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3 01:51: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综合测评自我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安身立命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珍贵的三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此时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但关键是能否正视并利用它们。三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归纳了一些自己的优缺点。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下面,我就对大学三年我的表现作一个总结和评价:
一、在学习方面
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自己。通过大学的学习我的能力明显的得到了提高。懂得了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独立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自己的学习,把在大学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积极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使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也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于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二、在思想方面
进入大学以后,我认识到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要追求上进,思想上的进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大学三年
三、工作方面
在与同学们相处的三年期间,我积极主动地为同学们服务,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促进了团队沟通与合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四、生活方面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忙碌的大学生活就在悄然中过去了,但她已成为我人生美好记忆的一大部分。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彷徨。但却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现代大学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而一条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总结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收获很多。感谢老师和同学给我的关怀与帮助,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世纪的曙光已经初露,崭新的年代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毕业在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理由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憧憬,对将来的工作满怀期盼!难忘而多姿的大学生活即将逝去,但我不会沉浸于过去的光辉岁月,我将用全新的心态去拥抱新世纪的挑战!
(一)自我认知的概述
1.自我认知的内涵
“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的一系列认识和评价: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与别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对处理事务的经验,对生活的目标。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的终极意义。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与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在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在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认知是进行清晰自我定位的基础,是个人职业与事业生涯的起点。其包括:认知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性格特征,认清优势和劣势,觉察情绪变化、原因等。
2.自我认知的原理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来源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个体在形成记忆之前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记忆是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上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
3.自我认知的作用
(1)自我认知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个体如果不能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外界客观事物。(2)自我认知是个体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3)自我认知是个体改造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智力程度低的人,很难具备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二)自我认知的意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其基础上对个体作出的判断。自我认识在其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个体的诸多方面。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能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是自我认识的精髓。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个体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个体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即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的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
1.全面自我拷问
(1)从观察和内省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思、审视、鉴定、评估,才能不漏死角全方位透彻地观察审视自己内部世界中存在着的“本能”、“现实”和“理想”的自我,才能从时空的纵横轴上定位自我,才能评判自我认知的好坏。
(2)从专业和职业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冷静分析专业学习的兴趣、准确判断对某个职业的喜欢程度、客观评价以前的学习经历和深刻剖析职业岗位与职业梦想的关系,才能“盘点”自我认知的损溢。
(3)从强项和弱项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明确强项是什么、弱项在何方、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有哪些、兴趣是否发展成了爱好、爱好是否成了职业,才能考量自我认知的长短。
(4)从传统和科学的途径认识自我。只有了解身体处于什么状态、心理品质究竟如何、古代邹忌为什么“不自信”、现代心理测验为什么有效,才能反思自我认知的得失。
2.关注他人态度
(1)关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自我认知是对自己与周围事物诸多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的认知。自我与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事情景物理、上下左右内外无不相通相连。自我应该在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关系的联系中确定认知的“坐标”。
(2)关注自我与组织的关系。生活是“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是你的社会属性最充分展示的地方。组织对自我的态度与评价是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3)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他人是你的参照系。要善于在他人的评价中认知自己。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更了解你,征求其代表性意见是自我认知的重要路径。
(4)关注自我与家庭的关系。你在家里得到怎样评价,你的父母亲怎么看你,邻居怎么看你,通过对照这些镜子,可以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家庭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3.顾及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正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正相呈现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显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对人推心置腹,忠诚老实,作风正派,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即所谓“君子坦荡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
(2)社会交往的反相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反相呈现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地显现自我,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不一致,如言不由衷,或正话反说时,注意他人对你的议论。
(3)社会交往的放大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放大呈现即在一定情况下,将自我的某些信号进行放大,以强化对别人的刺激,如取得一点成绩,炫耀自己的能力时,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4)社会交往的单向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单向呈现即有目的的表现出某一特长或某一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展示除专业角色外,书法、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剪裁、烹任等方面的特长,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时,注意他人对你的反应。
(5)社会交往的无意呈现情况。当你在社会交往中无意呈现即未经仔细考虑,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时,如原形毕露、情不自禁等,注意他人对你的态度。
总之,顾及社会交往即照顾或注意到在社会交往互动中所呈现的各种情况及其研判,是自己认知的途径之一。
