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7 08:0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学方面一丝不苟
在本学期我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观
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大量参考资料,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书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成集,提高教学水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每节课都给学生一个精彩,一个惊喜,一个深刻的收获和一个学习人生上的启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力争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并坚持做课件,保证堂堂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二、集体合作精成所致
在本学期担任初、小语文教师教学结合部的临时备课组组长工作中,我与六年组主任、原学科组长、教师相处融洽,团结协作,相互取长补短,在工作中不断探究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策划,我和课几乎天天堂堂向他们开放,我没有丝毫保留地与大家真诚合作,研究教学,在各位小学老师的亲和与融洽,兄弟姐妹般的团结互相关照的精神和举动,不止一次让我为之感叹!他们工作性质的过度琐碎与忙碌也让我深深敬佩他们的付出!
虽然小学老师个个都是名师高教,业务上精英,但轮到教初中课程时,他们又都仿佛是刚刚毕业分配的新手般谦虚、谨慎上,每位老师拿到初中语文书,就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简直就看了很多天,像一种茧化成蛹的蜕变一样的羽化成仙,进入境界,每个疑思必问,每个难点必究,每节课必精研细磨才走进课堂;他们的谦虚好学不止一次打动我,而我的课堂也成了天天开放随时可入的开放课堂。每次备课,他们又像可爱的小学生一样仔细问询,认真聆听,耐心记取;每次的习题的印刷,试装批改,都主动承担,根本不用分配和轮流,他们多干少干都不计较,都是自己人,一件事都争着做,他们的工作紧张而充实,教学实效强而有力。
三、他们让我眷恋和感动
原来在初中的时候,感到初中累,如果不到小学部来感同身受这半学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累的含义。几乎每个小学老师每天都五六节课,早上六点半到校组织管理学生,每堂课下课都要出现在班级,中中午还要组织学生在班里就餐,下午的自习,因为孩子小不会自习,节节要跟班布置任务,直到三点五十下午放学,还要组织学生值日,站队,查人数,再带队把学生送上班车,不送班车的老师留在办公室才开始一天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备课或写教案,或批改作业,自主加班到六七点是习以为常的事,而且走了还要带一大摞作文本,回家去批,每人每天回家的唯一休闲时间,不是看电视,不是陪家人,而是吃过饭后坐在灯前静静地批作业,大约批到十来点,再静静地入睡。
一位最年轻的老师曾说,他有一次冬天在学校批作业,批完已经八点多,门卫已经锁了大门,他跳墙出去,由于雪大打车都打不到。一位女老师在班里曾几度疲劳已极身犯心脏病,突然趴下捂着胸口哭,说不出话;身处其中,我太有感受,因为和他们一样的工作性质,让我也有一次经历刻骨铭心:第一次月考试在大家的提议下,要一天贪黑批完初为人母的我虽已到了送奶时间,但作为组长的,大家都在,我怎么能走,任凭奶水几次打湿了我的衣服,积乳肿胀得疼痛,我还是坚持到了学校最晚班车之后,只剩下两个男同志,全体试卷全批完才走,骑上自行车的时候,奶水已经顺着前胸不住地流下,胳膊被肿胀的胸部牵连得不敢动弹,家里已经几遍电话摧促,而我已分明听到电话里,我那幼小的孩子的哭声----
到小学部之后,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人师,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牺牲!而每一个小学六年组老师的身上,闪闪发光的晶莹,我也不敢把它们叫做感动!我只是迫切地想,有着一日,离开小学部那一天,我一定将他们写在我的文字里,写在我的教学生涯的旅历里,不辱使命地带回我们隔着一层楼如同隔着一座山的初中教学部。
四、学生辅导与教学成绩
这一学期我承担六年一班和九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班是一个超前的集体,全班百分九十的同学聪明伶俐,但不勤奋务实,嘴上爱说维敏捷,但,行为懒惰,华而不实;九班是后招入的班级,学生学习品质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气氛沉闷压抑,而且还没有大屏幕背投,学生数量又多,在一班上课就像领着一群小鸟在飞,而在九班上课就像拉着一辆大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和调整,在第一次月考中学生既有了初中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向,在学习上也有了一定的思维增深和文本积累,并取得了较如人意的成绩。 (1)
本次月考成绩汇总,全年组语文平均优秀率为38、3%,其中1、2、5、6班达到平均指标,全年组语文平均及格率为97%,其中1、2、3、4、6班达到平均指标,全年组语文平均分为96、6分,其中1、2、4、5、6班达到平均指标。我个人所执教的一班各项均居首位,九班较以前的成绩也有很大进步和提高。
五、科研工作
本学期我参与研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我校的大课题《自主发展,人文见长》中个人子课题的研究:《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已有眉目。并勤写文章,在总结经验中历练自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认真阅读教育名著,将所得所感及时记录下来。在“读”的基础上,学会“想”和“写”,经常性地把自己的思想体会写出来;努力写些能多层次多方位反映课改的好文章。撰写了2篇教育科研论文。
六、参加学校校本培训情况
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次校本培训。与学年教师相互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认真完成校的各种学习笔记和听课记录,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忙碌之余我仍尽力坚持读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人民教育》、《福建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育》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七、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电脑,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八、不足和努力方向
而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和顶梁柱,“青年教师兴则学校兴;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分局职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外国语学校应再造一批名师”的要求。因此,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团队的培养工作,搭建成长平台,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使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保证。
总结这几年培养青年教师团队的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有专家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场。这是启示学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所需要的环境,要用健康的一流的校园文化去影响教师。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细节决定成败”的核心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教师提升认识,形成凝聚力,践行学校文化思想的过程,是凝炼教师的进取精神和高尚师德,使教师乐于成为一个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正气正义,富有责任的外校人的过程。近五年来的30多名年轻教师,虽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但是到了我校,那种无形的核心文化让他们积极凝练自己,很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争先恐后,迅速站稳了讲台,成长为一个学生喜欢、家长认可、学校欣赏的青年教师,学校两年被评为吐哈油田教育分局“青蓝工程”优秀单位。
二、搭建成长平台,拓宽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
一流的校园文化固然会激励青年教师,但要青年教师能持续快速成长,释放青年教师特有的激情和才华,必须搭建青年教师的成长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地为青年教师提供用武之地。
作为外国语学校教师,由于承载着家长和社会的厚望,承载着上级领导所给予的期望,很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较大的职业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但是如果因之而不敢让青年教师承担各种岗位的工作,既是对学校的品牌化发展不负责任,更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不负责任。所以,学校放手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并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养成在各种重要岗位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去积极从事重要岗位的工作,不断提升职业幸福指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搭建的平台中成长,在少先队辅导、班主任、部门干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重要岗位的多途径工作中不断成长,悄然成长。
以本学期为例,大队辅导员由青年教师担任,在27个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就占13个,11个教研组长中,青年教师为3个,还有9名备课组长,各部门干事中,青年教师有5个。这些青年教师不愧是外国语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他们尽力工作,努力工作,显示出他们思维敏捷,具有独创精神的特点,不断地用自己新鲜的思想和青春的激情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欣喜。青年教师王,潜心于班主任工作,方法灵活,贴近学生的心灵,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在分局第十次班主任例会上的主题发言《“o型血&胆汁质”---我的班主任之路何去何从?》从“职业性格“超越“自然性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品人vs读书、做不成“淑女”做“书女”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做班主任的经验,引起了全体班主任老师的共鸣。
三、制定发展目标,明确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向
