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14:2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总体满意度的评价情况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一般包括四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评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与否。学生对的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评价,从满意的角度来看,对专业必修课的满意度评价最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65.2%,其它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51.7%)、公共必修课(41.5%)、专业选修课(40.6%)、公共选修课(33.9%);从不满意的角度来看,“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21.2%)、专业选修课(12.7%)、公共选修课(11.8%)、公共必修课(7.6%)、专业必修课(4.2%)。研究表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超过五成外,其它类课程满意度均不足五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满意的比例最高,可见,“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在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对实践应用、就业、个人发展影响的评价情况
教师教育专业是一种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创新性的专业,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见习、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是检验课程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回答“在你实习期间,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运用了你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问题时,11.0%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有”,55.9%的学生是“偶尔”运用,仅有27.1%的学生表示“较经常”运用,5.1%的学生表示“很大程度”运用。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比较自觉和经常性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理论的学生的比例仅占全体学生的三成多,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不高。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预期。在回答“你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否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吗?”问题时,有0.8%的学生回答“能”,34.7%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而高达45.8%的学生表示“不能”,另外有18.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现有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肯定性回答的比例仅为35.5%,而表示否定性回答的比例高达64.5%。可见,学生认为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但就业预期认可度较低。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既要着眼于专业职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个体职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回答大学期间,学生应加强和提高哪些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以备毕业后的发展之需的问题时,学生认为排在前五位的知识与能力是:综合素质(78.0%)、人际交往能力(70.3%)、专业知识(61.0%)、组织管理能力(44.9%)、英语综合能力(22.0%)。可见,学生普遍认可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某种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舒适和丰富美满。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两者并不相矛盾,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那么,对于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生评价如何呢?在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计算机基础(50.0%)、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32.2%)、大学英语(22.0%);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小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军事理论课及军训(37.3%)、思想政治理论课(35.6%)、大学英语(20.3%)。可见,学生对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的价值评价并不高,这也印证了上文学生对公共必修课的满意度(满意度为41.5%)评价。总体来看,学生比较认可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价值,而对思政类、军事理论及军训类课程的价值认可度不高。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价值评价也非常不容乐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门数、时间及内容的满意度的评价上,高达66.1%的同学认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16.1%,“不满意”的比例达14.4%。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明显偏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课程目标不明确,开课随意性大;
(2)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实用性不强;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授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管理不严格,教师上课较随意,甚至敷衍,对学生管理不到位;
(5)开课时间分散。可见,如何根据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各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课程模块通常包括: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等。其中,“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即解决“怎么教”的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任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教什么”的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成效高低。在回答“在所学过的专业课程中,你认为对哪些课程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九位的课程依次是:心理学类课程(66.1%)、教师口语(61.0%)、教师书写(51.7%)、艺术类课程(46.6%)、多媒体课件制作(34.7%)、微格教学(26.3%)、教育研究方法(20.3%)、教材教法类课程(15.3%)、教育概论(14.4%)。在回答“你认为下列专业课程中,哪些课程对本专业是有帮助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八位的课程依次是:教师口语(86.4%)、教师书写(83.1%)、心理学类课程(73.7%)、多媒体课件制作(59.3%)、艺术类课程(44.1%)、微格教学(40.7%)、教材教法类课程(39.8%)、教育研究方法(28.0%)、教育概论(23.7%)。对专业必修课程实用性的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心理学类课程(84.7%)、教材教法类课程(70.3%)、教育概论(60.1%)、教育研究方法(49.2%)、教育政策法规(40.7%);在对学科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中文类课程(54.2%)、小学竞赛数学(46.6%)、人类与自然(27.1%)、人类与社会(21.2%)、高等数学(11.0%);在对专业技能与素养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师书写(94.9%)、教师口语(92.4%)、多媒体课件制作(89.9%)、微格教学(66.1%)、艺术类课程(61.0%)。无论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印象性评价、对专业发展的有益性评价,还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普遍认可“专业技能素养课程”在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成为学生衡量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同时,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课程”也得到学生一定程度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认可度与肯定性评价普遍不高。
(五)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所学校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块设置情况是: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6校学生对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的评价:
(1)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评价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51.7%,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1.2%。
(2)学生认为教育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64.4%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50.0%的学生认为是“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程比例较多,实践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实训机会太少。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与加强。
二、讨论与分析
在多年的探索中,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逐渐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对学生和专业负责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我们对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围绕这一共识,各校在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六校各具特色,省属六校有的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结合各自的培养模式,各校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设置思路,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或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各校课程设置虽然深浅不一,学分学时差异明显,但专业主干课程大体一致,围绕“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共识,各校实施现有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现有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一定专业培养特色,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与实施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
各校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上虽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拔高培养目标,着眼于“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较高的培养目标定位,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层次性,而忽视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弱化了对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十分认可技能素养类课程对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认为现有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偏弱,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专业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现有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在学科专业属性上处于两难境地
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属性上,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在专业属性上,到底是倾向于“师范性”,还是倾向于“学术性”。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这个问题上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这从各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上即可见一斑。专业学科属性上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培养模式上,也将反映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如“分科培养”模式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模式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模式则倾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在如何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问题上,课程设置如何平衡,也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反映“学术性”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反映“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结构比例上如何合理分配尚缺乏科学依据,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学生对这两大类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
3.课程设置在结构模块分配上存在非均衡性
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基本一致,即现有课程设置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根据对湖北省属六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大致为3∶3∶2∶2(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9.2%、28.4%、22.4%、19.9%),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1%、34.6%、28.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约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约7∶3较合适)略微偏高。因此,要使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就必须解决好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属性与专业属性上的确定性问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培养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
