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行转正工作总结

农行转正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2 08:01:03

农行转正工作总结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为目标,以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征占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承包地中违法违纪行为为重点,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突出问题。

二、工作重点

(一)检查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情况,依法纠正农民土地经营权不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不到户、土地承包合同未签订到户的问题;

(二)检查承包期内违法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地的情况,依法纠正违法收回和调整承包地的问题;

(三)检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依法纠正土地流转不规范,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截留扣缴承包方土地流转收益的问题;

(四)检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案、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的公开和民主管理情况,依法纠正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

(五)检查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情况,依法纠正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混乱的问题;

(六)检查农村土地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处方式、效果,依法纠正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职能部门不作为、干部作风简单粗暴的问题;

(七)检查农村土地征占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批地用地,以各种名义变相征占农村土地问题;

(八)检查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的机构、人员的落实和其他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专项治理,基本解决目前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得到切实落实。完成延包扫尾工作,消灭少数村未签订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经营权证未发放到户的死角。到20*年底,各乡镇、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发到户率达到98%以上。

(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纠正和查处违法收回和调整农民承包地、超标准预留机动地、违法发包“四荒”地、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和违法行政等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矛盾和问题。

(三)农村土地流转得到规范。杜绝违背农民意愿强行土地流转和截留土地流转收益,实行土地流转备案制度和占用农用地的土地流转审批制度。

(四)土地纠纷调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建立、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多渠道解决土地纠纷的调处机制,强化土地属地管理责任,努力做到把纠纷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基本实现小的土地纠纷不出村,一般土地纠纷不出乡,大的土地纠纷不出县。

(五)土地承包规范管理得到切实加强。土地承包档案、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等工作得到明显加强,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

(六)违法违规征占农村土地的突出问题得到明显遏制。进一步增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实施更为严格的征地审批和用途管制,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七)基层干部作风得到切实改进。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土地政策、法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执政为民、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四、工作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时间为3个月,从20*年9月至11月,分动员、自查、整改、总结4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阶段(9月上旬至9月中旬)。各乡镇按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把专项治理的任务部署到各村组,把开展专项治理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

(二)自查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各乡镇按照工作重点及时开展自查活动,组织力量对每个村、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情况、土地征占情况进行认真排查,理清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的重点、时限、措施和具体要求。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部门职责,积极开展自查,认真查找和解决涉及本部门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汇总自查情况和整改方案,于10月底前上报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整改阶段(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各乡镇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依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总结阶段(11月中旬至11下旬)。各乡镇对农村土地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于11月15日左右,将工作总结上报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形成全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上报。

五、组织领导

成立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委、国土局、监察局、民政局、纠风办、局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委,各成员单位明确1名联络员。县农业委负责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牵头和组织协调,并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治理的相关工作;国土局负责征占农村土地突出问题治理中纠正侵害农民权益行为和查处违法违规案件等工作;监察局和纠风办负责组织查处农村土地承包违法违纪行为和违法违规征占农村土地行为;民政局负责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相关事务;局负责落实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

第2篇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35.32万人(不包括在校学生),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含中专)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其中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2、年龄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按年龄看,16-25岁占25%,26-40岁占36%,41-50岁占30%,51-60岁占9%。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占62%,41岁以上富余劳动力占38%。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5万人,占21%;初中文化程度8.7万人,占53%;高中学历(含中专)4.2万人,占25%;大专以上学历0.17万人,占1%。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和培训状况。

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以本地为主,就近就地实现就业23.16万人,占就业劳动力人数的66%。农民以季节性务工为主,多为兼业,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自营,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劳动力。绝大多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加工业、餐饮服务业、商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政府组织与社会中介机构转移并重、扩大输转规模与提高输转质量并重的原则。调研发现,千方百计组织农民工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促使农民增收,已成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共识。随着我县社会保障平台的健全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机制的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向县外输出转移就业的方式上更加合理有序。据统计,农村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依靠亲戚熟人介绍或自发转移的占转移总数的29.95%,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70.05%。

***县长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了人才、劳动力、毕业生就业三大市场的贯通,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为指导思想多渠道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月”等大型活动,同时每月10日、25日定期组织召开招聘会,活动场次多,声势大,影响广,效果好。特别是在“春风行动”中,相继举办了近10余场次专为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招聘活动,共有11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8600个,约有1万余人(次)参加招聘活动,8000余名人员达成了就业意向。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在结合县内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意向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农村劳动力中已参加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的人员有13217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7.2%,占劳动力总数的3.7%;有各类培训意愿的人员264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4%,培训意愿主要集中在汽车驾驶、电工、电焊工、计算机、挖掘机、装载机驾驶等工种。

近年来,***县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建立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为促进新农村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在10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教学点,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到教学点授课,送教下乡,通过半脱产及农闲时集中学习、农忙时减少学习时间等灵活多样教学组织形式,深入村庄田间地头、种植场、养殖场,指导学员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目前共送教下乡500余次,培训学员3200多人,培育发展养殖、种植等专业户200多家。

在构建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基地的过程中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县内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健全申报、考察、评审、公示等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择优认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明显的培训基地。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各级各类定点培训基地,根据已有优势工种,大力开展特色培训,相对集中培训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工种,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

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时间偏长。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为9.6小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每天工作时间在八小时以内,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人达到36.4%,有43.8%的人每天工作时间为8到10个小时,25%的人工作时间是10到12个小时,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的占7.8%,工作时间达到14个小时以上的占3.6%。

     据调查问卷统计,有43.6%的农民工愿意加班,原因分别是“挣更多的钱”(17.6%)、“可以工作得更好”(21%)以及“把工作当乐趣”(5%)。68.9%的农村劳动力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休假和休息的时间没有改变,加班情况非常普遍,有近半数的农民工不了解带薪年假,超出法定劳动天数和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个别企业依然存在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县农民工的平均年收入根据行业的不同分别为:商贸物流运输业平均年收入28736元;建筑市政行业平均年收入27960元;制造加工业平均年收入18300元;文化旅游服务业平均年收入16100元;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年收入9700元。工资构成多为基本底薪和计件工资组成。同岗位与城镇职工收入比在忽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待遇的情况下基本相同。91.6%的企业加班加点工资发放及时,无拖欠克扣现象。根据我县实际调查统计,县内外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1—6月份比去年同期降低14.5%。

3、农民工劳动管理状况。

农村劳动力普遍学历、技能偏低,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建筑、装卸、产品加工、保安、服务员、保姆、园林绿化等工种。

职业安全卫生事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农民工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也是他们就业后最担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相继发布和实施多项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安全标准等,对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这些规定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在对女农民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保护上,84.7%的企业能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女农民工和未成年工得合法权益,在消除性别歧视和同工同酬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民工用工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60%以上与用人单位不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有关,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巩固和维护劳动关系是已成为当务之急。据调查,目前我县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1.3%,平均劳动合同期限为1.5年,劳动合同试用期限平均为2—4个月,在合同试用期内80.6%的用工单位能严格按照《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用工。农民工劳动争议发生数量为每年150—180起左右,占争议总数的54.8%,引发的主要原因多为企业随意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同酬、不同权;企业变相提高劳动等额,超时工作不付加班费;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权益难以落实等。随着我国目前越来越注重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力度,95%以上的农民工劳动争议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4、社会保障状况。

据调查统计,目前农村劳动力全面享受五项基本社会保障的权益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农民工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多数企业不愿给农民工投保。二是由于城乡两种保险制度难于对接,导致农民工不愿参保。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没有自愿参保的意识。养老、失业、工伤参保率分别为61%、57.8%和73%,有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参加医疗和生育保险。

