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9 20:1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卫生院临床医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和学历教育之后,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更新的一种连续性医学教育[1][2]。继续医学教育作为科教兴院的载体,为医院培养了大量业务精通、技术精湛、学风严谨的专业技术人才[3]。为了解邢台市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我们进行了邢台市乡镇卫生院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并结合邢台市实情提出针对性强、思路新的解决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邢台市巨鹿、广宗两个县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200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其中男性82人(44.8%),女性101人(55.2%)。
(二)调查方法
采用中南大学李沅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的问卷,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1.5%,获得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100%,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培训模式现状、理想的培训模式等。与此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医生和领导进行访谈,对其关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等方面做了详细记录。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并经过计算机逻辑检查和校对。
二、结果
(一)被调查医生的个人基本情况
1.全科医生的受教育程度:接受问卷调查的183名医生中初中及以下人员占2.7%,中专和高中人员占24.6%,大专学历人员占42.6%,本科学历人员占27.9%,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2.2%。
2.全科医生的月收入情况:月收入小于1 000的占17.5%(32人),1 000-2 000的占47.5%(87人),2 000-3 000的占18.6%(34人),月收入大于3 000的占16.4%(30人)。
(二)被调查医生参训情况
1.在被调查的183名医生中只有59.6%(109/183)的人员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活动,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20.2%出现过迟到早退现象,参加次数小于5次/年的有58.8%,由此看来,邢台市继续教育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有76名医生认为缺少机会是影响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最主要的原因,其次(68人)为培训费用过高。
2.全科医生参加培训内容情况。
表1 培训内容调查表
■
由表1得知参加过沟通技能培训的仅19人。而接受问卷调查的109名参训人员认为最有实用效果的前三项培训内容分别为三基培训(94人)、全科医学知识(91人)和沟通技巧(75人)。
3.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形式和教学方式。183名全科医生参加过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形式如表2所示:
表2 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形式分布表
■
由表2可以得知参加培训的人员中仅有52人参加过临床观摩,而我们通过访谈得知,有80%的人表示更喜欢临床观摩的培训形式,希望多增加些临床观摩的机会。
183名全科医生参加培训的教学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继续医学教育教学方式分布表
■
由表3可知,邢台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授,其次是举办讲座和基层现场指导。
4.每次培训后的考核情况。参加培训的医生表示培训后完全无考核者占4.9%(9/183)。
5.培训经费情况。调查显示全科医生培训经费需由个人完全负担者占23.9%(26/109),个人承担部分的占72.4%(79/109),培训费用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卫生院共担者仅占3.7%(4/109)。
6.轮岗情况。接受问卷调查的医生中有50.3%(92/183)人员入院时接受过轮岗培训。轮岗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人占45.7%(42/92),大于三个月的占54.3%。被调查的医生表示最愿意接受的培训频率大于六个月(127人)。
7.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情况。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133人从未做过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42人偶尔做过,8人经常做。69.9%的医生表示做科研工作对自身工作有帮助,谈及实施科研的困难时,36.1%的医生表示所学知识不够是自己面临的最大困难。
三、讨论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乡镇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据卫生院统计,中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本科学历人员占2.2%,大专学历人员占20.3%,中专学历人员占58.7%,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18.7%[4]。本调查结果显示邢台市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初中及以下人员占2.7%,中专和高中人员占24.6%,大专学历人员占42.6%,本科学历人员占27.9%,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2.2%。说明该市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学历高于全国水平,但仍可以看出重点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较少。杨燕初等在《广西区域医学教育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研究》[5]中提出由于社会体制、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现状,大量引进全科医生并不现实,因此提高现有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继续医学教育既是全科医生旅行权利、义务,提升素质能力的基本手段,又是建立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6]。通过对邢台市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乡镇卫生院医生月收入大于3000的仅有16.4%,平均月收入偏低。而全科医生培训经费需由个人完全负担者占23.9%,个人承担部分占72.4%,培训费用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卫生院共担者仅占3.7%,对该市全科医生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医生参加培训的原因中培训费用过高位居第二,可以看出邢台市政府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以满足需要。
(二)培训纪律和制度不完善,提供的培训机会不足
被调查的医生中有过早退迟到现象的有20.2%,通过和该市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访谈了解到院方或卫生行政部门并未对培训中出现的迟到早退人员做出任何管理。影响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原因中缺少机会占据第一。
(三)培训内容欠缺合理性
接受问卷调查参训人员认为最具实用效果前三项培训内容分别为三基培训、全科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而实际参加过沟通技能培训的人员仅有19人,远远不能满足医生的需要。此外,有80%的全科医生表示更喜欢临床观摩的培训形式,希望多增加些临床观摩的机会。
(四)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科研能力偏低,培训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访谈了解到有86.3%的医生未做过与自己所从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接受访谈的医生表示自己所需知识不够是阻碍自己进行临床科学研究最大障碍(36.1%),另外,69.9%的医生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自己从事相关专业科学研究有帮助。由此看来邢台市全科医生的科研能力和积极性均不高。此外,全科医生进行过网络培训的人员较少,邢台市对网络教育的应用还很少。
四、结论
针对以上邢台市乡镇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医生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将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等支出列入预算,并逐渐建立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工资发放保障机制[7]。
(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和纪律,完善培训机构,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和配套政策的建设,是继续医学教育得以深入、持久、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2]。市卫生局应当积极扶持、鼓励在职培训,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进修学习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为乡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终身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与学习能力[5]。同时为各乡镇卫生院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
(三)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使培训更深入人心
