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顶岗实训总结

顶岗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29 04:08:26

顶岗实训总结

第1篇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的深化,高职院校均将顶岗实习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加以推行。所谓顶岗实习指学生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它不同于传统的见习、实习教学,也不是在虚拟课堂或模拟场景中学习,而是在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所,以准就业工作人员的身份来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承担相关的责任,学到将来所从事工作的直接经验。它是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巩固,并在各项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岗位能力的过程。这需要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以确保顶岗实习质量,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学校重视、学生认同、企业欢迎的教学活动。

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是保证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形势下,加强过程管理以提高实习质量,成为各高职院校一致追求的目标。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加强顶岗实习,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方向不符;企业重视学生劳动轻视学生培养,协管职责缺失;学校重视实习单位落实轻视学生实习过程管理,监管职责淡化;学生实习流于形式;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不到位。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制约着高职学校的发展。有鉴于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实习学生、实习单位、高职院校三方面调查获得丰富的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技术,了解学生校外实习现状,对影响校外实习质量的主要原因作探索性研究,构建适合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

要确保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和完善的机制。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为例,我院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科学的发展,秉承“人本关怀,全程照护”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外合作,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推进护理专业综合改革,创新专业建设机制,共建院校合作平台,夯实“院校融通、学做一体、实境育人”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归纳如下:

1 强化实践育人,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牢实的基础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将护理专业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综合实力强,人才培养模式可供示范的省级重点专业;并将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乐山市医药卫生行业继续教育基地和乐山市护理技能培训考核中心。学院是首批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近年来建设和完善了人体科学馆、基础护理实训室、外科护理实训室、ICU护理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语音实训室等。确保各种实验与实训开出率达到98%以上,其中核心技能实训达100%,校内实践教学时数占校内教学总学时数40%以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顶岗能力达到要求。

2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联动

校外实训基地的规范建设是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练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分有效的途径,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每年护理系新建校外实训基地3~5所,目前共建有校外实训基地54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2所,示范性实训基地两所,紧密性实训基地2所,合格实训基地50所。学院与每个校外实训基地均签订相应的实习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学生实习与管理中的职责。由三所附属医院(其中两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包括川大华西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总院、乐山市人民医院、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等校外教学或实习医院的构建,为“院校融通、学做一体、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提供了保证。

3 做好实习学生管理工作

图1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示意图

对顶岗实习各个环节和影响顶岗实习质量因素开展研究,制定出管理计划并认真施行,同时不断总结提高。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主要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岗位采用学院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顶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落实,其中统一安排的岗位做到与课程教学、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相结合,主要选择课程开发合作单位、毕业设计课题合作单位和学院就业基地;而学生自主顶岗需填写《自主顶岗申请表》,由专业主任审核岗位的专业吻合度及企业指导教师的符合度。确定岗位后学生需和学校、企业共同签订三方协议,专业依据岗位类型下达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针对顶岗学生分布相对分散的特征,为强化过程监控与考核,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以及校企紧密合作关系,实施了由1个网络管理平台(顶岗实习网站)、2个课程目标(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提升)、3个监控要素(工作状态、指导状态、就业状态)、4种指导途径(WEB交互、现场指导、电话指导、EMAIL指导)、5项考核内容(出勤考核、工作日志考核、工作量考核、工作质量考核、总结答辩考核)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具体工作方案如图1所示。

4 健全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引导高职院校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如连录虎强调:“加强管理举措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主张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①

(1)在校的能力导向,确保了学生顶岗实习前的能力。坚持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护理岗位所需能力与素质为核心,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加强选修课程设置,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对主干课程的建设,并与医院、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训指导教材。力求做到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和国家护士执业资格相对接、教学过程与一线工作过程相对接,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吴素敏、王丽蕊等提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首先需进行顶岗实习前的准备与动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到位、关爱到位,实习结束后要注重总结与提升。”②在实际运用中也可融入。

(2)完整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我院是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由学院教务处,护理系教务办,护理系专业主任,护理系实习指导教师,医院医教科(医务科)和护理部共同负责实习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制定教学和实习管理制度,编写实纲和实习手册,使实践基地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护理系教务办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实习人员,发放实习生反馈记录表;组织召开一年一次的实习工作会议,参与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会议,研讨新形势下改进生产实习工作的办法,使之更趋完善。专业主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实纲。进一步修订《毕业生顶岗实习手册》,加强实习过程全程监控。修订后的《毕业生顶岗实习手册》以学生完成各科实习项目为重点,详细记录实习中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并由带教老师作出评价。学院对评价条目进行细化,要求带教老师对评价栏目逐栏作出评判,体现评价的客观性。确保每个学生的实习质量。

(3)专人实习管理。护理系教务办负责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实习人员,发放实习生反馈记录表;定期召开实习工作联系会议和各实习医院的带教老师会议。护理系教务办,护理系专业主任,护理系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各实习医院实习生的定期巡回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医院对学院教学的要求,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全程监控。

5 用人单位反馈意见

第2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实习管理 管理模式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56-03

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以往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缺乏独立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合理,评价与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同时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与企业合作程度低等等问题。这导致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只注重实习单位的待遇,忽略实践技能的锻炼,经常由于种种原因中途放弃实习,更有一些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出现只盖章不实习的现象。为了确保实习实训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与广西山云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柳州东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合同,将这些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企业。联合校企双方的专业教师及技术人员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集中实习,统一管理,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系统规范的训练。以下主要介绍我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的建立

为了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校企双方选派专业人员组成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包括负责顶岗实习的系部副主任、生物技术专业带头人及相关专业老师、企业生产部副部长以及负责学生培训工作的企业技术骨干。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的构建旨在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完成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管理小组负责整个顶岗实习的计划制订与组织实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细则,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内容与项目,构建学生督导检查与日常管理机制以及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为顶岗实习保质保量地实施奠定基础。

二、加强学生管理

第一,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召开全系范围的实习动员大会,并与学生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通过签订承诺书,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顶岗实习时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要从学生向企业员工进行转变。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与团队精神。

