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时间:2022-03-03 03:1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第1篇

按照叙述方式的不同,叙述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平叙、补叙五种类型。其中顺叙、倒叙、插叙是最常用的三种类型,而平叙和补叙只是在大部头的作品中才会用到,短小的文章一般不常用到。

1.顺叙。顺叙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事情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容易操作。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只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叙述即可。它的好处是能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我们学过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很好的典范。《别了,“不列颠尼亚”》以时间为序,文中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时间,把英国交出香港管辖权的全过程一步步地写出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以空间为序,按参观顺序依次介绍奥斯维辛的大门、毒气室、焚尸炉、灰砖建筑物、长廊、地下室,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了奥斯维辛监狱的特点。

2.倒叙。倒叙和顺叙不同,它不把事情发展的结果放在后面,而是放在了前面,让人先知道结果,然后再慢慢地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倒叙不仅可以突出事情的结果,而且还可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这个方法不是可以随便用的,一般只有在突出“结果”或“片段”的时候,才可以使用。

另外,并非只有把结果和原因颠倒的才是倒叙。比如有时作者把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这也可以说是倒叙。所以,倒叙时放在前面的不一定是事情的结果,也可以是那些最重要的或最突出的片段。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开篇不是说事情的结果,而是说梁任公先生的讲演给自己留下的深刻记忆,这是先把最突出的片段告诉了我们,然后才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慢慢地介绍了梁任公先生到清华大学演讲的过程。

3.插叙。插叙是指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介绍人物或者丰富故事的情节,作者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再插入另外一件事或者叙述事件的另一些情况,对原来叙述的故事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事件更加完整。

运用插叙一定要分清主次――叙述的故事为主,插叙的内容为次。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黛玉还没有见到贾宝玉时,有一段心理描写:“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把未出场的宝玉在黛玉心目中的初步印象勾画出来,为进一步写宝玉的出场作了铺垫。

4.平叙和补叙。平叙是按照两条叙事线索,不分先后,平行地分别介绍故事发展过程的方法。它一般是把同一故事中两个人物放在不同的场景中分开介绍,到了一定阶段再让两条线索交叉或重合。它可以把那些头绪繁多、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条理化,一般用在较长的文章中,如《水浒传》《林海雪原》都使用了这种手法。

补叙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在文中插入一段话或者几句话对前面讲述的内容补充交代,从而使故事情节有头有尾,结构完整。插叙和补叙虽然看起来相似,但是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插叙的内容去掉后,对原来故事不造成影响,而补叙的内容如果去掉,那么这个故事就不完整了。另外,插叙的内容必须在文中,而补叙的内容可以在文中也可以在文末。如,在《智取生辰纲》的末尾,作者补充交代了吴用怎样用计把药放到酒里。如果作者不交代这些,在读者心里就会永远有个谜,前面的情节也显得不够完整。但是像《林黛玉进贾府》里插叙贾宝玉的那一情节,如果去掉,对于本章小说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应注意区分倒叙、顺叙和插叙这三种叙述方法。倒叙和顺叙的区别是,结果最突出的片段所在的位置不同。结果和片段在文章的开篇,那么是倒叙;如果它们在后面,那么是顺叙。插叙和顺叙是前者为辅,后者为主。插叙和倒叙的区别是,倒叙的结果必须在前,而插叙的内容却可以根据需要放在文中除了开头和结尾外的任何地方。

第2篇

1.教师的课堂语言过于理性,情韵不足。由于教师的语言过于平淡,表达生硬,不够生动形象,缺乏感染力,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音韵美荡然无存,学生自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无法集中注意力,提不起积极主动发言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教学中知识讲授的同时,又重视情感因素。教师如若能灵活的运用“煽情”的艺术,就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流,使其更容易、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语文教师如若在课堂上一味的“发号施令”,只会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应做到“有教无类”,须时刻注意不能对学生评头论足,甚至讽刺、挖苦等。中学生自尊心强,过分的指责只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课堂活跃气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微笑,给学生以真诚感、亲切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能一味的批评和纠正,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多给学生关心,让学生信任老师、喜爱老师,在教师自身情感的带动下,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喜爱上语文这一学科。

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放到了与知识和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具有情感因素的活动,它包含了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情感对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一、以多媒体增加直观性