5、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状况。

部分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对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中间转学、中途回家等情况频发,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不同等,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一定困难。

相当一部分城市还没有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免疫、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纳入到本区域事业发展规划中,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尚未建立专项经费,经费投入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医院和正规诊所一般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在一些农民工聚居的城乡结合部,正规卫生机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同时,正规医疗机构和医院的高额医疗费用,也使农民工难以承受。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移就业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和推行措施。要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强化相关部门和实施单位的责任。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转移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实处。

2、制定法规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几年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进一步取消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取消了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等。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更好的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创造良好舆论导向。

3、集中解决涉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突出问题,严格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抓好现行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二是建立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机制,确保用人单位必须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除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金外,还应加大处罚力度。三是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有效遏制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社会保障部门和企业要依法确保受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农民工能够得到医治和赔偿。四是积极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五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让农民工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第一、努力开拓就业渠道。按照“开发省内、巩固烟台、开拓上海、发展省外”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渠道。加强与县外的务工地的市场协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巩固老的用工基地,发展新的用工单位。

第二、围绕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建立了以就业促培训的工作机制,坚持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形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要面向农村、贴近农民。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的建设,将农村就业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农村,逐步形成了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为龙头,乡镇保障平台为纽带,村联络员(信息员)为基础的农村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第四、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确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劳务输出为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点。帮助贫困地区最需要援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免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引导他们实现非农产业就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方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指1978年及以后出生,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其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要求都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为其主要的生活目标,但制度壁垒与文化差异使融入过程异常艰辛。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县农民工中16岁~33岁的占到了54%,有19.07万人,其中女性大约8.7万人,他们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受城市文化影响较大,但他们成长于乡村社会,这就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双重边缘化。

在加工制造业、安保和物流运输业等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在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业、纺织制衣业、食品加工业等企业里,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第二、三产业的生力军、主力军,而且他们的愿望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发展蓝图相适应,符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们填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失的职业岗位,完成和实现了社会职能。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融入基本情况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71.3%表示超过8小时,其中近三成(29.1%)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此外,工资增长缓慢,拖欠工资、无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不规范、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依然严重,有28.7%与本地职工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没有获得同等报酬;有55.1%没有社会保障等职工福利,分别有18.6%和34.1%认为用人单位没有给予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职工同等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较之老一代农民工均有所提高,但是与市民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加上城市用工制度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使他们很难跻身于职业声望较高的位置,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从事较低层的工作,月收入水平多居于1800~2500元之间。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在居住状况方面和传统农民工相比较有了一些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欲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也与传统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促使他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大的需求。但在二元社会体制尚未打破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他们仍然不会被城市彻底接纳。他们的居住地仍然在城市的角落,主要分布在郊区或者城中村,居住条件和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

   (三)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比传统农民工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传统农民工有更高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如何制定可行的政策,帮助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带动就业,给予更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活动机会,通过深化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四)下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的措施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增强企业为农民工参保的强制力,提高参保率。以《社会保险法》的施行为契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配套政策,使转移接续手续更加便捷和便利。加强政府监管,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增强用人单位的责任感。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短期利益与中长期保障之间的关系,提高农民工参保的自觉性。

第二、 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议在继续强化经济政策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基础上,确立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完善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快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企业用工需求与培训内容有效衔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农民工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技能对自身竞争力提升的极端重要性,提高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习的能力。

第三、进一步营造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建议大力褒扬新生代农民工在创造财富、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中所作出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广泛宣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以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追求,引导全社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艰辛,努力消除内心歧视、社会偏见和心理隔阂,真正把全社会所倡导的人文关怀转化为关心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行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para_count=1  

 

第3篇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文章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因素的量化实证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汇总出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生产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情况,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分歧大、单个研究样本量小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较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力较强,从而找到了政策提升农民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 :土地流转;意愿;行为;元分析;调节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9-05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吕东辉(1967-),辽宁康平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国际贸易;张桂颖(1981-),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

土地流转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流转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土地资源的配置,农民所持态度直接影响着土地流转的效率,其意愿对实际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机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不顾农民的意愿而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终将失败。研究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农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以及解决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些纠纷,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自2002年开始国内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高度关注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量化实证研究。Feng, S. and Heerink, N.(2008)验证了土地租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这与石敏和李琴(2014)[2]的观点相反。Huang(2012)、赵光和李放(2012)认为非农就业的出现会促进农户转出耕地[3][4]。黎霆等(2009)、杨丹和高汉(2012)分别认为劳动能力和地权稳定性预期、信贷资金可得性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5][6]。罗必良和郑燕丽(2012)、聂建亮和钟涨宝(2014)分别研究了农户产权行为能力、分化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7][8]。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样本数据都来自于对某一省(市、县)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单个样本量偏小不具有普遍性,且研究结论分歧大不具有一致性。本文以这些研究结果为数据基础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国内关于各因素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分歧如此大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评估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二,中央推出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那么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会从哪些途径提升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与行为?政策推动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效果对于不同农民有何差异?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给予定量化解答。元分析近十几年来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受到诸多的关注,但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甚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元分析研究,也没有关于政策如何影响土地流转的定量研究。

二、数据与模型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精细的筛选,纳入元分析的关于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有效原始文献有45/34/49/42篇,样本量为23111/20794/35752/32795,覆盖了全国22/20/25/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这些文献基本使用的都是logistic模型,对采用probit模型的系数先转化成了logistic系数以后才使用(本文所用元分析的原始文献检索截止到2014年11月,详细目录可向作者索要)。

本文以系数估计值作为效应值 (对于一些单位不统一的连续变量选用发生比),系数估计值的方差(标准误的平方)的倒数为权重 ,来计算汇总效应值

Q服从χ2(ki-1)分布,若Q值大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则意味着平均效应值相对应的总体存在异质性,可以进一步探索主效应的调节变量。当效应值之间同质时,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效应值之间具有异质性时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在判断调节变量的存在性问题上将理论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相结合。进而以调节变量为自变量、效应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进行调节效应估计,筛选出导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三、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效应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主效应分析的土地转出/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有12/10个,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1/8个 (借鉴Hunter和Schmidt(2004), 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并根据国际惯例将主效应分析中效应值个数的最小值定为5[9][10]),我们将其分类为个人特征(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特征(家庭总人数、农/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特征(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生产特征(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环境特征(与城镇的距离),其测量方式分为虚拟、定序、连续,分别对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下(下面的K表示效应值的数目,Q表示同质性检验统计量),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报告显著的结果:

