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9 17:2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生毕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分期”与“变迁”:对近代中学教育改革的整体认识
作为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出来的中国现代教育家,舒新城身上有一种现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忧患意识,这激发了他反思这一时期中学教育转变的历程。首先,体现在他对戊戌维新后中国近三十年中学教育改革的认识上。戊戌维新后三十年间,中国社会形态从晚清封建帝国转变成为中华民国,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历程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也鲜明反映在中学教育改革的历程中。舒氏作为这一教育改革过程的实践者,对这一变化历程的整体认识尤为深刻。他把这三十年间中学教育改革历程划分为八个时期,“第一期为中学启蒙期,第二期为建立学制统系期,第三期为清代教育积极进行期,第四期为文实分科期,第五期为民国教育革新期,第六期为添设二部注重职业教育期,第七期为三三制期,第八期为四二制期。”[1]他的这种划分方法,是运用当时流行的进化史观来认识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结果。其次,舒新城对每个时期中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作了概述。启蒙期(1896-1902年),虽传统书院仍占大多数,但这一时期由书院改办而成的中学也零星出现了,而且,“中学学制上的系统与学校中的地位并经确定了。”[2]这为以后中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建立学制统系期(1902-1903年),学制抄袭自日本,但系统的学制未曾实行过。清代教育积极发展时期(1903-1908年),主要表现在“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上。他说:“此时的中学不独在理论的学制系统上有确定之位置;因科举递减,各府书院改为中学,在实际上,中学亦定了不拔的基础。”[3]关于文实分科时期(1908-1911年),他客观地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学改革的优缺点,“此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使中学教育倾重于适应个性———但实行者甚少。”[4]民国教育革新期(1911-1917年),他认为最主要的变化为把中学年限由5年改为4年,而且订立了女子中学规章,这树立了男女教育平等的观念。注重职业教育时期(1917-1921年),他总结了其中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即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分科选科、女子中学教育,实用主义色彩浓重。三三制期(1922-1925年)和四二制期(1925-1926年),他认为这主要是根据中学教育的年限划分的。这一时期的中学教育开始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最初,初、高中各三年,即三三制;但后来变更为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即四二制。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舒新城对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中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有几个特点:第一,他对近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学教育的认识是以当时流行的进化史观为依据的。这一方面当然是受当时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更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积极学习西方的热情。第二,舒氏发现近代中学教育改革,经历了由最初的效法日本到德国,再到美国的转型历程。在这一转型背后,蕴涵着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即在中国近现代,特别是后,中国的文化教育活动都是“对‘救亡’(经世、救国、救民)的关注,‘现实功利’压倒了对‘知识、学术、真理’本身的关注。”[5]舒氏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反映了近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学教育改革由最初的间接引进西方教育(以日本为中间媒介)到后来直接引进的转变,而且,在引进中更加注重实用和现实价值。
二、论中学学制和中学课程的改革
舒新城有着十几年的中学教育实践经验,这为他充分认识中国近现代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感性经验;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又善于从理论高度去总结中学学制与中学课程改革的经验。
(一)关于中学学制改革
1921年7月,舒新城被聘为上海吴淞公学中学部主任。此后,他应邀到京、津、宁三处的一些重点中学,如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南开学校中学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江苏省立一中等参观调研考察,在这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他写成了《中学学制问题》一文。此文开篇指出了现行中学学制(即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年限过短、第一年课程与高小第三年课程重复、课程规定机械化等。然而,他认为,“学校设立于社会之中,一切设施,均与社会需要有极密切关系”[6],教育应当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因此,他“主张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双方兼顾。”[7]他还指出,这种教育改革还可以从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社会现实需要两方面来看,“儿童至青年期,个性之差别渐显,个人之需要渐异,有偏长于艺术者,有偏长于数理者,有偏长于其他各种科学者,有宜深造者,有宜浅就者。学生因个人家境之关系,有毕业后须升学者,有毕业后即须谋生者。”[8]针对以上问题,舒新城提出了具体的中学学制改革构想:第一,根据各个学科和教材的程度,划分为若干学分,每一学科划分为甲、乙、丙等十学程;第二,实行学级编制,即以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划分不同等级,以每一科相同学程学生为一组,学生学级升降标准,以对于某一科某学程之学分能否合格为主,不牵涉其他各科;第三,学生某种科目,应在某组受课,经教员考查学业成绩后加以审定。考察、审定办法是由教员组成委员会议定;第四,学生所修学科,分为必修科、选修科与分科。必修科学生均须修学,分科共分文、理、商、师范四系。每个学生修业期限定在五年,但允许修满四年并修满学分学生提前毕业。五年不能毕业者,也允许延长修业一年。
(二)关于中学课程改革