传统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只需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讲完一节课,但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而现代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轻松地解决这问题。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大自然四季之景,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的描述了古时战场上的宏韬伟略,如罗贯中的《空城计》;有的描写了少女丁香般的哀愁,如戴望舒的《雨巷》……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要渲染的氛围,不是靠语文老师口头描述就能轻易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有些课文中所写的故事年代久远,甚至于跨越国界,学生无法身临其境,也就无法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如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体验、感知作品中作者寄托的情感以及文字所刻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如在教高中教材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文时,学生们对标题都会存在疑问。“奥斯维辛”是什么?是人名还是地名?标题写了“没有什么新闻”,可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呢?作者拟这样的标题不是错误的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语文教师就应慎重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解释奥斯维辛是德国纳粹在波兰最大的集中营的同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图片,对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再介绍学生观看有关的电影片段,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犹如亲眼目睹法西斯的残暴,激起学生的愤怒,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以及为有这样的一段历史感到痛心和悲哀。这就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对文章的疑问便可迎刃而解。当然,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图片和影片片段时要注意,不能整节课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观看,虽然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也忽略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二、朗读课文,传递情感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们也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很多优美的篇章,它们都含有美的情感。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具备朗读的能力,用优美的语言朗读课文,打动学生,传递情感。语文老师的示范朗读尤其重要。

《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句话虽然讲的是为政者,但同样适用在教师身上。历史上有这种情况:在政治或学术方面有权威性,即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人,他的举动乃至生活爱好,往往为人们所模仿而扩散开去,所谓上行下效。[1 ]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雨巷》这一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发挥示范作用,注意音量、音调、音速,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戴望舒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启迪学生进行想像,引入文中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创造了很多美好的意境。教师可以启迪学生借助想像和联想,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发挥想像,我们可以领略到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光;感受曹操在《观沧海》中所描写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壮阔;体会杜甫在《望岳》中描写苍翠的峰峦延绵不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感受《斑羚飞渡》中,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悲壮,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四、师生交流讨论,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 [2 ]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情感的投入,没有情感,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意。教师强烈的情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当然,教师的这种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只有真挚的感情才是感人的。

教师除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以真情去打动学生,也要注意看待问题和沟通情感需换位思考。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距,语文教师往往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成人的要求去制约学生。中学生本身的逆反心理较强,他们都还只是未成年,或者是在生活知识方面不如成年人。如果师生间没有进行情感交流,没有换位思考,会因为立足点的不同而产生分歧。一旦产生所谓的“代沟”,师生之间自然有了矛盾,这是教学的大忌。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要把自己换位成学生,换自己为未成年,换位思考,这样可以使语文教学趋向于人性化、人文化。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中学语文教师已不再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应注意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注释: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导入艺术

前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之前运用精彩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课堂导入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无关

这种现象容易在新教师的身上发生,有些教师由于刚才大学毕业,缺乏语文教学经验。急于把大学时学到的导课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刻意追求导课的新奇独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形式,没有理解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导入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将课堂导入的作用发挥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认为课堂导入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就不会认真的聆听教师的讲解,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对课堂导入不够重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任务过于繁重,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光是追赶课堂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就已经心力交瘁了,将精力主要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和教学重点的分析上。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教师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带过了,有的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甚至没有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开始语文知识的学习,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对课堂导入不够重视。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堂导入方式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讲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然后由故事引出教师将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当然,教师的投入才能引发学生的投入,所以教师应调动情绪,用动情的语言进行传达,才能更好的收获效果。

比如,在学习《琵笆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高山流水》这首乐曲,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氛围。然后,教师给学生讲伯牙与子期相遇的故事,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及时的进行课堂导入:“本文的作者白居易遭到贬职时也如伯牙一样寂寞,为流落他乡不被人理解而忧愁,就在此时他遇到了知音,从一曲琵琶中听到了弹奏之人与他相同的际遇,为弹奏之人的弹奏水平所折服,那么白居易的知音究竟是谁呢,他为谁写了这篇《琵笆行》呢?”通过课堂导入及时地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文中,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影视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影视作品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让学生理解在易水送别时,荆轲说出“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对荆轲的感情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篇文章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下的罪行,教师可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进行课堂导入。题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优秀应试作品有很多,《天堂之路》、《战争中的女人》、《兵临城下》等都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师让学生观看这一类的电影,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明白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影视作品,或者是在课堂上播放电影,通过电影中的某些画面或者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三)利用对联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写对联,让学生理解课文。对联是中国特有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对联,但是在书写对联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然后进行《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的学习,教师书写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让学生对出下联。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对学生对出的对联进行分析,从句式、内容、平仄的能够多个角度来解析,评选出对的最优秀的学生。通过对联的书写进行课堂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和仿写能力。

结论

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课堂导入的途径十分丰富,在生活中发现的亮点,或者与别人交谈时听到的某一句话,都能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入。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课堂导入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导入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艳敏浅.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导入方法[J].软件:电子版,2015(10):382-382

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已经成为每位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前提

