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01:3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传播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们通常见到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论文或叫科学论文;另一类是议论文。学术论文是论证某一新论点或某一新的总论点极其分论点得以成立的证实性论文;议论文是那些谈自己的观感、意见、主张甚至奇想的陈述、阐释性论文,我们在报上看到的政论、时评以及《古文观止》所收集的那些论文就属于这一类。这两种论文的区别如下:
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相同或相似于以前已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就毫无价值;议论文虽然也讲究一个“新”,但有时可重复议论。例如,某年如发生洪水泛滥,中央和各省市的报刊都要发表一些强调保持水土,提倡可持续发展之类的议论文章,过了若干年如又遇特大洪水泛滥,全国各类报刊又会而且应当发表一系列同一内容的议论文,以增强社会教育效果。
学术论文强调论据的确凿、充分、可靠、典型、有力,尤其要强调用第一手材料;而议论文虽然也用论据,但不特别苛求。甚至有的议论文是作者靠思辩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学术论文的论证及格式讲究规范,而议论文却不拘一格。
由于没有把学术论文或科学论文与普通议论文区别开来,对学术论文的了解不够,有的同志就自觉不自觉的写成了普通议论文,因而呈现出三个相应的缺点:一是缺乏新意,有的甚至炒陈饭,谈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观点;二是比较空泛,论据不足,又不典型,没有说服力;三是论文的格式不规范。
所以,我们在写新闻传播学术论文时要提醒自己:不要写成普通议论文了,要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来写。
学术规范来写学术论文,首先在确定选题上就很讲究。如写普通议论文,其题目常常是自己随意定的,而写学术论文,其题目的确定就不那么随便了。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做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把握新闻传播研究的动态。
据我了解,我们新闻传播学术论文的作者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前大多数没有做过这一工作,或没有认真地全面地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动态。这是不符合学术研究规范的。
为什么一定要先做这一工作呢?前面我们说了,学术论文更强调一个“新”字。既然要“新”,就要了解“旧”(这里的“旧”不是陈旧的旧,而是表示“已经有了”的意思),不了解“旧”,便不知道“新”,这就要查一查人们在新闻传播方面已研究了哪些问题?进行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人写过你正打算要写的题目?如没有,那你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谈新问题,是在开垦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一块“处女地”,是通常所说的填补学术领域的一块空白;如已有人研究了并写了文章;那就看一看这些文章的结论正不正确?你赞不赞同?如不赞同,你可写批驳性文章;如赞同,再看一看这些文章的视角、立场、切入点、论据、论证逻辑等等是否有问题,如有,你可写商榷性文章。总之,你在了解、把握新闻传播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所确定的题目才不会与已发表过的论文在题目、观点上重复,才有新意,才有学术价值。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文献书目分析方法,对收录在《亚洲传播手册》中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进行描述和分析,就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在研究课题上的区别,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特点,研究成果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情况等问题作了解答;并讨论了国内传播应当加强的地方,特别是加强合作研究。 [关键词] 研究课题 研究特点 核心学术期刊合作研究 自1982年11月全国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评吸收,自主创造”的指导方针后,传播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传播学已不再被认为是“伪科学”或“资产阶级的东西”。它已正式被国家教育委员会确认为一级学科。同时,大量有关传播学的译著、编著、专著和论文相继出版。 国外对中国传播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们研究的情况,至今在国内尚未有过描述和分析。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描述和分析了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的研究,希望能为今后中外有关中国传播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一、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书目分析方法,对收录在1998年出版的《亚洲传播手册》中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论文和专著的书目进行描述和分析(不包括香港和台湾)。 《亚洲传播手册》是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联手编辑出版的介绍亚洲各国传播发展的权威参考书。《亚洲传播手册》中的参考书目部分收录了1987年—1997年间有关亚洲传播总体研究和有关13个亚洲国家的传播研究的书目(香港单独排列,还没有列入中国部分)。 《亚洲传播手册》中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参考书目也收录了1987年以前的书目,总数达485条。由于1987年以前的书目的收录主要是填补1993年出版的《亚洲传播手册》中的遗漏,因此这些补漏的书目不列入本研究的分析范围。剔除这些补漏的书目后,本研究分析范围定为1987年—1997年间的384条书目,其中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书目有337条,专著、博士和硕士论文书目有47条。 本研究分析单位分别为作者、题目和期刊。作者分析按华人学者、非华人学者、混合及匿名等4项进行分类。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的分类标准是作者的姓名拼写。不论是大陆的汉语拼音拼写方法,还是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学者姓名拼写方法,一律归类到华人学者类。非华人学者姓名拼写则归类到非华人学者类。混合是指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的合作作者。题目则按以下17类进行归类:新闻、广播电视、电讯、广告、电影、媒体、信息、审查、新技术与媒体、新闻与传播教育、政治传播、媒体与青年、公关、传播理论、传播历史、媒体道德与法律、媒体政策和其他。这些分类主要是参考一些核心学术刊物的栏目而制定的。期刊分析的范围划定在以下几种核心期刊:《报刊学报》、《亚洲广告与营销》、《亚洲传播学报》、《电讯政策》、《亚洲媒介》、《传播学报》和《新闻季刊》。 通过分析作者、题目和期刊,本研究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 1. 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在研究课题上有何区别? 2. 1987年—1997年期间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有什么特点? 3. 研究成果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情况如何? 二、 结果 1. 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在研究课题上的区别 在分析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在研究课题上的区别之前,本研究先对作者进行分类。分类的结果是,华人学者有180人,占总数的46.9%;非华人学者有136人,占总数的35.4%;混合有35人,占总数的9.1%;匿名有33人,占总数的8.6%。其中华人学者按大陆和非大陆进行再次分类。大陆类是指从中国大陆出去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华人学者。非大陆类是指其他各类华人学者。结果是,有大陆背景的华人学者有98人,占总数的25.5%;没有大陆背景的华人学者有82人,占总数的21.4%。见图一,作者分类。 图一 作者分类 华人学者 180 46.9% 大陆 98 25.5% 非大陆 82 21.4% 非华人学者 136 35.4% 混合 35 9.1% 匿名 33 8.6% 总计 384 100% 书目中华人学者和非华人学者的论文题目或专著题目,按前述新闻等17类进行分类,其结果由图二所示。 图二华人学者、非华人学者和混合的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 华人学者 非华人学者 混合 总计 新闻 41(58%) 24(34%) 6(8%) 71 广播电视 24(49%) 23(47%) 2(4%) 49 电影 16(39%) 22(54%) 3(7%) 41 广告 15(37.5%) 15(37.5%) 10(25%) 40 电讯 22(63%) (28.5%) 3(8.5%) 35 媒体 14(56%) 8(32%) 3(12%) 25 新技术与媒体 8(61.5%) 4(30,8%) 1(7.7%) 13 信息审查 2(16.7%) 10(83.3%) 0 12 新闻与传播教育 9(75%) 2(16.7%) 1(8.3) 12 政治传播 4 1 0 5 媒体与青年 2 0 3 5 公关 2 1 1 1 媒体道德与法律 0 1 1 2 传播历史 1 0 0 1 媒体政策 0 1 0 1 传播理论 1 0 0 1 其他 19 14 1 34 总计 180 136 35 351 图二显示了华人学者和非华人学者研究课题的区别。华人学者的研究课题重点在于新闻、电讯、媒体研究、新技术、新闻与传播教育。具体地说,在71个有关新闻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41个,占总数的58%;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24个,占总数的34%。在35个有关电讯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22个,占总数的63%;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10个,占总数的28.5%。在25个有关媒体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14个,占总数的56%;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8个,占总数的32%。在13个有关新技术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8个,占总数的61.5%;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4个,占总数的30.8%。在12个有关新闻与传播教育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9个,占总数的75%;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2个,占总数的16.7%。 非华人学者的研究课题,其重点则在于电影研究和信息审查。具体地说,在41个有关电影的研究课题中,非华人学者的研究课题有22个,占总数的54%;而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16个,占总数的39%。