关于中学课程改革的建议构想,也是建立在他对京、津、宁三处的一些重点中学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的。他利用当时引进的西方统计法和对比方法,综合考察了各个学校的中学课程的共性,1922年写出了《中学校课程的研究》这篇长文。他在对比各个学校中学课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时我国中学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课程设置上,中学分科必修科占比重低,普通科必修科占比重高;共同选修课占比重低,分科选修课比重高;师范必修科比重高,选修课比重低;第二,各科教授时数以英文为最多,中文次之。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了中学课程改革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一般原则为四点,即,课程是达教育目的之一种方法;课程是随着教育变迁而变迁的;课程的内容与适合现代生活之中要具有打破现实生活的精神;课程应具有达到教育目的的简捷性。[9]特殊原则为六点,即:中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兼顾普通文化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应当两方兼顾到;中学学生身心发育正盛,思想变迁甚速,课程科目应有选科以应其需要;中学学生活动力强,课程材料宜选择与日常生活切近者,使与环境多有接触;中学学生感情特盛,课程的科目宜多,方面宜广,以丰富其生活而使之社会化;中学教育非以研究纯粹科学为目的,课程材料的排列宜多心理的少论理的;中等教育应注重学生自动,故授课时间每周最多不得过三十小时。[10]在上述中学课程设置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指导下,他设计了一套中学各级课程表,如初级中学普通课程表、幼稚师范课程表、高级中学师范课程表、文科预备课程表、理科预备课程表、农科预备课程表、商科预备课程表等。总之,从他对中学学制和课程的设置上可以看出一个特点,他主张把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双方都兼顾起来,但其重心还是在职业教育上。他之所以有这种重心偏向,正如有学者所说:“舒新城在中学教育中强调职业训练,一方面,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有感于中学生失业问题的严重。”[11]
三、论中学德育教育改革
作为一名教育实践者,舒新城对中国近现代中学德育教育改革的认识和体悟也是相当深刻的,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从中国近现代中学德育变迁历程来看,他认为这一时期德育教育有一个逐步转型的倾向。在《一个改革中学学生自治的具体方案》一文中,他系统总结了我国近现代中学德育变迁的历程:晚清时期,中学教育改革办法都是直接抄袭自日本,而日本在德育教育方面又是模仿德国军国民教育模式。对中国来说,这种模仿算是二度模仿了。虽这种模式只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但“学生对于教员校长当绝对恭顺,对于校章当绝对服从”[12]。中国传统的师严道尊的遗风犹存,学生在德育教育上只得被动接受。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从前被动的中学生慢慢在社会中崭露头角,特别是、后,民主思想慢慢深入人心,中学生除了在校读书之外,开始逐步参与社会活动,接受社会德育方面的洗礼。这就带来一个矛盾:一方面,中学生大力追求自由、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却又使得学校、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舒新城便指出:“中等教育者,平昔对于教育,大多数只负灌输知识之责,对于学生行为不负指导责任,关于教育上各方面之理论亦少研究,推行学生自治,大概为模仿的,而非因时因地的,故一校有误,他校多蹈其覆辙。”[13]他认为,在这种矛盾压力之下,就要求教师们对学生多“注重于人格感化”、“训育之责”[14]。其次,从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来看,他认为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他说:“在学识上小学生知识较浅,不足以领导群众,大学生学识又太高,亦难为群众所了解而使之遵从,只有中学生间于二者之间,上有了解专门学识的基础,下又足以使群众了解其言行;民主国社会上的一切活动,都当植立于民众意志之上,中学生在一切活动中当然为重镇。”[15]不仅如此,“中学生因受过相当的教育,对于世界潮流、国家有相当的见解,并且系中产阶级,有余暇时间闻政治。以其识力与地位可以左右国家政局,在政治上也可为重镇。”[16]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和紧迫性的。那么,怎样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呢?舒新城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首先,他提出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几个重要原则:(1)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团体之活动分子。(2)团体组织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只利用机会引起其动机,自立于辅导地位。(3)团体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教师只在旁监察。[17]从这三条原则来看,主要是强调中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辅助作用。其次,他提出了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几个实践方案。崔运武在《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中将其总结为四个方案,即:提倡以学校、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治模式;提倡德育教育生活化;倡导以劳动代替体育的道德思想泛化运动;倡行中学男女同校等。[18]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近现代转型期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舒新城把十几年的中学从教经验和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吸收相结合,考察了中国近现代中学教育改革的历程,深入探讨了中学学制、课程和德育教育的变迁和原因,提出了中学教育改革的构想、原则和具体方案。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中学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对当今的中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一些改革构想、方案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不能抹杀他作为有良知的教育家不断求索的热情和勇气。
关键词: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会考 监考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1]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2]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陕教基[2008]18号.