1.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22,Q=134.986)的汇总效应值为0.215;文化程度(连续,K=12,Q=27.702)的汇总效应值为149.442;年龄(定序,K=10,Q=315.536)的汇总效应值为-2.593;年龄(连续,K=31,Q=20830.04)的汇总效应值为22.487;家庭总人数(连续,K=21,Q=160.989) 的汇总效应值为-3.22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7,Q=33.274)的汇总效应值为-16.559;家庭总收入(连续,K=7,Q=0.329)的汇总效应值为1.132;人均纯收入(连续,K=5,Q=8.825)的汇总效应值为1.80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68.191) 的汇总效应值为0.843;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8,Q=17.33)的汇总效应值为1.337。根据Q值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的比较,只有性别、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收入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2.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性别(虚拟,K=7,Q=19.649)的汇总效应值为-1.561;文化程度(定序,K=17,Q=61.354)的汇总效应值为-36.21;年龄(定序,K=10,Q=220.608) 的汇总效应值为4.232;年龄(连续,K=21,Q=253.005)的汇总效应值为-207.343;家庭总人数(连续,K=17,Q=118.231)的汇总效应值为-24.86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3,Q=64.934) 的汇总效应值为1.703;农业收入(连续,K=7,Q=6.468)的汇总效应值为1.75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72.869)的汇总效应值为-0.742;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6,Q=13.995)的汇总效应值为-378.415;耕地面积(连续,K=14,Q=2.333)的汇总效应值为1.065;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8,Q=0.975)的汇总效应值为1.073。其中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3.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6,Q=12.488)的汇总效应值为0.184;文化程度(连续,K=14,Q=50.586)的汇总效应值为0.05;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9,Q=221.653)的汇总效应值为-0.683;非农劳动力人数(连续,K=11,Q=391.896)的汇总效应值为0.438;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2,Q=93.375)的汇总效应值为0.046;耕地面积(连续,K=20,Q=4.188E+12)的汇总效应值为473627100.3。其中性别、与城镇的距离和文化程度(定序)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4.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1,Q=27.129)的汇总效应值为0.306;文化程度(连续,K=13,Q=49.632)的汇总效应值为-0.064;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4,Q=59.592)的汇总效应值为0.14;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3,Q=3966.036)的汇总效应值为-0.225;耕地面积(连续,K=18,Q=7927603913)的汇总效应值为16565.423;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16,Q=0.698)的汇总效应值为0.978;与城镇的距离(连续,K=5,Q=0.135) 的汇总效应值为1.053。其中与城镇的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农民的个人特征当中,农民的性别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影响显著为负。说明男性的转入意愿弱于女性,这是因为农村男性相较于女性,与外界发生联系多,拥有的信息量多,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更愿意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土地转出(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负);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则有双向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其见识阅历越丰富,对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也越了解,在非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较多,就业的稳定性较强,非农就业收入的水平也较高,因而愿意转出土地而不愿转入。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接受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强,因而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考虑会出现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但由于当前农业比较收益低,这部分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年龄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具有显著的双向影响。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民,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收入来源有限,又很难寻找各种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年龄越大,劳动能力越弱。

2.在农民的家庭特征当中,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的发生率在人均纯收入高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民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越高,越愿意从事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总人数和农业劳动力人数都反映了家庭的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劳动力人数更是一个专业、精细的指标。家庭总人数对于土地转出/转入的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一方面,家庭人数越多,土地越容易成为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此外人口多拥有的耕地也较多有利于农民集中经营。另一方面,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比较收益低、经营风险大,而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机会增多,当家庭面临较大人口压力时,转入更多土地反而会使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因而从事非农就业是理性选择。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有显著的负(正)向影响。而非农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农业劳动力人数越多说明整个家庭以土地为生的人数越多,越依赖土地,因而越愿意转入土地扩大规模,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入。而家庭中非农劳动力人数多则说明家庭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大,家庭对于农地的依赖性不高,进而土地转出的几率增加。家庭总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家庭总收入高一般都是非农收入高,或者是从土地转出中获得了较高收益,因而更增加了土地转出的信心。农业收入对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农业收入反映了耕地对于家庭收入的贡献,因此农业收入高的农民更倾向于转入土地。

3.农民的生产特征中,非农收入比重对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负)。这是因为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能反映出土地对农民家庭的重要性,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越高,说明农业收益对家庭的重要性越低,农民的土地情结越淡化。耕地面积对土地转入意愿、对土地转出/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均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入的发生率在耕地面积大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耕作压力越大,当家庭劳动力不足、种植成本高或想从事非农产业时,农民可能会转出农地。另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土地成片的可能性越大,一些种田能手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行规模经营,因而愿意转入更多农地。人均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转入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而对土地转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小于1。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但是却很少发生转入的行为。虽然理论上人均耕地面积多有助于取得规模经营收益,但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地仅是为了粮食自给,追求家庭收益最大化必然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

4.在环境特征中,与城镇的距离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距离城镇远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一般来讲,距离城镇近的农民由于小城镇和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快,对土地需求大。这里结果与常理相悖,可能原因是对“与城镇的距离”做主效应时的效应值个数过少。

四、政策提升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途径:调节效应分析

自1984年中央1号文件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问题有所体现之后相关研究已经跨越了30年,并且,农业部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已经确定33个市(县,区)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因此,时间点的探索以及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首先,我们将的时间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即将2014年与研究年份之差作为研究时间点这一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元回归,回归对于样本量的个数的限制为6。其次,将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作为一个调节变量,采用0-1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元回归。根据Hunter和Schmidt(2004)、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政策调节前后效应值之差最小值为3[9][10]。

由于篇幅限制,只报告有调节作用的显著结果:

1.时间点的调节效应结果:时间点对土地转出/转入行为,土地转入意愿均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土地转出意愿中家庭总人数(调节系数为-0.124,P值为0.097)和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0.724,P值为0.068)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时间点对家庭总人数和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程度有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前文我们验证过家庭总人数多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较弱,并且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土地转出。由此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政策越完善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作用越强。

2.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的调节效应结果: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没有调节作用,对土地转出行为中的文化程度(调节系数为-0.23,P值为0.047)、土地转入行为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4.997,P值为0.05)有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对文化程度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对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前文验证过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出的行为,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入的行为。说明中央制定的政策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通过对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连续)、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家庭总人数、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农业收入、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则无显著影响。

2.通过对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定序)、年龄(连续)、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而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则无显著影响。

3.通过对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年龄、家庭总人数、是否参加社会保障、人均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则无显著影响。

4 .通过对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连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而年龄、家庭总人数、非农劳动力人数无显著影响。

5.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且方向相同;而影响农民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其中除人均耕地面积外方向均相同。

6.调节分析发现,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推动强度与农民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作用较强。而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对于文化程度低得农民作用较强。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作用较强。

(二)政策建议及结论

1.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为农民土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同时应开展对农民的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从事非农产业的竞争能力。而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土地流转则取决于城乡统筹发展,因而政府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配套的户籍、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

2.搞好信息服务。当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是有偏差的,尤其是需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和公布信息, 在政策和财政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收益,让农民的转入意愿尽快地转化为现实。

3.政策应继续倾向于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转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中央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然能够促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流转供给和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流转需求。中央不断地创新现行土地流转制度,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转出获得土地收益同时又学会了多种技能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供给。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通常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掌握较多的科学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当前比较收益低下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多数选择非农就业,造成农民转出土地动力极强,而转入土地的动力极弱。中央制定的政策转变了这部分人群的思想,使得他们愿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进而提高了土地流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FENG,S.,HEERINK,N.Are farm households&acute; 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 [J].NJAS, 2008, (4):345-362.

[2] 石敏,李琴.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49-55.

[3] HUANG,JK.,GAO,L.L.,ROZELLE,S.The effe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on the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to rent out and rent in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2, (4):5-17.

[4] 赵光,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02-110.

[5] 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11.

[6] 杨丹,高汉.信贷市场与农地使用权流转[J].世界经济文汇,2012,(2):60-72.

[7] 罗必良,郑燕丽.农户的行为能力与农地流转[J].学术研究,2012,(7):64-70.

[8]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4):749-757.

