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时间:2022-03-12 00: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第1篇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宗旨,以农广校体系为主要依托,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青壮年农民(主要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者)等为重点,以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按照政府主导、完善政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农业生产一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农民塑造工程,探索路径、创设制度、打造模式、积累经验,促进我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承担项目的市县区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将具有“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等5大特征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青壮年农民,按照产业分类开展综合素质系统培训,全省培训3000人,促进大批量职业农民脱颖而出。各地建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完善培育制度,出台支持政策,创造有利于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三、实施范围

(一)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二)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

(三)省级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四、工程内容

(一)开展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系统培训。各地依托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围绕优势产业,将具有“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等5大特征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组织带头人和青壮年农民作为2013年培育对象,按照“理论授课、基地实训、论坛讲评、异地交流、技能鉴定、跟踪问效”的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综合素质系统培训,促进大批职业农民脱颖而出。

(二)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各地农业部门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一是通过培育实践,不断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方法和路径,并不断充实熟化,打造出适合我省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二是根据农业产业发展要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研究提出职业农民认定条件、标准、程序和管理服务内容,分产业制定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认定一批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实行技术帮扶制度,组织技术推广、教学、科研人员与职业农民结对子,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切实增强职业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三)创新职业农民支持政策体系。各市县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协调农业、土地、财政、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政策、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突破现有政策体制机制方面障碍,创造性地制定和出台具体办法和政策制度,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培育工作机制,创造有利于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励有志青年和农科学生从事农业,推动形成职业农民队伍。市县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资源,制定职业农民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职业农民发展生产。

五、资金安排

省财政支持职业农民塑造工程1000万元,用于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环节——系统培训。据我省去年试点情况,职业农民培育补助标准为2000元/人,培育基地教学设备改善补助标准为5万元/基地,实训基地实训条件改善补助标准为5万元/基地。具体如下:

(一)省级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共40万元。

1. 靖边县:20万元,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专项资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2. 杨陵区:20万元,配套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专项资金,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试点。

汉滨区、旬阳县按照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整体推进安排部署,不单独配套资金。

(二)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共300万元。

安康市10县(区)共300万元。全市统一规划,省级补助培育任务为全市1000人,按照标准2000元/人实行补助,计200万元;每个培训基地教学设施改善5万元,主要用于添置计算机、投影仪、摄像机等教学器材;实训基地5万元,主要用于添置实习操作所需仪器设备、药品试剂、消耗材料等,计100万元。

(三)省级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共600万元。

20个省级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及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各30万元,共600万元。其中每个示范点培育职业农民100人,按照标准2000元/人实行补助,计20万元;培训基地教学设施改善5万元,实训基地5万元。

(四)职业农民培育系列教材编写,共60万元。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万元,用于粮食、油料、果业及其它共12册教材编写。

陕西省农业杂志社:20万元,用于蔬菜园艺和特色农业共7册教材编写10万元,书号费用10万元。

陕西省农学会:10万元,用于畜牧和特色养殖共7册教材编写。

陕西省农干校:10万元,用于公共基础共7册教材编写。

六、项目申报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县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较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有一定规模,具备良好的职业农民发育条件。

2.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农业行政部门将其列入工作重点。

3. 项目实行以县政府牵头,农业局组织,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培训机构以农广校为主体,必须有自有教师和外聘师资不少于20人,包括农业、法律、经济、信息等各个方面,设施条件完善,工作业绩突出,管理经验丰富。个别在农民培训中优势突出的农业职业院校也可参与。

4. 农业科技实训基地以省市认定的现代农业园区或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为主,能够代表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最高水平,满足职业农民实训需要。

(二)申报名额

1. 农业部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要上报2013年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 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等。

2. 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市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已经确定的汉滨区、旬阳县职业农民示范县和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2012年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的通知》已经确定的安康阳晨职业农民培育基地、石泉县明星村职业农民培育示范点),由市政府组织统一申报,但各县(区)政府要上报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 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3. 省级职业农民的示范县要上报2013年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部门、实施部门、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4. 除省示范县和安康市外,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商洛、榆林、延安市可推荐上报2个,铜川、杨凌、韩城可推荐上报1个,共19个。

(三)申报程序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陕西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2012年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凡愿意参与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的县(区),确定1~2个产业或专业,由政府牵头、农业行政部门组织、 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具体实施,认真填写《陕西省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申报书》,经市级农业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农业厅。安康市填写的《陕西省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申报书》,须经安康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农业厅。

(四)专家评审

农业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2013年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基地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推进工作开展。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督促,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二)狠抓工作落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项目组织单位,要把工作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内容,落实相关任务,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实践,大胆创新,扎实做好认定管理,落实农技人员或者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对职业农民一对一帮扶制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培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要强化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创新培育方式方法,建立职业农民系统档案,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各个环节。实训基地要积极配合培训机构,改善设施设备,创造良好实习条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第2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以赛促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秀强(1965-),男,湖北蕲春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程远东(1971-),男,四川苍溪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教授。(四川?广元?62801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34-0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近年来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技能竞赛的定义及特征

1.技能竞赛的定义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简称技能竞赛,是指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职业院校或其他组织,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由有关单位组织举办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并对优良技能者公开表扬。其目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考评,了解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的成效。职业技能竞赛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考核、技术能鉴定的基础上开展,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校(院)级四级。

2.技能竞赛的特征

综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可以看出,技能竞赛主要具有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技术技能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遵从此目标,职业教育课程传授的主要内容是技术知识,同时还要突出操作技能,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一方面考核技术知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考核其操作技能。从比赛项目的设置来看,大多为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专业,充分体现了技能性。

二是激励竞争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比赛活动,不但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而且会有强烈的激励动力。参赛者以夺取胜利为目标,鼓舞斗志,最大限度地承受强负荷,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发挥机体潜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因此技能竞赛一方面对比赛获胜者给予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技能水平发挥;另一方面对比赛后进者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督促其更加努力,以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

三是先进导向性。现代职业教育是先进的教育,在内容、模式、设备等方面均要体现其先进性。近年来教育部等11个单位联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升级紧密衔接,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如“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物联网技术”等项目先后纳入,这就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树立了风向标。要求职业院校及教师、学生必须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加强实践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同时还能够引导高职院校改善实验实训室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顶层设计入手,把技能竞赛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多年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树立了“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观,始终把技能竞赛作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融入到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内容中去,并将竞赛成绩计入系部教学工作考核,常抓不懈。竞赛后认真总结,透过比赛项目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教学方向和探寻新技术的要求,从而一方面加强对原有教学内容和项目的改造与提炼,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将竞赛标准和技能规范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到竞赛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丰收的效果。

2.从第二课堂补充,与学生素质拓展“雄鹰”计划紧密结合

近年来,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拓展“雄鹰”计划,根据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团活动等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将12个素质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合理设定学期素质训练项目,按项目制订详细的量化标准,有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院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将一些专业涉及面广、难以具体结合某一门课程的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学生素质拓展“雄鹰”计划中去,作为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或团学活动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既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3.从实施层面着眼,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

高职教育是大众教育,为了克服技能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的窘况,学院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测试利用分组竞赛形式完成,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掌握情况,形成了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另一方面要求每个系部每年必须面对全院学生组织一次以上大型技能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倡导、大力支持参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从而建立起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机制。

第3篇

关键词 教学管理体系 体制机制 师资建设 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Main Problems Existing

ZHU Zhihong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School managemen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whole system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strive to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ind combining site, effectively promoting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 set up perfect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build in lin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faculty; evaluation

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决定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教学质量标准由谁来制定,如何制定,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如何随着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发展而同步更新,如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质量的管理体系中主体与客体分别是谁,如何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纳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来,各自的定位和角色是什么,管理手段是否科学有效,如何从体制机制层面确保管理的执行力。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高职院校数量已经突破1000所,在校学生数近1000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通过走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声誉相对较好的高职院校,发现高职院校目前主要面临着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着高职办学水平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教学质量的标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质量的标准主要由学校个体来制定,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