4.课程实施在效果上总体欠佳
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均低于50%,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51.7%)刚超过50%,满意度最高的专业必修课程为65.2%;64.4%的学生不能肯定回答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帮助自己找到满意工作;仅32.2%的学生能经常和自觉在实习中应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学生认为在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收获不大(学生认可收获最大的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认可的人数比例为50%);学生对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印象不深,印象较深的课程认可的人数比例超过50%仅3门课程,分别为心理学、教师口语和教师书写。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总体欠佳。学生认为,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64.4%)、忽视个性培养(52.5%)、教学方法单一(50.8%)、实践教学环节薄弱(50.0%)、教学计划不合理(44.9%)、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1.5%)、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38.1%)、师资质量与水平不高(33.1%)。可见,人才培养方案不切实际、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质量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均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调整和改进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路与策略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凝练专业特色,为课程设置确立依据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有助于凝练专业培养特色。因此,一方面应始终坚持在“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坚持“综合培养”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2.依据三个“标准”,进一步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在分类与名称、数量与质量上,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相继颁布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需要与新要求,围绕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标准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与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应用(面试)”三大内容模块的要求,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结合三个“标准”逐渐细化专业课程设置门数、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形成规范的体系结构,达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必须的学分学时要求,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3.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力
“教育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专业实践是一种交往实践,一种融合了教师个体与集体在教育情境中解决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智慧。借助实践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实践力’,正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一是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比例的偏低;二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与实践相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应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引导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在继续开设好传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践课程,譬如课外科研课题、教育调查、教育观察等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认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
本文作者:王智秋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能力培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
(一)基本理念“全过程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四年不间断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为指向,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学生个体、团队和学校组织相结合,大学与小学合作等多种形式,展开系列化的能力培养过程。当今,能力这一概念无论在其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它的理解。就广度而言,能力已并非简单地指“教学技能”环节,而是指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能力形成的理念,通过课内外各个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就深度而言,能力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具体操作层面的职业技能传授过程或课堂教学理论的形象解说与应用,而是既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的独有才能和心理差异,也强调情感体验乃至无意识潜能对于理智认识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教师要能像医生一样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批判和决策,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与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教育实践是养成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开展教育实践要体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一是广泛性。为践行公平教育的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将原来在城区优质校六周的实习调整为4+6模式,即4周在远郊区县农村校实习(大学三年级下学期),6周在城区优质校实习(大学四年级上学期)。4+6模式的实习能使学生对城乡基础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能力面对城乡不同的学生群体,施教自如。二是多样性。在教育实践进程中,首师大初教院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学院组织的实践与学生个体(社团)相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此外,首师大初教院还开展音乐舞蹈艺术实践、美术野外写生、野外科学考察等活动。三是层次性。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每个层次的要求不同、目标不同。2011年,首师大初教院在原有城区74所基地校的基础上又建设了54所远郊区县小学基地校并正式挂牌。另设有23个社会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和野外科学考察基地。目前,学院各类实践基地已达151个,覆盖北京城乡各区县。(三)开放教学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要面向教育实际。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先后建成物理、化学、生物探究活动实验室,小学科技制作车模、船模、航模实验室,机器人设计制作实验室,电脑美术制作工作室,工艺、美术制作室,小学电教摄像、电视编导实验室,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实验室,英语语言学习实验室等25个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工作的经历,让学生获得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工作后受到一线小学的高度认可。2010年,学院学生代表队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与此同时,在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篆刻一等奖、书法一等奖5项。2011年,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还有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四)设立导师制,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研究能力是时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在北京市教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培养内容上,学院确立如下培养重点,即培养学生关注小学教育现象、研究小学教育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用教育研究态度与方法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课程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在做中学,使其不断加深和修正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途径上,学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调整课程设置,采取“123”的课程模块;整体设计,形成适合小学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形成探究式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第二,在一系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中不同程度地开展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活动,形成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模式。第三,在教育实习中关注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是将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的内容之一;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第四,将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提高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研究的质量,完善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管理制度。第五,成立由教授领衔的“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学术指导委员会”,由其负责对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和全过程指导。为保障学生科研活动的科学有序展开,学院建立相关制度: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可以申报院级学生科研课题,经过专家评审批准立项,提供经费资助;三年级申报校级课题,从院级课题中选拔,给予经费资助;要求四年级每位学生有课题研究的经历,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学院“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学术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生项目研究的内容配备一位导师,导师负责对该项目的全程指导。(五)建立“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训基地”能力的培养只靠学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此,学生自发组织“音韵朗诵社”“墨池书社”“合唱团”“舞蹈队”“《凯风》杂志社”等各类社团,实施“早读我上讲台”工程、学生小教员辅导等。2012年成立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训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搭建新平台,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整个校园一年四季充满着浓厚的教师文化氛围。
“发展性”是小学教师教育的生命力
面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儿童世界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更应该把终身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订发展规划的能力。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生、与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小学教师要了解社会的变革、教育改革与发展,了解不同年代儿童的变化,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断追求新知和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智慧。在培养小学教师的实践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特征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学的课程太多,远远超出了1~2个学科领域,除此以外还有诸多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类和通识类课程,使学生不堪重负。事实上,“综合性”不等于“大拼盘”,“所学之多”并不等于“所获之多”。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把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强调“真情境、小问题、高观点”。
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要
有一支好的教师团队“好的教师团队”要适合基于《标准》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并能可持续发展。小学教育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它不同于传统的按学科体系建立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和学科综合性特征,并且实践性强,人文素质要求高。因此,打造一支好的教师团队尤为重要。(一)构建一支多学科相互包容、和谐共生的教师团队为适应小学教师综合性的需要,从事小学教师培养的教师团队必须由多学科教师构成。首师大初教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8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优秀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教师队伍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音乐、美术、体育等20多个学科领域,理论型、技法型教师兼有,适应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综合性培养的需要。(二)开展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合作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从一诞生就没有现成的学科给予支撑,这是一大缺憾。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在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学科开创,先后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教师教育研究”二级学科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还建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点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点,在“课程与教学论”7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还先后成立“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等11个研究机构,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青年教师也分别在不同的学位机构下实现专业发展。应当说,将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积累十分成熟的经验,《标准》的颁布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院校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国家标准。在《标准》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一定会不负众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小学教师。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二、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