肖传实[8]在《山西省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需求》指出现今社会,全科医生不仅要学习全科医疗知识、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各专科疾病的转诊尺度、有关制度以及与患者沟通的技能等,这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对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培训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医生的需求调整培训内容。此外,在所有调查的全科医生中有80%的人表示更喜欢临床观摩的培训形式,希望多增加些临床观摩的机会,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省市级全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交流,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提供更多临床观摩的机会。
(四)加强和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宣传,树立医学人员终身教育概念
邹旋,宋朗明[9]在《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中提到意识的强化是发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力支撑,终身教育观的确立为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与乡镇卫生院领导访谈中了解到全科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每次都有多人请假、缺席等,终身教育意识薄弱,不利于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力开展。各乡镇卫生院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和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宣传,帮助全科医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概念。
(五)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科研能力
根据美国科学委员会、凯斯工学院和日本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用于查找和阅读文献信息的时间占完成该项目时间的50.9%,获取科研信息已成为据顶科研人员工作效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信息素质是影响科研人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之一[10]。朱科伦[11]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则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
(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刘金富,1973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先后任吉林市龙潭医院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外科主任、医务科长、副院长、院长,现任吉林市龙潭区卫生局正局级领导,负责龙潭区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不论在医院担任医生和院长,还是在卫生局担任局领导,他都一直在临床一线为广大患者会诊手术,为病人解除病痛,为百姓排忧解难。他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工作三十多年,无数次成功地抢救了危重患者的生命,把一个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亲自主刀、带领医生做普外科、骨外科、妇产科手术上万例,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城乡百姓的信赖和尊敬。他从医三十多年,担任医院院长二十多年,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忘我地工作;爱岗敬业,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敬佩。他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中,为吉林市龙潭医院的发展建设,为全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建设和全区村卫生室的建设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连续多年被吉林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连续三届被评为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拨尖人才、吉林省第五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省管专家,连续十五年当选为吉林市龙潭区人大代表,连续十年当选为吉林市人大代表。
他是医术高超的全科医学专家
刘金富从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就一直从事普外科、骨外科、妇产科和内科急诊急救的临床医疗工作。先后多次在省内外各大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骨外科、妇产科和内科急诊急救的临床医疗专业。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名符其实的全科医学专家。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就带领全院的医护人员开展了普外科、上下腹部手术、左右半结肠切除术、胃癌、结肠癌根治手术、胆道手术、甲状腺、乳腺癌手术、骨科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妇产科剖腹产、子宫全切除术、宫外孕、卵巢瘤等大小手术,填补了龙潭医院过去不能开展手术的空白,并为龙潭医院培养了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等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龙潭医院的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也使吉林市龙潭医院的专科建设、专业技术的开展居全省同级医院的领先水平,为龙潭医院的专科建设和龙潭医院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担任医院院长后,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和劳累,都把抢救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只要一上手术台就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完成每一台手术。遇到危重病人,他都先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亲临现场,亲自指挥。他经常教育医院的医护人员说:我们的工作是挽救生命,不是儿戏,我们要对人生最宝贵的生命负责,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他不但对本专业普外科的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而且对妇产科、骨外科和内科急诊急救的临床医疗专业技术也非常精通,好多患者都慕名而来,请他会诊手术。卫生界的同行和全区广大患者都称他是医术高超、一专多能的全科医学专家。
他是医德高尚的好专家好院长
刘金富从医三十多年亲自主刀和参加的大小手术不计其数,抢救的危重病人有上万例,这些患者大多数都通过各种方式对他表达感激之情。有的送来感谢信,有的赠送锦旗,有的送丰厚的礼品和红包,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送到他办公室,有的送到他家里,可无论在什么场合,对患者赠送的礼品和红包他都一律婉言谢绝。他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十多年,拒收了多少患者送的礼品和红包已经无法计算。他对送礼送红包的患者和家属讲:治病救人是我们当医生的神圣职责,如果我收了你送的礼品和红包,我就丧失了一个医生的高尚品德,也丧失了我做人的人品和人格。是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医生,我就要为人民当好一名医生,尽到一个医生的责任。三十多年来他廉洁自律,拒收患者的礼品和红包在全区闻名,全区城乡百姓都知道龙潭医院有个不收患者礼品和红包的好医生、好专家、好院长。他担任院长二十多年,对医院的医务人员从来都是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医院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对他严格的管理都很畏惧,可他对患者总是谈笑风生,和蔼可亲。经他诊治和手术的患者,多数都成了他的朋友,患者和家属都称赞他是救命恩人。他担任医院院长后带头到血站献血,为抢救贫困的农民工带头捐款,为下岗的贫困居民减免医疗费,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伤残军人送医送药,多次下乡为广大农民义诊送药。他的医疗技术、医德医风、职业道德、人品人格受到全区百姓的一致好评,他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全区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敬佩。
他是建设城乡医院为百姓解难的领头人
刘金富从1983年担任吉林市龙潭医院院长以来,先后3次新建、扩建吉林市龙潭医院,把龙潭医院不到600平方米的破旧平房,发展建设成为一万多平方米的四栋楼房,成为全省同级医院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医疗设备和技术较先进的医院,为全区农民的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医保医疗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改善和解决了全区城乡百姓看病就医的困难,并为龙潭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刘金富调到吉林市龙潭卫生局任正局级领导,负责全区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和全区6个乡镇卫生院127个村卫生室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室的建设工作。他经常节假日不休息,带领卫生局医政科的全体工作人员,跑遍了全区各个乡镇卫生院和2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调研。按照要求,将全区200多个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所进行了清理整顿,合并组建成立了127个村卫生室,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得到了落实。为了培养提高全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全区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他根据实际需要亲自编写教材,为全区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和全区的乡村医生讲课,并深入到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对医护人员进行传、帮、带,杜绝了一些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广大农民看病就医的医疗安全。他在全区农村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大小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上千例,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深受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卫生室和广大农民患者的好评。