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学校认识到“只有教师会思考了,才能教出会思考的学生。只有教师会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了,才能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发展目标”。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学年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个人发展计划。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个人发展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个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和学年个人成长目标。个人专业成长现状分析,从优势与不足正反两个角度,可涉及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分析。学年个人成长目标。结合现状分析,可制定一个总目标。然后结合学校确定的青年教师成长具体方案中的要求,从自身素质、教育教学专著研读、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编制试卷、听课学习(确定自己主要听课学习的导师)教学研究博客、学困生转化、撰写教学反思、评课稿、教学叙事等方面确定具体目标,要求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
学校要求在制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更要落实行动,并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盒。档案盒的建设使青年教师的成长的积淀更加丰厚,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有助于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思想,为成长为名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青年教师张老师的档案盒中整理了学科教师课改实验计划、小结,培优补差计划、总结,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总结,语文考试试卷、期末单科成绩表、试卷质量分析、学年个人成长计划、教师个人业务工作总结,课改教案、学习体会、论文、教学反思、听课记录、学生作品等内容,资料翔实,装订规范,很好的显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
一、多层面加强管理,确保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1.学校必须就本校环境、现状、地域进行环境分析
分析影响学校生存的内外环境,分析学校的强项资源、弱点问题,找寻发展的机会,正视自己的危机,确定好本校校本教研的方向和内涵,拟定好目标、计划,确定好方向,让教师共享学校发展的成果。
2.学校要帮助教师认识自我的潜力
学校要帮助教师找准自己的目标,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方案、计划,确定好步骤,让教师在认识自我的潜力下逐步实现目标。
3.要为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保证教师发展的物质条件,找好资源,鼓励教师用好资源,持之以恒地让教师提高有关专业技术,确保教师所需资源,指导并支持他们参与实践。
4.加强评估、及时总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驱动力
及时的评估、鼓励、总结可以激活教师的个性活力,激活教师的思想,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主动发展。用所得信息激活教师的个人自我管理意识,在提高中总结,在比较中找差距,激活教师勤于参与的思想,确保教师每个个体自觉发展,达到共同提高专业素质的目的。
二、严格要求,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建立在教师自主、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校除了为教师搭建平台外,还必须严格要求教师做好校本研究工作。
1.要求教师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中提升自己
教学反思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实践过程的反思恰是教师身临其境的活教材,教师专业发展恰好就是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得到提高的,而相同的教育实践对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这种影响恰恰是最有效的专业积累和最丰富的内容。
2.要求教师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获取信息并发展自己
在教师专业培训中,必须让教师树立人本思想。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活动,这种互动,让学生在教师那里明确道理,获取知识,而学生会不断地好奇地提问,有的问题又能促进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所以教师要明确并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求得自身专业的发展。
3.要求教师坚持互学互助,帮扶结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更需要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导致了对人才需求的全面性。教师如果自我封闭,就等于拒绝更多的信息来源。所以,教师与同行之间必须互助互学,帮扶结对,互相提高,这为促进教师的成长大有好处,发展教师的专业,尽快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学会和借鉴别人的创造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自我更快地发展。
4.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学习理论
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早已超越了经验阶段,新的经验需要积累,更需要学习现代新观念指导下的理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可以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更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没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就不可能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
5.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积累,把握规律,投身教育问题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教学反思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背负的期待也在不断的叠加,传统的期待被一次次的突破。新课程理念下,一个好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学习者,而且还必须是一个创造者、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实现角色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能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总结出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也体现出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通过教学反思,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总结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提高自己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可能存在一个标准的模式,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
通过沟通与交流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英语教师素养的一个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思。
一、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做学习型个人。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一条具体途径。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教师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必要的条件是:
第一,建立个人知识库,注意显性知识的整理和组织教学工作。这是教师有意识地将零散的和不连贯的显性知识组合成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明示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普遍发现英语教材词汇量大、任务重、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挖掘以及感悟,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教材和学生的教学策略,有效的传播知识,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把自身的个性化知识和实践性技能深刻地概括出来,并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使个性化知识的传播成为可能。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自我反省,可以在下节课中纠正不足,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三,开展行动研究,将显性知识内化并创造新的知识。赋予教师在新课程中更多的职能与权利,使教师参与到课程决策、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完整环节中去,并通过这种全程参与推进专业的发展。教师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必须将群体所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四,写教学反思笔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进一步提高,成就学生的学业,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因为始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通过课后研讨进行反思
教师日常生活的研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必须营造心理安全的氛围。这是一种人人有成长的研讨,无论对错,无论水平高低,大家都敢于拿自己的想法来交流,敢于向专家质疑。也就是说,教学反思还应该注重沟通和交流,并且不限制沟通和交流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沟通和交流进行反思,使得教学反思真正取得实效。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我们在组织课后研讨反思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组织者要以民主求和谐,允许多元甚至异质的声音出现。这里的和谐和习惯上以一团和气来求所谓和谐的做法不同。这种和谐必须在同质和异质声音的交融中渐次实现,即通过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各种观点的碰撞,明辨是非、澄清观念、开拓视野、趋近一致—这是新的、更高意义上的和谐。