据《教师报》报导,根据2013-2014 学年度总结,共有5000 多名莫斯科市中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了莫斯科市立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职业定向项目,选择确定了自己今后的职业。该项目帮助莫斯科市的中学生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职业和选择学习什么专业。目前有首都的890 所学校积极参加该项目,有16000 多名十年级中学生注册参加《中学生知识分子教室》这一独一无二的职业定向系统。
在此虚拟教室中,学生们测试自己的个性、才能和选择某种职业的可能性。根据测试的结果,安排学生到潜在的用人单位根据专业从事各种各样的实习活动,如参观、大师班、生产实习、远程实习,甚至是为期两个月的临时就职。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关于某个职业的十分可信且业经检验的信息以及相关劳动价值的概念。
莫斯科市立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用这种方式帮助莫斯科中小学的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让他们在入大学前就能够感性直观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信息链接】
市立职业生涯发展中心成立于2013年秋。该中心组织了独一无二的大学生对中学生的辅导系统。享受莫斯科市政府奖学金的大学生在该中心学监的领导下担任中学生的辅导员,帮助中学生在众多的职业中进行定向,在莫斯科这个大都市所提供的无穷尽的职业方向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生可以免费参加该中心的所有培训和大师班。
给中学生提供的实习活动也通通是无偿的。该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下一代在中学里就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
该中心所从事的活动是非常迫切和必须的。特别是当前,根据统计,60%的高校毕业生不能从事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不从事本专业等于白白浪费了5年的光阴。造成这种统计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对于职业自我定向的不正确观念。市立职业生涯发展中心希望改变不正确的观念,开启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该中心建立四个月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已经有70所莫斯科的高校、700名市政府奖学金生和830所莫斯科市的中小学校成为其伙伴。
2014年2月17日莫斯科市教育局签发了第29号决议,市立职业生涯发展中心成为国家预算单位,负责为莫斯科市的中学生提供职业定向服务。该中心还是唯一负责分配莫斯科市政府奖学金的单位。为了获得该项总金额为650万卢布的奖学金,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成绩达到“良好”或“优秀”,还必须在首都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中开展职业定向活动。从2014年2月开始该中心专门负责吸引大学奖学金生和莫斯科市的用人单位一起参加为中小学生组织职业定向的辅导。
根据市政府的决定,该中心将负责提出莫斯科市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并负责跟踪奖学金生的情况。中心有权力根据奖学金生参加职业定向活动的情况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重新分配莫斯科市政府奖学金。该中心隶属于莫斯科市教育局。
论文摘要:现代职场的工作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中专职业院校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线技术人才,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也同样需要较高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以此满足工作中的需要。本文就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要论述。
1 现代企业对人写作能力的需求分析
了解现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写作技能的需求有助于语文教师针对学生技能需求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对现代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写作能力需求的调查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的了解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中专毕业生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求中专毕业生能够根据企业以及岗位的需求进行相关应用文的写作。因此,现代中专语文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写作能力作为重点,强化中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 中专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2.1 树立科学的语文应用文写作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针对现代中专教学中学生对基础学科不重视的现状,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基础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中专语文教师开可以通过招聘信息的介绍以及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需求的介绍入手,提高学生对语文写作能力的认识,为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为了强化中专生对语文写作能力的认识,中专语文教师还可以聘请已经毕业学生回校进行交流。通过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的了解为学生认识到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奠定基础,为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2 针对专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中专语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需求进行教学侧重,以此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写作能力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例如: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需要其具有一定的基础应用文写作能力,能够进行总结报告、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以及相关技术性文件的编写。因此,对于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应从起职业需求入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文件组成、编写需求等作为教学重点,以此为学生职业所需技能培养奠定基础。而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则应根据会计人员从业需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总结等财会文件、文章编写进行介绍与教学。通过针对学生专业需求而设计教学内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进口专业需求、突出教学内容适用性入手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围绕专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此实现面向专业需求的基础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专业的挂钩,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2.3 注重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中专语文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现代教学研究理论出发,中专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应以专业技术应用以及兴趣培养入手,调动学生对写作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现代中专生生源质量的下降,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基础进行教学。同时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作为基础开展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针对传统写作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根据专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后,利用现代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基础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针对学生工作总结以及相关专业内容记录总结的需求。设置一个情景,并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由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撰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写作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仿照实际工作的情景进行写作能力训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专业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果,达到训练目的。 转贴于 在笔者的实际工作中,采用了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两种方式的写作能力训练方式。通过直接体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实际工作中的 写作需求,通过间接体验使学生掌握并细致的了解写作重点。根据专业需求设计的体验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的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符合实际需求。
