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4:3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模拟导游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充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凸显其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意义。模拟导游,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多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模拟导游实训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
1.实践教学----模拟导游从“教”开始
模拟导游的第一步应当是理论讲授,即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但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少。理论知识既是指导实践的准绳,也为学生将来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例如,何为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导游员工作程序等基本理论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必要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讲授法足以完成,但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入导游模拟实训室,开展情景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全陪导游员、地陪导游员、出境旅游领队以及景点景区导游员实务等内容,教师要依托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类导游员的工作程序、熟悉各类导游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接待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各类问题(如:接送站的时间准备;交通票据、旅游行程、游客行李等的核实确认;接待服务中的工作侧重点)等。
2.知识传递―通过“学”将综合知识与方法传递给学生
知识传递作为模拟导游的第二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如何让学生学。授课教师应当具备完备的导游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能够将行业的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应当具有导游行业一线工作经历,能够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并能指导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是学生如何来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有观察、实践的机会,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案例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导游带团时一些真实的“故事”,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一些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通过讨论交流,可以总结好的方法用于今后的工作,同时可以积累经验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一些技能与方法的学习(如导游语言技能、导游讲解方法等),掌握其中的要点。大部分学生在掌握了导游语言运用技能、导游讲解技能和导游讲解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编写欢迎词、欢送词以及市内著名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三是学生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完善操作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内容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在实训教室讲授理论、边讲授理论边让学生动手练习的方法上课;在教学时间上,实现理论课与实训课在时间上的结合。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
3.1 讲解演示和模仿
这一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工作程序与规范,熟悉导游服务工作内容及服务方式。课堂上,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和教师的演示对导游讲解进行模仿和训练,为现场模拟导游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现场模拟
根据导游服务工作程序及情境设定各自角色,将校内实训室、校园及市区旅游景点作为实训场所,做好导游接待服务工作。如地陪导游员的迎接工作、入住饭店服务、商定活动日程、导游讲解服务工作、送客服务、处理各类问题等。按导游接待程序设定具体内容,如: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包括:导游员的欢迎词、城市概况、学校概况等情况的讲解;利用旅游专业实训室,模拟客人入住饭店服务程序,包括:协助办理住店手续、分配住房、分发房卡并与客人互通房号、介绍饭店设施和服务、照顾团员入住、带领旅游团用第一餐等;与全陪、领队核对、商定活动日程;按照校园旅游线路及市区景点旅游线路进行景点讲解,根据导游词并结合实景进行讲解和介绍,使学生在讲解中能灵活运用各种导游讲解方法,使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有机结合,提高讲解的灵活性、生动性。游览结束做好送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确认交通票据,商定各项事宜,办理退房手续等;送站时做好欢送词的讲解。现场模拟过程中教师可让承担游客角色的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让“导游员”处理,考核其应变能力。
3.3 师生互评
【关键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法;思考
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强调的是理论需紧密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笔者从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十余载,期间利用假期多次为旅行社带团,为教学积累了实战经验,本文在探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模拟导游课程需掌握的几块内容,以及如何根据技能展开教学的方法。
一、模拟导游教学内容分析
(一)导游讲解技能
语言是导游人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导游语言是指导游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导游语言对模拟导游实践的操作有着直接影响的作用,通常在旅游目的地的沿途和旅游景点的现场中运用的是导游讲解语言,目的是使游客了解各种知识,从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导游员提供的各项服务中,旅游者感受最为真切的莫过于导游员的讲解服务,这也成为了旅游者评价导游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导游讲解语言的训练,以及对导游词的创作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二)导游带团技能
导游带团技能是指导游按照有关服务规程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为团队活动提供组织、协调的技能。在带团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在旅游计划中的意外情况,导游需具备应变处理的能力,因此,上课过程中必须不断巩固学生一个理念,导游带团技能是导游工作的一个重要保障。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了学生注重语言技能,而忽视带团技能,可现实情况,参加社会工作的导游普遍具备丰富的带团技能,但在语言上略显不足,因此在模拟导游课程中,强调双簧其下。
(三)导游服务技能
游客是导游的衣食父母,应该以诚相待。导游要把每一位游客的这次旅游,当作是游客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次来安排,做好每件事,带好每批团。导游人员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干游客之所需,经常与游客进行沟通,包括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导游员要向游客提供真诚的超常服务,热情的微笑服务,让微笑服务温暖旅游者的心。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树立心诚、眼尖、口灵、脚勤、手快的服务意识。
(四)特色才艺展示技能
所谓导游才艺是指导游员通过自身的表演或娱乐活动来增加和调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情趣,营造一个健康、活跃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众所周知,导游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多才多艺。但导游才艺应是选取适用于导游工作且便于展示的个人才艺。例如歌曲演唱、脑筋急转弯、简单魔术、模仿、讲故事、说笑话、互动游戏等。在带团过程中,导游才艺成为了一种工作需要,特别是长时间行车路段,通过导游的组织、展示,能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增强导游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交流。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
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课前先留出五分钟,让每位学生走上讲台为其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展示良好的才艺,同时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同学间可相互借鉴,这是每堂实训课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很多导游在这方面易走弯路,为取悦客人,不惜牺牲自身的代价,大讲黄色笑话。需引导学生才艺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外加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好的才艺应该是既能增加游客的兴趣,又能提供地方特色,如用方言表演耳熟能详的歌曲不失为一种好的才艺表演。
(二)情景模拟教学活动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导游实训课程中,我先在课前准备几个带团过程中发生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设定角色,每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注意其语言的训练及交际语言的培养,并且就突发状况,观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然后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并一起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模拟教学,让学生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能加深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广泛使用案例教学
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实效性的提高。首先模拟导游课程中必须要广泛使用案例教学,例如在讲到导游带团中强调的导游首先不能带错这一点,我就结合自己带团到江西三清山,因地陪是实习导游,而把客人带错路。而引发的客人抱怨不断,并投诉旅行社,从而给旅行社造成了重大损失等负面影响,并把处理方案摆到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去体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或具备双师素质,对实战环节了如指掌;其次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再次,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正反面例子相互结合。
(四)组织学生到实地学习和讲解
室内的模拟尽管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没有现场教学的真实感,要提高实战能力,还要重视校外实训。一般情况下,我会在实训课中至少安排两次学生到旅游景点踩点学习观摩,例如,最近一次组织学生到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福州三坊七巷实训,首先把学生当成一个旅行团,由我亲自为他们进行导游讲解服务;接着由学生自己来扮演导游的角色,把其他同学看作客人进行服务;有时刚好遇到有旅游团在参观游览,请学生在旁边观摩导游是如何提供讲解服务的,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实地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真实的现场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五)开展形式活泼的各类比赛