目前各高职院校制定各自教学质量标准时,更多是依赖学校这一主体,缺少行业协会、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的参与。例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往往是少数几名教师甚至就是某专业负责人一人所制定,缺少多元参与的调研和论证,其内涵和质量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专业负责人个人的专业学术、教学经验和职业道德。学校同行之间没有组织集中论证,取长补短,形成统一认识,甚至为了消除竞争关系,故意隐瞒,每个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执行的是什么标准,无从知晓。直接导致不同高职院校的同一专业针对同一岗位人才培养所制定的标准千差万别,什么该教、什么该学、怎样教、怎样学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没有渠道直接获取行业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来指导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行业企业更多注重的是直观经济利益,对自身前沿关键技术一般采取对外保密,对于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没有兴趣,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其必须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高职院校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初衷,很容易因为行业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形成一方面企业大量缺乏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因为能力不能胜任企业需求而不能就业。

1.2 教学质量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学校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的制约

理论上一套教学质量标准一旦制定出来,应该对于同类型相同岗位的人才培养具备普适性和强制性。但由于标准制定更多的是由各高职院校自己做主,标准的制定者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更多的受到学校的办学条件制约,不是以“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出发点,而更多地考虑有什么样的师资,能开出什么样的课,有什么样的设备,能开出什么样的实验实训项目。这样就导致了以社会需求出发的标准落实到每个学校就被大打折扣,为了让正常教学秩序得以维持,各高职院校在制定各自的教学质量标准时更多以现有教学资源为依据,某个学校的办学实力直接左右了教学质量标准高低。

1.3 教学质量标准没有成为某个专业领域具备强制力的纲领文件

由于各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以自身的教学资源为依据来制定各自教学质量标准,没有相关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对各高职院校现行的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判,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某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方案,作为某类人才培养的纲领和行动指南。怎样的一套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是科学合理的,是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办学水平可以做到,并且是培养某种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似乎无章可循。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打着特色办学,百花齐放的口号,反对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其原因很大的层面上是出于自身办学实力不足,无法很好地执行相关标准,害怕在同一标准下同类专业被相关办学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竞争淘汰掉。这样直接导致部分在教学改革上走在前列院校的既有经验和做法,无法在同类院校中有效推广,人才培养的质量千差万别。事实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在不同领域摸索创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模式和做法。同时通过走出国门、开放办学,我们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获取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在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我们是可以抱着科学的态度,客观分析学生的现状,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考虑现有办学实力和经济基础,总结出一套符合目前某类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从而形成一套某个领域具备强制力的纲领文件。

2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管理的主体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参与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更多依赖的是自主管理。省市级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采取了很多方式和手段对高职教学进行指导和管理,但由于各高职院校数量众多、地域分散、办学主体不一,管理难度相当大。以湖北省为例,全省共有高职院校57所,几乎遍布辖区的所有地市州,相互之间最远的跨度近千公里。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会议组织、通知和文件的、日常检查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例如德国这一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将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纳入到人的终身管理体系当中,人被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和财富送入学校培养,学生培养的经费由企业缴纳、行业协会管理的人才培养基金支出。个人根据自身意愿向劳动就业部门申请选择学习领域,劳动就业部门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就业计划,由企业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提出学习需求。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一种委托培养雇佣关系,一旦学校培养过程或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就将失去雇主,不能从行业基金会获得培养基金。企业为维护其自身长远发展,自觉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选择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否则其人才培养基金的缴纳就没有获取回报。劳动就业部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自觉行使其管理职能。因为如果一旦学校的管理质量较差,培养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被企业弃用,劳动就业部门就必须支付高额的失业救济金,直至其再次就业为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资金来源更多地来自企业基金,而非政府,因此学校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其生存与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将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劳动就业部门、教学行政主管部门构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共同管理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管理主体不够,角色不明确,校企合作中身份不对等,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相互约束力等瓶颈。

2.2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陈旧,亟待改革和创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仅有10余年时间,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延伸和发展而来,没有可供直接借鉴的成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现行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绝大部分是从中专时代继承而来,同时吸引了一些本科院校经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其自身发展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高职教学一直在探讨究竟应该注重人文教育、理论基础、素质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还是应该推崇“快餐式”教育,做什么、学什么。教学管理的目标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就业之间苦苦寻找平衡。

现在的学生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刷、各种物质诱惑和网络信息洗礼下,个性突出,思想浮躁,享乐主义蔓延。学生课堂兴奋点越来越难触发,不少学生将课堂当成手机上网聊天的主要场所,教学管理有时候只能以课堂秩序稳定为目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者进行反思和分析,找到解决之道。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以纪律约束和惩罚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高职教育,我们更多地要以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企业需求、家长需求出发,找到他们的结合点,变教学管理为一种服务,营造自由宽松的校园氛围,用知识的神奇伟大去激励人,用以服务为宗旨的人性化管理去培养人。打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让课堂生动起来,有魅力起来,将课堂当作一种个人兴趣培养、自我价值实现、相互之间智慧碰撞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找准学校想怎么培养人和学生想怎样去学习之间的结合点。

2.3 教学管理体系中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的兴起和发展时间较短,从事高职教学管理的人员主要由中专时期从事教学管理人员构成,部分从本科院校引进,对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缺乏系统的学习,没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供借鉴,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都亟待提高和改进。特别是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对于当前从事高职教学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搭建高职教学管理者培训和交流的平台,统一思想,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成为教学管理体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变革。首先是要解决“谁制定标准”,如何建立不同专业不同门类的不同标准,如果做到标准的普适性和个性兼顾,如何将标准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引领学院的教学方向;其次要解决如何引入行业企业多元参与办学的全过程,系统地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才,推动各学院优秀管理人才的流转,平衡高职院校的发展不平衡,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院校间的交流和竞争,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到高职院校办学全过程,建立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考核模式,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第4篇

作者:杨玉英 单位: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一)落实“十二五”服务业专项规划,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推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近期的主要任务,是要落实“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要努力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政府作为规划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要着力于加强战略导向和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保证公共政策包括产业发展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两三年内,争取出台更为完善的系统性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当前,要特别重视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政策。

1.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通过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服务行业的试点,总结经验,尽快形成适于普遍推行的统一税制,加快探索完善增值税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兴服务领域。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随着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并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方式加强对服务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加强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重点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

2.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服务业分类支持方式。开展适应服务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业务和融资方式;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创业板市场和地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

3.调整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政策,消除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别待遇。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利用闲置老工业厂房、传统商业街区和楼宇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以自主开发、土地折价入股合作开发、协议转让、土地租赁等方式开发服务业用地;对于重点地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提供房租或土地租金补贴。

4.把支持服务业发展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协调起来,优先支持创新创业和中小服务企业发展。抓紧落实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在减轻税费负担、放松管制、增加融资便利、鼓励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鼓励各类网络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市场、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中小服务企业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导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政府采购服务、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具有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导产业分工深化和互动融合。通过推进制造业精深加工化和企业主辅业务分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服务机构独立转型为面向市场的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制造企业与生产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完善服务性中间投入的进项税抵扣办法。加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由内部自我服务向依托社会的市场化服务转型。

(四)深化改革,为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体制保证加大服务业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深化服务业国有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加快服务业领域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破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服务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坚决打破行政性垄断,构建公平公开、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进服务价格改革,完善非公共服务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的机制和公共服务价格(收费)公开听证、行政监管、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率先垂范和行业组织自律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和市场主体增强诚信意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维权成本、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加快分类建立、完善各行业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实行政企、政事、管办分开,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微观干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五)完善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增加各级财政经费投入,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兴办现代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及实训基地。通过加强培训、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等途径,尽快改变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战略型人才和骨干师资严重短缺的状况。建立健全人才评价、选用和激励机制,在服务行业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参与人才培养培训,鼓励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创办或参与兴办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人才服务园区。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各类、各层次人才优化配置、有序流动。