[9] HUNTER,J.E.,SCHMIDT,F.L.Methods of Meta-analysis: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M].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第4篇

银行卡部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这一年半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生涯,有喜有忧,有坎坷,也有收获,取得的成绩同志们也是有 目共睹的,不再一一列举。但是我想说明的是,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里面包含着行领导的正确领导 和今天在座的全行干部职工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包含着科技部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这 一年来, 我作为科技部的负责人, 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 具体的可以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 加强管理、保障安全银行科技工作中,安全为首要任务,科技工作的成果就在于各种银行业务都能正常无事故的顺利 开展。

首先,保障安全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度,我本着这一原则,多次与部门内部人员讨论制度的问 题,对原有的岗位责任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新的岗位责任制度,强调了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岗 位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在管理层面有了明确的管理分工,使科技工作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并且, 在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了各项修订后制度和新建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网络和信息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科技部工作的命脉,只有整个信息系统保持稳定、连续、高效的运行,我们才能 在这个基础上谈下一步的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已有的和新开发的业务产品的作用。为保证系统的安 全运行, 在年初时, 为部门内部配备了移动值班电话,从而缩短了故障产生时的延滞时间。

在年初时, 我提出了保障 ATM 及 POS 的银行卡地区网系统整体可用率达到 99%以上的目标。尽管我们的地区网系 统在 20xx年时频繁出现波动,但通过我们对系统的二次改造后,今年的系统运行一直都是非常稳定 的。我在加强管理、保障运行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 科技项目、重点实施在科技项目方面,20xx年由总行推出的新产品和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更新的项目很多。

首先,我 们要支持业务部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总行为满足市场竞争需要而开发的产品在各种信息渠道中已 经介绍的很多,但就沈阳的地区特色和我行的特点,各业务部门提出了一些项目需求,如:银证通系 统、薪加薪系统、单证中心系统等。在行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各支行的配合下,这些新产品得到了 及时的上线,丰富了我行的产品线,增强了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将来改 善我行的客户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支撑作用。

以往我行的系统中由于总行的滞肘,有些不利于市场开拓的方面。通过我们以及其他分行的相关 反馈,总行今年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如:ATM、CRS 等自助设备的客户操作流程更 新,由原来的先吐卡后出钞的方式改为先出钞后吐卡,方便了客户取款操作;自助查询机系统改造, 增加了查询机中的理财一互通的功能等。

三、 把握全局、团结协作我觉得,科技部是银行中至关 重要的职能部门,给行里把好关、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年来,我坚持站在全行 的角度考虑问题,客观的分析有关科技对行内行外的影响。今年,针对我行部分网点 UPS 电池不能正 常工作的情况,我提出了要求更换的建议,因为一旦网点停电不能正常营业,对行里的影响非常大。

此建议得到了行里的认可,并在年终决算前完成了所有网点的更换。

科技部门身为银行的二线服务管理部门,加强同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团结和协调,是做好科技 服务工作的重要条件。为了搞好部门内部员工的团结,我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广纳谏言,虚心 接受不同观点的意见,不独断专行,不刚愎自用。对每个科技部员工,都一视同仁,使他们既有一定 的责任,又有相应的权力,责权利相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部员工的积极性,从没有发生 争功诿过,争权夺利的现象。

银行卡部个人工作总结

2016 年电子银行部工作总结电子银行部紧紧围绕联社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以强化科技 支撑,加强网络管理,注重计算机安全,促进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快速 稳定发展为目标,现将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金农卡发行,做好 ATM、POS 机布放工作

1、认真做好金农卡发行及金农卡业务管理工作 为促进金农卡业务稳步健康发展,我部年初制定了《***电子银 行业务考核任务分解表》 ,按季对金农卡发卡、卡均余额,网上银行 业务、POS 机进行考核,并组织人员对辖内网点电子银行业务考核任 务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同时,针对下半年的金农卡发行数量 较低,追加 20000 张金农卡发行任务。

截止 12 月底,全县共发行金农卡 143163 张,金农卡存款余额 36509.3 万元,卡均存款余额 2550 元;其中新增卡 61886 张,完成 全年计划的的 103.14%。

2、做好 ATM、POS 机具的布放工作 截止 12 月底,全年发展特约商户 100 户,全县 100 台 POS 机实 现交易 2990 笔,交易金额 5365.99 万,实现手续费收入 16459 元。

我部将继续推进特约商户的签约和 POS 机的安装, 为金农卡提供无障 碍刷卡,更多地服务客户。 3、网上银行及短信业务开展情况 截止 12 月底,全县共开办个人网上银行业 1185 户,转帐 5881 笔,转帐金额为 13280.5 万元;其中行内转帐 3233 笔,行内转帐金 额 5666.4 万元,跨行转帐 2627 笔,跨行转帐金额 7516.9 万元,农 信银转帐 21 笔,农信银转帐金额 97 万元。

截止 12 月底,企业网上银行业务 98 户,转帐 194 笔,转帐金额 4710 万元;其中跨行转帐 139 笔,跨行转帐金额 3973 万元,农信银 转帐 3 笔,农信银转帐金额 177.7 万元。

截止 12 月底,开通短信业务 4833 户,占发卡总量的 0.3%。

下一步工作是利用省联社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方案, 做好全县电子银行 业务的宣传和营销工作;进一步推动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导客户多频次、多品种使用******电子银行系列产品,扩大 ******电子银行业务影响力,推广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把 握优质客户,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及短信业务;同时做好网上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工作。

4、认真做好 ATM 机、POS 机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 我部制定《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助设备管理办法》等三项制 度,明确 ATM 网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制定了 ATM 机各项登 记簿,监察保卫部一起做好 ATM 机日常管理工作,要求每天两次对全 县 ATM 机网点进行上午与晚间各一次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工作,与 监察保卫部、稽核部对 ATM 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对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确保安全无事故。 对特约商户进行走访,加大对 POS 机检查力度。确保用卡安全。

二、做好全县设备技术保障工作,强化网络管理工作。

1、加强网络管理,做好中心机房的维护工作 通过联社网络安全监控、ATM 机监控软件,及时做好各营业网点 及机房各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

中心机房一直是联社综合业务及办公 系统的核心,我部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坚持专人值守,坚持 节假日轮换查看,确保综合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营业和办公不间断。

同时,做好省、市、县连通网络管理工作,2016 年 12 月 6-8 日,积 极配合省科技信息中心做网络升级改造工作, 确保全县网络安全无事 故。

2、日常保障无间断,做好计算机维护工作 为做好综合业务系统网络安全畅通,除平时加强网络管理工作 外,同时做好节假日值班及周六、周日值班工作,确全县中心机房日 常保障无间断;全年排除网络故障 50 次,从此确保全县网络安全畅 通。

电子银行部全年修理各种打印机及复印机、终端、排除各种网络 故障 120 次、解决计算机软件故障 30 余次,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综合 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

3、加强 ATM 机、POS 机培训 为确保 ATM 机上线工作, 电子银行部工作人员对新安装 13 台 ATM 机网点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确保每台 ATM 台管理人员会操作并能 排除故障。

对 POS 机商户严格入网审核,确保成熟一户发展一户。

对 POS 机商户及各网点 POS 机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风险防范讲 解,提高 POS 机人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使联社新业务及时 得到拓展。

4、做好银行卡助农取款试点工作为确保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健康有序、扎实有效的 开展,电子银行部专门负责具体事务和业务推广。

