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半期考试总结

数学半期考试总结

时间:2022-06-30 03:5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半期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半期考试总结

第1篇

半期考试就像一阵风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快。这次的半期考试,因为我的马虎、不认真,有可能会让我与前五十名擦肩而过。

考试前我是紧张的,同时也是激动的。本以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能考出好成绩,可是谁又知道,自我感觉良好的科目,却考得不咋的。这次考试让我大吃一惊的科目必须是历史,历史这门科目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记忆。说真的,历史试卷发下来过后,我原本满怀激动的心,就像被泼了冷水一样,从上到下冰冷至极。看看我们组的另外成员的——天呐!连我们组四号的成绩都比我这个组长的成绩高,我真该好好自我反省一下。

除历史,就该说说语文、数学、英语了。数学总结一下就是粗心,不爱挑战难题,本来不难的题,却做的一踏糊涂;语文、英语就是基础不够牢,还得多多加强。

大家都说考试像雪碧,考试前心飞扬,考试后透心凉,我觉得说的挺对的,但是想一想,没有考试上的粗心,没有考前的不认真复习,哪里会有考试后的透心凉呢?唉,没有考好的原因都出现在自己身上,真该好好反省反省!

第2篇

本年段共有学生557人,10个教学班均来自各个小学,有不少是留级了二年或三年学生,并有不少有吸烟、打架等不良嗜好。学习成绩也有十几名学生两科总成绩在10分以下,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二、工作指导思想

围绕尤溪五中工作计划,结合本年段实际情况来落实我们的日常工作,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质量。

三、工作方法与措施

1、抓德育教育

主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及文明习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

3、结合政教处,开展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把学校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4、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学生无故旷课两节,及时家访,旷课两节以上及时向政教处汇报,做好家访记录。

5、抓常规教育

配合教务处做好日常常规检查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6、加强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定时间,定地点,定出每周备课内容及各时间段,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探讨。语文组每周一第三节,数学每周二第二节,英语每周三第三节,政治组每周四第三节,历史组每周四第四节,地理组每周五第三节,生物每周五第四节,由正负片段长点名检查。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整顿班风,召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等主题班会。

2、动员未注册学生返校

3、教师节

4、规范月活动

5、考风考纪教育

十月份

1、国庆晚会

2、月考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4、家访

5、观看片,写好观后感

6、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十一月份

1、半期考试

2、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3、学生座谈会

4、半期家访工作

5、开展“一帮一”活动

十二月份

1、召开全段学生大会

2、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第二月考

4、元旦晚会

一、二月份

1、月考质量分析会

2、加强特殊生辅导工作

3、仪容仪表检查

4、各项活动检查,总结、落实工作

第3篇

相信人们一定曾品味过许多事物,可大家品味过爱吗?母亲的唠叨是爱,接受母亲的唠叨是一种幸福;父亲的教育的是爱,聆听父亲的教育是一种快乐;姐姐的话语是爱,倾听姐姐的话语是一种享受。

母亲的唠叨

小时侯,母爱浓缩在乳汁里;上学时,母爱藏在书包里;现在啊!母爱是那一声声的唠叨。母亲的唠叨,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字—烦。一年365天,每天我无时无刻都会听见母亲的唠叨。

“儿子,快点起床,要迟到了!”早上我 快迟到了妈妈着急的对我说。

“儿子,路上要小心啊,要看车啊!出去时妈妈千叮万嘱。

“要努力啊!平常心对待,加油!”每当我考试没有信心时你都这样对我说。

……

然而,在那一次,你去了福州,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没有母亲的唠叨是多么的不自在,全身好试有千万只蚂蚁在蠕动。母亲的何尝不是一种爱,只需你细细品尝。

父亲的话语

考试的失利,使我摔入了深渊。这时的父亲好比一颗温暖的太阳,奉献给我最温暖的亲情。这次半期考,我依然没有考好,可出乎意料的是:父亲不但没有生气,还激励我,下次要努力。他深沉的对我说:“没关系,下次要努力哦!这次考试的失利是为什么?你有去总结一下吗?是学习不认真还是学习效率不高?你的命运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啊!你要自己去努力啊!加油!GO!GO!”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我确深深地记在心里,认真的品味其中的道理。

父亲的教育好比一杯茶,其中的爱或许只有我这个当儿子的才知道。你说呢?

姐姐的教导

一张,两张,三张……我不知道撕到了多少张的纸,可是这题数学题我就是做不出来。就在这时,姐姐出现了,她好象黑夜里的光明,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

她推开门,缓缓地走了过来对我说:“我的詹大爷啊!你怎么拉?”我等了一会儿说:“还不是因为这道应用题。”

“哦!原来如此。”姐姐点点头。又说:“那么就让我来教你做吧!”

“恩。”我说。

姐姐一遍又一遍告诉了我的解题的思路,让我自己去解。终于做出来了。

“老姐,谢了!”我对姐姐说。

“没什么啦!”她笑了笑,便走出了房间。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

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完成高三第一轮复习。指导学生参加零诊和一诊考试,完成学校下达的考试目标。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2014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在认真研究教材、教纲和考纲,分析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

1.时间分配

半期考试前基本完成必修教材的主体复习,年底前基本完成选修教材的复习,一月作考前适应性练习。

2.知识有所侧重

注意向重点章节倾斜,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3.注意教学分层 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在两个班做好培优工作,同时要紧盯可上生做好辅差工作,并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分层施教,要求不同,争取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

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

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

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7. 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可以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三)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将以步步高为复习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三维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四)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选练习题时,决不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两周做一份综合练习题为最适宜.在模拟练习中将使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 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另外,在练习中千万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 ;做练习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在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考后及时巩固。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试题命制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从近几年的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题目的难度不算很大,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考是指挥棒,其命题依据是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教学进行调整,适当降低难度,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以适应高考对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几年的高考生物题的难度降低、重视实验探究也是必然的。但我们在教学中,练习题一届比一届难,一届比一届多,学生学习苦不堪言。而在当高考后,很多老师、学生大呼上当,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做各种难题,其结果呢?做了许许多多的无用功。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社会压力;二是升学压力;三是许多教师的错误认识,认为只有让学生做大量高难度的练习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见识各种类型的试题,想让学生从题海中去见识与高考类似的题型。事实上,从高考试题来看,几乎不可能出现原题或类似题,要想猜题、押题很难办到。

现在的参考书种类太多,丰富的网上资源,全国各省市名校一模二模三模考题,各章各节练习题等,真是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如果没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去做,学生再多读几年高中也做不完。如果将各种套题进行仔细研究、归纳、统计,就会发现很多资料注重题目的新,注重重点、难点和热点,但很多基础知识被忽视。我们在期末统考、高考之后进行反思时才发现,还有很多的知识点、考点被遗漏,当然高考时不少学生不能准确地回答一些基础题,考试成绩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出题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由其他年级的老师命题,范围是高三选修全一册,生物的满分是72分,考试的结果是全年级理科生889人,平均分33.9分,班平均分最高的是49.7分,最低的是26.1分;最高分66分,最低分1分;60分以上有24人,50―59分有103人,40―49分有168人,30―39分有249人,20―29分有213人,10―19分有106人,10分以下有27人,难度系数为0.47。答题卷发下去,学生士气低落,萎靡不振,都觉得这一段时间学无所获。综观整个试题,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考得很多,约30分,第二、三、四章约30分,高二所学的综合试题约12分,而耗时约两个星期的《微生物与发酵工程》一分也没考,综合性较大,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本来考试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应该是学什么考什么,然而学考分离,让老师学生都不知怎么办才好,感慨良多;难度太大,太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不由引起我们思考:怎样出好一套考试题,让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又能达到检测的目的呢?

