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2-06-26 12:03:58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第2篇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伦理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理论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是家庭对高等教育投入一定成本,形成家庭成员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提高家庭人力资本存量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教育投资实质上把人作为巨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进行的投资,通过教育,促进人智力的发展,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并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投资为不同层面的投资者带来多重收益[1]

(二)投资收益理论

从理性的经济人角度来看,投资者总是力图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竭力去规避或减少风险。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是以预期收益为目的和动力的,国家和个人都是教育投资的主要受益者,都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根据萨卡洛普洛斯的研究表明,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一般高于社会收益率,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2]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及其家庭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背景的分析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就业市场的低迷,尤其是在近几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加之教育与就业之间本来就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子女即使读了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3]近年来,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了。据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资料,2012年全国研究生毕业生48.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62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673.6万人。[4]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待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局面相当严峻,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而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许多单位招工都以高学历作为衡量学生个人能力敲门砖,而且在录用时予以优先考虑,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在工作职业、工作单位、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选择余地要比同龄的中小学毕业劳动者大得多。为此,高等教育投资成为了人们规避风险的首选方式之一。

三、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分析

理论上,只有在收益超出成本,投资行为预计最终实现的基础上,投资主体才会做出投资决策,否则将会减少投资或者不投资。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者,必然要经历一个对高等教育成本和收益的权衡的比较过程。因此必须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分析。

(一)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分析

在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中,成本是对家庭投资行为的硬性条件。教育投资成本是指人们在教育上投入的经济价值。高等教育成本是指以培养学生为目的,国家、社会和家庭以货币为表现形态的直接和间接形式投入到高等教育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7]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家庭为其成员接受高等教育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成本。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等及其他费用支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获得奖学金以及任何形式的助学金,直接成本中必须扣除这部分收益,间接成本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除了直接成本以外的其他成本。本研究的间接成本主要指各种机会成本。主要包括因放弃劳动而取得的收入机会成本,放弃教育费用用于储蓄的利息收入成本以及资本成本。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预期分析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行为的未来收益和风险的预期是家庭是否形成有效投资倾向的最重要依据。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分为受教育者个人收益和投资者家庭整体收益。

1.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

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是指按照人力资本理沦,在一定时间内给受教育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即时的满足或效用。高等教育投资个人收益包括市场性收益和非市场性收益。市场性收益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以货币进行衡量的经济收益,包括由高等教育所带来收入量的增加,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善与优化以及支出的减少。非市场性收益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社会地位的改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个人文明程度的增加等。

2.投资者家庭整体收益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也追求作为一个家庭的整体性收益。家庭整体收益的实现,是以受教育者个人收益的实现作为先决条件,而且受教育者作为家庭的成员,其获得的成功即为家庭的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即为家庭的收益。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后,其收益可以外溢到其后代。家庭整体收益水平的提高是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一个很有可观性分析的要点。

四、根据投资成本收益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投资的建议

从成本收益理论来说和长期的发展来说,尽管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但是,有投资就有风险。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投资是一项具有较大的风险的投资活动。作为投资主体,应该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投资的风险,确保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第一,家长要正确对待高等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方式。过强的投资意愿易使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偏向盲目,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

第3篇

关键词 协同学 校社衔接期 毕业生 政治认同

1 界定政治认同等相关概念

政治认同是政治主体(个体的或群体的)对政治体系的能动的认识、判断、评价和行为反应过程,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并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并自觉地按政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参与、维护和促进政治体系的运行、稳定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体现着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1]

毕业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运作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与政治体系一致下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2]

校社衔接期指的是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在实习/择业(通常为半年)和新就业(新入职半年)这段时间,是毕业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角色转换的过渡期,是人生的转折点。

毕业生政治认同实现方式是指以何种手段、方法达到实现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目的。本文以协同学为指导,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家庭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党政法系统为统领、教育系统为重点、家庭社会系统为补充,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毕业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毕业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2 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西方政治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渗透。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欧美通过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实用主义等思潮,利用一些途径,对我国青少年施加影响,冲击我国现行的政治体系。(2)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关系国家的未来。近年,中职生每年毕业人数达600万左右,大学生每年毕业人数达8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中职毕业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3)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边缘化问题。毕业生实习/择业半年期与新就业半年期是人生的转折点,适应岗位和融入社会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心理不适和政治迷茫问题,此时他们最需要来自各方的引导与帮助。然而,多数学校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采取“放羊式”管理,党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新就业期也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引导,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思政教育缺位严重。

3 基于协同学的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

协同学是由前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一门关于系统各部分协同工作的科学。哈肯认为,自然界是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3]大系统中的小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系统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独立总和的协同效应,即出现“1 +1>2”的结果。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这个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避免相互制衡,它们在个别的序参量作用下保持方向一致,形成最大合力,实现了系统的协同效应。

我们从协同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是,若要使复杂系统变成有序结构,其关键是促使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的运动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它们的关联运动,使其逐步成为系统内部运动的主导力量。可见,协同学的研究内容是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在这个“有序”的过程中,序参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校社衔接期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来说,最为关键的三个序参量是党政法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只有这三个序参量通力合作并协调运动,才能实现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最佳效果。

3.1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宏观系统

政治认同问题是个阶级性很强的意识形态问题,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需要整合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各方资源。见图1:

(1)h政法系统。党政法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党负责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意旨,制定正确的政治法律法规,并监督行政、司法机关落实毕业生政治认同工作情况;行政部门贯彻党的精神,重点搞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司法部门维护政治法律法规的运行,提高司法公信力,开展“净网”行动,打击网络政治谣言,对政治违法犯罪进行惩戒。

(2)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本文仅指职校和高校),其任务是落实党的政治教育精神,负责对党政机关及毕业生家长的信息沟通及协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职校和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职校和高校一要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二要做好毕业生学业期的绿色通道和就业半年期的咨询引导工作。

(3)社会家庭系统。狭义上说,社会系统主要包括毕业生生活的社区与工作单位。社区要创造有利于毕业生政治认同的环境,工作单位要发挥工会、党/团支部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与成效的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家庭系统包括毕业生家人及亲戚朋友。家长负责毕业生的政治观督导工作,及时反馈毕业生情况,配合职校和高校做好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

3.2 建立校社衔接期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微观系统

在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中,党政法系统是统帅,教育系统是关键,社会家庭系统是辅助。其中,职校和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毕业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要对职校和高校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构建政治认同教育的微观系统。见图2:

(1)组织机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组织机构采取层级模式,由职校和高校团委、政教处、就业中心及学校网络中心组成,开展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校党委负领导责任。