第三,教导学生学会沟通交流。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不同于学校,而且企业社会员工的成分相对复杂,因此如何与企业的员工沟通交流,如何与领导沟通交流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会的,这也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第四,在实习过程中,有校企双方老师的指导与管理,同时也进行学生自主管理。挑选工作表现优秀且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协调处理组员内部的问题,做好学生们的日常安全工作,汇报学生的工作出勤情况,做好同学之间的团结工作并及时向带队老师汇报同学的思想动态、日常工作情况。

三、加强企业管理

企业是学生顶岗实纲与计划的制订者,也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与场所,安排轮岗作业。在学生刚进入企业的时候,企业对学生宣讲企业文化,让学生对所处的企业产生一定的兴趣,并能安心于企业工作。

企业指派技术过硬、具有丰富带徒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老师。企业技术人员的职责就是负责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根据实习计划,落实顶岗实习的任务,做好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并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强化实践技能、职业素质的训练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参与学生实习鉴定工作,依托顶岗实习管理的平台,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状况和思想表现。企业技术骨干还负责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填写好《顶岗实习工作日志》以及《顶岗实习考核表》,使得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进行后备培养对象的考察,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的才能,看看是否可以有可用之才。这样也为企业进行了后备人员的培养。

四、加强顶岗实习带队教师队伍的建设

顶岗实习学校带队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专任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与较高的教学水平;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能够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和技术开发;具备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与良好的沟通能力,负责实训期间的学生管理与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的沟通工作,担当企业与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队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实行相互帮助,优势互补,分别负责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加强沟通,相互配合,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学生带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在岗考勤、业务考核,同时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及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维护学生的利益,帮助学生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指导学生撰写专业实习报告,做好学生工作日志,顶岗实习鉴定等相关工作的检查工作,确保整个顶岗实习能够按期进行。

五、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评价方法

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考核指标由企业与学校共同根据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制订,并实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技能、平时工作表现、安全生产纪律状况、团队精神以及出勤状况等等。考核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指导老师共同打分,且企业技术人员占60%的权重,学校带队教师占40%的权重。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分阶段进行,每周实习进行一次小评,两周实习进行评价总结,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同学们在轮岗之后进行工作总结。同时还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日志、工作周记、月记、实训报告、自我鉴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按20%的比例评选实训优秀学员。

在实习结束后,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实习报告等三部分进行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为30%,40%,30%等。毕业设计考核可以根据顶岗过程中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一两个问题评判学生将学术理论应用到工作实际中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评判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组织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构成评委会。答辩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保质保量地进行,学校教务处成立督导组进行全程跟踪与检查,定期到企业检查工学结合的执行情况,与企业领导、学生及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交换意见,了解校企合作情况、技能培训、实习实训以及学生在企业生活学习的相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作阶段性的总结与信息反馈。通过督导与检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督导管理体制。

六、结论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企业实地的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了解,强化了学生职业道德和确立了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职业途径,推进了高职教育的“职业化”进程。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工作,从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通过生产实践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变得更为理性,做人做事的方式也有很多改进,提高了自己的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的全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双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综合职业素质也得到很好的提高。

通过规范系统的管理,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提高,以往毕业设计所存在的抄袭、低劣的论文数量大大地减少。而且,通过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质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学生就业率增高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接受企业提供的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了解到与自己今后就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念,就业自信心也有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自开展顶岗实习以来,有一部分学生被企业留下来继续工作,且作为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养,其他大部分学生也找到了很满意的工作单位,而且均有良好的发展。

(三)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校企合作共建的顶岗实习平台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设备以及实训场所等供学生实习实训。学校利用校内的教学与科研条件为企业进行新员工的岗前素质、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培训以及老员工再培训,系部的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工艺改进、新品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带队的老师在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参与了企业一线的生产,不断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研发能力,同时教师对岗位、企业及行业的需求了如指掌,对以后的顶岗实习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填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师力量不足的状况。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与实习企业均可以得到很大的收益。企业可以优先争取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渠道筹集资金,引进企业新建实训厂房,节约经营成本,通过政府支持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与实习学生,企业可以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从而形成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培训、生产实践以及科技研发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紧密型合作局面,达到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目的,充分实现校企双向互补,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朱于芝,张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3(6):87-88.

[2] 姜云,邱立姝.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2013(4):138-140.

[3] 周登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0):222-223.

[4] 凌成树,李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考评方法探索[J].电子世界,2013(3):147-148.

[5] 尚润玲.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4):92-93.

[6] 潘雅辉,何光明.浅谈TQM理论在高职酒店专业实习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3(4):76-78.

第3篇

1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意义

技工院校、企业和教师作为顶岗实践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各方在顶岗实践活动中就推动力度、施行质量和执行效果如何考评和管理是落实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关键环,科学、合理的考评管理体系反过来又会成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的指挥棒。为此,做好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工作,能有效的保证技工院校教师到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的实效性。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是推进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技工院校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技工院校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将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内容,必将进一步促进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

1.2 是推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必然要求技工院校教师具有一体化教师的素质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是根据客观的考评管理体系,运用全面、系统、规范的技术手段,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情况和成果作出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和评判。因此,积极落实技工院校教师到相关企业、行业参与生产、服务、管理活动,并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进行有效考评,是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1.3 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有力推手

技工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是技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更是提升技工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技工元宵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专业知识培训、科技攻关、产品研发,能有效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平台。技工院校教师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动态,大大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通过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能有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2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现状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技工院校培养一体化教师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的技工院校都能按照人社部文件精神要求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但是,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监管却不太规范,顶岗实践的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估还存在很大漏洞,譬如,前往企业、工厂的教师,是迫于形式下去挂职,还是真正地顶岗实践;顶岗实践的效果如何,对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是否有提高,对于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否有帮助等等。由于大多数的技工院校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使得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反馈,顶岗实践的效果不太理想,很多流于形式,一些学院仅简单地以实践日记、单位评价等来验收,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

为了防止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这一工作流于形式,规范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整个过程,有必要构建一套针对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实施性强的顶岗实践评价机制,对顶岗实践教师进行跟踪管理评价,并对后续的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起到很好的督促导向作用,真正实现以企业顶岗实践来提高教师理论教学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提升技工院校的师资水平。

