和对农村地区、农户情况比较熟悉的特长开展存取款、贷款、汇兑、保险等基础金融服务,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和其他商业银行实现错位竞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消除城乡二元制结构做出贡献。因此,建议将现有的机构网点定位在农村,或将农村地区的代办网点纳入邮政储蓄银行,真正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职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理顺管理体制,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克服多头经营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尽可能争取网点全部划归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邮政金融网点统一经营和管理。网点全部划归邮政储蓄银行以后,原收入分配额度仍不变,但由各级邮政储蓄银行逐级统一上划收入资金,再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按适当比例逐级下拨,既保证邮政金融业务的有序发展,又可使管理部门对邮储银行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有利于邮政金融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各级邮政储蓄银行的大量的支撑环节可以统一按属地划分,外包给邮政企业。双方签订服务支撑合同,邮政储蓄银行按合同支付相关服务支撑费用,邮政企业按合同提供相关支撑服务,既能保证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正常运转,还有利于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水平提高和各项业务的顺利发展。三是建议尽快出台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权利和利益分配,妥善处理双方关系,有效防控邮政金融业务风险。

(三)加大产品研发,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

一是深入农村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掌握农民需求。二是细分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保证客户经理提供与每个农村客户“面对面”的交流,将业务的功能和优点推介给客户。四是要逐步改进产品设计,合理下放审批权限,适当上调贷款限额和增加质押品种,积极稳妥地扩大业务规模,使邮储资金真正回流农村,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五是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党中央已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农村消费市场,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利用网点优势,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开发适合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信贷业务,比如说现阶段可以发展二手车等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新业务。六是合理定价并改进还款方式。建议邮政储蓄银行在制定贷款利率时应根据贷款类型确定不同的结息方式,具体利率水平可参照农村信用社执行。同时,在还款方式上也需改进,如将还款方式,改为按农业生产周期归还贷款,使农户用生产经营的收入归还贷款。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邮政储蓄银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根据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尽快引进金融、会计等专业人才,并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工作。二是组织邮政储蓄银行管理人员进行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内控建设、风险防范、信贷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三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现有从业人员实施全面、系统培训。同时,鼓励通过参加自考、在职就读等方式自我提高,优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四是选派业务骨干到管理较好的商业银行重点学习信贷业务、零售业务,掌握业务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手段等。五是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从业人员激励和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建设一支融合邮政特色、银行特质,适应竞争需要和现代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为邮政金融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课题组组长:张炯玮

课题组成员:乔中秋张利民宰红玲

第9篇

按照国务院关于邮政金融体制改革有关精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3月20日成立,四川省分行于12月9日挂牌,市支行于6月16日正式组建成立,与市邮政局分业经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支行成立后,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未独立运营之前,市邮政局一直为“省级文明单位”。长期以来的高标准、严要求,为我行进一步提升创建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邮储银行成立三年多以来,我行以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文明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巩固创建文明单位成果和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为总揽,规范行业行为,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内强素质、外铸品牌”的发展目标,树立“发展、严密、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为我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有力地推进了我行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行的基本情况及创建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全国性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拥有覆盖全国城乡的储蓄营业网点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atm1.8万台,个人存款余额2万多亿元,建成了面向全国城乡,覆盖面最广、联网网点数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市支行现有职工人,辖个二级支行,营业网点,台atm,均实现了与全国3.6万个邮储网点的联网运行。截至12月底,个人存款余额突破2.3亿元,市场占有率为2.46%;对公存款余额达到3.5亿元,发放各类贷款近3亿元。开办了本币储蓄存款业务、公司业务等负债业务,国内外汇兑、结算业务、借记卡、信用卡、农民工卡业务、各类代收代付业务、理财业务、企业网上银行等中间业务,经营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小额信贷、个人商务贷款等资产业务,具备了业务全功能化、服务专业化的水准。

二、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市支行独立运营以来,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在改革过程中,我行党总支始终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市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为组长,党总支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使创建活动取得了实际成效;并把创建工作与支行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一规划部署,统一标准要求,统一检查考核,统一组织实施,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人人参与的创建格局。