(2)队伍构成。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主要由学校政工线人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毕业生骨干构成,他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致力于毕业生的政治认同工作。

(3)任务分工。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任务分工:一是在职校和高校党委领导下,在学生的毕业年,由校团委组织精品的政治实践活动,如青马工程、学生时政社团活动、学生参加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等。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作为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要通过课程教学,并打造网络思政名站名栏名师,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三是要发挥毕业生骨干的作用,鼓励毕业生骨干在学校及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毕业生分布状况,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如果毕业生分布过散,可采用网络组建)。毕业生临时党/团支部要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对同学在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就业帮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并要及时准确地向母校反馈毕业生情况。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学校要协助用人单位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适、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指导等工作。[4]

(4)评价体系。通过制定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体系,引导师生重视并参与学生政治认同工作。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教务处通过执行教学事故制度等途径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纪律,引导教师把学生的正确政治观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中;思政课把正确政治观引入学生考试与评价范围。在学生的校社衔接期,学生处/政教在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优评先制度中体现毕业生的政治认同教育工作,对在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工给予表彰。

校社衔接期是职校和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思想迷茫期和思想政治教育空档期。通过建立党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家庭系统三位一体的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模式,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 1+1+1>3 的协同效应;通过党政法系统人员、职校高校人员及毕业生亲友,共同致力于毕业生政治认同教育,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教育既能保障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也是帮助毕业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和“政治人”过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家庭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时教育投资的风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险是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择业是在就业风险下的理性选择。为减小大学生就业风险,国家要加强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一、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状况

从1994年实行高校收费双轨制,至1997年并轨以来,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不断增长,意味着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加。从动态来看,高校学费由90年代中期的500元增加到目前的5000元左右,长了10倍。近两年的学费增幅虽然减小,但始终处于递增趋势,并且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增长是在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的情况下的急剧攀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995一2002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人增长不到1倍川。从静态来看,家庭对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占居民家庭或人均收入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4万户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l=l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为5854元,而占人口更大部分的农民收入人均为221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1538元),2000年高等学校的学费投资(按4600元计算),占城镇居民家庭(按三口人计算)收入的26%左右,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69. 38%,基本上是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人的全部。以2001年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标准,现在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学费投资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 46%,更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 5倍以上。而国际普遍认可的高校学费投资占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约为60 % 因此,我国居民高等教育学费投资远远超出了居民的支付能力。

从学费占生均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大学生平均学费以4500元计,占生均全口径经费支出1万元的比例达到45 %。据世界银行对33个国家的统计,学费在公立教育机构经常费中的比例最高的是韩国,占40%,10个国家在20%左右,20个国家在10%左右。一般认为,在高等教育经费构成中,学费占20%是比较合适的比例。显然我国高等教育个人学费投资大大超出了合适的比例。

最近几年,大部分学校学费都定在5000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餐饮费、交通通讯费、文化娱乐费等其它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左右,培养一个大学生家庭总投资约4万元。这一数目是城镇中等收入家庭4 -- 6年的积蓄,是农村中等收人家庭15一20年的积蓄,是贫困地区居民和下岗职工一辈子的积蓄,许多贫困家庭不惜举债为子女进行高等教育投资。

高等教育投资也像其它投资方式一样,是为了获得未来的经济上和非经济上的回报,是受未来导向的投资行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投入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总产出的规模,也使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即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总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获得更高的收人。因此,教育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认为是能在未来获得较大收益的有效投资形式。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

所谓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个体的高等教育阶段投人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家庭把资金投入到孩子的高等教育中,会想到这笔投资什么时候能得到收益,能否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会不会出现投资不能及时收回或投资损失的现象。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担心就是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估量。人们在追求高学历、高回报的同时,必须要面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根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能力差异较大;二是大学之间的质量差异个体教育的影响不同,形成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三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难以预期的变化,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往往使他们承担零收人或低于预期目标的收人结果。我们把前两个方面因素造成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永久性冲击或永久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个体所特有的,又可称为非系统性风险。永久性风险对个人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甚至伴随着一个人全部职业生涯,这也是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追求高学历、名学府的原因。而把第三个方面因素引起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为暂时性冲击或暂时性风险,由于该风险是市场风险,又可称为系统性风险。大学生失业现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暂时性风险的集中体现,这对个体受教育者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明显的。

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存在选择性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我们知道,孩子的智商是不能选择的,受教育院校的层次也只能由高考的分数来确定,而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余地相对大一些。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中,人们最关心的是人力资本供求的变化与市场风险。比如,投资学习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很快过时的知识和技术,投资回收期短,往往无法收回全部投资;或者是投资于市场适应面窄、收益率低的人力资本开发,投资回收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或者市场上某一方面人才的供给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可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晴雨表”。

三、当前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风险与理性选择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大环境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给企事业单位埋下了失业的隐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3 % , 2002年为4 % , 2003年上升到4. 3 %,登记失业人数800万,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而我国登记失业制度尚不健全,未登记的失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重川。另外,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到600多万人,1998年至2003年中国国有企业累计下岗人数达到2818万。如果把未登记的失业和下岗列人统计指标中,我国的失业率远超出失业警戒线,这还不包括1. 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的相关性来看,在上个世纪80年代,GDP增长1 %,约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90年代则下降为80多万个,在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系数还会继续降低。

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凸显为社会就业的主要矛盾。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这几年基本维持在70%左右。2003年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期的到来,这一比例更低,因此,毕业生失业人数剧增。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2001年超过34. 5万人,2003年达到64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状况来看,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其结果,一方面促使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要求,避免“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失业的怪圈。不久前,连云港市一家企业招聘工人,出现了下岗职工与高校毕业生同场竞聘的局面,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人“平民化”的时代,也表明毕业生就业已面对现实。实际上,大学毕业生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选择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还是农村,选择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完全是市场行为,只要就业体制顺畅,在就业岗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的毕业生失业问题。另一方面,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进入尴尬的境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迫切希望,家庭省吃俭用,用尽一辈子的积蓄,乃至举债都要供子女求学,希望子女学有所成,将来有一定的地位,有满意的工作,较高的收人,也不枉费这些年的教育投资。但是,在孩子和家长经年累月的辛劳之后,他们必须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甚至不得不接受失业的结果。对毕业生而言,失业意味着从学校迈向社会的起始阶段遭受挫折,对个人心理和人生旅程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几十年苦读“壮志未酬”,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尚无回报。毕业生后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就业的压力有增无减,何时能在职场有一席之地?何时能收回投资成本?很难预期。对家庭而言,几年、几十年的积蓄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就是无情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引起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暂时性风险。