二、命制试题的方法

国家命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文献指出:命制试题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同行的探讨,认为出一套质量高的试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在命制试题时,首先要确定好测试知识的范围和目的,并将所需考查的知识点及能力目标列出来,确定重点内容;再根据要求去选题,选出题后进行比较确定试题;最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再根据要求审题,审完题请一个老师做题,根据做题的情况,如果不完善还要进行改题,如果改题不能达到要求,并且无现成试题可选时,可采用编题的方法来完成。最后从试题的信度、效度加以评价,如果信度好、效度高则用于检测。

(一)确定考试内容。我们半期考试的内容经过备课组商量、讨论,确定为: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

(二)根据考试大纲列出考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重点:化合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增殖中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其区别,植物个体发育中果皮、种皮、胚、胚乳的形成及基因型。

(三)精选试题。选题是一门技术,我们要根据列出的考点精心选择试题。因为试题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试题的信度、效度,而且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要从大量的试题中选择符合考查目的的试题绝非易事。它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对试题的评价水平、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而且体现出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我们围绕考点中的重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及其区别,选了几道题,最后组合成一道28分的主观题,一道6分的客观题,蛋白质和核酸选了一道6分的选择题,细胞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及其他细胞结构选了一道6分的选择题,一道14分的大题,个体发育找了一道6分的选择题,其他的相关知识组合了6分的选择题。

(四)组装。根据高考命题的有关理论,客观题应放在前面,主观题放在后面。从题的难易方面来说,一般是按照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但不一定最后一个试题是难题,因为它涉及考查学生心理品质的问题,有可能是波浪形分布。

(五)审题。它是对组装好的试卷进行整体的、全面的判断,分析它是否达到考点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系数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由易到难,客观题的个数是否是五个,客观题的填空数是否为21个(一般是2分一空),在半小时内大多数学生能否完成。

(六)做题。请另外一个老师在半小时内做一下全部试题。如果做题的老师比较顺利地把题做完,就说明题的难易程度差不多;如果做题的老师做起来比较困难,有些题都不知从何着手,那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第一学月的考题我拿到后一看,就知道难度太大,比如:微生物具有多种多样的代谢途径,从根本上说,是由微生物的?摇?摇 ?摇所决定的。学生没有综合复习,不知从何着手。另有一题,涉及艾滋病毒的详细的反转录过程,图上也没提到,书上也没学,学生如果没有看过详细的资料,根本无法做。

(七)改题。改题是根据整套试卷要求进行的。不仅可以更改试题题干内容,而且可以更改答题要求来满足命题,当然大多数时候是更改答题要求。在改题时要注意,更改后,不能出现歧义,更不能出现错误。如果改题之后还不能达到考查的目的和内容要求,那么就只有采取编题的方式了。

(八)编题。这是一个难度大、要求高的工作。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试题内容要科学,语言文字的使用要规范、科学、严谨,使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术语和计量单位,图表要清晰、准确、规范。

2.试题编好后再审查,如不符合要求再修改,直到符合要求后再制卷、校对,最后得到考题。

(九)总结分析。对各次试题检测后要进行分析、总结。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二是对试卷本身。对试卷的分析总结,主要是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效度等方面进行总结,有时一个题,看起来可以,但考下来,它的效度为0,这就要求我们去查原因。

在以后的命题中,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第6篇

关键词:班级合唱 活动 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部于2014年1月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非常明确地强调了学校班级合唱活动。但是这里的班级合唱活动不是指的我们音乐课堂班级合唱教学,而是指的在学校艺术教育全面规划大背景下的以学校层面开展的班级合唱活动,以保障在校学生参与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本人就学校开展班级合唱活动谈谈一些有效的策略,供同行研究。

一、课堂教学是推进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最重要基础

在新的形势下,要全面推进学校的艺术教育,让学校班级合唱活动更上一个台阶,把学校班级合唱活动搞得更实在、更扎实、更有效,那么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要解决唱的问题。无论我们的活动开展得多热闹,形式多吸引眼球,如果没有合唱的灵魂,大家都是齐唱,曲目选择随意,音准、节奏等等都有问题的话,这个活动的开展就没有意义,就是在浪费同学们的时间。要解决同学们唱的问题,任务就必须落在我们音乐教师身上,合唱的指导工作就必须纳入音乐课堂教学之中去,把班级合唱教学工作落到每个老师的工作之中。由于音乐学科的地位因素,每一个音乐任课教师不一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那么要搞好这项工作,学校最好是把班级合唱教学工作纳入音乐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情况都可以通过半期和期末考试来检测,为什么我们音乐教师就没有考核指标呢。如果我们也把班级合唱的成绩纳入音乐教师的教学考核指标,那么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开展就会大大提高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班级的合唱曲目选择、演唱训练、舞台表演等等各个环节都可以由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可以保障学校班级合唱活动开展得有质量、有水平。通过班级合唱展演的评比就基本上可以看出我们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前几年,我校在开展班级合唱活动时也只是下达相关文件到年级和班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把班级合唱活动当成学校一项普通活动直接由学生处安排开展,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如果没有音乐教师的参与,班级合唱活动就会变得程式化、随意化,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就越来越远了。

二、课外活动是推进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有效补充

班级合唱活动有了课外活动的强大支撑就会开展得轰轰烈烈,收到更好的效果。那么怎样安排班级合唱的课外活动呢?这就需要学校年级把班级合唱的工作纳入年级教学工作规划中。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列入课程表,由该年级的音乐任课教师负责,一个教师可以安排2-3个教学班共同开展班级合唱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班级合唱课堂教学以外的工作,比如形式、道具、服装、舞台设计等等,保证每一个教学班一个月能够参加一次班级合唱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形式还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班级合唱讲座,由本校教师或外聘专家讲课,也可以是组织学生观看各类合唱的比赛或展演视频,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班级合唱展演是推进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有效手段