为了改变广大农民的医疗条件,解决看病就医的困难,他在吉林市人代会上提交的《新建、扩建、改建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建议》被政府采纳,吉林市龙潭区政府决定新建全区所有的6个乡镇卫生院。其中有5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组织施工的。从2009年到2012年底,有4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交付使用。到2013年10月,全区6个乡镇卫生院将全部更新改造建设完毕,这6所新建成的乡镇卫生院将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看病就医的困难。全区广大城乡百姓都称赞他不仅是全科医学专家,也是设计医院、建设医院、管理医院的专家,还是关心城乡百姓的生老病死,为百姓送医送药、排忧解难、解决百姓看病就医困难的“慈善家”。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乡镇卫生院;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枢纽,是保证卫生服务诸多功能在农村基层落实的关键环节。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与其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合理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建立一支稳定且具有较高素质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不仅是保证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更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研究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全科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中“全科型乡镇卫生院适宜人才培养及培训模式研究”子项目的成果。该项目以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为载体,研究建立全科型乡镇卫生院。本研究在对该卫生院卫生人员基本情况与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全科型乡镇卫生院对适宜人才队伍的要求,开展培训实践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口东卫生院31名卫生技术人员与隶属于该院的14名乡村医生为培训对象。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团体深度访谈、试卷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培训对象教育培训现状、需求及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1.3 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
1.3.1 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化设计培训内容与培训实施,全面提升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知识与技术水平,进而提升该卫生院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科型乡镇卫生院要求。
1.3.2 培训内设计 在项目建设期内,对该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将培训内容整体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五大模块:全科医学基础理论模块、社区卫生服务基础模块、公共卫生基础模块、临床医疗模块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模块:根据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和技术骨干参加的培训。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包括公共卫生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和西医适宜技术,其中公共生适宜技术根据内容穿插在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和公共卫生基础两个模块中培训(见图1)。
1.3.3 培训实施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完成全部培训任务:采用模块化的培训方式,大模块下包含小模块,每一次培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这种培训方式主要考虑到接受培训人员均为在职职工,工学矛盾问题突出,在系统化设计培训内容之后将培训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其优势在于时间安排更为灵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个人基础与工作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培训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样本卫生院提供了大量参考教材与相关书籍。其中面授名训时间为40 d,总计320学时,根据该院时间安排从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下派相关专家、教师到卫生院授课。
2、结果
培训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参由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过程的满意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学习理念、学习习惯的转变情况;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样本卫生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情况。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以卫生技术人员为对象的培训效果问卷调查与小组访谈;实施培训前的测验与实施培训后的测验对比。
2.1 问卷调查结果共42人参加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与测试,包括31名卫生技术人员和11名乡村医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满意度为95.2%(40/42),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2.9%(39/42),教材满意度为90.5%(38/42),课程安排、培训管理满意度为97.6%(41/42)。见表2。
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上来说,78.6%(33/42)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88.1%(37/42)掌握或基本掌握公共卫生基础与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理论与技术、适宜技术。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公共卫生基础与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理论与技术三项培训内容有1~2人完全不能掌握,均为医技人员,见表3。
培训对学员学习理念、学习习惯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5.7%(36/42)对全科医学有了全面的认识,71.4%(30/42)认为自己的知识有所更新,59.5%(25/42)认为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47.6%(20/42)认为服务观念有所转变,38.1%(16/42)认为学习动机有所增强,33.3%(14/42)认为培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然而,57.1%(24/42)的学员认为培训不能满足需要,还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19.1%(8/42)的学员认为虽然培训不能满足需要,但是为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培训对工作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76.2%(32/42)为患者(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的时间明显增多,61.9%(26/42)能够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50.0%(21/42)诊疗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全科思维,42.9%(18/42)工作中能够应用培训所学的新技术。从回收问卷中所提到的建议和意见中可以发现,多数学员希望今后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培训,培训对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效。
2.2 团体访谈结果 共有8名学员参加小组访谈,包括医生6名,护士2名。访谈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对哪些课程印象最深刻?”、“哪些适宜技术对工作最有帮助?”、“工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整体素质及精神面貌是否有了明显改观?”、“是否能够将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从培训课程角度来说,学员认为所有老师授课水平都很高,特别是对全科诊疗思维、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等课程印象最深刻,主要是因为教师授课的方式比较灵活,内容比较新鲜。此外学员认为来自于临床一线的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更多地将临床案例和临床新进展带入课堂,这对学员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惟一遗憾的是学时太少。适宜技术对工作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心电图、糖尿病、急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大家认为这些知识既常用但自己掌握的又不是太好,通过培训可以为患者和村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接受培训后,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方式最明显的变化是对患者做健康宣教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了。一位全科医生谈到:“从前因为知识缺乏,想和患者讲也讲不出来,现在通过培训,这些知识都有所增加,知道该怎么指导患者了。而且我们现在还主动到村子里,给他们上课,做健康教育。通过这种形式,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在慢慢积累,对个人很有好处。”此外还有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在诊疗过程中更倾向于运用全科思维了。一名在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的人员谈到:“以前来个高血压的患者,我就给他们开点药就完事了,现在我会问他一些和生活方式、个人脾气秉性还有家庭关系等有关的一些事情,有时还会调解家庭矛盾,会给他一些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总之,好像工作范畴不再局限于打针、开药了。”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