三、做好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和涉农资金技术保障工作

做好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打折发放工作,共办理 17 万户, 资金 5000 多万元。同时做好财政局涉农资金技术保障工作,确保全 县涉农资金户能按时完成,全年共办理 111 万户,资金 14 亿元。四、完善电子银行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系统稳定运行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与操作、落实安全责任制等措施,先后 修定了《***网络管理办法》《***计算机岗位人员管理办法》《*** 、 、 县级机房管理制度》《***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预 、 、 防管理制度》《***计算机病毒预防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突发 、 、 事件应急预案》《***金农卡(借记卡)业务管理办法》《***金农卡 、 、 (借记卡)业务风险防范措施》《***自助设备业务操作管理办法》 、 、 《***自助设备业务操作管理办法》 《***自助设备业务风险管理办 、 法》等 12 项电子银行部管理制度,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等信息系统 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完善 ATM、POS 机管理流程 制定《ATM 机设备维修登记簿》《ATM 机日常管理登记簿》《ATM 、 、 机故障处理登记簿》《ATM 机安全检查登记簿》《金农卡风险安全检 、 、 查登记簿》《ATM 机长短款登记簿》《ATM 机废卡回收登记簿》《POS 、 、 、 机维护登记簿》等 10 余种登记簿,强化 ATM、POS 机业务流程管理。

2、狠抓银行卡管理制度落实,加大检查力度 我部积极开展银行卡受理市场及发卡完成情况专项检查, 及时下 发***银行卡业务风险防控分析、***银行卡安全状况分析报告、银行 卡欺诈交易的风险提示等文件,做好金农卡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对金 农卡各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整 改到位。通过检查,提高了网点主管和操作人员的银行卡安全用卡意 识,排除了银行卡安全风险点。

3、加强网络电子设备管理,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应急速度 加强联社电子设备管理, 确保综合业务系统及联社办公的正常运 转,合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发生的故障及时检修,对存在的安 全隐患及时排除。

我部组织人员每月对辖内各点网络设备进行了一次 全面的维护,合理地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计算机设备到点到人,管 理责任明确,从购入、使用、维修、报损等方面跟踪相关信息,高效 保障全联社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同时对我联社计算机网 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

五、总结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针对基层网点存在的问题

一是计算机操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主管 计算机水平薄弱、网点机器除尘或设备元器件损坏等情况、操作人员 密码管理安全意识淡薄;二是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下一步我部将进 加大对各社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工作, 通过会计和信贷例会和电子银行 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全县网络安全管理,严格执行 《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网络管理办法》 、 《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计 算机设备管理办法》等办法,同时,要求所有各社、部计算机设备及 时下载更新杀毒软件,做到使用 U 盘等介质杀毒,以保障办公系统正 常稳定运行。六、2016 年工作计划 2016 年电子银行工作计划是围绕 2016 年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各项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拓发展,进一步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水平。

一、加大对金农卡发行工作,做好 ATM 机、POS 机的布放

1、结合省**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方案,制定***迎新春百日电子银 行业务竞赛活动;同时,制定 2016 年电子银行业务考核办法,加大电子银行业务产品营销。

2、2016 年 2 月份,做好 2016 年 ATM 机网点选址布放工作,计 划布放 10 台 ATM 机。

3、继续加大对 POS 机具的合理布放,积极发展特约商户,大力 布设直联 POS,全年新增布放 100 台;同时,对 2016 年 3 月份开始 对连续三个月无交易的 POS 机进行回收。

4、做好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发行工作,加快我县联 社电子化进程,把******品牌做大做强,促进我县联社电子银行业务 快速发展。

二、建立 ATM、POS 机、网上银行、金农卡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2016 年 5 月份-10 月份组织五次 ATM、POS 机全面安全检查; 同时,建立***ATM 机定期与不定期限巡视检查制度,要求每天上午 及晚上二次进行检查,并持卡取款进行检查测试。

2、加强 ATM、POS 机、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监控,优化跨行交易 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系统管理能力,提高交 易成功率,保护持卡人及网银用户的资金安全。

3、严格执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制度,落实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 度,确保卡片和 USBKEY 在内部流转环节的安全,强化内部风险防范, 杜绝内部案件的发生。

三、开展金农卡营销宣传工作,树立品牌形象,培育用卡客户群

做好金农卡业务发展的宣传营销工作,利用金农卡开户成本低、 支取手续费较低、便于携带等特点,做到赢得一个客户、带动一次 金农卡业务的开展宣传金农借记卡基本常识、用卡安全知识等, 培育公众持卡、用卡和商户受卡意识,培育用卡客户群,倡导刷卡支 付,减少现金流通。举办有关金农卡征文活动,打造我联社金农卡的 品牌,提升金农卡的社会形象及信誉。

四、认真做好中间业务的拓展工作及全县社保发放工作

2016 年将配合县教育局做好全县教师工资的发放金农卡工作。

配合县烟草局做好全县烟草户开户工作,拓展全县中间业务。结合 2016 年社保发放工作,加大金农卡发行力度。

五、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培训工作

计划在 2016 年 3 月份、5 月份、7 月份进行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工 作。包括 ATM 机、POS 机、网上银行等业务进行培训工作。进一步强 化前台电子银行业务服务水平的提高。

六、认真做好全年科技信息保障工作

1、加强县中心机房的管理,确保网络畅通,加强联社电子设备 管理,确保综合业务系统及联社办公的正常运转,合理提高设备的使 用寿命。从 2016 年元月份开始,对全县电子设备分片进行网络设备 和机器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并按季进行专项设备安全维护。

第5篇

1.当前农业经济在转型期间的特点

1.1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都得到国家的重视,中央出台的很多文件都是基于三农问题提出的,同时针对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在不断提出指示和要求。农业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不光是在农业,在全国的经济领域都处于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所以农业加快现代化进程本身也是当前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1.2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这其实是由于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而导致的情况,但这并不代表农业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自从开始以来,程度就看一直在不断加深,现代科技在第二第三产业中推动作用十分巨大。但是在农业方面却做出了很少的贡献。究其原因是因为农业一直贡献自身的发展来推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国家正在对现有政策进行不断地调整,让三大产业不断融合进行更为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前看来,虽然第一产业正在不断缩减当前所占的比重,但是并不代表农业失去了其应有的基础地位。

1.3劳动就业结构有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农业科技化、机械化、精细化作用越来越明显,需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型,随着国家对二元制的户籍制度的打破,有利于人口流动,这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农村人口外移。特别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就业、服务、子女升学、医疗等方面对城市中的农村人进行政策鼓励和倾斜。让原来农业人口有了到城市生活的更好愿景。

2.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维护

农民利益农业经济转型时期,旧的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推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发挥好农民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当前管理模式转型的关键。要做到以人文本可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模式的设定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这是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管理模式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因此还应积极培育相关人才,发挥人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循序渐进,合理有序的推进经济转型和管理模式变革

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农业经济转型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人口众多、地区生产差异大、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规模偏小。虽然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看,流转规模还需扩大。

2.3因地制宜,鼓励引导创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我国各地的气候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不同,所以想要农业上的发展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根据实际情况与信息显示,实行因地制宜的农业管理模式,是较为妥善的一种处理对策,可以有效突出农业发展上的地区特点。在实际工作落实的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将计划根据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根据经济转型的总体方向对农业上的模式选择进行规划,一定要在具体政策实施上突出当地总体环境上的特点与优势,通过技术调整与组合让实践经验得到针对性的落实与总结,不断在技术更新中发现商机。

3.结论

第6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户调查;影响因素;新疆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44-06