比赛是学校常见的活动形式,班级合唱也如此。但是学校一般是在每年的红五月歌咏比赛时开展,这可是一年一度的校级赛事,不利于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有效推进。回头看看我们的常规教学,学生一年里都有有两次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目的是为了检查、督促我们的教学工作,那么班级合唱活动的有效推进同样也必须是至少半年一次的阶段性总结。通过半年一次的校级展演或比赛既是班级合唱的成果展示,检查我们音乐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是该学校艺术活动的宣传、推动手段,引起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班风、学风都有好的引导。班级合唱展演不仅界定于校级,也可以纳入年级活动或者几个班级的风貌展示。在年级的倡导下,各年级可以是半年进行一次班级合唱活动明星班级评比,把班级合唱活动的组织、指挥到展演都纳入评比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班级荣誉感,这样班主任的责任心也会大大加强,也更加重视和支持班级合唱活动。

四、把歌唱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推进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重要策略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了学校艺术教育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机制推进下全面发展。学校除了应该建立班级合唱活动常态化的管理以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必须大做文章。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方面是把歌唱做为了一个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来抓,把学生歌唱习惯的培养作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常态工作,学生每天晚读前5-10分钟歌唱,班班有歌声,歌声有合唱。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会到点在班主任指导下准时歌唱,年级考评,学校考查,以班带动年级,以年级带动全校,歌唱逐步成为了我校艺术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学校领导层建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班级合唱活动的重要保障

第7篇

关键词:不公平;降低质量;埋没人才;严禁补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75-02

补课,屡禁不止,其原因就是认为补课能提高教学质量。在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部分教师补,会有少部分科目质量得到“提高”,但这会对其它科质量提高不利,对其他教师不公平。如果每位教师都补,整体教育质量就会下滑,受害的是学生、国家和社会。少部分教师加课补课,一是占用了学生学习其他科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发展不平衡,这与素质教育目的是相悖的。二是大量补课,学生很疲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厌学产生辍学甚至早婚,继而又对周围产生不良影响。这两点会引起整体教育质量下滑。对此,笔者多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屡有斩获,现述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部分教师补课引起下降

汇河中学七年级有七个班,七(3)班数学是中二教师上,七(5)班是中高主任上,都上一个班兼其它工作,第一学期各班教师不补课加课,期末统考,这两班数学排在前面,及格人数相等,最高分在中二教师班,主任的平均分高一分,总评第一,该学期七(5)班七科中没有排在第六、第七的科目,是全级最好的班,总分最高分也在该班。

第二学期,上七(3)班的中二教师被加来一个班的数学课,中高主任常用实践课、自习课、课外活动上课,有时下晚自习了也还讲课,经常发试卷加大练习量,检查严格,行罚,期末七(5)班的数学领先其他6个班4~6分,获得了教育局的 “优秀证书”,但是该班有三科排在第七,一科排在第六,总成绩由第一降到第四,总分最高分也转到别班去了,行政说是班主任的原因(班主任不变依旧认真)。

第三学期(八上),中高主任挂职去了,该班的数学课由另一位中二教师上,也是两班数学,不加课补课,期末结果是八(5)班数学还是第一,但是只比第二的八(3)班多一分,原先降下去的那几科有三科不同程度上来了,由于在七下时基础受到不良影响,回升不快,总质量升到第二。县城某重点中学也有这种情况,善补教师的质量可以跟市重点中学相比获好名次,优秀连连,但期末考总质量连普通中学都不如,虽然择优招聘教师,择优录取学生,事后说是“该班素质不好”。

不管在什么地方,一个班只要有一两位教师这样,其他科质量会受到不良影响。那些体谅学生,态度温和的教师往往吃亏。

二、整体补课引起下降

(一)汇河中学2011届教学质量跟上年比陡降5个名次,原因就是大量补课。2010年秋季开学,由于行政轻视某一重要工作,用加课补课代之。这一届是汇中历史上补课最多的、投资最大的一届,学生每次月考都用资金鼓励,仅用于奖励就花去几万元,但总质量还是降了几个名次,最高分是650(总分是810),有几所同类中学的高分是六百六十几。面对质量陡降,行政会议总结是:“学生思想品质太差了”。这年,汇中尖子班的学生有两篇作文写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不想成为奴隶

这周半期考试,我本想好好复习一遍,可是我往桌子上一望时,我愣住了:练习该检查了,可是我一点都还没做,会被训斥,该怎么办呢,我别无选择,只好放下手中的课本,无奈地在练习堆里挣扎,我也顾不得质量,随即乱写了一遍。不知过了多久,手中的练习终于忙完了,作业做完了,可我的内心反而开始纠结起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收到什么效果了吗?我不知道。只知道时间流走了,我的学习进度却没走。

即使是中午吃饭时间,晚上睡觉,节假日休息时间也都被练习填满。这些都是由于各科都有大量的练习。每天上课下来同学们面临的是十几本练习,再加上几本作业。实在没办法,只好乱做,同学们甚至忙到了连题目都没有看而乱写的地步,谈不上有时间来思考。时间过去了,什么效果也没收到。

我被学习的枷锁狠狠地套住,快要喘不过气来了。我真不想成为奴隶,我建议我的老师,特别是要求老师加重学生负担的领导,了解一下我们的苦处,减轻我们的负担,让我们能够翻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假如不再补课

假如今后不再补课,我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真的会到来。笼中的鸟儿多么盼望湛蓝的天空,石缝中的小草多么渴望温暖的阳光,假如今后不再补课,我的生活也会重放光彩。久违了的春风秋雨,难忘的夏花冬雪,儿时的我曾和大自然有个约会,花季让我们此刻相逢,我和伙伴们擦擦汗水爬上山顶,挽挽裤脚淌过小溪。课本中的文字,舞动在生活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和子美一样在山顶吟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同王维一同书写生活。

我期待这样的生活:与朋友分享快乐与悲伤,在合作中感受团队精神。我在球场上洒下汗水,在书本中探索新知。我亲手抛开一颗蒲公英的种子,看希望随风飘荡,我想看它能飞多高,飞多远。在生活中学到的道理,是一生最难忘的。

假如不再补课,我也不会放松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知道成功与汗水的关系,但我不会死读书,我会亲自算算小木块的浮力,我会闻闻自己制造出来的氧气,我会带着希望向人生高峰走去。

在另一中学的一天深夜,值周教师检查学生休息情况,在窗边忽听到一男生对另一男生说:“考完这次月考后,我睡上三天后我就回家了,我不去读职中也不参加中考了,读这种书太累了”。几天后,该生回家,动员也没有回来。

(二)A县政府从2010年起开始奖教奖学,引发了各学校加课补课,县城重点中学也不例外,结果2011届中考,总质量不但没有一点上升,反而一个拔尖生都没有了,总分810分,全县最高分是677,与是同一地区的邻县的一所地处两县交界的一所偏僻乡中学相比都比不上,该中学有2名学生上七百分,高分分数段人数也比A县西北片5所乡镇中学的总数还多,该中学就与A县接壤,且是少数民族之乡,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面对这样的教学结果,该县某校领导在会上说:“我们感到汗颜”。这是违反教学规律,盲目补课得到的“回报”。“贪多嚼不烂”,夹生内容多。师生休息时间减少,精力不足,教学效率低。那么补课没有用吗?有,巧补提高拙补下滑,“一周不能超过2小时”,补弱科,不补强科。