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便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学生与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不同见解,教师要发扬民主教学精神,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保护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与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力有关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延展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语文水平,将学生灵活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利于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协作性的小组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担负起自身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责任,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例如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角色的分配工作,创造适宜讨论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讨论的结果给出中肯合理的评价等。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从学习讨论中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写多练,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讲解《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针对造成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总结,最终得出造成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封建礼教的迫害,使祥林嫂精神上受到了压迫,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伏笔;周围民众的冷漠愚昧,麻木无情导致了祥林嫂精神上受创,使其悲剧命运不可逆转;祥林嫂严重的迷信思想禁锢了其精神,是其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学生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已经从鲁四的嫌弃、婆家的无情和“我”的无能等表面原因,深入到对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人物性格等方面原因的思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效果。教师培养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就会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创造条件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因此学生与教师的见解不同自是在情理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有不同的见解,敢于向固定的认识和观念提出质疑。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做好因势利导的工作,引导学生从质疑到解惑,然后再产生新的疑问,如此反复的探究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努力的目标和学习的策略。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如在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为什么作者对保姆的感情这么深,仅仅是因为保姆哺育了作者吗”的问题,引领学生对作者艾青童年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的深入了解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时候,教师可以用“面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明明有很多可以写的新闻,为什么作者说没有新闻”的问题,引领学生对二战带给人们的痛苦进行深入的思索,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想,以及牢记过去的惨痛教训,积极开始新生活的观念等。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和勇于展示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讲解完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演说词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就自己心中的梦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各种形式的文体对其进行表达和阐述。这样学生梦想的激情、探究的欲望和强烈的表达欲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参与探究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欧文清,教师,现居贵州松桃。

第5篇

虚假教学是指表面上师有所教、生有所获,事实上却偏离语文的教学本质,违背了汉语的教学规律,收效甚微的课堂教学活动。从外延来说,虚假教学包含主观故意和客观存在。主观故意指的是教师明知自己的教学行为违背教学规律,却出于利益考虑或迫于外部压力,知错犯错;客观存在指的是教师无意造假,只是由于辨识能力有限、认识偏差等采取了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行为。

一、虚假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教师精心安排的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事件。教学活动必须承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

请看一节教学李清照《声声慢》的公开课。介绍完作者,教师连续叫了三个学生朗读,但都不满意。于是教师自己开始范读,范读结束后,领着学生品词。然后,教师让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现代诗,半分钟后就要求做答。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该词。略作准备后,几个学生上台跳了一段街舞,接着有学生用《老男孩》的曲调演唱了这首词。

据此,我们通过分析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活动来评判一下这节课是否为有效教学。首先,在学生朗读不尽如教师之意时,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任何点评,即指导学生朗读李清照词的基本策略;教师范读以后没有让学生复读就马马虎虎过去了,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的范读失去了示范的功能和目的。其次,把原词改编成现代诗,只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化,教师没有针对原作进行炼字、押韵、修辞等借助语言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教学,学生对原作语言美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性层面,而且准备时间过短,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改编作品,此项活动形同虚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演绎脱离原作意境,呈现出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教师也并没有给予相应的点评和指导。最终,学生对这首词的意蕴和情感没有任何深刻体会,这堂课的教学价值也就没有实现。

由此可知,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充实的活动内容是保障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此外,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怎样彼此影响,前后两个活动之间怎样衔接,怎样评价和检验活动的效果等,也需要斟酌。

二、虚假的多元解读

在阅读活动中,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解读方法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人(或同一人身处不同阶段时)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产生了多元化的解读。但是,“多元”不等同于“无限”,过度自由的解读很容易走向误读。

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一堂名课。课堂上,师生从多个角度论证了愚公不仅“实愚”,而且是一个阴险、毒辣、自私、疯狂的老头。[1]这种解读看似不落俗套,但忽视了文本解读的规定性。首先,从文本解读的方法来看,阅读古典文本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否则就不能对文本内容做出公平合理的判断。当学生利用遗传学、生态学等现代知识来批驳愚公移山时,教师不仅不加以纠正反而大加赞赏。这种只顾求新而不尊重原则的教学导向,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精神。其次,从寓言这种体裁的教学任务来看,学习寓言重在透过寓体把握寓意,不能苛求故事本身的逻辑性和科学性。郭老师把“移山”当作一个真实行为并以此来分析愚公的性格形象,属于教学内容定位的偏差。

总之,在阅读活动中,“接受主体除了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之外,也必须接受文本的制约”[2],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体裁特点等因素,以系统性、整体性的眼光探究文本的内涵和价值。