为了规避高等教育投资的暂时性风险,学生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总是慎之又慎,精心挑选。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分层的,有主、次之分,且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很难流动。一般情况下,失业后多数只能在次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如果不经过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等途径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因此,为了规避教育投资风险,人学前总是选择将来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比如近些年来,普遍热衷于生命科学、电子信息、经济与管理等热门专业;择业时,总是把就业地区和收人高低作为重要因素进行权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就业选择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对毕业生这种顺应市场的择业观念是无可厚非的。尽管教育投资对人的提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方面,但实际上在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期间,会把教育投资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作为择业的重要指导因素,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环境、比较高的收人、稳定的职业。在就业市场出现低潮时,一些毕业生宁可不就业也不愿去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为滞留在次劳动力市场后很难再进人主劳动力市场,从而出现了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状况。选择性失业给毕业生一个再选择、再深造、再就业的机会。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不是毕业生挑剔的结果,而是在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性选择。如果盲目就业,被限制在一个不能流动或流动成本很高的低收人环境中,不仅约束了自身的发展,而且教育投资很难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回,形成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用和收益损失。

四、国家要加强对个体高等教育投资与就业的宏观调控

大学毕业生失业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于己于国都是不利的,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方式进行调控。毕业生失业,家庭教育投资收效甚微,本来就拮据的人们会逐渐失去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本来教育投资就很脆弱,在长期得不到投资收益的情形下,往往会一撅不振,不利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刚刚步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行列,大学生依然是人力资源中的“稀缺”人才,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数额巨大,如果这些“稀缺”资源处于失业状态,而大量的低素质员工充斥岗位,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个人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政府应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和毕业生就业进行宏观指导。

第5篇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裁员、减薪还有倒闭的命运随之而来,2009年延续08年的余味,毕业生选择缩在大学的温柔乡里躲避严冬。2010年经济回暖,但就业形势并没有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地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可能达到700万之多,而2011年毕业生人数更是将达到65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界定与分析

1.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体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投资由于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预期收益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不确定性,或者说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中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包括如下几点内容:

(1)高等教育投资预期收益风险分析

预期收益风险是指个人投资者在决定是否投资时所估算的高等教育收益实际值与估算值之间不一致的风险。个人之所以愿意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在未来就业中的价值。一般认为,劳动者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往往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并获得较高的报酬。个人对这种投资效益的期待,是刺激投资热情的最主要动因。然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周期是很长的,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在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获取长期性的特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风险性也加大,实际收益与预算值之间就会有更大的差距,这就会造成高等教育投资的实际净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

(2)高等教育投资教育服务风险分析。

教育服务风险是指由于高等学校提供给投资者个人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低于投资者预期,而给投资者个人造成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所选择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校园治安环境不是很理想等将对投资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重大影响。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除了希望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以外,还希望享受到令自己满意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企业嫌大学生眼高手低,他们的技能不够实用,另外大学生可能也很在意企业的苦力劳动多,不愿意干,还需要关注的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脱离企业的实际需要,长期以来,企业和大学谁也不理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用人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大学教育依然是计划经济,导致的是驴唇不对马嘴,牺牲品就是花巨资上大学的大学生。

(3)高等教育投资就业风险分析。

就业风险是指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不好、就业政策不好、就业环境不好等原因使得投资者个人难以获得理想工作的风险。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多大学生甚至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教育过程中巨大的投入和压力,在未来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和回报。因此,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直接威胁着个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与保障,迫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追加教育投资引发了以下的教育过度风险。

(4)高等教育投资教育过度风险分析。

教育过度风险是指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程度超出了实际需要,它是人才高消费和知识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使劳动力市场上始终存在一个知识性失业大军它迫使相对低学历者为了规避投资风险继续追加教育投资力度,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以便把包括前期投资在内的收益提高到一个理想水平。为此,许多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可能会大大脱离现实的需要,如专科生会继续读本科,更多的本科生则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等等。结果是高等教育投资盲目性必然增加,造成人才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相对教育过度现象,并可能由此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三、个人降低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基本对策

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存在。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一项有较大风险的投资活动:投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作为投资主体,应当有较强的风险意识,要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1)根据自身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投资方式。在高等教育人才的供求市场上,已经是一个买方市场,高等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由计划经济时代低投入高回报降低到一个较低水平。现在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上大学的成本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因此,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应该根据自身能力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来选择适合的教育投资方式,在投资的时候要做好合理的规划。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质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多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就业,尽可能地延长投资回报时间;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投资的巨大压力,除了必须的支出外,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支出水平,努力减少投资成本。

(3)根据社会办学需要,发展民办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适应了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渴望。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较大的办学自和灵活的办学机制等特点,与公办高等教育互为补充,在高等教育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赵宏斌.教育过度与收益风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

[2]武向荣.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

第6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树德立人,切实开展“关怀教育”和诚信教育,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努力加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坚持全员育人原则,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就业创业工作及党团组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细致深入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把握教育管理规律,创新工作模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帮扶力度,推进我校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辅导员、综合导师队伍建设。

1、贯彻落实学校下发的《鞍山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鞍师发〔2009〕89号)。我校已经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对于专职辅导员人数不足的院(系),学校按缺岗实际人数每人每月200元(每年按10个月计)的标准向各院(系)划拨工作经费,用于专(兼)职辅导员的岗位补助。学生处在做好辅导员基础考核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对专兼职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辅导员沙龙,包括经验交流座谈会、职业素养培训、走进学生公寓、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考察和家访等形式,提升辅导员实践工作水平,推进辅导员教师科研立项,提高理论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头脑活、能吃苦的辅导员队伍。

2、贯彻落实学校下发的《鞍山师范学院关于加强综合导师队伍建设的规定》(鞍师发〔2009〕90号)。综合导师是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发挥着“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的作用。按照文件要求,专任教师在评定(聘任)高一级职称(职务)时,要有1年以上(含1年)综合导师工作经历,且综合导师工作考核为基本称职以上。有兼职辅导员工作经历,且工作考核为基本称职以上者可视为有综合导师工作经历。

(二)开展好学生工作系统工程

学生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育人”的重大职责。学生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将与党团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党团工作的政治组织优势;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增强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功能;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营造全员育人新格局。

(三)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资助力度,做好勤工助学工作。我校现有孤儿学生22人,单亲家庭学生(不含父母离异)285人,持有特困证明学生3516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学生处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认真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审定工作,配合省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信息采集工作。第二,畅通“绿色通道”,并努力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第三,认真做好2010年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及校内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第四,继续发挥大学生爱心超市、废品银行在资助体系中的作用,要定期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并积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第五,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吸收和借助社会力量和助学资源,与社会合作。发挥移动、联通、电信助学金的助学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费问题;发挥“长风爱心基金”的作用,帮助家庭突遭变故、患重病学生度过难关。