现在看到有的“学者”提出职称破格晋级,但是必须有条件:在避免补课情况下取得显著业绩可以。否则,不公平合理,埋没人才,培养庸碌之人,还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害社会。官方在制定评定方案时必须注意这点,不要只看其所谓的“教学业绩”。

补课,是勤的表现,精神可嘉,但是有的“勤”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工作量比别人少许多时侯的“勤”;工作量大的教师“勤”不起。再有就是身体壮的教师。补课,大多是在名利的驱动下,损人利己,当然也许是无意的。真正的勤是不占用别科目的学习时间,应钻研教材,探索教法,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听课:忽而满座寂然,忽而笑声满堂,情感跌宕,积极思考,竞相回答,轻松愉快。用真正勤来换取学生求知的便利,高效的学习,在课堂要质量,不占别科时间。

补课能提升中下等生的成绩,从而提高一点平均分,但是这种做法难以提升上等生的成绩,还会引起一些尖子生的下滑,拔尖生没有或很少;因为教师把时间翻在补课和批改上多了。上课是脑力体力并用,消耗很大很累,普通班的累是尖子班的1.5倍以上,疲劳后备课的精力少,课堂质量不高,缺乏趣味性,教师找不出规律来,归纳不出特点来,深广度上不出来,有时讲课变成念读,教得苦来学得累,这样周复一周,月复一月,上等生得不到提升,卡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在教学中发现:经常补课而高两三分但没有优分,有学生辍学,损其他科质量;不补课而相对少两三分但是有优分,没有学生辍学,不损谁的质量。谁的质量好?前者“勤”,后者能,以什么来衡量呢?谁应该是优秀呢?鉴于加课补课屡禁不止,应当立法限制,一个学期喜补教师不能补超三节,不许粗暴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要质量,这样评比才接近公平合理,才能有效促使教师自觉去提高教学技能,确保素质教育成功。

第8篇

Wang Jinlan; He Huiqin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口 570228)

(Hai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aikou 570228,China)

摘要: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培养,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探讨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Abstract: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focuses on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knowledge, but neglect student proficiency,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haracter training, which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develop different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o conduct teaching in mixed-level classes in accounting teaching of college.

关键词: 会计教学 分层次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Key words: accounting teaching; mixed-level; teaching goal; 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60-02

0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和会计行业本身的快速变化,会计职业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专项服务越来越专业,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会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并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性意见。可见,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对会计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从实践结果来看,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1分层次教学应用于会计教学的意义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学校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控制教学进度、变换教学方式、确立评估体系,从而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可见,分层次教学是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为前提,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多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从而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有所进步。

将分层次教学应用于会计教学过程,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指导,顺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爱好,发挥其特殊才能,同时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缺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补救,做到对症下药。可见,在会计专业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人”的关怀,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教学改革的宗旨与目标;有利于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观念及教学策略的改变,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完善,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师生合作及交流的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培养其参与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2分层次会计教学的实施方案

高校会计专业实施“分层次”教学,不仅涉及到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涉及到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

2.1 客观地确定学生层次会计专业的学生分层不能照搬大学英语、大学数学或大学物理的经验,以大学入学成绩加入学后的摸底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于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而言,会计是新鲜事物,不太清楚学习会计究竟要学习什么,如何去学习,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势必给会计专业的学习分层带来困难。因此,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学校不要急于把他们分为几个层次,而是通过专业教育学习,让他们了解会计是什么,作为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具备哪些技能,使学生对自己在大学四年究竟能够学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做一个恰当的定位。与此同时,通过专业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次教学是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前提,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做到客观地划分学生层次,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质与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以《会计学原理》(这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的半期考试成绩作为基础,再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态度、理解接受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和学生的意愿,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初次层次划分,划分为A、B、C三个层次(见表1)。考试的分数只是一个大概的界定,各个学校可能由于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分数也有较大的差异,而其他几个指标是需要任课教师进行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各个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参考上述指标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B、C三个自然班级分别授课。

为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还应进一步对层次进行动态管理。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调整,A层次的学生可能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是学习能力降低,不再适合A层次的教学,而进入B层次甚至C层次的学习,而B、C层次的学生在进行相应层次的学习后,又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那完全可以升入B甚至A层次的学习。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变学习压力为动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钻研专业,提高会计人才的整体素质。

2.2 教学过程的层次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围绕一定的活动内容,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与交往进行建构性实践的活动,是教学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预设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过程的计划性、预期性和规范性。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2.2.1 教学准备的层次设计教学准备是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方案的编写等的准备活动,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对于A班应选择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教材,教学重点应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知识,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对于B、C班应选择注重实务的教材,教学重点是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在准备会计恒等式时,C班教师能够讲解清楚会计恒等式的特点,并准备一些简单的例子。而B班教师则应在此基础上,说明恒等的原因,并设计一些问题,引导B层次学生自己去证明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对于A班教师增加准备关于会计恒等式如何在设置会计科目、借贷记账法以及编制会计报表中的应用等方面知识,以挖掘A层次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索的潜质。

2.2.2 课堂教学的层次设计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该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组织课堂教学。对于A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设计一些开放式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辅助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创造性。对于B层次的学生,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把一些难理解的问题找到与曾经学过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或旧知识的复习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复习中, 轻松愉快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既克服了学新知识的畏惧心理, 又提高了思维自学的能力。

在分层次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C班学生,应善于鼓励,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B班学生,在指明他们努力方向的同时,也要指出其不足,以培养他们勇于进取的精神。而对A班学生,采用竞争方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严谨、谦虚的态度,更加努力拼搏。

3会计实施分层次教学尚需解决的问题

会计分层次教学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之间的矛盾,而且促进了教师因材施教工作的落实和实效,以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仍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3.1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层次教学的软件与硬件软件方面主要是需要投入资金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学习,或者参加一些教学改革的理论培训,也可以到具有先进教学方式、教学经验的院校进修学习。硬件方面则需要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审计模拟、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以及相应的模拟企业教学软件。购买模拟实习所需要的会计凭证、账簿以及报表,以及订阅会计专业书刊都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

3.2 加强专业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分层次教学质量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疏导和培养,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以友好的心态帮助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艳红,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29-32.

[2]徐P.再谈我院会计专业的分层次教学.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8-80.