3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的制定和构建

3.1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应当公平公正、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师顶岗实践情况,应当真实的反映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及成果。为此,考评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技工院校在制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时主要依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建立考评管理体系,要保证考评管理体系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真实情况,考评管理指标要客观公正,要排除个人因素和个人情感对指标的影响。一套公正和科学的考评管理指标,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考评管理体系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3.1.2 激励性原则

一套公正、科学的考评管理体系,能够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活动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通过考评管理,使教师在顶岗实践时明确考评管理标准、奖惩标准,最大程度的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完成顶岗实践,充分发挥考评管理体系的激励功能,提高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3.1.3 导向性原则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要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要能够切实引导教师真正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将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现场最新的生产经营动态信息,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标准的应用,真实体验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的实际过程,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以点带面,影响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顶岗实践活动。

3.1.4 可行性原则

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指标在制定时,要清晰明确,层次简明,评价标准易于教师把握和度量。对于能反映评价对象本质,但又难以量化的指标,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3.2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体系构建的步骤

技工院校教师顶岗实践过程时间跨度较长、涉及的范围面较广,因而对其成效的考评管理要依据不同的环节建立不同的指标,并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构建考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并征集考评管理指标内容,在讨论征集时应尽可能的考虑到教师顶岗实践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指标内容应尽量广泛、全面。其次,依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对所征集的指标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类和筛选,以保证评价指标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这两个阶段得到的评价指标内容,必须经过必要的实践检验,以确定考评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3.3 技工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考评管理的内容与指标

根据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要求,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设三级、二级、一级,最高级为一级,三个级别的标准依次递进。三级一体化教师,主要通过考察观摩、岗位操作、技术演练,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中、高级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教学班级管理和一体化教学场所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典型任务。二级一体化教师,主要开展规划设计、技术革新、技术服务和企业员工培训等工作,并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策划、预备技师一体化课程教学和企业学员中、高级工培训等任务。一级一体化教师,主要担任企业顾问,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产品技术研发、科研项目攻关、企业技术咨询指导等工作,并参与企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及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企业顶岗实践后能完成学习任务设计、三级及二级一体化教师指导和一体化课程教学综合评价等任务。

考评管理体系的内容与指标根据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后的能力要求,主要指标内容包括:

1)教师自我评价:教师本人对顶岗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自我考核评价。每一位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结束后,都要按时上交顶岗实践工作日志,撰写顶岗实践总结、调研报告,开展专题报告会汇报实践心得,同时填写《顶岗实践总结表》。

2)顶岗实践单位评价:在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期间,由企业负责教师顶岗实践期间的具体工作,协助教师制定并完善顶岗实践工作计划,对教师顶岗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并对其顶岗实践过程进行考评管理。主要包括教师顶岗考勤、顶岗态度、生产任务考核、实践任务完成情况、实践技能提升情况等方面。

3)同行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否引入企业一线案例、教研活动中是否提出建设性意见、实训教学中的动手能力是否提高和是否能带动教学团队共同提高等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评价: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效果如何,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学生评价主要从顶岗实践后的教学水平是否提高、课堂教学中是否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实训教学中技能水平的高低等方面进行评价。

5)校内督导组评价:主要包括顶岗考勤、顶岗实践总结、顶岗实践专题报告会、教学中是否引入企业一线案例、企业调研报告等方面。

第4篇

关I词: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创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中职学校对如何搞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却显得比较茫然:眼下中职学生既有春季班,又有秋季班,既有参加技能大赛的,又有参加高考的,使学校工作尽显纷繁忙乱,严重影响校企合作进程。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构建中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充分体现就业导向原则和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才是中职教育的根本出路。

一、构建中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各专业要研究制定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要详细规范本专业校企合作的时间保障、操作程序、管理机制、评价办法、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课程开发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总体教学工作,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

(二)完善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教学模式(一、二年级)

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并重。鼓励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胆更换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适当降低理论课程难度,增加实验课程比重,实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学中做、做中学,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日后参加专业实习实训打好基础。

(三)构建多元化校企互动模式组合(三年级)

不同专业之间有较大差异,总体应呈现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如农业类专业以“顶岗实习”为主,“弹性”实习为辅;小学英语教育等专业采用就业实习的模式,即哪里就业就到哪里实习;数控、化工等专业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汽修、机电等专业采用订单培养的模式等。另外,工科类专业可以在顶岗实习基础上,安排“工学交替”式生产实习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可以主动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另外应大胆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核心内涵是校企深度合作共育技能型人才,因此发展前景光明。

二、创新中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一)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校内课堂管理采用“管评结合”机制,即“常规管理规范化+听课评课常态化”;顶岗实习管理采用“协议规范”机制,以校企合作协议规范双方各项事务,明确责任义务,同时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目标责任管理,校企双方联合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各项事务和过程管理。

(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校内教学评价采用“考评鉴结合”机制,“考”是指教师年度考核和学生学业考试考查;“评”是指评教活动;“鉴”是指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评价采用“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综合评价”机制,顶岗实习结束时出具顶岗实习鉴定书,作为学生毕业和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三)制定顶岗实习保障机制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其运作质量直接决定校企合作的成败。必须建立健全顶岗实习保障机制,确保顶岗实习达到《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质量标准,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发展升级。

1.成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由校企双方的业务主管领导和双方选派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

2.重视顶岗实习制度建设:如制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顶岗实习信息反馈制度、顶岗实习评价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目标责任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为顶岗实习保驾护航。

3.做实顶岗实习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分组定岗、签订协议等内容。

4.严格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统一安排落实,学校选派专业教师驻留实习企业,与企业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专业指导、事务管理、成绩评定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校企双方选派的指导教师要定期向顶岗实习指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对指导教师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5.确保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顶岗实习质量标准,校企双方认真研讨,选好实习项目,并通过其他配套机制,确保预期的顶岗实习质量不下降。

6.严肃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讨论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制成《顶岗实习鉴定书》,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根据拟定的评价指标评分定级,由双方盖章生效。

7.落实顶岗实结反馈:顶岗实习结束后,由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汇报,向全体师生进行情况反馈,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善顶岗实习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8.提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实现企业资金、技术与学校设备、师资的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学校依托企业办专业、依托产业促教学的办学模式,不断提升顶岗实习水平和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现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缺乏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后劲不足。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力,建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分担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构建企业和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发展格局。