(二)育人为根本,着力提高全行职工的综合素质

全行紧紧围绕“建文明单位,育文明职工”的目标,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和途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严格管理中,不断提高全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1.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一是在全行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书记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二是加强了对职工改革发展形势和“四职”教育。针对一年来我行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与职工一起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共同探讨发展之路,教育干部职工要敢于直面困难,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与邮储银行市支行共渡难关。经过支行党政工团共同的努力工作,广大干部职工对邮储银行发展形势和规律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白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也>文秘站:先进事迹的鼓舞下,全行干部职工牢记自身职责,在本职岗位中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市支行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邮政储蓄以前仅从事较为简单的负债业务,银行成立后,陆续开展了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资产类业务和公司业务,这对支行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风险防控意识和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支行一是在人员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行、当地监管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共组织、参加培训28次,培训人员达到144人次,人均参加培训3次。二是通过 审计工作研讨会,财务会计工作培训、银行基础知识培训,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上级行下发的业务制度、金融法律法规、内控制度和每周组织召开部门学习会议、每月组织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议、每季度组织召开内控与风险联席会议,互相交流、以会代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员工新业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行员工的综合素质。三是积极参与市分行与四川省邮政电大联合举办金融专业大专班,对参加学习的职工报销部分学费,提高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支行共有13人报名参加了学习。

(三)勇担社会责任,为灾后重建贡献力量

1.积极恢复生产,为灾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虽然自身受灾非常严重,但支行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在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和支持下,积极恢复生产,提高服务能力,为灾区群众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是攻坚克难,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对外服务,为当地群众提供金融服务,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绵竹视察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邮储银行网点多、行动快、服务好。

二是积极宣传,为灾区群众灾后农房重建排忧解难。为帮助更多的灾区群众认识邮储银行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业务,市支行主动参与了市第11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向数千名参加活动的灾区群众宣传、解释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业务的贷款对象、办理流程等,并在前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与市镇两位农户现场签订了农房重建贷款协议,市分行行长亲自将2万元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分别发放到他们手上,解了他们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难题。

三是提升能力,加强灾后重建支持力度。首先是积极申请开办小额贷款业务,为我市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增加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近3亿元。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城乡青年融资需求,帮助和扶持青年群体开展正常生产经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邮储银行市支行与市团委联合实施了“绵竹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其次是积极申请开办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业务,由于准备充分,截止5月共发放灾后农房贷款2645笔,累计发放金额4936万元,受惠农户已通过邮储银行贷款修建新房并已迁入新居,为市农房重建作出了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第三加大扶持力度,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渠道。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城乡青年的融资需求,帮助和扶持青年群体开展正常生产经营,与共青团市委联合召开了市实施“四川青年小额贷款项目”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议,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融资渠道,目前发放贷款余额700余万元,树立了邮储银行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在“5.12”抗震救灾中,市支行获得集团公司表彰。

2.响应号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一是积极加强灾后金融知识普及宣传。“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为加快四川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特殊经济金融支持政策。为进一步普及灾后重建金融知识,增进金融机构和公众的沟通联系,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行积极参与了由市政府主办的市灾后重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月活动,通过在人群密集区摆摊设点、在网点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中央金融团工委和中国银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命名全国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的决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镇支行被命名为“全国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殊荣。

二是深入开展服务窗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我行切实抓好服务窗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是落实了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办公大楼和网点通过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张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三是搞好自查,消除死角。在抓好自身单位、家庭环境整治的同时,抓好了公共区域、门面等方面的环境整治,充分展示了邮储银行的良好形象。

(四)以发展为中心,推进绵竹市支行跨越式发展

1.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进业务快速发展。

我行自从独立运行后,按照市分行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自营收入为284万元,自营收入实现了1610万元,比成立初增长了467%;12月个人储蓄余额已达到12.93亿元,较增幅达到74.73%。公司业务发展渐入佳境自开办后,底达到了3.5亿元;小额贷款业务从无到有,12月累计发放5995笔,发放金额近3亿元,当年净增2400万元,在全市邮储银行中排名第一。