在12个有关信息审查研究课题中,非华人学者的研究课题有10个,占总数的83.3%;而华人学者的课题只有2个,占总数的16.7%。 如图二所示,华人学者和非华人学者的共同研究重点在于广播电视研究和广告研究。在49个有关广播电视的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的课题有24个,占总数49%;而非华人学者的课题有23个,占总数47%。在40个有关广告的研究课题中,华人学者和非华人学者分别有15个,各占总数的37.5%。 2. 1987年—1997年期间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特点 1987年至1997年间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的研究按年份逐年分类,其结果由图三所示。 图三 1987年至1997年间研究课题逐年分布情况 研究课题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Total % 新闻 2 5 8 11 12 3 10 12 5 6 1 75 19.5 广播电视 3 4 4 2 6 4 6 8 7 12 0 56 14.5 电讯 2 1 1 2 3 1 5 20 3 7 2 47 12.2 广告 0 3 1 1 4 3 2 8 9 10 3 44 11.4 电影 1 5 1 1 9 6 5 6 5 4 0 43 11.1 媒体 0 1 3 0 4 2 7 6 5 3 0 31 8.1 信息审查 0 0 2 0 1 4 1 1 2 2 2 15 3.9 新技术与媒体 0 0 0 0 0 2 1 3 4 3 1 14 3.6 新闻与传播教育 1 1 1 0 2 1 0 2 0 1 0 9 政治传播 0 0 1 1 1 1 1 1 0 1 0 7 媒体与青年 0 0 0 0 2 2 0 0 0 1 0 7 公关 0 0 1 0 0 1 0 0 0 1 0 3 传播理论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传播历史 0 0 1 0 0 0 0 0 0 0 0 1 媒体道德与法律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媒体政策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其他 0 1 1 3 6 1 6 10 0 4 0 31 总计 9 21 25 21 50 32 44 77 40 56 9 384 图三显示了1987年至1997年间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特点。主要特点是,国外研究重点在于一些传统领域,如新闻、广播电视、电讯、电影、广告和媒体。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几乎每年都有论文或专著出版。而有关新技术与媒体和信息审查的研究则起步晚、进展慢,数量也不多。 几乎被冷落的领域有传播理论、传播历史、媒体道德与法律、媒体政策和公关。在整个研究时段里,有关公关的书目有3条,而传播理论、传播历史、媒体道德与法律和媒体政策分别只有1条。
转贴于 3. 研究成果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情况 核心学术刊物在本研究中指出的是《新闻季刊》、《传播学报》、《亚洲媒介》、《报刊学报》、《亚洲传播学报》、《电讯政策》和《亚洲广告与营销》。按发表数量来看,《报刊学报》名列前茅,其次是《亚洲广告与营销》。发表在这些核心刊物上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论文只有92篇,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总数(337)的27%。其中有关新闻和广告研究的论文最多,分别是25篇和27篇,见图四。 图四研究论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情况 研究课题 报刊学报 亚洲广告与营销 亚洲传播 电讯政策 亚洲媒介 传播 新闻季刊 新闻 15 0 4 0 1 2 3 广播电视 3 0 2 0 3 1 0 广告 3 21 2 0 1 0 0 电影 0 0 0 0 1 0 0 电讯 0 0 0 4 0 0 0 媒体研究 2 0 0 1 0 2 0 新技术与媒体 0 0 0 2 0 0 0 信息审查 0 0 0 0 0 0 0 新闻与传播教育 1 0 0 0 0 0 0 政治传播 3 0 0 0 0 0 0 媒体与青年 0 0 2 0 0 0 0 公关 0 2 0 0 0 0 0 媒体道德与法律 0 0 0 0 0 0 0 传播历史 0 0 0 0 0 0 0 媒体政策 1 0 0 0 0 0 0 传播理论 0 0 0 0 0 0 0 其他 3 3 2 2 0 1 0 总计 30 26 12 9 6 6 3 三、 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的研究近半数是由华人学者所做(46.9%),见图一。其中有大陆背景的华人略多于没有大陆背景的华人(98对82)。而非华人学者也不少(136),占总数的35.4%。从参考书目中的作者分析来看,海外华人学者与大陆学者合作研究并或合作出版专著的寥寥无几。图一也显示,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合作研究并或出版专著在数量上很少,只有35条书目,占总数的9.1%。这说明了一个缺少合作的问题。国外华人学者或非华人学者独立研究固然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但是缺少合作研究不论是缺少国外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之间的合作还是缺少他们与我们国内学者之间的合作,都会出现偏见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传播的现实。 本研究的作者分析发现,我们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少在海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原因 在于我们的论文写作尚未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具体表现在写作格式和语言上。同时,我们不够重视述评文献并在其基础上引出研究问题。就写作格式而言,相当一些论文与国际学术刊物的写作要求不接轨。这里不仅是语言问题。国内有些论文分析过于宏观,表述过于笼统,文章结构不符合学术论文规范,没有文献述评,没有交代研究方法,没有注明出处,或没有参考书目。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年青学者的外语水平相当不错,完全可以用外语或与国外学者合作。大学和研究机构理应鼓励他们多在国外学术刊物上,介绍中国传播学研究成果。 基于目前我们缺乏科研经费和研究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况,我们国内学者应加强与国外学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国传播,把中国传播介绍到国外,让国外更准确和更完整地了解中国传播。目前,中国大陆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他们的成果很少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导致了国外学者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一种偏见,认为研究太少或科研水平太低。 1987年至1997年间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特点显示,国外研究侧重新闻、广播电视、电讯、电影、广告和媒体等领域的研究,而忽略了其他传播领域的研究,如传播理论、传播历史、媒体道德与法律、媒体政策和公关。这些被忽略的研究领域也是导致国外学者对中国传播研究片面了解的因素之一。这些领域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其研究成果尚未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我们应将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国外学术刊物介绍给国外学者,使得中国传播研究在国外有较全面的介绍。 就研究课题而言,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中外学者对相同课题进行比较研究。比如有关报纸新闻报道的比较研究、电视节目效果研究、广告效果研究等等。可以对比的内容有: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等。通过比较国内学者对中国传播的研究和国外学者对中国传播的研究,中外学者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论文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水平。中国传播研究起步很晚,还有许多方面或领域值得研究或许多研究结果值得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让更多的学者、决策者以及其他有关人员或部门全面了解中国传播状说。同时,中国在国际上日益上升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兴趣都要求有更多的有关中国传播研究的论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因此,国内学者要努力争取在核心刊物上多。 四、 结论 国外华人学者之间,国外华人学者与非华人学者之间,尤其是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之间,应加强合作研究。独立研究固然必要,但是难免会有偏见或片面。而全面和准确地研究或了解中国传播,则需要中外学者之间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和竭诚合作。全面的文献书目介绍及其可得性是一种互通有无的途径。通过文献书目的介绍,中外学者在选题时对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会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要与国外学者合作,我们国内学者要尽快在研究方法和运作方面与国际接轨。同时,我们要力争把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国际核心学术刊物介绍到国外,让国外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中国传播及其研究。 注释: Anura Goonasekera & Duncan Holaday (Eds.) (1998). Asian Communication Handbook.Singapore:Asian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re and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mran Kaur, “Bibiographic Series.”In Anura Goonasekera & Duncan Holaday (Eds.). (1998). Asian Communication Handbook. Singapore: Asian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and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nyang T 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参考的核心刊物为: 《传播学报》(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亚洲传播学报》(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新闻季刊》(Journalism Quarterly) 《亚洲媒介》(Media Asia) 《报刊学者》(Gazette) 《亚洲广告与营销》(Asian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电讯政策》(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转贴于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迅速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新闻论坛》自创办以来,在所刊谈述和论文中对民族新闻信息传播多有涉略。从本期开始,我们专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栏目,意在把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所办的新闻期刊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理论和实践研讨的一块阵地,为关心和热衷于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各界人士搭建发表言论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在此,本刊特遴选“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和“第三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的部分发言和论文付之已刊,希望传媒界同仁给以关注和支持。