第5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改进措施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综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有效方法。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职院校经过不断摸索和创新,各专业的顶岗实习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并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财会类专业近年来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应从细节入手,加强管理,以提高财会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

财会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

1.顶岗实习受到高度重视,工作开展有章可依,有序可循

目前高职院校都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16]号文件的精神,学校上下对顶岗实习工作都非常重视,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反映,并且对顶岗实习的组织机构、过程管理、成绩考核都有相应的规定,并且需要学生提交相关的书面材料,来反映顶岗实习进行的重要结点和事项。这些都说明学院上下对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视,整个工作有章可依,有序可循。

2.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环节完备,要求明确,管理严格

学院对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各系部也细化了具体的规定,并对顶岗实习直接负责人――指导教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通过这些要求,能定期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加强了对学生的控制,保证了顶岗实习安全、有序、有效地进行。

财会类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

1.顶岗实习中校企合作的模式还不够丰富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院校财会类专业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和企业的合作模式还相对单一。

表1 顶岗实习开展方式对比

2.指导教师尚无统一明确的载体来完整记录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过程

目前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必须要提交和完成的书面资料,系部也都制作了学生用顶岗实习手册,将学生需要了解的顶岗实习有关规定、需要填写上交的表格包含在内。但是对指导教师,系部则是规定了指导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需要提交的相关资料,但没有统一要求教师对自己的管理指导工作进行记录,平时跟学生的联系主要借助电话、短信、QQ、邮箱等工具,对学生的实习单位的变动、实习中存在问题的交流指导这些相关信息,没有一个统一的载体进行记录,信息零碎分散,管理中多有不便。

3.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考核规定粗略,不够细致

目前的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对成绩考核作出了要求,但只是给出了大体构成项目和分值比重,具体的评分内容和评分标准并不明确。评分项目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过程完成情况,考核表只有实习单位给出文字性的评价,没有对学生在基本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4.对顶岗实习工作完成后的分析总结针对性不够

目前,系部要求顶岗实习工作结束后,指导教师必须提交顶岗实习工作总结,但是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总结,该做什么相关内容的分析并没有明确说明,总结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突出反映,削弱了总结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反馈的重要作用。

细化管理,提高顶岗实习效果的措施及设想

1.编写顶岗实习教师指导手册

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期间和学生的沟通情况、实习问题反馈和指导情况、辅导学生顶岗实习技术总结的撰写情况、学生实习相关资料的提交情况,有必要设计编写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记录手册。手册按每名学生单独设页,可以将需要记录的内容一一列示,还可收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图片信息、荣获奖励的情况。对于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学生,实习结束后,可将这些学生的信息页抽取出来,按专业单独另归成册,再较长时间地持续关注,这些学生可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参与以后的专业教学,如为在校学生开经验报告会,和其所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在校生作专业技能演示讲解等。

2.细化量化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内容和标准

重新梳理考核项目,将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内容细化量化,明确各个考核项目具体评价标准,设计各个项目的评价表,对学生进行打分。

表2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项目及标准

3.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形成有效数据

在学生返校进行顶岗实习答辩前,应根据当年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可重点放在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意见反馈上,也可将调点放在学生的实习单位、岗位变动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调查上,还可以将调点放在校内教学活动在实践中的适用情况等。总之,调查表的内容可以灵活确定,但每次总结之前必须要先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4.积极尝试多样化的顶岗实习模式

⑴订单合作模式。这是目前会计与审计专业顶岗实习中采用的主要模式,每届订单班人数在30人左右,虽然相对于会计与审计专业每届大量的毕业生,订单班的作用有限,但是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单位的情况学校知根知底,双方信息交流通畅,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管理。

⑵通过往届毕业生建立松散机动的合作模式。往届毕业生中有部分与带课教师或班主任都保持长期联系,这些学生因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了解,有时会主动与学校联系,希望推荐毕业生,这样就能为更多的会计与审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但是因为这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其实是通过往届的毕业生建立起来的,所以合作的稳定性较差。如果能够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后续跟踪和联系,建立起往届毕业生信息跟踪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资源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改善会计与审计专业顶岗实习的外部环境,提高对顶岗实习的控制和管理。

⑶尝试联系一定数量的会计事务所,以付费的方式接受实习机会和实习指导。会计事务所相较于其他的单位,能提供多一些的机会,而且有些事务所或记账机构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还提供会计实习指导的服务,但这些机构的资质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保障学生持续稳定的实习,所以可以尝试联系几家实力相当的单位,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是否能让一些联系顶岗实习单位有困难的学生进入到这些单位进行实习。

⑷将企业财务人员请进学校,进行双向合作。对那些短期内尚未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可以尝试将单位的财务人员请进学校,针对一些会计岗位的基本要求、实际工作流程、重要工作方法等内容组织若干次小型的培训,将实际工作带进学校,一线的从业人员对学生的影响会更直接,通过与从业人员的交流,学生能真切地获得行业发展、岗位要求的相关信息。同时相当于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岗前培训,增加学生的上岗机会。

⑸引进虚拟实训平台(VBSE),作为顶岗实习的有效补充。会计专业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单位一般难以容纳大量的学生同时在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短时间内的轮岗也比较困难。目前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则可以实现多岗位的仿真实训,软件设计业务仿真、流程仿真、岗位仿真,对系部无法提供充足的顶岗实习单位、学生自主联系又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以先通过虚拟实训平台进行业务演练,熟悉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业务处理流程,为下一步进入实习单位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穆秀英:《高职顶岗实习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当代经济》2011年第2期。

[2]李军雄、曾良骥、黄玲青:《地方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1期。

[3]刘剑英:《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1期。

[4]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职教论坛》2010年第11期。

[5]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5期。

[6]凌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国内综述》,《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29期。

[7]牛翔:《高等职业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组织模式的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3。

第6篇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义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符合顶岗实习岗位要求的岗位数量较少;(2)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不足;(3)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不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本文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了方案指导,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在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顶岗实习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提供研究思路。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交流法。针对理论研究分析出的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解决的办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教师中、学生中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现状调查研究

(1)根据研究目标选择调查样本学校,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及内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到位情况,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就实习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企业希望的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管理的难点企业对顶岗实习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障碍等问题调查。