(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1、继续开展以“关怀教育”为特色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单亲、有心理障碍、学习能力差、组织纪律涣散等学生要给予特殊“关照”,使学生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组织成立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博雅”讲堂,教育引导学生既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博雅”讲堂以讲座的形式实行男女生单独授课制,开设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形象与礼仪、运动与健身、家庭医疗急救、理财、家庭装饰装潢、家庭营养学、身边医学及护理、中国茶道、女性保健等课程。每学期除理论授课外,至少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3、开展“知行论坛”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处、教务处、团委要组织聘请各专业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围绕本专业前沿问题、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形势政策问题、社会问题及个人发展问题,每周六晚对学生进行义务讲座,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风气。

4、开展读书工程,丰富学生的内涵修养和人文底蕴。学生处、团委要制定读书工程方案,图书馆为读书工程推荐、提供关于人文、科技、理论、典籍等能够丰富学生知识、提升精神境界的书目。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在推荐书目中选读一部好书,并写出读书心得,读书心得除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学分外,学校还要开展读书评奖活动。

5、加强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和诚信教育。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探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提高课堂效果;组织学生代表走出去,到鞍山市监狱等场所进行参观,现场受教育,使廉洁、诚信、守法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纪观念根植于学生头脑之中,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廉洁从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6、认真执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学分考核标准》,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课堂“主渠道”与日常教育管理“主阵地”紧密结合,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社会实践纳入到该课程成绩的考核范围内,使学生真正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素质,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规范。

四、一般工作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功能

把理想与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活动中,以大型活动鼓舞人,以特色活动吸引人,以精品活动塑造人。大力开展文艺、体育、科技、寝室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报告会;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发挥“里仁馆”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文学作品和艺术鉴赏,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二)新生工作

做好迎接2010级新生工作,与各院(系)共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对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校情校史教育外,重点做好法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就业创业教育,使新生较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并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同时,配合保卫处做好2010级新生军训工作,拟召开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

(三)毕业生教育工作

开展毕业生离校前系列教育。在毕业生中开展“再见了,母校!”主题征文,举办“校园风光、校园生活”为主题的DV、摄影大赛,开展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召开2010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等,“呼唤”毕业生的爱校、荣校情结。毕业生离校之际,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将时刻关注毕业生动态,并安排值班老师,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四)做好学生组织的选拔、培养工作

做好校学生会、新生导生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工作,科学合理地创新培养方式和方法,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培养能力,并发挥带头作用。同时,做好学生入党后的党性休养及教育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家访工作

学生处将继续开展2010年辅导员家访工作,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导师)、机关同志、学生代表走进特殊学生群体家庭,重点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为学生排忧解难,真正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为教师们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早日成才。

(六)推优、评优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学校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做好2010年相关推优、评优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超级秘书网

(七)做好2010年大学生考研咨询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大学生考研咨询指导中心的作用,通过学生处网页“考研指导”一栏,为广大考研同学提供服务和平台,搜集和宣传考研相关信息,做好考研同学的咨询、报名等工作。

(八)认真落实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但主要集中在国内升学、就业和出国留学。本文分析了影响毕业生选择的诸多因素,并为大学生提出可行性建议。

1引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本次调查通过“关于北京地区大学生毕业选择情况调查问卷”的研究(数据来源于管理学院周亚老师提供的2004年人事局对北京高校2895个学生的调查结果),运用社会统计学原理进行系统分析,以得到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各方面因素,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北京地区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五所院校共289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此论文采用其中30%的数据,共849个样本,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对毕业生选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目前,大学生毕业主要有三种选择——国内升学、就业、出国留学。我们可以得出,本次调查777个有效样本中,超过半数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占有效百分比的54.2%,37.6%的毕业生选择就业,5.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此外,还有3.2%的学生对毕业选择不确定。影响大学生毕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从以下家庭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其中家庭社会因素又可分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所在学校等,个人因素可分为以性别、性格为代表的先天因素和以学历、成绩、综合能力为代表的后天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软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毕业生选择收到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对毕业选择造成一定影响,独生子女的出国概率显然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最为直接,这点与我们预期相符。学生在毕业后选择问题上,经济问题显然是最为直接的。所在学校的不同,也使学生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再加之各学校培养方向的不同,使毕业选择产生很大差异。此外,有可能影响到毕业选择的家庭、社会因素还有很多,我们考虑了集中有代表性的因素,诸如,父母和亲友期望、周围同学等生活环境、社会舆论与评价、国家政策、学校老师的就业指导、学校的教育培养。其中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周围同学的生活环境对毕业选择的影响比较大,而其他因素则不明显。从个人因素来看,根据调查结果,先天因素中的性别和性格对毕业选择并未造成影响。这与我们的假设并不相符。可见,一个人先天并不影响发展方向。而与之相对,后天因素对毕业选择有很大影响。首先,学历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做出的选择不同,研究生有更大的倾向进一步学习研究。个人成绩和综合能力均对选择造成很大影响,这点是显而易见的。

3结论及建议

既然大学生毕业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那么要从多方面努力,加强协作,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首先,坚持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尚未跨入社会,缺乏实际生活的切身体验,社会阅历浅。其择业观念主要受自身主观思想倾向的制约,往往来源于理想化的意识和追求,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往往随着外界环境和舆论导向的变化而变化。校园中先后出现的出国热、公务员热、考研热等,就是例证。实践证明,社会舆论明确,教育导向正确,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就会明朗正确,形成风气。因此,高校应着力强化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正确导向。其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突破传统的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面向人才市场,实行开放式办学。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整。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办学,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最后,大学生要确立大众化就业观,提高创新能力,积极迎接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基层工作岗位也对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大学毕业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前沿知识来丰富自己,培养自己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要走出课堂的局限,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在毕业选择时,要对一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要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出分析和判断,确定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还要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个性品格,专业化的职业素质,具有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宽容他人,以诚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特征,实现职业生涯的一个又一个跨越。4参考文献

1朱洪波.新时期大学生择业教育的正确导向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9)

2解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3)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据教育部统计,高校贫困生一般占在校学生总数15%~25%,特困生占5%左右。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在签约率、就业质量等方面与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往往要低一个档次。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好与坏,不仅事关高等教育的成败与公平,还影响校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提高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

多数经济困难学生能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爱岗敬业、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就业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耐挫力强。

