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11:4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镇消费扶贫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区文旅局及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二、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一)常态化走访情况。2016年以来,每年年初即按照各级有关部门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文化和旅游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了详细的全年扶贫工作计划。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领导班子均高度重视扶贫帮扶走访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走访贫困户,落实包保责任,掌握扶贫政策,坚持一线走访,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宣传扶贫政策,及时了解贫困群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合理诉求。了解掌握日常生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了“帮就业、解民忧”集中走访帮扶活动及“访平安、解民忧、创和谐”大走访活动。同时,每年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慈善募捐,资金均汇缴至区统一制定账户。
(二)文化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书美影展、广场舞、趣味娱乐等文化惠民活动。坚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通过招标采购,对全区23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破损的电视机、机顶盒进行设备更新。农家书屋书籍更新补充工作已与新华书店达成协议,由新华书店完成全区农家书屋书籍配送工作。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依托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举办了“区文化扶贫专题培训班”及各类讲座,聘请了戏和舞蹈专业老师为学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服务活动,积极帮助每个贫困村建立一支以上的文艺队伍。全区已成立41支广场舞蹈队、14支合唱团、2个辅导站、6个民间剧团,免费开设合唱班、班、舞蹈班、器乐班等,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演出队伍和业余文娱骨干。
(三)旅游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不断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推进A级旅游村创建活动,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已批准为2A级旅游村;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已通过省评审;社区、村成功创建省特色旅游名村;山庄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生态园、阳光雨露生态采摘园获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助力消费扶贫方面,局机关率先垂范,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民宿方面,村、社区、社区三个民宿产业扶贫项目已列入2021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
2、委托师范大学环资学院编制完成了乡村,镇村、村、社区和镇社区、街道村等6个村(社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同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已实施。
3、超额完成旅游带动脱贫任务。旅游带动脱贫工作2017年完成2063人,2018年完成18人,2019年完成6人,2020年完成6人,均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旅游带动脱贫任务。同时,根据市局要求,已完成通过涉旅企业流转、租赁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涉旅企业吸纳贫困户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等方式巩固旅游带动脱贫人数600人。
4、推动旅游企业帮扶支持工作。一是动员旅游企业就近就与当地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旅游扶贫。已促成镇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帮扶结对村、龙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帮扶结对乡村、龙汪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镇社区、印象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街道村。二是鼓励4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设立贫困户特色农产品专柜和展板。目前已在、等4A级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扶贫农产品专柜;在南翔邦臣、君澜豪庭、天域花园酒店等星级宾馆酒店大堂设置了旅游扶贫农特产品展板。
5、制定出台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结合区政府出台全域旅游扶持政策,制定了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纳入《区促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中,该政策立足我区旅游扶贫工作实际情况,鼓励贫困户创办农家乐,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租赁贫困户山场土地等方式带动脱贫。
6、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各类培训。推荐了2个省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参加省级旅游精准扶贫培训班,通过举办区旅游负责培训及参加省、市旅游扶贫培训等方式,完成旅游扶贫培训200余人次。结合全区实际,编制了《旅游扶贫培训资料》,宣传旅游扶贫相关业务知识,指导填写扶贫手册、档案资料收集和汇总等。
(四)积极助力消费扶贫。局机关率先垂范,积极采购已认定的扶贫产品,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采购,目前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同时,结合25项节庆活动,推广农特产品亮相节庆活动,助力消费扶贫:结合郁金香节举办了“欢乐扶贫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大镇梨花节,镇漫步节、中国旅游日活动、白泽湖农旅文化节、“10·17”扶贫日现场活动等都设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专区,借节庆之契机,以贫困户农特产品为媒,旅游消费搭梁,打造“旅游+购物”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收入。
(五)巡视整改成果巩固情况。
1、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成立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抽调专人组织开展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
2、认真开展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针对要求“两室一场”(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要全覆盖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逐条进行了整改措施的实施,在2019年3月底之前完成了三项任务的整改,并且通过了市文旅局和区扶贫办的验收。同时将整改经验整理汇编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有效整改,巡视整改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要做到立即整改,长期坚持。科学规划了2019-2020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实施目标,2019年12月份结合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两室一场”管理运营进行了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区“两室一场”覆盖率为91%。
(六)宣传报道工作情况。自2016年以来,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均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明确任务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均很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截至目前,本年度区文旅局已完成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
(七)扶贫项目申报情况。根据扶贫办文件要求,已完成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调出工作。积极谋划新项目,申报2021年拟入库民宿类项目2个。
三、存在问题
虽然区文旅局多年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与产业扶贫等相比,旅游带动脱贫不明显,项目谋划不够精准等问题,下一步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付出加倍努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根据扶贫部门要求,制定、完善帮扶计划及帮扶措施,积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结合。
2、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赴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一、2020年度目标任务
按照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38个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3596户、贫困人口11070人的巩固提升目标任务,以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为抓手,以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为平台,全力推进商务精准扶贫,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2020年继续积极开展和参加相关消费扶贫活动;组织贫困村企业参加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及展会,组织企业参加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扩大贫困村农特产品销售。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市场拓展活动为抓手,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持续推进“扶贫”公益品牌建设,鼓励支持我区贫困村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禀赋主动对接省内省外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动员区内企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鼓励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优先购买“扶贫”产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鼓励“扶贫”产品企业与园区、酒店、旅游景区等合作共同设置“扶贫”产品展示区域。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局以“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活动为抓手,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推动区产品走出去。2020年全年组织贫困地区5户次以上企业参加活动和展会,1月至3月集中开展2020川货新春大拜年活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100余家商家参与此类活动,促进消费达1500万元,其中贫困户参展20余次,涉及金额200万元。组织了15余家(次)茶企参加川货全国行站展销活动;组织10余家企业报名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时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川货电商节暨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和省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
(二)加强培训,提供电商发展智力支撑
采取电商协会、电商企业与电商培训机构三方合作方式,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实际操作培训;培育一批电商专业人才、农村带头人,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技能,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应用能力。2020年依托区服务业产业园区举办电商培训人员25人次。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共计开展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500余人次,其中培训贫困村人200余人次。
(三)推进贫困地区企业和产品拓展市场
1.推进电商进农村,“农产品+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子商务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过去主要以“工业品下乡”为主,变为以“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并行的双向流通。藏茶、红心猕猴桃等农产品依靠电商加速上行成为发展的主动力。
2.建设本土平台,龙头电商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区网商总数共计2000余家,从事经贸的网商数量进一步增加,发展向好。“京东•馆”等本土平台规模日益壮大,“易田”、“数字云仓科技产业发展限公司”等知名电商企业落户,带动了当地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3.建设电商产业园,加快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发展。引进果岭云仓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区建设生态电子商务产业园,推进集聚区提档升级,为区各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电商专业服务、咨询和培训服务,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协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企业产值。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协调疫情工作
今年疫情发生,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区经商局作为抗疫的一员,承担着酒店、旅馆、商场超市、企业以及帮扶大院等疫情控制工作,任务繁重。为配合好全区疫情管控工作,区经商局全局上下勠力同心,深入小区张贴和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并入户宣传防疫政策,督促并协助各小区做好进出人员“问检登”。同时多方筹措为“联包帮”社区和大院采购了目前市场上紧缺的消毒药水和电动喷雾器等消杀用品,由副局长杨汭嘉带队送到社区和大院居民手中,并指导群众正确使用,赢得了大院居民好评。
除了帮扶大院和社区,我们还深入诚信超市、吉选超市、凤凰超市、好立方购物广场等各大商场超市、酒店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商场超市,我们排查了生活必需品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物资供应情况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在酒店旅馆,我们详细了解了旅客入住、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经营场所定时消毒、醒目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等防控措施开展情况。
2.风雨同舟,携手度过洪灾
8月18日,草坝镇发生100年不遇洪水,洪灾发生后,区经商局快速响应,全局动员,第一时间紧急向受灾严重的地区运送应急救援物资,并尽可能抽派人手进行抗洪抢险。
三、目前存在问题
1.支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一是基础设施还有薄弱的地方,部分农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多,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二是物流配送等受交通条件、网点布局等因素制约,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山区无法实现直达;冷链物流发展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且成本较高。
2.传统企业、专合组织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一是传统企业对互联网认识不够,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缺乏足够的信心,创新动能不足;二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目前我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3家,不足10%涉足电子商务,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注重抓生产,对营销理念、营销策略、品牌创建等缺乏足够的意识,发展电商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3.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够。缺乏农产品龙头骨干电商企业,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包装等标准化程度低,交易规则、溯源体系、理赔机制不健全,产品交易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4.专业人才不能满足需要。一是区内多数电商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招聘引进的电商企业关键技术人才受地域条件、环境条件、待遇条件等制约留不住人才;二是农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等方面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员,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政策引领,全面提升应用水平。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工程。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开展商业模式、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创新。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逆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按照消费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
刚才,各位副县长就分管工作分别作了发言,回顾总结很全面,安排部署很到位,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再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大局和谐稳定。1—9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3.1亿元,可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35万元,同比增长4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同比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亿元,同比增长18.2%;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403元和3555元,同比增长26.2%和23.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2‰以内。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重点项目53个,完成投资7.9亿元,其中3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3.3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256.9%,位列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共签订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创我县招商引资历史新高。
二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启动实施了县城十大工程和润镇重点镇建设工程,仿秦汉风格街景整治、城区亮化美化、东山碑林公园建设等工程全部竣工。润镇重点镇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全面完成了安子哇煤矿2#井和县水泥厂技术改造任务;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姜家河煤矿建设进展顺利;润镇工业园区水源、电网、路网建设全面启动,园区入驻企业6户,成为工业强县建设的带动极。
