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

时间:2023-02-13 16:4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

第1篇

【关键词】评语 寄语

评语和寄语是每个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做的“功课”,每每此时,许多优秀的教师总会费尽心思地给学生“画像”,别具匠心地传递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当然,也时有“网上当(down)”“简单拼”“多人用”的敷衍现象。殊不知,评语是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生活的综合素描;寄语是任课教师针对本学科的学习,给学生的未来学习提出的“小目标”。因为二者都是以书面形式存在的,学生可以“反复咀嚼”,因此不能怠慢,以免贻笑大方。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却常常忽视了这些评语和寄语的教育影响力。在审阅过程中,总有一些评语或者寄语让笔者如鲠在喉。

精彩的评语和寄语,即使寥寥数语,也足以让我们“看到”学生的样子,甚至“看到”背后站着的教师的样子。但是,我们最常看到的是许多评语沦为“平语”――千人一面,平淡无华。许多寄语没有“寄”语――缺乏学科特质,缺少驱动功能。还有些评语和寄语,因为一味地追求辞藻的华丽,忘记了本身的功能,显得华而不实,空洞无物。

一般而言,班主任撰写评语多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业表现、审美情趣、个性特长等方面入手,而任课教师的寄语撰写的角度则相对单一,重在凸显学科性。但是,不论是班主任的评语,还是任课教师的寄语,都需要我们树立读者意识――送给儿童的;强化功能意识――促进儿童发展的;客观看待不足――儿童是在错误中成长的。好的评语,应该在多维、全面、一分为二的基础上聚焦学生的特点,发现“一组长处”,点明“一点不足”,提出“明确期待”;好的寄语,应该结合本学科该名学生的学习,可讲优点,可谈不足,但一定要“寄”出希望,这是寄语的特质。寄语可长可短,但一定要有特质,特别是学科特点要落实。

一、寻找一组长处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让他们在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中树立成长的自信。当然,评语的表扬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夸大。有些教师在评语中的表扬过于笼统,缺乏个体的针对性,过分夸大,言过其实,一味堆砌辞藻,华而不实。这样的评语难以激励学生向前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赏识学生,具体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才能通过静止的文字向学生传递向上生长的力量。下面的这则评语就是因为拥有了“具体的描述”,让表扬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二、点明一点不足

儿童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评语和寄语,是教师以“重要他人”的身份呈现给孩子的一

面“镜子”。因此,教师的评语不能是满屏好听的话,在呈现学生长处的基础上,还要及时给出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可以改进的不足,促使学生在“镜子”中走向“更好的自己”。评语和寄语中的不足,可以指向学科学习,也可以指向习惯养成,但要具体可实现,具化可落实。在表达不足时,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忌因小事贴标签,作定性。

三、明确一份期待

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不当的外在奖励会降低内部动机甚至使之消失。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很多,而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表扬更有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是评语和寄语的价值所在。在对学生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评语和寄语向学生提出经^努力可以达成的一份期待。评语和寄语中的“期待”不能空泛,要从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出发,量体裁衣,明确且能够实现。下面的这则寄语中的“期待”,不仅很诗意,而且很明确。

四、亮化一下语言

信息化时代,书面语言更加丰富多元,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更易于让儿童接受。我们呈现给学生的评语和寄语也要顺应信息化大潮中语言的走势,尊重儿童的阅读需要和趣味,让评语和寄语从传统的单一化、模式化中走出来,不断地滋生时代的气息。下面的这则寄语,因为挖掘了学生姓名的资源,再加上“小目标”等词语的摄入,语言一下子增亮很多,这样的寄语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2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知识为本,以教学质量(试卷分数)为中心”的教育运行方式正在转化为“以人为本,以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运行方式,随之,片面重视教学结果(分数)的《小学生成绩通知单》也相应地变成了全面重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班主任对学生综合评价的栏目也形成了“班主任意见―班主任评语―班主任附言―班主任寄语”的转变过程,这一栏目由冷若冰霜过渡到热情洋溢的感彩变化,反映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体现了小学生受到了教育者的尊重,与此同时,毫无疑问这一“反映”和“体现”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是用来记载学生学科能力考核和整体素质考核的表册,体现每一个学生各种能力获得的多少和整体素质发展得如何。“寄语”则是班主任从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特征等诸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发现闪光点、提出希望并激励学生不断地积极进取、勇于向“全”发展和向“前”创造而用简短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个综合性评价栏目。何谓“寄语”?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体化、规范化、情感化和个性化地撰写,总结平时表现,全面了解“特性”,瞄准发展方向,写出针对性的内容;既不做颂歌式的表扬,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让鼓励内化学生心灵的梗塞,使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易于接受、乐于行动,在激励的作用下反省自我、警惕自我、把握自我和提高自我。以下是笔者就如何撰写寄语的几点粗浅看法:

1注重友善,让师生之情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学生,是教师对学生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激发和调动得如何是非常重要的,它胜于认知活动组织得是否科学、合理。只有当学生同教师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独立的人格和相当的自尊时,他们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满怀信心地追求上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断地完善自我。