第二,要改变教师内省而非外吐的思维方式,以主体的姿态参与。研讨活动中的每个人都要破除形形的面子观。放弃任何先入为主的定见,排除各种非研讨的人为因素影响,坚持从自我心灵的真实感受出发表达自己的思考。
第三,参加研讨反思的人都要以尊重他人为先决条件,从发展的角度着眼,从微观的问题入手,态度诚恳,用语有分寸。研讨中,通过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昌著.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反思[J].新课程,2010(8).
[2]冯燕著.有关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探讨[J].教育研究论坛,2011(36).
[3]丁建芬著.试论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英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6).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5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以专业意识为基础,以外在背景为动力,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探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一)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理念就是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儿童观等。教师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的认知过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隐性的,并长期、稳定存在的,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内在的、根本的影响。就教学理念而言,在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一是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挖掘人文内涵。 通过课文主旨的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三是授予正确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教学活动:知识结构规定了思考问题的视野,也规定了他的实践工作范围。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始终是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进行的”。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人文素养是要求教师用自己真实的感受来带动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培植起一种人文情环;二是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教学方法,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三)专业能力
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分为: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提升能力。教学能力是语文 老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对教材解读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对课文感悟的能力、对教程的组织设计能力等。教研能力是在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探讨研究的能力,是对教学任务的进一步深化,决定了教育变革的方向,课程的研制、开发。提升能力就是要求教师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任务。
二、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社会地位低是老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教学内容简单,教师要求的素质相对较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是大多数人选择职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只要提高教师地位,提高福利待遇,才能引进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二)内在因素
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知识结构。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教师只有热爱这个职业,才能热爱她的学生,才能用自己的心与学生沟通,将自己的知识和感悟传授给学生。知识结构是教师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因素,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才能完成自己的本取工作,如果知识结构中缺少一部分,教师就谈不上个人发展,更谈不上专业发展。
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一)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撰写教学日记,记录下课程上学生的反响及授课的效果,课后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教学课题研究,总结出自己教学经验中普遍性的东西,将教学实践理论化,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总结,将理论升华后再应用于实践。在反复的实践工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二)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首先要从教师教育入手,教师教育要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教师开展教育,要结合实际,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国家培训、市级培训、区级培训、校本培训,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教师作为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间人,应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理论,还应具备教学实践专业操作能力。教师教育就是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传授给教师,让教师将反复论证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形成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组织及有效的交流机制
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与生活的日常组织,可起到专业组织的作用。但要使教专业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就需要建立跨学校的专业活动组织,如研究会、学会等,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要形成专业组织的内部交流机制,出台定期研讨、定期参观活动等一系列的交流机制,大家共同探讨专业问题,交流工作经验,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过程,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我们要立足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争做一个技能过硬、理念先进,勤于实践、善于研究,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一、目标引领,明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目标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灯塔”。学校制定实施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千分行动计划》,将教师素质分为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素质三部分,以《教师年度成长计划书》为载体,通过先个人据实填写,后学校“专家委员会”诊断的形式,引导教师梳理自身优势与不足,明确年度发展目标,制定达成措施(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创新,希望得到的支持等)。学校积极为教师发展“搭台子、铺路子”,成长过程实行动态考评,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着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二、情感引领,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中,把专业情意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教师的专业情意又以高尚的师德为核心。学校深入开展了“爱与责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来”、“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敬业意识。通过“我与学校、同事共发展”金点子征集、“寻找微幸福”征文比赛、“诚和乐”主题文化构建、“我的成功之路”演讲、“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主题片观看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从教幸福感和乐业意识。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采用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做卓越的教师》、《教师工作禁忌行为三十条》的学习落实力度,开展了师德自查互评、签订《师德行风责任状》等活动,落实师德岗位责任,力求做到“条条清晰、块块明确、面面完善”,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管理引领,打造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平台
1.转变管理理念,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优质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四线切入,深入实施干部“岗位责任制”、“分工协作制”、“年级分管制”、“学科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纵横交错、上下互动、齐头并进的立体管理网络。细化党员干部“三到、三联”制度(“三到”:到课堂中研究教与学,争做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到教师和家长中倾听呼声,争做和谐发展的促进派;到学生中了解成长需求,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三联”:每人联系一个学科;联系 1到2个薄弱班级;联系3到5名学生及其家长),“观念在一线更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
2.从常规入手,加强过程的“精细+规范”管理。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入手,严把教学“五大环节关”(备课、课堂教学实效、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检测、优生优辅和后进生转化),实施“问题解决式”、“工作清单式”工作方法,发现问题,迅速反馈,督查整改。