少数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自身相对弱势的地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抑郁悲观。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感经济和社会资源的不足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处境,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逐渐对自己和社会都失去了信心,强烈的无助感涌上心头,由此引发抑郁悲观情绪,害怕竞争,对未来失去信心。

2.焦虑自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父母乡亲的殷切期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他们内心较为敏感,因此焦虑和恐慌情绪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为鲜明。

3.逃避现实。随着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过分夸大自身弱势处境,不敢正视现实,害怕竞争,为逃避就业挫折而采取回避态度,自我防御心理严重。

4.嫉妒攀比。少数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因为心理不平衡、盲目攀比、强烈不满而生嫉妒。

二、高校促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形成健康就业心理的教育对策

第一,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与干预。

第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对一”服务。教育部要求,“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服务”。高校从学生进校就应该为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起个人就业档案,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和预防性。对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团体辅导员和“一对一”帮扶工作。

第三,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时期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要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分年级、分内容、分步实施并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

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以团体辅导为主,个人辅导为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其制定和完善求职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职和创业奠定基础。

重视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要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形势,明白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了解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其做好相应的就业所需的能力准备,包括专业知识能力、相关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准备。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第四,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等人才紧缺地区就业。教育部通知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继续精心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以及本地基层项目。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开辟毕业生到社区、乡镇卫生院所、幼儿园等基层单位就业的新渠道”。培养他们支援家乡基层建设的意识,鼓励其投身到西部建设、家乡建设中去。

第五,开展个性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一些弱势,学校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相应的课程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技能。

第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学校要加大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中的就业典型和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用身边的人物来引导和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转变观念,走投身基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

关注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千方百计,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王俊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彭时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云梦学刊,2010(4).

[3]翟纯纯.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5).

[4]郭薇,简福平,陈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0).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表现;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当代青年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建设法制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发展的客观需要。高等院校务必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诚信的道德品质,为构建诚信社会与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当前,高校中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整天浑浑噩噩,平时学习不认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到了考试时候,只有走考试作弊的路子。而且周围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也视而不见。更有的大学生为了考试过关,不惜一切代价,如找关系、打招呼、请客吃饭、送礼等方式,请求老师给他们打个及格分数,争取在分数上“放自己一马”。

2、部分毕业生不守信用骗贷拖贷现象严重

高校中少数大学生向老师和同学隐瞒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通过各种途径找关系托人开具虚假贫困证明来获取学校、国家的助学贷款。部分大学生毕业以后找各种借口拖欠学校、国家的助学贷款。有的毕业生甚至采取隐瞒自己的工作单位、谎报自己的联系方式或直接不告诉他人自己的联系方式等手段进行长时间地拖欠或逃避还取学校和国家的助学贷款。在社会上,这种行为给学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3、部分毕业生的求职履历造假成风

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其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文章。他们编造自己的个人经历,伪造个人在学校中的各种荣誉证书,这些导致在招聘会同一个班有多人是班长、人人都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现象。这种行为欺骗了用人单位,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声誉。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当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时期,思想极不稳定,受到当前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还有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比如在经济领域: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一些人偷税漏税等失信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仿效之,做出了诚信缺失的事情。在政治领域:一些领导干部,贪污受贿,生活作风败坏,受其不良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行为。

2、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内容不当

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只要搞好教学,其他工作都是次要的。同时,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较陈旧,没有跟进时代的步伐;诚信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传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说教模式上,诚信教育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优秀的学习成绩通常是大学生评优、评先的最主要的依据,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一切就好的想法,这是导致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3、家庭教育中诚信素质教育的缺乏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出诚信缺失的事情来,势必给子女树立了坏的学习榜样。由此可见,家庭成员中父母自身的素质及道德水平对子女的影响很大。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思考

1、完善各种机制,为大学生诚信理念的形成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为当代大学生诚信理念的确立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诚信,就没有稳定、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二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一整套以诚信为中心并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2、高校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

一是立足“两课”阵地,深化诚信教育。要适当增加诚信教学内容在“两课”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辩论、法律现场旁听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开展教育。二是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使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会、理解和感悟诚信。

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缺少不了家长的配合。作为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平时要不断地提高诚信修养,要经常与子女交流诚信心得,为子女诚信教育创造造良好地家庭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应常与家长沟通,这样双方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指导和监督大学生的诚信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付春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

[2] 蔡慧慧,张玉萍.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3] 陈大伙,张洪.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高校诚信教育创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4.

[4] 焦丽.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D].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 苏畅.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6] 高赏.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7] 胡彩业.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成因;对策

大学毕业生中的“啃老”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在新的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啃老,虽说事出有因,但也是迫于无奈,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好就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导致生活成本急剧攀升;房子、车子、票子等城市生活消费理念的不断盛行;高校的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权利寻租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年轻人本身的思想意识中的惰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恐惧,对家庭和社会更为依赖。不是频繁换工作就是暂时不愿工作,严重被社会边缘化。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只好选择啃老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

一、“啃老族”的概念

“啃老族”,顾名思义就是啃食父母,有的也叫“吃老族”或 “傍老族”,它指的是那些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学习文化课而获得被社会公认的相应学历文凭,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对于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表示畏惧而不愿尝试,选择赋闲在家,生活上依赖父母的特殊群体。[1]“啃老族”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称这类人为“NEET族”。1998年法国时政杂志《快报》上用“袋鼠族”来形容这类人,而美国人则把类似现象称为“银餐具综合症”。在日韩、台湾等地方也有“啃老族”问题的出现。[2]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啃老”的现状及危害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较为突出。据2014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四成毕业生啃老折射的社会隐忧”一文报道:目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显示,2014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另一调查显示,65.9%的大学生毕业以后不会再得到父母的资助,其余近四成仍需“啃老”,甚至有5.9%的人每月还会得到父母1000元以上的经济援助,这群人中有84%的人没有找到工作,而他们的月均开销却达到1553元。尽管“啃老”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但还是引起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啃老”的关注与热议。[3]

大学生在我国青年劳动力中占据很大的份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毕业后本应该投入社会去实现自身价值,而现在却无所事事不断延长自己的就业期。大学生啃老会为社会减少宝贵的人才资源;会给家庭增添负担,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热情;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和声誉;会使自己变得自闭与极端,影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待就是浪费青春和时间,这种逃避竞争的行为只会让自己被社会边缘化,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这种风气一旦扩散开来,啃老变得肆无忌惮,还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情,那么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埋下不良隐患。