四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栽优质苹果2.5万亩、核桃等杂果2.9万亩,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60万亩;蔬菜产业全面发展,新增大棚蔬菜50棚,无公害大路菜4.2万亩;旅游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社会民生工作全面推进。保障性(政策性)住房工作进展顺利,新建廉租房、限价房2.85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居住条件。扶贫开发“三告别”工作成效显著,开工建设4226户,占年度任务的127%,赢得全省移民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咸旬高速征地拆迁赔付进展平稳,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461名,创历史之最。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卫生、文体、广电、县志等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安全生产实现了“零死亡”,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之,从整体上看,我县城乡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发展劲头更足,发展成绩较为显著,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处在全市前列,县城建设、“三告别”、生态校园等工作亮点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决不能盲目乐观。客观地讲,我们的工作与一些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从1—9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看,尽管我们一些指标增速显著,但总量偏小,特别是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还处在全市后进位次,经济运行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果畜产业加工企业产业链短,农产品还处在初级产品销售阶段,农民增收缓慢。三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够平衡,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较低,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强。四是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安全稳定形势严峻。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认清形势,强化考核,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既定的各项任务。
二、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抓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对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强劲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强化时间任务观念,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夯实责任,奋力冲刺,坚决打赢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战。
(一)抓好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要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要继续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要切实抓好以秋施基肥为中心的秋冬季果园管理工作,完成秋施基肥50万亩、果园修剪45万亩,实施以刮治腐烂病、清园涂白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50万亩。要抓住苹果价格持续上扬的市场形势,为果商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指导果农适时顺价销售,确保今年苹果卖上好价钱。同时,要抓紧明年现代农业果业产业项目实施乡镇的确定工作,着手制定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规划,及时上报,争取省上项目支持,努力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二要加强新栽核桃园管理。今年,全县新建核桃园1.5万亩,栽植核桃树45万株,目前的成活率达80%。冬季能否存活下来,关系核桃产业的持续发展。各乡镇和县林业部门要站在巩固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新栽核桃园安全越冬。三要大力发展畜牧生产。充分发挥全省畜牧养殖核心区优势,以发展大场大户和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为重点,全面抓好品种改良、科学饲养、强化免疫等工作,着力推进PIC种猪场项目建设,力争使规模养猪占到全县生猪养殖的38%以上。四要提早做好农业灾害应对工作。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又是一个“寒冬”。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御大寒、抗大灾”的思想,坚持政府组织和宣传动员群众并重,制定工作方案,备足物资设备,确保小麦、油菜、设施蔬菜、各类畜禽安全越冬,努力减少农业灾害损失,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抓好工业生产,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一要加大对果汁、煤炭企业的生产协调力度。随着苹果销售旺季的到来和冬季用电用煤量的剧增,全县果汁、煤炭企业进入生产高峰期。各相关部门要站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开展市场秩序整顿、畅通信息等服务,促进企业达产达效。二要加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姜家河煤矿建设项目赶年底要实现联合试运转;瑞肽腐殖酸有机肥生产项目,要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尽快达到预期产能;御醇酒业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争创名牌。三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润镇工业园区水电、道路工程要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赶年底各项基础设施工作必须达到预期的形象进度。已入驻的奇瑞果品包装生产项目,力争赶12月底完成气调库主体建设,华泰万吨气调库和甘泉醇酒业等项目要完成设备检测和试运行工作,确保11月底全面投入运营;对即将入驻园区的中华随缘果深加工项目、嘉煜粮油和中富果汁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入园前的协调服务工作,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园区企业生产集聚效应。四要加快推进国企改制步伐。近年来,全县国企改制工作坚持与县城建设开发、与妥善安置职工相结合,先后成功实施了县机械厂、县修造厂、县造纸厂等企业改制,走出了一条以资产换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企业改制路子。县工业发展局要总结借鉴过去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赶年底圆满完成县化工厂、纸箱厂、电石厂3户企业改制任务,不断盘活国有资产,努力实现工业发展与县城建设的双赢。
(三)抓好城镇化建设,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一要加快县城重点工程建设。各建设单位要抓住封冻前这一段有利时机,统筹协调资金、人力和物资,抢晴天、战阴天,倒排工期,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大店新区建设,年底要完成拆迁赔付、土地平整、群众安置等工作任务;社保大楼建设工程,要赶11月底完成主体装修;县体育馆建设工程,要全力加快进度,赶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县医院住院楼和信合大厦建设工程,要尽快完成招投标,年内动工建设;县中心敬老院要尽快添置生活设施,力争入冬前启用。二要完成润镇重点镇工程。润镇及各包抓部门要一鼓作气,一干到底,全面完成剩余工程建设任务。润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要在主体建设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尽快完成门店配套装修工作;水厂建设项目,要赶年底完成抽水站建设和输配管网安装铺设任务,力争明年开春投入使用。三要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原则,立足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特别是211国道沿线各乡镇,要做好城镇长远发展的规划工作,建设要尽量远离公路,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建设旅游型、商贸型、产业型特色城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我县对外形象。
(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一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由县发改局牵头负责,有关责任部门和实施部门配合,加强督查检查,严格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全力以赴赶进度,确保今年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要做好“三告别”工程的扫尾工作,特别是建房资金兑付,具体由县扶贫农发办牵头、各乡镇配合,进一步摸清底子,严格按标准发放,赶年底前将资金全部兑付到位。高度重视咸旬高速公路土地赔付款的兑付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二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由县发改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着手研究明年和“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重点和任务,着力抓好一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的策划包装工作,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衔接,尽快纳入省市计划大盘子,为今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三要优化建设环境。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建设项目的设计、预算及变更的,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报县政府审批,按程序实施。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领域监管,特别是国有土地出让和国有资产处置,严禁各行其是、自作主张,严禁吃拿卡要,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五)抓好各项社会事业,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教育事业,3所学校校安工程赶年底必须全部完工、7所中心小学的取暖生活设施冬季必须投入使用;持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621”督查活动,努力提高整体办学质量。科技工作,抓住冬季农闲时节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形势教育、现代种植养殖知识培训和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卫生工作,由县合疗办牵头,各有关乡镇配合,赶11月20日前全面完成剩余8个乡镇合疗基金征缴任务。文体广电工作,要组织开展城乡群众健身、送戏下乡、送书画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活跃城乡群众冬闲体育文化生活。计生工作,要严格按照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工作方案,逐一对照,查漏补缺,全面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创建一举成功。
(六)抓好民生保障,不断促进城乡社会大局稳定。要扎实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全面彻底完成“三告别”和“7?23”受灾群众的建房搬迁任务,扎实开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工作,让每一个低收入家庭和困难人群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冬季严打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满意度。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强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给予积极解决;对无理取闹、聚众滋事的,政法部门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要大力开展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森林防火、食品卫生、民爆物品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活动,消除不安全因素,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七)抓早动快,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思路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各自实际,深入调研,寻找与本部门工作的结合点,精心谋势布局,科学确定“十二五”和明年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特别是县发改、工发、住建、交通、水利、统计、农牧等综合经济部门,要抓早动快,迅速行动,尽快研究、讨论、制定“十二五”和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设项目和具体实施计划。总体要求是,“十二五”和明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工作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务必于12月初制定到位。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不断加大抓落实的力度
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政府全体人员一定要扭住目标,转变作风,紧抓不懈,顽强拼搏,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超级秘书网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重点明确,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创新方式,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完善措施,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强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责,协助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承担责任,共同推进工作。条管部门要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为目标任务完成贡献力量。
三要加强督查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承担指标和分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协调指导,确保工作进度。县考核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建立工作落实通报制度,及时通报重点指标和中心工作完成情况,快速推进各项工作。县电视台要围绕全县重点工作,及时跟踪报道,通报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提高抓落实质量。
上半年,我市供销社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供销社的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积极为“三农”服务,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开展平价商店建设,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预计上半年全系统经营总额为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7%。
(一)积极开展平价商店建设,实现“农超对接”,平抑农副产品价格。
上半年,根据书记、黄华华省长等领导的指示精神,全系统大力贯彻落实省物价局、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关于依托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平价商店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意见》(粤价〔20__〕39号)和市政府《转发市物价局关于推进平价门店建设稳定市场价格的意见的通知》(惠府办〔〕66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兴建供销平价商店,平抑农副产品价格。全系统计划年内建设16家,现已有4家惠州供销平价商店开业,分别是江北店、平山店、淡水店和龙门农副产品平价区,深受市民好评。
供销平价商店坚持“服务百姓、惠泽大众”的理念,严格按照物价部门的指导价销售商品,严把产品质量关,保障消费者权益。平价商店设有物价员,还设有价格投诉举报电话,接受消费者监督,保障食品价格稳定。商店设有冻库、检测仪、电子显示屏、各种产品专柜等设备,经营的粮、油、肉、菜、禽、蛋等农副产品大部分来源于供销社系统兴办的149家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平价商店直接与市供销社系统专业合作社签订产销合同,可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的同时还能降低平价商店的采购价格,从而让城镇居民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农产品,实现“三赢”的局面。“农超对接”的开展有利于构建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有利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有利于平抑农产品销售价格,为广大群众带来实惠。
惠州供销平价商店江北店位于江北碧水湾小区,经营面积约300平方米,采取“农超对接”的方式,与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产品直销合同,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又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品价格,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以上。在大型超市里设立农副产品平价区,是我社开展“农超对接”的一种形式。龙门县供销社通过与万家福超市合作建立“农副产品平价区”,由系统的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品直接从田头采购,不经过中间流通环节直接进超市销售,实现商品价格平稳,为群众提供实惠的农副产品,同时依托当地大型超市的人流量和知名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搭建了便捷销售平台。
(二)“新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上半年,我市供销社系统继续将“新网工程”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按照工作加力度、管理上层次、经营上规模、服务上水平的要求,稳步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有效促进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1.不断健全农资销售网络,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
目前,我市农资销售网络已覆盖我市各县(区),还辐射到相邻的东莞、增城和汕尾等地,在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平抑农资物价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半年,全系统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农资销售网络,全市系统共有519家农资经营网点,其中农资加盟店136家,预计上半年全系统销售农资总额达3.4亿元。
上半年,由于惠州地区遭受罕见的干旱天气,农资出现销售难问题。惠州市天禾农资配送中心和136家农资加盟店及市田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团结一心,克服困难,认真做好销售工作。市天禾农资配送中心预计上半年销售化肥、农药2.7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7950万元;市田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销售化肥1.3万多吨,实现销售额多万元。由于电荒、出口拉动、原材料上涨等原因,农资价格波动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我社的农资经营公司和网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严格要求全市519家销售网点及时更新价格信息,不得高价销售存货,保持低价让利,决不坑农害农。二是承担市场风险,在农忙时节累计储备3万吨化肥、农药,保证了我市农业生产需要。经市场调查,由于我社农资货源充足,价格平稳,化肥的零售价格每吨比市面平均价格降低了200元左右,直接为农民节省多万元,帮助农民实现减负增收。