(六)扩大开放,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和质量把服务业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带来的“鲶鱼效应”,提升我国服务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在维护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逐步扩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稳妥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外资跨国公司进入服务业高端领域。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要适当放宽对外资持股的比例限制和业务范围限制,有效利用跨国公司带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发展。要把建设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园区)作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把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其水平和质量作为优化贸易结构的重点之一。鼓励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发展服务贸易,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要素,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及其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带动能力。同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服务企业“走出去”。

第5篇

一、攻坚步骤

(一)20**年。召开全省职教攻坚动员大会,部署攻坚任务,省与市(州)签订攻坚目标责任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6%以上,确保职普招生比达到5∶5。调研拟制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中职教职工编制标准。开展职教集团组建的基础工作。完成年度职业培训任务。对市(州)年度攻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二)2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8%以上,确保职普招生比达到51∶49。制订颁发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组建职教集团。完成年度职业培训任务。对市(州)年度攻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通报。

(三)**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确保职普招生比达到52∶48。全面完成职教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对三年攻坚工作进行总结验收,确立新的目标。

二、经费保障

全省职教攻坚筹措100亿。

(一)经费筹措渠道。

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城市教育费附加、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等渠道筹措。

(二)经费使用原则。

按“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市(州)、县(市、区)职教专项经费、城市教育费附加、学费收入主要用于当地职业院校的校园、校舍、设备等基本建设;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筹措的经费主要用于所办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省级经费按“以奖代补”原则,主要用于对建设成绩突出的职教中心、实训基地(标准另定)给予配备设备奖励性定额补助、省级专任骨干教师培训和比照中职贫困生生活费补助办法,承担6类学生免学费的部分资金。

三、攻坚责任

(一)各级政府责任。

1省政府。统筹领导全省职教攻坚工作;设立省级职教攻坚专项经费;对市(州)政府、省直部门、行业的攻坚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考核验收。

2市(州)政府。负责辖区的职教攻坚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本市(州)攻坚投入,按期完成攻坚任务;对县级政府的攻坚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3县级政府。负责本地职教攻坚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本地攻坚投入,按期完成攻坚任务。

(二)省直有关部门责任。

1省教育厅。负责全省职教攻坚的组织协调,分解目标任务,指导市(州)攻坚工作;与省财政厅共同制订全省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会同省编办等部门制订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协助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市(州)攻坚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2省劳动保障厅。制订技工学校发展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指导攻坚工作,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加强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完善在职业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政策,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省劳务开发办。牵头组织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出工作。

4省农业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农村培训工作。

5省扶贫办。负责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界定、培训和转移服务工作。

6省经委和省国资委。指导规模以上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向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培训场所和兼职教师。

7省发展改革委。将中职基础能力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职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8省财政厅。按照确定的职教攻坚的投入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严格管理省职教攻坚专项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中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9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为中职聘用专业教师提供政策。指导教育、劳动保障部门做好中职教师专业职务的评聘工作。

10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组织实施。

11省国土资源厅。按有关规定,将中职学校建设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依法保障用地。

12省建设厅。把中职学校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指导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13省地税局。贯彻落实国家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学期制;三学期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28—03

高校学期制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高等学校采取何种学期划分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两学期制,而以美国为主的一些教育强国有两学期、三学期或四学期多种形式。学期设置之间的差异,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时出现障碍,因此对学期制改革的探讨和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施行三学期或四学期制,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想把推行学期制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有效变革,从而达到从制度到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目的 [1]。但是,各高校对学期制改革改到何种程度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行政主管部门对此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导意见,因此,此项改革目前基本都是各高校自发探索。根据这一现状,本文对我国实行三、四学期的高校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针对这些高校学期制改革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一、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现状

(一)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与国外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意识的加强,为改变传统两学期制对我国高校教育效益与质量束缚,部分高校进行了学期制改革的尝试。

从统计结果看,截至2011年,我国目前高校中,39所“985工程”高校中进行学期制改革的有15所,其他综合型大学30多所及近年升级的部分高职院校,共计有70多所高校实行了三学期制。

据文献资料记载,厦门大学从1985—1986年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实行“三学期制”,将每学年划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但到了1990年又回到了原来的两学期制。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当时在实行“三学期制”过程中,第三学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没有突破传统的框架和方式,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与两学期制的传统课堂没太大区别,许多学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缺课、逃课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教学效果 [2]。

厦大党委书记王豪杰说,“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各级都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但对怎么改,改到何种程度,心中还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尚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加上当时的改革都是各高校各自为战,各显神通,缺乏开放式的改革思维,这不仅是厦大也是当时全国各地许多高校,被迫又恢复二学期制的一个重要原因。”[2]近几年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中如黑龙江大学、宁夏大学、浙江林学院等也同样存在如准备不足、师生不认可、改革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实行三学期制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两学期制。

(二)学期制改革的基本类型

从实行三学期制这些高校改革的情况来看,基本趋向有以下特点。

学期类型主要以三学期制为主,四学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学校。

高校类型:39所“985工程”高校(公认的研究型大学)进行学期制改革,占此类型高校比例38%,相对较高些;其次为普通综合型大学、应用型本科大学,高等农业院校不多。

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北京、上海高校实行三学期相对多些。

按大学类型来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第三学期教学各有特点。

1.研究型大学

200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九所高校组建C9联盟,因类似美国的“常春藤”联盟的校际合作,被称为中国的“常春藤”[3] 。C9联盟高校是首批的“985”工程学校,是中国典型的研究型大学,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教学资源充足、师资力量强、与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广泛。其中的前七所高校都实行三学期或四学期制,包括后来入选的中国农业大学。这类学校的三学期制主要采用“暑期学校”形式,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

“暑期学校”的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师生互动与实践和科研训练两个重要的平台,其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国际性和课程开设的多元性。不仅有国际知名学者开设的尖端性课程,而且有国际间前沿性学术交流;不仅有结构性课程,而且有非结构性课程。课程开放度较高,不仅对校内外学生开放,而且对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暑期学校”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科学探索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创造了条件和机会[4]。

2.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中间层次,这类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分布在各个省会城市,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普通院校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与研究型院校有较大差别,推行学期制改革,主要为适应学分制,扩大选课机会,在暑假开辟小学期,解决课程安排空间不足、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这类学校大多采用“2+1”学期。从学期划分来看,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但总的来看长学期的变化不是很大,一般为16—18周,在暑期一般安排4—6周的暑期课程。一般安排通识教育课、二学位和辅修专业课、各专业任意选修课,学年论文、军训,需集中时间开展的实训、实践、实验等实践性教学课程。

“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好,用人单位抱怨学生理论知识远大于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中国信息大学三学期制改革的动力之一。除了中国信息大学,很多高校实行的三学期制也都瞄准了就业,将暑假与小学期连在一起,延长学生下基层实践的时间。

第7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建议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强化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随着技能竞赛的蓬勃开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赛事组织设计、资源配置和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系统的研究,建构一套合理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体系。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外的研究对我国开展技能竞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照搬。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体系建设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的完善,在宏观及微观视角下的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仍然需要不断补充。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通过大量收集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汇总、比较研究,系统掌握了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确定了职业技能竞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总结、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希望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新时期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管理制度体系。

一、对行政教育部门的建议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问题在于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建设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体系,建议将技能大赛制度内化到行政教育部门当中,实现技能大赛由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周期性工作转变。同时需要制定相应具体的行政实施细则,否则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力度必然会逐级减少,最终声势浩大的技能大赛落实到职业院校里就仅存空洞的口号。应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信息公开原则、普惠性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基础性制度体系。