4.依托实践检验
(1)社会实践是主客观沟通的条件。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表现为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实际的交互作用, 社会实践是自我认知的前提、依托和先决条件,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纽带”和“交错点”。
(2)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认知自我。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才能认识自己,发现“自我”。歌德曾说:“一个人怎么能认识自己呢?通过观察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行动。”“通过行动”是在社会实践检验中实现认知自我的最好注脚。
(3)克服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要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目的、视角、视域和标准,就要克服主体自我认知存在着的盲目性、模糊性和片面性,就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只有明确清晰全面地自我认知,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长处与优势。
(四)自我认知的方法
1.自我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注意事项。自我评价方法又称自我测试法。测试的题目经过精心研究设定,如实回答,不参照他人的看法,就可以对个人素质、职业价值观、综合能力等给出结果。如果以不真实的自测结果为基础去规划人生,只能起误导的作用。因此,自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按照自己的认识、习惯去答,这是自我测试特别要注意的。
(2)自我评价难点把握。①(情商高低决定人生的成败。②智商其地位并非突出,但必须要了解它。③逆商反映的是面对挫折的应变能力。④社交商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好坏。⑤思维方式影响人生,编织命运之网。⑥性格深刻影响人生,它决定命运。⑦心理极大影响着能力的发挥。⑧血型里隐藏着你性格的密码。⑨星座是了解自己的一把秘钥。
(3)自我评价要点陈述。①个人性格:如本人性格温和、稳重,喜欢控制他人。②兴趣爱好:如会不定期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见解。③思维方式:如做事条理性强,但往往想象力不足。④身心情况:如身体正常,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爱好。⑤社会关系:如人际关系正常,但缺少商界的人脉。⑥实践技能:如能写格式规范的调查报告。⑦处世态度:如厌恶社会上的不公平事件,但常采取冷漠态度。
2.电脑评价方法
(1)电脑评价方法概述。电脑评价方法又称计算机测试法,是衡量和估计认知主体活动过程的有效方法。它利用计算机测评软件进行自我认知测评,是现代常用的测试手段。许多测评软件,能比较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测评。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可以帮助自我进行职业兴趣测评,其结果对于明确职业兴趣,从事有兴趣的职业,协助职业选择、拓展职业范围等具有重要作用。
(2)电脑评价使用现状。①测评前途广。电脑测评之所以被广泛重视,是因为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②测评效果好。目前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令人满意,受到各方面的认可。③测评用户少。在国外,职业测评是作为高校就业中心必备的指导手段来使用的,而在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的高校使用了这一手段。
(3)电脑评价主要优点。①利用电脑进行自我评价,能客观地了解自我,有助于明确职业目标,可以为职业决策和行动提供可靠依据。②利用电脑对自我素质进行职业测评和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能为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职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③利用电脑还可以对认知自我的其他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他人评价方法
(1)他人评定你的价值。评价是泛指衡量人物与事物的价值,是“决定价值”的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些按照发生时间先后次序排列的评价方法,就是他人“决定你的价值”。你说你行你不行,他说你行你才行。
(2)他人评价包括对象。包括:父母、亲戚、老师、上司、下属、同学,朋友、邻居等。包括:认识你的人,和你见过面打过交道的人。所有认识你的情绪状况,对你的情绪管理产生看法和意见的人,都是评价你的对象。
(3)他人评价调查问卷。自我认知需要借助外力,需要收集他人、身边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是一个通过外部来进行自我认知的模式。这个模式可以通过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让他人来填写,然后进行客观地分析并以此定位自己。回答调查问卷与其他职业测评方法一起,构筑一个正面的自我评价体系。
4.其他评价方法
(1)内环境评价法。其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是个人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出那些对个人成长与发展有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才能对自己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童年背景、学校背景(学历背景)、生活背景有一个准确认识,才能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2)外环境评价法。其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是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社会的、市场的、家庭的、学校的、能力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外部环境的准确认识、综合分析和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判,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
(3)态势分析方法。又称SWOT分析法,也称优劣势分析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二.职业规划
(一)职业规划的概念
1.职业规划的内涵
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体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
职业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规划"。在学术界人们喜欢叫"生涯规划",有的称其为"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
2.职业规划的意义
职业规划对个体的认识和定位是重要的。"知己"与"知彼"同等重要。职业规划会给个体以清晰的发展目标。个体的人生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职业规划有关。有目标的个体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才会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个体才会感觉充实。个体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个体不代表没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败。职业规划正是对个人角色的有效定位的方式。
3.职业规划的对象
(1)在校生或者已经工作,需要谋划出清晰的未来;(2)正在求职或将要求职,却没有清晰而精准的求职目标;(3)对未来感到迷茫,搞不清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4)不喜欢当下在做的工作,对工作提不起劲来;(5)每天忙碌,但成果有限;(6)感觉职业发展不顺、徘徊不前,看不到前途;(7)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希望工作稳定,收入更高,职业生涯发展顺利;(8)想创业,但不知道是否适合创业;(9)希望能学些专业的方法、理念,从而有效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职业规划的原则
1.喜好原则
职业规划确定的目标是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在碰到强大对手的时候仍然坚持;在遇到极其困难情况时不会放弃;在有巨大诱惑的时候也不会动摇。
2.擅长原则
只有做你擅长的,才有能力做好;有能力做好,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才能做得比别人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价值原则
有价值的东西才值得你“上下而求索”,“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件事够重要,值得你做,你就有能耐把它开心地做好。
4.发展原则
有足够多的机会,有足够大的市场,有足够宽阔的成长空间,这样的职业才有奔头。
如果一个人做自己最喜欢的同时也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且觉得这件事最有价值,那么做成的概率会很大;如果这件事情还很有发展前途,那么就可以获得更长久的成功。
(三)职业规划的方法
职业规划方法包括"镜子和尺子"、"方法与视角"、"信息支持"和"确定性"。
1.牢记"职业方向定位"。要记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职业生涯的"镜子和尺子",用于看清你的职业特质,指导你5至10年的职业积累和发展。
如果说它具有灯塔、航标等设施的照亮和引导作用,丝毫都不过分。职业方向为你聚拢心力和有限的资源,揭示出关键特质的程度差异。对职业方向与职业特质的坚定把握,是从战略高度对职业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大学学习不那么顺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职业发展期望,就有必要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进行胜任力评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职业目标并树立一个能力提升的方向与标准。"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是另一把尺子。
3.做好"职业成熟度测评"。组织环境对职业发展巨大影响。使得"职业成熟度测评"变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务环节。
如果你并不掌握资源、权力,就不要试图去改造组织环境,因为个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主动适应环境是个聪明的选择,不假他人之手,凭借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组织原则、职场规则、人际策略、方法视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标志着你的"职业成熟度"水准,决定着你的回报速度。对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认可、经常归罪于环境恶劣、不断忍气吞声或动辄冲冠一怒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测评"是你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良师益友。