2.4 注重专业实际案例解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中专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训的过程中,中专语文教师应加强实际案例、实例的解析讲解。通过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文字写作工作以及相关文件记录、总结的解析,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以及常用写作格式、重点。通过实际案例与实例的解析讲解,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写作的实际经验。并利用2.3中所述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以此到写作能力培训的目的。在根据专业实际运用的案例与实例解析中,中专语文教师应从语言运用入手、注重学生不同应用文格式、写作方法的培训。同时通过针对专业实际运用的案例、实例选择,提高学生对写作方法与技能的了解与运用。例如:木材加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家具设计、家具行业基础木材加工操作与管理、家具生产技术控制与设备操作等工作。因此,其实际案例选择应根据学生从业后的工作总结、事故调查与分析、操作sop编制等工作需求进行内容选择。确定一个教学内容后,针对专业需求进行分析与技巧的讲解。以操作sop编制为例,在木材加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中、根据企业要求的不同需要编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即岗位sop)。中专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企业先行sop作为基础进行讲解,并对编撰过程中的相关技巧、重点等进行解析。以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语文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了解现代木材加工企业岗位管理以及相关文件内容。运用实际案例与实例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对本专业从业方向所需写作能力有所了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 根据现代中专学生语文写作能力需求强化教师综合素质与技能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现代中专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训需要中专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教师对不同专业发展方向的职位相关写作能力需求有所了解、对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写作文件有所了解。因此,现代中专语文教师必须在注重教材、教学大纲深入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与相关专业教师的联系。通过对专业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毕业方向的掌握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另外,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中专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不同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相关的文件范文。以这样的内容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材料,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训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是关系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技能。为了提高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中专语文教师应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科学的选择教学方式。针对现代中专生源质量以及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 潜移默化 思维方式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中学从事数学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推动中学数学的教学发展,促进中学生学好数学,同时也体现一位中学数学教师的力所能尽的工作职责,就如何让中学生学好数学淡点体会。
1.让中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科学之母、它无处不在。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炎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远古时代起一直是人们幻想的“顺风耳”、“千里眼”、“空中飞行”和“飞向太空”都离不开数学。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更没有世界领尖水平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如果没有数学也许我们还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更不用说和平,维护和南海合法权力,保护。随着科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更加重要。如海湾战争是一场现代高科技战争,其核心技术竟然也是数学技术。美国总结海湾战争经验得出结论是:“未来的战场是数字化的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将更加重要,要让中学生学好数学,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数学的重要性。
2.培养中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自得其乐的人。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大凡学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在岸上谈如何学习游泳,谈一会儿就会使人感到厌烦。但如果能亲自下水体验一下,并努力地去学着游,情况就不一样了,渐渐地会爱上这项运动。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开支越来越大,加之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读书花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钱不能就业,导致社会上流行新的“读书无用论”。而我们的中学生多数都来源于农村,经济来源极差,很多只图混个毕业证可以外出打工,即使家里供养得起,许多学生已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要让中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 事关重要,如,在讲课是要一题多解,让数学近贴近学生生活也是一种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3.要充分引导中学生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反应力
数学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它不能依靠死记更背。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数学,我的主张要让学生学懂、学活。除了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反应力,创造力。如:我们在学习平面几何那章就需要的是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在解题时首先理解题意,观察图形,找图形间的相到关系,找出它能适用哪些公理,定理,这就需要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如果需要作辅助线时还需要学生充分发辉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数学老师要认真备好每节课
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老师能站在讲台上授课,必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和丰富的知识应对台下的学生,所以必需备好每节课,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将新知识与学过的课程相联系,上好一节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教学里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准备和课堂,教师的语言干瘪苍白,教师的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其量不过是:“信口开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难力。因此,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越充分.主动性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高。
5.数学老师要生动形象的讲好每节课