三、虚假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为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而创设的一种情感氛围或事件语境。教学情境贵在自然、真实,否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请看一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的公开课。教师首先让学生畅谈个人梦想,导入课文学习。然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简要回答后,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总结为四句口号,并带头呐喊两次,结果只有几个学生小声配合。下课前教师播放原演讲的录像片段,要求学生根据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修改个人梦想,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上述课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入环节漫谈理想,虽然与教材文本内容相关,但偏离了“学习这篇演讲词中运用叙事细节传递情感的高超演讲技巧”这一教学重点,学生在整堂课中并没有学到演讲词与其他文体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课堂进行到一半时,教师领喊口号,极力要创设一个激情澎湃的氛围,但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因为这种情绪调动必须在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本节课教师没有补充时代背景,也没有对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内容和演讲技巧展开教学,所以学生对教师总结的口号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没有呐喊的欲望。下课前,学生被录像中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激情和语言魅力所感染,本来是一个可以出彩的教学契机,教师却借机展开了“放下小我心忧天下”的思想教育,又一次偏离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含问题意识,抓住时机自然生成。同时,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和交流者,当发现预设的教学情境无效时,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调整教学行为。

四、虚假的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3]现在有许多教师热衷于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合作,但实际上教师本身并没有把握这种学习方式的内在要求。

请看一节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公开课。教师首先请两名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稍稍点评后即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找出文中描写参观者的段落,组内朗读,并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标注朗读优秀的学生的名字。明确任务后,学生立即前后桌为一组朗读课文,教师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过了三分钟,教师提醒学生每组可以标注多个名字,又过了一两分钟,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教师拍手示意终止合作。

这就是目前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常态,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首先,合作任务不合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语言含蓄深沉,更适合默读而不是朗读。因为默读可以细致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理解的深入,而朗读达不到这种效果。把这篇文章作为练习朗读技巧的材料是对文本的浪费,并且朗读完全可以是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小组合作。其次,小组划分不科学。本堂课并没有依据学情来划分小组,而是前后桌之间简单结合,各组情况参差不齐,组内不能优势互补,组间不能展开竞争,小组合作的意义大打折扣。此外,教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学生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观察课堂维持秩序,并有选择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讨论情况,提供必要帮助,而不能置身事外。

总之,小组合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容易。教师要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熟知合作学习的要素,按照科学分组、积极调控、及时评价的要求,在实践中找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门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担负着神圣的母语教学任务的语文课尤其应该以真为美,以实求进。真正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都必须为这个目的服务。我们期待看到语文课堂上简约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理有据的多元解读,自然而然的教学情境,智慧碰撞的小组合作。返璞归真,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途。

参考文献?

[1]郭初阳.言说抵抗沉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4.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课堂课堂导入形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导之有法,导无定法”,教师如何成功地导入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会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施教者、受教者的不同而不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但爱听故事却是他们不变的爱好,教师在上课时可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如寓言、轶事等)导入新课。这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视野、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庄子的《秋水(节选)》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同学顿时都笑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怎么会这样。我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对生与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他看来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闻一多先生曾有如此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接着发问:“庄子如何能在千年之中拥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秋水》,一起来领略他的风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二、歌曲导入法。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MP4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教高中汉语文必修一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就从《丁香花》入手,让学生对丁香花有一定的理解,从而明确作者的丁香情结。其实,在高中汉语文课本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有相对应的歌曲,如上李清照的词时,就有“月满西楼”“一剪梅”等歌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等等都有歌曲,这些歌学生也都听过,只要教师多加注意,就能作为很好的课堂导入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新课能否直接抓住学生的心,将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坏。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果定然不佳。若用歌曲开头,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视频导入法。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上到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因为这是写二战时纳粹对对待战俘所犯的罪恶,所以我先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导入。

四、诗句名言导入法。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读来朗朗上口,本就寓意深远,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名言导入新课,这有助于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如在讲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时,我先引用了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在配乐声中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土。”再请同学们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被诗的意境所感染,聚精会神,教学效果自然好。我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点评,乘势小结:“强烈的思乡之情从古时吟唱到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这样就自然导入到对课文的学习。

五、时政新闻导入法。

这一导入方式一定要让学生把时生的时事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性强,时代感新。如我在上高中汉语文必修一的新闻单元时,其中有《飞向太空的航程》,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根据当时正好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返回,我让学生去收集关于“神舟”的相关材料,这样就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他们内在的思维和创造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六、仿写导入。

《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我就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动起来,其中就是让学生要自己走进课文,而仿写就是让学生动笔的最好方法。仿写句式题近几年高考常考常新,要求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学生的修辞知识,语法知识,语体语境的体味、把握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等等。当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能先写出上联或下联让学生来对对子,以激发学生预习课文,理解知识内容。通过这些对联的练习,促进学生去理解课文,概括内容,用对联来提高仿写的能力。

总之,不论是通过向种方法进行导入新课,都要使枯燥无味的汉语文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诚然,高中汉语文课堂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则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切入点;选择