3.实行“质量会诊制”,落实整改措施。树立“全校一盘棋、三年一贯制”的质量目标长效意识,大力营造“凝神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提高教学成绩光荣”的浓厚氛围。设立“教学质量警戒线”,坚持“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教学诊断分析,着眼于成功经验的梳理,着眼于后续教学环节的改进),从五个层面做好质量分析:一是校长室牵头,分管校长和级部主任参加的学校层面分析;二是级部主任牵头,全年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各班级各学科分析;三是班主任牵头,班级任课教师参加的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分析;四是备课组长牵头,同学科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五是班主任牵头,班内全体同学参加的学情分析。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内到课外,从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纵横交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点”,制定整改计划与措施,做好跟踪落实。
四、教研引领,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的专业能力
1.研学。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抓好政治及教学理论、师德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内容的学习。通过“我最喜欢的课堂”调查反馈的信息,重点学习了《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手册》、《教师教学常规、学科课堂规范和优秀教学法学习手册》、《且学且行且思―――他山之石》中的相关知识,确保《课堂教学的30个经典细节》进头脑、进课堂。
2.笃行。一是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着力点,分五个阶段(备课组内“四个研究”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堂好课”,教研组内校级研究课,举行校级公开课,活动总结),开展了“高效课堂展示月”活动,以《高效课堂:立足于“全人教育”的四条标准》(张志勇副厅长)和“三度”(学生参与度、思维深刻度、目标达成度)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探索实施“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践行学习到的新理念。以“问题细化、研讨深化、策略优化”的集备活动为平台,认真组织学科组“三个一”活动:每周一节研究课;每周一心得交流;每周一问题会诊。开展特色教学法评选活动,在学习培训材料、“走出去”开阔视野、总结个人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导教师从研究背景(问题提出)―――教学法简介(定义、主要特点)―――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及操作策略(方法)―――申报理由等方面认真思考,总结提炼出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高效率和可推广的个性化教学法,争做特色教师。二是实施好“四项工程”:(1)促进老中青年教师知识经验共享的“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实现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同发展共成长;(2)扩大优质教师资源的“名师培养工程”,加快名优教师培养;(3)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工程”,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质;(4)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协作体打造工程”:级部、班级为主体的教学绩效“目标实现协作体”,以学科组长、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绩效“质量提高协作体”。三是深入开展“校本小专题”研究。建立起“教师(学生)、班组(学科组、班级组)、学校(级部、处室)”三级校本小课题常态研究机制,从研究身边的“小、真、实、急”的困惑或问题入手,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编制方案―――行动研究―――问题解决―――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引导教师开展真教研,解决实问题。
3.慎思。在“五种课”研讨和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存在的差距,组织开展了“与名师对话”、“走近名校”活动,以参加省远程研修、用好网校资源、观看名师课堂实录等为载体,通过思想交汇、案例分析、比较反思、撰写心得等方式,落实“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差距找原因,对照原因定措施,抓好细节促提升”的思想,解决好“优势学科持续稳定提升不够、薄弱环节突破措施不明、自我发展动力能力不足”等问题。
五、机制引领,永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力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困难主要表现在:骨干教师缺失,校本教研缺乏高水平的“领头羊”;教学资源封闭化、单一化现象严重。为此,我们建立了校内触动、片内互动、城乡联动的“三动”研训机制。
1.校内触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在教师层面,实施“且学且行且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学研训一体化策略,通过“且学、且行、且思;再学、再行、再思”,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速螺旋式提升。在管理层面,实施“巧布置、勤检查,快反馈,细指导,速整改”的常规管理精细化策略,努力“把常规抓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将落实进行到底”。在学生层面,落实“面向全体、转差补弱、保优增优、整体推进”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策略,全力突出“质量第一、过程高效”。
2.片内互动,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所谓区片教研就是根据学校区域位置、学校实际、教研能力、教学质量等情况成立教研组织,以学科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各校的学科优势,加强校际交流研讨,努力实现教研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均衡发展的目标。我们成立了区片教研组织机构,制定了教研制度,建立了“三条交流热线”:校长热线、学科分管干部热线、教研组长热线;建立了“一项机制”:学科分管干部、教研组长、学科教师三位一体互动交流机制,在校本教研、课程实施与开发、课堂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地、敞开式、定期与不定期地学习交流;建立了“十个大教研组”,选定一个大组长,统一协调本学科的听课、研讨、集备、交流等;实现了“三个统一”:每学期期末检测工作由区片教研委员会统一安排,统一检测,统一阅卷,成绩交流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工作重点,以“聚焦高效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师德修养、研修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研修高效课堂模式、研修专业技能、推动读书活动等板块为主要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标
培训中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有效学习评价”为主题,通过多种培训形式,紧贴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切实提高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结合“微课 ”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以及对“网络同步助学”资源的研究、整合和使用,增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业务水平。
(1)实践性知识的校本研修。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切入口,抓住师生沟通与交流、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设计与实施、作业布置与反馈、听课评课有效学习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环节,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改进,最终达到丰富教师教育教学智慧和提高课堂教学机智的研修目标。
(2)发展性知识的校本研修。围绕师德修养、教师礼仪、人文艺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保健知识、自我发展规划、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3)研究性知识的校本研修。通过开展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帮助教师理解、接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知识和方法,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校本培训进一步推进以好于学习、善于研究为导向的教研组文化建设。
四、培训内容
由学校统一实施组织,紧紧围绕“有效学习评价”主题,围绕“网上晒课”、名师教学、读书活动、专家讲座等板块进行专题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第一板块:以网上晒课为平台,展示“有效学习评价”。
1.“微课”技术的培训与指导。
2.培训形式:专家报告、观看实录、视频制作。原则上每位教师都要摄制一节“微课”,摄制或者研备一节“优课”。“微课”、“优课”并分别在20xx年9月1日和20xx年11月1日前上传在校园网上。
第二板块:以名师课例为抓手,辐射“有效学习评价”。
1.名师的课虽然设计迥异,风格不一,但是无一不把“有效学习评价”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观摩学习名师对学生学习多元化的有效评价,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2.培训形式:案例研究、观看实录、仿课赛课、课堂再现。
第三板块:以读书活动为契机,交流“有效学习评价”。
1.主要目的:教师读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积淀自己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内在专业底蕴,提升其专业素养,乃至整个生命价值,而不是为了呈现其身份所需的外在表征。有鉴于此,教师读书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重在切合自身需要。总体要求是:有精有略,因需制宜;眼到心到,读到实处;言意兼得,读出真效。
2. 活动形式:开设读书沙龙、撰写心得体会。各校要结合实际,遴选优质图书引导教师阅读,从中汲取营养。培训期间可以结合主题,选择相关专业书籍,要鼓励老师们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并将读书心得上传至学校校本培训“读书活动”专栏,并通过举办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畅谈读书的收获,分享彼此的经验,感悟读书的乐趣。大力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五、培训考核