访谈对象普遍认为此次培训对工作非常有帮助,个人整体素质都有所提高,但是因为工作太忙,休息时间少,本人自学的时间显得不足,更倾向于教师的面授,尽管授课老师提供了相关自学材料,但是几乎没有人在课后深入、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自学能力不足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共性。另外,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但是还不够深入,希望今后能够经常开展类似培训,特别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更受他们欢迎,因为可以知道更多的学科新进展和临床用药新进展。对于适宜技术的培训,访谈对象希望能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最好可以有机会出去进修。通过本项目培训,在职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所产生的明显效果,本次培训结束后,医院开始定期组织职工参加更为适用且多样的培训项目。
2.3 试卷测试结果 采用培训前调研使用的同一套试题对学员进行培训后测试,两次测试间隔一年半时间,培训前的测试并未做成绩反馈与分析,具有较高的同测信度。培训前护士平均得分为(61.5±8.0)分,培训后平均得分为(72.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404,P0.05);培训前西医师平均分为(57.0±10.0)分,培训后平均得分(57.0±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n=15,t=0.000,P>0.05)。因测试题与培训内容并无直接联系,大部分内容需要培训者自学掌握与巩固,因此测试结果反映出,样本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自我学习能力不足,参考书籍与资料利用不充分。
2.4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培训对象为不同专业岗位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设计应为多层次、多类别的。但培训对象的总量较小,每一专业类别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人,分层培训很难实施。因此,培训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内容更适合医生群体,对护理人员和其他卫生技术人员的针对性不足,他们仍须参加个性化的培训。另外,工学矛盾突出,难以保证每次课程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均能参加。原计划为提高整体培训效益,希望周边其他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自愿参加培训的设想难以实现,使得整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本较高。
3、讨论
有研究提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应注重个性化,即根据农村卫生人员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尊重农村卫生人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村卫生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项目的培训实践作为个案,在个性化、精细化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成绩的同时,以下症结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3.1 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的提升问题 培训前后试卷测试的结果比较出乎意料:医生培训前后的测试成绩无显著差异,而护理人员测试成绩提高显著。在教育培训方面,护理人员比医生的受重视程度差很多,所有护理人员基本未参加过培训。虽然此次培训对护理人员的针对性并不强,但她们可能更珍惜学习机会,成绩能够有所提高。医生虽然对培训主观感觉收获很大,但他们工作之余的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不强,这也与处于项目建设期工作量增加相关,卫生院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的相关制度与学习氛围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单靠短期培训很难有较大幅度提升,提高他们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是当务之急。
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兴院之本。公立医院要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必须通过改革来创新人才管理方法。为此,医院需要抛开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树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如今困扰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问题几乎相同:专业人才奇缺。如何留住高学历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人才成为乡镇医院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郑州市金水区常住人口有104万,有乡镇卫生院四所,乡镇卫生院要同时承担农村居民常见基本疾病的诊治、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妇女围产期的保健、儿童疫苗接种等诸多医疗职能。但由于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大多学历较低,多为中专,大专毕业生,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院校教育的“赤脚医生”,很少有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高学历的毕业生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无法达到周边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无法完成自身的医疗职责。周边居民到“大医院”看病又要面临就医难,看病贵的难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金水区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在2007年将区人民医院与金水区四家乡镇卫生院实施集团一体化,由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在这个大的医疗格局之内,城乡医疗机构间的设备、人员等医疗资源均可统一调配和流动,全面提升和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落后面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其能够承担起为农民提供卫生服务,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职能和职责。区总医院委派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到四所乡镇卫生院长期坐诊,并对乡镇卫生院原有职工进行业务培训。诊疗时乡镇卫生院解决不了的难题可通过互联网迅捷地传送到总医院,总医院能及时的给予技术上的全力支持。这样,较好地解决了就诊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使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并且享受的是区一级医院的服务标准。
但如何使临床经验丰富地专家安心的服务于乡镇卫生院,这又是一大难题。金水区总医院周国平院长经调研作了如下的安排:1、对于到乡镇卫生院坐诊的专家,在工资待遇方面,医院给予经济上的补助;2、由于乡镇卫生院的位置处于城市的郊区,每天的上下班总医院安排专车接送,这样就解决了医务人员因路途远不方便上下班的问题;3、工作及休息的调节上,每周总医院会排序好在乡镇工作的专家特定休息时间,这样也就消除了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家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觉得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是医院对他们的“下放”而是一种重视,对他们能力的看重。这样一来医疗资源在各个小医疗机构间统一调配、流动,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城乡共享,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医疗服务差距,也使区人民医院有了充足的病源,也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做到了双赢。
金水区各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后,针对各大医学院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认为乡镇卫生院条件不好、提升空间有限,都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导致乡镇卫生院高学历人才的稀缺,金水区总医院建立了人才灵活流动机制。充分让新进入医院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感受到了医院文化中的团队力量作用,让他们能真正的全心全意为患者奉献青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具体作法是:第一、对于新招入金水区总医院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是属于总医院的正式在编人员,其人事关系是属于区总医院的,这就首先让他们吃了颗定心丸。第二、新进的医护人员到总医院之后,会被派往乡镇卫生院工作,但这个工作不是长期的,干一年两年后,就会调回总医院来,只属于暂时的科室调整,就形同于轮转科室,这种形式的人才流动,有效地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缺乏高学历医务人才的问题,以此给乡镇卫生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第三、因为总医院有派遣高深资历的有经验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坐诊,也就让新进的年轻医生有了跟随老专家学习锻炼临床技能的机会,迅速提高了新进医务人员对于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经营之后,高学历医学毕业生以及原总医院各科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轮流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坐诊,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数量、学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人员离职率大为降低,人才队伍趋于稳定。由于集团内部人力资源流动顺畅,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短缺和流失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样,总医院就成为了医生流动的载体,吸引,培养,留用了大批的医学人才,并不断向乡镇卫生院输送人才,达到了医疗城乡机构共同发展的目的。以下为其中三所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前后人员学历变化情况,如表1、2、3所示:
我们对“医院城乡一体化”后的医疗服务对部分群众进行了随机访问,当地的居民告诉我们:以前看病很麻烦,就拿庙里乡卫生院来说,医院城乡一体化以前卫生院只有十几张病床,13个员工,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职工只有1人,因缺少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务人员,加上医疗设备的缺乏,连最基本的疾病诊疗都无法完成,最基本的疾病诊治也需要到区里、市里的医院进行就诊,因此时常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致使附近居民都不愿意来卫生院看病。这些问题在完成医院集团化之后,新的门诊及住院大楼相继盖起来,病床增加到70多张,医护人员也增加到47人,并增加七名正规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门诊量大幅度提高,内、外科的一些常见疾病都能诊治;像阑尾炎、疝气等简单的手术也能够开展,并且医护人员还是技术过得硬的区一级医院的人员,价格实惠公道,老百姓感受到了这种城乡结合的好处,真正的从实际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对三家卫生院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前后患者就诊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卫生院医疗环境满意度从11.7%上升为90%;对医疗服务满意度从25%上升为93.3%;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从28.3%上升为90%;对医院收费满意度从28.3%上升为81.7%,一体化经营模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认可。
金水区总医院的这种“一拖四”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将城乡医疗机构“打包”成一家,留住了大量人才(城乡一体化之前金水区乡镇卫生院的正规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仅占当时医院人力资源比的5.53﹪,目前大学生比例占到了人力资源比例的12.17﹪,金水区总医院现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30多人),积极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开放的人才管理模式,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带动了医院的跑步式发展,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深层次地体现出了医院的办院宗旨:办基层的、广覆盖的、保证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的、低成本的医院,办老百姓放心的医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xxxx,应聘的岗位是内儿科岗位。
首先,我非常之感谢许院长、庞副院长、余主任为了我们这次竞聘上岗的机会牺牲了许多作息时间以及做出了大量的精心工作和准备工作。
本人于XX年xxx医学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XX年-XX年8月在xxx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后于XX年9月份来到xxx中心卫生院,在外科跟随xxx、xxx师长参于临床救治业务工作。于XX年2月份服从院部领导安排,参加院部办公室文印工作。转眼间在这里工作以有3年多。在这些年来,我本着尊敬领导,尊敬师长,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帮助同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服从领导,虚心向师长学习,为医院作出贡献。认真打好每一张出生证,做好每次领导嘱托的每项工作,保守院部秘密。XX年、XX年出生证报废率分别为0.32%、0.26%,均为浦北县全县最低值,获得卫生局检查组肯定和好评。工作之余经常帮助b超室、化验室、财务室、妇幼办公室的同事处理电脑故障,能够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XX年在医院新农合收费系统网络建设中,得到院领导信可和器用,给了我一个发挥本人计算机特长和专业知识的机会,在各科室领导干部协助下,以3个月时间克服困难努力完善、审核了系统数据,以及耐心教导医生护士、药剂人员、收费人员应用系统,在XX年元旦根据卫生局要求按时上线正式运行,开创了北通中心卫生院一个新医疗服务时代。大大减少了医护、药剂、收费人员的工作量和方便广大就诊群众。XX年12月在刘世豪主任协助下以短短两个星期的奋斗从新建立了职工居民医保上报系统,方便了广大职工和居民就诊。
领导们、同事们、朋友们,XX年是我非常之高兴的一年,因为我跨越了一堵墙,考过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将成为一位真正能够尽心尽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是我们每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誓言。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是我人生之中的一个奋斗目标和理想。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xx中心卫生院的发展,在以许院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也将迎来一个美好时代。我相信内儿科将来的发展会扩大或分科,会需要更多的医术人才以及有特长的医生。有我参于内儿科工作,将会有新的活力,我将与师长们、同事们互助并进,为内儿科谋利益、求发展、作贡献。我作为一名新医生,临床经验还需要慢慢积累,技术还需要努力向各师长虚心学习,加强技术水平。所以希望内儿科的师长们给予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x院长、x副院长,在这里请准许我做一下自我批评和表下决心,人无十足之完美,我以往工作不足够认真,时有犯错。我决心改正自己工作态度,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做好每项工作。相信我,给我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因为这三年的奋斗、锻炼以及你们的培养,使我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有医术、有特长、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用得上、有作为、值得用”的新时代青年和准医生,我相信内儿科有我参于,将会添加新的色彩。
尊敬的各科室主任,同事们,我的工作离不开你们的帮助,特别是余主任在工作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由衷感谢大家!我有个愿望,但愿将来的某一天,大家能够与病人一样叫我一声:“刘医生”,我就为之而感动,为之而奋斗,为之而自豪。能够在北通中心卫生院与大家一起工作是我一生之中感到非常之自豪的事。将来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我都会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好,因为我热爱北通中心卫生院!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应聘的岗位是内儿科岗位。
首先,我非常之感谢许院长、庞副院长、余主任为了我们这次竞聘上岗的机会牺牲了许多作息时间以及做出了大量的精心工作和准备工作。
本人于年医学院,临床医学专科毕业。年-年8月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后于年9月份来到中心卫生院,在外科跟随、师长参于临床救治业务工作。于年2月份服从院部领导安排,参加院部办公室文印工作。转眼间在这里工作以有3年多。在这些年来,我本着尊敬领导,尊敬师长,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帮助同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服从领导,虚心向师长学习,为医院作出贡献。认真打好每一张出生证,做好每次领导嘱托的每项工作,保守院部秘密。年、2010年出生证报废率分别为0.32%、0.26%,均为浦北县全县最低值,获得卫生局检查组肯定和好评。工作之余经常帮助B超室、化验室、财务室、妇幼办公室的同事处理电脑故障,能够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年在医院新农合收费系统网络建设中,得到院领导信可和器用,给了我一个发挥本人计算机特长和专业知识的机会,在各科室领导干部协助下,以3个月时间克服困难努力完善、审核了系统数据,以及耐心教导医生护士、药剂人员、收费人员应用系统,在2010年元旦根据卫生局要求按时上线正式运行,开创了北通中心卫生院一个新医疗服务时代。大大减少了医护、药剂、收费人员的工作量和方便广大就诊群众。2010年12月在刘世豪主任协助下以短短两个星期的奋斗从新建立了职工居民医保上报系统,方便了广大职工和居民就诊。
领导们、同事们、朋友们,2010年是我非常之高兴的一年,因为我跨越了一堵墙,考过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将成为一位真正能够尽心尽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医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是我们每一个白衣天使的神圣誓言。成为一名真正的临床医生是我人生之中的一个奋斗目标和理想。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心卫生院的发展,在以许院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也将迎来一个美好时代。我相信内儿科将来的发展会扩大或分科,会需要更多的医术人才以及有特长的医生。有我参于内儿科工作,将会有新的活力,我将与师长们、同事们互助并进,为内儿科谋利益、求发展、作贡献。我作为一名新医生,临床经验还需要慢慢积累,技术还需要努力向各师长虚心学习,加强技术水平。所以希望内儿科的师长们给予我一个学习的机会。
院长、副院长,在这里请准许我做一下自我批评和表下决心,人无十足之完美,我以往工作不足够认真,时有犯错。我决心改正自己工作态度,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迟到,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做好每项工作。相信我,给我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因为这三年的奋斗、锻炼以及你们的培养,使我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有医术、有特长、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用得上、有作为、值得用”的新时代青年和准医生,我相信内儿科有我参于,将会添加新的色彩。
尊敬的各科室主任,同事们,我的工作离不开你们的帮助,特别是余主任在工作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由衷感谢大家!我有个愿望,但愿将来的某一天,大家能够与病人一样叫我一声:“刘医生”,我就为之而感动,为之而奋斗,为之而自豪。能够在北通中心卫生院与大家一起工作是我一生之中感到非常之自豪的事。将来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我都会努力工作,把工作做好,因为我热爱北通中心卫生院!