(一)以小学教师岗位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
通过调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小学教师岗位知识和能力群,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相关课程,将小教机构的岗位任务要求转化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把专业能力与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归纳出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行动领域,确定支撑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并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如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设计课程链,把小学教师的岗位技术标准与实践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实践类课程考核相贯通,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二)以小教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践检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强化,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打造。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应用为重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为突破口,构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12345”实践课程体系,对实践类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封闭,通过技能强化训练和针对性指导,将专业技能训练融入到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突出专业实训,强化专业实操,多方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岗位技能对接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探索符合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在进一步明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构建了“一主线、二模块、三层次、四结合、五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主线”:指专业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围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而展开,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教学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主要是指专业岗位或岗位群最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操作能力,有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语言表达与沟通(演讲、朗诵、讲故事)、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说课、讲课等;实践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包括制定各种教学计划或方案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观察记录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分析评价能力等;综合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各种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四个方面。[2]
“二模块”: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分别是指课内实践和课外修炼,课内实践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课外修炼以教师素质修炼指南为主。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程教学加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比例,如《小学生心理学》实践目标除了观察小学生的行为发展以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测量或实验等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小学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课外制定《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素质修炼手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行组成兴趣小组、特长小组或学生社团,自主开展三笔字、表达与沟通、教学活动设计等技能修炼活动。
“三层次”:为课程实践(学中做),包括随堂实践、实验室实验、教学模拟等各种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等理论教学中穿插的实践环节。各课程实践以“点”的形式散布,实践的内容围绕着各独立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二是专项实践(做中学),每学期进行一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训练活动,如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等,实践的内容是用相对完整的单项技能以“线”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的技能训练。三是综合实践(学做结合),在课堂外进行的教育调查、见习、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的内容以“面”的形式覆盖前三年所学课程和技能,以实际项目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校用人的标准和要求。
“四结合”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校内实践基地(如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和校外实践基地(如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辅导,包括理论与技能类的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按特长分组,针对不同专长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集中指导的有效性。分散训练则根据实践内容、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目标的不同,自行组建兴趣小组或进行个别训练,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通过小组模拟训练、社团活动、各种教学竞赛等活动,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
“五环节”是指把大学四年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为“讲习—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五个环节,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价值取向。讲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去小学前,通过书本、录像、讲座等形式,初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和小学生的情况,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工作的专业思想,建立做小学教师初步的感性知识。教育见习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活动中,感受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及小学生活动,充当教师助手,观摩优秀教师的“演示课”等,让学生与职业进行“零距离”接触。演习则是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中心和微格教室,模拟创设小学教学环境,组织教学活动的实际训练。实习是指通过毕业综合实践,为毕业生提供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以真实的教师身份去亲历整个教育过程,深入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教育研习是指通过教育实习后的回忆、反思等认识活动,关注自身的理论缺失,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从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和确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主动发现问题,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增强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能力。
三凸显:与岗位技能对接的实践教学特色
(一)对接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些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如第一学年以讲习为主,课内有入学初期的入学教育,有专业的现状、前景介绍和为期二周的下校观摩,有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有教师书法技能训练、表达与沟通、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修炼。第二学年以见习为主,专门的实践教学包括每学期2周的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一共4个学期),每次带着不同的任务深入到不同的小学观摩、调查,填写见习报告;开设有声乐、形体训练、素描与简笔画、写作与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相关职业技能训练。第三学年以演习为主,除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培训等专门实践课程继续开设外,专业课程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班主任工作艺术、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的教学中包括大量的实践内容,还有微格教室中的说课、试上课、评课等教学技能的培训。第四学年以实习和研习为主,主要有为期12周的教育实习、2周教育调查和8周毕业论文撰写。教育实了课堂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外,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教职工会议、家长会甚至在职教师培训等活动也被纳入实践内容。
(二)对接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基地根据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按照实践教学实施要求,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微格教室、感统训练室、心理观察室、琴房、舞蹈室等,提出模拟训练的任务,创设学校环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教育的理论;校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是学生进行教师素质训练实践活动基地,成员由三部分人构成:小学一线教师、小学专业学生、大学专业教师。实践基地提供的指导教师需有丰富教学指导经验,要求指导教师“导教、导研、导管”,不只是知识的、理论的、技能的学习,更包括价值的、理念的、感性的、态度的学习。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听取指导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评课、上试教课等,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并逐步开展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班队活动,参与课题研究等。通过传、帮、带过程中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初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和整合实践基地丰富的教学资源,让高校教师深入小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立足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实现研究者和行动者紧密结合,让研究者参加行动,让行动者参加研究,在进修培训、联合攻关、合作研究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互补共进的多赢局面。
