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05:2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变动成本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实行成本与产量联动考核的必要性
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大部分煤炭企业对生产矿井实行了目标成本管理和经济责任考核。考核中采取的办法一般是。在上年末,根据矿井的产量计划、各成本项目支出计划等指标,测算出矿井原煤成本计划,作为对矿井全年的成本考核指标.依此进行考核奖惩。这种以静态的成本指标进行考核的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不利于调动矿井集约经营的积极性。由于煤矿增产具有自然拉动原煤成本下降的作用,以实际成本与不变的计划成本相比,其考核结果就会掩盖了管理方面的不足.就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各生产矿井在加强管理、推进技术进步等方面降低成本的努力程度和真实水平,反而会造成矿井只注重增加产量.导致粗放管理:另一方面,不利于公平、公正地考核,容易产生苦乐不均现象。煤矿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由于煤炭资源赋存状况的不同.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各矿超产幅度差别较大.各生产矿井完成计划成本的难易程度不同.条件差的矿井即使在管理等方面做得较好.也不如条件好的矿井易于完成成本计划.从而形成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的现象.不利于公平、公正地进行考核。
因此,在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和考核中.应充分考虑到产量变化对原煤成本的影响。在确定成本考核指标时,应尽可能剔除增产因素自然拉动成本下降的成份,成本考核指标不应是静态、不变的。而应做到成本考核指标随产量的增加而相应改变。这样才能使各生产矿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客观、公正地反映各生产矿井在成本管理上下的真功夫.促进各矿真正通过加强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联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区别
煤炭生产矿井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而单位固定成本则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当产量增加时就会拉动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如折旧等:变动成本则相反.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变化而变化,但单位变动成本却保持不变,如计件工资、材料费等。
为使成本考核指标与产量变化相适应.减少、杜绝静态的成本计划指标带来的一系列不合理问题.应当采取成本指标与产量指标联动的考核方式,即当生产矿井的实际产量增加时,要按照矿井实际产量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成本考核指标.即联动成本指标.以联动成本指标与实际成本水平进行对比、考核;当实际产量与计划持平或减少时.则应按照年初的计划成本指标进行考核,以促使矿井完成生产计划,维护生产计划的严肃性。联动成本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吨煤联动成本考核指标=吨煤计划成本X固定成本比重×计划产量+吨煤计划成本X(1一固定成本比重)X实际产量实际产量。
联动成本指标是根据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内在关系.用实际产量而不是计划产量计算出的一种动态成本指标。假设某矿的计划产量为100万吨,吨煤计划成本为100元,其中吨煤变动成本是40元.当该矿的实际产量增加到120万吨时.通过计算得出联动成本指标相应要降到90元。因此,我们就应该用90元而不是l00元去考核生产矿井的成本完成情况.否则就不能真实反映出增产后矿井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三、联动成本考核的实施
生产矿井实行成本与产量联动的考核方式.首先应划分出矿井成本构成中.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第二步,应测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水平,在下达矿井年度计划成本时,将计划成本指标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以利于考核时按照公式计算出与实际产量相对应的动态成本考核指标:第三步.根据联动成本考核政策实施对矿井的El常考核工作。
1.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构成在加工制造业中.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标准比较好掌握.原材料、能源和人工工资多为变动成本。但煤炭企业与之相比则有很大不同:一是煤矿使用的原材料投入并不像加工制造业那样构成产品本身,而仅是一种生产手段.不完全是直接与产量挂钩的变动成本;二是在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系统中,只有采煤人员是直接从事煤炭生产的,其它几个系统的人员都是从事生产辅助工作,其劳动力成本也不能全部划入变动成本范围。因此,原煤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划分就需要依据煤炭生产的特点.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逐项细分。通过分析.在实行联动成本考核中。可以按照以下办法进行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在材料成本项目中,把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7小项划为固定成本.把支护材料、火工品等5小项划为变动成本:在工资成本项目中.把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定为变动成本.计时工资、综合奖以及管技人员工资定为固定成本:煤矿特有的井巷、维简和塌陷费等基本按吨煤计提.列入变动成本范围。
2.测定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计算联动成本
在加工制造业中,通常是测定出固定成本总额和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但由于采掘业的生产特点,除折旧、管技人员工资等个别成本项目可以定性为固定成本并确定其成本总额外.其它大部分成本项目都兼有固定和变动两种性质,属混合成本,而且各个矿生产规模、地质条件不同,要准确地测算出各矿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比较困难。
为此,可以根据固定资产价值、职工人数等要素.把生产矿井区分成不同的类型。在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科学划分与测算的基础上,化繁为简,采取通过测定各矿固定成本比重来计算联动成本的办法,就能够较好地解决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划分的难题。按照以上方法.以某矿为例.进行具体测算、比较。
按成本构成项目的划分标准.根据某矿有关资料.对全部成本支出作适当调整后测算出,固定成本为7966万元,约占总成本的42%,变动成本为11003万元.约占总成本的58%,单位变动成本为55元/吨。
根据计算公式,以某矿某年的计划产量160万吨.计划成本97.7元/吨为基础,按固定成本占42%,变动成本占58%,可以计算出与不同产量水平相对应的联动成本指标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某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产量与成本的联动关系表现为,产量每增加10%,拉动成本相应要下降4%左右。在超产24.8%的情况下.如果仍以年初的计划成本作为考核指标,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而若以计算出的联动成本指标进行考核.则该矿的实际成本要超出5.5元/吨。
由于各矿条件不同,产量与成本的联动关系也有差别,应该根据各矿的实际情况具体测算。如果指标测算不准确.则考核结果相差就会很大。仍以某矿某年的资料为例.如果按65%的固定成本和35%的变动成本水平测算,则199.7万吨的产量所对应的成本指标应为85元/吨.与上述的测算结果相差4.5元/吨
3.制定以联动成本为核心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
在考核中.应把各生产矿井完成联动成本指标的情况与其工资总额挂钩,完成联动成本指标的,按实际成本节约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效益工资;未完成联动成本指标的.按实际成本超支额的一定比例扣减工资总额。考虑到如果实际产量低于计划产量.其联动成本指标将低于计划成本,不利于调动矿井的生产和管理积极性,因此,对未完成计划产量的.仍应按计划成本指标考核。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技术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产物=实践证明,目标成本管理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有效办法,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于国内国际竞争的目标成果管理之路,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目标成本的制定思路传统的目标成本计算方法是采用成本加