过去,无论是“意见”、“评语”还是“附言”,班主任在指出学生不足时,总是习惯以“该生”、“希望”之语领起,什么“该生劳动积极”、“希望今后克服作业不整洁的毛病”等等。然而,现在的“寄语”中,有的班主任也任凭着过去的强力惯性不加思索地把“该生”和“希望”当作妙语来用的也不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生硬的“该生”应被亲切的“你”取而代之;“民无信不立(《论语》)”,“希望”给人的感觉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相信”则犹如朋友之间的嘱咐,我们不妨改为“相信”二字。如“相信你能接受这点指正,老师在期待着你的成功!”等等。这样的“寄语”一方面给学生给予了关爱之情,使他们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后,自觉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借鉴他人、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划掉了师生之间不应该存在的界线,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的同时,也受到了激励、鞭策、鼓舞和感化,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2发掘优点,用语言的潜在力量诱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要让学生学业了成材、品行上成人,更要靠老师付出艰辛的代价――当然更多的应是“教育艺术”的代价。事实上,学生的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对美的发现,缺少对学生进行鼓励。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发展自身是教育教学通向成功的捷径。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去观察、发现和分析每一个学生,在课内外去思索,承认并赏识学生的优点。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可塑性和渴望获得理解等心理特征,老师要善于鼓励他们,在寄语中尽量用多彩的笔调带去激励的语言、诚挚的信任和亲切的关怀,使他们在愉悦中产生倍加的信心,把学习和发展的内部动力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推向全面化,并不断地帮助学生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伟大的心理学家汉斯・塞利说:“就像我们获得承认一样,因为我们害怕受到谴责。”是的,在过去,什么“该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劳动积极,但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希望努力提高”等等,这类千人一面、直言不讳的带有裁判性的语句,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我们是坚决反对的。为了满足学生“渴望获得承认”优点和长处的心理需要,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阶段的知识差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朋友的口吻、用真挚的情感去诱导他们。如“还记得那一场文娱汇演吗?你那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真是太棒啦!台上的功夫来自台下的苦练,如果你在其它学科上也能发扬这种刻苦的精神,老师相信你将会从一个走向另一个成功!”这样的“寄语”学生会从字里行间看到老师的殷切希望,心灵受到启发,思想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亮点,点燃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重新鼓起学习和生活的勇气,让他们相信自己“我能行”。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的确如此,“寄语”虽简短而寻常,但在学生的心目中分量却很重,好的寄语将会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写出学生们从由自看到传看、从心动到行动的“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就要必须学会用“寄语”式的评价方式,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寄语中以心去唤起学生的心,用爱去博得学生的爱,指明学生发展的方向,给予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感化中学会学习,在发展中求得全面,让“班主任寄语”成为学生找回自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

第3篇

当班主任最头痛的莫过于班级学生不听话,屡屡犯事。担任班主任多年,我认为真正不听话的学生是极少数,关键是我们当班主任的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用我们的情感、智慧和耐心溅起学生心灵的“浪花”――

童心需要爱去感化

10多年前,校领导让我去接任一个全校最乱的班。那是一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全然不顾我的存在,唱歌的、敲桌子的、嬉笑的、乱扔粉笔头的……一片混乱。经了解,班上有一批“捣蛋鬼”男生,其中领头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学生,他叫刘××。下班后,我来到刘××家,屋里乱七八糟,家里只有刘××一人。我没有说什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把家里整理好,这时我看到刘××敌意的目光里有了一丝善意。听邻居说,刘××父母离婚后,他跟了父亲,父亲爱酗酒、赌博,每当父亲喝醉了酒或输了钱,就暴打刘××。这样的环境,使刘××形成了孤僻、冷漠、自私的性格。了解情况后,我就叫刘××和我读初中的儿子一起居住在我学校的宿舍里,我还每天为他们做饭吃。刘××渐渐变了,变得听话、守纪、关心他人。原来那一批“捣蛋鬼”在他的影响下,也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班上也太平了。学年末,我班还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记得那年春节,我把刘××叫到我家,一起过年,那一天他玩得十分开心。前年教师节,在武汉一商场上班的刘××给我来信:“李老师,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是我最好的老师,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您以前的关爱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我认为,学生天生是要犯错的。但我们有些老师就是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么直接批评,来点惩罚;要么来个“杀鸡吓猴”,让犯事学生当众检讨;要么把犯事学生上交到学校,让校方给个纪律处分。这样做大伤学生自尊心,导致犯事学生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没有心思学习,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更为严重的是还会由此导致犯事学生心理变态,离家出走。我认为不少犯错误学生纯粹是为了一时好玩,并不是思想上有多坏,如果我们采用含蓄委婉、巧妙暗示的方法加以批评,那么就有利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又能够震动他的内心,并能使他最终改正错误。

我班有一个学生在学校停电时,悄悄用小刀割断了教室的电线。我知道此事后,并未马上追查此事,而是来到教室,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我要上一节物理课,接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断路”两个字。然后,我拉下教室灯闸,但灯不亮,正在同学们惊奇时,我挑出剪断的电线,由此讲出“断路”的含义。最后我还重点阐述了断路的危害性,并不点名地批评了剪电线的学生。下课后,犯事的那个学生主动找到我承认了错误。

让错误留在学生记忆深处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最常规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找到犯事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罚,学生一般很反感,学生并未接受意见,往往迫于老师的威严,表面上接受意见,结果是屡教屡犯;另一种应当是一种比较高明的教育方式,那就是班主任找到犯事学生,首先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批评教育,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一般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对这种方法也不新鲜了,爱犯事的学生还是犯事。班主任们常发牢骚:“我是黔驴技穷了!”“真是对牛弹琴!”“朽木不可雕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意见,要想在学生内心打下“烙印”,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反思自己的错误,才能彻底改正。

我当班主任,就运用了一种给学生签字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式的过程是这样的,我先给犯事学生发放两份《学生违纪反思书》。反思书共有7个内容:一是学生违纪过程,二是学生反思认识,三是小组寄语,四是班干部寄语,五是教师寄语并签字,六是班主任寄语并签字,七是学生再次反省认识。学生违纪了,给他(她)发放反思书,自己反思,自己找学生和老师签字。教师没有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滔滔不绝的说服教育上,重点是怎样写寄语。老师的寄语要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且对学生有启迪教育作用,如有一个学生因抄袭作业写反思书,我在他的反思书上这样寄语:“我曾经也是一个爱抄袭的学生,因一味抄袭,平时不好好学习,高考落榜,走向社会后,由于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悔晚矣,我只有重新自学高中知识。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学生果然以后再也没有抄袭作业。通过反思认识、他人寄语,错误就会留在学生记忆深处。当然我们对待犯事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纸反思书了事,班主任经常谈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展签字活动后,我班学生违纪现象大大减少。不少被称为“顽固不化”的学生得到转变。

总之,班主任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开出美丽的“花朵”。

第4篇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在育人过程中至关重要。激励的关键在于给予学生希望。一颗充满希望的心灵,具有极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会实现人的理想。笔者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进行了口头语言激励的探索,还进行了书面语言激励的探索,不仅探索了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激励,还探索了学生对学生的语言激励,家长对学生的语言激励。