同时为提高农民的用肥用药水平,市天禾农资配送中心长期从省天禾农资总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当“庄稼医生”,聘请省、市专家教授到各地的加盟店开展专家讲座,向农民介绍农资产品的品种、性能和特点,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上半年,天禾农资配送中心在各加盟店共开展讲座30多次,参会农民达1500多人,印发技术资料7500多份。同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合理科学使用农资产品,推广环保优质农资产品,促进无公害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完善田头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农副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
,全系统大力发展和完善田头农产品批发市场,把城里需要农产品的客户引向农村交易。目前,全系统已在5个县(区)农产品种植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14个田头市场,并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提升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网络的服务功能。市场的建立对促进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预计上半年14个市场的总交易额达2.6亿元。惠东县供销社梁化田头农副产品服务中心是我社系统建设的第13家田头农产品市场,也是广东省供销社系统服务功能较齐全的田头市场之一。市场第一期经营面积1万多平方米,经营门店32间;具有农产品购销加工、销售、农业技术推广、植保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日用杂品销售等服务功能;每天购销蔬菜500多吨,日销售化肥、农药15吨,预计上半年经营额约5000万元。该市场农产品主要销往香港、东莞、深圳、福建、江西等地。市场的建立能辐射周边市、县10多个乡镇,带动农户8000多户,每年可助农增产增收1000多万元。该市场还积极开展“龙头企业+服务中心(配送中心)+基地”经营模式,将农副产品经营网络做强做大。
龙门县供销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占地15000平方米,经营面积10000平方米,有经营档铺253个,主要经营副食、肉食蔬菜等食品为主,以批零方式进行经营,是龙门县最大的农副产品批零市场。市场开业以来,每月都根据销售情况,整理形成消费需求品种、质量等各种信息,及时反馈给种植大户,并连结龙田镇西埔蔬菜场等种植基地,引导农户生产,使蔬菜、水果、蜂蜜、竹笋等农产品产销两旺,有效解决群众的需求和农户卖难的问题。上半年该市场以县创建省卫生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自筹3万多元资金对市场的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铺位、门面进行翻新修缮,调整和充实了市场管理队伍,较好地提升市场交易服务水平。上半年市场成交额9195万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解决当地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在繁荣城乡经济方面上做出很大贡献。
3.发挥合作优势,引进资金组建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扩大农村内需。
为扩大农村内需消费,保证农民购买到货真价实的日用消费品,我市系统逐步在农村建立综合超市形式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点,现全系统共建立514个,商场7家,其中村级综合服务社101家。预计上半年日用消费品网点营业额达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惠城区供销社成立的“惠城区供销社益民综合服务配送中心”,营业面积达平方米,在各镇创办连锁网点“益民综合服务社”30家,实行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基本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日用品销售网络,预计上半年营业额达680多万元。惠东县供销社大力实施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整合现有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充分发挥“同心商业城”、“百惠超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价廉物美商品,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连锁经营体系,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预计上半年日用消费品经营总额5540万元。
4.布局多层次回收网络,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建设。
为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和无污染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我社积极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整合再生资源市场,促进企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强做大骨干企业。我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遍布全市,各层次的经营人才经验丰富、业务熟悉,为我市的环保事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目前,惠州市供销社系统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公司5个,回收网点166个,上半年全系统再生资源经营额预计达7500万元。
惠城区供销社通过自身组建的惠城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将下属的再生资源企业由原来单一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发展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走联合经营和多元化发展之路。并不断完善再生资源行业管理体系,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建设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多层次的再生资源市场网络,增强行业发展实力,预计上半年再生资源经营总额达多万元。
(三)继续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不断提升基层供销社的经济实力。
上半年,我社加强对基层供销社的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我市大部分基层供销社恢复并发展壮大,改革后78个基层供销社大部分实现盈利,其中10个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预计上半年全市基层供销社实现购销总额达6亿元,并安排就业人员1万多人,基层社改革逐步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在为“三农”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惠东县平山供销社投入自有资金1500万元,建设同心商贸城。商贸城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10栋商业楼,1个新供销同心广场和2个购物休闲广场,共有经营门店和摊位293间,形成了大岭首条商业步行街、首个美食广场为主体的,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核心商业圈。极大的方便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上半年商业城销售额达2500万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多个。惠阳区秋长供销社着重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该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管理规程进行生产种植,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严格农产品检测制度,推行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菜心、小白菜、茄子等7种蔬菜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蔬菜,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蔬菜基地规模达700亩,日产蔬菜上万公斤。
(四)加强专业合作社运作和管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
上半年,全系统加大力度完善专业合作社运作和管理,促进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发挥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上半年新建专业合作社5个,现全系统共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169个,其中:农副产品类126家,农业生产资料类23家,被评为省社示范专业合作社有27个,行业协会20个。全系统的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共1万多户,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预计20__年上半年全系统专业合作社销售总收入可达8500万元,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约1600万元,有效地带动农民生产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把分散的农户与市场联结起来,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全系统紧紧抓住推进“农超对接”、建设平价商店这个契机,大力推动专业合作社和平价商店的有效对接,目前全系统已有45家专业合作社已签订“农超对接”协议,预计上半年“农超对接”金额达3500多万元。
惠阳区沙田谷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拥有178亩的生产基地,8万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年产各种菇类食用菌160多万公斤,年产值约1600万元,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扩大为社员、农户的服务领域,培植食用菌种类达6种,实现了从提供种植原料、种籽到培植指导再到加工销售有服务过程,带动80多户社员、农户增产增收。博罗县柏塘碧绿山茶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60人,其中农民社员59人,带动种植面积800亩。主要为各社员组织采购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组织收购山茶产品、引进种植山茶新技术新品种等,年销售额约210万元,有效地杜绝了伪劣商品和哄抬物价现象的发生,保护了茶农的利益,增加了茶农的收入。惠东县云山柑桔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育苗、统一移植、统一管理”的“四统一”模式,年产柑桔约3000吨,年产值达6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325户,间接带动农户500户,年人均新增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五)培育龙头企业,扶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上半年,我社加大力度做强做大社有企业,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促进
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中,社有企业改革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全市供销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已获批省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的有4个,预计上半年4个企业的销售总额达2.7亿多元,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可带动农户1万多户,助农增收1000多万元。惠阳区供销民生配送服务中心成为惠阳区社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优质平台,很好地带动该社系统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经营,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当地的农民买卖难问题,加快了社有经济的发展。目前,该配送中心已发展配送客户近50个,配送范围覆盖惠阳区和大亚湾区等地,上半年配送额预计将达450万/!/元。惠东县惠绿宝农业服务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综合模式,建立了两个大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惠东县名特优新农副产品配送中心”,通过整合梁化田头农副产品服务中心和全县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渠道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上半年经营总额9310万元,可带动农户3000多户,助农增收500多万元。(六)惠州市供销植保服务中心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为农民群众免费测土配方。
辨别土壤的性质,指导农民科学用肥,是提高用肥效果、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我社成立了惠州市供销植保服务中心,在全市建立了70个农资植保服务站,上半年新建立10个。植保服务中心长期聘请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院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植保服务。为更方便农民群众,植保服务中心购置一部服务车辆,携带测土仪器,到农村为农民群众免费测土,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上半年,植保中心在全市对水稻、荔枝、龙眼、板栗等农作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免费提供价值3万多元的中化复合肥10吨给农户使用,受益农户60多户。在插秧前后期间,植保中心多次组织省农科院专家、教授到各县区田间地头亲临指导及传授各种施肥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用肥水平。同时,为了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植保服务中心采用比较种植的方法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多年的实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使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每亩成本平均降低15%,有效助农增产减负,对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术、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好效果。植保服务中心,还积极宣传科技下乡,做好植保服务,农资商品测检,测土配方等活动,组织植保中心技术员到我社对口扶贫村惠东县高潭镇星光村和公梅村为种植农户开展了两场种植水稻专题讲座和免费测土活动,并派发各种种植资料500多份,帮农户讲解种植技术,解答各种种植疑难问题,讲解如何合理使用各种化肥农药,受到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
(七)惠州市供销信息中心为农民免费提供各种农业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最新的农业信息,打造各种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我社成立了惠州市供销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属下的“惠州供销信息网”为全市农民提供各种农资、农副产品、植保技术等信息,目前网站的点击率约60万次。供销信息中心还与中国移动惠州分公司合作开展了《供销天地》栏目,每逢周一、三、五通过手机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农资价格、农产品收购行情、植保技术和农业科技动态等各种农业信息。《供销天地》累计为农民送出约74万条信息,其中上半年约34万条,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八)认真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有效助农脱贫致富。
自我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我社高度重视,多次到挂钩点省级贫困村惠东县高潭镇星光村和市级贫困村惠东县高潭镇公梅村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科学谋划脱贫方案,做到“一户一法”,精心组织实施扶贫计划,帮扶资金、物资和技术落到实处,确保了扶贫工作有序扎实推进,有效助农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通过一年多的扶贫工作,我社挂钩的惠东县高潭镇星光村和公梅村23户贫困户基本脱贫。上半年,我社共自筹资金2.8万元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其中2万元用于帮助巩固集体项目,8000元用于贫困户购化肥6吨,进一步巩固了扶贫成果。
(九)存在问题。
上半年,虽然我社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资价格波动较大,供销社下属企业资金有限,在储备农资商品和平抑农资价格时力度不足;二是各县(区)供销社发展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三是政策性亏损以及各种历史债务还未得到全面解决;四是平价商店建设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社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抢抓机遇,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具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力度建立平价商店至16家。为平抑物价,确保广大市民买到实惠的农副产品,我社将加大力度开展平价商店建设,确保下半年发展到16家。
(二)农资配送中心加盟店发展到150家。为确保广大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化肥、农药,我社将在现有的136家农资加盟店基础上,争取下半年发展到150家。
(三)田头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至16个。目前,我社在个县(区)兴建了14个田头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解决当地农民卖难问题,有显著的效果。下半年,争取发展到16个,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收入。
(四)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下半年,我社将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再培育2个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基层供销社。
(五)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发展到174个。下半年,计划再建立5个各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并对新建立的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已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加强管理,逐步规范和完善。
(六)加快社有企业发展,培育省级龙头企业。下半年将进一步促进社有企业进行改革发展,集中资源扶优扶强,积极培育竞争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争取年经营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家。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粮油和畜牧业生产情况
今年1—5月,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7322亩,总产403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油菜面积 6045亩,总产57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完成大春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1-5月生猪出栏38295头,同比增长3.6 %;牛出栏7998头,同比增长2.8%;羊出栏11541只,同比增长2.9 %;家禽出栏192631 只,同比增长3.2%;禽蛋产量404.5吨,同比增长2.7%;奶产量33吨,同比增长1.8%。全县肉类总产量4893吨,同比增长1.7 %。
(二)依托资源优势,做优特色农业产业
1.依托我县中药材的主导优势,全力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和中药材生产gap要求规范种植技术,改良和提纯复壮现有药材品种,建立标准化的草本药材生产基地。全县草本药材在地面积达到10.1万亩,本年度主要是加强草本药材品种结构调整,上半年新引进示范推广黄精、白芨等中药材品种6个,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0亩。同时投入新品种川牛膝3000公斤,推广面积达到3000亩,通过对现有川牛膝品种进行改良,保证川牛膝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2.以有机茶发展为重点,加快有机茶产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安全高效茶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抓好低产茶园的改造升级,提升基地安全水平。上半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7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1.4万亩,茶叶总产量320吨,茶叶产量同比增产30吨,同比增长9.38%,总产值2201万元,同比增加210万元,同比增长9.54%。其中名优茶产量260吨,同比增产6吨,产值1925万元,同比增加25万元,同比增长2.3%和1.3%。