(三)对接用人要求,实施个性教学深入了解学校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实施个性教学,完善质量监控。由学生自主成立专门的素质修炼中心,下设各专项技能训练小组,必修项目包括三笔字、表达与沟通、综合教学技能等,在专业阅读、写作与创新、教案撰写与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选修项目中可任选二项,由学生自行制定修炼计划,自主在课堂学习、实践环节、社团活动和个人课余时间内开展修炼,老师充当项目教练,为学生咨询与服务。出台素质修炼手册,规定修炼目标、前期准备、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并附测评标准,形成一个技能培训与考核序列,进行规范化的考核,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达标考核办法。在各项训练获得通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训练,如说课、试讲、见习、实习、调研、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形成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个专门的素质修炼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交流技能修炼中的心得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论文摘要] 能力素质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它既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即在学术层次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的专业水准,同时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研究该专业学生能力素质构成的基本原则,确定其能力素质标准,是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由过去中师重外显的技能培养提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这三者的内在关系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内容。能力是驾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现实的力量体现。素质是由知识和能力升华内化而形成的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深层属性,代表了人才质量要素的更高层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教育过程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于以培养小学一线的教师为主,强调职业导向和职业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这样就有人怀疑其专业水准,因为人们往往以教育学专业或者某学科类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认为这一专业不仅在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达不到教育学的要求,也谈不上学科水平。但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求职竟聘中的高取胜率、入职从教后表现出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能,表明跳出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专业业特点和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专业为蓝本来设计和评判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评判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 是指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小学,既重视1994年3月 国家教委师范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高师各专业通用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还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构建美术应用能力、音乐应用能力、舞蹈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进入小学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实用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基础性原则 就是针对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时代性原则 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符合。如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通用的一种手段,信息应用能力应成为基本能力之一。根据“说课”已成为小学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和小学招聘人才时的主要考核手段,我们在课程教学能力大项中增加了“说课”这一分项。
4、科学性原则 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讲究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又考虑个性特长、突出重点。从整体说,要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从个体说,在合格的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各有所长。故此,设置的考核项目分必考项目和特长项目,必考项目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考试且获得合格成绩,特长项目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及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核。
二、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质和人才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该确立什么样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应怎样的培养规格?应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培养等等问题,不仅是我们开办这个专业之初尚没有完全思考成熟的问题,就算是在全国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小学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从百年中师到本科培养,跨度大、时间短,从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至今也不过12年的时间。而要办好这个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在于“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 “定性在教育”决定了我们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格在本科”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沿用中师培养模式。“定向在小学” 决定了我们也不能照搬高校历来培养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广泛进行理论探讨、借鉴南京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等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的实践经验、并深入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过程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富有‘三心’、全面发展、学有所专、技能过硬” 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转贴于
“三心”是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有童心他才能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儿童,才能以成人的智慧引领儿童成长。有爱心,才能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责任心才会使他在小学教育这一神圣而又平凡清苦的岗位上,站在人生的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培养“完整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素质 、人文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
“学有所专”是区别于中师人才的重要方面,要求在语言文学、数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广积粮”的话,那学有所专就是“深挖洞”。二者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呈“T”型,“—”表示知识的广度, “︱”表示知识的深度,同时知识间应该有交叉点和结合部。
“技能过硬”体现在具体操作上,表现在会做事上。是需要通过严格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够熟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系统。包括语言技能、演示技能等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
围绕这四大特点我们已建立一套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体系,具体包括:
一个核心:以专业情感培养为核心,培养“富有‘三心’”的人。
两种水平:本科层次的学识水平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表现出它是定格在本科层次,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识水平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表现出它是定向于小学、定性在教育的。
六项公共能力:是指各类从业人员通用的、基础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两项专业基础能力: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最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学科课程教学、班队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项专业发展能力: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就业后的,为工作更上一台阶、成为骨干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者而需要的潜在的发展后劲,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六能六会”实用基本技能: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作为学生能力素质中外显的、可以考核测量的组成要素。“能说”是指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日常简单的英语、掌握说课的技巧,能用说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教学研究;“会听”是指懂得倾听是交流沟通基础,能从倾听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进行决策。“能写”是指能用三笔字规范书写常用汉字,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会画”是指具有美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画简笔画、出黑板报等。“能弹会唱”是指具有音乐应用能力(,包括歌曲演唱、视唱、儿童歌曲弹唱等。“能编会演”是指具有舞蹈应用能力,包括舞蹈基本技能、儿童舞蹈编排等。“能想会做”是指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把自己想法转变成现实可见的物质形态,包括能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能问会导”是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育教学中编拟有针对性的问题,会能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刘尚辉,江国杰.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模式 [J],孝感学院学报,2007,(7):69-73
[2]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 [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9-53
[3]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5
小学教师培养由传统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迅速转型为以本科高校培养为主,不仅是高校扩招的原因,也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质的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小学教师培养中问题不断,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教师培养实践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什么样的人似乎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小学教师本科培养的模式,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成为高等学校一个发展势头迅猛、为数众多的专业。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早在2006年,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1]时至今日,这种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什么说在师范教育改革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师范教育改革中优质的中师教育资源大量流失,而一些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关于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的规格,在教育界几乎已成共识,小学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但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性和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现在人们逐渐在认识层面达成共识,即这两者可以兼容和共生,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特性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两方面,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在这两方面进行构建,达成平衡,实现融通。然而,高师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纷纷加盟小学教师培养的行列,这些学校中有许多原本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己任,本身就有追求学术性、忽视师范性的顽症,加上对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以甚至不屑加强师范性目标的构建。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另外,教师准入机制的低门槛以及频频发生的非师范毕业生与小学教育毕业生同台竞争小学教师岗位的现实,也在不断削弱人们对师范性目标构建的认识。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高等学校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甚至混乱,如有人认为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性人才,提出培养合格型的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师范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入职适应性,降低了对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要求。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小学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者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素质与中等师范和师专培养的人才素质应该具有质的差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秉持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把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作为应然追求。具体而言,卓越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研究者的特质。
(一)现代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优质的师资
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优质的小学教育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是优质教育。卓越的或优质的小学教师培养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已受到高度重视,如芬兰早在1979年就认为教师职业是具有研究性的职业,小学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自1980年起芬兰教师教育从技术性转向学术性,采用以研究为基础的方式培养未来教师[2]。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带动了世界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运动,2011年,美国教育部又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提出要改革教师准备计划,对国家教师质量予以改进、问责和重建[3]。为了有效地保证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澳大利亚在2000年以来几届政府持续推动优质教师行动计划[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起步较晚,但对优质小学教师培养也已提到重要位置,高度关注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国务院对教师队伍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明确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同年开展了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中的卓越化目标指向。