20__年,我行提出实现收入2107万元,奋斗目标2182万元。要求全行上下统一思想,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要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加快个人业务发展。力争个人储蓄业务自营网点净增6380万元,奋斗目标6670万元;二要创新营销,开拓市场,规模发展公司业务。期末时点余额达到5亿元,奋斗目标5.2亿元。三要抢占市场,防范风险,快速发展资产业务。信用贷款业务贷款结余达到2亿元。四要转变观念、抓好宣传,推进中间业务规模发展。发放信用卡660张,奋斗目标726张。保险业务发展目标1100万元,奋斗目标1210亿元。

2.强化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质量是银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行坚持在发展中防范风险,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坚持稳健经营。首先成立了内控和风险管理领导小组,按季度组织和召开内控和风险防范管理会议。其次是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制度。组织支行员工学习《市邮政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员工违规违纪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市分行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及风险报告管理办法(试行)》、《市分行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市分行审计操作规程(试行)》、《市分行审计工作人员守则》等办法,确保有令可行、令行禁止,增强了全行员工合规意识,形成了依法合规经营的氛围。第三是认真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在市分行的统一布置下, 先后开展了“春雷行动”、“案件风险排查”、“小额质押贷款检查”、“小额信贷及反洗钱检查”、“公司业务检查”、“节日突击检查”和“迎奥运案件风险排查狂飙行动”等一系列检查活动,为确保实现“零案件、零坏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第四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开展反洗钱工作,制定了《市支行人民币反洗钱操作规程》、《市支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办法》、《市支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反洗钱规章制度,为规范操作流程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五是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第六是努力改善技防、物防、人防现状。三个营业网点都安装了摄像头、防弹玻璃、联动门、配备了电警棍,并与110联网。

(五)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是邮储银行永恒的主题,提高服务质量,树立邮储银行良好形象,是邮储银行创建两个文明的基础性工作。在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优质服务上,我行把操作性放在了首要位置。

1.建章立制,规范服务行为。

针对规范服务水平的不平衡现象,我行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窗口坚持做到“三声”服务,即“招呼声、唱收唱兑声、告别声”;各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坚持做到了“三无”,即“无乱张贴、无乱布线、无乱杂物”;要求各窗口人员坚持做到“两统一”,即“统一着装、统一服务用语”。此外,在服务设施、服务纪律、服务检查等方面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使职工遵守服务规范有章可循,部门实施服务管理有据可依。先后出台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市支行窗口规范服务等级标准》、《窗口人员服务规范标准》、《客户投诉处理办法》等包括服务用语、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业务操作、监督检查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通过积极参加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评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我行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客户的满意度,树立了邮储银行窗口服务新形象。

2.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做好网点标准化装修改造。支行营业部、镇支行和城东新区支行进行了标准化装修改造,为用户营造一个舒适的办理金融业务环境。二是加强了自助服务设备的配备和管理,投放台atm,增设了电子显示屏、排号机和利率补登折机,进一步方便了用户办理业务。

3.加强客户投诉管理工作。

结合省行、市分行95580客户服务管理办法,通过统一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客户投诉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我分行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客户投诉管理体系,并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测评。建立了客户信息反馈和考核制度,各级客户服务部门做好了客户来信来访、投诉的接待、处理、登记、回复、汇总等工作。由市分行统一并聘请了社会监督员,让邮储银行的服务随时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和奖惩力度,不定时地组织人员对各营业窗口服务质量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监督,确保窗口服务质量。

(六)主动沟通,与地方经济建设关系日益密切

为同地方政府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支行行领导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市政相关部门汇报邮储银行情况,就双方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通过支行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地方党委和政府表示,将与邮储银行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大对邮储银行的支持力度,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实现邮储银行和地方经济的“共赢”。

(七)抓住重点,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支行党总支按照省委、市委和市分行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对反腐败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干部考核制度,民主测评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责任追究制度,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工作职责。切实推进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任务的落实,确保了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从自己做起,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以实际行动发挥表率作用;不断丰富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加强监督,规范行为,增强了全体员工遵纪守法、审慎从业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产生。三年来,员工对支行领导班子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八)以人为本,企业建设和谐稳定