上目标利润来制定产品价格,其理由是企业必须获取足够的收入以补偿全部成本并创造利润,我国多年来就是使用这种定价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传统定价方式的不合理表现得愈加突出,它既没有考虑到成本产生的科学性把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浪费”从成本中剔除,也没有考虑到顾客能否愿意接受,就把生产企业需要获得的利润强加到顾客身上,形成其必须支付的价格。这样制定出的产品价格,其结果只能是产品失去竞争优势,失去市场。
创新思维下的目标成本计算方法即考虑到产品组成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又兼顾到顾客的选择与需要。它是建立在模式市场的基础上,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为目标价格扣除企业补偿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的目标利润,而倒推出的目标成本,从这一角度来说目标成本又可以理解为“顾客容许成本”或“市场价格驱动成本”。相比于传统方法而言,这种方法考虑了产品质量、性能及市场定位,使产品更具生存力和竞争力。
二、目标成本的计算程序
1.搜集市场信息,确定模式市场
产品能够在市场中生存,被顾客所接受,是因为它提供了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性能及服务价值。通过确定市场定位和产品要求,了解对手情况,把产品放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从而确定出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
2.根据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指标
目标利润是指产品批发提供的用来补偿企业经营成本的边际贡献。产品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其目标利润是不同的,不同的资本来源也对目标利润有一定的影响,其最终都体现在目标成本之上
3.目标成本的分解与构成
对目标成本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目标成本包括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销售服务三个阶段一狭义的目标成本仅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负担的合理成本。
三、目标成本的控制指标
目标成本首先是行成本,目标成本还应陔是科学的、客观的、合理的,它是汇合企划、生产、销售各环节信息.通过精确的调查,专业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标准成本,基本上排除了管理失误硬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合理因素,是一种应该或必须发生的成本:成本分为材料、丁资、可控费用。’i个部分,对各责任部门分解考核
1.直接材料的目标成本
直接材料的目标成本可视为目标变动成本,它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单位产品的消耗材料成本,它包括合理的消耗损失。对于具有连续性生产的化T企业.前道工序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后道工序的生产原料,所以要逐步制定每个产品的目标变动成本消耗材料的价格可以是下一季度原料的预计进料成本,也可以是上一工序产品的内部结算成本。
2.工资目标成本
作为一种分配杠杆,工资最能有地增强生产者的责任意识,调动他们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做法习惯把工资分为直接人工、检修人工和管理人工,但它不能直接反映由于降低成本,节耗消耗而获取的利益。针对部分企业“重产量轻成本”的传统思维,可以把工资划分为产量工资和成本工资两大块,及时根据其变动成本和可控制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联动考核,使职工直接感受到由于节约成本而带来的效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约。
3.可控费用
在车间制造费用中剔除折旧、大修、保险等不能控制的费用部分.剩余部分叫做可控费用,它由维修费用、材料消耗、工具劳保等部分组成,因其具有可以操纵控制的特征,也是责任单位完善管理、节能降耗的潜力挖掘点。对于这一指标,财务部分应跟踪分析,及时调整。目标成本指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但为维护各责任单位利益,保持其主动参与目标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各单位的成本考核指标还可设立调整事项,对因外界不可抗拒力给责任单位目标成本指标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整。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价值链分析
一、引言
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三高一紧”的困境,即高油价、高物价、高通货膨胀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这种环境,企业如何提升竞争优势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对此,迈克尔。波特(1997)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其主要形式之一是成本领先。要使企业的成本领先,成本控制是核心。目前,企业探究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以作业成本思想来论述企业成本控制,旨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理念创新
(一)树立成本效益理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是以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是以前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在作业成本法适用的环境下,企业日常成本管理应正确把握“产出”与“投入”,“花钱”与“省钱”的关系,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作业成本控制追求的目标。
(二)树立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各种决策方法都十分强调“增值”的概念。但是在分析增值时却往往以原材料购入为分析起点,将产品销售给买方作为分析终点。这样做是基于如此的假设,即只有这一过程是企业所能控制的。这种分析方法使得企业在对供应商及顾客的选择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能失去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作业成本管理把企业看作是最终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并需要将作业分为“可增值的作业”和“不可增值的作业”,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目标,从中挖掘企业的竞争优势,拓宽成本管理的应用。
(三)树立源流成本理念
只要提到成本控制,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而忽视了设计成本。实际上,产品研发和设计是生产、销售的源头所在。从成本管理角度来说“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作为后期的产品生产等制造工序来说,最大的可控度只能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及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制造费用)。因此,源流成本——产品设计(研发)成本的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三、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模式构建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是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即成本动因上。从前因上看,作业成本要将成本所发生的原因追溯到产品的设计阶段,因为设计环节决定着产品生产的作业组成和每一作业预期消耗的资源水平以及最终可对顾客提高价值的大小;所谓后果,即指每一作业消耗的资源及经济性。
(一)正确选择成本动因,制定作业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有效的成本事前控制
1.作业成本的事前控制目标
作业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各项作业。就间接费用来说,成本目标的直接对象首先是各项作业,而不是传统的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费用项目。因而制定成本目标不是要为各项费用制定分配标准,而是要根据作业分析结果为各项作业制定消耗标准,包括产品消耗作业的标准和作业消耗费用的标准。
2.正确选择成本动因的原则
制定正确合理的作业成本控制目标,首先必须要正确选择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部分。资源动因是对一项作业所消耗资源数量的计量。它用以将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分配给一个特定的成本池。作业动因是成本对象对作业需求的频度和强度的计量。作业动因以将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去,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品相沟通的中介。通过实际分析,可以揭示哪些是多余的,应该减少,整体的成本应该如何改善,如何降低。确定作业动因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1)与作业对资源、产品对作业的实际消耗要密切相关;(2)尽可能在保证上述相关性的前提下,选择易于计算或者有现成计量记录的成本动因;(3)有助于成本控制与奖励业绩的改进。