摘要:《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实践教学在高校中往往是该门课程的薄弱环节,如何把理论跟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是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尝试探讨情景教学法在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围绕情景教学法的内涵,论述情景创设、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实地演练等情景教学法可采用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导游业务;课程教学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练就一身炉火纯青的导游业务技能,需要在全面熟练掌握导游业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一次次的实践作业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实践教学在高校中往往是该门课程的薄弱环节,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跟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是高校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引入情景教学法,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之中。
1.情景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指根据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
2.情景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2.1情境创设
在情景教学法中,如何利用教室内的教学条件创造出最适宜教学的情境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集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等多方位于一体的强效多媒体课件,结合景区光碟演示,同时重视导游证、导游旗、扩音器、带团计划、出团通知书、结算单、导游日志等传统的实物教具的使用,共同营造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拓宽学生视野。
例如,在进行导游讲解方式这一知识的教学时,如果仅仅是给学生介绍并解释每一种方式,学生会感觉很枯燥、抽象、混乱,但若通过创设情境来教学,效果则会相当地好。以“类比法”为例,类比讲解方式又可分为同类相似类比、同类相异类比、时代之比、换算等具体方法,在教学时如能创设相对应的情境,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此列出用以同类相似类比法教学的一个情境——导游员讲解北京王府井大街:先用多媒体展示王府井大街,紧接着展示日本东京的银座、美国纽约的第五大街、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再向学生讲授,“导游员在向外国游客讲解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时,可将王府井大街比作游客熟悉的日本东京的银座、美国纽约的第五大街、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这就是同类相似类比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对导游讲解方式的应用有深刻的认识。
2.2案例分析
导游这项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带团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些突况,只有做到遇事不乱、临危不惧、沉着分析、果断决定、办事利索、随机应变,导游员才能经受住种种意外事故的考验,因此导游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丰富的实战来实现,而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实战的机会极其有限,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从案例中讨论并得到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案例的选取十分重要,教师应通过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渠道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搜集导游新闻、导游故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出与理论知识相吻合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导游服务案例。案例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在案例分析中应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路来多视角地分析问题,最后教师还需在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扩展与升华。案例讨论通常以分组形式进行,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活跃其中,亦可适当请学生按小组分工协作独立完成案例的寻找、讨论。案例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其发散性思维,锻炼其表达能力,让其在案例中总结导游服务的经验教训。
2.3模拟实训
上述两种情景教学法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领悟导游知识、感悟导游服务,而模拟实训能让学生直接从事“导游服务”,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模拟实训有模拟讲解与角色扮演两种主要方式。
2.3.1模拟讲解。对于模拟讲解这一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课堂设在“模拟导游实验室”,运用模拟导游软件系统操作平台,让学生在多维仿真情境中讲解,暂时没有这一条件的学校可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画面来代替。教师需对模拟涉及的各方面做出合理的设计,方能达到预期效果。一是模拟内容与时机的选定,在学习完导游词创作和导游员讲解方法及技能之后,即进行此模拟,讲解的内容以国内、当地著名景区为主;二是模拟任务的确定,给每个学生一次以上当众讲解的机会,其他同学则扮演游客,讲解终了随机请游客对“导游”的讲解予以评价;三是模拟规则的制定,要求学生“讲”导游词,而不是“背”导游词,导游词由学生创作,并将其表现作为一次平时成绩计分,以鞭策其精心准备。待学生表现完毕之后教师应进行点评,包括对讲解学生的点评与游客学生的点评。我在上这门课程时是在“模拟导游实验室”操作这一项目的,通过模拟讲解,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公众场合怯场心理,同时加深了对各大景区的认识,我在景区的选取时结合了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现场导游的考试大纲,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应试,可谓一举两得,成绩喜人。
2.3.2角色扮演。另一种模拟实训方式是角色扮演,可在教室也可在实训室进行,有条件的应充分利用实训室。教师同样需对相关事宜作出合理安排,首先选定模拟内容与时机,在学习完课程主体知识之后,学生已初步接触了地陪、全陪、领队、讲解员服务的基本程序,具备了一定的导游词创作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能,了解了导游服务相关知识,也明确了游客个别要求及旅游活动中问题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的一般方法,即可进行此模拟,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一个境外旅游团的接待过程;其次是确定模拟任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数量视接待服务的复杂性),分别是海外领队及游客组、全陪组、各站(若干)地陪组、道具组等,分工协作完成接待服务;最后是制定模拟规则,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接待服务中适时融入在带团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公平打分,评出最佳表演奖并以最高分计入平时成绩,其他组的学生也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以激励其认真对待。我上这门课程时是在“模拟导游实验室”操作这一项目的,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展现出了超强的策划、表演、组织能力,从齐全精良的道具到才华横溢的导游、积极配合的游客,惊喜连连,俨然一次真正的导游服务。通过角色扮演,学生高仿真地体验了服务准备、迎接游客、首次导游、入住饭店、核对并商定日程、参观游览活动、离站服务、中途服务、送行、后续工作等导游服务的基本程序,也实践了办理出入境手续等导游服务相关知识,还练习了应对突况的处理方法,效果显著。
2.4实地演练
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就是在实习基地或实习企业实践,进行实地演练。以丽江市高校为例,可以将市区的大研古城、黑龙潭公园作为实习基地,让学生先向其他导游学习或者由任课教师示范,紧接着由学生在现场轮流反复练习,任课教师当场指导。除此之外,还可走校企联合之路,与当地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将其作为定点实习企业,让学生从最初的跟团、模仿,到后来能独立带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导游风格。这一方法极大程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进一步与实际工作接轨,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铺平了道路。采取这一方法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校外教学环节安排予以充分考虑,应当安排有校外实践课时并简化审批手续,同时应当安排有集中的专业实习课时,为实习基地与实习企业演练环节的顺利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其视野、锻炼其思维,最关键的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业务技能熟练的导游人才,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改革新探索编委会.教育教学改革新探索[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高职 导游业务 说课
说课,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与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说课,可有效地促进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下面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阐述这门课程的说课是如何进行的。
一、课程目标及定位
1.课程目标。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一起对各岗位导游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大量细致的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知识目标,理解导游服务、导游人员的基本知识,熟悉导游业务相关知识;二是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一掌握、三提高”即掌握导游规范服务技术;提高导游带团能力,导游讲解能力,特殊问题的应变处理等对客服务能力;三是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语言能力,有良好的沟通素质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课程定位。该门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技能必修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能力、带团能力、讲解能力、应变能力及职业素养起主要的支撑作用。这门课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课程。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是《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服务礼仪》等,与《旅游法规》《导游基础》构成同步课程,也为后续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是在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