在市分行领导下,我行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为下一步党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支行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确保了员工思想稳定。对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保障全行职工身体健康,及早发现、预防、治疗疾病,支行在市分行统一组织下定期开展了职工体检工作。开展了为职工祝贺生日活动,使职工充分感受到邮储银行大家庭的无限关怀和温暖。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企业形成了和谐、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

(九)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夯实创建基础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

职工的法制观念状况是文明单位的重要标志。在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过程中,我行注重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纳入企业工作的重要议程,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专业法和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了职工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意识,同时还加强在职工中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反对伪科学,抵制封建迷信的侵袭。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优质服务的自觉性。

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三爱一满意”(爱祖国、爱岗位、爱企业、满意在邮储银行)的思想意识教育,积极开展了“三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思想品质教育,大力加强了“四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职业精神教育,进一步深化开展了“树邮储银行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切实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服务水平。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为加强支行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工会活动内容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支行三个文明建设,建立全员参与的活动机制,组织引导职工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活动中去,支行工会小组建立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登山、书法、美术与摄影、收藏等兴趣小组,并积极的开展活动。与市政府、市邮政局、公安局、市分行开展了篮球、足球、自行车联谊活动,组织参加了市分行成立三周年文艺汇演,和全市书法、摄影比赛、全市羽毛球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兴趣小组的建立不断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进了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了职工之间的团结与协作,为我行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10篇

当前我国邮政企业在落实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邮政企业的领导人是带动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新的管理模式的主体,领导者的思想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根据相关资料的研究我国邮政企业的领导者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作用,针对邮政的发展中也没有充分做好制度的安排以及落实流程的具体化、完善化。

(2)部分邮政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对邮政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需要,但是部分邮政企业在制度的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岗位的轮换制没有得到落实、邮政银行的稽查员长时间没有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或者是检查工作过于形式化,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3)邮政银行在现金收支管理中存在问题。现金收支环节是银行管理工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部分收款人员在为顾客办理现金收支服务时,没有根据规定为顾客开具发票和上报账目,而是将收取的现金据为己有;其次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时在开具的发票中篡改数据,将多余的现金收入囊中;此外还有一部分会计人员通过销毁凭据的行为,将一些业务费用纳入自己的口袋中。

(4)邮政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是并存的,邮政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风险管理体制,并且在邮政银行开展各项工作时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市场中的各项风险进行系统的排查,影响了邮政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快速发展的形势。

二、改善邮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措施

改善邮政银行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及邮政银行发展的需要积极落实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于提高邮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转变邮政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

要促进邮政银行的快速发展,需要从领导者的观念开始转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作用,及时为邮政企业落实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自身的特点,在邮政企业内部落实风险防范部门,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市场经济下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进行排除,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好各营业网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邮政企业的领导应该创新管理模式,将创新管理融入邮政各项工作中,并将相关的现代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实现邮政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邮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落实具有指导作用,邮政银行应该根据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特点,建立适合邮政企业发展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首先应该根据邮政银行的业务管理、经营行为和风险防范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预防制度,并定期对银行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严格对各种业务往来的账表进行审核,不断对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反馈和评审机制进行完善,及时预防各种市场经营风险,减少邮政银行在发展中的经济损失;其次,邮政银行应该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强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重视工作开展的高效化;最后就是从邮政银行发展的角度对相关业务凭证、账务核算系统、业务印章种类、财务核算系统以及资金管理机制等方面制定一套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利用制度指导银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邮政银行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可以为员工今后开展各种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意见,便于他们更加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

(三)提高邮政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邮政银行员工的综合素质将会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落实,也将会影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邮政银行工作人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较高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一些会计人员,因此重视对银行员工的培训对改善邮政银行发展现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加强邮政银行员工思想教育,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杜绝在工作中出现违规收费或者是将业务缴费占为己有的现象,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通过培训讲座或者是专家培训的方式,从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将所有的业务员也纳入到邮政银行的培训计划中,加强对员工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在银行管理中落实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邮政银行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实并完善新的工作模式,推动邮政银行的快速发展。