(二)儿童的优质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优质化,即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能够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优质化发展的实现既需要良好的学校制度与环境,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保证,“教师是影响学生成绩的最关键的变量”[5]。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学校因素常常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柯尔斯腾·奥尔森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创造力、人格等方面会造成伤害。“学校的伤害导致我们作为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我们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这样的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6]因此,学校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高素质的教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学校因素对学生的伤害,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三)本科教育的追求应是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指向
本科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学历达到本科水平,在质的规定性上也应该是达标的。基于精英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应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应然追求。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的。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是高中起点,在激烈的高招考试中能够达到二本分数线进入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特别是在河南省,意味着学生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和比较扎实的知识经验,经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学生的教师素养应该能够达到卓越的标准。目前,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与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产生矛盾呢?我们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应是并重的,这样的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才会更强,发展的潜力更大。作为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指向本身就是清晰的,并不因为学校转型而发生改变。从学校发展角度出发,卓越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应一以贯之。
(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性要求职前培养应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职业是培养人的职业,从教师职业的内在品质而言,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人才能从事的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具备良好的素质,成为社会的楷模;从教师承担的任务而言,培养人的任务的有效完成依赖于教师不断的职业成长与追求,在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职业体验是专业成长的动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体验的职业幸福感更多,更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尊严。但是目前的小学教师中,许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体验,职业倦怠,职业冷漠,职业病态行为经常出现,导致学生发展受到伤害。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追求中,确立卓越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教师职业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入职后的迅速适应,也有助于入职后的专业成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活中经常获得职业内满足,拥有完整的、幸福的教育人生。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以及职业关怀出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也应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为成就的对象。综上所述,同时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追求。我们认为,卓越的小学教师的基本指向是研究型小学教师。具体表述为:具有良好的专业情意,正确的教育理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身心健康,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型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上,教育理论界有三种取向,理智取向,强调教育理论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价值;生态取向,强调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情境性。但不管哪种取向,都要面对小学教育的实践情境,小学教师面对的情境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研究者的心态和行为,研究应贯穿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才能使教育教学具有理性,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王智秋认为,“具备教育研究能力是时代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7]。教师研究者的意识与实践也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在工作过程中享受工作的快乐。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努力实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分析,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模块化的可选择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依据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形成“通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研究性能力的培养,为毕业生成为胜任多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师提供课程支持。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要精选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核心课程的教学严格要求,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重视开设提升学生研究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门为学生设置研究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与指导等,使学生形成对研究型教师的认同接纳与实践[8]。
(二)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协同培养机制的形成,对于教师职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合作。高等学校要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沟通,与基础教育多角度地深度融合,形成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的深度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为了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三方互信工作机制。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高校应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沟通,使教育行政部门了解、理解卓越教师培养的意义,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义务;积极主动地与小学建立沟通合作关系,促进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学校的质量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管理者及教师对培养卓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导向,全程实践,实践教学理性化
小学教师工作是实践性工作,教师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行的彰显。”[9]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形成和发展的。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品质,实践课程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每一阶段实践教学应实现的目标,以目标驱动实现实践教学有效化。注重提升理论学习的实践品性,教师在理论讲授时要紧密结合小学教师工作实践,课内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上吸收一线优秀教师承担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获得小学教育的直接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审视实践过程,反思研究实践过程,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实践教学,使“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有明确要求,做到实践前有计划,实践中有指导、有研究,实践后有反思,使实践置于理性控制之下,提高学生实践的理性水平。集中到小学进行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本专业学生以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选题,以实证的方式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四)“双导师制”师资模式有效化
双导师制是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但在我国教师教育中,目前正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双导师制指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共同参与培养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高校教师与一线名师应该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形成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等;建立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换机制,引导、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教师教育类教师到小学一线顶岗实践,鼓励高校教师到小学名校学习,每五年有不少于一年的兼职任教、挂职实践,获得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理性审视小学教育,研究、引领小学教育发展;为一线名师到高校进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提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形成实践智慧。通过四年不间断地有效实施双导师制,使学生全程接受双导师的影响熏陶,树立职业理想信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研究性地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五)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卓越小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先进性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反映小学生身心发展、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理解小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性要求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紧密结合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帮助师范生形成专业技能;研究性是指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质为指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在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从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实施以小班化为主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驱动、任务中心、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课程模块为中心完成小学课程或课堂设计,撰写具有实践元素的课程论文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意识与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自始至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理论的实践价值,小学教育实践的理论品性,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理性平台。
(六)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卓越教师的培养依赖于被培养者的主体自觉,即学生应形成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在行为上有追求卓越的实践。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卓越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指导,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沙龙等形式学习,到小学一线中学习,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一体化的学生学习机制。
(七)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
加强实践性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确保发展性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借鉴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结合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实际,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确保发展性,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保证语文、数学基础科目在课程体系中的优先比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克服中师毕业生文化底蕴过弱的不足。第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增强科技意识的培养。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挑战,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方法日新月异,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上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呈迅猛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比例,同时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小学科技活动指导》等选修课,目的是培养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的新型小学教师,使他们提高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制作教学软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第三,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师范生必须加强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一方面提高这部分课程比例,另一方面拓宽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作者:曹悦群侯伟新单位:长春师范学院