(一)提升职业技能竞赛的高度。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也公布了一些要求各地区大力开展技能竞赛的文件,也有“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样一句教育界“流行语”,但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实质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上级行政教育部门可以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各个职业院校的一次“高考”来看待,制定相应详尽的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甚至问责制度,相信各职业院校自然就会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教学的最终考场,为了备战这场“高考”,开展各类的校内竞赛,围绕大赛的内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二)成立职业技能竞赛常设机构。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大赛的举办方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运行机制,为其深入持久地开展竞赛提供保障,并且要把相关制度予以严格落实,因为在所有环节当中,制度的执行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所以常态的工作需要一个常设机构进行组织管理,行政教育部门应成立常设机构,例如:技能竞赛科。建议省、市、区各级行政教育部门都分别设立这类部门,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指挥组织实施区域内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并配有专职的、带编制的教育行政人员来直接组织管理竞赛工作。不建议大赛的举办采用由行政教育部门主要牵头,由行业企业、各职业院校组成组织委员会的共同管理形式,以确保各类竞赛的专业性,避免竞赛出现商业行为及各种不公正、不公平的行为。常设机构的日常工作包括直接组织、具体安排各学科的技能竞赛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并负责对职业技能竞赛进行深入的研究,编制完善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编制常年的、周期性的技能竞赛计划等,使职业技能竞赛在制度下有序开展。

(三)成立职业技能中心。建议成立省或市职业技能中心,功能为职业技能的培训、检测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中心应直接受控于行政教育部门的职业技能竞赛常设机构,是各职业院校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一,日常工作包括:各学科各种技能的测试及证书的颁发,统筹安排本辖区各职业院校间的各类技能竞赛,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所有的测试及竞赛都在本中心进行。性质为行政教育机构,并且不与商业机构合作,避免了商业运作模式带来的一系列不公平问题。职业技能中心不依附某间学校或某个企业而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运作场所,有各学科技能测试的设备仪器,为此行政教育部门必须有所投入,构建各类固定资产,配备各类专家及公职人员。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的职业技能包括传票翻打、点钞、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等,为此,技能中心就必须配备计算器、传票、点钞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电脑、会计软件等相应的设备工具。技能中心应制定职业技能测试制度,制度适用于各职业院校。制度应规定各职业院校都必须组织学生到技能中心进行各学科的各类技能测试,测试成绩可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合格以上等级者颁发各级技能证书,作为学生求职、晋升的依据,并作为学校颁发毕业证的条件之一。这种技能测试制度的好处还在于,由于存在着技能中心的第三方评价,在这种公平公正的评价下,学生的技能测试成绩,可以作为上级教育部门评价、监督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依据,并配以相应的奖罚措施;也可以作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颁发各种奖金、晋升的依据之一。不仅能促使各职业院校自觉围绕技能测试开展日常教学,为了提高毕业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促使教师为了学生能通过技能测试全力授课,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技能中心的技能竞赛;学生也会为了拿到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更加自觉地学习,能有效地抑制学生通过搞关系等方式通过考试和教师对考试把关不严等现象,学校的办学风气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有力保证。由于测试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也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竞赛目的。

(四)分层分级的竞赛机制。教育部提出了要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竞赛序列,这是大赛举办者的行动纲领,必须层层落实。职业技能中心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举办本辖区的技能竞赛。设置省、市级别职业技能中心的,市级技能中心隶属省级技能中心,负责定期组织本市各职业院校的各类技能竞赛,竞赛具有行政性质,各职业院校必须无条件参加,为此学校应把这类的竞赛作为日常的工作任务。为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技能中心每年要举办一次全省级别的大规模的技能竞赛,为了让学校有多一次的参赛资格,省级比赛可设计为与市级技能竞赛不关联,各院校在市级比赛的基础上可重新派选手参加省级比赛,获得名次的学校有资格代表省参加全国总决赛。若只设置省级别技能中心的,就由省级技能中心负责定期组织本省各职业院校的各类技能竞赛及全国总决赛的选拔赛。校级技能竞赛由学校组织,学校要以技能运动会、科技文化节等活动项目为载体,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竞赛覆盖学校的每个专业。由于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技能中心的各类技能测试,这些测试就是学生的一次个人竞赛,学生的测试成绩,可以作为选拔选手组队参加校内团体竞赛或省市级赛的依据。若选拔选手时需要重新测试学生时,可依靠职业技能中心,职业技能中心应提供最新的测试平台,例如提供会计专业网上在线测试,这样可以解决学校教师选拔选手困难的问题。

(五)竞赛项目细化制度。许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都是综合性的竞赛,颁发综合性奖项。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会计技能赛项竞赛”为例,由“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两部分组成,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又穿插了出纳、成本、总账和主管四个不同岗位的专项技能PK赛,奖项是这些项目的综合奖项,包括一二三等奖,没有设置单个项目的奖项。这样会令到没有获奖,但单项技能突出的选手得不到鼓励,也打击了没有获奖的参赛学校的积极性,不利于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为此建议职业技能竞赛应细化竞赛项目,例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会计技能赛项竞赛”,可细化为各专项技能竞赛,也即可以分为点钞技能竞赛、翻打传票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总奖项下相应设置各专项技能奖项。为了准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技能中心也应常年举办与大赛内容相关的各学科细化的竞赛项目。例如会计类的竞赛,应设立上述的点钞技能竞赛、翻打传票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技能竞赛等竞赛项目,以便更好地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选拔赛对接。并且技能中心作为各职业院校的上级行政主管单位,可颁布技能竞赛规则,规定各职业院校必须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的学校可获得奖状和奖励。这些奖项也是教育部门对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进行考核、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六)制定培训制度。建议职业技能中心编制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首先要加强中心内管理人员以及各学科各类技能培训导师的学习,通过各类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班、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实际案例的讨论分析会、典型介绍、专题调查研究、现场参观等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最新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深入地进行竞赛理论的探讨,研究国外技能竞赛发展水平成熟国家的先进竞赛制度,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技能中心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并通过组织各职业院校教师到技能中心参加各类培训班,把技能中心学习到的最新技能和理论传递到学校,最终传递给学生,能很好地帮助广大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七)赛出综合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始终倡导与追求的目标。以会计专业为例,我国目前正需要大批的具有应用型、会计职业综合能力较强的财务会计人员。但近几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就是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较低,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工作的现象,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企业不是不需要会计,而是需要不仅能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更需要职业道德强、工作态度好、责任心强、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沟通、有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会计人员。目前的各级技能比赛,比专业技术多,比综合素质少。为此建议竞赛项目设置综合能力面试环节。形式可分为个人面试和团体面试,个人面试侧重个人能力,团体面试侧重团体合作能力。通过交谈,竞赛选手的内在潜力和能量可以表现出来;通过回答各类问题,可以知道竞赛选手拥有多大的综合能力。面试评测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1.口头表达能力。2.综合分析能力。3.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

(八)时间安排。职业技能竞赛的时间安排不妥当,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出现一系列的备赛问题。竞赛时间应该顺应学校的教学规律,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下,建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2月底,省赛在每年的11月中旬。因为根据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切实落实职业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也就是大三的第二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并且很多的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比其他学校早一步找到实习单位,把毕业生离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提前到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上述的竞赛时间安排,可以让大三毕业生离校顶岗实习前参加省赛,能避免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赛前集训时,出现学生宁愿顶岗实习也不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一系列问题。

二、对职业院校的建议

职业技能竞赛需全程全员参与,制度的落实不是有多少学生参与国赛、省市赛,最重要的环节是有多少学生能参与校内技能竞赛的训练及竞赛,这是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虽然本课题组建议成立职业技能中心,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技能测试,但技能中心的竞赛毕竟是校际之间的比赛,学校精英与精英之间的竞赛,只有校赛才是全员参与的竞赛,因此必须建立全程全员参与、科学、健全的校级竞赛制度。

(一)思想上真正认识技能竞赛的本质。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比较重视技能竞赛,但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提供知名度,为此而开展一些相应的临时性活动,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挑选参赛学生,选人的方法一般比较简单,没有达到人人参与。并且一些相关的制度措施都是临时性质的,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举办技能竞赛的意义,没有把技能竞赛升华到应有的高度。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是必须把技能竞赛作为日常的工作来抓,建立长效机制。校级技能竞赛制度趋于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校内技能竞赛活动经常性、全面性的开展,且项目设置要实现专业全覆盖,教师、学生全参与。这些都取决于学校对职业技能竞赛本质的认识程度,学校认识的深浅而采取的不同措施,能直接影响全员的参与程度,因此职业院校要把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对学生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把获奖作为目标,否则,校内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宗旨。

