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9:4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工程专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的培养目标及现状近年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充分依托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黄石市环境工程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省级优势科研平台和持有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等资质,按照培养“面向环保行业、服务区域经济、注重工程实践”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科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环境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将环境工程的产、学、研有机结合,努力建立注重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我校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及武汉工程大学等省属地方高校开展了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截至2014年3月,我校已联合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人,其中已毕业4人,在读3人,硕士毕业生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2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
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我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分为2个阶段完成。第1阶段为硕士研究生第1年在招生单位修完规定的专业基础课。此阶段将为硕士研究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为后续开展本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第2阶段为硕士研究生到我校开展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此阶段实行双导师制,以我校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为主,双方共同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通过2个阶段的学习,既发挥了招生单位理论教育的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我校服务地方的科研和实践平台,以地方需求为依托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第2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需求为导向,以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将人才培养和项目紧密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多渠道协同创新。这一阶段将突出项目案例剖析和实践研究,灵活运用团队指导、现场调研、室内实验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坚持“项目带科研、科研促工程、工程促培养”的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原则,通过参与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其中,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殷斌结合黄石市磁湖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际,开展磁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对底泥资源化过程中重金属的溶出规律进行了相关研究,该课题获得了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和湖北省水利科研重点项目资助。
在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以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主导的科研团队,从而解决了学院教授—青年教师科研团队项目开展、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3个层次学生培养和高中低年级“传帮带”中的难题。在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科研项目背景下,青年教师校级创新团队带领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专科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此外,通过聘请“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方式,与外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外单位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刘玮玲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根据当前黄石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率先开展了黄石地区大气微细颗粒物中碳气溶胶污染来源解析研究,为下一步黄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源成分谱的建立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既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较分散、规模较小,且我校又缺乏系统和专门的管理培养体系,导致出现培养方式单一、学术氛围淡化、学术社团活动缺失、专业导师队伍偏少、项目研究经费不足等问题。
3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对策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主要对策如下:
1)科学合理定位,构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学位教育要凸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将难以适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除了制定符合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和学分之外,更应该使科研实践环节目标考核机制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践环节的实施,可通过提前进合培养导师课题组、到重点科研院所短期交流、到相关企业实习等方式,构建全程化、多层次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弥补课程学习中科研实践环节的不足。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遴选和管理制度。
应用型高水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在通过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吸引和巩固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同时,应与招生单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要求保持一致,逐步完善校内兼职导师遴选制度,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比例合理并拥有丰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导师队伍。只有建立完善、规范的遴选机制和相应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量和质的双重飞跃。例如,我校在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引进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利用多种渠道资助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访问学习和交流,并定期开展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相互交流。
3)加强协同合作,建立开放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除利用自身已有的科研平台和师资力量之外,还可组建包括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在内的协同创新中心,这种开放式合作方式为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科研实践平台。以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目标,以项目牵引合作,在生产实际中解决急需的技术难关,既能有效地利用校外科研单位的科研资源,又能加强各单位间的学术交流,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通过这种开放式合作方式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现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培养模式。例如,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王振根据磁湖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用曝气生物滤池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实现水体脱氮,其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
4)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学术监管机制。
地方高校长期以教学为主导,学术监管机制不完善。作为地方高校,应建立与招生单位的长期沟通机制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将联合培养研究生纳入双方学校的统一管理,并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来调动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招生单位和联合培养单位导师的相互配合,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思想品质、学术道德等方面的引导,将其贯穿于联合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如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验及实践效果的监督、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的考核、学位论文的检查、毕业答辩的预评审等,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抵御学术不端行为。