论文摘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和小学教育的特殊性,积极构建完善、系统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课程研发技能、教育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及学科专业技能等10项。
一、构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的依据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特殊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针对小学教育的特殊性。
1.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等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面要求。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虽然小学教育在知识传授上是最基本的,但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小学阶段还是学生身体迅速发展、形成基本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育的重点难点不在于要传授多么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要奠定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等让其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必须全面,即既要有较强的教师基本功技能、艺体活动技能,又要有较强的教师智力技能,以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研发、教育反思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各种良好的个性品质。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专门要求。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系统教育的影响下有了较大的发展:感知觉已逐渐完善,观察的精确性、目的性、顺序性、概括力等随受教育的影响逐渐提升;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发展到抽象记忆能力增长;小学生己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小学生这些独有的认知特点要求小学教师要具备观察及了解儿童的技能、善于与儿童沟通进行个别教育的技能、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艺体活动技能等。
此外,小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小学生逐渐学习到与人相处、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同时,其自我概念开始形成,如果小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及同伴的肯定,将会产生自卑情绪。因此,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协调及组织管理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技能,还要具备着眼于小学生的成长正确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技能、初步心理咨询技能等。正因为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所以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门要求。
(二)社会发展和基拙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
1.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提高,而月_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人文精神的构建一与审视、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小学生个性发展得到高度重视等,这些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变革,近年来在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留守儿童、社会不利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城市独生子女等值得我们关注的特殊群体,这一切要求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教育反思、教育研究、与家长沟通并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等教师智力技能,以满足时代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现实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迫切要求。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教师专业化运动”,希望藉此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很低,其中尤以小学教师为甚。不少人认为小学教师不需要很高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只要有一定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小学教师。其实,这种误解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小学教育专业性不强。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是衡量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小学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重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及其他专业人才的独特性,增强小学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为小学教师的终身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迫切要求。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对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改变了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重视综合课程的设置;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而重视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而重视小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重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而重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等。这些对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运用、课程研发、教育反思、教育研究等技能提出了直接要求。
小学教育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时,必须认识到该体系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因而,要加强自身各种技能之间的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一)听说技能
这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技能,是小学教师形成沟通协调能力的基础。听的技能主要指善于倾听小学生说话,引导其说话要逐渐增强逻辑性、条理性、突出主要观点的听力思维技能。说的技能主要包括:会讲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用词准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音量、语速、声调等方面要符合语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讲究抑扬顿挫;说话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同时注意结合语境恰当地应用体态语言。
(二)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
“写一手好字”“画一手漂亮的简笔画”都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师职业威信的树立,这主要包括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水平、“三笔字”书写水平、常用文体(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类信函等)写作和简笔画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工作技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主要包括:第一,教学的设计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实际对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教案编写等方面;第二,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导人、讲解、提问、课堂组织、交往互动、创设情境、板书、结束等方面;第三,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技能,主要表现在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个性化、开放性的课外作业并认真批改;第四,教学结果的考核技能,主要表现在能根据考核目的编制不同难度、区分度的试题以及采用不同的测试方式,以获得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技能。
(四)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班主任工作技能是成为合格小学教师的必备条件。主要包括:第一,组建班集体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制订班级工作计划、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班风建设等方面;第二,个体教育技能,主要表现在观察学生、与学生谈话、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初步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辅导、对小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等;第只,班队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主要表现在根据班级特点和学校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活动方案,组织班队主题活动;第四,与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沟通的技能,主要表现在善于和学生交往、帮助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组织家访和家长会、帮助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任课教师解决问题等;第五,教育实践中偶发事件的处理技能。
(五)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
这是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小学儿童处于2-12岁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对小学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有利于儿童完整人格的养成、全脑功能的开发。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的表现技能、鉴赏技能等,鼓励儿童表现美、创造美,进而引导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技能。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小学儿童的特点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不容忽视的要求。小学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主要包括:PPT,Flash等软件的使用及制作、音像采辑、信息搜索及网上资源的下载、多媒体综合运用等技能。
(七)课程研发技能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教师体现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课外活动深化为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五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往感以及各种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另外,还要求开设能够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的、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的开设需要小学教师具有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方案、组织课程实施、评价和总结的技能。
(八)教育反思技能
良好的教育反思技能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源泉,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动力,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方面的反思,具体指:教育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群体行为、教育现象、教育改革的反思等。
(九)教育研究技能
教育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职业技能的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些有条件的小学纷纷设立教育研究室,专门开展教育科研。能够结合小学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研究是体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表现。其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计划的制订、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研究论文的撰写等。
(十)学科专业技能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的确立、教学阶段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进行等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是依据培养方案确定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由教师职业意识、通用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构成.教师职业意识主要是指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意识、师表意识、育人意识、胸襟意识、质量意识和自省意识等.教师通用职业技能主要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协调合作技能、自我控制等技能.教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教学基本能力(汉字书写、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与示范、简笔画等);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调控、使用多媒体技能、教学评价能力等);班主任工作能力(班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组织班队活动、组织课外活动、与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学生评价等);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基本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故事叙述、个案研究、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等);教育实验能力(玩教具制作、教育实验设计与指导、实验创新能力等);艺术表现能力(声乐、绘画和舞蹈能力等).