4.依托“职业规划信息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可怕的。
职业规划最终必须体现为"职业决策",而"职业规划信息库"恰恰要依托信息支撑。没有"信息支持"的"职业决策"注定是短命的。
(四)职业规划的测试
1.埃德加·H·施恩的职业锚测试
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一定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它能有效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锚倾向没有好坏,根据第一感觉,不假思索迅速地答题就OK了。
2.WVI职业价值观澄清测量表
WVI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舒伯于1970年编制的,用来衡量价值观——工作中和工作以外的——以及激励人们工作目标。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3个因素。
量表指导语告诉你下面有52道题目,每个题目都有5个备选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想法,在题目后面选出相应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通过测验,你可以从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三项中,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倾向,在选择职业时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杨婧编著《认识自我的5种方法》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1月.ISBN:978-7-5112-1890-2
(2)陈宜、洪壤.编著《职业定位DIY》 广东广州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 9787806557594
(3)桑伟林著.《大学生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方法初探》2008年第12期第24卷(总204期)
(4)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整理版)http://wenku.baidu.com/view/bc4968d3195f
312b3169a55e.htmlre=view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元化 评价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多角度、多主体、多标准、多方式来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一.多样的评价内容
对于具有不同智能组合、不同个性的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甄别与选拔的评价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合作学习的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就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要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其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意志、耐心、勇气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多变的评价主体
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中,除倡导学生自评外,必须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并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其次还应该鼓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再次,还可展开师生间的相互评价,体现多元化的、不同的、多变的评价主体,从而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在评价中提高了辨别、分析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素质。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自我评价,才能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学习语文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做出主动的努力,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对一个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价,应该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多主体评价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能从评价中受益。
三.多样的评价标准
学生因其智力、学情、个性、意志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无论这个结论是等级还是分数。如:学生的摘录笔记的量有多少;能背诵多少篇古诗文;知道经典国学……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要从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分层、分主体、分年龄段、分学情制定不同的标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四.多元的评价方式
需要提出的是,评价方式并不局限于已有的评价方式:如阶段笔试测验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教师可将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将即时性评价与长期性评价相结合、将平时考查与阶段考查相结合,表现性评价与评定性评价相结合,口头考查和书面考查相结合,不拘泥于单一形式,不必硬性规定平时考查的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只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记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还可以是学习报告单的形式。要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的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39-01
当今社会已经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从认可学历到认可技术之间逐步转变,要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大学毕业生力,教育部门、高校、社会各方面也都在为破解这一难题而积极的出谋划策。
1 就业力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分析
1.1就业力的概念及内涵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界定,就业力不是一个名词的统称,根据求职者角色、企业要求进行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的就业力,在学校期间就必须完成的就业力训练,通过系统的就业力训练,提升初次就业的成功率;二是普通求职者的就业力,结合在校期间的就业力训练和自己已有的工作经验必须完成的就业力训练,通过“就业力提升性质训练”,提升能力的持续性。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及内涵
大学生涯规划内涵的实施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或者字面上的计划,更是包含大学生涯规划、引导、实施以及最终的监督审核直至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系统性工程,是今后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大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活,认识职业岗位从业标准,了解人才市场用人需求状的基础。
1.3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力之间的关系
在就业力视角下来看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学生把“规划好大学生涯”作为前提,学校为其提供引导、激励、服务和保障的过程,加强其就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内化体现在“就业力”提升的目标上,二者既是相辅相成,又是互为因果。
2 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大学生抓住自身职业生涯规划黄金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人生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最终必将走向社会,他们只有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才华,才能充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潜能,体现自我价值。
2.2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确定自我的奋斗目标,调动自身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大学生自觉进行终身学习,使自身就业力逐步得到提升;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探索到适合自身的职业机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3有利于高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是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力,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突破口,形成以学生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在现有教育体系中注重把专业能力和就业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3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及有效途径
3.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高校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指导欠缺
绝大多数高校没有成立专门职业生涯教育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教育机构基本上是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或招生就业处等。许多高校充当生涯规划指导的老师大多由辅导员或就业老师兼任,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
3.1.2学生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欠缺
大学生普遍对自身缺乏充分了解,一是自我评价过高,职业目标定位高,不切合实际,理想与现实间的极大落差;二是自我评价过低,目光狭隘,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能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三是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期望值过高,不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职业的认识,多数集中在几个热门职业,缺少理性的思考与规划。