1.设计的基本理念。一是与行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二是以职业岗位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三是积极探索和建立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四是“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五是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与体系。
2.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组成员与企业专家一起对该课程所涉及的岗位进行分析,再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模块),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项目),最后转化为学习型工作任务,从而实现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教学内容选取
1.教材的选取。在教材的选取上,使用的是甘肃省旅游培训中心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导游业务》教材,该教材是甘肃省导游资格考试的指定培训教材。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选用一本课程组教师自编实训教材《导游业务实训》作为配套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
2.课程内容选取。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力求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遵循“理论实用、够用”的原则,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对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经过精心提炼的教学内容,更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
3.课程内容组织。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实行模块教学。将导游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分段进行模块学习和训练。在自我认知模块中,对基础知识的讲授,侧重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导游职业素养的传输;在其他各技能模块中,以实训为主,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模拟操作等方法,由学院教师及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实施,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教学方法
1.“课前十分钟”――自由演讲。由于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课前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不限主题发表十分钟的演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普通话又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2.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法。在学习“常见问题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旅游者特殊要求的处理”项目时,结合导游业务实际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分为“误机、遗失、走失、用餐、转递物品”等学习情境,让学生每5~6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模拟旅游团队,成员分担不同的角色表现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与技巧,其他同学在旁观摩,进行评议。
3.任务驱动下的演示法。首先为学生设置如“校园――景点”的沿途导游,校园导游,伏羲庙景点讲解等任务,老师先演示,再由同学对沿途风光及景区内各个景点分别进行讲解。由同学点评,指导教师进行总结。
4.假期见习法。学院和教师鼓励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加见习,或进行“义务导游活动”。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见习和志愿服务,学生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工作能力,还能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缩小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缩短岗位适应期。
5.导游竞赛法。可利用每年一度的“旅游文化周”举行导游技能比赛来促进学生对导游技能的掌握。对优秀的学生授予“校园导游之星”称号,并鼓励参加天水导游大赛和甘肃省导游大赛来达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五、课程考核
《导游业务》课程评价一直是以笔试为主,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一直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通过课程建设,我们对课程考核采用了新的方法。即为笔试+操作考核模式。具体做法是平时表现20%,包括出勤、仪容仪表、职业素质、礼貌礼节等;笔试40%,操作能力40%,主要考核导游服务规范、导游语言技能、导游应变能力三个模块,考核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特色
1.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再现工作流程。《导游业务》课程由来自企业一线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模块-项目-任务,并按导游服务实际工作流程来完成对各项目及任务的实施。
2.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设计。本课程在训练学生技能时,根据学生对导游工作的认知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整个课程的实训主要包括4个阶段:导游实训室的模拟导游,以展示为主的导游技能大赛,利用假期或周末到旅游企业进行兼职导游实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这4个阶段分别在校内旅游综合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3.把课堂搬到工作现场。天水旅游资源丰富,非常方便学生到景区进行相关实习。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把课堂搬到景区,搬到导游工作现场。先由教师进行现场示范,演示导游讲解的过程,提醒相关注意事项,再由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练习完成后,每组选出一个优秀学生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
参考文献:
[1]杨进峰,赵世康.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课程说课述要[J].今日财富,2011,(12):131-132.
[2]夏雪刚.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说课[J].职业技术,2009,(2):40.
关键词:虚拟仿真 导游业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81-01
一、项目研究意义
(1)《导游业务》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导游的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任务。《导游业务》课程除了传授给学生做一名合格导游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在理论的引导下,规范操作各种导游服务程序,灵活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带团服务、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等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导游业务》课程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是从业职业资格必考课程,在旅游行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导游业务》课程培养导游员所要具备的综合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对于一线导游员来讲,掌握导游员工作流程、基本服务技能,是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2)《导游业务》课程执行中,受时间、空间、经费等限制较大。
目前,《导游业务》课程一般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安排理论讲授导游知识的学习,教师采用黑板、幻灯片、PPT进行授课,辅以案例分析、现场模拟,部分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小组活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但是,导游工作全程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涉及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等多个因素,限于安全、经费、时间、空间等因素,无法反复进行现场模拟练习,理论教学无法与有效的实训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严重受到影响,使得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实际能力的养成和企业的需求脱节。如果学习过程中又忽视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来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很差,这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个就业难题。为了打破目前的束缚,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期望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破解这个难题。
(3)虚拟仿真软件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瓶颈问题。
虚拟仿真软件在旅游管理专业不少见,多停留在景区、景点的虚拟游览方面,针对导游实际带团工作程序的项目目前是个空白,教学中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实际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本项目的建设探索旨在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上述难题。
二、应用效益分析
(1)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综合素质。
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软件显示导游员工作程序、工作技能,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注重实用、重点突出,同时项目计划中配有大量实训题,可供学生巩固和练习。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结合导游员工作的实际情境,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把真实的工作环境利用软件进行模拟开发,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化。学生可以轻松掌握旅游业务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流程与操作技能,使理论教学与虚拟实践高度契合,边教学边虚拟实训,全面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综合素质。
(2)通过本项目可以建立旅游管理专业优势资源的共享平台。
依托《导游业务》虚拟项目,力图实现《导游讲解》《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等多门专业考证课程的有效融合,以点带面,推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改革探索,打造专业课程群的信息化、网络化,打破课程间的隔膜,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的转化。
(3)当前此类虚拟仿真项目稀缺,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可以把使用价值推广到行业、企业。
旅游行业每年大量的导游年审培训、导游员资格考试培训,都可以应用此项目,既可以降低旅游行业、企业人员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又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效率,建设软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应用效益。