第9篇

[关键字]专业;考试;测评;制度;钢琴演奏

引言:

对于钢琴演奏专业这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而言,一种适宜的考试测评方式可客观反映学生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具体情况,让其从考试中摸索演奏的状态,为今后在正式舞台上的表现提供基石;亦可让其知晓自己演奏在听众中的客观评判,方便找出不足点,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教师也可观察到学生走出琴房,在类似于演出场合中的表现与变化,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以便调整教学思路。

一、现今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考试测评制度及其主要矛盾: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含附中)现今本科学生300余人,附中钢琴专业学生200余人,专业教师57名,师生比约为10:1。

1、现今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考试测评制度为:

每学期进行两次,每学年共四次测评;每次考试测评按照不同时期的曲目要求进行:

测评方式一:复调作品一首,其中附中初三年级及本科二年级需多加演奏一首中国乐曲;此方式多用于上半学期半期考试;

测试方式二:古典奏鸣曲(一首快板乐章、一首慢板乐章),此方式多用于下半学期半期考试;

测试方式三:一首练习曲及一首自选乐曲(可选择协奏曲),用于各学期期末考试。

每次考试均在备有多台三角琴的排练厅举行,提供两台三角琴供学生使用;每位学生根据上学期分数由高至低分为甲班、乙班,甲班学生考试时长为8-10分钟;乙班学生考试时长为6-8分钟,且在期末考试时监考评委组组长会对乙班学生考试曲目进行抽选,指定要求只演奏练习曲或乐曲。

监考评委老师均为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教师,全系教师将分组进行考试,每组评委约有6人,每年轮换负责一个年级的考试测评。采用百分制进行打分,后由系办公室人员进行统分,去掉每位学生得分的最高分及最低分后得出平均值,为此学生本次考试测评的最终得分。

2、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考试测评制度之主要矛盾:

目前,钢琴系考试测评制度体现出的主要问题为:小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怠慢,出现“混日子”的态度,身心状态不积极。因甲乙班分班制度,部分学生与教师过于看重分数的高低,一学期只学习考试曲目,曲目量太少,无法全面了解钢琴音乐各时期、各乐派的风格。且望求高分,学生演奏曲目难度普遍偏难,宏大且技术高难的曲目在每次测评曲目单中均占有较大比例,而一些短小乐曲无人问津,而那些短小型曲目恰恰为基础性必备练习,把小品弹得趣味生动可养成学生细致的读谱习惯,增强其手指操控能力,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分为乙班的同学每次测评均只抽弹一首曲目,演奏时间短暂,加之评委曲目单中以先考乙班再考甲班的顺序,难免会对乙班同学演奏产生一丝“偏见”,无意识压低分数,造成大部分乙班同学“翻身”进甲班的可能性极小。

对此研究人员结合调查分析,目前乙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消极,只有成绩为乙班靠前的学生较有奋进感,分甲乙班的制度未能调动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成效甚微。此外,数次考试分数公布后,部分家长,特别是学生成绩较低的家长会认为考试不够客观、公开、公正,弹奏时间太短,对考试严肃性产生质疑,等。对这些问题,钢琴系领导班子多次调整测评制度,望求得出最适宜于本院学生及学院发展的测评方式。

二、国内外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考试测评制度:

研究者对11所国外音乐学院展开了调查,如,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 of theUniversity of Rochester),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学院(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RNCM),澳大利亚堪培拉音乐学院(Canberra Schoolof Music,Institute of Art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德国萨尔州音乐大学(Hochschule für Musik Saar),美国艾迪怀德艺术高中(Idyllwild Arts Academy),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Eastern New Mexico University),美国博林格林音乐学院(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学院(奥斯丁)(University of Texas atAustin),美国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McNally smithcollege of music),美国弗罗里达林恩大学(Florida Lynnuniversity);同时也收集了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深圳艺术学校等国内音乐学院测评制度进行了资料收集、对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超过50%国外院校实行每年2次考试,20%每年1次考试,25%每年4次,5%两年1次;如在美国音乐院校排行榜榜首的伊斯曼音乐学院、朱莉亚音乐学院均为每年一次考试;而国内音乐学院大多实行每年4次考试,而上海音乐学院每年2次,但每学期期中由老师组织学生演奏会及公开课,因此可以得出,考试次数多少并不是一流音乐院校的测评侧重点,其带来的影响更多被扩散为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演奏机会。

(2)65%国外院校实行ABCD制评分,35%实行百分制;而国内音乐学院通常实行百分制。研究人员认为,此为文化教育背景、教育习惯、教育意识不同之产物,国内音乐学院可以借鉴,但不可一味模仿。

(3)50%国外院校实行音乐会形式的考试制度,综合排名靠前的音乐院校基本都以不同时长的音乐会形式进行考试测评,国内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也实行音乐会考试制,而其他院校,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国内院校“考试”氛围较浓厚。由此可以说明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与办学目的有紧密结合,每个学院根据自身情况、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得出其办学目的,并为此开展不同模式的教学活动。

(4)国外院校音乐会制通常依年级由低到高时长为:15-50分钟,规定时间内一般不打断;非音乐会制时长一般15分钟,不打断;国内音乐院校因人数关系,除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在规定时间内不打断,其余大部分院校会对学生演奏进行打断。在一定程度上讲,主因为国内部分院校学生人数多、考试场地有限、教师工作量等诸多方面难以平衡,因此各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对学生演奏进行限时或随机打断,以平衡影响考试时长的诸多因素。

三、国内外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考试测评制度的深度剖析:

课题研究人员对国内外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考试测评制度进行了资料收集,也同时对其部分教师、学生进行了访问调研,征求了他们对测评制度的意见。课题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外用ABCD(优、良、合格、不合格)作为测评结果的院校,校内竞争意识并非十分强烈,他们更注重学生的演奏会或比赛。多数学校采用教学班音乐会、周音乐会、校内比赛、校内大师班课等形式为学生创造演出锻炼机会。而遇校内比赛或毕业考试时,测评制度更显正式、严肃,多数院校会采用百分制来评判最终成绩;面对此类测评,学生及教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而国内音乐院校中,最明显的不同为学生人数大大多于国外院校,因此考试测评成为了批量测评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常见制度,但也有学院正在尝试调整,如在上海音乐学院除了要求学生在音乐厅着正装进行每年共四次的考试测评外,每学期期中时安排一名专业老师给10个左右学生进行公开大课等,让学生有充分的上台演奏机会。

经走访调查,国内外大部分学生、教师对考试时间长度没有过多的看法或建议,专业老师们更希望在曲目类别上有所规定,认为让学生演奏不同的曲目类型比延长考试时间更能检测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对于测评地点而言,所有学院亦具备不同的客观因素,硬件条件较好的学院在音乐厅考试,大部分在排练厅、小演奏厅内举行,有些学院特别是国外音乐学院考试地点不会太固定。学生对地点的要求远远小于对钢琴本身的要求,大部分受访学生希望其学校能够提供具备更好质量、更新的钢琴,以表现出正常水准。

在曲目类型范围较为宽松的测评制度中,学生和教师均认为考试压力较小,这样便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分担到个性化培养体系中;学校内部专业学习压力减小,而校外诸多比赛、音乐节等外部压力便有所增大,学生、教师更多地投入其间。可以这么说,在这类学校中,校内的竞争力放在了校外的奖项与荣誉上,增强了学院及其学生的知名度及信心。课题研究人员还归纳发现,这类宽松型测评制度也恰好符合这些学院的培养理念――培养出较有自我风格的高精尖演奏型人才;而对曲目规定较严格的学院,毕业生从业多以教师职业或音乐周边产业为主,填补了社会对文化音乐的需求。