3.1.3科学性、合理性的评估与后续反馈机制欠缺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上,它涉及到家庭、高校、社会等方面;从微观上,它涉及到高校的就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学院、班级、学生等多个环节。整个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中得以检验其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大学生生涯规划由于缺少实践,因此缺少对规划各个环节的诊断,难以对规划做出调整与完善。
3.2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3.2.1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断深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和发挥他们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作用。
3.2.2完善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精细化目标方案
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类指导,贯穿大学学习全过程,指导学生严格做好自我评估、环境评估、明确目标、执行策略、及时反馈五个步骤,要对学期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未完成目标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解决障碍的对策,并进行修订与完善。
3.2.3完善引入社会市场职业标准服务体制
高校要积极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引导体制,制定相关保障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体系,提高职业咨询师的数量和质量。积极建设与大学生实践相关的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市场相结合,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实现与社会的良好接轨,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起到职业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护士生 自我评价 执业角色 评价体系
一、护士生自我评价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亦悄然发生着变化,服务型医疗体系的建立给广大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民营医疗机构给传统医疗体系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市场日趋多元化发展,患者寻医治病的途径已不再是以往的单选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全新的服务理念,护理教育如何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亦成为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全新命题。护士生在校期间在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应该多接触市场,摆正自己位置,认清市场需要。而科学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认知、自我定位更成为护士生另一张隐形成绩单,这份成绩合格与否将决定着该毕业生是否会很快地融入临床工作,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护理人才。由此可见,理解和构建护士生的自我评价体系,为医疗市场培养“拿来即用型”的医护人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共同任务。
传统的护士生考评主要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评价的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的“他评”,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尽全面。而学生进入学校后,开始了全新的独立生活,没有了家长的约束,个体迎来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学生对自我评价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多数仅表现为对仪表和外貌及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的认识和评价,而且,他们由于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少会涉及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适应能力的评估和对未来的规划。
由此可见,学校应该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和认知体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求,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
在教育评价研究领域,自我评价(也称自我评定、自我测评或自我评估)是指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的各个方面所做的评定和价位判断。“因此,在明确自我评价对象时,首先应该确立学生自身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并将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结合到自我评价过程中进行。”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与社会需求还有哪些差距?我未来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思索,可以使学生认清自己,不再妄自尊大,亦非妄自菲薄,做到正确地看待自己,科学地规划自我发展之路,不断塑造自己的新形象,不断创造自己新的存在状况。
2.引导学生构建自我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评价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阻碍个性健康发展。”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并把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化为个人前进的动力。其次,围绕护理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标准,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行动准则和尺度,这个准则和尺度就是自我评价标准。另外,组织学生按照上述标准定期进行自我评价。
三、学生如何完成自我评价和评价后的调整
自评是一个主观的比较过程,它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或妄自菲薄现象。为了使自我评价过程更真实、更客观一些,在自评过程中宜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学生应以诚实、客观的态度评价自己在各方面的情况;二是应把评价作为自省的机会,推动自己更好地调整学习态度,适应社会需要;三是对自己的优缺点要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四是发现自身不足就要追根求源,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使学习生活有所突破;五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心理调整,逐渐完成从校门向社会的过渡。
四、科学客观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意义
1.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难免会发现自身存在“不如人的地方”,当发现学生感到自不如人时,甚至由此而产生自卑心理的时候,要及时引导他们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
现在比较优势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项经济活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个体欲达到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最佳的途径就是比较优势。而学生在自我评价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相互比较,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树立前进的信心,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找到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2.促进学生最佳表现
所谓最佳表现,是指学生在主观意识得到充分调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好表现。实践证明,以最佳表现为目的进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学习成果。因此,一旦我们把最佳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时,就会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自我,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时刻鞭策自己,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
3.引导学生融入社会
鼓励学生关注评价过程,在自我评价体系中导入社会需求要素。要结合国家医改政策,邀请医疗机构各层人士“谈经验、说体会”,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国家政策、医疗规定、工作内容、患者的心理等等。组织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结合即将开始的护理工作,弥补自身所缺。只有学生自己认清自我,才能最及时、最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才能在自己最薄弱处给予最大力度的投入,进而完成从护士生到护士的人生转变。
4.抱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生给每个人不同的考验,经过个体的理解作用于生活产生不同的人生景象。在各种压力和挑战下,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一种勇敢、坚强的生活信念,用一种开放和学习的心态接纳和热爱生活和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好一名护士生的本职工作,用一颗博爱的心关爱患者,也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乐趣,学习才会有意义。学生用这样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才能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王文静.学生自我评价流程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3).
[2]刘世权.高校学生自我评价与推介能力培养管见[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4).