三、项目基本功能
《导游业务》虚拟仿真项目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导游带团程序三维动画的设计与应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中的三维动画的应用,对导游带团程序进行分析、模拟,实现导游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出现在虚拟场景中都和实际情况具有无限逼真的效果,游戏闯关式的场景设计、细致入微的脚本撰写、真人配音、逼真的3D人物和场景,动静结合,引人入胜。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一目了然、积极性极高地一次次自我挑战闯关,无形中使学生掌握了导游带团程序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和注意事项,有效地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J知。
四、项目建设的基本框架
(1)导游任务介绍:设置导游场景,介绍导游任务;(2)导游服务准备:熟悉落实接待计划、带团准备;(3)导游迎接服务:旅游团抵达前后的服务、赴饭店途中的服务;(4)入住饭店服务:登记办理入住手续、照顾游客住宿;(5)参观游览服务: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景点导游讲解等;(6)导游送站服务:送站前的工作、送行服务;(7)导游后续工作:总结任务完成情况,做好后续工作的处理。
参考文献:
近年来,教育部及各行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认真组织,积极参赛,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笔者所在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近年来参加了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和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比赛(导游服务),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鉴于此,根据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大赛的具体规程和标准,运用PDCA循环法,在涉外旅游专业进行了“学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PDCA循环简介
PDCA循环又称质量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由P-D-C-A四个管理环节组成一个闭环,从而实现全面管理。PDCA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Do-Check-Action。其中在Plan环节确定目标,做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在Do环节执行计划;在Check环节进行效果检查和对执行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在Action环节总结本循环中的经验,对本循环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调整,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二、PDCA循环在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指导中的应用
在每年组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前,通常结合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一方面在校内举办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主题导游大赛,由专业师生共同制订校内比赛方案,校企双方确定评分标准,专兼职教师担任评委,选拔出一批感兴趣、综合素质高的选手;另一方面,通过学院或系部组织的金话筒比赛、国学达人秀、校园艺术节等其他活动发现选手,将其吸引到参赛队伍中来。通过以上两种渠道,选拔出一批态度较为端正、形象端庄、发音准确、才艺精彩的备选选手,组成集训小组,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准备。
(一)制定计划(P)
根据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规程、比赛项目、评分标准等内容,成立项目组,开展相关工作。
1.成立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由于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涉及导游、才艺、普通话(英语)发音等相关知识和能力,所以按照比赛内容,成立由导游词讲解、理论知识、才艺训练、普通话(英语)发音、旅行社资深导游等教师组成的跨专业、专兼结合的指导团队,由教研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协调和督导工作。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教师的知识结构,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大赛的经验。因此,组建一个富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团队很有必要。
2.制订指导计划。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特长和专业背景进行明确分工,仔细研究比赛规程和评分细则,根据比赛规程和具体项目制订出详细的指导计划,确定每个阶段训练目标及考核安排。
(二)实施指导(D)
在指导计划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指导阶段,根据选手的具体情况,采用历届大赛优秀选手视频分析、经典导游词解读、才艺策划、形象策划、现场踩点、模拟测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大赛有一个完整地、全面地、清晰地认识,进而根据选手的性格特点组织导游词、选择才艺,并根据指导计划进行阶段性的考评和模拟。
1.经典视频分析。指导教师通过搜集整理往届导游大赛视频资料,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注重选手对导游大赛过程中讲解、导游词组织、才艺展示、整体形象等方面的理解和技巧的应用,进而为学生导游词的创作和才艺的选择做好引导。
2.模拟实训室与踩点相结合,创作导游词。由于大赛和导游岗位对导游词的要求不一样,大赛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进行精彩的讲解,所以在指导过程中充分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内的景区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景区的具体情况,然后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景区或景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导游词的创作,为加强学生的现场感,对于自选景点部分可以与选手一起进行实地踩点,努力创作出文化内涵丰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富有感染力的导游词。
3.全方位训练。在这一过程中,选手需要进行自选和抽选导游词的讲解训练、导游相关知识的记忆、才艺的选择和训练,这一过程非常艰苦,指导教师需按照指导计划严格执行,做好参赛选手日常的指导和记录,逐步实现每个时间节点的目标。
(三)多方式检查(C)
通过一个时间段的训练(通常为一周),各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内容进行检查,进而为下一阶段指导提供调整和补充的依据。对于效果的检验,通常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阶段性综合模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每天,通过参赛选手之间的互查与教师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训练,参赛选手之间相互检查各自训练成效,查找自身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任课教师对训练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当天的训练成效,查找不足,以便调整。
2.随机抽查。对选手的训练效果,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实施随机抽查,重点检查指导教师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和参赛选手训练效果,对在检查中表现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于暴漏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协调,尽力提高教师指导成效。
3.阶段性综合模拟。在训练一个阶段(通常一个月)后,组织阶段综合性的模拟检查,严格按照比赛流程,邀请旅行社资深导游、导游大赛评委、才艺专家等组成评委队伍,对参赛选手训练效果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该阶段指导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持续改进打下良好基础。
(四)总结提高(A)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检查,对教师指导、学生训练、参赛过程中好的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对上述过程中出现的与目标不吻合的情况,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优化实施方案,为下一轮次的PDCA循环做好充足的准备(Plan),进而提高指导和训练质量,为以后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三、结语
近两年,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收获颇多。
旅游日语课程跨日语和旅游两个专业,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笔者详细调研了开设旅游日语课程的其它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学计划,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本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据此,笔者认为旅游日语课程在教学设计理念、教材选择标准、内容编排等方面,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色,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纵向看,旅游日语课程是在开设了基础日语、日语视听、日语口语等课程后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口语深化课程,本课程后,为进一步拓宽专业方向还开设了日汉互译和商务日语口语等课程。横向看,“旅游日语”课程涉及“旅游”,应注重学生导游素质的培养,又涉及“日语”,应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本课程是学生岗前训练和能力检验的重要平台。
二、教材内容
目前通行的旅游日语课程教材《导游日语》,以掌握语言知识点、中日社会文化和导游工作技能为主要内容,从实际看其内容已不能完全满足日语导游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笔者认为除了课本内容外,还要增加社交礼仪、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拓展内容,选用或自编贴近生活、实训实用的课程教材。旅游日语课程按照导游带团的行程,分为机场迎送、车上导游、酒店入住、餐饮娱乐、景点观光和购物消费六个模块,它们囊括了旅游过程的食、宿、行、游、娱、购。依据这六个模块,笔者把本课程设计为知识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知识篇主要包括导游常识、中日社会文化、口语会话等内容,让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作为日语导游的全面素质;实践篇以入境游的一系列行程为主线,通过“模拟导游”,实训实践日语导游业务流程。教材内容重点是:1.中国文化,这部分内容要提炼传统文化精髓,做到现代文化与时展紧密结合,补充相关课外知识,如中国节日、少数民族、宗教艺术、菜肴书画等,并同时补充了解日本历史、文化、礼仪及生活细节等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2.名胜古迹介绍,选择代表性景点导游讲解,如水立方、长城、明陵、兵马俑、岳麓书院等,让学生从历史、人文、民俗、地理等角度,多方位、知识性地掌握日语导游词讲解技巧。3.导游会话及导游业务,教师授课过程中通过“模拟导游”的方式指导学生,在掌握日语导游常用词汇、句型等会话用语的同时能够口语讲述导游工作程序、职责范围、服务技巧、常见问题的预防处理等导游服务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同时注意训练工作中自然大方的仪表仪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旅游日语课程实践性强,需要教师课本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日语课程学以致用的特点。教学上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注重学生参与、教师点评。
1.讲授法与多媒体辅助