3.正确选择成本动因的程序
(1)定义和归集作业。定义组织中的生产和服务的作业是作业成本法构建的基础,是正确选择成本动因的第一步。定义作业首先要进行鉴别,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科学的估计、判断能力,需要确定哪些作业是重要作业并且需要进一步细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哪些作业不需要细分,甚至可以合并。定义作业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对企业发生的各种作业的了解,对庞杂的作业信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分析。作业分析之后应适当进行作业的归集,以达到科学、准确定义作业的目标。
(2)归集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根据各种作业对预算项目的消耗情况,合并或分解各个项目或者会计日记账项目,归集作业的资源动因。本步骤的大量工作应该和上步的收集作业信息相结合。
(3)建立作业成本库。上述两步的完成将产生大量的次级作业,此时就要把这些大量的次级作业按一定的原则合并建立作业中心。若干个作业中心按照一定规则合并成一个作业成本库。这里要考虑影响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数量的因素,确定适当归集的数目。确定作业成本库的数量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应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4)选择作业动因层次与原则。根据成本动因的概念可以发现对成本动因的选择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根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选择资源动因;二是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选择作业动因。基于前面对资源动因的选择,接下来要处理好对作业动因的把握。
4.通过分析成本动因,拓展成本控制新途径
从上面论述中不难得出,选择正确合理的成本动因,必须正确合理分配和归集作业成本库。合理确定作业成本库就必须分析和确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再认定和整合相关的作业。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可以从成本账目入手,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将账目进行组合和分解,将消耗的资源重新分开。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业,使成本控制到资源,控制到作业的水准上。确定整合作业时要关注作业成本上的重要性,将重要的作业单独列示,次要的作业合并组合列示。
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成本可划分为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基于此种认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可考虑通过实现适度经营规模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通常较大规模比较小规模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营销费用。
(二)通过价值链分析,进行成本事中控制
1.作业成本的事中控制目标
作业成本的事中控制就是要严格地按作业成本预算和消耗标准,对各项作业活动及其资源的耗费进行认真的监督和审核,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浪费和损失,同时对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随时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有关方面采取措施,消除作业活动中的不利因素,从而纠正费用的不利偏差。
2.价值链分析
作业成本事中控制主要是进行价值链分析,将一些不增加顾客价值的、可消除的作业消除。现代企业的实质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在作业成本法下,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后,这就形成了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作业链”,也就是“价值链”。对价值的分析其实是对整个生产流程的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中心思想就是把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活动链分解为战略上相关联的部分,从而可以解释成本变动形态和识别出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的源泉。作业成本事中控制不仅要从成本费用金额的角度来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要从引起成本的原因——作业的角度来加以控制。
3.生产过程分析
在价值链分析生产过程中,根据作业成本设计的基本做法,将生产过程划分为生产准备和生产两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和核算分析。
(1)生产准备阶段分析。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涉及原材料采购和工艺准备两部分成本控制。原材料采购过程是生产的物质准备阶段,决定着产品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应该分批次单独计算每批的采购成本。同时按采购材料的活动量汇集和分配费用,并按采购员的采购活动和购料批次研究如何节约资金、降低采购成本。工艺准备过程主要作技术准备,即人工进行的加工处理过程。应按照成本驱动因素论认真研究产品实际所规定的各项要求,进行工艺设计,以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先进工艺,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对产品投产后的质量和成本水平都有重要影响。
(2)生产阶段分析。生产阶段应以成本驱动因素论为依据,按照费用、成本的原因,分部门、分地点进行成本控制,分别按作业或数量进行费用的汇集和分配。因此,要建立两种成本中心,一种是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中心,另一种是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中心。此时的成本控制将从原因出发研究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途径。
4.价值链分析具体要求
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作业成本法重在动态的作业分析和作业管理。以最大限度消除“不增值作业”,缩短“作业链”,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合理降低作业对资源的消耗,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然而目前企业中的事中控制基本上都是对生产经营通过行政、规章制度和一些人为因素加以控制,而执行的效果不像理论中所说的那样完美,毕竟事中控制中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偏大。作业成本法的事中控制要求通过JIT和“零缺陷”等手段,消除每一个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在整个价值链的产出比例,使成本趋向于最优状态。而在目前的环境下,JIT和“零缺陷”等手段本身就很难在企业中推广。因此事中控制是三个环节中最难把握和利用的,相对于事前控制目标,事中控制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
(三)通过作业成本差异分析,进行成本事后控制
1.作业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作业成本的事后分析主要是对实际发生的各项作业成本与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各类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落实责任,为成本责任的考核和新标准、新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成本差异分析是在成本形成之后,把日常发生的差异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成本升降的原因,改进工作,明确经济责任,并为下一个成本控制循环的目标成本确定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控制应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项成本资料和控制情况,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两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改进工作,并为实施奖惩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成本的事中控制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因此这些不足都有赖于事后控制的全面差异分析来完成。作业成本的事后分析是事中控制的继续,同时也是对整个成本控制的检查与总结,以便更好地制定新标准、新措施。作业成本法在成本事后控制中应用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标准成本制度和传统预算制度运行方式的总结与改进,对作业成本控制的作业实行差异分析。总结归纳事前、事中控制的不足,制订更完善的成本控制标准,更好地指导下一轮成本控制是事后控制的重要目标。因此,有必要编制和完善作业成本报表。