农地流转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使农户安心自愿经营农地,从而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已有研究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阶段性且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研究颇少。本文以新疆玛纳斯县为研究区域,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为学术界研究西部边疆县域的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玛纳斯县地处新疆腹地,与北部塔城、西部伊宁呈三角鼎立之势,素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26 km,距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91 km。全县总耕地142 651 hm2,其中水浇地140 150 hm2,占98.25%,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 150 hm2,主要农作物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达到53%,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83% 以上,人均耕地面积0.51 hm2。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8 460 hm2,其中粮食28 840 hm2,棉花28 480 hm2,蔬菜5 920 hm2,制酱番茄3 500 hm2,其他作物面积1 720 hm2,是北疆地区重要的产棉区。总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9.3万,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万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2.5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10年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1.1×104 hm2,其中转包7 600 hm2,转让67 hm2,互换500 hm2,出租1 827 hm2,入股1 067 hm2。涉及农户5 313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0%,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5 824份。其中农户间自发流转6 220 hm2,向种植大户流转1 980 hm2,向龙头企业流转1 000 hm2,其他1 800 hm2。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发展基础最好、最具发展潜力,并被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上,是新疆经济强县,拥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基本形成了以棉花、制酱、番茄、制种、玉米和葡萄等特色种植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

2012年玛纳斯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之一,该县乐土驿镇被农业部和自治区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试点乡镇。因此,对玛纳斯县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数据选择

本次分析数据来源于对新疆玛纳斯县5个乡镇的20多个行政村随机抽取400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而获得的调研资料。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69份,有效率为92.3%,涉及总人口1 359人,农户平均规模为3.7人。在369户农户中,总劳动力为835人,涉及外出务工劳动力337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56人,农闲务工劳动力81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为40.4%。调查农户经营土地总面积达1 473.1 hm2, 户均经营农地面积为4.0 hm2。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结合调研取得的原始数据,把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分为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和农地流转特征等三方面,共计10项影响因素(表1)。

选取了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等5个指标。一般认为,户主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其从事非农产业的可能性,户主学历水平越高,越具有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对农地的依赖程度越低,更具转出农地的意愿。

农户兼业程度越高,非农收入与务农收入差别越大,劳动力转移越顺畅和稳定,农户越希望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以便降低自己的务农机会成本,提高自己的家庭收益。反之,则希望将他人的土地转入,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的综合收益,降低务农机会成本,以便达到家庭收益的最大化,这点在表1也有体现。

年龄这一因素与土地流出意愿成反比例关系,即农户年龄越大,土地流转意愿越小;农户年龄越趋于年轻,土地流转意愿越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农户年龄越大,思想观念越保守,只想保持原有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关系,安安稳稳地过好后半生,大都不希望进行农地流转;年轻化农民进城务工的时间比较长,受城市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文化影响比较深,思想、视野比较开阔,对农工差感受更深,城市生活的愿望比较强,所以比较趋向把自己的承包地流转出去,以便农工收入两不误。但是通过调研数据得知,部分年龄偏大的农户也具有流转意愿,这可能与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龄农户劳动能力下降有关。

另外,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没有多少活力,土地的生产效率较低,农民的信息采集能力、决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博弈市场的能力、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造成农业的比较收益低,这也加速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流转的规模。

2.2 农户资源禀赋

由表1可知家庭务农人数与流出意愿成反比,与流入意愿成正比,即家庭从业劳动力越多,农户在土地耕作过程中可用的劳动力越充裕,流入土地可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从事农业的综合效益,降低务农机会成本,缩小工农收入差距;反之,家庭非农业劳动力人数与流出意愿成正比,与流入意愿成反比。

耕地面积对农户流转农地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户能从扩大耕地面积中尝到甜头,提高收益,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并且务农劳力充足的条件下,这些农户会希望继续保持现有耕地面积或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以求更高的规模效益和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和第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农户会选择缩小耕地面积,转出耕地;三是农户本来耕地面积就较小,劳动力充足,但是感觉不会从耕地中得到较高的收益,这时农户会选择增加非农就业人数,放弃继续兼业,选择把土地流出;四是农户本来耕地面积不大,劳动力也不充足,这类农户会选择流出土地,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

2.3 农户农地流转特征

土地流转租金的高低直接关系并深刻影响着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与决策。农地流转价格是影响土地进行规模、集中连片流转的重要制约因素,农地流转价格与流出意愿成正比例关系,与流入意愿成反比例关系。

流转年限也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流转年限与流出意愿成反比例关系,与流入意愿成正比例关系,即流入者希望流转年限长一点,以保证规模经营的稳定性,投入的可回收性以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流出者来说希望流转年限短一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业惠农政策,保障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享有,降低经营权丧失的风险,时刻掌握着农地权利和农地收益以及农地作为一项资本的属性。

第7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二元结构经济的分析框架下,依据Ranis.G模型的分析思路,从理论分析中得到启发,认为资本存量、产业结构应该成为本文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心问题。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资本存量在经济增长初期对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流动有显著影响。由此,笔者进一步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资本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人口流动率极低。然而改革开放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农村人口拥有了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权利。随着非农产业的快速增长,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产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趋势。本文试图从资本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角度来系统论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一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间的劳动力流动会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组合,从而极大的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数不到劳动力总数的40%。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转移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国外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中,最初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经济学家W.A.Lewis创立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他认为农村部门存在“零值”劳动力,即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为零,只要工业部门提供高于农业平均收入的工资,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一旦剩余劳动力消除,劳动力就会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变得稀缺。基于“理性选择”、“生产要素流动性”、“效用最大化”等假设,新古典学派揭示了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解释了劳动力流动来源于地区之间的福利水平差异。M.Todaro建立的城乡劳动力转移模型,考虑了城市失业的存在,从而补充了刘易斯模型。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基于“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这种决策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综上,刘易斯、托达罗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经典模型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前提,认为劳动力的转移是无障碍的,这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城乡劳动市场分割及劳动力转移障碍是不相合的。D.Jorgenson从宏观消费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得出,农业人口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关键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斯塔克的新迁移经济学理论认为,迁移决策不是由相互孤立的个人行为主体单独作出的,而是由相互关联的人所构成的较大的单位—比较典型的就是家庭作出的。

国内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中,大多是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转移状况、影响转移的因素及转移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着手分析。在建国之初,国家为了保证农业优先发展,通过户籍制度和就业双重管制把劳动力围堵在农村。改革开放以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劳动力的限制,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涌入。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式,农业部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在发挥农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基础上加速城镇化进程。刘建进(2002)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报酬的关键因素,并且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苗瑞卿等(2004)对托达罗模型作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改革户籍制度和提高人力资本。程名望(2009)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微观决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农民工是理性的,他们是以收益最大化来决定自己的转移行为。

当前国内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以前的研究涉及到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度因素的影响及个体理性等方面。本文将修正后的刘易斯模型作为研究理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考察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与工业存量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模型建立及理论分析

一国经济在它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由欠发达向成熟阶段过渡,通过增长规律或资本积累规律的变化表现出来。只要经济仍处于不发达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农业部门就是工业化和增长过程所需要的人力、食物和原料的主要来源。随着完全商业化的出现,经济的二元特征就萎缩了,农业部门的使命就完成了,这时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业部门。为了将这样一种经济的增长规律同经济欠发达阶段的增长规律对比,需要集中考虑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及技术革新这种重要的“三位一体”在两种场合的不同作用。根据Ranis. G的分析思路,本文构建以下模型:

以上方程式A与经济欠发达阶段相联系,方程式B与经济成熟阶段相联系。将方程式右边的变量看成外生变量,左边的变量看成内生变量。首先考察方程式A,描述了二元欠发达经济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吸收方程式。此阶段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尽可能迅速的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方程右边的ηk表示工业资本积累,B表示劳动力使用要素偏向程度,J表示技术创新,方程左边的ηw表示实际工资增长速度,ηL表示劳动力吸收速度。方程指出,工业资本积累、技术革新及劳动力使用要素偏向程度,在因果关系上决定着实际工资增长和劳动力吸收速度。