旅游日语课程教学要始终坚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思维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把枯燥的日语知识化为形象的、容易接受的内容,坚决避免填鸭式、满堂灌。教师要尽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日语口语、导游技巧,把握日语导游工作特点。教师要充分地研究教材,课堂上精讲多练,教学中尽量使用日语授课,进行语言交际互动,积极运用多媒体观看日语影视、综艺、风光片等内容,通过编演日语话剧、到旅行社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日本社会文化,真实体验日语导游工作情境。
2.情景法与任务驱动
旅游日语课程要始终坚持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模拟情景或真实情景对导游的各种服务场景进行实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精心设计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情景教学法主要通过机场迎送、车上导游、酒店入住、餐饮娱乐、景点观光和购物消费六个模块的导游接待为会话范例,将导游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导游技巧。如讲授“机场迎接”内容时,先通过提问、共同探讨导游在机场迎接时必需的准备工作和具体事项,然后让各小组成员课下自制旗帜、喇叭、接机牌等道具,下次课时,通过视频、录音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场迎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惯用句型,营造出会话情景,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并充分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围绕一个共同的导游任务,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导游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合旅游日语这门口语化、实训化强的课程。
四、评价方式
旅游日语课程的实用性要求教师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加大实训考核比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引入企业人员参评。
1.过程性评价
平时的课堂授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可以口头评价,也可以表格评价,具体方式是: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导游任务后,从知识运用的准确度、表现形式的完美度,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生评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或展示完毕后,其他同学给出评价,指出优点,提出改进之处;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在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之后做出补充评价。
2.综合性评价
一、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旅游英语培养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熟悉酒店管理、旅游业务、导游技能方面的基本知识,适应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外语人才。
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以旅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要求的核心职业能力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由旅行社、酒店、旅游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的专家、教学骨干组成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行业分析,依照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和归纳。
本课程设置根据旅游类专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参照导游资格考试标准,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旅游英语、英语口语等课程为前导英语基础课程,旅游概论、导游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化为后续旅游知识课程,满足涉外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还有马列课程、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为主的公共课程和到相关旅行社、旅游公司、涉外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训部分共同构建了旅游英语的课程体系。(如图表所示)
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材版本陈旧、内容脱离实际。旅游英语选用的多是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没有地域特色。随着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中的教学材料、案例远远落后于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尤其是相关实训教材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 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沿用了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讲解语法点、词汇和练习,以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心。教学手段也就是制作PPT 进行讲解,忽略了课堂上“旅游环境”的创造,让学生体验模拟“旅游业务实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教师复合知识欠缺。讲授旅游英语的多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基础很好,但对旅游知识了解不多。在授课中容易形成注重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训练,忽视 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或是旅游业务知识的讲解不能深入浅出,讲解得不透彻,不便于学生理解。而旅游英语的课程很多是英语和旅游的结合,既要求老师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也要有一定的旅游实践经验,这样在授课中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都要求老师具有英语和旅游双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是“复合型”教师。
4.顶岗实习不等于实训教学。学校认为安排了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就完成了实训教学,或是由于实践经费有限只能这样安排。然而顶岗实习只能解决工作中的动手问题,并不等于实训教学。现在旅游英语的实习很多是到酒店或旅行社做一些很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学习到的实践经验有限,影响了实训的效果,不便于学生对旅游行业工作性质的理解。
三、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建议选用最新的教材或是由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的单位派出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学骨干一起合编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开发更要结合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问题和相关的解决办法进行编写。
2.教学模式要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由学到做,再由做到学,体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再由实践中总结出经验的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旅游环境的预设,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引进和培养“复合型”教师。旅游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对英语教师进行旅游知识的培训或到旅游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对旅游专业教师开展英语培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旅游行业的发展更新很快,可以让“订单式培养”的合作方对教师开展讲座,进行行业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升。
1.1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目前,导游学课程的教学:首先,讲导游服务以及导游员的概念、特点及规律;其次,讲导游的服务规范、服务技能等等;最后,讲导游服务过程中可能碰到或者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讲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是理论知识介绍比较多,实践性的内容也是多数都作为理论知识介绍的,显得空泛说教,缺乏导游从业需要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导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大多数院校的导游学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的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这种传统“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1.2缺乏实践授课基础和保障
首先,实践环节缺乏保障。针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存在着实践场地、实践教材匮乏;实践工作比较难于管理,尤其是校外的实践活动更是困难,学生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等等都比较难于管理;校外实践的相关实践单位的沟通协调比较困难以及实践环节所需的费用等问题都比较难于解决。其次,任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目前,绝大多数的教授导游学的老师即使拥有导游资格证,但由于平时教学工作繁忙,没有真正的导游带团经历,都是从理论到理论,基本都停留在“教教材”的传统模式上,缺乏对导游工作的实践认知。
1.3缺乏需求调研
目前,大多数的院校都是“因教育而教育”,没有针对实际旅游业及旅游企业的需求方向进行调研,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缺乏毕业就上岗的实践能力。
2导游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2.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导游学课程的教学,应以小班型授课为主,给予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将该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和模拟导游实验室进行授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仿真实验环境和实验资源,充分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仿真性与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2增加实情实景的实践教学方式