2.编制作业成本报表的思路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原理,作业成本报表分为两个层次:作业和产品;三个大类:作业中心成本表、作业中心汇总表和产品成本表。设计作业成本报表应从满足企业内部管理,有利于成本控制需要出发,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灵活设置作业成本报表的内容,所以报表的内容和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作为企业决策重要的信息来源,报表设计必须力求内容完整,指标齐全,同时在格式上应尽量适应成本控制与决策的需要。通过编制会计报表,一方面可以考核分析成本变动趋势和规律,寻找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为节约资源消耗、优化作业链、降低成本提供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和职工提供有关成本信息,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企业每个员工,便于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是一个循序递进的过程。从上次作业标准成本制定到提出新的成本控制计划再到新的执行标准依据,可以发现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控制是广义的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控制更是一种新的成本管理制度。
四、作业成本法下成本控制需注意的问题lt;BR>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控制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是比较有效的。作业成本法是一种较符合现代高新技术生产环境的成本计算方法,纠正了传统的制造成本法扭曲产品成本的现象,不论产量高低、制造工艺复杂与否,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较准确地反映了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接近于真实成本;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更能为企业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也优于管理会计早先提倡的变动成本法。但在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作业成本法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计算出产品成本,还在于计量各种作业耗用资源的成本,本质上是计量分析资源的流动,其控制的目标是系统管理控制,不是单一的产品成本控制。
二是实施作业成本法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个成本系统并不是越准确就越好,关键还必须考虑其成本。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对大量作业的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增加了对成本动因的选择和作业成本的分配工作,使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增加,虽然其成本控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也要适当考虑经济性原则。
三是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如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等等,可能不同的会计人员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主观随意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所以作业成本控制也是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目性的。把握不准作业、成本动因等关键步骤将会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将使企业成本失控。
四是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产品成本包括以前不能追溯的期间费用,计算出来的成本指标值与按传统的制造成本法计算出的结果差异很大,实施时应注意与现行成本制度的衔接或融合,同时考虑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否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超级秘书网
五是由于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等基础条件,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控制时应该量力而行,根据自身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进展程度,确定作业账户设置的详细程度,切勿夜郎自大,盲目设置与企业不符的账户,这样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将使产生的成本信息失真,不利于作业成本控制。
六是实施作业成本控制必须取得单位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以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这是作业成本法的精髓,也是推广作业成本控制的基础。
七是实施作业成本控制应做好会计有关的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而目前会计人员通常只是收集那些易于取得和计算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不能揭示成本升降的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1]赵立三,。关于成本动因问题的理论探讨[J]。会计研究,1998,(06)。
论文【摘 要】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是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成本控制模式,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这两种模式并深入剖析其思想实质,是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在产生背景、成本控制重点、成本控制对象、成本控制时效、信息来源及方法属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成本管理控制的实质所在。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各自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发展了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广泛应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控制模式,其中以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最为典型。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是两者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是极其显著的。如果对其内在属性和方法机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两种成本控制模式虽然有着相似的基本属性,但在表现形态和方法构造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的差异。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一)作业成本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1.技术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建立,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生产系统(JIT)应运而生。适时生产系统采取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即以最终满足顾客需要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移来全面安排生产,它需要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实现“零库存”,要求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使之达到很高的效益和效率。JIT的实施,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背景。从消费者角度看,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适应性,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而改用能对顾客多样化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的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FMS)。因此,变革传统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已不可避免。