各位理事,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
我受理事会委托,代表论坛理事会对本届论坛作一个总结,并就今后的工作谈几点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广西大学校领导和新闻传播学院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协助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以说,我们举办了一届团结、和谐、有成效的论坛。
一、本届论坛的特点
(一)参与踊跃,代表广泛
本届论坛收到论文90多篇,参会人员100多人,能有这样的规模是在座每一位老师同学积极参与的结果。本届论坛实现了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也大都有代表与会,非民族地区、非民族新闻院校参与人数也比往届有所增加,而且有很多研究生加入,提供了学术论文,这表明: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逐渐壮大,后继有人。
(二)主题突出,主线清晰
本届论坛突出了两个主题:一是从第一届会议开始就已确定的“传播・团结・和谐・发展”的主题,二是同志在十报告中对民族地区工作的论述:“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是我们研究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前提和背景下,与会人员积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体现了这一主题思想,主线也很清晰。
(三)议题广泛,研讨深入
本届论坛涉及议题广泛,涵括了少数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各个重要方面。在主题演讲中,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贾文山作了《第一代民族政策模式和第二代民族政策模式并行不悖》的演讲,为大家呈现了中国第一代民族政策理论和第二代民族政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模型,并且通过分析,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民族政策的多元化理论模式。内蒙古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论坛》副主编陈玉文为我们介绍了内蒙古民族信息传播基本情况,以及《内蒙古日报》及其主办的新闻刊物《新闻论坛》的运作情况,并期望能够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于起翔,运用《广西日报》新闻报道的具体案例,阐释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经验和启示,强调在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中,民族问题无小事,新闻工作者要懂政策,有感情,会常识,抓住民族新闻工作的特点,真正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他在《提升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实话语权》的演讲中指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影响力有限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少现实话语权,研究者必须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关注对象,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实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现实话语权。云南大学新闻传播教学中心副教授杨星星在《电视传播语境中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构》的演讲中,以“电视时代”为背景,依托对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的田野观察,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包括大会、分会、专题工作坊和参观考察少数民族博物馆、聚居地等,同时还举行了中国首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的首发式。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全面梳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历史及现状的著作,阐述了北京、、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1949年――2010年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
我们的论坛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每一个理事会成员都是决策者,大家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共同办好论坛。下面我综合了理事会的意见,加上我本人的一些思考,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供各位理事和全体与会者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目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全球经济政治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也是我们从事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论坛的认识,对我们所从事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的认识,要站在学科建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研究问题。要在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变革,打造优秀团队,形成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的学派。
(二)进一步壮大团队
我们要进一步打造民族新闻传播优秀研究团队,壮大研究力量,拓展研究视野,争取实现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院校全覆盖的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格局。同时,要联系全国所有民族地区的新闻院校加入理事会,并逐步实现非民族地区重点新闻院校也进入理事会,以便更好地团结全国的力量来办好论坛,促进我们的研究,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强同社会各界,如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等研究机构、研究团体和研究人员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
(三)进一步扩大影响
迄今为止,论坛已经举办了4届,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向社会各界来宣传论坛,积极传播论坛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论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要全方位地加强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做到内外拓展,包括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拓展、国内和国际的拓展,希望明年有更多非民族地区和国外学者来参加我们的论坛。
(四)进一步提高水平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云南大学、民族学院、广西大学等多个实力很强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主题较分散、重复性成果较多、低水平研究成果较多等。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注意做到主题明确,各位研究者提交论文时要紧密围绕论坛的主题,争取每次都能较为集中地形成一些研究成果,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同时,要深化对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在分论坛中可以设置一两个研究基础理论的专题。总之,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强调团队合作,贯彻问题意识、团队意识、学科交叉意识,形成研究系列,提高研究水平。
(五)进一步塑造品牌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重视骨干培养,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保证质量、维护声誉、扩大影响,最终打造出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优秀团队,建立起中国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派。
我想,学派不是简单的“一家之言”,而是要融汇大家的智慧,集中大家的成果,形成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前,我们老一辈的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像中央民族大学的白润生老师,在少数民族新闻史领域长年辛苦耕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不断深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摘要
6月14日,由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新华社《中国记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在武汉举行,与会代表就新形势下新闻专业期刊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並通过《武汉共识》。
关键词
新闻专业期刊
评价标准
社会影响力
参加第二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的代表相聚武汉,就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期刊的办刊方向和评价标准等议题进行讨论。经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达成以下共识。