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主要记录病人的姓名、联系电话、亲属、病症以及其他医疗记录。它就像一个大的档案记事本,记录着病人的所有相关信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提供居民所有的医疗记录,并且连在家族遗传病症都记录在此,伴随着人的一生,方便信息查查阅与检索。在未来的医疗过程中能够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作为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提供超越纸质病历的服务,更方便,更简洁,满足患者对医疗、法律和管理的需求。
2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从2009年以来,我国采取试点性方案战略,现在比较有特色的城乡卫生院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一开始的方案肯定会有问题,而且随着试点的各种环境、地方因素的影响问题会越来越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一个新兴的信息化平台更好的造福城乡居民[1]。不久前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运行中,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文件,在备案过程中主要以居民基本信息输入为主。截至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省市都可以达到60%以上的备案率,在备案率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归档信息不断更新,所以建设一个电子医疗记录平台已成为备案后的首要工作。
2.1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实现
电子医疗记录系统是基于统一的、规范的管理系统,以城乡镇为改革试点。本管理系统应运行于目前国产的视窗操作系统中,并且应该是清楚、直观、易于操作和数据应该是一致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实现需要网络工程的协助,当然存在的网络风险也会蔓延到电子医疗系统上,而且一个镇和另一个镇的数据是有链接的,都是通过外部网络传过来的,因此要避免信息被恶意截获,造成信息泄露。所以需要采取相对独立的跨区域局域网构建。
2.2电子医疗系统的重要意义。
构建规范化的电子医疗系统是实现基于主线的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系统的前提。它不仅能保证“主动”的健康记录,而且有助于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过程监管,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整体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电子医疗系统包括两部分:①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这部分是建立电子医疗系统的基本架构,该项目以数字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为核心,以临床检验信息为辅,提供灵活、高效、实用的集临床和医院管理为一体的数字信息系统[2]。②建立数字化门诊,本部分建立以门诊信息系统为主线的数字诊断项目实施方案,对门诊电子化管理。电子医疗系统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居民来看病并不拘泥于地方,也不需要带着纸质的病例来回穿梭在各个卫生院之间。医生只要在电子医疗系统上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就可以查询之前的病例,还有其他的相关信息[3]。
3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方面,医疗服务资金投入大,给政府以及乡镇卫生院带来一定困惑;另一方面,信息标准化是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以电子病历为基本信息源,然后对每个信息源的信息制定一个标准,由此来保证信息的标准化。由于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不规范使用,虽然记录的基本信息是一样的,但是可能会因为操作方法不当、或者存储格式不正确而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损坏。这将会给卫生院带来巨大的灾,影响卫生院阿的正常运转。又由于信息是共享的,会迅速波及到其他城乡的卫生院,像病毒一样蔓延。对此给出的建议就是: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标准,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无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为我国如今还没有推出相应的电子规范,所以暂时是该地区卫生院统一。最好的方式是使用相同的版本,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标准化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将会越来越普遍。
4结语
近几年来,虽然加大农村卫生投入、进行全面的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设备等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民众的需求,矛盾依旧突出,特别是农村地区。在这里就中医方面浅谈一下看法。
1 传统的中医模式与现代医疗规则
从2002年至今,全国中医药系统的中医药老专家,为数不多,中青年中医药专家后继乏人。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并进行修订。其《征求意见稿》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将持续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预计在全国培养1000多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采用“师带徒”方式,由老专家对“继承人”进行“望、闻、问、切”的临床指导。中医药继续教育将突出农村和城市社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拟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共计在全国培训4万名特色乡镇中医――“村医”;在城市社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全科医生,普及中医类别培训和临床服务。本着这一意义,我们延边州医学会根据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的部署,二OO六年五月开办了“延边州乡镇中医骨干培训班”,培训了37名各县市的中医骨干。在培训及授课当中,我做为一名副主任中医师,通过接触基层中医药人员,深有感慨,他们在各个乡镇,行医条件非常艰苦,一个人要承受即当中医,又当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需求,适当掌握西医应急措施。在课余时间还了解到,现在中医队伍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学员们反应,想学中医或自学中医并不难,就是不容易考取中医师执业资格。因为,从国家没有明确如何对待中医传教生的政策;②中医是个热门,在基层实施起来即简便易行,又投资少,收益较高;③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出中医的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政策来,使中医人才发挥其技能。为此,希望相应机关尽快制定出相关政策,一方面结合传统模式、另一方面又结合卫生技术的要求,逐步地把中医医疗推进现代化,中医也是讲科学,使得尽快接近现代化信息网络的轨道。
2 卫生院建设是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的主要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为农村居民提供综合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但是近些年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能力建设明显滞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体制僵化,活力不足;二是经营不善,设施落后;三是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因此,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必须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的原则,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成为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成为履行公共卫生责任,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功能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充分认识乡镇卫生院建设在农村卫生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方面以科学发展观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功能定位进行指导;第三方面要改进服务模式,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加强同县和村卫生机构的纵向、横向业务合作,提高服务能力,以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因此应作到如下:①坚持开放型的办院方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②确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一方面确立一切为患者,患者第一的管理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术队伍的梯队建设;③要积极实现从事业型向服务型的转化;④着重于中医方面基础建设。使得重病大病到大医院,小病慢病我来治。 主动服务患者,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3 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早日接近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积极搞好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方面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增加信息网络的基础教育。使得边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质量与国际、国内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拉近距离。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医疗素质,发挥应有的才能。
3.1 科学管理 深化改革加强对卫生队伍的领导和管理,包括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因事设岗,待遇与绩效挂钩;清退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强化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2 加强培训 逐步建设农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可在有条件的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高中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以培养业务技术能力为主的培训,使其达到执业助理医师(或以上)水平。
3.3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考核 鼓励支持具有高中或相当学历的人员,发挥自己一技之长,接受一年以上正规培训,未取得中专学历的乡镇卫生院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通过学历教育,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确保学历教育任务的完成,各类医学教育机构可通过在学制上采用学分制,在时间上采用弹性学制等办法,允许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分阶段完成学业。
4 初步实现农村医疗信息网络的建立
农村卫生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逐步在所有区域与社区一样,建立健全结构适宜、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体系,使民众都有自己的全科医生。
4.1 加强全科医师作用 居民有了病,首先找的是全科医生。在一些发达国家,85%的疾病都是通过社区机构来解决的,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只有15%。在我们要建立的这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医疗保障的第一线医生,是社区健康的“守门人”和“保护神”,也将是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给每户建立保健档案,通过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全面负责居民的健康,对自己责任范围内居民的健康情况有很清楚的了解,一旦某位居民身体不适,可实行医生首诊负责,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如果全科医生看不了的疑难重症,通过转诊卡制度,就可以到上级或专科医院找到对口医生。还可以实行双向转诊,上级或专科医院治疗结束,又可转回社区进行康复。全科医生还应负责定期为家庭作检查,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全面而连续的服务。
2020年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
孙志刚说,全科医生是看病防病的“多面手”,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30%~60%。
按照《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一是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二是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三是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
届时,大多数患者的首诊将回到基层,全科医生首诊制度试行的基础条件将日趋成熟,90%以上的常见
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诊治,大病通过全科医生预约转诊,节省了医疗费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孙志刚说:“当然,目前全科医生强制性首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还不具备条件,更现实的考虑是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医保支付实现全科医生首诊,直接到大医院就诊者提高自付比例。”
“5+3”8年强制性规范化培养合格人才
孙志刚介绍,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总体设计,可以概括为 “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途径”。“一种模式”即逐步规范全科医生培养为“5+3”模式,前5年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路径。
规范化培养以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全科医生出科或者出诊要达到国家要求的实践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社区和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规范化培养时间为3年,原则上在临床培养基地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年,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
《意见》规定,“5+3”规范化培养是强制性制度,注册(全科)执业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
“四个渠道”救急培养,明年每个基层机构都有全科医生
8年的规范化培养周期有点长,如何解决近期基层急需全科医生的问题?
