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

时间:2022-02-26 06:0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晏子使楚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晏子使楚教案

第1篇

一、抓好预设环节,期待精彩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然有无法预知的生成。因此,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从学生出发,灵活采取多种手段。拓宽教学空间的视野,拓宽收集信息渠道的视野,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制定多维目标,创设各种探究情境,尽可能多地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多设计几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教学时就不会再课堂上临阵磨枪,这样,教学就能游刃有余,课堂也就丰富多彩了。

然而,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可使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而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源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它存在很大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只对教学环节进行预设是不够的。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提升预设方案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应视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恰当的问题做切入点,提升即时问题情境的思维价值,利用生成的信息补充、修正、提升预设方案,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动态生成真正地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执教《半截蜡烛》时,我问学生:“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学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我继续追问:“有不同的观点吗?”有的说杰克也有功劳。有的说还有母亲呢。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说说根据在哪里?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

由此可见,对于生成,教师找准切入点,牵领学生进行立体、丰富、多元、辩证的自主“对话”十分重要,要注意的是,牵引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还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去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放得开、收得拢,并能提高学生认识的生成,这才能算真正成功地生成。

三、调动知识积累,驾驭生成资源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生成,运用“化腐朽为神奇”之能力,在学生认知偏离目标处,在情感冲突时,在能力欠缺时,巧妙点化学生,驾驭即时生成信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过程中提高能力。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98-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教师应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诊断、反馈,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评价指引,在错误中改正、在迷思中醒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导在错误时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要体现反馈、导向的功能。学生回答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对此,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诊断错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知道错在何处,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弄明白自己的回答出现偏差的原因,为学生继续学习新知指引方向,同时告诉其他学生应该怎样做,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如在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两只鸟蛋》的生字教学中,教师请一名学生读“取”字的拼音,学生将“ü”读成“u”,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错了!应读‘ǚ’,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这样教学,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对所学生字记忆不牢固。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反思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复习巩固拼音小知识:“j、q、x不能跟u相拼,j、q、x跟ü相拼书写时应去掉上面的两点。”教师要养成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习惯,及时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又要迅速找出回答错误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引导,让学生掌握新知。又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采用了几种评价用语,如“嗬,你还可以说得大声一点,你说得很好呗”,这提示学生声音要大一些。又如“我觉得小明同学的轻声读得特别好,大家跟他读一遍”,这句话强调句中轻声的读法,其他同学要注意。还有“非常不错,他刚刚把‘鲤鱼阿姨’说成‘鲤鱼妈妈’,不过他很善于发现问题,很快就发现自己说错了,赶紧改了回来”,这告诉其他同学说错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教师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肯定,让其受到鼓舞、增强信心,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导在生成时

在课堂教学中,教案是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作出的预设,而在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往往出乎教师的预料。对于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教师要格外重视,并从中捕捉对教学有用的信息加以充分利用。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你还是党员吗?排到后面去”,提问道:“如果你是这位老汉,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示要向老汉学习,这时有一名学生忽然说:“我会跟我的儿子一起逃跑!”同学们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这位同学,发言的学生只好自讨没趣地坐下。显然,这样的回答大大出乎教师和学生的预料,答案并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对此,教师就要注意挖掘其潜藏的话语内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如教师提问:“如果你是这位老汉,你会怎么做?”生答:“我会跟我的儿子一起逃跑!”教师引导:“你很诚实,面对危险、死亡,其实每个人都会感到畏惧,这是人的本能,你说的是实话,但文中的老汉是这样做吗?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你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这样教学,文中老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高大形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导在总结学法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这个例子,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模仿、运用,达到熟能生巧,形成语文技能,最后运用掌握的语文技能在阅读中探索、实践、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课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读第四节内容,画出楚王第二次侮辱晏子的句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接着引导学生抓住“瞅”“冷笑”“打发”等字词体会楚王的傲慢、无礼等。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联系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实现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能够自主总结、运用。

第3篇

关键词:故事;教育人生;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83-01

有人说:教师要有故事。是的,我们不但要有储备知识意义的故事,还应有教育故事。没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是空虚的、萧索的。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故事中滋养着、成长着,但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富有者。正如说谁家有钱,并非只有1角钱就算是有的一样。人生活在故事中,会在故事中感动,也应当用故事或书写故事感动他人。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有意蕴,有效益,也妙趣横生。我们仅从两个层面尝试论述。

1.有故事的教育教学,其乐融融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喋喋不休的说教,舌敝唇焦,不如故事来得生动。故事中,内涵丰富,往往折射出智慧、理性的光辉。运用它能够开愚蒙,启迪灵性,陶冶情操,滋养生命。倘教师拥有故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说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使学生在演绎的、具幽默意蕴的故事中快乐、感动、思考、警醒……