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是实践教学的有力保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我们从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及评价主体等方面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价并公布相应的评价结果.这样既注重了评价的过程性、形成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实践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1注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评价对象上,除了对所有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包括对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的评价,既有大学指导教师,也有小学指导教师,.二是在评价领域上,既有对师生双方组织协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三是从评价内容上(主要对学生),既有对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教育能力水平的评价,当然也要对学生所形成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2创新实践教学评价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全面的课程评价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实践教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的评价,应采用行之有效、灵活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在评价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还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例如将过程观察、等级评价、书面评价与学生面谈相结合;建立学生实践教学“成长记录袋”或“实践档案”;综合运用技能竞赛、基本功考核、合格证发放等手段.
2.3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评价主体太窄的局限,往往限于专家或教师的评价,其它相关成员或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形成多因素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是实践教学评价科学、正确的重要保证.既要重视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也要强调见实习基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此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合作性.尤其是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保障
有效的保障措施是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为了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需采取如下措施保障:
3.1组织与制度管理
在组织管理方面,我院制定出台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形成了信息畅通的教务管理平台,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首先,强化决策功能,实践教学主管领导高度重视;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实施功能;然后是强化执行、督促和检查功能,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小组科学规划和指导.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使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形成层级管理、职责明确、衔接紧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制度规范方面,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本着依法依规施教的原则,学院制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实习管理制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教育实验实训管理制度;教育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强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这些措施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3.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院内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微格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使实验教学条件大大改善.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了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院与当地及旗县教育部门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例如,市区内有赤峰实验小学、红山区三小、实验三小、赤峰回小、赤峰蒙古族小学等10多所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同时我们也把实践教学基地延伸到旗县,向农村、牧区等基层学校延伸.所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都充分考虑了实践教学的需求与实践基地的可接受能力,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指导教师数量与质量、接受学生的专业面、学生数量等方面考察,尽量做到“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既要确保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又为基地学校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3.3联动机制保障
摘 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结构,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教育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师范院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主动适应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确立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等,切实保证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思路
我校是从2002年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根据当前本地区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实际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研究型小学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工作者。采用“2+2”的形式,“综合+特长”课程培养模式。前两年设置专业基础必修课,注重改革传统教育类课程,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与教学观、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课堂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理念与方法、教师角色的定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前两年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体现涵盖小学教学各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需要。后两年进行“特长”培养,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即在综合学习各学科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同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主干学科(课程模块)学习,并再此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数学或英语)作为主攻方向,选修人文社会类或自然科学类课程,提升专业发展基础,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二、整合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及北华大学的办学定位,2005年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设计成四个模块: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大学文化底蕴,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注重体现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专业方向选修课是在学生学习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英语或数学)作为主攻方向,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为将来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选修一些课程,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或比较熟练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某个方面的工作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环境,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三、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培养人才
(一)提升教育实践的地位
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教育实践环节,重新认识和审视教育实践环节,我们对教育实践环节的认识是: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拓展教育实践的内涵、发挥合作校在教育实践中的支撑作用。
1.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研究项目,也是本专业学生获得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体验世界,学生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将已有理论知识得到理解、升华,自觉转化为行为,真正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2.教育实践的内涵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
3.实验学校的作用
教育实践课程离不开小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前提。为此,北华大学与吉林市教育局签订了共建协议,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协议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几所市、区实验小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合作学校,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协作研究”,具体内容是:
第一,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和师范生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供师德素养,发展对学生的爱心和专业献身精神,以树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使命感。
第二,突出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二是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四年级大学生与实验学校共同组成若干中心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行动研究能力,使教师和大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三是教育科学院为实验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听课、讲座、课程标准、教材辅导等),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充分发挥专业理论引领作用;四是实验学校分期到教育科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全天候开放课程;五是实验学校为大学生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教育现场;为大学生见习、实习选派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大学生教育见习、实习方案的制定;六是教育科学学院开办“小学名师讲坛”,为优秀小学教师、校长提供大学学术交流空间;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听取小学的意见与建议,以使培养方案贴近小学教育发展实际、贴近小学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
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一部分学生分到小学低中年级,另一部分分到高年级,一年后进行交换。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了解和分析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实际的差距,培养专业情意。三年级初步实践课堂教学和班队工作,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初步研究教育现象,开展“行动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并搜集材料,提升专业情意。四年级进行课题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完成毕业论文,升华专业情意。
(三)开展练“三功”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经过调研我们确立了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功、“行动研究”功、“教育科研”功。