(1)校本研修参与录(由学校设计)。以课例研修为重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方式,包括教学与学习活动设计、实施、评价、改进四个方面。
(2)总结提升改进单(由学校设计)。教师个人填写,学校审核。包括主题活动、主要收获、效果评价等,引导教师对本学年校本研修进行实践反思与经验总结。
(3)每位教师摄制的“微课”或者“优课”上传到校园网。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74-02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急剧上升,由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名为“学术职业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研究”的课题发现,我国有近70%的大学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指导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完成好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由于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的缺乏,不熟悉实际业务工作,也有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因此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个教师从专业认同到专业适应,再到专业成熟,进而发展到专家型、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而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关键。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青年教师确立个人长期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促使教师走上自主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使其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渡阶段,本阶段的青年教师主要是由学生转换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教学工作的要求,能基本适应教师这个行业。第二阶段是适应阶段,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阶段的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跟上高职教育发展的轨道,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有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阶段的青年教师对高职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大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因此要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然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的职业信念、知识领域和精神品质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实践与学习、感悟与研修、个体潜能开发与群体智慧共享相结合的发展过程。本文就以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确定成长目标,树立良好心态
教师的职业生涯能否获得较为理想的成长发展,能否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青年教师时期的努力方向,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及早对自身发展作深入的思考与长远的规划。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首先要确立明确的专业目标。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巨大的导向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成就,也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确立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能促进自我快速进步,对日后自己的成长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和可贵,它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积极的心态中,那他在每个问题与困难面前看到的都会是希望和机会。所以,青年教师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要拿出青年人那种敢冲敢想、敢讲敢拼的精神,要体现新时代青年所应具有的精神面貌,并且我们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它,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二、结对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典范
“青蓝工程”的“青”为青年教师,“蓝”为指导教师。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青蓝工程”的结对能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也为发展骨干教师起到带动作用,更为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作为青年教师,要向其他老教师、骨干教师学习,不仅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第一,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要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第二,青年教师应虚心好学,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勇于实践,积累教育经验。青年教师在坚持跟班听课的同时,也要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听自己的课,并且做好听课记录,写好教学心得,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随时汇报自己的教学情况,及时请教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典范作用,师徒互动,共同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逐渐塑造广大青年教师向名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引导青年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开展教学反思,养成研判思维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推进器,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教学反思同样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怎么样反思?首先,听课后反思。听课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提升自己的过程。当然听课的时候,应带着自己的观点和设计理念去打量审视,而不能失去自我,这样才能在吸收别人的精华的同时,也能发现别人的不足,这样才能促进自己今后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的转换,也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其次,在成功处总结,也在失败处反思。每个教师都会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不仅仅是一整堂课,哪怕只是自己上课时设计的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巧妙的导入等,成功了,也应该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成功?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和反思有利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益求精。但是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同样也可以想想:为什么会失败?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这样的总结和反思更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最后,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阅读是一种吸收、积累的过程。阅读多了,自己的想法也多了,感悟多了,收获也多了,便会不断促进自我反思。通过阅读一些理论文献同样也可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解释,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也能写出富有创意的教学科研文章,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四、立足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科研对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引领的作用,也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它同样也是青年教师实现人生观和职业观的基本途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提高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而教育科研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才能在教育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解决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然会更多,这时如果能选取一部分进行研究,并认真总结,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巧妙地处理类似的问题。在进行教育科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必然要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充分了解科研对象,并将相关的知识吸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去,这样既增加了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又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教育科研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院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与明天,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也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青年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大学教育的育人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技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何瑞麟.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J].教师,2012,(1):23.