一、教师语言激励评价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一)班主任寄语激励NLP(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检定语言系统模式传递这样的信息,始终传达正面的积极的词汇,能让听者内心受到激励。班主任寄语为建设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注入动力。如果班主任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并且主动与孩子们沟通,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感到很有力量。这种力量,势必为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曾在“树人凤天小脚丫”班级博客中写下教师寄语。这一则教师寄语,同时存留在《班级史册》里,每个孩子担任值日班长那一天,都能看到这则寄语,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信任和嘱托。每学期,笔者都会给孩子们写一则开学寄语,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在的班集体,并成为这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中重要的一员。除此以外,笔者还会在孩子们考试之前,给他们写温馨提示;在放寒暑假之前,给他们一则假日寄语,通过这些形式,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

(二)教师评语激励:“N+1”爱心套餐写热情洋溢的评语——“N+1爱心套餐”,与孩子进行深度沟通,激励其内在的动力。所谓“N”,是指要给孩子写出较多的优点;所谓“1”,是指一般情况下只给孩子写一个要改进的方向,不管他有多少缺点,只浓缩成一个大的要改进的方向。这样写的好处,能让孩子受到激励,同时也明白自己的方向。亲爱的哲:你是我们班超级可爱的酷男生,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你快乐的特质非常受人欢迎哦。阳光的心态,决定了你阳光灿烂的样子!偶尔,老师也苦口婆心地提醒你上课不要讲小话。哈哈!不过,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捣乱的,这些都是你阳光的个性使然。老师还是要提醒你,副班长同志,你得严肃一点哦,上课就要像上课的样子嘛,不要什么时候都嘻嘻哈哈的哟!相信你会更加及时地订正自己的错误,更加勤奋地学习。对了,一定要建立一家专门的“汉字医院”哦!乖乖,加油!看了评语的吕顺哲,暑假已建“汉字医院”,并且学习语文特别是作文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激励性语言,目的在于捕捉并强化孩子的优点,同时寄托希望,让孩子们的内心深深触动,并朝着老师期待的良好方向努力。

二、学生语言激励评价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一)学生自我的语言激励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明白自我激励的好处。首先,在班级活动中,经常进行自我激励。其次,把自我激励渗透在方方面面,形成内在的自我动力。笔者所带的班不光专门举行了队会“我能行”,还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进行自我激励的探索和分享。学生魏魏说:“我做完一件大事,就会鼓励自己说,我做得非常棒哦,有时候还会给自己一颗巧克力,以资鼓励。哈哈!”学生好好说:“我完成了作业,会奖励自己玩一点儿小游戏,就是温老师推荐的《哈佛给学生做的1400个思维游戏》这本书上的游戏。既奖励了自己,又训练了思维,很有意思哦!”……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着自我激励的方法,笔者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四个字:“自我激励”,强化了他们的做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更多的自我激励的方式,相信他们能够充满力量地去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

(二)学生同伴的语言激励同伴的激励是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外在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得的精神食粮。在探索中,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交流时多看到同学的优点之外,笔者每学期还坚持让孩子们在《素质发展报告书》上以及《习惯评价表》里互评,引导孩子们一定要多看到同学的优点,多激励他们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渐渐地,孩子们也知道怎么去激励同伴了。小溪,你是个很棒很棒的阳光女生哦!你总是那么大气,从不斤斤计较。你的语文成绩也特别好,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都喜欢你。下学期,你不要再丢三落四啦,你一定要做到哟!你的同桌小怡

(三)学生集体的语言激励——小脚丫晨诵每天朝读,有一个环节是小脚丫晨诵,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励志诗歌诵读,通过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的激情诵读,实施语言激励,将生命的正能量内化于心。在问候声中,师生互相道“早安”,互相勉励,并且大声诵读诗歌,激发动力。简短的富有激励性的问候语之后,就是激情诵读励志诗歌。如顾城的《小花的信念》:“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正是有了诗意的语言激励,孩子们信心满满,生命能量充足,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增强了。

三、家长的语言激励评价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探索中,笔者吸取了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老师的一些做法,非常注重引导家长激励孩子。家长激励孩子有很多平台,比如《素质发展报告书》,好习惯评价表,家校联系本,家长会交流等等。为此,笔者在家长会上都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单独联系家长也是表扬孩子居多,顺便带着爱意告诉家长,孩子还有哪些地方稍微改进一下,就更好了。因此,家长对孩子写话,也是激励为主。“良言一句三冬暖”,恰如其分的语言激励,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通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基本形成了语言激励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模式,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自信心、责任感和创造性,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耐受力等方面,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温中珍 张述华 张世禄 单位:重庆树人( 凤天) 小学

第5篇

关键词:江苏省泰州中学;责任教育;教育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44-02

收稿日期:2014-03-18

作者简介:蒋建华,江苏省泰州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校长,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

“责任”一词由来已久,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一般而言,责任由责任情感(责任意识、态度等)、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负责任”是一个好公民的人生底色、精神气质与道德品格。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保障,“负责任”说到底就是要勇于担当。

“负责任的教育”(以下简称“责任教育”),其内涵简而言之就是要办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社会、对未来负责任的教育;其根本宗旨是造就人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以及履行责任的本领[1];其目标就是要让“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成为每个人的立人之本。

“负责任的教育”是引领人生、成就人生的基石,是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实现梦想的翅膀,关系民族素质与国家命运。尤其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教育往往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演变成为呆滞、僵化、不负责任的教育。正因为此,我们怀着对教育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负责任的教育”,并引导教育的实践:将责任融于生命,将责任融于教育,让责任融于生活,让责任及“负责任的教育”的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让“负责任的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让办好“负责任的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生态环境成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社会的共同追求,以携手办好“负责任的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品位。

宋代教育家、我校精神鼻祖胡瑗有这样的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充分揭示了政府、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担当。2005年,我担任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后,在深入研究我校千秋文脉及胡瑗教育思想、关注中外教育发展趋势、反思国内教育现状、联系学校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负责任的教育”的理念,通过全校师生的反复讨论,最终确立以“倡导负责任的教育”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因而可以说,这一理念的提出基于学校千秋文脉、基于责任、基于国情、基于时代。