研究人员还分析得出,时间长度是根据每所学院学生人数、评委人数、地点安排等客观因素综合决定的,不论国内外专业或综合性大学,其专业测评时间长短均与这三个因素相关联。因此,每个学院专业测评制度需与其办校理念相结合,应考虑到学院培养方针及周围社会大环境需求,方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的发挥所学知识。

因此,学习了四川音乐学院办校理念后,课题研究人员选取了多组实验方式,以四川音乐学院在校学生为实验主体,以得出最适合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的测评制度。

四、实验结论:

课题成员把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不同个性类别的学生组成实验组,对多种考试测评进行了实验,以分析得出适宜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考试测评制度。

课题研究人员把实验性研究放在了每次考试后,此时学生们均对作品有着熟练的掌握,与系上正式考试状态相当,且可与系上正式考试做出对比研究;实验性研究评委为课题研究人员及钢琴系主科教研室教师,研究考试分为三大类:

(一)弹奏完整态试验性研究:考试测评时间不受限制,学生需把规定的曲目弹奏完整,评委不予打断。实验次数为三次,分别开展于三次系上正式考试(会打断)之后,对比分析实验性弹奏完整态与系上有限时打断的正式考试之分数区别。

经过三次实验性研究结果得出:

从结果看出,分数差距较小。在实验性考试测评时,平常演出或考试心理素质教好的同学,如王舒雨、王普生,在完整性上更甚一筹;而对于陈子涵这类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其后半段的演奏开始表现出身心耐力不够,失误次数较多,出现重量缺乏之情况。结合实验后期对学生的采访,平日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在作品后半部分体力及精力的支持比一般学生强,演奏信心越发充足,并可感觉到演奏的乐趣及兴奋点。这间接证明,内心越轻松的演奏状态越可适度控制体力及精力的消耗,对比时间长度这角度来说,心理素质更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演奏。因此对于平日的训练,教师应多对学生演奏时的心态进行调整和引导,这样方可让学生在不同时长的演奏中均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弹奏完整态”对平常练习不太尽心的同学是种促进。学生们反馈到,正因为实验性考试需要弹完整,练琴时间明显增多,且把精力放在了平常易忽略的作品后半部分。且专业老师授课时也会注意后半部分的弹奏,并可发现作品整体性方面的问题,在结构方面做出处理及调整,让作品演奏得到充分完善。

研究人员认为,“弹奏限时”及“弹奏完整态”两种制度,其测评成绩结果差别并不明显,但在测评中进行完整演奏可客观促进学生练习状态,调整了教师授课侧重点。但因我院及国内其他诸多院校学生人数多的现实,研究者建议可侧重地让优等生完整演奏考试曲目,使其体力、精力得到充分锻炼,培养对结构的把握。

(二)地点类实验性研究:考试选址分别在音乐厅、排练厅及其他较小地点进行考试测评,各个地点分别进行两轮实验,试探考试地点的不同对学生演奏及成绩的影响。测评后所有参与者参与讨论,得算出每个地点的平均成绩,综合得出以下结论:

1、在星海音乐厅的实验性测评:

多数学生在音乐厅中,因舞台与观众席的水平高度、灯光明暗等不同,较易在舞台上进行投入的演奏;原本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如杨倬雅、黄小殊,易在舞台上找到释放及传递感,表现欲望易激发。且在准备进行此次实验前,所有学生均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练习状态与效率有所提高。

整个实验性测试氛围好,庄重严肃,有学生特地穿正装来考试,可见态度十分积极;并有家长及朋友进来观摩,无形中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平台;观众的到来对当时在场参与测评的评委老师也有着客观的督导作用,并对测评后的公示成绩也进行了讨论,学生及家长都较客观地看清了演奏上的不足和优点,对评委评判结果基本持赞同态度,保证了测评成绩的公平公正及威严性。

2、在琴房大楼六楼排练厅的实验性测评:

在排练厅实验结果却截然不同,学生成绩整体较音乐厅实验偏低。在这类舞台分界不明确的地点,学生易受到观众席及周遭环境的影响,专注力易分散,演奏状态反而不佳,特别是李奕萱在测试后总结到,她明显感到比在音乐厅的测试紧张。相比音乐厅的实验测评,考场氛围明显不够庄重,严肃性不足,小部分学生对测评成绩不太满意。就以上情况,让观众观摩考试变得更加不适宜,让考试结果有了被误解、歪曲的可能性。

3、在琴房大楼639号琴房的实验性测评:

于此类普通琴房中进行测评实验时,总的而言,学生“参加考试”的心态缺失,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略带随意。就成绩得分而论,较接近于六楼排练厅实验的结果,但测评后学生们均反馈到:“这次考试好像与平常专业课没什么太大区别”。一些优等生的表现较音乐厅与排练厅逊色很多,较难调整演奏中应有的情绪。

因此,就地点实验研究得出,音乐厅为最佳选择地,其较强的严肃性让学生更易投入音乐中,发挥出较好水平,其次为如排练厅等空间较大的大教室,而一般性的小琴房只能作为最后的备选来看待。

(三)曲目类型多样式实验:课题研究员对考试曲目的类别、创作时期、风格等进行不同的规定与限制,通过各种实验,评估在考试测评中不同类别的曲目要求对学生学习及成绩产生的影响。

实验分为五项:

测试一:规定弹奏练习曲

测试二:规定弹奏古典时期奏鸣曲的快板乐章

测试三:规定弹奏中小型乐曲,浪漫派时期及以后时期皆可

测试四:规定弹奏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作品

测试五:曲目自选,不作任何曲目上的规定,每人演奏15分钟。

测试成绩:

由测评结果可以看出,在演奏中有着突出个性的学生,如王普生,在测评中便有着明显“偏科”情况,在测试三:浪漫派及以后时期的中小型乐曲测评中,及测试五:自由选曲测评中,他均选择擅长的浪漫派时期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而在复调测试及古典奏鸣曲测试中,其对乐曲风格的把握有些许偏差,不时在这些作品中加入些不合时宜的表现手法,让评委感到其依旧在用浪漫派作品的处理方式演奏这些时期的作品。反之,平日对弹奏作品无太多自我意愿的李婧琪同学,在其五项测评中得分较均匀,测评状态稳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落差。手指情况欠佳的曾昕怡同学,也在练习曲测评中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在其余测评中表现尚可。

五项实验测试结束后,测试学生比其他未参加此项实验的学生有较大进步,整体演奏水平与曲目量有所增加,信心也随之增强。

通过对比、分析测评结果,研究人员得出:对音乐处理有着强烈自我意愿的学生,其审美已初具规模,对某时期、某类型作品有较强偏好。而自由选曲这种测评制度正好迎合了这一现象,让学生在选曲上有着充分的自由度。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会运用扬长避短之式进行选曲,以求高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就学生长期发展而言,全面接受各类作品洗礼,了解不同风格才可让音乐之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且对不同风格作品进行学习和比较,也能帮助其找到自己偏好风格的特色和关键点,让此风格的把握更为完善、准确。