一、当前,传媒业态和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新闻专业期刊在新闻理论传播和业务研究方面负有重要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介的生态环境及生存样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在实现全媒体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出现了很多新的模式和经验。移动技术改变了阅读,也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作为为业界和学界服务的专业期刊,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关注前沿问题,研究现实问题,为推动业界的改革发展服务,同时提高专业或学术期刊自身的影响力。
二、我国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期刊有不同定位与研究方向。然而,不言而喻,新闻传播在现阶段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不仅需要追求学术价值,更应直面时代课题,注入现实关怀。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或学术期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由大学新闻院系办的院校类刊物;第二种是由全国各类新闻协会或学会主办的刊物;第三种也是数量最大的是由新闻媒体(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主办的刊物。三类专业或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然而,无论上述哪一类期刊,其办刊主旨都应是为中国新闻业界和学术研究服务。在推动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创新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是我们的共同职责。
三、现阶段,在新闻与传播学领域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並得到普遍认可的新闻专业期刊评价体系。
我国现有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期刊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有的存在侧重量化评估,忽略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问题。建立以质量为导向,注重社会影响力评价,结合量化评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不仅是新闻传播类期刊紧跟时代、服务读者的需要,也有助于新闻传播学学术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更具实际意义的评价标准,应注重对新闻专业期刊综合考量,评估研究论文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上普遍认为,在人文科学领域,文献计量方法得出的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质量,但並不能代替质量评价。专业和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应当是期刊文章的原创性、精准性和重要性。
研究或学术论文的社会影响力主要指“学术”之外的影响力,包括经济、社会、政策、文化和社会生活。新的标准体系应当以质量为导向,结合量化评估,综合评估各项指标,诸如在权威机构的获奖情况、在权威期刊的发表或转载情况及发行量等等。在此基础上,由业界专家和学者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小组,对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筛选。
论文摘要:媒介批评的理论建设不仅体现在批评的理论研究上,而且体现在批评学学科的构建上;不仅体现于批评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理性日益强化上,而且体现在批评与理论一体化,批评的理论化与理论的批评化的发展倾向上;从各学者的论文研究上看出,媒介批评的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一、我国媒介批评现状
从2002年起,《新闻记者》开设“媒介批评”专栏,接着,《新闻界》《今传媒》(原为《报刊之友)))也开设了“媒介批评”专栏,而使媒介批评专栏出现在了新闻专业期刊上。不仅如此,网络也是媒介批评的舞台,是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整体来说,媒介批评类文章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并有上升的空间。从这些专栏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媒介专栏议题主要分为主要议题、次要议题、涉及议题,其中主要议题包括业务探索、虚假新闻、职业道德、低俗化、价值观与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次要议题包括广告、媒体炒作、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媒介权力、新闻来源,涉及议题包括有偿新闻、消费主义、媒介与文化、媒介公信力、媒介技术、隐性采访、有偿采访等。
我国现阶段“媒介批评”专栏的作者主要有三类:传媒研究或教育者、传媒从业者和社会公众,还有少数文章杂志未标明身份。其中,传媒研究、教育者在“媒介批评”专栏作者群中占据了绝大多数。
随着媒介批评的持续升温,专门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媒介批评按照传播的门类走向专业分工,也就是有针对性的、相当内行地进行批评,如电视批评、网络批评、报刊批评等。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报刊是媒介批评的主要阵地。
我国媒介批评特征明显。其一,媒介批评开始平凡化,但在专业化方面还不足;其二,媒介批评贴近实际,但在深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深:媒介批评使媒介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提升受众对媒介公信力,体现新闻职业专业精神。
对于媒介批评机制而言,我国现有的媒介批评机制包括党政有关部门的组织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传播媒介的自我调适机制、受众监督机制、学术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价值评价在内的媒介批评机制,但这些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和新闻评价理论的构建。这些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批评机构和体制不能对媒介活动批评中迅速应对;媒介批评主体的不明确并有却为现象;媒介批评的职业化、定期化程度不够。
(四)要建立全面适用的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评定内容要全面,评定方法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定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学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建立过程化评价,根据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和个体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对田径知识、田径技能和学习情感形成过程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方面应包括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学生体能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田径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多次评价能够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幅度以及不足,这样既不会使学生因看不到进步而灰心丧气,又可以使学生活动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能够防止机械练习。田径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使田径考核更加科学全面合理,从而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信心,提高兴趣。
关键词:新闻专业 课堂实践教学 实践方式 专业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高速发展,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各类院校遍地开花,呈现出超常态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新闻传播类专业批量生产和培养的毕业生大多不能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在媒体工作人数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如何在新的业态环境下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既懂新闻业务知识,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时代的趋势,也是现实所需。
新闻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
所谓实践教学是包括理论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验及课堂内实践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的统称。
新闻学专业实践能力指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和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专业操作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例如表达能力指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能够规范地写出各种体裁的文章,尤其是各类新闻作品,新闻采访、采写、评论写作等;适应环境能力指对新事物的反应情况,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此项能力分三个方面,分别为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专业素养方面,从新闻的专业素养来说,这可以用来考核学生对新闻的敏感度;自学能力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定自主情况下的学习。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自学能力包括学生对电脑某些软硬件操作的自学能力、自己学习摄影摄像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等;人际交往能力指与他人沟通时能进行有效交流,并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作为采访者能使采访对象尽快地进入主题,与之协作,进行有效交流并获得有用充足的信息,在团队中与队友合作良好;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指在实践中能运用外语进行有效交流获取信息,用英文写稿、阅读、主持,运用计算机、网络快速有效地获取资料和进行编辑、宣传;组织管理能力指能有效调动团队的力量,对小组或团队进行组织管理等。
当前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院式”教育方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新闻专业理论建设和媒体实践脱节、非新闻专业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脱节、高校与业界互动不够等。