首先,强化课堂的实践训练。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论讲解、教师示范操作、组织学生训练以及情景演练等方法进行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导游以及游客的角色模拟扮演,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环节的演示过程中。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指导,也可以演示结束后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断粮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深度,同时也一定意义上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其次,增加校园实践环节。导游学教学,要多让学生走出教室,依托校园真实景观资源,进行导游实践环节的模拟训练,将课堂上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紧密结合,通过相对真实的景观进行导游的实践环节的模拟,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体会导游工作。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学独特校园体验式教学模式。第三,完善实践训练教学体系,引入社会实践教学。编写导游学实践课程指导书,将实践项目与目标具体化,形成比较详细的指导方案,将具体的实践内容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形成相对详细的指导方案,完善现有的导游学实践环节的模拟教学体系。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利用实践小学期,设立了专门的导游实践课程,学生在小学期间真正走进社会旅游活动过程,让学生真正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和应用,大大提升了导游学实践教学效果。最后,重视教师的实践培训。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导游的实践环节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各大院校应该加强导游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全方位培养“双师双能”型课程教学团队,比如选派教师去旅行社顶岗实习;支持教师实际旅游活动;鼓励教师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等等,允许教师在课余时间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带团活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的“言传身教”。
2.3进行旅游企业市场及学生需求调研
一方面,各大院校可以召开专业论证会,邀请旅行社企业及资深导游进行座谈,了解旅行社就业需求,了解导游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诉求,及时调整和规范课程内容,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通过对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调研,了解学生对导游学实践环节以及实践内容的需求,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完善导游学教学方法和模式,最终提升导游学实践教学质量。
3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进行的课程相关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3.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实现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提高就业能力和素质,将导游学课程由原来的“理论含实践”课程统一改为“理论和实践”类课程。3.2教学大纲改革根据旅游市场及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针对学期总结、现有教学计划优劣、现有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就业需求等问题,提出相应修正意见,修订教学大纲。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改革与修正。3.3教学内容改革已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课程分为导游理论和实践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并定期收集材料开教学研讨会,更新教学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导游实践课程的任务书、指导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3.4教学方法改革为提高导游学的教学质量,试行模块化教学,结合实际授课内容采用示范互动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现身说法法以及实践感受法等等,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改变传统授课形式。目前,我们导游学课程已全部增加了课堂实践训练环节。在讲授一定的理论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式、导生制等教学方法。另外,任课教师也结合导游课实际授课内容要求,积极采用示范互动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变“合班授课”模式为“单班授课”甚至是“拆班授课”模式;并且将“实践授课”模式引入教学过程当中。3.5实施真实的环境体验式教学这一实践环节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旅游活动过程中进行真实的导游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环节紧密衔接。充分利用实践小学期,同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合作,组织学生参与1-2周的随团旅游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体会导游工作的真实性,通过导游的实际讲解和教师的现场指导,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将这一环节增加到我们的教学计划当中,并且形成定式,形成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独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3.6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导游教学方式在导游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选择诸如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互联网,甚至可以播放学生实训的录像等等,增加课堂授课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7实验室及校园环境的改革我院于2011年5月投入大量的资金将原有的实训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建立了3D模拟导游实训室,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感性的基本的技能训练场所,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学院的校园环境的改造也为学生进行校园内的实践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场景,为学生的实践训练过程增加了兴趣和感染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作者:鲍彩莲 邹亮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区域旅游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鲍彩莲,邹亮.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 实习实训 基地建设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是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旅游也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在现存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的情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旅游业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实训效果不甚理想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环境有许多仍然比较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硬”实训环境与酒店业的真实情景差距较大无论是外观、装饰、设备、档次、品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软”实训环境,即课堂的教学实习环境,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而成,虽然技能型的操作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调酒、茶艺等纯技能性的操作,但是上升到管理层次的训练或实物操作、应急处理就不甚理想多数只能“室内谈兵”。
2.酒店管理方向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放羊”现象较为普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是利用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求学期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较好途径,使学生的素质、技能、能力都得到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却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把学生交给了酒店就万事大吉,认为应该由酒店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的根本不把顶岗实习看作教学的一部分,甚至一些顶岗实习地点没有带队教师,或者是带队教师不能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只是一般看管,只要不出什么差错就行;另外,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原则,不把学生看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干,不能胜任就走人。以上两种情况使学生根本无法进行顶岗实习,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即使是坚持下来也是出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勉强坚持到最后,待到顶岗实习结束,学生所剩缪缪无几,也有部分同学嫌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太低,干脆跳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出现了非常尴尬局面。
3.导游方向的校内实训设备较差,资金投入较少。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校内旅游实训的资金投入量只有一些专门以旅游管理为主导方向的旅游院校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实训,而且在实训的“硬设备”和“软设备”的投入上,价格昂贵,如:导游实训过程中一个模拟影像实训室,投入就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或上百万,这对于一个非旅游院校的导游方向的实训投入就难以实现了。
4.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难以安排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2+1”模式、“1+1+1”模式、“1+1+0.5+0.5”模式等等。但无论哪种形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许多院校在安排顶岗实习时间上的统一性这一特点,即在某一个学期或某一学年安排学生统一导游顶岗实习,但是旅行社和景区所需要的顶岗实习生并不像饭店那样的“规模需求”,所以在某一时间段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旅游企业的业务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如:在旅游旺季的黄金周,旅游公司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就很多,但是许多院校在此期间并不一定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这就造成了“供需”在时间上的偏差。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1.酒店管理方向校内实训基地中,主体饭店经营模式的运作