近年来,我校坚守“责任教育”理念,将爱与责任融入教学与管理之中,努力为学生的成才精心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环境,着力推进以“责任教育”为显著特色的特色高中建设,以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发掘‘三名文化’,推进‘责任教育’实践研究”为平台,积极探索“责任教育”途径、构建“责任育人”体系,努力将“责任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通过制定《江苏省泰州中学责任教育行动指南》、增强“责任意识”、造就“责任团队”、打造“责任课堂”、提升“责任本领”、营造“责任文化”、铸塑“责任校魂”等途径,将“责任教育”具体化、生活化,让每位师生将“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当负责任的人”作为自身的立人之本;让每位师生多一些“责任情怀”“家校情怀”“家国情怀”;让每位师生懂得好教师、好学生、好公民、好干部,都应当以责任感做事;让每位师生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我们在自身践行与坚守“负责任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还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机遇、各种平台、各种形式不失时机地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导向、科学的评价机制与健康的舆论氛围,携手办好“负责任的教育”教育。[2]

随着“责任教育”的不断推进,这一理念已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领导、专家、学者、校友、家长分别给予关注与好评。例如,2013年8月,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会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时任副厅长胡金波在讲话中分别称赞我校“负责任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我校1976届校友袁振国寄语:“责任是人的立身之本,责任教育是育人的灵魂。”《人民教育》原总编辑傅国亮寄语:“责任教育是教育的责任。泰州中学的责任教育是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策略。”[3]著名教育专家傅东缨来泰州中学讲学时寄语“责任教育”――“兴于泰州中学的‘负责任教育’文脉渊远,意旨博大,自下理接地气,至上大道通天。其境大气,根为大爱,魂为大任,核为大智”。江苏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科院原副院长杨九俊寄语:“泰州中学所倡导的‘责任教育’要义可概括为:天职意识、挚爱情怀、科学精神、大家品位。”著名语文教育家、我校原副校长洪宗礼寄语:“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最大的责任,学会做人之道是学子最重要的责任,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是校长应尽的责任。一句话:泰中办学的主题词就是两个字:责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相继宣传报道“责任教育”理念内涵、实践探索与初步成效。2011年6月,“打造‘责任教育’品牌”实践活动被教育部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为全国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优秀载体特别推荐奖。

参考文献:

[1]蒋建华.践行负责任的教育[N].光明日报,2013-04-01.

[2]蒋建华.以“千秋文脉”引领“责任育人”[J].教育发展研究,2014(2).

[3]蒋建华.着力内涵发展 提升办学品位[J].人民教育,2013(8).

Promoting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and Fulfilling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JIANG Jian-hua

(Taizhou High School, Taizhou 225300, China)

第6篇

导学案分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及课后训练。课前预习是以填空形式,呈现所要学习的知识,探究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及例题;而课后训练则是一些涉及所学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学生课前需要认真填写课前预习,这部分内容只要学生看书就可在书上找到所有的答案,没有任何难度。目的很明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同时也可以顺便看一下课内探究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达到课前导学的目的。

课内导学

在课堂上,我改掉以往的姿态。首先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并及时评价,以保证学生能有持续的热情来完成课前预习。而后引导学生对杂乱无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此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语言、多媒体的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将知识层次化。而后利用导学案的课内探究的问题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总结出课内探究问题的答案或想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所总结的结论,教师在给予点评和升华,并配以适当的练习题或例题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到或总结到的知识点或规律。从而达到培养运用知识技能的目的。这样我的角色就由以往的“主角”转变为“导演”。学生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角”了。因此教师的“导”在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后导学

提高教学效率,还要注重课后导学。除课本上的课后练习外,我在导学案中还增添了适量达到课后训练,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在导学案上专门设计了一个栏目为“教师寄语”。

针对课型不同写上不同的寄语,但每次都会给学生们留下一个问题,就是:今天你在课前、课上或课后,体会到思考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了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后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比便达到对课后不熟悉的知识点加深、巩固。

总之,通过这一年半的努力,学生们几乎没有再对我说“老师你讲的我都会,自己一做就不会”类似于这样的话了。从一年半的考试成绩看,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也遥遥领先,更可喜的是学生见到我再也不像从前的学生那样愁眉不展,而是喜笑颜开。对我说“老师物理课真有意思!”我也从中得到的了启示,对于理性思维很强的物理学科,教师导学的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作者:杨丽 单位:内蒙呼伦贝尔莫旗尼尔基一中)

第7篇

“我愿给猫挂铃铛!”

“校长王”来该校上任的当天,全校教师习惯地来到会议室准备听新校长的就职演说。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校长王”却给大家讲起了故事:

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对付猫的袭击。一只聪明的老鼠提出,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当猫向它们走过来时,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的老鼠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大家公认这是个好主意。但这个好主意却迟迟没有付诸实施,因为“由谁去给猫挂铃铛”、“怎样才能挂得上”这些细节问题没有解决。于是,给猫挂铃铛就成了鼠辈的一句空话和人类的笑谈。今天面对各位老师,我想说:我愿意做去给猫挂铃铛的人!