“重理论,轻实践”是许多院校的新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现象非常突出,实践课程的比重偏低;实践课课时分配不科学、实习时间短;课程本身缺乏紧密联系,实践模块设置注重单项、缺少融通与综合,进而造成实践教学内容未形成体系化;实践教学未按照由基本技能训练到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效果差。另外,新闻学专业教师应是“双师型”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教师,然而目前“书本型”教师很多,非新闻学专业的教师大量存在,缺乏对新闻的感性认识和敏感程度。
新闻学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基础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动笔、动口和动手的三动能力。教学中要求教师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突出实践教学,使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达到1∶1,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比例。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念渗透于课程教学与活动中,建议所有课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新闻实景采写、版面编辑创新评价等新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新闻素质。同时要关注社会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策略,适应社会需求。
实训模拟操作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建立模拟实训、第二课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环境。在开展理论教学如《新闻采访学》、《新闻摄影》、《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实务》的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中,邀请著名媒体人讲座;鼓励、组织学生举办参加各种新闻活动,比如参与院报、学报、学院网站、大学校园网建设等。
实习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教学成果。建议将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预防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现象。小实习是利用课余时间和零散实践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中期实习是利用寒暑假集中实习。如安排学生到指定实习基地,深入地参与到各种新闻工作中,由新闻单位工作人员带着学生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的最后实习,同时为就业和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
社会实践环节。社会实践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应具有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两种形式。社会调查适合于任何一个学习阶段。由院校(系)组织,并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深入到媒体一线,开展各类调查,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交流经验、讨论发现的问题。社会服务是指学校发动学生利用节假日、周末和寒暑假,到新闻一线开展服务。
毕业论文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全方位锻炼学生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并结合实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环节应强化教师指导、教师与学生的紧密配合。
(二)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各类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工作的规章制度。依法治学,制度是保证。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工作条例》、《本科生实习工作条例》、《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教师要突出奖励机制,奖励高水平的实践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实践考核与成绩评定制度,鼓励学生关注实践。
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高校应加强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引进教师,不光要重视学历,还要注重其新闻从业经历;鼓励在校教师从事业界工作,到电台或报社等做兼职,还可以进行内部培训,使教师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或邀请外部专家、理论素养高的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授课,实现师资的内外融通。
完善媒体相关实验室建设。新闻学实验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实行全方位、全天候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发挥实验设备的最大效能。
调动大学资源,为新闻专业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学校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校园媒体活动,在进入新闻单位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有效演练。
结语
总之,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加强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实践性教学课程作为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的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关系到新闻教育的成败。要提高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必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毕业生上岗前的适应期,通过实验、实习,完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切实发辉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段勃:《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当代传播》,2007(2)。
2.王芳:《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探讨》,《青年记者》,2009(12)。
3.李建新:《新闻教学课程设置及核心课程选择》,《当代传播》,2008(6)。
4.齐晓彬:《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系统性构建》,《东南传播》,2009(11)。
5.董天策、李雅洁:《开放:融合时代媒体人才培养的方略》,《新闻战线》,2009(10)。
6.王春玲、牛炳文:《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媒体――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思考》,《新闻界》, 2008(3)。
7.于凤静、何长文:《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当代传播》,2009(1)。
新闻图片的功能可因其作用的主体不同,分为不同的层次,它对报社、对读者、对社会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他们最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对报刊:具有信息传播、美化版面、增加卖点的功能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提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 办报思路。1990年,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究会对这一办报思路达成共识,从此以后,“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真正从一种思路变为全国报纸的实践。新闻图片很快从不被注意的角落转变为报纸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成为报社吸引读者的重要法宝。
1、信息传播功能。新闻图片的本质属性是“新闻”,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优劣成败的根本尺度,也是它得以存在的前提。作为新闻传媒传播手段之一种,它必然要承载着信息传播的功能。
信息传播功能是新闻摄影最主要的功能。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中“最机敏、最敏捷的视觉神经”,也是“交流各种信息最通俗、最迅速、最直观的工具之一”。优秀的新闻照片简洁直观、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而且“一图胜千言”,新闻图片把事件和现场完全复制给了受众,客观地还原现场画面,使人们对新闻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可以从更多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画面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远非文字可比。再者,新闻图片形象、直观、生动,它极大地把人们从线性思维中解脱出来,以最简单、方便、易读的形式将信息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形象思维方式甚至可以突破民族、种族、语言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纽带。
2、版面美化功能。美国一家杂志的编辑阿诺德曾说,对于版面设计来说,图片在表现动态和使版面变得多样、生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说,图片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直观、形象,较之单调的文字稿要有趣得多,当版面不够稳定需要调整重心时,编辑会首先考虑是否可以用新闻图片来解决。没有图片,版面缺少密度最大的色块,容易显得轻浮,更难以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美感。
新闻图片因其大篇幅和直观性最具视觉冲击力,而这种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形成版面视觉中心的最佳选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1994年提出CVI(视觉接触中心)概念,他认为一个有创造性、和谐的版面设计,就是要在版面上安排一个强有力的CVI,而一个兼具新闻性与审美性的新闻图片就是版面上最具吸引力的视觉中心。《南方周末》每期头版上的大幅新闻特写图片,以其所浓缩的信息以及带给人的冲击力,强烈地震撼了广大读者,成为《南方周末》“迷人的眼睛”。