4结束语
第一条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业绩较好,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创新或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环境保护专业的科研、监测、工程、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信息和发展方向,为某一方面的技术骨干,能结合实际情况参加重要技术课题的研究。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环境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研究。
2.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科研课题研究。
3.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并完成2项县级科研课题。
4.作为主要成员参加2项以上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5.参加开发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2项以上。
(二)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1项国家、省(部)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3项以上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县级)专题项目研究。
2.作为专项技术人员,从事环境监测、监测技术开发、数据综合分析等工作3年以上,并编制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报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独立承担8个以上项目的监测或4个以上新项目的开发。
(2)完成2项以上专项环境监测方案及报告的编制。
(3)参加2项以上国家、省级监测项目的考核、对比,成绩合格。
(4)熟练地操作大型仪器。
3.参加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或质量管理等工作3年以上,能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并取得一定成绩。
4.从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3年以上,保证本单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大型1项以上、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3项以上环境工程技改方案的设计,方案被采用,并通过工程验收。
2.负责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施工、调试、运行或运营,并通过验收。
3.参加环境工程开发项目1项以上或引进、推广应用环境工程新技术2项以上,效益显著。
(四)从事环境保护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制定、修订环境规范性文件(含法规、规章、标准)、规划、技术政策等2项以上。
2.参加县(处)级以上环境管理项目研究2项以上。
3.参加编制县(处)级以上的环境管理业务规划、专项计划或方案2项以上。
4.从事环境监察工作,主持有较大影响的环境监察专项工作2项以上。
5.作为主要参加者从事县(处)级以上环境信息系统的研制、管理、维护等工作。
6.参加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通过验收或鉴定。
第八条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应用环保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1项以上,或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新技术2项以上。
(三)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完成环保工程项目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参加环境科研、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信息等工作,其成果有2项以上被采用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五)参加并完成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咨询总额(以合同为准)累计达50万元以上,或咨询成果被评为市(厅)级以上优秀咨询项目。
(六)参与编写2篇以上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报告或调查报告,得到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可并作为决策依据,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第九条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一定水平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技术研究报告或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十条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在国家级技术考核中获前三名或省级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以个人奖励证书或文件为准)。
(四)获得市级以上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五)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第五章附则
关键词:教学型大学;环境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大连民族学院
作者简介:崔玉波(1968-),男,内蒙古林西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冉春秋(1976-),男,四川成都人,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辽宁大连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课题编号:C-3-8)、大连民族学院教改课题(课题编号:Z201160)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32-02
环境类专业属新兴行业,也是交叉行业,其知识体系、技术和要求随时展和政策变化很快。尤其是信息和环境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对环境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师资力量更有效地培养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环境类本科毕业生是我国教学型大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大连民族学院的办学特点谈谈教学型大学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我国高校层次划分
目前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大约2300余所,大家基本认同现代大学是分层次的,相对一致的看法是,依据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把高校大致分为四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
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精英教育,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各类高层次专家等会从这类学校走出来。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的高层次开发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不是一个精确表述的概念,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哪些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界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讲,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承担从“原理”到“方案”的转化。培养的人才应该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是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地方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第三类是教学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是指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全日制大学。它以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为主体,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即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级研究型后备人才,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少量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一定数量的专科生。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的教学型大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社会适应性强,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区域化优势明显,办学效益显著。
第四类是职业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二、教学型大学的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实施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工程对教学型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连民族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和生源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内外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环境类学生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全员育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传统意义上讲,中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每所大学都有一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专职辅导员队伍已经难以承受工作重压。再者,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存在减弱趋势,需要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因此,大连民族学院自2003年以来全面实施班导师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班导师制是以同一专业的一个自然班为单位设立一名导师的制度。班导师由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专业教师兼任。班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学分制改革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科研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就业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构建知识结构,确立发展方向,培养专业技能,拓展自我优势。