3.果蔬产业健康发展。上半年新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优质水果360亩,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2.22万亩,较去年增加1.6%,由于受恶劣气候影响,截至目前水果产量约60吨,较上年同期减产35吨,减36%。蔬菜总播面达到1.2万亩,由于受连续干旱少雨气候影响,蔬菜总产量8430吨,产值1121万元。蔬菜总产量、产值与去年同期持平。
(三)民生实事
2016年县政府下达我局民生实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建成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任务。截至目前,__*县__*乡有机产业园区现基本完成11300亩建设目标任务。__*县__*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整合各类资金,进一步增加金线莲、铁皮石斛、白芨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品种,提升基地基础设施及科技水平,转化有机生产方式,完成种植300亩,配套建设设施大棚50亩、配套500平米初加工厂房,打造体验式初加工基地;沃谷森态农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完成2000平米圈舍建设配套沼气池等基础设施;__*乡云竹合作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推出新产品,基本完成万亩有机竹笋基地建设,累计认证面积达7000亩;__*县尚城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基地完成400亩核心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周边发展小规模种养循环;有机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成了园区清场、场地平整和打围工程,加快推进电力搬迁工程和防洪堤工程,建设工作正全面抓紧实施。
(四)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科技扶贫帮扶行动
一是继续选派14名县农技人员,深入14个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实现贫困村农业技术扶贫全覆盖,以提升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支撑能力,培育贫困村增产增收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步伐。上半年我局14名农技人员共进村286次,走访贫困户1267户次,发放各种资料2493份,开展大小培训95次,培训3281人次,赠送种畜禽390只,赠送种子种苗300公斤,赠送畜禽圈舍消毒药剂50公斤。二是组织全县14个贫困村主要负责人到雅安参加市农业局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并邀请培训学员到名山区实地参观学习。
(五)严格农牧业执法,农业生产有保障
1、深入开展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上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出动车辆7台次,市场上没有发现农业部公布的2016年假兽药出售。
2、严把畜禽进场关,严格 “瘦肉精”抽检工作。上半年开展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138头份,合格率达到100%;屠宰检疫生猪7000余头,检出病害猪1头,屠宰检疫率、票证出具率、检疫合格证持有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上半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6头。
3、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业执法常态化。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1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03户次,立案查处2起(1起简易程序、1起一般程序),整顿不规范经营户12户次,发放宣传资料5320余份,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的经营秩序。
4、抓好全县“两杂”种子及常规农作物种子的管理。加强全县种子经营户前期资格审查、培训服务,开展种子经营户岗前培训22户,完成备案登记17户。对全县24个种子经销点进行了全面整治,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确保我县农民群众购买到“放心种子”。
5、切实做好渔政监管工作。一是严格开展春季禁渔期工作,确保春季鱼类的产卵安全。上半年出动巡查车辆35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张贴禁渔通告30份。接到群众举报电鱼4起,处理举报事件4次,回复群众来信1封
。二是加强水产品食品安全检查,确保水产品食品安全。上半年共出检12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检查了10家水产品销售点、涉鱼餐馆12家、水产养殖企业3家,发放食品安全资料100余份。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卖病、死鱼的现象,也没有发现使用违禁渔药、鱼饲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六)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坚持每月开展农产品农残检测,确保全县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上半年共出动检测人员12人次,对我县蔬菜农残抽检450批次,食用菌抽检50批次,茶叶抽检20批次,合格率为100%。二是全面启动9个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9个乡(镇)正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并确定1名专(兼)职检测人员,按时完成县农业局下达蔬菜、食用菌、茶叶抽检检测任务。
(七)不断提升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机化发展水平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超载超限专项整治等工作,不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上半年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60份,办理行驶证2本,办理驾驶证12本,年检拖拉机35台,开展路检17次,出动监理人员50人次,处罚无证驾驶员1人(已责令其按期到农业局办理相关手续),受教育的群众约有2000多人。二是加强提灌设施设备的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八)狠抓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确保我县农业健康发展
1.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全面完成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上半年牲畜口蹄疫防疫9.6万头(只)次,其中生猪免疫4万头、牛3.3万头、羊2.3万只;猪瘟免疫4万头、蓝耳病4万头、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17万只;佩挂生猪免疫耳标3.65万套。我县狂犬病免疫和包虫病防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2.加大病虫害预防关键期和流行关键期的防控力度。上半年我县小春病虫害发生面积0.55万亩次,防治1.28万亩次,挽回损失29吨,实际损失13.11吨,小春病虫损失率达2.48‰,大大低于4%的病虫损失经济阈值。一是加强监测,科学预报。上半年共《病虫情报》2期。其中小春1期,经济作物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1期。二是示范带动,抓好小春病虫防控任务。上半年小春病虫发生1.37万亩,防治2.39万亩次,挽回损失75.8吨,实际损失22.5吨,占总产的4.9‰。小麦穗病虫期综防药剂全覆盖2000亩。
(九)农村能源建设得到改善
一是全县已经基本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安全检修和警示标识制作工作,共计制作警示标识大约2000户。二是加快推进2015年__*县新村联户沼气集中供气户109户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完工。三是2016年__*县新村联户沼气集中供气点建设项目评审已通过,现正准备邀标确定施工单位。督促2014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后续工作。四是完成农村户用沼气ccer项目开发建池农户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五是注重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管理好全县已建服务网点。
(十)加快推进农村深化改革工作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引导和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农民合作社和培育家庭农场,上半年申报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申报省级农场1家,全县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1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7家。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奠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目前,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到2016年6月全面完成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三是坚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上半年采集土样30个(待检中),完成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国控点(11个)取样(待检中)。四是严格按照《__*省中低产田造要点》和《__*省坡改梯技术规程》要求,积极整合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上半年完成2016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00亩。五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完成机耕道建设107.22公里,其中新建21.82公里,硬化16.4公里,维修54.5公里,新建入户便道道14.5公里。新建农村便桥3座,维修3座。
二、农业灾后重建项目工作
今年是灾后重建决胜年,我局牢牢把握“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科学重建、跨越发展目标,锁定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扫尾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农业重建目标任务。
截止5月底共开工项目31个,开工率100%,已完工项目30个,完工率96.77%,总投资41225万元,已完成投资39716万元。占总投资的96.34%,其中农业生产设施完成投资22819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79万元,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投资16418万元。
三、工作保障措施
今年是灾后重建的决胜年,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任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重点,为建设幸福美丽新__*而努力奋斗。
(一)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我局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积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强化对良种补贴的实施和监管。按照新的良种补贴办法,明确补贴方式,完善品种推介,严格补贴程序,核实补贴面积,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农民得到实惠。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奠定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经营者总体实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三)严格行政执法,规范农资市场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执法体系。二是全面开展农业普法工作,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三是狠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屠宰环节瘦肉精检测。
(四)全面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
以
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着力改善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强化农机监管力度。切实增强服务方式,推进农机化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五)一手抓“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一手抓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农业局党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二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局长与班子成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长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科室负责人认真填写科室党风廉政建设防控登记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__*是典型的山区县农村基础条件差,交通落后,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__*茶叶、中药材加工业水平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品牌不响,整体效益不高,特别是受灾后农户筹资能力下降,__*农业产业发展面引进龙头企业难度大,品牌建设难度大,效益提升难度大等诸多困难。
三是由于农业项目的特殊性,较多项目受气候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进度。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恢复重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和“农业现代化、产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业。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保持在10.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4万吨;新增大牲畜出栏500头、羊出栏700只、出栏商品猪1000头;新增家禽出栏1万只,增加禽蛋15吨;水产品总产量计划达到400吨,计划水产品总产值达到440万元,禁渔期放流5万尾鱼苗以上。
(三)工作重点
1.扎实推进农业灾后恢复重建扫尾工作
2016年是灾后恢复重建收官年。我局目前已完成农业项目28个,力争在“7.20”前全面完成农业灾后重建剩余项目,确保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2.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稳粮增收。
一是要全面落实农作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大小春粮食总播面10.5万亩;二是继续推广“两杂”良种,力争使“两杂”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三是积极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使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稻飞虱和玉米斑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
3.做优农牧业发展
一是重点打造中药材、有机茶、优质果蔬、高山牦牛、优质生猪、肉羊等六个核心示范基地。新建茶叶产业基地10000亩,完成10000亩低产茶园改造提升任务,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认证茶园4000亩;新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面积500亩;新建重楼、天麻等中药材基地500亩;计划建1-4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二是打造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集中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新村。
4.确保“三个”安全
一是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健全我县农业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依法行政,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严堵执法漏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监管效能,扎实抓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二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强化农机监管力度。切实增强服务方式,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抓好农机化生产作业,确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37%以上,常年提水保灌面积0.1万亩。三是加强沼气安全宣传和监管,建立管理常态化。
5.抓好“三个”改革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草拟完成《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意见》,待县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后庚即实施。
6.做好“七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协调多方力量,确保在6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二是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技术扶贫行动。继续派出14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贫困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大力实施“五个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能力,加快培育贫困村增产增收产业体系。
三是加大对“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的认证和证后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切实维护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全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做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整合现有干部资源,建立运行高效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切实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抓好沼气集中供气建设。做好2014中央预算内投资400口户用沼气池补贴和验收工作;做好2015年集中供气扫尾工程工作;做好2016年集中供气建设任务。
合作建议书的范文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网络媒体优势,传播社会正能量,探索新闻网站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国31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决定共同倡议成立“中国地方新闻网站联盟”。
“中国地方新闻网站联盟”合作倡议如下:
一、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充分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当好“主力军”,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二、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办网,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推动网站战略合作。充分发挥网盟联动效应,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地方新闻网站发展论坛,共谋地方新闻网站创新发展之路。
四、促进新闻业务交流。充分发挥影响力优势,每年评选“中国地方网络新闻奖”,策划大型新闻报道活动,开展东中西部网络文化交流。
五、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加强从业人员政治意识、法规意识教育,强化业务技能、职业素养培训,促进行业环境明显改善。
六、加强创新项目孵化。结合各地优势,加强创新性产品和项目的研究、论证、孵化,努力探索可复制的媒体融合路径。
七、建立互惠互信机制。充分推广和分享在产业布局、媒体经营、战略研究、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网站版权及知识产权,坚决抵制盗版侵权等行为。
建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合作建议书的范文二
敬各位商家:
你们好!