3.现代生产环境变化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提出挑战。在自动化和JIT时代,成本计算的基础成本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生产自动化使单位产出的直接人工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间接制造费用呈多样化趋势。针对成本结构的变化,采用传统的变动成本法已经失去了成本计算的意义。同时,由于间接制造费用的增加和多样化,采用完全成本法就有了必要,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在柔性制造系统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条件下,重复的作业大大减少,标准成本会计下的差异分析这一成本控制手段也逐渐失去功效。
(二)成本企画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
1.外部驱动。成本企画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市场消费调查的基础上预测汽车将成为人们的一大消费需求,于是率先制定出制造“大众汽车”的计划,并从售价入手,挖掘内部降低成本潜力,从产品制造推向产品规划、设计和试制阶段,以扩大降低成本的空间。成本企画正是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籍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功效的成本企画。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画在日本的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并发展至今。成本企画的产生、发展是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以国际市场竞争为外部推动的,是外部的市场竞争给成本企画注入了第一驱动力。
2.内部条件。日本的组织管理体制具有综合性战略管理体制的特征,它由工作团队精神、可视性管理、多功能化、全员质量管理、定期信息传导系统等构成。对于成本企画的组织管理体制,可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透视。第一,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文化基础——集体主义。第二,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形态——水平管理。如在成本企画阶段,成本会计人员与企画设计人员通过反复商讨以实施成本企画;在成本改善阶段,现场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协作一体进行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分析。因此,水平管理有利于疏导集体主义所内含的潜能释放,促成了全员参与和信息的交互式传递和运用,从而能够形成个人以组织为中心的协作局面。
作业成本模式是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产物,而成本企画则产生于特定的微观经济环境中,并且取得了卓越的管理成效。
二、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同
(一)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
作业成本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它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的作业组成的集合体,企业不再以“产品”或“市场”来定义,而是以其所发生的“作业”来定义,“产品”或“市场”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作业”才是实质。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和起点,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费的资源上。它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变作业方式,重新配置有限资源,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对作业的分析控制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并为企业提供用于决策、计划等的成本信息。
(二)成本企画控制的重点在于“产品及功能”
成本企画是一种先导性的综合性成本控制模式,其源流式成本管理的主要特质在于其预防性,借助源流管理向后续的设计、制造阶段推展,表现出逐层逐次的成本筑入特色。成本企画是针对“产品观念”展开的,拿成本企画所针对的典型产品汽车来说,大而言之有式样、格调这类“观念”,具体的又有行驶性能的“观念”、乘座感觉的“观念”和用途上的“观念”等。所有这些“观念”所表示的均是源自对产品本身的要求,把观念转化为现实就成为拉动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妨把这些“观念”理解为“产品及其功能”,而成本企画较之于传统的反馈型成本控制模式,正是表现为以产品及其功能为重点实施自觉的前馈型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开发设计早期以有效的管理工程技术手段,贯彻成本筑入。
三、成本控制对象不同
(一)作业成本控制对象是有“空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
作业成本模式借鉴价值链思想,认为作业分析的重点是价值链间的连接关系。价值链连接关系,按是否超出企业自身活动的空间分为两类:“内部连接关系”与“垂直连接关系”。内部连接关系反映了一种初级过程思想,它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作业及其关系)的分析以消除无效浪费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垂直连接关系则是发展进化了的过程思想,它把一种超越自身的、全面的作业链导入业务过程,以利于更彻底的本源分析。因此,作业成本控制侧重于业务过程的“空间”形态为其实施对象。
(二)成本企画控制对象是有“时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
价值链并非业务过程的唯一展开形式,更为直观的展开形式是以产品业务的先后顺序来划分阶段。一般而言,一个产品应区分为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消费阶段,这实际就是成本企画中的全生命周期思想。可以认为成本企画是侧重于业务过程的“时间”形态为其实施对象。作为成本企画最关键对象要素的目标成本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具体表现,它把生命周期成本的“上游”与“下游”连贯起来。“上游”意味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革新阶段,具体地说是企画、设计阶段;“下游”则是产品交付顾客后的消费使用阶段。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过程思想的意义在于,它在产品式样未定型的阶段就全面地和彻底地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剔除了大部分的成本不利因素,具有更为鲜明的战略色彩。
四、成本控制时效不同
(一)作业成本控制具有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特性
作业成本模式中的成本控制思路始终是围绕产品本身展开的,从开发构思产品、设计产品直至生产出产品都是如此,直到产品设计已经成型,准备要实施制造的阶段才会将产品拿去与市场可能接受的水平相比较,如果成本太高就回到设计阶段,通过作业分析来进行作业重构,进而控制成本,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作业成本模式注重“适时管理”,强调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每一项作业的成本进行及时的发现、控制并改善,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地分析、控制和改善。从时效性来讲,作业成本模式具有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的特性。
(二)成本企画控制具有事前成本控制特性
成本企画从构思时开始就关注目标利润的保证以及市场上所能够接受的售价应当是多少。它先基于最可能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来计算目标成本,再运用“成本价值工程”的手段来确保生产产品的成本不超过所制定的目标成本。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的任一阶段发现成本筑入成为不可能,它都要重新回头检查目标成本的设定是否合理或重新分解目标成本直至成功。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适销的可能性会更高。目标成本是成本企画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成本是事先限定好的,企业在产品的企画与设计阶段就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只允许是多少。这意味着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阶段转移到了产品的企画、构想和设计阶段,从而使对成本的控制由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
五、成本核算方法不同
(一)作业成本模式运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计算的理论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从形式上看,作业成本核算对直接费用的确认与分配和传统成本核算并无不同,两者的差别在于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和依据不同;从本质上看,如果说传统成本计算在直接费用的确认上依据的是因果关系,那么作业成本计算则是以资源流动为线索,将这种因果关系扩大到所有成本要素,使之贯穿于成本分配的全过程。