班导师在学生考研、就业、出国、素质训练等方面全方位体现了班导师的价值和贡献,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思想坚定、作风过硬、业务拔尖的班导师队伍。现任环境专业教师中,担当过或正在担负班导师工作的教师比例为100%。同时,专业教师积极申请和承担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有50%的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进行探索。该类项目全面提升班导师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赋予了环境类专业新的内涵,成为特色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的有力保障。
2.构建了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基本教学模块。按照国家环境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指导性文件,保留了基本的课程框架,除保证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符合师资和应用特点的专业选修课程。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所有涉及的实验环节都独立设置了课程;除此之外,在专业课学完之后还开设了两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涵盖了具有一定科技创新含量的创新性实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综合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性实验。实验环节中凡涉及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化标准方法的训练,这样就为学生就业后从事相关环境检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能够快速顺利地适应工作环境,缩短见习期,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框架中还充分考虑了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环保工程师的执业制度、考试需求,将涉及到的考试科目或必修、选修在教学计划中充分体现,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空间,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在所有课程中融入双语教学内容,即通过英语词汇渗透、英文作业、英文实验报告和英语试卷等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将国内外行业政策和趋势纳入课程教育,让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广阔。
(2)实习实训模块。实习实训环节可以有效地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让大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社会以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因此,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例如环境类专业先后与12家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并进行建设。在实习实践中完善大学教育,并根据企业需求,在理论、实验课程中加强相关环节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实现了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订单式”培养。
此外,学校还根据目前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将第七学期的理论课程压缩到前八周,之后的时间进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和用人单位实训,并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提前,在第七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实际上,这种做法实现了根据学生需求将学生进行分流,考研的以复习为主,就业的以企业实训为主,其他的以提前进入毕业环节为主。通过这样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优化,学习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创新教育模块。以教师的创新工作室和研究室为平台,以大学生“太阳鸟”科研项目、精品实验、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为载体,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形成了一整套课内外创新教育体系。目前环境专业12名教师中,有研究室12个、创新工作室4个,年接纳大学生能力120人,在本科生培养中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教师研究室和创新工作室的学生来源可以是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早期进入创新团体的学生实施“倒置式”课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也为以后的理论学习奠定了实践和思想基础。
创新教育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竞赛获奖、发表学术论文、申报专利等。近年来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年均承担“太阳鸟”科研项目15项,参加人员60人,获得学术成果20项,参加人员80人。每年有3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3.创新教务管理
大连民族学院教务处为保障创新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采取了灵活的教务管理政策。例如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毕业生、毕业实习实训和用人单位直接挂钩等;并采取保障措施,如学校为参加用人单位实训的学生购买保险、校企双方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等。同时实行参加生产实践满一个月可以代替教学实践环节2个学分的政策,拥有学术成果的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论文/设计免于答辩并授予优秀学术成果奖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本科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三、结论
教学型大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如何适应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本科毕业生是教学型大学需要解决和面对的问题。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通过介绍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出以下结论:教学型大学需要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合格人才培养的衡量指标;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基础教育模块、实习实训模块和创新教育模块,可以有效地保障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全员育人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专业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和政策保障,学校教务处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务管理政策,鼓励多元化、个性化培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祥瑞.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教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
26(2):16-17。
[2]Cui Yubo,Ang Xueye and Liu Lizha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n China[A].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C].
[3]兰善红,范洪波,武秀文.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5):109-113.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0-02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总体发展思路是以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师资培养为重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调整目标,创新模式,提升规格,带动设施农业学科全面发展,提高园艺学科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水平,增强培养高层次设施农业专门人才的能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更新培养目标,实现设施农业一、二、三产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步伐的加进,尤其是都市农业的日渐发展、成熟和普及,对设施农业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设施农业专业培养目标还需注入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集生产经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于一体。因此,我们设施农业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能从事设施农业科学相关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推广开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外,还需掌握信息科技、管理科学、规划设计等知识,熟悉产品包装加工等知识,具有新时代的审美情趣等人文素养。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实践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科学素养。要实施宽口径培养,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实践和专业设计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导向。创新实验给予学生学分,其学分可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部分高校,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学科科研条件未能同步发展,加之部分研究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难以达到高标准要求,必须加以改进。