我(本文第一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学双关的修辞格,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人为没鼻子和唇裂女说媒,对女方说:“那小伙子,大高个,挺能干的,就是眼下没什么。”女方一听,眼下没什么,以后只要勤劳能干,还愁过不好日子?便答应了;到了男方这边,又说:“那姑娘,挺会过日子,就是嘴不好。”男方一听,嘴不好,会过日子就行嘛,况且,咱都啥样了,有不嫌弃的就不错了,也欣然应允。可是,见了面才如梦初醒:眼下没什么——是没鼻子;嘴不好——是豁唇子。都呕了,便责怪媒人。媒人说:“我没糊弄你们啊!”是啊,他们转而一想,哪儿找去啊,也般配嘛,便经媒人略一撮合,就成姻缘了。这就是一语双关嘛,学生爱听。

五年级一个十岁的孩子,叫王宇萌,年龄、个子虽小而好学,颇得偏爱,便也恃宠而骄:打这个一下,踢那个一脚,主要是男生,饱受“屈辱”,却都不与之一般见识,往往说一声“不跟你一样的”就算了。我们起初还不以为意,大抵以为是天性嘛。然而竟肆无忌惮了:把这个推倒,给那个一套“组合拳”,居然在英语老师面前也无所顾忌了,于是,几次反映给我(本文第一作者)。这一回,竟将一男生推倒在水泥台上,幸而未摔伤,这怎能置之不理!我便给她讲了“临江之麋”的寓言:猎人捉来一小鹿,"群犬垂涎",遭到呵斥;鹿稍大,竟忘了自己是谁了,与狗亲近碰撞——顶一下,蹬一蹄,越发不庄重--娇惯、不文明了,而狗因怕主人而要友善--却也时常舔舌垂涎。但哪怕龇牙“哼哼”几声,都可能遭打,冤枉啊!却只能任小鹿顶撞妄为。三年后,小鹿在街上,见野狗甚众,却以为和自家的狗一样呢,要如前所为;群犬既喜且怒,一起把它咬死,撕得七零八落(我作出撕扯她的情状);而那鹿至死不悟(我又拍拍她肩膀)。讲完后,启发她说出寓理,再因势利导,便迎刃而解,正是领悟于类比之间,寓教于愉快之中。后来,更在班上引证、强化警示:不可有恃无恐。西汉的霍光,有武帝托孤之重,功盖天下而骄,尚且夷灭九族;三国时,杨修死于恃才放旷;吴质靠阴谋助文帝继位,恃宠而骄,辱曹氏宗亲而终不被重用;前秦苻坚,恃强而骄,落得仓惶逃命,草木皆兵;明朝宦官刘瑾,恃功而骄,被凌迟千刀;还有晚清的年羹尧……

孩子是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也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喜欢看武侠影片,看动画,看动物世界,乃至网络游戏的目眩神迷……这,都是有生动的故事世界可以放飞想象的。那么,他们的喜闻乐见乃至痴迷就不足为怪了。请注意:学生纯净的心田,倘不被真善美占据,就易被假丑恶侵袭。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生动的好故事,就可以防微杜渐,且有利于其心智的开发。

平时的行为规范、心理疏导、思品教育等,都可引入故事随机教育。如寒食节,讲介子推逃赏深山被焚,而略知贤士之风;端午节,可体会屈原忧愤深广,尽智竭忠……或类比,或讽喻,或借此引发……循循诱导、潜移默化,可以润物无声。

而教学中的引入,几乎无处不可,它能帮助拓宽知识背景,有助于理解、彻悟、融会贯通。但我们往往是在其它时间补充:学《田忌赛马》,可补讲庞涓与孙膑;读《晏子使楚》,补叙故事,更可了解晏婴的才能;学《将相和》,则可知小人郭开的卑鄙谗害;《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自然有更多故事;还有王勃的为滕王阁作序,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崔护的“依旧春风”、还有苏轼赞王安石之“野狐精”……举凡历史典故、奇闻轶事等,去粗取精,寓庄于谐,都大受欢迎。

2.写教育教学故事,乐在其中

教育教学故事谁没有?然而有积累的,才算有。你熟视无睹或失之交臂,腹中空空,何谓之有!回顾或随时记下来,就是故事,即可呈现心路历程。教育叙事、案例反思及随笔之类,就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植根于教育前沿,往往指向动态的生成,因而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它是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是对实践的审视,是理论诠释的雏形,是生成实践智慧与教育憧憬的摇篮,是原创的、草根式的升华与超越,是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