[3]李丽.学生自我评价的误区及方法探析――以归因理论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关键词:素质评价;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评价,我们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素质评价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总是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的育人功能。为此,针对我校具体情况,我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以自评为主,他评和互评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尝试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目的在于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和谐,使学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更健康的成长。
一、进行现状调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
素质评价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两大方面,具体表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日常行为上。为了增强评价的针对性,使评价能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发展,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进行了客观细致的调查。
1.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我随机抽查了二、四、六年级各一个班共计132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纵横交错,横向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领域的表现;纵向包括:社会要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生活意识(文明礼貌、孝敬父母)、行为表现(努力学习,尊师爱生)等三个方面的表现。调查方法如下:学校由教师配合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答题卡,家庭由家长对孩子进行客观评价,个别问题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2.调查结果分析
(1)相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意识,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对家庭而言,留守儿童的生活意识、自理能力最差;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生活意识、自理能力相对较强;跟随父母生活的孩子生活意识、自理能力最强。
(2)社会要求差异较大,主要与其所处家庭文化素质和班级活动有关。家庭文化素质较高,学生社会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相反则素质较低。
(3)行为表现:凝聚力强的班级学生行为准则高,管理松散的班级学生行为准则低。
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参考上述调查结果,增强评价的针对性。
二、张扬学生个性,促进评价发展
针对调查结果,在遵循评价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制定了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综合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可通过自我参照、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经常性地问孩子:“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负责任的态度。我曾经让学生填过一张自我测评表,学生填写得相当客观。有学生写道:“我上课时会走思,这是我这段时间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我要努力克服,迎头赶上。”有的学生写道:“我现在发现我很有音乐天赋,我要好好努力!”还有的学生写道:“我平时不够关心同学,所以朋友很少,以后我要学着热心。”这些测评表说明了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激发了他们想要进步的念头。在某种意义上说,客观的自我评价会使他们更积极地对待学习,更投入地参与生活。
2.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育人环境,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今天我最棒”要天天更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2)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行为表现方面的作业,这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3)通过“今天我是小班长”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交流,积极参与,这样有助于学生克服弱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以上三点措施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展现自我、评价自我。
三、灵活多变的鼓励,让评价“活”起来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离不开课堂、生活,也离不开教学评价。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价体系主要体现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在英语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应用各种评价方式,能极大地推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应用有以下几种。
(一)自我评价
小学生活泼,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只要欲望被激发出来,主动地去学,便能产生高效率。小学生领悟力和可塑性很强,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对自身的行为产生责任感,并以此为动力。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很多,比如建立“个人档案”,学生做好表格,记录每天的学习、表现情况,并收集好试卷、作品、小制作等,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意识。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表现在对心理的评价上。英语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学习充满上进心,与同学友爱相处,并以此为乐。
(二)小组评价
一滴水掉进海里,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个学生融入集体中,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小组也是一个小集体,小组之间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听取更多的意见,同时促进彼此的发展。小组评价方式有合作交流、手工合作等,在此进程中学生能增强竞争力,也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师评价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不能对学生苛求,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1.赞美性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多次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就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表扬和鼓励,使用夸张的表情和热情的语调对学生进行赞美性评价。譬如:在学生参与和完成课堂活动时,使用“Good. 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等赞美性语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马上说:“No. You’re wrong.”而要鼓励他们:“Try again. Don’t give up. Please think it over.”然后可以面向全班问:“Who can help him/her?”这样做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留心下一个他能回答的问题,准备再次让他“表现”,然后号召全班同学竖起大拇指对他说:“Good! Good! Very Good!”实践证明:学生会从教师一句肯定性的语言,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满意的手势中得到激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群体也能对个体学生取得的成绩做出肯定的赞美和反映,激励其提高。
2.综合性评价
综合评价就是扩展对学生的评价范围,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最后方方都亮”的效果。如有的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不强,但绘画很好,教师可以在班里举办画展,对画画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多对自己的画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对学生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进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教学中遵循灵活机动的评价方式,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向上的教学环境中。
3.期望性评价
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那些被教师期待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成绩果真颇佳;而那些被认为只能取得较低成绩的学生,成绩也确实较低。由于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坚持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突出正面的鼓励性和期望性评价。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心灵,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鼓励和表扬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更自信,更积极。
4.小测评价
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仅用一张考卷或一次表现进行评价是很片面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测试方式,往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减少总结性考试,平时多开展形成性的小测,如单元测试、唱歌、描述图片、讲故事、作文等,产生“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测试应包括口语、听力、笔试的综合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语测试重点放在考查学生实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上。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试测试应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突破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的束缚。
总之,综合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相互促进。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明确努力的方向。适时、正确、灵活、有效地运用评价方式,会对教学成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是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要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关键是需要一个根据评价目标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我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从六个方面展开。