不知道是因为新校长别出心裁的演讲形式,还是因为他表的决心,反正在这个会议室消失了很久的掌声再次因他的到来而响起。

[解读]“我愿意做去给猫挂铃铛的人”,这不仅表达了新校长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而且也传达了新校长的“施政纲领”――“从细节管理入手”的管理理念。细节因其“小”往往被人忽视,又常常因其“细”而使人感到烦琐。但细节往往能反映出管理者的真功夫,许多成功的管理者都是从细节开始抓起的。对于A校而言,很多常规工作都没有步入正轨,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完备,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校长从细节着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给全校教职工树立榜样。

“寄语要署名”

“每天要写一板粉笔字”,这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要求,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任校长曾为此大伤脑筋。“校长王”上任后不久,学校门口多了块小黑板,引得大家纷纷猜测。“校长王”解释道:“今后,每天第一位到校的教师,就在这块小黑板上写一段话,作为勉励全校师生的寄语。”他特别强调“要署名”。第二天王老师最先到校,校长拿出粉笔:“老王,写第一个寄语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王老师思索了半天,写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以书为友!――王菲”。写好后,他站到稍远处看了看,觉得有几个字不太好看,又擦掉重写,直到感到满意后,才拍拍手上的粉笔灰,回办公室去了。那一天,每个进校门的教师和学生,都会站住仔细看看那句话,有的还小声地读着,有的则在评价王老师的“书法造诣”。这让一直站在窗口观察的王老师心里很美。不知不觉中,学校里练字的人多起来了,而学校橱窗的“光荣栏”里每周都会增加5张校长拍的“教师寄语”照片。

[解读]荣誉感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光荣是我们获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贵,实不下于天赋的生命。”但有的人的荣誉感是醒着的,有的人的荣誉感是睡着的。“校长王”让教师写“教师寄语”,并把它拍下来,存放在“光荣栏”里,唤醒了教师的荣誉感。在这种强烈的荣誉感的促使下,才有了“不知不觉中,学校里练字的人多起来了”的结果。这是通过制度或领导的强行要求所不能达到的。

“我给大家送月饼”

每年的中秋节都让老校长很犯难,因为寥寥的几斤月饼没人稀罕,但是如果不发,教师一定会抱怨:这个学校实在太差,过节了连斤月饼都不发! “校长王”得知此事后,就对所有的教师说:“今年中秋节咱们月饼还是要发的,但麻烦你告诉我想将月饼送到什么地方,我用快递送过去。”这让教师想起了因平时忙碌而忽略的父母和亲朋好友。在送月饼的同时,新校长还以学校及他个人的名义给收月饼的人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这位教师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感谢他们对学校的支持与关心。没想到,这看上去很小的一件事,效果却非常好。很多教师的父母都把这封信珍藏起来,有的甚至将它放在镜框里,摆在家里的显眼位置。他们告诉“校长王”,月饼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亲戚朋友来的时候,让他们看到这封信,自己觉得很自豪。

[解读]学校发展需要管理创新,而改变学校管理中诸多因循守旧的现象,需要克服管理中的思维定式,在每个管理细节上下工夫。将教师的业绩、优点逐一赞扬,感谢亲属对学校的支持与关心,一段感谢的话、一份小礼品,教师亲属的心都醉了。知道你赞扬自己的工作业绩,教师心里自然喜洋洋,面子十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劲就更足了。

“不要来上班了,算公假!”

有一次,“校长王”与几位教师吃过午饭走出餐厅,适逢餐厅工人下班。有位工人上自行车时,脚不小心崴了一下。“校长王”看到后快速跑了过去,扶住那位员工关切地问:“崴得严重不严重?要不要找辆车送你去医院看看?”员工回答:“不用。”“那去医务室上点药,歇歇再走吧。”校长小心地扶着她来到医务室,然后就去找药。找到药后,又亲手替她擦上药膏,还对她说:“如果不舒服,下午就不要来上班了,算公假。”那位员工连声说:“不用,不用。”此时,旁边站着的几位教职工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如果学校的管理者都能像这位校长一样关心教职工,那么学校何愁不能发展呢?

[解读]有位哲人说过: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有时,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某个细节,就能反映出管理者是否具有人文情怀。“校长王”对员工真诚的关心、爱护比发几百元奖金更能赢得员工对学校的忠心。

“老师,早上好!”

第8篇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为最高目的的。深入探究发展性评价体系能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评价。发展性评价推行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主要表现为:

一、评价多元化

1.评价标准多元化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目标与参照物,这为每位学生都提供了进步的空间,进步不再是遥远的梦。

小茵因为没上过幼儿园,接受能力显得比一般同学要弱。她自己也因此对学习逐步失去信心。为了她,我特别提出:课堂比赛中小茵的回答得分将是其他同学的两倍。为了高分,组员将大部分的机会留给了她,让她从被忽略的位置转为受重视的位置。为了成功,组员们把个人学习转为与小茵共同学习。在小组的重视和帮助下,小茵初尝成功的滋味,她开始愿意主动去问,主动去探索,学习方法与效果都有改进。

2.评价内容多元化

韩寒是出了名的偏才少年,虽然他不是我们现代教育中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一员,但他是其中一方面的能者、强者。评价内容多元化能让这样的专业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在幼儿园老师的评语当中可以看到,评价内容涉及礼貌、卫生、知识掌握、生活技能、运动能力等各方面。教师评语是家长对孩子关注的方向标,教师的评价内容多元化,家长的培养意识与目标也会多元化。这样的评价对孩子何尝不是一种肯定?教师一句简单的评价,或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对于这么重要的评价来说,老师是否应该更谨慎、更全面一些?

3.评价者多元化

现在小学生都有使用素质教育评价手册。与以往不同的是手册不仅需要填写成绩,还增加了学生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评比的内容更是涵盖了生活、技能(德智体美劳)的细化项目,最后还有教师寄语、家长寄语及学生的话。以往孩子们对自己没有评价,只有老师单方面的评价,评价较为片面。现在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自己,还可以从同伴中获得评价。小伙伴们的评价有时比老师的评价来得更真实、有效。

二、评价功能全面化

1.激励功能

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赏更能让他们兴奋。教师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能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激情、表现欲望、个性展现。

2.改进功能

发展性评价的全面性,让教师以及学生都能直接、清晰地看到被评价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评价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改进的方向,对学生来说比直接叫他如何做来得更委婉、更易接受。学生也更容易从评价中获得改进自我的信息。

改进功能是双向性的。这既能让学生从中获得认可和充分的发展,也让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的认识更全面,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在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让双方受益,进而促进教育的改革,使教育变得全面、多元。