首先,作业成本法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作业导致对资源的需要,而耗用资源量的多少是由作业的执行情况决定的。其次,作业成本法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完成一定的产品或劳务需要相应的作业,产品或劳务等成本对象决定作业的种类和数量。可见,根据资源消耗的因果关系进行溯本求源的成本计算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实质所在。
(二)成本企画模式运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
就归集与分配成本的方法本身而言,成本企画的成本核算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归集到成本中心,再分配到成本对象。这个核算成本的过程被称作成本估算,所不同的是归集与分配的成本值在成本企画的成本核算中还存在能否被贯彻的问题。因为成本估算是判定是否达成目标成本的一种关键手段,但它不是达成目标成本过程本身,尽管它在成本企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围绕着目标成本而是站在目标成本的对立面考虑问题。这是成本企画的基本思想所决定的。
六、信息来源及方法属性不同
(一)作业成本模式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管理会计方法
作业成本模式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方法,其管理方法在成本会计学科中有所体现,即借用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成本数额与形态,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价。
(二)成本企画模式是基于技术成本信息的管理工程学方法
成本企画则认为,成本绝非单纯是账簿的产物,它既然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就应该从管理工程学的(以价值工程为主要手段)技术层面去把握成本信息。成本企画虽也利用会计信息,但却主要采用非会计属性的工学方法实施管理与控制。不妨认为广义的成本企画即指成本工程,如果要对成本企画作狭义的限定,则是指成本工程在新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简而言之,成本企画具有强烈的管理工程学属性。当然,并不能因为成本企画的管理工程学属性,而将其排斥在会计学体系之外,因为成本企画毕竟服务于改善、疏导成本信息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林万祥.成本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陈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活动,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实务需要出发,重点对审计的模式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已成为企业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重点,坐在受托责任位置上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更是时时感到维持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巨大压力。面对这种形势,企业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和发展,通过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不仅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和企业内部审计责无旁贷的工作使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在授权审计范围内,以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价的审计行为。国家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高度重视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2006年审计工作安排及审计理论研讨等方面都把经济效益审计摆在了重要位置。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实务需要出发,重点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求获取开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大门的钥匙,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有效深入的开展。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
研究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离不开对企业经济效益内涵及企业内部审计一般模式的认识。企业经济效益结果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一系列财务数据,如利润额、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等等,但是财务结果是企业进行战略和投资决策,完成生产经营循环后产生的,因此企业经济效益的产生过程覆盖了企业运作管理的全过程,与企业的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均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国外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普遍表述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使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即通常所说的3E审计。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只是对使用资源的效益情况从不侧面的观察结果,三者即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其总体的本质与我们所说的经济效益并无区别。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所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不同管理层次的经济活动都同经济效益有关;经济效益审计需要关注的信息是动态的是相互关联并具有传递性、循环性的,需要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结合起来;经济效益审计需要审核分析的数据不仅仅是财务数据,而且还需要综合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等非财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才能洞察经济效益变化的内在原因;经济效益审计有时是直接的,突出经济效益的主题,有时又是间接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管理流程,最终达到促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以上诸多方面的特点,才能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有全面的认识。
(一)不同管理层次的经济效益审计
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在委托理论基础上,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尽管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对权责、利益的划分、制衡存在差别,但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看,都可以划分为决策、管理、作业三个管理层次。不同的管理层次职能不同,在实现经济效益过程中的作用、贡献不同,经济效益审计把不同的管理层次作为审计对象,自然在审计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
1、决策层次
现代企业的决策包括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规模、公司管理体制、管理制度以及生产经营规划、计划、预算等等。重大战略决策权控制在股东、董事会及经营管理班子手中。实践证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坏同企业的重大决策是否正确有着至关重要的深远联系,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应避开的领域。虽然理论上、法规上没有作出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直接对决策层次进行审计的环境和条件还不够成熟。内部审计同企业决策过程还存在较大的距离,掌握的决策层次信息也是滞后和不对称的,这种状态自然成为开展决策层次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障碍。然而,也不是说决策层次的经济效益审计就无所作为了,事实上企业内部审计也可以在检查决策是否遵循既定的决策程序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审计如果发现属于决策错误产生的不良后果,也可以提出建议引起决策层的重视,研究有关决策的适当调整。此外,在多层级的大型企业组织中,内部审计对下属企业是否存在违规决策事项及授权范围内的经营决策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是完全可以审计的。