3.3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问题研讨

通过召集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建立的方法、保障体系等问题研讨。

3.4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前续工作环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职业认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及时总结、奖惩分明,树立榜样、传承优秀,以赛促学、巩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从学生实习分配环节关键点,实习过程管理环节关键点,后续管理过程关键点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主要从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身份,实习地点,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

3.6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研究

(1)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分析。通过对调查样本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顶岗实习的质量。(2)顶岗实习校方管理现状分析。从实习阶段教学全过程系统性,培训教育及时全面性,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性,实习基地选择的科学性,师资选派和管理情况,兼职教师管理学生的体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分析。

3.7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内涵研究: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2)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研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3.8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研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准职业人。因此,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2)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研究:采用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统一在一张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标准进行评价,构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3.9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该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标准应有利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标准应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该标准应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该标准应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实施步骤

4.1 项目申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项目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

4.2 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

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尽量多有用的理论文献资料理论学习,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及时掌握最新教研动态和相关资料,为本项目找到理论依据,以及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具体做法。

4.3 项目调查、探索阶段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全国范围内部分涉及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解决方案。

4.4 项目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进行实践。(2)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各班学生顶岗实习,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3)形成实践结论,形成阶段报告。

4.5 项目完善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推广,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2)完成最终成果报告,并提交报告。

4.6 项目结题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项目研究资料,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5 预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从顶岗实习前续工作、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后续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5)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研究得出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内涵,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6)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得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7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专业 顶岗实习 模式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其最终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处理好“高素质”和“应用型”之间的关系。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难以依靠学校教育环境来实现的,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允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联动,才有可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实现这种育人模式、妥善处理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关系的最有效的手段。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概念及特点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具体指代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三年的高职学习过程中,用两个学年完成基本的专业学习任务,第三学年按照所要上岗的职位进行顶岗实习,其中的“1”多指最后一学年,或指三年教学时间中总计一年时间顶岗,或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比较长,贯穿于“1”阶段的始终;二是教学环境真实,学生是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完成岗位任务;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学校的在校学生,一方面是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不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还要作为企业员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顶岗实习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实质上是理论教学与学生做人的本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其本质特征是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两个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使培养的人才尽可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开发岗位上接受训练,寓教学于实际生产、科研之中,达到学有所长、一专多能、毕业即能上岗工作的职业教学目标。学生在第三学年必须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工作,融教、学、做为一体,在真实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进行为期一学年的生产性顶岗实习。

二、商务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的构建

1、明确指导思想,加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同

通过日常渗透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积极开展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模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将高职教育理念认同列入学生教育重点。教师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进行宣传。通过日常渗透创造使学生尽快认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索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是顺应了高职教育大众化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愿意实习。同时,从强调提高综合索质和就业竞争力的角度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并不强求专业对口。要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强调职业索质与职业道德的培养。顶岗实习可有多样化的实习岗位选择,只要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只要与所学专业有联系,并不必苛求一定专业对口。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本身,从而让学生安于实习。并且教师还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做普通劳动者的思想。

2、突出实用型实践课程设置,保证各个教学环节与顶岗实习紧密对接

实用型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把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和商务技能训练放在突出地位。以英语为实践课程的教学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商务技能训练。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注重关键能力。如商务谈判、商务函电、进出口单证制作等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必备技能训练,体现以培养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英语技能为中心的专业实践课程特色。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并保证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基础理论教学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习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可以打破本科制的理论教学框架,将知识按专业技能项目重新组合,突出模块式教学特点。如商务英语语音模块、商务英语听说模仿模块和商务英语听说交际模块等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块,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中,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准确设定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明确规定实训目标和实训内容,采用符合实训内容的实训方法和手段,使实践课程核心化、技能具体化、方法多样化。其次,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重视实践课程的效果评估,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使实践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3、分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突破制约顶岗实习的“瓶颈”

按照企业需求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突破制约顶岗实习的“瓶颈”,解决“工”与“学”的矛盾,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尽管商务英语专业已普及多年,但实践教学环节依旧薄弱,其文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难度,学校学习与岗位培训脱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岗位能力差距很大等问题的存在。这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不相吻合。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基于对构成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对相关教育原则及人才成长规律的综合考虑,创设“工学结合、做学合一”的仿真式商务职场情境,使学校学习与职场学习紧密结合,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需以“校企合作”为专业建设方向,校企合作应是全方位的合作,包括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验实训等,都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企业参与和推动,校企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分层次推进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外实践、校内外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蕴含不同的实践教育内容,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学生搭建了从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逐步掌握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知识和技能、直到形成岗位任职能力的系列教育实践平台,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可参见图1)。

图1、“分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示意图

4、加强过程指导,提高校外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在实习期间,应加强实习过程指导。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是指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参与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学院、企业,还包括政府,甚至学生本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包括学生实习之前的管理、顶岗实习中管理、顶岗实习后管理三个阶段。其具体特点为提高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严把思想关;建立审核制度,严把单位选择关;重点抓好中期检查,严把指导关;抓好后期管理,严把考核关;抓好评优管理,严把成绩关。每个环节的管理质量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整体质量,因此对每个环节细化管理并严格把关,实现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过程管理,可以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是要积极推进“三个导师队伍”建设,即学院老师在实习初期的心理、岗位特点等的指导,实习全程老师对学生的工作监督与管理,以及实习后期的就业指导。其次,要设立实习就业干事,作为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参与到学生实习的全过程。再次,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和实习教学基地,并聘请“实习指导师”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实习指导和职业培训。最后是要健全校外指导管理制度,对实习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同时,要将课堂搬进企业,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规律、认知规律和现场教育的特点进行分类。将适合在学生毕业实习阶段,在企业现场教学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教学内容分离出来。采取校、企教师联合在企业现场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零距离”接轨,以提高校外教学质量。

总之,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理论与应用的综合性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开启了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顶岗实习既不是见习期,也不是试用期,它是高职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全面做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马庆发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外国教育资料(上)(下),1996。

[3]陈华容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改革传统实习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

[4]李丽 工学结合“2+1”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探[J].高职教育在线,2006。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07-03

目前,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顶岗实习,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设置了学生顶岗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既是我院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其目的是为了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顶岗实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会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正确定位就业;另一方面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近几年来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顶岗实习过程的实施