方程式B表示二元成熟经济的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方程式。这里人口增长ηL和技术革新(Bk,J)被看作外生变量,它们在因果关系上决定着内生变量,即资本增长率ηk和利润增长率ηπ。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表示了生命周期两个阶段存在一种结构上的对称性。

方程式B的经济意义与成熟经济增长的停滞主义论点是一致的。该论点基本承认资本在富裕社会是一种丰富的生产要素,人口增长和创新活动的外生力量有逐渐减弱的危险,而这二者对于提供充足的投资机会和防止利润率下降是必不可少的刺激。上述观点与经济欠发达阶段形成鲜明对比,方程式A中,资本被看作是稀缺的要素。在这种经济中,低水平的储蓄和技术革新能力成了阻止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吸收到生产活动中去的瓶颈因素。

上述两个方程也表明,由外生变量的数量变化而产生的影响,将通过要素中工资率和利润率的数量调整而被吸收。在经济欠发达阶段,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于防止要素的价格调整起着缓冲作用,保证了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的数量变化,完全落在要素数量的调整即劳动力吸收上。另一方面,在经济的成熟阶段,人口增长和技术革新的波动影响,不仅被要素数量,而且还被要素价格的调整所吸收。

纵观本模型的理论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随着一国经济水平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在二元欠发达经济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而较低的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水平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而劳动力实际工资不变。当经济处于较发达水平时,资本积累比较充足,此时人口增长和技术变革同时影响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模型的结论为我们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两个有待检验的问题:一是资本积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实证检验及结果说明

(一)分析方法与变量设置

模型1检验总体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模型2检验各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解释变量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建筑业及服务业的GDP。本文选择的模型为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所估计的系数恰好是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反映了被解释变量的增长与解释变量增长的关系,适合长期的时间序列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只分析了资本增长与产业结构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而没有实证分析技术进步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如下:

模型1:LnL=β+β1LnGDP+ε

模型2:LnL=β+β1Lnigdp+β2Lnagdp +β3Lnsgdp+β4Lncgdp+ε

模型1中L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GDP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模型2中agdp表示农业生产总值,igdp表示工业生产总值;cgdp表示建筑业生产总值,sgdp表示服务业生产总值。

(二)数据来源

为全面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资本增长、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选取了中国国内1978-2010年的城乡就业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此来推导确定每年劳动力转移数量(本文劳动力转移的口径定义为:到外乡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或虽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反映资本增长的指标GDP以及反映产业结构的指标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建筑业生产总值、服务业生产总值等变量,其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回归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6.0对模型1、2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见表1,模型1的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的系数是显著的。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395%,表明1978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有促进作用。

见表2,模型2 的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各解释变量的系数都是显著的。当农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1.88%。表明当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时,剩余劳动力可以自由的向其他部门流动。当工业生产水平每增加1%时,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1.85%。表明随着工业产能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当建筑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0.2997%。当服务业生产总值每增加1%时,农村劳动力剩余增加0.90%,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加速劳动力的转移。

结论

综上所述,贫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之一,而贫困的根源又在于较多的人口占有较低的要素生产率及不合理的制度,从而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按照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经济发展脉络,分析得出资本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

(一)累积资本增长促进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积资本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城镇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支持其不断扩大的规模,使得城镇的就业需求增加,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拉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就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素质不匹配。因此,农村人力资本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障。此外,我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大量职业技术学校得到资助,国民的教育水平得到普及并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拥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使得他们有机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自由选择其它职业来改善生活,从而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

(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劳动力转移

不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有重大影响。由实证分析得知,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呈正向关系,表明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促使更多劳动力有条件走出农村,转移到农村非农产业或城镇;工业经济增长和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呈正向关系,因为伴随着工业化和服务业的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从而带来劳动力的快速流动。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呈显著正向关系,随着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对建筑业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且该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这使得他们必然以建筑业作为主要的就业去向。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各行各业必然会增加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政策建议

(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可知,加快城市化发展、顺应工业化趋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配置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根本出路。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必然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同时,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需求从物质水平上升到精神水平,必然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一方面对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与地域的选择有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拥有足够的发展潜力,且对于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对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调整产业结构,使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各异,相关部门应抓住其资源优势,发挥地方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使地区产业具有不可复制性。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传统产业由于缺乏创新,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感了。因此,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在最近一段时期,第三产业由于对劳动力的专业要求不高,同时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在未来的若干年,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吸收新成长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三)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利用“看不见的手”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消除一些针对农民的不平等政策,如户籍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一些不平等政策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以户籍制度为例,建立在这一制度上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造成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消除类似制度因素对劳动力专一的约束,会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此外,政府应营造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软硬环境,硬件方面主要是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方便劳动力的出行;软件方面主要是拓宽进城务工途径、加强相关法制法规建设,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合法利益。最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人民,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合理政策,既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又能使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由流动。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地区经济

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倾向于向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转移,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种密集型的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增加了城市的承受负担,影响了当地的教育水平和交通秩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距离,从而加大了交易费用。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范围,更便利的安置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可以大力改造传统农业,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五)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义务教育才刚刚起步,目前农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部分服务业部门的流动,而只能长期从事最简单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了,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大部分农民工承受着失业的威胁。鉴于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使更多的劳动力可以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从而适应现代技术的革新。

(六)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完善流动人口的就业信息系统建设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政府劳动就业部门应关注和帮助从农村转移进来的流动待就业人口。加强城市劳动力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就业工作的规划和调控中来,及时更新城市中未就业人员的信息。从就业信息系统中,搜集农民就业的特点进行集中管理,然后与用人单位进行匹配,实时公布劳动力需求信息,实现劳动力供需的动态管理。城市就业信息系统的完善,可以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过多的问题,保证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能得到妥善安置。

参考文献

1.王新利,陈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基于拉尼斯-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1(2)

2.王萍.国外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12)

3.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07(5)

4.王春超.收入差距、流动性与地区就业积聚—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

5.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J].Manchester School, 1954 (22)

6.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华夏出版社,1989

第8篇

习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习总书记视察期间,处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倾注了对山西这块红色土地和厚重文化的真挚感情,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三晋大地欢欣鼓舞。习总书记对山西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极大增强了全省人民奋进信心,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党员干部履行好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总书记视察我省发表的重要讲话,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极强,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改革创新,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确保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山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示精神,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一要坚定提升经济转型发展思想自觉。旗帜鲜明引领转型,综合施策推动转型,提高标准倒逼转型,创优环境保障转型,实现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再出发”。保持转型定力,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主动转型,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强力转型,努力开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新境界。二要继续抓好经济转型发展重点举措。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把煤炭去产能作为主要任务,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横下一条心,着力从煤以外寻找战略支撑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产业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六最”投资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扎实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等“十大创新行动”。落实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用“一流人才政策”,引进海内外一流人才智力,打造我省一流人才队伍。主动对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完善并落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办法。

三要深入破解经济转型发展重大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形成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使山西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并认真实施。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对全省的战略牵引作用,加快先行先试,努力探出新路子。深入挖掘弘扬山西重商文化传统和“晋商精神”,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积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力和外力。

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有力的领导、创新的理念、完善的政策、持续的投入,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要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功能农业为引领,打好特色优势牌,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和提升“小杂粮王国”的地位;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完善和推广有机旱作农业,将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探索能有效利用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战略举措,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抓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广大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要全面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关心“三农”、支持“三农”。要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大力培养农村工作干部,让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