(二)制定长效的技能竞赛工作制度。只有保证各项技能竞赛都能按制度办事,才能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要把技能竞赛写进每年总体工作计划,要求各专业必须举办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例如:技能竞赛月、各类协会的技能竞赛活动等,并且这些活动不应每一学年只举办一次,建议上下学期均应举办。可根据教学进度来举办不同项目的技能竞赛。例如会计专业,当修完了《基础会计》课程,就可以举办基础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竞赛;当修完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应举办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等。技能竞赛要求学校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制定细化的竞赛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做到大赛有方案、落实有措施、安全有保障。在竞赛项目上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以本学期课程为主,充分体现课程的培养目标,选择学生基本素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和专业技能相关的项目。做到部署周密、安排细致、宣传广泛、发动积极,各环节要衔接紧密、确保竞赛的高效、实效、公平运作,体现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营造“人人讲技能、人人练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技能竞赛组织管理体制。为保证各项技能大赛都能按制度办事,关键是学校层面要设立专门的技能竞赛管理机构或岗位,配备专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技能竞赛的研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竞赛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经费管理办法、选才和训练细则等。建议职业各院校成立技能竞赛科室,专门负责领导组织学生技能竞赛。为了突显技能竞赛的重要性,科室成员必须为专职成员,只有专职人员才有时间、精力,去严密地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技能竞赛,处理竞赛过程中的问题,并深入地研究技能竞赛,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不赞成有些院校成立由分管副校长兼任主任的技能竞赛委员会,去负责领导、组织学生技能竞赛,并且这种竞赛委员会成员是由教务科、学生科、团委、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人员兼职组成的。这种机制模式,非专职人员所做的工作就是非本职工作,非本职工作往往没有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这种兼任机制也表明,这些院校表面上很重视技能竞赛,实际上技能竞赛的工作只作为兼任工作被对待,没有被真正重视。技能竞赛科是专门具体组织管理技能竞赛的部门,每学年通过举办技能运动会、科技文化节等常态化的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搭建校级技能竞赛平台,积极组织校内各项技能竞赛的开展,不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技能竞赛科负责日常技能竞赛管理工作,如转发省或国家的竞赛规程,组织、申报、审批竞赛经费;组织各部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本校技能竞赛,制定本校竞赛方案、确定竞赛规模和时间,组织技能竞赛命题、评审;做好参赛时的后勤保障,负责与竞赛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调配学校的资源;协调人事部门做好技能竞赛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认定等工作。

(四)修订基于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无缝对接,才能使技能竞赛活动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才能达到广泛开展校级技能竞赛的建设目标,为此关键要着重修订基于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为了突显技能竞赛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可规定会计班的学生每学年都必须参加会计技能竞赛。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技能竞赛活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载明《各级各类别技能竞赛活动获奖学生学分奖励的办法》,规定学生参加院级(含院级)以上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系统、协会、学会主办的各类会计竞赛(不含各类表彰)获得奖励证书的,获奖的学生不单单获得学校颁发相应的奖金,同时可获得学分上的奖励。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26-02

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的下发,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历史以来的大好发展机遇,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渐从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建设。于是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职业技能竞赛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下,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院校级三级竞赛模式。为了能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各高职院校都在技能竞赛方面加大了投人和监管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本文拟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职业技能竞赛视角探讨高职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职业技能竞赛为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的确定提供了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最直接的教学。实践教学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生毕业的就业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点。“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的制订其实就是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量化过程。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社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高涨,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摆脱了以往闭门造车的现象,比赛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书本范围内,而是与广大的厂商合作,由企业提出他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订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然后组织相应的竞赛。这一点无疑给广大高职院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使其在制订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时有了参照,在培养人才中更加专业更加适合企业的要求。

(二)职业技能竞赛为企业和学校人才交流奠定了基础

实践教学的改革正因为有了职业技能竞赛而更容易找到突破口。职业技能竞赛与企业结合非常紧密,因此需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教师有相当的企业经验,能够深入企业学习和获取实践经验,而学校也欢迎企业的人才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去。这对来自企业的教师来说,增加了他们探索高职教学规律的机会,对来自院校没有实际动手经验的教师,也是一个实战学习的机会。教师通过指导职业技能竞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职业技能竞赛有助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从比赛项目的设计、评价标准和培训体系的设计到比赛项目的设置,都与实践教学计划相匹配,特别是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有着很强的借鉴性。因此有利于引导教学设计向工程实际训练转移,向生产性实训转移,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使课程体系趋向于工学结合。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的要求

如何在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良好成绩,让参赛学生更好地展示职业技能,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拥有较强的职业本领,在毕业时能信心百倍地走出校门,同时让参赛院校获得荣誉,提升社会影响力,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竞赛和教育教学改革关联性的思考。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考核参赛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等,也是对指导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验,因此,职业技能竞赛从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

首先,绝大多数职业技能竞赛都是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参赛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小组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应构建小组团队任务驱动教学,集中小组的智慧和能力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一般是按照专业岗位的标准来进行赛项设计和评分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能充分贴近行业岗位标准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成效的检验。在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设立中,增加社会、行业专家学者,更好地与企业、行业需求接轨。

再次,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一般由某些企业赞助最新技术的高薪仪器设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上,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缩短学校教学与社会实用技术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大教学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投入,引进企业资源和高新技术、工艺,为实践教学所用。

最后,职业技能竞赛要求除参赛学生外,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重视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训练。各职业院校应将教师送到企业一线进行锻炼,并立足企业的技术研发及实践与应用,经常性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工法和工艺,摒弃陈旧的不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

三、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可以作出如下总结:首先,职业技能竞赛各赛项的设置,是高职院校教学元素的结合,它直接检验了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的成效。其次,职业技能赛项的设置代表了目前社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企业在实际工作上需要怎样的人才。最后,职业技能赛项的设置,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育改革调整中,让高职教育趋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目前的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的航向标,从专业的建设、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的整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给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下,各高职院校应对实践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一)将企业、行业岗位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由政府组织,企业参与赛项的设计、技术支持或竞赛评判标准的制订等。从整个赛程来看,都集中体现了行业、企业对参赛选手在仿真环境下对工作任务的完成熟练程度或对新任务的构思创新之处的要求,评判标准都是尽可能接近职场标准。仅仅从学校角度出发制订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引领、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遵循目标管理原则,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和考核标准,并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按照职业技能行业标准,加大实践教材的建设力度,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012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绝大部分赛项均由企业提供技术、软件支持和仪器设备的赞助。对这些技术、软件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就是目前相关行业最新技术、仪器设备的推广和社会的需求走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软硬件条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高新技术、设备的引入,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创建。同时,基于各高职院校本身教育投入的有限性,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力地促进社会高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立合作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共育社会所需人才。

(三)加强职业技能顶岗实习的管理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当前职业教育更多地接近“2+1”的阶段式教学,在掺杂就业元素之后,学生实习期间“1”这个阶段,“放羊式”的顶岗实习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实践技能获取的动机缺乏,更多地倾向于就业岗位的获得。在整个实习期间,围绕工作东奔西走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没能从实习单位的实习工作中真正获取实习应得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根据职业技能竞赛中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双方共同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使得学生在实习期间稳定地进行实习,真正体验职业角色,并通过实习切实提高专业技能。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第9篇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第10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层层压实责任。一是提请党政统筹主导。市消专委注重靠前协调,赢得党委政府和安委会重视支持。在政府层面成立工作推进组和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推进三年行动。市委书记蒋斌、市长犹王莹(合拼)多次批示指示消防工作,常务副市长徐鸿亲自调度,主持召开会议对三年行动、“畅通生命通道”、深化“九小”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部署强调,并带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市政府出台《新余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新余市无物业管理小区物业全覆盖过渡工作方案》等文件,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办实事工程、民生工程,督办整改一批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出台《新余市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计划今明两年新增公共停车场13个,公共停车位3000个,改造临时停车场650个,新划道路停车位500个,开放行政事业停车位4500个,有效解决违法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老大难”问题,高位推动三年行动落实。二是科学建章立制。紧扣工作方案,制定出台2020年政府相关部门重点项目清单,细化明确11项30条具体任务、责任单位和进度时限,压实工作责任。专门印发推进工作制度,建立了工作专班、定期调度、督导督办、宣传曝光和考核奖惩“五个方面”措施机制,明确市各相关部门联络员和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推动。各地、各部门在总体方案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整治行动方案等方式,将消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三是推动行业部门履责。各成员单位按照“三管”原则,扎实开展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房管、城管、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定期开展打通“生命通道”联合执法行动;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对全市危化品危险源企业开展督导检查;教育、消防等部门开展秋季学校开学复课消防安全专项督导;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将消防安全整治纳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建筑施工等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要内容。