[2] 张芸芸,齐运瑞.关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1,(11).
[3] 郭平,杨越.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4] 傅美芳,朱坚.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缓解策略探 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陇东学院学报》2015年第三期
1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优势
1.1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就某些方面而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除了可以帮助教师个人自我成长之外,另一方面还应该包括教师行为的改变,进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技能、与情意为三方面)有所帮助,也就是说,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成效的指标之一,可以是教师行为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的增进。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因为着重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唤醒教师革新需求的存在,在追求教师整体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个别差异,所以对于教师行为改变的影响力比较大,也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可称为现行教师在职进修的有效补充。
1.2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优势综合上述,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分析,以及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成效的探讨,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强调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内在,也就是教师必须首先面对自己的任务,接受挑战,自我分析以知觉到革新需求的存在;二是鼓励教师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我研究、与同事对话互享等方式,联系先前经验与知识,进行专业发展;三是适应个别差异,主张以个别教师在不同教学情境的任务,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分析起点,并以此分析的结果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四是鼓励新的试验与尝试,并评估其成效。这些特征可有效达成专业发展目标,同时,这些特征的出现,也刚好弥补了现行教师在职进修制度的盲点。
2自我更新取向下并校后的中专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2.1注重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师对自我专业的反思是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反思和总结,形成和发展教育理念。没有对自我专业发展过程的自我反思,就没有“自我更新”取向下教师专业发展。[1]因此,常态化的自我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2]。并校升格后的中专教师要参考甚至依照并入院校教师和国内优秀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自身的专业发展优缺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挖掘自己的隐形价值,从而调节当下的教育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把实践经验进行归拢和定位,使偶尔的、零星的经验变成可重复的行为方式,对自己所依赖的教育理念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
2.2记录关键事件对于升格后的中专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记录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为反思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原始素材。“关键事件”是在教师个人生活中发生的、对教师的职业思考和专业发展取向产生重要作用的事件。教师在对“关键事件”的创造性探索过程中,可以激活教师的自我教学效能,减少教师的教学焦虑和无助感,进而提高课堂水平,提升和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记录下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的本身,其实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等予以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总结的过程。在关键事件的记录中,并校后的中专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充分阅读和请教相关专家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通过发表或公开的方式,改进教师的工作实际。
2.3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张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能[1]。为此,升格后的中专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帮助自我专业发展。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学习交流都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改进教学实践。中专建校时由于人才紧缺,教师的学历层次均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千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关注点的改变及中专招生规模的扩大,为落实国家政策(如安置干部、职工子女就业、下岗或破产倒闭单位的国家干部分流),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中专学校后续进校人员参差不齐。目前,学校升格后,中专教师在角色转换及专业成长中遇到了各种困境,如部分教师知识理论层次欠缺,科研参与意识不够、水平不高,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时教学能力、教学素质及教学的方法技巧不足等。因此,向名师、专家教授请教学习,聘请他们作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缩短青年教师的教学探索期,加快成长;开展听课、说课活动,集思广益,增强备课效能;与身边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触类旁通,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便捷而又可行的路径。
对升格后的中专教师倡导自我更新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因此而绝对否定现行教师发展制度的价值。现行教师发展制度尽管存在弊端,但其四十多年的实践也有大量的成功经验,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是作为现行教师发展制度的重要补充,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升格后的中专教师在进入大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对自我更新意识的培养,并形成内在的专业结构和自我更新意识,同时在自我更新意识下谋求专业发展,使教师生涯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作者:徐秀英 庞红威 柳丽荣 尚雅珍 李宏莲 单位:陇东学院 岐伯医学院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对教育发展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正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形势,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中去,才能避免被教育现代化快速更新的大潮所淘汰,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发展的大舞台。
一、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应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模式。
以我自身经验来谈,我所在的学校教学设备就比较先进,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每位教师都能娴熟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在突破重难点时多媒体教学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我校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供在校老师学习并鼓励老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设备应用到教学中去。
针对小学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学习内容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建立小学生入学初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发展潜力。
通过对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研究资料进行翻阅,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的将学习内容和思维过程很好地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同时,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能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增光添彩。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了媒体的帮助,就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媒体的帮助,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得到优化,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不断提高学生认知层次上。