新学年又开始了,茂名学院今年再次进一步扩招新生,今年新生达三千余人,全校现在共有学生15000多人,还有教职工及其亲属千余人。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作为商家的你们,是否考虑进一步扩大你们在我们茂名学院这个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市场占有额?是否想过在茂名学院的广大师生中进一步提高你们的知名度?
本协会——茂名学院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茂名学院团委指导、文法学院分团委引领下,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弘扬新风、锻炼自我为目标。
本协会在新的学年里将会举行更多形式的爱心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关于“扶贫敬老”、“关爱留守儿童”等爱心大义卖;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义务家教;扶助高州聋哑学校的贫困学生;慰问敬老院、福利院等。
伴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我协会希望可以跟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共同合作,为我们的爱心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有利的赞助,为社会也作出一份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为您利用我协会会员多的资源优势,尽我们的努力为您提供各种服务,如各种形式的宣传或现场销售,为您的商品和经营场所的知名度扩大市场,特别是对茂名学院校内的大市场的提高而努力。
经分析,与我们合作中的商家可获得的收益及可行性大概如下:
第一,促销点宣传:活动期间或者每个星期六天,商家可以在本校人流最多的学校一饭堂前校道设置铺位,从而进行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获得利润,也能在现场派传单或者制造其他对商家有利的广告,从而扩大商家的知名度及增强其在我校及社会的影响力。
我青协义务尽责地为该商家提供必要的帮助,如:为商家设置好铺位及义务为其推销商家;
第二,传单宣传:商家可以利用传单在我们学校宣传你们的商品或者优惠活动,我们会安排志愿者把传单发到学校的每个宿舍,并进行一定的口头宣传;
第三,横幅宣传:为期7天的特大横幅宣传,在学院内人流多的地方悬挂宣传横幅,悬挂时间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性。(横幅由贵商家单位提供)
第四,展板宣传:以在人流最多的学校一饭堂前校道摆放展板的宣传方式在学院内进行宣传,为期一周。可以让我们学生乃至社会的其他人群更好地了解该商家的商品和服务,提高商家的经济利益。(展板上的喷画有贵商家单位提供)
第五,协会服装宣传:商家为我们提供印有商家标志的服装工作,该项目赞助可跨本协会本学期所有活动。
以上几个方面只作为合作双方一个参考,如有不同意见,可恰谈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总之,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本校影响力的一个机构,文法青年志愿者协会更是会员之多,活动之多,加上本校庞大的消费群体,足以让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你们和我们的合作一定会让你们的收益得到化,地提高你们的经济利益。
与我们的合作不仅是商家贮存良好的信义,树立良好形象,留下良好社会口碑,开拓大学生市场的渠道,也是各商家为社会各中弱势群体奉献一点力量,为社会和-谐建设展现自己能力的的平台。
最后,希望各商家不断发展自身事业并能够给我们与鼎力支持!也希望我们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友好关系,努力达到双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建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合作建议书的范文三
为了甲、乙双方在友爱镇项目上取得成功合作,保障项目开发顺利实施,我方建议甲、乙双方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合作:方式一:项目建筑设计合作方式
方式二:项目全程策划合作方式
方式三:项目全程策划及销售委托合作方式
各合作方式具体内容如下(以下所称甲方指本项目投资方,乙方指西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方式一:项目建筑设计合作方式
一、乙方工作内容
1.概念性功能定位建议
乙方负责项目的实地踏勘,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定位研究,功能确定,并考虑项目的以下特征:
(1)基地的独特引人之处;
(2)地理位置的关联资源;
(3)充争认识市场的竞争性、项目的机遇与劣势;
(4)对当地相似的一些在建项目进行调查;
(5)深化系列产品,将项目市场战略定位于具有独特性、创新性.
2.概念性总体规划
(1)区位分析,描述其周围地块资产和竞争者,交通状况等;
(2)基地分析(包括用地分析、景观分析、市政工程等);
3)概念性规划总平面;
(4)各个区域的初步概念性建筑规划;
(5)分类描述建筑设计和主要产品类型,明确设计理念和方向;
(6)景观的概念性规划、分析及具体描述;
(7)基地内部交通分析;
(8)设计描述,包括规划介绍、设计概念、管理及市场定位、市场竞争分析,用地分析和建筑形态分析数据表;
(9)初步的财务分析并按照设计规范制作相应的设计图册.
二、合作方式
甲方拟定相应的设计任务书,并同乙方签订设计委托合同,由乙方以包干价执行本项目规划设计。
三、项目设计方案的费用
本项目总概念方案设计包干费用为:6元/平方米(按照实际建筑面积单位为基数),除本合同约定的可调整情况以外费用不变。
方式二:项目全程策划合作方式
一、乙方工作内容
1、房地产市场研究:投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和分析、周边竞争楼盘调查;
2、项目区域分析;
3、项目SWOT分析;
4、项目定位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建筑规划定位,建筑功能定位、园林景观定位、案名定位;
5、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多方案初步规划、设计与调整建议,建筑设计建议(总平布置、交通分析、功能分区、立面、园林、景观等)、户型设计建议;
6、项目投资分析:销售价格确定、成本分析、资金使用、筹措、融资分析;
7、项目实施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工程建设计划与控制、资金使用计划;
8、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行分析;
9、营销策划:营销整体规划;价格策略执行计划;
10、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二、合作方式
1、乙方提供项目策划报告书。
2、在策划书完成后,乙方为甲方做方案汇报和相关疑问的解答。
3、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为甲方提供部分咨询服务。
三、费用收取
甲乙双方采用包干制方式合作,乙方收取甲方20万元作为本项目策划的佣金。
方式三:项目全程策划及销售委托合作方式
一、乙方工作内容
1、房地产市场研究:投资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和分析、周边竞争楼盘调查;
2、项目区域分析;
3、项目SWOT分析;
4、项目定位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建筑规划定位,建筑功能定位、园林景观定位、案名定位;
5、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多方案初步规划、设计与调整建议,建筑设计建议(总平布置、交通分析、功能分区、立面、园林、景观等)、户型设计建议;
6、项目投资分析:销售价格确定、成本分析、资金使用、筹措、融资分析;
7、项目实施计划与控制: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工程建设计划与控制、资金使用计划;
8、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行分析;
9、营销策划:营销整体规划;价格策略执行计划;物业准备工作计划;销售准备工作计划;项目包装策划;广告宣传策划;销售活动策划;
10、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二)、销售实施
全面楼盘销售,负责组建销售团队,完成整个楼盘销售回款等工作。
方式
1.乙方提供项目策划报告书,并对策划内容提供咨询辅导;
2、策划阶段乙方采取专案小组的工作方式为甲方提供系列服务,专案小组包括市场调研人员、策划人员,创意文案人员及设计人员等,集体向甲方提供服务;
3、销售实施阶段乙方组织相应人员全面实施楼盘销售。
三、费用收取
1、策划费用按项目销售总金额的万分之十五收取,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
2、销售佣金:按本项目实际销售总额的2.5%提取佣金,(含广告费)。
备注:n
上述合作方式为地产营销界惯例模式,仅供甲、乙双方参考,本项目具体合作模式须甲、乙双方进一步商讨并确定!
建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合作建议书的范文四
一、立项目标:
(1)项目运营市场化
(2)项目产品标准化
(3)项目管理现代化
A.项目运营市场化:
实现项目全流程市场化管理,包括:
a..项目外部呈现系统
(1)网站:实现数据驱动,完成符合用户体验&营销功能实现的网站展现及板块布局。
(2)微信公众号:系统化的进行项目展示&活动展示,同时完成品牌构建及体验提升。
(3)微博V号:构建多方面互动沟通平台,增大受众人群数量同时,形成口碑及品牌效应。
(4)其他:统一VI系统的整体应用。
b.项目外部推广系统:
(1)大市场环境下的SEO+SEM:整而化一的展现布局,构建统一形象展示的同时,扩大整体受众人群数量,同时发力大B端及小B端,构建整体推广的硬环境。
(2)大市场环境下的SNS:利用活动、互动,口碑&营销力,进行品牌软环境的构建,扩大整体项目规模的同时,达到快速转化的目标。
B.项目产品标准化:
标准化整套产品,形成系统化产品序列,达到客户端的模块化应用。包括:
a.产品序列
(1)单独各模块产品应用
(2)组合式产品应用
(3)DIY,个性化产品应用
B.模块化展示
(1)方便快捷的模块式操作
(2)傻瓜式智能组合
(3)智能化延伸推荐
C.项目管理现代化:
利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方法,高效快捷实现项目目标的同时,借力大数据及现代管理模式,实现更优ROI效能。包括:
a.标准化管理流程
b.系统的功能实现及架构整合
c.大数据驱动营销实现
d.数据库&数据图书馆的战略支持
e.最优ROI比例及可衡量KPI
二、项目执行时间规划(预估)
人员定义:
设计:
协调:
运营:
三、关于项目合作模式(单项目)
基于项目实际情况考虑,建议合作模式为:顾问制
说明(功能):
(1)提供思路及方案
(2)形成战略框架及战略布局
(3)指导项目执行的实现、动态的纠偏
(4)辅助:执行人员的招募、培训、管理
合作建议书的范文五
甲方:额敏县政府
乙方:重庆市中科控股有限公司
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就县基础设施市政工程,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项目概况
1、县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概况:
2、项目规模:
3、项目工期安排:
4、项目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
亿元。
二、项目公司的组建和运营
双方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县政府出资40%,中科集团出资60%,项目公司法人由中科集团委派,项目公司负责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全部资金。
项目公司负责对外发包具体工程,具体工程由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按月向县政府申报建设产值,经政府批准后,双方按出资比例拨付资金。
项目公司股权回购:甲方负责用四年的时间每年回购项目公司股权15%,回购金额包含注册资本金、乙方出资额及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股权回购结束后乙方将项目公司法人变更为甲方。
三、甲方权利2
1、甲方有权委托乙方组建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勘察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2、负责协助乙方解决项目公司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中需要甲方出面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在其权限和管辖范围内协助乙方及项目公司融资贷款、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和管理所必须的批文;
3、负责与乙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按出资比例出资(包括注册资本金);
4、负责将本项目的资金例入财政支出预算,并通过县人大会议的年度预算会议,确保项目公司股权的回购。
四、乙方权利
1、负责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公司的全面管理工作,负责对项目的勘察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
2、负责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负责项目的具体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向政府申报产值和结算等相关工作。
3、负责筹集按比例出资部分的资金,与甲方共同按比例出资向施工单位支付建设资金。
4、负责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和保修期内维修工作。
五、违约责任
1、甲方违约责任:由于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的变化,甲方收回项目致本协议无法履行,甲方或其违约部门对乙方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数额以甲乙双方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金额为准。
2、乙方违约责任:乙方未能按本协议生效后组建项目公司,或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如期开工,每延期一天,向甲方支付__的违约金;乙方不能在项目建设期内抽回或挪用项目资本金,或者项目资金未能按期足额到位,经甲方或其委托部门责令整改无效,导致项目资金中断三十天后,甲方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乙方赔偿相关损失。
六、争议的解决
如发生违约行为或特殊原因造成本协议无法执行,产生争议纠纷所赔事,双方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或有关部门调解解决。
如争议内未能通过友好解决,则任何一方可以向双方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七、其它事项
1、本协议及相关资料保密期为5年。
2、本协议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本协议为准。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年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会议,旨在于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为构建和谐新*作出应有的贡献。(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世方同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辉同志亲临会议。张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县委领导对我们妇联和妇女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妇联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县妇联讲三方面的内容:
一、我县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
自去年8月份以来,根据市妇联的要求,我县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及时召开试点专题研讨会,确定石浦镇、爵溪街道、海达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番头小学、国税局、墙头村、瑶琳和文峰社区8个不同群体家庭类型试点单位,下发象妇[20*]46号《关于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的通知》,形成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遵循“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宣传,营造和谐家庭创建的浓厚氛围。为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试点单位注重以宣传为先导,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和谐家庭创建氛围。去年底,县妇联在区主干道设置“和谐、平安、温馨的家庭,让我们共同拥有”大型公益广告牌,制作和谐家庭宣传年画6000余份下发各地。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在*妇联网、《今日*》三八专刊上刊登了和谐家庭创建标准,并发出“积小安为大安,齐参与创和谐家庭”倡议书。试点墙头村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契机,张贴了创建标准和创建口号,并把创建活动内容编成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丹西瑶琳社区开辟了专题集中宣传栏,专门设计和谐家庭图案牌版面配文字说明,进行较为直观形象的宣传。石浦镇邀请有关作家作和谐家庭创建的专题研究报告,举办了“和谐家园——爱的港湾”和谐家庭创建故事会。据统计,各试点单位共下发倡议书25000余张,开设和谐家庭宣传橱窗12只。多角度、多载体、多层次对“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宣传,提高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
(二)依托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各试点单位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种工作载体,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丹东、丹西的两个试点文峰、瑶琳社区,组织社区家庭志愿者开展了“建绿色*,做文明使者”志愿者大行动,有效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瑶琳社区还以邻居节、家家乐等活动,组织社区家庭主妇学礼仪、做家庭顾问,让不熟悉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人互动起来,让互动的人关爱起来。文峰社区举办和谐家庭故事会等活动;墙头村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发动家庭成员绿化、美化、净化村居环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并组织村民开展计算机培训和烹调技能培训。国税局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石浦镇开展“百善孝为先”儒家学述报告会;番头小学开展“我为妈妈做什么”真情活动,帮助爸爸妈妈选购好书,推动家庭学习双向互动;爵溪街道在爵溪中学开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知识讲座和少年犯以身说法思想教育课,并设立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各试点单位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效果。
(三)创树典型,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在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作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以榜样的力量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去年底,县妇联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联合县文明办开展了*县首届“十佳”好媳妇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媒体公示、公众投票等方式,评选出张玉喜、黄惠玲等*县“十佳”好媳妇。在全县“三八”国际劳动节97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了公开表彰,县各大媒体纷纷对“好媳妇”典型作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各试点单位通过教育、评比、表彰,树立了一批和谐家庭的典型。石浦镇妇联开展“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儿女”、“十佳好邻居”和“十佳和谐家庭”评比,以典型来带动全面。墙头村评选了“十佳和谐家庭”、十佳科技示范户、“十佳自强模范”,并召开了全村表彰大会,受表彰的家庭和个人佩戴大红花,并领受了奖品和证书。据统计,整个创建期间全县共评出近百户乡镇、村(社区)级和谐家庭,20户县级绿色家庭,7户市级绿色家庭,15户市级和谐文明家庭,2个绿色家庭创建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试点创建工作。
一年多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泛、活动载体还有待创新、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家庭创建的措施内容
和谐家庭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努力,常抓不懈,各级妇联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趁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新局面。虽说和谐家庭创建的相关文件现已下发各地,在此,为进一步达成共识,有必要再作一强调。
一要明确和谐家庭建设的实施步骤。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分三步走:第一步:20*年9—12月试点创建阶段,现已结束。第二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阶段(时间是20*年1月—2009年12月)。各地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计划,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搞好舆论宣传,营造建设氛围。并通过“家庭节”、“邻居节”等形式,引领全县家庭参与建设工作,并结合实际出台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表彰先进,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一共是三年建设时间,过程比较长的。大家要清楚,不是今年搞一下就过去了,要每年坚持搞。第三步:总结提高,不断完善阶段(到2010年止)。届时将召开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树一批市、县级和谐家庭典型,举办和谐家庭建设成果展示会,建立和谐家庭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共创和谐文明,家家争建和谐家庭”的氛围,为和谐*建设夯实坚实的基础。就是说,2010年搞个阶段性总结,要达到主要目标。