三、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构建设施农业学科梯队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加强学科交叉,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竞聘教学、科研带头人岗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鼓励与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各校设施农业学科教师交流等。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治学严谨、忠于设施农业学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具有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在实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方面抓好三个梯次:第一,继续发挥好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第二,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放在关键的岗位上,大胆使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第三,继续选拔、培养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可选派继续深造。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此外,还可在农科院、农业局聘请具有丰富科研和生产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士作为长期的外聘教师。
四、夯实教学科研基础条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进一步调整和合理设置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多方筹措经费,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重视本科实践基地建设,成立专业实验中心,按一定比例配备实验教辅人员,实现资源与仪器设备的优化与合理配置,完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设施先进的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重视并加强学科图书资料的网络资源建设,提高服务层次与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凝炼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积极申报、承担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为动力推进学科建设,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经济或社会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形成各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申报、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立足传统设施农业,拓展现代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学的教育和办学应该立足传统设施农业,拓展现代设施农业。以社会对设施农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办学规模,在现有的设施农业及相关专业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增设新的设施农业专业研究方向,寻求学科增长点。
六、产学研合紧密结合,加大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把高等学校建成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精神家园;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需要拓展国内外农业教育资源,引进或利用国内外师资和相关软件,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来提升设施农业专业,在学科建设上顺应现代农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并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为农服务的学科新特点。加强设施农业专业与农业产业、行业企业、地区的联合培养或合作培养。加强与农业厅、农科院、各地、市、县农业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网。必要时聘请上述这些单位一些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工作,听听他们对设施农业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内外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提高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七、创新培养层次,提升培养规格
在全日制设施农业专业高等教育之外,应当保持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独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等。坚持以多种形式发展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走多样化发展之路,这既是实现设施农业学科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设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设施农业专业人才层次主要有:高职(专科)、本科(学士)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其合理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形。设施农业高职(专科)主要培养掌握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设施农业专门人才。设施农业本科(学士)培养具备生物学和设施农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设施农业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设施农业研究生(硕士、博士)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设施农业学科不同方向(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和设施作物生理生态)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设施农业学科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动态,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管理或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八、优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改革传统的板书和挂图的教学手段,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专业课程比例达到100%,使教学生动、直观,改善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专业实践教学逐渐形成“实验、实践―课内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生产实习―技能测试”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教学实习分为校内实验基地栽培和管理、实验室分析研究、校外基地实习等方向。推行“毕业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教师科研项目”捆绑的实践教学模式。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与校外签订的“校外产学结合协议”单位和企业中完成。强化教学质量监督制度。一是打造教学团队。初步建立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制度,教学团队至少由一名具有正高职称或副高职称的教师负责,同时至少配备1-2名副高职称以及中级职称人员。二是坚持高级职称教师(特别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三是加强停调课监管力度,制定详细的调停课制度和审批程序。四是坚持严格的领导听课和信息反馈制度,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五是实施网上学生评教制度,督促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九、推行本科教学学分制,实施“2+1”学期制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实施学分制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多规格、个性化创新人才的制度保证。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可以设定为0.5。所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其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可以设定为每16个学时计为1个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可设定为每周计为1个学分。根据学生所修学分,实行弹性学制。普通本科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3~6年。实施“2+1”学期制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2+1”学期制将一个学年可分为各为18周的秋季与春季两个传统学期和一个6周的选择性夏季学期。选择性的夏季学期可主要安排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实验课程、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重修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短期培训、学生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