1.认真落实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思想品德评价对指标体系的建立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国家颁布的有关德育大纲或德育纲要中不仅有德育目标的总体目标,而且有分阶段的德育目标体系。上级部门下发的思想品德评价表就是根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来建立的,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价,初中阶段共进行三次评价,我校严格按程序落实这项评价工作。开学初利用班会对思品评价表进行学习,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评价时,开展评价学习,严格按要求评价。对“五无”评价,即无班主任签字、无班主任评语及等级、无折合分(折合分=自评分×10%+互评分×20%+师评分×70%)、无校长签字、无评价日期。学校政教处不予以审批,学校对学生德评不达优秀的不予评优,不合格的限期改正。由于我校对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严格操作,班主任和全体学生都很重视,评价效果良好。我们把思想品德评价作为我校评价体系中的第一项重要内容。
2.开展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活动。评价内容分为“理想前途”、“心理健康”、“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五大块,共25条标准,表现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分别按4、3、2分计分。评价表下设有家长寄语栏。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价活动。家长对这项评价活动非常赞赏,同学们也因为家长要对自己进行思品评价,平时在家、在学校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我们班主任的教育效果也能够通过家长对学生思品的评价得到一定体现,学校也通过这项评价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指标。(见附件一)
3.建立学生成长卡。评价对象是个别自制力差的学生,评价以每周一张表格的形式,每节课由学生持成长卡找任课教师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即优(A)、良(B)、待改进(C)。每周自己和班主任进行小结评价,并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长签好意见,反馈给班主任。这样通过成长卡的评价,这些平时自制力差的学生不断改进缺点进步十分明显。像我们初一年级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如C一5班廖勇吉、蒋金洲,C一7班赵梓君,C一9班郝昱进步大,现已取消了成长卡评价。家长们对这项活动热情很高,如C一5班蒋金洲自列入成长卡评价对象以来,家长来校共教达十次以上,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见附件二)
4.建立学生成长袋。成长袋依次分为“A学生1-10周表现”其中学生表现(从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体育锻炼、劳动观念、班级贡献、时事学习、课堂表现、情绪状态等方面每周自评如实填写),班级考核(由班干部逐周填写)B“期中总结”其中包括学生成绩表、学生期中反思表、班主任期中寄语;C“学生11-20周表现”(内容同A);D“期末总结”包括“学习成绩表”、“学生自我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评价”。每学期初把成长袋发放到各班主任手上,对每一位学生按要求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通过成长袋反映出来。成长袋已成为我校学生成长进步的摇篮。(见附件三)
5.建立家校联系本。联系本是一种很实用的评价工具,是沟通家校联系的纽带,是将教师、家长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相互反馈的一个载体,它形成三方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三方对学生建立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进一步发展,发挥评价最大效应。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备一个联系笔记本,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映给家长,学生在家的表现通过联系本适时反馈给班主任。学生是家校联系的中介和受教育、受评价者,学生在评价中全面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家长教育责任心增大,诸多家长纷纷通过家校联系本与班主任教师沟通,经常来访的家长也大量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真空”时间也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上网玩电游没有机会。
6.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6条,评价按照自评、家长评、小组评、总评(师评)每学月开展一次。本方案附表上对评价方法有详细说明,这里不作过多讲述。(见附件四)
二、讲求教育实效,实践全新评价方法
过去评价方法基本上是定性评语。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过多地从教师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我们学校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我们运用的几种评价方法:
1.操行评语法
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的观察和了解,参照有关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肯定优点,并指出主要缺点和努力方向的一种方法。
我们班主任的期末评语,按以下两种方法操作:
(1)班主任直接写评语。直接写评语较为省时间,但主观性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班主任写的评语交给学生本人看,以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教师再定稿。其中评语要求少否定,少批评,更多地应该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
(2)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写评语。这种做法是由学生本人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自己进行评价,写出评价的意见。或者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后,再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评价,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意见和平时的观察写出综合评语。这种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型评语法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通常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成为自觉的内省与反思的开始,促使其认真总结前期行为,并思考下一步计划。随着评价的日常化,建立不断的良好的反思习惯,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我校学生的成长袋的每周表现及期中反思表就是采用这种评价法。
3.等级法
等级法是根据评价目标的要求,把学生评价内容划分为若干等级的一种方法。具体等级可分为五级、四级、三级。等级的表示法一般用描述等级的语言或“”来标记。例如五级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四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分为“优、合格、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毕竟是个别,为了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可以用“待努力或待达标”代替“不合格”,用“”表示方法类同。
用等级法评价学生素质能说明每个学生思想发展的程度及其在班集体中所处的地位,而缺乏具体内容,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都不明确。所以等级法要与自我总结和小组或他人评议结合,使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的认识比较清楚。
我校的“学生成长卡”、“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就是采用等级法评价。
4.评语定量法
此法是把评价分为若干因素或项目,每个因素分若干等级并用评语表示,如:很好、好、一般、较差,每个评语给定一个分值。如“很好”给5分,“好”给4分……。把各项分数相加所得分数为测评总分,再从总分数中折算成优、良、合格等几个等级,把计量转化为评语。我们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家长评定学生思品方案”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5.评分法
这种方法是以《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品行中应予提倡的良好行为项目为加分项目,列出一些学生品行应予以否定的不良行为项目为减分项目,视为考核量标。对每个学生学期开始,确定一个基础分(60分或100分),然后根据平时操行予以加减分,加分与减分可以相互抵销。实行这种方法,着重对平时学生行为作出记载,每月评定总分一次,期末总算。
用这种方法考评学生,有事实依据,比较客观,便于及时获得学生思想状况反馈的信息,便于教育者施教,同时有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我们各班级采用了这种学生日常操行评分办法,进行班级学生日常管理。
学校就如一个花园,有苍翠的松树,也有低矮的藤蔓。学校应本着“全面发展”的宗旨,既关注每一个学生,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我校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通过合作改进评价活动,根据不同评价目标,应用多种评价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评价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时时事事有评价,以此优化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发展。
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已渐渐将这些理论、思想、深入渗透并贯彻到一切教学行为当中,使教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评价观念,产生新的评价行为,让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扬起了科学理性的风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决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塑学生高尚的人有特色的重点学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建设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评价方法:
1.在每一条评价内容中,“优秀”记,“良好”记,“合格”记,“不合格”记为〇,每一条评价内容获7个“”以上,“总评”记录为“优”。
1.1指导思想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是医学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教育评价一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运用各种定量与定性的科学手段,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系统地测量、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1]。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结合实验实训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来制定,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突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整体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规范、科学的评价。依据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五年制等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评价实验条件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评价实验教学过程,了解实验室现有的装备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今后硬件设施建设计划提供依据。在保证评价客观、民主、公正的基础上,力求简捷易操作,以降低评价的难度,减少评价者的工作量。
1.2构建原则
1.2.1客观公正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制定应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和正确性。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地收集各种信息,由校系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宜采取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测评,利用软件系统自动分析完成,避免人为操作误差。