二要深入领会和谐家庭建设的精髓内容。和谐家庭是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以往文明家庭创建载体的集中体现。它的精髓内容可以用二十四字来概括,即“以德治家、学习兴家、文明育家、廉洁持家、绿色美家、平安保家”。所谓以德治家,就是要加强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和谐家庭建设全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利用大小会议和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新时期女性“四自”精神、《婚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是非、知荣辱、分善恶、辨美丑,提高广大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所谓学习兴家,就是要继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从基本素养、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引导家庭成员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通过“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万名家长教育工程、母亲素养工程等,使人们普遍接受“知识立家、知识兴家、知识富家”的读书学习理念;所谓文明育家,就是要抓好美德在农家建设等主题活动,在文明育家的基础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陶冶精神情操,养成融洽关系;所谓廉洁持家,就是要家庭成员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理性消费,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所谓绿色美家,就是要以“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以生态建设和节约利用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家庭成员节约和合理利用水、电、气,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农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强化农民生态意识,以治理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开展庭院整治活动,解决各家房前屋后“小天地”的环境问题,营造整洁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平安保家,就是要按照建设“平安*”、“法治*”的要求,结合五五普法教育,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活动,切实做好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调解家庭矛盾,疏通邻里纠纷,积家庭“小安”为社会“大安”。通过扶贫结对等形式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利用“双学双比”等工作载体带领家庭增收致富,营造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家庭和睦美满夯实基础。所以,各地各部门在今后创建过程中,要在吃透其精神内涵中并做足文章,务求取得实效。
三要认真部署,抓好落实。各地妇联要按照全县的整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每年制定相应的创建计划和实施办法,定期研究部署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性。要加强对各类活动的整体策划,寻找合适载体,注重实效。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走形式主义,要有效利用人力、财力,使活动效益最大化。要注重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创建活动与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有机结合。这些活动每年都在搞,有经费、人才保障,社会效果也很好,我们要利用这些现成的平台,借台唱戏,借机办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二是要把和谐家庭建设与“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家庭教育等妇联主要活动有机结合,丰富和谐家庭的内涵。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建设有机结合。农村还要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结合,城镇与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结合。在整合中创新思路,寻找新的办法。各地各部门都有自己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我相信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一定能把和谐家庭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三、20*年县妇联推进和谐家庭创建的主要措施
今年县妇联开展和谐家庭建设主要工作有:
1、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推出了“关注女性·共建和谐”系列活动,其中活动规模影响面比较大,联合文化新闻出版局、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了全县“新农村、新女性、新风采”乡村女性健身舞大赛,掀起了农村妇女参与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代表队,500余名农民妇女参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腰鼓、健身操等12种形式唱响和谐家庭主旋律,讴歌农村的新生活。提升了农村妇女精神风貌,促进了乡风和谐文明。
2、结合巾帼文明示范社区试点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巾帼文明岗、巾帼志愿者作用,整合社区内各文明岗、楼群等现有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今年4月份已在丹峰、瑶琳社区搞了两个巾帼文明示范社区创建试点,并开展了各社区与社区内巾帼文明岗年度服务项目的承接活动。两社区共有11家巾帼文明岗参加承接活动,服务项目达17项,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努力。
3、结合家庭教育,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在5·15和六一期间,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树新风,促和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①5月14日开始至5月19日,邀请北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北京起跑线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余立恒对全县11个乡镇的11所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开展“创和谐家庭,树科学育儿观”家庭知识大讲座活动。各地要做好发动组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②六一节期间,县妇联将联合省级文明岗电信局城区支局综合营业班、塔山幼儿园组织千名儿童在人民广场开展和谐家庭——健康宝宝广场活动,涉及单位和乡镇要组织发动好人员参加观看,并要组织志愿者维护秩序,注意安全。③结合六一,各级妇联要开展”和谐家庭献温情.牵手儿童庆六一”活动,并把组织活动情况及时上报妇联。
4、结合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根据省政府颁发的《*妇女发展规划(20*—2010年)》决定,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对城乡妇女每两年进行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充分利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40%/年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每季一次工作报表,做到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妇科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常见妇科检查率和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5、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6月份-7月份,县妇联将联合县纪委开展干部家属代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会。通过以案说法,讲座、赠书等活动,增强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各地妇联仍可利用村嫂例会、座谈会等形式,根据实际组织廉政文化进家庭有关活动。
6、8月份,县妇联准备召开和谐家庭建设交流论坛,届时邀请各镇乡、街道妇联主席和有关部门妇委会主任,结合各自工作实践,谈想法,献计策。集思广益,为下步各地、各部门和谐家庭建设作指导。
7、10月份,县妇联准备抽调一些人员组成和谐家庭建设巡回指导组,赴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工作。
一、积极推进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
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在南海、顺德通过省教育强区验收后,市政府于去年11月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会议,提出了2005年把我市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了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会议,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热潮,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到今年7月止,全市已有2区24个镇(街)通过了省督导验收。我市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更为坚实。
为进一步加大教育强市建设力度,我局9月底组成由市教育局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两个调研组,对各区对照《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意见》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落实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二天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区在推进教育强区、强镇建设进程中,成绩是突出的,全市建设教育强市的进展势头良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㈠强化政府行为,全面铺开教育强区、强镇建设
⒈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都给予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思想统一、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把创建工作摆上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市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创建强区、强镇策略,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有的区还提出了“分步推进,以点带面,重点帮扶”的工作策略,有力地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⒉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党政真正做到教育工作“六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各区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并形成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镇级教育投入比例更大,村一级办学积极性也很高,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良好氛围,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和机制,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㈡“硬件”、“软件”一齐抓,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创建教育强区、强镇过程中,各区、镇紧紧扣住一个“强”字,在“强”字上做文章,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硬件”、“软件”一齐抓,力争“硬件”上档次,“软件”上层次,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和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
⒈扎实抓好教育“硬件”建设,为教育现代化夯实基础。近两年来,各区按照《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等级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创建等级学校是建设教育强区、强镇的基础工程。目前,全市区一级以上学校已有503所,其中省一级87所,市一级217所,区一级199所,使我市等级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66.6%,特别是优质学位增幅较大,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各区都加大投入,重点建设。目前,全市己有400多所学校建成校园网,80%学校实现了“校校通”,学生人机比例达到9:1,居于全省前列。
⒉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各区、镇把创建教育强区作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契机,深化教育改革。一是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撤并规模小的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据统计,今年撤并中小学达90所。各区还抓好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二是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多元投入的办学模式。采取了“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是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各区、镇都出台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如南海区全面开展了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全员聘任工作,三水区白坭镇也改革了教师聘任制度。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校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⒊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各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改革思想品德和政治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进网络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创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学会学习。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计算机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是加强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坚持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五是突出英语、艺术、科技、信息技术教育等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
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队伍是关键。各区、镇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一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名教师和名校长的培养。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引进高水平教师,优化队伍结构。四是坚持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多途径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目前,全市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㈢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创“强”工作,重在创建过程,重在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优化育人环境,逐步建立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⒈“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较好的落实。部分区、镇教师工资待遇有所提高,镇属学校与区属学校差距逐步缩小。
⒉营造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不仅重视学校的绿化、净化和美化,而且还注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体、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⒊促进社区教育体系的形成。各区、镇以创“强”为抓手,在抓好布局调整、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的同时,重视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区、镇(街)都建有成人教育机构(没有的镇正在建立)、社区文化广场、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站,开办多门类、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
㈣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创“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区、镇教育投入困难不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及学校上等级工作受到制约;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教师队伍结构、水平、能力、流动机制、待遇、管理、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够协调;义务教育“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落实等。
对于上述问题,市教育局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各区教育局局长会议,提出了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和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的新措施。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004年9月23日,我市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今年我市教学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对我市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完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一年来,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健全教学、教科研管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了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我们出台了《佛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基础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等。这些规划和意见,对于我们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㈡教学质量在改革中再上新台阶
⒈教学工作在不断创新中取得丰硕成果。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在国家和省级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教师在全国及省级学科教改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活动、新教材教学课例、网络课件及多媒体课件等评比中,有154人获全国一等奖,248人获全国二等奖,616人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新课程经验交流与成果评价大会”上,我市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8项,市教研室获“优秀指导组织奖”。我市中小学生在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全国竞赛中,有1181人获全国一等奖,1968人获全国二等奖;568人获全国三等奖。
⒉教育特色在实践中逐步凸显。今年,我市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成绩突出。教育信息化有两个突出成果:一是“网络教育应用‘全面解决技术方案’开发与应用”、“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入选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计划;有9件作品的作者获邀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占全省参加面试作品数的43%,其中8件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占全省的80%;1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今年8月,我市还代表省在“第四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介绍。二是我市出台了《关于“英语教学新跨越工程”的实施意见》。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部分试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开设幼儿英语课程。率先在全省采用“人机对话”模式进行中考英语口试试点,定期选派英语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⒊高考成绩在连年提高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⑴上线总人数及上线率再创新高。今年,我市26958人参加高考,上线总人数23251人,上线率86.25%,比去年增加4112人,增幅达21.48%。其中第三批A线以上人数达15389人,占考生总人数的57.09%,高出省12.3个百分点,以极小差距位居全省第2位。⑵高分层人数、重点线和本科线上线人数有较大增长。今年高考,全市总分800分以上的考生33人,700分以上650人,比去年增加了48人,其中佛山一中叶树蓁、柳昕同学的语文,南海石门中学欧阳尚夫同学的综合科荣获广东省高考单科状元。全市考生上重点线人数3277人,比去年增加1152人,增幅高达54.21%;上本科线以上人数7416人,比去年增加1505人,增幅达25.48%,创历年增幅最高水平。⑶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人数有新突破。全市美术、音乐、体育类考生上线总人数1968人,比去年增加680人,其中本科线以上775人,比去年同批增加了188人;上第三批线1193人,比去年增加了492人。美术类上线1343人,比去年增加489人;音乐类237人,比去年增加83人;体育类432人,比去年增加91人,成为高考新的增长点。