(四)提高邮政企业控制和监督体制的落实

重视对邮政银行监督管理体制的落实是提高银行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提高制度的落实性首先应该通过库存限额的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的方式保证货币资金安全性;同时通过严格支付制度和业务办理制度、内部审计监督等形式是吸纳货币资金合法想的控制;其次还应该通过对账单的核实、发票的控制、往来账目的审核以及物料平衡等方式保证资金的完整性。做好内部会计控制的事中控制只是邮政银行落实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方面,邮政银行更应该重视对各项工作开展程度的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根据监管程序的要求,定期对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部门在账目设置方面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工作漏洞,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及时上报各部门,通过管理部门的共同探讨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并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邮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邮政银行在市场经济下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第11篇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政府愈加重视普惠金融向农村大众倾斜。

今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突出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

经多年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虽已基本涵盖了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却依然有诸多问题横亘于眼前,如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最后一公里”难题、金融知识教育欠缺等,基层金融服务在总量上仍然供不应求。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与多年的实践者,3月20日,邮储银行旗下开放性公益平台――“邮爱公益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改变了以往简单捐赠、短期帮扶为主的公益模式,为破解普惠金融难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有益探索。

服务基层,践行普惠金融

贫富差距等社会经济结构不平衡,其表现之一就是金融结构不平衡。少量人群、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多,而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村的金融资源却比较缺乏。

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特别要让小微企业、农民、城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

但普惠金融的普及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基层网点的建设、扎根村乡的人员配置以及庞大的个人客户群体,方能让银行机构具备强大的储蓄与调动能力。

而这正是邮储银行的天然基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员工众多的队伍优势和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优势。目前,邮储银行拥有约4万个网点,覆盖我国近99%的县域地区;十几万员工扎根城乡,与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水融,了解贫弱群体现状,为打通公益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人力支撑;5亿多客户和众多实力雄厚的境内外合作伙伴,是“邮爱公益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后盾。

成立至今的十年来,邮储银行探索出了一条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化之路,尤其去年9月28日在香港上市的举动,更是开启了新的篇章。

拥有了如此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主动参与了文化教育、青年创业、社区关爱等公益活动。“邮爱公益平台”首批就推出四项举措――设立“邮爱公益基金”、实施“邮爱成长计划”、成立“公益志愿者协会”和设立“邮爱公益日”,四者将与邮储银行常年来的扶贫措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集结各方,整合社会力量

普惠金融的实现,亟待建设平台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一方面,需要平台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丰富和完善平台内涵和运行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提升平台价值。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主动引入外部合作伙伴,保持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全面开放的包容性,利用互联网工具,吸引“边边角角”零散资金汇聚于此。

“邮爱公益平台”这一脱贫攻坚的“国家队”正是由此建立。

该平台成立当天,财政部副部长刘伟、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以及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等相关领导以及邮储银行投资者代表等出席。

其“第一响”,是邮储银行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于3月14日通过腾讯公益微信平台发起的“一起捐”活动。截至3月20日的短短一周内,已有近26万邮储银行员工、社会大众捐款,所募资金被纳入“邮爱公益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介绍:“邮储银行首期向‘邮爱公益基金’捐资500万元,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贫困群体、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队伍当中,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扶危助困的优良传统。所募资金将用于教育公平、健康卫生、社区发展、灾害救援、国际化、公益倡导等相关领域项目。”

为此,邮储银行已成立专项工作机构,负责配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做好基金的运行和管理工作。不但其手机银行、个人网银、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均已开通“邮爱公益基金”捐赠入口,信用卡积分捐赠、业务发展配捐活动等也将陆续推出。

据了解,加上邮储银行首期500万元捐资,“邮爱公益基金”已募资1000多万元。

跟踪落实,建立长效机制

践行普惠金融长效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统筹规划和跟踪评估。邮储银行在内部机制上需要整合各分支机构的公益事项,制定时间节点确保公益工作贯彻始终。在行动落实上需要点多面广、深入城乡,并打造统一的公益品牌。