《意见》提出近期加快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四个渠道:一是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的转岗培训。近两年,国家共安排了3万名基层医生进行转岗培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二是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去年,国家招收了5000名5年制本科医学生,免费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医生;今年计划继续招收5000名;每年每生中央财政补助6000元。同时,允许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3+2”的途径培养适用的助理全科医师。三是通过提升学历层次培养基层全科医生。鼓励基层在岗医生获得规定学历,符合条件后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四是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包括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规定、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利用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加强对基层培训、允许医院医生尤其是退休医生到基层执业服务等。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效
二、卫生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县级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实施规范化建设,规范了管理体制、功能定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药品管理。
建立了县医院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财务和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经县委、县政府审查同意,制定实施了《##县公立医院和卫生院全面实施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基本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服务模式要求,明确了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
实施“收支两条线”和会计委派制。投资30万元建立卫生财务集中支付中心,对医疗机构财务实行报帐制集中管理,取消原有所有资金帐户,建立统一的收入和支出帐户,纠正和规范开支86项,杜绝不合理开支13万余元,控制了债务增长。制发了《##县卫生局关于规范物资采购及修缮工作的通知》,规范了修购开支管理。
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定岗、定责、定薪,全县24家乡镇卫生院确定编制803人。制定实施《##县医疗卫生单位分配方案指导意见(试行)》,职工工资实施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促使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优秀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
完善了乡镇建立公共卫生所设施设备,制定了乡镇公共卫生所人员考核制度,规范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行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犬伤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按照医院等级管理要求,推动医疗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了管理方案,规范了医疗服务流程,完善了《基本医疗诊疗项目》、《基本医疗用药目录》。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率先推行使用“成都通用门诊病历”。开展了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指导临床用药工作,由专门临床药师跟踪查房,看病历记录,看医嘱、处方等,处方合格率明显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分析、点评、通报。开展了以医院感染监控、临床实验室质控、医院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的“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等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坚持事情没查清楚不放过、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保障了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合理调整病员流向和结构,实施了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病员1000余人次。
制订实施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制作了服务流程标识图和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制度标牌,规范了院容院貌,改善了医务人员形象。
关键词:区域检验中心;结果互认;信息互通
1检验中心的成立
金坛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于2013年成立,中心以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为主体,联合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乡镇卫生院组建而成。县级区域检验中心成立前,各社区及乡镇卫生院检验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布不均、能力建设不足、与临床的沟通不畅、缺乏对应的管理标准与规范[6]。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县镇的两家二级医院,基层单位设备陈旧或缺失、工作人员能力不足、检验项目过少、质量难以保证,医院及检验的信息系统不一致、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间不能互通或缺如、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等,严重制约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支出。2013年3月,在当时医改政策指引下、金坛卫生计划局组织并领导下,以金坛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为依托,联合区域内乡镇卫生院,引用第三方迪安医学检验所的物流系统,成立金坛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为区域卫生所、卫生院提供检验服务,以适应分级医疗发展的需要并为医联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2临检中心检验工作的开展及质量控制
2.1信息化的统一应用及资源共享
金坛区人民医院引进上海金士达卫宁软件,该公司开发医院信息系统(HIS)和LIMS,医院内实现HIS与LIMS系统的无缝对接,并依医院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对区域内各卫生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以LIMS为桥梁,实现区域卫生院、卫生所各实验室数据与中心实验室间的相通,卫生所、卫生院又以LIMS与各自卫生院所内的HIS相通,实现了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提高了效率,更好地发挥医联体的作用[7]。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区域内各卫生院进行了LIMS的统一,如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标本条形码、采样耗材、样本采集手册等方面,并规范了运行流程[8]。
2.2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岗前培训
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互认性,检验中心与迪安检验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设计了5条标本送检线路,配备了4台物流车,保证标本每天12:00前到达中心实验室。物流车实行GPS定位、低温运运,工作人员交接时需核对标本数量、标本温度、接收时间、记录并双签,以保证标本安全、准确送达中心实验室[9-10]。检验中心对区域内卫生院、卫生所发放《标本采集、运送手册》,对LIMS使用、《标本采集、运送手册》的内容进行培训,对物流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以保证采集的标本合格、运送过程安全。
2.3提升服务与能力
2.3.1检验项目整合
自检验中心成立,区域内卫生院保留三大常规检测项目,其中朱林、建昌、水北、儒林、三院、二院等医院保留了部分常规生化项目。中心实验室增加检验项目100多项,引进贝克曼生化发光流水线1条,其他设备3套,由以前检测项目不到300项增加至近400项,检测能力、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中心实验室的业务量稳步增加,检验业务量增加近1倍,接收区域内检测标本量翻了两番。
2.3.2质量提升
打铁尚需自身硬,中心实验室首先加强自身质量建设,按ISO5189进行规范管理[10],新编写文件31个、新增记录表单34个,进行设备校准、流程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其熟知制度规范并熟练应用。强化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开展率达93.5%。参加江苏省室间质评及国家性病检测专项质控,合格率达到100%。区域内卫生院的检验单位也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学习,但与中心实验室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组织区域内单位培训,规范标本采集、运送,规范LIMS使用,督查区域内卫生所开展常规检验项目室内质控情况,并进行总结,目前区域内实验室室内质控成绩为90%。组织区域内卫生院参加常州市开展的室间比对活动,各单位均能按要求参加,及时回报结果,区域内卫生院的室间比对结果平均成绩达到88%,但不同单位间的差异较大,有1家没有参加比对,1家成绩仅为74%,还需加大扶持力度,上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检验准确、结果互认。