3、增加报纸卖点。新闻图片是视觉新闻,是读者首先映入眼帘的形象。优秀的新闻图片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注意的目光,形成版面上的强势,成为报纸的重要“卖点”。《北京青年报》成为国内最早大胆运用新闻图片的一批报纸之一。它曾提出“三步五秒钟”理论,即在要头版上多使用具有冲击力和视觉震撼力的图片,使读者在距离报摊三步远的地方就首先注意到这份报纸,在五秒钟内就决定购买它。这种吸引力的产生,首先要归于新闻图片的视觉刺激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特点是需求和供给均日益丰富而高效,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更直接而迅速,这恰好给新闻摄影以大显身手的机遇。新闻摄影成了市场化报纸竞争的有力工具,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报纸要吸引读者占有市场,就要关注读者需求,发掘自身卖点,而照片就是报纸最好的“卖点”。
二、对受众:具有获知信息、审美愉悦、思想教育功能
1、获知信息功能。从受众角度考虑,新闻图片首先具有获知信息的功能。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渴望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图像信息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不要求读者具有多高的文化程度,即使不认字的人一样可以通过图片了解新闻事件;对于一些现场感强的新闻事件,文字的描述往往是苍白和乏味的,如果采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将现场原生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表现力就会大大增强。再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必须具有更广泛的共享性,图片可以冲破语言和文字的隔阂,使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读者交流思想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
2、审美愉悦功能。优秀的新闻图片内含着广阔的社会内容、浓郁的现场气氛、强烈的形象力量、感人的情感因素,为人们提供具体实在而非抽象虚构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对象,集社会美与艺术美于一身。它在饱含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拍得很漂亮,起到既传递新闻信息又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多重作用,这并不损害新闻摄影新闻性的本质规定。人们对新闻图片的审视、认知、欣赏过程其实就是审美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在阅读和审视作品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图像信息,运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去进行想象和联想,去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新闻信息和审美信息。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但应具有新闻价值、形象价值,还会具有审美价值,它渗透到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放松。音乐厅、美术展固然可以陶冶心灵,但对于目前的中国老百姓而言,普及率较高的报纸无疑是一种更合适的方式。
3、思想教育功能。新闻图片的思想教育作用是指新闻照片能给读者以启示,对读者起到思想教育及情感教育。新闻摄影图片与其他新闻传播材料一样,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维护着国家的政治安定、经济利益和社会伦理道德,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宣传教育作用。另外,它展示的是真实生活的图景与事件,暗含了记者对生活和新闻事件的情感、态度、评价和美学认识。读者通过欣赏能够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引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提升读者的思想深度,使读者自觉地观照自身、观照社会。
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工业产品面前,现代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人们不大愿意去思考,不再去追问精神、价值、意义及人生终极关怀问题,显示出当今大众在思维品质上的“营养不良”。作为报刊重要符号手段的新闻图片,应该获得清晰的理性把握,自觉增加新闻图片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对社会:具有记录历史、宣传引导、舆论监督的功能
1、纪录历史功能。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今天的新闻图片无疑是一种更生动、更真实的历史纪实。新闻图片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瞬间形象记录,其纪实性决定了新闻图片必将成为历史的见证。
“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新闻图片的历史文献价值不是刻意去追求的,而是由其真实性所决定的。真实反映时代风貌、纪录社会变革的新闻照片不仅是好照片,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列宁说:“照片的历史意义是很伟大的。一位画家不能像摄影师那样迅速地和准确地抓住一个事件的进程”。新闻摄影是历史的瞬间切片,凡是记录了事件和动态的新闻图片,都将作为历史的见证而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摄影记者应自觉担当起这一重任,以真实性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记录历史的重要瞬间,成为后人了解、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宝贵文献资料。
2、宣传引导功能。这个功能其实是由新闻传播功能引申出来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起着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的向导作用。”新闻确实扮演着一定的宣传的角色。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手段,同样要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担当“耳目喉舌”的职能,及时用形象的方式配合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人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树立大局意识、导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
相对于文字,新闻摄影在传播形象新闻方面更具客观性,这是由摄影手段的科学纪实性和图像纪实性的特点决定的。其自身直观真实的特征使其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更易取得预想的宣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图片在执行宣传引导功能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它反映的应是在特定时空状态下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决不可以为了达到宣传目的而摆拍,甚至制造假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必须是以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真实性为基础的,不要亵渎受众对于新闻图片的信任。
3、舆论监督功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是在中国社会发生剧烈转型,中国社会加速民主化进程的背景下由社会所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诸如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城市下岗失业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野蛮执法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果新闻摄影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就可以起到反映群众疾苦、引导社会舆论、监督相关部门的不良作为,从而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批评性的“新闻摄影”因为其形象性、客观性、实证性,比一般的文字报道更有力、更有效。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摄影记者要坚持实事求是、与人为善、有针对性、讲政治的原则,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用一种客观的眼光去审视所报道的对象,以遵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前提,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各项工作。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下,在“和谐社会”的宏观语境中,新事物、新风貌、新成就不断出现。我们的新闻图片报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大潮,积极投身其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关注现实,纪录伟大的历史,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①张鹏成:略论新闻摄影的社会性,《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编辑组编,1983年,第81页。
②转引自陈红梅:《报纸编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③时盘棋:用照相机记录历史,《过程论与新闻摄影》,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④《为列宁拍照》,《文汇报》,1979年7月23日第4版。
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六)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摘要]: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为社会所强烈关注的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最后以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其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而告一段落。①针对此事,教育部部长周济痛心疾首地说:“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②为此,教育部还首次专门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