1.“课堂教学”功
第一,教育理念。树立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观;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观。
第二,目标制定。初步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设计。初步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教材使用。初步具有课程意识,根据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并初步能结合师生交往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五,课堂调控。能初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调控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六,信息技术。初步能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并能制作课件。
第七,学生评价。初步树立现代课程理念学生评价观,具备一定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第八,作业设计。初步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课内外作业,尤其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开发。
第九,语言表达。口语表达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善于和小学生交流沟通;书面语言有条理、有章法、有思想,善于积累和提升经验。
2.“行动研究”功
第一,了解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与实验研究的差别;初步掌握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运用范围、不同类型及表述方法。
第二,搜集几种不同类型的“行动研究”典型案例(公开发表的)。
第三,结合学习和实践,发现并找出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并从中选定问题,模仿“典型案例”开展“行动研究”,要求过程资料详实。
3.“教育科研”功
第一,树立研究意识,培养实践──反思的科研精神。
第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如:如何选题、如何收集信息和资料,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研究活动,如何展示和运用研究成果等。
几年来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课程改革确实给学生、给教师、给合作学校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说它有形,首先表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届实习生)在2005年教师教育类毕业实习讲课大奖赛中,文科组和理科组均获第一名,同时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实习单位的赞誉,2002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5.3%,全系学生形成了专业情意;其次重塑了高校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小学校、走进了小学课堂,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基础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实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再次重塑了合作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大学课堂,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他们和大学教师、大学生共同走进新课程,逐步成为反思、实践、研究型教师。说它无形,是因为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将有利于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师 全科型培养模式 专业能力 课程设置
1.目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应重点探索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在于努力培养大批优秀教师。一般认为,全科小学教师是由具备相应资质教师教育机构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按照这个定义,全科型小学教师具有知识博、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特征[1]。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我国,全科教师部分地解决了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在这种培养模式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受到限制,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
目前一般把职前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课程、课外活动等类别。科型教师的培养既要追求素质综合,又要顾及学科专业,既要彰显师范性,又要确保学术性。如何在固定学程内科学安排好五类课程的确比较棘手。就英语学科来说,专业课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五分之三以上的课程主要为听说读写等技能课程;英语语言教学理论课程和语言学课程的设置几乎一片空白,外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失,无法高屋建瓴。在职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中,英语课程类的考试基本以理论笔试的终结性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形成性评价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才的发展。
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时,重其学业的广,而没能顾上学科的专。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与情感态度这五个维度存在一定缺失[2]。全科教师入职英语教学后,大部分教师感到很难用英语写完整的教案,很难写出合乎语法规范的结构完整的英语句子;由于职前对教师准确语音语调、地道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不够,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未能紧密联系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职前教师缺少英语教学言语能力的综合实践平台,致使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入职后甚至很难用课堂英语进行流利教学。
尽管全科型教师安排了教育实习及教学实践课程,共有近两个月的实习时间,但学生上英语课的机会远远少于语文和数学,因学校领导层面对小学英语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有时课表中的英语课甚至可能被其他课占用。由于缺乏平台,职前教师很难学以致用,职前专业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因此难以实现入职时的有效衔接。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经历,教学反思成了无源之水,从而导致职前教师在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科教学知识及情景知识等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高等师范教育重视语言知识的培养,忽略对语言职前教师科研全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3]。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存在的问题,培养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对应标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以培养专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符合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2.1细化专业课程,培养语言教学专业能力。
全科型教师的职前培养方案中需增设英语语音课,对准教师语音语调和口语从严把关。第一学年应单独开设语音课程,要求每位准小学英语教师务必过好语音、语调关,未达要求者将采取淘汰制;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除了大学英语必须达到一定等级的规定外,须增加“英语语音”合格证书。第三学年针对选修英语方向的学生增开语言理论和语言学课,使得专业课程开设有广度和深度。增开外语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让学生了解语言输入输出、语言习得等理论,这些理论对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开设语用学、语义学、话语分析等语言学课程,让学生接触语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驾驭语言教学。我国教育界已经意识到培养师范生国际意识和视野的重要性,但在我们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显的体现,在日程教学中也有待切实实施[4]。因此,建议在第四学年增开语言与文化、跨文化沟通课程,开阔准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增设教学研究类课程,提升教学研究和反思专业能力。
尽管我国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科研方法和毕业论文课程,但因课时、学分少,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与实践的联系。许多学校在科研方法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忽视学生实际训练,导致准教师们的毕业论文结构松散、逻辑不严密,论文写作缺规范,大部分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复制现象严重。特别是英语方向的准教师们,由于平时缺乏规范训练,毕业论文短短几行英文摘要中出现的问题不少,如人称代词使用不当或指代不明;句子成分缺失,如缺少主、宾语;时态语态运用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既明显又频现。针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教师的发展需要,建议在我国职前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培养中要加强教学研究课程的建设,融学、教、研为一体。通过学习此类课程,准教师们既能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又能熟悉小学外语教与学甚至研究的最新动态,既开阔了视野又形成了教学研究专业能力,为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卓越的研究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2.3增开信息技术课程,提升课堂应用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
数字化环境给准英语教师开启了信息共享、智慧互联的平台。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给小学外语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而谙熟信息技术是驾驭这个平台的前提。数字化教学的大背景导致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存储的数字化,准教师们学习专门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信息技术已迫切成为这一职业的专业性要求。
2.4保证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时间,切实提高准教师的基础英语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小全科型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但一方面设置的目标和评价过于笼统和粗线条,体现不了准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时间短而集中,一般只有8-10周的实习,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观摩,真正上课的时间一般仅为2~6个学时或甚至更少。根据访谈得到的数据,近80%的准教师没有上英语课的机会,少数几个幸运者即使有机会也是流于形式,因指导老师缺位,准教师仅把实习当做一个任务去完成,导致课堂教学和实习效果的双低。《意见》反复强调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切实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由教师教育院校教师和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指导教师的理论与研究优势、小学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势。基于此,培养院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延长实践时间,保证小学英语课的教学实践比例;同时,由培养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共同指导,切实提高准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教师职前教育要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背景,使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多样的教学实践,通过实际训练发展专业能力[5]。
3.结语
优质的小学英语教育呼唤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全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课程教学是这个系统的内核,因而高等师范院校应与时俱进,聚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这一根本点,完善当前课程设置,制订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楠.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物,2013. 11.
[2]周丽.关于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C].新教育时代,2015.10.
[3]颜东.职前英语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