1.2.2科学性原则[2]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评价指标要遵循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和统计学的资料分类要求。各项指标内涵明确,即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要相互关联。定量指标强调准确性、便于操作,但不易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定性指标强调有效性,有利于指出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应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1.2.3可行性原则指标的尺度不宜偏高或偏低,量化适当。指标规定的内容可以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以获得明确结论。评价指标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指标才是可接受的。
1.2.4可控制性原则被评价的指标应该是能够通过人为努力能够改进的,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明确努力方向。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应由校系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专家、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各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应有所区别。
2.1教学管理人员及专家评价
教学管理人员及专家的评价体系应完整、系统地体现教学的全过程,评价方法有:(1)听取实验教学汇报,查阅专业培养方案和相关材料;(2)查阅实验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课程表、教学日历、教案;(3)现场听课、观看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查实验项目卡,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立项审批表;(5)查实验考核办法、考核记录,抽查学生现场操作。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两层,第一层(一级指标)共有5项,分别是:(1)教学文件14%,(2)教学准备12%,(3)教学态度12%,(4)教学过程32%,(5)教学效果30%。根据每一项指标内涵,进一步细化,确立相应的第二层指标(二级指标),分别是:(1.1)教学大纲、授课计划5%,(1.2)实验实训指导书4%,(1.3)教案、实验实训记录、教学日历5%,(2.1)实验实训室条件3%,(2.2)实验实训材料和设备5%,(2.3)备课情况4%,(3.1)教师仪表2%,(3.2)教师教风6%,(3.3)教学纪律4%,(4.1)教学内容6%,(4.2)教学方法与手段10%,(4.3)教学能力12%,(4.4)教学特色与改革4%,(5.1)学生操作水平10%,(5.2)学生学习兴趣10%,(5.3)实验实训报告10%。
2.2学生评价
学生的评价能将实验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同实验室建设结合在一起,是提供给学校最直接的反馈意见。学生的评价包含对实验实训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和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两个方面。对实验实训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有5项指标,分别是:(1)教学态度10%,(2)教学准备20%,(3)教学内容20%,(4)执教能力10%,(5)实验报告及考核10%。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有2项指标,分别是:(1)实验实训工作室15%,(2)实验实训设备15%。
2.3教师评价
教师是实验实训教学实施的直接组织者,他们依据课程目标和实验室的条件制定实验教学目标,设置实验内容,组织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教学教师最清楚实验条件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实验教学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是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改进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评价包含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自我评价指标主要是实验实训指导,占30%;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实验实训准备,占20%;对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指标有4项,分别是:(1)管理模式20%,(2)经费投入10%,(3)政策激励机制10%,(4)实验实训室布局10%。
2.4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由实验实训教师及专家进行综合测试评价。评价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包括阶段性技能考核、期末技能考核、综合技能考核、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提问、多媒体测试等。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对基本知识的考核有2项指标,分别是:(2.1)实验实训知识5%,(2.2)综合理论知识5%;对临床技能的考核有6项指标,分别是:(1.1)病史采集15%,(1.2)病例分析15%,(1.3)体格检查18%,(1.4)基本操作技术15%,(1.5)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2%,(1.6)病历书写5%;对职业素质的考核有2项指标,分别是:(3.1)职业道德5%,(3.2)团结协作5%。实习前参照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一次三站式技能综合考核。
1.运用多元评价了解学习实情
融入更多方参与课程教学评价,能在了解学生学习实情的基础上更好帮助他们分析自身存在问题。多元评价运用,能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单一模式,帮助学生客观全面了解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教学要求来设计相应的参评元素,让学生能更好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认知情况,邀请家长、其他老师参与评价,从学生的学习交流、情感态度、技能发展等方面予以综合评价。在多元评价中,一方面,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多引导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学习感知以及综合运用等方面予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学习和修正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发现更多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家长、教师等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课余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了解来综合评价自己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情。多元化的评价运用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维更为开阔,帮助他们在多样化的评价中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的Unit1的“Goldilocksandthethreebears”教学评价中,可根据学生对“What’sthemainmeanofthearticle?”和“WhatdoesGoldilocksmeet?”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可邀请家长就学生的文章阅读、故事讲演等情况进行评价,建议学生就家长的评价来深刻总结相关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综合学生、家长的评价,围绕“ThestoryaboutGoldilocksandthethreebears”的整体感知情况进行评价,找出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的出色处和不足问题。
2.借助形成评价掌握学习动态
改变传统的重结果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发现自己学习思维过程中正确审视自己。形成评价模式运用,能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能有适当的自我调整机会,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关注过程评价,让学生在多维评价机制引导下能主动展示和积极交流,帮助他们强化认知感悟。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注重运用学生的综合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小组点评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思维过程,并能在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激活积极探究的激情;另一方面,运用教师测评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实践运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更好强化认知感悟。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综合评判自己,能使得他们的学习感知思维更为丰富,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态。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在形成过程中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增强认知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形成评价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主动融入课程学习过程,将主动学习转化为实践运用动力。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Unit1Ilikedogs的“Storytime”教学评价中,可要求学生运用同桌互评、小组点评的形式针对“Howmuchdoyouknowaboutwildanimal?”和“Whatdoyoureadfromthearti-cle?”的学习认知感悟情况进行评价,以此来帮助学生暴露学习感知思维。在此基础上,可邀请家长就学生在课余与家长进行英语沟通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3.利用激励评价增强学习自信
有效性评价应该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自身学习潜能价值的基础上更好地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运用激励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不仅能体现教师的关怀,更能够使得学生在受到鼓舞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内驱动力。利用激励评价方式肯定学生,能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激情。在教学上,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多运用表扬性语言、赞赏性的点头或眼神等方式来肯定学生的出色处,帮助他们在收到激励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主动展示自己成果的基础上能更好归纳总结,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总而言之,关注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评价,突出多元化和形成激励,能在改变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基础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过程,增强认知感悟。有效性评价运用对活化教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具有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
作者:王秋梅单位: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