三、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的成因分析

大学毕业生啃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力,对于现象产生的原因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通过研究发现,他们啃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转向了“重智亲德”的狭隘理念。如今的家庭教育过分注重智力的培养,往往以形容孩子聪慧来作为正面的评价标准,这种片面短视的意识倾向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认识,难以找准人生定位。此外,啃老族中独身子女占很大的比例,从小父母就给予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只需要用功读书,其他事不在考虑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孩子就产生了依赖性,甚至是任性,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溺爱摧毁了孩子的独立人格,使他们缺乏一种自立自强的进取之心和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滞后,行为方式也不符合年龄特征。多数家长在平日里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生理健康问题,比如穿衣是否保暖,膳食是否均衡,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没能帮助孩子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格,特别是经常一味地代劳,助长了他们贪图享乐、怠惰因循等不良习惯的养成。[4]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没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发展内涵,在贯彻执行上教育者没有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教师只是负责给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考试并灌输些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理念,而一直以来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精神意志和对家庭社会的现实责任心。而高校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壮大学校科研基地的规模以及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升学率上,学生的能力素质明显在下降。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化严重,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问题。思政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报告座谈的形式为主,而没能从实践教学环节中制定措施。职业规划教育不足,就业指导只停留在理论的高度,而无法真正落实到实际。由于学生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又不重视就业指导培训,于是在求职中容易变得焦虑、迷茫、不自信,甚至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5]

3、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数量的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行业的岗位设置越来越精细,企业也相应地提高了人才的需求标准,它们对来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较为青睐。面对这种唯学历、唯经验、唯学校的用人标准,有些大学生选择迎合社会中流行的考研热、考公务员热,以逃避就业竞争为理由而甘愿在家埋头学习啃食父母。社会舆论又不对“啃老族”群体进行道德谴责,那么大学毕业生啃老会变得心安理得。再者,社会中流行“拼爹”风气,攀比、浮躁之风盛行,加上就业市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权钱交易,面子关系成为了应聘者获取工作的主要因素,这对于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依靠人脉力量来实现就业的错误观念也深深印在青年人的心头,这就意味着那些条件不丰厚的大学毕业生将要面临失业的困境,从侧面加剧了他们“啃老”的步伐。[6]

4、个人方面的原因

沦为“啃老族”的大学毕业生,自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格认知障碍或缺陷,此时他们心理还不够成熟,调适自身心态的能力不够强,往往会在就业途中因为受挫而选择自我封闭。首先,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此类人群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喜欢寻求安逸。当突然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时,因为抗挫能力较差,所以就经常抱怨。其次,综合素质较低。很多学生在工作中不善于联系实际,光有理论知识,却不懂得如何发挥。做事不周全且创新意识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还缺乏沟通能力,不善于抓住沟通良机,习惯性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最后,就业观念偏差和责任意识淡薄。由于受当下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就业比的是金钱和关系。那些通过人脉寻找就业捷径的富家子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条件一般而富有上进心的学生起到负面的示范作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更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他们弱化了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觉得在生活上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是无可厚非的,追求享乐才是生活应有的态度。在这样消极萎靡的观念影响下,走上“啃老”的道路也就不可避免。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啃老”问题的相关对策

啃老,这种无畏地逃避,是一种懦夫所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大学毕业生深陷其中,既是家门的不幸,也是社会的悲哀,这不仅关乎一代人的成长,也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教育和帮助“啃老”一族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大学生啃老队伍的进一步扩大,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大学生走出啃老的困境,早日回归社会。

1、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政府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就业规划。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调节劳动力供求;治理由户籍制度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就业服务的均等化。其次,政府可以建议社区成立“啃老族”心理咨询中心。组织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专门深入到社区的街坊邻里中,为那些“啃老族”群体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他们消除逃避就业的不良情绪,再利用小组工作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自我沟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及良好的择业心理,重拾就业的信心。同时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关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活动,给“啃老族”群体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号召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最后,政府应制定有效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机制,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行列之中,建立完善可行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保障毕业生失业后的基本生活。[7]

2、转变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

父母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子女,不仅让子女在物质上独立,还要在精神上断奶。一方面父母要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自主意识和耐挫能力。父母要很好地把握“爱”和“管”之间的界限,采用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疏导而不压抑的民主管理方式。在生活中父母要作子女的引导者,而不是代替者。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多给孩子自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从而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多鼓励他们及早融入社会去锻炼,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应该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其责任意识。在平时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中,父母应当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教化和影响子女。通过摆事实举例子让子女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随时了解和掌握子女的心理发展情况,避免空洞说教。同时父母要摒弃为子女包办一切的思想,教会他们认识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父母应当多鼓励子女做家务,建立起子女对家庭的归属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早日摆脱只会“啃老”的标签。[8]

3、完善学校教育功能

首先,强化学校立德树人的意识。既要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又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二者渗透在平日的上课中,把立人”、“立德”、“立心”、“求知”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其次,多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意识。同时,高校要投入资金支持校园社团组织的建设,为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平台。能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投身社会的信心。最后,重视职业教育。在学生进校开始的时候,高校就应当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当开设与就业方面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还要加强与企业、机关单位的密切合作,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就业评估等报告会,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及时预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恐惧、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9]

4、个体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要克制自身的浮躁情绪,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就业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实力,有不言败的进取精神。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综合素质。在大的就业环境下无法改变,但可以创造自己具有优势的环境,不断地提高就业技巧来改变自身劣势。遇到挫折需要坚强地应对,切不可过度自卑而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转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不要好高骛远地胡乱挑剔,幻想一次性走到终点,而要学会从基层开始做起,脚踏实地向前推进,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不要盲目地选择既有高收入,又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是要先找就业落脚点。还要多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信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和完善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保持一颗对工作积极上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主动的参与竞争,用稳定的心态去走好进入社会的每一步。[10]

大学毕业生啃老,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都存在。我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来制止这一失业群体的不断扩大,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和引导,少一点抱怨和歧视,让他们能早日醒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迎接社会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解旺.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6(1)31-38.

[2] 秦臻.关于“啃老族”的若干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社会学研究),2011(4).

[3] 刘亚,满家辉.大学毕业 你的月薪是多少[J].人民日报,2014(9).

[4] 伏干.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5] 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

[6] 杨亮.“啃老族”折射人才消费短视[J].光明日报,2007(7).

[7] 郑子森,王晓萍.公民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培养―从“啃老族”现象谈起[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8] 赵建.大学生啃老族现象分析与教育对策[J].世纪桥,2008(4).

[9] 郑安波.从“啃老”问题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348-349.

[10] 吕静.对“啃老”现象的一些思考[J].企业导报,2009(8).

[11] 尹卫国.“啃老”是一种“精神颓废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9)7-8.

[12] 周长春,张倩.从“啃老族”现象反思童年家庭教育的缺失[J].河南农业,2008(10)48-49.