2、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把企业战略决策和制度、计划变为现实的纽带和桥梁。在大型企业组织中,管理层次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总部各职能部门的经营管控和下属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和信息系统主要是由管理层次掌握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离不开各级管理层的智慧和艰辛、精细的日常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对管理层次的审计中会涉及检查公司规章制度是否有效执行;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是否体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影响经济效益结果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是否存在和有效防范。
3、作业层次
企业经常性经济效益必须经过生产经营作业循环后才能产生。作业层次体现了广大劳动者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贡献。作业层次的活动同样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考量,并且会直接影响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结果。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管理流程达到增加效益的目标也主要是优化作业层次实现的。因此,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许多深入细致的检查都同作业层次相关。通过对作业层次的经济效益审计去发现存在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和内部控制的薄弱漏洞问题,促进完善企业的作业流程,降低作业的资源消耗,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经济效益状况就会得到明显改善。
(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经济效益审计
既然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和全过程的,那么对它的审计也是必须涉及多方面和全过程的,仅有事后审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
企业经济活动在事前、事中、事后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具有不同的形态。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性基建投资项目为例:这种基建项目的立项,规模控制是否基于生产经营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预测,基建项目的具体设计和投资计划是否具有经济性,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当关注的重点。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济效益审计应当检查基建项目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是否有效降低控制了基建成本,尤其是在基建项目实施、结算过程中,对工程变更项目造成的基建投资增减变化更需要严格审查,帮助企业在基建结算中核减投资成本;在基建项目完工投产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跟踪审计基建投资的经济效益,检查项目投产后实际的市场反映和具体产出效果,看看项目的投入产出是否和计划的预期一致,具体分析影响效益结果主要因素变化,提出改善经济效益的建议。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迈向全过程的审计。例如交通运输行业中,一些企业积极开展了修造船项目、仓储、房地产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审计,有效核减了工程造价、项目投资;有的直接开展了基建项目的营运效益审计,有的把基建项目完工后的效果审计称为“项目后评估,”作为制度性安排进行例行的基建项目事后审计。
当然,企业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审计并不局限于基建项目,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更是具有普遍性,一项生产经营业务的计划、实施,一个业务流程的改造、调整,都会有一个资源是否合理配置,预期效果能否实现的问题。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传递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有效运作,最终会影响到经济效益结果。即使是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也同传统的事后审计有很大区别。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可以鉴定评价业绩效果,可以对经济效益变化的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与历史水平、先进水平及本期计划进行比较,寻找挖掘进一步改进的关键环节,使下一轮作业循环时有针对性地改善薄弱环节,达到提高经济效益水平的目的。
(三)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结合的经济效益审计
传统的财务审计主要以财务数据为审计证据,以规章制度为衡量准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合规性审计模式。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仅需要财务数据作为审计证据,而且也需要大量非财务数据作为审计证据。非财务数据来源于市场客户情况,产品质量情况,生产技术情况,人力资源情况及生产销售过程。这些非财务情况,会直接间接地影响财务数据的变化,影响经济效益的结果。经济效益审计不可忽视非财务数据的意义,而应该研究哪些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具有密切关系及其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例如:企业要获得更多的经营收入,一般都需要扩大业务量,业务量的扩大同稳定、增长的客户群相关,而客户的增长又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分不开,产品服务质量又同员工的素质、生产技术关系密切等等,如此相关性的因果分析会发现许多非财务性因素。可以量化的非财务因素产生的非财务数据会提供更多的分析便利,方便经济效益审计研究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变量关系。充分重视和大量使用非财务数据进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评价,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审计应当不断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环境下如何选取非财务数据的规律,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相结合的系统规范。
对于难以量化的非财务因素,只要能证明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密切关系,也应在经济效益审计得到重视,因为这些因素的改善,最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
虽然说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同经济效益有关,但毕竟还有重要、次要之分,有直接、间接之分。相应,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存在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我们通常把冠以“经济效益审计”名称的审计项目及通过审计可以直接量化促进经济效益改善的审计项目归类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其他同改善的经济效益有关,但不直接产生作用或难以量化影响经济效益结果的审计项目可以作为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例如,我们对亏损企业或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寻找扭亏增盈的措施;投资项目在进入正常经营阶段后也应当进行营运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新增投资的效益性;对基建项目成本的审计,对营运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审计,对营销收入的审计等等可以有明确的量化评价,会直接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也应当被看作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反之,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的审计,虽然最终会有利于经济效益,但直接的审计结果还是加强和完善内控管理,可以作为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
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当以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为主,达到主题突出,重点突出,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效果,这对内部审计发挥增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也不容忽视,通过审计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对企业持续稳定保持良好经济效益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以上几方面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特点的讨论,我们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可以引出几点结论:
1、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是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根据内部审计授权范围对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检查评价。
2、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是对企业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高度关联性的审计。
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以直接经济效益审计为主,间接经济效益审计为辅,保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关注。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不同,其审计方法也必须与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特点相适应。没有适应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就象河上没有桥和船,光有过河的愿望也是无法成功到达彼岸的。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研究中,我们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如何立项,传统审计方法如何改革创新,一些现代管理工具如何运用等问题是值得重点研究关注的。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立项方法
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如何选择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是审计实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年度中实施的审计项目绝大部分是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中安排的,是经企业权力机构或管理层批准后执行的。经济效益审计项目的安排也不能例外,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到常规的审计工作计划中安排。
在年度审计计划中考虑安排经济效益审计项目需要综合平衡三方面因素:其一是现有企业中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尤其要抓住本企业核心业务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效益影响大的薄弱环节;其二是企业年度重点工作中需要审计工作配合的内容;其三是可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资源,即能够胜任经济效益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力量。经济效益审计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有时还需要相关的工程技术专业力量参与。因此量力而行,注重审计效果,结合企业迫切需要选择的经济效益审计项目才有利达到切实帮助企业改善经济效益的目的。
经济效益审计立项时还应注意突出重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次审计不宜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当前最重要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这样审计也会更加深入细致。经济效益审计具有一定基础的企业,可以逐步实现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化,即对常规性经济效益审计作出制度安排,如基建决算审计、投资效益审计、利润异常状况审计等等。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创新审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成长性的业务之一,目前,缺乏系统成熟的经验和方法是现实。但人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财务数据审核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经济效益审计的需要,必须运用创新的审计方法才能完成经济效益审计的重任。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运用创新审计方法是多方面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也需要长时间审计实践的摸索和积累,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强调以下几点:
1、注重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
由于经济效益审计涉及面宽,时时处于动态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有限的审计资源如按部就班,事无巨细地检查每一个细节,不仅难以操作而且事倍功半。现代审计倡导的风险审计方法正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首先,审计应在了解企业基本业务和管理状况的基础上,把企业管理薄弱环节和对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作为查找风险的重点范围;其次要善于捕捉市场变化,政策变化以及企业内部重大人事、管理体制、制度变化可能给经济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经济效益面临的风险及时受到重视和应对,经济效益审计也就更具有风险防范的预见性和预警性。例如,运输行业中由于燃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缩小原有的利润空间,如何节约燃油消耗,控制成本上升就成为突出的经营风险。审计不仅要掌握分析相关的财务数据,而且应了解业务经营策略、生产管理、降低油耗的技术手段等方面可能采取的措施,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控制油价上涨带来的经营风险。
2、广泛使用经济效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就像枝叶和树干的相关、鱼刺鱼骨的相关一样,也是有脉络可寻。
审计通常采用逆向检查分析的方法,先从经济效益的最终财务结果检查分析入手。影响经济效益结果的财务因素是从收入与成本两大类,收入中又有产品价格、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营销方式等关键因素的影响,成本也可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每类成本又有许多明细项目。审计可以从财务因素的变化中找出主要矛盾,然后顺藤摸瓜去了解财务信息背后的业务和管理情况变化,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内在原因。
对于当前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一般素质而言,相关因素分析中最具挑战的还是能否了解和熟悉企业业务运作的流程,商业模式的特点以及各方面管理的细节。只有充分了解认识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正确把握其内在的关系,真正成为“内行”,才能准确地把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联系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相对而言,内部审计又比一般外部审计更容易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长期在企业中耳濡目染,内部审计与经营管理有天然的联系,而相关因素的分析是需要在一般了解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化,达到可计量、可推算的程度。
3、探索现代企业管理工具的运用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学术界和实务中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现代管理工具,这些管理工具的运用对推动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挥了作用。内部审计也应积极探索适应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的现代管理工具的运用。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它根据学习与成长,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关系、财务结果四方面因果关系,及为企业增值的贡献路径,制定各层面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推动企业各层级协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尤其是其各关键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经济效益审计的相关因素分析是相通的,如果企业实施了平衡记分卡管理系统,就会为经济效益审计提供更好的检查评价平台,针对既定的各关键因素指标,检查实际完成的效果,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为制定新一轮的各层级工作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