3.导向功能

当评价对学生有了激励性的作用时,它的导向功能也能得到展现。如案例中的小茵,初期她会为了获得成功和表扬而积极学习,到后期她会逐步地明白为了获得这些要付出努力,不能长期依靠同学的帮助。当她的成功次数不断地增加后,她会将学习转化成内在的需求。教师对她的要求也成了她个人的目标,逐步地改变对自身的要求。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的过程性应该具体体现在收集学生的各方面状况(包括:学习、道德、劳动技能、身体状况等),根据被评价者个人的标准对他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结合被评价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状况,反馈有效的信息给予被评价者,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是简单地给被评价者下结论。如:小学生毕竟年龄还是小,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深,对自己所做的事是“很好”还是“有待加强”一点也不清晰,更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所以教师应隔一段时间为学生作一次阶段性的评价(谈话)。这些评价一般要结合学生的书写状况、表达能力、学习状态、作业情况及其他技能发展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再共同找一个具体的努力目标,这样他们就清楚该如何做了。

第9篇

【关键词】主题 串联性 情景设计 思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8-0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怎样用情境教学法打造高效的思品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主题串联性情境设计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一个主题情境――举一纲而万目张

主题式情境教学就是深挖一口井,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情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主题化有效的解决以往有些教师设置大量的情境导致学生忙而少获、低效劳动的课堂;也可以化解因课堂情境频换造成过度生硬碎片化的课堂。

案例:在第二南开中学执教《身边的诱惑》

课前,播放自制视频《走进二南开》

师:二南开这些图片对大家来说是很熟悉的,然而对于我来说是很新奇的;

一走近第二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深深吸引了我;

青莲紫色的校色深深的吸引了我;

七年5班同学的文质彬彬更加吸引了我;

师: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老师急切的想了解大家,于是,我打开了第二南开中学的门户网站,其中有一项活动激起了我的兴趣,“同伴”咨询师训练营开营了,同学们你们参加了吗?

生:没有参加,是八年级同学参加的。

师:看样子同学们有点小遗憾啊,不用遗憾,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在这里进行七年5班同伴咨询师活动。

师:我宣布第二南开中学七年5班“同伴”咨询师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我想咨询大家一个问题:

生:电脑、旅游……

师:大家咨询的答案真丰富,这些事物对我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招引力, 大家用一个词、两个字来概括一下:

生:诱惑。

本节课,笔者对教材、学情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创设“同伴心理咨询师”活动,设置问题情境:从古至今,在生活中,能深深的吸引着人们、令他们为之沉迷和痴狂的事物有哪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咨询,概括出诱惑这一主题,导入教学。

二、多角度串联性情境――设一线而众境清

(一)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在第二南开中学执教《身边的诱惑》

环节一: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诊断与辩析

活动一:游戏之度

情境:小兆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从学会上网,就玩起游戏;上课用手机玩游戏,下课时回家用电脑玩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我劝他不要上网,他却说电子游戏有助于开发智力,妈妈OUT了!

诊断:小兆受到什么诱惑?

辨析:网络游戏利弊谈。

笔者通过《求助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诊断出电子游戏的诱惑;游戏利弊谈,使学生明确对于电子游戏机诱惑应辩证地看待,要把握“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二)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依据教材,捕捉学生想象的“触发点”,驱动学生想象,使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意向更加深远、更加有情感。

环节二: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认识与思考

活动一:故事续写、感性认识

在学校的管理和班主任的帮助下,他的网瘾有了一定的好转;可是自从初中毕业后,他更加沉迷网络、整天浸泡在网吧……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

展开想象续写故事,小兆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人生深渊?

创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通过故事续写,预设出黄赌毒等不良诱惑,初步感知不良诱惑导致的结果,感受不良诱惑的危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为突出重点奠定基础。

(三)推理情境

推理情境借助于形象,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归纳而产生的教学情境。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应用这种推理方法,就是要学生去获取一定的事实材料,然后从事实材料中概括出一定的认识。

活动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

观看《远离》视频,归纳总结黄赌毒的危害?

通过学生想象的情景与真实情景的对比,产生共鸣,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使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沉迷网络以及黄赌毒的危害,引导小组合作归纳总结黄赌毒的危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突出重点。

(四)心理情境

环节三: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警示与寄语

活动:师生共写“拒绝不良诱惑”警示标语并寄语小兆、寄语自己。

通过师生共写“拒绝不良诱惑”警示标语寄语小兆、寄语自己,达到“以思导行,以行感悟”,引导学生理智对待不同诱惑,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未来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笔者紧扣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围绕“同伴心理咨询师”活动创设三个环节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诊断与辩析到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认识与思考到同伴“咨询师”活动之警示与寄语,层层深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同伴心理咨询师”这一主题情境展开。

情境设置的主题化能够使思想品德课堂呈现简约、生活、高效的意境,产生“少而精”“单而丰”的教学效果。情境设计的串联性让思想品德课堂呈现自然、流畅、完整的意境,产生形如流水的教学效果。主题串联式情境设计能够使思品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简约化课堂、生活化课堂、充满诗意的课堂。

第10篇

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对每年一次的又好像是例行公事似的毕业典礼有点敷衍了。但对于家长与学生来说,这人生的第一场像模像样的毕业典礼,意义是多么重大。现在的资讯与电子器材装备越来越高级了,不少家长都是兴冲冲地携带着摄影器材,赶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对于家长而言,他们要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喜悦。也许你会说,以后还会有初中、高中、大学的毕业典礼,这小学的毕业典礼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觉得这种认知是幼稚的。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自立、独立的意识会越来越强烈,长大后的毕业典礼,他们可能并不希望自己的家长参加,况且到了大学,路程也远,家长想亲临大学毕业典礼的现场也就变得非常不易了。因此,小学毕业典礼,对于家长来说,是见证孩子人生第一次毕业的最佳机会,他们怎能轻易错过呢?