在“邮爱公益平台”的诸多举措中,“邮爱成长计划”有效衔接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了对贫困学生核心成长阶段的全方位覆盖,形成了扶助贫困学生发展的完整链条,也体现了“邮爱公益平台”持之以恒的执行能力。

具体上,“邮爱成长计划”包括四大举措――“邮爱自强班”、“成才支持”、“爱心传递”和“千人招聘计划”。

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介绍,“邮爱自强班”将借助“邮爱公益基金”,计划资助16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1000名。随着募捐金额进一步增加,资助范围和数量也将进一步扩大。

而另两个项目――“爱心传递”和“千人招聘计划”,前者是通过邮储银行公益志愿者协会为远离家乡求学的贫困学生提供跨地域的持续关注和志愿服务,为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假期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后者是未来3年内,邮储银行将定向择优招收1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打开人生新阶段的大门。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办法;两网互通工程

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会计主体处理会计事项所应遵循的准绳、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将所有的企业分为三类,分别颁布相对应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会计制度,增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透明度。

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分别建立操作性较强的有关会计科目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进而分别形成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和小企业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会计报表附注批露格式等。

第三层次是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建立专业会计核算办法。

邮政汇兑会计核算办法属于第三个层次,是邮政企业结合电子汇兑业务的特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国邮政电子汇兑业务管理办法》等而制定,并根据业务的不断发展而调整。

2005年1月中国邮政金融两网互通项目工程(以下简称两网互通工程)全面启动(注1),一期工程已在全国各省成功切换上线,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电子汇兑系统在此项工程中全面升级改造,其会计子系统也相应变化,因此要对原邮政汇兑会计核算办法作出梳理,重新设计。笔者在此项工作的实践中,对邮政汇兑会计核算办法及设计工作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一、引起邮政汇兑会计核算变化的各种情况分析

要对某项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调整,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于核算对象予以全面审视,寻找出其对会计核算关键影响之处。两网互通工程实施后邮政汇兑业务会有很多变化,有些变化和会计相关,有些无关。在寻找出相关变化后,还要分析这些变化背后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实质性影响。确定哪些是属于新增会计事项,哪些是修改的,然后进行会计核算程序流程设计,并找出风险控制点,按照重要性原则作为设计重点。这些是进行会计核算办法设计的基础工作。

1、新增业务引起的会计核算变化

两网互通工程全面实现后,将推出一系列汇兑新业务,包括账户汇款、网汇通汇款、全国通汇款。综合起来分析,这些新业务的出现,从会计角度说,主要引起了核算层次、核算环节、资金运动流程、资金清算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动,设计重点将围绕此四项进行。

2、人员身份权限管理变化

汇兑业务的核算是由系统中的会计模块执行的。根据不同柜员从事的交易,会引发相应的会计核算。这些交易有些是收汇、兑付等业务交易,有些是缴款、协款等会计交易,有些是根据系统参数设置自动完成的交易,如无着汇款结转交易。这些交易都会引起产生会计分录流水,并在相应报表中反映。因此柜员的权限设置,直接决定了可触发什么样的会计核算流程。

人员身份权限管理调整不仅有利于业务操作流程优化,也是进行事权划分、风险控制的有效制度。这次调整重新规范了汇兑工作人员身份,职责任务明确,同时进行了全面的限额控制和授权设置,有利于防范风险。分析重点是和会计工作有关的柜员身份权限变化情况,以及其可以从事的会计工作内容。具体包括普通柜员、综合柜员、市县中心业务管理员、市县中心清算会计管理员、省中心清算会计管理员、国家局中心清算会计管理员的权限、工作内容分析。

3、资金流程再造引起的会计核算变化

两网互通工程实行后,对邮政汇兑业务资金进行了流程再造,即实行储汇资金合并运用,汇兑业务资金纳入储蓄系统,在网点备用金安排、清算与调拨、资金运用三方面储汇业务共同管理,统筹安排,以降低经营业务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益。