[13] 陆晓文.上海近四成失业者成为啃老族[J].社会观察,2008(10).

[14] 李倩,徐琳琳,刘钊.对大学毕业生中“傍老族”现象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5)87-88.

[15] 徐红梅.和谐社会与大学生责任教育―“啃老族”现象引发的思考[J].科技时代,2006(11)84-86.

[16] 侯国凤.啃老族:一种社会病[J].党政干部文摘,2007(5)32-33.

[17] 王艳锋.关于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8-89.

[18] 王彬洁.从大学“啃老族”再论职业生涯规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30-31.

[19] 肖诗鸣.“傍老族”的成因与心理辅导方案[J].当代青年研究,2005(3)32-36.

[20] 魏博,张罗云.“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文教资料,2006(11)212-213.

【作者简介】

第1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招生困难

作者简介:于洪姣(1982-),女,河南浚县人,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职业教育经济。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效度研究”(编号:12YJA880160),主持人:张社字;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省农村免费中职教育的经费保证措施研究”(编号:2009-JKGHAG-0251),主持人:于洪姣;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路径研究”(编号:13A880298),主持人:于洪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45-05

近几年,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持续推进,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资助力度和资助范围也逐步扩大。根据教育部《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77.79万人次,资助金额294.62亿元,比2012年增加9.19亿元。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依旧是专家、学者和职业学校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那么,为什么在国家大范围、大额度的资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仍然困难呢?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不妨首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所谓资助主要是指用财或物去帮助某人或一类人,一般表现为资助者对被资助者的经济支持。而学生资助主要是资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杂费、生活费等必要开销。学生资助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就开始了,1952年7月8日,政务院颁布《政务院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伙食或其他实际物质困难,积极改进青年学生健康状况,并逐步统一学生待遇标准”[1]。从中可见,国家最早的资助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伙食”问题,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营养和健康的体魄,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民助学金政策确立以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根据形势的发展作了几次调整,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资助标准、范围、比例和对象等方面进行的调整,目的均是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保证资助的公平性。为了鼓励先进和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986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关于改革现行普通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报告的通知》,将人民助学金改为奖学金制度和学生贷款制度,并规定对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补助。相应地中等职业教育的资助也由免费+人民助学金转变成了免费+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的并存有鲜明的人才激励和引导特征,改变了以往的平均主义,侧重鼓励优秀与先进。从对历史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尤其是帮助那些不通过资助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纵观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历史,国家资助政策的目标始终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中职资助政策的推行主要源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2002年和200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其中,2005年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为了进一步落实两个《决定》的精神,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财教[2006]74号),明确指出资助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2007年出台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助体系,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到2009年初前国家总理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再到2012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包含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奖学金、顶岗实习收入等多个方面的资助体系。

但从这一系列的政策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此次大范围的资助和免费政策,已经不是原来资助贫困的目的了,转而把“吸引”更多学生就读职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作为主要目的了。转换资助目的也许没有什么错,但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是需要关注和讨论的。从现实情况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好像并不理想,一方面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好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缓解,职业学校老师四处奔波寻找生源的现象在全国依然普遍,甚至为说服一个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就读,老师需要多次登门做工作,即使这样有些还仍然无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投入了这么大的财力,为什么效果不理想,这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了。我们说,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是需要学生通过职业学校的学习,获得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以得到更好的职业岗位从而具有更大的收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资助政策就需要在两个方面产生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直接得到更大的收益,二是可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有资本在就业市场上得到更好的岗位从而得到更大的收益。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我们不妨分别从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对生源群体的影响和对职业学校的影响两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经济学在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理性人”。不管是城市生源学生还是农村生源学生,在进行教育选择时都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做出相应的选择。对中等职业学校的选择也是如此,只有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认为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比不接受教育或比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能带来较大的收益时,才会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想通过对中职学生实施资助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职业学校,必须使这一资助能够影响到初中毕业生对今后发展的选择。初中毕业生的选择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选择上普通高中,二是选择上职业学校,三是选择什么学校都不上直接就业。要讨论初中毕业生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另外两个必要的背景因素,那就是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从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年1月4日提供的原始数据看,2009年中职招生中的农业户籍生源比例已达83.82%,绝大部分职业学校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是农村生源[2],所以,我们先以农村生源来讨论。

如果一个学生学业足够优秀,能够考上重点普通高中或者是一般的普通高中,他们会不会因为职业学校具有资助而改变选择不上普通高中而选择上职业学校?一般是不会的。因为任何家长都知道教育是一个远期投资,上大学可以在远期得到更大的收益。能上普通高中而不让孩子上,除非是家庭特别困难,没有能力支付孩子上普通高中的基本学习费用,但这样的情况应该说已经很少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8896元,也就是说,在目前都是少子女的农村家庭中,即使他们的父母有一个外出打工的,最多两个月的收入足以超过中职资助的金额,不会因为这样的一点眼前收益而放弃孩子上普通高中继而上大学的机会。学生的学业越好,放弃上普通高中的可能性越小,即使家庭因某种原因特别困难,孩子的学业只要优秀也很难让家长放弃,因为上普通高中也会得到一定的资助,从2010年开始,我国同样也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所以,学业优秀的学生,或者说能够正常考入普通高中的,尤其是能够考入重点普通高中的这部分生源要想改变他们不上普通高中而选择上职业学校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某学生因家庭问题难以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而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是学生难以离开家庭或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帮助养家,其结果多数为直接就业挣钱来解决家庭困难问题。

那么对职业学校的选择毫无疑问只能是那些学业比较差的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现实招生中,其主要生源也是那些学业不好的。在这些学生中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业相对较差但还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上职业学校没有什么问题,上普通高中正常学习问题也不大;二是学业成绩很差,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差,很难再适应普通高中的学习。对第一类学生来说,是否选择职业学校就读,可能既不取决于家庭条件也不取决于是否具有资助,主要取决于考入本科院校的概率,只要上普通高中具有考入本科院校的可能性和希望,他们往往就会选择普通高中,那怕是高费用的普通高中。对这类学生来说,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主要是对口生升学率的高低,如果就读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可能性大,或者说就读职业学校升入大学的机会大于就读当地比较差的普通高中,他们毫无疑问地会选择就读职业学校而不选择较差的普通高中。这类生源在实施对口升学地区比较明显,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政策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选择影响比较大,他们主要是想通过对口升学,“曲线”实现自己的上大学梦。这一类初中毕业生不管国家是否资助,他们都会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所以国家资助政策对这类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教育选择影响不大,不管是否有资助他们都选择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只不过是学业不太好的学生在不得不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时顺便获得的一个“赠品”。当然,这类学生如果家庭比较困难,中职资助会促进他们对职业学校的选择。