(二)坚持全面排查、铁腕执法,大力整治火灾隐患。一是精准治理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市政府下发行动方案,并通过新余政务、新余等政府官微“通告”,浏览点击量万余次。市消防救援支队专门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市城管局召开全体物业服务企业会议进行部署约谈,建立微信群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自查自改,目前已有71个高层住宅小区、146个多层住宅小区、239个社会单位完成消防车通道施划线、障碍物清理以及室内消火栓出水测试工作。另外,城管、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相互协作,共享车主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与相关公司签订代履行委托协议,对违法车辆进行暂扣停放保管处理。截止目前,共联合开展联合突击检查行动10余次,依法查处占用消防车通道车辆80余辆。相关经验做法被《新法制报》整版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二是紧盯“九小”场所整治。克服“九小”场所点多面广,消防监督力量不足的实际困难,全面发动街道乡镇、公安派出所和村(居)两委,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100余个联合检查组,组织300余名网格人员深入 “九小”场所集中区域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列出隐患清单,按照“六个一律”刚性措施,逐个督促落实整改。对确实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和隐患问题突出的场所,书面报送当地政府,现已向各地政府书面报送8份,高位推动责任落实。截止目前,全市共检查“九小”场所3522家,发现火灾隐患4980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121处。另外,支队在全市推广各类物防技防措施,解决“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痛点难点。截止目前,全市共督促推广安装智能独立烟感报警器5352个,安装简易喷淋装置94套,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303个,配备灭火器4418具。三是狠抓危化品专项督导。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召集全市8家危化品企业法人代表召开会议进行约谈部署,要求全面开展重大危险源排查建档和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同时与应急部门建立联合复查工作机制,由市应急局和市消防救援支队分管领导担任联合组长,抽调两个部门专业技术骨干以及聘请危化品和消防安全专家进行督导,并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截止目前,8家危化品企业检查发现的16处火灾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四是力促标准化管理。市消防救援支队协调将全市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和评选,推动全市社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商务、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选择新余市恒太城作为试点单位,制定大型综合体网格化消防管理、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全员消防培训等制度,全力打造标杆示范单位。民政、财政、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全市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全面建设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

(三)坚持加大投入、统筹建设,着力夯实消防基础。一是加强消防站建设。支队按照“大站建强、小站建密、微站建广,织密城乡灭火救援网”思路,提请市政府将渝水区纬四路、仙来消防站、高新区九鼎消防站以及袁河经开区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行统筹推进,并将其作为地方目标责任考核、日常检查、政务督要内容。目前,九鼎消防站总平面布置已基本确定,外观设计正在调整,竖向设计已完成,现场测量与土方计算正在进行;纬四路消防站已完成测量定位,正在征地;袁河小型站、姚圩镇专职消防队已完成选址设计。任务完成后,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2个消防队站,队站布点密度为6.66平方公里,达到国家规定的5至7平方公里布点密度要求。二是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全市采用“政府+市场”模式,落实智赣“119”规模化应用专项经费,市政府将智慧消防物联网一级监测平台纳入2020年新余市本级政府投资新建项目当中。目前市级平台正在商洽方案,数司已对接。渝水区政府、分宜县政府和仙女湖管委会分别投入450万、600余万、200余万元建成县级综合性消防物联网平台,将各县区运营商、维保单位物联网平台接入统一监控管理。同时,继续在老旧高层建筑、学校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推广安装NB-LOT感烟报警器,今年已安装2万余个。三是扎实开展消防宣教培训。在持续抓实重点人群、部门实操实训的基础上,结合“九小场所”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开展“九小”场所从业人群实操实训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495批次,培训合格人数9321人,超额完成上级指标。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利用消防宣传车开展走街串巷活动,依托各地消防科普馆,组织社会群众、单位员工、在校师生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和灭火逃生技能。夯实了消防宣传基础。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完成了人员招聘并进入实体化运作,各大队宣教工作站组织机构完成了设立。举办了全市消防宣传骨干培训和宣传岗位练兵比武竞赛,进一步锤炼基层应急宣传能力。着力在提升消防队伍形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全市共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239条,中央级27条,中央电视台14次报道我市消防工作和灭火救援行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3次使用支队抗洪抢险画面。始终强化消防新媒体运营。支队新媒体平台累计粉丝量突破20万,累计内容2221条,阅读量达1.3亿,点赞数超43.6万,影响力持续走在全国消防新媒体前列。

(四)坚持立足实战、瞄准打赢,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一是执勤备战严阵以待。市消防救援支队常态化开展“三随三实”实战拉动演练,考核基层队站23次、拉动指战员1000余人次。紧紧围绕“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工作要求,投入52.1万元采购996件套水域救援装备。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水域救援技术培训2次。组建40人抗洪抢险专业队,先后开展3次抗洪抢险拉动演练。我市入汛以来,支队共参与抗洪抢险5起,营救被困群众35人,疏散转移群众107人。全力增援鄱阳抗洪抢险,共出动1032人次,134车次,舟艇151次,营救被困人员279人,疏散群众463人,运送物资860余件,清理垃圾淤泥约239立方米、防疫消杀面积1800余平方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二是全员练兵斗志高昂。市消防救援支队始终坚持督训善导、体能主导、实战引导、安全向导的科学组训理念,制定《全员岗位大练兵量化考评规定》,形成党委成员带头练,机关、大队早晚两练的练兵氛围,坚持每周全员普考一次,考核成绩与个人量化考评及绩效奖励直接挂钩,促使每一名指战员从“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支队在全省冬训交叉考核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支队机关、大队平均分位列全省支队级单位第一。三是信息化建设有所建树。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围绕“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建设要求,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新一代智能化119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测试阶段接警调度时间已成功节约30秒。此外,支队安排信息化建设经费891万元,包括指挥中心改造、接处警与“三台合一”切割、各级应急通信分队装备配备、系统运维及网络安全等建设任务,目前各项建设任务正全力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投入经费编制消防规划,但普遍“重文本、轻实施”,很多规划停留在纸面,离真正执行尚有很大距离。据测算,全市城市普通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欠账率普遍较高,如城区规划消防站14个,实际只建成7个;市政消防栓应建3527个,实际仅有1216个。大部分农村乡镇仍处于消防力量保护盲区。

二是灭火救援装备难以适应任务需要。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从处置单一火灾,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转变,救援任务呈指数增加。各地灭火救援攻坚力量比较薄弱,消防高精尖装备配备不足,全市现有装备大部分于2012年通过融资租赁采购,老化陈旧,且50%的车辆将达到强制退役或报废的要求。

三是消防智能化水平落后于时展。部分行业部门对建设本系统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主动性不强,推动难度较大。另外,目前政府只能投入经费进行“智慧消防”平台建设,但在后续物联设备的维护管理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四是部分重点场所隐患治理难以托底。全市共有8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安全隐患突出;共有合用场所3000余个,建筑内部装修、生产功能分区、住宿布置随意性大,缺少独立设置的疏散设施和辅助疏散设施,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共有养老福利场所70余家,部分单位自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室内装修等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城市居民小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车通道被占用现象十分普遍,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问题管理困难;农村缺少消防基础设施,生活人群以老、小居多,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容易发生小火亡人;电商的发展和网购消费方式的转变,带动大型仓储、物流仓库兴起,一些淘汰下来的空闲厂房改建成大型仓库,不少“微商”在居民住宅楼内开设网店、储存货物,带来不少新隐患新问题。