经过分析,储汇资金整合运用的落实具体体现在网点缴拨款和业务资金结算上。网点缴拨款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点这个层次解决汇兑资金的上缴和下拨,以及如何设计相应的会计交易。业务资金结算是指将储蓄和汇兑两个资金划拨渠道合二为一,汇兑资金的结算由储蓄系统当日完成,汇兑系统仍保留信息的传递、清分功能。因此如何进行储汇两个系统的会计信息核对以及差错处理是设计重点。

4、信息清分及清算会计核算变化

信息清分结果是邮政电子汇兑业务资金划拨的依据。随着储汇资金的整合运用,有些汇兑业务的信息传递、清分除了在电子汇兑系统进行外,还要在储蓄系统进行,并成为储蓄系统资金清算、款项调拨的依据。各类汇款的流程是有区别的,因此研究重点是分析现金类汇款和账户汇款是如何提供进行资金划拨会计核算所需要的清分信息,如何保证储汇两个独立会计系统的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加强资金管理和对资金的统筹运用,两网互通项目中对资金清算依据作了重大变动,以兑付汇款作为资金清算依据。即兑付完成后,兑付局才对上级中心产生债权。并且待兑汇款由原来全部放在县局,改为根据收兑所跨范围,由不同层次汇兑中心核算。分析重点是不同核算层次的调整内容,具体分析新增会计交易内容以及需要调整的原会计交易项目。

5、增加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系统

两网互通工程全面实施后,要将重要空白凭证纳入系统内统一管理。分析重点是哪些凭证属于重要空白凭证,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既管理严密,又保证效率。

6、记账方式的改变

原电子汇兑的记账方式是手工录入凭证和系统自动记账两种方式并存。比如联网网点办理业务时,与市县中心的缴协款需要手工录入凭证。随着电子汇兑系统的升级改造,将全面采用系统自动记账。通过执行会计交易的方式,由系统自动产生会计分录。例如网点缴款,通过网点综合柜员执行缴款交易,正确输入缴款种类、缴款金额、支票号码等内容,完成交易以后,则相应的会计分录就由系统自动生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由于疏忽、业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的差错,对于提高会计质量有重要意义。

7、会计核算对象的变化

会计的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就是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即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资金和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结果。

在邮政汇兑和邮政储蓄业务实行资金整合以后,邮政汇兑业务仅在部分网点保留现金,具有资金运动。尔后资金从网点或县局这两个层次中已经纳入到储蓄系统中,与储蓄资金会合,共同形成资金流转,成为邮政储蓄会计的核算对象。汇兑业务环节中的县局、省局、国家局已经没有了资金运动,仅有汇兑信息的处理及上下传送。这一变动,使得邮政汇兑会计的核算对象与一般的会计核算对象有很大的不同。会计核算对象以汇兑业务产生的各项收兑信息和清算信息为主,资金运动变化和过程为辅。

二、汇兑会计核算制度设计原则

经过上述分析以后,确立了会计核算办法的设计内容和要点,就可以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了,表现为会计需求的撰写。同样的经济业务内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有不同方法、程序可供选择,将产生不同效果的会计信息。如何选择取决于邮政汇兑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原则。设计原则包括基本原则和特定原则。

基本原则是所有会计核算制度在设计师所应遵循的,包括:

(1)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应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贯彻核算与管理密切结合的原则

(4)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特定原则是针对邮政汇兑业务的特点而考虑的,包括:

(1)保持邮政金融会计核算的统一性

邮政汇兑业务是邮政金融业务的一类,随着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进行,必然促使邮政金融会计从目前的各自为政,分散核算,每个业务都各有自己的一套专业核算办法的状态,向全面整合,建立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方向发展。因此,现在在对邮政汇兑会计制度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和其他邮政金融业务的衔接和融合,注重可比性、一致性。

(2)加强沟通,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适用性

会计核算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对业务的充分了解,以及所引起资金变动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业务的每一点调整,都有可能引起会计处理的相应变动。并且邮政汇兑会计是依靠电子汇兑系统运行而实现的。因此,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还要考虑软件设计和硬件配置问题,以确定在技术层面上是否能够实现。要做到以上要求,必须要加强与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的沟通,将业务变动信息及时搜集并在会计制度设计时予以考虑,并将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时反映给技术人员,要求予以实现。如果存在脱节现象,那么将给测试及以后的正式应用带来很大困扰。