如何上好一堂课是很多教师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开始阶段选取一个新颖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肯定能将学生吸引到你的课堂当中,这样教师自然能够上好这堂课。

一、通过多媒体寻找切入点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各高中教室中,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却很少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他们认为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一种浪费。当然一些教师在学校的要求下渐渐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但由于教师缺乏科学的使用方法,导致没有将多媒体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比如很多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往往是播放制作好的PPT,PPT制作的文字非常多,学生根本看不清上面写得什么,这让很多学生认为看PPT不如看课本的想法。

其实高中生本身对多媒体还是有很大兴趣的,教师只要将它用到点上,方法多样一些,学生还是可以接受多媒体的,教师也完全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引入工作,让学生从自身兴趣中切入到学习内容中。使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小段电视剧《水浒传》的片段,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一下林冲当时的情景;再比如在讲授《归去来兮辞》时,教师可以在PPT中让学生欣赏一些“桃花圣境”的图片,使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第二种方法是对于一些古文或者诗歌的欣赏时,如《滕王阁序》,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音乐版或图像版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在欣赏视频时对全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从师生对话中寻找切入点

从对话中寻找切入点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教师在与学生谈话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而对话的质量,将对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许多教育家认为课堂对话要少而精。这样就要求老师依据课文的难点、重点,进行话题精选,通过教学任务的内在联系,对内容进行重新的有机糅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教学课程的精简,突出重点内容,有的放矢,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比如在学习《包身工》时,由于包身工这一名词很多学生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名词,教师可以在讲授之前通过一些对话让学生认识包身工,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必要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图片以及文字来了解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一幕,可以算是人间地狱,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明确了题目之后,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问题:“这些人的生活状态怎样?”学生回答:“非常悲惨,痛苦。”教师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学生:“为了生活。”教师:“他们有幸福的未来吗?”学生:“肯定不会有。”教师:“能有具体的词语来概括这类人吗?”学生:“人类机器。”学生:“痛苦的工人。”学生:“没有自由的农民。”学生:“苦命人。”教师又给大家讲在70多年的上海,一些工厂里也生活着没有人权,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没有人生自由的农民。最后教师给学生指出中国古代有大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包身工,窦娥就是其中一位。从而通过话题将“包身工”这个人物较好地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旧社会的黑暗,为突破重点提供相应的基础。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将知识点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将相应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的交流,把握目标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当对话结束的时候,学生对课文的具体知识内容已经充分掌握,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通过思维定式寻找切入点

思维定势指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在长期的语文熏陶下,他们对待一些言语性的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如描绘天空下着雨时他们经常会看到“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间久了,学生心目中对文章中的文字产生一种定势,而一旦他们发现了一些与自己思维定势不一致的语句时,肯定会产生一定的质疑或疑惑,认为是作者写错了或印刷错误,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来寻找切入点。

例如在讲授《药》一文时学生会读到这样一句话:“老栓,就是运气了你!”,“运气了你”一次在学生生活中从来没有用到过,这种与现实生活相矛盾的言语肯定会对学生带去极大的质疑,因此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文章中运气了你是不是印刷错误?”于是班级里肯定有学生会翻开自己身边的《鲁迅全集》来查看,但答案是没有印刷错误,于是教师可以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要用运气了你呢?大家仔细看下文章,还有没有其他人说过类似的话?”经过查看,学生们会发现没有人说成,进而学生会领悟到这句话说错的不是鲁迅,而是康大叔。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讲解小说中的语言与现实中的语言是有区别的,以便让学生更清晰对理解课文内容。而学生也正是在这种打破思维定势、寻找相关答案的过程中被带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卫东.课堂导入语与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J].语文建设.2011,04,(23)

第8篇

关键词:一般论述类文章 理解 句子 三个 步骤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17-01

在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科的考试中,学生失分最多的是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三个选择题,究其根本原因,无论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及重要句子的含义”,还是“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具体测试要求,读懂题干、选项及文中的句子都是解题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首先对当前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的现状给予分析,然后本文重点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探究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理解句子的三个关键步骤。

1 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的现状

一般而言,小学生与初中生并未接触到论述类文章,到高中时期将论述文章作为重要的内容给予安排。自新课改以后,高中语文教材篇目主要分为论述类课文、实用类及文学类三大类,与新课改前的课文相比,更加突出经实用类及论述类的课文。如:《拿来主义》、《宇宙的未来、《宇宙的边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等,主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前沿消息,并号召人们应积极探索奥秘,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文章作品中都体现出较为先进的时代气息,反应出新教改更加注重阅读作品内容的时代性。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论述类文章的忽视,使得学生在阅读论述类文章时出现几大误区:

首先,不愿读也害怕读。正是由于在日常学习中养成的不良阅读习惯,使得学生在考试时遇到论述类文章就直接做题,或一边做题一边阅读;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看到论述类文章无从下手,抱着反正读不懂,就碰碰运气来选择的心态,导致学生在此方面失分严重。其次,若遇到喜欢的论述内容,就愿意在上面花费时间,导致在做三个选择题时浪费过多时间,没有多余时间做其他题型。最后。在做题过程中往往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喜欢用自己的观点代替原文观点,以致于失分严重。

2 论述类文章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

论述类文章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对文章中心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概括能力等,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鉴于当前高考中,多数学生在做题中存在的误区,导致失分严重。下面笔者以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试题为例,谈谈如何“又好又快”的解答论述类文章。

2.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入手理解句子

句子中的关键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相关的范围词、时间词、指代词、是非词等;另一类则是题目选项与相关答题区间出现的表示文中重要概念的词语,需要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题B选项:

【考题选项】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原文信息】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营业。

要找出选项与原文的差别,就需要准确理解“行会”这一重要概念,由原文“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可知,行会不是宋代政府设立的政府机构,从而可判断该选项错误。

2.2从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理解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语法意识,准确划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语法结构,才能准确区分句子的陈述对象,读懂陈述的内容,准确理解句子。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题B选项:

【考题选项】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办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原文信息】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要读懂选项,需要对选项进行语法分析,选项最后一句话“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主语是“宋代政府”,而原文“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的主语是“行会”,从而可判断该选项错误。再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题C选项中“《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中“追究”的定语为“主使官员责任”,而原文“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中“处罚”的宾语为“当事人及相关官员”,由此可判断该项错误。

2.3从句间关系入手理解句子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有语境意识,从句间关系入手理解,才能真正读懂句子。分析句间关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先从选项与题干的关系判断是否答非所问,再结合句子上下文的语句理解句子。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3题D选项:

【考题选项】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原文信息】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第9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 空白 心理图式

传统阅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解读多指向文本主体,捕捉文本中未实写出的或未明确写出的部分,来体悟作品的精妙之处。文本空白存在于各层结构中,主要包含:语言层面的空白、句式上的空白、结构上的空白、情感上的空白等等。阅读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从读者主体出发,剖析阅读教学中的空白主要从读者心理图式的空白入手,抓住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与文本中所释放的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对立统一点。基于此,教师要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基于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性选择刺激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唤醒心理召唤结构,使学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实现心理图式的平衡发展。

一.把握读者心理图式,找准心理召唤结构

心理图式,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姚斯的“期待视野”,是由读者的经验、兴趣、素养、理想等构成的结构图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源于读者所生活的时代、所接受教育状况、生活的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性格、气质、情感、人生观等;二是读者已有的审美经验,它主要指读者的文学知识、阅读经验以及对语言、主题、形式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和领悟能力。

结合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心理图式的发展也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同化是学生在遇到新的文本内容刺激时,将新的知识、情感纳入已有图式的心理活动过程。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同化主要是指相似知识点、思想情感的阅读教学实施。顺应主要是当学生遇到新的文本内容刺激时,通过改变已有心理图式或形成新的心理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物的心理过程。具体到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指相互矛盾对立着的知识、思想情感的阅读教学实施。而知识与情感的相似与对立是矛盾统一的,既可以体现在文本内部又可以存在于文本之间。在同化与顺应中必须注意发展的均衡性,因为同化只能引起心理图式量的扩充,所容纳的知识、情感具有同构性,不能引起质的改变。而顺应是改变了原有的心理图式,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图式发生质的飞跃,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果学生对新知识、情感只是一味的同化而没有顺应,则心理图式很难得到发展;相反,如果学生只是顺应而不去同化,就造成心理图式的单维性。因此,在心理图式的发展中,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读者心理图式,更要深一步的找准与文本相对应的心理召唤结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学生心理图式也呈现出多元性特征,在心理图式的发展中,存在着由认知、情感等交错构成的心理召唤结构,这个结构热情地召唤着教师创造性的激发与引导,召唤着知识、情感对心理图式空白的补充与蜕变。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个“召唤结构”,抓住填补学生心理图式的可能性,促进心理图式的发展。

二.构筑文本刺激点,呼应学生心理召唤结构

针对学生的心理图式进行阅读教学引导,有效的呼应学生心理召唤结构,要从文本上下功夫,找准文本中对学生已有心理图式来说的对立统一面,也就是刺激点。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四个维度来构筑。三个方面是依据学生心理图式发展来说,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四个维度是针对文本表达来讲,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解读、对不同文本之间的对比教学。三方面四维度交错构成四个部分,而平衡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