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必需讲好每节课。首先,教师必需注意积累丰富多样化的知识,因为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学生会提出相关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当场回答,那将失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老师一但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高尚的地位,学生就不愿听他讲的课。其次,必需做到正确、独到、清晰和流畅。正确:就是不说错话。“小笼子放开,大笼子锁住”;独到:就是要有特色。用自己的语言讲他人的观点;清晰:教师对内容的熟悉、淡吐清晰、语言的明白;流畅:短时间内表达出观点和设想的数量。 第三,要做到讲课要有吸引力。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精力难以集中;就是集中,时间也很短。所以,老师一定要将学生的精力吸引到课堂,让他能认真听课。第四,教师要树立形象,树立自身的魅力。魅力是指思想感情方面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是第一感观形象。如果没有魅力,就是讲得再好,学生也不会集中精力去听。只有当教师有很强的魅力,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听你的讲课内容。
6.中学生要认真听课、掌握思维方法
学生要认真听好每节课,随着老师讲解积极思维,作好笔记,同时要还要做到不断生凝、质凝,敢于提问、答问,要想想老师的讲解是否完整无误,解法是否严谨无瑕,如果有凝问就应大胆提出,切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7.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有不少学生认为,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所谓的作业就是指书面作业,因此,不少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为交作业而做作业的现象,起不到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用。其实,正确的完成作业的方法该是: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和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和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学生要学好数学,除了要做到上边所谈外,还要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潜移默化地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对一个问题最好是提前思考,找出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老师的思维方式比较,取长补短,进而形成自己和思维方式。同时还要通过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学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拉丰的《激励理认》,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农村班主任 留守少年 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
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农村中学班主任,还存在一个留守少年的问题,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就更严格一些。本文通过我对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总结。分析农村中学了班主任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侧重阐述了,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
一、目前农村地区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一)待遇低使农村中学班主任缺乏工作热情
教师的工资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受本地区经济因素的制约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很低,严重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一)班主任的角色认识不清
农村中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班主任工作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很对班任注意了学生的纪律、安全、卫生。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缺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三)“留守少年”的原因使农村班主任工作更加难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少年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人生观上的扭曲,出现性格和心理上的异常。使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更加难做。使农村中学的大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
(四)缺少必备的班主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农村班主任中很多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有些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缺少系统的学习。不具有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懂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管理学。
2、忽视班级干部在管理班级中的作用,随意挑选一些学习好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3、农村班任中普遍出现关注优秀生和后进生忽视中等生的现象。缺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与家长沟通,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思想工作的开展。
(五)缺少社会的理解,农村中学班主任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对农村中学班主任只强调奉献、责任、爱岗敬业,忽视了班主任物质和精神上的基本要求。农村中学班主任由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大,使农村中学班主任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出现一些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焦虑易怒、精神不振、自卑、嫉妒情绪较重等方面。
二、农村地区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学班主任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有;
1、对学生缺少母爱一样的关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养成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强,不容易和家长老师接触沟通。需要班主任过多的付出关心与爱护。现在的农村班主任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缺失了付出爱心的那种激情。农村留守少年,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少的就是父母的爱,如果班主任在这方面不在对学生拟补,学生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2、班任中普遍存在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所谓的教书育人是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个人的品德出现问题,学识在高也是一个废材。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宗旨,学生的培养德育应该是首位。
3、农村地区中学班主任压力大、工作量大,导致班主任对工作产生厌倦。
三、做好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几点措施
作为中学的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会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级。基于多年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我总结出了几条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一) 班级管理理念要更新要
班级管理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工作,需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做到:根据时展的需要,正确认识中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做一个有爱心的班任
作为班主任平时多接触学生,像母亲一样关心学生,尤其更应该关心留守少年。学生遇到困难班任首先要冲到前头,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的亲人,你就像他的父母。这样,学生就愿意跟你接触,有话愿意跟你说,你在班级说话有号召力,甚至不用班任说话,部分学生就会组织起来把班级工作做的条条有理。我总结了一句话就是:“用你的笑脸面对学生,用你的爱心感召学生”。
(三)班级管理要科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作为班主任,要让中学生学会更多的自救知识和生存本领。培养中学生的生存意识。使生存教育成为中学一种常规教育。班主任还要制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要充分依靠学生,建立健全班级的组织机构,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起主要作用,班任只是一个任务布置和协调者。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管理班级的意识。做到“管放结合”。