一、“望”――力求观察信息的真实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表现,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情景,选好学生行为的观察点,捕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真实的做法和行为,然后对他们的做法、行为进行分析,对其道德品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后,再根据观察分析所得,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望”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保持亲和力,这样观察到的学生才能处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缩短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在观察时,教师除了运用直接的口头评价之外,也可以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精彩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时,教师可以十分高兴地与学生握握手;又如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教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
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注重趣味性,“小星星”“小苹果”“小奖状”“小红花”“小蝴蝶”,图文并茂,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奖励评价,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爱表扬、爱表现的愿望,教师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如对学生进行行为观察时,笔者常常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口头评价,“哇,真不错,我发现你的动作快多啦!”“今天你的作业完成得特别好!”课堂交流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象征性的物质奖励评价。在观察学生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因为得到肯定而满足,更使学习氛围融洽和谐,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闻”――力求评价信息的全面
学生的行为表现具有多面性的特点,要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一些课堂观察不能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互评,从中,教师可以倾听同学们相互之间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做出综合而中肯的评价。
事实上,学生之间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不仅为教师搭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的平台,同时,这种形式本身更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如上《我的好习惯》这课时,在学习了要养成正确的生活、学习习惯后,可以让同桌两人互相评价对方都有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从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再如上述案例中,笔者让学生合理评价做事不拖拉的同学,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他人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
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所任的二年级(1)班开展了“每周一评”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对自己一周的行为作一次小结,并有专门的记录员做好记录。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还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问”――发挥家长合力的作用
学生除了上学时间,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的父母度过的。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过程性评价,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能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如学完《我不任性》一课,可以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暗中观察,如实予以评价,再让家长通过电话、校讯通短信平台及时与教师交流沟通。让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取关于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最新信息,以便采取妥善方法对其行为进行指导,做出评价。
例如,在学习《我与小动物》一课时,需要家长帮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知识。为了让家长协助教育、督促,笔者在布置作业的同时,还给家长发了测评表(见下表)。
笔者从测评表中看到了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否学着做,是否能够做好,再结合测评表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通过多元的评价,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知行统一的习惯。
再如上面的案例中,笔者布置的一周情况调查表就是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给孩子准确的过程评价。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关注,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会马上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让教师和同学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调整好状态,提高践行文明习惯的自觉性。
四、“切”――落实评价导行的指向
在多方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全面综合评价,从而为学生的行为改进指明方向。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收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是评价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成长记录袋可以收集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优秀的作业,自己满意的作品等方方面面的资料。每个月评价一次,教师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改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比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做文明人”学好之后,笔者设计了阶段性评价表。
一、 评价内容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 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依据课标把“知识和能力”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部分。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在语文积累过程中发展语感、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的问题。
2. 过程和方法。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更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强调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及时给学生评价和反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3. 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实践活动,都会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现在有不少学生可能学科成绩较好,但在其情感和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也是对原有评价制度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新的评价要求。
二、 评价主体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即教师,而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只充当评价结果的被动接受者,无法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而且应该让家长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使评价更全面、更公正,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学生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为此,可以把评价的主体分为四部分。
1.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省,给自己下结论。这种评价可以看作是学生的反思记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通过每星期一次的自我测评,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自信;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逐渐地完善自我。这种评价体现了学生个体语文学习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2. 同学互评。这既是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把这一评价分成两块。
(1) 同桌评价。左右或前后同学互评,一天一次。主要围绕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作业和课堂情况展开,这个评价过程不形诸于文字,采用口头述说占用时间较少。指出同学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互提高和帮助,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指正和接受缺点的品质。
(2) 小组评价。每月一次,评价小组成员的构成采用自愿和推荐的方式,体现评价的民主性和权威性。为增加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每次的评价人员有所改变,每组3人,一人调研,一人记录,另一人监督,共5组,整班评价时间为期3天。评价结束后,记录表交班级语文学习委员会整理汇总。如评价过程中有不同意见,可交班级语文学习委员会仲裁。
各评价小组的评价尺度和细则统一,评价项目每项10分,共100分,视被评价人实际情况得分,表单经语文学习委员会签署意见后,返还给学生,以便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
3. 教师评价。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那么他们也就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身份也由以往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扶持者。教师的评价先专项评价再汇总综合评价,给学生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下面以学生的学期综合评价为例,这是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 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的目的是让家长更多地关注子女的成长,了解子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和交流,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点建议。家长评价表可以分为两部分。上部分由教师填写,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作一个总评,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反馈给家长,并提出语文学习中的不足,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情况。下部分由家长填写,家长通过在家观察了解到的子女学习语文的情况填写,还可以对教师提出建议,及课程的设计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 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建立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持续发展。因此,这里的评价方式是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
1. 专项评价。根据语文素养评价的三个维度分为若干专项,譬如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行为观察记录卡、实践活动表演卡等,并各自形成一个评价的基本标准和细则以及操作程序。下面以学生的课堂评价为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