此外,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更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好帮手。很多乐于学习先进教育技术的老师,不断钻研技术的使用,并在使用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环节,在总结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自成一派。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使用中仍存在的问题
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等优点都是信息技术能够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占有绝对主要地位的原因。但是,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成为了牵制整体教学质量进步的不利因素。
(一)多媒体展现形式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低年级教学时,重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中,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活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量大,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有利于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视频动画的形式更是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过于频繁地变换花样,颠倒了教学和技术工具的地位,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注意到运用多种媒体呈现形势,一味增加信息量,而忽视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认知水平处于低级阶段等特点,使得学生一时难以消化,难以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时间久了,学生接触的形式太多,也就难以对学生再产生吸引力。
(二)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降低教师专业技能
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优秀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教师很容易找到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实是在扼杀学生的思维发散的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规律,过于频繁地使用课件演示,会压缩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此外,对于低年级学生来时,老师的亲身示范很重要。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指导部分,教师的板书示范很重要。许多教师依赖于课件演示,但是很多孩子仍然难以将屏幕演示迁移到实际书写中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技能的锻炼与提高。
(三)校园设备跟不上,教师学习愿望低
先进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的教学理念日益更新。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不能保证每所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齐全的多媒体设备,所以设备不齐,也难以带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
此外,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比教育历史上任何时候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甚至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但也势必会提高对教师的技术水平的要求,牵扯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技术的使用。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认清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没有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因此会怠慢与新技术、新理念的碰撞,信息技术的优点难以发挥,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针对在教育实践中所发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在翻阅前人研究资料之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用以推动低年级教学实践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要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时普遍感到教学过程不错,效果却不理想,还难以做到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的双赢。这其实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服务的,教师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绝不能过度地使用和依赖多媒体设备,而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直接受到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当务之急是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若展开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的培训,不能仅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如何进行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最优整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合和创新能力,使教师能自如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最优处理,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推动效用。
(二)教师要认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形势,正确定位,促进专业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绝对的主人,他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认清形势,接受新鲜的教育理念,给自己赋予新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如果想要信息技术为自己教学更好地服务,而不是阻碍个人专业发展的话,那么教师就需要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改革的时代浪潮所淘汰。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才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在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帮助教师建立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重视技术硬件设备以及技术应用培训,形成数字化办学特色
要想结合先进技术工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但是很多教师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却苦于硬件设备的落后。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并鼓励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努力增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硬件设备,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具体可以安装多媒体CAI网络教室、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白板等设备。学校还应具备专业的电教工作人员和数字管理人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熟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学校、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其次,专业人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不断更新技术知识,让教师在第一时刻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
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集体研发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集思广益,总结、创新出最优的教学设计,制作出优质的教学软件,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校内师生共享,这样既提高了教师们教研水平,增强了师资队伍,而且还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数字化办学理念和特色。
(四)建立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
首先认真学习政治法律。政治道德素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良好的政治道德素养做基础。因此,我要高标准、严要求。此外,我觉得还应该认真学习各项法规,用法来保护孩子的各项权利掌握各项规程、纲要,及时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发展和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其次提高专业文化水平。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和学科教育两个方面的专家。既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又要有学术的前沿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教师应把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积累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运用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进度的实施。
(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
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自己在工作中曾得到学多教师的帮助,与每位教师团结一心,体现教师师德,互帮互助。深化课改,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注重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实践,解决教改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三) 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所以,在专业方面不断充实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抽出业余时间,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争取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四)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要积累教学智慧,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或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理论思考、观摩讨论等方式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更加完美。