3.允许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监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合作意识。不要什么事情都是班任一人说的算,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班任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监督班任和班干部的工作。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
四、班主任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班主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现代的家庭对子女都很溺爱,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有时班任对学生管理过严就会招至家长的不满,有的甚至到校无理取闹。社会上很多不良信息传递着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使很多人对教师有了错误的认识。现实中教师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远大于其它行业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教师永远是一个弱势群体。
总结
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爱心工作。需要工作在一线
的农村班任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和汗水。“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农村中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学生,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一种“事业”而不是“职业”,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身心特点和生长规律得到全面、完善的发展。用我们的爱心换得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徐守旭. 农村教育的困惑[J]. 山东教育. 2007(31)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漓江出版社,柳州市教育局编著 2003年11月版;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2006——2007年第一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刘岳松12三2七(12)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宣 扬苏州大学1966、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负责运动队训练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掷、跳跃及运动后的恢复手段
翟庆梅苏州大学1968、3本科中学高级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及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篮球队技术及裁判规则指导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1954.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1969.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田径裁判
张征兵苏州大学1973.3本科
中学一级投掷,中长跑,体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扬州大学1974、3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研组组长,长跑及“冬锻三项”
常玉春扬州大学1973、6本科中学一级短跑及跳跃,篮球队
於海燕南京体院1974、7大专中学一级教研组副组长,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及长跑
刘岳松江苏教院1967、1大专中学一级主攻方向:“冬锻三项”
张体成扬州大学1980.5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二级体育保健、篮球裁判及训练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五、 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安排
张体成老师在教学、教科研方面由朱月芳指导,运动训练方面由宣扬指导。 共2页,当前第1页1
六、 本组具体工作安排:
1、制定教研组计划及科研计划,上传本组公开课计划表
2、各人上传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3、制定校田径队常年训练计划。
4、加强运动队训练,积极备战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5、做好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报名工作。
6、参加镇江市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7、各人按期开课,本组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8、继续加强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对市运动会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进行总结。
9、准备参加镇江市第七届“冬锻三项”比赛。
10、全面总结校运动队工作,写心得体会。
1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验证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12、学期结束前,总结本教研组工作情况,上缴有关材料。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在总结近年来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温州市教育局制定印发《温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实施意见》。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今年我市高中考试招生坚持“大平稳、小调整”的思路,考试科目、考试要求、报名资格、招生原则、录取程序等方面与去年保持一致。考试时间、加分政策等方面根据相关要求,略有调整,整体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原则。同时,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温教基〔2018〕76号),对2021年起考试科目的分值和高中录取等变化要求进行预告。
一、有关学业水平考试对象、科目和分值等
学业水平考试对象是温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班学生和在温就读,其父母已取得《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或《浙江省居住证》的温州市市外户籍初中毕业班学生。2019年学业水平考试包括文化科目考试、体育考试和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各科分值:语文和数学各15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口语30分)、科学180分,社会思品卷面分值为100分(其成绩按50%计入总分)。考试时间:语文、数学、科学各120分钟,英语90分钟,社会思品100分钟。
二、有关高中招生录取原则办法
高中坚持择优录取、普职协调、信息公开等原则进行。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平行志愿录取。在温州市外或温州市内县外学校就读学生,回原户籍地报考、录取按规定进行。温州市外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设区市招生,市外民办普通高中在我市招生,须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市外民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生源地普高低控线下的考生。
三、有关变化与调整
(一)考试时间。
根据安排,今年全市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时间在4月27—28日(周六、周日)。中考体育考试时间依然安排在4至5月,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决定。文化科目考试安排在6月15日—16日(周六、周日)举行。
(二)考试科目分值和高中录取要求变化预告。
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细则》(温教基〔2018〕76号):从2021年起,社会思品卷面分值为100分,按80%计入总分)。
从2021年起,初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中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须达5B及以上;参加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和县(区)中学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须达2A3B及以上。考生在报考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时,其相应的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必须达到A等;考生报考理科特色生时,其科学实验必须达到A等。
(三)特长加分政策变化预告。
从2021年起,高中招生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类获奖加分政策,初中学生体育、艺术、科技方面获奖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
一、成立自律小组,以学生管理学生,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识.