于是,小学毕业典礼准备得精心与否,也就成了家长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又一指标要素了。就此意义而言,这小学毕业典礼可真不是小事。

笔者去年任教毕业班,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即将从我的身边离开,前往人生的下一个起航点。记得三年前我刚接这个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的时候,跟孩子见面的第一天,我就精心地为每一名学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告诉他们语文学习的一些方法,期待着他们与我一道快乐地邀游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如今三年过去了,好几位家长告诉我,三年前我写给孩子的那封信,他们都珍藏着,还时不时地拿出来读读、看看。

在举行小学毕业典礼的前三天,我早晨打开邮箱,看到一名学生给我的留言,她说,代表全班同学,希望我能为他们手写一封寄语,还特别强调必须是手写,他们想记住王老师的笔迹,有空、想念时,能拿出来看看,回味回味,因为我是他们最敬重的老师。希望我不要推辞,“光荣”地完成这项任务。

接到这封电邮的时候,我的内心禁不住一阵阵感动。虽说,这三年来,这一班的孩子没少惹我生气,但犯错、耍性子是孩子的“权利”,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乖巧,还要我们这些教师做什么?当三年的时光,自己以个人魅力走进孩子心间的时候,当孩子这么懂事地尊敬你,想要你的寄语、“墨宝”的时候,试问,还有什么比被信任与尊重更让人欣喜的呢?

于是,我立刻铺开一张A4的打印纸,用黑色水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自己的满腔心语,告诉孩子,这也算是对三年前那封“见面信”的一种呼应。同时我还在信的左下角画了一幅插图,希望孩子们的明天一如插图一样明媚、可人。再郑重地进行复印,写了48个信封,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寄语装进信封。等到举行毕业典礼那天,我早早地来到班级,将信一封封地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抽出未封的信,情不自禁地朗读了起来。兴奋洋溢在每一位孩子的脸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眼前顷刻间绽放了48朵娇艳的鲜花……

回味完这一幕,又想起了在一所中学门口看到的情景,五六名女生穿着很怪的校服,很醒目地走在人群中,制造出了超高的“回头率”——原来,她们的校服上布满了全班同学的签名,原本整洁的校服,骤然间成了“包公脸”,但她们似乎很享受这种“创意”,旁若无人,怡然自得。我就在想,这么热的天,出了一身汗,这衣服不洗成吗?若洗了,这“创举”不就付之东流了?总不会收藏一件发馊的校服,待以后年老时,翻出来告诉家人,这就是我当年高中毕业时留下的印记,殊不知那印记可是要捂着鼻子享受的。这仅是形式,根本没有任何的纪念价值。于是,我就在思考,到底在毕业典礼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赋予它什么?究竟该给学生们留下点什么?

一、要匠心营造温馨的氛围

小学六年,孩子们在一所学校中学习、生活,要让一批孩子发自内心地爱这所学校,不是靠教师的一味要求与“索取”来“强行讨得”的。孩子们爱学校,这种情感一定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六年的时光匆匆,但在孩子的成长记忆中却异常明晰,他们会记住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对这所学校的情感是在与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中培养出来的。只要教师秉着公正、公平、博爱、仁慈、善良的心对待学生,他们眼中的你必定是高大、伟岸的。当然,仅仅是班主任这样做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个年段的教师来共同“浇注”。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考虑到,一位好老师,他的成功不在眼前,而是在未来,孩子长大后还能念着你的好,那才是真的好。那么,与学生在一起的过往,都会成为孩子记忆中的亮色。因此,在毕业典礼的氛围布置上,我们可以走温情路线,将班级中孩子们在校园中的身影,获得的荣誉,参加过的活动,用镜头记录下来,进行精心的剪辑,配上音乐,在典礼上予以播放,再事先将每位老师富有抒情性、真挚的寄语录制下来,穿插在VCR中,删减学生不大爱听的各种各样的代表讲话,用镜头、视频来勾起学生对往日校园时光的怀恋。

在会场的布置上,可以学学今年我校毕业典礼的做法,将各班最有特色的一些成果展示出来,比如班级学生的成长文集、班级同学在集体比赛中获得的殊荣、班级同学的灿烂笑容等,贴上墙面,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暖色调。这样做,前期是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准备的,但为了孩子未来的甜美回忆,这点受累还是值得的。

二、典礼仪式要删繁就简

毕业典礼,是一种仪式。是仪式,有时就难免陷入繁文缛节的窠臼。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在仪式安排上,就应该大胆地删繁就简。试想,我们成人,在无休无止的各种领导、代表等的发言中,早就“哈欠连天”了,更何况是孩子?因此,在安排典礼仪式的环节上,不要以成人所谓的规范那一套来设计毕业典礼。为什么说我们的孩子缺乏童年,是不是与我们陈旧的、老套的、墨守成规的一些仪式,早已禁锢了孩子,把我们的学生过早地打造成“老成”、“持重”有关呢?学校是培养独立思维、健康人格、学术自由的精神殿堂,若过早地引进成人仪式的那一套,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毕业典礼的程序与内容编排,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别出心裁制造“典礼惊喜”

中国人相对比较内敛,在一些庄重的场合,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但作为培养人的学校,要想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子,学校教师自身就必须是创新的先行者。因此,在小学毕业典礼上,一所学校教师的整体风貌究竟如何,一所学校未来的发展潜质究竟怎样,都将直接呈现在学生与家长代表的眼前。如果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觉得:“我们的学校就是与众不同,我在这样的学校里求学,或我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里求学,是我一生的幸运!”那这应该就是每一所学校把它作为孜孜追求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理想。

那么,举办一场有创意的、别出心裁的小学毕业典礼就更为关键了。若学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适当地配置一些类似大学一样的毕业帽与毕业服:若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无妨,尽可以提供样式、样图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毕业考之后的休息空挡,用纸张、颜料、废弃物等,裁剪毕业礼服,将准备活动当作学生动手实践的一次绝佳机会。校长、教师也可以加入到这样的“风潮”中,等毕业典礼那天,适当地制造一些惊喜给学生,比如校长、教师“变身”魔法师、圣诞老人等角色,将自己的祝福语、寄语等折成小星星、小纸鹤等,与事先准备的一些小礼物一起“派送”给每一名小学毕业生。卸下“正统正规”的端庄面容,戴上“可爱可亲”的友善面具,这些出新的举措,定将给孩子们的小学生涯留下深刻的记忆。毕业典礼也定将在这样的“出场”中给人以惊艳之感。