3检验中心运行的体会及展望
县域级检验中心经过近5年建设,中心实验室及区域内各实验室,检验项目增多、信息互通、检验质量提高、人员能力增强、检验结果互认、服务提升,医联体及检验中心的作用正在一步步被认可,其功能也在扩展。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心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为松散型合约关系,产权不明晰致、机制不完善、利益冲突及支付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医联体不能有效整合资源、高效运行[11],如督导检查较难落实,特别是提高质量与支出产生矛盾时;部分卫生院信息化程度不高,院中HIS与LIMS对接不佳,系统中内容不完善,使用术语不规范;个别卫生院LIMS中数据维护不全,检验项目不全,对少见、罕见检验项目医生开单少而不主动维护;个别卫生院检验人员能力及责任心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实验室报告单,各卫生院网上接收后须及时审核报告单给临床医生,让检验结果及时服务于临床;中心实验室对各卫生院的危急值的设定,报告流程等环节还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做到危急值的有效使用。县域级检验中心抢先发挥了其在医联体中的作用,它向上联系三级大型综合医院,向下连接乡镇卫生院,通过标本的合理流动,信息系统的使用,基层患者能快速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通过“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远程会诊系统对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诊断,提高了对患者的救治能力。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国家医保政策的倾斜[12],采用在一定区域内集中投资检验设备,提高了检验人员能力、加强了质量控制、实现了资源共享、检验结果的互认,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机构一体化并组建了紧密型医疗联合体[13],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证“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的运行。经过几年的建设,金坛区人民医院快速发展,已建设成为三级结合医院。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护理管理 缺陷 对策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在逐渐发展壮大,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在日益提高,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乡镇卫生院应注重护理缺陷的管理和应对。
一、护理管理缺陷
1.护士长缺乏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素质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得不到院领导重视,护理人员岗位分配不合理,无专职护理管理人员,护士长同其他护士一样,从事着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同样倒班,还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及承担一些琐碎的后勤事务,他们往往会重心偏移,没法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加上忙于日常工作,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缺乏新的管理理念,对新医学模式下新的护理质量评审标准理解不深刻,致使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管理。
2.住院患者管理差 擅自离院现象较普遍,甚至有少数一级护理及需要监测血压的病人,医生也默认其离院;还有一部分大病救助的病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又无人照顾,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还有个别医生表面上为了给病人节约费用,术后最基本的血压也不监测,一些护理常规也不下医嘱,更别说开监护了;再有少数医生不严格掌握出院指征,为了降低住院均次费用,把不该出院的开出院,而病人又不离开医院,也不作任何处理,等过2~3天又入院。
3.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体温单描记不真实,缺项、漏项,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医护记录不一致,尤其是一些重要时间:入院、抢救、用药、病情变化、出院等,护理记录太简单,缺乏连贯性,记录内容上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如巡视病房、主要的指导内容及告知性的护理措施等。
4.护士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 医疗及相关法律知识缺乏,基本操作不严谨,非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证据保全意识差。长久以来基层卫生院一直采用重医疗轻糖尿病、高血压护理的传统管理模式,常以群众基础以及领导个人威信为主导,管理层粗放,糖尿病、高血压护理管理层级模糊,基础实施得不到完善不能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系统。这种重医疗轻糖尿病、高血压护理的管理模式,弱化了糖尿病、高血压护理技术应有的地位,缺乏基本技术管理,没有实施技术管理的分工。由于基层卫生院管理者对护士工作范围理解的狭隘性,以及客观条件所致,糖尿病、高血压护理人员长期没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护理人员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护理的能力、水平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护理概念不能很好的提高了解,糖尿病、高血压护理工作能力不能随着医疗糖尿病、高血压护理行业整体发展的提高而提高,沿用较落后的糖尿病、高血压护理方式,使糖尿病、高血压护理水平停滞不前。糖尿病、高血压护理工作的执行仅局限于叮嘱患者打针、吃药、测量体温等,基层糖尿病、高血压护理管理质量与现代糖尿病、高血压护理规范管理差距较大。
5.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有限,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在招收护理专业人员时,降低录取标准,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差的人把学护理当成是一条谋生的捷径,进入学校以后也未好好学习,实习也不认真。这部分人毕业后到大医院应聘多不能如愿,便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他们往往工作能力差,对一些基础护理操作都不能独立胜任,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更不知从何做起,甚至一些用药的剂量都不能准确计算。另一方面,长时间在乡镇医院工作的高年资护士,虽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很多也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尤其是我们周边多数乡镇卫生院都是做的绩效工资,因此他们也不情愿外出进修学习,无法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对高标准,严要求的护理质量管理不能适应。
二、缺陷应对措施
1.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院领导应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重视护理工作,尽可能设置专职护理管理人员,加强护士长管理知识的学习,观摩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另外护士长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业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积极培养护理骨干,进行目标管理,制定符合本院的护理质控考核体系,采取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办法,定期不定期用标准检查、督促、指导,使规范化的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
2.加强住院患者的管理 入院时收治医生把好第一关,认真履行好告知义务,杜绝挂床住院,严格把握住院、出院指征,严格掌握护理级别,同时医院的综合服务设施也要跟上。
3.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力,规范书写护理文书,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合法的原则,切忌不按时书写或书写潦草、脱漏、错误、涂改,要特别做到准确、及时以及与医疗文件的一致性。
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护理纠纷 认真组织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明确护理行为规范,加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不超越护理常规,是做好自我保护和维护护士合法权益的根本,才能确保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执行口头医嘱必须谨慎,确信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完后,应尽快记录医嘱的时间,内容及当时的情况等,医生也应及时补上书面医嘱,医生如有遗忘,护士应提醒及时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