在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分别安排了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企业顶岗实习单位必须是与我院正式签订过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事业单位,而且这些单位提供的相关实习岗位必须与该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性,通过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有助于学生提前就业。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载体,有助于学生实现学校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从而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学院相关部门和专业相关教师协作,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等积极建立该专业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了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制订了一系列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标准及管理办法,在制度上保证了校企双方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依据互惠、共赢发展原则,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期劳动力调剂、相关应用性课题研究、为企业储备技能型人才方面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强化技能训练,达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

以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签订相关校企合作协议的顶岗实习单位有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余杭农产品检测中心、海通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农科院质量标准研究所、杭茶院、杭州乐乐食品厂、杭州诺加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余杭农产品检测中心、浙江省农科院质量标准研究所、杭茶院等为浙江省内权威检测机构,承担着省内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检验任务。学生在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与培训下,亲身体验了现代食品检测技能和检验制度,通过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锻炼,与单位员工的互相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学生的工作表现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实习单位的充分认可,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明白了谦逊严谨的处事风格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为人做事方面,学生也懂得了遇到问题时就要多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虚心听取领导的教诲,大小事情严格按照工厂流程办理,培养了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2.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岗位。为了确保学生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顶岗,食品专业一是根据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安排相对应的岗位,与相关企业协商,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保证学生顶岗和轮岗的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于有少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明确的就业单位,希望提前到该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在满足实习单位与专业有较紧密相关度的前提下,签订相关自主顶岗实习协议,同意学生进行自主顶岗实习。以食品2013届毕业生为例,这部分学生最终都在顶岗实习单位实现了顺利就业。因此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岗位,有助于学生提前就业。

二、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为了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让学生能通过顶岗实习真正提高职业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学院对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组织、管理和考核办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达到实习的预期效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统筹安排顶岗实习的准备阶段。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是顶岗实习活动的主体,学校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企业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直接管理者。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设立了三级管理机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和顶岗实习学生小组,实行“分级负责,企业协助”的管理机制。

在顶岗实习组织过程中,首先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学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深入了解顶岗实习有关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考核管理办法》、《专业顶岗实习工作安排》、《顶岗实习鉴定手册》等,向学生提供校企合作企业的相关顶岗实习岗位,让学生自己选择顶岗实习的单位和岗位,如果某个实习单位学生报名人数太多,专业再进行协调和沟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对后期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生在认真学习顶岗实习的有关规定基础上,签订《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并以具体某一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小组,确定小组长和专业指导老师,保证在实习期间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有事及时向单位和学校指导老师请假,不做有损实习单位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2.人性化管理顶岗实习的实施阶段。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在顶岗实习期间有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和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其中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由顶岗实习单位指定,具体负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职业技能指导;校内实习指导老师由专业安排,具体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学院顶岗实习网上管理系统、QQ、E-mail、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学校要求学生每周在顶岗实习网上管理系统上传周记一次,把一个星期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校内指导教师在网上管理系统上每周批改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实现远程指导,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有些问题解决需要现场指导,校内指导老师会尽可能克服时间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去企业看望学生,具体解决某些问题。

虽然各个专业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前,组织学生进行了“岗前”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告知学生进入企业后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工作人员的基本心态、企业管理的原则等,以企业的“员工”身份进行实习,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企业,增强适应能力。但在顶岗实习的第一个月,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问题,他们还是没有改变自己学生的角色,觉得企业的管理比学校管理严格,甚至有的学生觉得“苛刻”,因此校内实习指导老师需要不断做好学生、企业相关人员的沟通工作。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如:实习期间的住宿问题、生活设施的改善、学生每天的工作时间问题、网络周记的上传等方面及时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做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工作,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对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同学及时进行岗位调准,同时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开始一个月的学生周记及时批改,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变化及时劝解,把问题及时解决,以此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在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沟通和协调下,学生会很快转变自身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想法,对顶岗实习有了一个统的认识,这在实习初期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能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总结考核阶段。在顶岗实习的考核方面,企业指导老师最具发言权,因此为了客观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参与,将企业考核和学校考核有机结合,两者各占一定比例。企业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企业期间的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实习结束后在学生实习鉴定表的最后一页上进行填写,并对学生的总体表现给出优、良、及格等成绩,企业指导老师签字确认后加盖单位公章有效。

学校考核主要由校内指导老师的评价为主,校内指导老师主要依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各环节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一是学生在实习期间是否每周都按时上传周记、周记的完成质量等;二是校内指导老师会按专业要求对各个实习点进行现场指导,认证听取企业员工对学生工作表现的反馈,并结合学生每天要求填写的日常工作记录等;三是顶岗实习结束后,专业组织一次顶岗实习交流工作,各个实习单位推荐一位学生对整个小组在实习单位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以PPT形式汇报,同时邀请下一届本专业的学生参与,让下一届学生通过与高年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以学生真实的企业顶岗实习经历为案例,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最终校内指导老师综合三方面的内容给予考核评定。

顶岗实习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加强校企双方深层次的合作,依托于本地行业背景的特殊优势,按市场要求重构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个校企合作共赢的“双赢”机制,各方应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88-89.

[2]黄晓林,唐全,张毅,等.药学专业高专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42(6):710-711.

[3]卢飞跃,渠川钰.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1-52.

第9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教师教育一体化

近年来,不少师范院校在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践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山西忻州师院从1997年以来,至今已组织近6 000名本、专科生到忻州市所辖的6个县市的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西南师范大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面向西部农村教育的“顶岗实习”计划;南京晓庄学院教科院2006年5月实施研究,建立“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模式,师范生到农村实习,置换出教师到学院免费培训。“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模式为构建职前和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搭建了一座桥梁,既职前教育了顶岗实习生,又继续教育了置换教师,同时推进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步伐,是一项“实习学生、置换教师、大学教师”三方共赢的高师教育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顶岗实习,有助于师范实习生的职前教育

(一)教育观念的树立

实习生们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对新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初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了民主意识。

(二)专业精神的感染

通过顶岗学习,实习生们感受到优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成熟的工作作风。这为他们立志当好老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教学技能的熟练