根据校纪班规,在规定好目标后,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醒自查,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使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正常化,制度化,,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能力。自律小组各个成员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每日班级的考勤,卫生,仪表服装,校会以及课前准备和课堂纪律的监督与劝导,做好宣传工作,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班级形成一个有正气的良好班风,为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律小组各个成员各有分工,每日与参加年段评比的同学保持联系,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通知有关同学予以纠正,使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重要作用,自觉为班级争取荣誉,做到自觉自律。
二、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三、个人感受: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发现初一的学生充满活力,容易冲动,有些任性,经受不住挫折,自我控制能力差,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学习和娱乐,随着社会风气的复杂化,这些学生经受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心经常飞出去了,人也跟着去“实践”了,干一些与《中学生守则》不相符合的事情,加上个别家长在家中缺乏耐心,动辄发脾气,将学生的全部责任推交给学校,这无形增加了班主任的压力,不得不思考新时期的管理模式。
四、优选班干部,找准“领头雁”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一群好的班干部,他可以以身示范,带动和感召全班学生,使班风纯正。因此,本期共推选了三轮班干部,第一轮由我指定,管理一个月;之后的一个月,由学生共同选举,管理一个月,效果一般;第三轮由推选和我的考察相结合,一直管理下来,效果良好,每人都能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增加责任感和荣誉感。
五、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行为。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一开始我就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我们学校新时期的发展特点,注入新的方法和活力,联系实际,举例逐条剖析,讲清其现象、原因和危害,将它们作为行动的纲领,出现问题及时对照守则处理,找出改进的措施。
六、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音乐治疗 音乐心理辅导 身心健康
进入新世纪,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开了,其中也确立了《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价值,并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第一,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第二,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要求培养中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育的这两大目标从宏观上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方向,从微观上明确了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学校教育中音乐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借助于音乐治疗的特殊技巧,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融入于学校教育当中,进一步结合心理学和音乐的相关知识,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选取风格各异、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缓解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烦恼。
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学习方面而言,中学生在这一时期所承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从初中起始的题海遨游,中考阶段的一二三模考,高考前期的练兵备战,到某一个时间段里有可能出现的摸底考试、快慢分班等诸多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阶段和过程。其次,还有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接踵而来的班级、年级排名所带来的压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费尽力气地使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排名的前列,学习一般或较差一些的学生又会担心考试后自己的班级排名没有进步。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少数学生又会对考试产生莫名的恐惧感,而毕业班学生的类似情况则更为突出。一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觉得自己身心疲惫的学生人数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而每晚能保证充足睡眠的学生少之又少,部分学生会有程度不同的失眠困扰。
综上所述,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焦虑、忧郁、身心疲惫和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让他们放松心情,或让学生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等来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但是,我们也不妨体验一下音乐——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减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查阅“音乐治疗”资料和相关理疗案例可以发现,一些我们熟悉或偶有聆听的音乐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显现着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和价值——音乐治疗。
1.焦虑和忧郁的缓解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焦虑和忧郁常常使学生缺乏自信,对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悲观消极的态度。对此,在音乐治疗中,可选用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风格明朗秀丽的乐曲。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实践证明,这些乐曲对于缓解焦虑忧郁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音乐疗效。
2.身心疲劳的缓解
节奏缓慢而韵律安详的音乐能够减低人体内具有刺激和兴奋作用的激素,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轻松舒畅,从而使精神疲劳得到消除。这样的音乐可以选择的很多,如《夏日圣地》《蓝色多瑙河》《献给爱丽斯》等。教师适时做出语言引导,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逐步得到放松,闭上双眼平静地聆听音乐,以获得身心的全然释放。
3.失眠的缓解
这个问题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毕业班的学生白天学习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晚上因精神紧张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失眠发生在晚上,音乐理疗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故可改由教师选择乐曲,指导学生在晚修或自习后聆听。温柔、流淌的音乐陪伴自己放松入睡,不失为治疗失眠的一项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失眠的乐曲有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等。
二
学校开展以音乐理疗方式为媒介,以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的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此举,对于缓解学生压力,抚慰学生情绪,完善学生性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音乐心理辅导又可以使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延伸,使音乐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深入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积极探讨和开展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开展音乐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包括: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如果要很好地发挥音乐心理辅导的功能作用,教师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和其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共同构建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教程。
1.教师应首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系统地做出归纳和总结。与此同时,学习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案例分析和理疗实践知识;进而结合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建立与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实状况紧密关联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音乐心理辅导结构体系。