四、让学生全部登台亮相

毕业典礼,是对过去一个时间段学习成果的一次小结,是逗号,不是句号:是新一轮的整装待发而不是“凯旋归来”。毕业典礼,绝不能是一小部分学生的“才艺展示”,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上台亮相的机会。当然,要注意的是,这是展示,绝不是PK,只要是全班一起亮相,全班一起展示风采,就算是节目表演得还不是很流畅、很到位,甚至很青涩,也是成功的。毕竟在这样一个毕业典礼的舞台上,大家携手共同演绎了一回,成为人生旅程中的第一次“谢幕演出”。

五、要让学生和家长留下希冀

第11篇

1. 拼搏无极限。

2. 天生我才必有用。

3. 挺直胸膛,直面高考。

4. 考前不怕,考后不悔。

5.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6. 硝烟散尽论英豪狭路相逢勇者胜。

7. 用拼搏的汗水灌注无悔的高三路。

8. 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9. 苦战数月终生不悔,迎六月一生无憾

10. 信心、细心、耐心——高考成功的保证。

11. 相信:机会是创造来的,不是等来的。

12. 从容应对,倾出所能,走过风雨必现彩虹。

13. 你做人、做事是否认真、负责、勤奋、规范?

14. 你的意志和行动将体现你的风采。

15. 你会行动,你一定会行动。你正在付出行动。

16.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沉下一颗心,以不变应万变。

17.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18. 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自卑来源于比较的结果。

19. 今天是否尽心力,珍惜时间,思考和掌握了多少知识?

20. 用汗水织就实力,用毅力成就梦想,用拼搏铸就辉煌。

2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22.诗书满腹才华高,高考成绩一枝俏,理想没有大和小,真实善良就美好,实现价值光闪耀,成功将会把你绕。祝福你被理想学校录取。

23.考试装备别忘带,证件和笔提前揣;防止堵车提早走,时间充裕不犯愁;注意休息多放松,按时睡觉书莫碰;决战高考你最强,金榜题名创辉煌!

24.机会就像银燕,经常飞临我们的窗棂;机会就像钟声,时时回荡在我们的屋顶。只是需要我们用目光去捕捉,用耳朵去倾听。

25.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点燃它吧,让它燃烧成熊熊的大火。

26.秋天的硕果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耕耘者。你在生命的春天播下创造的种子,必将迎来金色的生命的秋天!

27.愿你用思索这把金钥匙,去打开疑窦的大门,闯进创造的殿堂。

28.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将迎来一片翠绿。

29.春天,耕耘播种的季节;青春,激情满怀的年华。愿你抓紧这季节,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30.竖起理想的桅,扬起信仰的帆,把好前进的舵,划起自强的桨――启航吧,青春的船!

31.对生活,愿你充满希望;对未来,愿你抱有理想。正是理想和希望的双桨,激励着你们启航!

32.成绩和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成绩。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33.白雪下覆盖着的是青枝绿叶,是万紫千红,是鸟语花香……愿你用优秀的成绩迎接春天!

34.零,只有和实数在一起才有意义;思想,只有和行动在一起才能发出光辉。

第12篇

新课标中用“独特体验”、“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语感”、“个性发展”等词语来概括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从这些关键词不难看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是要将长期处于封闭和被动状态的语文教学引向开放的、发展的、主动的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去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关注语文教学的本质,还得将语文还原于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提倡写评论,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而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又由于多种因素而完成效果不佳。新课改提倡个性化教学、针对性教学,那么,既然作文要求太高,为何不能将要求降低一点呢?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写评论的方式来进行。

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学校学习,但学校并不能封锁住他们的思想,相反,学生大多热衷于涉猎校外的一些社会事件、新闻等。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将自己所见所感以评论的形式进行表达。如写影评,很多学生都有看电影的嗜好,教师即可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电影,然后展开影评活动。再如写文学评论,这可具体落实到课文学习中,即在每次课文学习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或体验写短小的评论。如学习《我心归去》后,可引导学生以“思乡”为主题,在对课文研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对文章中的“故乡”进行描绘,对自己心中的“故乡”进行描绘。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博客、微博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教师不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提倡“微博式评论”、“博客大比拼”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探索,逐步认识自我,掌握语言规律。

二、开展编演活动,张扬学生个性特点

教学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对来自教师和教材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吸取,也正因此,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也就是说,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认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同时,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文本中和作者对话,和主人公对话,这样学生的体验才会不断丰富,才会有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可用编演剧本的形式来进行。如在《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教学中,采用剧本编演的形式进行就可收到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如罗密欧对帕里斯的态度,在扮演中,当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快快离开我吧”、 “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等人物语言时,罗密欧温和的性格就凸显了出来,而这温和是悲伤式的温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这一点。再如理解“你一定要激怒我吗?”“那么好,来,朋友”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开展课前演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要

要上好语文课,不仅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加强课堂上的互动沟通也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多是通过作业、课堂问答的形式进行,而这种形式都是局限于教师既定的要求内,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无法得到全面了解,故而在教学中就会被动。众所周知,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如果教师连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无法了解,人文素养培养就会被架空。笔者建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来弥补这一不足。

课前五分钟演讲并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可就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引发思考,可以是一种观点的陈述,一种情感的表达,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去表达自己。同时还应注意,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时间分配上要按照“3+2”的模式进行,即前三分钟由学生进行演讲(演讲顺序安排可按座位方式进行),后两分钟就演讲内容进行简单评价,评价以学生为主,一般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即每次一个学生上台演讲,随机抽取一个学生对所演讲内容进行评价,至于其他学生如果对演讲学生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写出短评进行交流。

四、开放留言寄语,调动学生积极性

每逢高三,写留言基本会风靡整个校园,教师都会以学习时间紧,不能浪费时间为理由而阻止学生,学生则是“屡禁不止”。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既然堵不住,那为何不开放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高三学生写留言寄语,但首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要让学生爱写留言并让留言变得与众不同,这里教师可采用示范的方法进行,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才会融入更多的思考。其次,要注意拓展延伸,很多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给他们写留言,在征得学生的同意下,教师不妨将那些较为经典的留言进行展示,让学生们学习从语言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