㈢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⒈科研力量增强。2004年申报立项课题399项,课题研究从纵向、横向拓展,队伍不断壮大。
⒉科研课题等级高。近年来立项的课题,有全国“十五”科研规划课题与其子课题、省与省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13项,全国和省其他有关部门的子课题、实验校课题30多项。2004年获得立项的课题中,重点规划课题35项,一般规划课题339项,备案课题25项。
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立项课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围绕发展优质教育、区域素质教育模式、新课程实验、主体性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模式等开展研究。结集出版了《探索、求实、创新》、《区域教育新追求》两本优秀教育论文集和一本教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集《理念、探索、求真、创新》以及教育科研专题课题成果编著《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㈣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初显成效
课改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七大变化:一是教师角色的变化。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参与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二是教学行为的变化。由以往的孤军作战过渡到团队的紧密合作;由素质单向型教师过渡到素质综合型教师;由拘泥于教材过渡到开发课程资源。三是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师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四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开始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五是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坛等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思路层出不穷。六是课堂的变化。课堂氛围变活了,以教材知识为教学中心的现象减少了,教学面拓宽了,师生关系平等了,师生感情融洽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七是考试制度与教学评价的变化。发展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㈤招生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我们坚持“依法治考”,“依法治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和招生环境。一是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是考风考纪宣传教育落实到位,涉考人员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了违纪作弊行为的发生。三是逐步推行网上巡考工作,推进考场建设。四是高中阶段学校扩大面向全市招生规模,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填报志愿和录取,实现档案电子化,开展英语口语考试和信息技术考试试点工作,实行了计算机辅助考试(即“人机对话”),首次启用中考网上指挥系统,确保了考试过程中考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五是小学、初中的入学办法以居住地为依据,遵循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在户籍所属区的范围内升学。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照顾和优惠政策。
三、举办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系列活动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二十个教师节,我局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㈠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我局制定了《佛山市教育系统2004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方案》,围绕“安教乐教,丰硕人生”的主题,按照“隆重、热烈、高雅、务实、简朴”的原则,精心策划了第二十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教师节表彰大会,有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有慰问活动,有文艺汇演,有教师代表座谈会,有教育行政机关篮球比赛等。例如,9月6日至8日,由我市近年来获得国家或省、市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的9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佛山市教育系统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先后赴各区作报告。9名教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感人事迹和“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每场报告会的听众均达1000多人。9月7日,我们分别召开了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和市直大、中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阻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商教育改革发展大计。
㈡活动组织规格高,气氛隆重
为开展好今年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我局特别重视提高活动的组织规格,确保活动隆重展开。首先,成立了佛山市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杨晓勤、苏年福以及局纪检组组长吕宝生、局助理调研员陈瑞虹任副组长,各区教育局局长和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在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各项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注重以政府名义开展活动,使活动定位较高,气氛浓重而富有影响力。如9月8日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佛山市人大主任黄龙云带领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大会。会议由副市长杨锡基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绍棠作了重要讲话。五套班子领导还分别为今年被评为佛山市教育系统的50个先进单位、300名优秀教师和20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颁了奖。9月6日,组织有关人员分两个组分别赴各区慰问生病住院治疗的教师代表。这次慰问,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体现党委、政府对教师的尊重与关怀。
㈢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上述认识,我市把今年教师节庆祝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在各项活动中,省、市各家新闻媒体纷纷跟踪报道,使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不少群众和教师评价说,今年教师节活动内容如此丰富、组织规格如此之高,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教育。同时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全市广大人民教师不断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们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今后将继续团结一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而作出更大贡献。
四、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国家教育部决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我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精心筹备、周密部署、大力推进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㈠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稳步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顺德、南海、禅城区在认真总结义务教育课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又进入课改实验;三水、高明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也于今年秋季开始全面进入课改实验。要求教师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㈡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开发地方课程
我市从实际出发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南海、顺德、佛山三套信息技术地方教材。南海区还开发了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等地方课程教材。
㈢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构建支持课改的创新平台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课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网上教学系统和网上教研系统,实现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度共享,使一大批既有出色的学科能力、又有过硬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运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展示学科内容的丰富世界,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㈣大胆探索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夯实课改基础我们注意加强研究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关系,在评价的方式上重视创新。在完善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成长记录袋的同时,还进行了学生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测验与考试的改革。不但关注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信任,而且意识到测试中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重要性。随着教师对评价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以人文化的测试来评定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努力做到让学生测试前轻松自信,卷面设计富有人文色彩,题目要求活泼有趣,测试内容注重整合,测试成绩重在激励。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激励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忱。
在世纪之交进行的这场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鲜明地反映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推动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已全面进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把课改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一费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是切实治理学校乱收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项重大举措。“一费制”的推行,不仅有利于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有利于落实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推进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两年多来,我市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一方面坚决狠抓治理乱收费,一方面不断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以及全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费制”工作不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按省的部署,从2002年秋季开始,我市中小学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义务教育阶段收取书杂费,高中收取学杂费。全市中小学收费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实行教育收费公示,统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统一亮证(广东省教育收费许可证)收费,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中小学收费票据,统一实行中小学收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实行“银行代收,学校给票,财政返拨,教育监管”的模式。
2003年底,按省“一费制”以外收费的有关通知精神,我市教育、物价、财政、纠风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的通知》,经市政府批准下发执行。我市中小学“一费制”以外收费采取由市定项目、各区定标准的办法,解决了我市实行“一费制”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使我市教育收费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我市“一费制”收费项目,一是“一费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高中学杂费。二是“一费制”以外收费项目:⒈可统一管理收费项目(省定项目):住宿费、高中阶段的择校生择校费、城镇中小学生体检费、高中阶段会考费(毕业考试费)、军训(或实践活动)发生的食宿费、城镇中小学校服费等6个项目。⒉可选择性收费项目(市定项目):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费;补课费;代订杂志、教学资料费;校外活动费;膳食费;校车接送交通费;节假日兴趣活动费等7个项目。
在落实“一费制”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执行“一费制”的自觉性。我市各级政府、学校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国家、省、市的“一费制”政策,使“一费制”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群众监督的社会氛围。
二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确保“一费制”工作得到落实。我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实行“一费制”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工作来抓。⒈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由市纠风办牵头,成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工作小组,并成立了治理乱收费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⒉统筹安排、专题研究工作。⒊市教育、纠风、物价、财政等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
三是积极筹措经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全市实行“一费制”收费后,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学校每学期约少收入1.08亿元。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运作,各级财政加大了投入。如顺德区2003年财政增拨教育经费2.1589亿元,解决了教育经费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问题;南海区平洲街道办2003年从财政增拨教育经费40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所属学校经费不足问题。
四是加大对贫困生扶持力度,建立扶贫助学制度。我市特别重视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2003年全市中小学减免了特困学生22815人,累计减免书(学)杂费1252.91万元(其中省补80.6万元),保证了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五是完善教育收费制度和健全监督机制。我市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加强对实行“一费制”的监管,有效地遏制了自立收费项目、擅提收费标准等违规收费行为,使教育收费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⒈落实收费管理责任制。各中小学校均有收费责任人,使教育收费管理责任制得到落实。强化了责任追究,有效地抵制乱收费行为的发生。⒉坚持开学初(春、秋季)的教育收费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违规违纪收费现象消灭于萌芽之中。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全市各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⒋市、区两级审计局、教育局都能适时对学校的收费进行专项审计,通过审计加大监管力度。⒌设立收费监督举报电话。市、区已建立了群众举报制度,加快了电话举报、来信来访的处理速度,化解各种矛盾,稳定了社会大局。
当然,在实行“一费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一费制”标准搞“一刀切”不尽合理。目前,全省“一费制”是以三类地区划分标准(广州、深圳、其他市),这与我市经济水平相比,显得相对偏低;以我市为例,虽属一类地区,但高明、三水与南海、顺德的经济条件有明显的差别,也划分为一个收费标准,显然不够科学合理。小学的书杂费各年级差异甚大,但按一个标准收费;初中各年级的学习科目也有很大的差异,也按一个标准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再如,“一费制”标准偏低。⒈书杂费最高限价定位偏低。由于“一费制”书杂费包含了课本费、练习本费,而且收费标准比实行“一费制”以前有所降低。据禅城区统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前后对比,实行“一费制”一年减少收入约1000万元,由此造成学校公用经费不足。⒉“一费制”的书杂费未能考虑到计算机、英语教学和目前开设的新课程改革的课本资料增价等因素,这无形中减少了学校的公用经费的开支。⒊课本费、练习本费应按实际发生数核支。现在的做法,主次不清,书费杂费不分,既容易出现书费杂费混用、互侵互占的现象,也不利于财务的管理和监督。
⒋练习本属于个人消费,使用多少因人而异,“一费制”中涵盖了练习本费是不合理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脱离学校实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亟待研究解决。
六、开展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教育公平、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市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结合本地高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资助规定和办法,完善了各种配套措施,保证了不少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随着高学的扩招、市外生源及B线学生的招收,我市高校贫困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目前已建立起相应的高校“奖、助、贷、补、减”多元化的扶贫助学体系,如设立奖学金、推行学生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等制度,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制度和“学校从所收的学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制度。经过实践探索,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初步统计,2003年全市在校贫困大学生1792人,受资助的贫困生1785人,占贫困生总数的99.6%,扶贫助学资金共214.19万元。其中,有276人申请和办理了助学贷款245.5万元;89人了减免学费,总金额为13.45万元;158人享受助学金,总金额为10.37万元;有794位贫困生领取了奖学金,共73.74万元;有2784人次参加了勤工助学,学校支付勤工助学资金117.9万元。另外,有244人办理了缓交学费手续,缓缴学费76.32万元。顺德高职院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比较好,2002年助学贷款资金为23.63万元,2003年为117万元,预计2004年助学贷款资金将超过210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我局最近制定了《佛山市实施教育扶贫助学工程指导意见》,已报市政府审批,待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成立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
为切实抓好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工作,我局8月份成立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考核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彦荣任组长,副局长、局纪检组组长、局助理调研员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任组员。考核小组日常工作由组织人事科负责。考核小组还向社会公开了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服务行为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此举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了局机关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