2.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针对音乐心理辅导工作需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传授知识、指导实践;适时组织音乐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进行有关方面的考察学习,以达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辅导相结合、互辅佐、融会贯通、教学相长的最优化音乐教育效果,构建学生迫切需要的音乐心理辅导之家,为中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3.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音乐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宣传、宣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时期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音乐可以给予他们的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积极作用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心理辅导,使音乐心理辅导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
在学校音乐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遵循理论到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原则,积极探索音乐心理辅导知识,着力提升音乐心理辅导技能和辅导实践水平,完善音乐心理辅导实践性教学条件的建设,防止将音乐心理辅导流于形式,成为有其名、无其实的口号性的一阵风。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创建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团队,定期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班会或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就音乐与音乐的心理辅导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求得认同。以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真正理解并乐于体验音乐,体验音乐心理辅导,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学校音乐心理辅导的基础和氛围。
总之,“音乐治疗”这一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已经广泛运用,但运用于中学生的音乐心理辅导还比较少见。而把它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就更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讲,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学音乐教育之中是可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二、培训目标
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和新体制。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参训学生,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熟知,并能深刻理解和贯彻,能够牢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三、工作任务
1.巩固和扩大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体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通过名校名师的高考课程辅导,提高我县在校中学生的素质,提高高中升学率。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大学的远程网络教育。
3.利用大学的专家教育资源,为全体学生开设科普讲座、专题知识讲座,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方法、新课程体系解析、高考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在要求,主要开设科普讲座、专题知识讲座,教学方法辅导、新课程体系解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高考课程辅导等。
培训形式: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
五、工作步骤
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从年开始实施,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以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的一中大学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一中设立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一中中学生教学辅导教学站。
2.制定实施计划。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一中教学站分别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将实施计划或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备案。
3.一中教学站要积极配合做好“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
4.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项目。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学习。根据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提供的资源,一中教学站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阶段
一中教学站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报县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1.一中教学站要从提高全体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教育扶贫项目”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口才能力 培养
随着我国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中职生顶岗实践的逐步推行,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才能力进行探讨。
1.中职语文教学侧重于口才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中职生面临的是就业问题,要融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而社会交往中最直接的工具就是口语,所以说话训练更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故教材应该增设说话训练的内容,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多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因而对文化课学习没有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说话训练则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作为各中职学校的基础科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谋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很容易把学生培养成“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水平。其次,传统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很可能产生这样的一种现象: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领悟。教师独揽课堂教学大权,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知识,完全没有了主体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能力被忽视。
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口才训练的主要环节。
2.1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的心理状态。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2.2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必须强化脱稿说话的训练。有些同学长期以来养成了离开稿子就说不了话的习惯。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越拿惯了稿子依赖性越强,依赖性一强就越离不开稿子,而拿稿子念是无法训练思维的。所以在思维训练中应该采取“强行断奶”的措施,一律进行脱稿说话训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使学生克服对稿子的依赖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3.中职学生口才表达能力存在问题及成因。
第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一旦进入学校,全身心的集中所有精力致力于考试高分,久而久之,素质教育被搁浅,知识技能等实际应用性素质被无情的抛弃。在教材方面虽然有补充,但在主观意识上得不到必要的重视,一言以蔽之形同虚设。
第二,教学模式陈旧难改,形成哑巴语文教学的怪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字词句结构学习,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严重的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实现语言文字的功用性教学,一言堂往往导致只听不说,从而不会说、不愿说的现象潜移默化形成。
第三,中职学校自身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重专业技能情文化基础培养。教师和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技能培养上,无法形成适应社会综合素质要求培养的应时培养模式。
4.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才能力的对策。
在多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是关键。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发现问题、调动积累,引发创造性地重新组合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向互动,以师生发问的形式为整合内容,以与作者和教师的对话为探究对象。为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以一组问题为呈现形式;以创新为思维特征而不是以筛选为思维特征;以开放性学习为学习行为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与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