针对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缺乏真实性的情况,可在校内成立主题饭店,可采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实习实训真实化,此类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在运作时应把它看做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独立的校店分开、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前提条件是学校要进行前期必要的硬件投入也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同时聘请酒店专业人士、管理专家定期做经营模式、经营思路、市场分析、技术等方面的指导。主题饭店正式运营后主要市场可以是学生、教师并对外营业;任课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常规,让课堂进入主题饭店进行现场指导,甚至教师也可充当主题饭店的员工。为确保学生能充分训练到每一个技能和管理科目,在实训中可以多次轮岗。实行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来进行校内实训,主要的目的是让实训更加真实化,而真实化的最好检验标准就是主题饭店的经济效益,故在学期和学年教学实训验收中,可把主题饭店的盈亏做为重要的验收标准,也可用主题饭店的效益用来考核、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取得良好效益的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力及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做好学生的酒店顶岗实习工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的结合应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撑”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面向当前酒店业的需求,学校与酒店行业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学校、酒店的自身优势共同培养出酒店行业和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酒店四方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搞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建立起有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旅游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行业带头人共同组成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于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认证和研讨。
(2)校企合作办学:按照当前酒店行业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实行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援。例如:让本专业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深入到酒店一线,同时在学校建立酒店员工培训基地、专门培训企业的员工,以提高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经常让专业教师和行业带头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努力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搞好科研工作,同时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同时要求把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实际,例如专业教师科研为酒店餐饮企业研发出各种营养食谱、酒店多功能点菜系统等,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酒店的装饰风格、文化包装、环境美化、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专业指导,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努力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的指导和跟踪,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实习计划,适时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顶岗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找出需要弥补和提高的方面,并按标准严格考核,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对带队教师的选派工作,完善相应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动员、组织、考勤、奖惩措施、报酬以及学生和劳动事故的处理办法、教学效果的评定等等。另外与学校合作的酒店方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到社会效益,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在同行业的影响。
3.完善校内导游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实现实训与上岗的零距离
导游校内实训基地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仿真导游模拟实训室、导游模型讲解实训室、旅行社门市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建成后实现专门的实训管理,一方面要有充足的实习实训经费,使实训硬件和软件设备都跟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经常更新内容,使实训内容跟得上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不同年份的景区资源的变化情况、级别等,在实习实训投入和管理上不能一劳永逸。另一方面,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导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实验员、主讲课程实践教师等,同时也可聘请著名行业人士定期做课堂实训指导,如:旅行社经理、中高级导游员、外语导游员、景点景区负责人等。在实训过程中,可打破传统实训过程,让行业指导专业,围绕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办产业,努力实现实训的真实性,达到实训和上岗的零距离目标。
4.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旅游业与其它行业发展有所不同,它本身存在着淡旺季的区分,在旅游淡季的时候,许多旅游公司、旅行社、景区景点都存在着“裁人”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养闲人”,而到了旅游旺季的时候,旅游企业非常需要导游专业的顶岗实习生,故出现了“供过于求”“过不应求”的两种矛盾,为此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时间安排上不能因循守旧,应考虑到行业与专业的特殊性,按照行业的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有利于“校、企、师、生”四方的共赢,如:可以实行导游专业实习周或实习月活动,即在旅游黄金周或地方旅游文化节、民俗活动月期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达到人尽其岗的要求。
四、结语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媒的迅猛发展,信息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其带来大量信息与资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而旅游也首当其冲。许多旅游者是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来完成出游的全部辅助工作,从预订机票、客房,到购买景区门票,再到旅游景区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出游无不彰显智慧化。而在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针对我国旅游市场需要,提出“十年规划”,也就是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整体旅游市场上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使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高信息与高知识的现代服务产业。
二、“智慧旅游”的内涵
“智慧旅游”,也可以称为智能旅游,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拓展的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在实际运用上,主要基于云计算为构建基础,在消费者移动终端应用的直接辅助下,通过信息感知与互动等服务手段为相关消费者提供服务。
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以“游客为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与高效性提升旅游的体验与品质。而游客在旅游前,可以通过相关移动终端直接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计划与决策等,同时也可以针对某次旅游进行产品的预订与支付,降低旅游过程对相关手续办理的繁琐性与行程的盲目性。在旅游过程,可以及时通过移动终端对相关信息进行纠正。而在旅游完成后,还可以针对某个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为其他游客提供“攻略”,提高旅游区域的服务水平与游客的对外交流。而总的来说,其可以使游客的旅游行程更为顺畅与充实,有效提高旅游体验度、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等,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多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品质体验等等。
三、“智慧旅游”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提高传统旅游人才的综合实力,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并不能抛弃或简单的与传统旅游划清界限。这是因为对于智能机器终端来说,其永远无法取代导游与相关从业人员给游客提供的服务体验,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因此,对于旅游院校的现有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在重视“智慧旅游”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传统旅游服务基础知识的把握,进而有意识的提高培养质量,构建独有特色的培养体系。此外,针对我国旅游综合性人才匮乏的问题,各院校还应做好学生综合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工作,突破“智慧旅游”布局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拓宽合作机制,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需要的人才要熟练掌握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新知识。但是,对于我国此方面的人才市场来说,其存在严重匮乏的现状,而职业院校作为此方面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其可以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与人才需求较大的核心企业加强合作。建设智慧旅游人才实训基地,与智慧旅游企业,共同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等,进而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即解决企业人才缺口问题,又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对于“智慧旅游”产业来说,由于其所涉及的学科与领域较多,相关院校在进行旅游专业设置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智慧旅游”人才需要特殊性出发,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例如,网络与电化教学法,多媒体、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课程设置等等,一定要把“智慧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培养工作上。
四、面对“智慧旅游”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究
作为旅游院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存在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这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实际市场需要。如何在“智慧旅游”新形势下,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需要?这是我们每一位旅游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涵义
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行动导向为理论基础,在教学中运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平台,借助移动终端APP软件或相关技术,模拟出与实际相差较小的情境与体验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更为容易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一般会更加积极地去进行技能训练,实现三维立体的教学需求。