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研究任务的关系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科学研究是所有大学需要完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大任务。只有正确理解各自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才能保证不会厚此薄彼,正确处理两者的协调发展。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应该包括资源分配与评价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教学、教材等专业建设成果与科研项目评奖同样看待,特别是要建立以成本核算,投入与产出效益评价为基础的高校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
十一、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设施专业发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起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互派短期留学生。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邀请专家讲学。积极承办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组织选派学科中青年骨干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不定期邀请本学科或相关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交流讲学。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茶产业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我国设施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十二、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专业招生优惠政策,试行设施农业人才“免学费”教育制度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而设施农业因其产品为人们一日三餐所需而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元素,备受人们关注。设施农业既是一门涉农的艰苦行业,又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特殊行业。需要广大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其中,并为之默默奉献。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偏见的影响,许多单子家庭的父母不愿意孩子从事这门特殊而又艰苦的行业。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包括设施农业专业在内的涉农专业一度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招收不满需调配”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有必要效仿我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出台“高校设施农业人才免费教育政策”,并适当降低高考录取线,鼓励和吸引学生将智慧和才华奉献于设施农业行业。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1102018)。
>> 对综合性大学会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舞台实践课的作用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思考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 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 综合性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状况及思考等 综合性艺术院校专业建设刍议 职业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的思考与探索 浅析综合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研究 关于综合性院校钢琴集体课的几点思考 湘江新区深度对接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合作办学的思考与实践 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实践
">中药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办临床医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物理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及实践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单林 叶志明 袁勤 常沁怡 初海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综合性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何深化、优化这些成果?即既利用综合性院校的优势,又遵循音乐人才培养的规律,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则陈述及探讨这些命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学;综合性院校;学科建设;课程设置 引言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代表的专业性音乐教育、以培养国民音乐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师范类的音乐教育;二十一世纪以后,部分普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类学科或专业方向(其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院校),高校音乐教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传统的高等音乐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是音乐创作、音乐研究、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师范生)专业。随着国家教育方针与文化发展的逐渐调整,加之计算机学科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模式、经济结构形式等层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人才的培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也产生了新领域。高校音乐专业也因此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综合性大学及专业院校(下文简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已历经十几年,并培养出许多人才。但客观地看,综合院校的学科功能和文化优势并未充分发挥,还存在许多发展的空间。如何利用并挖掘综合院校的潜能,既科学又有特点的办好音乐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这是高校办学者和音乐教师的责任。 一、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基本情况
1. 人才培养基本模式
目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建制有几种情况,一是将原有的艺术教研室或艺术中心规模扩大,功能也提升;二是将校内原有相关部门整合,同时调整、开展相应的学科建设;三是全新建立教学编制,并进行学科定位。在具体的音乐专业培养方向上,综合性大学有较多的选择,但一般会有明确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师范院校教学方针的调整,师范类音乐教育不再是师范院校的专利,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考虑,综合院校往往选择了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起点,或者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专业或方向,如音乐表演、作曲、音乐学等。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的创办一般是在学校上升阶段完成的,因此在人才引进、硬件投入等方面具有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而其学科的建设也常常与学科带头人有关;从整体调查看,多数学校专业方向基本上还是以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为主,其中乐器表演方向也有增加,个别学校甚至选择了以器乐表演为学科突破口,希望能够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从学历教育上看,多数学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的教育正逐渐开展,并且研究生教育的类型主要是专业硕士、教育硕士等,但也有学校甚至还没有研究生教育。
2. 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综合院校音乐专业经过十几年间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相应问题也基本显现。首先是办学缺少特点,因为办学师资多引进于师范院校,学术资源较局限,学术点不平衡,且难以整合,虽然其生源可能好于地方性师范类和专科性院校,但师范性质的特征较为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有瓶颈;音乐教育是一种基础式的教育,其成果的显现不同于表演专业那样光鲜、突出。其次,多数学校本科教学的特征还未显现,学术性的理念还未介入教学过程;其原因可能是师资配备不完整,或生源质量不理想,影响学术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最后,这些音乐专业在综合院校里接近于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几乎是呈断裂式;综合院校的文化特性未能提高音乐专业的教育水准,同样音乐专业的开设也没有提升,甚至影响综合院校的文化气质和氛围。因此音乐专业的办学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状态。另外因为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滞后,客观上对本科教育产生了断层。一定程度上,部分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基本上是师范院校的初级复制。 二、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考虑