(3)注重风险控制

储蓄、汇兑资金整合运用以后,随着汇兑业务的发生,资金源源不断地随着收兑而变动,汇兑资金将进入或退出储蓄系统。但是本身电子汇兑系统和储蓄统一版本系统并没有做到实时连接,信息不能实时相通和核对。两个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时滞以及资金、账户核对的障碍,将造成双方会计信息的不一致,并导致资金管理蕴含风险。当发生错账以及错误的清算信息时,及时查证差错,进行调账处理变得非常重要,有利于风险的控制。

三、对邮政金融会计核算制度设计的思考

邮政汇兑会计是邮政金融会计的一部分。随着邮政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邮政金融会计制度的重新设计也正提上议事日程。通过此次设计工作,促使笔者对邮政金融会计制度的设计有了更多的思索。

邮政金融会计制度的设计内容包含两部分:财务会计的增加和业务会计的整合。

1、财务会计增加的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1)设计内容分析

当前的邮政金融会计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核算对象仅包括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的业务资金变动,从事邮政金融业务的人、财、物的核算是在邮政局财务会计中混合核算,遵循《邮政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试行)》。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5年工作会议上表示,银监会今年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同步推出邮政储蓄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核心是“一分开、两改革、四项措施”,其中“两改革”就是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控股。国家邮政总局局长刘安东在全国邮政局长座谈会并表示,按照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的总体安排和部署,邮政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改革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一旦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则要进行独立完整核算,将依照《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核算办法,添加财务会计的内容。

(2)设计要点

财务会计添加的设计要点在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会计初始化工作,如何计量大量涉及财务会计核算内容科目的期初余额。既取决于具体的邮政金融体制改革办法,也是大量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结果。因此新的邮政金融会计制度的确定并不是单纯的会计工作,而是邮政储蓄银行与原邮政局进行多方博弈的结果,其博弈结果通过会计核算制度与以反映。

2、业务会计整合的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1)当前业务会计核算体系分析

各项邮政金融业务的专业会计相互之间并未构成一个融合的信息系统,整个构成情况如下:

∙ 负债业务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负债业务仅指邮政储蓄业务。邮政储蓄业务是邮政金融主体和基础业务,其他很多邮政金融业务都会和储蓄业务相联系。邮政储蓄会计核算是基于2004年在全国上线的邮政储蓄统一应用软件版本(简称统版)上的。并且在2005年颁布了基于统版的《中国邮政储蓄会计制度》,是邮政金融业务会计中应用最多,制度最规范的。

∙ 中间业务会计核算制度

汇兑业务是邮政金融最传统的中间业务,具有独立的全国统一的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系统。储汇资金合并运用后,对储蓄系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统版中新增会计交易,通过对统版软件的升级实现。

其他的中间业务,如各种代收代付业务,鉴于各省种类的不同,流程的复杂多样,中间业务有各省独立的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各种与储蓄账户有关的中间业务通过标准接口与储蓄统版系统相联,通过中间业务平台将相应会计信息导入统版。

∙ 资产业务

邮政金融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转存人民银行存款,在统版中完成会计核算。协议存款业务、同业拆借业务通过手工会计完成。目前正在推行的存单质押贷款的会计核算是通过在统版上新增会计交易,由业务直接触发会计处理和执行手工会计交易两种方式组成。

(2)设计要点

∙ 邮政金融会计核算统一平台的确立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的邮政金融业务会计有的是基于邮政储蓄统一版本完成,有的是作为一个子模块接入统版的,还有的是独立的。这种复杂的会计处理情况,对于邮政金融会计的整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对于邮政金融会计核算制度设计来说,首先要确定的是会计处理的统一平台,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整、有机的核算体系。笔者以为应以邮政储蓄统版作为所有邮政金融业务核算的基础,将各项邮政金融业务整合在统版系统中,贯穿统一的业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流程和风险控制手段。

∙ 邮政金融会计核算统一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