(二)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就是教师根据旅游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行业的岗位特点,合理分解其核心技能,为学生创设模拟、虚拟和实景等职业情境,给学生一种直接的情感体验,更能理解教材内容。其教学过程可由创设情境――模拟体验――总结评价三个部分构成。
1、创设情境
(1)借用相关工具,创设模拟场景
传统的模拟导游讲解课程,通常是教师把自己假设为一名导游,同时把教室或校园内某一区域假设为旅游地点,而学生则为游客。但是由于真实场景的缺失,大部分学生无法感受到真实氛围。因此,在创设情景中,教师还可以更为逼真。例如,佩戴“导游证”、遮阳帽、话筒以及导游旗等,安排学生到学校某一较近的景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进而让学生更为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与旅游从业性质、环境等结合联想,实现现代教学“立足课堂,高于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87
众所周知,《导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如何做导游,如何做好导游展开的,目的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将来就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这一课程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应偏重与实践环节的讲授。可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院校所采用的都是理论为主的授课模式,对导游学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实践环节。很显然,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不适应现在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也不适应旅游企业对导游人才的需求。针对于此,本文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学课程对实践环节授课模式的改革出发,对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进行探讨。
1 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现状
导游学实践环节的重点在于要使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并熟悉导游带团工作的全过程,了解并熟悉导游如何带旅游团、如何带好旅游团,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学课程一般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学生互相观摩的形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一些案例分析和学生的演示,但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教室发生的,缺乏在真实的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真实的角色扮演,学生体会不到作为导游人员的心态,很难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旅游活动过程中去,更不用说培养导游服务意识了。这就最终形成了“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导游讲解方法等知识性内容比较熟练,但对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实际带团的导游服务技能等内容却很难达到导游职业要求的标准。改革传统的导游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授课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2 导游学实践环节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结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导游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导游学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科学
目前,导游学课程的讲授一般按照传统模式:首先讲授导游服务以及导游人员的概念、特点及规律,然后讲导游的服务规范以及导游服务技能等等。在讲述的过程中往往是理论知识介绍比较多,实践行动比较少,显得空泛说教,缺乏学生从业需要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导游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开设导游课程的最终目的。
2.2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导游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无法得到培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2.3 实践教学环节难于实施
导游学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时困难较多:其一,不但需要实践教材,而且需要实践场地(现有的导游实训室太过简陋,很难达到导游实训的要求);其二,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其三,组织工作较复杂,特别是在校外的实践教学,学生方面难于管理,衣食住行、安全保障等等都要详细安排;其四,实践环节的费用问题难于解决。
2.4 任课老师实践经验不足
相当多的教授导游学的老师都是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真正的导游带团经历,也就缺乏对导游工作的实践认知。特别是现在高校的任课老师,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上课时从书本到书本,大部分还停留在“教教材”的传统模式上,严重脱离社会与学生实际。
2.5 考核办法比较简单
导游学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期末进行闭卷考试的形式。教师出一张试卷让学生考试,同时结合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情况给予一个最终学科分数。这样的考核模式,无形中把学生学习的主要精力用在机械记忆概念、原则和枯燥的要点等理论方面,忽视了对其应用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因此也造成了学生的“平时无所谓,考前背一背,考后什么也不会”的不良学习状况。
3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导游学实践环节的授课模式创新
3.1 丰富教学方法
在导游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精心设计的课件和相关的视频资料,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多样性,又能给予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诸如多媒体课件、互联网等模式,播放相关的视频录像等等,增加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2 强化课堂实践训练
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围绕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组织训练、现场考核等环节来展开。同时辅助一些录像和视频手段,给学生以较为直观的理论感受,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自己设计讲解内容和课件等,并且进行导游以及游客的角色模拟扮演,将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应用。学生既可以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学习,又可增强了解社会文化以及各地风土人情等的欲望;既可一定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角,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更可从旁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对理论的实践应用更为深刻,突出导游学的实践教学特色。
3.3 增加校园实践环节
增加校园实践环节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的真实景观当中进行导游实践的模拟训练,在相对实际的旅游活动过程中进行真实的导游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环节紧密衔接。学生自己设计导游实践环节,自己整理讲解内容,自己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导游的实际讲解和教师的现场指导,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体会导游工作的真实性,将理论真正的应用与实践。
学生在特定的导游环节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有扮演导游(包括地陪、全陪、领队)的,有扮演游客(游客可提出各种需求)的,有扮演接待单位服务人员的等等。通过实际的角色扮演和观察其他同学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在特定的导游环境和实践环节中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技能得到锻炼;再加上教师从旁的指导和总结,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将课堂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并能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得到充分的认识并加以改正。从而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导游学课程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巩固了理论教学成果。
目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加入了这一教学模式,并且已基本形成了定式,也已形成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的独特的导游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校园体验式教学。
3.4 调整和规范教学内容
进行市场及学生需求调研。通过对旅游企业进行调研或者召开专业论证会,充分认识和明确导游学课程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根据旅行社就业需求及时调整和规范课程内容,避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在与旅游企业相关人员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明确指出熟练掌握导游学基本技能的操作规范和标准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对导游学实践环节以及实践内容的需求,尤其是导游学课程实践环节的授课模式在学生中进行调研,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3.5 完善实践训练教学体系
完善现有的导游学实践环节模拟教学体系,可将实践内容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同时,编写导游学实践课程指导书,将每模块、每阶段的实践项目与目标具体化,形成详细的指导方案,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6 引入社会实践教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利用学院所设定的实践小学期的契机,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即在小学期,专门设立了旅游的实践课程。学生在小学期可以真正的走入到社会旅游活动过程当中,在真正的旅游活动中理解和感受导游的工作内容,而导游也会在导游讲解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引导,让学生的理论真正的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检验和应用。
3.7 提高导游教师的实践经验
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引导在导游学课上是十分重要的,既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对导游教师进行必要的实践培训,比如选派教师去旅行社顶岗;支持教师实际旅游活动;鼓励教师考全国导游资格证等,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双师”资格,使得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
总而言之,通过对导游学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之下有机会进行实践环节的体验和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对导游工作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最终为实现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