1. 学科建设问题考虑
综上所述,综合院校音乐专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是学科的定位、建设和目标问题,这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参照欧美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经验,综合性大学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学等人文知识应该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音乐学科的定位和发展应重视理论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考生生源特点以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人才培养,要强化生源的强项空间,弱化生源的弱项空间。同时应结合该综合院校自身的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和条件,而合理地设置音乐专业的定位。若定位失误,以后的转型将会比较困难,转型周期也会较长,甚至会长期影响音乐学科的发展。
因此学科的定位应考虑以下因素: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高校自身的学科分布、人文背景,以及社会需求等,要发掘自身的相对优势,形成独特的科学研究和课程体系。要合理地选择、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目前综合院校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举足轻重,优者事半功倍,劣者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由于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开设的时间都不久,加之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因此目前的音乐专业教学以本科为主,部分并不具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事实上硕士点的功能并不仅体现在开展研究生教育,更是对本科教学的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它关系到本科教学的专业性和高标准,也使本科的人才培养形成可持续性。本科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应与研究生阶段形成有机的衔接,充分利用综合院校的学科背景和理论优势。所以建立在研究生教育背景上的本科生教育应逐渐成为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 课程设置问题考虑
学科定位后,相应的课程安排则会逐步清晰。高等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殊性,作为音乐专门人才的基本素养,其基本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与专业音乐艺术院校还比较接近,只是在课时与深度方面有所变化。在具体的专业方向上,目前大多数综合院校的音乐专业还是集中在表演类和音乐教育类,随着理论课程的增多及社会需求,可以增设类似艺术管理、艺术与科技等方向,综合院校的多学科及课程优势在此均可得以充分体现。对于现存的教学内容,可以在课程上进行调整或拓展,类似于音乐史、戏剧史、文化学、民族音乐、社会学、科技史、管理学基础、现代科技概论等均可或以课程的方式,或以讲座的形式介入。另外应该增加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社会调查与采风机会,即强化实践经验、活动能力,以塑造主动、灵活,既有理论武装,又有实践经验的学生。针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科定位及教学模式的相对特殊性,招生中可在某些方面略作调整,应重视基本素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结构等内容的考核。目前许多综合院校有些还加强了与国外院校培养模式方面的对接,这些也都在一些音乐专业领域得以实现。因此在入学时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要求,入学后也可以对这些生源的课程设置进行扩充或调整,以适应后阶段学生各项发展或者留学阶段学习的需要。 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办学思考
1. 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历史并不悠久,但从一开始,上海大学就十分明确了音乐专业办学的方针和模式,并始终对此进行思考、调整、探索与实践。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力求通过本科教育,培养能够胜任多领域工作的音乐专门人才。为此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类课程,并借助于上海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提供给学生专业之外的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学院聘请了多个学科的教师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其目的是加强文化教育,培养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
在办学的摸索过程中,学院已经逐渐找寻到自身发展的特色,并已取得鲜明的成果,同时形成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研究的有机衔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将大量的课程互通,通过设置更多的课程选修等手段,使得任何方向入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选修其他类型课程,并且同一理论课程都有不同的程度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除了音乐专业课程外,学院还安排了大量的文化类课程,包括不定期的举办讲座,使学生广泛吸收养分。另外学院面对学生还安排了众多的乐团训练实践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乐团的活动,包括以课程的方式,要求学生聆听、参与非音乐类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音乐会系列”,以获得最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相关知识。
作为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点的单位部门,学院在学科方面始终在寻找自身的定位发展,如在中国民族音乐领域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并行。首先在本科教学中间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和强化,并且是理论与表演同步开展,课堂与采风平行,同时在研究生阶段给以理论性深化,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为题材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的选题。经过数年的努力,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课程建设成果获得2013年上海市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此,音乐学院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深化、拓展原有的课程,同时继续寻找各学科交叉的新的突破点和方向。
2. 非音乐专业生源的培养
2011年接受国家教育部门合格评估,2012通过专家组整改验收,西安文理学院逐渐把握住合格――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脉,初步实现向新型院校的“转身”和“转型”,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多路径探索与实践颇有新意,特别是其“校地合作”与“校企联合”已形成特色,实现了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等多主体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格局。
一、树应用型大旗,走地方性、开放式办学之路
学校党政班子在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阶段即敏锐地认识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既包含着一般意义上的“从专科向本科转型,从师范教育向综合院校转型,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向注重结构、质量的内涵式转型”,更包含“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的转型,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型”。近几年来,针对“服务地方能力薄弱,人才培养停留在传统的教室、课程简单模仿学术院校,科学研究脱离地方产业发展”三个突出问题,学校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理念研讨会,通过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参与评估和评估整改,明晰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本科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文理为基,工管为重,师范做精,专业做特”的学科专业定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举应用型大旗,明晰定位和思路、对接地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坚定培养目标,灵活培养模式、面向业界需求,搭建产学平台、激励教师‘双能’,构建实践课程,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质量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教改成果“应用型人才培养多路径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获陕西省2013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两转两合”――调整专业结构,对接地方发展
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是解决学生“出口不畅、进口不旺”问题的关键,其核心是对外如何对接地方产业升级、对内如何优化配置资源。学校采取了四个措施,通过“校地(政)合作”和“校企联合”,实现“转身定位”和“转型发展”。
(1)完善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梯级发展战略。在已有的“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两个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确立了“二八战略”,即保留20%的专业,适度培育学科和研究型应用人才,80%的专业着重“校地(政)合作、校企联合”,强化专业建设和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目前学校的41个本科专业已按“重点支持(特色专业)――政策扶持(新建专业)――常规维持(基础专业)――红牌预警(淘汰专业)”分成四个梯队,并拟结合专业特点形成组团或集群发展。