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的指示精神,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一要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先难后易、精准发力,以深度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二要坚决落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超常举措。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奖补、荒山绿化投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增收四大项目,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绿化和脱贫“两个攻坚战”。坚持“六环联动”,大力推进深度贫困村整村搬迁和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坚持“到村到户”,建立起产业、光伏、金融扶贫与深度贫困人口增收的利益直接联结机制。坚持“政策兜底”,着力构筑健康、社保、教育扶贫等多重防线,破解“支出型贫困”问题。坚持“六个帮扶”,形成攻坚深度贫困的强大合力。坚持“强化一线”,加强扶贫工作队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要进一步解决攻坚深度贫困的有关问题。新增资金、项目、举措、用地指标等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群倾斜;深度贫困县的发展措施都要围绕减贫来推进;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把扶贫同扶智扶技扶志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四要统筹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强调的12项民生实事,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工作。

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采取超常规举措,使绿色多起来、山川美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坚持绿色发展,努力还旧账,坚决不欠新账,既只争朝夕,又久久为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福祉。一要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忧患意识,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起来。二要扎实抓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任务。在大力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继续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项行动,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提速工程。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实施“两山七河”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大环保倒逼转型力度。三要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使右玉精神在全省发扬光大,成为建设绿色山西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指示精神,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一要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要警惕“减减压、松口气、歇歇脚”心态,警钟长鸣、毫不松懈,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决心,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的重大要求。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和开展工作全过程。大力弘扬革命精神,用红色基因固本培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管党治党制度建设,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切实做到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要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把党内政治文化融入“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中,挖掘转化裴氏家训、廉吏于成龙等优秀传统廉政文化资源,讲好政治文化建设的“山西故事”,探索建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考核制度。要深入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做到监督无禁区、无死角,扎实开展巡视整改自行“回头看”。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干事的人有更干净的环境,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落实“三基”建设政策措施,在全省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三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省委带头,各级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党委(党组)书记要负好主责、首责、全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牢记自己的党内职务,各级党组织要对本地本部门的政治生态负责,坚持抓书记书记抓,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

要加强组织领导,在全省兴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各级党组织要始终高举旗帜,把牢正确方向;时刻保持清醒,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新局。一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宣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讲话,逐字逐句领会,把握核心要义,在融会贯通、学思践悟上下一番苦功夫。省委中心组带头,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都要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研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培训。社科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阐释。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宣传,让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习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传递给全省人民群众。二要认真贯彻落实,注重实际成效。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完善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确保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工作要求和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要梳理研究、深刻领悟,提出相应的政策举措。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到新水平,牢固确立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信仰信念建立在对讲话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上,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要坚持心无旁骛,抓好当前工作。坚持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导决策部署、衡量工作成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拥戴核心,坚定维护核心,绝对服从核心,始终紧跟核心,打牢迎接十九大召开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促进经济稳步向好。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统筹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举全省之力当好首都“护城河”。四要精心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负责地抓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情况作为党委(党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判党组织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5.

[2]中国经济网[EB/OL].,2005-10-20.

第11篇

一、下半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继续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工作。

合同的鉴证率、户率达到100%全县继续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摸底、登记、备案,今年下半年全县共签订非平均承包合同29份。流转合同的签订、鉴证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管理制度,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妥善化解了土地流转纠纷。全县共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45份,流转面积309亩,涉及农户50户。

二)强化监督。

全县共审计完成62个行政村的农村财务及村级补助资金的审计工作,今年下半年。审计资金总额为11492万元,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08万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了纠正和处理并建立标准农村审计档案62个。同时,认真做好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审计完成了15个涉农站、办、所、校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审计资金总额136万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和纠正,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三)完善制度。

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年初制定并下发了朝鲜族自治县年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方案》各乡镇按照县局的工作部署。制定了相应的财务公开工作方案。全县77个行政村在财务公开工作中都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立了固定的财务公开栏、意见箱。各村对于经常性财务收支等项目都按月或按季进行了公开,对于常规性的村级财务管理半年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及时进行了公开,公开率达100%

四)加大督查。农民负担工作常抓不懈。

明确了各部门及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责,根据省、市加强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年初制定了朝鲜族自治县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并下发到各乡镇及涉农部门。落实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的发挥监测点和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今年我对农民负担监测点、监测点联系人、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进行了重新落实和完善。全县共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点24个,农民义务监督员192名。同时,实行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信函联系制度。对农民反映出的问题由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农民群众。

五)改善服务。

全县已有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截止目前。现有注册社员220人,其中农户213人。注册资本达196万元。带动农户1400余户。为推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根据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培训计划安排,由市农委、市财政局和市工商局联合举办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今年5月份在靖宇县开班。县组织了26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财务管理人员及各乡镇农经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过程中我认真的学习了农民合作社基本原理和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与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与管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培训,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精心组织。

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89%;参保面积45667亩,今年全县参加农业保险农户数为9630户。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76%,其中:玉米参保面积23301亩;水稻参保面积3262亩;大豆参保面积19104亩。保费总额790263元,其中收取农民保费158053元。与去年相比较各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签书面合同条款也不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突出表现在承包户私下流转、口头协议流转。内容过于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承租土地地上物处置、有关赔偿措施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多数乡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

三、下半年工作按排

一)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证工作。

二)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

第12篇

一、上半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继续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签订非平均承包合同29份,合同的鉴证率、到户率达到了100%。全县继续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调查摸底、登记、备案,流转合同的签订、鉴证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管理制度,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妥善化解了土地流转纠纷。全县共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45份,流转面积309亩,涉及农户50户。

(二)强化监督,村级财务审计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审计完成62个行政村的农村财务及村级补助资金的审计工作,审计资金总额为11492万元,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08万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了纠正和处理并建立标准农村审计档案62个。同时,认真做好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审计完成了15个涉农站、办、所、校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审计资金总额136万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和纠正,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

(三)完善制度,村级财务公开日趋规范

我们在年初制定并下发了《**自治县二00九年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方案》。各乡镇按照县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财务公开工作方案。全县77个行政村在财务公开工作中都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立了固定的财务公开栏、意见箱。各村对于经常性财务收支等项目都按月或按季进行了公开,对于常规性的村级财务管理半年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及时进行了公开,公开率达100%。

(四)加大督查,落实政策,农民负担工作常抓不懈。

根据省、市加强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年初制定了《**自治县2009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并下发到各乡镇及涉农部门,明确了各部门及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责,落实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更好的发挥监测点和义务监督员的作用,今年我们对农民负担监测点、监测点联系人、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进行了重新落实和完善。全县共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点24个,农民义务监督员192名。同时,实行农民负担义务监督员信函联系制度。对农民反映出的问题由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农民群众。

(五)改善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稳步推进

截止目前,全县已有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现有注册社员220人,其中农户213人。注册资本达196万元。带动农户1400余户。为推动、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根据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培训计划安排,由市农委、市财政局和市工商局联合举办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今年5月份在靖宇县开班。我县组织了26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财务管理人员及各乡镇农经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过程中我们认真的学习了《农民合作社基本原理和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与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与管理》等相关内容。通过培训,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精心组织,农业保险工作圆满完成

今年全县参加农业保险农户数为9630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89%;参保面积45667亩,占二轮土地承包面积的76%,其中:玉米参保面积23301亩;水稻参保面积3262亩;大豆参保面积19104亩。保费总额790263元,其中收取农民保费158053元。与去年相比较各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突出表现在承包户私下流转、口头协议流转,签书面合同条款也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承租土地地上物处置、有关赔偿措施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多数乡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匮乏,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

三、下半年工作按排

(一)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证工作。

(二)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

(三)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拍卖、租赁、承包金和土地补偿费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