“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虽然发生在医药学研究领域,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显露出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换句话说,对任何学科研究领域来说,学术规范问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问题。
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目前,新闻界对涉及新闻学学术规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新闻传播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术规范体系等尚存在争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阐述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对于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一争论的焦点根源于对学术研究是否有规范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学术规范“是通过专业认可的‘入场券’”,即“一套‘做活’的规矩,而且必须与学术界当下的认可结合”。另一种观点认为,“‘规范’虽则对建立学术秩序、发展常规研究有意义;但毕竟是一种束缚(尽管是必要的束缚),故成熟的学者往往部分逾越‘规范’。”③
面临整个学界的质疑和争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规范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论。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规范”的最朴素的表达。尽管在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使学术研究抛弃规范的理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存在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首先,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规范论。
关于规范与自由的关系,历史上有过很多论述。托克维尔在探讨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时,曾说过“既要自由也要法律”。他认为得到前者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于后者,“自由和顺从并不互相抵触;正相反,自由包括对自己所立法律的服从。”?④这里托克维尔所指的“法律”更多地是具有与“自由”相对的“规范”的含义。涂尔干也说过,“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⑤这些论述都认为“规范”是“自由”的基础,二者不是绝然对立的。
正在此基础之上,规范论得以发展起来,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规范、规则以及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有人提出规范“是调控人们行为的、由某种精神力量或物质力量来支持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⑥也有人提出:“规范是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⑦这些定义其实都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规范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对于新闻学研究来说,学术规范同样是必需的,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通过合理的框架设定和制度体系来保证新闻学研究在“轨道”内进行的规范,看似是具有限制性的规范,但却是学术对话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新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其次,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现实依据是学术失范现象的客观存在。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同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也还存在不少失范现象,如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制约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化,同时也大大损害了新闻学的学术声誉,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
例如,“新闻无学论”的产生和影响的扩大与新闻学研究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就有很大关系。由于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不强,导致新闻学论文的独创性较低、书籍内容重复较多,所以尽管近些年新闻传播学科已被列为一级学科,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的影响也已大幅减弱,但是“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不但许多新闻从业者不大认可新闻有学,就连一些新闻领域的研究者也对新闻学的学术性产生怀疑,更不用说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性表示质疑了。
正因为如此,阐释新闻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以及探求新闻学实现学术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路径与策略,应当是当前的一个急需破题的工作。
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认识上的障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以新闻学学术失范研究取代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统观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有相当部分是对学术失范现象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要继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但是,究竟何为学术规范?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规范的保障机制何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反而没有得到回答。或者说,新闻学学术失范首先要有“范”可“失”,然而,目前的研究却避开这个较难回答的问题,直接进入对学术失范的研究,这在研究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第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缺乏宏观视野,陷入细节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并非只是那些简单的“规定”、“规则”、“条例”,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体系。但是对这一点,现有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并未体现出来。其实,新闻学学术失范中的一些问题的确可以通过操作层面的规范进行约束,例如“抄袭剽窃”、“注释规范”、“一稿多投”等,然而,有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某个环节的细节研究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新闻学学术规范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理念、道德、结构、保障等各层面的问题,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研究,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操作细节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缺乏宏观视野,使得研究者的思维产生了某种惯性,即将学术规范研究局囿于表面的技术研究,甚至仅仅将学术规范看作是对学术论文的格式规定。
第三,缺乏将英美学术规范研究经验与我国现实状况的有机结合。英美的学术活动被加以规范的历史比较长,其所积累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的学术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但是有的研究一味地以英美学术规范为标准,却不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学术活动的现状,因此,基于此探讨我国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用性,难以实际应用。所以,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需要以西方为参照,同时也要以我国学术界的现实为基础。
第四,缺少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特有问题的针对性。美国哲学科学家库恩说过,如果你得出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门科学就不能发展了,因此就不能叫做科学了。⑧同理,新闻学研究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之处,这也决定了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不能仅仅取得与人文社会其他学科的共通点,而且需要着眼于新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改善学术规范现状有所作用。
上述四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不得不正视的,需要我们调整研究思路,能够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三、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开展学术规范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学取得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其中,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破题之道,也是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为基础,建立新闻学学术规范结构严密的体系。新闻学科只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学术规范上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问题,许多学术失范的现象也并非新闻学所独有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提供捷径。