八、出台《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应变能力,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局7月出台了《佛山市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一是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风灾等。二是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如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爆炸、危险品污染或泄漏、火灾、交通事故、中毒、疫情等。三是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事件。重大如罢工、罢课、游行、示威、上访等。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把统筹城乡居民就业问题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坚持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逐步走出一条既能促进充分就业,又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二、明确统筹就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㈠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两个适宜”和谐*的要求,落实市“*”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与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分类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充分就业责任,切实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并重的就业管理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业致富”的良好氛围。
㈡目标任务。健全促进就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帮扶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新成长劳动力实现就业。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满足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要求。力争到201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业研发体系、扶持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年均3%以内,至2010年非农就业比重达到90%;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力争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城乡劳动者初级技能提升1万人;具有初级技能的城乡劳动者向中级技能提升培训1万人;具有中级技能的城乡劳动者向高级技能提升1000名,其中技师500名,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15%,技师和高级技师达2%。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管理制度
㈠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凭证管理制度。打破“城镇劳动者”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身份界限。凡本市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或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就业服务。
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改革现行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办法,建立城乡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实行定期抽样调查与日常登记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监测体系。
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失业保险金促进就业作用,探索建立推动就业的市级网络管理中心、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公共技能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广东省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暂行规范》要求,加快完善统一工作职责、统一业务流程、统一资料台帐、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设施标识、统一人员配备标准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将其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居(村)委会,形成市、镇(区)、社区居(村)委员会三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㈣健全劳动力供需信息制度。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劳动力供需信息。加快开通远程可视招工系统,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引导外省市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劳动者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鼓励优先安置本市劳动力就业。
四、完善统筹就业政策体系
㈠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并由镇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分类登记、逐人建档、专人帮扶。困难群体,本《意见》特指本市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列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军烈属家庭成员;享受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贫困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计算年龄最晚截止2007年12月31日);失业干人员;失业伤残军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等。持有《*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2、对岗位不挑剔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在30天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3、实现自主创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经营三个月以上的,发给一次性创业扶持金。
4、优先获得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
5、按照智力扶贫方案,贫困家庭子女可免费就读市高级技工学校。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使困难人员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给予就业安置费奖励和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应为所聘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费之和计算,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仍由本人负担。
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兴办来料加工、就业服务等就业实体,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的,在办公场地费、办公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给予资助。
㈡推进城乡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城乡青年由无技能向有技能、初级技能和中级技能转变,切实提高其技能素质和市场就业能力,促其充分就业。“*”期间,未获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城乡青年培训率应达100%,经培训获国家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率不低于80%,就业率不低于95%,就业回流率控制在15%以内。城乡青年,在本《意见》指本市户籍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列人员:初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且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因缺乏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毕业后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的;因缺乏就业技能,或因技能素质偏低导致由就业转失业,长期失业的35周岁以下青年。上述人员均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初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且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初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补贴,培训期限为2至3个月。
2、大专以上毕业生,因缺乏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毕业后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的,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免费青年见习计划培训服务,跟班见习期为3至6个月。
3、因缺乏就业技能,或因技能素质偏低导致由就业转失业,长期失业的35周岁以下青年,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就业技能或初中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限为2至3个月。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城乡失业青年就业,使城乡失业青年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费。
企业吸纳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安置费。
㈢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技能素质,提高就业稳定率。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对象包括本市农村下列户籍人员:符合国家法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愿望;从事农业生产年收入低于市统计局公布上年度农村人均年均收入。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就业技能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限为15天至1个月。
2、已成功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但因技能素质偏低由就业转失业的,可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提升培训服务。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发给一次性职业介绍费。
㈣完善自主创业服务政策。自主创业是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凡本市户籍具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城乡劳动者和已成功实现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一次免费“产生你的企业”和“创办你的企业”自主创业培训,以及政府免费提供的创业项目设计、开业指导和手续办理、创业后续服务。
2、已成功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一次免费“改善你的企业”或“扩大你的企业”培训服务。
3、政府投资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各类市场,应将不少于30%的摊位,优先租赁给持有《*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的人员经营,并按规定减收租赁费、摊位费、市场管理费和卫生清洁费。
4、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年内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各项费用(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创业,可享受国家和省(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有关税费减免扶持政策。
5、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行灵活就业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在个人负担应缴部分的前提下,给予不超过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补贴标准按企业为其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费之和计算;无固定用人单位且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险种的应缴额度的50%补贴。
充分发挥市高级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创业培训基地的作用,组建创业专家自愿服务团,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学习掌握工商、税务、财务、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创业基地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每成功创业一户给予一定奖励。
㈤完善鼓励企业吸纳本市劳动者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招用本市城乡劳动力。凡招收本市户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城乡失业青年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就业岗位补贴。招用本市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的企业,各镇区应在管理费、租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凡向社会提供“青年见习岗位”、“技能实习岗位”、“技师工作站”的企业,给予相应职业培训费补贴;凡对员工开展在岗和转岗培训,所需经费可按本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计入成本,税前列支,专项用于本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充分发挥市高级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市重点以上职业中学(理工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作用,采取分片负责方式,为城乡劳动者就近参加培训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妇联、残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部门办学积极性,开展全市妇女、残疾人专项培训,提高其技能素质,促进其就业。
㈦完善政府购买成果政策。充分发挥培训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办学单位、企业、行业参与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快形成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工人的需求,定期公布政府购买成果的培训项目(工种)。凡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对象,可到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并根据自身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和求职愿望,自由选择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㈠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充分利用设备设施资源和人才资源,为职业技术学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学员提供规范的职业技能实习条件和环境。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并向社会提供技能训练服务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
㈡鼓励行业和企业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是高技能人才使用主体,也是培养主体。各行业(协会)和企业集团要把职工培训纳入人才强企和企业发展规划,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或企业集团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依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和设备设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师工作站,建立技师培养制度,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交流、研发攻关等活动,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技术学院(校)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定单式”培训,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协调和指导,开展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培训规划,提出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比例标准,指导、组织和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㈢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对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复杂、操作性强和企业急需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作场所的能力考核与业绩评定方式进行考评;在生产实践中确有绝招绝活,能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生产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可破格直接认定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法定证书。国家和省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就业。对国家规定的技术复杂及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有重要关系的职业,实行职业许可制度。用人单位招用此类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于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其就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
㈤建立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发挥社会荣誉和经济利益双重激励作用。每两年评选10名“技能人才培养导师”、10名“优秀技能人才”、20名“能工巧匠”和60名“技术能手”,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和一次性奖励金。同时,设立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名师带徒、技能竞赛、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等奖励项目。用人单位、社会力量也要积极奖励获得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奖项的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统筹就业保障机制建设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统筹城乡居民就业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把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作为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促进就业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全市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各镇区促进就业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㈡落实资金投入。促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工作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各镇区党委、政府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促进就业资金投入机制;市财政在原安排的促进城乡就业资金规模的基础上,根据省有关规定,提取上年度征缴失业保险基金总额的8%用于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列入市财政促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年度预算,并设立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
㈢强化监督检查。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在资金申报和使用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克扣、截留、挪用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改正,追回全部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审计局、监察局,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每隔半年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