第12篇

关键词:就业困境;教育投资;信息不对称

一 、就业困境下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及影响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主要是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根据笔者项目调研得知,大学生接受教育后的高学历不一定能有效规避就业风险。为此,政府和家庭的教育投资都存在着投资风险,产生了盲目接受高学历、“跟风”追求热门专业等现象。

1高等教育投资带来风险的突出表现

在大学生就业困境下,舆论导向倡导什么,公众就追求什么。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式,较高学历、热门专业成为应对择业要求的锦囊妙计,也带来了收益与成本的考量:

(1)追求高学历的投资。为规避就业压力,很多本科生加入了考研大军,但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好找工作了吗?当今社会已不是唯文凭论了,学历是受过教育的凭证,但是当本人不能学以致用为企业创造价值时,文凭也不过是一张纸。在对学历进行进一步投资时,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综合考虑,对此有一个准确定位。

(2)追求专业的投资。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热门的专业只是“各领一两年”,并且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也是很快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为自己补充新鲜的知识血液,不仅要求家长和学生全面充分的考虑,不可一窝蜂地追求热门专业,也要求学校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

(3)教育重复性投资 。目前我国四类人才严重缺乏,其中技术人才被列为四奇缺人才之首。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学毕业后的学生又转而返回到技校中学习技术。一些报道表明,在我们追求高学历的时候忽略了技术实践,这种观念的忽视与现实社会中的技工短缺已形成了一个空隙,即高学历人才增多、有技之士减少。抓住机遇,就可以突破困境、有所成就。

2.就业困境下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存在困境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和高等教育投资对国家的影响两个方面,且意义重大:

(1)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大学生 “低工资时代”来临使得大学生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看不到希望。高额收费的高等教育的价值问题和“毕业即失业”的阴影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对于任何一个理性人而言,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就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到低于其他形式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转而选择其他形式的投资。长此下去,读书这条千百年来让老百姓抱之以迈向上层社会的通道关闭后,老百姓的心凉了,还有哪些家庭会将半辈子积蓄投到孩子毫无意义的读书上。

(2)高等教育投资对国家的影响。国家在高等教育投资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国家是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者,为了达到单凭市场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提供某些辅助、制定某种规则。如果大学生求学的态度出现下滑、整体素质下降、毕业后无法获取合适的工作岗位,国家将无法收回教育投资的成本,更别提这些学生毕业后对国家做贡献了。这不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就业问题,更是一种优等人力资源的浪费,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长久以往,中华民族何以腾飞?

二、就业困境下教育投资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家庭方面:在报考学校时,作为消费者一方的家庭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不可感知性,对所选择学校的特色、优势不了解,不能把考生爱好兴趣和学校优势有机结合,这就存在选择学校时的信息不对称。之后再看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完全接受学校安排,而入学前家庭对高等院校的规定与安排知之甚少,孩子一旦进入高等院校,很难做出改变或中止服务。学校方面:高校只能通过档案和成绩来确定是否对考生进行录取,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知之甚少,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学校更不能够通过该家庭孩子的能力特长引导其选择适合他的专业进行学习和深造。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家庭与国家的教育投资不能达到最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浪费,学生在焦急的择业中怎么会有好的心理、情绪。

第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指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高校不能完全把握社会的变化,致使学生毕业就陷入就业困境中。从用人单位方面讲,只能从个人简历“所学课程”中了解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而并不能确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合企业的环境及发展。

第三,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综合实力、发展前景并不了解,不能判断自己的能力在该企业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在到企业工作的最初的日子也不能对这个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规划自己的发展前途,以至于浪费许多时间在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与选择之中,甚至失去良好的机会陷入就业困境。

第四,学校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把握存在滞后,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有偏差。当政府下达了命令后,学校还要花费人力财力来纠正偏差。同时,政府不能及时的走到学校中去,真正地了解学生与学校的所求所需,存在不了解高校情况的现象。这样间接地使学生陷入了就业难的现实中。

第五,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在整个的教育与用人系统上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于政府不能充分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了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下达命令到学校中去,以对学校的教育有一个正确导向。而用人单位也不能了解政府对学生培养的政策,有目的的吸收自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也提供了就业业岗位,为解决就业难做出了贡献。

三、就业困境下教育投资风险的对策

第一,政府牵头,实现校、企、政三体联合。在当今社会,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都不能孤立生存,必须加强密切联系。政府首先要牵头,应多了解企业与学校的现状,加强与企业、学校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理论研究合作,只有政府和社会伙伴的良好合作才能够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学校要为了自己的学生主动出击,到企业中进行调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不仅把企业的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还要把自己培养的学生向企业宣传。企业也应该及时主动地与政府和学校交流联系,把自己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地向社会和学校。只有校、企、政三体联合,才能更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使信息更加透明化。这样,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才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会出现教育投资的风险,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突破现实的就业困境,家长的钱也“投有所值”,老百姓才能看到读书的希望,社会才能安定地向前发展。

第二,学校要从调整内部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改善外部环境三方面入手突破就业困境。首先,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有明确性,避免专业趋同而造成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要适时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优化培养计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完善就业评价体系, 进行后续性跟踪调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离校跟踪调查,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同时在专业设置上不要划分太细,可以考虑不分专业招生或按大类招生,有限度的准许大学生转换专业。其次,就教育质量而言,一方面,各高校应尽量录取优质学生;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利用优良的教学环境与待遇吸引优质教师,并注重对教室的教学的管理与监督;另外,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条件,力争调动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再次,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采取措施,应该注意与就业市场相联系,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就业单位,尽量减少就业风险。例如石家庄经济学院每年在校内开展的人才市场等,让毕业生们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到全国人才市场尤其是河北地区人才的供求情况,努力使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学校把招聘会引入校内对毕业生而言是很有意义的行为,如果学校出面,经过筛选把招聘单位请进校园,对求职的学生来说收获会很大。

第三,个人加倍努力突破就业困境,让家庭投资物有所值。首先,学生个人在学习好专业知识外应该及时洞察就业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避免只学一门专业的局限,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其次,作为择业主体的大学生,在面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要保持一个清醒头脑,充分地了解自身优缺点,在做出决定前要充分地收集信息,综合分析,准确定位,理性思考,对家庭对自己的投资和自己将来可能得到的收益有一个基本上的把握。在就业时要有成熟的就业心理,根据社会需求设定自己的择业期望值,不要总把目光放在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造成“宁可失业在城市,不愿就业在基层”,这样只能使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