而对于那些不属于“尖子生”的学生们,大部分就业面为“教师”这一职业,更需要对各类音乐风格进行深入了解,全方位提高音乐表现技能;多研究、练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促进其自身对音乐的感悟,逐步树立音乐审美观,掌握各风格音乐的表达手法,方可对下一代学生有更准确、恰当的引导和指教。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结合目前国内音乐院校的办学理念,对每次考试测评可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曲目规定,督促学生对各类作品进行了解掌握,让学生演奏技能得到全面提高,较自选曲目进行考试测评制度而言,更具有广泛的意义。而且,经调查访问得知,学生及家长对考试测评曲目有所规定也较欢迎,认为这种规定可更好地看清学生不足,可让他们感受到较强公平性,避免因曲目效果不同而产生分数的不平衡,让评委更公平地进行测评。

(四)分班制度之实验测试:此实验旨在测试是否需要依照学生上回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甲班、乙班,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此回考试,评估此制度对学生演奏、学习态度、成绩等的影响。

参加测试学生有:

原本为乙班的学生:陈子涵、曾昕怡、孔雪纯。

原本为甲班,但成绩属于甲班中等档的学生:李婧琪、冯轩爱新、李奕萱。

1、实验测试一:

按照川音钢琴系原本考试测评制度,把以上学生按照乙班先考、甲班随后的顺序进行测评;乙班学生演奏一首(现场抽选),甲班学生演奏两首;分别在2013-2014年下半学期期末及2014-2015上半学期期末进行实验。

2、实验测试二:

在实验测试一结束后的第三天进行实验二,打乱了以上学生的排序,甲乙班学生没有任何区别,均演奏两首曲目(中间有打断)。

两次实验结果之学生平均成绩为:

虽然大部分学生得分成绩无明显变化,但乙班学生成绩波动较大,结合全面调查曾昕怡同学情况,其演奏水平可达到甲班;而冯轩爱新同学专业水平处于其年级中等档次,手指机能较差,演奏水平为浮动于甲乙班之间。在两次混序、无任何分班暗示时,曾昕怡得分分别为81.5与80.5,均较分班测试时高,分数高于本处于甲班的冯轩爱新同学。在得知成绩后,曾昕怡同学表现淡定,她讲她早认为其成绩应进阶甲班,“不是火候未够,只是时机未到”,她向研究人员讲述到,她感觉评委有时候会对乙班同学抱有“陈见”,听的时间少,测评出来的分数低。当然,学生的述说略带情绪化,我们研究人员谨慎待之,但可观察出在她身上反映的不仅是一种情绪,且是一种隐藏的共鸣现象。

研究人员在平日考试测评工作中调查发现,类似曾昕怡同学情况的学生在各年级均有存在,经访问后得知,一些学生在进校初期对进阶甲班的积极性极高,认为进阶甲班不是一件“永无出头之日”的事,为之拼搏的干劲十足。而数个学期后,积极性越来越疲乏,希望也开始模糊,甚至影响到了学习目标的确立。因此,长时期分配在乙班,学生负能量会随时间增长,影响之前良好的学习态度,对长时期的学习并无持续性地正面刺激。

研究人员认为,分班测试虽会对部分学生产生激励效果,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乙班学生的成绩与成长,实为一把双刃剑;且结合客观调查与实验测试结果证明,未分班制度中学生得分更接近公平、客观的成绩,学生亦会感受到更正面、恰当的回应。

五、对川音钢琴系专业测评制度改革的建议及总结:

四川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为“为祖国歌唱、为社会奉献、建艺术高地、走时代前列”,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依法治校”为基本遵循,以“服务社会”为根本责任,努力建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艺术类高等学校。针对专业教育重要一步骤…考试测评而言,其测评制度需要迎合社会需要,接轨整个学院的办学理念,让测评成为学院专业教育前行的推助剂,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检测所学技能,为其今后踏向舞台铺下基石。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研究人员面向国内外收集了资料,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同时调研了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办学理念、社会需求及现今情况,并按照调研结果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及评估,综合提出以下适宜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现状的考试测评制度建议:

(一)测评次数:

考试测评不仅可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还可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我系现状,测评频率可采取保持或增加,建议正式考试测评为一学期两次,分别为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考试时间以教务处安排为准。

此外,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本科一年级,及其他各年级学年总成绩后十名学生需多加强调基础训练,因此,可在每学期开学第三周增加“基础技术练习测评”。一是督促学生重视基础练习,二是促进学生放假后仍保持较积极的学习势头,便于开学初期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提高开学时学生及教师的“身心出勤率”。

基础技术练习测评分为两类:

1、上半学年为大小调音阶测评,可规定为:两首大调音阶,两首首小调音阶,调性白选;

2、下半学期为其他基础练习考试测评,可规定为:一首减七度琶音,一首大七度,一首小七度琶音,一首双音音阶,调性均自选。

注:每单项基础技术练习音域均为四个八度,考试时要求各重复二至四次。

上述基础练习均为钢琴作品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流畅地演奏这些基础练习是弹奏所有风格作品的奠基石,定需要学生在琴房中付出努力。如把这些练习弹奏得优美动听,手指机能及重量运用都会有突破性的进步。且此类考试测评时间较短,可抽调少数老师参加评委工作,不会过分占用教师时间;测评成绩可不用百分制计算,征用国外音乐学院常用的A、B、C、D(优异、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获得成绩A、B的学生可在期末总评分中获得二或一分的加分,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基础性练习的重要性,促进积极的学风,实为一举多得。

(二)关于考试测评中学生个体演奏时间:

研究人员依照学院具体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多个具有数十年评委工作的专家意见,并结合实验结果得出:在期中及期末测评中,每位学生参加考试测评的个体演奏时间的长短不会对其测评成绩起决定性作用;但会影响测评优等生对演奏结构、整体性的把握及舞台演奏状态的调整学习。因此,结合测评总时间及场地安排问题、评委教师工作量、演奏完整性缺失、舞台状态的调整学习等问题,研究人员认为学生个体演奏时间也可有所区别:针对普通学生,可制定为:期中测评每人演奏6-7分钟,期末测评每人8-10分钟;而对于优等生,可根据情况要求完整演奏所有曲目,让其有足够时间调整心态,找到良好的演奏状态,评委对其演奏的完整度、结构性也一目了然。

此外,针对不属于优等生,但即将外出参加比赛、演出的学生,可让其专业老师在考试前向系办公室提出申请,以完整演奏考试作品,让考试测评作为比赛、演奏前的演练。由此不会过分增加评委老师工作量,也呼应了想演奏完整的学生及老师的要求,缓解了双方矛盾。

(三)地点设施及设置:

经过数次实验及访问调查,在小音乐厅类音乐厅中进行考试测评的方案受到了多方认可。但由于学院具体情况,在无法申请占用小音乐厅等地点时,可在琴房大楼六楼排练厅中搭建简易舞台一个,其中一面为斜坡,方便平台琴的换置。鉴于在实验调研中,观众的加入可对学生、评委及考试结果的公正严肃性均产生正面影响,可让观众旁听测评。为避免观众的进出影响考试学生的专注力,可在六楼排练厅后门入口放置屏风,让观众直接较隐蔽的步入座位区。可将六楼排练厅的灯光做出有所调整,不必让日光灯全打启,只开启钢琴附近的灯光,让“舞台”和观众区有别,模糊观众区的动静,尽量营造出音乐厅的氛围。

(四)教师分配:

经研究人员对钢琴系钢琴演奏专业老师的访问调查,大部分老师认为现在评委工作的工作量是科学的,身心皆可承受。而现在人数分配:5至7名老师一组,分为8组,一组教师评委负责测评一年级学生,并每学年进行调换,附中高三年级及本科四年级抽选2至3组教师评委组参与考试测评。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此制度是科学可行的,如今后学生和教师人数比有变化,再做出相应调整。

(五)分班制度:

研究人员经过详细调研及多次实验,建议可取消分班考试测评制度,认为按学生上次测评成绩的高低进行甲班、乙班分班考试测评有利有弊,不仅可刺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同时把某些学生封存在了一个难堪的范畴内。教师需注意不可对学生的潜意识与能力进行框架性规范,栅栏关久了,一些学生奋进意识易被削弱。因此,研究人员建议:

1、每学年中每次考试测评均不进行分班测试,但可对学生演奏按照上述个体测评时间进行有规定的打断,实现每位学生考试时间的公平化。

2v每次考试测评后,依旧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名,每年级最后十名学生必须参加每学期开学第三周举行的基础练习测评,刺激其学习动力,促进其基础技能的提高。

此制度不仅可给与学生足够的公平性,打消学生及家长的诸多忧虑及质疑,且不会大量增加评委教师工作量。某些差等生曾在分班制度中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测评时抽考一首是较易应付的,而如果其得知期末考试会被要求演奏8至10分钟,想必在平日学习中必定会去练习、背谱、读谱,从而让其自身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真正地上提高“乙班”学生的学习动力,钢琴系整体钢琴水平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六)曲目范围的规定:

依照四川音乐学院办学方针,钢琴系肩负着培养优良钢琴音乐工作从业者的责任,其意义是宽广的,覆盖面为全社会;钢琴系不仅要培养优良的演奏者,更需要培养出优良钢琴教师队伍,迎合社会对音乐艺术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学生需要全面、稳固地掌握各个类型、时期、风格的钢琴音乐,扩宽知识面结构,成为全方位人才。而专业测评制度可为这个理念注入强心针,用测评制度带动学生学习的多面性。

目前,钢琴系考试测评制度容纳了复调、古典乐派、技巧性练习曲、大型或中小型乐曲等主要形式与风格,但部分学生为求高分,以技巧难度大、音乐气氛热烈为主导点来择曲,忽略了对中小型曲目、小品、组曲等学习。而那些短小的曲目,恰恰对风格把握、音乐表现、手指触键操控等方面有高精的要求,如学生在此花费足够功夫,所得成效是不可估量的。因而,可在对曲目范围进行细化:

1、上半学年之期中考试测评:巴洛克时期作品一首,如演奏组曲或大型作品,可演奏其中具有对比性风格的三段或以上。

学生在复调作品中所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是不可言喻的,可从中学习到钢琴音乐的结构、分句、逻辑等情况,增加对不同声音色彩的表现能力,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需要保持一年至少一次进行复调测评的规定。而现今大部分学生在复调曲目测评中均以巴赫钢琴十二平均律为主,其他诸多优秀复调作品无人问津。为避免此情况,可把此次考试测评要求更名为巴洛克时期作品,放宽限定,对组曲、大型乐曲可作节选演奏。

复调作品的篇幅多数不会过于亢长,因此除大型组曲外,评委在考试测评中尽量不打断学生的演奏,改善曾经某些家长、学生对评委有“弹共两页的曲子都会被打断”的看法,提升评委会权威与严肃性。

2、上半学年之期末考试测评:

方案一:一首练习曲,一首近现代或现代大型乐曲或中型乐曲,曲目自选。允许评委组组长酌情对各个乐章、章节进行打断。

按照调查及研究人员经验,在以往测评中如规定考试曲目为大型乐曲或中型乐曲,近70%学生都选择了浪漫派时期作品,近现代、现代作品甚少,当代作品更是鲜有问津。而在国外主流音乐厅中,现代、当代作品正受着观众们的热捧;而本校毕业生外出学习后也常反映,国外老师布置的曲目中,现代作品尽占了一半或以上,从而略感无从下手,出现诸多不适应。而如测评中对现代、当代作品加以重视,不仅可让学生更易与国外音乐流行趋势接轨,也促进学生及其教师对当代作品进行认识、理解及研究,为国内古典音乐打开新一扇窗户,让听众聆听到更多元化的钢琴音乐。

方案二:一首练习曲,两首不同风格或创作时期的小型作品(各作品总时长不超过6分钟)。需完整演奏练习曲,允许评委组组长酌情对其他作品进行打断。

此方案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小型作品,让其放沉心态,在小品中体会音乐的丰富,找到细腻多变的触键手法,不急于弹奏高难度大型曲目,以小作品成就大发展。且在钢琴音乐各个时期皆有诸多风格迥异的小品,可让学生迅速地扩宽知识面与曲目量,领略各音乐风格的精髓。

在每上半学年之期末考试测评中,方案一可与方案二进行轮换测评,每年轮换一次。

3、下半学年之期中考试:一首完整的古典时期奏鸣曲

古典奏鸣曲为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基点,是国内外习琴者的必经之路,准确的风格把握、精细多变的触键法、乐句的适宜划分、节奏韵律的严正表达等都为在古典奏鸣曲的学习要点,其他时期的学习也将从中获利。

现今,古典奏鸣曲也在测评范围内,但从总体而看,学生测评曲目选择范围较集中于贝多芬奏鸣曲中后期,其实整个古典时期的奏鸣曲都可在选择范围内。因此,测评要求公布可为:“约1755年至1827年时期内的奏鸣曲”,以让教师、学生有更新颖的选择。

对于普通学生,评委组组长可仍可保留一首快板乐章、一首慢板乐章的要求;而对尖子生,或即将前赴比赛的学生可要求演奏整首完整的奏鸣曲;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政策与要求,让评委教师工作量问题与培养多元化人才方针之间得到平衡。

4、下半学年之期末考试:练习曲及自选大型乐曲与乐曲。

因上半学年期末考试曲目要求较为细致,因此下半学年期末考试要求便可做出进一步放宽,让学生、教师拥有更多的选择,培养出学生自身审美与偏好,为演奏个性化风格添色。

鉴于自选曲目有长有短,评委组组长可对乐曲进行打断,而对练习曲力求完整,提升学生演奏时身心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