(2)围绕产业集群调整专业设置,打造重点专业集群。根据西安市“迅速壮大旅游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明确学科主攻方向和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一是将原来的18个系院整合为12个教学单位,二是打造“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旅游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学前教育、英语”等校级重点专业集群;三是新增数字媒体、公共艺术、物联网、环境工程等新专业。
(3)建立专业评估制度,探索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制定了《西安文理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评级指标》,成立“两会一中心”(由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和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实施以“就业竞争力、生源竞争力、人才培养实力、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维度的专业评价指标,定期开展达标――合格――特色三层级评估和绿牌黄牌红牌专业预警制度。
(4)搭建一所六中心,促进服务地方的应用科研和科技转化。先后成立了“国际民生文化研究所”“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书画艺术研修中心”“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西安秦岭保护研究中心”和“西安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先后承担和完成各级各类应用性研究课题30余项。
三、分类分层,五大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的基本职能,也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在“高职――应用型本科――技术技能本科――职后培训”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方面,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启动“大类招生,分向培养”新机制:自2012年开始,对中国语言文学类、化学类、电子电器类、物理类和工商管理类共5个学科类别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教学班级、教材、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尝试进行改革。开展双学士试点:2013年5月获批为陕西省内新建本科高校首家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2个专业本科生可选择辅修管理学学科4个专业,申请第二学士学位。
(1)构建“分段式”培养模式。采用3+1、2+2或1+2+1等多种学程结构模式,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加灵活。
(2)打造“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基地,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软件学院全面实施了“3+1”(三年基础与专业课程,一年实训)的培养模式。
(3)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等专业,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相关用人单位就业。软件学院与西安神州数码公司、文思创新和重庆正大等公司联合开展的“订单式教育”,为公司输送近百名毕业生。文化与旅游学院与香格里拉大酒店共同组建“香格里拉教学班”。
(4)尝试“联合培养”模式。文化旅游学院实施与西安市旅游部门、省内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合作办学。采用项目驱动、师资共享、资源共建,打造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
(5)探索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其一是课程学习,学分互认。其二是赴国外实习。其三是举办留学生汉语学习班。其四是积极推进与美国莱特大学的“3+2、2+2”双学历(国内本科、国外硕士,国内国际双学士)联合培养。
四、协同创新,“5・13工程”破解应用人才质量提升的瓶颈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制约教育质量的既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自身原因,也有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等外部因素。如何科学准确把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学校认为必须将教学质量作为一个多要素的有机整体来把握,包括教学设施、实训条件、教学经费等条件建设,也包括生源质量、学生竞赛、毕业质量、创业活动、就业质量等学生能力建设及教学研究、科技活动、开门办学、开发服务等教师能力建设。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协同谋划,整体推进。
2013年初,学校成立“5・13工程”工作小组,从2013年起至2015年,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建设工程”“立德树人工程”和“管理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本科质量工程计划、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科研成果提升计划、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人才引进计划、教职工培训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荐计划、大学生基本素质提升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校院两级管理计划、精细化管理计划”十三项具体计划,紧扣教育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这一关键,体现“两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类行业服务);凸出“两主体”(教师和学生);彰显“两管理”(可量化和可考核的精细管理),准确把握住了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求,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精细化、效率化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围绕“教学质量显性指标”(应届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具体抓、抓具体,办学水平和实力有了明显提升。2013年,学校各类学生竞赛获省部级以上成果312项。
五、联手推进,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应用型人才“育人新机制”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吹响了教育综合改革新号角。学校的育人工程坚持联手推进,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1)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3E大学生成长计划”,增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预期教育;完善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制、学籍预警、专业分流培养、转专业、国际合作与学分互认等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选择性和流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凸显技术技能型教书育人特色。强调“四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结合、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结合、通式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结合),注重“三考核”(试卷命题等开闭卷考核,实验操作、工艺设计、模拟仿真、作品展示、项目设计等课程考核,小组调研、大创项目等团队合作考试),推进“两改革”(教学评价模式改革、动态考核机制改革)。
(3)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率先成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试点单位”,按“校级―省级―国家”三层一级和“课程―培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实施创新学分替代制。两年来,通过开展创业大赛,学生40余篇,获专利4项。
(4)完善基于评估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方面按要求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一方面强化应用导向,注重修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扎实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和专业建设专项检查;同时加强二级学院质量监控及日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发挥学院与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及教学督导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作用,一个颇富成效的全方位、全覆盖“三线三面四评四建”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步形成。
(5)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综合育人平台。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和专项奖励,推进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政策辅导等一站式服务,改造学生活动中心、公寓、图书馆,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与帮扶体系建设。《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两内两外”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1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构建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携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2010年度省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