(五)积极参加征文活动
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学校以及报刊上的征文活动,只有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不断参与各种活动,才能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才能成长起来。
四、学习进修方面
一、确立对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质量观、幼儿发展观是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中都要以幼儿园质量观和幼儿发展观作为出发点。把个人的发展与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统一起来,把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身心发展作为检验发展规划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2.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点。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教师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要对照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对自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确定目标,这样才不会使目标出现偏差。
3.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要坚持基本规范与多样实践。坚持基本规范就是要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这是对教师发展的一般要求。坚持多样实践是指在符合基本素养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和途径上体现多样性。
4.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是制定、实施、管理与评估的连续体。其中管理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实施规划,幼儿园就要改变单一的由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营造共同研究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建立监测和反馈的制度。
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
我们回顾了以往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教师个体行为,忽视同伴的参与以及专业指导;注重从上到下的传达与要求,缺少自下而上的调研,等等。于是,我们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师发展规划,认识到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设计、同伴互助与专业指导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准确地认识自我,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1.修正认识。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享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就是教师个体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拟定目标,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活动和措施,并引导教师个体进行学习实践等活动。最终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引领、监控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辨明自身成长的优势、不足以及所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行动与策略的过程。教师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发展规划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关于教师对规划年内发展的整体思考。包括对教师个人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析,在较长时间里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内容与措施的总体筹划等。
教师发展规划是教师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发展规划需要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积极寻求和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达成预期的发展目标。
教师发展规划是持续的行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评—改进”等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
2.寻找起点与方向。现状分析评估是教师发展规划的设计起点,是发展目标制定的基础。我们着重解决了谁来分析、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等三个关键问题。
谁来分析。我们组建了现状分析的团队。主要由园长、同伴教师、教研组长、专家、家人、幼儿家长等人员组成。
分析什么。首先,我们确定分析的内容,即个人成果,包括计划、课程方案、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等;现场活动,包括教研现场、保教活动现场等。其次,选择评估参照标准。
怎么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对照指引的全面自查法。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发展规范与指引,根据信息资料采集等提示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同伴教师的自由谈论法。通过面对面或QQ群、微博等方式让更多的同伴教师及幼儿家长、家人参与到对教师的现状分析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对情况比较熟悉的同伴教师、幼儿家长参与对教师的现状分析活动,让他们自由发表对教师发展现状的看法。
日常工作的专项比较法。幼儿园组织专项活动让教师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差距。例如,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活动素材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比较了解教师在活动设计能力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方案组织活动,以了解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能力的现状等。
现场活动的集体会诊法。教师邀请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相关专家、带教师傅、园内其他优秀教师观摩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现场活动,然后请大家就活动设计、组织、师幼互动、活动监控调整等方面进行诊断。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活动,教师明确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确定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依据现状分析的角度可以分为补短性发展目标、扬长性发展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
补短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的不足确定补短性发展目标。如,有的教师会把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通过重点设计有关项目来提高师幼互动的能力和效果。
扬长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优势确定扬长性发展目标。如。教师可以把自身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作为扬长性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基础性发展目标:一是依据幼儿园工作重点,选择与之相应的发展目标;二是针对青年教师(职初教师)把适应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作为发展目标。
3.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样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样式的创意设计。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三种样式的发展规划:表格式、手册式和方案式。针对青年教师,我们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表格式的发展规划,把教师专业发展素养要素设置在表格中,引导青年教师从基本素养要求人手制定发展规划。针对骨干教师,我们设计了手册式的发展规划,促使骨干教师在幼儿园保教工作研究及带领青年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针对成熟教师,我们设计了方案式的发展规划,引导成熟教师对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和逐步推进。我们还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操作说明,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教师发展规划的管理
教师发展规划重在践行、落实,也难在践行、落实。我们实行了以“三个三”为特征的管理:首先,我们注意到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将教师的发展水平大致划分成三个层次,利用三个层次的资源,为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规划要求:其次,我们抓住每学期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抓好播种、耕耘和收获三个环节;再次,我们结合每学期的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选择与各阶段工作内容所匹配的方法,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将“三个三”的管理工作重心落在教师发展规划与工作的结合上,一方面重视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另一方面指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