(一)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同化

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同化是指就同一个文本的某一主题,教师避开学生已有心理图式,选择空白点、陌生点为刺激入口进行解读。比如在对《红楼梦》中宝黛O爱情悲剧解读时,传统上往往从三人命运、性格以及封建礼教的角度定格爱情悲剧。这些角度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容易体悟到的。此时,教师不妨从“宝、黛、钗”这三个字入手,“宝黛钗”不仅仅是三个人名字的合称,更预示了三个人相交相对的关系。“宝玉”对于黛玉而言,“宝玉”即是宝(宝玉)加玉(黛玉)表示了宝玉与黛玉的婚恋关系;宝玉对宝钗而言,“宝玉”即是宝(宝钗)加玉(宝玉)表示了宝玉与宝钗的婚恋关系。此外,“宝玉”还是宝(宝钗)与玉(黛玉)并列相对关系的反映。假如我们仿照训诂中的“音训”法,对“钗黛”二字不妨注曰:“黛,代也;钗,叉也。”“黛”与“钗”也暗示着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与贾宝玉的婚恋关系都不可能有完满。这一角度的解读,不仅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还丰富了学生对宝黛钗三人悲剧的认识。

(二)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同化

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同化是指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图式的特征,选择知识、情感的相似性作为刺激点进行对比教学。像在讲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时,教师可以选择同是写秋但又抒发不同情感的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如选择借枯藤、老树、昏鸦这一类衰景抒发悲情的《天净沙秋思》,选择借湘江、万山、百舸、雄鹰等壮阔景象来抒发大志豪情的《沁园春长沙》,选择赞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行》等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文本去体会、把握其中的妙处,丰富积累,扩充心理图式。

(三)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顺应

文本内部知识、情感的顺应是指就某一文本的解读,学生传统的认识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这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从文本出发,找准刺激点,以新的知识、情感碰触原有心理图式,使之发生变化。例如在解读《孔雀东南飞》中刘、焦悲剧根源时,学生们往往惯性地将悲剧归结于封建礼教、婚姻制度的迫害,而焦母不免会被推上罪魁祸首的宝座。从文本中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县令、太守又去提亲,以及结合相关史料可知,当时的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束缚相对而言是较为宽松的,说婚姻制度的迫害着实有些牵强。如果从焦母、刘兰芝、焦仲卿三人性格的矛盾冲突入手,焦仲卿与刘兰芝、焦母与焦仲卿、焦母与刘兰芝之间虽有爱却不懂相处等等都是这场悲剧的凶手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寻找有利论据,总结出合理的论点,使学生修改原来的图式将新的刺激纳入其中,或创造一个能把新刺激纳入其中的新图式。

(四)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顺应

文本之间知识、情感的顺应指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文本,并且这些不同的文本反应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时,老师可选择文本中知识、情感的矛盾冲突面作为刺激点进行对比教学。如短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与学生从报纸上看的消息、通讯又有不同之处,并且这三篇新闻又各有千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报纸中精选与教材所收入的体现不同侧面的新闻对比解读。使学生明白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不仅可以只做纯客观记叙,由事实本身说话;还可以在叙事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情感。利用不同的知识点共同建构新闻的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并完善学生的心理图式。

文本作为一个静态的存在,只有在读者的不段解读中才能动起来。如同多元解读的提倡,学生的心理图式也存在着多元性、差异性。教师在基于文本选择心理图式的刺激点时,既要注意到学生心理图式发展的普遍性、一般规律,又要涉及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个别性。只有文本的刺激点与学生的心理图式空白处能够相互作用时,才能体现其价值,任何一方的偏执都会导致事倍功半。

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深入把握学生心理图式的基础之上研究文本,寻找恰当的角度作为文本解读的出发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使阅读教学不仅成为学生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的去处,更是学生心理图式得到发展的佳所。

参考文献

[1][法]沃尔夫冈伊塞尔,姚基译.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J].上海:上海文论,1987(3),91-96.

[2]孙绍振.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A].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1-9.

第10篇

【关键词】探究性思维 高效课堂 训练误区 思维的“出入口”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其中蕴含着一个普适的教育观念:思维素养是学习能力的本质。

语文不是狭义的的语言文字,还有文学文化,还有逻辑推理。常听见数理化甚至英语老师对学生说,“题目都没读懂,你语文没学好”。我觉得要更正一点,不是文字上“没读懂”,是内在关系“没理解”,这就是分析推理的能力不够。而这种能力不是可以作为知识灌输的,它是在主动积极的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追索事物缘由,多方寻求答案,把握事物本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成学习经验的形成,进而依此经验完成对未知知识的学习甚至对未知领域的发现,这就是“探究性思维”的精义。