五是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偏低。一直以来,虽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社会公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物业、保安、巡防队伍以及大型商场、市场和高层、地下建筑的物业管理消防专、兼职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对消防安全常识以及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不断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完善基层火灾防控责任。推动各地政府出台《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明确乡镇、街道、村居委员会的消防属地监管责任,结合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对沿街门店、居民住宅楼院实施消防管理。二是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消防管理规定;国土、规划、建设、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违法建筑、违法改变建筑规划用途的查处力度。三是探索建立消防规划督查机制。推动各地政府应将消防规划实施纳入整体规划督查督办内容,并探索建立消防规划专项督查机制,确保消防设施真正同步建设。

(二)全力夯实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一是改善城乡居住消防条件。针对老旧居民小区(城中村),推动各地政府将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以及电气线路改造等作为整体改造的重要内容同步推进,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广运用独立式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消防卷盘等设施器材。二是确保消防用水充足有效。推动各地重点加快城区消防水源薄弱地区改造建设步伐,填补乡镇空白点,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加快取水码头、市政消火栓等取水设施建设。

(三)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一是继续紧盯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合用场所、“九小”场所、群租房、消防车通道等重点场所区域,推进“高大化下”等高危场所,“老幼古标”等敏感场所排查,电气火灾、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开展城市社区和人口密集乡镇、物流仓储、施工工地专项治理。二是持续推动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一般火灾隐患公示,确保按期整改。三是加快推进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活动,将创建消防安全社区活动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四)建设“智慧消防”抓好火灾防控。一是推动各地政府加大“智慧消防”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等积极推广应用自动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系统及消防物联网监控技术,全面提升智能管火水平。二是针对电气火灾事故高发的问题,应在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建筑等重点场所推广安装火灾感烟报警器系统,推动各地政府匹配相应经费予以支持。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专业发展;专业实践

高职教育离不开教师实践知识的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整合与双向转化,即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借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提高“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特征的决定因素。根据教育部教高司[1999]42文的表述,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应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师资并适应高职教育培养职业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认识,早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共识。1990年,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培养、选拔和评价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职教界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

“双师”素质的概念“双师”素质,也被称为“双师型”、“双证型”。“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理论课程,又能胜任实习指导的教师;“双证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实际工作专业技术职务两种任职资格证书的教师。但这两种提法,不论哪种都不是十分妥当。高职院校教师没有必要都成为“双师型”,也没有必要都成为“双证型”。因此,“双师”素质的提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特征和培养问题一直受到职教界的关注,几度引起热议。一般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高职院校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面应更为宽广,除了本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外,还应该包括与职业及岗位相关的人文、经济与科学知识。(2)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应更为过硬,除了教育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以外,还应该包括尖端技术和高新项目的实际操作能力。(3)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观念与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教师在以上三个方面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定性为具备“双师”素质,则各有所见,众说纷纭。

“双师”素质的界定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作为规范性文件,界定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其权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个认定条件也存在不严谨的地方:(1)以讲师作为“双师”素质的必备条件,在内涵上与认定条件重叠。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认定条件的一些基本素质才能够评聘为讲师。(2)以列举方式描述的职业资格证书、科技研究成果、企业工作经历和校内实践活动等四个认定条件,明显地指向工科教师,难以涵盖高职教育的所有学科门类。笔者认为,“双师”素质的必备条件应该指担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是高职教育教师资格的准入条件,所以,不宜看职称而应当看学历或学位。认定条件是指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体现为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经验、技能与资格,其培养任务是普通高等教育不能承担的,只有在教师入职后由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完成。

“双师”素质的要求教师普遍具有“双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师资特色,也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保障。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合格院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优秀院校达到70%以上,已经初现了将“双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必备任职条件的端倪。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经验与技能距离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1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只有25.75%的教师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只有23.9%的教师曾经下厂实践锻炼。据辽宁省的统计,大学毕业直接担任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占86.5%,而从企业调入的教师仅占7.4%。①经济发达地区如此,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则更加明显。因此,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加速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比提高学历与职称更为紧迫。

二、“双师”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

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除了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考虑以外,还应从教师知识理论、教师专业化理论和职业教育学理论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高职教育离不开教师实践知识的支撑,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整合与双向转化,即具备“双师”素质,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借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法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提高“双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鉴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而且必须紧扣学科专业,因此,称之为专业实践较为妥当。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和实践方式上应该有比中职学校教师更高层次的设计。总结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经验,教师的专业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价值在于促进参与者的认知发展、技能形成与情感体验,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只要紧密联系专业和课程开展活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例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既可以及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也可以追踪科技动态,收集教学案例。开展科技下乡、下厂活动,可以用各种形式服务社会,甚至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有偿承担一些诸如设备安装、调试、大修以及市场调查、产品销售等项目,使教师在实践中培育自己的专业情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此外,参加技术、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参与学校建设与实习、实训工作等,也是对以上培养形式的有益补充。总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形成教学与实践相互交替、知识与技能相互促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延华.学习化社会与高职教育的重新定位.职业技术教育 2003,(4)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经过近五年的发展,2013年,中国居民人均出游达2.5次,出境旅游超过9800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5500多万人次,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350万人,关联就业人员5000多万。2013年中国旅游消费近3万亿元人民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12%,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家,也将成为国际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的发展距离“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却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在于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行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了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就必须要求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进行持续的继续教育。如果旅游行业仅仅是简单地吸纳社会劳动力,而不顾行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势必会面临劳动力转移成本的风险和行业人才断层的危机。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有一句名言:“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我国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可见,旅游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既是旅游行业落实“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方针的根本途径,也是确保未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旅游从业人员职业特征分析

在我国,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旅游从业人员既有和传统服务业相同或相近的职业岗位要求,也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职业特征。

1.从业人员的年龄偏低

据统计,2013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350万人,关联就业人员达5000多万,而从业人员中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从事旅游服务一线的员工年龄基本集中在18-28岁之间。以导游员队伍为例,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七成的导游员年龄在30岁以下,21-30岁之间的导游员数量占总数的56.8%。相对年轻的年龄结构,使得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能够很快的接受新鲜事物,但面对游客时职业经验不足,服务意识不强,很容易成为旅游者投诉的重点。

2.学历层次不高

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即便是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对学历有一定要求的导游员队伍中,学历层次仍然偏低,拥有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1.7%,大专学历者占39.4%,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18.9%。而在旅游住宿、餐饮、零售及交通等行业中,因没有学历层次的强制性规定,这些数量更为庞大的、直接从事一线服务的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显得更为突出,他们大多只有高中或初中学历,这无疑会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3.职业生涯短暂

调查显示,38%的从事旅游行业的普通员工会在31-35岁时选择退休或离开这一行业,50%中层管理人员也会在40岁之前退出旅游行业,由此可见,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大多比较短暂。这种职业生涯的短暂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于从业人员主观上对职业生涯的考虑,在目前的旅游行业中,不少从业人员觉得,旅游行业甚至是整个服务业都只适合做一个过渡性的职业。尤其是对于一线服务人员来说,如果在几年内他们不能获得岗位上的晋升或者是报酬上的优势,那么考虑寻找一个更为体面的职业就在所难免了。特别是女性从业人员,她们绝大多数都会把服务行业当作一种过渡性职业,一旦年纪稍大,或者只要结婚生子,就不再从事这一职业。二是对旅游行业职业现状的客观反映,例如导游职业,这一特殊的岗位要求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不仅要指引游客观光、游览、讲解,还要做好各种联络工作,提前与景区景点、车辆、宾馆、饭店等进行沟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工作,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加脑力劳动;同时,导游还要应付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来自旅游目的地的某些居民、景区管理人员的刁难,承担着沉重的精神压力。这一职业的辛苦性必然会使很多从业者在工作几年后,感觉身心疲惫,主动选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4.员工流动性强