实习生学习了课堂教学的导入、提问、引发学生兴趣、把握课程重点和难点、控制课堂局面、制作教学课件、写好板书等教学等技能。

(四)班主任工作的了解

在指导老师的细致指点下,实习生们熟悉了如何观察和了解学生,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组织班会、如何进行成功的家访等班主任工作。

总之,顶岗实习为职前教的师范实习生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他们所学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得以在课堂上经受检验,并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二、置换培训有助于实习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

所谓置换培训就是用两名小教专业的大三本科生暂时顶替一名小学教师的岗位,把那名小学教师置换出来进行免费短期脱产培训。

短期培训的模式是研修培训,采用“自主学习、专家引领”的方式,培训内容设计为行为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观摩、反思和总结四个部分。培训以一项专题研究为纽带,围绕专题组织讲座、读书、研讨活动、专门技能讲解与培训、现场实践与研究、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培训的目的是:

1.教育观念的更新。培训中传递了大量新的、有效的信息,介绍了不同角度和多个层面分析问题的思路,更新了培训教师的教育观念。

2.科学素养的提高。培训中补充和更新了教师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科学素养。

3.专业能力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育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置换培训为疲于应付繁重教学任务的农村教师、骨干教师们参与继续教育,提供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使他们来得安心,学得踏实,他们可以利用被顶岗的时间补充知识、更新观念和发展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师资的更新,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

三、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有助于高等师范院校改革步伐的推进

(一)顶岗实习,是提高师范院校实习质量的有益改革

顶岗实习推进实习制度改革,增强实习环节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传统实习,很多城市中、小学出于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不放心,不愿意让实习生承担正式的教育教学任务,实习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实习的低质量必然影响师范生的能力培养,这是师范院校实习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而在顶岗实习中,将农村学校设立为教学实习基地不仅为师范生提供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场所,而且师范生承担了正式的教育教学任务,其职前教育经验和教育能力有全方位的实习和实践,能从根本上整合师范生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有利于师范生自身能力的建构。

(二)顶岗实习有利于推动师范院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

当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全面启动之后,高师教育系统现行体制的合理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顶岗实习是师范专业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师范院校内部教育体制改革。顶岗实习以顶岗教学为基本要求,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标准高、压力大。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需要调整完善与顶岗实习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大幅度强化对师范生的教师技能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更要突出师范专业的实践性、专业性和学术性,使师范生不仅能应用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学能力,而且能把握课程标准,尤其在“新课改”实施的情况下,掌握学科教学力度,学会教学设计,学会组织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学习等。

(三)置换培训充分展现了大学优势,有助于师范院校的整体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专业期刊资源,还有高素质的专家队伍。置换培训为大学教师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专业优势。这些优势发挥得越充分,意味着培训的实际成效越高。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既有英国“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培训的优点,又具有美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特长。它不仅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的问题,而且密切了高师院校与农村基础教育的联系,也促进高校与农村办学建立起“合作、互利、双赢”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进一步、长期的发展,使合作双方取长补短,既有助于师范院校的整体发展,又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殿.贴近基础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爱满天下.2007,(3-4)7-11.

第10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 不稳定 思考 对策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机构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员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的实习。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的教学模式被大多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所认可。通过顶岗实习,学员所学知识与技能得到较大提高,并增添了大量实用技术与技能。由于身份转换和环境变迁,学员在顶岗实习期间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例如监管不力、效果不明显、安全事故较多等等。在诸多问题中学员顶岗实习不稳定的问题最为突出,笔者就此进行了思考。

一、学员顶岗实习现状调查

今年以来,湖北省远安县就业培训中心组织专人深入顶岗实习定点企业对就业培训中心和职教中心顶岗实习情况进行回访,走访所有顶岗实习学员,发现在定点安置企业中“进得去、留不久”的不稳定问题相当突出。笔者参与走访了八家顶岗实习定点企业、497名顶岗实习学员,家家企业有人流失,近50%的学员离开原学校推荐企业或调整过实习岗位,统计结果见下表。

二、解决学员顶岗实习不稳定问题的策略

1.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育为武器

(1)总结经验教训,扎实做好实习指导。在校期间,学校应把实习指导作为学员离校前的必修课,提高学员的技能等次。强化国情教育,认清我国仍依赖于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的现状,企业效益也大多依托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普遍存在加班加点的现象。由于结构调整,新型企业不断产生,老企业也都正值改扩建时期,企业环境相对落后。

(2)顺应时代潮流,切实做好实训工作。学校应解放思想、转变角色,增强市场意识,提升服务意识,开设具有前瞻性的学科,重点培养服务当地经济或企业急需的人才。要加大投入,模拟企业实景,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为学员顶岗实习与就业做好知识、技能储备。

(3)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心系学员。学校要建立健全顶岗实习辅导教师制度,加强学员顶岗实习期间安全意识、安全生产、业余生活的教育、指导。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心理疏导。要建立偶发事件、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保证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实施。

2.以企业为平台

(1)提高认识。人力资源建设是企业建设的当务之急。企业要提高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认识,增强人力资源就是生产力的认同感,建立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经营好企业人力资源。要落实顶岗实习员工指导教师制度,发挥其作用,利用班组长的影响,留住员工,培养员工,初步建成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

(2)校准目标。员工素质的提高是企业档次提高的第一要务。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所涉岗位大多技术含量低、动手能力要求高,对于他们来说,学起来、做起来并非难事,只要指导教师高标准、严要求,一定会达到既能完成生产任务,又能培养优秀员工的目的。要有计划地考查员工,有步骤地进行岗位轮换,挖掘有潜质的员工,造就稳定的员工队伍。

(3)健全制度。企业文化的形成带来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形成。对于企业来说,规矩的形成就是制度、文化的形成。企业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薪酬制度诱发员工的主动性,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企业要从衣食住行入手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从环境建设入手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从企业眼前利益出发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的规定规章,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形成员工当家作主的氛围,建设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建设稳定员工队伍。

总之,为了破解企业中顶岗实习学员不稳定的难题,需要学校、企业正视实情,扬长避短,形成有效的、社会认可的校企合作模式。只有这样,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壮大才会有稳定的员工队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项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教职成司[2010]145号.

[2]史朝伟.关于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J].管理学家,2009(7).