“仓库理论”认为,“脑子是储存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则越有学问。而布鲁纳提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将学习由“静态”结果转向“动态”过程,由“具体”转向“结构”(由对知识“量”的追求到重视个体知识结构的形成)。这是学习行为由“储存”到“思维”的先导,告诉我们大脑不是存放知识的仓库,而是发现创造的工厂。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崛起于50年代末,但在60年代末走入困境。究其原因,“发现教育”是精英教育,而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面向实际。

探究性思维是学习的最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实践和西方教育经验予以了充分证明。新课标也把“探究”能力的优先培养摆在我们面前,(这里讨论的“思维探究”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养成学习经验的培养训练,与研究性学习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对传统教学的过度矫正,对创新的急切追求,使得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现象。

一、探究过度

谈及新课程,言必称探究,课必设探究,一堂课连生字词的查找也视为探究。其实对于高中课堂,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应该是相得益彰的。接受性教学提高了知识传播效率,掌握相应的知识是深入探究的起点和钥匙。

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召唤性文本结构,才是探究性阅读实践的有价值对象。作品中本没有争议的字词、背景、段落等进行探究就是舍弃捷径,使语文探究性学习浅层化。

二、过程极端

有的教师担心课堂“出轨”,在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时设计得太细腻,用一个个琐细的问题严密控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的思维缺少张力。整个课堂有条不紊,学生就像皮影,在动,但是被牵着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引导误区。

例如,在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有教师这样设计探究的:

Ⅰ在参观时,作者有一处与集中营的气氛不“和谐”的自然环境描写,请找出来。

【这样设计可能是为了防止有学生找到另一处不“和谐”:“死亡长廊”里一张姑娘“温和地微笑着”的照片。】

Ⅱ“雏“”为什么会开在这个地方?

【我很茫然,学生的回答倒是五花八门:的特性、生存状态条件……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很‘贱’,在哪儿都能长。”教师若能敏感地抓住这个闪光点稍加点拨,就能回到文本——生命是顽强的,扼杀不了的。可能教师太专注于预设的答案,错过了,只好生硬地提出第三个问题。】

Ⅲ“雏”象征什么?

【这个问题总算回到了文本,勉强过得去,但同时猜想下一个会接着问“焚尸炉的废墟”象征什么。】

Ⅳ“焚尸炉的废墟”象征什么?

【如笔者预测】

Ⅴ“废墟”和“雏”是什么关系?

【笔者只能出汗了】

Ⅵ这组对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这才是目标。】

整堂课学生一直在活动,课堂气氛很热烈,整堂课没有“意外”,一切都如教师预设的一样。可是,思维的特点是发散,岂是可以预设得来?一堂课下来,学生体会到了多少思维的?积累了多少思维经验?他们会有成就感吗?

而另一种极端,则走向反面。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整个过程看不到教师的作用,看不到学生思维的过程和进步,造成低效课堂。我们要记住“学生主体”不是“学生独体”,“教师主导”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三、研究型

思维训练,是一种课堂培养思维的常态教学模式,以问题甚至专题为中心,脱离中学文本,求广求深,注定了它只能是一个花架子,至少不可能贯彻在高中语文的日常学习中。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规避思维培养的误区,真正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高效课堂?高中学生的阅历有限,知识储备不丰富,学生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条件(环境条件,内容条件,情感氛围、知识条件等)来发现目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首先,于“入口处”创设情境。

何为入口处?

一是有争议处。碰撞时最易产生火花,不要怕观点特异,不要强求统一认识,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在争论中打开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活跃了思想,这就是探究的经验。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的火花,是极其可贵的,又是稍纵即逝的,是思维训练的经验,也是思考热情的保证,“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与之产生共振,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一切创造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尊重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敏感捕捉恰当时机,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使其更丰富更深刻。

由于这一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学设计内容和方式也必须灵活机动。

二是有余地处。文本中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唤性结构,是最好的探究点,学生可以作出个性解读,有时每一个想法都那么闪亮,一堂课简直是“繁星满天”。

三是思维定式处。要挑战思维定式,要有更强的质疑精神和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但一旦成功,学生获得的锻炼和经验也是成倍的。

然后,指点“出口”方向。

教师教导学生获得的知识,然后通过一定方式帮助学生将其规律化、系统化,成为可以指导解决其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完成了思维训练的目标。这“一定方式”举例如下:

例一、广泛联系。人文学科,知识、文化、生活、情感的储备很重要,要完成课堂的思考探究,功夫须在平日。将课堂外的阅读经验参与到课堂内的探究,探究思维的发展又提供持久阅读前景。

例二、比较性分析。找到合适的比照物,在对比中发现异同,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的训练。

例三、深入追问。学生限于知识经验的欠缺,往往思维不能深入,逐层推进式提问能有效地将思维发散开来,深入下去。

例四、多角度探讨。问题的解答应是多元的,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均要积极思考。