旅游企业间、行业间的人员流动现象比较突出。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一般在5%-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高达20%以上。员工流失的去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由旅游行业转向其他行业,员工彻底流失;二是员工在旅游企业间进行流动,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良莠不齐,旅行社和旅游酒店多数为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现代管理体制,无法使员工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兼之部分从业人员由社会兼职人员组成,临时接受旅游企业的聘用,更加难以形成企业归属感,造成了员工的频繁跳槽、流动。当然,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人才合理流动都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缺乏职业的稳定性和归属感,最终将影响到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5.职业地位较低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较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主要表现在:第一,工资福利不高。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所需技能难度不高,产业贡献率不大,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普遍不高,缺乏某种确定性与稳定性。以导游员为例,尽管《旅游法》做出了关于导游报酬的有关规定,但实践中导游员没有工资福利待遇比比皆是。第二,社会地位不高。旅游行业是一种综合行业,工作具有服务性质,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中,人们经常把直接从事一线服务的从业者看成是听任顾客使唤的人,认为“服务员”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第三,旅游者尊重与认可程度不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为谋取私利而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使得旅游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防备心理,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很难获得旅游者的尊重和认可。

二、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科学评估旅游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能否适应行业发展,满足企业与员工双方的需要,笔者分别对河北省开设旅游专业的30所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以及20家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导游管理中心等旅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参加问卷回答的主要是河北省旅游行业教育培训专家、专业教师和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调查结果显示:从我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初中、高中学历的基层服务人员,还是中职、高职乃至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岗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多为满足上岗需要,缺乏对对职业素养、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等技能方面的培训,导致目前旅游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1.旅游继续教育活动不足。调查中,认为河北省目前开展的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各类旅游教育培训活动不足的有34人,认为非常不足的2人,占94.7%。在“旅游行业最需要加强培训的人员(可多选)”问题上,导游人员、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和旅行社从业人员位列前三,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63.2%、60.5%和50.0%。从中不难看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足已是各旅游企事业单位、乃至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共识,而导游人员、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和旅行社从业人员被认为最应该接受教育培训,形成这一调查结果的原因可能和三者的工作性质有关:其一,他们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与旅游者接触较多,确实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其二,他们更容易成为“强迫购物消费”“、零负团费经营”“、服务态度恶劣”等旅游热点问题中的被投诉对象,因此人们认为应该对这些从业人员加强教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旅游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65.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旅游教育培训经费不足,5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企业积极性不高,39.5%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另外还有30%左右的人认为旅游教育培训活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组织问题,如:培训重技能轻素质,培训重过程轻效果等。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造成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外因,包括政府的重视程度、教育经费的不足和企业积极性不高等。但内因(教育培训本身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在行业内也饱受诟病。

3.制约旅游教育培训发展的因素较多。调查中发现,在回答“您认为制约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时,被调查者更倾向于教育培训的内涵建设,如培训的方式与手段和培训的组织与服务等,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3.7%和71.1%。而诸如领导重视、职员敬业、培训条件等关注外部培训环境和条件的均不足50%。可见,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的建立、教育培训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将是改善旅游教育培训事业,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必然要求。

4.旅游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不一。认为未来1-3年旅游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应该是“企业文化认同”的有20人,占52.6%,认为重点应该是“岗位技能”的有19人,占50%,认为是“职业道德与法律”和认为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均有17人,占44.7%,认为是“职业心理”的有14人,占36.8%。从各培训内容的选择人数分布来看,最高者刚过半数,最低者也在1/3以上,差距并不是特别明显,这虽然可能与被调查者所处的岗位和行业认知有着一些关系,但也说明旅游业对继续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仅限于岗位技能,还在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现代旅游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探索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新机制

2013年,课题组成员通过河北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培训与规划分会和河北省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工作途径,组织或参与了一些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并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如:各地市旅游局主办的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违规导游人员的培训,旅行社、星级酒店经理培训《,旅游法》普法培训,以及部分旅游景区企业自己组织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等。根据组织和参与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结合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河北省在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政府、院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旅游继续教育。”旅游人才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首要资源,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家企业或一所院校能够完成的任务,建立由政府主导、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旅游院校实施、旅游企业支持的立体旅游继续教育模式是必然趋势。政府利用政策优势推动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工程,保障从业人员的工资报酬,才能保证旅游继续教育的广泛开展;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行业优势推进旅游继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支持用人单位为旅游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统筹安排各岗位、各层次的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才能保证旅游继续教育的有序开展;旅游院校利用智力优势具体落实旅游继续教育的实施工作,研究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才能保证旅游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旅游企业利用市场优势支持旅游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帮助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认同企业文化,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才能保证旅游继续教育的有力开展。政府、院校和企业相结合,形成有机化、网络化的立体旅游继续教育模式将是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的机制保障。

2.构建以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为龙头的旅游继续教育体系

有效开展旅游继续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培训场所、有优质师资、有实训条件,而旅游院校则是满足所有条件的最佳选择《。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形成‘基地(实践)+院校+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育模式”。因此,要以旅游院校为依托,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提升培训条件,改善培训市场,打造旅游人力资源供给平台,使旅游人才在行业内合理流动;努力建立起一支服务产业、各有侧重、相应配合的旅游教学、科研队伍,形成服务于区域旅游经济的人才培养中心,构建以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为龙头的旅游继续教育体系。

3.推动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

目前,几乎所有的旅游继续教育培训都只关注员工现有岗位的工作,而忽视了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员工一旦转岗或转业,培训基本上就失去了作用,造成了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还使得教育培训得不到从业人员应有的重视。只有推动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提升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才能打开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学历教育主要以在职人员函授、业余或网络教育的形式开展,毕业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能充分体现对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无论转岗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学历也必将是一大助力,而且学历教育也使得教育培训更具有目标性与成果性;另一方面,非学历教育以提升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培训为主,将培训有机地融入学历教育的课程中,并可以转换为学历教育的学分。这样既有利于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又可替代学历教育中部分课程的学习,减轻课业负担。

4.统筹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序化开展

将旅游从业人员科学地进行分类,分别制定各类在职人员的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级、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统筹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的旅游从业人员有序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如: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重点,开展旅游企业经理人培训;以提高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执行力为重点,开展旅游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宾客满意度为重点,开展旅游基层服务人员培训;以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开展导游人员培训等等。

5.创新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

创新培训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旅游业对继续教育组织者的强烈要求,为适应市场需求,应对旅游业的变革与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模式应不断拓展与创新。

(1)要重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高质量的服务应当贯穿旅游服务的全过程。针对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小,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塑造,对接市场需求,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与服务意识,这也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迫切期望。

(2)要着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人文素养。旅游从业人员不能将旅游仅仅理解为一种赢利的行为,而丢弃了旅游人文的内涵,旅游在本质上是人的精神需求与享受。接受人文素养良好的从业人员的服务,会让游客体验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人文旅游阶段,如果从业人员只懂商业技能,缺乏人文素养,旅游者就很难真正在旅游环境中感到愉快。重塑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不仅能够带给旅游者心灵的共振,更能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3)要关注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保健。旅游业是公众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尤其是在与旅游者交流的过程中,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加强从业人员心理保健和心理自助方面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精神压力,缓解负面情绪,维持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要拓展培训方式方法。利用旅游淡旺季特点,抓住淡季时间,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如:实地考察、网络授课、交流研讨、模拟演练等,提高培训学员学习兴趣,达到培训效果。总之,提高旅游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摆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面前的重要瓶颈,建立政府、院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构建以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为龙头的旅游继续教育体系,推动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序化开展,创新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等,必将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进而促进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2009-12.

[2]《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

[3]《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

[4]陈增红等.论旅游服务业人才的使用与培养[J].科学与管理,2007,(3).

[5]谢俊贵.导游职业的继续教育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6]冯明,汪亮.以服务行业为准绳的多元继续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