第11篇

Abstract: For thepost internship process management of students, after three year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 summaried a proven "Four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was praised deeply by college, enterprise and parents, that was "college competent, and enterprise supervision,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nd parents assistance". This system obvious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tudents'' post internship, and showed sharp features with the control and comments of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s.

关键词:顶岗实习;“四管”制度;校企双元制

Key words: post practice;"Four Management" system;dual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66-02

0引言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顶岗实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累计实际工作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途径[1]。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格特质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实践、技能考证的同时,必须到校外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四管”制度的提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往往在施工企业第一线,由于实习学生分散,工作场所的不固定,作业面的变化和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一直是个难题。我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在对学生顶岗实习严格过程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深受学院、企业、家长好评的“四管制度”,即“学院主管、企业监管、学生自管、家长协管”。学院主管是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工地巡视检查,配合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系部做好学生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企业监管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学生自管指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家长协管指对实习期间违纪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协助学院和企业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

2顶岗实习“四管”制度的实施

2.1 学院主管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体系,完善实训流程,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综合监控体系[1],学院学工处、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学院主管”。在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指导下,系部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小组,并制定《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巡查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责是:联系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和项目,与企业项目部协调与沟通,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按照相关制度对实习学生全过程监控,组织对学生实习效果考核评价,确保顶岗实习质量。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运作程序[2]见图1。

每个实习班级,视人数多少配2-3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均为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系部、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要加强沟通,共同承担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①辅导员要与实习指导教师多联系。②教务处、系部要与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多联系。③实习指导教师要与实习企业多联系。④学院要与实习单位多联系。

2.2 企业监管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学院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必须接受学院和企业双重管理。实习期间,将学生纳入企业内部管理,除了校内的实习指导教师,学院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现场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实行“企业监管”。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贯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更是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来。如企业与学院合作制订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协助学院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落实实习场地、劳保用品等。

第12篇

我们了解到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在楼盘交付业主使用时需要大量的较专业的人员协助完成交楼工作。于是近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设计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课程,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岗位供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全真的企业环境里进行实践,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造能力。

二、混年级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组织学生到H房地产公司进行为期三周的顶岗实习,任务为协助业主完成收楼工作。面对交楼、客服、验房、签发证件等工作,企业通过面试在大一到大三学生中筛选出近200名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显然这些学生从知识结构、心理特点、专业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在前期的企业培训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低年级学生易骄傲,不能吃苦;高年级学生易浮躁低落。在动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非常热情兴奋,积极参与面试,特别是在某些高年级学生未通过面试时,进入面试的低年级学生无形中会产生一种“我比师兄强”的心理。带着这种骄傲的心理进入岗位后,低年级学生却由于缺乏对社会、行业的理解,容易因为辛苦轻言放弃,给实训造成阻力。而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经过多次顶岗实习,能更好地完成较为辛苦的工作。但同时也由于实习经历丰富而热情不足,实习时比较浮躁。

2.低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明显较低。在企业顶岗实习中,涉及到物业管理实务、房地产法规、房地产营销、消费者心理、礼仪与口才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虽然企业提出不需要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低年级学生也可以胜任,但在培训中仍能发现低年级生对“容积率、得房率、产权”等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高年级学生经过多次顶岗实习,对企业培训的内容接受得更快。

3.不同年级的学生综合素质差别不大。在企业培训的某些环节,如礼仪培训,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差异不大。很多低年级学生因为热情,表现很好。

三、问题中蕴含的契机

以上问题在混年级培养中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些问题,校企经过思考研究,也发现一些契机:

1.实习的针对性更强。到企业顶岗实习能够让大一学生提早了解企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学习上更有针对性,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大一学生在随后几年的学习中能结合实践学习书本知识,迅速打通思路;大二的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通过实际工作对自己的知识、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并及时查漏补缺,为就业做准备;而大三的学生通过全真的实践,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2.企业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训练相关专业技能。例如:学生应用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与装饰材料等建筑类课程理论知识,通过跑盘、熟悉小区,加强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了解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布置、装饰构成等,来熟悉楼盘,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又如:学生应用房地产法规、房地产项目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公关与礼仪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掌握业主收楼流程,包括核验业主收楼通知书、购房合同、付款收据等材料,使业主凭身份证办理收楼手续;指导业主到财务收款处交清收楼余款、契税、装修押金、装修垃圾清运费,并办理委托银行划账(管理费)手续;陪同业主到现场验收房屋,业主若提出质询、改进意见的,应与业主进行沟通协商并达成书面协议并根据协议内容解决交房中存在的问题,发工作联络单至工程部或开发部进行改善(限期完成);业主若没有提出问题,则指导业主填写相关表格,包括房屋验收交接表、业主档案表、房屋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业主公约、装修手册、ID卡发放使用管理规定、水电天线开通程序;如有业主需要钥匙托管,则签署托管责任声明书,若不需要,移交房屋钥匙,业主签收。

3.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企业顶岗实习不但培养了学生市场调研、市场营销、商务谈判与合同签订的能力,楼盘管理、收楼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还能使学生通过实习,清楚地了解自己,调整学习目标,培养学习积极性。另外,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全局观念,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能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混年级顶岗实习的改革

综合上述思考,校企双方通过调整,形成新的模式———进行混年级编组,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既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也能让学生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都得到成长。新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混年级编组实习。打乱学生的固有圈子,每个小组按不同年级混合编组,并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任小组长。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工作,能够在心理上相互调节、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学生脱离自己习惯的班级群体,和师兄、师弟在一起,能更好地学习如何快速融入新的职场环境。针对学生骄傲、浮躁等心理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缓解。低年级学生看到高年级学生的表现,能发现差距,也更容易坚持;高年级学生看到低年级学生的优秀表现,也容易产生迫切感,激发工作热情,并能在专业上“传、帮、带”低年级生。

2.建立轮岗制度。顶岗实习中不同岗位对能力有不同需求。如服务岗的人员要具有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办证岗的人员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验房岗的人员则需要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往企业喜欢采用定岗后不再轮换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企协调下,制定良好的轮岗制度,让学生在各个岗位都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特点、优势。

3.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多进行交流、反馈。以往顶岗实习结束后学校才让学生写实习小结进行总结。现改革为在顶岗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三天进行一讨论,并写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