同时,目前,我国关于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对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而这些恰是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新闻学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应地,在学术规范研究上也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的针对性应该更强一些。例如,“一稿多投”的问题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一稿多投”毫无疑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但是,由于新闻学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研究领域,而不少论文都是用新闻理论来分析即时发生的新闻报道事件的,这些论文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具有时效性的,而现在期刊普遍的审稿期都在两个月以上,所以,一些作者不得已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来保证论文可以更快地刊出。这种做法虽然是有违学术道德的,但是就新闻学领域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却是充满无奈的,因此,在“一稿多投”问题的讨论上,新闻学学术规范应当体现出自身学科的特点,寻找更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建立适合新闻学研究现实的学术规范体系。
总之,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现状迫切要求在理论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不断深入,能够透彻地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的内容与机制,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体系,并且通过完善的学术规范管理和保障制度,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提升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新闻学学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为了对新闻学学术规范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将“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一个重大课题立项,本文就是该课题项目研究最初的成果之一。今后,课题组将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和规范的研究,也期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予以关注和积极投入,共同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出力献策。
[注释]
1/2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3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提炼自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参见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69-279页。
4[美]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2页。
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随着社会化媒体崛起成为一种强势的媒介形态,“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建立迎来了新的契机。
“人们是怎样接触的呀!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靠近呀!靠近,这是兄弟般博爱的开始……不过多久,人们就会像荷马描写的诸神一样游逛于地球之上。再过几年,和谐的电线将环绕拥抱世界。”维克多·雨果160多年前说的这段话,仿佛是对当下社会化网络在全球流行的预言,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靠近,沟通便捷。然而,“和谐的电线”能否“环绕拥抱世界”则要看来自不同主体的国际传播活动如何借助社会化网络平台展开,新的全球传播格局能否以此为契机建立起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化媒体时代。来自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全球网民22%的在线时长用于社会化网络。在很多国家,90%以上的网民都在使用社会化网络。截至2012年9月,Faeebook的全球用户数超过10亿,Twitter的全球用户数超过5亿。Facebook覆盖了除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外的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今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腾讯微信用户数突破2亿,一个新的舆论场已然形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均表明,社会化媒体在迅速吸引海量用户的基础上,正在以“改变一切”的汹涌之势全面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了追随受众的迁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争先恐后地利用这一新兴平台,传播新闻信息,搜集线索,与网民互动,谋求影响力的扩大。在这样的媒介生态背景下,全球传播活动必将翻开与以往迥异的新篇章。
随着社会化媒体崛起成为一种强势的媒介形态,“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的建立迎来了新的契机。回顾历史上几次传播技术的革命,在有线电报一统天下的时代,英国是全球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心;在无线电时代,英、美两国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卫星电视时代,美国牢牢掌握了全球传播的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美国引领了国际传播的发展方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被动追随者的地位。如今,社会化媒体掀起了又一场技术革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创新的进程。这一次,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国际传播的主动权,打破信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的不合理的流通状态?
就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社会化媒体上正在延续和扩大。社会化媒体统计开放平台fanpage-list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14日,在Facebook上粉丝量最多的世界新闻账户前三位全部来自英国和美国,分别是CNN突发新闻、雅虎新闻和BBC世界新闻。在Twitter上粉丝量最多的世界新闻账户前十位中,六家来自美国,四家来自英国。由此可见,西方新闻媒体正在逐步占领全球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与此同时,在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来自西方国家的声音也愈来愈响亮。最突出的例子是,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稳定地居于媒体微博的前三十名左右。此外,金融时报中文网、福布斯中文网等西方媒体的账号也十分活跃。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会化媒体为发展中国家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提供了机遇。去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就已经在Twitter上开设了账号,代表我国主流媒体面向全世界网民发出了声音。当然,仅仅发出声音是不够的,如何积极把握用户的社会心理需求,遵循社会化网络的传播规律,努力营造平等、友好的用户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不失语、不缺位,使发展中国家媒体报道的内容通过转发、转载,迅速在全球受众中流动,实现信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的形成中占据有利地位,是亟待我们研究的问题。
【锐消息】
数字电视《善聚公益》
讲述志愿者和社工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张晶)来自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务队与悦群社工事务所的残障人士社区康复计划两个项目团队双双亮相《善聚公益》舞台。中国盲文图书馆“光明之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8年5月18日,在抗震救灾和迎接奥运等活动中,多次组织义务朗诵演出。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为盲人、肢残、智障等残疾人提供文化辅导等方面的工作,他们成立了朗诵小组,每周二、周五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为盲人朋友进行朗诵辅导;他们也经常为肢残朋友进行舞蹈培训,为智障弦子进行语言训练等等。悦群社工事务所残障人士社区康复计划,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手法为社区精神病类及智力类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社工深入了解该群体的需求,带领专业志愿者定期开展服务,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个案、小组等社会化康复活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同时,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搭建社区支持网络,为个人及家庭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支持。
他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社工,为智障孩子打开生活之窗,精障人士在他们面前不再阴霾;而他们,为盲人找到生活的光亮,给这些弱势群体带来光明。他们都是公益行动的先驱者,数字电视近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爱的舞台。
【锐专家】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刘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研究生毕业,文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从事国际传播、传媒战略和新媒体的研究工作。著有《手机:个性化的大众媒体》一书。
论文《当前我国传媒全媒体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合著)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
《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合著)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合著)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特等奖。
【锐言锐语】
孔子才是微博的开创者:
1.《论语》每条都未超过140字;
2.敲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语录很多;
3.互动性强,经常和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